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崙
」揭秘「mRNA疫苗」有害人類免疫系統? 專家:沒足夠證據
近期一份論文指出,mRNA疫苗竟會侵害人類先天免疫系統與免疫記憶功能,這意味著人體保護力將大幅下降,病毒更容易找上門。不過,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詢問包括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症專家邱政洵,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等專家,均指出這份論文在mRNA疫苗及免疫力間「無法確立因果關係」,證據也相當不足,而過去mRNA技術也曾用在其他疫苗或藥物開發,但截至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指出受試者罹癌率增加。人體存在先天免疫系統、後天免疫系統兩種防禦機制,且2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後天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與B細胞扮演抗敵要角,當病毒入侵體內並遭到感染後,細胞隨後會產生「免疫記憶」預防重複感染,免疫系統也可以在下次行動中更快速啟動。另外,先天免疫系統的機制非常簡單,就像是一道可以阻止病毒進入體內的屏障,是人類的最佳守門員。然而,當人體遭到病毒入侵時,受到感染的細胞會分泌干擾素,進一步「觸發」免疫系統開始工作,發揮對抗病毒的作用。干擾素分為3大類別,其中I型干擾素是最重要的干擾素,可防止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研究發現,mRNA疫苗會破壞「I型干擾素」訊號傳遞。科學家表示,施打疫苗之所以可以減輕病狀,很可能是因為干擾素作用減少,以至於沒有「觸發」抵抗訊號,長期已往恐會導致更嚴重疾病的發生。不僅如此,科學家擔憂,先天免疫系統屏障變得脆弱,也間接導致後天性免疫T細胞、B細胞跟著減弱。此外,荷蘭科學家表示,在接種疫苗過後的幾週內,T細胞活性降低、發炎反應增加,代表著人們的免疫系統可能面臨「故障」的危機。嘉義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林靖麒向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明,MIT這篇論文主要整理了各文獻中所報告的疫苗副作用,再利用美國的VAERS(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進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文獻中的副作用與美國通報的VAERS吻合。這篇研究同時引用其他基礎免疫學研究,試圖說明這些副作用都是mRNA疫苗影響免疫系統造成。但是,一來數據來源未經過醫師診察,不一定能反映真實狀況,再來,此研究的研究方法無法確立疫苗與通報資料之間的因果關係。林靖麒直言,目前接種疫苗已知的風險,短期風險包括過敏、青少年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長期風險則有待五年、十年後的研究與觀察,才有證據討論。目前的證據看來,大部份民眾是適合且應該施打疫苗的。如果民眾不知道如何評估風險,可以請教家庭醫師。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顧正崙也指出,現階段並無任何證據支持該研究的論述「接種mRNA疫苗會長期影響免疫系統、干擾癌症免疫」。尤其目前全球已有數億人接種疫苗,國際也沒有觀察到接種新冠疫苗增加其他感染症發生率或接種者罹癌率提升的證據。mRNA疫苗也是相對較新的疫苗,需要更多時間觀察,科學必須講求實證,或許在若干年後會有更嚴謹、更新的研究結果可證明其可能性,但這份論文現階段就直接說mRNA疫苗可能長期破壞癌症免疫力,結論下得太快,也無法說服目前的主流科學領域。關於這份MIT論文內容,可參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此文: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8174或是香港事實查核實驗室此文:https://www.factchecklab.org/20220921/
台灣不能「封城」?專家透露「效果短暫」:但付出的代價很慘痛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國家、城市陸續採取封城政策來防疫,而台灣是否也會走到封城這一步,引發關注。對此,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顧正崙也在臉書上發表關於「封城」的想法,他認為雖然「封城」是一個可以暫時壓制疫情的方法,但所付出的代價遠比大家所想還要慘痛。顧正崙指出,連假大批人潮聚集的情況,讓許多人認為政府忽視危機,但他認為這是政府在沒有人有把握的狀況下,而做出「不得不的選擇」;顧正崙解釋,封城的意思就是停止大部分的生產活動,經濟活動,開始吃老本,「政府知道,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現在這個危機才剛開始,政府要端出一兆的方案,解救經濟危機」、「如果真的封城了,這一兆也只是開頭。要花的錢還在後面。」顧正崙表示,有些人認為封城是一種佈署,但他認為封城是一種「與敵人一起死的」的招數,「用一個很慘痛的代價換來疫情壓制,尤其封城只能達到暫時的效果」,他認為是一種投降自爆的行為。「疫情可怕嘛!?看你跟誰比?!跟經濟崩盤比嗎?!有一個笑話,在美國大蕭條的時候,你連自殺都要排隊。」顧正崙指出,觀察一下平均壽命跟經濟的關係,台灣人平均壽命在80歲,而第三世界國家的平均壽命4、50歲,由此可知,沒錢就是沒命。顧正崙解釋,「封城就是一種轉換,把病死轉換成破產自殺,或是其他因為資源不足的死亡,都是命,只是死法不同,死的人不同。」許多民眾會質疑,陳時中為什麼不下令關閉所有旅遊景點,就能夠避免疫情擴散,雖然這樣是最簡單的方法,但若是關閉景點,許多產業就會因此破產,就會看見有許多人因經濟問題選擇自殺的慘況,「尤其在我們現在還在勉強安全的狀況下,如果能讓大家還有一點自由,讓商家還可以賺一點錢多撐幾天,你會怎麼選呢?」顧正崙認為,動不動就說封城的人,是因為他們預期在家裡,冰箱滿滿的,有乾淨的水跟穩定的電力,然後預期薪水會持續匯到帳戶中,「對你來說封城就是在家無聊4-6個禮拜,麻煩可以想一下其他人嗎?」台灣到現在尚未向其他國家實施封城,顧正崙認為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在台灣疫情看起來不錯,但是事實上沒有人有把握的狀況下,政府做了選擇,我認為是不得不的選擇。」對此,網友紛紛在貼文下留言,有人認同顧正崙的想法,但也有人認為「長痛不如短痛」,若是封城能避免疫情失控,必要時還是得實施,不能只看到經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