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評估
」 地震 加熱菸 心血管疾病 玉山 金門![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94511/sm-212698b2226e3b4e651f7efc7fb8c376.jpg)
多國對DeepSeek採取風險控管 賴清德:需加快腳步發展AI技術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慧(AI)模型引發資安疑慮,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5)日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中國透過AI服務影響全世界的價值觀,這對民主同盟國家產生的風險非常巨大,台灣處於受影響的第一線,不可不慎。並表示,台灣在經濟文化方面無可避免受到中國的影響甚巨,需要加快腳步發展AI技術。民進黨今天召開中常會,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秘書長侯宜秀,以「中國對大型語言模型的言論管控與台灣因應之道-以深度求索(DeepSeek)為例」為題進行專案報告。民進黨發言人韓瑩會後轉述賴清德談話表示,感謝侯宜秀的分享,讓大家了解中國對於大型語言模型言論管控的現況,以DeepSeek為例,提出風險評估與建議。賴清德說,侯宜秀簡報中提到,隨著全世界對於AI服務需求持續增長,中國的大型語言模型在全球市場擴張,中共的內容審查機制會更嚴格、言論自由會更受限制,中國透過AI服務影響全世界的價值觀,這對民主同盟國家產生的風險非常巨大,台灣處於受影響的第一線,不可不慎。賴清德表示,目前DeepSeek AI服務,在模型語言訓練上有思想審查偏見及限制訊息,也有侵害個人隱私及資料取得等疑慮,世界各主要國家(美、英、法、日、韓、澳洲、印度、愛爾蘭、義大利及馬來西亞等國)皆對DeepSeek進行評估並採取風險控管,下週將在法國舉辦的「人工智慧行動峰會」(AI Action Summit)也即將進行討論;行政院也宣布公務機關禁止使用DeepSeek,要強化政府機關資安防護罩。賴清德說,面對極權主義擴張與威脅,主要國家紛紛建構自己的主權AI,由於地緣政治因素,台灣在經濟文化方面無可避免受到中國的影響甚巨,需要加快腳步發展AI技術,並且擴大各領域AI應用服務,建立AI法規治理,強化資料治理架構,與民主國家緊密鏈結。賴清德表示,侯宜秀提到的幾項建議都非常好,請行政部門參考;政府要打造具民主價值的智慧科技島,讓台灣更為安全繁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94044/sm-6111ad0d0a1ebaf9dd6e1387e84738d1.jpg)
勿輕忽「骨質疏鬆」! 醫:易骨折治療費高
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地骨質會流失、骨密度下降,導致骨質變得脆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輕微的跌倒或碰撞,都可能造成骨折,通常容易發生在脊椎、髖部和手腕等部位。柳營奇美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宣志表示,一個生活原本能正常自理的成人,一旦發生骨折,不僅要承受骨折帶來的疼痛,還要面對龐大的醫療支出。若造成短期或長期的失能,患者還需要額外支付看護及復健費用,對家庭及社會而言,是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勞動力損失。對此劉醫師強調,及早進行篩檢與治療,能有效預防骨折的發生,進而避免上述種種負擔。骨密度檢測只需10分鐘 醫提醒「這2族群」必做!以髖部骨折為例,劉宣志醫師指出,台灣平均每年約有2萬例髖部骨折發生。根據健保署分析資料,每位患者在發生髖部骨折的一年內,醫療相關支出約為15萬元新台幣,第二年及第三年各需約10萬元。即便投入如此高昂的成本,仍有10至15%的患者於一年內不幸離世。相較之下,骨質疏鬆症的檢測,不分國籍、種族和性別,皆透過骨密度檢查進行診斷。骨密度檢測為非侵入性檢查,檢測方式類似X光,自費價格約1,000元,只需花費約10分鐘即可完成。劉宣志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健保對骨密度檢測的給付,僅限於已發生脊椎或髖部骨折的患者。而骨質疏鬆症治療的健保給付,需符合以下任一條件:骨質疏鬆症(T值小於-2.5)合併一處脊椎或髖部骨折,或骨質稀少(T值介於-1與-2.5之間)合併兩處脊椎或髖部骨折。換言之,健保給付僅涵蓋骨鬆且合併嚴重骨折的患者,如果患者已檢測出骨質疏鬆或骨質稀少,但未曾發生骨折,或骨折部位不在脊椎或髖部,則無法獲得骨質疏鬆症藥物的健保給付。不過,專家學者仍建議65歲以上女性與70歲以上男性,無論是否發生過骨折,一律應進行骨密度檢查;而65歲以下的停經婦女,也應進行骨質疏鬆的風險評估,並視情況安排進一步檢查。骨質疏鬆治療不要拖!早期介入助維持生活品質劉宣志醫師提醒,國內外醫療指引均建議,50歲以上成人應該保持適度的運動,補充足夠的鈣質及維他命D。一旦經骨密度檢查確認為骨質疏鬆,就應立即投入藥物治療,而非等到發生骨折後才進行補救。藥物治療成本約為每月1,000元,雖然不算低,但若與骨折後動輒數十萬元的醫療支出,以及可能造成的永久失能甚至死亡風險相比,實屬九牛一毛。骨質疏鬆症的初級預防利大於弊,這點也已獲得國外許多研究文獻的證實。柳營奇美醫院在過去兩年針對150位50歲以上、未曾發生脆弱性骨折的民眾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結果顯示有46 %診斷為骨質疏鬆症(T值小於-2.5),另有約1/3為骨質稀少(T值介於-1與-2.5);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中,有46%同意接受治療。劉宣志醫師強調,透過及早檢測、發現和介入治療,骨質疏鬆症患者除了要接受藥物治療外,其餘生活與一般正常人無異。劉宣志醫師指出,就如同對抗新冠肺炎,施打疫苗的花費遠低於疫情造成的醫療支出和國家經濟損失。同理,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和早期治療,效益也遠大於骨折發生後的補救措施。因此,醫師也期待未來政府和民眾能夠對此挹注更多資源,提高對骨質疏鬆症篩檢和預防性治療的重視。資料來源:奇美醫訊145期 - 保密防跌,人人有責(善除病人,理於未生) 談骨質疏鬆症之預防與早期治療【延伸閱讀】吃素會「骨質疏鬆」?除了補鈣還要補什麼?家醫科醫師來解答!「沉默殺手」骨質疏鬆! 台灣為何髖部骨折率高?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142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91349/sm-f3ec1fdbb8e93f210d95fa46048323db.jpg)
嘉義夜半6.4地震 專家提醒:與1964年這地震類似「近期恐餘震連連」
嘉義縣大埔鄉於21日凌晨0點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震源深度僅9.7公里,地震波及全台,不少熟睡的人都因此驚醒。全台20縣市皆達災防告警系統發送門檻。後續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錫堤表示,這次的地震主要是由「觸口斷層」錯動所引發的,這與1964年的台南白河地震十分類似。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李錫堤表示,這次地震由觸口斷層的錯動引發。觸口斷層呈南北走向,向北延伸至大尖山斷層,向南則與崙後斷層相連。李錫堤認為,這次地震規模與1964年發生的台南白河地震相似,當時的地震規模為6.3,同樣由觸口斷層的錯動引起。但1964年的地震因斷層破裂到地面,導致災情相對更為嚴重。李錫堤解釋,觸口斷層中的一段約3至4公里的區域可能是這次能量釋放的主要來源。雖然震源深度僅10公里,但地震的影響性相對有限,且根據過往經驗,觸口斷層通常以分段錯動為主,不易引發更大規模的地震。但李錫堤認為,短期內該區域仍可能發生小型餘震,民眾需保持警覺。值得注意的是,該地震區域正位於曾文水庫庫區。李錫堤特別提醒,此次地震對曾文水庫的結構是否造成影響,需進一步檢視,以確保水庫主體的安全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90802/sm-adb9155bbd0cdfe698e5ae4dca494499.jpg)
2025星座財富運勢排名出爐! 第一名實現財務飛躍增長
2025十二星座財富運勢排名出爐!塔羅牌老師艾菲爾發文指,2025年的財富運勢如同一幅動態的星盤,為每個星座揭示了獨特的機會與挑戰。有些人將在穩健的理財規劃中看到長期的回報,而有些人則可能需要靈活應對波動的財務狀況,無論財運排名高低,這一年都強調了理性投資與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對於那些在職場和投資市場中尋求突破的人來說,與貴人的合作或從前輩處汲取建議,可能是成功的關鍵。艾菲爾在臉書粉專「塔羅牌老師艾菲爾 」發文表示,2025年的財富運勢也提醒我們,情緒化的決策與盲目的風險追求會對財務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在這一年,無論星座的財運如何,保持謹慎、腳踏實地,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是確保財務健康的重要策略。請同時參考太陽、上升星座,太陽為主,上升為輔! 第12名、雙魚座穩健理財,保持謙虛抓機遇雙魚座在2025年的財運雖然處於稍低的位置,但並非毫無轉機。今年的關鍵在於穩健理財和謙虛學習。雙魚座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因此特別需要抵抗投資市場的誘惑,避免進入不熟悉的領域。他們在家庭與職場中的支持系統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特別是能幫助雙魚座重新評估財務計畫或提供明確的建議。下半年,雙魚座可能會遇到一些小額的意外收入,但要記住,這些收穫更應用於償還債務或儲蓄,而不是盲目消費。 第11名、水瓶座財富波動,專業知識來助力對水瓶座而言,2025年是財富波動較大的年份。他們需要特別注意財務規劃,避免因為一時的衝動或判斷錯誤而導致財務壓力。專業知識在這一年變得特別重要,特別是在處理新興投資機會或複雜的金融產品時,建議水瓶座多與專業人士合作。此外,水瓶座的創意與靈活性會幫助他們在某些領域找到額外的收入來源。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學習熱情,他們有機會在年底迎來財務上的穩定與成長。 第10名、金牛座穩健投資,職場貴人助發展2025年,金牛座在財務上採取穩健的策略將是明智之選。他們在工作上的努力會得到回報,而職場中的貴人也可能幫助他們獲得新的收入來源或投資機會。對金牛座來說,今年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短期與長期的投資計畫。他們需要避免過於保守,同時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嘗試一些新的投資方式。金牛座特別適合專注於與實體經濟相關的領域,如房地產或傳統產業投資。 第9名、處女座科技投資,拓展人脈創財富處女座的2025年財運與他們的人際網絡息息相關。這一年,處女座可以運用自己的分析能力與細緻觀察,在科技或創新領域找到值得投資的機會。他們需要積極參與產業內的重要活動或社交場合,從中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或投資者。同時,處女座要學習信任他人並開放接受新的財務建議,這將有助於他們避免陷入過度保守的陷阱。隨著下半年的推進,處女座可能會在多元化的收入來源中找到新的財務平衡點。第8名、摩羯座穩健理財,前輩指導抓機遇摩羯座在2025年的財富運勢穩中有升,特別是在穩健理財和長期投資方面表現優異。他們的踏實性格和謹慎策略為財務穩定打下堅實基礎。今年,摩羯座需要格外留意前輩或專業人士的建議,因為這些建議可能成為他們抓住財務機會的關鍵。他們適合將資金投入穩定性高的領域,如基金、藍籌股或低風險的固定資產。摩羯座應避免因過度追求安全而錯失潛在收益,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適當嘗試新型投資工具,可能會帶來額外的財務成長。 第7名、獅子座合作穩定,貴人建議協助發展2025年對獅子座來說是一個合作發展的財富年,他們在人際關係中的優勢將成為財務提升的突破口。貴人的出現會給他們更穩定的合作機會或財務資源,但獅子座需要學習謙遜和耐心,才能真正發揮這些合作的價值。今年,他們適合考慮穩定的合資項目或與熟人共同進行的長期投資計劃,這些都可能帶來穩定的回報。對於獅子座而言,學習接受他人的建議和多角度分析,將有助於避免過度自信而導致的財務損失。 第6名、牡羊座房地產投資,家人支持幫助決策白羊座在2025年將迎來房地產投資的良機,特別是在家人或親密夥伴的支持下,他們能更好地規劃財務資產。今年,牡羊座需要注重耐心與規劃,避免衝動購買不必要的資產。他們適合專注於與房地產相關的市場,包括購買房屋、出租或翻新房屋等。家庭的財務支援和專業建議將幫助他們在決策時更加明智。儘管財富累積的速度可能不是最快,但白羊座只要能夠持之以恆地堅持穩健策略,2025年將是他們財務基礎更加穩固的一年。 第5名、雙子座財運高漲,理性謹慎免風險雙子座在2025年的財運整體走高,他們靈活的思維與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將帶來不少驚喜。然而,雙子座需要謹記,過度分散的投資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因此,他們在財務規劃中應更具專注性,選擇幾個高潛力的領域深耕,而非廣撒網。今年適合雙子座利用自己的社交資源拓展合作機會,特別是在新興產業或創業項目上尋找值得信賴的夥伴。在保持謹慎的同時,適度冒險能夠讓雙子座在2025年實現財務上的突破。 第4名、天蠍座專注長投,專業貴人助成長2025年是天蠍座專注於長期投資的年份,他們擅長的直覺分析能力將有助於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抓住潛在機會。今年,天蠍座需要專注於少數能夠長期增值的投資項目,例如股票市場、基金或科技領域的資本投入。此外,來自專業人士或行業貴人的支持,將為天蠍座的財務決策提供寶貴的見解。儘管天蠍座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等待投資的回報,但只要保持耐心和策略眼光,他們將在2025年底看到可觀的財務成長。 第3名、巨蟹座財運轉好,長輩幫助抓機會巨蟹座在2025年的財運開始明顯轉好,特別是來自家庭或長輩的支持將成為重要的財務助力。他們可能會在房地產或家庭相關的投資中獲得不錯的收益,同時也適合將資金投入穩健的傳統投資領域。巨蟹座在2025年需要學會接受來自家庭或熟人圈的建議,這些建議將有助於他們避開潛在風險。隨著時間推進,巨蟹座的財務狀況將越來越穩定,甚至可能迎來一些意料之外的收入成長,讓他們對未來更有信心。 第2名、天秤座穩健理財,國際貴人拓機遇天秤座在2025年財務運勢的提升,主要得益於穩健的理財策略和國際化的視野。他們有機會透過跨國合作或國際市場投資獲得額外的收入來源。對於天秤座而言,今年的重點在於選擇可靠的合作夥伴並謹慎評估每一筆投資。天秤座的溝通能力也會在這一年成為財務突破的關鍵,特別是來自國際貴人的幫助,可能為他們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只要保持理性和耐心,2025年將成為天秤座財務穩定並實現增值的黃金年。 第1名、射手座投資房產,貴人支持協助事業射手座在2025年的財富運勢排名第一,這一年他們的目標明確且充滿實現的可能性。他們適合將注意力集中在房地產或長期資產投資上,特別是在職場貴人或朋友的幫助下,他們可能會抓住一些絕佳的機會。射手座的樂觀態度與冒險精神將幫助他們在今年大膽嘗試,從而實現財務的飛躍增長。然而,他們也需要記住,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保持穩健的資金管理與合理的風險評估,才能讓這一年成為他們財務表現的巔峰之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89439/sm-702790c1a41876a7c7c141ff79734082.jpg)
台灣近年森林火災97%是人為因素 山林已建置「林火風險評估系統」
農業部統計顯示,近年國內森林火災97%是人為因素引起。農業部表示,除加強對山林周遭部落、社區及農民宣導謹慎用火、避免引火行為,林保署在山林已建置「林火風險評估系統」,國有林約每1000至3000公頃會配置1位森林護管員巡視森林環境,萬一發生火災,馬上化身救火隊因應,必要時由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派黑鷹直升機協助。農業部統計,2019年至2023年平均每年發生53.4起森林火災,97%是人為因素引起,以燒金紙、農民燃燒農業廢棄物引起較常見。消防署指出,森林火災的預防與救災是由農業部林保署下的森林救火隊負責,消防署是支援角色,支援勤務分為陸空。空中支援部分,一旦林保署人員難以抵達火場時,會透過國搜中心申請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載運林保署人員抵達火場;直升機除載運人員,也會掛載水袋從空中灑水,協助控制火勢。近年最著名森林大火是通傳會(NCC)前專門委員喬建中與其隊員,於2021年在玉山國家公園,違法就地砍伐、取柴及生火,釀成重大森林火災,火勢在近12天後才被控制,近80公頃林地遭焚毀,喬建中等後依違反《森林法》起訴。林保署於2023年建立林火風險評估系統,依照交通部氣象署資訊判斷火災危險區域。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副署長廖一光說,如果發現特定地區連日乾旱、森林底層林下燃料極度乾燥,將適時啟動災防告警細胞簡訊機制,主動提醒民眾應謹慎用火、避免任何引火行為。廖一光表示,國有林不能設消防栓,無法動用消防水車滅火,森林護管員通常會先清除樹木、枯枝、落葉等乾燥燃料,防止大火蔓延,如有必要,再由空勤總隊派出掛上水袋的黑鷹直升機到附近湖泊、山上人工蓄水池取水,就近滅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88841/sm-a1f4e93b184d345538a4937cba9f16bc.jpg)
玉山下雪了!積雪0.5公分 銀白世界唯美畫面曝光
今、明(10日、11日)兩天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天氣寒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寒冷,台灣東半部、桃園以北地區、恆春半島及西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玉山北峰今(10日)一早降雪,積雪0.5公分。氣象署預報,今(10日)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早晚寒冷,西半部及東北部低溫約11至13度,其中嘉義以北及宜蘭有局部10度以下低溫發生的機率,花東則在15度左右,白天北台灣持續寒冷,高溫只有12至14度,新竹以北及宜蘭局部地區仍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另外,氣象署指出,近日高山氣溫偏低,路面可能出現積冰、結霜等現象,較為濕滑,上山活動務必注意安全;今(10日)北部、東北部2000公尺以上及中部2500公尺以上高山有降雪的機會,其中又以今晨迎風面東北部山區降雪條件相對較佳。玉山國家公園提醒,攀登玉山主、群峰,除了須留意未來山區天氣變化及因應步道路面積雪結冰,務請遵守本處「雪地加強服務措施」規定,攜帶雪地裝備(冰斧、冰爪、安全頭盔),並確認自身能熟悉操作雪地裝備,做好雪地攀登經驗之風險評估,千萬不要貿然登頂以確保自身安全。玉山國家公園表示,於高山從事登山遊憩活動,請備妥足夠保暖衣物,洋蔥式穿搭,衣物穿法為內層排汗透氣、中層保暖(1~2件)、外層防風防水(外套),清晨起登時全部穿上,步行流汗時再逐一褪去,避免內層衣物濕透,在林蔭下行走及長時間休息時,一定要把衣物重新穿上,避免冷風吹拂,引起高山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88528/sm-f00e488fd62090d8a16dd428010179fe.jpg)
美智庫預估2025為最危險的一年 台海危機連8年列第一級風險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7日公布2025年「預防優先次序調查」(Preventive Priorities Survey)衝突風險評估年度報告,認為2025年可能是自有此報告17年以來,最危險的一年。報告連續第8年將台海危機列為第一級風險,並將其對美國利益影響評為最高等,不過,在2025年發生的可能性為中等。外交關係協會的預防行動中心(Center for Preventive Action)就30個潛在衝突事件,分析在今年發生的可能性與對美國利益的影響,於去年11月分送1萬5000名政府官員與外交政策學者專家進行調查,有680人回覆。「預防優先次序調查」報告稱,自2008年啟動調查以來,從未有如此多的突發事件被評為「高發生可能性/對美高影響事件」,緊張程度前所未有。30個潛在衝突事件,有28個被判斷為在未來12個月內極有可能發生,或有中等可能性發生。報告稱,中東安全局勢惡化是今年首要問題,其次是對美國本土的威脅(美國國內政治暴力、網路攻擊和南部邊境安全危機)、俄羅斯對烏克蘭和東歐的侵略,及中國在台海及南海的挑釁。報告稱,雖然目前印太地區局勢相對和平,但存在許多閃燃點,尤其是台海和南海問題,可能會突然點燃並迅速將美國捲入。美國同時與兩個主要核武國家發生戰爭可能性,是非常真實的。報告指出,共有8個事件被報告歸類為第一級風險,僅次於中東的第一級風險擔憂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和東歐其他地區)和中國(對台灣和南海)侵略行為的衝突。台海危機被評為發生可能性中等,對美國利益影響高的事件。報告稱中國對台灣加強軍事和經濟施壓導致嚴重兩岸危機,可能會使美國及區域其他國家捲入衝突。第一級風險中,發生可能性高、對美國利益影響高的衝突有5件:哈瑪斯與以色列迦薩戰爭加劇人道危機;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設屯墾區與巴勒斯坦加劇衝突;俄羅斯對烏克蘭取得重大軍事成果,促成對俄有利的停火;美國介入以色列與伊朗情勢的升級;川普可能在美墨邊境部署安全部隊,引起移民人道危機、加劇美墨緊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87307/sm-98f98ae90936576cd9323a25fc423354.jpg)
玉山下午再降雪! 積雪結冰成銀白世界
1月2日大陸冷氣團南下,玉山於2日晚間8時40分降下2025年第一場雪,直到晚間9點15分停,地上積雪約0.5公分,根據中央氣象署通報,3日一早又降雪,到了下午1時05分再次降雪,持續到下午1時40分。玉山國家公園於稍早在臉書粉專發文指,目前玉山主峰線碎石坡至主峰頂步道,有積雪結冰現象,由於地形陡峭,再加上積雪結冰,致使步道濕滑,另外現場風速強勁,滑落風險大幅提升,因此需要冰岩混和技術性攀登之技術。並呼籲攀登玉山主、群峰之山友,除了須留意未來山區天氣變化(1/6至1/8有另一波冷氣團南下)及因應步道路面積雪結冰,務請遵守本處「雪地加強服務措施」規定,攜帶雪地裝備(冰斧、冰爪、安全頭盔),並確認自身能熟悉操作雪地裝備,做好雪地攀登經驗之風險評估,千萬不要貿然登頂以確保自身安全。氣象署報導,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氣溫方面,清晨高雄以北、宜蘭氣溫約15至17度,屏東及花東約17至20度,白天北台灣高溫16至18度,其他地區高溫19至22度,入夜後氣溫降低,台南以北及宜蘭低溫約13至15度,其他地區低溫約16至18度。1月3日玉山主峰線。(圖/臉書 玉山國家公園)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 國健署示警「2禦寒行為」注意危險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28日)各地天氣寒冷,清晨中部以北及東北部氣溫約13、14度,近期氣溫持續走低。對此,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在歡慶佳節的同時應注意保暖,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齡長者以及三高族群,更需採取正確的抗寒方式,避免低溫對健康的威脅。吳昭軍也強調頭頸與四肢保暖的重要性,並呼籲民眾遠離喝酒暖身和不當取暖可能引發燙傷的危險行為。冬季低溫常成為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子,研究顯示,心臟病與中風等疾病多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包括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吸菸等,特別是因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而導致的慢性病風險更不容忽視。然而根據2019至2023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國內20歲以上的三高異常人口中,約有四到七成未察覺自身健康問題,導致延誤治療或行為調整。而在氣溫驟降、天氣濕冷的情況下,血管內平滑肌的收縮可能引發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塞與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尤其對長者影響更加顯著。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健檢與風險評估等方面著手,全面提升健康管理能力。飲食方面,應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原則,避免因節慶聚餐暴飲暴食;運動則以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活動為佳,例如快走、慢跑或騎自行車。此外,40至64歲的民眾可透過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進行定期健檢,掌握自身健康數據,並持續監控血壓、血糖與血脂等關鍵指標。為提高慢性病風險意識,民眾可透過國民健康署的「科學算病館」平台進行風險評估,瞭解未來10年內罹患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提早做好健康管理。同時吳昭軍也提醒民眾,冬季抗寒切勿誤踩「NG行為」,例如喝酒雖讓人短暫感到暖和,但實際上會降低核心體溫;而長時間接觸電毯、暖爐等保暖器材則可能導致低溫燙傷。對於長者或末梢神經感覺較遲緩的慢性病患者,應特別注意避免直接接觸保暖用品,建議外層包裹毛巾或布料以減少風險。此外,民眾若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或無法完成微笑、舉手、說話等簡單動作的中風徵兆,應立即就醫,以爭取黃金治療時間。國民健康署也呼籲民眾多關心家中長輩的保暖狀況,確保其穿戴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與襪子等禦寒用品,並遵循醫囑規律服藥,在保暖中守護健康,與家人共度溫暖的年末時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82793/sm-5489c9f05e1090e625f4e3c7802fe6ad.jpg)
被朋友介紹!郭彥均涉「以太幣投資」騙局 遭詐512萬
資深女星譚艾珍於12日驚傳遭詐騙98萬元,引發社會關注。而男星郭彥均也表示,自己曾因投資以太幣遭詐騙,投資金額高達550萬2000元,最終只拿回38萬2326元,「詐騙真的很嚴重,真是受夠了,真的恨死了!」判決書指出,桃園地檢署對法尼公司負責人及業務主管提出起訴,指控他們涉嫌違反銀行法及詐欺罪,誘使投資人向公司購買以太幣採礦機。根據檢方指控,原本應根據拓礦合約,為投資人架設礦機並進行以太幣挖礦作業,但實際上,兩名被告並未執行相關計畫,而是透過吸收後來投資人的資金來支付早期投資人的分潤,形成資金操作的騙局。檢方指出,從2018年2月8日起,由於資金周轉困難,兩名被告未能依約支付投資人應得的分潤及租金,導致原告的投資無法回收,造成損失。此案涉及的詐騙行為使投資人遭遇財務損失,檢方依此提起訴訟,並進一步追查相關責任。從判決書可以看見「原告及讓與債權予原告之投資人之求償金額」中有郭彥均的名字,購買礦機金額為550萬2000元,扣除分潤38萬2326元,損失高達511萬9674元。雖然介紹郭彥均投資的朋友也成為詐騙受害者,但他並未逃避責任,反而決定每月按期償還郭彥均的損失,計劃分期償還長達40多年。郭彥均表示,台灣每年因詐騙損失超過百億,不僅造成無數家庭破碎,更毀掉許多人的一生,「詐騙集團奪走的是人們畢生的心血,一滴不剩,這些壞人真的該下地獄。」談到詐騙,郭彥均指出,金融投資詐騙在台灣最為猖獗。他提醒大眾「天底下沒有這麼好的事」,並建議投資者選擇銀行產品,因其相對安全且經過風險評估,應保持警覺,避免被「高獲利保證」的誘惑沖昏頭。郭彥均憤慨地表示,詐騙集團首腦最終僅被判刑不到10年,卻已將大筆贓款轉移國外,受害者的錢幾乎無法追回,「嫌犯用幾年的刑期換幾十億,實在太不公平了。」郭彥均也強烈呼籲,立委正視詐騙問題,修訂法律提高刑責。「我們的法律對詐騙真的太輕了!他們服刑期間錢都已轉到國外,出獄後依然能享受贓款。這樣的現狀實在無法令人接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82763/sm-5d9b7126eab35df4adacade3ff3fb1e4.jpg)
不只譚艾珍!郭彥均認「曾被詐騙」 金額相當於東區公寓頭期款
近日資深女星譚艾珍遭詐騙的消息曝光,藝人郭彥均隨即在社群平台分享自身的詐騙經歷,透露曾因投資受騙,損失金額高達「台北東區公寓的頭期款」,並呼籲立法委員修法,加重對詐騙罪的處罰。郭彥均提到,台灣每年因詐騙損失超過百億,不僅造成無數家庭破碎,更毀掉許多人的一生,「詐騙集團奪走的是人們畢生的心血,一滴不剩,這些壞人真的該下地獄。」談到詐騙,郭彥均指出,金融投資詐騙在台灣最為猖獗。他提醒大眾「天底下沒有這麼好的事」,並建議投資者選擇銀行產品,因其相對安全且經過風險評估,應保持警覺,避免被「高獲利保證」的誘惑沖昏頭。郭彥均還分享了自身被詐騙的慘痛經歷,他表示自己數年前,因信任一位從小長大的朋友,投入一項保證獲利18%以上的投資,甚至對方承諾「賠錢我賠給你」。然而雖然初期收到部分收益,後來卻被拖欠,最終才發現這是一場詐騙。郭彥均也坦承,自己投入的金額相當於台北東區公寓的頭期款,而他也得知,這起詐騙案也讓許多受害者家庭支離破碎,甚至有人選擇輕生。郭彥均憤慨地表示,詐騙集團首腦最終僅被判刑不到10年,卻已將大筆贓款轉移國外,受害者的錢幾乎無法追回,「嫌犯用幾年的刑期換幾十億,實在太不公平了。」幸運的是,郭彥均的朋友未逃跑,承諾分期償還投資款,但他坦言當時自己已被嚇得不知所措。郭彥均也強烈呼籲,立委正視詐騙問題,修訂法律提高刑責。「我們的法律對詐騙真的太輕了!他們服刑期間錢都已轉到國外,出獄後依然能享受贓款。這樣的現狀實在無法令人接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82333/sm-926f326c3b8c44cee4599ff5577ed1f9.jpg)
幼兒園教室空品差「這時段最危險」 台大:染疫風險增3倍
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及臺大公衛學院環境及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成功將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COVID-19感染風險評估,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室換氣不足,恐增加新冠病毒傳染風險,且達3倍之多,且於下午時段最危險。此研究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COVID-19的氣膠傳播為關鍵路徑,特別是在幼兒園等封閉空間。本次研究團隊針對台北市一間幼兒園,從2021年8月至11月進行三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連續監測,使用物聯網傳感器(IoT-based air quality sensors, Model EAQ-T17, Ensense Corp., Taiwan) 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於週間逐日累積,下午達到高峰,平均二氧化碳濃度普遍可達850 ppm以上。結合Wells–Riley模型計算基本傳播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為3.01至3.12,顯示感染風險顯著,學校上課時段內疫情可能快速蔓延。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宗延表示,要讓R0值降至1、減少傳播風險,可以減少班級人數,例如30人減到2至10人;或減少室內停留時間,從8小時減少到3小時;改善通風排氣系統,可以將二氧化碳濃度降低至500多ppm,以一間面積30坪的教室為例,若容納30人,換算每小時需將整間教室的舊空氣以新鮮外氣取代3.6至5.4次。陳宗延建議,教室可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實現空氣品質的動態監測,根據即時二氧化碳監測數據動態,調整室內人數與停留時間,以有效降低風險。如有需要,也安排室外上課,若在通風換氣不足教室,則須加上有HEPA過濾功能的空氣清淨機作為輔助。此研究為台灣首次以物聯網技術進行連續空氣品質監測,並透過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提出具體改善方案,以提升幼兒園室內環境健康。台大醫院蘇大成教授及陳宗延醫師,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及陳佳堃副教授研究團隊,長期投入室內空氣品質與環境健康研究,2018年即與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合作,對台北市國民小學進行室內外空氣品質監測。研究發現,台北市國小部分教室的空氣懸浮微粒濃度超過空品標準,且與學童的氣喘診斷相關。此外,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在密閉空調環境下可升高達1,200至1,600 ppm,若加裝抽風扇可明顯改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82188/sm-b183c13b5fd6497d80b96c85ad39b0ae.jpg)
領航氣候行動 國泰金勇冠金融業獲TCSA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
國泰金控淨零轉型成績斐然,「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今(11)日舉行頒獎典禮,國泰金控勇冠台灣金融業,榮獲「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永續報告獎白金級」最高等級榮耀,旗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投信皆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證券獲「永續報告獎金級」、國泰建設亦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發揮永續金融先行者職能,將永續策略與治理融入營運、投融資與各項服務,更前瞻永續國際脈動,邁向2050淨零願景。國泰金控接軌國際前瞻氣候變遷脈動,連四年前進COP(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二度受邀倫敦證交所於國際舞台倡議台灣、亞洲到世界的永續金融觀點,成就亞太地區金融業氣候典範。做為台灣第一家RE100金融業會員,承諾2050年金融資產淨零排放,積極議合與利害關係人協力共好,密切關注投融資企業的氣候轉型路徑與發展,傾集團之力推動再生能源投融資,響應國家重要能源政策,鼓勵壽險資金投入國內公共建設,今(2024)年10月由國泰人壽投資沃旭大彰化西北離岸風電,與國泰電業共同取得50%股權,實踐永續承諾。國泰金控更首度榮登「2024富比世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台灣唯一百大企業,透過「多元包容」、「彈性配速」措施,打造公平與共融友善職場環境。國泰人壽連4年獲得「永續報告白金獎」,為亞洲第一家自行遵循聯合國發布之「PSI永續保險原則 (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的壽險公司,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議題納入日常營運,透過永續報告書揭露永續專案與作為,訂定短中長期目標及行動方案,資訊揭露完善透明。今(2024)年國泰人壽以800萬保戶資料為基礎,成為首家發布「保戶健康年報」的保險公司,點出擁有保險保障者擁有3大優勢,包含:國壽保戶之平均壽命較國人延長3歲、可避免死因死亡率低於全國、及罹癌後5年存活率高於全國,盼望引領與陪伴國人邁向更健康的生活。「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由國泰金控榮獲「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永續報告獎白金級」最高等級榮耀,旗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投信皆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證券獲「永續報告獎金級」、國泰建設亦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領獎主管從左至右分別為:國泰建設總經理李虹明、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王麗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國泰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國泰證券副總林聖達、國泰投信協理李旼易(圖/國泰金提供)。國泰產險持續導入最新準則(GRI、SASB、IFRS S1)、永續金融評鑑題目、先行者聯盟承諾等,完成高達16項會計師有限確信,提供值得信賴與完整的永續資訊。國泰產險於官網打造全新中英文企業永續專區,針對利害關係人關心議題,定期檢視公司發展結合集團永續願景與策略藍圖目標進程,透明揭露於企業永續專區,宣示永續決心。國泰證券以「支持、賦能、創新」為核心,攜手利害關係人共創更大永續價值。在客戶服務上,推出具永續效益的創新金融商品,承銷輔導七家11案具環境效益或社會效益公司、累積承銷14檔綠色債券及社會責任債券;面對員工發展,著重多元職場與學習資源,營造健康工作環境。國泰證券也積極回應重大環境議題,近三年(2021-2023年)累積減碳相比2020年超過五成,去(2023)年低碳投資金額達5.01億元,再生能源使用率超過58%。國泰投信今(2024)年度首次發布《2023年永續報告書》,全面整合了全球重要的永續框架,為台灣首家獲得會計師有限確信報告且唯一榮獲永續報告獎之投信業者,報告書中充分透明揭露永續作為,內容超越現行投信法規要求,將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相結合。國泰投信自主研發「永續資訊整合系統」,結合AI科技,整合巨量ESG資訊以利投資決策,包括氣候風險評估和生物多樣性監測。創新推出取得專利的Cathay QE議合量化指標,可具體衡量金融業的永續影響力,更加與時俱進。2024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_國泰金控暨子公司獲獎一覽表(圖表/國泰金控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81706/sm-130809b177b10d75b524c00aa9429194.jpg)
2024冬天「青龍星」發威 4生肖強運加持升官又發財
2024年進入尾聲,紫微斗數老師姚本軍在臉書上分享,在紫微斗數中有吉祥意涵,且象徵貴氣、機會與提升的「青龍星」在近期發威,有4個生肖的人獲得加持,在事業上可以發揮實力,並開創機運的黃金時期。●生肖羊2024年冬天對於生肖羊的人來說,事業上出現突破性的機會,尤其與人際關係相關的進展,青龍星象徵的是受到貴人提攜或被上司賞識,因此屬羊人在冬季會有晉升、重要專案負責或新領域發展的可能性。此時需要注意與上級、同事和合作夥伴的互動,因為良好的人際關係將成為事業成功的關鍵。如果從事與演說、形象管理、銷售或公關相關的工作,這期間更容易吸引注意力並獲得業務成長。另外,事業上的成功可能會引來競爭對手的嫉妒或挑戰,因此需要保持謙遜,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同時處理好職場中的競爭和壓力。●生肖兔對於生肖兔的人而言,2024年冬天迎來貴人提攜、機會浮現的吉運時期,青龍星具有貴人星的特質,代表在職場容易受到上司、長輩或有權勢人物的賞識與支持,這段期間特別適合爭取職位的提升、加薪或接手更具挑戰性的專案,並且能開拓出不同於以往的專業方向。如果有創業或跨領域發展的計畫,此時是進行探索和嘗試的好時機,特別是涉及創意、文化、教育或人際網絡相關的行業;若從事需要與公眾或團隊合作的工作,如演講、業務拓展、品牌推廣等,這期間會更具說服力和吸引力,容易贏得信任與合作機會。●生肖豬2024年冬天屬豬人對事業與財富的發展可說是充滿機會和潛力的,青龍星的特質帶來了旺盛的財氣,尤其是事業上的收入增長,能透過新的商業合作、貴人的資助或重要專案的成功實現。而冬季財運不僅表現在穩定收入上,更能因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而帶來意外的財富來源。青龍星也象徵智慧與策略,暗示著在賺錢方面需要善於抓住時機,運用靈活的手段來應對市場需求,敢於嘗試新的商業模式或投資策略,將眼光放長遠,著眼於長期穩定收益,而非僅僅追求短期的快速回報,財富的累積將更加穩健。除此之外也提醒,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風險評估能力,避免因一時的樂觀而忽略了潛在的挑戰。●生肖牛屬牛的人在青龍星影響下,2024年冬天事業機運變得尤為突出,青龍星的特質帶來了活躍的人際運和良好的合作機會,特別是在需要拓展市場、建立新客戶群或洽談業務合作的領域,這段時間將成為關鍵;在事業上,青龍星的吉象意味著外部環境會對生肖牛顯得格外友善,都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你的表現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專業印象,這不僅有助於建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還可能促成一些意料之外的生意機會。此外,屬牛人與不同文化或背景的人建立聯繫能帶來新的視角,從而發現未曾注意的商業可能性。這期間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溝通技巧和人際協調能力,善於調整自己的談判方式與態度,能讓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73110/sm-4daa9c28a057648c6552d2272ec1465f.jpg)
強颱康芮全台肆虐…劉德華演唱會照辦 ICU名醫嘆:承擔得起風險嗎?
天王劉德華相隔11年終於再到台灣舉辦演唱會,預計從10月31日起連續4天在小巨蛋開唱,怎料,強度颱風康芮壟罩全台,但主辦單位發聲「照常舉行」,歌迷們既開心又擔憂外出安危。ICU名醫陳志金針對劉德華演唱會沒有取消表達個人見解,主辦單位讓觀眾自行判斷風險決定是否前往,但他忍不住感嘆,「我們承擔得起這個風險嗎?」強颱康芮今(10月31日)登陸台灣本島,全台22縣市停止上班上課,各地災情不斷。但劉德華演唱會主辦單位昨(30)日發聲,演出照常舉行,會持續關注颱風狀況並滾動式調整,呼籲歌迷們:「請務必評估及留意自身安全,前往場館時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轉乘捷運至台北小巨蛋站,請以安全為第一優先考量。」劉德華演唱會不畏颱風照常舉行,網上雖然出現許多玩笑話,像是「全台只有劉德華上班」,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安危大於看演唱會,ICU名醫陳志金就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對於劉德華演唱會照常舉行的看法,雖然主辦單位有提出退票方案,不過歌迷得自行判斷風險、決定去不去,路途上不知道會遇到什麼風險,也不清楚主辦單位的考量。陳志金納悶「我們承擔得起這個風險嗎?」,他假設如果有個萬一,對觀眾會有什麼影響,或是對劉德華的形象是否會造成影響,不過他也說到對大多數民眾來說這決定很簡單,就是演唱會取消不要去,「因為我們沒有票」。此外,陳志金在留言區好奇問搶到票的歌迷們,「會如何決定呢?」而陳志金也補充說,「主辦單位的風險評估範圍應該也只有小巨蛋和台北市」,但主辦單位沒有考慮到觀眾是來自全台各地,代表路途的風險大小不一,很難保證不會有身處颱風影響嚴重地區的居民冒著狂風暴雨出門,萬一出事難道主辦單位直接「讓觀眾各自負責?」劉德華演唱會主辦單位超級圓頂昨日宣布今日演唱會照常舉行外,也承諾若因颱風因素無法前來的觀眾,主辦單位超級圓頂與遠大售票已協同規劃受理10月31日場次全額退票(免收退票手續費),受理時間至11月04號晚上11點59分,相關退票細節將另行在超級圓頂臉書粉絲專頁公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66238/sm-964e5c53c12e2d079cc5bd7463bc0ac8.jpg)
國中生割頸一審輕判 受害者父怒轟「法律已成加害者保護傘」
去年12月25日中午,新北國中發生割頸殺人事件,導致楊姓少年身故,行兇的郭姓少年與涉嫌教唆的林姓少女今年3月被新北地院少年法庭移送檢方偵辦。新北地檢署今年5月將2名未成年嫌犯依殺人罪起訴。新北地院今天宣判,郭嫌被判9年,林女被判8年,全案仍可上訴。楊姓少年父親透過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發聲。他表示,「關於此次的判決,我覺得我們的司法完全向加害者一方傾斜!少事法對他們太過於寬容,殺人者竟然只有判處男9年有期徒刑、女8年有期徒刑,比起貪污罪,未免太輕?難道我們的司法認為人命不值錢?」楊父認為少事法應該是要保護那些犯小錯之人,而非一視同仁,犯了大錯仍不知悔改,為什麼可以受到法律的保護?他表示,「法律變成加害者的保護傘!就我認為法律已死!青少年犯多大的錯都有法律保障著!原生家庭的問題、犯後表現良好,將來可教化、犯後精神障礙來作為輕判的理由,我完全無法接受!」國教盟在新北割頸案一審宣判的今日,號召關心此重大議題的家長與民眾,聲援新北割頸案受害人楊姓少年父親,呼籲司法院針對新北割頸殺人案應公開檢討報告,並保障被害家屬的參與權與知情權(楊姓少年家屬至今無法行使基本的詰問與閱卷權)。2019年修訂的《少年事件處理法》原旨在符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希望以更人道的方式處理少年犯罪。然而,這次修法忽略了台灣實際的司法需求,將原本司法嚴密把關的系統轉向行政輔導為主,導致執行中出現了許多漏洞,案件處理效率和效果也很不理想。修法後的具體問題,包括:1.定義模糊與執行困難:修法將「虞犯少年」改稱為「曝險少年」,並將虞犯事由從七項縮減至三項。許多因幫派或不良組織利用而犯罪的少年,未能被有效納入輔導範疇,成為制度的漏網之魚。2.行政輔導效果不彰:修法後,曝險少年優先由行政機構進行輔導,但由於輔導員多來自社工背景,且資源匱乏、流動率高,輔導成效有限。3.司法系統角色弱化:修法後,少年法院的角色逐漸被弱化,僅在輔導無效或由警察、少年輔導委員會移送案件時才介入,這使得重大刑事案件中的調查和證據收集出現漏洞,無法有效防範嚴重犯罪。4.與國際定義不一致: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對於少年司法中的兒童權利之第10號一般性建議,如流浪、逃學的街頭兒童等「身份犯」不應當作為罪犯處理,但台灣仍將這些非刑事行為視為輔導對象。國教盟在追蹤新北割喉案的過程中,發現除了修法後的制度性缺失,更發現結構性問題導致的漏接:1.教育體系無法掌握犯罪少年背景:如郭姓少年是否有幫派背景,是否曾涉及槍械、暴力等關鍵資訊都集中在司法系統中,教育體系無法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輔導。2.司法院未公開檢討報告:至今,司法院針對此案的調查和應對措施未曾公開,導致家屬無法知悉案件的詳細情況,也無法行使基本的知情權與詰問權。3.少年法院的先議程序存在漏洞:案件進入刑事程序前,少年法院的先議程序往往未能全面評估少年的犯罪風險,特別是當涉及幫派或暴力事件時,調查深度和資源不足,導致法官無法做出精確的判決。國教盟也提出十大訴求如下(詳見陳情書):一、調保官審前調查程序與專業性需完善二、少保官保護管束的作為需有明確規範三、過渡性教育措施需加速推行並強化執行成效四、跨部會資料共享機制應完善建立五、修正少事法,分離少年調查官與保護官的職責六、修正少事法第3條,擴大曝險少年定義七、建立少年再犯與致命風險評估機制八、強化被害人權益與閱卷權的保障九、強化425平台的召開頻率與實效性(少事法第42條第五款)十、少年之犯罪記錄需在十年後沒再犯才塗銷不可三年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64513/sm-40973475c35eac95b80317c36bfdbb7f.jpg)
「雙酚A」風評7年未更新恐危害生殖 監委啟動調查
監察院22日指出,審計部過去曾表示我國自2016年以來未更新雙酚A風險評估,歐盟已於112年下修雙酚A每日耐受量;而我國疑似未研究國人雙酚A可耐受程度,且逾7年未進行風險評估。因此,監察委員田秋堇、蔡崇義,針對食品藥物管理署是否掌握雙酚A風險及相關規範是否需修正展開調查。監察院指出,審計部今年6月提出審核意見表示,我國2009年於「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訂定雙酚A試驗標準,並於2016年間評估國人雙酚A暴露劑量低於歐盟所訂標準,並無健康危害。監察院表示,惟歐盟於2023年重新評估並下修雙酚A之每日人體耐受量,我國疑已逾7年未辦理相關風險暴露評估作業,亦似未曾研究國人雙酚A可耐受程度。究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有無切實掌握國人雙酚A暴露風險?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等相關規範有無檢討修正之必要?事涉國民健康與安全維護,將展開調查。 監察院說明,2023年9月歐洲環保署指出,歐洲人體內普遍驗出雙酚A(BPA),恐干擾人體內荷爾蒙,對生殖及生長發育造成危害;而雙酚A可用來製造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 PC)塑膠,因此被應用於奶瓶或其他包材,而含雙酚A的環氧樹脂(epoxy resins)則常見於金屬罐頭的內部塗層,雙酚A有可能會溶出,民眾因此常不知不覺即暴露於攝入雙酚A的風險中,究我國相關產品針對雙酚A所訂定規範是否周妥?監委表示,衛生福利部雖於102年明定嬰幼兒奶瓶不得含雙酚A,並規範除嬰幼兒奶瓶以外,塑膠類有聚碳酸酯材質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等溶出限值在0.6ppm以下。然2023年4月歐洲食品安全局已將雙酚A每日耐受量(TDI)下修2萬倍,從原本的每日每公斤體重4微克,調整為0.2奈克,這項最新的科學建議將成為歐盟各國政府採取適當監管措施的參考。歐盟不僅禁止雙酚A用於製造嬰兒用聚碳酸酯奶瓶、嬰幼兒用飲用杯或瓶子,也限制食品接觸材料的雙酚A溶出量須低於0.05ppm,衛生福利部是否關注國際上的科學研究及風險評估,並即時調整國人從食物攝入雙酚A之安全參考劑量?均有待查明釐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62025/sm-ffd900d75b54c4949e6097b3dedd9163.jpg)
海上私菸大案!漁船密艙夾帶2.5萬包加熱菸闖關 高雄查緝成功攔截
9月4日,郭姓船長等人為了謀取暴利,利用漁船密艙夾藏走私加熱菸品,試圖闖關進港獲利,計畫最終被海巡署與高雄市政府聯合查緝行動成功攔截,此次行動在金字號漁船上查獲50箱「TEREA」品牌的加熱菸,每箱500包,共計2萬5000包,初步估算市值高達500萬元。海巡署偵防分署高雄、偵防查緝隊日前接獲情資,隨即與南部分署第五岸巡隊、高雄市政府財政局菸酒管理科等單位展開聯合行動,行動當天,執法單位在高雄市旗津區旗后安檢所進行嚴格查驗,終於在漁船的油櫃密艙內,發現這批用黑色防水塑膠袋包裝的加熱菸彈,經清點後,確定總計查扣2萬5000包未經合法進口的菸品,郭姓船長等人隨即被依《菸酒管理法》移送高雄市政府財政局裁處。海巡署指出,私梟趁著市面上加熱菸品需求量大、利潤豐厚,選擇使用漁船密艙來夾藏走私菸品,企圖逃避查緝,然而,此次查獲的案件也是2024年我國首宗利用漁船密艙走私加熱菸的案件,成功阻止一批非法菸品流入市場。自2023年《菸害防制法》修法公告後,加熱菸被納入規範,必須向衛生福利部提出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並獲准後才能進口販售,然而,由於目前尚無業者通過合法進口,這些非法菸品在黑市中價格高昂,成為不法集團覬覦的暴利來源,郭姓船長等人正是看中這點,鋌而走險以漁船密艙夾藏運輸菸品,但最終難逃法網。此次聯合查緝行動不僅有效阻斷這批未經檢驗合格的菸品流入市面,也進一步確保國人健康,高雄市政府與海巡署強調,將持續加強對非法走私行為的查緝,確保市場安全與民眾健康不受侵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59972/sm-9d7b77a582772d4f71e32583ae734f0c.jpg)
牛結節疹再現!金門撲殺7頭牛 高雄動保處發消毒水強化防疫
近日有消息指出,金門縣再度爆發牛結節疹疫情,目前農業部已證實金門金沙鎮一處牧場有7頭牛隻遭到感染。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檢疫所也立即採取行動,對案例場周邊3公里內的31處牛場進行疫苗補強注射。防疫所所長林政道表示,雖然牛結節疹不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但仍呼籲民眾在疫情期間避免接近養牛場,以防病毒擴散。綜合媒體報導指出,為了應對這次疫情,農業部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除了完成案例場發病牛隻(7隻)的撲殺和銷毀外,還協調了台灣大學、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和中興大學的16名師生前往金門支援。農業部還調配了3000劑疫苗到金門,以備緊急防疫之需,同時提供1000分黏蠅板供金門縣牛場進行病媒防治。此外,農業部還委請蟲媒專家協助金門案例場的疫調及蟲媒調查,以及全縣牛場疫情調查。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檢疫所所長林政道表示,目前已對案發牛場進行全面免疫,周圍3公里內共計31處牛場預計在2天內完成免疫。接下來,防疫人員將對全縣牧場進行安全訪視,預計1週內完成。對於疫情可能來源的猜測,林政道表示,由於金門靠近中國,加上季風的影響,不排除病毒是由帶有牛結節疹病毒的刺蠅傳播而來。為了確保整體產業安全,農業部目前已暫停金門縣牛隻及其生鮮、冷凍、冷藏牛肉輸往台灣本島及其他離島。不過經過風險評估通過的牛肉加工產品仍可輸台,因此民眾無需過度擔心。而與金門隔海相望的高雄市,當地有53戶養牛場,共飼養7617頭牛隻。雖然目前尚無疫情,但農業局動保處已啟動應變機制,包括發放消毒水、加強環境清潔消毒、要求懸掛捕蚊燈等措施,以防範蚊蠅傳播病毒。同時,他們也要求養牛戶自主防疫,勤觀察牛隻,避免去中國、金門等疫區。報導中也提到,這並非金門首次爆發牛結節疹。2021年時金門就曾發生過類似疫情,2022年時,台灣本島也出現了疫情,但經過全面施打疫苗後成功撲滅。據了解,牛結節疹是一種痘病毒疾病,只會感染牛和水牛,並非是人畜共通傳染病。感染症狀包括高燒、皮膚、黏膜和內臟結節、淋巴結腫大、皮膚水腫,泌乳量下降,公牛不孕等,嚴重時可能導致死亡,死亡率在1%到5%之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59967/sm-c770253909b04f5183e41204312f9445.jpg)
時隔4年再現牛結節疹 金門防疫所加強消毒、打疫苗
金門縣金沙地區前天傳出某肉牛場內有7頭牛隻確診「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LSD)」,農業部與相關單位雖已完成案例場的發病牛隻撲殺及銷毀工作,為進一步防堵病毒擴散,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昨持續派員針對案例場周邊半徑3公里內的養牛場全面消毒、並補強牛隻疫苗之注射。所長林政道表示,牛結節疹雖非人畜共通的傳染病,但仍呼籲金門民眾,在疫情期間盡量遠離地區各養牛場,以免夾帶病毒傳播。林政道表示,目前首先針對案發牛場全面性消毒檢疫,另周圍3公里內的31處牛場也會在2日內檢疫完畢,全縣各牛隻牧場的安全訪視都持續中,預計1周內完成。針對此次牛結節疹是否可能從大陸傳過來的傳聞,林政道說,金門距離大陸比較近,季風來臨的時候,帶有牛結節疹病毒的刺蠅,飛行能力就非常強,所以不排除有這個可能。另農業部為確保整體產業安全,已公告暫停金門縣牛隻及其生鮮、冷凍、冷藏牛肉輸往台灣及其他離島,並依程序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通報;對此,當地許姓牛肉相關產品業者表示,此次的疫情多多少少都會對地區的肉品銷售有一些影響,不過這都是比較短期、而且是心理層面的,但是「經農業部風險評估通過之生產業者及產品名單」牛肉加工產品仍可輸台,民眾勿過度擔心。農業部也籲請地區養牛業者加強人車門禁管制及場內各項生物安全措施,保持環境清潔,吊掛捕蚊設備及黏蠅板,同時每日檢查牛隻健康情形,若發現疑似案例,應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及配合防疫處置工作,共同維護產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