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
」 禁忌 楊登嵙 生肖 養生 運勢今迎處暑!4生肖注意健康和安全 開運養生與禁忌一次報你知
2024年8月22日22點56分節氣來到「處暑」,「處暑」其實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個節氣到了以後,秋意就漸濃,氣溫會逐漸降低。處暑之後陽氣開始減弱、陰氣增長,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濕氣下降,燥氣上升。“處暑,秋老虎猖狂,天氣炎熱。”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比夏天的乾燥還要明顯,因此常會感到既熱又乾燥,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鼻喉嚨乾燥,乾咳無痰,發熱等症狀。天高氣爽中,也含有秋殺之氣,天氣逐漸轉成「晝熱夜涼」型態,養生聚焦於「留意晝熱夜涼」與「持續抗秋躁」。《易經》中講天人合一,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養生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四時之中,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遷,是自然界變化的一個規律,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迭起。養生就跟做事情一樣,一定要順勢而為,方能成功。2024年「處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蛇、猴、豬,不宜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多主意外之災,出差或外出旅行必須注意安全第一,不要作危險性的運動,以免樂極生悲,提高警惕,有備無患。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以下從食衣住行育樂探討「處暑」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這個季節仍有暑氣,脾胃功能還是比較弱,不適合吃過於油膩的食物,由於處暑也有“燥”的特點,過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會傷及肺氣,肺氣旺則會傷肝,所以處暑時節的飲食應該“少辛多酸”,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中醫理論裡,處暑需益腎養肝,潤肺養胃,清熱交神,食材的運用如下:枸杞、紅棗、甲魚,能益腎養肝;梨、蜂蜜、海帶、海蜇、黃瓜,可潤肺養胃;蓮子、百合、銀耳、芹菜,助清熱安神。除了以上的食物外,還需要多喝溫開水,少喝寒冷的水,防止寒冷傷肺,多吃當令水果防燥邪,比如哈密瓜,梨,葡萄等。二、衣處暑到了以後,天氣就會逐漸變涼,要從防暑降溫慢慢轉向防寒保暖;最需要注重肚臍的保暖,因為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又沒有脂肪組織,更容易被寒氣入侵。不管男女,都要保護好肚臍,尤其是女人們,別再穿露臍裝了。三、住寒氣一旦從肚臍侵入到身體裡面以後,如果寒氣直衝腸胃,則可能發生腹痛、腹瀉等問題,甚至還會出現嘔吐,如果寒氣大量積累在小腹部位的話,則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出現問題,在晚上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要記得給自己的腰腹部蓋上被子或小毯子。溫差大易感冒,家裡的冷氣溫度設定不能太低,應適時調整,進出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身體體質偏燥熱的人,容易出現肌膚、鼻腔、口舌乾燥、便祕等症狀。四、行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讓身體得到完整的睡眠,自然避免陰虛火旺,能強健益氣。早睡可以收斂陰氣,早起可以舒展陽氣。若經常熬夜,體內的陽氣損耗就變多,秋季是需要收斂陽氣的。另外,除了不要熬夜之外,還應該堅持午休,讓睡眠更加充足一些。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侯氣復。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即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這才符合養生學的觀點。五、育進行輕緩運動,適量運動本是好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但如果過量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反而是傷身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本該收斂陽氣了,過量運動卻會消耗陽氣。六、樂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情緒容易起伏,要保持快樂心情,這樣精神心緒都穩定,得以開心、用心,神清氣爽好運自然來。
「大暑」將至!10大禁忌小心別犯 4生肖注意健康
《黃帝內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運行狀態分別有著「生、長、收、藏」的特點,所以春天要懂得養「生」氣,夏天要懂得養「長」氣,秋天要懂得養「收」氣,冬天要懂得養「藏」氣。 2024年7月22日15點45分節氣來到「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節氣,在養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寒病夏治」,意思是一些在冬季比較容易發作的病應該在夏季治療,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痺症等陽虛症,暑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所謂「小暑大暑,曬死老鼠。」高溫來襲,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動肝火,感到心煩意亂、睏倦乏力、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注意「大暑」的一些禁忌和養生了。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2024年「大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馬、羊、豬,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腸胃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爲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 以下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大暑」開運養生及禁忌:一、食的開運大法:1.飲食宜「以清為補」:「大暑」養生飲食宜「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宜藥粥進補。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選用西洋參、太子參、黃芪;健脾養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藥粥有綠豆粥、扁豆粥、蓮子粥、薏米粥等。2.宜吃三種苦味食物:苦瓜,可清熱解暑,苦菜,可防治貧血,苦蕎麥,可清腸排毒等。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遠離濕熱邪氣,還可預防中暑。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3.宜吃三種瓜類:西瓜,可生津止渴,甜瓜,可清熱利尿,哈密瓜,可緩解焦慮。夏天,酷熱的天氣使人體過度出汗,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吃瓜要適量,不可過量,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4.宜喝三種湯:雞湯,可提高免疫力,冬瓜荷葉湯,可降血壓,綠豆湯,可消暑、除煩惱。夏天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另外,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聖品。5.宜吃薑: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6.忌油膩食物: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7.忌喝冷飲:很多人喜歡以喝冷飲、吃冰品等方式消暑降溫,這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反而會造成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8.忌大量飲水: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會發生熱痙攣。9.忌空腹飲茶:忌空腹飲茶,尤其是腸胃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二、衣的開運大法:忌曝曬:大暑室外溫度高,若長時間曝曬,會造成人體脫水、中暑等症狀,中暑之後,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要穿吸汗排熱功能及輕便舒適的服裝,大太陽底下行走要戴帽子遮陽。三、住的開運大法:1.忌長時間吹空調:夏天使用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同時也帶來"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頭昏、鼻塞、打噴嚏、耳鳴、記憶力減退、乏力等症狀,以及一些皮膚過敏的症狀,例如皮膚發緊發乾、易過敏、皮膚變差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症"或"空調病"。2.忌冷水洗浴: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細孔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身體在燥熱的情況下,突然下到冷水裡,身體受到冷的刺激,會造成不適,一冷一熱更容易得風濕。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洗浴後避風,嬰兒及小孩更需注意。四、行的開運大法:忌熬夜:「大暑」炎熱,容易耗氣,最好能早點休息,不要熬夜。要調整起居,讓睡眠充足,中午應午睡半至一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抵抗力會變差。五、育的開運大法:忌大量勞動:大暑天氣悶熱、潮濕,人體感覺不舒服,容易中暑。因此,要避免過度勞動,同時減少運動量,少出門活動。六、樂的開運大法:切勿急躁:「大暑」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容易心煩意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久咳不癒好難受! 中醫師曝:中藥精油按摩穴道有效緩解
酸的藥物如烏貝散,或清熱化痰濕的中藥以外,常加入健脾與滋養胃陰的中藥以修復胃黏膜,並針對產生胃酸的原因加以治療。例如:過飽或食入難消之品加以消食,情志鬱悶或易怒加以疏肝理氣,暴受風寒加以袪風散寒,過食生冷加以溫補脾胃。如何有效避免胃食道逆流的發作,首先就是要減少壓力,放鬆心情:壓力及心情的好壞也是誘發胃食道逆流的重要關鍵,有空要出門去郊外走一走,放鬆心情,不只心靈放鬆,也能讓腸胃道真正的休息。賴睿昕院長睡前拿薄荷油按摩1)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正中線上,腕橫紋中央直上2寸(三指幅寬),兩條肌腱中間。按壓內關穴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失眠。2)合谷穴:將食指與拇指合攏,虎口處肌肉最高處。噁心想吐,尤其伴隨頭痛時,按壓合谷穴可緩解,也有助腸胃收縮消化。3)足三里:小腿的正面,脛骨外側一橫指寬。膝眼下方3寸(四指幅寬)。將食指放在膝眼上,其餘三指自然貼近小腿,無名指下緣所到之處即是。足三里是顧胃的重要穴位,可消脹氣、助消化,強化腸胃功能,防止胃痛。除了以上三大顧腸胃的穴位之外,也可加強腹部按摩。以中脘穴(位於肚臍與胸骨尾端連線的中間點)為中心點,在穴位四周熱敷,然後再以畫圓方式按摩,也有助促進消化,解除便秘,強化腸胃功能,能減少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咳嗽。另外,賴睿昕中醫師說明劇烈咳嗽時會提高呼吸肌的負擔,造成肌肉緊張,緊接著胸部、背部就可能跟著僵硬,使血液流動惡化,而透過適度刺激中府穴,可望幫助放鬆僵硬緊張的肌肉,同時改善附近的血液流動,使咳嗽、呼吸困難的問題得以緩解。賴睿昕中醫師提醒,下列的生活型態和居家治療方法,將有助舒緩咳嗽的狀況:充分的休息。休息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讓身體能更有效抵抗病毒侵擾。喝大量的水或是乾淨的清流質液體,讓身體飽含水分。減少抽菸或戒菸。避免去潮濕、濕氣重的地方。咳嗽時喝什麼可以舒緩?賴睿昕院長強調,「其實喝微溫的水最好。吃完其他食物,最好也喝一點温水清一清,可以避免殘餘物刺激喉嚨引發咳嗽。」如果喉嚨一直乾癢不舒服,可以喝一些簡單的茶飲,舒緩咳嗽。《薄荷麥冬茶》薄荷 1錢麥門冬 2錢600cc 以保溫杯滾水沖泡,燜一下放涼後飲用。薄荷精油 辛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可治咽喉腫痛,疏肝解鬱。麥門冬 養陰、清熱、潤燥,能滋養潤肺,減少乾咳。除此之外,蜂蜜水也有鎮咳功效,可以泡淡淡的喝,但必須為純正不含糖的蜂蜜。
胃潰瘍發作疼痛不堪! 食養調理幫助養好胃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情緒壓力值破錶,經常出現消化問題,而胃潰瘍即為臨床相當常見的腸胃道疾病之一。胃潰瘍是指胃部黏膜受到胃酸或其他刺激物的破壞而產生傷口,若是置之不理,甚至可能導致胃穿孔或進一步演變成腹膜炎,產生生命危險。症狀包括上腹疼痛、飯後腹脹、噁心嘔吐以及胃食道逆流。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康涵菁中醫師說明,近八成的胃潰瘍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而其他像是常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以及錯誤的飲食習慣,也都是可能導致胃潰瘍的原因。由於大多數的幽門桿菌感染不一定會出現症狀,因此需要透過碳十三尿素呼氣測試、抽血檢驗抗體、糞便檢測抗原或是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認。一旦確定是由幽門桿菌引發的胃潰瘍,西醫會採取抗生素搭配氫離子幫浦阻斷劑、H2抗組織胺與制酸劑的四合一療法治療,然而有些民眾服用抗生素後會產生噁心、腹瀉或是腹痛等不良反應,或是治療後胃潰瘍仍反覆發生難以根治,便會前來中醫求診。中醫分期對應治療 標本兼顧恢復快康涵菁中醫師將胃潰瘍歸於「胃脘痛」、「心下痞」、「吞酸嘈雜」的範疇之中,脾胃屬於人體中焦系統,一旦胃失和降,上下氣機逆亂,便可能發生胃酸逆流、脹氣以及腹痛等症狀,臨床治療會針對不同時期,去開立對應的藥方。1. 急性發作期急性期通常會出現胃酸過多,心下疼痛,食道灼熱,以及噁心脹氣等不適,經常會使用海螵蛸和浙貝母所組成的烏貝散治療。烏貝散屬於治標藥物,制酸止痛的效果很好,但仍需評估病人的不同體質用藥,才會治療到根本。舉例來說,熱性體質可加入黃連、黃芩等清胃熱藥物,寒性體質則可加入吳茱萸、乾薑等散寒止痛藥物。若併有情緒壓力問題,還需加入鬱金、香附等疏肝解鬱藥物,才不會加重潰瘍嚴重程度。2. 緩解恢復期當疼痛減緩,酸水減少,用藥上可加強使用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來補益脾胃之氣,並可搭配白芨來修復黏膜,預防日後復發。白芨雖然是昂貴的藥材,但對於黏膜修復的效果良好,同時也具有很好的止血功能,因此臨床上經常用在消化性潰瘍的病人身上。3. 反覆發作期康涵菁中醫認為久病必瘀,若經常發作,除了上述的藥物使用以外,還需要另外加上像是血府逐瘀湯與川七這類活血祛瘀的藥物,並且需囑咐病人正確的生活作息與飲食方式,才能夠阻斷胃潰瘍的不斷發生。飲食做好調整 兩款食療保養胃飲食調整會是胃潰瘍病人最需要注意的部分,三餐最好定時吃,並將吃飯速度放慢,控制在七分飽,切勿暴飲暴食。康涵菁中醫師建議,胃潰瘍患者的飲食原則要選擇較好消化的低渣與低纖維的食物,避開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烹調方式則以蒸煮為主,可食用質地較軟的食物,例如蒸蛋或魚肉,以及能夠保護胃部黏膜的高麗菜、木耳、苦茶油、蓮藕粉及秋葵,並避開燒烤辣炸及油膩肉類,以防造成胃部負擔。此外,康涵菁中醫師推薦以下兩個食譜,可供平日養胃食用。1. 鮭魚豆腐雞蛋羹做法:將鮭魚片小火煎過後剝成小塊狀備用,把盒裝豆腐切丁後放在鍋中並注入高湯熬煮,至水滾後加入鮭魚。接著將適量蓮藕粉用冷水化開後,慢慢加入鍋中並持續攪拌,最後倒入蛋液即可完成。2. 苦茶油拌秋葵做法:利用少量鹽巴搓揉秋葵外皮去除絨毛,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將其放入沸水中汆燙1-2分鐘後撈起,放入冰水冰鎮後取出,淋上苦茶油後即可食用。禁忌:若有腎臟疾患不建議多吃。
原來生病不一定要吃藥? 醫分享白蘿蔔「2大功效」 有效減緩肺胃不適
許多人一生病,就急著找醫生求診開藥,事實上,除了能利用藥物治療外,還可以藉由飲食來緩解症狀,即所謂的「藥食同源」。醫師分享,白蘿蔔具有止咳化痰、消食化積的2大功效,若身體有相關不適症狀,透過攝取白蘿蔔就能得到有效改善。中醫師陳盈光在個人臉書粉專分享「藥食同源」,其顧名思義就是將食物當成藥物,透過每日的飲食來治療疾病。她提到,曾經有位朋友長期空腹又吃瀉藥,肚子疼痛無比,她後來把肉桂粉加進蜂蜜水,結果朋友一喝完就不痛了,由此可見肉桂粉是很好的止痛藥,目前也有研究得以佐證,「對食物多些了解,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由於最近根莖類盛產,陳盈光分享白蘿蔔的「2大功效」,白蘿蔔被中醫認定為味甘、生性涼、無毒,入肺胃經,因此可以止咳化痰,很適合給咳嗽有痰的患者當作食療,若是脾胃較虛的人,可以加入生薑烹煮以中和寒性;若是痰黃黏稠、很難咳出,則可以跟梨子加水一起煮,就能改善卡痰問題。此外,如果出現消化不良造成腹痛腹脹,或有宿便問題,也可以藉由攝取白蘿蔔來改善,加入山楂一起煮會更有效。陳盈光提醒,白蘿蔔生食性寒,如果單純想吃補的話,可以在藥膳裡面放點白蘿蔔,不僅能中和補藥的溫燥,還可以減緩吃補所引起的口破、喉嚨痛、皮膚癢等不適。不過,若是為了溫補,藥膳可能就不適合跟白蘿蔔一起服用,建議看診時可以再諮詢醫生。那白蘿蔔藥膳要怎麼做呢?陳盈光分享兩道食譜,第一道是可以止咳化痰的「白蘿蔔梨子水」,先將15g的白蘿蔔和50g的梨子切塊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改小火煮15分鐘就完成了,適合咳嗽痰多、不容易咳出的人。第二道則為健脾養胃的「白蘿蔔山藥粥」,將25g的白蘿蔔、10g的山藥和50g白米洗淨一同放入鍋中,再倒入適量清水煮至白米軟爛即可,適合吃飯很快或容易脹氣的人,也可以做為日常養護。
14位人氣17直播主齊聚2023國際咖啡與茶展 推廣花蓮縣精品咖啡與當地蜜香紅茶
年度食品界盛事「2023國際茶酒咖啡食品暨設備展」本週五(17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花蓮縣政府積極推廣縣內優質蜜香紅茶與精品咖啡不遺餘力,本次展位除邀請10家花蓮業者與會外,特與17直播14位人氣主播合作,展覽期間每天均有人氣主播抵達花蓮茶與咖啡展位與消費者互動,現場更有體驗DIY學堂-直送花蓮在地天然蜜香紅茶與精品咖啡,並直播現場活動!主播Rosa不怕心悸,為了花蓮咖啡也要出席。(圖片提供/17LIVE)出席體驗活動的17主播Rosa說,之前對花蓮印象就是好山好水,像是太魯閣美景,沒想到花蓮還有生產精品咖啡,即便她喝咖啡會容易心悸,但也不願錯失機會,搶先體驗好味道!主播Rosa補充,有網友好心提醒她容易心悸或許是咖啡因過濃或咖啡豆品質不好,但也希望透過這場活動認識更多好咖啡。主播夢卜兒Phoebe在加入17直播前是咖啡師。(圖片提供/17LIVE)另一位參與咖啡DIY學堂的主播夢卜兒Phoebe興奮地說,加入17直播前,她的身份是咖啡師,有時興致一來,便是挑款與今天心情符合的咖啡豆進行沖煮,之後在咖啡香氣圍繞下展開一天的生活,她覺得咖啡最神奇的地方是,明明是同樣的咖啡豆,但透過手沖、塞風、或是更改水溫等控制因素,便是不同風味的咖啡,她笑說,像是進行科學實驗一樣。出席體驗活動的之一的17LIVE主播朱莉兔寶。(圖片提供/17LIVE)以八字命理在17直播闖出名號的人氣直播主朱莉兔寶,平常嗜好便是四處品茗各式茶種,她難忘有位命理用戶就是在花蓮種茶,曾祭出得獎好茶款待她,撲鼻而來高雅的優靜清香,與清澈見底的淺褐色茶湯,立馬擄獲她的心。這次看到花蓮活動,立馬報名參加,期待在現場認識更多來自花蓮採用自然農法孕育的天然好茶。專研命理多年的朱莉兔寶也不忘以專案命理角度與大家分享,可以用八字、看體質,喝適合的茶,像是八字五行命格屬木的人,容易肝火旺,就可以多喝養肝的茶;而命格屬金的人,容易有呼吸系統的問題,平時也可以多喝養肺與支氣管相關的茶。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喝紅茶,滋養胃氣。主播易冷最愛喝的是具有花香的蜜香紅茶。(圖片提供/17LIVE)另一位出席茶展DIY學堂的主播易冷說,從小便跟著爸爸學習喝茶,爸爸還有一套神比喻:品茶就如同香水一樣,茶香與茶湯的味道可分為前段、中段與後段,靜下心思細細咀嚼,會嚐到每階段不同的風韻。比起綠茶,易冷更愛帶有一絲桂花香的蜜香紅茶,知道有機會可以喝到花蓮優質當地自然蜜香紅茶,瞬間報名!花蓮縣府本次茶展展出主題為「馥郁甜潤 花現蜜香紅」,而咖啡展展出主題為「香甜純淨 啡味香連蓮」。縣府指出,花蓮縣位處於北回歸線上,擁有得天獨厚種植環境,純淨水資源、豐饒土地、宜人氣候,農民用心栽培,種種條件下造就僅屬於花蓮的慢品味。本次展位除邀請10家花蓮業者與會外,特與17直播14位人氣主播合作。(圖片提供/17LIVE)11月17日至20日展覽期間,花蓮主題館每日精彩活動不斷電,包含DIY學堂咖啡達人拉花、茶藝大師賞品茶葉、消費滿額贈精美小禮、天天加碼抽千元大獎,另外還有安排一系列舞臺活動有獎徵答以及0元競標等,歡迎民眾熱情報名參與,一同探索花蓮縣的茶和咖啡世界。-展覽資訊-花蓮〝咖啡〞主題館:南港展覽館二館4樓S304花蓮〝茶〞主題館:南港展覽館一館1樓J733DIY學堂時間(17主播出席時間),請至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17LIVELivestreaming/posts/pfbid02eCGDBfqmb7cBfVdLDxS1asVDewrLucnJLqrCHxyoyywPP7Jvwpoor1TC7VYSzfe4l14位人氣17直播主齊聚2023國際咖啡與茶展。(圖片提供/17LIVE)
霜降即將來臨!4生肖注意健康 「食衣住行育樂」的養生與禁忌
2023年10月24日00點22分進入「霜降」的節氣,「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此季節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肺臟,為陽氣降,陰氣生。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以平補為原則,尤其要注意養胃。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記載“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霜降過後即立冬,此時“補霜降”應以養陰為基本法則。養陰的內涵,一方面是指陽氣內收,精氣斂藏,另一方面,太陰對應肺脾,少陰對應心腎,因此秋冬時節也是調養肺脾和心腎的好時機。保健之道,於外要添衣保暖全身,於內要重潤肺、保暖腸胃,增強身體的防衛能力。2023年「霜降」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兔、龍、雞、狗,腸胃及呼吸系統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爲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爲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平時必須多休養生息,避免勞損,防範未然。身體容易受傷,絕對不可參與危險性的活動,慎防引起血光之災。國際命理學專家楊登嵙提供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霜降」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肺喜潤而惡燥,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舌燥、唇乾、鼻乾、咽喉乾燥、皮膚皸裂。防秋燥需要從飲食上加強調節,一是減少辛辣刺激物的攝入,秋天已經非常乾燥,身體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對辛辣物的攝入要減少。二是盡量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板栗、柿子、蓮藕、山藥、白蘿蔔等食物,自製的銀耳蓮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經常喝。煲湯時可適當加入杏仁、川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氣,或加入沙參、石斛、麥冬、玉竹、百合等,既能滋陰潤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靈活化解秋燥。二、衣的養生與禁忌:1.“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民間就有“寒露腳不露”的說法。所以,要注意適時添衣,尤其是注意腳部保暖。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禦寒作用,避免感冒的發生。2.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鬆些,襪子要透氣護膚。三、住的養生與禁忌: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受到賊風侵襲,往往會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喉炎、氣管炎等。防賊風要注意穿衣、蓋被,不要隨意減衣。四、行的養生與禁忌:養生先養心,秋天適合早睡早起,而到了冬天,就要早睡晚起。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賴床的習慣,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個小時左右,以助人體陰陽平衡和收斂神氣,利於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其實長時間睡眠容易導致體內細胞缺氧,往往不但越睡越困,有時還容易頭暈,因此這個時節需要適當控制睡眠時間,再賴也不要超過10個小時。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秋天人的情緒容易抑鬱,因此要多到戶外運動。預防呼吸道疾病,頭一條便是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此外還應注意保溫。2.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3.此階段運動健身的活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宜,但也需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調節。六、樂的養生與禁忌:1.晚秋時節,淒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多走出戶外,曬曬太陽。。2.情志調養就是使神氣收斂,思維平靜,以適應秋天的肅殺、陽氣收斂的特性。可以多聽一些較為輕鬆歡樂的音樂,換一些暖色調的服飾來調節心情。秋季最重要的養生秘籍,就在於舒緩壓力,擁有正面積極的心態,老朋友之間多聊天,通過交流也能夠讓人們情緒好。
火氣大嘴角破? 中醫:脾胃之火非主因,這樣做降低發作頻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口角炎俗稱:「臭嘴角」,傳統將口角炎病因指向體內火氣過大引起,其實口角炎病因並非火氣過大!周大翔中醫師表示,口角炎發生時會造成嘴角單側或是雙側發炎、皮膚紅腫、脫皮脫屑、伴隨部分組織液、甚至慢慢結痂,引起的原因包含感染、過度刺激及營養素缺乏,感染源有白色念珠菌、真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過度刺激包含唇口乾燥、日曬、過大張合等,造成局部皮膚黏膜受損,營養素缺乏為缺乏維生素B群、鐵、葉酸,其中又以缺乏維生素B2所引起的口角炎最為常見。口角炎分實證虛證 脾胃之火加重症狀中醫將口角炎發生病因分為實證及虛證,並將脾胃之火視為加重因素。周大翔中醫師解釋,急性期的細菌病毒感染所造成口角局部發炎症狀,為實證中的實熱證,常使用清熱解毒藥物來降低發炎反應,及袪除細菌病毒持續附著於口角傷口感染部位,如金銀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連翹等。虛證包含營養素缺乏及脾胃機能不佳,導致營養素無法轉化運化為身體可利用元素,中醫會以健脾補氣搭配滋陰藥治療,除了透過健脾養胃來強化脾胃運化機能外,部分滋陰藥能提供身體足夠津液及材料,修復破損的口角黏膜,使用藥物包含黃耆、黨參、白朮、白芍、甘草、玉竹、麥門冬等。中醫治療為整體觀治療,即使局部發炎反應劇烈的實熱證也可能同時伴隨脾胃的虛證,中醫將此現象歸類為虛實夾雜,除了使用局部降低發炎及消除細菌病毒的清熱藥外,同時使用顧護脾胃的補養藥物同時治療,一方面降低局部發炎,一方面可以改善脾胃促進皮膚黏膜修復。1茶飲3穴道 加速口角炎修復口角炎保養茶飲:荊芥3g,薄荷3g,金銀花3g,蒲公英3g,黨參3g,玉竹5g,黃耆5g,甘草2g,蜂蜜1湯匙,泡入300cc~500cc熱水中,悶約15~30分鐘即可飲用。透過荊芥、薄荷祛風藥物搭配金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藥來透散局部發炎症狀,黨參、黃耆、甘草健脾補氣,玉竹滋陰潤燥幫助修復黏膜,於急性期除了服用中醫師處方藥物外,搭配茶飲可以加速口角炎修復。口角炎保健穴位:中醫透過穴位調理身體氣機能量,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增強可以降低外來細菌病毒侵襲外,可以強化身體器官運作能量來加速黏膜修復。合谷穴: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具開關通竅,清泄肺氣,和胃通腸,時常按壓有效調節免疫系統能力,每日按壓15~20分鐘,可以幫助疏通全身氣機提升免疫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每日按壓15~20分鐘,可以有效調節消化系統及免疫系統雙向平衡。頰車穴:屬足陽明胃經,具利牙關、祛口頰風邪功效,於口角炎發作後每日按壓10~15分鐘至局部痠脹感,有助於口角炎加速修復。現代人飲食多外食,或習慣含糖飲料,導致身體經常性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加上高壓力環境及熬夜習慣,免疫系統狀態低落造成誘發口角炎機率上升,周大翔中醫師指出,體內火氣雖然不是造成口角炎主要病因,脾胃之火會加重局部發炎症狀外,也會造成口角炎修復速率減低,進一步造成反覆口角炎,他建議,有良好的低油、低糖、高纖健康飲食外,避免熬夜及適度運動可以降低口角炎發生頻率。
43歲男工程師「每年做3次胃鏡」 卻為治療吃1類食物!胃潰瘍好轉了
一名任職科技業的43歲男子,由於工作壓力頗大又常忙碌,長年都有胃潰瘍的困擾,雖經治療一度改善,但卻不斷復發,每年至少要做2、3次胃鏡檢查。後來他除了接受治療,也有多吃「富含黏液的食物」,像是山藥等食材,病況終於好轉。肝膽腸胃科醫師李青長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曾有一名任職電子科技業的43歲男工程師,由於工作忙碌且壓力大,一旦有新產品即將發表,就需24小時待命,因此胃部的情況會比一般民眾還差,又因生活作息、飲食不正常,還很常吃止痛藥,導致胃潰瘍不時發作;雖經治療一度改善,但又不斷復發,每年至少要做2、3次胃鏡檢查。李青長透露「養胃就是在借命,三分養、七分治」,因此除了一般療程,也曾提醒男工程師還可多吃富含黏液的食物,像是山藥、秋葵等食材。所幸男工程師並不排斥山藥,便也聽從李青長建議,治療之餘做好飲食調理、多吃山藥,半年過後再到醫院檢查,發現胃黏膜情況明顯改善,成像相比過往完整且還漂亮。李青長透露「養胃就是在借命,三分養、七分治」。(圖/翻攝自YouTube/年代MUCH台 健康好生活)營養醫師博士劉博仁指出,山藥、秋葵富含黏蛋白、多醣體,纖維量也非常高,其中山藥的熱量偏低,具備鉀離子,且有修復胃黏膜作用,還可舒緩平滑肌,避免腸胃乳動出現痙攣。劉博仁指出,山藥具有修復胃黏膜作用。(圖/翻攝自YouTube/年代MUCH台 健康好生活)
2023年「處暑」將到!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法公開 命理師提醒:小禁忌要注意
2023年8月23日17點02分,節氣來到「處暑」,「處暑」其實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個節氣到了以後,秋意就漸濃,氣溫會逐漸降低,但處暑卻也是「熱燥」的開始,由於濕氣下降、比夏天的乾燥還要明顯,因此常會感到既熱又乾燥。台中名門命理教育協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2023年「處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蛇、猴、豬,不宜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多主意外之災,出差或外出旅行必須注意安全第一。楊登嵙教授表示,處暑之後陽氣開始減弱、陰氣增長,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處暑,秋老虎猖狂,天氣炎熱。」,燥氣上升。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鼻喉嚨乾燥,乾咳無痰,發熱等症狀。天高氣爽中,也含有秋殺之氣,天氣逐漸轉成「晝熱夜涼」型態,養生聚焦於「留意晝熱夜涼」與「持續抗秋躁」。 以下從食衣住行育樂探討「處暑」開運養生與禁忌:一、 食這個季節仍有暑氣,脾胃功能還是比較弱,不適合吃過於油膩的食物,由於處暑也有「燥」的特點,過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會傷及肺氣,肺氣旺則會傷肝,所以處暑時節的飲食應該「少辛多酸」,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中醫理論裡,處暑需益腎養肝,潤肺養胃,清熱交神,食材的運用如下:枸杞、紅棗、甲魚,能益腎養肝;梨、蜂蜜、海帶、海蜇、黃瓜,可潤肺養胃;蓮子、百合、銀耳、芹菜,助清熱安神。除了以上的食物外,還需要多喝溫開水,少喝寒冷的水,防止寒冷傷肺,多吃當令水果防燥邪,比如哈密瓜,梨,葡萄等。二、 衣處暑到了以後,天氣就會逐漸變涼,要從防暑降溫慢慢轉向防寒保暖;最需要注重肚臍的保暖,因為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又沒有脂肪組織,更容易被寒氣入侵。不管男女,都要保護好肚臍,尤其是女人們,別再穿露臍裝了。三、 住寒氣一旦從肚臍侵入到身體裡面以後,如果寒氣直衝腸胃,則可能發生腹痛、腹瀉等問題,甚至還會出現嘔吐,如果寒氣大量積累在小腹部位的話,則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出現問題,在晚上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要記得給自己的腰腹部蓋上被子或小毯子。溫差大易感冒,家裡的冷氣溫度設定不能太低,應適時調整,進出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身體體質偏燥熱的人,容易出現肌膚、鼻腔、口舌乾燥、便祕等症狀。四、 行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讓身體得到完整的睡眠,自然避免陰虛火旺,能強健益氣。早睡可以收斂陰氣,早起可以舒展陽氣。若經常熬夜,體內的陽氣損耗就變多,秋季是需要收斂陽氣的。另外,除了不要熬夜之外,還應該堅持午休,讓睡眠更加充足一些。 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侯氣復。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即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這才符合養生學的觀點。五、 育進行輕緩運動,適量運動本是好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但如果過量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反而是傷身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本該收斂陽氣了,過量運動卻會消耗陽氣。六、 樂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情緒容易起伏,要保持快樂心情,這樣精神心緒都穩定,得以開心、用心,神清氣爽好運自然來。
凌晨進入立夏!命理師警告4生肖不可吃炸物 不然容易進醫院
2023年5月6日凌晨2點19分,節氣正式進入「立夏」,此時溫度逐漸攀升,人們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立夏這半個月,生肖屬蛇、馬、猴、豬的人最好別吃炸物,並要特別注意交通安全,絕對不可參與危險性的活動,不然很容易就被送進醫院。楊登嵙教授建議,由於立夏後氣溫漸熱,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所以要以「養心」為生活最高指導原則,平常也該「心平氣和」,坐臥睡覺之間也要動作不急不緩,呼吸均勻有序,氣自然就和。飲食方面則該「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糧。以下為楊登嵙教授就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立夏」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立夏時節屬於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飲食應以偏酸為原則,補腎來助肝,強化胃腸功能,以抵禦接下來的暑氣的侵害,可在家自製醃嫩薑,既可暖胃且不會上火。飲食方面,盡量以清淡、少鹽、少油的烹調方式為主,減輕身體負擔。另外,立夏之後血熱會給人帶來很多不適,氣虛血熱會影響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頓飯不要過飽,給胃留下足夠的蠕動空間。民眾應多吃些具有益氣祛暑、養陰清心作用的飲食,例如:涼性、溫性的水果如蘋果、檸檬和番茄。苦瓜具有清熱祛心火,明目解毒,補氣益精,止渴消暑等效果,很適合立夏時節食用。綠豆可以清熱解毒、調補腸胃、補益元氣、並通十二經脈,體質燥熱,感覺身體濕氣仍重,容易昏昏沉沉,頭重腳輕的人,可以吃點綠豆。中醫認為苦味入心,蓮子心有很好的降心火效果,可用於經常容易口舌生瘡的體質,並能幫助睡眠,但要提醒蓮子心過於苦寒,並不適合長期服用。紅色的食物有助養心,「紅豆湯」及「胡蘿蔔鳳梨汁」都是在夏天非常好的養身飲品。二、衣立夏代表夏天的到來,但因早晚氣溫仍較低,日夜溫差大,穿衣上宜採洋蔥式穿法,方便早晚添衣。三、住進入立夏後,天亮得早、暗得晚,晝長夜短,人們順著天地,相對想要早起、晚睡。然而因為醒著的時間加長,適當的「子午覺」尤其重要,子時指晚上23點至01點,午時指中午11點至13點,也就是指每天除了最好能在晚上11點前入眠外,最好加睡個午覺。另外,要注意天氣變熱後的「濕氣」引發皮膚疾病、香港腳等疾患發生,可藉由保持乾燥、乾爽的衛生習慣保健預防。也由於人們常常衣單被薄,因此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感冒。四、行《黃帝內經》針對夏天的養生方式提到:「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可以晚一點睡,但要早起,不要因為太陽太強烈而不去戶外,只要做好防曬,應該趁此時多多吸收陽光的能量,能夠涵養陽氣。五、育立夏養生要「能動能靜」,「動」是為了將秋冬所累積在體內的陰氣排出,因此建議民眾應該多到戶外運動流汗,但俗話說「汗為心之液」,因此在夏天若過度發汗,精神、體力會更感疲勞,所以運動時多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六、樂立夏時因為天氣燥熱,要適時調整心情,避免抑鬱或暴怒,因此養生若能做到「戒怒戒躁」,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愉快,安閑自樂,笑口常開;如果心情煩悶時,也要適時的疏泄,體內紊亂的氣機宣洩平和,就好像身體在外感受大自然般舒暢。氣順轉化成能量,身心舒展,自然能入靜,夏天養心入靜也等於入了佳境。
立夏在即!4生肖未來2週留意健康 當心交通、出行安全
本週六(6日)將迎來24節氣之一的「立夏」,命理師楊登嵙表示,屬蛇、馬、猴、豬的民眾在此期間切勿暴飲暴食,也要留意交通、出行安全與血光之災。他並提醒,逐漸炎熱的天氣,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下降,因此無論如何,務必要謹記養「心」。楊登嵙在《旺好運》指出,隨著「立夏」節氣到來,溫度會逐漸攀升,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他提醒,此時務必要心平氣和,無論做什麼都先堅持養「心」為上、養「心」為先。楊登嵙並說,悶熱的天氣,人們的食慾也會有所下降,導致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飲食應以順「心」為主,不妨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多吃蔬果和粗糧。此外,楊登嵙表示,在5月6日至21日期間,屬蛇、馬、猴、豬的民眾在健康方面要多加留意,切勿暴飲暴食,否則容易腸胃受損,進而引發各種疾病;身體也容易受傷,所以萬萬不可參與危險性的活動,還要慎防引起血光之災、注意交通安全,開車過馬路都要小心時刻謹慎。
今起節氣「雨水」迎春!4生肖慎防氣喘發作 專家提醒6大禁忌
2023年2月19日06點35分,節氣進入「雨水」,是大地回春的重要節點,自此之後氣溫開始回升,濕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頻繁,天氣相當不穩定,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提醒,寒濕邪氣是雨水節氣常會出現的病邪,尤其生肖是屬牛、龍、馬、羊的人特別要注意感冒、過敏性疾病,如皮膚病、氣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雨水」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應少吃酸味,多吃微甜甘潤,以養脾臟之氣,可選擇蓮子、紅棗、桂圓、百合、糯米、淮山、甘蔗、黃豆芽、綠葉蔬菜、甜椒、枇杷、芭樂、粥等;達到健脾養胃的目的,脾胃顧好了,體質就優良,年後不應盲目進補,建議多喝溫開水與食性平之物。喝杯溫熱的紅糖薑棗茶,泡個熱水腳,微微出汗即可祛除外濕。同時,還要注意防止內濕。注重於「防風祛濕」,建議將菊花、甜菊、萬壽菊、甜薄荷、薰衣草、百里香、綠茶、玫瑰、……等食材,沖泡成茶飲,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飲品,排解積蓄在人體內的濕氣,利尿、利便,就不怕濕體質帶來各種病症。二、衣的養生與禁忌天氣雖開始回暖,但氣候仍會多變,時冷時熱,故厚衣棉服不可驟減,以防風寒侵入而致病。易下雨,濕衣裹身而感受寒濕會引發疾病,建議採用「洋蔥式穿搭」,用來應付冷熱難以捉摸的氣溫。三、住的養生與禁忌在居室及其周圍種植綠葉花卉,既能讓環境充滿生機又能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穿襪子睡覺,盡量以棉、毛天然材質為主,不要勒太緊,以免影響循環,越睡越累;最重要是自己能感覺到舒服、溫暖,而不是束縛感,入睡時腳暖,比較容易睡得著、睡得深。四、行的養生與禁忌日夜溫差仍大,作息最好早睡早起,清晨出門運動,最好穿上外套,加強頸部與四肢保暖。雨水節氣降雨多,出門最好帶把傘,這樣就可以避免冒雨涉水。五、育的養生與禁忌春天是向上萌發的季節,不是閉塞的時候,適合多嘗試多發展。用不著生別人的氣,或生自己的氣。在揚發的春季,忌火爆生氣、大動肝火。宜多接近青山綠水、多走動,將怒火、鬱悶疏泄。到空氣好的地方,吐舊納新,享受一下深呼吸的舒暢感。人體的脾胃被濕邪所困,易導致中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出現疲勞、乏力、頭昏腦漲等不適症狀;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呵欠連連、昏昏沉沉沒精神,這就是「春睏」。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是多睡覺,而是應當適當的運動,一則動能生陽,二則汗能排濕。可進行和緩的運動,如飯後至戶外散步,若室外氣溫仍低,則可以爬樓梯、做家事,甚至原地踏步,都能溫和增進身體的活動量,卻不使身體過度勞動。六、樂的養生與禁忌雨水節氣想出門走走常常遇到下雨,臥室鋪上瑜珈墊立刻變成個人健身房,室內運動省錢又方便。想要好玩一點,就拿出健身環,搭配電動邊玩邊運動,既可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娛樂效果。
大寒來臨「做5件事」養生旺運 命理師曝「6禁忌」:別過早外出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命理師小孟老師就提醒迎接大寒的習俗與禁忌,做5件事可以養生旺運,也提醒民眾有6件事盡量不要做。小孟老師在臉書粉專發文,「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同時大寒也代表最寒冷的時節已經到來,過了大寒就是春分。」同時也分享了5招養生旺運:1.喝粥、喝熱湯:大寒的寒在中醫裡稱為陰邪,在寒冷的節氣之中,用熱湯可補身體,建議可以喝粥不僅可以養胃還能讓身體暖,若用羊肉、豬大骨、烏骨雞、鱔魚來熬煮成湯,能旺氣血使精力旺盛,外出也不怕寒冷。2.多吃龍眼、黑芝麻、山藥、核桃:大寒天多吃龍眼、黑芝麻、山藥、核桃能讓身體暖和抗寒,還能避免寒氣滲入骨頭,造成骨頭酸痛。3.睡前泡澡:外出回家的人,可在大寒天裡睡前泡冷水澡能讓筋骨舒緩,還能活絡筋骨,避免冷冬造成骨頭過度僵硬。4.大寒節氣,大多與農曆年接近,因此古代人,開始在這個日子採買年貨,春節禮品,準備祭祀祖先物品,購買春聯與新衣物,也代表年末。5.古人過往會以大寒節氣來預測下一年會如何?如:大寒氣候的變化預測來年雨水及糧食豐收情況,便於及早安排農事。因此有以下判斷諺語:「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 、「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見三白就是下雪、「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大寒白雪定豐年」、「大寒無風伏乾旱」。另外,大寒還有6項禁忌:1.切忌食生冷食物:大寒切記不可以吃冰冷食物,吃太多冰冷食物容易手腳冰冷,寒氣太重,也容易引發頭痛氣血不順。2.大寒不宜過早外出:大寒天氣寒冷,一些長輩年紀大的人若太早出門,心血管收縮比較不舒服,當日需早起者建議要多穿衣服。3.忌運勢動激烈:大寒天氣較寒,過度跑步運動,容易導致心血管收縮劇烈,此外大量出汗也容易使皮膚毛孔打開,若不慎被寒氣入侵容易遭來感冒身體不適。老人也容易有心血管的疾病發生,因此大寒應避開過量運動。4.俗話說「秋冬養陰」,而一天晚上21點開始就是陰氣的開始,因此大寒後最好早睡晚起,睡眠時間睡長才能補足精氣,讓我們身體不斷活化。5.少喝酒:大寒天喝酒容易有短暫發熱感,但等熱感消退時體溫會極速下降,輕者感冒,重者容易使人失溫導致猝死。6.暖氣不宜過強:有在使用暖氣的朋友不宜在大寒節氣裡開過強,以免皮膚乾燥導致乾癢傷害角質層。
金馬59/黑木瞳記者會上親切教學踢踏舞 沒自信奪「紅毯第一美」
日本奧斯卡影后黑木瞳受金馬獎邀請來台擔任頒獎嘉賓並且參加「大師講堂」,她今日與台灣媒體見面,一出場就親切地比「YA」,還現場教學踢踏舞,甚至不避諱談到來台看中醫師養胃的私事,現場有問必答,絲毫沒有大牌架子。黑木瞳喜歡跳踢踏舞,她也應主持人黃子佼的要求,現場示範教學。(圖/焦正德攝)她以中文「大家好我是黑木瞳」和媒體打招呼,表示今日在「大師講堂」會將自身的技術毫不保留地和從業人員及電影愛好者分享。她身分多元,演過舞台劇,拍過電視電影,也擔任過導演,她認為每個工作都很困難,但熱愛工作的她總是能燃起挑戰的心情。被問到如何保持初心,出道42年的黑木瞳直言長年堅持工作岡位需要某種程度的覺悟,日本人認為「能夠長久做下去的職業就是你的天職」,雖然她到現在還是需要各種嘗試才能確認這份工作是否是她的天職,但她真的很喜歡這個職業。黑木瞳有問必答,絲毫沒有大牌架子。(圖/焦正德攝)黑木瞳之前曾隨吳宇森的電影《太平輪》來台取景,當時張震有邀請她到自家店中小酌一番,她也會私下來台造訪女性友人以及看中醫,至於為何求醫?黑木瞳開玩笑說:「嗯~還是保持青春美麗吧。」其實她腸胃不佳,所以會看中醫保養身體,她還自爆有個朋友不孕,找該位中醫師看風水調整家具擺設後,友人真的懷上了孩子。得知媒體會評比「紅毯第一美」,黑木瞳大為訝異直呼「好嚴格啊」。(圖/焦正德攝)黑木瞳喜歡跳踢踏舞,藉此鍛鍊腿部肌肉,讓腳型更瘦更纖長,她也應主持人黃子佼的要求,現場示範教學,黃子佼拱黑木瞳教學頒獎搭檔張震,在典禮上來一段踢踏舞,她笑問:「張震會答應嗎?」台灣演員中,黑木瞳想和張震合作,「我只知道私下的他,想看看他工作的模樣」。她也提到入圍最佳女主角的張艾嘉,張艾嘉有演員、導演不同身分,若是可以合作或許不錯。收到金馬獎邀請,黑木瞳第一時間答應,很開心與台灣影人交流。(圖/焦正德攝)得知媒體會評比「紅毯第一美」,黑木瞳大為訝異直呼「好嚴格啊」,她希望自己能夠進到前10名,沒信心搶下第一,還開玩笑說今晚先跟媒體吃飯打好關係。她好奇拿到冠軍會有什麼獎品,聽到第一名照片會放得比較大,名次愈後照片愈小,吃驚問道:「我專程從日本來只給我這麼小的版面?」擔任頒獎嘉賓,黑木瞳完全不緊張,但她知道這是對電影人非常重要的場合,明天看到入圍者或許會被他們的情緒感染。她也透露收到金馬邀約第一時間答應,「電影是國際共通的語言,很高興來到台灣」。
今天「霜降」冬天到!一年吃補不如這時進補 專家提醒4生肖這樣養生
2022年10月23日18點36分進入「霜降」的節氣,「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以平補為原則,尤其要注意潤肺、養胃。在「霜降」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兔、龍、馬、狗,腸胃及呼吸系統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為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為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平時必須多休養生息,避免勞損,防範未然。身體容易受傷,絕對不可參與危險性的活動,慎防引起血光之災。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霜降」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肺喜潤而惡燥,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舌燥、唇乾、鼻乾、咽喉乾燥、皮膚皸裂。防秋燥需要從飲食上加強調節,一是減少辛辣刺激物的攝入,秋天已經非常乾燥,身體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對辛辣物的攝入要減少。二是盡量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板栗、柿子、蓮藕、山藥、白蘿蔔等食物,自製的銀耳蓮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經常喝。煲湯時可適當加入杏仁、川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氣,或加入沙參、石斛、麥冬、玉竹、百合等,既能滋陰潤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靈活化解秋燥。二、衣的養生與禁忌:1.「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民間就有「寒露腳不露」的說法。所以,要注意適時添衣,尤其是注意腳部保暖。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禦寒作用,避免感冒的發生。2.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鬆些,襪子要透氣護膚。三、住的養生與禁忌: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受到賊風侵襲,往往會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喉炎、氣管炎等。防賊風要注意穿衣、蓋被,不要隨意減衣。四、行的養生與禁忌:養生先養心,秋天適合早睡早起,而到了冬天,就要早睡晚起。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賴床的習慣,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個小時左右,以助人體陰陽平衡和收斂神氣,利於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其實長時間睡眠容易導致體內細胞缺氧,往往不但越睡越困,有時還容易頭暈,因此這個時節需要適當控制睡眠時間,再賴也不要超過10個小時。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秋天人的情緒容易抑鬱,因此要多到戶外運動。預防呼吸道疾病,頭一條便是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此外還應注意保溫。2.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3.此階段運動健身的活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宜,但也需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調節。六、樂的養生與禁忌:1.晚秋時節,淒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多走出戶外,曬曬太陽。。2.情志調養就是使神氣收斂,思維平靜,以適應秋天的肅殺、陽氣收斂的特性。可以多聽一些較為輕鬆歡樂的音樂,換一些暖色調的服飾來調節心情。秋季最重要的養生秘籍,就在於舒緩壓力,擁有正面積極的心態,老朋友之間多聊天,通過交流也能夠讓人們情緒好。
更年期宜滋腎養陰 食補也奏效!慈禧太后最愛「這美味」
女人過40歲開始覺得容易累,腸胃總是不舒服,一旦感冒也要一二個禮拜才會好,到45歲時月經不規則,經量改變,甚至熱潮紅、情緒起伏、焦慮、夜間流汗、皮膚乾燥、精神不集中,可能是開始進入停經前期了。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翁淑雯醫師指出,更年期是指女性荷爾蒙量降低,荷爾蒙值可至婦產科抽血確認,且至少12個月沒有來月經,通常發生在50歳左右。更年期症候群這些問題通常在停經前數年就會有,有時至停經後還是有。內經提到「女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因此中醫認為由於天癸竭,腎氣虛,任衝脈衰而進入停經,但由於自然的生理變化造成在停經前後的身心不適,可以中西醫共同治療。針對更年期症狀,中醫以滋腎養陰,溫腎扶陽,調衝任為主。翁淑雯醫師說,中醫除了可以使用中藥減緩更年期症候群之外,也強調食物補益的重要性。中醫典籍《內經》便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舉例來說,中醫認為栗子甘溫、益氣厚腸、補腎氣,亦為內經五果之一。而清朝慈禧太后便愛吃栗子,在清廷檔案便記載她曾利用桂花栗子糕來補氣益血、調理脾胃。乾隆皇帝也喜歡食栗子雞,認為栗子能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甚至還寫了《食栗》詩來詠讚栗子的益處。另外在明代醫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有提及蘇東坡弟弟蘇轍因腰腳病困擾而用栗子來當食療的案例。這些都是前人基於「人之性厭於藥而喜於食,以食治疾,勝於用藥」寶貴經驗的累積。中醫也注重外在四季變換對人體內在的影響,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而避免在春「逆之則傷肝」,在夏「逆之則傷心」,在秋「逆之則傷肺」,在冬「逆之則傷腎」的可能傷害。因此在選擇藥食時,除了考量食材的季節性與美味之外,最好還能諮詢中醫師以因應四季特性與個人體質差異來選擇合適的藥膳進行正確調養。
「處暑」秋意濃! 這「4生肖」注意身體
2022年8月23日11點17分節氣來到「處暑」,「處暑」其實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個節氣到了以後,秋意就漸濃,氣溫會逐漸降低。處暑之後陽氣開始減弱、陰氣增長,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濕氣下降,燥氣上升。“處暑,秋老虎猖狂,天氣炎熱。”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比夏天的乾燥還要明顯,因此常會感到既熱又乾燥,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鼻喉嚨乾燥,乾咳無痰,發熱等症狀。天高氣爽中,也含有秋殺之氣,天氣逐漸轉成「晝熱夜涼」型態,養生聚焦於「留意晝熱夜涼」與「持續抗秋躁」。《易經》中講天人合一,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養生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四時之中,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遷,是自然界變化的一個規律,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迭起。養生就跟做事情一樣,一定要順勢而為,方能成功。2022年「處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虎、龍、蛇、猴,不宜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多主意外之災,出差或外出旅行必須注意安全第一,不要作危險性的運動,以免樂極生悲,提高警惕,有備無患。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以下從食衣住行育樂探討「處暑」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這個季節仍有暑氣,脾胃功能還是比較弱,不適合吃過於油膩的食物,由於處暑也有“燥”的特點,過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會傷及肺氣,肺氣旺則會傷肝,所以處暑時節的飲食應該“少辛多酸”,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中醫理論裡,處暑需益腎養肝,潤肺養胃,清熱交神,食材的運用如下:枸杞、紅棗、甲魚,能益腎養肝;梨、蜂蜜、海帶、海蜇、黃瓜,可潤肺養胃;蓮子、百合、銀耳、芹菜,助清熱安神。除了以上的食物外,還需要多喝溫開水,少喝寒冷的水,防止寒冷傷肺,多吃當令水果防燥邪,比如哈密瓜,梨,葡萄等。二、衣處暑到了以後,天氣就會逐漸變涼,要從防暑降溫慢慢轉向防寒保暖;最需要注重肚臍的保暖,因為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又沒有脂肪組織,更容易被寒氣入侵。不管男女,都要保護好肚臍,尤其是女人們,別再穿露臍裝了。三、住寒氣一旦從肚臍侵入到身體裡面以後,如果寒氣直衝腸胃,則可能發生腹痛、腹瀉等問題,甚至還會出現嘔吐,如果寒氣大量積累在小腹部位的話,則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出現問題,在晚上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要記得給自己的腰腹部蓋上被子或小毯子。溫差大易感冒,家裡的冷氣溫度設定不能太低,應適時調整,進出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身體體質偏燥熱的人,容易出現肌膚、鼻腔、口舌乾燥、便祕等症狀。四、行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讓身體得到完整的睡眠,自然避免陰虛火旺,能強健益氣。早睡可以收斂陰氣,早起可以舒展陽氣。若經常熬夜,體內的陽氣損耗就變多,秋季是需要收斂陽氣的。另外,除了不要熬夜之外,還應該堅持午休,讓睡眠更加充足一些。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侯氣復。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即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這才符合養生學的觀點。五、育進行輕緩運動,適量運動本是好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但如果過量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反而是傷身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本該收斂陽氣了,過量運動卻會消耗陽氣。六、樂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情緒容易起伏,要保持快樂心情,這樣精神心緒都穩定,得以開心、用心,神清氣爽好運自然來。
芒果芯好神! 能止咳化痰防暈車…醫曝「這樣喝」還可以瘦身
芒果是許多人喜愛的夏季美食,但不論是「切芒果派」還是「削芒果派」,幾乎所有人都討厭芒果裡堅硬的芯。不過,有中醫師指出,芒果芯不只有止咳化痰又祛痰效果,還有人因為吃芒果而瘦了6公斤,表示芒果真的好處多多。中醫師鄒瑋倫在節目《健康好生活》表示,芒果在《本草拾遺》裡清楚載有健脾養胃效果,還具利尿、治暈車暈船、改善小便不順、腸胃不好甚至胸悶不順的奇效。她指出,芒果不只果肉有奇效,其果芯和烏龍茶葉一起用水煮,再加上幾滴檸檬汁,或用茶葉冷萃、泡芒果芯後喝,都有止咳化痰、祛痰妙用。(圖/翻攝自節目《健康好生活》YouTube)鄒瑋倫進一步指出,一名將果芯泡茶喝的婦人,後來不只咽喉的咳嗽症狀有所改善,還因飯前吃芒果而有飽足感,間接讓澱粉攝取量減少,且在攝取足夠的芒果消化酵素、減少熱量加持下,最後成功減去6公斤的體重,讓現場所有人嘖嘖稱奇。不過,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楊茲甯也提醒,任何食物都有「過猶不及」的風險,其中芒果屬糖分高的水果,不只糖尿病、肥胖者應有所節制外,體內濕氣重的人也要避免多吃,一般人若食用過多,也可能引發脹氣、消化不良問題。
「大暑」迎全年最高氣溫 這3生肖務必注意健康
今天(23日)節氣來到「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節氣,所謂「小暑大暑,曬死老鼠」,高溫來襲,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動肝火,感到心煩意亂、睏倦乏力、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注意「大暑」的一些禁忌和養生了。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2022年「大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牛、羊,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腸胃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為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在養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寒病夏治」,意思是一些在冬季比較容易發作的病應該在夏季治療,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痺症等陽虛症,暑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特別點出「大暑」開運養生及禁忌:一、食的開運大法:1.飲食宜「以清為補」:「大暑」養生飲食宜「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宜藥粥進補。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選用西洋參、太子參、黃芪;健脾養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藥粥有綠豆粥、扁豆粥、蓮子粥、薏米粥等。2.宜吃三種苦味食物:苦瓜,可清熱解暑,苦菜,可防治貧血,苦蕎麥,可清腸排毒等。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遠離濕熱邪氣,還可預防中暑。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3.宜吃三種瓜類:西瓜,可生津止渴,甜瓜,可清熱利尿,哈密瓜,可緩解焦慮。夏天,酷熱的天氣使人體過度出汗,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吃瓜要適量,不可過量,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4.宜喝三種湯:雞湯,可提高免疫力,冬瓜荷葉湯,可降血壓,綠豆湯,可消暑、除煩惱。夏天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另外,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聖品。5.宜吃薑: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6.忌油膩食物: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7.忌喝冷飲:很多人喜歡以喝冷飲、吃冰品等方式消暑降溫,這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反而會造成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8.忌大量飲水: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會發生熱痙攣。9.忌空腹飲茶:忌空腹飲茶,尤其是腸胃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二、衣的開運大法:忌曝曬:大暑室外溫度高,若長時間曝曬,會造成人體脫水、中暑等症狀,中暑之後,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要穿吸汗排熱功能及輕便舒適的服裝,大太陽底下行走要戴帽子遮陽。三、住的開運大法:1.忌長時間吹空調:夏天使用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同時也帶來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頭昏、鼻塞、打噴嚏、耳鳴、記憶力減退、乏力等症狀,以及一些皮膚過敏的症狀,例如皮膚發緊發乾、易過敏、皮膚變差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症」或「空調病」。2.忌冷水洗浴: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細孔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身體在燥熱的情況下,突然下到冷水裡,身體受到冷的刺激,會造成不適,一冷一熱更容易得風濕。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洗浴後避風,嬰兒及小孩更需注意。四、行的開運大法:忌熬夜:「大暑」炎熱,容易耗氣,最好能早點休息,不要熬夜。要調整起居,讓睡眠充足,中午應午睡半至一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抵抗力會變差。五、育的開運大法:忌大量勞動:大暑天氣悶熱、潮濕,人體感覺不舒服,容易中暑。因此,要避免過度勞動,同時減少運動量,少出門活動。六、樂的開運大法:切勿急躁:「大暑」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容易心煩意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