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供應
」台籍漁船欠薪、食物供給不足 3船員慘遭滯留顧船
我國籍漁船新聯發168號因積欠11名印尼籍漁工長達10個月工資、還有食物供應不足等情事,漁工團體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除了有8名漁工遣送外,還有3名漁工遭經營者強制留下顧船至今,但至今仍積欠薪資、飲水及糧食不足,甚至還被留置在新聯發168號漁船,不得上岸。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呼籲,應立即讓3名被害人上岸,並予以保護安置,協助被害人追討遭積欠薪資,並向加害者追究民事賠償,包含侵權損害賠償等,徵詢被害人意願,是否同意配合人口販運案件偵辦,行政院應成立人口販運被害人保護委員會,落實以被害人為中心處遇模式,跨部會組成打擊人口販運小組,針對防制人口販運犯罪採取積極行動。漁業署重申,不允許船主積欠船員薪資,除已裁處船主25萬元罰鍰及收回漁業執照2個月外,也協調船主及仲介結清船員工資,但還有3名船員受限模里西斯港務單位要求須留船看顧漁船。漁業署持續透過駐模里西斯專員溝通,並已請印尼政府透過外交管道協助該國船員返回印尼。目前3名船員生活照護係由當地代理商提供伙食,漁業署當地專員及赴模國執行勞動權益檢查人員亦不定期前往訪視關懷,提供部分補給物資。漁業署強調,將持續關注後續情形,並透過不同管道盡力協助船員返國及領回應有薪資,針對不法侵害船員權益違規行為,除移送司法偵處外,將予依法嚴懲,維護船員權益。
物種恐大滅絕?AI列出11種「可能在2050年消失的動物」…牠從35年前便失去蹤影
隨著人們用掉更多地球上的資源,導致自然空間減少、生物數量下降,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的《2024年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已下降了73%,目前有超過4.1萬種動物面臨滅絕威脅。對此,人工智慧「Gemini」就列出了11種「預測將在2050年滅絕的動物」,並分析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根據外媒《每日星報》(Daily Star)報導,人工智慧「Gemini」表示,有幾個物種正面臨嚴重威脅,被認為是高度脆弱,因此「Gemini」在每個動物群中,點出了最為突出的例子。1. 北極熊:從哺乳動物來看,由於氣候變遷影響,北極海的冰山融化,影響北極熊的食物來源,故可能在2050年消失。2. 西部大猩猩:隨著森林砍伐影響,以及人類與花豹的獵殺、伊波拉病毒,西部大猩猩成為了「極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3. 蘇門答臘虎:由於過度砍伐森林及盜獵問題,蘇門答臘虎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目前野生個體數量約剩下400至500隻。蘇門答臘虎。(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4. 加灣鼠海豚:又稱為「小頭鼠海豚」,雖然從未被直接捕獵,但由於牠們經常被困在流刺網中,早在1996年便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根據2018年夏天收集的聲學數據,全世界只剩下最多22隻、至少6隻幼年小頭鼠海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預計約有10隻左右。加灣鼠海豚。(圖/翻攝自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官網)5. 皇帝企鵝: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牠們的繁殖地、食物供應成了問題,2022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將皇帝企鵝納入「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保護名單。6. 北極海鸚:大西洋唯一的本土品種海鸚,由於其主食沙鰻開始向北邊較冷的水域遷移,導致吃不飽,數量下降。北極海鸚。(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7. 紐西蘭本土鴞鸚鵡:唯一不會飛行的鸚鵡,由於外來掠食者的威脅,人們自1989年開始便運行鴞鸚鵡復育計劃至今。8. 加拉巴哥象龜:現存體型最大的陸龜之一,由於外來入種入侵、棲息地喪失、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加上18至19世紀的捕鯨者及海盜經常捕捉象龜作為在船上的糧食,目前加拉巴哥象龜數量仍在銳減。加拉巴哥象龜。(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9. 科摩多巨蜥:現存世上體型最大的蜥蜴,由於棲息地環境逐年惡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保護級別從「易危」升為「瀕危」。科摩多巨蜥。(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10. 金扁蟾:由於全球暖化和環境污染,金扁蟾自1989年以後便再也沒有被發現過。至2006年,金扁蟾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狀況被改為「絕滅」。 金扁蟾。(圖/翻攝自Animal Diversity Web)11. 巴拿馬金蛙:屬於「極危物種」,由於棲息地喪失、壺菌擴散(為兩棲類的一種傳染病),當人們發現其野生群時,已接近「滅絕」,急需進行保育工作。巴拿馬金蛙。(圖/翻攝自Smithsonian's National Zoo)
黑猩猩殺死嬰兒「屍體還被肢解」 幾內亞居民洗劫保護區洩憤
西非國家幾內亞(Guinea)寧巴山自然保護區(Nimba Mountains Nature Reserve)日前發生一起黑猩猩屠殺幼嬰的意外,結果憤怒的民眾於20日攻擊當地的黑猩猩保育研究中心。該中心管理人員表示,群眾先是洗劫中心的建築物,破壞並縱火焚燒無人機、電腦和超過200份文件等設備。根據《CNN》報導指出,整起事情的起因,是當地一名婦人佐格巴(Seny Zogba),日前他在木薯田工作時,一隻黑猩猩從背後襲擊他,除了咬傷他之外,還將他的嬰兒拖入森林。隨後,該名被黑猩猩走的嬰兒被發現陳屍在距離寧巴山自然保護區3公里(約1.9英里)處,而且嬰兒的屍體已被肢解。如此事件引爆了當地民眾的憤怒,多數民眾認為,嬰兒之所以慘遭不幸,黑猩猩研究中心應要對此負責。後續就演變成憤怒民眾對中心進行破壞的行為。幾內亞生態學家阿利吉烏·西拉(Alidjiou Sylla)表示,由於保護區內食物供應的減少,黑猩猩更頻繁地離開保護區,增加了與人類接觸和攻擊的可能性。黑猩猩研究中心表示,自2024年年初以來,已經記錄了黑猩猩在保護區內對人類的6次攻擊事件。報導中提到,西非的幾內亞、賴比瑞亞(Liberia)和獅子山共和國(Sierra Leone)的森林,是極度瀕危的西部黑猩猩的棲息地。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資料顯示,從1990年至2014年間,這些黑猩猩的數量減少了80%。在幾內亞寧巴山自然保護區的博索森林(Bossou forest)中,僅剩下7隻黑猩猩。與此同時,報導中也提到,當地過去有著特殊的傳統,黑猩猩在幾內亞是會受到尊敬的動物,當地人習慣以食物作為禮物贈與黑猩猩。但也是因為這種習慣,會促使一些黑猩猩離開保護區,進入人類聚居地索討食物,有時候甚至會對人類發動攻擊。
巴黎奧運/選手村「食」在有問題!肉不熟蛋不夠 選手寧願吃外賣
2024年巴黎奧運將在當地時間7月26日晚間7點30分(台灣時間7月27日凌晨1點30分)正式開幕。奧運官方在賽前宣稱,要將本屆巴黎奧運打造「史上最環保」的奧運會,而選手村餐廳也野心勃勃地想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永續餐廳,然而,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賽前爆出英國代表隊入住選手村後,對米其林主廚準備的餐食極度不滿,不僅批評食材品質不佳,基本的食物包括雞蛋、肉品以及米麵主食的數量也不足,甚至有運動員吃到沒有煮熟的肉品,以至於英國選手寧願在英國隊租用的住處叫外賣,也不想去官方打造的選手村吃飯。賽前,奧運官方大力宣揚本次奧運將是「史上最環保」的奧運會,選手村裡的餐廳舊址是一處發電廠,為了奧運而改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餐廳,估計一天可以提供運動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45000份餐點。而整個奧運會與殘奧會期間,預計將供1300萬份餐點,服務來自於206個國家、地區的15000名運動員,以及志願者、工作人員、媒體人員等。巴黎奧運會廚師團隊的主要廚師,是法國餐飲服務公司Sodexo Live的主廚團隊包括查理吉洛伊(Charles Guilloy)和史蒂芬西榭瑞(Stéphane Chicheri),他們將與其他幾位知名的法國米其林星級廚師合作,帶領工作團隊為選手提供每日24小時服務。奧運官方宣稱,這次賽事的選手村菜單設計將會以「健康、安全、環境永續」為主題,研發並提供多達500種不同的菜單,也將涵蓋素食等多種飲食需求。廚師長吉洛伊澤則點名餐廳內不會有「薯條、酪梨與鵝肝醬」:「薯條對我們來說具有一定程度的用火危險,因為製作薯條所需的炸鍋一不小心就會釀成火災。我們也不會提供具有飼養爭議的鵝肝產品,以及需要長途運輸、特地進口的酪梨。」由於本次巴黎奧運的核心概念就是「環境永續經營」,為此,使用舊的發電廠改建成餐廳,主辦方也全面禁止免洗餐具的使用。此外,奧運期間的所有原料將有80%都是法國原產,並且產地距離巴黎155英里以內,希望藉此達到零浪費、減少運輸碳排放的目標。不過,根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英國代表隊入住選手村後,對米其林主廚們準備的餐食不滿意,批評不僅食材品質不佳,基本的食物包括雞蛋、肉品以及米麵主食的數量也不足。因此英國運動員寧願在英國隊租用的休憩中心用膳兼外賣,也不願回選手村吃飯。英國國家奧會(NOC)首席執行官安迪安森(Andy Anson)告訴媒體,英國已經臨時決定加派廚師前往巴黎,「運動員寧願在我們自己的訓練中心吃飯,不僅吃午飯,連晚飯都需要自帶,因為選手村餐廳根本吃不飽!」安森還透露,甚至有運動員吃到沒有煮熟的肉品,讓他們大為失望。《泰晤士報》解釋,英國隊租用了一間離奧運村15分鐘車程的中學,做作為隊伍的休憩中心,方便運動員與家人及朋友相聚。還有不願具名的受訪者透露:「在巴黎待了幾天後,一下子湧入很多人,場面很混亂,如果在尖峰時段,連一塊雞肉都吃不到。」負責選手村膳食的Sodexo Live!廚師團隊則向媒體表示,會認真嚴肅看待運動員的意見,發言人告訴媒體:「我們正努力加強選手村餐廳的食物供應。雞蛋及烤肉特別受歡迎,所以已經增加供應以滿足運動員需求。」
杉林溪迎嬌客!鴛鴦連3年現蹤 15隻毛寶寶戲水萌翻天
南投縣杉林溪森林生態遊樂園區前年首度發現有鴛鴦現蹤,今年初又有11隻雌雄鴛鴦到園區過冬、求偶,近日陸續發現有3隻鴛鴦媽媽分別領著2隻、9隻和4隻鴛鴦寶寶在溪中游水,模樣可愛。園區呼籲,民眾若與「嬌客」不期而遇,務必留給牠們足夠的生活空間。南投縣杉林溪森林生態遊樂園區生態豐富,今年初有11隻雌雄鴛鴦來到園區過冬、求偶,近日已有3家族、15隻鴛鴦寶寶現蹤。(圖/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提供/潘虹恩南投傳真)杉林溪生態豐富,前年首度發現有3雄2雌鴛鴦現蹤交配,並在去年5月底看到1隻雌鴛鴦領7隻小鴛鴦覓食,成為杉林溪開園40年來首次出現鴛鴦繁殖紀錄。經園區持續觀察,今年1月發現7雄4雌共11隻鴛鴦來度冬、求偶交配,到了3月,雌鴛鴦悄悄的消失在河道中,在樹洞築巢產卵,誕下鴛鴦寶寶。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館長江華章說,杉林溪再度成為鴛鴦生命奇蹟的見證者。5月中旬先是發現1隻雌鴛鴦帶著2隻鴛鴦寶寶在溪水中嬉戲,隨後觀察到第2隻母鴛鴦帶著9隻、第3隻雌鴛鴦帶著4隻現蹤,前後共計3個鴛鴦家族、15隻鴛鴦寶寶。江華章說,鴛鴦是雜食性,除了種子、堅果等植物性食物外,也會吃小魚及螞蟻、蝗蟲、甲蟲等昆蟲,以杉林溪豐富的生態環境,食物供應絕對無虞,也應適合鴛鴦棲息;不過再度呼籲民眾,若在園區與「嬌客」不期而遇,務必要遵守「遠觀不可褻玩」原則,留給牠們足夠的生活空間。他並表示,3鴛鴦家族為杉林溪園區注入生機與活力,亦是對杉林溪生態環境的最佳肯定。鴛鴦在台灣野生繁衍的族群不多,冬季偶有遷徙的族群來到台灣,加上鴛鴦生性隱密,並不常見,目前已觀察到這群鴛鴦持續3年都留在杉林溪並繁殖,成為台灣少數可以穩定觀察到野生鴛鴦的地方。
白沙屯媽「粉紅超跑」明凌晨起駕!廟方曝3不原則:尊重媽祖尊重自己
苗栗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將於明天(18日)展開為期9天8夜的進香之旅,預計凌晨0時35分出發,今年繞境活動恐破25萬人參與。對此,拱天宮發布3點聲明,呼籲信眾遵守進香規範,以免人潮擁擠發生意外。白沙屯媽「粉紅超跑」年度進香盛事即將登場,廟方在臉書PO出宣導影片,呼籲民眾遵守「三不原則」,第一、「勿觸摸神轎」,進香期間任何時刻都請勿觸摸神轎,尊重媽祖更是尊重自己;第二、「勿簇擁在神轎旁」,媽祖在行轎時有時轎勢會比較激烈,請大家不要簇擁在神轎旁,並留給大轎組行轎空間,避免人潮擁擠造成危險;第三、「勿鑽轎腳」,有報名進香的香燈腳朋友在進香途中請不要「鑽轎腳」,把「鑽轎腳」的機會留給當地的民眾。白沙屯媽「粉紅超跑」年度進香盛事18日登場,廟方呼籲信眾遵守三不原則,以免人潮擁擠發生意外。(圖/擷取自Facebook/林茂賢)對此,民俗專家林茂賢副教授也在臉書發文提醒,今年的白沙屯媽祖繞境活動已有18萬人報名隨行,加上自行參與的民眾,預估進香人數將突破25萬人,「按照去年情況,第一天將因人潮眾多,食物供應可能會不足,且沿途便利商店食品也會被搶購一空。」林茂賢建議,欲前往參與進香活動的香客可「自備簡單乾糧」,將食物留給真正需要的人,「有意供食的信眾,可選擇起駕日或週末、週日人潮最多時供應」,想體驗一日隨香的民眾,可以搭乘火車前往白沙屯火車站,再跟著神轎起駕隨行。
5歲女兒患血癌…月薪6700元得養一家6口 主婦淚喊:孩子無法上學
馬來西亞柔佛新山一名父親,月收入僅有微薄的1000令吉(約新台幣6700元),但與妻子共同養育著4個孩子,其中5歲的女兒還患上了血癌,需要每個月花費200令吉(約新台幣1342元)化療,讓本來就不富裕的狀況雪上加霜。根據馬來西亞媒體《中國報》、《星洲日報》的報導,這個家庭由29歲的主婦蘇哈娜、44歲的丈夫莫哈末羅占與4名孩子組成,最大的女兒滿12歲,而最小的女兒才出生滿1個月。因為生活拮据,食物供應被中斷,他們不得不向鄰居求助,希望對方能幫忙購買米飯,好讓孩子不要飢餓。蘇哈娜提到,每天家裡都是有一餐沒一餐,丈夫是臨時工,每個月只賺得1000令吉,負責著一家6口的生活開銷,而在去年7月,5歲的二女兒更被診斷出血癌,每次化療均需負擔200令吉的醫藥費與車資,這使他們過得更加艱困。蘇哈娜無奈表示,二女兒計劃接受超過10個週期的化療,由於必須時常往返醫院,醫院就如同「第2個家」一樣,而當她帶著二女兒和1個月大的小女兒到醫院時,12歲的大女兒就必須留在家照顧2歲的兒子,導致孩子無法順利在學校上課,只能被迫放棄學業。報導指出,蘇哈娜正嘗試向社會福利局申請援助,也希望柔佛伊斯蘭宗教理事會能協助他們減輕負擔。幸運的是,宜康省超市(Econsave)總經理馬斯因然在聽聞此事後,隨即帶著生活必需品探訪了蘇哈娜一家。
遭控支持哈瑪斯 以國「巴勒斯坦人」被停職:朋友變敵人
以巴衝突升溫,2國人民的對立加劇,有120萬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工作,因為戰爭開打,一名醫護因為說錯話被停職,因為她被指控支持哈瑪斯。她表示,他們自動從朋友變成敵人。據《半島電視台英語頻道》報導,巴勒斯坦女子努拉像往常醫樣在以色列某醫院工作,而她已經在這做了2年多,7日開始一切都變了,因為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造成該國南部至少1300人死亡。以色列也展開回擊,猛轟加薩走廊,造成至少23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全面包圍加薩,切斷水電和食物供應。起初,同事跟努拉講出事了,努拉僅回,「這不是第一次了。」,布料,之後努拉被叫到主管辦公室,叫她可以離職了,在接到進一步通知之前不要回來。努拉表示,她感覺被羞辱,不敢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在以色列有120萬名巴勒斯坦人,佔該國人口2成,而她就是其中一人,努拉說,「平常你感覺不到,但發生這種類似事情,就會自動從朋友變成敵人。」不久後,努拉收到醫院管理層的一封信,要她參加聽證會,而她正式被停職,理由是涉嫌支持哈瑪斯襲擊,違反紀律守則。努拉強調,當她接到電話,他們早已做決定,她才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不只努拉,以色列的律師和人權組織近期收到數十起來自巴勒斯坦工人的投訴,他們因為和人交談,在工作場所突然被停職;也有40名巴勒斯坦學生被學校開除。據悉,信件中同樣聲稱,在以國的巴勒斯坦人支持恐怖主義,所以要立即停職,直到事情調查完,在某些情況下,還會被叫到紀律委員會說明。另一名巴勒斯坦醫護表示,他現在很低調,因為擔心被報復,因為自己是工作場所的唯一巴勒斯坦人,「當我在工作時,我會表達這一切都只是新聞事件,無法真正談論我的想法。」
「食腦變形蟲」美國61年來僅4人倖存 關鍵在於「鼻腔接觸水源」
新北市一名30多歲女子,到室內親水設施玩水之後,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導致腦膜炎死亡,是台灣史上第2例,上一次發生是12年前,2011年11月,台中,一名75歲的男子在溫泉勝地沐浴後,因癲癇樣發作而失去知覺,後來發現是由食腦變形蟲引起的台灣首例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目前新北衛生局已要求業者預防性停業並進行清消,採檢結果將於一周後公布後。1965年澳洲發現首例人類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病例,近5年來,僅在巴基斯坦及美國持續出現零星個案,去年泰國、今年印度有零星感染案例,如今台灣也出現案例。「食腦變形蟲」引發腦膜腦炎致死率相當高,美國近61年來有154起,僅有4人倖存,死亡率高達97.4%,通常在出現症狀後5天內致死,關鍵就在於鼻腔接觸水源。綜合外電報導,今年2月一名佛州居民用自來水沖洗鼻子後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引發腦膜腦炎而死,7月內華達州一名2歲男孩疑似在天然溫泉感染喪命,同月底則有一名喬治亞州居民疑似在淡水湖或池塘游泳時感染而死,這種罕見的感染會破壞腦組織,造成腦腫脹致死。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引發腦膜腦炎,約有七天潛伏期,如在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林口長庚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食腦變形蟲是嗜熱變形蟲,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生長良好,並能耐受的溫度高達45℃。溫暖的淡水加上細菌性食物供應是變形蟲的理想棲息地。因此食腦變形蟲有可能在水療,溫泉,溫暖河流,池塘,湖泊,桑拿浴室和室內游泳池。但食腦變形蟲會被氯殺死,所以基本上消毒足夠的游泳池都不用擔心。吳昌騰表示,食腦變形蟲引起的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存活關鍵在於及早診斷及治療,一旦有人游泳甚至僅僅是在用水接觸臉部時,遭遇食腦變形蟲,這種致命生物就會順著鼻腔,迅速入侵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吞噬大腦的組織。感染者開始會出現頭痛、發熱、嘔吐等症狀,之後會迅速轉入頸部僵硬,癲癇發作,出現幻覺,甚至昏迷、癱瘓,最快可在一周之內死亡,而兒童、老人和免疫力下降的人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吳昌騰提醒,一個人不會因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感染食腦變形蟲,但當人的鼻腔接觸受污染的水後,就可能會感染到這種食腦變形蟲。最近台灣掀起一股野外露營、爬山風氣,建議大家若到野溪、野外溫泉玩水,除了注意安全,也應避免把頭部浸入水中,避免鼻子接觸野外的水。
氣候變遷影響人類大腦尺寸 科學家:比過去縮小10.7%
近日有醫師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他表示因為氣候變遷的原因,人類的大腦正在縮小當中。根據美國科學家研究,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人類的大腦平均尺寸縮小了約10.7%,若氣溫持續上升,可能會給人類大腦,帶來更大的進化壓力。黃軒醫師Dr. Ooi Hean在臉書發文寫道,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人類的大腦正逐漸縮小。美國加州科學家傑夫摩根斯圖貝爾(Jeff Morgan Stuybell)帶領團隊調查氣候變遷與人類大腦大小變化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分析過去5萬年來地球溫度、濕度、降雨量,以及人類大腦尺寸發現,在目前全球暖化時期,人類的大腦平均尺寸比過去縮小了約10.7%。在溫暖氣候下,人類大腦尺寸比涼爽氣候下還小。(圖/黃軒醫師臉書粉專)研究人員認為,氣候變遷影響人類大腦尺寸的原因有3個,其一是因為氣候變遷會增加全球的溫度與乾旱,進而減少水資源和食物供應,造成人類營養不良和脫水,這些因素會影響人類大腦發育和功能,尤其在嬰兒和兒童階段更為顯著。其二是因為氣候變遷會增加全球的汙染和災害,這會提高人類暴露於有害物質和壓力的風險,造成人類大腦的細胞和結構損傷,導致神經退化和認知障礙。其三是氣候變遷會改變全球生態和社會,影響人類的文化和行為,進一步減少人類大腦的刺激和學習,降低人類大腦的可塑性和智力。從以上結果可以得知,氣候變遷與人類大腦縮小可能存在關聯,不過黃軒醫師表示,這種關聯並不是必然,也不是單向的。人類大腦擁有自我調節與適應的能力,可以透過改善生活條件、增加教育投入、促進社會合作等方式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應正視氣候變遷對人類大腦的威脅,但也不用過於悲觀,黃軒醫師也呼籲人類可以透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式,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與程度。
北韓民眾驚曝:鄰居餓死了 專家:1990年來最糟狀況
北韓近年來飢荒嚴重,近日北韓民眾告訴外媒,他們的鄰居已經餓死了。專家表示,這是自1990年以來最糟糕的狀況。對此,平壤當局稱,他們把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據《BBC》報導,一位住在首都平壤的婦女智妍(化名)說,她的鄰居一家3口,已經餓死在家中,「我們想拿水給他,敲門卻沒人回應,當局進門時,發現人已經死了。」住在大陸邊境附近的一名建築工人張河(化名)表示,食物供應的很少,村裡已經有5人餓死。「我原本害怕新冠病毒,但現在擔心會餓死。」智妍說,她也聽說有人在家輕生或在山林中消失等死,因為他們再也無法生存,而她正努力養活孩子,有次她2天沒進食,以為自己要在睡夢中死去了。據悉,在1990年後齊,北韓經歷毀滅性飢荒,造成300萬人死亡,現在北韓民眾可能處於另一場災難邊緣。北韓政府在2020年封鎖了邊界,切斷重要供應。民眾表示,政府加強對人民生活的控制。也有人民稱,自從邊境關閉後,他們擔心自己會餓死,會是因為違規遭到處決。對此,平壤說,公民利益一直被放在首位。北韓自由組織(LiNK)帕克(Sokeel Park)說,北韓正發生毀滅性的悲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圖/達志/美聯社)報導指出,北韓一直無法為2600萬人口提供足夠的糧食,2020年1月邊境關閉後,當局停止向大陸進口糧食,和種植糧食所需的肥料和機械;北韓還用柵欄加強邊界,如果有人想穿越,警衛能直接開槍射殺,這讓民眾幾乎不能走私食品。對於飢荒問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也暗示過其嚴重性,他曾公開提到糧食危機,當局做出各種努力才促進農產,但他還是優先資助他的核武器計劃,在去年射了63枚導彈。據估計,這些測試的總成本超過5億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超過了北韓1年的缺糧費用。
A380客機起飛45分鐘爆巨響 乘客下機驚呆:機身破大洞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聯酋航空」(Emirates)近日發生一起空中驚魂事件,一架從杜拜飛往澳洲布里斯班、編號EK430的A380空中巴士,在起飛約莫45分鐘,多名乘客聽到疑似爆炸的巨大聲響,直到飛機平安順利降落後,這才發現機身一側破了個大破洞。有多名乘客透露,其實飛機起飛不久後就聽到巨大聲響,且在這段約14小時的長途飛行中,大家對這狀況都感到毫無頭緒。(圖/翻攝自@pontius_is_goat推特)《每日郵報》報導,這架A380班機自杜拜起飛,前往澳洲布里斯本機場(Brisbane International Airport),有多名乘客透露,其實飛機起飛不久後就聽到巨大聲響,且在這段約14小時的長途飛行中,機上乘客對整個狀況都毫無頭緒。乘客們在聽到疑似爆炸的巨大聲響當下,透過機艙地板都能感受到震動,雖然一度感到驚慌,但之後的飛行相當順利,因此大家也不清楚巨響從何而來,像是這名乘客派翠克(Patrick)就表示,當時儘管有聽到那聲令人擔憂的爆炸聲,也能透過地板感覺到,但機組人員都很冷靜,停止食物供應、檢查機翼引擎,另外一名乘客克里斯(Chris)則表示,在那巨響之後的飛行一切順利。班機在2日晚間10點45分順利平安降落,不過下機後,乘客發現機身左側出現一個大洞,令不少人相當訝異。外傳這是前起落架(nose gear)一個螺栓脫落所造成。另外,在班機降落前,乘客們也被告知要在另條跑道上降落,讓工程師來檢查飛機起落架是否有問題。針對這起空中驚魂,阿聯酋航空發聲明表示,「阿聯酋一架從杜拜飛往布里斯班的EK430班機,7月1日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技術故障,客機最後安全降落,所有乘客按照計畫下機,飛機也會留在布里斯班進行評估維修」。
Switch換泡麵…西安封城民眾哀嘆物資不足 開始「以物易物」
中國大陸陝西省西安市去年12月22日下午突然宣布,自23日零時開始實施「封城」,民眾被要求不得外出,居民也買不到菜,面臨「斷糧危機」,雖然官方宣稱已提供免費食物送貨到府,但仍有許多民眾哀號自己的糧食不足,或是根本未獲得政府幫助,當地甚至有民眾開始「以物易物」,用香菸換白菜、洗碗精換蘋果,甚至有人用Switch遊戲機換泡麵和饅頭。根據「BBC」報導,北京官方大動作防堵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下令西安實施封城之後,擁有110萬人口的河南禹州也跟著封城,公眾交通全面停止運作、娛樂場所暫停營業,除了提供基本民生用品的商店外,所有商店也都被關閉。而在西安,雖然官方表示已經提供免費食物給居民,但微博近日流傳不少影片與照片,顯示有西安民眾犯菸癮,不得已只能拿家中的白菜、1根胡蘿蔔和1顆蕃茄,跟鄰居換一包香菸;另一段影片顯示,一位居民拿家裡的火鍋湯底,跟鄰居交換麵包和肉,甚至有人拿出家中的Switch遊戲機,和別人換一包泡麵和2個饅頭。另「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指出,一名西安王姓民眾告訴媒體,由於食物供應不足,「人們只能跟在同一棟大樓中的鄰居交換東西」,報導也引述微博網友留言,有人抱怨「無助的市民已經回到『以物易物』時代」,另位有網友透露「我鄰居用2串葡萄跟我換一包藥,因為藥店不被允許販賣該藥物」;不過也有網友樂觀認為,「以物易物」其實體現了居民願意分享自己的物資和善意,留言讚「互相幫助一下挺好的」、「中國好鄰居」。BBC報導則將此現象歸咎於中國大陸官方的防疫措施,指出由於大陸採取的「零COVID戰略」,祭出嚴厲、大規模封鎖措施,試圖消滅新冠病毒,而不是試圖與之共存,才造成大批民眾被困在家中,面臨斷糧風險。
祈錦鈅南投脫口罩跳水嗨玩遭砲轟 本人親上火線回應:是工作
新生代網紅歌手祈錦鈅日前遭人爆料,與友人在疫情警戒期間,竟無視防疫規定,前往南投霧社水庫跳水、游泳,甚至上岸後也沒有戴上口罩,至少多達9人群聚飲酒歡唱,引發網友強烈砲轟。對此祈錦鈅本人也回應,做出錯誤示範,個人感到很抱歉,但也強調當天是在工作而非玩樂。從JKF女郎起家、曾出過個人寫真集,目前已轉型為歌唱型網紅的祈錦鈅,曾擔任新北市警局反毒大使,化身女警花拍攝宣導反毒影片,形象一直保持良好。然而有網友在8月2日上午於Dcard論壇發文:「請問現在防疫規定是不是擺設?」並附上12秒影片,照片中可見至少有4男4女,跟著吉他伴奏,歡唱歌手陳建年的名曲《海洋》,桌上擺著食物、紅酒助興,祈錦鈅素顏站在船屋內,拿起手機錄影,相當投入歡樂的氣氛。祈錦鈅與1名女性友人還脫下口罩跳入水中玩樂,而且多達9人上岸後,沒有配戴口罩,繼續群聚喝酒唱歌,一旁還有衣服上繡著「南投林區管理處」字樣的男子,也在一旁脫下口罩抽菸。祈錦鈅(左)用手機拍下歡樂場景,且未戴口罩被拍下。(圖/翻攝自Dcard)其他網友紛紛感到不滿質疑,「不是說水域還不能開放,為啥網紅可以玩水? 還有管理處的人直接在一旁抽菸,有沒有哪位師爺可以解釋解釋?」、「中央地方都不敢嚴格抓啦」、「但是戴口罩不是必需的嗎?然後船上不知道算是室內還是室外呵呵」。對此,祈錦鈅也向媒體坦承,畫面中的人就是她沒錯,但當天是為了新MV,而和合作的攝影師朋友去現場勘景,下水是要看水下景色是否能拍攝,一起跳水的則是她的人魚教練朋友,同樣也是要參與此次拍攝工作的人員,也因為要吃東西才脫下口罩,並非如網友所說是去玩樂,對於做出錯誤示範,感到很抱歉。後來她們實際下水,發現水況真的不行,在網友截圖照片中的戴眼鏡男子建議下才上岸,且現場沒有電,讓她和朋友足足受寒了3小時,而坐船也不是遊湖,是要被載送回船屋。而下水前他們受到船屋屋主款待,又剛巧遇上來修東西,卻被大雨困住的原住民朋友來船屋躲雨,祈錦鈅表示,「就是我們邊吃東西,但是他們唱歌唱的很好聽、場面很溫馨,大家紛紛拿手機起來拍,就變這樣了。」南投林管處李姓職員抽著菸和在水中的祈錦鈅對話。(圖/翻攝自Dcard)南投林管處也澄清,站在船屋甲板上抽菸的人是一名李姓男職員,發生時間在8月1日星期日上午,地點並非林管處管轄,強調當天李男休假,是到水庫船屋幫親戚查看竹筏鬆脫情形,剛好遇到祈錦鈅等人並規勸他們上岸,但當天下雨口罩濕透、呼吸困難,所以才會脫下口罩,對於違反規定感到抱歉。事件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對此祈錦鈅坦承做出錯誤示範,表示自己很難過哭一整晚,造成大家觀感不佳,感到很抱歉,表示自己已經被人向警方檢舉,預計今、明兩天會去南投縣霧社派出所說明,語氣相當無奈,表明真的無意想要違反防疫規定。南投縣衛生局指出,目前疫情「降級不解封」,民眾外出仍需要戴口罩,非必要不得脫下,依《傳染疫防治法》,可裁罰3000元至1萬5000元。台電萬大發電廠則表示,霧社水庫只允許漁民捕魚,不能從事遊憩、戲水及營利行為,將查明眾人群聚情節,如涉及營利恐怕違反《違反水庫蓄水範圍用管理辦法》,依照將關規定裁罰3到10萬元。以下為祈錦鈅6點聲明全文:大家好,我是祈錦鈅,首先先為我個人不當行為造成社會大眾觀感不佳道歉,我想為8/1所發生的事情做出完整說明,期盼能解除各位心中的疑慮與獲得大家原諒,非常對不起。一、此次行程本是為二級警戒後的MV拍攝,想預先勘查方可準備可以使用的機器,以及了解水上水下環境是否適合,也藉機宣傳台灣的美。但最終由於天候不佳,勘查期間並未執行拍攝。二、船屋是朋友的朋友的私人活動範圍,上面沒有插座也沒有浴室,不是為了住宿而準備。所以十分想強調此行不是專程是玩樂的。本行程原本就是為了工作而規劃,還望媒體朋友能協助澄清。三、船屋屋主十分熱心招待了食物供應我們享用,真的很感謝,這時來了因假日連續大雨,才應親戚之託至水庫查看竹筏有無鬆脫情形的李姓巡山員,由於大雨他也留在了船屋並將濕透黏在臉上的口罩取下,也因在場人情溫暖盛情難卻,唱了兩首歌,用餐的人也都因為這溫馨的畫面紛紛放下碗筷拿起手機記錄下這個溫暖的片刻,造成李姓巡山員的困擾,也深表抱歉。四、由於原先預設的人員包含水下工作者教練,因此我們一同前去實際的場勘與試拍,出發前也都做了快篩與攝影師和其內人分車前往,過程中遵照防疫規範,全程配戴口罩與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五、為確認畫面是否可用,即使大雨也沒有吹風機及甚至是電源我們還是下了水查看拍攝狀況。與教練下水後發現水質混濁,因此無法完成拍攝,隨後上岸後也立即配戴口罩。上岸前李姓巡山員也前來關心擔心會因此感冒規勸我們。非常感謝。六、此行的拜訪,皆無人或任何原因收取任何費用,非常抱歉造成他們的困擾,也非常抱歉浪費社會資源。
鄭州暴雨大淹水!男子步行9公里返家、醫院積水停電、地鐵受困12人死亡
7月17日起,中國河南多地出現強降雨天氣,鄭州市等地出現特大暴雨,其中鄭州市20日受到暴雨狂炸,中國氣象台發佈消息,鄭州此次極端強降雨的最大小時降雨量為201.9毫米。特大暴雨使鄭州火車站停運,路面積水嚴重,多人被困;多間醫院也面臨積水斷電;當地幼稚園和地鐵也大淹水,許多民眾因此受困其中,甚至家屬都聯繫不上。綜合陸媒《極目新聞》、《澎湃新聞》報導,鄭州市一名唐姓男子下班後,開車從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返回西四環附近的家。剛開車上路不遠,他就發現路面積水已經深達0.5公尺左右,車輛無法正常通行。唐男只能將車輛開回公司,決定步行回家。從公司到家約9公里,經過深水區域時,他還必須游泳穿行。所幸深水區域僅有數公尺遠,唐男順利遊過,直到當晚10時許,唐男才安全到家。車輛經過積水路段。(圖/翻攝自中新網)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也積水斷電。(圖/翻攝自極目新聞)21日淩晨1時許,還有一名家住鄭州惠濟區的15歲李姓女孩,在20日下午6時許和家人失去聯繫,當時她正搭乘地鐵回家,但因地鐵積水,她便在東大街站下車,發現地鐵周圍積水嚴重,無法回家。由於手機沒電,也無法和家人取得聯繫,後來女孩和兩名同學只能在附近一家旅館大廳的沙發上勉強度過一晚。鄭州多間醫院也面臨積水斷電困境,其中被譽為全亞洲最大規模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簡稱鄭大一附院)的情況備受關注。20日晚間有網友發出求救訊息,表示因為鄭大一附院停電,心電監護和備用電池耗光,呼吸機也即將沒電,只能採用一對一使用氣囊,人工供氧氣請求支援。直到21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院河醫院區全部停電,電梯全部停運,備用電源也無法使用。幼稚園調來推土機,運送孩童過河。(圖/翻攝澎湃新聞)因為當時出不去,醫院內1萬多人只能在院內食堂和超市購買食物,食物供應一度面臨困難,同樓層的醫生護士只能一起分享著吃了點東西。但近3000名醫護人員仍堅守崗位,加強巡護、查房,安撫病人情緒。另外,從醫院院樓上看出去外面旁邊的高架橋,高架底下的車基本上全部被淹沒了,其餘車也都不敢下高架橋,全部堵在上面。此外,當地20日還有一間幼稚園門前積水嚴重,校方為了將孩子安全送回家,特別調來推土機,讓孩子坐在金屬車斗內,分批護送「過河」。還有另一間幼稚園也有150名師生,因為積水被困數小時,幸好晚間7點多消防員抵達現場,用收納箱及塑膠澡盆當「船」,成功把所有小孩運送出來,晚間11點完成救援。地鐵車廂內積水不斷升高,身高較矮的只剩下頭頸部還在水面上。(圖/翻攝自推特)而鄭州地鐵5號線也因大水灌入,導致數百人受困,12人遇難身亡。一名女子21日甚至發出尋人啟事,表示自己的老公昨晚搭乘5號線地鐵失聯至今。女子表示,她的老公名叫沙濤,身高181公分,體重約73公斤,失聯前穿著白色T恤、黑色短褲、黑色涼鞋,昨日大約下午6點,途經地鐵海灘寺及沙口路站時,發了訊息跟她說車廂進水了、情況不太對,要她盡快報警。但女子幫忙報警之後,就再也聯繫不上老公,如今已快過24小時還找不到人。根據中國官方通報,截至21日淩晨3時10分,地鐵隧道內被困人員已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共疏散群眾500多人,其中1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5人受傷送醫。
香港現首例無源頭染疫個案 專家:不排除新冠病毒「鼠傳人」可能
香港一名17歲少女在月初確診感染新冠變種病毒,成為香港首例本土無源頭感染個案,她的母親和姐姐都相繼染疫,但至今仍未找到源頭。香港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赴患者到過的旺角寵物店、補習班,以及患者居住的天水圍天盛苑盛譽閣調查。袁指出,正循3方向調查感染源頭,其中包括「老鼠傳人的可能性」,因早前的實驗室測試曾證實,N501Y變種病毒會感染老鼠,但目前人傳人機會還是最大。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表示,港3名變種病毒確診患者(17歲少女與其姊姊和母親)月初染疫,140名密切接觸者已檢疫,全部結果均無確診,而基因程序上亦未配對到變種病毒源頭,港府為此感到擔心,因意味著病毒潛在隱性社區爆發的可能。袁國勇指出,會循3個傳播途徑進行調查,包括人傳人、動物傳人、及物件傳人。在人傳人的調查方面,由於目前沒有其他人確診,建議在檢疫21日內進行血清測試,看是否已感染但傳播力低,從而根據進一步的密切接觸史找出源頭,血清測試對密切接觸者十分重要。第二是動物傳人,17歲少女至寵物店買了栗鼠回家後,有摘下口罩跟栗鼠玩,因此專家到寵物店取了50多個環境樣本,但認為屬感染源頭的可能性低。另一可能是老鼠,香港老鼠出沒問題嚴重,因N501Y變種病毒經實驗證實可傳染老鼠,故有需要捉該環境的老鼠進行化驗,並建議港府需要考慮滅鼠等清潔工作。不過,該名少女曾到訪地方的鼠患不嚴重,例如工廈後樓梯或廁所等環,不曾有鼠患,但要看完所有環境樣本才能作出結論,而且香港食環署人員亦在現場了解,嘗試捉現場老鼠進行化驗,但確診者走訪的地點鼠患並不嚴峻,但並非絕不可能。香港大學團隊曾先後檢驗過香港69隻老鼠,都無發現帶有新冠病毒。第三是物傳人,可能病毒是透過冰箱等物品感染人類,食環署會在天水圍的食物供應商,進行食物檢測,包括冷凍食品。
美海軍艦艇再爆新冠疫情! 疑重複使用N95口罩群聚感染
美國海軍再有軍艦爆發新冠疫情,追蹤後發現疑似因士兵重複使用口罩導致。神盾級驅逐艦「查菲號」﹙Chafee﹚由夏威夷珍珠港駛往加州聖地牙哥參加「水面作戰高級戰術訓練」(SWATT),船上共350名官兵,其中多達41名船員在途中確診新冠或列為密切接觸者。查菲號23日已駛抵聖地牙哥,但軍方直到29日才決定安排全員接受核酸檢測並住進防疫旅館隔離。有船員投訴因N95口罩不足被迫重複使用,導致防疫出現破口。目前船員均住進防疫旅館,只安排基本人手留守艦上,軍艦也將徹底消毒。軍方強調,沒有任何一位船員需住院治療,但拒絕透露確診人數。有船員爆料,約11位廚房工作人員確診,導致廚房關閉;很多人改為叫外賣,但他們抱怨食物送到船上已經涼了,加上進食時間從沒準點。他們也投訴N95口罩不足,很多人被迫重複使用N95口罩。由於船艙空間封閉狹窄,無法保持社交距離。軍方否認指控,強調個人防護裝備充足,食物供應不受影響。有軍官擔心惡劣的生活條件,會影響年輕船員的士、精神狀態和未來服役生涯。之前爆發新冠群聚感染的軍艦有飛彈驅逐艦「麥可墨菲號」(USS Michael Murphy),以及航母「羅斯福號」。
極端氣候傷身2/呼吸道疾病更猖獗 食物供應鏈恐出狀況
天氣變化過大,也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的調查發現,溫度上升會使海洋中毒物揮發,花粉及種子量增加,乾旱導致塵土變多,使得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容易復發。另外,高溫也會加速化學反應,讓城市中的交通工具所排出的氣體更易釋放出臭氧,引起胸痛、咳嗽、喉嚨刺激或鼻塞,讓氣喘及肺氣腫症狀更加惡化,甚至可能會導致肺組織纖維化。如果氣溫過低,除了會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也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再加上天氣寒冷時,大家聚集在室內會提高交叉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幅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不只如此,極端氣候還會影響食物供應與睡眠,劇烈的天氣變化會影響人的情緒,進而使得睡眠情形受到干擾;另外,高溫會影響土壤濕度、植物的光合作用,研究發現,當夜間的溫度每升高1℃時,稻穀收成量就減少10%,研究預估東南亞地區的稻穀收成量將在這個世紀末下降,例如台灣降雨日數便有減少的趨勢。根據水利署統計,平均每10年會出現一次大乾旱,2-3年出現一次小乾旱,今年台灣就面臨缺水狀況。食物供應若出現問題,兒童便會有營養不良,造成生長發育遲緩,增加腹瀉及感染的機會,未來可能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的罹患機率。
美國肉品大斷鍊? 川普下令通通復工
美國總統川普28日(周二)下令要求肉品加工廠必須營運,以維持食物供應無虞。由於目前仍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此舉也引發工會抨擊,認為應該提供員工更多保護措施。為了避免出現糧食短缺與食物供應鏈中斷,川普根據《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下達行政命令,要求肉品工廠必須維持運作。先前因員工染疫,使得全球大型肉品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嘉吉(Cargill Inc)、JBS USA和泰森食品(Tyson Foods)紛紛關廠,合計北美大約20座屠宰場和加工廠已關閉,引發肉品短缺疑慮。
「北極熊吃北極熊」悲劇上演!極圈生物鏈受壓迫 「極地獵殺」頻頻上演
隨著氣候變遷的加劇,北極的能源與航道利益吸引著所有野心家的目光,無論是軍隊擴編、導彈部署,或是軍演的進行,北極沿岸各國在區域內任何的動作都會遭到彼此放大檢視與審慎評估。但是除了列強的爭奪,極圈動物也越來越難以存活,近日有俄羅斯科學家發現,由於氣溫攀升,導致冰層下降,再加上原油的挖掘,破壞北極熊棲息地,「北極熊吃北極熊」的事件越來越頻繁。人類開發害北極熊自相殘殺。(圖/CBC.CA)從照片看到,這頭公北極熊嘴裡叼著的可不是什麼麋鹿或是海獅、海報之類的生物,而是一頭小北極熊,很難相信,北極熊居然會向同類動手,照片中的這頭公北極熊,一開始先追逐著一對北極熊母子、在小熊失足跌落水後,公熊開始獵食小熊,母熊完全無法救援,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小孩落難,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北極熊噬食同類的情況頻繁,早在2016年,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就曾記錄下「極地獵殺」的動物悲歌。全球暖化加上各e國搶搭化石燃料挖掘話題,造成北極熊的棲息地和食物陸續減少。(圖/Polar Bear Fact)根據俄羅斯科學家默德溫斯基(Ilya Mordvintsev)表示,由於全球暖化加上各北極圈的列強們,搶搭化石燃料挖掘的話題,造成北極熊的棲息地和食物陸續減少,牠們甚至無法靠傳統方式捕食,導致牠們自相殘殺,「北極熊間有同類相食現象,這是長期觀察發現的事實,但過去較為少見,如今卻經常發生」。公北極熊叼食幼熊,極圈生頻頻上演。(圖/Daily Animal WD)其實,北極居民對於「熊吃熊」的現象早就習以為常,夏末初秋,海豹待在海中的時間較長,導致北極熊捕獵有難度,少了主食來源,北極熊就會將「熊爪」伸向小熊。早在2004年,動物學家就發現公熊會尾隨懷孕的母熊,最後將牠吃掉飽餐一頓, 如今這種情況卻持續增加,默德溫斯基認為,極地動物會互相殘殺,主因就是食物供應極度短缺,體型較大的雄性北極熊開始「獵殺」母熊、熊寶寶,因為牠們較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尤其是「母熊在餵食寶寶」的狀況下更容易被獵食。「公北極熊叼食幼熊」的照片近日再度曝光,似乎有再呼籲大眾,在大肆開採天然資源的同時,更應該有保護地球的堅定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