韋馱
」夏荊山國寶級名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惠中寺一月十七日名家鑑賞
佛光山惠中寺舉辦的「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於2021年1月17日下午特別舉辦教育活動「佛畫大師夏荊山巨幅名作鑑賞會暨專家對談」,由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趙忠傑博士主持,與臺南市美術館前館長潘襎暢談夏荊山佛畫藝術之美,現場特別開啟夏荊山大師巨幅絹本畫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供與會者欣賞。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歷史宗教與哲學學院院長、前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烏爾屈.帕格(Ulrich Pagel)教授,特別錄製影片為此幅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介紹引言。現場展開夏荊山大師恭繪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為此畫首度於基金會外公開展示,殊勝難得。夏荊山大師以台北故宮典藏之宋代國寶〈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畫心176.8x76.2公分)為本,於2006至2008年間創作出畫心479x147公分(含軸919x187公分)的巨幅佛畫藝術極品。此尊觀音與常見的一頭二手的顯教觀音像不同,頭頂共有二十六尊菩薩首像和一尊佛首像,有一千隻手,每一隻手的手掌中間又有一隻眼睛,多首多臂變化觀音的形像,是密教觀音的一個重要典型。夏大師於高齡八十多歲之際重新詮釋此浩瀚主題,恭繪此作,不論在畫幅尺寸、造相、色彩、構圖均超越國寶級經典。此次鑑賞活動,為此畫首度於基金會外公開展示,殊勝難得。活動由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趙忠傑執行長(右)主持,臺南市美術館前館長潘襎(左)主講。臺南市美術館前館長潘襎於座談中,開宗明義表示亞洲文明的共同價值即是宗教,因世界主要宗教起源地即是亞洲,佛教更是善用藝術的宗教之一。夏荊山大師作品可說是近代佛教藝術之集大成者,融合不同畫風,遵守儀軌卻不死板,巧妙變化出世與入世精神。從今日展出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中可見夏大師以宋代圖像為基礎,加上明代畫風,更融入自身近代的獨特演繹,整體呈現敦煌石窟佛畫的宏偉、藏傳佛教的準確造像、文人的彩繪風格和民間水陸畫的多彩斑斕。觀者可從此圖體驗大自然的遼闊、宇宙的寬廣,瞭解佛教滿足眾生需求的宗旨。受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之邀,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21年1月2日起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舉辦「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精選荊山大師菩薩名作,包括象徵華嚴世界願行的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聞聲救苦、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守護伽藍、破除外道的韋馱菩薩,及恪守正法修行的羅漢聖者們。展覽將持續至3月7日,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庇佑情報】「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
「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1月2日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隆重登場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於2021年1月2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隆重登場。開幕式由佛光山中區道場總住持覺居法師致歡迎辭,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與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趙忠傑博士代表主辦單位致辭,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夏圭君董事長、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委員、馬文君立法委員、書畫名家李轂摩老師等貴賓均出席盛會。開幕式中特別展開夏荊山大師七公尺巨畫〈釋迦牟尼佛〉,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也將此畫捐贈給惠中寺永久典藏,期望所有拜訪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的觀眾都能欣賞夏荊山大師佛畫,並祈願世界災病平息,透過藝術撫慰人心。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將夏荊山大師七公尺巨畫〈釋迦牟尼佛〉致贈佛光山惠中寺。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表示夏荊山大師是台灣工筆畫的極致,更是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很感謝主辦單位在惠中寺陳展,讓中部的朋友們都可以享受世界級的藝術盛宴。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於致辭時表示夏荊山大師與星雲大師在推崇文化藝術上的理念高度契合,這次能在惠中寺展覽緣份難得殊勝;佛光山中區道場總住持覺居法師則感謝夏荊山大師以佛畫撫慰人心。書畫名家李轂摩老師則在致辭時介紹了他與夏大師學習工筆畫的故事,當年不只是學畫,還在那裡學到為人處事的道理。立法委員馬文君一直關注著夏荊山大師的畫作,趁展出時能親見真跡深感榮幸。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趙忠傑則在致辭時介紹了基金會這幾年與全世界的交流經過,並在2020年與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正式合作「夏荊山X蘇富比東方藝術計畫」。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委員於「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開幕式上致辭。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攜手推出一系列夏荊山大師的展覽,2020年4月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首次揭展,8月於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陳列,2021年開春移師至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本次「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精選夏荊山大師菩薩名作,包括象徵華嚴世界願行的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聞聲救苦、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守護伽藍、破除外道的韋馱菩薩,及恪守正法修行的羅漢聖者們。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於「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上基金會特別展開夏荊山大師於1996年完成的七公尺絹本巨作——〈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雙跏趺坐於須彌蓮花座上,右手結說法印,左手結禪定印。通幅作品細節繁複,需高度偋氣凝神,並以恭敬虔誠之心,專注一心才能完成,是佛畫藝術的極品。「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將展出至3月7日。另,1月17日下午2時到3時半,主辦單位特別舉辦教育活動「佛畫大師夏荊山巨幅名作鑑賞會暨專家對談」,由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趙忠傑主持,邀請前台南市美術館館長潘襎對談,當日現場另將展開夏荊山大師九公尺巨幅畫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供與會者欣賞,機會殊勝難得,歡迎參加。活動報名頁:https://forms.gle/WQm1B2GLmPWk8TLA8
神佛傳奇關聖帝君1/斜槓神明位居玉皇大帝 庇佑眾生跨三教守護神
關聖帝君(關羽),字雲長,是家喻戶曉的三國時代風雲人物,一手捋髯、一手捧讀《春秋》的形象,更是深植人心,備受中華文化推崇,民間信仰橫跨儒、道、佛三教。不管是小老百信、生意人、警察或高官,都視關聖帝君為守護神,祂可謂是「斜槓神明」;新北市市長侯友宜當年猶豫是否參選之際,也是懇求關帝聖君指點迷津!侯友宜在2018年當選新北市市長隔天,隨即到新莊武聖廟拜拜還願,感謝關聖帝君保佑。(圖/報系資料照)每年農曆6月24日(今年國曆8月13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日,祂生前驍勇善戰、忠心不二;殉身後,歷代帝王都視祂為忠孝節義的典範而建廟供奉,在民間除了擁有「關聖帝君」封號,還有「 關帝爺」和「恩主公」等尊稱,堪稱是台灣民間最普遍的信仰。紅臉、捋髯、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聖帝君,形像鮮明。(圖/報系資料照)此外,關聖帝君的信仰更橫跨儒教、道教和佛教。在儒教中,關聖帝君被稱為「文衡帝君」;在道教裡,有信徒認為關聖帝君自1863起輪值接任「玉皇大帝」一職,成為道教最高主宰,直到2019年才交棒給同樣具有忠孝精神的「延平郡王」鄭成功;在佛教界,關聖帝君被尊為「伽藍菩薩」,是佛祖釋迦牟尼座前的兩大護法之一,與「韋馱菩薩」齊名。長達260年歷史的新莊武聖廟,廟中保存許多清朝時期的柱、碑、匾及香爐等珍貴文物。(圖/馬景平攝)新北市新莊「武聖廟」主委林俊德說,關羽生前被敵人斬殺頭顱,死後心有不甘,一路大喊:「還我頭來!」魂魄伴隨悲鳴嚎叫迴盪世間,後來在荊州玉泉山遇上得道高僧「普淨長老」,聽他講述因果輪迴,才皈依佛門。
神佛傳奇韋駄菩薩1/神行抓鬼迎佛牙 鎮守道場護僧侶
在中國傳統佛教寺院裏,主殿兩旁經常站立著護法菩蕯,以鎮護道場。其中韋馱又稱為「韋馱天」,就是佛家子弟最熟悉的護法天神。例如新北市知名的林口竹林山觀音寺,就以韋馱菩薩為左護法,伽藍菩薩為右護法。觀音寺組長謝初男說,韋馱菩薩有保護道場、保護佛家子弟的作用,而衪的聖誕日為每年農曆六月初三(今年國曆為七月二十三日)。竹林山觀音寺組長謝初男說,相傳在釋迦牟尼佛坐化後,眾位天神準備要將佛祖遺體火化,再收取舍利子建塔供奉。這時,古印度佛陀神話中的天神「帝釋天」,手持七寶瓶來到火化場,向眾位天神表示,佛祖坐化前已答應「帝釋天」,願讓出一顆佛牙,讓「帝釋天」拿回印度供奉在塔寺內。新北市林口區的「竹林山觀音寺」主祀十八手觀音,大殿裡由韋馱菩蕯、伽藍菩蕯擔任左右護法。(圖/施岳呈攝)沒想到,有個羅剎鬼躲在「帝釋天」身後陰影,趁眾天神不注意時,突然竄出搶走佛牙舍利子。當時,侍立一旁的韋馱見狀,立刻奮起直追,而且成功將羅剎鬼抓回,迎回佛牙舍利子。眾天神對韋馱的功績讚賞不已,而韋馱也從此被賦予驅邪除魔、保護佛法的能力。謝初男說,在中國傳統寺廟裏,韋馱菩蕯神像,經常面對大雄寶殿,兩眼注視大殿前靈塔,守護靈塔內的佛骨與舍利子,以防邪魔偷盜。另外也保護寺廟裏的出家人,以護持佛法。由於韋馱菩蕯以健走如飛著稱,在日本佛教文化中,又稱衪為「韋馱天走」,就是「神行太保」的意思。更將衪奉為廚房和僧侶、廟宇的守護神,甚至是能除去小朋友病魔的神祇。
神佛傳奇韋駄菩薩2/持杵姿勢有玄機 外來僧侶掛單看分明
走進主祀十八手觀音的新北市竹林山觀音寺主殿,就可看見觀音法像左側的韋馱菩蕯,神像粉面無鬚,身穿甲冑,肩披飛帶,單手執金剛杵拄地,英氣逼人。觀音寺董事長黃火旺說,韋馱菩蕯除了是守護寺廟的天神,古時在中國,由韋馱菩蕯手持金剛杵的位置,還能判斷能不能在廟裏「掛單」(投宿)。黃火旺說,「掛單」是佛寺接納外地僧侶,而且提供免費食宿的說法。但有時佛寺不便直接拒絕外來僧侶掛單,相傳只好以韋馱菩薩手持降魔杵的姿勢,婉轉表達寺廟意願。一般來說,韋馱菩蕯持杵姿勢約有三種,一種是兩手合掌,金剛杵橫放在兩臂上,一種是單手持杵拄地,另一種就是單手持杵靠在肩上。觀音寺董事長黃火旺說,韋馱原本是古印度天神,後來皈依佛祖,而成了佛教的護法菩蕯。(圖/施岳呈攝)所以韋馱菩薩持杵姿勢暗藏玄機,例如單手持杵靠在肩上,表示寺廟願意接受外來僧人,三天以上的長期掛單。兩手合掌將金剛杵橫置兩臂中,則表示雖可接受外來僧人掛單,但投宿時間只限一天。至於單手持杵拄立在地,就表示寺廟不接待外來僧人掛單了。黃火旺說,「韋馱」最早來自於梵語,原本翻譯為「塞建陀」、「私建陀」、「室建陀」,簡稱「建陀」等。相傳,原是婆羅門教的天神,有六頭十二臂,常手拿弓箭,騎乘孔雀,後被佛祖感化才成了佛教護法天神。但因後世誤植文字與簡化結果,最終名字成了「韋陀」或「韋馱」。不僅有菩薩化身,甚至有佛號稱為「樓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