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廠
」 集邦 三星 半導體 友達機車廠打入鄰近國家!宏佳騰韓國代工訂單千張 Gogoro新加坡開賣3款車
國內機車大廠積極與亞洲國家合作,包含宏佳騰(1599)替韓國品牌Bikebank 旗下品牌Dotstation代工的EV-C1,已於Q2開始出貨,累積訂單逾千張,並獲得韓廠授權授權在台銷售;而Gogoro近日宣布獲得在新加坡推出電池交換系統和智慧電動機車的許可,將由新加坡的獨家經銷商Cycle & Carriage於今年Q4開始營運電池交換系統並銷售智慧電動機車。機車大廠宏佳騰(1599)強打「油電共好」品牌策略,發表全新冒險運動黃牌「Brera X」164,800元及市場唯一電動跑旅「EV-C1」124,980元,預估全年銷量成長3成。不僅如此,兼顧冒險與玩樂的多功能輕擋車「MK150」,也透露Q4將上市的訊息,並預告將在台中開幕「全台首間宏佳騰油電直營門市」,採用全新CI設計。宏佳騰營運中心經理鍾亞成表示,「第二季訂單穩定上升,今年營收有望逐季成長。」由宏佳騰國內營業部陳永凱經理(左)及營運中心鍾亞成經理(右)驚喜亮相兼顧冒險與玩樂的多功能輕擋車MK150,預計Q4上市為市場帶來更多元的用車選擇。(圖/宏佳騰提供)宏佳騰瞄準ADV小眾市場,攜手KL MOTOR國際大廠,為台灣二輪產業獻上擁有歐系血統的冒險運動黃牌「Brera X」。Brera X依照台灣用路環境重新調校,高規格結構強化剛性龍骨車架,採用高強度材料製造,提供更穩定的操控性能以及提升騎乘舒適度;遇到過彎、崎嶇不平的道路也能平順操駕,搭載知名品牌Brembo子公司J.JUAN的制動系統,輻射對向四活塞卡鉗讓車輛可更即時且穩定的減速、煞停,均勻分散熱能以減少制動過熱的風險,確保長時間使用仍可維持高效性能,同時針對引擎系統進行升級,帶來相較歐洲規格更充沛的動力輸出。同時,宏佳騰與韓國Bikebank 旗下品牌Dotstation及Gogoro Network三強聯手,共同打造市場上唯一純電跑旅「EV-C1」,該車款外型由Dotstation操刀,依據韓國時下流行趨勢設計,為電動車帶來嶄新氣息,Gogoro Network提供全球最大、佈建最廣、用戶最多的智慧電池交換能源網路,宏佳騰則基於對台灣機車產業的觀察,以20多年造車經驗,為台灣市場提供精準調校以及在地專業車廠製造。據了解,截至目前宏佳騰已在韓國出貨逾千台EV-C1,更是於當地市場榮獲電動機車銷售冠軍。EV-C1為台灣市場上唯一跑旅造型電車,全車配備LED高等級燈具,包括日恆系Class-D汽車等級頭燈、一體式星幻尾燈燈及星律漸進式方向燈,提高光度並增加照明範圍,為夜間行車安全再升級,車輛搭載CROXERA 6智慧儀表,內建多項實用功能,如Turn by turn輔助導航、一鍵導航換電站、速限/測速照相提醒、電量不足自動提醒等。至於宏佳騰越南廠目標Q4投產的狀況,鍾亞成提到,「越南廠主要因應代工業務,初期會以生產零組件為主,整機代工則看客戶規劃。」宏佳騰上半年合併營收8.97億元,年增24.39%,隨著歐美外銷訂單恢復正常,以及陸續接獲BRP、Dotstation等代工新單,加上多款新車帶動,宏佳騰今年營運將較去年成長。全球電池交換生態系技術領導者 Gogoro獲得在新加坡推出電池交換系統和智慧電動機車的許可,將由新加坡的獨家經銷商Cycle & Carriage於今年Q4開始營運電池交換系統,並銷售智慧電動機車。此外,Cycle & Carriage攜手殼牌旗下電動車充電部門Shell Recharge,將於新加坡的殼牌加油站建置 GoStation 電池交換站。Cycle & Carriage新加坡董事總經理Wilfrid Foo表示,「在新加坡,電池交換與電動機車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我們與 Gogoro 的合作將加速推進產業成長。透過試點計畫,我們蒐集許多 foodpanda 平台外送夥伴的正面評價與寶貴數據,對於商轉非常有信心,這將是相當適合新加坡的綠色交通方案。」Gogoro與Cycle & Carriage於2023年3月宣布與外送平台foodpanda合作,搶先在新加坡展開 Gogoro智慧電動機車和電池交換平台試點計畫,預計將於今年9月完成。截至目前為止,許多外送夥伴的使用滿意度非常高,特別是好騎、不會燙、無噪音、無震動、換電速度快。Cycle & Carriage同時宣布與殼牌旗下電動車充電部門Shell Recharge合作,在新加坡的殼牌加油站建置GoStation電池交換站,首站預計於今年8月落成,並將在2年內持續增加站點。Cycle & Carriage也將於今年Q4在新加坡陸續推出三款Gogoro智慧電動機車,包括Gogoro SuperSport、Gogoro Premium以及Gogoro VIVA MIX。
連童子賢都稱難流行 集邦估摺疊手機2024出貨1770萬支
摺疊式手機到底好不好,傳出蘋果已放棄開發。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21日表示,目前折疊手機成長趨緩,主因是頻繁維修、消費者信心不足,加上價格高,預計2024年全球出貨量約1770萬支,年增約11%,占比則微幅上升至1.5%,低於市場預期。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21日出席台北國際書展活動,媒體詢問產品趨勢看法時,童子賢表示,他自己的確有使用摺疊機,但這五、六年以來市場一直難以普及,自然是有它的弱點,包括價格、重量跟摺痕這三大問題,「我不預期摺疊手機很快會變成大流行。」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1590萬支,年增25%,占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約1.4%;2024年出貨量預估約1770萬支,年增約11%,占比則微幅上升至1.5%,成長幅度仍低於市場預期,集邦認為,主要是因消費者黏著度低,使用者表示會有頻繁維修的困擾,對產品信心度不足,第二就是售價太貴,因此後續折疊手機市場發展,取決於成本優化的速度。集邦表示,關鍵零組件如UTG、鉸鏈可能在規格統一後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另外,陸系面板廠的折疊面板出貨開始增加,相較韓廠更具價格優勢,有望使折疊手機成本與售價下降,以拉高市場滲透率。目前三星仍是摺疊機市場的龍頭,但市占率從2022年的八成,下滑至2023年低於七成;華為出貨量則提升到12%。其他如小米、Oppo、Vivo等品牌均低於10%。展望2024年,三星對於折疊手機的目標與2023年持平, 市占率預估約六成;華為則大幅提升折疊手機今年的出貨目標, 市占率將有望突破兩成。值得注意的是,Oppo、Vivo透露今年可能放棄推出小折疊機型(豎折款), 轉而將資源投入在大折疊機型(橫折款),主要是品牌認為整體成本過高,導致獲利困難;相反地,今年華為可能推出5G小折疊機(豎折款) ,唯獨手機大廠蘋果未正式公開對折疊手機的規劃, 蘋果是否加入這個戰場, 將是折疊手機市場成長的關鍵動能。
AI TV大車拚1/海信、TCL硬拚三星、LG CES展區面積秀企圖
一年一度全球科技產業盛會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12日落幕,2024年會展焦點延續由輝達(Nvidia)、超微(AMD)等引爆的AI趨勢,以及電腦品牌廠新推的AI PC等,並延伸到其他消費性電子,尤其是電視。這次中國TV品牌廠來勢洶洶,TCL的展區面積高達1672平方公尺,直追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龍頭廠三星的2000平方公尺。目前全球電視品牌版圖,根據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統計,2023年在電視面板價格大漲後,全球前五大電視品牌排名依序為三星電子、海信、TCL、LG電子及小米,其中海信及TCL受惠於成本優勢,去年出貨量年增逾1成,也推升市占率分別來到13.8%及12.9%,直逼三星的18.5%。「現在中國品牌已經不再只是靠價格競爭了,隨著技術提升,中國品牌在高階市場也是積極布局,讓大家都不敢小看他們的企圖心。」一家電視品牌廠主管告訴CTWANT記者。三星在今年CES以AI為主軸,主打Lifestyle設計生活系列顯示器。(圖/三星提供)為了擺脫中國品牌廠的追擊,三星這次主打Neo QLED 8K與4K智慧顯示器,透過全新的產品核心NQ8 AI Gen3,進行8K影像升級,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特別將AI技術用在偵測人眼,將使用者習慣聚焦的場景置於前景,讓圖像更加逼真立體。另外三星與LG以不約而同地秀出透明產品,不過三星主要是展現其Micro LED面板,來跟OLED、LCD螢幕進行比較,LG的4K OLED電視Signature OLED T則是首款無線傳輸產品,利用外部的Zero Connect Box將訊號傳輸到電視,再由Alpha 11 AI處理器進行訊號處理。而為了要減少環境光源干擾,LG還是在底座設有一個特製布幕,必要時可以升起。法人指出,秀技術的成分大於實用程度,市場接受度還有待觀察。中國品牌廠TCL則是秀出QD-Mini LED巨幕電視,螢幕尺寸達115吋,搭載了其自行研發的Mini LED畫質增強晶片AiPQ ULTRA,透過AI技術提升影像畫質。而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受訪時指出,「今年的攤位面積相較於第一次參展時的9平方公尺,就像我們的電視產品越來越大。」TCL今年參展CES攤位面積達1672平方公尺,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就像電視一樣越來越大。(圖/新華社)海信則是推出110吋的MiniLED電視新品UX,特別的是,搭載用戶位置識別算法及杜比全景聲,根據空間及揚聲器位置進行自動優化,提升聆聽體驗。以及厚度小於14mm,目前最薄4K Mini LED電視75UX。相較之下,原本的領導品牌日系廠商則沒有將主力放在電視,像是索尼則是集中在遊戲領域,執行長水野泰秀(Yasuhide Mizuno)還使用 Sony PS5遊戲手把,將與Honda合資共同開發的電動車AFEELA 開上舞台,不過索尼的重點還是透過AI改善座艙體驗。「至於遊戲手把開車,肯定是不能直接用在開車上路,但確實是一個創意十足的噱頭。」產業分析師表示。夏普(Sharp)則是運用CE-LLM(CommunicationEdge-LLM)邊緣人工智慧科技,推出了一款平面虛擬解說機器人,透過互動式對話介紹展覽內容。至於Panasonic發表了2款旗艦OLED電視包括 Z95A及Z93A,搭載最新一代 HCX PRO AI MKII 處理器,將原本1080P或2K的畫質,提升到4K。Sony執行長水野泰秀(Yasuhide Mizuno)使用Sony PS5手把,將與 Honda合資共同開發的電動車AFEELA開上舞台,話題性十足。(圖/翻攝自香港01官網)法人指出,AI電視其實是來自於智慧電視(Smart TV)的延伸發展,主要發展方向還是在畫質、聲音、收集用戶收視習慣等,以達到觀賞的最適化,儘管各大品牌巧妙各有不同,但是不難發現,利用AI提升畫質似乎是大廠最常見的技術應用,但三星的偵測人眼跟海信的聲音優化,則更具競爭力。「這場電視戰爭,中國品牌挾著零組件紅色供應鏈優勢,讓韓廠壓力山大,甚至韓媒也直言,中國則正在以超越韓國為目標,如果不做出改變,一切都將輸給中國。」產業分析師這樣觀察。
傳iPhone 17挑戰「真」全螢幕 韓廠「這零件」幫助蘋果挑戰「100%屏占比」
目前外界一直傳聞,蘋果會在iPhone 17挑戰「真全螢幕」,預計2025年推出的iPhone 17 Pro會採取無邊框設計,螢幕屏占比將會達到驚人的100%。而目前韓國廠商LG Innotek正致力於研究螢幕下攝影鏡頭技術(UDC),似乎就是為了蘋果的目標而在進行鋪路。根據《macrumors》報導指出,有分析師指出,蘋果iPhone 17將會採用螢幕下「前鏡頭+Face ID」的設計。螢幕下鏡頭的設計,過去主要是應用在Android一些高螢幕比例的手機上,目的是為了不讓手機因為前鏡頭的關係而影響到螢幕的覆蓋性。而蘋果此舉也被外界視為,即將在iPhone 17上挑戰100%螢幕占比。根據《thelec》報導指出,韓國廠商LG Innotek為了滿足蘋果的需求,目前正致力於開發全新的螢幕下攝影鏡頭技術(UDC),因為在此之前,雖然螢幕下攝影機的技術早已開發完成,但礙於鏡頭與被攝物之間有螢幕阻擋,因此成像效果一直遭人詬病。報導中也提到,LG Innotek將這個新技術命名為UPC(Under Panel Camera),他們主要是在螢幕下方加入一個自由曲線棱鏡(Feeform Optic),以此來增加螢幕下鏡頭的近光亮,進而解決過往螢幕下鏡頭成像不佳的問題。
從聖誕燈到車燈1/放棄全球最大LED聖誕燈出貨商 聯嘉董娘靠創新光源成「這家車廠」指定供應商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七月中傳出將到印度,興建年產能50萬台的電動車工廠,售價約2.5萬美元,再度引爆全球EV熱潮,台系供應鏈重回市場關注焦點,包括連接線束有貿聯-KY(3688)、車燈有聯嘉(6288)、機構件有乙盛-KY(5243),其中,從LED慘業翻身蛻變為車燈大廠的聯嘉,堪稱起死回生的最佳案例。特斯拉在2008年開始銷售首款電動車Roadster,接著依序推豪華房車Model S及SUV上掀車門休旅車Model X等高階車種,直到2016年才發布首款入門車款Model 3,隔年上市進入量產,也同步建立供應鏈,而早在2008年為了企業永續而就決定切入車燈領域的台廠聯嘉,便以節能、節流成功打入特斯拉供應鏈。依聯嘉今年6月法說會資料,自2019年起,美國每年平均每6.2-9.4輛新車,就有一輛新車使用聯嘉光電所提供的LED光源模組,而2023年前5月,美國平均每9.1輛新車中,就有一輛車使用聯嘉的產品。而今年前5月營收為17.45億元,年增率12%,產品比重以車燈應用最高,達90%,綠能產品為8%,工業應用則為2%。特斯拉的Model 3,堪稱是聯嘉耕耘車燈市場超過17年最成功的代表作。「我們從最早Tier 3的元件供應商,提升到Tier 2的模組供應商,再到Tier 1.5,提供創新光源設計給車廠,再交由Tier 1的車燈廠來生產。」聯嘉總經理黃昉鈺曾說,「如果可以用100顆的LED能完成的設計,就不要用120顆。」歷經十餘年的技術磨練,聯嘉從原本的光學元件供應商,躍居成為特斯拉及多家車廠的創新光源設計廠。(圖/翻攝自聯嘉臉書)除了獲得特斯拉美國廠Model 3及Model Y訂單,其他包括通用、福特及克萊斯勒等車廠,也都採用聯嘉的LED車燈。「聯嘉切入車燈領域成功的契機,則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時車廠因為資金問題,選擇尋求外部的光源供應商,讓聯嘉有機會一展長才。」一位LED退休高層告訴CTWANT記者。談起聯嘉,就不能不提創辦人暨董事長黃國欣,1956年出生的他,從清大畢業2年後取得台大機械材料碩士,1987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博士後進入美國惠普公司(HP)光電材料研發部門研發「有機金屬氣相磊晶法(MOVPE)」,並擔任專案負責人。1993年,黃國欣應工研院之邀,放棄HP工作,舉家返台,創業成立國聯光電,當時這是全球第三間能夠生產超高亮度LED晶粒的公司,也讓黃國欣博得了「台灣LED教父」之稱,除了國聯光電外,也另外成立了中下游燈具廠聯嘉,由妻子黃昉鈺負責營運管理。原本一路順遂的國聯光電,在2005年引進策略投資人萬海集團,卻在同年3月,黃國欣在董事會上「被告知」離職,也讓國聯後來併入晶電。國聯被晶電併掉後,只剩下聯嘉等中下游公司,黃國欣只能轉而做起交通號誌、照明等LED下游生意。事實上,近20年來,台灣LED產業命運多舛,面對陸廠及韓廠的殺價競爭,從藍海殺成紅海,與面板、太陽能模組及DRAM並列四大慘業。「有一年全球LED聖誕燈出貨120萬串,聯嘉就出貨了100萬串,但為了要讓公司能長久經營,我們決定跨入門檻高、技術層次高、追求零缺點的汽車產業,現在的客戶會選擇用LED,就是要提升用電效率、節能減碳,只要我們技術好,就有優勢可以談。」黃昉鈺認為黃國欣的專長在研發,應該要重新創業。聯嘉是具有上游晶粒、中油模組及下游燈具的一條龍LED車燈廠。(圖/翻攝自聯嘉臉書)在LED產業驚滔駭浪中,經歷事業遽變三年後的聯嘉決定轉型,直接結合既有的交通號誌、聖誕燈等燈具經驗,轉型創新光源設計領域,以切入門檻更高的車燈市場。法人指出,汽車產業是相當封閉的產業,認證時間長,但特斯拉的橫空出世,反倒成為新業者的機會,像是貿聯-KY原本只是在資通訊領域的連接器廠,就跨足了汽車領域,聯嘉也一樣,雖然認證難度高,但是「黃昉鈺切入車市時就設定,要比競爭對手節能超過20%、成本也低超過20%的目標,因此打敗已經跟特斯拉談了2-3年的韓廠LG,拿下特斯拉Model 3的訂單。」「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LED產業,能夠整合上下游的才有勝出機會。」一位LED廠高層說。聯嘉的優勢就是垂直整合,從上游的晶粒,到中游的光學模組,到下游的燈具,算是台廠產業鏈專業分工的一個異類。有鑑於美國仍是電動車的主要市場,聯嘉在2021年12月在密西根設廠,以就近供應客戶需求,接下來還有第二期、第三期的擴廠計畫。
集邦:電視面板6月漲勢延續 筆電估7月微幅上揚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電視面板價格在面板廠持續控制稼動率,維持供需平衡下,仍持續上漲態勢;MNT面板價格在台廠連續兩個月發動漲價下,6月韓廠與中國面板廠也開始釋放調漲價格的想法;至於NB面板隨著需求持續增加,不排除7月份起,部分品項價格將開始出現微幅上漲的趨勢。范博毓表示,儘管618促銷狀況雖然銷量表現差強人意,但是銷售額上有明顯增長,反映單價較高的大尺寸產品需求不差,電視品牌客戶也沒有因此而調整採購需求,整體採購需求在準備進下入下半年備貨旺季下,仍有望維持持續增長的態勢,因此可支撐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目前預計6月32吋漲2美元,43吋漲3美元,50吋漲7美元,55吋漲8美元,65吋與75吋預計調漲10美元。至於MNT(監視器)面板價格部分,雖然近期商務市場需求依然疲弱,以商務為主的品牌客戶持續下修出貨預測,因此對漲價的想法偏向保守,買賣雙方仍處於拉鋸狀態。目前預期6月Open Cell面板仍可延續過去兩個月的漲勢,約可調漲0.2-0.5美元。至於面板模組報價,21.5吋與23.8吋有機會維幅調漲0.1美元,27吋則預期維持持平態勢。NB面板需求目前呈現逐月好轉的趨勢,面板價格在維持數個月的持平態勢後,面板廠對於想要調漲價格的想法逐漸轉趨強烈,不過品牌客戶依然不過度樂觀預期下半年需求,對於拉貨的節奏仍有所克制下,因此目前對於價格上漲的想法依然偏向較保守與抵抗的態度。目前預期6月價格依然為持平態勢,不過隨著需求持續增加,不排除7月起,部分品項價格將開始出現微幅上漲的趨勢。
研調釋春訊:iPhone 15備料需求優預期
儘管急單出現,仍救不了終端消費的低迷景氣,導致EMS廠庫存逾3週、MLCC廠稼動率約6成,但研調機構TrendForce帶來一絲春訊,指出日廠村田近期獲蘋果公司預計在第三季上市的iPhone 15 新機備料需求訂單,訂單量略高於去年同期,意味著蘋果認為今年iPhone15 軟硬體升級表現,對消費者仍具吸引力。然而,PC及筆電市場,由於適逢疫情以來三年一次的換機時節,ODM從三月開始不論消費或是商務機種,開始陸續量產與出貨英特爾第13代Raptor Lake CPU新平台,但從廣達、仁寶前兩大ODM代工廠四月公布出貨數字,分別僅達330萬台、240萬台,甚至低於去年同期在中國封城,供應鏈斷鏈、成品出貨物流卡關的衝擊下,所繳出的320萬台、220萬台數字。相形之下,如今的表現正說明目前終端消費市場需求低迷,加上經濟前景不明,使得OEM保守看待新品上市的銷售預測。零組件部份,從MLCC需求出海口來看,手機方面,華為、榮耀、OPPO第二季推出的新機無法有效提振中國內需市場消費力,導致品牌廠對新品銷售計劃更加保守。伺服器方面,目前預估今年整機出貨量年減2.85%,且後續恐有下修可能,ODM材料庫存去化連帶受影響,截至4月底英業達、廣達、緯穎等平均庫存仍高達4~8周不等。據TrendForce統計,今年1~4月MLCC供應商總出貨量為13,590億顆,對比2021年同期減少34%,顯示全球經濟逆風對MLCC產業的衝擊力道更甚疫情。第二季至今,由於品牌端與ODM訂單需求起伏不定,加上降價壓力不斷,導致MLCC供應商持續控制產能降載,以維持供貨、庫存、價格三者間的平衡。5月份日廠平均產能稼動率為78%;中、台、韓廠則約60~63%,在終端消費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供應商減產降載恐成為短期常態。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先前市場普遍認為庫存壓力是衝擊MLCC產業的主因,不過從占MLCC需求3成的手機、PC及筆電產品,ODM早在去年第三季已陸續開始調節庫存,至今年第二季已逐步恢復正常,不時有急單、短單的庫存回補情形,但整體仍不敵消費市場低迷的壓力,故買方對MLCC的拉貨力道低且無法持續。5月MLCC供應商BB Ratio(Book-to-Bill Ratio;訂單出貨比值)為0.85,僅比四月微幅增長0.01,訂單成長幅度極低。展望第三季,儘管品牌廠與ODM仍寄望傳統旺季能刺激需求復甦,但計算實質釋出給供應商的MLCC預報訂單量,成長幅度仍低,尚未看到傳統旺季應有的表現。
王光祥交成績單3/儲能需求大爆發股價先行 法人:可觀察「這4檔」
儲能族群近期成為台股中的強勢指標,其中高力股價(8996)更在23日創下掛牌以來新高,法人指出,受惠於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電力族群因為前景看好,也陸續成為資金進駐焦點。而大同也大力宣示切入智慧能源市場,加上股價跟族群類股相比相對低,外資在12月也是連續買超。法人指出,股價都是提前反應,投資人要介入之前,還是要以有基本面的公司為優先。大同在全台灣有超過1000座太陽能電廠,為了掌握綠能來源,未來將不會出售電廠。(圖/翻攝自大同智能臉書)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指出,目前國內正極材料自主供應比重低於30% ,而負極材料供應比重15%,多數仍需仰賴進口,以日韓為主。上游電池原材料的族群,包括有正極材料廠康普、美琪瑪(4721)及立凱-KY,不過就產品類別來看,立凱-KY屬於磷酸鋰鐵電池,康普、美琪瑪則是鋰三元電池。而台灣電池廠商在產業布局主要集中於下游組裝業,電池芯全仰賴進口,台灣廠商以研發、生產及成本優勢,在電池產業的新一波需求,預料將從電動車開始,再到儲能櫃,在電池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搶到日韓大廠電池產能的台灣電池模組廠將有望受惠。由於全球電池芯主要的供應來源依然是日、韓廠商為主,台灣的電池芯製造商目前尚處於量產初期,產能與品質相較於日韓廠商仍有相當之差距,無法有效整合上、中、下游,目前僅能鎖定利基市場的開發。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指出,包括台達電(2308)、致茂(2360)、西勝(3625)及順達(3211),投資人可以多加觀察。隨著儲能產業進入起飛階段,對於電池的需求也大幅成長,加上還有電動車等,讓整體電池供需呈現供不應求,台達電(2308)能源基礎設施暨工業解決方案事業群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處資深處長艾祖華告訴CTWANT記者說,大家都在搶電池,小心別用到劣質電池反而影響安全。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電池芯廠。(圖/中新社)艾祖華說,現在的電池供應商,磷酸鋰鐵以台灣台塑集團最大,中國則是寧德時代,至於其他廠商的規模都無法跟這兩家相比,如果儲能廠商只顧著搶電池,卻忽略了供應商狀況,這對產業就不是樂見的了。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全球儲能產業鏈環節中的競爭格局,依集中度排序為儲能電池、儲能變流器(PCS)、系統整合(System Integration),又以儲能電池市場呈現高度集中和壟斷的態勢,預計未來集中度還會再提升。集邦指出,表示以往全球儲能電池市場主要由韓國業者如LG、三星SDI掌握,隨著中國儲能電池廠商比亞迪、寧德時代的布局加速,凸顯儲能系統成本優勢,使中國業者市占持續擴大。技術方面,中國儲能電池廠商以磷酸鐵鋰為主,海外廠商則以三元鋰電池為主,但由於近年三元鋰電池的安全性等問題,導致普遍市場接受度低於磷酸鐵鋰電池。
全球半導體不景氣台廠逆襲韓廠 韓媒:三星前9月市值排老三
全球半導體產業雖受大環境不景氣,加上地緣政治等衝擊局勢不佳,但根據南韓機構本周四(3日)的調查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全球評比仍高居第二名,僅次半導體大國美國,一直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的南韓,則因極度依賴的記憶體市況反轉,直落第五。韓媒中央日報3日報導,韓國產業經貿研究院(KIET)發布「半導體產業價值鏈競爭力診斷和政策方向」的調查報告提到,美國半導體競爭力居冠,南韓在記憶體市場有高市佔率,但綜合競爭力卻屈居劣勢,在6個列入調查國家中,只排第5位,落後台灣、日本、中國大陸。據BusinessKorea報導,以評分100分為滿分為基準,南韓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得分為71,落後96分美國、79分台灣、78分日本、74分中國,僅優於66分歐盟。在所有產品細項中,就細項來看,美國在包含晶圓代工在內的系統半導體(System LSI)的競爭力達99分,記憶體91分也很優,所有產品調查都具有最高水準的競爭力;台灣記憶體競爭力僅69分略遜一籌,不過系統半導體競爭力高達85分;南韓記憶體競爭力雖達87,但系統半導體僅63、競爭力在列入調查對象的6個國家中敬陪末座。報告建議在晶圓代工領域,南韓必須透過活化代工企業和IC設計業者交流,來促進成長和需求。半導體產業廠商和南韓政府更需要關注非記憶體領域發展IC設計方面,隨著產業聚落形成,需隨市場需求持續擴張發展。在製造設備和材料領域,近期南韓國產化比重雖逐漸攀高,但需藉由半導體企業間合作,催生國際化的設備、材料公司。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FKI)上周公布分析報告指出,前9月全球市值前100大的半導體企業,中國大陸囊括42家,逾4成比重稱霸,美國有28家入榜、台灣10家、日本7家,而半導體強國南韓只有3家入列,即三星、SK Hynix與SK Square。而市值排名來看,三星從4年前的第一掉至第三,台積電則從先前老三進級老大寶座。
泡水車追擊1/水淹及肩手牽手冒險救車 車主怨收到簡訊已來不及
上周連日大雨,台北市百齡橋下的堤外停車場逾50輛汽車慘遭水淹,受害車主不僅沒有及時收到市府的警示通知,市府也未像以往採取強制拖離措施,一位車主指出,他的確在當天上午接到「淡水河堤岸外車輛撤離通知」,但淡水河上游水庫洩洪,沒想到基隆河這邊也受到影響,結果大家下午得知消息趕赴現場時己經來不及了,市府給車主「反應」的時間太短了。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職員告訴CTWANT,「民眾須自行登錄,才會收到防汛簡訊,不然不會有其他通知。」柯文哲則表示自己簡訊有時一天才看一次,沒有開聲響,有簡訊進來不知道,「可以看看是不是換了手機?還是簡訊發給你,你也沒看?」有車主截圖顯示,第1封簡訊發送於16日上午9點03分,「早上8點實施只出不進管制,開放全市8公尺以上道路紅黃線停車」;第2封上午10點54分「11點起關閉淡水河沿線疏散門」;第3封下午3點55分表示,「即刻啟動基隆河沿線疏散門關閉」;最後1封在下午4點31分通知「下午4點開始關閉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沿線疏散門」。甚至有網友表示「一早就發新聞了,自己不關心,要怪誰」、「自己不事先移車就不要抱怨了」、「有通知喔!現場里長也有廣播」。「淡水河跟基隆河不同,網友不懂就別亂講。」一位百齡橋泡水車主無奈表示,自己上午確實收到市府簡訊,但那是針對淡水河沿線,他心想,應該是淡水河上游水庫洩洪所致,基隆河上游沒水庫,自然不受影響;沒想到,下午4點才又收到簡訊,里長也幾乎在同時廣播,通知基隆河沿岸也啟動關閉疏散門,他急忙出門趕到停車場才發現大勢已去,車輛已泡在水中。 這次受害的車主胡小姐說,她的韓廠休旅車至少要修一個星期才會好,修車廠師傅告訴她,維修費可能要十多萬元。「我想我還是命比較重要,車子就算了。」她回想當天下午大約五點聽到里長廣播,但趕過去已經來不及,當時水淹得很深,車輛已經無法開出堤外;當時,她站在堤防上看著前的情景,堤外有3個人手牽手在很急的水流中走向車子,涉水過去很危險,水都已經快淹到肩膀,真令人替他們捏冷汗。 「這次真的通知得有點晚,前幾次都提早通知,這次不知道怎麼了。」胡小姐說,她當天上午聽到大稻埕那邊堤外停車場車輛只出不進,還曾打電話向里長詢問,里長答覆「還未收到通報,如果有疑慮可以自行先把車輛移出」,但她考量附近不容易找車位,繼續把車留在原來的地方,結果慘遭水淹,她的叔叔與弟弟也把車停在堤外停車場,都成了泡水車。胡小姐說,事發時附近鄰居還蠻多人在家,得知車輛泡水後不少人跑到現場,也只能站在堤防上觀看,部分人還冒險涉水到車上取回重要的物品。她說,以前有淹水風險時,市府會通知車主,如果沒有自行開走,就會派車拖吊,後來再由車主付費領車。「有颱風應該要有準備,不應該臨時才通知,車子泡成這樣,花錢也不一定能完全修好。」胡小姐無奈地說。另一位泡水車主陳先生說,他當天下午4點聽到里長廣播,幾乎同時收到市府簡訊,他趕緊出門,在4點10分趕到現場,但已經來不及移車。他說,就算再早一點收到通知也一樣來不及,停在他隔壁那台車的車主,早在3點就自行前往移車,但當時聯外道路的積水已超過膝蓋,車子根本無法開出去,尤其靠近出口的地方地勢比較低,很多想硬衝的車已經拋錨了。陳先生在救車的過程中,手機放在褲子口袋裡,涉過超過肚臍深度的積水,連手機都泡壞了。他說,當天早上收到市府簡訊,通知淡水河沿岸的堤外停車場要撤離,他心想淡水河上游水庫放水,基隆河沒有水庫,因此相信不會有問題,等到了下午3點55分的時候才說要撤離,根本來不及。台北市議員參選人林延鳳指出,過去車主若未依指示將車駛離堤外,市府會強行拖到安全處所並向車主收費。(圖/方萬民攝)台北市議員士林、北投候選人林延鳳說,上一次士林發生堤外停車場淹車的事故是在8年前,當時的市長是郝龍斌,市府事後發給受損車主汽車每輛2萬元、機車每部1000年的慰問金。她說,過去有強制拖吊的措施,車主若未依指示將車駛離堤外,市府會強行拖到安全處所並向車主收費,但這次的事件完全沒有確實執行SOP,呼籲未來台北市政府應該要與中央氣象局聯繫,要與中央的預警系統好好合作,避免民眾恐慌,也減少財產的損失,通知民眾即早,跟里長也要加強聯繫,里長就像是市府的末梢神經,可以透過里長的回報系統,充分了解各地方現場的最新狀況。士林、大同區立委何志偉說,柯市府每年有編列「智慧城市」預算,每個項目動輒花費數千萬元,其中包括台北市各區的水位監測、空氣品質,過去在郝龍斌擔任市長的時期,遇到颱風來襲會把堤外未撤離的車輛拖走。他說,這次颱風尼莎帶來雨量,台北市直到第二天才開始要關閉河堤的閘門,如果市府團隊夠認真,早就可以準備因應措施,而不是甩鍋要民眾「自行負責」,「如果車主也跟你(柯文哲)一樣到去輔選,趕不回來怎麼辦?」何志偉說,如果每個民眾都可以自己做所有的事,那就不必公共管理,也不需要市政府了。台北市議員鍾佩玲說,柯文哲把一切推給SOP,是不負責任的作法,堤外停車場移車有「632 SOP」(台北市轄疏散門啟閉作業規定),應在疏散門關閉前6小時前通知、關閉作業時間3小時並在全數關閉前2小時須展開拖吊,但這次市府顯然沒有做到應有的處置,事後不僅未檢討並修正SOP,反而檢討受害的市民。她指出,雖然SOP是在陸上颱風警報時啟動,但是當天已發布超大豪雨警報,市府的SOP不該如此僵化;如果當時柯文哲有坐鎮台北市,依當時的狀況做出變通的決策,或許這次的災情就不會這麼慘重。她批評台北市政府說,「螺絲都鬆了,市長都不管,底下的人當然會怠惰。」百齡橋下三腳渡停車場經由越堤道路通往堤內,靠近出口的地方地勢比較低,很多車想硬衝而拋錨。(圖/李宗明攝)
美再出招!對中晶片出口管制升級 台廠韓廠遭波及
美國商務部今日宣布一系列晶片出口管制措施,未來美國企業除非獲得政府許可,否則不得出口先進晶片和相關製造設備至中國;運用美國技術、在他國製造的晶片,也將受此規範。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表示,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將限制中共取得先進運算晶片、發展和維繫超級電腦,以及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能力。因相關設備被中國用來生產先進軍事系統,包括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甚至被拿來侵犯人權。此後,若未取得許可證,美國企業不得再提供先進運算晶片、晶片製造設備及其他相關產品給中國;中國超級電腦和一些相關設備的晶片供應商將更難獲美國當局點頭出口。新措施也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定(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未來運用美國技術、在他國製造的晶片,也受此規範。美國商務部官員表示,晶片供應商應已有設想,即便申請也會遭拒。該名官員還提到,南韓和台灣的晶片製造商在中國設有大型工廠,如果美國限制措施涵蓋所有中國工廠,則這些製造商可能會受到影響。路透報導指出,美國主要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 Corp)、應材(Applied Materials Inc)和科磊(KLA Corp)也將受到新規定影響。儘管美國在中國發展業務的海外企業來說,可以透過證明在中國生產的產品是出口到其他地方,新規對其影響仍有較大的轉圜餘地,但商務部表示將遵照新規執行並切斷新限制所涵蓋的現有設備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商務部官員認為有必要進行海外合作讓新規順利執行,表示已與各國就這個問題進行談判,但並未透露談判進展,也不願表示荷蘭與日本等關鍵國家採取類似行動的可能性有多大。
Chip 4利益衝突!韓美半導體難脫鉤中國市場
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已於本周召開首次預備會議,目前僅談及供應鏈合作議題,未觸及排除中國技術的出口管制項目。專家認為,Chip 4初期僅能以技術或平台合作方向為聯盟初步目標,產業界人士也補充,4方成員利益盤根錯節,堵中目的難達成。例如韓媒報導,有美國半導體企業正在拒絕韓國上游廠商供應中國製造的產品,該舉措勢必讓韓企蒙受損失而想辦法「洗產地」規避制裁。據韓國媒體ET News的報導,美國半導體客戶目前紛紛要求韓國企業提供「原產地證明書」,證明供應的產品不是由中國的代工廠生產,即使產品是由韓國的無廠半導體公司設計。根據韓國業界說法,整體供應環境已變得更趨嚴格,例如在合約中須註明半導體原產國,一名韓國半導體業主管透漏,「多數美國客戶似乎正想辦法避免,一旦美國政府檢查是否使用中國的半導體製品,可能伴隨而來的各式各樣處罰。」甚至有韓廠被要求在台灣代工的產品產地不能標註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而是台灣,因為產地名若包含「China」可能會被遭到禁止輸入。報導指出,許多韓國無廠半導體公司必須交由台灣的台積電和聯電代工生產。而美國客戶如今這波抵制「中國製造」的行動,預料將對韓國無廠半導體和晶片代工業者產生重大衝擊,例如南韓三星和海力士都有在中國大量投資,更不要說美國的英特爾也有投資中國的蘇州順芯半導體,因此與中國脫鉤,放棄中國市場,必然會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而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又難以用政治力量去介入市場經濟,因此許多企業勢必會想辦法規避華府的規範。
電池芯逆襲秀3/台股電池族群短線反彈 法人:下游模組優於上游
投資人該如何選擇台股的電池族群?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指出,去年下半年股價表現強勢的都集中在上游原材料如康普(4739)、聚合(6509)、立凱-KY(5227)等,目前股價仍處於拉回下方整理階段,至於現階段反而是中游電池芯及下游模組,短線已開始反彈上漲,包括台達電(2308)、致茂(2360)、西勝(3625)及順達(3211),投資人可以多加觀察。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指出,由於氣候變遷異常及國際油價壟斷高漲,近年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各國紛紛倡導立法以電力取代石化能源,而電動車最昂貴的零件就是電池,占總成本約四成,也是攸關電動車性能、馬力、速度的核心關鍵。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呂學隆也指出,就產業規模,台系電池材料廠確實相對較小,但是廠商多以利基型產品為主,因此在個別領域也都有不錯的成績。像是高階電動車動力電池需要的高階材料,就可以見到台灣供應商的身影。康普主要生產硫酸鎳,是三元電池材料的前驅體。(圖/康普材料提供、報系資料照)劉烱德表示,台灣目前在電池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電池原材料,包括電極、電解液、隔離膜、罐體,中游為電池芯,下游則為電池模組。其中原材料約占電池全部製造成本的六成以上,其中電極(占比約26%)、隔離膜(占比約23%)與電解液(占比約15%)為主要材料成本,而這些上游材料也是商機最大、毛利最高的。不過目前國內正極材料自主供應比重低於30% ,而負極材料供應比重15%,多數仍需仰賴進口,以日韓為主。上游電池原材料的族群,包括有正極材料廠康普、美琪瑪(4721)及立凱-KY,不過就產品類別來看,立凱-KY屬於磷酸鋰鐵電池,康普、美琪瑪則是鋰三元電池。由於全球電池芯主要的供應來源依然是日、韓廠商為主,台灣的電池芯製造商目前尚處於量產初期,產能與品質相較於日韓廠商仍有相當之差距,無法有效整合上、中、下游,目前僅能鎖定利基市場的開發。立凱-KY是擁有完整磷酸鋰鐵電池材料製造技術與專利的台系電池廠。(圖/報系資料照)而台灣電池廠商在產業布局主要集中於下游組裝業,電池芯全仰賴進口,台灣廠商以研發、生產及成本優勢,在電池產業的新一波需求,預料將從電動車開始,再到儲能櫃,在電池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搶到日韓大廠電池產能的台灣電池模組廠將有望受惠。此外,台灣的電池模組廠包括新普(6121)、順達等,因為具有技術經驗豐富程度與品質優勢,一向都優於中國相關廠商,也是蘋果長年以來配合的優質供應鏈。
全球DRAM報價下滑Q1營收減4% 集邦:下半年獲利有望提升
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調查顯示,,受到市場通膨加劇與需求減弱,加上俄烏戰爭於2月底爆發都影響終端消費表現,2022年第一季DRAM總產值季減4%,為240.3億美元。展望後續,由於廠商持續往先進製程轉進,成本有望進一步優化,倘若市場負面因素不再擴大,各家獲利則有望進一步提升。TrendForce表示,今年第一季由於下游客戶端的庫存水位持續提升,消化庫存為首要目標,連帶使得整體拉貨動能不振,各類DRAM產品價格因此下滑,導致第一季整體DRAM廠營收走跌。TrendForce表示,受惠於PC與車用市場的需求佳,三大原廠中的美光(Micron)營收小幅上升2.4%,但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營收分別下滑1.1%及11.8%,合計二家韓國廠商囊括70.8%的市占率,依然穩坐前兩名。而受到合約價下跌影響,各家營業利益率皆有所下修,三星、SK海力士、美光分別下降至48%、39%及40.1%。至於各家廠商的產能規劃,TrendForce表示,韓廠三星今年目標仍專注於產能的擴建,P3L新廠DRAM預計2023年年中才有機會投片生產,而在產品方面也往DDR5持續推進,今年下半年無論在PC或是Server的生產比重有望提升。SK海力士在韓國的M16廠與中國的無錫廠產能上也呈現小幅上升,但因M14轉進邏輯產品導致DRAM投片減少,故總產能僅些微增長,而在技術上SK海力士已經少量投片1alpha nm製程,希望年底能有一定的經濟規模量。至於美光今年整體投片暫無新增產能,台灣A3廠區最快產能貢獻將可能落在2024年,而美光也已在2021下半年導入1alpha nm製程,1beta nm製程可能於2023上半年投片,算是三大DRAM廠中速度最快的廠商。台廠方面,南亞科(Nanya)目前仍著重於生產Consumer DRAM,但隨著PC DRAM的價格下跌,亦讓整體營收季減7.4%,1Anm製程預計年底導入量產,但整體規模的擴大需仰賴2025完工新的Fab5A工廠。力積電(PSMC)營收計算主要為其自身生產之標準型DRAM產品而不包含DRAM代工業務,第一季營收下跌約23%,主因是大客戶對於力積電自家產品需求減少所致;但若加計代工營收,則逆勢成長3%。華邦(Winbond)營收則小幅衰退4.6%,原因在於產品組合,部分產能挪去NOR Flash記憶體,導致近期DRAM投片減少,但隨著高雄路竹廠將在今年開始機台移入,新產能有望於今年下半年逐步開出。
蕃薯面板逆襲1/曾被大陸面板打趴 Micro LED成台廠崛起關鍵
陸廠吃掉全球六成的面板產業,然而總統蔡英文在4月27開幕的Touch Taiwan2022 智慧顯示展,卻逆勢喊多:「台灣的面板業發展前景令人期待!」,因為面板雙虎群創及友達返台投資擴廠,更關鍵的是,富采及錼創兩公司掌握的Micro LED新一代技術,已讓台廠吹起反攻號角。面板可說是台灣科技產業的辛酸,21世紀初在政府「兩兆雙星」(DRAM及LCD)計畫下一度風光,但2010年在大陸廠急速擴充低價搶市及近年韓系OLED面板廠夾殺下,血流成河,淪為「慘業」,昔日「面板5虎」友達、奇美、廣輝電子、華映、彩晶只剩友達、群創存活。富采董事長李秉傑整合晶電、隆達老牌LED大廠,成立富采控股在2021年初掛牌上市。(圖/方萬民攝、報系資料庫)如今,全球LCD面板市場,陸廠拿下60.8%、台廠21.4%、韓廠11.5%。研調機構Omida認為預計在2022年陸廠市占將達到64.3%,台廠、韓廠則會縮減到19%、10.1%,面對陸廠持續擴廠,三星已打算今年6月退出LCD生產。而台廠突圍的解方,就是掌握更高階的Micro LED技術。「業界都認為Micro LED技術,是目前最完善的面板技術,而台灣的相關供應鏈完整,在全球面板業中相當有競爭力。」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曾俊洲博士直言。雖然市售旗艦行動裝置,多採用Mini LED技術,但厚度仍是硬傷,被業界視為過度技術,另採用的OLED技術,則有衰退問題,Micro LED因晶體肉眼難以辨,使面板變得更輕薄、耗電量更低,且無衰退問題,可說是AR、穿戴裝置應用上最完善的技術,唯目前仍卡在量產成本太高。錼創科技執行長李允立出身於LED業,2013年就投入Micro LED開發,如今已是台灣最接近量產Micro LED的公司。(圖/方萬民攝、中時資料庫)因此,Micro LED成了Touch Taiwan 2022的最大看點,台灣重要廠商為友達(2409)、群創(3481)、富采(3714)、錼創,其中又以富采、錼創最為關鍵。CTWANT記者在南港展覽館的今年展場中,見到5公尺高大型螢幕,是富采旗下元豐新科技以倒裝Mini LED 0404封裝及特殊模組技術製成,具備高色彩飽和以及極致黑等特點。「Micro LED最難的地方就在大量晶體要轉移到基板上,也就是所謂的巨量轉移,再加上晶體極小,如果有壞點的話,要如何檢測、維修,若都能以最簡單的方式排除,相信成本應該會降得很快。」富采現場講解的工程師向CTWANT記者表示。為了讓台灣主導Micro LED技術,富采董事長李秉傑2021年初整合上游晶電(2448)、下游隆達(3698),並找來友達彭双浪擔任副董事長,堪稱是面板產業鏈最豪華陣容。不過,今年展場上,富采端出量產端出量產MicroLED技術的解決方案,但富采轉投資的錼創,更具看點。「目前台廠就是錼創距離量產Micro LED最近。」曾俊洲說,舉例來說1塊4K面板大概需要2,488萬顆MicroLED,錼創現在已做到一次巨量轉移30萬顆;而壞點部分,因小於50μm的晶粒沒法只換1顆,錼創的解方是把壞點周圍的區塊一起換掉,檢測出壞點則是錼創的另一項技術。錼創董事長李允立出身於LED業,為投入Micro LED開發,2013年創業,經過兩次募資,現有三星持股2成,富采近2成,友達、光寶科也有持股。三星在去年發表的110吋Micro LED電視,要價1.7億韓圜(約新台幣394萬)。(圖/三星提供)業內人士透露,三星2021年亮相的110吋MicroLED電視,鎖定金字塔頂端客群,要價1.7億韓圜(約新台幣394萬元),今年5月將投產的89吋、101吋Micro LED電視,售價1億韓圜(約新台幣232萬元),「電視晶片、解決方案就是由富采、錼創提供的。」根據IHS資料顯示,在2020年TFT-LCD面板產值已經達到1,315億美元,而調研機構Trend Force預估,2022年MicroLED大型顯示器晶片產值將達5,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9億元),2026年則上看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28億元),年複合成長率204%,2026到2030年間就會進入高峰期,預期單年度產值有望衝上百億美元,業內人士表示LCD與LED的關係將此消彼長。曾俊洲強調,「台灣一直以來都與韓廠有合作,像是三星的顯示器有1成是友達供應的,加上Micro LED的技術合作,相信台廠未來在國際間的兢爭力會相當強悍。」
41萬劑AZ疫苗來了!收200劑莫德納驗試劑 食藥署:2週完成封緘
新冠疫情持續擴散,新一波AZ疫苗來了!由COVAX分配的41萬400劑AZ疫苗昨(19)日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預計1周內完成封緘檢驗,優先讓第一線醫護與抗疫人員施打。衛福部食藥署昨晚並證實,莫德納藥廠已同步送來200劑檢驗試劑,讓台灣預做封緘檢驗準備,意味莫德納疫苗近期即將來台。41萬劑AZ疫苗19日下午抵台,海關人員到停機坪機邊驗放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最快7天內可完成檢驗封緘並開打。(圖/中國時報陳麒全攝)COVAX配來韓廠貨 效期8/31這批41萬400劑AZ疫苗,有效期限至8月31日,長榮航空昨日凌晨3時從阿姆斯特丹載運出發,昨午3時34分降落桃園機場。海關在機邊驗放後運送存放,由疫情指揮中心依接種計畫,分配疫苗施打。41萬劑AZ疫苗19日下午抵台,海關人員到停機坪機邊驗放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最快7天內可完成檢驗封緘並開打。(圖/本報資料照片)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批韓廠AZ疫苗由COVAX分配而來,因應國內疫情變化,這次會先控管一部分,供第一線醫護、防疫人員及抗疫人員使用,他們在運送大量病患時,處在高病毒含量的高風險環境,必須得到適當保護,若出現破口,將造成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近日內討論後,再公布控管細節。政府向國際洽購的疫苗共有1981萬劑,分別是向COVAX平台訂購476萬劑、向AZ購買1000萬劑、向莫德納採購505萬劑。在國產疫苗部分,已預訂2000萬劑。先前取得2批AZ疫苗,分別是直接洽購11.7萬劑及自COVAX所分配19.92萬劑,分別在5月底以及6月15日到期,計有31萬6千劑。莫德納送來試劑 預告將抵台昨天另有一好消息,食藥署證實收到莫德納藥廠送達的200劑檢驗試劑,以利台灣預做封緘檢驗準備,意味莫德納疫苗也即將來台。食藥署長吳秀梅指出,封緘檢驗的速度會加快,標準時間是40天,這次會拚2周完成。截至19日上午10時止,國內接種疫苗人數已達24萬5008人次,其中公費20萬4560人次、自費4萬448人次。蔡英文總統昨在臉書發文表示,接下來,外購疫苗會一批接著一批出貨,國產疫苗可望在7月底開始施打。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說,國人關心疫苗採購進度,雖然又有41萬劑AZ疫苗抵台,但對照原先外購的部分,比例相當少,國民黨將強化監督,要求政府更積極洽購疫苗。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昨也在臉書表示,約有72萬劑AZ疫苗抵台,但自己買到的,只有11萬,其餘都是COVAX平台所分配,「這樣的採購能力太令人驚嚇了!」縱使全部施種完畢,接種率僅3%,真是低得恐怖。
iPad Pro Mini LED面板製造商曝光 2台廠3韓廠聯手
自2020年就不斷傳出蘋果將採用Mini LED面板,讓平板、筆電等裝置的顯示效果更好,第一款搭載Mini LED面板的蘋果產品正是甫發表的iPad Pro 12.9吋,其螢幕顯示效果甚至媲美Pro Display XDR,而背後的廠商則是台韓大廠共同聯手。Mini LED面板的主要硬體組成包括晶片、背光模組、面板以及PCB面板,其中核心的晶片由台灣的晶元光電(2448)所供應;背光模組則是韓國的喜星電子(HeesungElectronics)生產;面板由韓國樂金(LG Display)製造;至於PCB背板則由鴻海集團的臻鼎-KY(4958)以及韓國YP Electronics負責供應。雖然目前僅有搭載5G晶片的iPadPro 12.9採用Mini LED面板,但外界猜測2021年蘋果將推出更多搭載Mini LED面板的產品,包括Macbook 14吋、16吋以及11吋的iPadPro。
液晶顯示面板回春創10年來新高 前5大拿下市場7成5市占
2020年因市場對資訊設備需求增加,也帶動液晶顯示器需求,市調機構調查顯示,2020年液晶顯示面板出貨數字達到658.9萬片,創下過去10年以來的新高記錄。全球前5大面板廠拿下市占75.5%,群創、友達分居2、3名。(圖/IDC)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調查指出,2020年各應用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包含可攜式電腦液晶顯示面板(Portable PC Panel)、監視器液晶顯示面板(LCD Monitor Panel)、電視液晶顯示面板(LCD TV Panel),出貨量明顯增長,成長率達7.28%,總量高達658.9百萬片,創過去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IDC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指出,2020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產業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宅經濟與居家辦公應用需求,加上韓國廠商計畫逐步減少LCD面板產能的推波助瀾下,帶動2020全年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量價齊揚的亮眼表現。累計前5大面板廠出貨占總體出貨75.5%,京東方與群創光電分別持續1、2名位置,市占率分別為22.6%與17.0%。友達光電受惠於強勁IT面板需求以及韓廠減產,出貨占比亦有所提升至14.4%。IDC分析指出,2020年液晶顯示面板出貨數字中,可攜式電腦液晶顯示面板出貨創新高,達到224.3百萬片。監視器液晶顯示螢幕面板出貨達163.4百萬片,也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記錄。電視液晶顯示面板出貨量為271.2百萬片,雖然衰退5%,但在2019年韓國液晶顯示面板廠逐步減產與關閉產能,加上各大面板廠積極生產大尺寸電視面板下,2020年大尺寸液晶面板產業供需與價格反轉,呈現供不應求格局。
搶親Apple Car韓廠拔頭籌 鴻海拉攏大陸汽車一哥搏生機
隨著歐、美相繼宣布自2035年起,汽車產業完全使用乾淨能源,為燃油車劃下大限,全球汽車廠、資通科技及創新公司紛紛總動員,搶食六兆美元電動車市場大餅。其中,由蘋果公司iPhone代工一哥鴻海集團號召的EV供應鏈大隊「MIH」,也在去年浩浩蕩蕩成軍,然而近日蘋果公布其EV「Apple Car」的代工伙伴為韓國「現代汽車」,等於宣告鴻海搶親失敗。不甘淪為棄婦的鴻海,今年開春快速結盟新歡,先是與資金燒完的EV陸廠「拜騰」合作,再與大陸汽車一哥「吉利」攜手切入大陸市場,還搶著推出開發工具「EV KIT」。「鴻海練功已久,這一仗只能打贏!」鴻海內部工程師透露。
就買台積電3/科技個股+高股息ETF組合策略 找出被低估股5G題材延燒
資深證期分析師李全順則建議,小資族應找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被低估」的類股,如電子、汽車零組件、原物料和金融等。「5G需求升高,明年iPhone出貨若上修到二.五億支,供應鏈中的科技股就會雨露均沾。工業自動化控制、物聯網、穿戴裝置等,對快閃記憶體需求強勁,韓國三星、海力士積極擴廠,華邦電、旺宏等有機會受惠韓廠轉單效應。」「台股近期站上歷史新高,在亞股排名第二強,目前股價淨值比約二.六倍,高於歷史中位數,顯示眾多個股的股價,已提前反映明年獲利和新冠疫情後的報復性榮景。」李全順指出。明年iPhone 出貨量可能上修到2.5億支,超越2015年2.3億支的歷史紀錄。(圖/黃威彬攝)國票證券投資顧問研究員陳靖元則說,中長期投資主軸續架構在中國十四五規劃,半導體、車用電子、綠能相關部分,操作上會多加留意4Q20/1Q21營運動能淡季不淡,及營運已開始或將轉折者為優先所選。就電子類股方面,受到農曆年前補貨潮下,缺料狀況續緊俏,除了晶圓代工與封測外,DRAM、面板、功率半導體都見漲價態勢,整體上游表現會於下游,其中被動元件、IC設計、伺服器及電子新品發表相關族群可多加留意。長線可多留意5G相關產業、車用電子、半導體、被動元件族群與資料中心等科技股;在傳產類股方面,經濟回溫概念續為主流,民眾可留意旅遊餐飲、遊戲、鋼鐵與航運等族群。貨櫃船領軍航運股漲勢,長榮、萬海近期都成為台股盤面亮點。圖為萬海智能貨櫃船「祥春輪」。(圖/報系資料庫)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觀察,明年的半導體相關科技股會特別強,5G題材也會持續延燒,「建議以『科技個股』搭配『高股息ETF』的組合式策略操作。」黃文清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史上最多台灣人在台灣的時期」,明年「疫苗施打率、報復性消費」是影響股市的兩大關鍵,「買生技股的多為偏好波動大、想要短期獲利的年輕人,但衝浪級生技股並不適合多數人。」疫苗施打的普及率,被視為觀察經濟復甦的重要指標之一。圖為以色列醫務人員接種新冠疫苗。(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