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國產化
」 風電 離岸風電 國產化神山痛腳2/風電國產化大買家「太貴不買」 業者怨銀行不給融資恐三輸
離岸風電業者迎來最「大咖」的支持者,台積電長年的大掌櫃、資深副總何麗梅,在證交所於9月30日舉辦的「壯大台灣資本市場高峰會」上,公開向政府喊話,希望盡速檢討離岸風電的規範,提供彈性做法,例如放寬國產化項目的認列,並提供廠商更多融資管道。曾被宣傳為「全球20大風場,臺灣佔16 座」,在綠電領域被寄予厚望的海上風力發電,政府2016年開始大力投入,先前規劃三大進度,包括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目標是達成2025年5.6 GW,2030年13.1GW的政策目標,除了台電之外,台積電就是第一批大買家。很不巧的是,興建過程遇到新冠疫情,導致成本大增,加上政府想藉此打造國家隊的自製能力,招標時要求使用在地產業鏈到一定程度,讓不少業者打退堂鼓,接連流標帶來的就是不斷放寬,進度仍趕不上變化,原本第一期、第二期分配的3GW,分別延後到2026、2028年之後,甚至第二期項目,僅一家廠商達標。隨後又有歐盟以「國產化」為由狀告WTO,導致現任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在9月23日緊急約見風電業者,為如期併網,解放過去的國產化規則,甚至可能溯及既往,影響已選商完成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1期、第2期,引發業界群起攻之,特別是遵守遊戲規則而成本大增、或因此退出的業者,還有為了國產化才剛投資百億蓋廠房買設備的本土業者。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鄒宇新向媒體表示,政府面對離岸風電,過去是產業政策、能源政策並重,「現在有一個最大前提,就是如期併網。」為護國神山的再生能源需求,風電成要角。(圖/報系資料照、沃旭能源提供)「消息一出,親朋好友、銀行團、供應鏈、同業開發商的電話接不完,」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在媒體上大聲喊苦,大家都怕政策動盪,銀行縮手、買家趁機壓低價格。最先衝擊的本土業者,又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供應鏈最傷,今年已有五套風機外殼從中國進口到台灣,「價格直接少四成。」業者向CTWANT記者說,越南、韓國的業者都虎視眈眈,中國廠商也可能繞道東南亞洗產地,大舉入侵台灣市場。一馬達廠商跟CTWANT記者解釋,用外商的產品,最大問題是維修慢又很貴,過去怕被「偷師」,外商的風機若故障,他們不會派人維修,而是要求整台換掉,把我們當冤大頭,所以才會導致很多風機壞了就扔在一邊不處理的問題。但其實,不願具名的風電業者向CTWANT記者解釋,現在最大的「逆風」,其實不是國產化,而是「銀行」。業者坦言,風電市場可說是成也台積電、敗也台積電,「現在已進入『死亡交叉』,台積電不想買貴的電,想壓到5元左右,但風電業者要營利,至少5.8元到6.2元左右,如果賣給其他願意出高價的科技業者,銀行又不喜歡,擔心他們扛不起20年的穩定收益,恐導致專案借不到錢,借不到錢、風場就要廢了,以後科技業要大規模的綠電也沒了,這是『三輸』!」。業者向CTWANT記者舉例,一個500MW的離岸風場,過去要花900億元打造,現在至少要1200億元,就是因新冠疫情、加上全球都在發展離岸風電,法國、德國、丹麥等都在打造大型風電場,據全球風能協會預估,2024年到2028年,全球離岸風電裝置總量會增加138GW,年複合成長量28%,僧多粥少下導致船、工人和設備都很貴。風電的機台都非常巨大且昂貴,過去以外商為主。(圖/翻攝沃旭能源臉書)有一業者為了搶船花大錢卻碰到疫情,當時一驗到陽性就全員下船閉關,完全不能施工,但各種租金還是照付,這種恐怖的錢坑,沒有銀行支援根本不行,「在商言商,外資一年都會進行好幾次財務成效評估,早就跑了,就是我們本土廠商才會努力拚完工,已經很了不起了。」連同業也看不下去、幫忙喊冤。業者表示,離岸風電是龐大且複雜的工程,甚至連政府單位要驗收與查核都有點摸不清頭緒,加上先前有業者在國產化做「小動作」,搞得政府常常要查核、動輒要罰款,導致銀行也覺得,貸款給風電業者的風險很高,「對銀行來說,不如借錢給人炒地皮,簡單又好賺,但對台灣產業來說,得到的價值是什麼!」他憤憤不平地說。「相對於光電雖然建置較快,但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土地不夠,不管是屋頂、地面型的光電,全部加起來也只是零頭,台積電要的是單一、穩定的大型供電」前三大民營售電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放鬆風電國產化政策會不會引發未來綠電價格波動等其他後續效應,還要觀察評估。除了價格波動,還有一大問題,「包括沃旭與海龍風場,2025、2026年的發電已全被台積電買走」全球最大再生能源基金、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表示。換句話說,這兩年其他的「護國大山」都買不到大宗綠電,短期內難以解決。
9000億「打水漂」…離岸風電國產化跳票 產發署回應了
112年底離岸風電國產化情形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台電多花9000億元購買離岸風電,原期待建立本土產業鏈,創造1.2兆元產值,但是依據審計部決算資料,離岸第二階段遴選的西部海域10個風場,至去年底僅允能二期達標,9座進度皆落後,其中海峽一期風場本土化目標僅達2成。審計部批評,經濟部產發署態度過於消極。能源專家則說,歷經多年推動,卻看不到海外市場在哪裡,那麼多錢是白花了。歐盟狀告WTO 經部朝開放研議歐盟7月底狀告世貿組織(WTO),指台灣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違反WTO規定,要求台灣須在60天內提解決方案。經濟部官員低調表示,會持續與歐盟及WTO溝通。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說,會朝開放方向研議,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面臨轉折。經濟部對離岸風電依產業發展項目,分為風力機製造與水下基礎等20項,在推動與導入時程,從2021至2022年是前置期、2023年是第一階段、2024至2025年是第二階段。在離岸風電的第一、二階段,台電每度平均花5.7元收購電力,20年合計花2兆元,扣除平均購電成本後,多花9000億元。台電配合購電 已花2兆元當時政府信誓旦旦可創造1.2兆產值、2萬個工作機會,但根據審計部決算報告,在第二階段遴選的10個風場,至去年底僅有允能二期的塔架、水下基礎及陸上變壓器等達到20項零組件100%國產化,其餘9座都未達標。沃旭大彰化東南與西南等2座風場,國產化達成率8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彰芳一、二期,與西島、中鋼的中能則是3成跳票。海峽一期竟有16項目、高達8成未完成國產化承諾。即使達標率較高的開發商,其實也是政府「開後門」,以成立產業基金,做替代方案繞彎達到,並非如得標承諾的採購國產貨。例如沃旭大彰化風場水下基礎與基樁,因國內廠商沒有足夠能量承接訂單,無法做到100%國產化,最後只得由經濟部前部長沈榮津同意提出國內無產製證明後,開發商成立產業基金輔導次級供應商、電銲人才,與設立機艙組裝廠等替代方案,勉強過關。審計部更指出,監察院2022年糾舉經濟部產發署,對部分風場開發商提出因有短期交貨需求,以利取得「無產製證明」,就可自國外進口,產發署做為主管機關,對「無產製證明」卻無規範,過了1年,還是提不出相關規範。海外市場打不開 只打造世紀鋼能源專家陳立誠批評,花大錢買離岸風電,結果只培養了一家做水下基礎鋼構的世紀鋼,但拿的仍是台電付給外商的電費,根本沒賺到外匯。陳立誠直言,台灣想到國外賺離岸風電錢是不可能,歐商風電很強,不需要台灣,亞洲市場太小,光大陸就把你打死,對岸積極發展離岸風電,產業太強了,亞洲第一艘工作船就是大陸建的,越南在發展離岸風電 也有自己的供應鏈,為何買台灣產品。產發署解釋,9座風電場未達標,是因相關零組件國內無產製能量,或受新冠疫情影響。該署指出,海峽一期風場已提報予能源署,考量是否裁罰。海峽風場則說,因接手較晚,現在達不到國產化,未必不能符合,會持續努力。經濟部官員表示,二階強制要求國產化,但在第三階前2期降至60%、開發商自選組合,明年第3期,會再朝更鬆綁方向走。
上緯砸15億南投蓋總部 董座:可回收葉片樹脂年底導入歐洲風場
風電葉片樹酯廠上緯投控(3708)董事長蔡朝陽今(1日)表示,與西門子歌美颯在2022年共同宣布合作的風機葉片可回收樹脂戰略計畫,目前已有20片可回收葉片樹脂在進入最後品質驗證測試,最快有機會在今年底就正式安裝在歐洲風場。上緯投控今在南投縣中興新村舉辦集團營運總部「上緯集團產業創新園」啟用典禮,「上緯集團產業創新園」含土地及建物總投資金額新台幣15億,園區佔地2,600坪,為地下1層地上8層之建築,以永續綠建築為核心概念,取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及銀級智慧建築標章,進一步實現致力碳中和的理念。蔡朝陽表示,「上緯集團產業創新園」作為營運總部及前瞻研發中心,未來將肩負「引領世界材料革命的根基地」使命,持續改變複合材料界。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董事長倪邇思表示,雙方合作近年持續深化,光是2023年共有600支使用上緯樹脂的葉片導入到西門子歌美颯全球離岸風場中。而可回收葉片樹脂戰略合作也正朝規畫穩健推進,目前已在完成 20 支可回收葉片樹脂製造, 正在進行最後產品品質測試認證,未來使用可回收葉片創新技術的葉片,當到了風機葉片使用年限,就可透過循環方式回收風機葉片纖維與樹脂,讓西門子歌美颯於台灣實現全風機機組回收願景。另外上緯今天也跟台灣維特斯總經理林正光簽署「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合作備忘錄,將持續於台灣風場全面使用國產化葉片材料。
世紀鋼股價翻倍上週飆破194元 法人:2024年營利有望戰新高
世紀鋼(9958)去年第三季到年底的股價在60至80幾元區間,9月股價甚至來到59.9元。今年隨著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委外代工結束及基樁生產效率提升,世紀鋼看好明年營運將重回成長軌道,法人也預期在月產能提升、委外代工結束,2024年世紀鋼獲利表現有機會挑戰新高。本月初世紀鋼釋出離岸風電將與中鋼(2002)集團旗下離岸風電基礎建設主力廠興達海基合作的消息,加上世紀鋼受惠於經濟部將修改離岸風電招商規則中的國產化規定,有利業績推進。近期消息面支撐,讓世紀鋼股價持續飆升,18日更登上新天價194.5元,一年來股價漲逾2倍。世紀鋼交付CIP基樁後,估計將貢獻營收94.4億元。其先前產能外包負面影響結束,下半年毛利率將逐步回升。加上目前套筒基樁月產能提升至4座,營運動能明顯轉強,台電富崴124支基樁與31座套筒式基樁為今年業績重要來源,總價123.9億元,世紀鋼已於去年第三季投入生產,於今年底可望完成交付。此外,世紀鋼還握有海龍風場訂單,而該風場採用14MW風機,相較於CIP與台電富崴的9.5MW風機,海龍用鋼量將近2000噸,明顯高於CIP與台電富崴的1200至1300噸,單座造價將超過3億元。該案已於今年第二季投入生產,預計在明年第三季交付完畢,為世紀鋼2024年業績重要來源。法人指出,世紀鋼長期受惠於風電國產化政策加持,在自製比例及產能提升下,委外製造成本對獲利將不再產生影響,下半年獲利表現將明顯好轉,且世紀鋼日前透露,訂單都在洽詢中,長期訂單無虞。法人看好2024年營運成長趨勢明確,估計年營收為128.24億元,獲利受惠高毛利率自製Jacket挹注,EPS預估為6.55元,有望創歷史新高。世紀鋼8月營收達12.06億元,月增1.1%、年增59. 2%,累計前8月營收82.93億元,年增54.23億元。世紀鋼上半年營業收入58.9億元,營業毛利5.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2.7億元,上半年基本每股盈餘(EPS)1.2元。世紀剛22日開盤價179.5元,盤中最高達183元,終場以181元作收。近5日股價上漲14.02%。
風電貴森森3/離岸風電正當紅 外商強勢壓境本土廠難出頭
2016年蔡政府上台後,在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20%的目標政策下,風力發電也是重要發電來源之一,不過相較之前台灣風力發電主要集中在陸上風電,蔡政府對於離岸風電的推動力道更為加大。以建置成本而言,離岸風電多了海洋到陸地這一段電路輸送,加上海底打樁更深,成本遠高於陸域風電,每1MW是陸域風電的一倍以上。但離岸風電機組的發電容量數倍於陸域風電,一般陸域風機的裝置容量平均每支為3MW左右,而離岸風機目前已可達每支10MW以上,若以提高再生能源比率為前提,推動離岸風電確有其必要性。行政院於2017年6月在行政院第3551次會議通過「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106-109年),規劃「先陸域、後離岸」策略,逐步推動風電設置。預計在4年內達成風力發電累計1334MW設置量,並建立中長期治本措施,優化設置環境,進而達成2025年6.8GW(陸域1.2GW、離岸5.6GW)的設置目標,希望藉此促進能源多元化及自主供應,並帶動內需與就業。台灣確實有很好的發展離岸風電的條件,因為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offshore的資料顯示,全球前20大最好的風場,台灣海峽就佔了16處。而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問題,其實也是跟一開始發展陸上風電一樣,缺乏技術,只能由外國廠商來主導。儘管蔡政府有所謂的風電國產化政策規劃,但是深究台灣的產業狀況,能夠做到國產化目標的,其實只有部分領域,例如基樁、水下工程等,這些是台灣既有產業已經有基礎的,像是鋼鐵業,就可以延伸下去做,至於關鍵的風機等,就不是台廠可以吃得到的,還是只能靠外商。離岸風電因為裝置容量高、發電量大,成為再生能源中不可或缺的來源。(圖/台電提供)隨著政府積極推動離岸風電計畫政策,自2013年經濟部公布第一階段「示範風場」起,2018年完成第二階段「潛力場址」遴選、競價作業,至2019年底海洋風場全面完工商轉,並於2021年公布「區塊開發」選商機制,宣告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正式步入第三階段。第三階段將分三期核配風場,每期共配發兩年的裝置容量共3GW,每家業者最多獲配500MW,本階段第一期預計於2026、2027年完工併網。「官方有所謂的風場規劃,在規劃的建置容量中,分配給數家廠商來建置風機,但是官方所做的事情,就是分配,但是其他需要的作業,像是環評、行政流程等,還是由廠商來處理,在同一個風場裡,大家各自做環評,這其實有點難以理解,同一個環境做出來的環評會有差異嗎?如果有,那也很神奇,但你要接政府的案子,就是要做環評。」風電廠商告訴CTWANT記者說。風電廠直言,國產化的目標是很好,但是就目前的環境來看,外商挾豐富的經驗,一定會比台廠強,只是最近的狀況也可以看到,一個風場所需要的資金龐大,都是需要銀行專案融資,在沒有做出來完整的財務模型之前,銀行是不可能會貸放的。而國內銀行能不能、願不願意支持台灣廠商,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民眾黨再批前瞻計畫效能不彰 呼籲民進黨別轉移焦點
民進黨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引發討論,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張其祿、陳琬惠今(11)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執政黨確切認知到前瞻計畫效能不彰的事實,使長照量能跟上民眾需求,也要讓高階人才與產業有效媒合,同時加速推動風電國產化,才能真正符合前瞻之名。立委邱臣遠直言,衛福部透過前瞻特別預算辦理「長照衛福據點計畫」,遭審計部指出「進度長期落後」,該計畫第1期預算實現率83.35%、第2期24.32%,第3期2022年底止還沒有實現數,全部保留到2023年執行,導致總體實現數僅21.94%,國發會連續4年將其評為「高風險預警(紅燈)」計畫,衛福部起初規劃不完善、後續調整不即時,才讓長照量能供給跟不上需求。邱臣遠指出,各地長照據點幾乎都有「工程完竣卻無人願意承辦長照業務」的情形,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前瞻第1、2期核定補助地方441件及327件,其中98件因無繼續執行實益而撤案;已驗收尚未開辦據點服務有118件,主要因為特別預算僅支應建物建造、部分個案不清楚接受補助需提供長照服務,中央明顯督導不周。立委張其祿指出,國科會在前瞻計畫第3期特別預算編列14億4,400萬元及8億元,力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與「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計畫」,最後卻出現學術成果未能展現,主因就是人才培育計畫從發起到執行都欠缺規劃,導致收效甚微。張其祿表示,像是國科會核定補助7所大學校院為「科產平臺計畫」核心學校,與他學校成立區域整合平台,發展跨校專利組合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但截至去年底,陽明交通大學、中央大學及中山大學等科產平台自籌款均未達成目標值,另清華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尚無跨校專利組合,其餘科產平台雖已產出35件跨校專利組合,卻都沒有授權實績,科學成果及產業轉化率不足。立委陳琬惠指出,經濟部2019年公告離岸風電2025年設置目標容量為5738MW,如今修正至2025年累計商轉容量只有3953MW,無法如期達標。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經濟部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卻未考量本土產能與品質能否支援,只能准許開發商向國外進口各類零組件,導致國產化政策一降再降,最終僅在興達港成功組立6座,國產化政策剩5%,但再續追這6座國產水下基礎進度,光是疏濬工程就延宕4年4個月,嚴重影響離岸風電國產化執行進程。陳琬惠表示,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綠能建設延伸、擴充設備建置的離岸工程中心,然而根據審計部報告,該深水池從確定規格就作業延遲,辦理工程標案又歷經3次流標,截至2022年底工程實際進度僅33.6%,嚴重落後,已經影響離岸風電廠商海上訓練及實驗場域期程。圖說:
發展離岸風電優勢 陳建仁:台中港填65公頃新生地只是起點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6)日出席「台中港填方區新建海堤工程動土典禮」時表示,為善用台灣發展離岸風電優勢,政府投入超過百億元,在台中港填築65公頃新生地,供產業設廠,今日動土只是一個起點,期許在交通部、港務公司及全體同仁群策群力下,確保工程如期如質,讓離岸風電國產化產業能加速在台灣落地生根,成為亞洲離岸風電的典範。陳建仁表示,他今年3月參加「台中港37、38號碼頭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為離岸風機的裝卸運維作業打造更充足的空間,今日再度前來台中港,為港區填海造陸、推動風電產業新基地的工程動土祈福,這一項又一項的港區建設,不僅展現政府對於台中港發展的重視,更為台中港在布局離岸風電下一階段發展上奠定扎實的基礎。陳建仁指出,台灣是海島國家,有近98%能源仰賴進口,但同時台灣也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包括充足的陽光、豐沛的風力,以及適合發展離岸風電的離岸風場,因此政府投入超過百億元,在台中港填築65公頃新生地,供產業設廠,希望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發展能夠更上層樓。他說,台中港外廓防波堤興建後可轉為浮式風機作業碼頭,而浮式風機裝置容量較固定式風機大,因此政府也超前部署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希望於2026年12月順利完成外廓防波堤擴建計畫環評。「建設不分藍綠,只要大家同心協力,就能成功。」陳建仁 ,今日動土只是一個起點,他期許在交通部、港務公司與全體同仁群策群力下,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圓滿成功,讓離岸風電國產化產業能加速在台灣落地生根,成為亞洲離岸風電的典範及楷模。陳建仁另外提到,南投縣台14線目前仍有多處道路中斷,交通部長王國材剛才也趕赴現場視察當地交通工程施工情形,希望台14線於今日下午5時前能順利通車。
上緯擴大綠能布局 董座:拚熱固樹脂回收、碳捕捉技術
綠電材料供應商上緯投控(3708)今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司指出,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趨勢令銷售市場穩定,俄烏戰爭後歐洲國家意識到能源穩定致力風場開發;董座蔡朝陽領軍布局熱固樹脂回收技術,要突破90年來風機葉片無法回收的問題,以及CCUS(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技術。上緯今年第1季營收16.98億元、年減32%。毛利率18.8%,則較去年增加6.7個百分點,稅後淨利約1,900萬元,年減67%,稅後EPS為0.2元。公司表示,因國際油價下行,化學原物料價格跟著往下掉,出貨量增加但單價下滑,令客戶態度觀望,但環保綠能回收產品毛利率相對穩健。上緯布局「循環經濟領域」應用產業及事業,提供全可回收熱固樹脂「EzCiclo易可收」/「CleaVER可立解」,對無法回收的碳纖維複合材進行微波降解、膨潤降解等。上緯2年前向清大買CCUS(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技術,蔡朝陽表示技術成熟、客戶以有減碳需求的中小企業為主,但市場還不知道碳補下來要做什麼,但這是有潛力的市場,就跟風電產業一樣需要時間。
新光鋼受惠綠電效益股價創1年新高 21日直衝53.6元逆勢漲停
新光鋼(2031)受惠於轉投資的綠電效益顯現,上周五(21日)在買盤力挺下,逆勢直奔漲停板,終場每股大漲4.8元來到53.6元,股價表現突出,創近1年新高。單日漲幅9.84%,近一周漲幅達19.91%,爆出單日2.8萬張交易鉅量,後市行情依然看好。新光鋼去年稅後純益為3.9億元,EPS為1.23元。今年受惠鋼市回溫,營收也逐月回升,3月合併營收為16.38億元、月增38.9%,為7個月新高,年減 20.8%;累計合併營收達36.32億元、年減21.32%。新光鋼營收六成與政府大型基礎建設有關,許多合作案期長達3~5年。外加近來轉投資公司在嘉義承租400公頃土地,積極推動魚電共生計畫,目前效益開始顯現,增添營運動能。另外,為因應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新光鋼投資15億元在彰化鹿港工業區擴廠,生產水下基礎鋼管。原計畫2024年初正式投產,然因政府交地延期,造成整體時程遞延,預估等到2024年初才會開始興建。展望後市,新光鋼表示,在綠能產業、自來水系統、韌性電網等內需經濟帶動下,看好內需經濟。並強調台灣景氣相對起來比較穩定,不論是台商回流既有的案子持續進行,推升新光鋼鋼構訂單能見度直達年底,另一方面,太陽能、風電等也帶動綠能鋼材需求成長,都支撐公司營運表現,今年營運會穩健成長。
立委考察台中風機製造基地 推動風電產業國產化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立委邱志偉與立委林靜儀一行人昨(16)日前往台中港,考察離岸風電產業專區,了解風電國產化及專區碼頭擴建進度。經濟部投審會本月15日甫通過荷蘭、丹麥等大型風電投資案,立委認為國內之風電業亦須獲得重視,呼籲政府應成立專責中心,與民間業者共同打造離岸風電台灣隊。此次考察行程,主要為參訪台中港離岸風電產業專區及國產化風機零組件製造基地,實地了解風機葉片的製造及機艙的組裝流程,並聽取離岸風電國產化推動情形、離岸風電產業專區的概況和未來規劃及離岸風場開發暨海事工程產業發展規劃。邱志偉關注風電國產化進度,呼籲政府應在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上,給予國家隊機會。邱志偉指出,港務公司因應離岸風電產業發展,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預計共15GW,相關碼頭的使用、擴建、分配都要有完整規劃,包括填築新生地的預算、工期,皆需要政府各部門通力合作,共同達成再生能源目標。他認為,國產化不應只著重在供應鏈製造,而是要以更廣闊的角度,從前端的風場開發設計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到後段的維運、人才培訓都要有本土企業,並以高教機、國艦國造的經驗為例,建議工業局應以系統概念來去看離岸風電國產化,「這樣才是完整的國家隊而不是部分國家隊」。林靜儀表示,希望透過強化產學合作、政府協助媒合等措施,緩解產業界對於風電人才需求的焦慮,「產業需要的人才,政府各部門應該提早因應」,尤其台中港的風電產業聚落已經成形,台中海線的廠商、在地的青年學子未來都將成為風電產業的生力軍,除了透過產業帶領教學向下紮根,讓培育的專業能力能符合產業規格外,她也期待經濟部、教育部等相關政府部門通力合作,積極盤點有潛力進入風電產業的合適科系,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並能夠輔導、鼓勵學生未來朝進入風電產業邁進。
炸出能源危機2/再生能源陷瓶頸 立委、專家籲強化「儲能」
總統蔡英文2016年執政後,訂定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等能源轉型途徑,目標2025年達到天然氣、燃煤、再生能源分別為50%、30%、20%的發電配比,只是這幾年大停電頻傳,造成民眾的信心危機,甚至發生變電所爆炸事故,台灣「缺電」陰影始終揮之不去。對此,在野黨立委和能源政策研究專家皆建言,政府除了要重新檢討能源配比、再生能源發展瓶頸外,也要強化「儲能」技術的政策投入,才能安全過度能源轉型時期。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集委員謝衣鳳透露,雖然再生能源2025年的目標是達占比20%,但身兼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曾向她承認,20%是指「裝置容量」,並不代表真實發電量;裝置容量建設完成後,還要牽涉到電線、電網建置,過程有不少門檻。她也指出,再生能源並非穩定能源,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都要看天氣,因此要規劃好後續的儲電設備,「我認為目前供電不穩的問題,在於整體電網韌性與調配上不是很穩定。」總統蔡英文2016年執政後,力推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等能源轉型政策,然而至今卻出現4次大停電,引發缺電恐慌。(圖/報系資料庫)經濟部長王美花10月初在立法院報告時坦言,今年再生能源目標預計要達到12%,但1至8月綠能占比僅有5.5%,很難達成目標。謝衣鳳表示,王美花最近有將占比拉到6%,但離目標值明顯仍有一大段距離,不管經濟部有什麼理由,用電成長就是一個趨勢,政府如何穩定供電且讓電價合理,是執政者該負責的,但目前整體的能源政策規劃,看起來很鴕鳥心態。謝衣鳳指出,政府將再生能源發展主力鎖定光電和風電,但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腳步還是非常緩速,除了沒有掌握關鍵技術,目前國內也沒有明顯發展風場的管理營運;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只會讓人覺得是空喊口號,更遑論未來要到東南亞等地打「國際盃」,主導風場開發。「國外光電產業有多種組合型態,並非只有漁電共生類型,」謝衣鳳指出,但國內各部會間的光電政策像是「左手打右手」,農民耕作技術日新月異,農委會應提出更好的政策,讓太陽能光電產業和農漁業共榮,而非像現在與經濟部政策各做各的,農業與光電只能相互競爭、擇一生存。據了解,光是在漁電共生領域中就陸續發展出不同技術,包括文蛤結合太陽能光電的新養殖模式、青蟹結合光電貨櫃的肥育技術、魚塭結合浮動式光電養殖,以及綠能環控溫室中養殖貝類等;也可依農作物種類不同,架設不同遮敝率的光電板,例如香茹只需要5%到10%的透光率就能生長,因此可在種植這種高經濟價值作物時,同時又利用陽光發電。民進黨政府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當作能源轉型的重要一環,謝衣鳳擔憂,即便蓋了三接,天然氣儲槽的容量最多撐10天至2周,而台灣天然氣仰賴進口,不是很穩定,就算與外國簽訂長期購買合約,但仍有船期、天候和疫情等外力因素影響,政府要如何確保供電穩定?再者,為因應氣候變遷,全球提倡減少甲烷排放,開採天然氣的成本將增加,天然氣價格肯定會往上走,未來要如何提供民眾平價又穩定的能源,政策都必須檢討,並向民眾誠實說明。政府急推再生能源的同時,卻沒有跟社會好好溝通,讓民眾對風電和光電的開發有負面疑慮。(圖/財團法人環境保護基金會提供)謝衣鳳也提醒,除了檢討再生能源政策與能源配比,儲能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新議題,要儲存離峰時的電力,在用電高峰時使用。她說,就像電動車儲能愈趨成熟一樣,政府應該更加投入研發,而水力發電、風電等儲能的方式都不同,若能讓能源轉換之間的耗損減少,供電就能更有效率。長年研究台灣能源政策的「台灣樹人會」常務理事潘翰聲則指出,供電要穩定,綠能就要趕快上軌道,但政府這幾年卻又「吃緊弄破碗」,發展太陽能和風電的同時,沒有跟社會好好溝通,發生許多衝突,讓不少民眾對風電和光電的開發有疑慮;而太陽能和風電的供電波動大,更必須發展儲電設備。「儲能系統的廣泛應用,以及智慧電表全面普及,可以解決再生能源併網的不穩定問題。」潘翰聲解釋,併網就是太陽能發電導入傳統電網,但可能會因為一片白雲遮蔽,讓電壓短時間大幅波動,如今儲能技術發展,可以在200毫秒內平穩電壓,穩定供電。他也透露,很少人知道金門獨立電網轉型有初步成果,併網和未併網的綠能裝置容量已高於離峰負載的需求,未來3至5年,離峰時段的用電就可由再生能源百分之百供應,為台灣的「能源自主」示範可行方向,未來需要政府、廠商和全民共同投入電力系統轉型。
藍批離岸風電國產化跳票涉圖利 洪孟楷要求經濟部說清楚
國民黨近期質疑民進黨政府離岸風電進度落後,立委洪孟楷今(13日)指出,離岸風電國產化全面跳票,躉購電價卻還高達每度5.5元,政府到底要圖利誰,他要求經濟部必須向國人說清楚、講明白,同時也須檢討改進與修正,不要再當冤大頭。洪孟楷指出,當初承諾離岸風電國產化的是2018年的蔡英文政府,現在面臨全面跳票的,也是蔡政府,試問現在還要用當初簽約的躉購價格支付給廠商,合理嗎?他說,按照規劃,去年本應完成的風場108支,但到今年8月只有31支,30%完成率低得離譜;更別提當初要求下水基礎工程必須國產化的比例,都陸續改為國外進口原材料,經濟部承諾的離岸風電國產化在哪裡?洪孟楷也表示,經濟部當初承諾離岸風電國產化的部分,包括有「單樁式」和「套管式」水下基礎工程,也就是離岸風電在海平面以下25公尺地基工程,目前「單樁式」國內有能力生產,但是海平面25公尺以下的套管式,工程專業和工程技術並沒有達到國產化要求!他揭露,國外專業工程技術、專業船舶技術看起來並沒有按照計畫回饋給國內廠商,因此繼續用2018年所簽訂躉購電價5.5元來算,顯然不合理。「政府還要瞞多久?離岸風電國產化面臨全面跳票,工程進度嚴重落後,國產化比也低於預期,那還需要用高過市價許多的躉購電價來浪費全國納稅人的錢買電嗎?」洪孟楷呼籲,蔡政府應立即檢討未完成國產化項目,並提出完成國產化解決方案,若無法達成國產化,應依比例檢討躉售電價。
離岸風電悖離「國產」初衷? 藍立院黨團點名經部次長疑涉官商勾結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26日)舉行記者會,針對台灣離岸風電執行達成率低,躉售費率又過高提出質疑。黨團總召費鴻泰說,黨團示接獲爆料,指控負責離岸風電水下工程建設的「世紀鋼」獲得特許同意進口韓國廠商的水下基樁,涉嫌以「進口」假冒「國產」,黨團懷疑,放行世紀鋼以韓國產代替國產,就是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懷疑其中甚至可能有官商勾結。「2025非核家園」是蔡英文總統最重要的能源政策,按照表定,2021離岸風機預計完成291支,但今年應上線的離岸風電卻只有22支,距離原定的60%,達成率僅7.5%。國民黨團最近甚至接獲爆料,檢舉者指控離岸風電開發商CIP在彰化風場水下建設,因承包商世紀鋼自產能力始終無法到位,經濟部工業局竟然特別「圖利」世紀鋼,特許同意進口韓國鋼鐵商Samkang,8套水下基樁(Jacket)。黨團總召費鴻泰說明,離岸風電水下基礎樁工程鋼構原本應該要「國產化」,但離岸風電開發商CIP在彰化風場水下建設,因為承包該工程的業者世紀鋼自產能力無法到位,為了符合施工進度,經濟部工業局竟然特別「圖利」世紀鋼,特許同意進口韓國鋼鐵商Samkang,以8套水下基樁(Jacket)替代。費鴻泰指出,國民黨團接獲檢舉,指控世紀鋼未經過經濟部工業局核准,就私下先買了南韓鋼鐵商Samkang 46套水下基樁,準備在台組裝,依照合約,這46套基樁應該在2023年完工,世紀鋼卻偷偷進口半成品,以進口或假冒自製品,價差至少50%。由於台電原先估算離岸風電價格每度5.8元是在國產化為前提下的電價,在世紀鋼卻偷偷用進口貨假冒國產品下,將可望大賺差價。此外,他指出,黨團接獲爆料指前能源局長、現任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在8月20日曾前往世紀鋼,喬48組水下基樁合約問題,國民黨團要求林全能必須對外說清楚。費鴻泰並要求林全能回想,近期曾跟誰打高爾夫球?前中小信保基金董事長蔡憲浩,行政院長蘇貞昌認不認識?是否曾經大力提拔?世紀鋼靠山到底是誰?針對離岸風電的重重問題,國民黨團主張應該成立「離岸風電調閱委員會」徹查弊端。此外、經濟部應落實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每季向立法院提書面報告。其次,檢討未達國產化比例的離岸風電開發風場,應調降躉售費率。至於2025非核家園進度嚴重落後,沈榮津及經濟部長王美花應下台負責。藍委賴士葆則說,2025非核家園中綠能佔比高達20%,但目前離岸風電建置延宕,相關電力缺口蔡政府要從哪裡補上?是要繼續燒煤?還是天然氣?賴士葆說,天然氣目前正面臨「藻礁公投」和「三接站」等問題,難道蔡政府還要再做好幾個接收站?此外,107年離岸風電遴選制採躉售購費率每度電5.8元,競標制得標電價每度2.2元,政府在合約中保證收購20年。原本設計中間差價3.6元的目的,在於鼓勵風電能國產化,以每度差價「付費」學習國外技術,讓風電逐步國產化。而離岸風電政府不需出錢,廠商只付出少許資本;廠商卻拿著與政府簽訂的合約向國內本土銀行貸款約2500多億元,然後用台電購電收入,還款給銀行,其中原本風險相當高,會面臨資金緊縮和跳票問題,一但廠商發不出電,台電就不會付款,廠商也就沒錢還銀行,最後勢必產生糾紛。賴士葆強調,為了離岸風電技術深根台灣,國產化、自製率的價值在於每度3.6元的差價,20年就高達9100億元,但從黨團接獲的爆料看來,「國產化」已跳票,世紀鋼做不出水下基礎樁,經濟部、能源局特許由韓國進口原本該是國產的46套水下基礎樁,換句話說,已經沒有國產化這件事,而原本每度3.6元差價,20年價差9100億元的合約勢必要重新談過,經濟部有責任重新談合約,以維護國家利益、台灣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護航廠商、魚目混珠,以為國民黨團不會監督、看不到。
馬達電線纜強強合攻離岸風電 東元董座邱純枝:目標國產化供應鏈
東元電機董事長邱純枝指出,東元電機與華新麗華宣布以增資發行新股受讓對價之方式,進行換股交易,未來發展方向都專注於再生能源、工業自動化、智慧化等範疇,因此策略聯盟不但著眼於核心業務的強強聯手,更看好未來攜手發展海外市場。東元電機董事長邱純枝日前則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2020台灣企業永續獎」中,獲頒「企業永續傑出人物獎」。東元電機董事長邱純枝表示,兩家上市公司在離岸風電方面,東元的變電站工程及相關機電產品的優勢,可與華新麗華在電纜、電網之強項互補,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雙方合作可望成為離岸風電國產化的重要供應鏈廠商。此外,華新麗華在美國公司的業務,包括太陽能電廠和智慧電網的開發設計與維運,擁有豐厚的實績,恰可結合東元近期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的儲能系統(BESS),以及智慧電網的監控系統,因此,相當看好未來合作的契機。至於在智慧製造的部分,東元近年積極發展智慧工廠各項解決方案,中壢電工自動化產線曾經獲得機械金質獎,豐富的智慧產線建置經驗,正符合華新麗華智能線纜工廠的需求。雙方的客戶資源整合也有相當潛力,東元表示,舉例來說,東元的器具、空調、配電設備、與工程服務可提供華新麗華在商貿、住宅,廠辦個案或國內外的開發計劃。雙方對本次的策略聯盟抱持樂觀,東元董事長邱純枝表示,東元與華新麗華分別為馬達及電線電纜領域的領導廠商,兩家公司不僅有歷史合作的淵源和信任基礎,產業發展面向也有一定程度重疊性,更有不少的共同客戶,策略聯盟之後所產生的綜效和長期經營價值,有信心為公司帶來成長動能,並為所有股東創造長期利益。
離岸風電國產化玩假的? 傳沃旭砍單 中鋼堅稱「轉單」
業界透露,因為風電基座轉接段焊裂問題遲未解決,台船旗下的台船防蝕科技公司早在三個月前就接到興達海洋基礎公司通知,2021年底前風機水下基礎塗裝數自56座減到36座,上周又被通知再減到剩18座,顯然已被沃旭透過兩次砍單砍掉40座。不過台船表示,截至目前為止,與興達的合約沒有做修改。對此,中鋼表示,目前水下基礎工程仍沒有砍單問題,只有轉單的問題,並非沃旭和中鋼興達對其砍單。業界分析,中鋼旗下的興達找來的西班牙技術人員沒有電焊與塗裝專業技師,僅是組合起重吊裝的技術人員,結果轉接段出現焊裂問題沒人能指導,讓原本估計今年3月就要完成第一座焊接並開始塗裝,6月底交出2座、8月底交出4座、明年6月底交30座、11月底交出最後20座的計畫,但至今1座都未完成。業界質疑政府一開始在本土化就沒做好把關,鋼板未要求用國產,風電廠商沒在同一個起跑點。中鋼生產的鋼板較窄,需要對接,而接越多、焊越多,不良率也就越高。沃旭未能提供專業指導,中鋼興達海基原找西班牙技師,現在已改找比利時技師,台船自己也組成專案團隊,要建立制定施工計畫書(WPS),在取得沃旭認可後實施,應可解決焊裂問題,但因工期延誤,訂單剩下不到三成。據透露,經濟部要求興達在本月內完成第一座,但實際有可能拖延到年底,如果興達真的被大砍單,對整個供應鏈影響非常大。對於台船防蝕科技公司抱怨遭砍單一事,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現在不是砍單問題,而是轉單問題,對於國產化的目標,只要台灣技術能量能提升,就不會有砍單的問題,相信訂單將會源源不斷。中鋼總經理王錫欽則表示,中鋼興達海基目前承包的水下基礎工程所需的鋼板產品,不論厚度、寬度及長度超過80%符合需求,只有單裝式水下基礎工程所需的鋼板,因此工程是一個大管,所需的鋼板特別長又寬,這部份中鋼較少生產,而且台灣目前的水下基礎工程還不需要使用到這些規格的鋼板。王錫欽強調,中鋼鋼板也取得挪威離岸風電專業認證機構DNV GL的認證,因此鋼板產品規格和品質上是禁得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