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葉
」 大腦 腦瘤 成癮 憂鬱症 情緒全台約200萬人患憂鬱症! 專家曝「6大誤解」:愛笑並不是憂鬱的反面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造成人類失能的3大疾病為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而台灣衛福部統計,台灣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憂鬱症絕不是矯情、多愁善感,而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健康管理平台《百度健康》就整理了憂鬱症的6大誤解,當人們正確地認識這個病症,才能適時為他們提供幫助。誤解1:「憂鬱症?我身邊很少聽到啊」憂鬱症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5%的成年人患有憂鬱症,而且受其影響的女性比男性更多,這代表著憂鬱症並不少見,更可能就在自己的身邊。然而,由於「病恥感」和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憂鬱症普遍未被正確地診斷和治療。許多患者因憂鬱症引起的胃痛、頭痛等症狀就診,無法得到明確的憂鬱診斷,自然也無法獲得針對憂鬱的治療。誤解2:「憂鬱症不就是心情一直低落?」憂鬱症絕非矯情,它是一種疾病,憂鬱不僅會引起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和疲勞感,還可能出現非器質性身體疼痛,例如頭頸部鈍痛、胸悶氣短、臉部疼痛、慢性腰背酸痛等等症狀。「心中的憂鬱就像隻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對憂鬱症這樣形容。許多憂鬱症患者都有自殘和自殺企圖,甚至因此失去生命,而憂鬱症更是引起患者殘疾和死亡的「殺手」,不容輕視。誤解3:「他/她那麼愛笑,怎麼會是憂鬱症呢?」事實上,愛笑並不是憂鬱症的反面。「微笑型憂鬱症」和普通的憂鬱相比,更難以被人察覺,這類「微笑型憂鬱」的患者,他們內心深處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喜悅,但在社會互動中依然保持禮貌性的微笑。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看起來時時刻刻心情都非常好,其實內心很孤獨,一個人常常感到悲傷、空虛和無望。「愛笑」的他們同樣需要關心和幫助。誤解4:「隱性憂鬱?憂鬱還會隱形?」「隱性憂鬱症」的患者沒有明顯的憂鬱症核心症狀,他們表面若無其事,內心卻早已「風起雲湧」,例如常懷疑自己得病、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緩慢等。除了情緒症狀外,他們更容易被身體症狀困擾,像是睡眠障礙、腸胃不適、呼吸困難、頭暈、心慌、疲倦、全身無力、全身痠痛等不適,但是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卻沒有什麼異常。誤解5:「為什麼不能樂觀一點呢?要學會自救!」憂鬱症不能只靠「樂觀」克服,因為它改變的不僅是情緒,更可能是大腦結構。有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前額葉皮質」與健康人相比大大減少,而「前額葉皮質」與情緒產生、認知、訊息處理和記憶等大腦功能密不可分。因此,「前額葉皮質」一旦減少,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影響的不僅是情緒,人的食慾和處理看待事情的能力也可能改變,「人如何僅靠意念,就反抗這些實質的改變,完成自救呢?」誤解6:「憂鬱了看醫生,不就是陪聊天?」憂鬱並不是無藥可治的絕症,如果懷疑憂鬱,請一定要就醫。專業的心理治療絕不僅僅是「陪伴聊天」,而是發現、確診、治癒疾病的治療技術之一,根據疾病程度,醫生也可能開立藥物。目前針對憂鬱症開發的藥物中,大多數的原理都是改變腦部相關神經傳導物質的含量及活性,以此維持腦部情緒相關腦區的正常活動,是能夠真正幫助改善疾病的。有研究發現,雖然長期憂鬱中,大腦會產生結構性變化,但在接受治療後,這些大腦變化是可以恢復和逆轉的。很多人覺得憂鬱症是對世界失去興趣,其實這只是一方面,它的可怕之處是讓人產生對死亡的嚮往,覺得死亡是件美好的事情,並且思考並不受大腦控制,所以很多憂鬱症都會不斷想逃離,不斷嘗試死亡。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可以嘗試這樣做1、向對方表示你想給予幫助,主動傾聽他們的想法,不隨意做出判斷。2、學習憂鬱症的相關知識,關注他們病情的動態,必要時陪伴他們尋找專業醫師的協助。3、當他們需要服用藥物治療時,請務必耐心,一般需要幾個星期,病情才會有所改善。4、鼓勵他們參與運動和社會活動,恢復規律的飲食和睡眠模式,若發現他們有自殘或自殺傾向,請隨時陪伴他們,避免他們接觸尖銳器具,並及時與專業人員聯繫以便取得幫助。◎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恐慌症?憂鬱症?躁鬱症?「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成治療新解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36歲的張先生(化名)是竹科知名科技大廠的中階主管,常出現莫名的害怕與緊張感,因此被診斷為恐慌症,也曾接受過30多次的經顱磁刺激治療仍未見病情好轉,後來接受NIRS腦功能檢查後,才發現罹患的是躁鬱症,接受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並可回歸正常生活。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表示,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其實都是精神科門診常見的疾病,三種病症確實有許多共同的症狀,目前臨床上多靠醫師問診跟患者主訴症狀來進行判定,確實容易造成誤判的情況,導致病情未能即時有效獲得控制,延誤治療黃金期。躁鬱症患者半數未求助!專家:精準診斷是關鍵據統計,全台約30萬人深受躁鬱症所擾,其中高達5成以上患者沒有求助或接受治療。患者在躁期可能感到情緒興奮、精力旺盛、睡眠需求減少、行為衝動。至於在鬱期則表現為沮喪、失去興趣、精神疲憊、睡眠困難等症狀;其中鬱期往往對患者的個人生活、工作帶來巨大的痛苦負擔。周伯翰院長表示,約有60%的躁鬱症患者常被誤當憂鬱症治療,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因此精準診斷在臨床上相當重要。新竹科學園區職場霸凌事件時有耳聞,根據行政院《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數據顯示,全台精神疾病門診件數正逐年增加中,2022年和2016年相比,複合年均成長率為4.8%,其中新竹市又以6.2%的成長率,勇奪全台第一,足見新竹市不僅僅是全台「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同時也是全台精神壓力最大的城市。周伯翰坦言,診間收治的患者有逾半數都是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多數更是來自數一數二的知名科技大廠,許多人也像上述個案一樣,因職場上的高工時、高壓力而導致精神狀況明顯出現問題。先診斷再治療!近80%患者症狀顯著改善周伯翰進一步說明,目前臨床上仍仰賴憂鬱症篩檢量表評估、搭配醫師問診,以及患者自我描述症狀來進行病症判斷,他希望能夠將『精準診斷』的概念導入,引進NIRS腦功能檢查,其原理是利用近紅外光偵測大腦前額葉在執行語言測驗時的活性,來區別患者到底是罹患憂鬱症、躁鬱症還是思覺失調症。因患者多來自園區,身為高知識分子的他們即便是就醫,也十分相信科學化的數據分析與論證,且不希望因為病情誤判而影響病情,因此約有7成的患者都會要求先進行NIRS腦功能檢查後再接受相關治療,經過NIRS腦功能檢查後,確實有近80%的患者在結合藥物治療與非侵入性的腦刺激治療後,都可獲得顯著的症狀緩解與改善。不僅僅是著重精準治療,為了更優異的精準治療效果,診所引進新式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周伯翰解釋新式治療系統屬於深部經顱磁刺激(Deep TMS,簡稱dTMS),相較傳統TMS儀器可同時刺激到大腦其他區域,達到更廣泛與更深層的刺激範圍,這是一種特別且無法替代的治療模式。研究指出dTMS緩解患者憂鬱症狀2021年衛福部正式准許dTMS可用於重度憂鬱症治療應用,所謂的dTMS是藉由磁力線圈引起短暫、連續且規律的重複性電磁脈衝,使磁場經由頭顱到達大腦皮質,透過電流變化得以重複刺激失調的腦區域與神經活動,進而造成大腦神經迴路發生變化,根據2020年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研究指出,針對不同憂鬱症類型的患者症狀,需要刺激的大腦前額葉位置不盡相同,因此透過dTMS廣泛刺激大腦前額葉的特性,可以同時針對憂鬱症患者不同類型的症狀進行刺激,達到提升憂鬱症狀改善的速度與療效的目的。
15歲少年開車釀3死2傷 蘇一峰示警「它毒害腦子」:不是好東西
台北市內湖區昨(17日)發生少年撞死3人的嚴重車禍,15歲曾姓少年無照駕駛偷開祖父的車出門找朋友,結果在行經東湖市場附近時,高速撞擊盧姓機車騎士,並導致車輛失控撞進安康路上的臭豆腐攤位,最終釀成3死2傷。事後警方在車上搜出電子煙彈,也讓胸腔科名醫蘇一峰表示,尼古丁毒害青少年的腦子,造成衝動的人格,以及認知思考能力下降,直言「電子煙真的不是好東西」。據悉,曾姓少年自小父母離異,因此原本是祖父母隔代教養家庭,直到高中後,父親才把他接回來住在新北市。同學透露,曾男在事發3天前曾表示想學開車,但同學勸他,沒有駕照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殊不知昨晚5點2人碰面分開後,曾男就趁祖父出國時,從永和搭捷運跑到東湖的家偷開休旅車,並因此鑄下大錯。曾男事後也供稱,是因為自己駕駛技術不純熟,「會車太緊張」,才會錯把油門當煞車踩,釀起意外。警方搜查後在曾男包包內,找到電子煙彈,酒測值為0,也沒有毒品反應。對此,蘇一峰醫師今(18日)也在臉書發文指出,台北15歲少年衝動偷開阿公的車,上路撞死三人,車上查出電子煙彈,並警告「發育中的青少年過早接觸尼古丁,會影響腦部的發育,尼古丁毒害青少年的腦子,造成衝動的人格,認知思考能力也會因為尼古丁而下降。」他也直言,電子煙真的不是好東西!另根據衛生福利部官網顯示,9成以上的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尼古丁容易導致成癮,會影響正值青春期少年的大腦發育,對大腦前額葉皮層中會產生神經毒性作用,干擾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執行功能和抑制控制能力,導致對尼古丁產生更高的依賴。國外研究顯示,學生使用電子煙後,會導致氣喘盛行率上升及上學缺課率增加。另根據2018年美國國家科學工程與醫學研究院報告發現,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年輕人會增加使用菸品的風險,成為持續吸菸者。
全球最長壽連體嬰姐弟去世享壽62歲 姐姐勇敢「追愛」他淡定看書
美國賓州的連體嬰姐弟蘿莉(Lori Schappell)跟喬治(George Schappell),是世界上最長壽連體嬰,未料日前傳出逝世,享壽62歲。據了解,兩人成功克服頭部相連的困境,尤其蘿莉更有著活躍的感情生活,23歲那年她和第二任男友第一次恩愛時,喬治會在一旁看書做自己的事情,表現得自己並不存在。根據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官方12日公布,這對全球最年長的連體雙胞胎已在7日離世,享年62歲。蘿莉跟喬治是在賓州大學醫學院離世,但死因沒公開,根據外媒報導,他們一共活了62年209天,比第二對連體連體姐妹年長9歲。根據報導,蘿莉和喬治出生於1961年,頭部相連的兩人,共享30%的大腦額葉組織和重要血液組織,由於兩人的特殊性,讓法院判父母無法妥善照顧他們,儘管兩人沒有任何殘疾問題,但當局依然將他們安置在精神病治療機構。另外,兩人生理性別皆為女性,不過喬治2007年宣布自我認同為男性,這也讓該對姐妹變成不同性別的同性連體雙胞胎。蘿莉生前是一位保齡球冠軍,而喬治則是名鄉村歌手,兩人甚至還客串過知名美劇《整形春秋》(Nip/Tuck),蘿莉談到,出生時,醫師認為我們活不過30歲,但他錯了,「我們在過去50年中學到了很多,將繼續充實地生活」,而蘿莉在23歲時跟第2個男友有了初夜,喬治很支持姐姐約會,並在她要親熱時給予隱私,蘿莉表示,「當我約會時,喬治會書看,因為我們不用面對面,他可以忽略任何接吻等親密舉動」。蘿莉在1997年播出的《我們的生活》(OurLife)的紀錄片提及,她一直夢想著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有丈夫和孩子,「我不明白,為什麼身為連體雙胞胎就會阻止我擁有愛情生活」,蘿莉和老公在2006年訂婚,但在結婚前4個月,未婚夫被車撞死。全球最年長連體雙胞胎姐弟逝世,享壽62歲。(圖/翻攝自X)
女性罹囤積症高男3倍 醫點6症狀一次看
有沒有在家裡社區見過家中堆滿東西,髒亂不堪,寸步難行,這類人可能是「囤積症」患者。開業精神科醫生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和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驅使其強迫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其中女性為男性的3倍;列出6大症狀,包括:持續囤積物品、拒絕處分物品、生活空間極度混亂、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情感困擾及健康風險。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臨床也發現,囤積症容易在55歲以上中老年人好發,其中個案常伴隨情緒障礙,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分離焦慮症等,女性為男性的3倍,囤積症從2013年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與拔毛症等屬於強迫疾病相關障礙的一種。他表示,精神疾病、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巴金森病或身體體力不佳等,都有可能使中老年人引發囤積行為,其中最明顯的特徵為不停囤物,從家裡囤置公共空間,影響到周圍家人與居民健康與安全風險。●情感困擾:患者常常因囤積和混亂的環境而感到焦慮、沮喪、尷尬或其他負面情感。●持續囤積物品:患者無法停止收集、購買或保留各種物品,即使這些物品並無實際價值。●生活空間極度混亂:囤積物品會造成家居或工作環境變得雜亂。●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患者會因囤積症影響社交生活和職業,最後產生被孤立、失業或其他社交問題。●拒絕處分物品:患者難以捨棄或扔掉物品,即使這些物品已經破損、過期,或沒有實際上用不到。●健康風險:囤積症可能導致健康和安全風險,例如堆積物品可能引發火災、滋生害蟲或其他危險。囤積症該如何治療呢?他提到,囤積症和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使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需以藥物調整血清素,穩定腦部系統運作,此外還需要以認知行為治療,排解壓力,解決患者的焦慮。
給女友近10萬搞投資…27歲男遭封鎖又罹腦瘤 崩潰喊:積蓄全沒了
大陸福建省福州市一名邱姓男子近日拿到了腦部CT檢查結果,他被確診為腦部星形細胞瘤。然而就在幾個月前,27歲的他剛剛被自己的「女朋友」以投資名義,拿走了工作以來攢下的積蓄,面對接下來治療所需要的費用,他有些茫然。《紅星新聞》報導,邱男表示,2021年11月,在福州工作的他通過社交軟件結識了葉姓女子,2人在社交軟件上相聊甚歡,「後來我們就見面並確認了戀愛關係。她還表示要帶我去見她的父母,一聽她這麽說我還挺感動的,一度覺得她就是我未來相伴一生的人。」邱男說,2023年2月,葉女說她曾經的追求對象林男現在是程序員,在福州有分公司,希望招她做助理,後來又稱找工作不是很順利,再次提出去林男公司工作,「她說她有夢想,要我相信她不是那種亂來的人,她也承諾會每天和我打視頻電話」,於是自己便同意了葉女去對方公司上班。後來,林男還請2人吃過飯,甚至送邱男禮物,讓他逐漸放鬆了戒心。在葉女到林男公司工作後不久,就說現在公司有「投資3千回報1萬」的賺錢項目,出於信任和葉女的慫恿,邱男轉給女友自己工作幾年存下的5萬元作為投資,隨後又和親友借了幾萬元,共計近10萬元全交給女朋友。在幾個月的投資中,邱男都是將錢直接交給女友,並沒有通過任何的平台或者軟件,而所謂的回報,葉女也隻字不提。去年8月底,邱男在網上看到了一則類似的資金盤投資騙局,在朋友的幫助下,他開始默默調查葉女所說的公司,結果發現對方口中的公司的確存在,但是女友出具的相關業務卻是偽造的。「我感覺很驚訝,問她怎麽回事,但是她卻一直在為自己所謂的公司辯解,並反覆說我不信任她。」邱男無奈地說,「到了去年10月我再聯繫葉某的時候,發現她已經把我拉黑了,也聯繫不上她。」此後,邱男還試圖聯繫了林男、葉女的母親及其他家人,均未果,隨後選擇了報警。在等待警方消息的過程中,邱男將自己的經歷發在了網上,更多的受害者看到消息後紛紛聯繫。多位受害人表示,林男和葉女都是用類似的套路來取得他們的信任,然後騙取錢財。目前邱男接觸到的有多名受害人,他們之中多的被騙了3萬元,少的有數千元。更讓邱男感到打擊的是,今年2月,他被廈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確診為腦部星形細胞瘤一期,CT顯示其腦部右側額葉占位。醫生表示目前還處於初期,建議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費用在10萬元左右,然而他的積蓄都被葉女給騙走,根本拿不出手術費。福州市連江縣公安局表示,邱先生的報案他們已經受理,案件也正在辦理之中。
「路怒症」會合併其他情緒障礙 可靠4種方法改善
開車出門時常都會遇到車流量龐大和路況不佳的狀況,若遇連續假期或國定假日,交通賭塞更是嚴重,導致部分駕駛會出現不耐煩、焦躁憤怒的情緒,也就是俗稱的「路怒症」。醫師李嘉富指出路怒症為「間歇性暴怒症」的一種,通常會合併其他情緒障礙,他表示:「可以利用腹式呼吸、正念練習、聆聽音樂、閒聊家常等四種方式改善。」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說明,路怒症患者會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做出衝動的反應,包括言語或肢體上的攻擊,嚴重的話甚至會自殘、傷害他人、產生許多負面的想法,他表示:「路怒症是間歇性暴怒症的一種,在台灣的盛行率約在3%以上,不算少見。」李嘉富表示:「造成間歇性暴怒症的原因可能與大腦杏仁核和前額葉有關。」他進一步說明,因杏仁核為掌管情緒的中樞,而前額葉為抑制情緒產生衝動的理性中樞,若杏仁核在前額葉發揮作用前,先發出指示訊號,就容易導致情緒大於認知,出現身心失控的狀況。他補充:「間歇性暴怒症的患者通常會合併患有其他情緒障礙,如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等,當疾病發作時,攻擊性的行為會為患者帶來解脫與愉悅感,不過發作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且患者事後會產生強烈的內疚感。」因間歇性暴怒症的症狀表現,容易被誤認為患者脾氣不好或更年期所致,所以通常不會即時送醫治療,對此,李嘉富提醒:「若症狀發生頻率一年超過三次或一個禮拜超過兩次、持續超過兩個月以上,就可被診斷為間歇性暴怒症。」為降低此症狀的發生,他建議:「可以利用腹式呼吸、正念練習、聆聽音樂、閒聊家常等四種方式改善,有助調節神經系統。」
年節車流堵塞出現「路怒症」 醫教4妙招緩解情緒
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返鄉團圓、出門遊玩時,難免會遇到塞車或路況不佳的情況,導致部分駕駛出現焦躁、不耐與憤怒等情緒,甚至對周遭的人惡言相向、身體暴力,影響行車安全,出現俗稱的「路怒症」。路怒症屬陣發性暴怒症 是一種行為障礙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指出,路怒症在醫學上屬於「陣發性暴怒症」的一種,駕駛的衝動行為並不能預期。間歇性暴怒症是一種行為障礙,其症狀表現包括因細故而引發的怒罵與行為攻擊,這種遠超合理程度的憤怒表現,在臨床上只要衝動行為嚴重,且一年超過三次,或一個禮拜超過兩次、持續超過兩個月以上者,就可能診斷為間歇性暴怒症。其致病機轉可能與大腦杏仁核與前額葉有關,杏仁核是掌管情緒的中樞,前額葉則是理性中樞,用以抑制情緒所產生的衝動,若是在主導理智、邏輯的前額葉發揮功用前,杏仁核就已經發出訊號,此時容易出現情緒大於認知,產生身心失控的情形。常合併其他情緒障礙 無病識感多數未就醫李嘉富醫師說明,間歇性暴怒症病人通常會合併患有其他情緒障礙,如躁鬱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當疾病發作時,攻擊性行為會帶來一種解脫或愉悅感,但一般發作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分鐘,且事後會有自責內疚的悔意。由於間歇性暴怒症的症狀表現容易被誤以為只是單純脾氣不好或更年期所致,因此病人較無病識感,也不會就醫治療。身邊親友這樣做 穩定駕駛情緒當這類傾向的民眾在年節駕車上路時,便容易因交通狀況、其他駕駛者的行為等因素而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李嘉富醫師建議,若發現身邊親友日常曾頻繁出現無預兆的衝動行為時,應盡量避免讓其駕駛,若真的出現情緒煩躁的症狀時,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協助穩定駕駛情緒:腹式呼吸:緩慢地用鼻子吸入空氣,吸氣時腹部自然膨脹,然後閉氣3至5秒,用嘴巴緩慢將氣呼出,以此調節神經系統、降低壓力、改善焦慮和憂鬱情緒、增加活力。正念練習:情緒的產生,是因為自己對周圍的人事物產生負面念頭,進一步促發負面情緒,但周圍人事物可能是中性的,只是因為自己賦予這些情境意義時,給予了負面的結論。因此可以練習在事件發生當下,給自己十秒的時間緩和,別讓情緒壓制理性。聆聽音樂:研究證實聽音樂可以幫助調節情緒,帶來快樂並使身心放鬆,特別是慢速、低音且沒有歌詞的音樂,可以減少壓力與焦慮,當然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增加愉悅感。閒聊家常:當發現駕駛情緒出現波動時,身邊親友可以透過閒聊家常的方式,選擇駕駛有興趣的話題,轉移情緒,必要時可停靠休息站,確認緩和後再行上路。
不管幾歲都適用!研究實證「國民電玩」可改善憂鬱 日本網友分享親身經歷
近期有則網路新聞報導指出,一位日本網友因憂鬱症停職一整年,這時,他的精神科醫師出了個奇招──叫他去玩《超級瑪利歐》。是的,你沒聽錯,就是每個人童年或多或少經歷過、在螢幕上跳來跳去的遊戲。結果這名日本網友竟然在拯救公主的過程中,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憂鬱症狀更大幅改善,令他對醫師感恩終身。瑪利歐遊戲實驗 這些能力都提升了「你知道嗎?玩電玩可能不只是消磨時間那麼簡單。」事實上,真的有針對《超級瑪利歐》對人體影響的學術研究。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提及,一群德國科學家在2014年做了個實驗:找48個志願者並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天天玩30分鐘的瑪莉歐遊戲,且持續了兩個月。研究發現,這群勤奮的玩家們大腦某些部位發生了變化──右側海馬結構和右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的灰質增加了!這意味著他們在空間導航、策略規劃、記憶力和運動能力都有所提升。長輩玩電玩 大腦也跟著受益更有意思的是,這些變化與玩家對電玩遊戲的渴望有關。看來,對遊戲的愛不僅讓人開心,還能讓大腦更聰明。張俊鴻主任強調,藉由遊戲訓練可能對抵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憂鬱等精神疾病有幫助,因為這些疾病都會讓大腦某些部位萎縮。此外,不只年輕人,張俊鴻主任分享,另一項由加拿大團隊在2017年做的有趣研究顯示,玩3D視訊遊戲,比如《超級瑪利歐 64》,能幫助老年人保持海馬體灰質,而海馬體灰質對認知健康來說非常重要。大腦密集訓練 凡事都應適量從日本網友的親身經歷、德國與加拿大的研究都顯見,不管年紀多大,學習新事物對保持大腦活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啊,下次有人說你玩遊戲浪費時間,你就告訴他,其實你在進行大腦的密集訓練呢!」當然,張俊鴻主任提醒,這不代表整天玩遊戲就是好事,畢竟凡事都應適量才恰當。
吉他手「邊開顱邊彈奏」切除惡性腫瘤 驚呼:這經歷我不能錯過
美國佛州一名吉他手諾倫(Christian Nolen)因被診斷出腦瘤,需要做開顱切除手術,而特別的是,為確保不傷害到大腦與手部運動的連結,醫師建議他在清醒的狀態下執行,並且要一邊手術一邊彈吉他。手術過後,諾倫的恢復狀態良好,甚至在隔日就能出院回家。根據外媒《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的報導,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席維斯特綜合癌症中心(Sylvester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的神經學團隊指出,患者諾倫的大腦右額葉長了顆惡性腫瘤,導致他無法正常控制身體左側肌肉,更已經影響到演奏吉他,而為了保護他的手部靈活性,必須要在10天後進行腫瘤切除手術。里卡多醫師(Ricardo Komotar)指出,每種腫瘤都有不同的治療選擇,他建議諾倫在清醒的情況下接受開顱手術,以便於即時監測大腦功能,於是他詢問諾倫是否能在切除腫瘤的同時演奏吉他,諾倫則驚呼著「如此獨特的經歷,我不能錯過」,並同意這樣的手術模式。手術開始時,諾倫先是因為麻醉而昏睡過去,後來他被喚醒,第一時間想要起身反抗,此時護理師便遞上吉他,諾倫也正式開始彈奏,將他平時練習的曲目一一表演出來,進行了一場大約2小時的吉他獨奏會。後來,手術進行非常順利,雖然一度發現腫瘤覆蓋到連接大腦控制手部活動的區域,但整顆腫瘤都被好好切除,並未傷及諾倫的手部機能,而諾倫也在術後直呼「這真是太瘋狂了」。對此,里卡多醫師表示,諾倫的康復情形相當不錯,在術後第2天就回家休養,如今更能到健身房鍛鍊、正常彈奏吉他,但仍在等待最終的病理報告出爐,以便安排後續6周的放射性治療和化療。另外,里卡多醫師解釋,當腫瘤涉及或接近大腦的關鍵部分(如控制說話、理解語言或移動能力的部分)時,讓患者在清醒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就能夠持續監測患者機能;但當病人昏睡時,手術團隊將難以得到即時回饋,反而讓手術變得更加危險,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成真正的傷害。
為檢查故障釘槍…他誤將3.2公分釘子射向左眼「插入大腦」 意識清醒僅失明
馬來西亞一名30歲的男子,因不小心將釘槍射向自己的臉,導致左眼開始流血,緊急送往醫院的途中,他的意識相當清醒,且不斷抱怨著「頭好痛」,而醫生在觀察電腦斷層掃描時,發現這支長達3.2公分的釘子已經插進了大腦額葉中。幸運的是,在將釘子拔出後,男子僅僅失去了左眼視力,並沒有造成其他神經功能損傷。根據外媒《UNILAD》報導,這起事件被記錄在《Cureus》(醫學科學雜誌)的一篇醫療報告中,於事故發生當時,一名30歲的男性建築工人正在建築工地上班,而當釘槍卡住時,他準備透過槍管檢查狀況,卻不幸啟動了釘槍,導致他的左眼被釘子射中。報導指出,該名男子是在沒有配戴護目鏡的情況下使用釘槍,才會導致釘子直接射進臉部,而當男子被送往醫院時,由於傷勢相當嚴重,許多人認為他可能活不到隔天,但在醫生的搶救之下,男子於手術後一周就順利出院,除了左眼傷口和腫脹外,並沒有造成其他損傷,狀況恢復良好。據當時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一支3.2公分的釘子穿過男子的左眼,卡進了大腦額葉中,而男子在整個檢查過程中,精神狀態相當良好、意識清醒,還有精力抱怨「頭好痛」、「左眼好痛」,四肢的肌肉活動也十分正常。 後來,醫生立即為他注射了破傷風、抗生素及抗癲癇的藥物,而在成功將釘子拔出後,男子並沒有繼續出血,除了造成他的左眼視力喪失、無法正常閉眼外,釘子並沒有傷到重要的動脈和神經系統。
女性哭泣可降低男人攻擊性? 研究表明「淚水」含有特殊化學物質
「哭」其實很有用!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的眼淚含有減少其他人攻擊性的化學物質,而聞到女性眼淚時,就能夠降低男性與攻擊性相關的大腦活動。根據該研究院於21日的報導,這項新研究發表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期刊」(PLOS Biology),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哺乳類動物的眼淚中,含有可以根據需要發出社交信號的化學物質,而這些眼淚最常見的目的之一是減少攻擊性,其中雌鼠的淚液就能減低雄鼠之間的爭鬥,公鼴鼠也會在身上塗抹自己的眼淚,讓其他公鼴鼠不要攻擊自己。魏茲曼腦科學系的教授諾姆(Noam Sobel),於2011年就曾帶領團隊於《科學》(Science)期刊上發表類似研究,表明嗅聞女性眼淚會降低男性睪固酮水平,導致性興奮水準下降。而在後續研究裡,博士生阿格隆(Shani Agron)也著手領導實驗,想了解人類眼淚是否與齧齒類動物一樣具有降低攻擊性的作用。報導指出,研究團隊讓25名男性受試者聞了眼淚或生理食鹽水,兩者同樣透明無味,所以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聞到的是哪一種;接著,受試者參與了得以引發攻擊、報復行為的電玩遊戲,在遊戲中,可以讓對方輸錢,但不能藉此贏得其他好處。研究最後顯示,嗅聞過女性眼淚的受試者,在遊戲中選擇報復的侵略性行為降低了44%。研究人員用MRI(磁振造影)掃描儀檢視受試者的大腦,發現當男性嗅到眼淚時,其前額葉皮質和前腦島的活躍程度會降低,也就是2個與攻擊行為相關的大腦區域。針對研究結果,阿格隆表示,當無法進行語言交流時,這種效應就會變得更加重要,例如當嬰兒還不會說話時,就得依靠化學信號來保護自己免受攻擊。
2歲兒托育才8天…左臉挫傷 媽媽提告法院意外曝光保母虐嬰史
日前台北市一位母親指控,她今年2月時將2歲兒托育給大同區一名胡姓保母,不料才過幾天她就發現兒子左側臉部受傷,憤而詢問保母。保母對此表示傷口是另外一名小朋友搶奪玩具時不小心弄傷,這名母親無法接受,故報警提告,沒想到也因此將該保母的另一起虐嬰事件曝光。胡女身上還有另一起虐嬰案,全案法院審理中。(圖/翻攝自台北市社會局)這位媽媽在今年2月1日時將2歲大的兒子多多(化名)托育給一名38歲的胡姓保母,但就在托育的第8天,她就發現多多左邊臉頰上有挫傷。她詢問胡女,胡女表示是另一名同樣來托育的2歲幼兒所留下,當時2人爭奪玩具才導致多多受傷,對此這位母親並不買帳,帶著醫院診斷證明書提告胡女。胡女接受調查,堅稱傷口為另一名幼兒所致,檢方以傷勢照等證據認為胡女未確實注意幼兒安全,無法及時阻止多多與另一名幼兒的衝突,使得多多左側臉頰有挫傷傷害,依過失傷害起訴,向法院聲請簡易判決。另外,多多媽還認為胡女也有涉及故意對兒童犯傷害罪,對此胡女否認,法院因無明確證據,判不起訴處分。其實胡女身上不只這樁案件,今年4月才剛因虐待女童被起訴。當時她在照顧8個月大女嬰,正要餵食時發現無法順利進食,竟以濕紙巾包裝毆打女嬰頭部,之後還掌摑臉頰、單手抱起嬰兒使其頭部朝下,造成女嬰左設臉頰瘀傷、右額葉及枕葉硬腦膜下出血、頭部外傷、輕度右側視網膜出血等傷勢,士林地檢署以傷害罪將她起訴,目前法院審理中。台北社會局表示此舉已違反兒少權法第49條第1項第15款,「任何人對於兒童及少年不得有下列行為:……十五、其他對兒童及少年或利用兒童及少年犯罪或為不正當之行為。」將會按兒少權法第97條規定在網站公布該名胡女姓名。
失智新對策2/「只有報紙看不懂」60歲男詫異 醫嘆「這種失智少見卻無解」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罹患額顳葉失智症,讓許多人第一次認識這個罕見的失智症類型,醫師透露,曾有一名60多歲男子就醫,表示自己生活一切正常,但唯一奇怪的就是「看不懂報紙」,經過檢查後確認是罹患額顳葉失智症,除了病況惡化速度快,目前無藥可醫。反觀最多患者的阿茲海默症,近年來陸續誕生三款新藥,其中一款更已在日本核准使用,最多可延緩35%惡化速度,讓醫藥界振奮不已,未來也可望引進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表示,額顳葉失智症較為少見,所以這位60多歲的患者令他印象深刻。「這位患者表示自己唯有看不懂報紙,其他一切都正常,因為覺得很奇怪,所以選擇就醫,後來經過一連串檢查,發現患者額葉與內側顳葉的皮質體積減少,最後確認他罹患的是額顳葉失智症。」陳睿正說,與常見的阿茲海默症不同,額顳葉失智症一開始不會影響認知功能,而是會逐漸失去語言能力,例如上述的患者,後來變得不太能說話,接著完全失語,最後便失去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個性也會與之前判若兩人。「目前額顳葉失智症無藥可醫,且惡化速度很快,最後大多只能臥床,因感染或吞嚥困難而死,存活期約5年。」布魯斯威利去年宣布罹患額顳葉失智症,外界猜測近年他頻繁接戲是為了多賺點錢,妻女生活才有保障。(圖/翻攝自Tallulah and Bruce Willis instagram)失智總是如此令人哀傷無助,但近年來在治療藥物上則有許多重大突破,尤其是患者最多的阿茲海默症,2021年第一種藥物「aducanumab」在美國被核准;第二種藥物「lecanemab」也於今年7月通過FDA,日本更於8月時宣布即將通過,「lecanemab」將成為日本首支阿茲海默症藥物;而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第三種藥物「donanemab」雖仍在人體試驗中,但效果令人驚訝,患者的病情在76周後減緩了35%,因此推估不久後也即將通過審核。陳睿正說,過去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大多是讓大腦中的乙烯膽鹼增加,藉此補充患者缺乏的神經傳導物質,延緩病況惡化程度;而目前新藥物則是消除腦中的類澱粉蛋白沉積,阻止正常腦細胞的壞死,更有效延緩認知功能的惡化。目前美國、日本已陸續核准這類新藥上市,相信台灣不久後也會跟進。根據《經濟學人》報導,這三種新藥共同的問題恐怕是價格昂貴,以即將在日本上市的「lecanemab」為例,每年的費用高達2萬6500美元(約台幣82萬2504元),另外,新藥物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效果較好,且三種藥物都有腦水腫、腦出血的副作用。不過,醫藥界對新藥物的進展仍然感到興奮,雖然無法逆轉阿茲海默症,但病程變得緩慢,對於全球數百萬失智患者與照顧者來說,都是一大福音。陳睿正認為未來台灣若核准新藥上市後,阿茲海默症的自費檢測就可望享有健保,再搭配AI輔助,相信能加速確診、精準治療。即將在日本上市的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研究顯示可延緩病況惡化27%。(圖/Eisai提供)
常午睡更健康? 醫揭「這時間點最佳」:睡太多會更糟
睡眠是人體修復的重要過程,而午睡也可以為大腦提供額外的休息和恢復時間,從而促進大腦的健康和發育。對此,重症醫師黃軒就表示,最近有研究發現「習慣性午睡的人,其腦容量較大」,而腦容量大則是良好大腦健康的標誌,不過雖然還沒有實質證據能夠證實能使大腦的「實質體積」增加,睡午覺仍是種有益健康的習慣。黃軒醫師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提到,在睡眠中,大腦會清除廢物、修復受損的神經元,並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和連接,午睡便是為大腦提供了額外的休息時間。而有研究指出,經常午睡的人的大腦體積比不午睡的人更大,黃軒則認為,可能是由於午睡能夠促進大腦的海馬體(負責記憶和學習)、前額葉皮層(負責執行高級認知功能,如決策、規劃、解決問題)等重要區域的發育。黃軒醫師進一步說明,該研究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烏拉圭共和國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而他們通過減緩大腦隨著年齡增長而萎縮的速度,有助於保護大腦較飽滿,看起來就像是萎縮的腦(無習慣性午睡者),其容積相對較小、而有習慣性午睡的人,大腦容積較大、較飽滿。綜上所述,團隊估計,習慣性午睡的人,和非習慣性午睡者之間的大腦容積,前後平均差異,相當於2.6至6.5年的衰老。不過,黃軒醫師也解釋,大腦體積通常由遺傳、飲食、運動和整體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其實並沒有證據表示午睡可以直接導致大腦的「實質體積」增加。關於「午休到底要睡多久」的問題,黃軒醫師解答,午睡的效果也取決於睡眠的時間和品質,時間太長可能會導致睡眠慣性(sleep inertia),反而影響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因此最好控制在10至20分鐘之間、午餐後1至2小時內,並且不宜過晚(比如超過下午2點或3點),以免干擾晚上入睡。另外,黃軒醫師建議,午睡的環境應該安靜、舒適,睡前也該避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而午睡後最好不要立即起床,可以稍微活動一下,再開始工作或學習,「經常午睡,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大腦的健康和發育,從而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知名導演侯孝賢也難逃阿茲海默症 醫師曝聽損未矯正失智找上門
76歲的國際名導侯孝賢25日傳出正在跟失智症抗爭,其子發聲明證實侯孝賢罹患阿茲海默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陳光超表示,認知功能急速下降的患者,有近4成都與聽損有關係。一旦聽力受損,失智的風險也隨之提升,呼籲年長者增進社交活動增加腦部刺激,並配戴助聽輔具已減少腦部疲勞,獲得更好的聲音訊號。外媒「IndieWire」報導,侯孝賢的友人兼影評人湯尼雷恩斯(Tony Rayns)日前指出侯孝賢將退休,且侯孝賢在台北的辦公室已經關閉,員工也都已經離開。侯孝賢的兒子發布聲明表示,侯孝賢診斷出阿茲海默症,雖然籌備中的電影無法繼續執行,但過往作品已在國內外獲得許多肯定,公司持續運行中,也希望各界能給予空間。耳蝸毛細胞 到50歲僅剩一半陳光超指出,人出生時共有35,000個聽覺毛細胞,每10年會死掉3,500個,等到50歲只剩下一半,聽力越來越差。根據統計,每多10歲,聽損盛行率就增加1倍;70歲以上的長者,2/3有聽損問題。聽力損失無聲無息,聽損者常常不自覺地將電視音量調高、或是「雞同鴨講、答非所問」,除了影響聆聽清晰度與溝通效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更會影響到大腦對環境聲音的感知與耐受性。聽損未矯正 失智找上門然而,長時間的聽損讓大腦忘記曾經熟悉的環境聲音如冷氣運作聲、鍵盤敲擊聲、切菜聲、高跟鞋走路聲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Frank Lin博士研究指出,聽損者的失智風險會隨程度而增加,使用助聽器的年長族群,認知能力的下降速度可以減緩一半。輕度聽力損失者(26至40分貝),失智症風險增加1倍。中度聽損者(41至55分貝),失智風險增加3倍。聽力嚴重受損者患(56分貝以上),失智症風險高出一般人5倍。據臨床觀察,認知功能急速下降的患者,有近4成都與聽損有關係。陳光超進一步說明,主要因為腦部功能及結構改變,聽損使得腦部負荷過重與腦部代謝廢物堆積,加速腦部萎縮。聽力一旦受損,大腦得花更多力氣釐清聽到的聲音,造成大腦灰質變薄,負責記憶的前額葉也需要分擔聽覺的任務,腦部負荷不斷加重,就增加了失智的風險,腦部病變就可能導致人與社會脫節。「腦神經聽力學」聽力問題恐演變大腦問題聆聽費力度增加認知負荷增加社交孤立認知退化加速資深聽力師蔡鋕鑫指出,人每天會接收多達50萬個不同的聲音。然而,初次配戴助聽器的民眾中有7成難以適應既有的環境音,進而縮短配戴時間甚至排斥配戴,使得聽損者的失智潛在風險日益增加。4大困擾包括:瞬發大聲聲音、風躁聲、摩擦噪音、短促輕柔聲音。台積電AI晶片翻轉聽損失智風險隨著醫療進入智慧時代,台積電與外國合作,以AI晶片結合腦神經聽力學,運用深度神經元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 DNN)晶片處理/分析聲音技術,偵測過濾風聲或摩擦聲等細微聲響,幫助聽障與聽損人士體現無礙人生。陳光超最後呼籲民眾每年進行聽力檢查,也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觀察,像是講話需不需要更大聲、電視機聲量有沒有調高、增加社交活動與腦部刺激。與聽損長輩溝通時,語速放慢一點、靠近一點說話,必要時可帶長輩進行聽力檢查,配戴助聽器減少腦部疲勞與失智風險。
頭痛、視力模糊以為眼壓高! 檢查竟發現9公分巨大腦膜瘤險喪命
65歲吳小姐最近幾年來,時常感覺頭痛、頭暈與視力模糊,到眼科診所檢查結果為眼壓過高,再接受眼科診所建議去大型醫院檢查後,才偶然發現右側前額葉有一顆直徑9公分的巨大腦膜瘤,決定至醫院腦神經外科求診。醫師預估半年內極有可能會導致昏迷死亡,緊急動手術解除這個腦中的「不定時炸彈」救回一命。顱內壓升高 短時間恐昏迷死亡大里仁愛醫院腦神經外科張育銘醫師表示,吳小姐求診時已經出現「顱內壓升高」的症狀,包含頭痛、頭暈和眼壓升高等,後續核磁共振影像亦發現因為腫瘤壓迫使得旁邊的腦組織開始出現水腫的情況,有可能再過三個月至半年就會因為壓力升高造成昏迷而死亡。後來幸虧即時安排手術處理,手術中使用精密顯微鏡、導航系統與神經監測系統,小心地將腫瘤完全切除,病人順利地恢復健康,也沒有出現任何神經後遺症。九成腦膜瘤為良性 生長緩慢難察覺張育銘醫師指出,腦膜瘤是顱內最常見的原發性腫瘤,一般來說,九成的腦膜瘤為良性,生長速度緩慢。因此,腫瘤在生長過程之中往往難以察覺,除了有少數病人是在偶然中發現腫瘤的,大多數病人都是等到有神經壓迫症狀或顱內壓升高時才被診斷出來;除了上述提到的症狀之外,也會出現癲癇、肢體麻木無力或口齒不清等較少見的情況。女性比男性易發生 這1情況能追蹤觀察即可吳小姐因為出現顱內壓升高的情況,才需要施以「開顱腦瘤切除手術」將腫瘤切除,後續的病理報告發現是「非典型腦膜瘤」,為世界衛生組織分類第二級(WHO grade II),其分化程度介於良性與惡性之間,發生率較少,需要後續放射治療。張育銘醫師說,依據腦膜瘤的研究認為其成因可能與女性荷爾蒙的黃體激素有關係,女性比男性容易發生,比率大約為2:1,如果發現腦膜瘤時直徑不大,而且沒有影響到神經功能的話,其實也是可以選擇追蹤觀察。持續性出現這些症狀 應盡快就醫張育銘醫師呼籲,如果有出現「持續性」的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或視力模糊等症狀,可至門診尋求醫師詳細的問診與理學檢查,若有必要會安排後續的影像檢查以釐清病情。
「7項中1」恐安眠藥成癮!怎麼戒? 專家提建議
「醫師,他這幾年來每天想的都是怎麼拿到更多安眠藥,從早到晚簡直把藥當零食在吃,不給他藥還會對家人發脾氣!」這樣的無奈旁白,來自心力交瘁的家屬,在成癮科門診並不罕見。而往往詢問患者本人也摸不著頭緒「自己究竟怎麼了?為什麼努力想靠意志力戒藥、卻還是無法控制呢?」意志力成功戒藥難? 成因複雜易反覆失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李宜庭表示,事實上,成癮是一種高度復發性、慢性的大腦疾病,與多巴胺、血清素系統的功能失調有關,研究也顯示成癮約有五成至七成的遺傳性(heritability)。患者長期使用成癮物質,進而影響大腦的邊緣系統(掌管情緒症狀)、前額葉腦區(掌管控制力,「煞車」),導致強迫性的求藥行為。生病的大腦就好比失速列車,當成癮物質的線索出現,就會不顧一切的無法控制。成癮患者往往想靠「意志力」證明自己能辦得到成功戒藥,但成癮的成因複雜且多樣,即使一時停用成癮物質,倘若沒有繼續針對成癮疾病本身、共病(如憂鬱症借酒澆愁、焦慮症借藥放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衝動控制困難)和相關因素(如周遭環境便利性)治療及調整,往往會反覆失敗,甚至衍生出其他種類的物質成癮。安眠藥合併酒精成癮 非自願亦能自費治療李宜庭說,成癮疾病並非不能治療,甚至國外研究也發現「有效的成癮治療並不一定要患者自願」。倘如有成癮問題,建議可以逕洽「成癮科」諮詢。針對越來越被重視的安眠藥成癮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也新開設全預約制的「戒安眠藥自費特別門診」,結合具成癮專長之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以一站式服務提供專業連貫的評估與治療。自我檢視成癮表現 有需要應儘快就醫!民眾可透過自我檢視,安眠藥成癮常見的表現如下:•需要隨身攜帶鎮靜安眠藥•當遇到緊張的事情、或睡在陌生床上時,常會需要額外服用鎮靜安眠藥•常因鎮靜安眠藥不夠用,而得提前回診•需要服用鎮靜安眠藥,才能發揮原本的日常功能•雖然服用鎮靜安眠藥後症狀已經改善,仍然持續用藥•因為戒斷症狀而難以停止或減少鎮靜安眠藥的劑量•因其他目的使用鎮靜安眠藥,譬如止痛、得到欣快感如果有至少一項以上,可以至成癮科門診進一步評估。
婦參加喪禮突暈厥…睜眼狂喊「有鬼」發狂亂咬 醫揭真相:肉丸害的
大陸一名60歲的黃姓女子平日身體健康、為人隨和,近日參加葬禮後突然精神錯亂,一直說自己見鬼,不僅胡言亂語還攻擊他人,導致多名家人受傷。家屬懷疑黃女被惡鬼附身,特地找人來驅鬼,然而她的狀況並未好轉,只好將其送醫。經過檢查,醫生查出黃女腦部有顆「肉丸」大小的腫瘤,是造成精神異常的元凶。綜合陸媒報導,家住湖南省平江縣的黃姓女子今年60歲,平時身體還算健康,性格也很好,最近她參加一場晚輩的葬禮,期間突然暈厥,醒來後一直念叨著「有鬼」,並開始攻擊家人,導致多名家屬被咬傷、抓傷。家屬見狀,一度懷疑黃女撞鬼,還特別請人來家裡作法,但黃女的精神狀態未見好轉,只好將其送醫。黃女腦部有顆「肉丸」大小的腫瘤。(圖/翻攝自微博)經過詳細檢查,湖南省人民醫院醫生發現,患者前顱底深處有一顆「肉丸」大小的腫瘤,研判為良性腦膜瘤,於是立即安排手術。院方表示,黃女於本月19日進行手術,歷時4小時順利完成,當天精神狀況便明顯好轉,已能和家屬正常交流,並於8月28日順利出院。「患者出現精神行為異常,是顱內腫瘤壓迫額葉所致。」醫師說明,額葉是人體大腦重要的組成部分,主管精神、情感、行為、記憶、理解、運動、語言等,當額葉受壓或損傷,便可能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緩、行走不穩、精神行為異常等。湖南省人民醫院神外一病區副主任王導導提醒,若家人突然出現精神行為異常,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查明病因,以免延誤治療。
系上近半數學生都在吸麻! 醫授「8點注意項」助順利脫離毒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近日新聞出現「大麻警報敲響校園 」一名20多歲的女大生語出驚人,表示系上約有一半的學生都在吸大麻。現今社會青少年上癮行為非常嚴重,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科技、交通、資訊的發達,讓青少年隨時面臨上癮的誘惑,加上對成癮物質的認知不足,隨時落入成為下一個成癮者。多數因好奇而接觸 以為可控制卻反步入深淵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孔靖淇護理師表示,大部分的成癮者接觸到毒品的歷程,幾乎都是因為好奇及受同儕的影響下,開始接觸它。在無知的情形下,認為毒品是可以控制的,隨時想用就用,想戒就戒的心態驅使,而輕忽了毒品的可怕,讓吸毒者一步一步走上成癮之路。4大型為特徵 恐是毒品傷害所致因為毒品基本上是一種中樞神經麻醉劑,使用後對大腦前額葉會產生一定的傷害,毒品的濫用改變他的想法、情緒及思考判斷能力,會出現下列的行為特徵:1、情緒起伏大,衝動控制力差,無法預期的憤怒及憎恨,負向想法多。2、自閉、孤立,對他人的關心多不理會。3、濫用後情緒漸漸低落。(因渴求毒品,又想要戒的矛盾心理)4、支出多、無法工作開始出現說謊及偷竊的行為,最後吸毒者會因為(1)身體戒斷不適(不用毒品身體產生的煩躁、不安、忽冷忽熱骨頭痠痛、失眠)等身體症狀無法度過而再度使用毒品。(2)長期受毒品的侵害人格及想法,生活、調適能力已瓦解,加上心理渴求 而無法停止使用毒品。家人幫助戒毒 牢記8點注意事項孔靖淇護理師表示,根據上述的特徵,家屬要了解一個成癮的真相,我們要將吸毒者當成是「慢性」、「復發」的腦部疾病,並多支持戒毒的行為,適時給予幫助與鼓勵,但是在幫助的態度上需注意以下的事項:1.藥物成癮是一個很複雜的行為,不能只靠親情的力量處理,還需要更多理性的行動,一起來幫助吸毒者,包括尋求專業輔導及醫療。2.家屬及成癮者需誠實的面對問題,不要過度的保護和掩護吸毒行為。家屬攬下一切責任,就會剝奪成癮者負責任的機會,讓成癮者明白戒毒是他自己個人的責任。3.鼓勵吸毒者求助,承認自己處在困境中,需要被幫忙。讓資源、援助都能進入這個原本黑暗的家庭。4.家屬給予的「愛」剛剛好就好,所以照顧者要學習適度的拿捏,才不會讓吸毒者產生依賴性。5.與吸毒者溝通,建議多用一些建設性及理性的溝通模式,避免相互指責或用否認及合理化的理由做藉口。6.家屬也要學習不要將吸毒者的問題變成是自己的問題,也不要讓毒品濫用的問題轉移家屬去面對解決家庭的問題,讓吸毒者成為代罪羔羊,應誠實的去面對省思處理,不然成癮者戒了毒,還是無法掙脫原生家庭的緊張關係,這樣就註定一切又陷入惡性循環中。7.避免對於戒毒者過度嚴苛或過於保護,管教不一致,這都是造成吸毒的高危險因子。8.家屬要適度的照顧自己,不要將生活重心都放在吸毒者的身上,不要過度的犧牲及掏空自己,戒毒的路很長,家屬應該適時的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