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肌少症
」 肌少症![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5000/sm-3f15da4735da3040b06242a9d43a35c3.jpg)
7旬翁頻跌倒!檢查發現肌少症 竟是「這1原因」導致
76歲林先生在社交圈中相當活躍,最近因為牙口狀況不佳,導致進食意願下降,進食量減少,走路步伐不穩容易跌倒,現在以久坐看電視居多,偶爾起來走動,幾乎足不出戶。林先生定期進行糖尿病飲食諮詢時,營養師發現林先生疑似有肌少症,建議林先生從飲食著手改善體力,經過半年後逐漸增強腿部肌力,已恢復自行去逛大賣場,開心享受健康生活。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喪失 老年及營養不足風險高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戴翊如表示,肌少症是指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逐漸喪失,一般發生在中老年時期。原因包括:衰老、營養不足、維生素D缺乏、活動力下降,甚至可能受其他疾病影響而加速發生肌少症,其中以營養不足的人比例為大宗。老年人可能會因為牙口狀況導致進食量不足,當身體沒有足夠食物來源當作活動能量時,就會消耗肌肉來產生能量,所以攝取足夠熱量及蛋白質非常重要。主要蛋白質來源是豆、魚、蛋、肉類以及乳品,攝取份量則因每個人身體狀況而不同。增加肉類進食意願 可選擇軟嫩並以蒸滷燉調理食物戴翊如說,因為肉筋不易咀嚼,所以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容易降低進食意願,通常不喜歡吃肉類,建議可從三個面向「改變」。一、選擇:較軟嫩的蛋白質,如魚類、各式豆腐及蛋品。二、質地:可將大肉塊依序切成薄片、肉絲、絞肉和細泥,利用改變食材質地來代替牙齒咀嚼,減輕牙齒負擔;藉由拍打方式將肉的筋打散,或使用木瓜酵素、鳳梨酵素幫助肉品進行嫩化。三、烹調:用蒸、滷、燉調理食物。如煎荷包蛋改為水煮蛋、蒸蛋,或是不要將荷包蛋煎得過於焦脆;油炸類豬排改為燉煮肉,應避免反覆燉煮,否則會讓肉質變得更硬,導致咀嚼不易。在營養諮詢門診常會有病人提到發生進食狀況不佳、覺得越來越無力、活動力較差的現象,戴翊如指出,經飲食諮詢後發現病人可能因牙口關係或其他生活考量,導致食量減少。由於活動量下降也會導致胃口變小,建議進食順序調整為:蛋白質、全榖雜糧類、蔬菜,確保維持足夠的蛋白質及主要熱量來源。適當的提味,如檸檬、蔥、蒜、韭菜和八角等,也可促進食慾,若是三餐進食量遠不及身體所需,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增加補充點心,如無糖豆漿、蒸蛋等。預防肌少症 「飲食」及「運動」最重要戴翊如強調,預防肌少症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及「運動」,建議可攝取適當的營養再配合運動,以增強肌肉的質與量;同時鼓勵老年人應該增加日常的活動量,避免肌肉會變得越來越無力,以提升生活的品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34121/sm-af468479010c03ec82b7a9f9c3abf76f.jpg)
肌少症恐導致骨折 學會5招預防增強肌肉健康!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長者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在這個過程中,肌少症作為一種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常見問題備受關注。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林品辰分享一些預防肌少症的關鍵方法,幫助長者保持健康、活力,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患肌少症疾病 提早諮詢治療林品辰職能治療師指出,肌少症是一種與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減退有關的疾病,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出現。它不僅會影響身體的活動能力,還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降低生活品質。如果對肌少症有疑慮,可透過復健科門診向醫師諮詢及檢查,幫助長者保持健康、獨立高品質生活。醫療團隊可與家屬攜手合作,共同為長者的健康和幸福努力。預防肌少症 5點關鍵法預防肌少症對於長者的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預防肌少症的關鍵方法:1、適度運動:定期進行適度的運動對於保持肌肉質量和力量至關重要。這包括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和抗阻力運動(如彈力帶運動),若是過去沒有運動習慣,建議採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或是運動時間,避免過度勞累,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2、均衡飲食:飲食中應包含足夠的蛋白質,以幫助維持肌肉健康。此外,多攝取富含鈣、維生素D和其他重要營養素的食物,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3、保持活躍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如家務、花園工作或社交活動,有助於維持肌肉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4、定期健康檢查: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肌少症或其他健康問題,有助於及時採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5、保持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姿勢有助於減少肌肉負擔,防止肌少症的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239335/sm-0ac57429c2a2aa330da074c93601ac11.jpg)
「散步」當運動夠嗎? 醫揭「肌少症」風險:初期有5症狀快就醫
許多人常以「散步」當運動,或認為有流少量的汗就是有運動到了,但小兒科醫師陳映庄提醒,「這樣的運動型態其實遠遠不夠,甚至反而會讓肌肉流失。」此外,老化、營養不良、運動量不足都會導致肌肉下降,進而罹患所謂的「肌少症」。陳映庄在臉書專頁《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發文指出,「為什麼長輩已經每天出門散步運動了,肌肉卻還是不停流失?」他舉例,日前他開車在路口等紅燈時,剛好遇到一位老翁正在過馬路,小碎步、速度緩慢,走到一半發現號誌變了超緊張,感覺快要跌倒的樣子。陳映庄指出,像這樣走路吃力的長輩,如果不是有受過傷或疾病造成,大多是有所謂的「肌少症」。而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因為老化、營養不良、運動量不足,導致肌肉量下降,進而產生的各種問題。「最糟糕的是,很多人以為每天出門散步或有流到汗就是有運動到了,但這樣的運動型態其實遠遠不夠,甚至反而會讓肌肉流失。」對此,陳映庄也教大家如何在家自我檢測有沒有「肌少症」。首先,將雙手的食指與姆指圈成一個圓圈,接著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如果圈不起來,表示肌少症的風險較低,若是圈起來還有空隙,就表示可能有肌少症了。而肌少症早期會有5種症狀,若有出現就建議看醫生諮詢:1.肌力下降:毛巾擰不乾、提不起5公斤的物品2.行走困難:室內平地行走困難;或速度緩慢,每秒走不到0.8公尺3.常常跌倒:跌倒機率增加,1年內跌倒2次以上4.起身困難:起床或從椅子上站起來很費力,或必須撐手輔助5.爬梯困難:無法一次爬完10階的樓梯陳映庄也在最後補充,「當然老化是無可避免,但從現在開始有正確的飲食觀念和肌力訓練,可以讓我們提早開始存『肌本』,預防肌少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131211/sm-9147574ce2a5095d584e34c0f178ec5b.jpg)
【健康情報】統一集團響應千禧之愛89量腰日
為期2個月的居家防疫生活終於隨本週三級警戒降級暫告一段落,不知大家腰圍守住否?因三高慢性病是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高危險群之一,腹部肥胖又是三高前期重要指標,今年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89量腰日,特別以「防疫新生活 瘦腰遠重症」為題,邀請「柴語錄」躍上「89量腰日」腰圍量尺,再搭配濃濃文青風的台灣特色守護貼紙組合包,希望用正能量勉勵大家繼續度過防疫降級生活。上述組合包7月28日起在全台7-ELEVEN門市免費索取(每家門市發放50包),統一集團康是美、星巴克、21風味館、聖娜多堡、家樂福等12家通路也同步響應,消費就贈送,全台限量65萬份送完為止。台灣特色守護貼紙除印有「讓我-1,一起+0」溫馨標語,更繪有台灣黑熊、櫻花鉤吻鮭、台灣藍鵲,再點綴上象徵剛毅的梅花,勉勵人人都要謹慎防疫,抵擋疫情守護家園。另,7月28日起只要掃描量尺或貼紙上QR code,或上網直接搜尋進入「89量腰日九宮格闖關挑戰」,前兩萬名答對者可直接獲得統一陽光無加糖高纖燕麥穀奶一瓶,還有機會再抽統一陽光無加糖黑豆漿、濃韻烏龍茶、繽紛鮮蔬烤雞便當、21PLUS香草烤雞沙拉、柚香和風嫩雞沙拉、綺麗健康油等近萬份免費試吃券,於防疫期間陪大家一起顧健康!即日起前兩萬名進入「89量腰日九宮格闖關挑戰」並答對者,即可獲得統一陽光無加糖高纖燕麥穀奶一瓶,還有機會再抽統一陽光無加糖黑豆漿等近萬份免費試吃券!今年量尺不僅有獨家柴語錄熱門角色「廢柴跟太子」陪大家量腰做運動,也延續家庭健康尺的功能,正面標記20歲以上成人防治代謝症候群之腰圍標準:男性應小於90公分、女性應小於80公分,及65歲以上長者預防肌少症之小腿圍標準;背面還可黏貼在牆上或柱邊作為兒童身高尺,是祖孫三代皆可共用的家庭健康尺,歡迎民眾踴躍索取幫家人量出健康。而今年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與統一超商好鄰居基金會及各關係企業特別聯名附贈的台灣特色守護貼紙,除了印有「讓我-1,一起+0」溫馨標語,及貼紙背後的男女健康腰圍標準提醒,更繪有象徵台灣的保育類動物台灣黑熊、櫻花鉤吻鮭、台灣藍鵲,再點綴上象徵堅貞、剛毅的梅花,與大家共勉只要人人都謹慎防疫,不但可遠離新冠肺炎重症風險,也必能抵擋疫情守護家園。今年量尺延續家庭健康尺的功能,正面標記成人防治代謝症候群之腰圍標準,及65歲以上預防肌少症之小腿圍標準;背面還可黏貼在牆上或柱邊作為兒童身高尺。千禧之愛89量腰日「柴語錄量腰尺及台灣特色守護貼紙」於7-ELEVEN門市及統一集團指定通路發贈日期請見附表。89量腰日九宮格闖關挑戰、各項好禮與各通路活動辦法,請見89量腰日官網:https://89day.1000-love.org.tw。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邀您共度防疫新生活瘦腰遠重症!統一集團旗下13家通路攜手2個品牌響應89量腰日,消費即贈組合包,全台限量65萬份,歡迎民眾踴躍索取幫家人量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