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鏈
」 食物鏈 大白鯊 虎鯨 核廢水 加拿大燒錢徒勞2/管控超級細菌事倍功半 政府橫向整合應提升指揮位階
號稱是國家級的抗生素抗藥性管理5年計畫明年即將上路,但除立委葉元之踢爆衛福部未強制要求醫療機構通報院內超級細菌感染病例,統計結果恐嚴重失真外,專家也提醒國內感染科人力不足、抗生素抗藥性根源複雜等棘手難題,必須由衛福部、農業部、環境部通力合作才能控制,建議該國家計畫的主管層級應提高到政院,各部會齊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指出,感染科醫師主責病患生死的緊急狀況,例如高燒不退、術後感染陷入昏迷,不像慢性病可以長期找醫師拿藥看病,在「業績」掛帥在現實環境中,感染科醫師的健保點值難與其他科醫生相提並論,薪資也受到衝擊,感染科醫學生人數少,醫師人力自然吃緊。王任賢表示,台灣濫用抗生素問題嚴重原因複雜,包括病患迷信抗生素效果、醫生怕病患病情惡化超前給藥,以及環境性的抗藥性因素(例如動物飼料摻雜抗生素或醫院含排放抗生素廢水,進入人體食物鏈)等。但對照目前法定傳染病都要通報衛福部,感染超級細菌卻不用,對病患威脅就可能被低估,更可能對醫院制訂政策、分配預算有不利影響,衛福部應要求醫院,將超級細菌視同法定傳染病強制通報,不僅能提醒醫院重視防範控制,亦可提升感染科醫師在醫療機構中必要性。感染科醫生特別提醒民眾,有病要看醫生,不要自行到藥局買抗生素,以免體內累積過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危害健康。(圖/趙世勳攝)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王政太醫師則表示,該學會已向健保署爭取試辦感染科醫師「審核」醫院內部抗生素使用狀況時,也能比照醫師開藥獲得健保點數給付,但更期待未來「試辦」可以長期實施,讓感染科醫師付出與回報成正比,鼓勵更多醫學生投入感染科領域。王政太指出,免疫不全性病患,包括癌症病人因接受治療而免疫不全,及侵入性治療(例如開心手術)術後病患,都是感染超級細菌的可能高風險族群,感染科醫生責任就是全力降低術後感染機率。高風險(染病)族群除應按醫囑做好健康管理(飲食睡眠等)、接種疫苗強化免疫力,也要避免自己與親人濫用抗生素。至於民眾抱怨親人住院感染後,抗藥性檢驗太慢錯失換後線抗生素時機,王政太也說,最新尖端快速檢驗感染設備(例如使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CR偵測),就算醫院願意添購採用,檢驗費也不斐,常需患者自費(千元到五萬元不等),即使家屬接受,要全面落實到地方型醫院或診所也仍有困難,現階段降低醫療機構內部感染比例,仍是防治超級細菌的關鍵。「抗生素抗藥性根源複雜,之前食藥署原本計畫針對優酪乳、乳酸菌飲料調查菌種抗藥性,也與此有關。」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說,雖然後來衛福部對該研究態度保留,但其實隨著醫藥、食品科技進步,連胃酸抑制藥都有研究顯示可能會增加病人發生院內感染肺炎的風險,優酪乳菌種既可能與抗藥性有關,自然也應研究釐清。她表示,要預防抗藥性出現,除了病患要有不直接買藥、或逕行要求醫師開藥的衛教警覺,避免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累積抗藥性風險外,由於目前抗生素使用紀錄,並未強制登載健保卡的就醫紀錄中,若民眾仍自行買抗生素使用,一旦緊急就醫,醫生未必能精確掌握抗生素使用史,就可能錯失及時投入後線抗生素控制病情,衛福部除應強制要求醫院通報院內感染超級細菌病例,也應要求診所、藥局若開抗生素藥品,應登載在病人健保卡上,才能完整紀錄病患使用抗生素史,作為就醫參考。不少學術研究都指向業者在家禽飼料中未依規定添加抗生素,可能導致食用者體內抗生素超高,成為產生抗藥性的高風險群,對健康恐造成危害。圖為業者養殖家禽畫面,非新聞當事人。(圖/黃耀徵攝)「若真要控制抗藥性,應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統籌衛福部、農業部、環境部等相關單位通力合作」沈采穎認為,嚴格管制食用家禽濫用抗生素(農業部主管)、嚴格控制醫療機構排放含過量抗生素廢水(環境部主管),都屬於抑制抗藥性工作的一環,若僅由衛福部逕行要求其他部會配合,欠缺橫向合作,將如同植物生病不找出病源,卻只是修剪染病樹葉,最終恐淪於紙上談兵。
嚇人!家門口直擊「蜘蛛啃食老鼠」 專家驚吐:十分罕見
蜘蛛在食物鏈中屬於掠食者,牠們多以昆蟲為目標,近日在美國德州有一名媽媽帶3歲兒子出門,發現門口竟有一隻蜘蛛正在啃食老鼠,驚悚畫面讓母子倆看得目瞪口呆。當地蜘蛛學專家瓦伯格(Ashley Wahlberg)從畫面判斷是狼蛛,並表示蜘蛛捕捉比自己體積大的獵物屬十分罕見的情形。根據外媒《每日郵報》報導,德州奧斯汀一名媽媽梅根(Meagen Wallace)日前要帶3歲兒子去上學,走到家門口發現外面有一坨不明物體,原以為是鄰居家狗狗的排泄物,但仔細看發現那陀東西在動,竟然是一隻死掉的大老鼠身上還有一隻巨大狼蛛,正在慢慢啃食老鼠的頭。美國德州有一名媽媽與3歲兒子在家門外發現一隻蜘蛛正在吃老鼠。(圖/翻攝自X/Daily Mail Online)梅根是一名環境科學家,因為工作走遍世界各地,也有到偏遠的叢林裡做研究,看過許多驚奇的場面,但她看到狼蛛吃老鼠後,心有餘悸地說,「我第一次眼睜睜看著蜘蛛吞食比自己大的老鼠,從來不知道狼蛛會吃老鼠」。梅根也說,當下她很害怕,但為母則強,3歲兒子在她身後,她只能表現鎮定的樣子,忍住不亂叫。在梅根將狼蛛吃老鼠的畫面分享的網路上,當地一名蜘蛛學專家瓦伯格看到後也嘖嘖稱奇,他說狼蛛是主動掠食者沒錯,但目標是比自己大的獵物是十分罕見的情形,通常在大型蜘蛛才算常見。此外瓦伯格也分析,現場沒有看到蜘蛛網,可能是狼蛛依靠本身的力量、速度和毒液,迅速制伏老鼠,才不用靠結網捕捉獵物。
鱷魚與小鯊魚爭搶獵物…面對面開戰 目擊者近距離拍片網嚇瘋
大自然的動物之間有食物鏈關係,海洋中的鱷魚和鯊魚都屬於掠食者,最近澳洲昆士蘭有民眾在海邊直擊鱷魚和小鯊魚爭搶獵物,還面對面開戰;畫面曝光後令生物學家和動物專家很驚訝,人類能拍到這景象算罕見。許多網友則被民眾近距離拍攝的行為嚇瘋,因為他差點就變牠們的獵物。根據外媒《每日郵報》報導,有網友在抖音上分享一段在澳洲昆士蘭北部海邊的驚人畫面,一隻鱷魚和小鯊魚疑似為了爭搶獵物開戰,雙方一觸即發的樣子,讓眾人看了嘖嘖稱奇;而國際人道協會的專家桑德曼(Lauren Sandeman)指出,鱷魚和鯊魚以海洋動物為食,牠們搶獵物算稀鬆平常的事,但被民眾拍到就滿罕見。影片中一隻鱷魚在淺灘處耐心等待獵物,周遭出現多條小鯊魚來回游動,鯊魚追逐小魚一個猛衝,瞬間與鱷魚面對面看似一觸即發,但最後雙方沒有直接接觸,鱷魚只是繼續耐心準備掠食獵物。桑德曼解釋這種情形,推敲是人類過度捕撈,導致鯊魚需要到淺灘與鱷魚搶食。除此之外有許多網友被拍攝者的行為嚇瘋,紛紛表示,「兄弟,你離鱷魚太近了吧,這已經是攻擊距離內了」、「在海邊看到鱷魚和鯊魚,第一時間是先跑走吧」、「淺灘看到這個嚇爛,也太近拍攝了吧,好危險啊」。
湖南逾10億隻海量蜉蝣堆疊大橋 蟲屍積「5公分」車輛慘打滑
中國湖南漢壽縣沅水大橋於9月1日晚間突出現大量蜉蝣,如同下雪般在橋上堆積,最厚處達5公分,車輛還因此打滑,發生相撞意外。據陸媒報導,9月1日晚間8時30分許,沅水大橋上驚現大量蜉蝣,飛蟲像是下雪一樣不斷在空中飛舞,不斷堆積在大橋上,最厚處更達5公分,除導致橋上交通打結,車輛還因此打滑,發生相撞。對此,漢壽縣農業農村局表示,當晚蜉蝣聚集較多的路段大約有幾百米長,預估蟲子的數量「至少上10億隻」,漢壽縣警方、交通警察、環衛、公路、農業等部門連夜出動,已於9月2日凌晨現場清理完成。相關專家則表示,蜉蝣屬於湖區食物鏈的一環,是有益昆蟲。會出現如此奇景,是因為洞庭湖裡的蜉蝣,正處繁殖季節,其剛好又被橋面燈光吸引,在路燈下聚集交配,才會發生大量聚集,市民不需過度恐慌,蜉蝣的出現是正常現象。
核試驗釀災?恐怖「惡靈病」找上北韓 可憐新生兒先天無肛門、肢體不全
隨著近期兩韓關係緊張,北韓「重啟核試驗」的消息時有耳聞。但有脫北者向外媒透露,此前北韓在吉州郡豐溪里試驗場多次舉行核武器實驗後,周遭地區近年來頻頻出現原因不明的惡疾,不只許多成年居民莫名出現全身疼痛、低燒、癌症多發等症狀。還有許多新生兒下來就有先天性肢體不全,比如缺少了肛門、腳趾或手掌,而醫療系統卻對解決問題束手無策。據《鏡報》、《太陽報》等外媒報導,2015年逃離朝鮮的脫北者李英蘭(Youngran Lee,音譯)告訴外媒,她原本住在豐溪里試驗場附近的吉州郡市鎮,然而在她逃離朝鮮前,當地就已經被層出不窮的惡疾所壟罩。而她自己逃離朝鮮,也是為了賺更多錢挽救她罹患不明病症的兒子,然而她的兒子最終仍在2018年去世,且一直到死前,她的兒子都不被朝鮮當局允許前往醫院接受正規的診斷治療。「在吉州郡,新生兒生下來就有肛門、腳趾、手掌之類的肢體缺失已經成為常態」、「每隔一間屋子可能就有一名患有各類癌症的患者。」李英蘭表示,自己的兒子也是這類被「惡靈纏身」的患者之一。2014年10月,李英蘭27歲的兒子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低燒,她帶兒子前往當地醫院就醫,醫生告訴她,兒子的肺部開了分別1.5公分、2.7公分的大洞。而醫生也對激增的年輕人肺病感到大惑不解。李英蘭自述,兒子至少有8位親近的朋友自2012年起一一被診斷出患有肺結核,並且在4年內去世。事後,李英蘭為了救治兒子散盡家財,然後在2015年2月偷渡逃往中國,希望找到更多工作機會寄錢回家,同年8月,她抵達南韓,在當地接受為其數個月的強制性培訓,習得一定程度的工作技能以便之後融入當地社會。她一獲得自由,立刻打電話給兒子,要他到平壤(朝鮮首都)的大醫院去看病,然而兒子告訴她,吉州郡的一切肺結核與肝炎患者被禁止進入平壤,並且表示是「為了金正恩的安全」。之後2年間,李英蘭在南韓努力工作,並不斷託人將錢轉給兒子,確保他能在朝鮮得到足夠的照顧,不過兒子的狀況依然不斷惡化,最終在2018年5月不幸過世。「我失去了我的兒子、我的驕傲與快樂。」李英蘭表示:「他在沒有去醫院接受正確診斷的情況下就過世了。」李英蘭自己也飽受病痛困擾,她2016年在南韓的醫院接受輻射測試,結果顯示她「曾暴露在高劑量的輻射中」、「白血球數值非常低」。她透露:「我的全身都痛,雙腿痠痛,走路也不太方便,一年裡我因為頭痛住院了6次。醫院查不出任何原因,但我頭痛的時候眼睛都睜不開。我為此感到不安,也曾有自殺的念頭。」她還認識數名同樣來自吉州郡的脫北者,大家都有差不多的遭遇。南韓檀國大學教授文朱鉉(音譯,문주현)認為,所謂「惡靈病」的真面目是核武器試驗的輻射,當核武器爆炸後,衝擊波破壞附近的地層,使之產生裂縫,放射性物質就此滲透到附近的地表、土壤以及地下水系統中,在透過地下水系統與附近的河川相連,將放射性物質釋放到外界。文朱鉉教授表示,放射性物質可能透過多種方式滲透進入食物鏈中,人們可能會喝到受輻射的水,或吃到受汙染的水產,食用被汙染的水澆灌種植的農作物,或食用用受污染的草餵養出來的牛奶或牛肉。另外,豐溪里核子試驗場位於朝鮮長興川沿岸,該河川本身又為吉州郡的主要水源「南大川」注入水源。文教授估計,試驗場附近半徑40公里以內,估計超過100萬居民都可能受到影響。如果政府沒有採取適當對策來保護附近居民,跟其他區域相比,核試驗場附近的民眾出現癌症、白血病、染色體異常等疾病的機率將更高。
貨車翻覆!貨物遭村民哄搶一空 肯亞政府示警:那是化學毒物
肯亞奈羅比(Nairobi)近期發生一起車禍事件,一輛貨車因為車禍的關係而翻覆,結果車上的貨品被附近的居民哄搶一空。為此,肯亞政府特別發出警告,希望民眾能把這些貨品歸還回來,因為這些失竊的貨品是劇毒化學物「氰化鈉」,肯亞政府擔憂有民眾因為不熟悉化學品而中毒。根據《BBC》報導指出,這輛貨車是在肯亞奈羅比-納庫魯(Nairobi-Nakuru)高速公路上翻覆,貨車翻覆後,後方乘載的貨品就被附近的居民哄搶一空。而肯亞政府在得知遭居民哄搶的貨品是氰化鈉後,隨即因為車禍現場的氰化鈉外洩情況發出警告,不僅呼籲民眾避開車禍現場,更要求任何有發現貨品的人,可直接向就近的警局報案。肯亞衛生部表示,氰化鈉只能由穿戴防護裝備的人員處理,並警告民眾不要接觸這些白色顆粒狀物質,該化學品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且在環境中持續時間超長,甚至會在食物鏈中積累,對生態系統造成長期影響。據了解,氰化鈉的用途十分廣泛,包括熏蒸、從礦石中提取金銀以及化學製造。根據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U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的資料顯示,氰化鈉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會影響人體對氧氣的吸收,導致迅速死亡。如果人類不慎接觸的話,會產生頭痛、頭暈、呼吸急促、噁心、嘔吐和痙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沙塵暴肆虐全球 引發環境健康人類雙重危機
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發布的《浮塵公報》顯示,2023年沙塵暴活動高於長期平均。公報指出,人類活動加劇沙塵暴對環境、經濟和健康造成重大影響,而土地和水資源管理不善則讓問題日益嚴重。報告指出,每年約有20億噸沙塵進入大氣層,足以讓數千公里外的天空變暗、空氣品質下降,並同時影響經濟、生態系統、天氣和氣候。沙塵雖屬於自然現象,但發展至當今的程度,仍有相當比率必須歸咎於人類活動。溫度升高、乾旱及蒸發量增加都會導致土壤濕度降低,再加上土地管理不善,兩項因素共同導致沙塵增加。公報指出,因為全球多處主要沙塵來源地的排放量減少,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浮塵濃度略低於2022年。中亞西部、中國中北部、蒙古南部的年均地表浮塵量濃度則略高於2022年。沙塵會被氣流從來源地被輸送到數百、甚至數千公里以外的地區。最容易受到長距離浮塵輸送影響的地區是西非與加勒比海之間的熱帶大西洋北部、南美洲、地中海、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和中國中東部。2023年,來自非洲的沙塵橫跨影響部分加勒比海地區,而來自戈壁沙漠的沙塵也不停進入渤海和黃海。東亞地區在2023年3月至5月期間受到13次強烈沙塵影響。最大規模的一次甚至讓北京的能見度下降到500公尺以下,嚴重干擾交通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沙塵對於海洋漁業與生態系卻有正面影響。公報指出,沉降於大西洋水域的沙塵,提供有利於浮游植物生長的鐵、磷和微量元素,由此產生的新有機物在食物鏈中從小魚轉移到大型捕食動物,有利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抹香鯨「嘴纏垃圾」向潛水員求助 獲救停現場留無言道謝
全球海洋垃圾問題依舊嚴峻。動保團體「我們愛動物」(We Love Animals)日前公布一段救援抹香鯨影片,1頭在印度洋「受困」的抹香鯨,疑似主動向潛水員求救,希望潛水員替牠取下纏住嘴巴的垃圾。從影片可見,這頭抹香鯨突然游向正在拍攝海洋的潛水攝影團隊,並在潛水員面前張開被纏著各種垃圾雜物的嘴巴,似乎在向人類求助,「雖然無法確定是不是鯨魚的本意,但真的很像(在求救)」。其中一名女潛水員主動回應抹香鯨,靠近後小心清除抹香鯨嘴裡的垃圾,期間抹香鯨除了保持張嘴,還耐心的等待女潛水員拿掉1件又1件垃圾碎片,直到清除完畢才闔上嘴巴。鯨魚耐心等待潛水員清除垃圾。(圖/翻攝自We Love Animals YT)更令人意外的是,抹香鯨事後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在團隊附近徘徊,彷彿在感謝女潛水員的幫助,這短暫的寧靜互動,讓人鯨之間充滿了神性般的連結,最後,抹香鯨游向海面並激起巨大水花後離去。抹香鯨徘迴一陣子後才離去。(圖/翻攝自We Love Animals YT)《有害物質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曾刊出一項研究指出,全球每年產生4億噸塑膠垃圾,並有1270萬噸流入海洋,導致包含抹香鯨在內許多海洋生物,誤食或攝入塑膠垃圾或微粒,或是嘴巴遭垃圾纏住,進而危及生命。研究指出,塑膠微粒會隨海洋生態及整個食物鏈,最終回到產生塑膠垃圾的人類身上,導致人類每年可能吃下3.9 萬至 5.2 萬個微塑膠顆粒。「我們愛動物」也呼籲各界重視海洋垃圾問題,保護海洋讓海洋生物免受威脅。
吃魚最健康?3種魚重金屬含量高 醫:吃太多恐加速失智
魚肉,因為富含omega-3脂肪酸及優異蛋白質,亦含有多種人體必需之微量元素,適量食用對人體有明顯調節健康的功效,是許多人眼中的「健康食品」。不過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部份深海魚如鮪魚、鯊魚和旗魚,體內可能累積較多的汞和其它重金屬,長期食用恐損害神經系統,從而提高失智風險。蕭捷健建議,改吃鯖魚或鮭魚是比較好的選擇,每周吃2至3次,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蕭捷健醫師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魚肉,特別是深海魚,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抑制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抗發炎,但在選擇深海魚類食用時,需注意不同魚種的重金屬含量。蕭捷健指出,某些深海魚類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會比其他深海魚更低,比如鯖魚、鮭魚。而據美國心臟協會發表在《循環》期刊上的研究指出,適量食用低重金屬含量的深海魚類,例如每週食用2至3次鯖魚或鮭魚,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約20至30%。相對的,某些深海魚類的重金屬含量較高,應避免多吃,如鮪魚/金槍魚、鯊魚和旗魚,因處在食物鏈較高位置,體內可能累積較多的汞和其它重金屬,吃太多會對健康造成危害。蕭捷健引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資料指出,上述幾種魚類的汞含量,平均每公斤魚肉為0.5至1.5毫克,長期食用可能增加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此外,他還提醒愛吃魚翅的朋友,由於魚翅來自於鯊魚,因此重金屬含量同樣很高,要務必小心。營養師程涵宇分享,符合美國 FDA 和環境保護局 (EPA)優先吃的建議,也就是低重金屬汞安全來源的12種魚的Omega-3脂肪酸排名清單:1、大西洋鯖魚。2、秋刀魚。3、柳葉魚。4、大西洋鮭魚。5、圓鱈。6、正鰹。7、大西洋黃花魚。8、扁鱈。9、黑鱸魚。10、香魚。11、竹莢魚。12、白鯧。
半屏山猛禽過境4月進高潮!有望再現「鷹球」奇景 鳥迷們期待
半屏山猛禽過境4月進入最高潮,灰面鵟鷹(國慶鳥)3月才剛大量現身,4月緊接登場的是數量更多的赤腹鷹,有望再現「鷹球」奇景,鳥迷們引頸期待。賞鳥達人透露,春季猛禽過境半屏山僅盤旋停留數分鐘,想成功看到大量猛禽,建議天剛亮、7點前就上山。台灣有紀錄的猛禽共35種,半屏山就記錄到24種,南部地區民眾想看猛禽秀,不需要遠赴墾丁。春季北上過境高雄的猛禽,會先停留鳳山丘陵,接著往北抵達壽山及半屏山。150年前英國領事Robert Swinhoe在時稱「鯨背山」的半屏山上,就觀測記錄到黑鳶、紅隼、東方澤鵟、西方澤鵟、北雀鷹、日本松雀鷹、遊隼及燕隼。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歷年來已在鳳山丘陵記錄到24種猛禽,每年3月以灰面鵟鷹為主,平均數量約3000多隻。4月以赤腹鷹為主,平均數量達2萬5000多隻。鳥會表示,猛禽屬食物鏈頂端的高級消費者,族群數量可反應當地生態,可作為重要環境指標,是各國爭相保育的物種。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今年起和高雄鳥會合作,每年春季3、4月在半屏山中央瞭望台辦理過境猛禽生態教育宣導,4月時間為13、14、20、21日,上午8點和9點30分各有1場解說,各場次約50分鐘,民眾需自行前往集合,活動免費也不需事先報名。鳥會專案研究助理楊玉祥表示,半屏山除過境猛禽,本土留鳥如鳳頭蒼鷹、大冠鷲也是明星。鳥會志工、賞鳥達人鄧柑謀表示,猛禽喜歡天一亮、利用半屏山的抬升氣流盤旋整隊,數分鐘後便會往北飛行。4月赤腹鷹數量更多,有機會看到「鷹球」,建議民眾帶望遠鏡前往欣賞。
大型魚類應少吃!鮪魚、旗魚含汞量高 營養師:影響幼兒腦部發展
大家都愛吃各式海鮮魚類,尤其鮪魚、鯊魚和旗魚深受歡迎,不過這些大型魚類還是應該少吃,因為大型魚類位於食物鏈頂端,所以容易累積較高的甲基汞。營養師提醒「會影響到胎兒的腦部發育造成智力下降。」專家則建議可以轉吃中小型魚類。根據《TVBS》報導,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提到,由於環境汙染有一些深海大魚,像鯊魚、旗魚、鮪魚和鱸魚,甲基汞含量都很高,這些大魚壽命長,又因海洋汙染和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體內的甲基汞含量會特別高。甲基汞是海鮮中最常見的汞形式,潛在危害高且影響任何年齡或健康狀況的人,海中形成的循環食物鏈,像鮪魚這樣大型魚類汞含量就會更高。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表示,甲基汞會有一些神經毒性,過去食藥署就曾發布指引,由於深海大魚的甲基汞含量很高,又容易被腸胃道吸收,針對這種深海大魚,建議是可以吃但要適量。另一方面營養師黃子雯則提到,甲基汞若從飲食攝取時,腸道吸收率高達90%以上,因此孕產婦或者嬰幼兒,應避免食用大型魚種,目前甲基汞已被證實會影響胎兒的腦部發育,導致智力下降等問題,現階段沒有可施打的解毒劑。食藥署魚類攝取指南也都建議,育齡婦女孕婦及6歲以下兒童,少吃鮪魚、旗魚、油魚、鯊魚等四大大型魚種。根據魚類攝食指南表示,1到3歲兒童每週攝取兩份大概70克中小型魚類,4到6歲兒童每週攝取三份105克中小型魚類,孕婦育齡婦女則每週攝取七到九份245到315克中小型魚類較為適合。連鎖量販店公關張君鴻說明,針對這樣的風險,其實我們都有設立檢查抽檢,不管是公單位或者透過第三方的單位,都會做相關抽檢。
抹香鯨如何閃避虎鯨襲擊? 海洋專家:丟「大便炸彈」
雖然抹香鯨被認為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海洋生物,但是針對雌性與未成年的抹香鯨而言,成群結隊的虎鯨還是有相當的致命威脅性。而近期就有海洋專家發現,如果抹香鯨遭遇成群結隊的虎鯨襲擊時,會使用非常特別的「大便炸彈」來擊退虎鯨群。根據《鏡報》報導指出,海洋藍圖組織海洋和環境科學的研究成員塔克 (Jennah Tucker)日前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撰寫了這段經歷,他在文章中表示,他一次在西澳大利亞南部布萊默峽谷觀測抹香鯨的時候,突然注意到遠方有出現虎鯨群。在注意到虎鯨的現身後,抹香鯨便聚集在一起,頭部尖端露出水面,不斷的鳴叫,後續成年的的抹香鯨甚至用游泳的方式,不斷的環繞著未成年與雌性的抹香鯨,企圖以此方式來保護虎鯨的攻擊。而在這時候,抹香鯨們突然猛力的扇動自己的尾巴。而在這時候,塔克便注意到,水面上浮出一個超巨大的「黑色氣泡」,原本塔克還以為是有抹香鯨受傷了,但後續才注意到,這黑色氣泡其實是大量的抹香鯨糞便經過扇動後,在水中變化的結果。而抹香鯨們就透過洋流傳遞惡臭的糞便,讓虎鯨們遠離自己。報導中也提到,雖然傳統觀念認為,虎鯨有可能會攻擊抹香鯨,但實際紀錄上是相當的少,抹香鯨一直被視為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虎鯨的身軀要對抗抹香鯨,實際上還是相當的危險的。
福建「養殖漁業海漂垃圾」襲金門 每年淨灘逾2000次、清500噸仍撿不完
金門四面環海,擁有遼闊美麗的岸際,但近年來卻飽受「海漂垃圾」侵襲,其中又以來自大陸福建沿海養殖魚塭的廢棄塑料浮桶與保麗龍為最大宗,就算全縣各政府機關攜手民間團體每年逾2000次淨灘、清理超過500公噸的垃圾,仍撿不完,嚴重汙染地區海域與沿岸生態環境。在地議員盼陸方可以從源頭管理、減少垃圾量。根據金門縣環保局統計,2021年全縣各機關發動淨灘次數達2287次、動員2萬8241人次清理出784.4公噸海漂垃圾;2022年淨灘2940次、動員2萬9571人次,共清理520.1公噸;2023年淨灘2794次、動完3萬640人次,共清理出500.5公噸海漂垃圾;儘管清出總量逐年減少,但從海邊望去仍充斥著各式海漂垃圾,怎麼撿都撿不完。環保局指出,金門距離大陸很近,福建沿海一帶養殖魚塭所用的塑料浮桶與保麗龍,廢棄或斷裂後經海浪一打,就往金門海岸邊漂,尤其東北季風強盛的冬天,大量海漂垃圾更直接被吹上岸際,堆積情況嚴重、髒亂不堪,不僅破壞海岸景觀,也成為海洋生態殺手。長期觀察金門生態的退休老師洪清漳表示,這些魚塭廢棄的海漂垃圾都含有大量的塑化劑,尤其保麗龍崩解後變成更細小的分子,不僅容易讓濾食性生物吃下肚殘留體內,人類捕食也間接受害,而且也會阻塞沙灘中貝類呼吸的孔洞,造成地質敗壞,破壞整個潮間帶生態食物鏈,問題非常嚴重。洪清漳建議,唯有兩岸共同加強管理廢棄物處理問題,減少垃圾入海,美麗的海岸才能長久呈現。金門縣議員董森堡表示,海漂垃圾已成為金門棘手的環境難題,耗費很多預算與人力成本清運,兩岸之間也沒有具體協議來處理或管制措施;陸方應該從源頭管理來思考,減少相關產品的使用量,或者是選擇替代性材料,後端協助解決焚化清運產生的費用,負起相關的環境責任。
海漂垃圾超嚴重!屏東環保局淨灘 單日清出3千寶特瓶
「海漂垃圾真的比想像中嚴重!」屏東縣政府環保局去年底為追查一起海上油汙染來源,意外在出風鼻海岸發現大量海漂垃圾,近日決定出動20名環保局員工,來回步行7小時,徒手撿拾超過3000個寶特瓶及塑膠垃圾,為守護屏東海洋環境盡一分力。屏縣府環保局長顏幸苑表示,這片海岸線因為洋流及地形等因素,堆積大量海漂垃圾,這海岸線人煙罕至,原本應該是自然生態的天堂,沒想到竟淪為海漂垃圾汙染的死角。海漂垃圾容易被海龜、鯨豚及水鳥等生物誤食造成傷害,廢棄漁網更常成為纏繞海洋生物的死亡陷阱,加上塑膠垃圾難以自然分解,在海上長期漂流或堆積在海岸上,還會遭海浪拍打、撞擊,碎裂成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進入食物鏈後又會回到人類餐桌。這次特地選在3月初氣候宜人之際,環保局人員犧牲假日、前往這片杳無人煙的海岸淨灘,考量人員安全,最終出動20人參與,並特別請海巡人員協助戒護淨員安全;所有人頂著強風,徒步來回7小時深入太平洋海岸,並翻越許多巨石屏障,沿著崎嶇海岸線撿拾卡在岩縫中的垃圾。接著將裝滿垃圾的網袋背負回來,主要垃圾包括漁網、浮球、甚至還有馬桶蓋,其中又以寶特瓶最多,合計清除約3100個,平均每人扛回155個廢寶特瓶,從標籤看出不少是國外長途海漂而來。經計算清理寶特瓶的碳足跡,高達362公斤二氧化碳量,顏幸苑呼籲,民眾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容器,因為從源頭減量是解決海廢問題最好方式。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雖然這次淨灘路程遙遠,但能夠為海洋環境盡一分心力,挽救海洋生態,並帶動更多人關心海洋環境及加入淨灘行列;同時承諾,將持續深入這片遠離大眾視線的海岸淨灘,守護屏東美麗海岸線與珍貴海洋生態。
鯊很大!南非大白鯊成虎鯨美食 120秒現殺取肝「最青」
南非西南部的干斯拜(Gansbaai)漁村,先前出現大批鯊魚慘被開膛剖肚、宛如外科手術般陳屍在海邊,對此,海洋保育團體「海洋動態(Marine Dynamics)」的海洋生物學家直指,嫌犯就是前科累累的虎鯨「左舷(Port)」和「右舷(Starboard)」,原來,一向被視為海洋食物鏈的最頂層獵殺者的大白鯊,在虎鯨,又稱為殺人鯨(Orca)眼中,只是食物的一種,而且,大白鯊全身上下只有「新鮮的肝」,才算得上是牠們的美食。虎鯨界開膛手傑克,虎鯨「右舷」在南非海域追殺大白鯊的過程。(圖/翻攝自Christiaan Stopforth/Drone Fanatics SA)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非洲海洋科學雜誌》(Afric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近期刊出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一群海洋生物科學家2023年搭船赴南非錫爾島(Seal Island)附近海域時,發現一隻大白鯊浮出海面,接著一條名為右舷的虎鯨現身。這隻虎鯨直接咬住大白鯊的左胸鰭「猛甩大白鯊數下,直到將牠的內臟活活扯出來為止」,整個「現殺」的過程僅僅在120秒內完成。過去科學家認為,虎鯨一般會聯手合作,以「較優雅」的方式先跟大白鯊「玩耍後」再獵殺,通常會耗費2個小時,不過這親睹右舷輕輕鬆鬆在2分鐘內現宰大白鯊,讓科學家震驚到說不話來。虎鯨「右舷」在南非海域追殺大白鯊的過程。(取自「海洋搜尋」研究與保育團體 YouTube)根據直擊整個過程的義大利鯊魚研究中心生態學家密卡瑞利(Primo Micarelli)表示,「看著『右舷』吞食大白鯊的肝臟,這影像讓人難忘」,海洋生態科學家已經知道虎鯨喜愛大白鯊的新鮮肝臟,特別是這兩隻特別活躍的虎鯨、右舷和左舷。左舷和右舷最初於2015年在南非開普敦附近海域現蹤,與其他虎鯨不同的是,左舷和右舷喜歡在海岸附近捕獵,當地人因此時常看到牠們奇特的背鰭。虎鯨是海洋中最頂級的掠食者,通常在這些地區獵捕海豚,外界也知道牠們會捕獵體型較小的鯊魚種類,但過去,牠們攻擊大白鯊的行為的相關證據十分有限。虎鯨界開膛手傑克,虎鯨「右舷」在南非海域追殺大白鯊的過程。(圖/翻攝自X)左舷和右舷的目標是鯊魚的肝臟,因為肝臟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器官,富含油脂」。右舷現殺大白鯊的畫面曝光,也讓生物學家憂心,因為這種獵殺行為正在蔓延,多項研究所建立的理論也指出,虎鯨有能力傳授狩獵技術,但另一派的學者則認為,右舷和左舷對南非鯊魚群構成的風險,整體來說仍十分有限,「兩頭虎鯨不會就此消滅一個物種」。
廢棄藥品隨手丟恐影響到人 專家教「六步驟」安全回收廢棄藥品
吃藥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事,但要如何處理過期、不需要的藥物,許多民眾並不清楚。台中市食安處提醒,隨意棄置廢棄藥品恐導致環境污染,進一步影響傳染病發生,正確方式應遵照「倒、沖、集、混、封、回」6步驟,最後連同一般垃圾丟棄即可,若是抗生素、化療藥物等特殊藥品,需交回醫療院所處理。食安處解釋,一般藥品回收處理分為六步,」「一倒」,將剩餘的藥水倒進夾鏈袋中,「二沖」,將藥罐沖洗乾淨,清洗用的水也需倒回夾鏈袋,「三集」,剩餘固狀藥丸統一收集至夾鏈袋,「四混」,用泡過的茶葉、咖啡渣或擦手紙混合夾鏈袋中的藥水及藥丸,「五封」,將夾鏈袋密封,與一般垃圾一同處理,「六回」,將剩餘的藥罐、藥袋妥善回收。食安處進一步提到,如果家中的廢棄藥物為特殊藥品,例如,抗腫瘤藥物、抗生素、賀爾蒙藥品、管制藥品等,由於毒性較強,需要拿回原開立的醫療院所委託處理。食安處提到,廢棄藥品絕對不可隨意棄置,處理不當恐導致進入自然環境、食物鏈,間接影響人體安全,若有相關疑問,也可至鄰近醫療院所向專業人士諮詢。
「世紀之毒」戴奧辛汙染有解了 清大團隊靠1招成功降解為無害草酸
「世紀之毒」戴奧辛、多氯聯苯、DDT殺蟲劑因毒性高、難分解,對動植物及人體健康造成長期巨大危害。清華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黃國柱模擬大氣層的臭氧及紫外光分解反應,成功將世紀之毒在室溫下降解為無害的草酸,為處理世界各地發生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難題帶來解方。黃國柱說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化學結構難以分解。清大表示,這項重要研究成果12月登上了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綠色化學》期刊(Green Chemistry),並獲選為封底文章。黃國柱研究團隊包括印度籍博士生羅巨(Ayyakkannu Ragupathi)及博士後研究員魏珀(Vaibhav PramodCharpe)。黃國柱指出,大部分的有機物燃燒後都會碳化降解成水及二氧化碳,但工業高溫製程中產生的戴奧辛,即使在焚化爐攝氏1千度的高溫下,仍然穩定存在不裂解,且耐酸鹼、抗腐蝕。黃國柱(右)與博士後研究員魏珀以光化學反應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最可怕的是,戴奧辛還會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積存在脂肪中,無法分解或排出體外,會造成基因突變、胎兒缺陷、孕婦流產、引發癌症和神經系統疾病等。包括戴奧辛在內的含氯、苯的有機汙染物還有多氯聯苯、DDT長效殺蟲劑、曾使用在越戰的落葉劑(橙劑)等,因其在環境中的持久性及高毒性,被聯合國正式列為「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黃國柱(右)及博士後研究員魏珀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分解戴奧辛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黃國柱團隊模仿大氣層中的光化學反應,利用臭氧在紫外光照射下與水分子反應,產生強力氧化劑──氫氧自由基,在臭氧與氫氧自由基的協同作用下,於室溫下將戴奧辛等9種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降解為無害的草酸。由於這樣的降解在常溫及常壓下即可進行,成為高效、易操作、經濟且環保的汙染解決方案。臭氧在紫外光照射下與水分子反應,產生氫氧自由基,可分解瓶中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結果顯示,以水銀燈照射16小時進行光化學反應後,即可將毒性最高、最難分解的「2,3,7,8-四氯聯苯戴奧辛」的濃度降低47%。另一種持久性有汙染物六氯苯經過20小時的照射後,更高達98%都分解為無害的草酸,成效十分顯著。清大團隊以紫外光照射並分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黃國柱解釋,如何處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是有機化學領域懸而未解的難題,而大氣科學界已了解,當氣態污染物通過大氣層時,會與氫氧自由基產生氧化反應而被降解,因此氫氧自由基又被稱為「大氣清潔劑」。「只是沒人想到將兩種研究領域的『矛』與『盾』對撞會產生什麼結果。」黃國柱特聘教授說,這次將大氣科學的解方應用於有機化學界的難題,是跨領域研究的成果。清大博士後研究員魏珀檢視經染色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黃國柱指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害極深,1979年台灣曾發生多氯聯苯中毒事件,2千多人誤食被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中毒,導致16人死亡。此外,美軍在越戰時期,為使藏匿在叢林中的北越軍隊現踪,噴灑了超過8千萬公升的「橙劑」,這種毒性極強的除草劑,除造成15萬越南新生兒畸型異常,還持續存在環境中及受害者後代體內。因此,他十分期待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能實際投入應用,解決環境汙染問題。
暴龍愛挑嘴? 幼龍化石顯示只吃獵物腿部「重質不重量」
電影侏儸紀公園中的暴龍被形塑成兇殘食肉巨獸,然而古生物學家在一個罕見幼年暴龍化石的胸腔發現牠生前最後一餐,研究顯示暴龍會挑食,吃完獵物好吃部位後就不碰剩餘部位,與電影中的形象有別。紐約蘇富比拍賣會2022年展出一具蛇髮女妖龍骨架,這是第一件在拍賣會上出售的恐龍骨架。(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華爾街日報》引述了刊於《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文章,科學家發現這頭大約在7500萬年前,長約4公尺、重約336公斤的幼年蛇髮女妖龍(Gorgosauruslibratus),吃下一隻約9公斤重的似鳥類恐龍,研判這隻屬於獸腳亞目暴龍科的巨獸在追上獵物後咬斷對方的腿,然後直接將斷腿吞下。據加拿大卡加立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古生物學副教授澤倫尼斯基(Darla Zelenitsky)表示,蛇髮女妖龍奔行可達時速48公里,過去就在現今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森林追逐靈活獵物。這頭幼年蛇髮女妖龍2009年在亞伯達被發現時,研究人員並未發現到牠胃裡「藏有驚喜」,直到化石隔年被帶到皇家提雷爾古生物博物館的實驗室時,研究人員在牠的胸腔裡發現腿骨與腳趾骨,從位置與尺寸研判都不屬於這隻幼年蛇髮女妖龍所有。暴龍化石發現生前最後一餐顯示挑食「重質不重量」。(圖/翻攝自推特)研究團隊透過與白堊紀晚期生活在同一地區其他恐龍的化石標本比對後,確認幼年蛇髮女妖龍胸腔內的腿骨是被牠吃下的捷足龍屬獵物所有,進一步研究還發現,這頭幼年蛇髮女妖龍胃裡的大腿是來自兩隻不同捷足龍屬獵物。所謂的捷足龍屬(Citipes),意為「敏捷的足」是種火雞大小、擁有長頸、羽毛及鳥喙的恐龍。根據澤倫尼斯基表示,「我們沒在腿骨上看到齒痕,看來這些腿是被整個吞入,而且這隻幼年蛇髮女妖龍就只吃腿,沒吃獵物其他部位」,科學家認為,這顯示這頭掠食者「重質不重量」,喜歡肉質較佳的大腿,不過目前還難以斷定是否幼年蛇髮女妖龍刻意只吃腿,以及獨力獵殺兩隻獵物抑或有另一頭同齡的蛇髮女妖龍吞了另一半的腿,甚至也有可能只是發現獵物殘骸僅剩腿部而索性吞下。這項發現證實研究人員長期以來的假設,也就是幼年暴龍用利齒撕開小型獵物的肉,而成年暴龍具有咬碎骨頭的咀嚼能力後,則以巨型草食動物為目標,之前也有相關研究顯示,隨著暴龍的身體、下顎和牙齒在一生中不斷生長和變化,牠們的飲食和狩獵策略也會不斷改變。這回的蛇髮女妖龍再次證明這項觀點,代表大小暴龍間不會爭搶獵物,從而終其一生都能主宰當時食物鏈體系。研究人員在幼年蛇髮女妖龍的胸腔裡發現腿骨與腳趾骨,從位置與尺寸研判都不屬於這隻幼年蛇髮女妖龍所有。(圖取自科學先端網頁science.org)
獸性爆發!野生獼猴誤闖壽山動物園「非洲獅區」 母獅一口吞下
高雄壽山動物園昨日(2日)發生一場驚心動魄的「食物鏈」現象,台灣獼猴在非洲獅圍欄上嬉戲追逐,其中一隻小獼猴不慎失足掉入非洲獅區,被母獅迅速叼走,並遭母獅啃食,許多民眾目睹驚悚畫面紛紛嚇傻,也是動物園開園以來首次發生野生獼猴被動物捕食的事件。壽山動物園表示,這隻非洲母獅名為「小乖」今年15歲,事件發生在2日下午3時5分左右,1隻幼年獼猴不慎掉落到非洲獅區,小乖見狀頓時獸性爆發,迅速撲上去將獼猴叼走,隨後選好舒適位子坐下慢慢享用大餐,雖然案發當時園區保全和保育員立即通報並進行處理,但小獼猴最終還是被母獅吃下肚。園方表示,保育員在判斷其他野生獼猴無立即危害的情況下,嘗試以引誘方式讓小乖返回獸舍,最終於下午4時40分,小乖成功安置回獸舍中,目前獸醫將進一步關注母獅的健康狀況。園方解釋,壽山動物園附近的柴山是野生獼猴的棲息地,經常有野生獼猴在附近活動,獼猴在幼年時會跟隨母猴及猴群,學習生活技能和保護安全,也會隨處嬉戲,並表示雖然園區內有許多可供攀爬的樹木和設施,但由於非洲獅是野生環境中的頂級掠食者,看見獵物受弱肉強食天性驅使,才將獼猴吞下。園方表示,這隻闖入獅區的野生幼猴尚未具備,足夠的經驗和應變能力,才無法及時逃離危險,對於有民眾認為小乖體態過瘦,是否因肚子餓才想獵食?園方回應,小乖並無受餓,體態線條十分健康。
釣魚驚見「貪吃蛇神秘生物」 她曝「能蟲」非常凶殘…網笑翻
海洋生物總是無奇不有,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PO出影片,只見畫面中有形似青蛙下蛋的生物在水中優游,於是好奇這是什麼東西?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直呼「有想拿吸管的衝動。」有網友近日在臉書粉專《路上觀察學院》PO出影片詢問,「現實版貪食蛇?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海洋生物嗎?這是在海邊釣魚時,無意間撈到的!」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我比較好奇這樣他們能活嗎?」「有想拿吸管的衝動」、「始祖巨人」、「貪吃蛇?」「蟾蜍卵」。另有網友歪樓表示,「能蟲,能蟲屬於昆蟲綱鞘翅目,雜食非常凶殘,體內經常有很多病毒。在唐朝就已經出現,被詩人李白一劍殺死。有文獻記載:要是能蟲來,我要選李白。」不過也有內行的網友指出,影片中的生物是「樽海鞘(海樽),而且不要看牠們像水母,牠們其實歸類在脊索動物門~」(圖/翻攝自Facebook/路上觀察學院 )根據臉書粉專《動物星球頻道(台灣)》在2020年的介紹,樽海鞘(Salp)中文名又被稱為海樽,牠們屬於脊椎動物門,不但外觀短小,全身還呈現透明狀,因此有「果凍魚」的外號,特色是會群聚成一個帶狀或環狀。海樽不是水母,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特別的是,牠們透過進食與排泄,將可以有效減緩溫室效應,原因是牠們體內獨一無二的生理構造,能大出有富含碳的糞便,並快速沈入海底,這很可能是底棲生物的潛在長期食物來源,而過去並不知道來源。牠們同時也是超過200種物種的食物,在食物鏈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撿到他們的時候不要以為是寶特瓶哈!」也讓網友恍然大悟,「難怪海中生物會誤食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