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胎
」 催生 少子化婦科7項機械手臂手術納健保 精準守護晚孕子宮
台灣女性初婚年齡與首胎生育年齡持續上升,根據內政部的報告,112年女性的初婚年齡為31歲,而首胎平均年齡達31.5歲。這與子宮肌瘤的好發年齡30-40歲重疊,並且40歲以下確診子宮內膜癌的人數也相較10年前顯著增加。許多女性在同一時期面臨婦科疾病的風險,同時也承受在生育計畫、疾病治療和經濟負擔三者之間抉擇的壓力。衛福部健保署於今年9月將46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費納入健保給付,更是首次將婦科7項手術納入健保給付。對此,婦科腫瘤領域的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及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婦科腫瘤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威君醫師表示,對於女性的良性肌瘤與部分的惡性腫瘤,機械手臂輔助手術都是治療極佳的利器之一。如今健保開始擴大給付手術費用,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也能使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宮肌瘤患者,抑或是需要精確手術的癌症患者,都能從中受益,患者與其家屬可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計畫。32歲的林小姐在婚後積極備孕1年但苦無進展,經過詳細檢查,她被診斷出複雜性子宮肌瘤,子宮內外多達9-10顆肌瘤密布,最大的肌瘤直徑達9公分。經與醫師討論,傳統的開腹手術可能會影響她的生育功能,最後她選擇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在不傷害子宮內膜的狀況下,徹底清除了肌瘤,術後半年傳出懷孕的好消息。陳威君醫師表示,子宮肌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其盛行率極高,大約1/3的生育年齡婦女都曾患過此病,最讓患者糾結的是子宮肌瘤可能影響受孕的機率以及受精卵著床位置,但若要進行處置,又擔心傷及子宮,影響生育功能,或是縫合不當導致孕期子宮破裂。所幸目前治療選擇眾多,若為單顆體積較小的肌瘤可直接使用腹腔鏡手術處理,不過複雜性子宮肌瘤因肌瘤位置較深也較不好清理,則更適合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因其具備靈活的多角度操作及清晰的視野,不僅能完整摘除看得到的肌瘤,也能更細緻地縫合手術傷口。除了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也不能輕忽!子宮體癌中有近90%為子宮內膜癌,根據國健署110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體癌為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相較10年前罹癌總人數成長近82%,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陳威君醫師表示,目前手術仍是子宮內膜癌主要的治療方式,較年輕的患者因忙碌於工作,因此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是她們選擇治療方式的一大重要考量。在科技業擔任主管職的李小姐因長期經期不規律至鄰近醫療院所就診,起初以為是子宮肌瘤引起的症狀,直到發生月經大出血的情形,進一步到醫學中心檢查才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幸而當時病況為早期,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進行婦癌分期手術,術後預後良好。陳威君醫師表示,90%以上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出現不正常出血,此為重要的警訊。第一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及早發現並接受手術治療,高達95%不會再復發。此外,他也指出,對於子宮內膜癌患者,尤其是BMI值超過30的患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因可將手術屏幕放大到極高的倍率,使醫師擁有更清楚且立體的視野,對於腫大或有病變的淋巴可仔細地剝離,避免傷害周邊的血管或輸尿管,從而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精確度。陳威君醫師表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許多複雜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可能,目前健保將婦科7項手術納入給付,預估可以為患者節省2萬至7萬不等的費用,讓更多的女性能在減輕經濟負擔下多一個先進醫療技術的選擇,從而保護她們的健康和生育機會。陳威君醫師也提醒,雖然研究上顯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具有其優勢,但仍須根據患者的病灶大小、位置、疾病情況以及個人考量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今年恐成始史上最低生育率龍年?各縣市拚催生代價高 其他社福措施恐被排擠
新生兒銳減,今年可能出現史上最少龍子龍女誕生的龍年,各縣市竭力祭出「催生」政策,又以大幅提高生育獎勵金居多,最近雲林有兩名產婦分別領走19、26萬元生育補助。為此不少縣市政府齊聲建議,為避免縣市間產生區域性福利戶籍遷徙效應,甚至排擠其他重大建設預算,中央應統籌規畫全國一致生育獎勵政策。台灣「生不如死」已成國安危機,各縣市為了催生,競相推出育嬰補助,花蓮縣富里鄉為促進生育率,提供一胎8萬元高額補助,還可追溯至2022年7月,加上縣府等4萬元補助,每胎可得12萬元,全台最高;雲林縣政府在龍年、小龍年推出2年「雲林萬寶龍」計畫,第4胎以後每名10萬元,另補助3萬元給產婦坐月子,最近有兩名產婦分別豪領19、26萬元,令人咋舌。台東縣是全台唯一連2年出生人口逆勢成長的縣市,2022年新生兒1405人,較2021年多89人,2023年新生兒1468人,較前1年又多63人。縣府今年再調升獎勵,首胎加碼至4萬元、第2胎4萬5000元、第3胎(含以上)5萬元,出手也不落人後。不過,彰縣府也不諱言,生育獎勵金雖是必要手段,但恐排擠其他社福措施,畢竟地方政府及公所財源有限,中央統籌可避免地方各自為政,更能展現整體成效。為避免各縣市競相加碼,生育獎勵補助淪為「遷戶口比賽」獎金,台北、桃園、高雄等六都直轄市政府建議中央應統籌規畫全國一致生育獎勵政策。另北市府以北市生活、居住和育兒等各方面成本比外縣市、尤其東南部高,提出獎勵金額由地方因地制宜。台南市民政局則坦言,生育獎勵金比較像「紅包」,若要減輕產婦負擔,以入住坐月子中心動輒1、20萬元來說,建議中央統籌補助坐月子費用較有鼓勵生育效益;新北民政局也認為,友善育兒環境才是實際所需,建議中央統籌研究提高生育率方法,而非讓地方政府加碼競爭。
竹縣孕婦催生前夕在家墜床「1屍2命」 她口鼻滲血送醫不治
農曆春節前夕,新竹縣卻發生一屍兩命悲劇,一名30歲孕婦原訂2日上午要到醫院催生,但上午5點多丈夫聽見身旁有聲響,發現孕婦倒臥床邊,口鼻滲出鮮血,立即打電話求救,當消防人員到場時,孕婦已失去生命徵象,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腹中胎兒也未保住。這名懷胎38週的31歲孕婦原定2日上午催生,不過丈夫早晨卻發現妻子倒臥床邊地上,口鼻滲血,救護人員到場時,丈夫仍在CPR,但孕婦已嘴唇發紫,到院前已失去呼吸和心跳。消防員表示,當下孕婦已失去生命徵象,嘴唇發紫,肢體冰冷,救護人員立即抽吸嘴角滲血並建立呼吸道,送醫搶救,孕婦隨後由救護車送醫,到院前已失去呼吸和心跳,經搶救仍宣告不治,連胎兒都沒有救回。據了解,夫妻兩人皆是技術員,在新竹縣工作、租屋,這是兩人的首胎,產檢也都一切正常,丈夫告訴警方,妻子本身無疾病,很開心懷有第一胎愛的結晶,產檢過程也都正常,原本上午要付醫院催生,迎接新生命;沒想到,上午5點多,他發現妻子從床上摔倒在地,嘴巴流血,立即打119求救。警方現場勘驗結果,屋內並無打鬥痕跡,地上留有一灘血,床則連同床墊約50公分高,屬於一般高度,由於孕婦猝死且胎死腹中,檢警今天下午相驗,詳細死因將擇期解剖查明,家屬對此沒有意見。
少子化拚催生!全國唯一連2年成長 「這縣市」新生兒去年增63人
挽救少子化,台東縣政府催生有成,3日公布2023年兔年全縣新生兒出生總人口數,相較2022年虎年增加63位新生兒,全年出生人口數共計1468人,是全國唯一連續2年出生人口逆勢成長的縣市。為鼓勵生育、減輕新生兒家庭經濟負擔,台東縣政府連年提高生育津貼,原本首胎補助由1萬元調升至3萬元,今年1月1日起再加碼,調升為首胎每位補助4萬元,建構安心懷孕、願生能養的友善環境。依據2023年1月內政部公告全國各縣市出生人口數顯示,2022年台東縣全年出生人口數為1405人,與2021年出生人口數相比,增加89位新生兒,台東縣成為當年全台唯一呈現出生率正成長的縣市;而台東縣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數共計1468人,相較前1年,再增加63人,其中12月新生兒數增幅最高,增加28人。由於2022年適逢生肖虎,傳統習俗中有一說,屬虎之人命格硬且帶煞氣,易有血光之災,衍生諸多禁忌,各界預期出生率降低,台東縣擺脫疫情及虎年雙重夾擊,虎、兔寶寶接力出生。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很開心台東縣是全國唯一連續2年呈現正成長縣市,將持續致力建構安心懷孕、願生能養的友善環境。饒慶鈴進一步說明,2020年起開辦「免費育兒指導到宅服務」,隔年新增「低收、中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生產住院3至5日的月子餐補助;另搭配幼兒專責醫師制度、24小時兒科專門急診醫師、公私托收費一致等。
比10年前平均多1歲!台灣初婚年齡31.7歲 再創歷史新高
根據內政部6月最新統計,國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1.7歲,其中男32.6歲、女30.7歲,再創歷年新高,較10年前增加1歲,22縣市以六都最明顯,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男性都逾32歲、女性都逾30.4歲。桃園雖然是最年輕的直轄市,但也呈現晚婚、晚生的趨勢,目前與新竹市是全國唯二補助凍卵的縣市。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後祭出多項高齡產婦健康措施,除了接軌中央的試管嬰兒補助,桃園也提供孕前健康檢查、母血唐氏症篩檢、羊膜穿刺、中醫助孕養胎調理等補助,今年已有3757人次申請。他也率全台之先,在4月開辦凍卵營養金補助最高2.2萬,已有68人申請,其中36至40歲為大宗達45人,30至35歲有23人。2002年國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0.6歲,去年增至31.7歲,男增0.7歲、女增1.2歲,男女年齡差距日漸縮小。各縣市以首都台北33.2歲最高,男性34.1歲、女性32.3歲,較10年前增加1.07歲,增幅最多的則是新北市,從31.1歲增加到32.3歲,尤其新北女性大增1.4歲。桃園市近年人口激增,是最年輕的直轄市,初婚平均年齡也是六都最低,但仍呈現晚婚趨勢,男女分別為32.3歲及30.4歲,差距1.9歲,男性以30至34歲占34.9%最多,女性以25至29歲占37.9%最多,男性35歲以上、女性30歲以上占比都明顯增加,整體較10年前男性增0.6歲、女性增1.2歲。女性晚婚也導致生育年齡大幅延後,生育首胎較10年前增1.3歲、達31.1歲,仍為六都最年輕,但35歲以上占比明顯增加,從12.6%提高到22.2%。新竹市政府「凍卵補助」政策已於今年5月1日正式上路,補助共計有3個項目,包括AMH的抽向檢測費用1000元,補助對象為2023年1月1日前設籍於竹市25至40歲的女性,為卵巢功能健康檢查名額每年2000名。另外有凍卵療程補助每年1000名,每人2萬元,及凍卵管理費補助,每案每年2000元,最高補助5年。截至7月18日,AMH申請數有246人、已執行183人,凍卵療程108人、已執行22人,凍卵數位平台瀏覽人次則有4498人次。
少子化逆襲「這縣市」全台唯一出生正成長 房仲曝地方政府催生秘訣
兒童節連假,各餐廳力推兒童促銷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但少子化影響,使得全台小孩卻越來越少。依據內政部資料,去年全台出生人數13.8萬人,年減9.6%,全台各縣市中僅剩台東縣去年出生人數正成長。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全台22個縣市中,有13個縣市出生人口年減幅度超過10%,減少最多的為金門縣16.9%,宜蘭縣年減15.7%減幅第二大,出生人口減少較不嚴重的區域,有台中市及新竹縣,年減幅不到3%;而台東縣出生人數年成長6.8%,是全台唯一新生兒人數高於前年的縣市。 大家房屋台東四維加盟店店東楊玉鄉就透露台東縣府的催生秘訣,除了拉高生育補助,首胎3萬元,育兒津貼第一胎5000元,還有全國首創公私托收費平等,成為全台生育補助最高的縣市之一;不僅如此,近幾年東台灣觀光盛行,民宿業蓬勃發展,工作機會增加,由縣政府帶領行銷文化及觀光,許多青年返鄉設立工作室,進行文創相關工作。楊玉鄉也提到,台東縣雖然沒有園區跟新產業的帶動,這幾年居住需求也有明顯增加,市區一改過去透天為主的建築型態,建商推出百戶社區大樓,以2房為主,每坪單價來到23萬元,市中心的透天總價在1,400~1,600萬元,這幾年總價帶拉高不少,主要買盤除了在地需求外,來自高雄、屏東的買方約占3成,大多為在台東工作的公務員,甚至這些高雄、屏東買方的親人長輩也一同移居台東。有趣的是,雖然少子化帶來許多潛在危機,全台各縣市建物量近年卻是全面成長。根據內政部資料,出生人數減幅最大達16.9%的金門縣,同時也是建物量增加最多的縣市,建物較前年增加6.3%,可見多年來少子化並未衝擊房地產價量。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現在有些具生兒育女意願的小家庭,會根據各縣市的福利補助政策移動,原因在於生育費用高,但通勤、大眾運輸工具的便利性增加,且網際網路的發達、疫情造成職域變動,改變工作型態,促進各縣市輕移民及人口結構變化。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認為,以往人口往都會區集中,少子化只會影響城鄉,但從數據顯示台北市出生人口萎縮也相當嚴重,出生人數已被台中、桃園、高雄超越,不僅越生越少,人口外移問題嚴峻,能否創造人口紅利,挑戰各縣市政府因應能力。
孕婦罹「妊娠性牙齦瘤」產後即切除 再懷孕竟原位置復發
王小姐首胎懷孕6個月時,因左上牙肉長出瘤狀物經常出血而就醫,經口腔衛教與局部清潔後症狀改善,產後1個半月安排切除,術後癒合良好,經病理報告證實為妊娠性牙齦瘤。懷第二胎30週時,左上牙同一區域再度復發妊娠性牙齦瘤。俗諺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懷孕期間可能會造成牙齒崩壞與產生牙齦炎或牙周病的症狀,不只造成孕婦的不適,口腔的感染甚至會影響肚子內寶寶的健康。臺北榮總牙周病科陳雅琪醫師表示,有些孕婦喜歡吃酸甜食物,孕吐易使口腔環境變成酸性,再加上進食次數增加,或因容易疲倦忽略口腔清潔保健,導致孕婦口中的蛀牙細菌增加,蛀牙機率大增,若忽略蛀牙,可能惡化導致牙髓炎。此外,懷孕婦女因體內荷爾蒙改變,造成血液循環豐富,對牙菌斑刺激更為敏感,可能造成牙齦發炎、牙齦瘤,甚至產生牙齒周圍骨破壞的牙周病。陳雅琪醫師說明,常見的妊娠牙齦炎,造成牙齦腫大與刷牙出血的情況,發生比例高達30-100%,一般在懷孕的第二與第三期牙齦的發炎會更為嚴重。妊娠性牙齦瘤是因牙菌斑與牙結石堆積造成的嚴重發炎而形成的肉芽腫,發生率為1.8~5%,在懷孕第二與第三期較為常見,牙齦瘤因富含血管容易出血,咀嚼或刷牙時不小心碰撞到腫塊,會造成表面潰瘍疼痛與出血,過大的腫塊也有可能影響孕媽咪吃東西與營養攝取。懷孕期間若肉芽腫生長快速而影響咀嚼,可能需要在生產前切除,切除後仍需須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與照護,否則仍有可能復發,其復發率約為15%。當懷孕婦女產生牙齦紅腫發炎,因刷牙會流血不舒服,不敢徹底清潔牙齒,繼而產生口臭與牙齦更加發炎,嚴重時甚至產生牙齒周圍骨吸收與牙齒動搖,出現妊娠性牙周炎。孕期若有嚴重的牙周病,所產生的發炎物質透過血流影響胎兒,也可能增加胎兒早產與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不可等閒視之。孕媽咪的口腔衛生,會影響胎兒的發育,也可能造成胎兒牙齒發育異常,孕婦有高蛀牙率時,蛀牙細菌會垂直傳給嬰幼兒,增加蛀牙的風險。臺北榮總兒童牙科施文宇主任提醒,婦女備孕時,除了身體的調養,更要注意牙齒的照護。孕婦可多攝取鈣(牛奶、乳酪、優格、青花菜)、磷(肉類、牛奶、穀類)、維生素D(鮭魚、鮪魚、適度曬太陽)及蛋白質(大豆、魚類、肉類)等營養。另四環素類抗生素會造成小寶寶的牙齒染色,應避免食用。研究也顯示,孕婦服用氟化物,並無法有效改善齒質及降低蛀牙率,一般不建議使用。臺北榮總牙周病科林怡君醫師指出,孕婦的口腔健康攸關孕婦與胎兒的健康,孕婦必須徹底刷牙與使用牙線,若因刷牙容易噁心,可以使用較小的刷頭,防止口腔感染,並進行產前牙科檢查,接受定期的口腔保養及諮詢:健保給付懷孕婦女每三個月的洗牙,提供較頻繁的牙齒檢查與保養,可及早發現與處理口腔問題;一旦發生妊娠性牙齦瘤,則建議於胎兒狀況較穩定的第二孕期或是生產完進行切除治療,切除後也應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避免復發。預防重於治療對準媽媽的口腔照護是相當重要的觀念!
趙孟姿喜迎二寶 親吐首胎是雙胞胎因「沒心跳」只生一個
藝人趙孟姿和許孟哲婚後育有女兒Doreen,2日更迎來二胎兒子Liam誕生,升格一家四口幸福家庭,不過夫妻倆開直播聊天時提到,其實第一胎是懷了雙胞胎,只是胚胎沒有繼續長大,只生下Doreen一個。藝人趙孟姿和許孟哲升格一家4口。(圖/翻攝自臉書/趙孟姿、許孟哲)由於趙孟姿還在月子中心調養身體,丈夫許孟哲帶著女兒Doreen來探望還特地佈置房間,在月子中心搭了一個小帳篷,讓女兒有露營的感覺,趙孟姿還開起直播,分享月子中心的環境。從直播中可見,趙孟姿產後站在鏡頭前,肚子看起來有點鼓,她表示孕婦生完小孩還是會有肚子,許孟哲則安慰說,「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表示這屬於自然現象,趙孟姿則提到這胎是自然產,直呼,「自然產很棒,很快就可以恢復」。趙孟姿2020生下大女兒,今日透露其實當時是懷雙胞胎,但另一個胚胎沒有長大,最後只生下女兒Doreen。(圖/趙孟姿Instagram)有粉絲在直播時提問許孟哲是否在放假,許孟哲透露,之前有和節目組溝通,希望能把時間留給家庭,目前就陪伴愛妻坐月子,而直播中不見二寶Liam,只有大女兒Doreen跟夫妻倆互動不知是否有感而發,趙孟姿透露,家族中很多產婦都產下雙胞胎,而她更坦言,其實懷第一胎的時候是雙胞胎,不過當時胚胎沒有繼續長大,加上沒了心跳只能流掉,還好Doreen最後平安出生,如今家中在迎來新成員,可是相當期待,而在直播結束前一家人還對著鏡頭送飛吻比愛心,讓人感到相當溫馨。
韓「最美天然美女」23歲結婚卻等11年才生子 曝首胎流產心聲:突然沒了心跳
曾受到韓國民眾票選為「最美天然美女」與最受歡迎女性面孔的女星韓佳人,23歲就嫁給男星延正勳,不過兩人婚姻卻直到第11年才成功生下女兒,近日積極復出上綜藝節目的她,也罕見吐露第一胎流產的狀況與難過心境。韓佳人長相甜美,出道就受到歡迎,卻屢屢在事業高峰回歸家庭。(圖/翻攝自BH Entertainment)曾以韓劇《魔女幼熙》、《擁抱太陽的月亮》紅遍亞洲的韓佳人,2005年嫁給男星延正勳,早婚的她數度為了家庭放棄事業,一直想為夫家生下下一代的韓佳人,卻結婚多年都沒有結果,直到2014年懷上了首胎,讓夫家與自己都相當開心,並透過經紀公司開心宣布這個消息,卻在懷孕8到9週時突然流產,讓夫妻倆深受打擊。近日她也透過綜藝節目《Circle House》聊到這段故事,她表示當時結婚許久才懷上第一胎,讓夫家與她相當開心,也對懷孕十分保護,當時公布自己懷孕後,有次產檢卻發現胎兒心跳暫停了,讓當時只有8到9週的第一胎只能人工流產離開他們。韓佳人上節目吐露育兒心聲。(圖/翻攝自SBS Entertainment)也因為這次的經驗,夫妻倆決定做試管嬰兒,經過一度辛苦的歷程後,成功再次懷孕,這次她長達40週都不敢出門,小心翼翼的保護胎兒,甚至形容自己就像「袋鼠媽媽」,最後成功在2016年生下女兒,也在2019年生下兒子。把重心都放在家庭的她,也對現場來賓與家庭專家表示「自己人生可能有95%都以小孩為主度過」,而近期積極復出的她,也讓人期待她不久後將會有戲劇或電影作品回歸螢光幕。
新任公務員難成家 時力籲鬆綁3年禁轉調
現行《公務人員考試法》規定新任公務員3年內不得轉調,但對異地就業的公務員難以顧及家庭,影響正值適婚、適生育年齡的公務員的成家意願,對此,立法院時代力量黨團今(8)日對此召開記者會呼籲鬆綁法規,幫助公務員成家、照顧家中老小。時力立法院黨團主任、鳳山區立委參選人陳惠敏指出,考量到異地就業衍生交通、搬遷及租屋等成本,勞動部對於一般勞工設有「跨域就業津貼」,但對於公務員卻設有服務3年內不得轉調之的規定,如果分發到外縣市,等於將面臨3年的跨域就業,無論是生活成本或者與家人分隔兩地,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時力高雄市議員林于凱更指出,已經接到多位公務員陳情反映,像是有一對台中到台北兩地相隔的公務員夫妻,太太一個人帶不足2歲的幼子,到後來嚴重憂鬱到需要看精神科醫師;也有新進人員因此一報到就請育嬰留停,對機關人力調度毫無幫助。陳惠敏引述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的新任公務員平均年齡約29歲,同年的國人平均初婚年齡男女分別為32.5歲、30.2歲,首胎平均年齡則為30.9歲,顯示初任公務人員幾乎都是在適婚年齡的區間。陳惠敏呼籲透過修正《公務人員考試法》,開放讓「家庭有疾病、懷孕、生產、父母病危、子女重症或其他不可歸責事由者,以及養育三足歲以下子女者」能夠不受「3年內不得轉調」限制。她強調,希望能在本屆立院最後一會期完成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