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蚊症
」 飛蚊症 失明 視網膜 眼球飯後吃水果怕胖怎麼辦?營養師公開4秘訣 每餐只能吃這份量
台灣有「水果王國」美名,夏日又是多種香甜多汁水果的產季,但不少人怕攝取過多水果變胖,近期有營養師公開4項秘訣,讓民眾可以放心吃水果。Cofit營養師張益堯在官方粉絲專頁分享吃水果「享瘦不怕胖」的秘訣,他指出夏天的水果大多好吃又富含不同的抗氧化劑,萬一份量沒有控制好,熱量就會超標;而水果和澱粉類食物的熱量來源都是碳水化合物(又稱醣類),所以控制每一餐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份量,就能有助於減重。張益堯也表示,夏天吃水果不怕胖的4項秘訣,包括每餐最多一個拳頭、水果取代當餐的澱粉食物、晚上不要吃水果和水果最後吃。除了掌控吃水果份量,在早上和中午吃水果比較好,是因為晚餐後活動量相對少,容易造成體內多餘的熱量變成脂肪。至於用餐時吃不同食物的順序非常重要,要先喝湯,接著吃肉,再吃青菜,最後才是主食飯或麵,而水果在飯後30分鐘再吃,才有助於血糖上升的速度,幫助做好體重控制。另外張益堯也介紹夏天吃哪些水果對身體好,含有茄紅素的西瓜能保護心血管、遠離攝護腺炎,芒果有β-胡蘿蔔素形成視覺影像、預防夜盲症,百香果的玉米黃素能保護黃斑部、預防飛蚊症,荔枝則有維生素C幫助合成膠原蛋白、預防感冒,火龍果和葡萄富含花青素幫助眼睛明亮、遠離失智風險。
她癌症免疫療法後產生1罕見眼睛副作用 4原因都可能致此眼疾嚴重恐失明
醫療持續進步,癌症有了許多新的治療方式,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都能為患者的治療帶來轉機,不過這些藥物也有可能帶來罕見副作用。像71歲朱女士,罹患輸尿管尿路上皮癌,經過手術切除並在術後使用免疫療法,但在第2個循環(cycle)的免疫治療時,卻出現視力模糊、頭痛、皮膚出疹等症狀。經過檢查發現,這竟是免疫藥物所導致的罕見副作用「葡萄膜炎」,使朱女士右眼視力從1.0降到0.8、左眼視力0.6降至0.3,並合併有黃斑部病變、嚴重漿液性視網膜剝離。不過,暫緩免疫療程並經過局部類固醇注射及藥水治療後,1個月內症狀便逐漸獲得改善,追蹤3年目前都沒有癌症或葡萄膜炎復發跡象。什麼是葡萄膜炎? 有哪些症狀?有哪些病因?「葡萄膜炎」顧名思義就是眼睛內的葡萄膜出現發炎情況,不過所謂的葡萄膜並非單一組織,台北榮總眼科部葡萄膜炎及眼矯型科黃德光主任表示,它包含虹膜、睫狀體、脈絡膜等,不管是虹彩炎、睫狀體炎、脈絡膜炎都是葡萄膜炎,它是跟身體狀況最息息相關的疾病之一。葡萄膜炎的常見症狀包含持續性的視力模糊、不正常的飛蚊症增加、眼睛紅、痛、畏光而且初級眼藥水無法緩解等,黃德光主任提到,葡萄膜炎有可能會造成白內障、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病變、黃斑部病變等,在已開發國家中,它是造成失明的前十大重要原因之一,而造成葡萄膜炎的原因包含:惡性腫瘤感染藥物作用自體免疫治療需先釐清病因 免疫罕見副作用發生率不到1%其中,免疫藥物會誘發自體免疫反應,少數患者會出現葡萄膜炎的情況,是免疫療法的罕見副作用。黃德光主任指出,研究顯示,這樣罕見的副作用發生率約為1-2%,甚至有些研究指出發生率僅有不到1%。因此,民眾不需要太過擔心、拒絕使用免疫療法,而且若是出現葡萄膜炎也能透過治療改善症狀,但治療方式會因為病因而有所不同。像有些病人並非藥物作用所致,而是腫瘤轉移或是腫瘤引發自體免疫反應攻擊所致,這時應先審視全身腫瘤控制的情況,是否有其他地方的轉移,並針對腫瘤本身加以治療。另外,除了免疫治療外,傳統的化療可能會造成免疫低下而伺機感染,導致葡萄膜炎,針對這種葡萄膜炎,需要先確立病原體,並加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控制眼睛或身體的感染,降低失明的危險。而葡萄膜炎,若確定是免疫治療所產生的罕見副作用,症狀輕微時會先使用眼藥水,嚴重時則會暫停使用免疫療法並加上身體消炎藥物或眼內注射,緩解發炎改善症狀。不過,黃德光主任坦言,診斷葡萄膜炎對一般眼科診所來說並不難,但若要找出導致葡萄膜炎的原因會是一個困難點,因為它需要高階檢查,而且除了眼科檢查外,還需要全身免疫、感染檢查等,全台約有2-3千位眼科醫生,這之中能診治葡萄膜炎的醫師可能不超過30個。所以,黃德光主任提醒,癌症患者若有葡萄膜炎疑似症狀,應盡快就醫尋求專業醫師診治,葡萄膜炎需要醫院內腫瘤科、感染科、免疫科及眼科的醫療團隊共同照護,才能使患者達到完善的腫瘤治療與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癌症治療引發眼睛葡萄膜炎 七旬婦視力剩0.3險失明
71歲朱女士罹患輸尿管尿路上皮癌,手術後接受最新癌症免疫療法,腫瘤獲得大幅清除。惟在後續追蹤過程中,感到左眼視力模糊、頭痛、和皮膚出疹等症狀至眼科就醫。視力檢查結果右眼視力還有0.8,左眼視力只剩0.3;雙眼有輕微初期白內障,及雙眼後葡萄膜炎,合併黃斑病變及嚴重漿液性視網膜剝離,詳細檢查發現為免疫療法藥物誘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罕見病徵,經局部類固醇注射及藥水治療後,頭痛和視力都獲得完全緩解,恢復原本的視力和正常的生活,追蹤三年無身體癌症或眼睛葡萄膜炎的復發。臺北榮總眼科部葡萄膜炎及眼矯型科黃德光主任表示,葡萄膜炎是眼內的組織發炎,由於診斷與治療困難,是已開發國家造成民眾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葡萄膜炎往往跟全身疾病相關,可能跟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相關,可能跟身體的感染如帶狀泡疹相關,也有可能是跟服用的藥物相關;因此,葡萄膜炎的診斷與治療往往也要從全身的系統疾病研究著手。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與生活環境的改變,癌症多年來一直高居台灣民眾十大死因之首。黃德光主任提醒,新的標靶藥物與生物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病情,大幅延長患者的生命和改善生活品質。然而在治療中的患者,卻有可能因許多不同原因,可能是疾病本身,可能是使用的藥物,而造成眼內的葡萄膜炎,進而造成視力傷害,但是若能即時準確地診斷與治療,就能夠恢復正常的視力與視覺品質,患者應該要謹慎面對,並告知醫師正在使用的相關藥物。臺灣常見的葡萄膜炎,就有23種以上的相關病因發表在文獻上;這些成因之中以自體免疫相關原因占多數,然而也有部分葡萄膜炎是因為體內的感染、腫瘤、或藥物所引起。因為原因多樣且治療方向迥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關係到病人身體和視力恢復的程度。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惡性腫瘤對國人健康的威脅持續增加。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癌症的發生率已達到每年每一千人中有3人以上新罹癌,伴隨而來的癌症治療與長期照護相對重要。這些患者中,偶爾也會有產生葡萄膜炎的時候,眼睛的葡萄膜炎可以在治療的任何時期發生,跟疾病的狀態息息相關,千萬不能小看。葡萄膜炎常見的症狀,包括視力模糊或嚴重不正常的飛蚊症增加,只有極少數人以單純的眼睛不舒服表現。眼科醫師經過精密的儀器和散瞳檢查後,可以根據檢查的結果,譬如角膜內皮上聚集許多沉澱物,眼內的發炎細胞增加,視網膜和脈絡膜產生病灶,就可確診葡萄膜炎。癌症治療中發生葡萄膜炎,最擔心的是腫瘤自己產生的葡萄膜炎。臨床上有時能看到身體的惡性腫瘤或血液腫瘤轉移到眼內,這時檢查可能可以看到脈絡膜或葡萄膜腫塊、視網膜下細胞浸潤、或玻璃體內不正常的白血球浸潤;少部分病人因為腫瘤本身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攻擊視網膜細胞可能會造成特殊的視網膜病變。所以發現癌症病人有葡萄膜炎時,應該先審視全身腫瘤控制的情況,是否有其他地方的轉移,並針對惡性腫瘤本身加以治療。另一種偶爾會見到的葡萄膜炎,是因為傳統的化療所造成的抵抗力低下,使患者被病原體伺機感染。其實沒有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偶爾也可能因為身體的感染散播到眼內而產生葡萄膜炎。只是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遇到這些感染,由於抵抗力差,延誤治療不只眼睛受到影響,更可能有生命危險。針對這種葡萄膜炎,往往只要確立病原體,加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就能控制眼睛或身體的感染,降低失明的危險。癌症免疫療法在最近幾年逐漸盛行,針對腫瘤可以有效的治療而且身體的副作用較不劇烈,帶給患者更好的腫瘤治療和高的生活品質。罕見狀況下,有些患者會被這些免疫療法藥物,誘發自體免疫的反應,更少數的患者,則以葡萄膜炎來表現。患者的葡萄膜炎表徵千變萬化,有些只有些微發炎細胞增加,有些產生比較嚴重的脈絡膜發炎。所幸這種癌症治療藥物所引發的葡萄膜炎,相較於前兩者,較沒有重大的生命危險,只要針對發炎加以治療,輕微時使用眼藥水,嚴重時暫停使用免疫療法並加上身體消炎藥物或眼內注射,即有可能讓發炎緩解消除,讓病患恢復視力。黃德光主任提醒,癌症的治療,需要完整的醫療團隊全人治療,才能帶給患者最有效的治療以及生活品質。而人類的視網膜,是少數人體器官,可以直接觀察到血管的長相以及有無發炎細胞浸潤的構造。當在癌症治療中發生眼睛疾病,應立刻就醫檢查,除了能夠確保視力與視覺品質外,有時甚至能觀察到身體的健康狀況。
周海媚病逝/「千面女郎」狼瘡症狀多變…血液系統問題佔逾8成 不易早期發現
57歲港星周海媚病逝,消息震驚演藝圈,而據說她生前受「千面女郎」紅斑性狼瘡困擾。對此,林口長庚說,血液系統出問題的患者佔85%,「狼瘡症狀多變化,要早期發現相當不容易」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發文說,周海媚曾透漏有血小板低下問題,但否認有紅斑性狼瘡,「紅斑性狼瘡的表現非常多樣性,每個人的症狀、表現、病程進展都不一樣,又被醫界稱為『千面女郎』。其中發生血液系統方面的問題占了85%。」林口長庚強調,「狼瘡症狀多變化,要早期發現相當不容易。輕則影響皮膚、身體發炎,重則侵犯內臟各器官。若有疑似症狀長期未改善,務必盡早安排檢查」全身性表現(95%):疲倦、發燒、體重減輕肌肉骨骼系統(95%):關節酸痛、關節炎、肌炎皮膚(80%):臉部蝴蝶斑、圓盤性紅斑、光敏感、口腔潰瘍、落髮、血管炎血液系統(85%):貧血、白血球低下、血小板低下、脾腫大、淋巴節腫大神經系統(60%):認知障礙、情緒異常、癲癇、腦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心血管系統(60%):心包膜炎、肺出血、肺炎、肺動脈高壓、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呼吸系統(60%):肋膜炎、肋膜積液、間質性肺炎、肺出血腎臟(50%):蛋白尿、血尿、腎病症候群、腎衰竭狼瘡腎炎腸胃系統(45%):腸出血、穿孔、噁心、嘔吐、腹瀉、腹水、腸壁增厚血栓(15%)眼睛(15%):視網膜血管炎、乾眼症、黃斑部病變、青光眼、飛蚊症林口長庚曝狼瘡多種症狀。(圖/翻攝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臉書)
唐綺陽眼睛出問題 宣布要休養治療了
星座專家唐綺陽老師近年受到歡迎,每週分析的星座運勢更是讓各大媒體轉發,成為民眾每週必看的星座分析之一,但近期她就透露,眼睛出現問題,看書甚至看不清字,如今要進行雷射手術,將會休養一段時間,但她今(30)日仍發文寫出12月運勢即將登場。唐綺陽的星座運勢近年受到歡迎,不少人也期待她每年的新作。(圖/翻攝自唐綺陽臉書)唐綺陽日前發文表示,一直知道自己眼睛有狀況,但都沒有處理,直到10月底看不清書上的字,才馬上預約眼科掛號,「果然,不檢查則已,一檢查問題有夠多,『黃斑部病變、白內障、青光眼、乾眼症、重度近視、飛蚊症』一應俱全…醫生說是一定要雷射了。」她透露目前先進行的是飛蚊症雷射,左右眼都有所以要分四次,醫生「滋滋滋」一下就幫她打好左眼,並表示這次的目標是讓一坨變一千隻小蚊子,免得老覺得餘光「有人一閃而過」,眼睛有上麻藥,所以不痛,術後也不需眼罩,感嘆現代醫術真厲害。手術後她也宣布將會閉關休養,並在12月閉關寫2024年星座運勢。她也提醒大家要好好愛護眼睛,才不會真的出狀況才趕緊就醫。
眼前突然一片黑!視網膜剝離4前兆 不立刻動手術恐失明
現代人處於3C時代,高度近視患者因為眼球軸距長,視網膜剝離機率比一般人高,一旦出現突發性飛蚊症、看到閃光、視野缺損、視力模糊應立即就診。台北榮總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黃德光出席「眼疾治療歷史特展」時表示,曾有一位24歲的研究生,唸書唸著突然發現眼前一片黑、一檢查竟然是視網膜剝離,不巧過2天就是研究所畢業考試,患者無法及時開刀,面臨人生抉擇陷入兩難!最後仍咬牙決定考完試隔天衝去開刀,幸好有挽回視力!視網膜是一層薄神經組織,如同相機底片能夠感光,讓人體驗色彩與光影的重要構造,視網膜是依靠外面脈絡膜供給營養,當視網膜神經曾發生病變,造成神經層無法吸收營養而退化,便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視力損傷。視網膜剝離高風險族群包括:高度近視者、有家族史者、眼睛曾受過傷、有突發性飛蚊症者。視網膜剝離4個前兆 突發性飛蚊症視力老化或視網膜剝離初期,因裂孔造成出血與發炎,在玻璃體內漂浮而形成點狀物。 看到閃光由於視網膜受到拉扯刺激或已形成裂孔,即使閉眼也能感覺到閃光。 視野缺損部分視網膜剝落,便會看到黑影或產生黑幕遮住視野的感覺。 視力模糊視網膜剝落嚴重者,中央視力明顯減退,甚至慢慢喪失視覺。高度近視眼球軸距改變 視網膜變薄破洞黃德光表示,600度以上就屬於高度近視,近視又分成軸性近視和屈光近視,眼球軸距變長,視網膜變薄就可能會產生破洞,早期變薄破洞不見得會剝離,可用雷射把破洞圍住,避免產生視網膜剝離。但若放任視網膜破洞不管的話,玻璃體內的水分會順著破洞流入視網膜後方,久而久之可能會產生永久性視力低下,有很高的風險會完全失明、視野完全黑掉,一定要緊急動手術!「一旦產生高度近視,後面的風險就很難預防!」醫師提醒,高度近視者眼球軸距已經改變,無論配戴眼鏡、隱形眼鏡、進行白內障手術、做近視雷射近視等,仍然無法降低罹患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或者視網膜剝離的風險,呼籲民眾儘量及早預防高度近視。此外,一般揉眼睛不會導致視網膜破洞,但是少部分人因遭受大力撞擊,可能會視網膜剝離,避免過度激烈運動,假設被球撞到眼球,一定要去眼科檢查。黃德光表示,視網膜剝離通常發生在30、40歲以上的患者。但臨床上也曾看過20、30歲就有視網膜剝離,且沒有任何受傷或外力,自發性剝離,因此仍需警覺。視網膜剝離 3大類治療方式 冷凍療法在視網膜破損處,施以局部冷凍貫通劑,封住破損邊緣。 鞏膜扣壓術將矽膠植入扣壓鞏膜,由外而內將鞏膜圈住,使剝離的視網膜靠合。 玻璃體切除術以玻璃體切除器深入眼球切除,並將網膜下液體吸出把視網膜回貼,但手術時眼球裡需要換空氣,病人開完刀後需要24小時趴著,且趴3個禮拜到1個月,對生活影響較大。至於患者到醫院治療跟診所治療有何差異呢?黃德光說明,無論醫院或診所醫師的專業能力,都可以處理視網膜剝離手術。差別在於健保無給付診所開侵入性視網膜剝離手術,僅少數診所特殊申請過,大多需要到醫院治療才能申請健保給付。醫師提醒,無論接受哪一種的手術,眼球的構造都會改變,原有玻璃體的保護就喪失掉,一但未來受到撞擊的時候就會更加脆弱。因此預防勝於治療,高度近視者須定期追蹤,以免產生破洞,一有症狀趕快就醫治療師做雷射維護,才能夠預防後續產生視網膜剝離,一旦產生剝離,如果不立即把視網膜復位,視力損失恐無法恢復。
高度近視恐成眾多眼疾之源! 醫授「343原則」維持視力保健
國人「靈魂之窗」越來越茫!眼睛退化機制與幼年期的視力狀態關係密切,最大的問題根源就是近視。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監事、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出席「眼疾治療歷史特展」表示,國小學童畢業時視力若達到500度,未來度數恐不低於1,000度,提醒兒童時期要注意視力保健,掌握「343原則」,將畢業時近視度數壓到300度以下,罹患眼疾的風險才能降到最低。呂大文表示,人生不同階段會引發不同的眼部疾病,兒童時期如果沒有照顧好視力,就會成為未來所有眼睛疾病的根源,包括壯年乾眼症、早年性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呼籲孩子越年幼時就注意視力保健越好,盡量在兒童在畢業之前壓低近視度數,不要達到300度。根據國健署統計,小學1年級學童近視比例26%,小學畢業學童近視比例已超過50%;根據眼科醫學會統計,若小學3年級近視度數達到300度、小學畢業時近視達到500度者,未來度數恐不低於1,000度。白內障與青光眼逐年攀升 眼睛健康不可忽視國人常見眼疾包括乾眼症、飛蚊症、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根據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白內障就診人數從民國105年106萬人上升到民國110年的114萬人,5年內成長7%;青光眼就診人數從民國105年35萬人上升到110年43萬人,5年成長22%。遠離惡視力 國健署推廣視力保健「343原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發表的「世界視覺報告」指出,全球有至少22億人有視力障礙,其中超過10億人的眼疾原本是可預防與治療的。此外也將高度近視下修至500度。衛福部國健署也推廣視力保健「343 原則」:「3」學齡前到22歲的孩童和青少前,每次近距離用眼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4」22歲到尚未老花眼的人,每次近距離用眼40分鐘後,休息10分鐘。「3」有老花眼的人,每次近距離用眼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呂大文表示,過度曝曬於陽光對眼睛來講有潛在的傷害;民眾生活中接觸3C產品後,看遠處或是到大自然走走,適度放鬆眼睛很重要;用眼時也要注意不要太操勞,建議在燈光充足的環境下使用眼睛。醫師呼籲,眼睛健康是人們必須面對且重視的課題,眼睛受損不只影響生活便利,也容易發生跌倒或交通上的危機,進一步因不敢騎車、外出,影響到自信和社交,工作可能停擺,甚至加速失智症來臨。擁有正確的認識眼疾知識,每年定期至眼科檢查,捍衛自己的眼睛,才能擁抱睛彩視界。
眼前黑蚊打不到「飛蚊症不能忽略」 玻璃體結構改變要注意
眼前若出現黑色陰影,尤其在看向白牆、天空或淺色背景時更為顯著,有可能是飛蚊症作怪!醫學上又稱為「玻璃體混濁或退化」,這種症狀通常出現在年紀增長或近視的人,原因是玻璃體內的結構改變,導致其中的物質懸浮在視網膜上,形成殘影、裂痕等如同飛蚊的影像,不同的飛蚊症可能指向不同的健康問題,因此要特別注意。根據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陳芳婷醫師表示,對於高度近視及年齡增長的人來說,「玻璃體混濁」相當常見,許多患者在習慣後並不影響生活;大部份的飛蚊症屬良性(生理性的飛蚊症),隨著年紀增長,玻璃體正常退化形成混濁物;但是有些飛蚊症是因為嚴重疾病伴隨而生,必須要注意。陳芳婷醫師指出,像是葡萄膜炎、視網膜疾病、外傷或高血壓等造成的「玻璃體出血」就需要醫生持續關注,患者也需要配合定期回診以防惡化;另外,某些家族遺傳容易影響「周邊視網膜裂孔」,常伴隨天生的高度近視,需要雷射光凝固治療防止惡化;液化的玻璃體會逐漸分離視網膜,導致視網膜破洞,屬於較為嚴重的「視網膜剝離」病症,醫師建議進行切除手術。若罹患飛蚊症,進行檢查時眼睛需要瞳孔擴張劑,會暫時影響視力,因此在接受檢查後要避免駕駛機車;若存在閃光、高度近視和糖尿病等病史,應接受定期眼底檢查;呼籲患者注意慢性疾病,包含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狀況,隨時注意飛蚊症和身體的警訊,若進行雷射治療,一般術後不需特別保護,視力會在短時間內恢復,但須注意避免提重物或是劇烈運動。
糖尿病患者恐視網膜病變 定期追蹤預防失明風險!
一名60歲男子患有糖尿病,血糖長期控制穩定,過去數年來雙眼視力逐漸模糊,原以為是年紀增長的視力退化,檢查後發現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只造成黃斑部水腫,視網膜還險些剝離,差點失明。恩主公醫院眼科陳彥晟醫師表示,人體眼睛內的視網膜富含血管,糖友因血管長期暴露在高血糖環境,造成視網膜受損,形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只容易加速早發性白內障出現,也是造成許多糖友失明的原因。視網膜病變衍生 末期併發恐失明長期視網膜病變會造成視網膜的血管阻塞及缺血,陳彥晟醫師解釋,缺血又缺氧的視網膜會刺激體內分泌血管新生因子,去促進視網膜長出新血管。但新生血管的管壁非常脆弱,容易突然破裂出血,若血液滲漏到黃斑部,會產生「黃斑部水腫」,出現視力濛霧、扭曲、有暗影的症狀;當血液瀰漫玻璃體,則會變成「玻璃體出血」,病人會突然地感受到飛蚊症增加、眼前一片雲霧般模糊、視力明顯下降。陳彥晟醫師也指出,新生血管持續一段時間後會萎縮及纖維化,在我們的視網膜上方形成一層層的薄膜並拉扯,造成「視網膜剝離」,產生視野缺損或失明。此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末期併發症常見「青光眼」,原因是不健康的新生血管長在虹膜上,阻礙正常眼睛房水排出的通道,使眼壓上升、視力模糊、感到眼睛紅、痛,且當眼壓過高的時間太長,會產生不可逆的視神經病變,進而失明。血糖穩定仍病變 定期追蹤防惡化陳彥晟醫師說明,糖尿病初期因為無明顯症狀不易發覺,當出現症狀時,血糖其實已經超標一陣子了,此時全身的血管及代謝功能都已經大受影響,即使後來血糖控制穩定,視網膜血管可能先前就已經病變受損,加上未至眼科檢查、治療,等到視網膜病變衍生成其他眼疾、影響視力功能時才恍然發現。糖尿病是眼睛的無聲殺手,陳彥晟醫師建議,新診斷為糖尿病的糖友應立即至眼科就診進行眼底檢查,若初次眼底檢查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定期一年追蹤一次。若已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須根據臨床情況每三至六個月追蹤一次,較嚴重或需要進行治療的病變,則是一至三個月追蹤一次,避免失明危機找上門。
2款眼藥水爆「真菌汙染」!美FDA急喊停用:嚴重恐視力受損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周二(22日)發布聲明,指出名為「Dr. Berne's MSM Drops 5% Solution」和「LightEyez MSM Eye Drops-Eye Repair」的2款市售眼藥水遭到真菌汙染,且均被添加非法化學物,呼籲民眾立即停用,要求廠商即刻下架回收。「Dr. Berne's MSM Drops 5% Solution」、「LightEyez MSM Eye Drops-Eye Repair」市售2款眼藥水爆汙染。(圖/擷取自亞馬遜、LightEyez官網)綜合外媒報導,美國FDA發布聲明表示,問題眼藥水「Dr. Berne's MSM Drops 5% Solution」被檢驗出含有芽孢桿菌(Bacillus)、外瓶黴屬(Exophiala);另一款眼藥水「LightEyez MSM Eye Drops-Eye Repair」則是含有綠膿桿菌(Pseudomonas)、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及甲基紅色桿菌(Methylorubrum)等菌種,民眾若是不慎使用遭汙染的眼藥水,嚴重恐造成視力受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此外,市售的2款眼藥水還被添加硫化合物「甲基硫醯基甲烷」(methylsulfonylmethane)作為活性成分,不過該添加物尚未被批准使用於眼科藥物,而該化學物質通常用於治療關節炎,坊間傳聞也可用來緩解乾眼和飛蚊症,但臨床上並未被證實。
5寶媽學網紅「眼球染色」…起床驚見腫成豬頭 就醫得知1下場超後悔
英國一名5寶媽竟突發奇想,學網紅把眼球染色,雖然幾個月期間沒有出現併發症,但某天她醒來發現眼皮、眼瞼腫脹,整張臉看起來像氣球一樣鼓起,趕緊前往醫院治療,如今她飛蚊症纏身,且醫生也告知她,罹患青光眼的風險非常高,讓她相當後悔。綜合外媒報導,英國一名32歲5寶媽安娜亞彼得森(Anaya Peterson)看到澳洲網紅盧克(Amber Luke)把眼白部分染成了藍色,竟也想把自己的眼球染色,儘管7歲女兒警告她可能會失明,但她仍不聽勸,於2020年7月把右眼眼白部位染成藍色,隨後眼睛出現乾澀、頭痛的狀況,但她仍沒有停止染色眼球的想法,同年12月又把左眼眼白部位染成紫色。雖然接下來幾個月,安娜亞的眼睛沒有出現併發症,但2021年8月某天醒來,她卻發現眼皮、眼瞼腫脹,整張臉還鼓得向氣球一般,且情況越發嚴重,用抗生素治療也無效,只能前往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告訴她罹患青光眼的風險非常高,讓她相當後悔,她表示「一開始我只是想把其中一隻眼睛染色,因為我想如果我失明了,至少還有另外一隻眼睛可以用」,但最後她選擇把2隻眼睛都染色,「如果沒有把眼睛染色,我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
患飛蚊症不在意 6旬婦視網膜剝離、青光眼
60多歲黃太太右眼患有飛蚊症多年,一直不在意,日前右眼視野忽然變暗,至長安醫院求診發現右眼為眼中風併發黃斑部水腫,更檢查出有青光眼和視網膜剝離,經藥物治療及雷射手術治療才免於失明危機;醫師呼籲,高齡、患有三高、飛蚊症等病友,應定期檢查眼睛,避免失明的風險。長安醫院眼科醫師彭書昱指出,眼中風是視網膜血管阻塞,導致視力嚴重損傷,後續可能會引起黃斑部水腫、高眼壓等狀況,常見症狀為單眼突發且無痛的視力減損或喪失;成因則包含年紀大、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青光眼等,這些危險因子在黃太太身上幾乎都找得到。60多歲黃太太右眼患有飛蚊症多年並未在意,日前診斷出右眼眼中風併發黃斑部水腫,更檢查出有青光眼和視網膜剝離,經藥物治療及雷射手術治療才免於失明危機。(圖/長安醫院提供/中國時報潘虹恩台中傳真)彭書昱表示, 黃太太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且右眼患有飛蚊症已有多年,但一直沒注意,平時也未定期做眼睛檢查,此次右眼會出現眼中風可能是因為平時疏於檢查,導致長期青光眼和糖尿病引起,所幸視網膜剝離範圍不大,尚未影響到黃斑部。彭書昱也表示,統計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青光眼的機會較一般人高,且隨著年齡增長,各種眼睛併發症的風險也逐步增加;彭書昱說,青光眼是種會使視神經慢慢死亡的疾病,且青光眼沒有症狀,病患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失明,必須透過定期的眼科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彭書昱表示,若黃太太平常有定期做眼科檢查,應該就可以及早發現青光眼的問題,降低眼中風的機會,也不致發生視網膜剝離的情形;彭書昱也提醒民眾,像黃太太這樣高齡、患有三高、飛蚊症的病友,最好定期給眼科醫師檢查眼睛狀況,避免失明的危機。
「患飛蚊症」求診!醫師檢查嘆:乳癌末期 19歲女大生化療半年不治亡
乳癌好發於中高齡女性,但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高雄一名19歲女大生,眼前突然出現飛蚊症狀,以為是手機滑太兇所致,豈料就醫後竟被診斷出乳癌末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才造成視力問題,在抗癌半年後仍不幸身亡。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啟庭表示,去年林姓女大生前來求診,並指近3天突然出現飛蚊症狀,經散瞳檢查後,發現女大生的視神經盤是鋸齒狀,正常人則呈現圓形,診斷為早期視神經水腫。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洪醫師發現該名病患的腦部右後方有腫瘤,轉往外科診治更被判定為「乳癌末期」,且癌細胞已擴散至腦部,雖然女大生積極抗癌,但仍在治療半年後逝世。洪醫師指出,女大生因癌症轉移至腦部才導致飛蚊症,但多數的飛蚊症是由於玻璃體退化,或過度使用手機等3C產品所致,因此類似病例並不多見,並呼籲出現飛蚊症現象的民眾,應多加小心留意。女大生的好友表示,林女家中並無乳癌病史,剛開始發生飛蚊症狀時,還以為是自己手機滑太兇,豈料被診斷出罹癌,儘管好友很想繼續活下去,但終究逃不過死神的召喚。
女感冒狂咳嗽…眼前突變黑 醫檢查:眼球太大了
許多人生病總不在意,認為人體有自我修復功能很快便能痊癒因此不愛看醫生,但須知小病不治容易拖成大病,過程中還可能引發其他病症讓自己更難受。中國江蘇省泰州市1名女子小亞(化名)近日感冒後不停咳嗽,某日咳嗽後左眼突然眼前一黑,經醫師診斷才發現竟是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根據大陸媒體報導,日前近視達400度的小亞不小心感冒,在一陣劇烈咳嗽後卻突然發現自己眼睛竟看不見了,嚇得她趕忙到醫院找醫師檢查。醫師根據病症替其診視後判斷,小亞的左眼是因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才會突然失明。醫師指出,高度近視是引起視網膜脫離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近視的人他的眼球就比正常人要大一些,視網膜的話就會受到拉牽,在劇烈的運動之下,造成了視網膜的脫離。」隨後醫師也建議,近視患者盡量不要做對抗性或者是劇烈性的運動,「如果眼前(感覺)有黑影在飄,我建議到醫院做視網膜的廣角性的檢查。」呼籲民眾如有發現問題應及時就診。新聞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高度近視這麼可怕的嗎」、「不戴眼鏡我看誰都是影子」、「視網膜脫離以後能治嗎」;還有專業網友留言提醒,「視網膜脫落存在多種誘因。主要是高度近視以及外傷所導致視網膜受到衝擊性而出現。前兆有:突然出現不明原因飛蚊症,發病較快,出現眼前飄動性黑影;眼部閃光感,隨眼球轉動閃電感覺較為嚴重,這是由於視網膜受到牽拉引起放電反應;視野某一方向出現固定黑影,不隨眼球運動而運動。」
周子寒自認一片歌手 曾簽下違約金3600萬「禁婚條款」
55歲資深玉女歌手周子寒,在90年代曾以一首〈吻和淚〉拿下唱片銷售之冠,更被選為「軍中情人」,火紅程度是所到之處都會引起暴動。周子寒帶著「暴動照」上《聚焦2.0》分享當年錄節目景況,當時全場圍繞著憲兵,她一出場,阿兵哥就開始躁動,為了避免推擠,趕緊出動電視台人員維持秩序,氣氛一度緊張。有趣的是直到淡出演藝圈,歌迷才透過社群平台把照片傳給她,這張照片紀錄了她在演藝圈的輝煌時期,讓周子寒相當珍惜。 節目中周子寒帶著當年的阿兵哥「暴動照」,還原真實現場。(圖/年代提供) 周子寒透露,30年前經紀公司習於把女星營造成玉女,簽約時就會明文「禁婚條款」,不准交男朋友、不准結婚,違約金還高達3600萬元,周子寒卻不甩高額賠償金,覺得自己應該會是一片歌手:「我覺得入行只是玩票性質,能出一張唱片就不錯了,不可能毀約。」沒想到她一紅就是13年,後因為承受不了爆紅壓力,加上經紀公司安排她到八點檔發展的決定,她選在事業巔峰之際退出演藝圈,成為一個平凡上班族,並醉心於教會活動。淡出演藝圈後,周子寒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因此發現媽媽有逐漸老化的跡象:「我媽很愛乾淨,但我發現她洗好的碗還是有髒汙、掃地也沒掃乾淨,才知道她的視力開始退化,還有白內障。」周子寒自己也因長時間追劇導致視力大幅減弱,一度以為自己患有飛蚊症,她因此自製富含胡蘿蔔素的木鱉果酵素飲保健眼睛,並帶到節目現場分享,被主持人高文音封為「台版大長今」。
型男美食家驚爆失明 陳鴻視網膜2度剝離視力僅剩0.1
型男美食家陳鴻日前錄影《聚焦2.0》,提到2019年慢跑後,發現飛蚊症狀況越來越嚴重,但並未即時就醫,不久左眼視網膜竟剝離,才緊急送醫手術,險些失明,「就像一片黑窗簾掉下來,遮住視線,完全看不見。」他術後每天花20小時趴臥在ㄇ型枕上,未料視網膜才剛癒合,竟2次剝離,導致左眼視力僅剩0.1。陳鴻表示自己高度近視卻從未做檢查,又長時間躺著看手機,在視網膜剝離前早有飛蚊症,但他以為只是初老現象,僅到家醫科就診,點降眼壓藥水舒緩,沒想到拖延治療,飛蚊症愈加嚴重:「過了一個月,診所的院長說已經來不及了,才趕快轉診大醫院。」就醫後他前後整整躺了半年,陳鴻形容當時心情非常煎熬害怕:「因為不知道能不能再重現光明。」陳鴻和媽媽感情好,在節目上陳媽媽示範平時如何幫兒子按摩。(圖/年代提供)當時他正在搬家,天天搬重物,而熱愛運動慢跑的他,即使眼睛已出現警訊,仍照跑不誤,劇烈運動下導致左眼視網膜剝離:「真的屋漏偏逢連夜雨,非常的挫敗。」陳鴻也藉著眼睛復原期間,調整生活節奏,放慢腳步,並以自己的慘痛教訓,呼籲觀眾不可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陳鴻至今仍和媽媽同住,也愛跟媽媽撒嬌,他坦言因長期失眠,常需要媽媽幫忙腳底按摩助眠,陳媽媽也說只要兒子撒嬌,她就招架不住。節目現場,陳媽媽也示範如何使用按摩輔助器,幫兒子「桑一下」,陳鴻笑說:「我即使年過半百,對媽媽的需求還是很大。」母子倆好感情顯露無遺。
打完AZ雙眼出現「飛蚊症」 眼科醫曝原因
謝姓男復健師打完AZ疫苗後雙眼出現飛蚊症,嚴重影響作息,就醫一周後卻自癒。輔英科大附設醫院眼科醫師洪啟庭表示,近期收治百餘例飛蚊症突發病患都與AZ疫苗有關,注射莫德納者則未有相關副作用。謝男無飛蚊症相關病史,日前打完第2劑AZ疫苗後第5天出現症狀,每眼出現約2到3隻飄浮,就醫檢查發現眼睛無外傷也沒感冒,中央視網膜正常,周邊視網膜也無破洞或格子狀退化,追蹤一周後回診,飛蚊症已痊癒。洪啟庭表示,飛蚊症常見於年齡退化及高度近視者,曾罹患感冒、發燒、登革熱、接受過某些重大手術後或是頭部外傷後也會出現飛蚊現象。一般的飛蚊症僅11%患者能在1個月至5年內自行消失。但近期他門診收治的百餘個飛蚊症病例,都剛打過AZ疫苗,平均在施打後5天內發生,打完第1劑發生的病例約占1成,第2劑約9成,絕大部分發生在單眼,少部分兩眼都有,約98%兩周內會消失,打莫德納的民眾尚無發現飛蚊症現象。洪啟庭解釋,2018年與日本專家組成的跨國醫療團隊研究發現,眼睛會因為外來侵襲因子導致大量的酶破壞玻璃體,玻尿酸的水分會釋出,但水分大小或形狀不一,光線經由角膜、水晶體、玻璃體的水滴在視網膜成像,傳抵大腦後會被腦細胞解讀成蚊子、蒼蠅、蝌蚪等物。雜亂排列的纖維蛋白則會導致玻璃體混濁,形成視網膜上的陰影。AZ疫苗屬減毒的病毒,引起的飛蚊症約14天後因水分重新回到玻尿酸,纖維蛋白會被某些蛋白酶分解吸收,症狀會消失。「近年因3C產品使用頻繁,有年輕化趨勢,且很難自行痊癒。」洪啟庭表示,5年內飛蚊症變成視網膜剝離的機率為14%,縱使手術仍可能失明,所幸台灣已開發出口服多重水果酵素,可治療沒有視網膜病變風險的飛蚊症。假如因注射疫苗而產生飛蚊現象不用過度緊張,先到眼科求助,如果視網膜未病變即屬於可逆性,絕大部分14天左右會自行痊癒。
年輕女沉迷手機追劇 眼球玻璃體竟發生病變
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的年輕女士,因長時間使用手機追劇、滑手機,導致左眼眼前內側突然發生一塊陰影,而且不僅看東西緊緊跟隨,還感到看東西有浮浮的感覺,因擔心是黃斑部病變,因此就醫檢查。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左眼急性玻璃體玻璃合併部分纖維化後膜粘連在黃斑部外側,才使患者視物時感到眼前有陰影擋住,所幸黃斑部並未被拉扯,才未使症狀加劇。首先需注意的是,玻璃體會跟隨年齡退化,漸漸導致剝離;玻璃體在人體眼球內部,有如洋菜凍般的膠狀物質佔了4/5的體積。會隨著年齡與用眼情況逐漸退化。這時膠狀物會開始液化,同時原來的纖維物質變性,產生混濁物質,漂浮在玻璃體膜內。當眼睛注視白色背景物時,這些混濁物會飄忽不定,稱為飛蚊症。若持續液化,當緊貼在網膜的玻璃體後膜受到的支撐變弱時,就會逐漸脫離網膜縮到網膜中央,導致玻璃體剝離(簡稱PVD)。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主治醫師黃哲宏說明,後玻璃體剝離只是玻璃體退化的一個階段。大部分不會影響視力,但也無法復原。有些患者會注意到,視野外側會出現單一像蚊子飛舞的橢圓形黑影,這主要因原本圍繞視神經盤的纖維化玻璃體後膜剝離所致。眼科網膜檢查,可以找到此魏氏環(Weiss ring)來確診。因此,有相關症狀別輕忽,應儘快就醫。此外,若玻璃體後膜與週邊網膜有粘連,後玻璃體膜會牽動網膜,產生機械性拉扯刺激,而產生閃電一般的光芒,就形成光視症,連閉眼也看的到亮光。但若玻璃體後膜與網膜牽引太強,恐導致視網膜裂孔或玻璃體出血,甚至合併網膜剝離,就會合併視力與視野的變化。黃哲宏最後提醒,後玻璃體剝離雖大部份無關緊要,但若併發粘連牽引時,恐引發網膜裂孔剝離、玻璃體出血等併發症。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儘快就醫檢查,避免症狀加劇。
視網膜壞死出血!醫安排愛滋病篩檢…他:已經中了
一名20多歲男子日前前往高雄長庚醫院眼科看診,醫生發現他右眼視網膜出血、壞死,推斷這可能是愛滋病的徵狀,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後幫他安排做愛滋病毒篩檢,但男子卻在這個時候才坦承自己早已中鏢,讓醫生嚇傻趕緊做消毒,並檢查雙手有沒有傷口以免染上愛滋。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壯年男子的主治醫師吳佩昌表示,患者就醫時提到自己有輕微的飛蚊症,近一週內視力出現模糊的情況,做檢查時發現他右眼眼底異常偏白,視網膜出血、壞死。吳佩昌表示,一般來說,正常成年人不會有這種眼睛病變,因此懷疑患者染上愛滋病,眼部是遭病毒感染所致,不過患者卻否認自己罹患愛滋,醫師繼續幫他做檢查,最後決定安排他做愛滋篩檢,但患者在簽署愛滋篩檢同意書時,這才坦言自己說謊,其實早已中鏢。吳佩昌表示,雖然愛滋病毒是透過性行為傳播,但患者是從淚液中發現病毒,因此當他講出事實後醫護人員全嚇傻了,趕緊將醫療儀器做消毒,同時檢查雙手有無傷口,深怕病毒透過血液滲入體內。吳佩昌提到,過半的愛滋病患會像這名病例一樣,眼部遭病毒感染導致視網膜壞死,最嚴重的情況是視網膜剝離而失明;醫師表示,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當免疫力降低時,人體內的巨細胞病毒就有機會伺機作怪,入侵眼部造成病變。
【網癮讓人瘋狂4】進戒毒村決心斷癮 竟發現網路無所不在
短暫戒斷網癮,卻又再次沉淪,讓蔡豪人徹底放棄自己,逐漸不吃飯、不睡覺、不洗澡,就是一直玩遊戲,整個人看來就像流浪漢。不過,奇妙的是當他發現自己有飛蚊症,恐懼「萬一眼睛瞎了不能玩遊戲」,便決定主動尋求戒除網癮的方法。媽媽帶他去看身心科,醫師說需要幾周觀察時間,豪人等不了所以就不再回診,他想起大學時曾接觸過晨曦會志工老師,知道這是隸屬教會的戒癮機構,便主動報名加入晨曦會的戒毒村。「戒毒村是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環境,裡面大多數是戒毒、戒酒的弟兄,所以我進去之後發現:『居然有電腦、網路!』」雖然滿腹罪惡感,豪人還是趁著深夜偷玩遊戲,一直到了第三次,他太絕望與憤怒了,他氣沖沖地隨便找了一位老師便招認罪行,還說:「這裡對我沒有用,我要離開!」「我真的很感謝那位老師。」豪人說,當下老師勸他留下、同時為他禱告,突然間他感受到一種不放棄的愛,因為老師跟他非親非故,卻願意如此為他付出,於是在那之後,豪人便再也沒碰過電腦。現在的豪人已經從戒毒村畢業,考上門徒訓練中心開始唸書,有了人生目標,預計一年後開始逐漸接觸網路,學習自我控制。什麼是戒毒村?台灣的晨曦會於1989年成立,採取福音戒毒的方式,全台共有9個戒毒村, 每個村家大約可收12~60人,報名人數相當多,皆採取排隊、面談的綜合評估方式,就算非基督徒也可加入,居住期間完全免費,期滿一年半可自行選擇回歸原本生活,或是報考職訓中心或門徒訓練中心,媒合未來工作。內部人員表示,戒毒村中網路成癮仍屬少數,目前大約僅有4位弟兄,多數都陷入戒除、復發的循環之中。輔導專線(02)2231-7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