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免疫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 僵直性脊椎炎 林口長庚 免疫 疼痛眼乾口乾爆瘦12公斤!就醫檢查竟肺纖維化 醫籲定期檢查把握治療時機
一名58歲的男子在今年6月中旬出現發燒症狀,隨即前往醫院就診,醫師發現他的肺部積水情況嚴重,且已有超過三成的肺纖維化現象。經住院檢查後,男子確診罹患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且已併發肺纖維化。男子才回想起自己過去時常有眼乾、口乾的情況,這才驚覺原來早已患上乾燥症。確診至今已超過兩個月,男子體重驟降了12公斤,肺纖維化的範圍更快速擴展至五成,住院期間還經常因劇烈咳嗽與呼吸困難而感到體力不支,體能狀況迅速惡化到如同85歲的老年人。幸運的是,經由跨專科醫療團隊的討論後,確認他的病情符合乾燥症併發肺纖維化及漸進性肺纖維化的臨床定義,並申請抗纖維化藥物治療,期望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情並延緩肺部惡化的速度。漸進性肺纖維化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影響非常大,包括呼吸困難、急性惡化以及肺功能下降,不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因此,過敏風濕免疫科與胸腔內科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即便沒有明顯的喘息、咳嗽或疲倦症狀,也應該與醫師討論安排肺功能檢查,以掌握自己的肺部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問題。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纖維化 死亡率恐比癌症還高!自體免疫疾病不僅會對病友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還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其中肺部纖維化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共病,由於症狀不具特異性,病友日常容易輕忽,也是自體免疫族群死亡主因之一。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鄭添財理事長指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每10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中,就有1位會併發肺纖維化,而這類纖維化會造成不可逆的肺部損傷,最終導致呼吸衰竭,死亡風險甚至比許多癌症還要高。收治上述案例的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盧俊吉秘書長表示肺纖維化是乾燥症中最常見也最嚴重的併發症,加上病友最初並不知道自己罹患乾燥症,導致確診時已相當嚴重,一旦併發肺纖維化,除了肺功能可能受損,也會提高併發感染或呼吸衰竭的風險,甚至可能在短短一至兩個月內急性惡化,這也突顯了輕忽肺纖維化的嚴重後果。同時強調,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該建立定期肺功能檢查的習慣,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就能透過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掃描(HRCT)來進行進一步的評估與診斷,進而介入治療。抗肺纖維化藥物助延緩肺功能惡化 病友卻因缺少肺功能檢測記錄恐錯失治療黃金期抗纖維化藥物已被證實可有效延緩57%的肺功能受損速度,並大幅降低74%急性惡化及死亡的風險。然而,許多患者由於缺乏肺功能檢測紀錄,在需要申請藥物時可能無法及時獲得治療。盧俊吉秘書長呼籲,肺功能檢測紀錄對申請藥物治療相當重要,患者應及早與醫師安排檢查,以備日後的治療需求。最新調查:高達六成病友尚未有肺功能檢測記錄 逾七成仰賴醫師安排為深入了解自體免疫疾病族群對於肺功能健康的認知程度,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與病友協會聯合發起的「肺功能檢測行為」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六成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從未進行過肺功能檢查,即便有檢查紀錄的患者,也有超過五成超過一年未檢查,進一步觀察病友接受肺功能檢測原因發現,有超過七成病友仰賴過敏風濕免疫科與胸腔內科醫師安排。可見許多患者對於肺部健康的警覺性不足。盧俊吉秘書長強調,患者常將咳嗽等初期症狀誤以為是一般呼吸系統疾病,因此錯失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機會。只有透過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對應的治療方案,阻止肺部功能的進一步惡化。隨著9月國際肺纖維化月的到來,鄭添財理事長呼籲,所有高風險族群都應該密切關注自己的肺部健康,若出現呼吸急促、咳嗽或極度疲倦的症狀,應立即與醫師討論並安排影像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並治療肺纖維化,減少病情惡化的風險。
郭碧婷自爆對白飯過敏 醫認證「是真的」揭症狀:嚴重恐危及性命
向華強媳婦郭碧婷先前在節目自爆「對白飯過敏」,掀起大陸網友兩極熱議,許多人無法相信會有華人對白飯過敏,但醫師指出白飯過敏體質不只存在,嚴重還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郭碧婷在節目透露,她青春期深受皮膚嚴重過敏困擾,臉長爛痘、嘴潰瘍,甚至出現撕裂傷,就醫檢查才發現對白飯過敏,此話一出掀起網友討論,有人認為郭碧婷在瞎扯,但有許多患者與患者親友站出來,表示白飯過敏是真的。郭碧婷檢查才發現自己對白飯過敏。(圖/翻攝自節目微博)據《健康2.0》報導,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高瑞鴻表示,白飯過敏在亞洲雖較少見,但某些特定地區或族群的過敏風險可能會增加,而白飯過敏症狀與其他過敏反應類似,症狀出現速度和程度也因人而異,會出現嘴腫、眼熱腫癢、皮膚癢、噁心嘔吐、血管性水腫、血壓降低等,嚴重可能出現過敏性休克,進而危及生命。高瑞鴻醫師指出,如懷疑對某種食物過敏,可向專業醫療進行抽血檢測,確認引發過敏反應的過敏型抗體,預防可藉由用餐前檢查食物內容物避免誤食,治療能依過敏反應主要表現處理,例如主要反應為皮膚搔癢,就施以抗組織胺治療。高瑞鴻醫師提醒,對白飯過敏民眾應完全避免食用,更不能大量攝取,如果出現心跳過快、呼吸急促、血壓降低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另據《長春晚報》報導,中國2022年、2023年分別有吉林2歲女童、上海工作男子,因長期咳嗽與長年腹瀉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對白飯過敏。醫師也提醒,由igE引發的食物過敏跟igG引發的食物不耐受並不相同,後者具有發病延時性特點,且應由專業醫師判定是何者引發不適。
疫情遺毒2/妙齡女打疫苗後罹罕病「終生糾纏」 醫院調查「免疫患者病況更惡化」
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會增加免疫疾病罹患率,但其實新冠疫苗也同樣具有風險。31歲陳小姐向CTWANT記者透露,她在接種疫苗後,皮膚開始出現大片紅疹、水泡,後來確診是罕見的類天皰瘡,且終生無法治癒,只能控制病況,醫師懷疑與疫苗相關,甚至阻止女子繼續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另外,台大醫院也曾針對乾癬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接種疫苗後,3成患者病況更加惡化。2021年正是新冠疫情猖獗的時候,疫苗剛誕生,世界各國都在大規模接種疫苗,陳小姐也在此時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大概在那一年的7、8月,我就開始常常身體長紅疹、全身很癢,當時以為是被蚊蟲叮咬,直到10月,打第二劑疫苗後症狀變得更嚴重,除了紅疹、癢,甚至起了水泡,我才趕緊到林口長庚就醫。」陳小姐說,醫師看到水泡立刻有警覺,果然皮膚切片後確診是類天皰瘡。類天皰瘡是一種罕見皮膚病,台灣發生率為每年、每百萬人僅有4.7例,患者以中老年人較多,是免疫系統認知錯亂,誤把正常的皮膚當作敵人進行攻擊,導致皮膚結構解離而產生水泡,但確切原因不明。「醫師告訴我這個病是沒辦法痊癒的,我的病況時好時壞,四肢常常長滿紅疹、水泡,有時甚至臉上也有,偶爾去洗三溫暖時,常常覺得每個人都盯著我看。」陳小姐透露,當時醫師說可能是新冠疫苗改變了她的體質,後續驗血時也檢查出疫苗抗體,醫師也警告陳小姐不要再繼續接種疫苗。由於病情反覆,陳小姐決定轉到台大尋求第二意見。「但獲得的答案醫就是無法痊癒,等於是被兩家權威醫院宣告我一輩子都必須與這個疾病共存,無法痊癒!」陳小姐感到絕望,她表示未來就算再有一波大規模感染,也絕不會再打疫苗了!「我還年輕,還可以對抗病毒,但疫苗的影響卻會影響我一輩子的健康。」類天皰瘡是一種罕見的皮膚免疫疾病,過去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沒想到31歲的陳小姐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就開始出現紅疹、水泡等症狀。(圖/翻攝自成大醫院臉書)類似陳小姐的例子其實不少,《藥學雜誌電子報》就曾寫到,一位16歲少女在2023年接種第二劑疫苗後發燒、嘔吐,同時臉部出現紅斑,最後確診紅斑性狼瘡。「這就要看如何評估風險了!沒有定論。」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蔡呈芳理事長對CTWANT記者表示,其實疫苗造成免疫疾病並不罕見,應該是此次新冠疫情的接種人數非常多,所以更凸顯這個現象。蔡呈芳同時任職於台大醫院,他表示台大醫院曾針對乾癬患者進行內部調查,結果發現接種過疫苗後,3成患者的病況惡化。「但不打疫苗嗎?以這次新冠疫情為例,感染者應該超過8成以上,可見感染機率非常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打疫苗就必須承受感染的高風險。」蔡呈芳舉例,假設感染新冠病毒會使5成的乾癬患者病況惡化,而疫苗的惡化機率是3成,「那就要自己去衡量一下,再做決定,沒有標準答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顧問主治醫師蔡嘉哲則認為,從社會整體去看,接種疫苗利大於弊,但若牽涉到患者個人,選擇則難有定論,建議免疫患者若病況穩定,先與醫師諮詢再評估是否接種疫苗。
疫情遺毒1/免疫風暴「不死癌症」患者增3倍 小五女驚罹!臉上浮現蝴蝶斑
新冠疫情趨緩,但病毒造成的影響卻永遠存在,根據國內醫學中心的研究顯示,確診新冠後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數激增3倍,其中擁有「不死癌症」封號的紅斑性狼瘡就達2.99倍,免疫權威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臨床觀察也呈現這樣的狀況,近來就有一位小五女童因臉上浮現蝴蝶斑,才檢查出罹患紅斑性狼瘡,而她並沒有家族史,卻在確診後才爆發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高雄榮總合作,利用全球電子病歷資料庫,針對2020~2021年380萬名PCR篩檢者進行分析,將其中90萬名確診者與其他未確診的290萬人比較,持續180天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確診者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比未確診者高3倍。其中又以僵直性脊椎炎增加3.21倍最多,其他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癬等則增加近3倍。研究團隊同時觀察到,年輕族群、壯年族群、女性、有共病患者、生活習慣較不正常者等5大族群罹患風險較高。該篇研究結果將於今年2月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子刊《eClinical Medicine》。「臨床上我們也的確發現,自體免疫疾病的初診患者有增加趨勢,很多跟我們過去看到的不一樣,是沒有家族史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顧問主治醫師蔡嘉哲舉例,近來他收治了一位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紅斑性狼瘡患者,僅有11歲,目前就讀小學五年級。「紅斑性狼瘡的好發年齡是20多歲,而這位小女孩生活正常,也沒有家族史,因為冒出典型蝴蝶斑症狀而確診,為什麼會發病?沒有人知道原因,但小女孩是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才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蔡嘉哲說。蝴蝶斑是紅斑性狼瘡的典型症狀之一,患者會在法令紋以上的兩頰浮出紅斑。(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研究近40年,蔡嘉哲一直想找出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的原因。「目前只知道基因跟感染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過去就曾發現感染C肝可能導致免疫疾病,而新冠是病毒感染,所以當然可能是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原因。」蔡嘉哲向CTWANT記者透露,一直以來他都相當關注早期關節炎,就是已經有關節炎腫痛症狀,但尚未確診類風溼性關節炎,這群患者在疫情後也明顯增加。「但到底是不是新冠引起的?或是自然發生的?沒人有確切答案。」蔡嘉哲說,他因此針對新冠與免疫疾病做了相關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會刺激人體中的B細胞,B細胞活化就會產生抗體,而過多的抗體正是點燃自體免疫疾病重要的因素,推測是原因之一。蔡嘉哲也已經把此篇論文研究投書國際期刊。蔡嘉哲認為未來一定還會有類似新冠疫情的大規模感染,如果不希望感染病毒後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就必須先調整好身體狀況。「生活規律、有運動習慣、不要太累、盡量降低壓力,這些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非常有用。」如果有免疫疾病家族史,也不必過度擔心,蔡嘉哲說,雖然基因、再加上未來可能的病毒感染,會大大增加發病機率,但目前免疫疾病治療愈來愈進步,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能避免免疫系統繼續惡化,配合醫囑服藥就能回歸正常生活。
「不死癌症」導致山豬感冒猝死? 免疫權威:2重點是關鍵
藝人山豬(陳俊甫)昨日猝逝,享年38歲,家屬透露山豬是感冒未癒,經醫師診斷為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病逝。事實上,山豬身體健康狀況不佳,除了體重高達100公斤,還曾有心肌梗塞、高血壓、心悸、睡眠呼吸中止症等,且20多歲罹患「紅斑性狼瘡」,多年來都靠服用藥物、定期回診控制病情。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山豬猝逝?紅斑性狼瘡被指是可能的原因之一。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中致死率最高者,由於無法治癒,只能症狀治療,因此又有「不死癌症」的封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顧問主治醫師蔡嘉哲曾獲國家新創獎,也曾任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是免疫疾病的權威,他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若沒有好好控制病況,只是一個小感冒也可能導致死亡!」蔡嘉哲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的疾病,但如果有定期回診、服藥,同時調整生活作息,還是可以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但如果病況不佳、體內發炎因子過於活躍,一點點小感染就可能造成嚴重結果,甚至小命不保。另一個被懷疑是山豬猝死的原因是呼吸中止症,呼吸中止症不只影響睡眠品質,根據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也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早在2005年,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夜間發生心因性猝死的相對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6倍。亞東醫院睡眠中心於2022年在美國睡眠醫學會官方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也顯示,相較於白天發作的病患,夜間發生急性心房顫動的患者,其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對比值為5.5倍。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暨睡眠專科林倬漢醫師指出,即使是典型的症狀如打鼾和精神不濟,也並非所有患者都會表現出來,這使得早期發現變得更加困難。對於具有心血管風險的人群,定期進行睡眠檢查並重視睡眠品質和規律是至關重要的。現在人們可以通過更為方便的「居家睡眠檢查」獲得準確的睡眠生理資訊。相較傳統檢查的複雜監測線路,它僅需要使用3到5條線路,專門設計用於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主要優勢在於提高患者的檢查舒適度,避免因不適或緊張而無法入睡的情況。同時,這種檢查方式免去前往醫院的不便,並大幅縮短等待檢查的時間。林倬漢醫師提醒,及早發現和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療計畫,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降低潛在的併發症風險,預防可能的心臟和其他相關健康問題,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反覆流產造成不孕? 竟是「隱形殺手作祟」7危險因子一次看
提到不孕,一般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齡所導致,但對醫師們來說,最棘手的狀況是「找不到原因」的不孕。在門診中常會依照個人需求做一系列的檢查,包括AMH(評估卵巢功能)、輸卵管、子宮等,以及精蟲、染色體、賀爾蒙、內分泌平衡等是否正常,若是胚胎正常,又無法找出原因,或者有過二次以上的反覆性流產,則極有可能是「免疫不孕」。台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副院長沈孟勳醫師表示,曾有個案大寶是自然懷孕生產,但在努力二寶時,卻遇到了連續兩次的反覆流產,第一次5週、第二次7週,都還沒領到媽媽手冊,快樂就結束了。在前一家生殖中心開始嘗試試管時,雖然植入兩顆健康胚胎,但最後還是不幸地自然流產。沈孟勳醫師說明,在門診中遇過許多正面臨失敗過程的未來媽媽們,伴隨流產而來的無助與擔憂,要重拾信心再次站起,需要極大的勇氣。個案在因緣際會下來到診間,沈孟勳醫師深知個案心中的痛,安排她做詳細的免疫檢查,結果僅有幾項數值異常,但價數不高,將其診斷為「非典型抗磷脂質症候群」。在配合用藥診療下,最後成功植入,並順利產下一名健康寶寶。沈孟勳醫師補充,並不是重複性流產就一定是免疫問題,要先排除是否為胚胎染色體、子宮環境等異常,再進行血管免疫檢查會更為準確。台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今年4月份新設風濕免疫科別,讓患者在求子路上時,能更準確有效的找尋並解決問題。臨床上常見的不孕狀況像是「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是懷孕流產最常見的隱形殺手!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風濕免疫科黎亞綺醫師說道,30-40歲女性需特別注意,媽媽體內的抗體會攻擊血管內皮細胞,在胎盤血管內生成栓塞,阻斷胎盤血流進而造成胎兒死亡,導致反覆性流產。黎亞綺醫師補充,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非常複雜,會建議個案如有下列狀況中的任一項,可考慮去風濕免疫科抽血檢查,確認是哪一種原因所造成的不孕,再制定個人化的療程。1.不易懷孕2.懷孕10週前發生過流產或反覆性流產3.進行兩次以上試管嬰兒療程,但在植入階段都失敗4.夫妻檢查正常,不明原因的不孕5.高齡不孕6.卵巢早衰或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7.有過敏體質台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風濕免疫科盧俊吉醫師表示,懷孕是人體非常複雜的一個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當中,免疫系統也扮演了許多重要角色,嚴重的像是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癬症、紅斑性狼瘡或甲狀腺疾病等,都會影響懷孕,但不須過於擔心,只要搭配好藥物治療都有很大機率能順利懷孕並生產。盧俊吉醫師建議,要治療免疫不孕,必須透過生殖科與免疫科的密切會診合作,全面評估用藥治療的週期,並搭配生殖科的植入時機,將母體的免疫系統調控至最合適的懷孕狀態,才能使備孕之路更加順利,且帶來好孕。
園藝大叔手指關節莫名腫痛! 檢查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一名熱愛園藝的55歲的李大叔(化名),每天看到親手栽種的植物結出果來,總讓他充滿喜悅與成就感。然而某天手指關節卻莫名腫痛,疼痛難耐好一陣子,後來甚至連最心愛的園藝都無法耕作,就醫檢查,確定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收治個案的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高瑞鴻醫師表示,初期李大叔先以傳統的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但症狀無法控制很完善,後來達到用健保條件申請生物製劑介入治療,大概幾個月之後,症狀有明顯的改善,李大叔能夠重拾快樂園藝的生活。關節僵硬腫脹 嚴重恐變形影響生活品質高瑞鴻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會導致關節腫脹及疼痛,尤其在早晨時會感到關節僵硬,持續時間可能長達半小時以上。這個疾病經常好發在手、腳關節,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很大,例如:吃飯、穿脫衣物或行走,若無妥善治療,發病後的一兩年內,檢查就能看到關節骨頭被侵蝕現象,長期會造成變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高瑞鴻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出現在中年女性身上,男女的比率為1:3,與一般關節炎不同的是,患者活動後反而較能減緩疼痛跟僵硬,但若症狀反覆出現,且超過一個月都沒有改善,就要提高警覺,應及早就醫檢查。抽血加超音波組合 精準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高瑞鴻醫師說明,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診斷主要會觀察關節發炎表現,包括疼痛、腫脹程度,並搭配抽血檢測類風濕因子跟抗環瓜氨酸抗體,這兩個抗體都跟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密切關聯性,另外也會藉助超音波或X光等影像工具,判斷關節破壞及發炎程度,最後綜合以上檢驗結果進行疾病診斷評估。生物製劑精準阻斷發炎因子 懷孕與疾病控制可兼顧高瑞鴻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目前還是以藥物為主,藥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類固醇跟消炎止痛藥為主;第二類為免疫調節藥物,又分為傳統的口服免疫調節劑與新一代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其中生物製劑是以一種生物科技製造出的蛋白質,可以拮抗患者體內發炎因子,並針對個別不同發炎因子進行調控,讓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炎路徑能夠被精準阻斷,改善患者關節疼痛,並讓疾病達到穩定的控制。對於有考慮懷孕及哺乳的女性患者,目前也有適合的生物製劑,只要與醫師充分溝通,可以讓懷孕跟疾病控制獲得兩全其美的治療目標!高瑞鴻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囑,治療期間也應留意自身狀況,有問題應隨時回診檢查,避免相關併發症產生,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女星「皮肌炎」得年19歲 醫:1類型最快6周奪命
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飾演二女兒「芭碧塔」的童星蘇哈尼巴特納加(Suhani Bhatnagar),因罹患罕病「皮肌炎」,於16日不幸病逝,得年19歲。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得源指出,「皮肌炎」易被當作單純的皮膚病或關節疼痛,若屬於快速進展型,發病6至12周就有可能攻擊肺部奪命,因此及早診斷並介入治療是關鍵。陳得源表示,皮肌炎是種自體免疫疾病,這種疾病屬全身性,全身都有可能被侵犯,在台灣其實並非罕病,國內約有2千多名患者,該病也被健保認定為「重大傷病」。該病初期會有「皮疹」、「關節痛」或「肌肉發炎」,有患者可能會出現「近端肌肉無力」,爬樓梯或穿衣服都會受影響,所以很容易被當作皮膚病或關節疼痛。但也有部分患者,屬於僅有皮疹或關節炎,沒有肌肉症狀的特殊型,這種患者發病很可能會直往內臟攻擊。陳得源指出,若侵犯到肺部,很可能直接造成肺部用於交換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肺間質出現損傷,進而導致可能致死的肺間質病變。另外,「皮肌炎」也容易和其他腫瘤合併存在,包括乳癌、大腸癌、肺癌患者,可能同時會有皮肌炎,一般來說,只要透過抽血檢查,就可從對應的肌病變特異型抗體,進而釐清是否罹患皮肌炎。陳得源也說,部分患者是屬於來勢洶洶型的皮肌炎,一旦罹病,就會直接攻擊肺臟,在6至12周就有可能攻擊肺部奪命。醫師呼籲,若有「皮疹」、「關節痛」、「肌肉發炎」、「近端肌肉無力」等症狀者,可做抽血檢查,能夠及早發現,就有助控制病情。
頭痛、背痛、肩頸痛好困擾! 精準醫療時代下「疼痛」可以如何治療?
現代人常因工作、生活承受著種種壓力,常常覺得頭痛、肩頸痛,而平時不正確的動作、習慣也會造成許多疼痛問題。診所院長神經外科醫師張麟表示,根據門診統計,下背痛、骨盆腔綜合症候群、纖維肌痛症、肩頸上背等是最常見的疼痛問題,甚至COVID-19疫後造成的莫名疼痛在門診也相當常見。這些疼痛到底該怎麼治療呢?張麟醫師指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現在精準醫療的時代已非定律,疼痛可以透過全面性評估、個人化治療,精準有效改善惱人的疼痛問題。門診常見疼痛問題有「這些」 需個人化全面性評估疼痛的原因有相當多可能,常見疼痛包括下背痛、骨盆腔綜合徵、纖維肌痛症、肩頸痛、五十肩、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頑強性頭痛、偏頭痛、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以及全身痛(是否合併代謝、內分泌及情緒問題)等。疾病、外傷等也可能是疼痛的原因,張麟醫師提到,疼痛是一種受損與修復的過程,因此疼痛門診在治療上會優先處理、排除一定需要開刀的緊急或嚴重問題,傾聽病患主訴及觀察,經過完整評估後下一步才是治療。張麟醫師表示,在疼痛的部份,治療目標就是症狀能夠改善,矯正背後力學結構異常或營養素失衡問題,再依據病人情況訂定個人化治療計劃,包含相關支持系統等,全面性個人化疼痛評估與治療,以精準、有效改善疼痛問題。治療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止痛藥也非唯一解方而疼痛其實並非一般想像的單純吃止痛藥治療而已,張麟醫師分享,門診曾有一位患者是20歲女學生,中線兩側背痛已隱約出現一陣子,但上課時突然地刺痛,診斷發現其中下段背部脊柱旁兩側肌肉廣泛壓痛,兩側近腰方肌處也有壓痛,不過,這名患者無創傷或其他疾病史,月經正常但臉色顯得有些蒼白。張麟醫師提到,治療上建議患者到婦產科同步進行內分泌及風濕免疫科檢查,並先為她做增生治療,不過有暈針、怕針的情形,之後改用非侵入式的震波治療,並補充維生素C加強軟組織修復,2週後疼痛改善,後續再配合內分泌、維生素D補充治療。另外,還有一位69歲男性患者,3年前接受腰椎融合手術,但術後6個月又出現下背痛,近一兩個月痛感加劇,曾進行復健及物理治療2年合併藥物治療,但都無明顯改善,下背依然僵硬疼痛,薦髂關節處也有痛點。張麟醫師表示,針對這名患者,先安排了雙側腰椎第二背根神經節注射,治療後患者表示疼痛改善約5成,另外也為他進行雙側薦髂關節注射,不過只有短暫改善,之後又再度復發,因此改用高頻熱凝療法而後便獲得明顯改善。疼痛原因百百種,治療方式也各有不同,張麟醫師強調,若醫師沒有充分的時間傾聽患者,再做判斷並安排必要的檢查,最後病痛問題還是無法獲得有效改善,這是現行醫療環境下的問題,但其實透過個人健康的多面評估與精準治療,能讓看不好病、看不到病的疼痛困局獲得紓解,擁抱無痛的快樂生活。
年輕工程師下背疼痛難耐! 生物製劑治療成功控制病情
柏倫(化名)是名20多歲電腦工程師,今年年初逐漸出現下背到臀部疼痛,早上起床時背部尤其僵硬難受,就醫多次都未能有效緩解。疼痛讓他後半夜睡眠難以安穩,嚴重干擾平日工作及生活品質,輾轉至免疫風濕科檢查求診,確認是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收治個案的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弘正醫師表示,柏倫前三個月使用傳統消炎止痛劑治療,疼痛及僵硬的緩解改善有限,檢驗發炎指標持續居高不下。醫病共同討論後,加入生物製劑治療,病情快速獲得穩定控制,柏倫現在不僅一夜好眠,白天正常工作,也可以開心騎腳踏車及從事其他戶外運動!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 列台灣重大傷病第三名全身性風濕免疫疾病常源自病人的免疫系統紊亂,導致慢性發炎,也常造成器官系統功能受損。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更列台灣重大傷病排名的第三名!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蔡世滋醫師表示,風濕病因為肌肉骨骼系統的退化、發炎或代謝異常,造成疼痛、僵硬與運動限制。最常見的是一般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其次是發炎性的風濕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以及代謝性問題所造成的風濕病。風濕疾病藥物選擇多元 積極治療提高生活品質蔡弘正醫師說明,目前風濕疾病有許多治療選擇,傳統會先使用消炎止痛劑,再來是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s)。在這些傳統的藥物治療下,病人通常可以獲得不錯的控制。若是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會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治療,以期鎖定標靶,進行更精準的治療。目前有口服、點滴及皮下注射等多元藥品治療,相較傳統藥物能更快緩解患者症狀,提高生活品質。二位醫師共同提醒,冬季來臨氣溫驟降,風濕疾病患者應注意保暖、按時服藥,並建議施打疫苗提高保護力,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醫師父子檔傳承 攜手造福廣大風濕疾病患者近年來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總是排著長長的人龍,蔡世滋醫師行醫四十多年,不遺餘力,耐心仔細的治療每一位病患,曾經病人票選為專治難病的第一名風濕免疫科醫師。他的兒子--蔡弘正醫師從小耳濡目染,受父親啟發,近年也加入風濕免疫醫療領域,期盼未來父子檔持續攜手,造福眾多風濕疾病患者。
比癌症致命?肺纖維化5年存活率低 「健保擴大給付藥物」降死亡率
日常咳喘以為小感冒?一名從事醫護工作的47歲女性,咳、喘症狀持續數周後前往就醫,經醫師檢查確診為間質性肺病,並照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後,診斷患有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肌炎」。在風濕免疫科與胸腔內科共同的治療與追蹤下,症狀初步獲得控制,但沒想到兩年前竟突然喘到無法呼吸,送急診發現其間質性肺病已進展成慢性漸進性肺纖維化,隨後短短半年間急性發作又再度重演。歷經兩次急性惡化的她,肺功能已不到正常人的一半,體力更是大不如前,連爬樓梯都會喘不過氣,生活品質嚴重受到影響。後續在醫師建議下,自費使用抗肺纖維化藥物治療,有效延緩肺功能惡化,但長期下來卻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只能選擇停藥,期間不僅開始擔心急性惡化隨時會再度襲來,生活也過得戰戰兢兢。所幸,日前健保署宣布自今(2023)年12/1起,抗肺纖維化藥物健保擴大給付對象,幫助肺纖維化病友可以免除急性惡化及與死亡風險,未來預計超過1,300位慢性漸進性肺纖維化病友受惠。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鶴健教授指出,肺纖維化由於疾病進展因人而異且變化多端,若未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5年存活時間比許多癌症還低。過去抗肺纖維化藥物健保給付對象僅包含特發性肺纖維化及全身性硬化症有關之間質性肺病,這次感謝健保署擴大給付對象至所有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的病友,期盼能降低肺纖維化的高死亡率。收治該名多發性肌炎病友的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教授指出,肺纖維化成因非常多樣,肺部本身的疾病如過敏性肺炎、自體免疫疾病、吸入性外部危險因子都可能導致肺纖維化的產生,外部危險因子包含長期吸菸、處於化學物質暴露環境、空汙等。而慢性漸進性肺纖維化所造成的肺部損傷不可逆,在過去,病友並無定期追蹤肺功能的觀念,加上還沒有研發出針對抗肺纖維化的藥物,即使早期發現肺部受損跡象,也無法獲得完善的治療,使得病友對於治療上態度較消極。近年隨著抗肺纖維化藥物問世,可避免肺纖維化持續進展,延緩病情惡化效果顯著,經臨床試驗證實可減少57%的肺功能下降,且根據亞洲族群的分析結果顯示,可降低74%急性惡化發生與死亡風險。現階段治療慢性漸進性肺纖維化的首要目標就是穩定住病情,減緩肺功能惡化的速度、延長存活期,鄭世隆教授強調,間質性肺病高危險族群以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友佔大宗,其中有三成病友會發展成慢性漸進性肺纖維化,更是死亡的主因。因此,建議病友在確診間質性肺病的同時,先確定本身是否罹患自體免疫疾病,也提醒所有肺纖維化的高危險族群,除了胸腔內科以外,再搭配風濕過敏免疫科、影像醫學科、復健科與病理科等多專科團隊共同照護,對治療上有絕對的益處,而這也是未來肺纖維疾病診治的重要趨勢。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蔡昀臻醫師也分享曾收治一名年約60歲的退休女性,因咳、喘症狀至胸腔科診斷出慢性漸進性肺纖維化後,轉介至風濕過敏免疫科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患有硬皮症,住院期間其肺部功能已嚴重喪失,需透過氧氣罩才能維持呼吸,後來申請抗肺纖維化藥物治療半年至今控制穩定,已進步到可自行走路去買菜,甚至從事喜愛的瑜珈運動。蔡昀臻醫師表示,雖然肺纖維化無法被根治,但透過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效果顯見,病友生活品質也有所提升。蔡昀臻醫師補充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乾燥症、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紅斑性狼瘡等,都是肺纖維化的高危險族群,病友一旦併發肺纖維化,5年死亡率高達近四成。但過去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多半僅關注表徵疾病的變化,而忽略肺纖維化的徵兆,例如有些病友長期咳嗽感到不對勁,常當作是小感冒另尋診所就診,並不會在風濕過敏免疫科回診追蹤時主動與醫師反應,等到呼吸道症狀日趨嚴重就醫時,肺部通常已有大面積的損傷。因此,蔡昀臻醫師提醒,自體免疫族群病友一定要建立起定期檢測肺功能習慣,有任何肺部症狀應主動與醫師反應,才有機會阻止肺纖維化持續進展,預防肺部急性惡化。
肌腱斷裂疼痛不堪!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侵蝕惹禍
一名45歲的家庭主婦怡君(化名),每日忙於照顧孩子及整理家務,兩年前手指出現莫名腫脹,且常常起床時感到全身痠痛,多次就醫都無法緩解疼痛,後來連騎機車或打開醬油瓶都出現困難,常常痛到忍不住對家人發脾氣,親朋好友卻直指她是想偷懶不做事,讓她苦不堪言。後來轉診到風濕免疫科,經診斷確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檢查發現怡君手部關節異常突起,經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顯示肌腱已因長期發炎造成嚴重侵蝕,造成伸指肌腱斷裂,最後決定手術開刀修復,另外因發炎指數持續過高,評估後協助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介入治療,半年後成功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讓她重獲快樂的家庭生活。類風濕性關節炎易破壞關節及韌帶 合併共病恐少活十年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凱倫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發炎疾病,正常的關節裡有一層薄薄的關節滑膜細胞,主要作用是保護關節表面及潤滑,維持關節正常運動,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會造成身體內的免疫系統亂掉,導致滑膜細胞異常增生和發炎,進而擴散到全身各個關節,特別是手指、手腕、掌指關節及指尖關節等部位,嚴重會導致關節永久變形,造成握持筷子、湯匙或進食等動作變得很困難,有些甚至會侵蝕韌帶,造成韌帶斷裂影響關節正常功能。蔡凱倫醫師補充,類風濕性關節炎因長期慢性發炎,會影響關節功能及消耗身體營養素,引發關節外的併發症產生,例如心血管、大腦神經系統,或引發貧血、脂肪代謝、膽固醇升高及血脂異常,甚至會導致骨質疏鬆及憂鬱症。根據調查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合併上述併發症或共病時,壽命會比平常人少10歲。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 大幅縮短疾病診斷時間蔡凱倫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進展相當緩慢,民眾不易察覺,建議平時可透過333法則先自我評估,若關節疼痛部位超過三個;晨間僵硬超過30分鐘以上及關節疼痛超過三週,就應立即就醫檢查。專科醫師在診斷時會參考2010年歐美風濕病學會的建議,評估患者症狀持續時間是否大於六週、關節侵蝕位置程度及患者抽血的發炎指數(例如: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CP...等)來做綜合判斷,並透過X光片、核磁共振或骨骼肌肉超音波詳細檢查是否有關節侵蝕現象,其中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在診間就可以進行,大幅縮短疾病診斷時間。遵從治療三部曲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緩解症狀蔡凱倫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可分為三部曲,第一部就是「救急症狀緩解」,醫師會使用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第二部曲是「基礎打底免疫治療」,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減輕發炎症狀;第三部曲是採「高專度專一性治療」,也就是使用標靶藥物(針劑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可針對特定發炎物質或細胞進行專一結合,精準治療達到減少發炎和保護關節的目標。建議患者可以跟醫師充分溝通,選擇適合的治療藥物。蔡凱倫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疾病,民眾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誘發疾病。除了不要吸煙及維持牙齒健康,減少有害物質刺激外,適當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保持愉悅心情、控制體重及良好的睡眠都可以幫助疾病管理和緩解症狀,治療期間要定期回診檢查和按時服藥,就可以擁有快樂的正常生活。
體重過重OL腳痛到走不出家門!竟是受「類風濕性關節炎」 所苦
成年女性請注意: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會逐漸破壞關節結構,恐讓你全身疼痛到連出門都難!35歲的小婷(化名),體態豐腴、體重破百公斤,家族病史母親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12年前,當她23歲大學剛畢業時,兩側手腳關節出現僵硬疼痛,原以為係工作忙碌所致,不以為意。沒想到漸漸地連日常的開個門、廚房中開火煮飯、開車等動作都感到困難、甚至幾乎無法出門,工作也受到影響。後來就醫檢查發現小婷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RA)」,開始先用抗發炎藥、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所幸後續符合健保給付資格,自2015年起陸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迄今狀況改善、關節腫脹熱痛都獲緩解,可如常生活作息、也恢復上班工作,更可定期開車載媽媽一同回診,生活回歸常軌,讓她好開心。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紅腫熱痛 關節恐逐漸破壞或變形診治小婷的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蔡世滋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系統失常,關節滑膜發炎、過度修補增生,逐漸破壞關節結構;全身受侵犯部位主要為關節、且多為對稱性,造成關節紅腫疼痛,甚至磨損、破壞及變形;有些病人甚至會侵犯關節外的器官系統,屬於一種全身性免疫發炎疾病。好發於30-60歲的中年婦女 不單影響關節 也可能擴及全身蔡世滋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年齡,較常見於30至60歲間,尤其中年婦女較容易發病、男女比約1:3;然而年輕小孩(16歲以下)及高齡男女性也都可能發生,只是比例較不懸殊。此病之致病機轉包含:環境因素(如抽菸)、宿主(病人)本身因素(如基因)、微生物等媒介(感染)有關,詳盡的病因仍未被徹底了解。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全身上下關節,還會侵犯其他器官及併發共病,包括心血管硬化、肺纖維化...等。台灣的病人一開始先出現關節外症狀的比例較低,多半都以關節出現問題為主。診斷須多方面綜合評估 治療已有良好藥物可控制在診斷上,蔡世滋醫師說,除檢視臨床症狀外,早年多以抽血檢驗發炎指標及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為依據,但其他的免疫疾病也會出現關節痛及類風濕因子,可能造成診斷困擾。近年來檢驗項目增添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CCP),其敏感度(sensitivity)比類風濕因子更高,而且專一性高,可在臨床症狀產生前或疾病早期幫助診斷。臨床上也以病人受侵犯關節的數目、發炎指標(ESR及CRP)、RF及anti-CCP等計算「分數」,輔以診斷。對於治療方面,蔡世滋醫師說,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很大進展。過往傳統採階梯漸進式治療,先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治療一段時間,若關節腫痛與發炎指標未獲改善,再加上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但仍有不少病患經使用抗風濕藥物及類固醇仍無效,甚至副作用產生。隨著科技進步,2000年後出現生物製劑,不僅抑制發炎、消除腫痛,對於較難控制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獲得快速有效的控制,進而防止關節破壞及殘障發生。治療把握「機會之窗」 正向積極面對疾病蔡世滋醫師提醒,現今的治療強調掌握「機會之窗」,在關節未達不可逆的破壞前,採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介入治療。面對這個疾病,要找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諮詢,並與其他病友共同學習、分享經驗。透過醫病溝通、決策共享,病情多能獲得大幅改善。另外,此病女性患者較多,即使懷孕,也有適宜的藥物可以使用。
35歲女老師突「忘了自己」疑癡呆 赴院發現罹患「免疫性腦炎」
失智症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大陸江蘇就有一位英文女老師某日突然有癡呆症狀,才3天連一個英文單字都不記得,家人急忙將她帶到當地醫院,結果就被檢查出罹患自體免疫癡呆。根據《陸媒報導》,近日一位來自揚州的35歲女子出現疑似癡呆症狀,她的職業是英文老師,不過就連自己最孰悉的英文單字都記不得,家人發現不對勁後就把她帶往揚州大學附設醫院做檢查。據悉,揚州大學附屬院的神經內科副主任許笑天表示「病人來的時候已經有痴呆症狀,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醫院為女子做了腦部核磁共振後,檢查顯示她的頭顱左側頂枕顳葉異常出現高訊號,不過考慮患者是年輕人,臨床表現為快速進展性癡呆,影像學存在異常病灶訊號,經過腦脊隨液相關指標檢測,臨床初步診斷為自體免疫性腦炎導致的失智症。許笑天表示,自體免疫性腦炎主要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產生了攻擊自身腦組織的特異性抗體。自體免疫性腦炎患者在病發前都會有類似感冒症狀發生,之後就會出現像是「認知障礙」、「精神行為異常 」、「記憶力下降」、「癲癇」、「語言障礙」等的症狀。據報導,該名女老師在醫生進行免疫球蛋白治療的5天後,痴呆症狀有快速緩解,不過即便如此,許笑天仍認為不可懈怠,「根源還尚未找到,因此有存在復發風險。」經過風濕免疫科聯合會診,最後確定女老師是因為「乾燥綜合症」引發「自體免疫性腦炎」,引發失智症狀。目前女老師從神經內科轉至風濕免疫科,接受長期慢病藥物治療,要從根源終止再次出現類似病徵出現。許笑天表示全球超過千萬人有認知症,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類型,年輕人也可能罹患,且老年癡呆不等於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僅是癡呆症中的一類型,佔所有痴呆症病例60%~70%。他進一步說明,認知症是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腦損傷」、「自體免疫疾病」、「血液傳染性疾病」等。
不是過敏!這種罕病會水腫卻不癢 30歲男歷經10年追蹤才確診
30歲的小李(化名)多年來出現反覆性水腫,初期水腫症狀為不明原因地在單側肢體出現,每次發作持續3~5天便會自行痊癒,由於水腫處僅有輕微疼痛,患者一度未予以重視。然而,隨著發作頻率逐漸增加,每2個月就發病一次,讓他決定就醫,經多次檢查後仍未能找出真正病因,直到有次水腫發生在喉嚨,險些壓住氣管,才經由急診室轉診至風濕免疫科進一步檢查。經過醫師長達十年追蹤和治療,加上醫療檢測工具的進步,最終在近期的抽血報告中發現患者血清中的補體C4數值低下,同時C1抑制酶(C1-esterase inhibitor,C1-INH)數值也低下,確定小李罹患第一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收治小李的基隆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吳詹永嬌醫師表示,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是一種極為罕見且致命的疾病。根據估計,全台約有300人受到HAE困擾,但僅有36名患者被正式記錄在罕見疾病通報系統中,由此可見大多數的患者仍然未被及時診斷。由於HAE臨床症狀為局部水腫及疼痛,民眾很容易與過敏症狀混淆,其實二者之間最大的差異點,就是HAE並不會癢,且不會出現突出皮膚的疹子。吳詹永嬌醫師表示,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發作具有不確定性及反覆性,因此若是發生在臉部的水腫,可能發生眼睛腫到張不開,或是嘴唇腫脹看起來像香腸嘴,甚至造成嘴巴無法閉合等情形。此外若是水腫發生在腸胃道時,反覆的腫脹也會造成患者猶如生產般的腹痛、腹水甚至無法進食,且常被誤診為腹部急症,因而接受不必要的腹腔手術;有些患者甚至因為水腫發生在咽喉以及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緊急時還需插管或進行氣切手術,倘若沒有及時救治將有窒息的致命危機,千萬不得輕忽。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陳遊醫師指出,目前最常見的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是第一型,約佔病患的85%。該型HAE是由於C1抑制酶(C1-INH)不足引起的;第二型HAE則佔病患的15%,其原因是C1抑制酶功能異常,兩型皆是SERPING1 這基因上面的變異所致;而極少數小於1%的患者則與其他的基因有關。當C1抑制酶不足時,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使體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水腫和發炎反應,但目前對於HAE的發病原因仍無法明確判斷,有時可能是自發性的腫脹,也有患者是因為緊張、面對高度壓力的生活事件,或是牙科手術、外科手術等刺激而誘發發作。陳遊醫師說,臨床上常見的診斷方式,除了透過反覆性的腹痛,肢體腫脹,喉頭水腫等臨床症狀,及了解是否有家族病史外,也能透過抽血檢測C3與C4的含量來做初步判斷,另外部分醫學中心也能檢驗體內C1抑制酶的含量,以及進行基因定序等變異點位確認,更精準確認患者病症,以接受正確的治療和穩定控制,避免發作時導致嚴重後果及影響生活品質。由於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發病時,常被患者及醫護人員誤認是過敏,進而延誤治療或是使用不適切的治療方式;因此醫師們共同呼籲,倘若民眾發現自己有家族病史,或出現反覆性的水腫、腹痛、且具有喉頭水腫病史等狀況,都應該盡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症狀,透過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患者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減輕症狀,並改善生活品質。
胸痛誤認心肌梗塞 就醫查出竟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今年23歲男大生小偉(化名),平常除了忙於上課學習,也喜歡跑步、打籃球。半年前開始經常覺得下背痠痛僵硬、尤其早上起床時更明顯。小偉以為可能只是運動傷害,休息一陣子就會好。後來有次半夜莫名出現胸痛,呼吸不順,小偉擔心是心肌梗塞,請同學陪同到急診就醫,心電圖與抽血檢查卻都正常。後來除了偶爾胸痛外,也開始出現屁股疼痛,甚至腳後跟、膝關節也會腫脹。經過三個月休養,症狀都沒有解除,上網查資料後決定求診風濕免疫科醫師,最後確認罹患「僵直性脊椎炎」。腰痠背痛超過三個月 應提早警覺恐疾病上身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王愷君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錯亂的免疫系統攻擊中軸及周邊關節的一種關節炎,最容易影響脊椎跟骨盆交界的薦腸關節,甚至是腰椎、胸椎或是頸椎,引發背痛、僵硬等不適,尤其是出現在清晨或久不活動時。民眾若出現症狀持續時間至少超過三個月時,應該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檢查。僵直性脊椎炎除了會產生上述關節疼痛外,錯亂的免疫系統也會攻擊肌腱或韌帶與骨骼連接的部位,造成接骨點炎,可能造成膝關節周圍或腳跟阿基里斯腱腫脹疼痛,甚至出現胸口肋骨疼痛,讓患者誤以為是心肌梗塞。另外,虹彩炎也是常見的併發症,容易造成眼睛反覆紅腫、視力模糊或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僵直性脊椎炎易找上年輕族群 抽菸會加重病情王愷君醫師說,造成僵直性脊椎炎的原因包括遺傳、環境及感染等因素誘發,其中遺傳部分與人類白血球抗原B27(HLA-B27)基因有關,超過九成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都帶有HLA-B27基因。但在所有帶有HLA-B27基因的人中,只有約5%左右會發病。因此,就算有家族病史或帶有基因,只要平常生活好好保養,出現症狀及早就醫檢查,民眾可以不必過度擔心。另外,臨床上常見僵直性脊椎炎比較常見於20或30歲的年輕族群,男性多於女性,主要是這族群活動力較強,常因為運動造成衝擊或受傷等因素造成疾病誘發。抽菸則是另外一個誘發疾病活性的重要因素,病友千萬要注意。藥物治療多元化 醫病充分溝通最重要王愷君醫師說明,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的第一線治療主要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給予免疫調節藥物為主,通常可以控制一些疼痛、不適及僵硬症狀,若效果不佳就需要考量使用針對特定發炎因子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來治療。對於已經懷孕或正在哺乳的女性患者,不建議長期或過度使用消炎止痛藥物,目前已有適合這族群患者的生物製劑可以使用,女性患者不必因為擔心懷孕或備孕而面臨停藥困境,只要事前跟醫師充分溝通,及早調整用藥方式,仍然可以順利懷孕與生產。均衡飲食不亂補 舒緩運動睡好覺遠離疾病發作王愷君醫師提醒,隨著國人生活水準及醫療環境提升,目前臨床已經比較少見很嚴重才就醫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加上醫療技術及創新藥物都可以讓治療中的患者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建議患者平常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早睡早起,並挑選一個讓自己覺得舒服的床墊,枕頭也不要太高;另外就是不要抽煙,運動時可以選擇像游泳或瑜伽等低衝擊性及緩和性的活動。飲食方面只要維持均衡飲食就可以,不需特別進補或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避免誘發免疫反應或造成免疫錯亂,反而加重疾病病情。
乾癬會造成全身系統性共病 該如何治療、控制?醫師告訴你!
許多人認為乾癬只是一種會讓皮膚脫屑、紅腫、發癢的皮膚疾病,但事實上乾癬影響的並不只有皮膚,而是全身器官組織。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盧俊瑋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皮膚疾病,Th17、介白素(如:IL-23、IL-17)等自體免疫細胞會攻擊皮膚下的組織,嚴重會影響其他內臟器官。 乾癬不只有皮膚症狀 還會造成全身系統性共病乾癬除了皮膚之外,還會影響到指甲、關節等,甚至合併產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白斑、腸躁症等系統性共病。盧俊瑋醫師提到,以乾癬這個疾病本身來說,最常見的共病其實還是乾癬性關節炎,會影響指甲結構,使手指及關節發炎腫脹、變形,嚴重影響生活。了解乾癬治療方式 避免共病出現嚴重影響生活乾癬對健康、生活的影響範圍相當廣,因此千萬不可輕忽,目前治療可分為4線,包含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照光治療、生物製劑等。盧俊瑋醫師表示,一般可先考慮使用類固醇合併維他命D衍生物,症狀惡化時再考慮用免疫調節劑,那也有照光治療,這3種治療如果都未達到足夠的治療效果,就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目前生物製劑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包含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介白素IL-17抑制劑、介白素IL-12/23抑制劑以及介白素IL-23抑制劑等,可中斷皮膚免疫細胞裡發炎介質的釋放、抑制活性,來控制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的變化。此外,生物製劑可以達到個人化、精準化醫療,盧俊瑋醫師說明,當病人的疾病產生與某種細胞激素,比如說與介白素活化特別有關的時候,選擇適合病人的介白素抑制劑,其實是最能對症下藥的治療方式,而個人化及精準化的醫療重點就在於這裡。▲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盧俊瑋醫師早期治療、早期中斷 「T to I」才可減少共病機率早期治療對乾癬控制相當重要,若沒有在早期獲得良好治療,共病發生的機會就會越高,不過所謂的早期治療並不單純只是盡早治療而已。盧俊瑋醫師提到,國際上有個名詞叫「treatment to interception(簡稱:T to I)」,就是「早期治療、早期中斷」,由於目前認為共病是乾癬性關節炎及乾癬後續產生的問題,若能在一開始發現疾病時,就試著用較高強度的免疫調節藥物或生物製劑,早期控制系統性發炎,病人後續產生嚴重共病的機率可能會較低。雖然,一般疾病治療及健保給付都會建議先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嘗試,但盧俊瑋醫師表示,目前國際上部分皮膚科、風濕免疫科醫師認為,乾癬病人與其一線一線從弱效到強效的治療,不如一開始就先用較後線的生物製劑控制疾病進程,對於病人後續產生共病的機率可以大幅的減少,不過這樣的想法仍需更多臨床實驗證實,也必須考量對社會及個人經濟層面的影響早期治療並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才能避免乾癬惡化及共病風險,而除了治療以外,醫師也提醒民眾應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因為這是一切疾病預防與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年紀輕輕就患類風濕關節炎 徵兆出現應及早治療勿耽誤
「什麼?原來我20年前就得類風濕性關節炎?」今年39歲的琪琪(化名),19歲時就出現手部關節疼痛,以爲是打籃球造成的運動傷害,因此沒放在心上。多年來手部關節脹痛情況時好時壞,疼痛成為她的朋友,到處求醫也找不出原因;就在生完兩個可愛孩子,中間曾經停藥一段時間,琪琪發現四肢關節疼痛得越來越嚴重,甚至抱小孩都有困難,而且手指已明顯變形嚴重,輾轉到風濕免疫科就醫,經檢查問診綜合評估確定罹患診斷為「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收治個案的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詹天明醫師説,當初琪琪走進診間時,可明顯看出她的手部關節嚴重變形,讓醫師感到非常訝異!後來聽她主述病史竟然可能已長達20年,卻未被正確診斷與積極治療而錯過黃金的治療時機,相當可惜。幸好琪琪積極配合醫師,也符合使用生物製劑介入治療,病情獲得明顯改善與控制,現在能夠重拾快樂的生活,與孩子們共度美好時光。關節莫名紅腫熱痛、活動度受限 應及早就醫檢查詹天明醫師說明,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其特點是會引發關節異常發炎,早期症狀包括關節無故出現紅腫、發熱和疼痛,另外關節活動度也會因受限而無法靈活自如。值得注意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大特點就是多關節發炎腫痛,早上起床時會感覺關節特別僵硬,休息也不會改善,如果出現這些徵兆和跡象,應及早就醫進行評估和診斷。詹天明醫師補充,目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詢問病史及症狀以外,還會進行一些抽血液的檢驗,例如紅血球沉降速率(ESR)、C-反應蛋白(CRP)、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CP)、類風濕性因子(RF)、抗核抗體(ANA)...等,外加手部X光或超音波等綜合評估來診斷,患者應耐心配合醫師診斷與治療。多元藥物可選擇 與醫師溝通以尋求最佳治療目前治療方面,詹天明醫師表示,一旦確定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會開始使用免疫調節藥治療,搭配消炎藥物或類固醇,過程中若發現使用了兩種以上免疫調節藥物且足夠劑量,但症狀仍未明顯改善,可能就會考慮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介入治療。生物製劑是由生物系統製造的大分子蛋白質,可以針對特定的免疫反應進行調節,通常是通過阻斷或干擾特定的免疫細胞、蛋白質或分子的功能,從而調節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生物製劑具有一定的選擇性,能夠針對疾病的致病機制進行精準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醫療需求和風險評估,與病患溝通最佳的治療選擇。正向積極面對疾病 切勿相信偏方治療詹天明醫師提醒,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非常多元,可以使用的武器相當多。患者千萬不要感到沮喪,應該積極正視面對它。這就像是NBA球員在整個賽季中的過程一樣,一開始他們會努力保持穩定的表現,而季後賽則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舞台。在這個時候,球員必須繼續保持專注,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避免關節變形,並在這場「比賽」中獲得勝利。
轉門鎖、擰毛巾卻手痛 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找上門
43歲的上班族梁小姐(化名),某天發現手部關節出現僵硬微痛的狀況,以爲是小病自然就會好,她都不放在心上,後來症狀愈來愈嚴重,連轉門鎖、擰毛巾手都痛,也無法正常打字,嚴重影響日常及工作活動度,驚覺不對趕緊就醫。 經就醫檢查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檢查發現梁小姐血液中的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高達500多 IU/ml,是一般人的數十倍(正常值約為<15IU/ml,各醫療院所標準不同),代表著預後不佳的指標。初期先以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數個月,梁小姐的症狀並未獲得顯著改善,經醫師的評估後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病情大幅改善,關節活動度明顯輕鬆許多,可以正常工作及做家事,類風濕因子數值也逐漸下降恢復正常。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手部 逐漸蔓延到全身關節高雄暨屏東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濕科林峻宇醫師表示,免疫系統主要能保護人體免受外來的病原體(如細菌、病毒、黴菌等)的侵害。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免疫系統異常而攻擊自身細胞,尤其是關節處進而導致發炎產生。症狀通常從手部關節(如手指、手腕)開始出現,且多為對稱性的發炎,蔓延至全身關節。若不積極治療可能導致關節腫痛、損壞,甚至變形、活動度受限。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超過10萬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並好發於中年女性,男女比約為1:3。多元藥物控制疼痛發炎 第二線生物製劑精準抑制林峻宇醫師表示,診斷方式除了症狀及病史詢問,還會佐以抽血、X光、超音波等檢查。抽血可量測患者體內的類風濕因子,指數越高則代表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越高,而針對腫痛部位,也可透過超音波檢測滑膜的增生、骨頭破壞侵蝕等狀況,也能偵測局部血流增加,來辨別該處有無發炎。在治療方面,林峻宇醫師指出,為了抑制患者自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藥物控制仍是最重要的一環。第一線會以免疫調節劑(或免疫抑制劑)來控制體內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以減緩免疫系統對關節部位的攻擊;也會配合患者的疼痛情況,使用消炎止痛藥物或短期低劑量類固醇來改善發炎,若第一線藥物治療使用三到 六個月未有改善,會進一步評估是否使用生物製劑介入治療。林峻宇醫師表示,相比傳統藥物治療,生物製劑的作用較為精確,能針對造成發炎的細胞激素進行中和,藉此抑制發炎,減少疼痛、腫脹,最重要的是能減輕關節破壞,助於恢復患者的關節功能。生物製劑多元選擇 懷孕與疾病皆能兩全林峻宇醫師表示,現在的生物製劑非常多元,有口服藥物、皮下注射、靜脈注射等方式。醫師會針對患者發炎情況及身體狀況來評估適合的治療方式。此外,多數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為女性,若有備孕計畫,或是孕期間需要持續治療,目前也有懷孕全期都能使用且無需停藥的生物製劑能選擇,只要及早與醫師溝通用 藥,懷孕與疾病控制皆能兩全。林峻宇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最重要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如果民眾發現關節出現疼痛、腫脹,睡醒時晨間僵硬超過一小時,活動30分鐘以上才能緩解,並出現開門鎖、擰毛巾、騎車轉油門...等動作時有困難,症狀持續兩至三週,就該尋求風濕免疫科的診斷,來評估是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胸悶氣喘反覆發作 當心是肺動脈高壓!
65歲張阿姨,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及心臟科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頻繁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經過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詳細問診及檢查之後,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在作祟,於是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肺高壓疾病 分為五大類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肺高壓依據不同成因可大致分為五大類,以第二型及第三型最為常見,也最容易診斷,而剩下的三種型態則較少,必須有經驗的醫師,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1)第一型:肺動脈高壓,因遺傳、特殊疾病、藥物、結締組織疾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或不明原因等,造成肺動脈管壁異常增厚、阻力上升;(2)第二型:左心衰竭,因左心室收縮或舒張異常或瓣膜病變等引起;(3)第三型:慢性肺部病變,因肺部或換氣異常所引起,常見於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高海拔缺氧;(4)第四型: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常見於肺栓塞所殘留的併發症,慢性血栓造成肺動脈阻塞或硬化導致阻力及壓力上升;(5)第五型:其他多重因素,包括鐮刀型血球貧血症、類肉瘤、甲狀腺亢進、腎衰竭等問題所造成。要診斷肺高壓 利用檢查工具陳玠宇醫師表示,診斷肺高壓必須使用合適的檢查工具,包括血液檢驗、心電圖、胸部X光片、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掃描、核磁共振掃描及心導管血行動力學檢測或血管攝影等,依據不同病況安排進一步相關的檢查。一旦確立肺高壓診斷,須加以判斷其種類成因,並提供相對應之治療,並且須做疾病風險分級,且加以檢視治療後之療效。2022年歐洲心臟及胸腔學會已下修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毫米汞柱(過往需大於25毫米汞柱),即定義為肺動脈高壓;並建議若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右心擴大、三尖瓣膜逆流流速大於2.8米/秒或右心室收縮力下降等,須進一步判斷是否有肺動脈高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