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巴斯戰爭
」 烏克蘭 俄羅斯澤倫斯基帶亞速營戰俘回國 克宮痛批土耳其:違反換俘協議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在當地時間8日,指控烏克蘭和土耳其違反了去年9月的「換俘協議」,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出訪土耳其歸國後,竟順便帶上之前堅守在馬里烏波爾(Mariupol)亞速鋼鐵廠(Azovstal)的5名指揮官,且並未通知莫斯科。根據協議,這些人當初被俄軍釋放的條件,便是留在土耳其直到俄烏戰爭結束。據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的報導,澤倫斯基8日在伊斯坦堡與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會談時表示,「我們將從土耳其凱旋歸國,並把我們的英雄帶回家。」烏克蘭國防情報局發言人尤索夫(Andrii Yusov)則表示,基輔當局根據國際法將普洛柯潘柯(Denis Prokopenko)、帕拉瑪(Sviatoslav Palamar)、沃林斯基(Serhiy Volynsky)、何曼柯(Oleh Khomenko)、施萊加(Denys Shleha)5名亞速營高級指揮官帶回祖國。對此,佩斯科夫則批評安卡拉和基輔違反了去年9月達成的戰俘交換協議,且事前並未通知莫斯科,「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件事。根據協議,這些指揮官應該留在土耳其領土,直到俄烏衝突結束。」他還聲稱,這應該是安卡拉遭到其他北約(NATO)成員國施壓的結果。報導指出,過去曾配戴標誌性納粹符號、且在頓巴斯戰爭中涉嫌屠殺平民及孩童的烏克蘭極右翼民兵團亞速營(Azov Battalion),在戰前一度因種族主義等言論被Facebook等美國主導的社群媒體封殺。但俄烏戰爭爆發後,亞速營開始被西方媒體塑造成抵抗普丁的英雄,而他們也在去年因死守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整整3個月而聲名大噪,直到5月才被基輔下令投降,被視為烏克蘭頑強抵抗俄羅斯侵略的象徵。去年9月,莫斯科在安卡拉斡旋下的換俘行動中同意讓烏克蘭獲得200名戰俘,以換取普丁的盟友、烏克蘭親俄政治家梅德韋丘克(Viktor Medvedchuk)獲釋。據悉,他在2022年4月因叛國罪遭到基輔當局逮捕。與此同時,亞速營的5名高級指揮官則與55名俄軍戰俘交換,而澤倫斯基也曾在當下表示,換俘的條件是上述5人必須留在土耳其,直到戰爭結束。
各國代表在聯合國為烏克蘭罹難者默哀 俄羅斯代表「拿筆敲麥打斷」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24日出席聯合國安理會時,請在場所有與會代表為烏克蘭的罹難者默哀1分鐘。沒想到此舉卻遭到俄羅斯代表涅邊賈(Vasily Nebenzya)拿筆敲麥打斷,後續涅邊賈又以「為2014年在烏克蘭事件中的罹難者默哀」,態度強硬的要求各國代表為陣亡俄軍部隊默哀。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會議上,先是公開指責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種族滅絕,之後又語帶沉重的請在場所有與會代表為烏克蘭的罹難者默哀1分鐘。而眾人聞訊紛紛起身之時,俄羅斯代表涅邊賈第一時間卻是高舉著一隻筆示意暫停,之後又用筆敲旁邊莫三比克代表的麥克風。但即便如此,涅邊賈的行為還是無法阻止各國代表的默哀行為,最後他則是跟著起身對主席要求發言。沒想到涅邊賈卻是表示「讓我們站起來替2014年起,所有在烏克蘭事件(烏東頓巴斯戰爭)中的罹難者默哀」,涅邊賈更是強調「所有死去的人、所有的生命都是無價的」。涅邊賈後來要求眾人對頓巴斯戰爭中的罹難者(包含俄軍)默哀,結果一旁的代表第一時間都沒起身。(圖/達志/美聯社)目前外界普遍認為,2014年的頓巴斯戰爭是先由當地俄羅斯控制的親俄勢力與烏克蘭政府交戰,之後俄羅斯又派出沒有徽章的蒙面部隊介入。也就是說,涅邊賈是要各國代表同時為當時罹難的俄軍、被烏克蘭政府視為恐怖組織的親俄勢力默哀。而當涅邊賈說完這些話後,立刻起身,甚至還伸手指揮其他人趕快起身。而其他的各國代表則是三三兩兩、百般拖延後才慢慢起身默哀。單從影片中就可以看到,兩次起身默哀的速度可以說是天差地遠。
台北電影節推烏克蘭專題 聚焦戰爭與生命創傷
烏俄戰火持續至今,2022台北電影節規劃「電影萬物論:聚焦烏克蘭」介紹多部以烏克蘭戰爭為背景的相關電影,帶領民眾深入烏克蘭複雜難解的國族衝突。台北電影節精選3部近一年來在各國參展獲獎,以烏克蘭戰爭為背景的電影,放映影片包括《著魔的國境》烏克蘭名導瑟蓋洛茲尼察(Sergei LOZNITSA)在去年坎城影展獲金眼睛獎特別提及的《戰火解密:娘子谷大屠殺》(Babi Yar. Context),帶領觀眾重回1941年9月29日,近3萬4千名猶太裔烏克蘭公民在48小時內慘遭納粹屠殺的慘劇,電影以神乎其技的剪輯爬梳檔案影像,挑戰蘇聯封鎖多年的禁忌題材,重現屠殺的事件始末。選片人馬曼容說,期望透過本次選片,梳理烏克蘭與俄國的國族關係,也讓觀眾透過電影觀看兩國糾結的前世今生。《噩夢的倒影》描述前往頓巴斯卻遭敵軍俘虜的戰地醫生深陷戰爭陰影的遭遇。(圖/台北電影節)本屆影展另有兩部作品以頓巴斯戰爭為背景,劇情片《噩夢的倒影》(Reflection)透過一位自願前往前線服務的戰地醫生在東烏被俘,雖然事後獲釋,地獄般的回憶卻如噩夢般反覆襲來,他嘗試和妻女重新建立親子情誼,然而死亡卻再度降臨,將她推向恐懼漩渦;紀錄片《頓巴斯壕溝紀實》(Trenches)由戰地記者出身的導演提攝影機前進戰地最前線,記錄壕溝內士兵面對草原上不斷襲來的炸彈,將不尋常的日常過得稀鬆平常,直到火箭炮再度落下的生活片段,獲邀於威尼斯影展首映。《頓巴斯壕溝紀實》以貼身攝影記錄當地軍人的生活樣貌。(圖/台北電影節)2022年適逢掀起德國新電影浪潮的奧柏豪森宣言60周年,台北電影節與台北歌德學院合作,選映多部德國新電影初期經典,包括勇奪威尼斯評審團特別獎,德國新電影重要代表亞歷山大克魯格(Alexander KLUGE)的《昨日女孩》(Yesterday Girl)、德國新電影旗手沃克雪朗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在坎城影展獲獎的《少年杜里斯》(Young Törless)及他與當時妻子瑪格麗特馮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合導的《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布魯姆》(The Lost Honour of Katharina Blum)等。2022第24屆台北電影節6月23日至7月9日舉行,影展票券在6月12日中午12點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開賣。
傳普丁雇400親俄傭兵潛入基輔 欲趁亂暗殺烏國總統與高階官員
在俄烏戰爭開戰之初,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就曾表示,自己被俄羅斯列入頭號目標,隨時都有被殺害的可能。而現在也有外媒爆料指出,目前俄羅斯總統普丁已經派出至少400名親俄雇傭兵潛入烏克蘭首都基輔,隨時要對澤連斯基以及對23名烏克蘭高階官員實行暗殺。根據《泰晤士報》報導指出,普丁所雇傭的是名為「華格納」(Wagner Group)的傭兵團,據悉早在烏俄雙方開戰之前,普丁就已經派遣華格納傭兵潛入烏克蘭,在這次的戰事中,華格納也投入了2至4千名傭兵參與戰爭。而目前也傳出,普丁配置了400名華格納傭兵專司暗殺與狙擊任務,目前散落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而他們的目標,正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23名烏克蘭高階官員。但報導中也提到,烏克蘭當局在2月26日就從英國政府收到了相關情報,之後隨即在基輔當地實施宵禁,基輔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也對市民解釋「宵禁期間,所有出現在街上的平民,都將被視為敵方破壞與偵察組織的成員。請市民諒解,不要外出」。而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資料顯示,華格納傭兵團自2014年成立,政治立場親俄,長期在北非與中東活動,過去曾參與敘利亞內戰,甚至連2014年烏克蘭的頓巴斯戰爭也可以看到瓦格納傭兵團的身影。而外界也認為,瓦格納雖然表面上是傭兵團,但實際上卻是隸屬於俄羅斯國防部,專門以私人身分協助俄羅斯處理衝突事件。根據《福斯新聞》報導指出,由於華格納傭兵團作風剽悍殘忍,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支持下,歐盟於2021年12月對華格納傭兵團實施嚴厲制裁,歐盟方面認定華格納傭兵團隨意對敵人使用酷刑、無視法紀的處決、甚至是對平民殺戮,除了嚴重侵犯人權外,同時也嚴重破壞利比亞、敘利亞、中非共和國與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安危。
普丁豪賭「烏克蘭危機」 俄烏恩怨情仇、盤算一次看
烏俄危機升溫,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與第二大城卡爾可夫(Kharkiv)等地在24日相繼傳出多起爆炸,時間往前拉回於莫斯科時間清晨5點50分左右,克里姆林宮無預警直播,畫面中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宣布,正式向烏克蘭宣戰,這位強人在直播中強調,莫斯科方面無法接受基輔影響了俄羅斯民族的安全,因此授權軍方向烏克蘭進行「特殊軍事行動」。然而俄羅斯與烏克蘭究竟是為了什麼而爭執不斷?包括英國《衛報》和《金融時報》等外媒,就整理出俄烏恩怨情仇。俄羅斯24日凌晨對烏克蘭發動轟炸。(圖/翻攝自推特@holmescnn)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獨立建國,國內仍存有親俄與反俄兩派勢力,在地理上,烏克蘭東部和俄羅斯接壤,俄語區人口約占300多萬人,同時獲得俄羅斯在經濟、人道和軍事上的援助。烏克蘭自2008年起就申請加入北約,希望可以藉此獲得西方國家的支持,遏止俄羅斯的干預,不過普丁堅守恢復昔日蘇聯榮耀的企圖心,他把俄烏兩國形容為「同一民族,同一整體」(one people, a single whole),在這歷史背景下,烏克蘭與西方走得越來越近,也引發俄羅斯不惜一戰的決心。俄羅斯總統普丁。(圖/達志/美聯社)2013年11月底,烏克蘭爆發親西方革命運動(Maidan movement),在2014年2月,推翻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加上親歐派主導的烏克蘭國會與歐盟簽署推遲已久的自由貿易協定,此舉也成為了現今烏克蘭與俄羅斯爆發危機的導火線。其中,具有戰略地位的克里米亞半島從蘇聯解體後由烏克蘭管轄,但當地有65.2%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僅16%,眼看親歐派強行與歐盟簽訂協定後,對烏克蘭欠缺歸屬感克里米亞人舉辦了「脫烏入俄」公投。儘管烏克蘭主張公投無效,但後來因為俄軍介入,克里米亞轉為俄羅斯實質操控。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達志/美聯社)隨後,頓巴斯地區的頓內次克(Donetsk)和盧干斯克(Luhansk)也紛紛發動公投,單方面地宣布脫離烏克蘭。為了打壓「脫烏熱潮」,烏克蘭派兵鎮壓,而俄羅斯則是支持這些烏東親俄派人士,爆發了「頓巴斯戰爭」,釀成至少1.4萬人喪生的悲劇。這場戰火延續至9月,在法國和德國斡旋下,雙方簽訂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s)達成停火協議,但這也讓分離主義者實際上控制,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行政區的三分之一。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東部後。(圖/翻攝自Volodymyr Zelenskyy臉書)就基輔的觀點,這項協議所授予的「自治權」假定兩地區最終會回歸。不過,俄、烏兩國未能依協議行事,烏克蘭政府軍與親俄勢力仍不斷爆發大小規模的戰事,而這8年間,普丁仍持續提高在該地區的影響力,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公開承認頓內次克與盧干斯克獨立,在白俄羅斯的軍演也無限期延長,引發歐美多國不滿。俄羅斯媒體報導烏克蘭向親俄地區開火。(示意圖/翻攝自Volodymyr Zelenskyy臉書)根據《紐約時報》指出,普丁目的在尋求重新劃定冷戰後的歐洲邊界,建立由俄羅斯主導的安全區,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他認為烏克蘭親西方國家對莫斯科來說相當危險,並將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踩到克林姆林宮的紅線。此外,普丁也想證明2014年在基輔發生的抗議活動從長遠來看是失敗的,這有助於強化他的政權穩固。據烏克蘭媒體去年所做的民調,有高達81%烏克蘭人對普丁反感,《英國廣播公司》就推測,即使俄國這些年積極透過勢力暗中將手伸向烏克蘭,卻反而讓烏克蘭走得越遠,普丁意識到必須採取不同策略,讓他選擇在此刻讓俄烏衝突升級。
2014年才逃過「頓巴斯戰爭」 東烏民眾悲觀:這次逃不掉了
俄羅斯與烏克蘭緊張情勢一觸即發,昨(22日)俄羅斯更單方面承認,烏東2分離地區獨立,同時派遣軍隊進入烏東「維和」,讓當地居民相當害怕,根據《太陽報》、《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居住於頓內次克(Donetsk)的民眾就怒批普丁「在提高第3次世界大戰威脅的同時,摧毀了他們的生活」,更有居民悲觀表示,這次恐怕「逃不掉了」。俄羅斯日前承認烏東頓巴斯(Donbas)地區的頓內次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為獨立狀態,並且派軍「維和」,讓當地情勢更加緊張,居住於頓內次克的38歲居民阿列克謝(Alexei)看著俄羅斯軍隊進入該地區,怒轟普丁在提高第3次世界大戰威脅時,摧毀了他們的生活,「我們以為我們找到了夢想中的家,但現在這根本是一場活生生的噩夢,當我們聽到砲擊聲時,不得不躲在鄰居地下室裡」。阿列克謝的36歲妻子娜塔莉告訴媒體,他們夫妻倆在2011年到了頓內次克落地生根,沒想到3年後當地就被分離主義分子接管,昨晚他們更是發現自己的房屋竟位處俄羅斯軍隊的包圍網內,「我們只能在家中一條漆黑、沒有窗戶的走廊裡瑟瑟發抖,當砲擊變得沉重時,我們跑到鄰居的地下室避難」。娜塔莉透露在當地,分離主義分子與烏克蘭政府軍間的衝突越演越烈,即使俄羅斯對當地居民宣稱可以接受他們撤離,但他們夫妻倆根本不想去「我們為什麼要去那裡?那裡什麼也沒有,我們是烏克蘭人,不是俄羅斯人。我們不想要戰爭,這不是我們的戰爭,我們也不想參與它」。《每日郵報》則採訪到一名正在為戰爭做準備的21歲學生瓦迪姆,他透露現在的情勢與2014年極為相似,所有的謊言、詭計和挑釁都在為俄羅斯辯護。2014年「頓巴斯戰爭」爆發,親俄分離主義分子佔領頓內次克市、引發一場造成至少1.4萬人死亡的衝突。他稱「我們只能坐等,如果戰爭來了,我不會逃跑,因為我覺得現在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