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兆
」 地震 皇帶魚 大陸 地震魚 日本40歲男搭飛機2小時!起身拿行李肺栓塞亡 醫示警「這幾種人」注意
大陸一位40歲男子在僅2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因長時間未起身活動,下機時急著起身取行李,導致下肢靜脈血栓脫落,最終引發肺栓塞,不幸在送醫途中離世。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副院長、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李瑋解釋,經濟艙座位空間有限,乘客在狹小空間內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活動範圍受限,血流速度自然減慢甚至淤滯,就容易形成血栓。綜合陸媒報導,李瑋說明,研究表明,連續飛行5、6小時以上,血栓的形成風險顯著增加;若肺部細小血管被栓塞,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胸痛,若肺動脈被堵塞,則可能突發致命的肺栓塞,且症狀可能毫無預兆。另外,中山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昭輝表示,旅途中最常發生的靜脈血栓有2種,一種是小腿部血栓,症狀是小腿疼痛、抽筋和腫脹,一般可以治癒;另一種是腿部血栓轉移形成的肺部血栓,患者會感到胸部疼痛和呼吸困難,可能致命。李昭輝說,乘長途車或長時間乘坐飛機時,乘客如果吃安眠藥或大量喝酒,更容易導致長時間靜坐,患靜脈血栓的危險性更大。老人、服用避孕藥避孕的婦女、體重過重和剛做完手術的人是「經濟艙綜合症」的高發人群。靜脈血栓如何預防?李昭輝建議,首先靜坐1個小時應該活動幾分鐘,其次要注意多喝水,缺少水分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加速血栓形成。此外,檸檬含有檸檬酸和檸檬多酚成分,能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症,在長途旅行過程中最好每5小時喝一杯檸檬汁,以促進血液循環。三高和肥胖人群,可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栓形成。此外,旅客還可以穿醫用彈力襪來防靜脈血栓。
50歲以上「血糖異常」恐是罹癌王 醫示警3類人注意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由於症狀隱匿,早期發現困難,常在診斷時已屬晚期,存活率偏低。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目前胰臟癌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但可以透過2預兆來發現,血糖升高與體重減輕是早期胰臟癌的重要徵兆。衛福部曾在官網說明,胰臟癌是一個高度致命的惡性腫瘤,在診斷時有近80%至85%的患者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已無法開刀治癒。魏士航日前在YouTube影片中提到,50歲以上才診斷糖尿病的人,應該關注胰臟癌風險,因為血糖異常和體重減輕往往是胰臟癌的早期警訊。雖然胰臟癌預防措施有限,魏士航指出,若能早期發現,仍有7到8成的胰臟癌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他建議,屬於高風險族群的人應定期檢查,以提高早期診斷機率,進而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魏士航也特別提醒3類高風險族群應該提高警覺,包括50歲以上才首次確診糖尿病者、有遺傳性胰臟炎患者、以及家族有胰臟病史者。若這些人還伴隨有體重減輕的情況,就可能是胰臟癌的前期徵兆,應儘早就醫檢查。事實上,衛福部嘉義醫院副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醫師陳詩典曾在官網衛教說明,胰臟癌之所以為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很難早期發現,第二是復發率高。由於胰臟位於腹腔比較深層,胰臟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覺察異常,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等到真正有症狀時,大部分已進展到中晚期,癌細胞已侵犯胰臟周遭重要血管,難以開刀處置。因此陳醫師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者、慢性胰臟炎患者、吸菸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可每年進行健康檢查1次。如果已出現症狀,如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持續性腹瀉或糞便呈灰白色,務必要即早就醫以提高整體治癒率。建議民眾平時應維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及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良好習慣以即早預防。
聯準會降息引發經濟著陸爭議 美銀行業績給出「這答案」
美國最新公佈的銀行業績報告對於聯準會降息指向了一種新的可能性;美國經濟在「軟著陸」或「硬著陸」的爭論下,可能根本不會「著陸」。摩根大通(JPM)和 富國銀行(WFC)報告稱,信用卡消費增長放緩,信用卡逾期付款增加。例如,摩根大通信用卡服務銷售額(不包括商業信用卡)比去年同期增長近7%,低於Q2近8%的增幅,且Q1增幅超過9%。表面看來經濟活動正在放緩,但摩根大通財務長Jeremy Barnum認爲,這是疫情後消費模式的結果,而非經濟衰退的預兆。他補充稱,旅遊和娛樂支出回落的同時,零售消費依然穩健,這表明消費者信心並未動搖。摩根大通表示,今年其預期的信用卡淨註銷率約爲 3.4%,低於其在承銷新信用卡債務方面的長期目標。媒體認爲,這意味該銀行可以向更廣泛的客戶提供貸款,或者讓客戶多借一點,即使違約率略有上升,仍能保持盈利。富國銀行執行長Charlie Scharf表示,通膨放緩和利率下降將緩解消費者壓力,尤其是低收入群體。有媒體分析認為,信用卡註銷率的上升也可能反映出信貸環境正在放鬆,有利於經濟增長。
台大天災中心控氣象署「低估雨量」 吳德榮:「理盲」的檢討
山陀兒颱風襲台,新北市金山、萬里等地出現嚴重淹水災情,甚至有一對夫妻不幸罹難。對此,台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批評中央氣象署預報不準,氣象專家吳德榮今(8日)也嚴詞抨擊,稱近期出現一些「缺乏科學常識」的檢討。據了解,4日時金山區突降豪雨,一對夫妻在返家途中不幸被暴漲的河水沖走,最終雙雙罹難。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表示,氣象署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曾發出警告,他認為如果新北市政府及時採取行動,提前通知民眾做好防範,這場悲劇或許可以避免。台大天氣研究中心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氣象署提供的實際數據,金山區4日14時至17時間的逐時降雨量分別為79.5毫米、90毫米和79毫米,三小時內累積降雨達250毫米,超過106年三芝區發生的210毫米致災性降雨。然而許多單位先前的預報明顯低估了這次降雨強度。此類突發性強降雨只能依賴雷達回波監測,當預警發出時,往往已經開始下大雨。對此,氣象署則表示,山陀兒颱風於4日清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並在上午進一步減弱為一般低氣壓。但由於其外圍水氣結合東北風和地形效應,當日下午北海岸再次出現強降雨。這類短時間內劇烈變化的小範圍降雨,全球各氣象單位皆難以提前準確預報,因此通常依賴即時監測資料發布警示。氣象署強調,儘管颱風減弱且警報解除,他們仍持續提醒北海岸的降雨狀況,並根據即時雷達回波及雨量數據發布警告。統計顯示,4日時段共發布9次豪雨特報(包括2次超大豪雨和2次大豪雨),以及13次大雷雨即時訊息,並通過多種渠道將訊息傳遞給相關單位。吳德榮則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撰文指出,山陀兒之後出現一些「理盲」的檢討,吳德榮直言,某防災協力單位怨氣象署「定量降水預報」失準;奇怪的是,難道不知以現今科技、對於豪雨等級以上「定量降水預報」(QPF)的能力,預兆得分(threat score)尚不及0.2,「若把該預報視為零誤差,去輔助該縣市作防災決策,實令人擔憂」。此外,吳德榮還提到,另一件則是前氣象局局長建議將山陀兒除名,「以其經歷豈能不知,無論以氣象局或氣象署的名義,皆無法參加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會議,既無法參加會議、向誰提議除名?莫名其妙!」
災難將來臨?澳洲男釣「超巨馬臉地震魚」! 吸引千人網友圍觀
澳洲一名男子日前在當地梅爾維爾島(Melville Island)釣魚時,意外釣起一隻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Oarfish)。而該隻地震魚體型龐大,還擁有一張馬臉,貼文一出立刻引起千人網友圍觀熱議。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澳洲一名來自提維群島探險公司(TiwiIslands Adventures)的船長柯蒂斯(Curtis Peterson),上週在當地梅爾維爾島夜釣時,意外釣起一隻巨大的皇帶魚。而釣魚節目Fishing Australia TV在Facebook上貼出一張照片,從圖片可以看到,該隻皇帶魚的身軀非常龐大。牠的臉就如同馬臉一般,且眼睛非常大,身長長到需要2個成年男子一同合力抬起。貼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甚至有網友懷疑這張照片是AI生成。對此,釣魚專欄作家亞歷克斯(Alex Julius)表示「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在這裡釣到這種魚,能捕獲這種魚相當罕見,大多數被沖上岸的魚都已經死亡。」事實上,皇帶魚體長可達10公尺,可下潛至1000公尺深海。且皇帶魚在西方國家有「末日之魚」之稱,有一派說法認為,看到這種魚恐是地震或海嘯的預兆。
不算渣男2/黃姵嘉辦完父親告別式「收到分手訊息」 邱昊奇挨轟殘忍
邱昊奇跟黃姵嘉曾合作《好想談戀愛》,後在《我們練愛吧》迸出愛火,交往近2年,今年三月分手,且分得讓外界頗有微詞,邱昊奇還挨轟「行徑殘忍」。黃姵嘉三月初面對父親離世,同時還被邱昊奇用訊息分手,女方身邊好友對他非常不滿,認為當時的黃姵嘉最需要關心與陪伴,竟被分手,且分得如此無情,時間點令人感到殘忍。本刊曾拍到黃姵嘉、邱昊奇約會,當時他還嘟著嘴向女方撒嬌。(圖/本刊攝影組)黃姵嘉受訪時提到,年初他們一起去日本旅遊,相處融洽,自認沒有什麼問題,後來爸爸身體狀況不好,三月初爸爸告別式時,邱昊奇並未出席,她當時不以為意,隔幾天後,竟收到邱昊奇來訊提分手,雙重打擊下讓她完全沒有食慾,暴瘦到剩40公斤。因為在此前完全沒分手預兆,她試著詢問溝通,男方說相處需磨合很辛苦,她覺得既然走不下去,就不勉強對方。本刊曾拍到小倆口大方牽手約會,豈料後來傳出黃姵嘉被邱昊奇訊息分手。(圖/本刊攝影組)雖然外界對邱昊奇的行事十分不解,黃姵嘉卻為他說話:「可能是我在面對爸爸的狀態讓他聯想到他自己曾經面對爸爸的離開,他不想再觸碰到這樣的狀態吧?但這也是我個人的猜想。」邱昊奇曾被本刊捕捉到與黃姵嘉約會看電影,但邱昊奇與梁凱莉、新女伴也都被拍到去看電影,這似乎是他的約會模式。(圖/本刊攝影組)她說自己有「吸渣體質」,因為遇過更渣的,「他不算渣,也沒那麼壞」,當下雖覺得心寒,媽媽還安慰她,在這時間點提分手,也許算是體貼,因為已在深淵裡,比較不痛。
台東連日現天文美景 雷電紫光、上帝之眼都來了!
台東市15日出現「日暈」。(圖/中國時報蕭嘉蕙攝)台東上空連日出現天文美景,14日晚間雷雨交加,市區飯店即時影像系統記錄下夜空雲瀑翻湧、紫光乍現情景;15日午後天氣晴朗,罕見「日暈」高掛,太陽被彩虹般光圈環繞,如「上帝之眼」,民眾嘖嘖稱奇,讚嘆大自然奧妙。台東入夏以來降雨量少,受對流雲系發展旺盛影響,前日晚間雷聲閃電伴隨傾盆大雨;令人驚喜的是,台東市娜路彎大酒店裝設的4K即時影像系統,從高空角度拍攝到降雨前雷電交加景象。業者調閱即時影像,夜空中雲霧翻騰湧動,氣勢如虹,蔓延籠罩天際,散發青綠光芒,隨後一道紫光劈空炸裂,連續爆閃,紫、紅、藍光變幻萬千,堪比跨年煙火秀。「簡直美得不像話!」劉姓民眾表示,當晚聽到雷聲大作,但肉眼卻不見如此壯觀景象,驚呼原來高空畫面如此精彩。一夜雷雨過後,昨日市區天晴炎熱,太陽高掛,外圍竟出現一圈紅、紫雙色巨型光環,彷彿上帝散發光芒的眼眸,又被稱為「上帝之眼」,民眾紛紛抬頭仰望,迫不及待拿起手機搶拍美景。余姓民眾直呼好美好特別,有種好運來臨的預兆;陳姓民眾則形容,上帝之眼亮晶晶,讓人眼睛一亮。台東氣象站說明,日暈是由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經陽光折射或反射所形成的光學現象,常見於春夏;形成日暈的冰晶,一般存在於高空的卷層雲中。氣象站表示,卷層雲未消散前均可見日暈現象,也提醒民眾透過指縫觀看,避免損傷視力。
宇宙人小玉首挑大樑主持露營節目 徒手抓火種成為「火的男人」
金曲樂團宇宙人主唱小玉挑戰自我,接下全新網路節目《Let's Camping 來去露營吧》主持棒,遠赴日本與當地達人合作,除了揭開日本多處絕美露營地的神秘面紗、親身學習各項野外生活技巧,一步步從露營初心者鍛鍊成一位 Outdoor 專家外,還力邀多位音樂人好友加入,包含 LÜCY、雷擎、FUMON 李浩瑋&奕勛、鶴 The Crane、旺福小民等人。小玉更為節目打造專屬主題曲,形塑「用音樂記錄自然共頻的美好一刻」,希望透過台灣近年蔚為風潮的露營風連結日本,進而成為「台日友好」的生活理念交流。該節目於2日一次釋出前兩集,特別先讓小玉跟大名鼎鼎的露營師匠長野修平先生拜碼頭,同時也安排一對台日露營達人夫妻檔加入節目,在過程中激起更多有趣化學效應。對於首次擔綱主持人,本身就對露營充滿熱情的小玉興奮表示:「很開心能體驗跟音樂創作不一樣的事,也終於能來到日本感受他們獨特的戶外文化,跟專業達人學到許多技巧,是我歌手人生之外的不同收穫,或許回到台灣後,我也能開啟不一樣的技能。」小玉(右)拜會擁有三十年戶外露營經驗的長野修平先生(左)。(圖/麥卡貝網路電視)小玉過去對於露營的想像還停留在舒適的「懶人露營」,直到接到任務得知自己要一步步學習,甚至最後還要挑戰「Solo Camp」時,他吃驚地說:「一個人看電影、吃火鍋可能難不到我,但想到要一個人嘗試露營,光技術層面就非常困難了吧?會這麼殘忍嗎?」為了這個艱困任務,一行人從東京驅車到郊外,拜會擁有三十年戶外露營經驗的長野修平先生,跟著他學習野外技能,無論最基本的劈柴、生火或學習料理技巧,都讓小玉驚呼連連,好學的他也很快就抓到精隨,不僅在鏡頭前表演刀具生火技巧,更成功徒手把火種拿起來,成為「火的男人」。接著節目組來到富士山腳旁的湖畔露營地,小玉必須自己練習搭設帳棚,打理過夜睡覺的地方,雖然一開始遇到不少狀況,連天公都下雨不作美,但他不氣餒地說:「這是在考驗自己野外求生的能力,無論天氣多爛、帳棚多難都要學會怎麼生存。」雖然是新手,但小玉很快找到訣竅,還被師匠稱讚表現比想像中快速,團隊在準備生火前夕更幸運看到湖畔出現彩虹,讓他大喊:「這是好預兆,節目會紅。」小玉笑稱自己成為「最會玩火的男人」。(圖/麥卡貝網路電視)為了要呈現日本露營文化的特色,師匠還指導了台灣少見的烹煮方式,像是以木頭悶燒的「焚火料理」,完整鎖住食物的鮮甜美味,學到真傳的小玉說:「我要回台灣推廣這種野炊方式!」更笑稱自己成為「最會玩火的男人」。隔天起床後,眾人順利看到富士山完整露面,還有日出相伴,讓小玉感受到戶外露營的珍貴每一刻,瞬間創作靈感爆發,期待後續發生的種種體驗。節目中,除了多位音樂人好友將與小玉一同前往不同的露營地,體驗與自然共處的美好時刻外,還特別請到日本樂團 Czecho No Republic、日本音樂人大介 (daisuke katayama) 兩組在地嘉賓,以地主身分與小玉進行戶外生活與音樂理念的交流。最後當然少不了宇宙人合體,究竟練就一身功夫的小玉,會如何帶領團員完成野外露營任務呢?台灣首部「音樂人 X 露營」的戶外實境節目《Let's Camping 來去露營吧》將每週持續上架,共播出十二集。眾人幸運看到湖畔出現彩虹,讓小玉大喊:「這是好預兆,節目會紅。」(圖/麥卡貝網路電視)
越南海岸驚現4.5公尺超大地震魚 民眾憂「天災將至」將牠作法安葬
越南順化市海岸日前出現一條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Oarfish),身長近4.5公尺,體重達數十公斤,引發大批民眾拍照圍觀。有民眾想將牠放回海中,不過因為體型太大未能如願,之後被附近漁民依傳統習俗進行魚葬。據《鏡報》報導,這條巨大的皇帶魚在5月17日下午被潮水沖上順化市的海岸,發現牠的民眾曾試圖協助牠游回海中,但因為體型過分巨大,還沒將牠成功海放,就已不幸死亡,並引起大批當地民眾聚集圍觀、拍照。由於在民間傳說中,皇帶魚現蹤是大地震或海嘯的預兆,這條巨大皇帶魚的現身也引發一些居民擔憂「大災難要來了」。不過當地領袖Nguyen Duy Cuong說明,漁民出海時若遇上皇帶魚是好運的徵兆,一旦發現死去的皇帶魚漂上岸,一定會小心埋葬。之後,當地人隨後依照傳統習俗為牠進行魚葬儀式,民眾在沙灘上焚香誦經,擺上祭品,最後用寫滿經文的紅布將魚的屍體包裹下葬,並在晚間9點前完成儀式。
壯男心衰竭危命「5年前早有預兆」 血壓高恐影響心腎功能
三高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多數人卻往往不知三高可能致命!衛福部數據顯示,台灣約有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前期雖無特定症狀,但若未即時管理,很可能危及性命。臺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林彥宏理事長提醒,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引發心衰竭、腎臟病、中風等併發症,這些共病危險性高,不僅心衰竭致死率高於癌症,長期腎高壓更可能導致洗腎,因此,民眾應依循「居家量測、130/80標準、722原則」3口訣,養成正確量血壓習慣,遠離高血壓危害並預防心腎併發症。高血壓無疑是影響我國民眾健康的關鍵因素,根據統計,台灣18歲以上的成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林彥宏理事長指出;「台灣65歲以上民眾高血壓患病率超過50%,近年高血壓更出現年輕化的趨勢,與現代人飲食習慣、壓力大的生活型態有關。」然而,高血壓正是引發各器官病變的主要風險因子,理事長比喻,高血壓就像將身體置於「溫水煮青蛙」的狀態中,一時無感、久了就危及性命。例如:高血壓若未控制,可能造成心肌肥厚,心臟舒張與收縮功能受影響,久而久之演變為心衰竭;另一方面,長期的體內高壓亦會造成腎臟的腎絲球硬化、進一步惡化為腎病變。林彥宏理事長警告:「嚴重心衰竭五年死亡率超過50%,比多數癌症還高;腎臟病常則列我國十大死因,可以說,心腎病變是造成台灣民眾失能與死亡的最大元兇,足見人人都應及早預防高血壓,管理心腎風險。」高血壓作為心腎疾病的高風險因子,近年心衰竭和慢性腎臟病治療的發展趨勢,亦以患者治療時應兼顧血壓與器官保護為目標。林彥宏理事長説:「例如心衰竭治療藥物,就從過去常見的心腎素-血管張力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交感神經系統抑制劑等等,到近年加入SGLT2抑制劑,具同時管理血壓、腎病變與心臟功能的效益,數據指出,患者用藥後可減低因心衰竭或心血管事件住院風險、減緩腎功能惡化、降低蛋白尿、減少腎病及心因性因素相關的死亡率,亦可下降血壓。」理事長分享,過去曾遇一位壯年男子被家人送至急診,這名患者5年前檢測出高血壓,但因自覺無礙而未持續追蹤,送醫時心臟收縮功能低下,甚至出現肺水腫、危及性命,檢查後發現竟是因長期高血壓引發的心衰竭與腎病變!送醫後醫護持續用藥幫助患者降血壓、管理心腎症狀,一年後才逐漸穩定病情、心腎恢復正常功能。對此,林彥宏理事長提醒,民眾日常就應建立正確量血壓認知與預防意識,對於高血壓且已有初步心腎病變的患者來說,及早選擇兼顧共病共管的藥物治療,也更有助於管理高血壓與心腎病變。台灣高血壓學會推動「3口訣」幫助民眾建立正確量血壓認知,分別是「居家量血壓」、「130/80標準」與「722原則」,林彥宏理事長建議,民眾可遵從養成正確量血壓習慣,邀請家人每天量血壓,讓量測變成日常、一起守護家人健康。
太陽被彩虹光圈圍繞!巨型「日暈」恐天災 氣象署解答冷知識:別用肉眼直視
這幾天艷陽高照,許多民眾近日都會發現太陽被一圈彩虹色的光圈圍繞的美麗奇景,據中央氣象署表示,這是陽光穿過充滿冰晶的薄雲時,因光線折射所造成的「日暈」,不過在花蓮0403全台有感強震前,曾有民眾分享天空出現「巨型日暈」的照片,預言將出現不好的天氣預兆,被眾人稱是大預言家,對此,中央氣象署也解答,日暈屬正常大氣現象,不過在古代,天氣晴朗時「日暈」超過2小時,有可能是天氣惡化的前兆。這幾天艷陽高照,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也分享日暈的美照。(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有網友在臉書「沙鹿之美」臉書粉專,分享9日上午在台中沙鹿區拍到的「日暈現象」,烈陽被完整的白色光暈圍繞引發討論,有民眾憂心表示「403地震之前也出現這個過幾天就地震.... 希望這次只是巧合沒事發生」。早在這位網友分享前,包括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也分享過日暈的美照,只見太陽外圍多了白色光暈,若仔細觀察,還可以看到若隱若現的彩虹色澤,對此,中央氣象署也分享日暈形成的主因。中央氣象署在「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臉書粉專說明,天空的冰晶、白光宛如魔法,能折射或反射出各種美麗、甚至奇異的光象,又被稱作「暈」,當太陽光穿過高空中充滿冰晶的薄雲時,若配上剛好的角度,就有機會出現「日暈」。氣象署指出,最亮、常見的一種日暈,就是太陽光通過「六角型」的冰柱時,分離的彩光、以約22°的角度折射2次,到達地面的人的眼裡,就會形成以太陽為圓心的大光圈,精確一點稱作「22°暈」,也因為不同色光折射角度略為不同,這個光圈就會呈現內偏紅、外偏藍的顏色。氣象署表示,除了太陽,有時月光也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就稱作「月暈」,冰晶和陽光的魔法,還有「46°暈」、「幻日」等各種現象。氣象署還特別提醒,不可以用肉眼直視太陽,觀測時要有保護措施,如透過墨鏡、減光窗戶,或以物體遮蔽太陽,至於民眾憂心的不好天氣預兆,氣象署也解答,在古代「暈」這一類的大氣現象,常作為經驗法則的氣象預測基礎,天氣晴朗時「日暈」超過2小時,則可能是天氣惡化的前兆。氣象署指出,當太陽穿過高空中充滿冰晶的薄雲時,如果配上剛好的角度,就有機會出現「日暈」。(圖/「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
姐姐夢到他得黃金!男子到彩券行碰運氣 意外贏得2千多萬大獎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一名男子得知姐姐作夢夢到他得到一堆黃金後,認為是一個好預兆,便到當地一家彩券行購買彩券碰運氣。沒想到,他只花了1美元(約新台幣32元)就中了約84萬美元(約新台幣2700萬元)的大獎,讓他相當開心,認為美夢真的成真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坎納波利斯(Kannapolis)一名男子大衛(David Atwell)4月27日在當地一家商店Jiffy Quick,花費1美金購買了Cash 5彩券。沒想到彩券開獎後,竟中了約84萬美金的大獎。大衛在受訪時表示,當時他發現最新頭獎金額又回到10萬美元(約台幣325萬元)時,他就知道是有人中獎了,但他根本沒想過那個中獎的人就是自己。而大衛的家人也表示,當大衛知道自己中獎後,在家中大吼大叫,還嚇壞家中的貓。事後大衛還透露,其實當時他的姐姐作夢夢到他發現了一堆黃金,因此他便認為這是一個好預兆,當時便想著「夢想一定回實現」,結果就真的中了大獎。最終大衛選擇一次將獎金全數領走,領回了約60萬美金(約新台幣1950元)預計將這些獎金拿來支付一些帳單,並捐款給他常去的教堂。
雪霸大鹿林道驚見「成千上萬馬陸大遷徙」 網憂天災前兆…專家說話了
自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後,至今已超過1300起餘震,讓人憂心忡忡,擔心又發生大地震。有民眾日前在雪霸公園導覽,行經大鹿林道西線看到成群的馬陸遷徙,看了密集恐懼症發作,也不禁擔憂是否是地震或天災的預兆,掀起議論。一名網友在臉書《我是頭份人》社團PO出20秒影片,提到雪霸農場活動組組長族至大鹿林道西線導覽時,發現馬陸大遷徙,猜測可能會發生地震與豪大雨,因而提醒大家不要去爬山,遠離溪邊。專家指出,馬陸遷徙通常是因為原棲息地環境改變。(圖/翻攝自我是頭份人臉書)畫面中可見,成千上萬隻馬陸在滿是石頭的林道上,朝同一個方向緩慢前進,令人渾身發毛,起雞皮疙瘩。網友看完後,紛紛留言:「天啊~馬路跑出來很多請大家要注意大地震喔」、「天佑苗栗~是否天災的前兆」、「天啊,豪大雨可以嚴防,但地震怎麼防!」、「願大家都平安,不要再有災難了!」、「這個很異常~多注意了」、「動物比人類敏感,也可能是在地層關係,逃難大軍」。事實上,馬陸、螞蟻等昆蟲大量遷徙過去也有案例,而且常出現的大雨過後,曾有專家指出,近年來國內生態環境破壞減少,馬陸等昆蟲大量繁衍,會集團遷徙通常是因為原棲息地環境改變,例如下雨,屬於正常現象,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是地震的前兆。
花蓮規模6.1地震有預兆? 她前晚目睹2異象…網朝聖:真的震了
花蓮繼4月3日發生規模7.2強震後,至今陸續發生大大小小餘震,今(27日)再度地牛翻身,凌晨2點21分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值得注意的是,有民眾在昨天傍晚拍到「蟲蟲大軍」,如今真的發生地震,意外引發關注和討論。根據中央氣象署,這起地震芮氏規模6.1,震央位在北緯24.19度、東經121.68度,相對位置為花蓮縣府北北東方23.0公里,位於花蓮近海。震源深度24.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凌晨2點21分發生地震。(圖/中央氣象署)一名女網友26日傍晚在社群平台《Threads》表示,在宜蘭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必經之路拍到的奇觀,只見滿滿的蟲從地底竄出,讓人渾身發毛,「同學甚至猜是不是有屍水…還是大地震前兆」,她事後更驚呼:「完蛋」,因為她看到一大群鳥飛走,幾乎3分之1的天空都是燕子,忍不住感到擔憂。蟲蟲軍團從地底竄出。(圖/翻攝自Threads)貼文曝光後,引來一番討論,「剛看地震預報發現台北1天沒地震了,不知道為什麼心裡毛毛的」、「我要自動理解為下大雨」、「剛剛刷到花蓮紅色天空,怕」、「這噁到不能只有我看到,順便提醒大家小心地震」,還有人拍到所謂的「地震雲」,此外也有專業網友解答,那一群蟲子是蛾蚋的幼蟲。如今真的發生地震,不少網友紛紛來朝聖,「結果真的地震了」、「預言家」、「警報來了」、「預言成功」、「果然震了」、「看來是真的…」。
左眼皮狂跳以為發財…樂透全槓龜「雙眼跳到張不開」 竟是疾病找上門
俗話說「左跳財右跳災」,許多人左眼皮不自覺跳動時,都認為是好運降臨的徵兆,然而也有可能是疾病找上門。1名50多歲的男性電腦工程師近期發現左眼皮常自行跳動,以為是發財的預兆,於是買了好幾張彩券盼望一夕致富,不料樂透沒中就算了,眼皮還越跳越嚴重,甚至蔓延到右眼,最後雙眼幾乎張不開。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分享收治個案,該名男姓工程師數月前發現左眼皮不時跳動,心想「左跳財右跳災」,並沒有太在意,還在農曆春節期間買了好幾張樂透,希望一夕致富,誰知彩券完全沒中獎,眼皮還越跳越嚴重,就連右眼皮也開始狂跳,最後雙眼幾乎張不開,就醫後才得知罹患「眼瞼痙攣症」。醫師說明,眼瞼痙攣是指全眼輪匝肌發生痙攣性收縮,造成上下眼瞼閉合,以致無法張開眼睛的狀態。眼瞼痙攣依有無眼部或三叉神經疾病存在,分為自發性及病發性眼瞼痙攣;自發性眼瞼痙攣,經常兩眼都有,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較多(女男之比約三比一)。症狀開始時可能只是久久才一次眼輪匝肌的痙攣性收縮,並不影響視力及日常生活;但隨著病情加重,眼輪匝肌收縮的力道及頻率逐漸增加,到最後可能導致眼瞼閉合,面部的表情扭曲,視力嚴重受損,影響日常生活。醫師提到,自發性眼瞼痙攣的致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精神的壓力及倦怠可能會使症狀更加重,在休息睡覺時眼瞼痙攣會消失。有少部份患者的痙攣,是腦內基底核發生病變所造成,而有些病人是因為長期服用神經內科或精神科的藥物,引起錐體外神經傳導路徑有障礙,因而發生類似症狀,稱為遲發性運動困難,這時只要減藥就可以恢復。至於治療自發性眼瞼痙攣的方法,首先是藥物治療,雖然很多藥物被報導可以減輕症狀,不過藥效並不是很顯著;或以肉毒桿菌素局部注射痙攣的肌肉,可以達到暫時緩解的功效,但是大多數患者需要3至4個月就重複注射一次,副作用包括眼瞼閉合不全、眼瞼內外翻、眼瞼下垂、複視等。若以上治療皆無效,則可考慮用手術的方式將眼輪匝肌摘除。
7.2強震有前兆?菲律賓漁民捕獲「災難魚」 30小時後花蓮大地震
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烈地震,造成全台嚴重傷亡,在地震前幾個小時,鄰國菲律賓捕獲一條「災難魚」,傳說可以預測自然災害,引發民眾擔憂。花蓮外海4月3日上午7時58分發生大地震,深度15.5公里,最大震度6強,是繼1999年921地震後最大規模地震,導致12死亡、1106人受傷、705人受困、18人失聯,災情引起國際關注。據《每日星報》報導,在地震發生前不久,菲律賓卡蘭加曼島捕獲一條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Oarfish),這類魚通常生活在海面下3300英尺的深處,不過日本民間傳說,皇帶魚會在地震發生前,游到較淺的水域。菲律賓漁民在地震前30小時捕獲「皇帶魚」。(圖/翻攝自 GMA Regional TV YouTube)漁民回報,他們在地震發生前30小時捕獲這條皇帶魚,「根據迷信,這是一個不祥預兆,而且可能是一個暗示」,因為就在隔天,台灣發生大地震,「以前我不相信,但現在我開始相信了」。漁民描述,由於船員不知道皇帶魚的長相,捕獲到的時候,原本打算放生,「但我阻止了他們,並要求帶上岸」,當他看到立刻認出來,因為以前就看到皇帶魚,但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體型,重達15公斤、長度接近5英尺。不過,2019年《美國地震學會公報》一份報告指出,未能找到皇帶魚與地震之間的關聯,認為日本民間傳說只是一種迷信,歸因於2個事件之間存在虛幻的關係。
罕見「日全蝕+水逆」雙重夾擊 命理師:8日恐餘震不斷
花蓮縣於3日早晨發生規模7.2強震,後續餘震不斷,目前已釀9死1938人傷的慘劇。而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分析,因為天王星入駐金牛座(土象)的關係,台灣到2026年都會是地震活躍期,越靠近2026年越有災害。而8日當天因為遭逢水逆與日全蝕的雙重夾擊,當天恐會餘震連連不斷。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指出,小孟老師表示,由於木星、天王星入金牛座(土象)的關係,由於天王星代表著「變革」、「災害」、「無預兆災禍」,再加上他是進入土象地金牛座,所以從2018年起至2026年這段期間,都屬於地震活躍期。而且越接近2026年,災害的發生次數恐會更加頻繁。小孟老師認為,3日的地震天象,主要是源自於1日起的水星逆行,水逆期間災難較多,且加上木星、天王星入金牛座,天王星代表變動、木ˋ心又會放大能量,加讓兩者落入金牛座(土像),因此地震的能量就這樣釋放出來。小孟老師也提醒,8日當天會罕見遭遇日全蝕與水逆的雙重夾擊,他認為8日的前後會餘震不斷,民眾應該要注意較大能量的釋放,以及注意老屋、土質鬆軟等區域。
研究證實:腸年齡越高 大腦跟肌膚衰老程度越高 台日專家分享「新腸活運動」打造理想健康生活
因應國人日益重視腸道健康,由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主辦、台灣大正製藥贊助的「健康新定義天天新腸活」座談會,特別邀請台日健康專家一同交流,為國人腸道健康提出具體建議。日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表示,腸道健康跟身體狀況息息相關,腸齡越高大腦跟肌膚的衰老程度越高,因此照顧好腸道百利而無一害;江坤俊醫師指出,相較於日本,台灣外食比例偏高,在實踐腸活中需要在外食攝取上做好把關。台日專家推廣「新腸活運動」,呼籲民眾注意腸道健康。左起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師、日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以及台灣大正製藥安部泰完總經理(圖/品牌提供)。在日本蔚為風潮的「腸活」是什麼?近年來多項研究指出,因腸道與大腦之間存在頻繁的雙向連結,故只要維持腸道菌叢健康,就能進一步改善身心平衡。而日本的「腸活」概念,正是推廣從改善飲食習慣、重視營養攝取及日常規律運動等方法著手,讓維持腸道環境也同時也能整頓人體健康,達到增加免疫力、增強抗壓性、促進新陳代謝、打造美肌等功效。協會指出,考慮到台日文化、生活習慣差異,希望透過台日健康專家們的交流,找出適合國人日常執行的「新腸活運動」。世界級腸活權威「辨野博士」:告訴你事半功倍的腸活撇步本次活動邀請到專攻「腸道細菌的分類與生態」,獲得無數醫學獎的世界級腸活權威辨野義己博士。他發覺現代人均因飲食不均衡、壓力大、缺乏運動等問題,造成腸道環境紊亂,受腸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所困的人,已是多數。辨野博士指出:「有害菌優勢的腸道環境,會直接傷害腸道,導致黏膜屏障功能惡化,造成免疫下降,引起各種腸腦健康問題」。辨野博士又從性別、年齡、生活習慣等切入分析,說明人們生活習慣、型態與腸道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糞便的型態正是顯示健康生活的預兆。博士更提出觀點——便便是被設計出來的!透過醫療級益生菌和膳食纖維攝取,就可獲得少量氣味、黃褐色、酸性好便便,藉此檢視腸道與健康狀態的改善。好菌優勢打造好的腸道環境,就能夠幫助腸年齡下降。研究更顯示益生菌對於過敏、口腔疾病、膽固醇等問題均有幫助,其中尤其推薦藥廠製造、實驗證實有效的醫療級益生菌。至於如何知道自己的腸道年齡?博士提出腸道健康度測驗指標,呼籲台灣民眾關注自身腸道健康。「新腸活運動」從醫級選擇做起,你跟上了嗎?台灣人平均腸道年齡比實際年齡老快十歲,而70% 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江坤俊醫師分享「5R」針對腸道修復,從清空做起再填補的觀念,從「移除」、「酵素取代」、「菌叢種殖」、「修復」、「身心靈平衡」等五大階段,再到簡單落實天天新腸活,以達成「日腸」醫級生活好習慣!高韻均營養師也補充:「民以食為天,健康飲食對身體有深遠影響。畢竟人體是由每日所吃之營養素堆疊而成,高纖飲食不但能幫助腸道蠕動,也是腸道菌叢能量來源。另外,不光是攝取膳食纖維,增加腸道內好的益生菌數量也是重要保養腸道策略。腸道不適、身心失衡、睡眠與肌膚狀態不佳,已是現代人普遍面對的問題。只要透過實踐腸活法則,就可以打造更加理想的生活。健康新定義,就從「新腸活運動」開始!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講解「強身健體最棒的『腸活』」(圖/品牌提供)。
人設翻車1/楊宇騰遭爆劈腿消失45天 舊愛痛訴「像被利用完的垃圾」
台日混血男星楊宇騰長相帥氣,擁有不少忠實粉絲,出道3年半的他受訪時都稱自己單身,卻在上月西洋情人節,被爆出與女友的甜蜜合照,「楊宇騰有女友」的話題更衝上微博熱搜。但據悉合照中的女生其實並非楊宇騰的現任女友,而是曾為香港女團HunterZ成員的陶枳樽,她自稱是楊宇騰的前女友,發長文痛訴交往期間男方突然人間蒸發,更疑似腳踏兩條船。西洋情人節時網路上爆出楊宇騰與香港女星陶枳樽的親密合照。(圖/翻攝自陶枳樽微博)陶枳樽曾在國際旅遊小姐競選獲得亞軍,被封為「翻版張柏芝」,上月10日,她在微博貼出楊宇騰現任女友傳給她的訊息,現任女友表示:「妳好,我是宇騰的女友,如果可以,希望可以聊聊,或,別再訊息他,打擾我們了~」似乎在指責陶枳樽分手後仍繼續騷擾楊宇騰,這讓陶枳樽相當不滿,並說:「大過年的,本來打算好好保護這段回憶一輩子,突然收到這份厚禮,忍幾年了,今天終於不用再忍了。」自稱是楊宇騰前女友的陶枳樽曬出男友現任女友傳來的訊息。(圖/翻攝自陶枳樽微博)3天後陶枳樽PO出多張與楊宇騰的合照,交代與楊宇騰從認識到分手的時間線,她提到與楊宇騰是2019年在大陸工作時認識,確認關係後展開遠距離戀愛,楊宇騰在2020年正式出道,當時記者會上他稱自己單身,並說公司沒有禁愛令,但陶枳樽在文中透露兩人交往初期,楊宇騰便向公司坦承戀愛的事情,不過經紀人要求他支付違約金,小倆口只好上演假分手戲碼,而楊宇騰也向陶枳樽告白:「希望你以結婚為前提繼續跟我交往。」這讓陶枳樽心甘情願繼續當對方的祕密情人。陶枳樽發長文從與楊宇騰交往初期的事情開始說起。(圖/翻攝自陶枳樽微博)陶枳樽稱兩人原本很甜蜜,但某天楊宇騰卻突然消失。(圖/翻攝自陶枳樽微博)雖然不能將這段關係公諸於世,兩人依舊相當甜蜜,不僅見過彼此的父母,也討論過婚禮跟未來,沒想到楊宇騰卻在2022年底突然失聯,陶枳樽表示:「忽然有一天他跟平常一樣說出門吃飯,然後呢,就這樣消失了,毫無預兆地消失,那段時間的我非常惶恐害怕出了什麼事,好幾天他都沒有回覆,正當我還在想辦法的後,我居然看到他出活動的照片,我才恍然醒悟,這個我最深愛的人,選擇了用最惡劣的方法結束關係。」從陶枳樽的文中可看見楊宇騰消失45天才出現,並冷淡說要分手。(圖/翻攝自陶枳樽微博)在消失45天後,楊宇騰才回覆陶枳樽「我決定了不想再依賴你」,讓陶枳樽痛訴:「我就像被用完的垃圾般,在他的人生毫無價值。」後來陶枳樽的小號被發現,遭到粉絲的謾罵,而楊宇騰的工作室也發出單身聲明,稱他從2020年就恢復單身,但查看楊宇騰工作室微博,該篇聲明已被刪除,陶枳樽也說在事發後楊宇騰私下一句抱歉都沒有,但她為了楊宇騰的事業,還是決定忍氣吞聲。陶枳樽痛訴被楊宇騰當成傻子般玩弄。(圖/翻攝自陶枳樽微博)就在一切似乎事過境遷後,陶枳樽收到自稱楊宇騰現任女友的訊息,讓她心寒地說:「經過證實後原來這個人原來早就已存在,我才驚覺原來在他的世界裡,有著另一個版本的故事,那麼那個原本我用來說服自己自欺欺人的理由,就不再存在了。」因此她才決定將這一切全盤托出。楊宇騰曾說與大4歲的姊姊交往過,與他和陶枳樽的年紀差相符。(圖/翻攝自陶枳樽微博)其實楊宇騰曾在受訪時提到自己喜歡姊姊型的女生,並透露與大4歲的姊姊交往過,而陶枳樽剛好就跟他差4歲,疑似就是指與陶枳樽的姊弟戀;楊宇騰從出道以來,就帶給外界憂鬱王子的印象,此次卻鬧出桃色風波,讓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也令許多粉絲都無法接受。關於楊宇騰舊愛發文指控他失聯及劈腿一事,他在台灣時的經紀人向本刊表示,自從楊宇騰赴日發展後便沒有再負責他的演藝工作,目前無法取得楊宇騰的回應。
24歲姑娘腿上驚現「小紅點」 竟是奪命預兆!早期死亡率達9成
大陸24歲花季姑娘小馮(化名),去年夏天剛在杭州找到工作,某次外出遊玩,她意外發現自己雙下肢出現不少紅點,看起來像是過敏,於是去醫院就診。沒想到,小馮竟被診斷為爆發性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FVSSA),早期死亡率高達90%,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很可能就此殞命。《都市快報》報導,當地醫院皮膚科醫生接診後,讓小馮化驗了血常規,報告單上赫然標註著危急值,血小板僅有14,「你的情況非常危險,隨時有大出血的可能,趕緊去血液科看看!」小馮拿著檢驗報告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回到杭州後,小馮立刻來到某大型三甲醫院就診,被診斷為爆發性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FVSSA)。醫生告訴她,面對這種急性疾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幾乎是治療的唯一選擇。在醫生的強烈推薦下,小馮慕名找到了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葉寶東主任。「再生障礙性貧血」也被稱為「軟癌」,是一種骨髓造血組織減少,造血功能衰竭,導致周圍血全血細胞減少的綜合病症。葉寶東表示,「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骨髓不造血了。」極重型再障患者的早期死亡率高達90%,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加以控制,病人很可能出現嚴重感染和出血,導致死亡。入院時,小馮面臨著血三系重度低下、持續高熱和重症感染的多重威脅。葉寶東迅速選派醫療組,優化治療方案:調整抗感染策略、加強營養支持等,以期穩定小馮的病情。吳筱蓮護士長組織護理業務精幹,制定了詳細的護理計劃,細緻做好每一項護理操作,同時運用貼敷療法、中藥泡腳等多種中醫護理方式緩解症狀。然而,治療之路並不一帆風順,敗血症的出現讓原本艱難的治療雪上加霜。在這場與死神的較量中,每一步都顯得尤為關鍵,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決定生死。醫療團隊緊急召開了多次全科會診,他們決定採取挽救性造血幹細胞移植這一大膽的治療策略。治療方案確定後,醫療組迅速行動起來,進行HLA配型、DSA檢測等移植前的準備工作。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輕易放過這個家庭。在供者選擇這一關鍵環節,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由於小馮的父親已不在人世,她作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可以提供幫助。中華骨髓庫的匹配過程漫長,而小馮的病情卻不容等待。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小馮母親的半相合配型成為了唯一的希望。就在即將移植的關鍵時刻,命運再次給了這個家庭沉重一擊,馮母不幸感染了新冠,無法作為供者。醫療組不得不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就是啟用旁系親屬(小馮表哥)作為備用供者,這在移植史上幾乎是一個禁區。旁系供者的成功率遠低於其他供者,這無疑給小馮的治療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面對灰暗的治療前景,血液科醫護團隊並沒有放棄。他們不僅在醫療上全力以赴,更在精神上給予小馮極大的支持。移植中心的毛小培護士長和她的團隊不僅精心照料小馮的生活起居,還時刻鼓勵她,用溫暖的話語驅散她的孤獨和恐懼。面對持續的高熱和感染,醫療團隊想盡一切辦法積極創造移植條件,多次多學科會診後,專家組決定最後一搏,強行為小馮進行造血幹細胞旁系供者移植。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對傳統移植禁區的挑戰。去年8月,小馮迎來了回輸手術,醫療團隊都繃緊了神經,他們知道這可能是小馮唯一的生機。手術在緊張而有序的氣氛中完成,醫療組沒有絲毫鬆懈,他們密切監控著小馮的每一個生命體徵。一周後,奇跡出現了,小馮的體溫開始下降,她也從移植前忐忑不安的焦慮情緒中走出來。術後,小馮出現了胃納差、噁心、體重進行性下降等情況,鄧姝副主任中醫師果斷採取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策略。在移植後的2週內,小馮的身體狀況逐漸向好,檢查結果一項項地轉為正常,體溫穩定、炎症指標下降,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回升至健康水平。3週後的STR檢測更是帶來了喜訊,結果顯示完全嵌合,沒有任何移植併發症的跡象。在克服了重症感染和供體條件不理想等重重障礙後,移植手術宣告成功,小馮順利從移植艙出院。轉眼,距離手術已經過去半年了。複診時,胡通林醫生細心地詢問小馮的近況,「最近有沒有感冒?皮疹的情況有沒有改善?月經是否已經恢復正常?」胡通林醫生也對小馮的強大內心表示讚賞,他提到,面對生死的重大考驗,小馮姑娘並未被悲傷所困,而是展現出了難得的冷靜與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