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中心
」 預算 國軍 國防部 志願役 立法院![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94983/sm-4600bd5f545f3db03c62331ce7767697.jpg)
國軍基層人力告急!國防部放寬刺青限制 開放提前退伍軍士官再入營
近年來,國軍面臨人力吃緊的困境,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志願役人數於去年6月底降至15萬人,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新低。其中,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短缺問題尤為嚴重。根據2025年度國防預算書,減少的「預算員額」全數來自基層軍士官,且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人數在過去4年內增加了4倍之多。為應對這一挑戰,國防部近日宣布多項新政策,旨在提升人力招募與留營意願。首先,國防部修正「陸海空軍軍官士官志願留營入營甄選服役規則」,放寬提前退伍軍士官的再入營限制。根據新草案,只要依規定申請提前退伍並獲准者,離營滿一年後即可重新參加入營甄選。此舉旨在吸引曾服役的熟手重返部隊,迅速填補基層軍士官的空缺。此外,國防部也調整了「志願士兵選訓規定」,放寬身高限制至150公分以上,並取消性別區別及上限限制。同時,修正刺青限制,使其與現行志願士兵規範一致。這些措施旨在擴大招募範圍,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軍旅。國防部強調,上述政策是提升人力的一環,目前正從「減少人力流失」、「提高留營意願」及「提升招募成效」三個面向著手。根據國防部公開資料,國軍編現比自2020年的88.57%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78.6%,短短4年內減少近10%。另根據2025年度國防預算書,該年減少的「預算員額」中,全都是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甚至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再過去4年中,增幅已達4倍之多。為此,國防部參考國外招募經驗,推動人性化管理措施,並研擬提高薪資待遇等方案,以提升官兵的留營意願及社會青年從軍的吸引力。國防部評估,放寬提前退伍人員的再入營限制是目前最快速的解決方案。這類熟手不僅能迅速填補基層軍士官的空缺,還能減少訓練成本,提升部隊整體戰力。未來,國防部將持續推動各項改革,以確保國軍人力資源的穩定與充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9600/sm-88988d1e668bc6fea4bedf2ce8242f38.jpg)
搶不過企業薪資待遇!國軍志願役「賠錢退伍」暴增4倍 國防部祭3項措施改進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國軍志願役人數2024年6月底降到16萬人,為2020年後新低。而根據2025年度國防預算書,2025年減少的「預算員額」中,多為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甚至選擇提前「賠錢退伍」的軍士在過去4年增幅達4倍之多。國防部則對此回應,為穩固部隊基層人力,正以「減少人力流失」、「提高留營意願」及「提升招募成效」等3面向努力。據2025年度國防預算書資料,2020年志願役官士兵「預算員額」為16萬9317人、2021年為16萬9884人、2022年為17萬0065人、2023年則為17萬1422人;不過,2024年的預算員額卻降為16萬6235人,比前一年驟減5187人;而2025年比2024年又再減少5486人,只剩16萬0749人,創下2020年來新低。其中,2025年減少的「預算員額」多為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根據資料,士官減少1744人、上等兵減少4553人、一等兵減少1278人,共減少7575人;軍官、士官長與二等兵則分別增加369人、922人及798人。《聯合報》報導還指出,2020年國軍人員選擇「提前退伍」的數字為401人,然而這一數字在2024年升至1565人,增幅達4倍之多。國防部對此回應,自111年起,國軍人力編現呈下降趨勢,因受到「少子化趨勢」和「社會企業徵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資待遇」影響,衝擊國軍留營和招募工作。國防部指出,為穩固部隊基層人力,目前國防部正以「減少人力流失」、「提高留營意願」及「提升招募成效」等3面向努力,國防部還強調,將參考國外招募作法,包括採取各種人性化管理措施,適度開放入營限制條件,及研擬提高人員薪資待遇等方案,使官兵有感並提高社會青年從軍意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87260/sm-fdcf35acef33a14e1fecec708c2d60e8.jpg)
黑熊立委說只拿過政府5萬? 徐巧芯爆料去年曾拿外交部百萬宣傳費
在野黨日前聯手通過財劃法、修改25年都沒改過的中央、地方財政稅收分配比例,政院及各部會卻強烈反彈,喊此舉將掏空中央變沒錢。不過,國民黨立委卻發現,包括中油、台電等國營事業,以及勞動部、農業部等公部門利用轄下大小基金編列機關宣傳費,不僅年年成長、還疑似集中少數特定媒體「將這些錢省下來,政府就有錢了」。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羅廷瑋召開記者會,徐巧芯爆料,民進黨「黑熊學院」立委沈伯洋曾公開表示,僅拿過政府5萬元的經費補貼,但她卻發現黑熊學院去年就曾從外交部拿走100萬元的宣傳預算,讓該協會得以持續運作。徐巧芯爆料,外交部去年曾補助黑熊學院100萬元,時間恰巧就在沈伯洋就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之前。(圖/徐巧芯辦公室提供)她說,根據掌握的資料,外交部去年曾補助黑熊民防教育協會,補助項目是「全球民防論壇烏俄戰爭對台影響與區域安全」,預算核准時間是113年1月17日,金額100萬元。徐巧芯說,新科立委是在113年2月1日上任,因此,113年1月,沈伯洋應該已經知道他要擔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卻仍趕在就任立委前拿了政府100萬補助「搶時間差,我覺得是蠻卑鄙的」。她還說,既然政府不知道如何省錢,沒有關係,在野立委很樂意教導各部會節省公帑,這些錢能省的儘量省,省下來的錢用在各縣市地方建設及人民身上,豈不是很好嗎?羅廷瑋質疑,台電邊喊窮,要求立委支持提供千億預算,但預算中的宣傳費又年年增加,錢是否花在刀口上,很有疑問。(圖/翻攝自中天電視)立委羅廷瑋也說,政府近年編列預算,宣傳費用年年增加,立院預算中心資料顯示,114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中的業務宣導費金額是14.9億元,比去年度增加5.9億元,漲幅高達65%,不論是先前引發巨大爭議的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勞保作業基金等都編了媒宣費,而且比例逐年成長。他舉例,「1450始祖」農業部編列宣傳預算,年年都是政府各部會之冠,立院審查預算每年都被迫重提這個問題,因為農業部的宣傳預算金額不僅多,而且9成以上都是限制性招標「非常特別」,也是各部會罕見。以去年度為例,有六家媒體年年得標。他懷疑宣傳預算集中特定媒體,常會變成政府豢養媒體的「糧草」,卓揆也曾說過,不允許宣傳預算集中在特定媒體,如今立委拿出證據,希望卓揆要重視此事。除了宣傳費預算外,羅廷瑋說,農業部還有另一預算科目「推展費」,與媒體文宣經費科目又不同,但執行率也很差,連農業部都坦承,因編列計畫未明確評估、計畫延宕,執行率差,但每當立委要砍預算,農業部又哭窮而且說不能刪減,然後就將經費「乾坤大挪移」胡亂挪用改做獎補助,他質問「立委審的與部會實際用的全不同,難道農業部是將立委當成塑膠嗎」。羅廷瑋表示,立委要查宣傳費、執行費有沒有用在刀口上,其實非常困難,因立委只能從預算書中看到數字、卻看不到細項,但在野立委不會放棄,一定會繼續追查到底。他強調,支持適度的媒體宣傳預算,但不應該集中特定少數媒體,也不應將「限制性招標」視為常態,他已經提案,未來各部會媒體宣傳預算招標,若要採「限制性招標」上限就是該預算的一成,且從115年度開始,預算使用項目細項需要一併提供給立院,方便立委監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85364/sm-d233c97ccf17c6c6c6b76fcfb615d428.jpg)
公務員不香了?16類科「到考人數比錄取少」 4類沒人來考
過去公務員在民眾心裡是「鐵飯碗」,父母都希望小孩長大去考公務員,但隨著時代變遷,考選部統計2023年公務人員考試出現16類科到考人數少於需用錄取人數之情形,甚至有4類考試沒人來考試。其中高普考是錄取不足總人數達268人,多為技術類科,可能影響政府機關人員進用及公務推展。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考選部統計顯示,2023年公務人員考試有16類科到考人數少於需用錄取人數,如地方特考四等建築工程需用43人、到考僅29人;警察特考四等消防警察人員需用人數180人,到考人數170人;原住民族特考三等土木工程需用人數26人,到考人數10人。不僅如此,其中有4類科沒有人現身考試,分別有高等考試三級公職建築師、退除役特考三等勞工行政、地方特考三等公職建築師、原住民族特考四等機械工程,需用人數各為7人、2人、14人與1人。考選部對此說明,這些類科主要與專業技術類科相關職務內涵、工作地點或工作環境,影響應考人報考意願。考選部表示,2023年高普考試錄取不足總人數達268人,為近年次高,錄取不足額多為技術類科,勢必出現政府機關人才缺口,影響公務推展。在2016年至2019年高普考試錄取不足人數均約百餘人,2020年則增為209人,2021年創新高為293人,2022年則降為30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84734/sm-843ab66d67ef45e22b0ef0927d2c91da.jpg)
公務員不香了?他曝新人剩中年族群 一票人:只剩下2優勢
近日一名擔任公務員的網友感嘆,不少新人都是40、50歲的中年,年輕人已經放棄公職。也有人說,公職如今只剩下2個優勢。原PO在Dcard發文「這幾年來報到的新人,年齡真的都蠻大的,有40幾歲、也有50幾歲的。」此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薪水沒有真的很高,還不符合勞基法最低保障,現在的年輕人誰要來」、「新進的學歷真的節節下降,以地名國立、科大居多」、「年輕人不來考公職是好事,公職穩定的特性,不就適合中年轉職的族群、「這個政府,就沒有真正為公教人員著想」、「執政黨就是覺得公務員不重要,福利繼續砍、平日繼續批鬥」、「完全沒必要把自己的人生葬送給這種威權統治」。也有人說,「公務人員的優勢可能只剩下貸款跟帶薪請事病假而已」、「一考上先貸個130萬,公務員只剩信用了」、「在職公務員路過,現在公職可能剩下請假優勢,還要看單位。公務員每天要碰到的巨嬰機率可能是你在外面的百倍,超商的十倍,祖上沒積德不建議踏進來。」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數據,大學應屆畢業生報考高普考率11年來減8成6,從2012年的34864人,降至去年的4994人。2012到2018年,應屆畢業生占高普考總報考人數比例在18至23%,2018年年金改革後,隔年報考人數降至%,去年總報考人數降到約6.6萬人,應屆畢業生占7.52%。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5384/sm-1c58c92d1f46afcf154e8b306b363871.png)
藍委質疑出國預算浮編 黨產會:公開報告清楚禁得起考驗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預計派員到歐洲出國考察,編列明年度40萬4000元的預算,相較去年度增加2萬1000元。國民黨立委黃建賓質疑,明年度出國計畫與去年差不多,要求檢討是否浮編。黨產會回應,中、東部歐洲國家曾受共產黨統治,各國黨產處置方式不一,有些事情只能當面向當地政府、NGO、研究單位交流、提問,才能掌握更多細節跟現況,如果在網站上查詢,只能看到基本資料,派員出國都有報告公開上網,禁得起考驗。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黨產會明年度派員出國計畫42萬5000元,較去年度的40萬4000元,增加了2萬1000元,主要考察歐洲各國處理不當黨產問題、推動轉型正義執行經驗,與去年度派員出國計畫內容相近,建議改為運用網路觀摩學習。黃建賓今天在內政委員會表示,黨產會明年度出國計畫與去年度差不多,預算卻增加,要求檢討是否浮編;民進黨立委黃捷則表示,歐洲不少國家轉型正義運作成熟,相信黨產會很重視,希望可說清楚明年度出國考察規劃。黨產會主委林峯正回應,不少中、東部歐洲國家曾受共產黨統治,各國黨產處理狀況不一,也有不同歷史背景、經歷,有些事情只能當面向當地政府、NGO、研究單位交流、提問,才能知道很多細節及最新現況,如果在網站上查詢,只能看到基本資料。林峯正坦言,出國計畫只寫歐洲國家,是因為有外交處境的問題,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曾拜訪某國政府外圍智庫,到了門口對方才臨時說有事不能交流,因此出國考察編預算會技術上寫得比較模糊,是有這樣的不得已苦衷,不是不願意監督,也表示其實網路上都有公開每次出國報告,內容詳盡、非常清楚,是禁得起考驗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67972/sm-cc8d3c2d5ecd0137ef22939faac2f56c.jpg)
爆民進黨執政8年給三立民視95億標案 王鴻薇:每年平均拿近11億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8)日於臉書發文,揭發105年至今,在民進黨長期執政底下,三立、民視長年把持政府媒體預算,依照工程會提供資料,105年至今年得標數量統計合計拿高達95億,平均每年可以拿國家10到11億的預算。立法院預算中心也警告近三年政府媒體宣傳費,質疑「得標廠商集中度甚高」,痛批執政黨濫編公帑養這些黨媒,就是對自己執政無能心虛的最大證明,也是最大的負面宣傳。王鴻薇表示,民視在民進黨執政下,共331項標案,得標總金額約55.8億元多,且連續三年都得到衛福部、經濟部、勞動部、農業部、教育部、內政部、客委會等部會標案。三立也不惶多讓,在民進黨執政共拿下237項標案,得標總金額約39.9億元多。三立民視國家養,民進黨真的很敢給,而且這些標案很多都是限制性招標。王鴻薇指出,過去她就揭露過,行政院及各部會112年度反詐製拍及媒體行銷標案總計4562萬元,民視卻獨拿其中的94%一家獨攬,今年打詐預算仍然有過度集中問題,更直言,「執政黨養得這麼好,難怪三立、民視變成『黨媒』,只要民進黨要打誰三立民視就衝上去攻擊。」王鴻薇補充,針對日前立法院預算中心提出警告,媒體宣傳費用過度集中特定廠商,這些「集中度甚高」的廠商名單,除了三立、民視以外,還有其他廠商也受到質疑,像是晴天整合行銷就是民進黨新北市議員羅文崇的公司,被點名在2021年拿到內政部58萬以及交通部2080萬的標案;還有士奇整合行銷,負責人鍾子偉就是關鍵評論網創辦人,包括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都是連三年得標,而勞動部、衛福部、教育也有部分得標,2021年開始3年共拿下1億3891.3萬,這些都已經被立法院預算中心點名警告,各部會難道會不知道嗎?王鴻薇續指,自己總質詢時卓榮泰公開向社會說「如果真的過度集中在某幾個廠商的話,那不是廠商的問題,那是政府的問題。」顯然自己都知道這是個嚴重問題。這次如果行政院要幫三立、民視扛下來,不曉得敢不敢全部重新招標?這些決標結果如果不會改變,就不要說空話欺騙國人,還是想反正三立和民視會繼續幫忙洗白?幫忙畫大餅騙國人?「立法院絕不能再縱容這樣的公器私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67598/sm-7f17a386633a0b0f869c1e051055d69f.jpg)
碳費太便宜!價格恐比一瓶礦泉水都不如 環團盼制定合理碳定價
環境部將在今(7)日舉行碳費費率審議會,但根據統計,我國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總溫室氣體排放量比例高達95.79%,創下歷年新高。學者呼籲政府加速電力脫碳、深度節能、落實碳定價制度;環團則表示,關於碳費費率,經濟部喊出0及50元兩種優惠費率,再加上2折的高碳洩漏風險係數,碳費價格恐連一瓶礦泉水都不如,呼籲優惠費率不應低於每公噸300元。2024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顯示,2022年我國排放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占95.70%最高,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其占比是199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此外,我國自2005年起,燒煤產生二氧化碳均占總量的5成以上,高於全球占比約4成餘,我國潔淨能源發展應再強化。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表示,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比政府規畫的遲緩約2年,加上核電廠陸續關閉,用電卻未減少,只能仰賴燃煤、天然氣因應,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參考各國減碳經驗,台灣應使用低碳、再生能源,加速電力脫碳,及利用科技加強深度節能,並落實碳定價制度,例如收碳稅、實施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我國碳費明年起徵,由政府、各界代表組成的碳審會在上月拍板,起徵費率應在每公噸300至500元,優惠費率將在7日舉辦的第6次碳審會審議。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及地球公民基金會將同時在場外、環境部大門,呼籲環境部抵抗企業要求碳費折扣後,只收20元的荒謬行徑。環團強調,工商業團體會前放話過高碳費恐致綠色通膨,經濟部更提出0及50元兩種優惠費率,再加上打2折的高碳洩漏風險係數,碳費價格將連一瓶礦泉水都不如。環團指出,碳費一般費率至少500元起徵,優惠費率不低於300元,尤其美國環境署估算,每一噸新增碳排量的外部成本至少5700元,呼籲經濟部、工商團體停止施壓碳費價格,盼環境部制定合理碳定價。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補充,我國最新溫室氣體排放清冊顯示,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05年僅下降1.79%,恐怕很難只利用碳費,就達成2025年減排10%的目標,希望未來加速燃煤電廠退場、加強製造部門減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67595/sm-469b5aed323bcbaf2159f6333752eef8.jpg)
立法院預算中心示警!政府舉債5.8兆 需41年才能還清
近年中央政府屢制定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立法院預算中心示警,2018至2023年度總預算雖有財政收支賸餘而未舉債,惟該期間特別預算舉借債務1.6兆元,被批評是總預算財政收支平衡假象,而截至今年8月底止,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為5兆8780億元,按2025年度債務償還預算數1415億元計算,在不增加債務前提下,需41年餘才能還清。預算中心指出,近年中央政府屢制定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並多於條例中排除適用《預算法》、《公共債務法》及《財政紀律法》等相關規範,且2001至2025年度特別預算債務舉借數達3.3兆元,高於同期間總預算之3.1兆元,以致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快速攀升,恐易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另外,2025年度中央政府預計舉借債務數仍以特別預算為主,占69.48%,建議應審慎鬆綁財政紀律相關規範,以維財政健全。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說,民眾黨一直以來強調「財政紀律」,有兩條防線,一是《公債法》第5條第7項,中央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每年舉債額度不得超過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15%;二是排除《預算法》第23條,不能拿舉債和賒借當經常性支出,但這些都被《預算法》第38條第4款的空白授權繞過,也因此國會應盡速刪除空白預算授權,有計畫才有預算,並須謹慎評估計畫可行性,才能維持中央財政紀律。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則表示,因資本門有自償性、經常門沒有自償性,本來《預算法》規定經常門不能夠舉債,但在特別預算這部分卻沒有相關規定,浮濫使用時,當然就會造成財政赤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66803/sm-700bf725779d53b538a6b9241848a090.jpg)
護理荒未止血!逾6成7醫學中心大夜護病比沒達標
護病比未達標準的醫院家數及占比「三班護病比」標準制度今年3月上路,但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今年5月止,全國有67.8%醫學中心大夜班護病比未達標,區域醫院則有51.22%大、小夜班未達標,全國護理人員離職率2023年更飆升至12.61%,顯示護理師荒毫無改善。藍委批評,政府的政策效益過於樂觀,人力調度只是「挖東牆補西牆」,白委也認為三班護病比必須入法,才能給醫療機構壓力。為降低護理人員離職率,衛福部今年投入40億元獎勵輪值夜班護理人員,明年編列25億元,獎勵三班護病比達標的醫院。然而,立院預算中心報告揭露,三班護病比上路至5月為止,全台28家醫學中心的白班、小夜班及大夜班各有1家、7家及19家護病比未符規定;全台82家區域醫院,白班未達標則有36家,小夜班及大夜班未達標共42家;而全台305家地區醫院,白班、小夜班及大夜班各有17家、25家及27家未達標。報告也顯示,2019年全國各層級醫院護理人員離職率平均11.12%,2023年度增至12.61%,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離職率略提高,但醫學中心2023年離職率10.51%,遠高於2019年的8.59%,可見醫學中心護理人力流失惡化情形更嚴重。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分析,現行獎勵制度不公不均,更助長醫學中心的人力出走潮,健保「強化住院護理照護量能方案」,分別發給輪值急性一般病床小夜班與大夜班的護理人員每班500到600元、900到1000元獎勵,但急診、加護病房、手術室的護理師只能要大家「共體時艱」,共同分配一包夜班獎勵。她說,對著重急重症照護的醫學中心護理師而言,晚上在急診室搶救病人、在加護病房和死神拔河,每班卻可能只拿到幾十元獎勵,要如何把護理人員留下?她批評,倘若衛福部還是舊思維、老方法,無法有效留下老鳥、招攬新血,在整體護理人力沒有成長之下,任何政策都只是讓人力挖東牆補西牆。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則強調,獎勵措施顯然無法給予醫療機構壓力,三班護病比一定要入法,才不會出現醫學中心持續蓋大樓、護病比卻敬陪末座的情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64669/sm-abfcadef98924f96d7d2e76c3f17146c.jpg)
志願役人數創6年新低! 沈富雄:可到「這國」徵傭兵
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日指出,國軍人力短缺已是長年問題,志願役人數今年6月底更是降到15萬人,為2018年後新低。對此,前立委沈富雄22日表示,大家都忽略「少子化」對軍事人事布局的影響有多嚴重,建議國民黨團開一個會,檢討這個問題,必須強迫政府談論,因為國防沒有人,什麼都沒有用,乾脆整個國防外包,可以去阿富汗徵傭兵來保衛台灣,當年瑞士也是這樣。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指出,國軍志願役人數,在2021年達到高峰之後,連續兩年都驟減,且都減少4700多人;截至今年6月,總體人數已經降低至15萬2885人,創下2018年以來的新低。沈富雄22日在政論節目中表示,大家忽略了少子化的影響,大家在意的是少子化,私校都關閉了,老師都沒工作了,沒有學生可教。但是沒有人在意少子化對軍事人事的布局的影響有多嚴重,但是大家把這問題都跳過去了。沈富雄指出,國民黨團應該開一個會,檢討少子化對目前軍事人事布局的影響,逼政府講。因為沒有人,什麼都沒有用,從民防招募這個論點,只是挖東牆補西牆,乾脆把整個國防外包,可以去阿富汗徵傭兵來保衛台灣,當年瑞士就是這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63303/sm-0e97c7276b56e05e0ed886efb846454e.jpg)
文宣預算暴增有媒體獨吃? 閣揆喊「以前若有」感謝提醒未來不許
在野黨立委質疑,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央政府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比上年度暴增5.9億,高達14.9億餘元,立院預算中心也質疑相關預算得標過於集中、似獨厚特定媒體,在野黨不滿之餘,高喊該砍就砍,不會留情。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回應,若真有標案得標者集中的問題,他會特別重視,「以前這部分」被國會議員指導他非常感謝,未來不允許類似情形。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林思銘今天質疑,政府編列那麼高的文宣經費,遭質疑是要對民眾洗腦,藉此掩護政績不佳的真實,立委洪孟楷則說,內容其實大同小異的打詐宣傳,從往年編列的一千多萬預算,今年編列超過2.3億,豈不是自證越打越詐,他痛批政府根本最大詐騙集團,這些預算有無被挪用照顧特定媒體、養網軍側翼?在野立委一定嚴格把關。針對在野黨質疑,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視察金融行庫時指出,中央政府預算的編定有其法定程序、時程,他當然希望能在時程內如實通過,也有依據嚴謹的過程,由各部會自下而上編定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這一點,希望在預算審查過程,與國會好好溝通、爭取支持。對於預算中心質疑預算若有「集中標案」(集中得標)的問題,他會特別的重視,因為標案要「幫忙國內所有產業與所有相關業者」,若過度集中在某幾個廠商的話,不是廠商的問題,是政府的問題。他說,相信大家有能力為政府做正面、正確且迅速的報告,讓人民充分了解,「以前這部分」被國會議員瞭解、指導「我們」,他非常感謝,「未來不允許」這樣情形,希望國會通過預算,他會如實執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44316/sm-2a3bc500488644d52b1bec8f4ecb178d.jpg)
打出新怪獸2/徒法不足自行 斬斷金流重刑度比修法打詐更務實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上週在民進黨中常會頒下軍令狀,重申對詐騙零容忍,要求綠委應努力讓「政院版」新打詐四法草案在立院本會期過關。惟新法在立院委員會初審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多個人權團體,及立院預算中心提醒立委應「更細緻」審查草案,避免照單全收,讓政府能扛著打詐大旗、行監控人民之實「打詐打出新怪獸」。包括民間司改會、台灣人權協會等團體在「新打詐四法」審查前,呼籲立委應更細緻的檢視草案中可能涉及侵害人權的條文,絕不能因「打詐」是全民共識,就直接放行有侵權疑慮的條款。(圖/周志龍攝)熟悉網路詐騙案件的法界人士分析,行政部門長期怠職,導致詐騙行徑猖獗,而檢警偵辦犯罪的工具也的確跟不上詐團使用的新科技,然而政府接二連三修法,卻未針對「斬斷金流」與「重懲」對症下藥,就是因為相關部會無法整合防治,因此即使檢警最終利用科技偵防,逮獲主謀與車手,受害者損失也難全數追回。該人士解釋,打詐五法修法後,主管「金流、虛擬幣監管」的金管會、主管「網路」的數發部、主管「國內外通訊」的NCC,手中早有不少「打詐工具」,但部會間存在本位主義、互踢皮球,難以遏阻詐騙,更別奢言追回詐款,回復受害者權益。政院去年5月才剛頒佈「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 1.5 版」,包括《刑法》、《人口販運防制法》、《個人資料保護法》、《洗錢防制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修正草案等,打詐五法雖也經立院火速三讀,但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詐騙案也變本加厲。然而包括臉書等全球知名社群媒體,網頁上的詐騙訊息卻從未間斷,連挺綠色彩鮮明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都忍不住在5月13日發文,痛斥「詐騙橫行是政府不作為所造成」。尷尬的是,政院才在前一天剛通過「新打詐四法」草案,「不斷修法」是否能徹底遏止詐騙,或轉移政府部門「徒法不足自行」窘境,引發議論。立委洪孟楷諷刺地說,現在民眾Google搜尋打詐方法或反詐電話等關鍵字,網頁卻最前面跳出的竟常是詐騙集團投放廣告。他認為,政府若連阻止詐騙集團投放廣告都難阻止,就是助紂為虐、姑息,政府應立即嚴格要求搜尋引擎業者不得刊登疑似詐騙廣告,並火速偵辦逮人,且立刻阻斷金流,讓詐騙集團得花更多時間、人力成本,最後仍收不到贓款,就不會有人做「殺頭生意」,這些都不必等新打詐四法三讀就能立即做。立委羅智強也說,詐騙網頁橫行,詐團機房(網路主機)多半設在海外,法務部想方設法利用科技偵防、監控民眾上網行為,但其實數發部早有能力查封來自海外的詐騙網頁,日前出手查封兒少性影像網站「創意私房」,就是採取「停止解析網域」手法,查封來自海外網頁。立委羅智強(圖中)強調,朝野立委並不反對修法打詐、科技偵查合法化,但前提是不能侵害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例如,警方監控網路,事前為掌握時效,可不用申請,但事後一定要強制通知被監控,方便申訴救濟。(圖/報系資料照)羅智強說明,數發部過去雖曾查封疑似不法網頁,但前提是網站業者必須先加入自律公約,但願自律的網站業者太少、想賺錢的業者更多,數發部遭外界痛斥太消極後,才同意採用「緊急處理」方式應對。而被數發部「停止解析網域」的不法網頁,也因此從民國110年的一年僅65件,一路上升到112年已達34539件,僅今年1到5月就已高達13930件,印證數發部不必靠打詐新法,就能對付詐騙網頁。另外,詐騙受害者及人權團體長期呼籲金管會要硬起來,即時「阻斷」詐騙集團金流,但新打詐四法僅規範,銀行業可配合警方通報後「即時圈存」非法款項,但是否就能確實發揮阻斷詐騙集團金流,追回受害者被詐款,仍考驗金管會對銀行的拘束力,以及銀行業者拒絕成為詐團幫兇的決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39222/sm-620e57902d9f7c424d9bd9602c1385d0.jpg)
14年資深飛官不想再續簽 他吐心聲:不想再賭未來五年能平安
台海局勢緊張,空軍戰力的重要性更是難以估計。雖然國軍空軍的戰力並不弱,我國向美方訂購的66架F-16C/D Block70戰鬥機,更將於2025年開始交貨返國。然而政府已經多次點出,具戰力的資深飛官人數不足才是關鍵問題。面對中國共機近年頻繁擾台,空軍的資深飛官不僅要負擔訓練新兵的任務,還要頻繁升空攔截共軍軍機,再加上疫情後航空業復甦,多家航空公司開出誘人條件招募機師,現在F-16機隊又要進行擴編,使得新進飛官短時間內難以補上原本就存在的人力缺口,使資深飛官的負擔越來越重。由前總統蔡英文在2020年宣布的「續服獎助金」制度,又將在年底期滿,屆時恐將再出現一波資深飛官退伍潮。一名自稱完成高級飛行戰鬥兵科訓練,獲頒飛行胸章後又服役14年的資深飛官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吐露不打算再續簽的心情,表示「再簽一次,的確意味著穩定,但也意味著還要撐五年。五年時間會發生什麼事?意外,事故,還是一直繁殖的業務?」原PO陳述,自己從進入岡山官校開始,將身體奉獻給國家,撐過無數辱罵終於熬到畢業。進入部隊後,又是無數次加班到子夜,相信自己對得起部隊,對得起栽培他的教官。但隨即話鋒一轉,表示:「只是我也需要作為一個正常人的休息,需要時間陪伴家人。」這名飛官表示,每次有國際官員來台,就意味著他們無法休假,上級口頭空泛的「弟兄們加油」根本毫無作用,大家飛行時想到的只有快一點結束,好早點回去休息。他還提到,520當天有部分同袍為了總統就職典禮,在台北上空飛翔。但自己和更多的飛行員坐在座艙裡警戒,等待隨時會發生的空情通報,隨即要起飛去處理敵情。「原本以為任務已結束,但現在情勢嚴峻,又不知道下次見到家人是何時。」他表示,已經對這樣的生活感到倦怠了,「我的確是熱愛飛行,但無法熱愛苦難。」他自認為國家、對軍隊做的已經夠多,是時候照顧自己與家人,還自述:「說出我不打算續簽時,我看到長官的表情有失落,我知道自己心裡也有,說一點也不可惜也不眷戀是假的可我不想賭再來五年我也能平安度過。」最後還透露未來將會加入民航,用閒暇時間多陪陪家人,彌補在軍中服役時對他們的虧欠。這篇發文引來許多網友留言,有人表示:「再6年就終身俸了,有點可惜」、「戰鬥機不是人人會開的啊,國家栽培一個飛官要花那麼多錢,如果每個飛官都跑去開民航機,那不就血本無歸了?」、「飛官熬過去,後面就海闊天空,雖然要熬比較久,但你也待14年了,中途放棄真的有點可惜。」但有更多人對他的選擇表示祝福,「飛官不止身體素質要極佳、抗壓性更是高人一等,培養過程更是煎熬,感謝你為國家犧牲奉獻這麼多!」、「打從心底尊重各個默默付出的英雄,現在雖沒有戰爭,但軍人就是24小時待命,連休假也要隨時被召回,這些是一般人沒辦法體會的辛苦。」、「我航醫,支持教官!兩個問題,第一錢不到位,第二除了飛行還要做一堆外務」、「對於所有國軍弟兄官兵,我只想說謝謝你們願意為中華民國付出,感謝你們的努力。」根據「中華民國空軍官校」官網說明,戰鬥機飛行員培訓教育屬於「高級飛行戰鬥兵科」,學員需接受地面教育階段學科計8課目/120小時,飛行學科計17課目/171小時,飛行術科92架次/110:00小時(含額外訓練7架次/7:00小時)、模擬機43架次/42:00小時。主要訓練目標為訓練出具備基本戰鬥噴射機操作能力,並具有緊急狀況處置之飛行員。戰鬥組完訓的人員,才可獲頒、配戴「飛行胸章」,正式成為空軍飛行員的一份子。有說法稱空軍培育一個二代戰機飛行員,從基本飛行、換裝、到可以戰備,訓練成本至少得花新台幣上億元,不過飛官服役滿14年之後,就可以申請退伍。另外據2022年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分析,自2011至2019年8月底,F-16合格飛官增加129人,然而同期間退休高達108人,等於每年增加不到3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27246/sm-c17a24f6c7697cc62da94f70bd062ef0.jpg)
民進黨團推國會改革法案 柯建銘:原則是絕不違憲
民進黨立院黨團29日公布黨團版國會改革法案,內容包括完備同意權行使、調查權調閱權雙軌、完備黨團協商規範、強化秘密會議規範、強化國會資通安全、強化幕僚單位提升專業量能、深化性平反對歧視、違反國會議員自律規範如涉犯罪得司法移送等8大面向;針對在野黨團主張的「調查權」,則提出「調查權」、「調閱權」雙軌制,強調需符合「可調查」、「有限制」與「要保密」3個原則。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莊瑞雄與立委鍾佳濱、范雲舉行記者會,公布黨團版的國會改革法案,內容涉及修訂《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與《立法院議事規則》,包含8大重點:第一、完備同意權行使規定,針對憲法的人事同意權須經全體立委2分之1同意,針對法律者則須經出席立委2分之1同意。第二點、明定「調查權」、「調閱權」雙軌制,規定「調查委員會」與「調閱專案小組」不得侵犯其他國家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權力,且不得針對訴訟裁判確定前、訴願事件尚未確定前的處置與卷宗行使調查權或調閱權;且委員會與小組成員的保密義務,擴及至離職後、解密前之期間。第三點、逕付二讀的議案原則上應交付黨團協商,以完備黨團協商規範;第四個重點、強化秘密會議規範,將秘密會議「禁止攝錄影」、「簽具保密切結書」等規定入法,且若洩密涉及刑事責任,將移送該管檢察機關;第五、新增立法院「資通安全處」,由副秘書長擔任資通安全長。第六點、規定立法院法制局與預算中心得聘用具教育人員任用資格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資格者,以強化幕僚單位專業量能;第七點、立委涉嫌性騷擾,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得邀請具性別平權專業的學者專家進行調查;第八點、立委違反《立法委員行為法》若涉及刑事責任,應提報院會,移送該管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柯建銘說,國會改革五法是經過7次專家學者與黨內小組會議,以非常嚴肅的心情修改這些法案,是立院這個會期的重中之重,與藍白兩黨的毀憲不同,民進黨團版的原則是絕不違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20358/sm-06ec595cf6d61fc0ee42e99943d909b5.jpg)
數位部尸位素餐 不如廢了
近日朝野連續炮轟數位發展部功能不彰,還要求數位部部長唐鳳下台,綠營攻擊的力道尤其強悍,對唐鳳大有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急迫感。照理說,520新總統上任內閣就會改組,就算民進黨派系要搶位子,屆時不讓唐鳳續任就好了,但綠媒和綠營政客竟追殺至此,可見唐鳳的不適任連民進黨都受不了了,非要提前下「逐客令」不可。轟唐鳳下台 民進黨更猛眾所周知,唐鳳深受蔡英文總統器重,蔡英文甚至為唐鳳量身打造數位部、讓她擔任部長,並且給了數位部不可思議的特權和超高預算。數位部甫成立第1年預算就高達217億元,且編制員額597人中竟有超過一半,計300人,是不需經過任何國家正式考試即可任用的約聘人員,約聘人員薪水比照薦任9職等,平均月薪高達6萬元,比大多數通過國考的新進公務人員的薪資高出甚多,在目前的低薪環境中,數位部如此肥缺,不知羨煞多少年輕人。對此,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官員表示,建立較為彈性的聘用機制是為了延攬專業技術人才,而且具資安證照的專業人士很搶手。那麼,試問,已掛牌1年半的數位部,聘用的人員中,具有資安證照的人有多少、所擁有的又是什麼機構認證的何種證照?政府用人可以這樣矇混糊弄的嗎?蔡英文曾說,資安即國安,數位部成立時,唐鳳也承諾「資安是數位部施政時的重要目標」,其中,資安署更會積極定期檢核政府資安韌性、推動國家資安防護,甚至數位部還成立了「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唐鳳自己兼任院長,以「協助各界建立更優質的防護體系」。然而,台灣的資安問題卻越來越嚴重。調查顯示,2022年公務機關及相關機構通報的資安事件共765件,2021年為696件,2020年為525件,年年增加。據統計,政府機關每月平均受到3000萬次以上的境外網路攻擊。此外,台灣每月大約新增3000至5000名民眾被駭,有7成2企業曾遭襲、陷入勒索病毒入侵的高度風險中。數位部成立後,資安事故頻傳:2022年10月媒體揭露,駭客駭得2300萬台灣民眾的戶政資料並公開兜售;2023年1月華航遭爆包括賴清德、張忠謀和林志玲等名人的會員個資外洩;健保署官員盜賣民眾個資,其中包括總統府、立法院、國防部及國安局、軍情局、調查局、警政署、檢察、海巡、政風及憲兵等11個情治系統投保人員的個資全都外洩,這屬於重大國安危機。無能又浪費 科技部足矣同年3月,故宮證實有10萬張國寶圖檔遭駭,並在網路上以1張台幣40元賤價出售,嚴重影響故宮權益;7月,中華汽車爆發資安勒索事件,導致部分生產線停工;根據Whoscall調查顯示,台灣65%民眾、相當於成年人中的1040萬人,手機號碼及個資外洩、落入駭客手中,遭詐騙的風險很高。包括政府、企業、民眾,資安持續爆雷,而唐鳳不置一詞,也拿不出有效辦法。公部門重大資安事件涉及個資外洩,備受各界關注,監察委員申請自動調查,立法院則要求行政院促請主管機關妥擬因應對策,避免公務部門資訊系統遭突發事件衝擊,引發資料外洩危機。可見數位部功能不彰,連向來「護綠」不遺餘力的監院和立院都看不下去了。數位部不只無能,還愛亂花錢。2024年編列「智慧防詐與數位信任應用發展計畫」委辦費3億元,預算中心批評費用支用標準不明確;2023及2024年編列7169萬多元打詐宣傳作業費,又編大型宣導活動505萬元及代言人費用等150萬元,明顯重複。立法院必須追究這麼多預算究竟用到了哪裡,別讓綠色派系爽爽瓜分,肥了自家人的口袋,打詐卻沒半撇。更別提,數位部以1億元租用臨時辦公室,卻只打算使用18個月,之後又要花大錢興建新的辦公大樓,浪費公帑莫此為甚!民調顯示,高達81%民眾對數位部整體表現感到不滿。不只無能的唐鳳要下台,更該嚴肅思考數位部的去留。當初行政院組織改造特別降低科技部位階,勻出空間成立數位部。現在看來,數位部歸為科技部轄下的一個單位也就夠了,別再讓廢柴一般的數位部繼續敗家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03312/sm-21ec7d97852a36873560bd98d0767ad3.jpg)
雲端發票興起、 振興券退場 財政部印刷廠營收創5年新低
財政部印刷廠過去靠著印製紙本統一發票相關業務為主要營收來源,但受到電子發票及電子支付影響,印刷廠收入逐漸下滑,從108年度9億2955萬1千元降至111年度7億89萬1千元,預計113年度統一發票相關收入為5億9417萬4千元,僅108年度收入的63.92%;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表示,印刷廠營利備受衝擊,收入連年下滑,勢必要轉型,多元化經營。根據財政部印刷廠113年度預算案編列營業收入6億8784萬元,相較於108至112年度營業收入介於7億4716萬8千元至10億812萬3千元,是108年度以來最低,而財政部印刷廠在109年度、110年度迎來收入高峰,受惠於印製三倍券、五倍券封套,使營業收入和淨利高於108年度,111年度已無該等營收挹注。雖然財政部印刷廠為擴增營收,拓展防偽標章及管制性印件市場,但根據財政部印刷廠111年度決算數達1億795萬8千元、113年度編列該項收入9366萬6千元,雖高於108年度決算數7553萬7千元,但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仍難以填補統一發票相關營業收入減少數。評估報告分析,近年防偽標章及管制性印件營收雖有增加趨勢,但占整體營業收入比率仍有限,應該提升防偽技術的應用領域,並積極開拓相關業務,來提升印製業務績效。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表示,財政部印刷廠不能一邊推動電子發票,一邊卻又因紙本發票減少而影響收入,應該要想辦法轉型,這本來就可以預期的問題,但財政部卻沒有做好,財政部長應該要好好檢討;李還說,財政部過去給大家的感覺就是被動、保守,應該要快速調整,部長跟財政部的高層都要負起責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297752/sm-f95a96695977061e6f6c94570743f980.jpg)
計畫成效未如預期…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租屋補助 財務負擔沉重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15日出席「2024總統大選青年論壇」活動,會中接受NGO團體與學生提問;1名學生提問,許多房東明令禁止申請租屋補助,是否會讓租屋補助變成1個看得到、吃不到的政策?賴建議,可以跟房東說好處。但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300億租金補貼專案預計達成每年50萬戶,實際截至今年9月底通過24萬9578件,僅占49.92%。為減輕租屋族的負擔,近年行政院推動「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但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近年該基金推動的重大住宅計畫成效未如預期,且多為虧損,財務負擔日益沉重,應改善並籌謀穩定財源。評估報告指出,住宅基金主要任務為辦理各項住宅補貼及執行社會住宅興辦計畫,政府撥補為其主要收入來源,近年因撥補金額不足,導致109至111年度短絀,112年度預計轉為賸餘2.63億元後,但113年度復又轉為預計短絀,且金額擴大至152.05億元,財務負擔日益沉重。評估報告還提到,社會住宅興建計畫以直接興建12萬戶、包租代管8萬戶,推動20萬戶社會住宅計畫;但實際截至今年9月底,直接興辦戶數8萬9375戶、包租代管6萬1355戶;300億租金補貼專案預計達成每年50萬戶的租金補貼,實際截至今年9月底通過24萬9578件,僅占49.92%。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10月底,攸關地方的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實收新台幣3359.76億,超過全年預算數、達成率101.8%,意味明年篤定將獲第13次「紅包」。陳建仁昨透露,撥補給地方的經費,能在明年初就完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296477/sm-1968f1a57ba848ffd87252d41ce97d41.jpg)
賺越多繳越少?260戶「收入破200萬」免繳稅 賦稅署曝2原因
財政部今年7月公布2021年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顯示全國644萬1966申報戶中有260戶「收入逾200萬不用繳稅」,賦稅署對此表示,此情況多因申報戶列舉高額捐贈及醫藥費等所致,但預算中心認為應精進檢討,以符合量能課稅及公平原則。該專冊數據指出,在644萬1966申報戶中,所得淨額為零的免繳稅者約有305萬戶,其中多為普通受薪階級或中低所得家戶。資料顯示,13戶免繳稅者中,有5戶年所得總額在500萬至700萬、4戶在700萬至1000萬、2戶在1000萬至2000萬、2戶在2000萬以上;如將級距擴大到綜合所得總額200萬以上,則所得淨額零者,有260戶。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賦稅署為減輕育兒、薪資所得及中低所得家庭稅負等4個方向及目標,辧理所得稅優化方案並於2018年6月29日修正發布,2021年綜合所得稅薪資所得占各類所得金額比例仍達71.251%。即便實施該優化方案,2021年之有效稅率較2016年增加較多者,為所得淨額117萬元至500萬間,而所得500萬以上,有效稅率卻減少。預算中心表示,依賦稅署資料,綜合所得超過200萬者但所得級距為零的戶數,自2011年48戶增至2017年的221戶,2018年再增為931戶,賦稅署加強核查後,雖在2019及2020年各降為260戶、217戶,但2021年又增為260戶。故預算中心認為應精進檢討,才能符合量能課稅及公平原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290797/sm-9065376481ee350fcffdeeea400c31f9.jpg)
打造無人機國家隊…國軍採購5款 其中4款違背計畫預算
113年國防部採購無人機與無人機反制系統預算建案日期民進黨政府去年底決定發展軍用商規無人機政策,打造無人機國家隊。根據立院預算中心報告,國軍計畫採購5款無人機與1款無人機反制系統,但有4款未能於今年5月31日前核定,仍納編113年度國防部所屬單位預算案中,除與「計畫預算」精神不符外,亦難謂符合「國軍軍事投資建案作業規定」,宜檢討改進。根據預算中心資料,5款無人機與1款無人機反制系統的建案時間非常趕,有2款是在5月31日,即預算核定期限的最後1天,另4款分別於6月21日、7月31日、8月4日與8月16日才核定建案。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國軍年度施政工作計畫與預算編制作業手冊,有關軍事投資建案計畫納編年度預算規定,國防部各機關應依「國軍軍事投資建案作業規定」辦理,於完成建案程序後,始得納編目標年度預算。另「國軍軍事投資建案作業規定」第三節建案作業流程節點則明訂:「專案整體獲得規劃書…未於D-1年5月31日核定個案,不納入年度預算編製。」因此,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微型無人機、陸用監偵型無人機、監偵型無人機及無人機反制系統等4項計畫之整體獲得規劃書均未能於今年5月31日前核定,仍納編113年度國防部所屬單位預算案中,除與「計畫預算」之精神不符外,亦難謂符合「國軍軍事投資建案作業規定」,宜檢討改進。不過,軍方官員說,這就是所謂的急迫性建案;國防部今年5月修訂「國軍軍事投資建案作業規定」,在納案5年兵力整建計畫原則之下的「迫切性建案」,增列「國防部報經行政院核准,得以第一預備金支應已逾預算編列時程的新增迫切性建案」條款,即是與無人機相關建案有關。國防部指出,依《預算法》第46條計畫預算編製程序,若各項建案計畫未能於目標年度前1年8月完成,無法納入預算書表,無法因應突發敵情狀況。如去年8月發生的金門屢遭無人機襲擾事件,反制系統預算於2024年才得編列,造成戰力罅隙,因此在《預算法》規範內調增第一預備金,以利軍事投資迫切性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