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
」 癌症 健保 藥華藥 截肢 白血病中國「小白村」驚爆大規模詐騙 數百名白血病患者救命錢消失「金額超過1.3億」
中國河北燕郊的陸道培醫院附近,有個被稱為「小白村」的區域,這個地方聚集大批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屬。但近期傳出,數百名病人的救命錢在一次詐騙中被捲走,受損金額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折合新台幣約1.3億元)。而實施這起詐騙的主角黃南(化名)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他用「配捐」的名義實施了這起詐騙。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黃南於2023年5月建立了一個名為「吉祥如意」的微信群。他向拉新成員進群的人支付200元的報酬,吸引了大量病友加入。群內成員參與的「配捐」項目聲稱,只要定期投入資金,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回報。例如,「5萬配1萬」的項目規定,每期投入5萬元,兩個月後即可獲得3萬元返金,每期淨賺1萬元。最初幾個月,這種運作模式維持著表面的穩定,參與者的本金和回報都能如期收到。但到2023年11月下旬,群內開始出現回款延遲的問題。同年11月25日,部分病友發現無法收到回款後,紛紛聚集到黃南的住處質問。黃南不斷撥打「財務」孟祥龍的電話,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拖延,最終電話徹底失聯。受害者們發現,所謂的「配捐」不過是黃南和孟祥龍操縱的龐氏騙局。從2023年11月起,黃南以「節省銀行流水」為由,改變了資金流向模式,讓參與者直接將錢轉給其他病友,而他則負責調度。事件發生後,許多受害者陷入絕望。有的人因無法支付醫藥費被迫停藥,有的人為了節省開支靠喝水充飢,還有人不得不放棄治療回到家鄉。受害者中有外賣騎手、低保戶和單親媽媽,他們大多經濟拮据,將僅有的積蓄甚至網貸籌來的錢投入「配捐」,如今血本無歸。報導中提到,居住在「小白村」內的白血病患者往往背負高昂的醫療費用。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移植費用可達人民幣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這還不包括後續的藥費和康復費用。雖然白血病已納入中國醫保的範圍內,但能報銷的比例有限,加上漫長的治療週期,病友們時常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黃南的背景讓這場騙局更具欺騙性。1988年出生的他,由於罹患白血病的關係,自己曾經歷過兩次骨髓移植。黃南以孤兒身份博取同情,並在群內發過自己的身份證照片。他甚至在自己移植當天仍在組織「配捐」,讓病友們深信她不會捲款逃走。許多病友認為,黃南不可能騙取他們,直到事發後依然無法接受。警方在接到報案後,對黃南進行了監視居住。黃南辯稱,他收取的錢大多用於「復投」,用新投資者的錢來填補舊投資者的回報缺口。黃南還提到有「基金會」作為背書,但警方調查發現,所謂的「基金會」並不存在。
廣東伯剪指甲破皮「發黑腫脹」慘截肢 醫揭惡化2原因
指甲變長就要修剪,但要小心剪到手指,嚴重可能要切除。中國廣東佛山有一名55歲老伯,前陣子在家中剪指甲,豈料竟將手指剪破,沒有看醫生而是自行敷藥,但手指不但沒好轉,反而惡化,最後不得不截肢。據《星視頻》報導,老伯是糖尿病患者,幾個月前在家剪指甲,不慎剪破了手指,傷口慢慢滲水、腫脹,他認為沒什麼大礙,就自行敷草藥,但情況卻愈來愈嚴重,只好到醫院就診。老伯透露,他去本地的醫院檢查,醫生看完搖頭,建議要把截肢,切掉整個手掌,但他沒有同意,「截肢就沒辦法掙錢了」。為了保住自己的手,輾轉來到佛山的醫院尋求治療,但結果依舊相同。老伯本身有糖尿病,因為傷口沒辦法修復。(圖/翻攝自微博)醫生表示,老伯來就診的時候,整隻手指的中遠端全是黑的,手背和前臂都是腫脹的,之所以這樣主因是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加上剪破手指遭細菌感染,血糖持續性飆高,老伯體內的蛋白和免疫其實量都很低,傷口沒辦法修復,這種情況一定要找專科醫生處理。經過手術保住手掌,不過感染的手指還是切除了。據了解,糖尿病患者若沒控制好血糖,就可能導致神經病變,特別是腳趾和手指,也容易產生潰瘍,當潰瘍愈深,細菌感染深入到骨頭,就會變成「骨髓炎」,骨頭壞死就連抗生素也救不回,最後只能動手術移除。因此一定要特別注意,別讓小水泡、小擦傷,演變成需要截肢的程度。
健保停復保制度取消、無人機考照門檻降低 12月相關新制一次看
目前時序已經來到12月初,本月政府各單位也頒發了不少相關新制規定,其中像是台鐵開放在線上換票,讓尚未領票的乘客可以透過網路變更搭乘的車次,健保局也取消了停復保制度。除此之外,交通部也降低了無人機的考照門檻。台鐵宣布,自2日上午9點起,將推出全新的線上換票服務,已付款但尚未取票的乘客,可以在網路上變更車次或票種,免除親臨現場排隊的麻煩。但台鐵方面也提到,使用Apple Pay、Google Pay等行動支付購票的旅客,暫時還無法享受這項便利。而在泰國旅遊部分,自12月1日起,旅客入境泰國6大主要國際機場前,需先申請電子旅行授權(ETA),後續只要掃瞄ETA的QR CODE就可通關。而ETA每次申請最長停留時間可達60天,期滿後可再延長30天。在無人機考照部分,交通部先前修正「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宣布自1日起實施,其中包括放寬操作證申請年齡限制從16歲降至14歲,並將操作證效期從2年延長至3年。規費調整方面,實體檢驗合格證從250元調升至500元,新設立的專業操作證收費500元,而普通操作證則維持250元。操作人員的基本級和高級術科測驗費用也從500元上調至1200元。無人機活動申請審查費用將改採分級收費制度。對於高度不超過400呎的飛行活動,許可期限為3個月,收費1000元;若飛行高度超過400呎,或在禁航區、限航區及航空站或飛行場周邊區域飛行,許可期限為2個月,收費2000元。農政機關的飛航活動許可期限為6個月,維持500元收費。飛航公告申請審查費則為每空域500元,政府機關執行公務且使用自有無人機及編制內操作人員者可免收費用。內政部日前也宣布,自12月2日起,民眾只要帶著手機等行動裝置,到全台任一戶政事務所,就可以臨櫃申請行動自然人憑證。未來辦理各項網路服務,就可免隨身攜帶實體憑證,透過手機就能完成身分識別和數位簽章。金管會先前曾公告,自12月2日起,盤中零股交易的撮合間隔時間,從原本的1分鐘大幅縮短為5秒鐘,交易效有望因此提高。衛福部宣布,將於12月23日停止健保的停復保制度。根據衛福部統統計過去5年平均每年約有13.6萬人辦理停保,2023年更高達23.1萬人。廢止停復保制度後,預估每年可增加保費收入23.6億元,其中政府補助8.5億元,不過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也可能增加約4.7億元。健保署也宣布自12月1日起,新增7種癌症的單基因檢測項目納入給付,包括實體腫瘤的大腸直腸癌(BRAF)、黑色素瘤(BRAF)、腸胃道間質瘤(KIT+PDGFRA)及甲狀腺癌不包含髓質癌(BRAF),以及血液腫瘤的多發性骨髓瘤(原位雜合檢驗)、B細胞淋巴瘤(BCL、第17對染色體缺失原位雜合檢驗、TP53)及T/NK細胞血癌與淋巴瘤(TCR)等,預估將有9,000多名癌症病人受惠,相關經費約1億元。健保署同時也修訂「孕產婦全程照護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新增妊娠糖尿病品質照護及產科醫師與助產人員共同照護服務。若孕婦在妊娠期間罹患妊娠糖尿病,可獲得胰島素注射的協助,並在生產後接受葡萄糖耐受試驗,而醫院若能讓產科醫師和助產人員共同照護孕婦,則每名個案除了原有的生產費用外,還可額外獲得12,000點的給付。預計每年將有2.1萬名孕婦受惠,相關經費約4,000多萬元。除此之外,有鑑於國際間的猴痘(Mpox)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台灣也不時傳出零星病例,因此疾管署決定自12月1日起,開放不符合公費接種資格、但經醫師評估具感染風險者自費接種猴痘疫苗。疫苗單劑費用為6,986元,完整接種需施打兩劑。目前提供自費接種的院所共有8家,分別位於6都的大型醫院或旅遊醫學合約醫院。最後便是將於14日上路的新版《精神衛生法》,這次修法重點放在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建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強化疑似病人的通報和危機處理機制,以及引入「強制住院」等措施,以保障病患權益。
衛福部12月新制即將上路 廢止停復保制度恐衝擊23.1萬人
目前時序已經來到11月底,在即將到來的12月,衛福部頒佈了多項新令,除了擴大猴痘疫苗的接種外,產婦照護方面也新增了妊娠糖尿病品質照護及產科醫師與助產人員共同照護服務。除此之外,健保制度中的「停復保制度」也即將於12月廢止,屆時恐衝擊23.1萬人之多。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關於健保的停復保制度將於12月23日停止,屆時國人無論是否出國,都必須持續繳交健保費用,不再能夠辦理停保。根據衛福部統統計過去5年平均每年約有13.6萬人辦理停保,2023年更高達23.1萬人。廢止停復保制度後,預估每年可增加保費收入23.6億元,其中政府補助8.5億元,不過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也可能增加約4.7億元。除此之外,健保署也宣布自12月1日起,新增7種癌症的單基因檢測項目納入給付,包括實體腫瘤的大腸直腸癌(BRAF)、黑色素瘤(BRAF)、腸胃道間質瘤(KIT+PDGFRA)及甲狀腺癌不包含髓質癌(BRAF),以及血液腫瘤的多發性骨髓瘤(原位雜合檢驗)、B細胞淋巴瘤(BCL、第17對染色體缺失原位雜合檢驗、TP53)及T/NK細胞血癌與淋巴瘤(TCR)等,預估將有9,000多名癌症病人受惠,相關經費約1億元。在孕產婦照護方面,健保署修訂「孕產婦全程照護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新增妊娠糖尿病品質照護及產科醫師與助產人員共同照護服務。若孕婦在妊娠期間罹患妊娠糖尿病,可獲得胰島素注射的協助,並在生產後接受葡萄糖耐受試驗,而醫院若能讓產科醫師和助產人員共同照護孕婦,則每名個案除了原有的生產費用外,還可額外獲得12,000點的給付。預計每年將有2.1萬名孕婦受惠,相關經費約4,000多萬元。在疫苗接種方面,由於國際間的猴痘(Mpox)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台灣也不時傳出零星病例,因此疾管署決定自12月1日起,開放不符合公費接種資格、但經醫師評估具感染風險者自費接種猴痘疫苗。疫苗單劑費用為6,986元,完整接種需施打兩劑。目前提供自費接種的院所共有8家,分別位於6都的大型醫院或旅遊醫學合約醫院。
流感重症死亡創10年同期新高 重症死亡率飆5倍
今年台灣流感疫情嚴峻,自10月以來已累積250例流感重症病例及41例死亡病例,創下近十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指出,隨著冷氣團接連來襲,疫情恐在12月進一步升溫進入流行期。微創手術重症醫師黃軒警告,流感一旦變成重症,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4到5倍以上。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許多看似健康的年輕人,由於抽菸、熬夜、飲酒及失眠等不良生活習慣,健康狀況惡化,更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流感病情加重。他感嘆「大家都認為季節性流感不會致命,但每年都有那些看似健康的年輕人,卻提早結束了生命」。黃軒還提醒,社區型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患者在社區中感染的肺炎,約5%至10%的患者病情會惡化,ICU患者死亡率更高達20%至50%。他指出,加護病房的肺炎重症個案,通常具以下共同特徵,包括未注射疫苗、慢性病、過度肥胖、孕婦、小於5歲的兒童以及大於65歲的老人。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肺炎鏈球菌能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主要包括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黃軒表示,肥胖年輕人及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病、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成人(19至64歲),罹患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風險可能是一般人的3到17倍,且感染肺炎鏈球菌後,這些患者原有的慢性病也可能因併發症加重。隨著流感疫情不斷升溫,黃軒強調「肺炎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的致命疾病」,免於重症和死亡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與流感這兩種疫苗。他呼籲高風險族群,包括幼童、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應及早接種疫苗,減少感染風險。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提醒,感染者是以「沒有打疫苗」為主,特別呼籲盡速接種流感疫苗,以免有更多的重症跟死亡的發生。
仁新白血病新藥獲FDA快速審查認定 董座:加速推進具潛力療法
仁新醫藥(6696)27日公告,旗下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新藥LBS-007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審查認定(Fast Track Designation),這是目前台灣第一家新藥公司取得的急性白血病快速審查認定,董事長林雨新博士表示,此認定為推進LBS-007具潛力的療法提供了加速途徑。仁新今天收盤價140.00元,下跌12.17元,跌幅達8.00%。仁新醫藥於2022年4月底由子公司Belite Bio(那斯達克股票交易代碼:BLTE)以每一單位發行價位6美元在那斯達克掛牌,目前股價來到64.02美元,下跌11.32美元,跌幅達15.03%。仁新指出,根據此項認定,LBS-007可獲得與美國FDA更頻繁的會議與書面溝通諮詢,在符合美國FDA相關條件下,將可再獲得加速核准(Accelerated Approval)與優先審查(Priority Review),並可在執行臨床三期試驗期間,透過滾動式審查(Rolling Review),先行提交新藥查驗登記申請(NDA)所需相關文件供審,除有助於加速未來美國藥證申請與審查之時程,亦有利於藥物及早上市。仁新總經理王正琪博士表示,在LBS-007臨床一期劑量遞增試驗中,目前所有劑量給藥的受試者都並未發生確定或極有可能相關的不良反應(Definitely or Probably Related Adverse Effects),這顯示出LBS-007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將為急性白血病患者帶來治療的新希望。LBS-007先前已取得FDA授予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孤兒藥資格認證,仁新也將藉由法規優勢為全球急性白血病病患加速藥物的開發及上市。
兒罹急性白血病…夫妻募款265萬治療費 5年後全歸還:不想欠別人
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中國安徽有一對夫妻,兒子5年前罹患急性白血病需要用錢,但因為治療費用龐大,只好在網路平台發起募款,結果籌得將近59萬(人民幣,下同),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事後一筆一筆退還給曾出手協助的好心人,實現善款「原路返回」。據《大皖新聞》報導,這對夫妻育有1對兒女,兒子2019年6月在高考中考了高分,排名全縣第35名,但不久卻診斷出白血病,就在收到學校錄取通知的同一天,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他沒能踏進高中校門,不得不開始求醫治療。由於家境不富裕,兒子的病情讓原本幸福的一家人走向絕望,經過放療、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排斥、感染風險、併發症困擾,總算挺了過來,但治療費100多萬,對他們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夫妻將募來的款項歸還好心人。(圖/翻攝自大皖新聞)對此,母親帶著極度悲傷的心情,在募款平台寫下文章,「如果我死1萬次能夠換我兒子平安的話,那我肯定去了,但孩子的病終究是在他身上,錐心之痛,痛不欲生」,結果感動眾多網友,短短2小時就籌到40萬,而拿到善款的當下,他們就決定未來會歸還,「就是單純地不想欠別人的,我們全家都支持這個決定」。到了2020年,終於有合適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兒子即將進行骨髓移殖時,母親又透過平台籌錢,這次籌到18萬餘元,2次募款的金額達58萬9092元,再次下定決心,「這些錢,我們一定會還」,因此致病同時,夫妻倆也拚命打工賺錢,外送、擺攤、打零工等,欣慰的是兒子回到學校後,讀書很認真,成績名列前茅。母親於今年11月8日,將賺來的錢一一還給當初的好心人,夫妻倆一直沒有忘記將近3萬名曾出手協助的網友,一直努力籌錢想還錢,「我只是完成了早就認準的一件事情,如今心裡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只希望全家人都能健康平安,過好當下每一天」。
男子退休仍時常覺得疲倦! 就醫檢查竟是「多發性骨髓瘤」惹禍
66歲的林先生糖尿病20年,退休後生活不規律,沒多久因腎病變而洗腎,外人覺得他很虛弱,他卻說他吃得很營養,只是疲倦痠痛,家人也自以為是退休症候群,卻被檢查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 (plasma cells) 癌。體內漿細胞大量增生 形成骨髓瘤細胞 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淑鈺表示,很多人退休後作息驟變,恐衍生更多疾病。對林先生抽血檢驗,發現其白蛋白與全蛋白的比例過低,進一步確認其體內漿細胞大量增生。這些不正常增生的漿細胞被稱為骨髓瘤細胞,骨髓瘤細胞會蔓延到許多骨頭,並且形成很多個腫瘤,稱之為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 常被延誤就診張淑鈺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癌,與白血病、淋巴瘤一樣,均是血癌的一種,常見的症狀是骨頭痛、疲倦、體重減輕、噁心等,好發於50至70歲的病患,男性多於女性,目前尚不清楚漿細胞出現癌變的原因。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以老人為主,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症狀主要為疲倦及骨頭痛,在臨床上也有其它個案是全身骨頭痛,卻視為老人家痠痛在所難免,因而延誤病情。作息不正常 恐增加罹患骨髓瘤風險張淑鈺醫師強調,林先生退休後先是糖尿病失控引發腎病變,再出現多發性骨髓瘤,雖然不能斷定如果沒退休就不會發生,但確實很多個案在退休後加重病情或衍生其他疾病,而且常是作息不規律,這情況值得退休的長者深思。
加國男子接受右腿截肢手術 麻醉醒來傻眼:他們鋸錯腿了
近日,加拿大發生一起嚴重的烏龍醫療事故,一名男子到醫院接受右腿截肢手術,然而當他從麻醉中醒來,卻發現自己被鋸掉的卻是左腿。目前,執行這項手術的醫院與當地有關部門已經對此展開調查。據《鏡報》報導,48歲的甘迺迪(Jason Kennedy)是一名漁民,他因為右腳疼痛和出血,在2024年10月23日前往加拿大曼尼托巴省(Manitoba)溫尼伯市(Winnipeg)的一間社區醫院「七橡樹綜合醫院」(Seven Oaks General Hospital)求診。在那裡,醫師判斷他的右腿感染了嚴重的骨髓炎,告訴他必須去大醫院為右腿進行截肢手術。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一種難纏的骨骼及骨髓組織受感染、發炎疾病,是骨折後常見之併發症,尤其是開放性、複雜的骨折。此類骨折常伴隨嚴重的軟組織破壞、血管破壞和組織腫脤,當骨頭內部血液循環遭阻斷時,便成為細菌滋長的溫床。早期骨髓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療,晚期必須手術治療,而且極難根治,嚴重甚至可能截肢。由於醫師向甘迺迪解釋,如果對此置之不理,他有可能會失去雙腿,因此他接受安排,在10月31日前往同樣位於溫尼伯市的另一間地區醫院「恩典醫院」(Grace Hospital)進行右腿截肢手術。然而,當他從麻醉中醒來,難以置信地發現,執行截肢手術的外科醫師竟然截錯了腿,他的右腿還好好留在身上,而他比較健康的左腿卻消失了,「我真希望這只是一場惡夢,我的右腿現在還在痛,就在我們說話的時候,它還在發痛。」溫尼伯市健康管理局(Winnipeg Regional Health Authority)的發言人通過電子郵件發表聲明,表示由於患者的隱私,他們無法對事件透露太多消息,但醫療團隊已經與患者會面、表達歉意,並且對後續的處理展開對談。發言人還補充說明,當局的醫療安全部門正在對這起事件進行審查,以尋找潛在的系統改進機會,審查結果將在調查完成後與患者分享。甘迺迪則表示,他收到了施行手術的外科醫生以及「另外2名同事」的當面道歉。他雖然對失去一條健康的腿感到難以接受,但最終仍選擇寬恕了對方。但他仍選擇公開此事,是為了喚起其他民眾的警惕,避免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重演。甘迺迪的母親伊馮娜‧楊(Yvonne Young)則告訴媒體,她為兒子展現的寬恕美德感到驕傲,但她還是認為醫院應對此負責,並且對兒子提供賠償,「他理當得到賠償,這是對他的傷害,而且『這太不應該發生了』。」她主張醫院應該為兒子提供義肢並承擔相關費用,以幫助兒子繼續生活。甘迺迪則表示,自己過去也曾在無家可歸的狀況下度過幾年,直到2023年才穩定下來找到住處,然而現在平白失去一條腿,而另一條腿也狀況不佳有待截肢,讓他對未來感到非常擔憂。
末期腎病的無聲危機!九成患者有「腎性貧血」 疲倦、頭暈別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慢性腎臟病是國人常被忽略的疾病之一,往往等到症狀出現時才發現已惡化至疾病中後期。對於末期腎病患者而言,腎性貧血是一個常見的挑戰。疲倦、頭暈、呼吸困難等貧血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長期下來還會增加心臟負擔,並影響其他器官功能。腎臟與造血息息相關 無法感測缺氧訊號造成腎性貧血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解釋,腎臟是人體造血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會感測血液中的氧氣量,當含氧量過低時,腎臟會釋放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來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然而一旦腎功能受損,腎臟無法有效感測到缺氧訊號,骨髓就無法正常製血,形成「腎性貧血」。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都是貧血的表徵,應及早留意,避免進一步惡化。腎性貧血治療選項:從傳統注射到HIF療法的革新過去,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依賴注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ESA)輔以鐵劑來提高紅血球生成,但效果易受慢性發炎影響。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現已有模擬體內低氧環境的口服藥物,透過藥物穩定HIF(缺氧誘導因子),能夠促進身體自然生成紅血球,為患者提供更多元的治療選擇。吳麥斯醫師表示,自1980年代以來,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是透過ESA注射直接補充紅血球生成素,但有時當ESA濃度過高,骨髓接收到的訊息可能不足以增加造血量。此外,腎病患者常伴隨鐵質缺乏問題,透析過程也會使鐵質流失,導致造血困難。隨著 HIF 療法的出現,這類藥物通過穩定細胞在低氧環境下的HIF反應,促使紅血球生成素的自然生成,使體內鐵質與其他營養物質更高效地被應用,並因為是口服藥物,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和便利性,較不受慢性發炎影響,是腎性貧血治療的一大突破。隨著藥物技術進步,現行的腎性貧血治療已包括ESA注射、口服鐵劑、靜脈鐵劑及新型HIF療法等多種選擇。這些治療選項各具特點,醫師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靈活搭配使用,提供更適合個別患者的療程。吳麥斯醫師指出,腎性貧血對慢性腎病患者是長期課題,治療選擇的多樣化不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讓醫師在面對患者個別需求時有了更多選擇。隨著藥物科技不斷演進,腎病患者在抗貧血治療上將擁有更佳的支持,持續改善生活品質。
藥華藥完成ET全球三期臨床試驗明年初解盲 林國鐘:盼造福罕見血癌患者
藥華藥(6446)今天(12日)宣布旗下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簡稱Ropeg,即P1101)之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全球多國多中心第三期臨床試驗(簡稱SURPASS ET)的最後一位受試者完成試驗,預計2025年初取得並公布評估指標之統計結果;之後將準備送件申請臺灣、美國、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多國ET藥證,有望成為未來營運加速成長的第二引擎。藥華藥今天以622元作收,下跌12.00元,跌幅達1.89%。10月營收9.1億元,年增67%,10月營收以罕見血癌新藥Ropeg的美國銷售為主,美國及日本市場業績持續成長。2024年累計營收已達75.9億元,年增89.40%。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表示,美國FDA自1997年以來已有20多年未批准治療ET的新藥上市,FDA正式批准Ropeg進行用於治療ET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已令人十分振奮,如今完成試驗更是達成一重大里程碑。Ropeg已讓全球許多PV患者受惠,同時擁有持續擴展用於更多適應症的可能性,我們有信心Ropeg可以造福更多MPN患者。Ropeg 為藥華藥自行研發生產之新一代創新長效型干擾素,至今已獲全球約40個國家核准用於成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患者,包括美國、日本、中國及歐盟等主要新藥市場。ET與PV同為骨髓增生性腫瘤(MPN),病人數亦相近。目前ET主要用藥是仿單標示外的愛治(HU),但研究顯示,2成ET 患者對HU不耐受或產生耐藥性;第二線用藥則是安閣靈(Anagrelide),也是唯一獲FDA核准的ET用藥,用於HU無效或無法忍受其副作用的病患。因Ropeg用於PV的臨床試驗結果正面,藥華藥遂與FDA會議討論後啟動SURPASS ET臨床試驗,以比較Ropeg與安閣靈用於ET的療效、安全性與耐受性,收案範圍含括美國、日本、台灣、韓國、香港、中國、新加坡與加拿大,共收入174位受試者。另外,Ropeg於美國及加拿大進行的無對照組之單臂臨床試驗EXCEED ET臨床試驗也已收案完成,在醫師與病人的熱烈迴響下收案踴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收案人數迅速超過原訂目標的64人,為控制收案人數才截止收案於91人,高達原訂收案目標的142%,顯示臨床研究機構對Ropeg顯著療效和安全性的高度關注,預計將非常有助於未來申請ET藥證。藥華藥預計2025年年初獲SURPASS ET臨床試驗評估指標之統計結果,之後將準備送件申請全球多國ET藥證,現正積極投入行銷前準備。Ropeg上市銷售至今已造福全球上萬名PV病患,推動藥華藥營收每季穩健增長,成績亮眼。未來Ropeg獲各國ET藥證後,有望成為藥華藥衝刺業績成長又一強大動能。
CAR-T細胞免疫治療給付滿周年 共45人通過「3.7億藥費健保來幫忙」
自去(112)年11月後,健保署將CAR-T細胞免疫治療納入健保已滿一週年。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說,「成人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或「25歲以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兩疾病,患者若經過兩線標準治療後,仍治療反應不佳或復發,即有機會符合CAR-T細胞免疫治療的給付標準,全台約100位癌友符合資格。根據健保署資料,今年有60人申請,健保過件率高達75%,共有45人成功通過,包含39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6例兒童或青少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每人819萬、共計約3.7億的醫療費用由健保支付。截至目前為止,已有33位患者已完成治療,包含29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4例兒童或青少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讓各界更雀躍的是,已使用CAR-T細胞免疫治療的患者,至今均維持良好的疾病控制。「感謝健保署與專家理解治療的急迫性,持續加速審查進度,從送件至核准平均僅要一至兩週,傾盡全力幫助癌末患者爭取治癒」,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柯博升理事長也鼓勵:「未能成功申請健保的個案,多是經過評估後,患者仍可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尚不需使用CAR-T細胞免疫治療;另外則是檢附資料不全,待補齊資料後即可再次申請,千萬別氣餒!」「健保給付通過後,自費藥價也大幅降低」,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李啟誠理事長接續分享:「國際間CAR-T細胞免疫治療單次費用要價1200萬至1500萬不等,在台灣自費治療有望減少680萬藥費,降價幅度高達45%;再加上台灣血液疾病治療經驗成熟,從檢測、治療可完善提供治療後的各種副作用控制與照護,更是吸引了各國患者特地到台灣治療。」以花蓮慈濟醫院為例,今年就各有一位七十歲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以及十四歲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癌童,特別從越南飛來台灣自費治療,無疑帶動了我國國際醫療發展,讓台灣的血液癌症治療持續於國際間發光。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副秘書長暨臺大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劉家豪副秘書長指出,國健署《民國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疾病,在男性、女性癌症發生與致死排行中排名均為第九與第十名,可見得這兩種癌症不僅發生率不容小覷,也嚴重威脅了國人性命。在這兩個疾病當中,又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為常見的類型。前者好發於兒童,後者則好發於中高齡者。雖然兩疾病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與疲勞、生長痛、腰痠背痛混淆,但事實上,病程可能惡化的極為快速,未即時就醫治療,可能在短短幾週、幾個月就會危及性命。劉家豪醫師進一步說明,確診後患者與家屬也不用過於擔心,根據臨床經驗統計,在第一線的高劑量化療合併標靶藥物療程後,約有8至9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6至7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疾病可獲得長期控制。劉家豪醫師說,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一旦第一線治療復發或是反應不佳,患者的治療就會變得相當棘手,壽命也將陡坡式下降。舉例而言,約有2成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會在第一線治療失敗或復發,而這群病患高達5至7成的癌童活不過五年,多數的癌童還是來不及長大。若檢視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約一半病患在第一線化療後復發或無效,此時這群病患更是有高達7至8成難以存活超過五年,此類醫學困境一直難以克服。劉家豪醫師鼓勵,近年來CAR-T細胞免疫治療問世,這種集結了基因、細胞、免疫治療等醫療科技於一身,屬於一種藥品,經過多國的大型臨床試驗,在治療成效與安全性上有保障。劉家豪醫師指出,CAR-T細胞製作需要先分離患者免疫細胞中的T細胞,再送往國外實驗室植入可以追蹤癌細胞標的的基因序列,將原本如同「普通士兵」的T細胞,轉變成有如「精銳兵」會辨認癌細胞標的之CAR-T細胞,並透過大量複製,打造一支可以精準殺滅癌細胞的戰隊。將這些CAR-T細胞回輸患者體內後,這群「精銳部隊」還可以在人體內生長,因此可以透過一次性治療達到緩解疾病的成效。治療反應不佳與復發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有8-9成的機率可以完全緩解;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則有4-6成可以完全緩解。病患可以不用接受強力的化療,也可以用此免疫細胞療法控制病情。現衛福部規定僅能在九家擁有專業團隊之醫學中心才可執行。李啟誠理事長指出,在健保支持下,CAR-T細胞免疫治療日益普及,也提醒患者,若治療期間發現治療反應不佳或出現復發的跡象,切莫對治療失去信心。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自己的治療期望,這有助於打造個人化治療方案,並積極遵循醫師的建議治療,便有機會擊退癌症陰霾,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8旬翁騎腳踏車暈眩跌倒! 送醫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一名80歲葉老先生日前在路上騎腳踏車時,突然一陣暈眩而不慎跌倒在地,被路人叫救護車送往醫院,經醫師檢查後發現老翁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隨即安排住院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65歲以上男性 初期症狀不顯著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白血病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第9位、女性為第12位,診斷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佔了三成以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陳筠方主任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好發於65歲以上男性長者,初期症狀不具特異性,容易被誤以為是感冒而忽視,因此許多患者是透過健康檢查等意外發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常見貧血、疲倦、莫名瘀青陳筠方主任說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主要是因為骨髓母細胞產生癌變,導致骨髓中芽細胞(Blast cell)大量增生。而芽細胞是白血球的前身,不具備正常白血球的功能,它的大量增加會擠壓到其他正常造血細胞的生存空間,導致紅血球及血小板的數量下降,患者進而出現貧血(疲倦、臉色蒼白、頭暈無力)、凝血功能下降(身體異常瘀青、流鼻血、牙齦流血)等症狀。不明原因發燒不退應盡快就醫治療 才有機會控制白血病由於白血病病程發展相當快速,盡快治療才有機會獲得控制。醫師會根據病人的整體狀況來做治療選擇,有化學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標靶治療及CAR-T等不同的治療方式。陳筠方主任表示,60歲以下會安排強度較高且密集的治療方式,並會考慮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而年紀較大且身體機能較不佳的患者則採取相對緩和的治療及輸血,達到病情控制並且改善生活品質。
案外案?首位用安樂死膠囊婦人 警竟發現脖子有勒痕
美國一名婦人上月成為首位用安樂死膠囊座艙「Sarco」結束生命的人,而如今卻有案外案,因為警方發現婦人脖子有勒痕,目前正調查是否為他殺。據每日郵報報導,64歲的美國婦女是全球第一個使用安樂死膠囊座艙「Sarco」的人,而警方稱在森林發現她,她的脖子有勒痕。設備製造商表示,婦女按下艙內注入氮氣的按鈕,在膠囊內缺氧最後死亡。報導稱,Sarco營運商The Last Resort的總裁威利特(Florian Willet)被逮捕,因為他涉嫌故意殺人,而警方突擊了現場,在座艙內發現女子屍體,逮捕了現場的幾個人,包括2名律師和一名攝影師。據悉,婦女有非常嚴重的疾病,身體劇烈疼痛,她希望在2年內死去。座艙發明者尼奇克表示,女子平靜地深呼吸,而艙內充滿了氮氣,這過程會加速她死亡。一名法醫認為,婦女頸部受了嚴重傷害。也有消息人士指出,女子有顱底骨髓炎,這會讓她的脖子出現類似勒痕。對此,該公司回應,女子免疫力受損,一直處於劇烈疼痛中。據《沃克斯蘭特》報導,婦女的兩個兒子完全同意媽媽的決定。據Last Resort的說法,女子只付了18法郎(約新台幣636元),支付了氮氣的費用,該公司的目標是讓安樂死0費用,而大多瑞士診所要付近台幣40萬的。◎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罹癌並非是中老年的專利 醫師:17種癌症「病患年輕化」比例增高
扣掉少部分無藥可治的絕症外,癌症可以說是如今最令人頭痛的疾病。但這在往年以為在中老年族群上比較容易發作的疾病,如今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稱,其實有17種癌症的患者逐漸年輕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日前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近期《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人員對美國超過2364萬名癌症患者的資料,以及超過734萬例癌症死亡案例進行分析後發現,在34種癌症中,有17種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群中發病率正逐年增加。黃軒醫師解釋,這些年輕人(1990年後出生)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較1955年出生的人高出數倍。其中,小腸癌的發生比率(IRR)達到3.56倍,甲狀腺癌為3.29倍,腎癌和腎盂癌為2.92倍,胰臟癌則為2.61倍。這意味著,這些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生率已經是過去的兩到三倍。此外,某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的增長速度也相當驚人。在25至29歲的年輕人中,胰臟癌的平均每年百分比變化(AAPC)增加了4.34%,小腸癌增加了4.22%。在35至39歲的人群中,腎癌和腎盂癌的AAPC也增加了3.93%。AAPC指的是某一特定時期內癌症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變化百分比,數值增加表示該癌症的發生率或死亡率每年都在上升。黃軒醫師也提到,雖然年輕人(25至49歲)罹患癌症的死亡率大多趨於平穩或沒有上升,但35至39歲的年輕女性若罹患肝癌及肝內膽道癌,死亡率每年增加了1.95%(95%可信區間為0.59%至3.34%)。研究指出,以下17種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膽囊和其他膽道癌腎癌和腎盂癌胰臟癌多發性骨髓瘤胃癌(非賁門)睪丸癌白血病女性胃癌(賁門)小腸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非HPV相關的口腔和咽癌男性肛門癌卡波西肉瘤其中,有10種癌症與年輕人肥胖密切相關,包括大腸直腸癌、腎癌和腎盂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賁門胃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以及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這強調了控制體重對於降低癌症風險的重要性。而以下9種癌症,在老年族群中發病率下降,但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中卻是明顯上升。這些癌症包括: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子宮內膜癌大腸直腸癌非賁門胃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卵巢癌睪丸癌男性肛門癌男性卡波西肉瘤其中1990年後出生的人,罹患卵巢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75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2%;罹患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30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69%。這些資料顯示,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癌症發病率再次攀升。黃軒醫師表示,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熬夜、吸煙、飲酒等現代生活方式,是導致這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增加的主要原因。加工食品、高油脂、高鈉、高糖的飲食習慣,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面對如今的情況,黃軒醫師建議年輕人應該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保持規律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避免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熱量食物。同時,加強癌症的早期預防和篩查也相當重要。
再生醫療和迅上半年EPS 1.68元 16日收盤漲逾9.21%
專注再生醫療的和迅(6986)在這5年繳出的成績單突出,在細胞療法、細胞儲存領域同業裡,2024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達1.68元居亞軍之位,9月27日將召開今年第一次股東臨時會並全面改選董事,董事長温政翰期盼未來董事會涵蓋新藥、醫材、通路、財務各領域專才,以MIT台灣技術打群架、進軍世界盃。和迅於2023年9月7日以每股58元參考價登錄戰略新板交易,同年11月29日轉登興櫃一般板(11/29日股價69.4元),於今年9月16日收盤價為78.50元,上漲了6.62元,漲幅達9.21%。和迅董事長溫政翰因其父親溫慶玄(和迅創辦人、榮譽董座)治罹癌接受「幹細胞治療之旅」成效意外改善家族的心血管疾病後,將赴美治療罕見的多發性骨髓癌接受的異體幹細胞引進到台灣而創辦和迅。和迅董事長温政翰表示,和迅運用「人類來源臍帶間質幹細胞」的培育技術以及GTP實驗室細胞製備廠、建置超過十公升等級的免疫細胞與幹細胞生產平台、百公升級的外泌體產量、以及每日超過一萬劑的再生醫療製劑產能,來延伸發展包括原料開發,申請IND到執行試驗用藥所需之生產設備、開發技術、細胞培養之各項CMO/CDMO等,甚至協同客戶一同佈局全球銷售等市場範疇領域。以截至目前前8月CDMO/CMO、技術授權之營收比重來看,分別為43%、55%,其中,CDMO/CMO的絕對金額業績已明顯較去年同期成長86%,細分細胞產品種類來看,外泌體、幹細胞、免疫細胞分別占58%、30%、10%,堆疊了公司前8月營收繳出1.82億元、年增262%的優異成績。從生策會近期公布之2024年上半年台灣生醫產業九大領域企業排名中,和迅在細胞療法、細胞儲存領域中,以營收1.33億元的規模登第四名;若以上半年稅後淨利與EPS來看,則分別以7,727萬元、1.68元居亞軍。
娛樂報報/陸弈靜揮別血癌陰影活力滿滿 揪喜翔嗑火鍋逗鸚鵡當頑童
65歲「金鐘視后」陸弈靜熱愛演戲,在《有生之年》、《不夠善良的我們》以及盧貝松監製新片《台北追緝令》都有她的身影。近來她傳出健康亮紅燈恐有罹患血癌風險,不過時報周刊CTWANT在台北市大安區巧遇她與喜翔等人聚餐,看起來氣色紅潤,開心逗弄店家鸚鵡,活力十足。陸弈靜用餐結束後與喜翔及年輕演員們一同在店外抽菸聊天。(圖/本刊攝影組)上月7日晚間7點多,陸弈靜身穿碎花洋裝,與約10來人齊聚在大安區某火鍋店的包廂用餐,其中還有喜翔及幾名年輕演員。用餐期間,幾人偶爾走出包廂,到店外抽菸聊天。眾人在晚間10點多結束聚餐,大夥兒在門口聊天。陸弈靜看見一旁的鸚鵡,開心逗弄鸚鵡、互動,隨性自在的頑童模樣相當可愛。陸弈靜在店外開心逗弄鸚鵡,模樣相當可愛。(圖/本刊攝影組)65歲陸弈靜去年做身體檢查,透露原本只是想割痔瘡,意外檢查出血小板低下,有罹患血癌風險,醫生建議做骨髓穿刺做進一步檢查,遭她婉拒,怕萬一穿刺不好有什麼意外。當時體力大幅下滑的她,改成多曬太陽、運動、走山路,身體狀況也跟著恢復不少。去年她加入盧貝松監製新片《台北追緝令》演出,跟著路克伊凡斯、「韓哥」姜成鎬、桂綸鎂一起在基隆拍戲,片中她飾演桂綸鎂的外婆,性格堅毅又聰明,演技與好萊塢明星相比一點都不遜色,表現十分亮眼。
車禍左膝關節積水、疼痛! 「自體骨髓幹細胞」重建膝健康
32歲的黃先生因車禍造成左膝重創,長期飽受劇烈疼痛和關節積水之苦,生活品質大幅下滑。經過深思熟慮,他選擇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短短半年後,黃先生的症狀獲得顯著改善,不僅擺脫疼痛困擾,還能重拾運動樂趣,擁抱充滿希望的生活。突破性細胞療法 造福軟骨缺損亞東醫院骨科部副院長張至宏醫師詳細闡述了細胞治療的過程:首先在局部或半身麻醉下,從患者骨盆抽取骨髓幹細胞。這些珍貴的幹細胞隨後在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的實驗室中精心培養、增殖,最終形成名為Kartigen的軟骨修補移植物。最後,醫療團隊透過關節鏡或微創手術,將這些修補物精準植入患處,促進軟骨修復。軟骨缺損及時修補 新式治療更明朗 林凱旋醫師強調,軟骨缺損雖不等同於退化性關節炎,但若置之不理,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關節問題。相較於傳統的微骨折手術和馬賽克鑲嵌術,Kartigen軟骨修補移植物具有獨特優勢,不僅能在不損傷自體軟骨的前提下修復大面積缺損,還能生成與天然軟骨極為相似的組織。生活質量和膝關節功能均顯著改善 證實細胞治療成效卓越治療半年後,黃先生的康復進展令人振奮。他不僅恢復了正常行走能力,還可以自如地蹲下和跑步,困擾已久的關節積水問題也徹底消除。根據術後追蹤評估,黃先生的生活質量和膝關節功能均獲得顯著提升。他的日常生活和運動時疼痛指數(VAS)都從3降至0,意味著完全告別疼痛。此外,他在膝關節損傷及骨關節病治療效果評估(KOOS)和膝關節功能評分(Tegner Lysholm)中均達到滿分,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主觀膝部評估(IKDC)亦接近滿分。MRI MOAKS評分更是從32分大幅改善至14分,充分證實了治療的卓越成效。
男子患下咽癌!治療後突吞嚥困難 「正子檢查」成功揪主因救回一命
57歲陳先生罹患下咽癌第二期,歷經手術、多次輔助化療和放射治療,近期因為吞嚥困難達一週以上,到醫院就診。經鼻咽喉鏡檢查未見異常,電腦斷層(CT)亦僅顯示先前治療後的變化。透過氟-18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 (FDG PET/CT scan) 卻發現有可能是致命的頸椎感染,因此立刻安排至急診,並接受磁振造影(MRI)檢查,確認為頸椎骨髓炎伴硬膜外膿瘍。由於陳先生接受正子檢查當天病情即迅速惡化,合併有肢體無力症狀,因此緊急接受減壓和引流手術,在術後以静脈抗生素治療,四個月後順利出院。化放療引起頸椎骨髓炎 罕見卻恐急速惡化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正子中心黃玉兒主任表示,雖然化放療引起的頸椎骨髓炎和硬膜外膿瘍相當罕見,但病情可能迅速惡化,甚至造成致命後果。CT上觀察到椎管內有氣體是一項重要的放射線影像發現,相關的感染,例如椎骨骨髓炎、壞死性筋膜炎或氣體形成性硬膜外膿腫,可能危及生命。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對於防止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包括:四肢癱瘓和呼吸衰竭)非常重要。然而,由於症狀缺乏特異性,脊椎感染的診斷延遲仍是一個關鍵問題,通常導致預後不良。最近的研究發現,正子檢查在診斷脊椎感染方面表現出與MRI相當的高靈敏度和特異性。「正子掃描儀」雙機一體 更精確找出病變所在黃玉兒指出,目前正子掃描儀大多為雙機一體的高科技影像儀器,結合兩種掃描-PET scan及低劑量CT scan,前者提供細胞代謝的分子影像,後者則協助定位病灶的正確解剖位置,PET/CT scan同時結合了兩者優點,可以更精確地找出病變所在。陳先生的病例,結合病史和臨床症狀,並將正子攝取病灶與CT的發現結合起來,早期識別危急的頸椎感染,解除致命危機。
法式景觀餐廳、花藝品牌強強聯手 將森林綠意搬上夏日餐桌
雖然已過立秋,但秋意未濃、暑氣仍盛,此時餐廳推出的新菜仍有不少以綠意發想,以此為風味組合增添清新或在擺盤中營造繽紛視覺感。像是位於台北微風南山的高空景觀餐廳MiraWan Eatery於近日推出夏季新菜,行政主廚Josh(鄭裕錞)與甜點副主廚Tony(洪御軒)攜手透過午、晚間套餐及下午茶詮釋他們心中的「夏日後花園」,此次更跨界與花藝品牌「煙花蕨醒」主理人曾建銘合作,將花藝設計的陳列與料理巧妙結合,打造全新的視覺體驗。行政主廚Josh提到,每次於MiraWan出餐時,都可透過餐廳落地窗見到窗外的象山景致,因此他嘗試將「森林與山」的元素融入夏日料理之中,更挑戰選用不同以往的食材,希望從中呈現對山林的想像。以晚間套餐為例,輕巧放置在綠意方盒上的3款開胃小品「瑪莎拉」、「肉桂」與「杜松子」,一上桌便帶來濃厚的森林氛圍,首先品嘗的「瑪莎拉」復刻印度街頭小吃Pani Puri,內含台灣青芒果醬、栗子泥、瑪莎拉燉菇泥、是拉差辣椒醬共4種醬料,酸、甜、辣多重風味交織,再加入荸薺與菊芋增添口感;「肉桂」則於松子奶醬湯球鋪上紅酒、肉桂醃製的葡萄及巴薩米克醋製成的小晶球,味道豐富而立體;最後入口的「杜松子」則以經典調酒Gin Tonic為靈感,咬破後可品嘗到自製無酒精的琴酒、青蘋果、小黃瓜與通寧水,還有跳跳糖在口腔內彈跳,帶來不少趣味。「法國魚子醬 酸奶 綠豆蔻」以香水銀耳和濃郁的山羊乳酪冰淇淋相互映襯,形成巧妙平衡,並撒上些許綠豆蔻粉增添風味。(圖/魏妤靜攝)「日本鯖魚 鮭魚卵 香料脆片」以微酸的白椪醋提味,讓香料脆片的風味與鯖魚的鮮美相互呼應。(圖/魏妤靜攝)接續的「法國魚子醬 酸奶 綠豆蔻」以香水銀耳為主角,下方鋪著烤無花果與草本食材,周圍以甜白酒茉莉木耳凍襯托,提升了清爽感;香料亦是與森林呼應不可或缺的元素,盤飾如畫筆塗抹的「日本鯖魚 鮭魚卵 香料脆片」,亮點是以肉桂與陳皮製成的香料脆片,透過其獨特香氣適度與日本鯖魚菲力融合,鯖魚中間又鋪上以法式傳統手法燜煮的法國韭蔥、全程不使用一滴油或水,使食材鮮味得以保存。「高山高麗菜 澳洲冬季黑松露 康提起士」保留爽脆又略帶焦香的口感。(圖/魏妤靜攝)「緬因龍蝦 迷你蘿蔔 咖哩」點綴以蔥油拌過的西谷米,帶來有趣的顆粒感。(圖/魏妤靜攝)頗能詮釋山間清新意境的「高山高麗菜 澳洲冬季黑松露 康提起士」,是將嚴選台灣高山高麗菜烙烤至半生熟,並夾入香濃的澳洲黑松露與康提起士,搭配蘿蔓和甘甜的鳳梨雙醬,為炎炎夏日帶來一抹清爽;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以咖哩及多種香料調製醬汁的「緬因龍蝦 迷你蘿蔔 咖哩」,有別於法式澄清湯常以雞或牛肉為主軸,主廚以「魚」為重點製作的法式澄清湯為基底,藉此突顯龍蝦鮮甜,在味覺上展現出深度與層次。以香草苗、綠酸模與金蓮葉呈現綠意的「澳洲小牛胸腺 火烤綠蘆筍 綜合香草」,搭配酥炸過以雞高湯熬煮的冬瓜,加上黑胡椒注入木質調香氣。(圖/魏妤靜攝)5分熟的「澳洲和牛紐約客 茄子 羊肚菌」頗具嚼勁,除了醬汁還可搭配濃郁鹹香的赤味噌茄子泥。(圖/魏妤靜攝)接續的「澳洲小牛胸腺 火烤綠蘆筍 綜合香草」打破大家對小牛胸腺的既定印象,經過牛奶浸泡並靜置一晚去腥後以低溫烹調,並以雞高湯與台南特產冬瓜糖熬製成的醬汁反覆刷烤入味,微甜風味讓人聯想到串烤或港式叉燒;主菜「澳洲和牛紐約客 茄子 羊肚菌」嚴選來自澳洲的全自然放牧和牛,油脂豐富、肉質緊實,淋上以煙燻骨髓與羊肚菌調製而成的醬汁,讓深沉香氣與和牛相互交織;套餐甜點「南杏 哈密瓜 苦瓜」更讓人不忍破壞,特別的是在上桌時會放上以哈密瓜、佛手瓜與苦瓜製成的瓜果冰沙,融合薄荷油醋醬,清爽中又略帶苦味。套餐甜點「南杏 哈密瓜 苦瓜」以糯米香草布丁為基底,再鋪上杏仁奶凍、麝香葡萄與桂花接骨木凝凍。(圖/魏妤靜攝)下午茶套餐從外觀到與「煙花蕨醒」的花藝裝飾合作,處處展現花園般的浪漫氛圍(左,980元起),右為主甜點「香檳白桃優格乳酪慕斯」。(圖/魏妤靜攝)除了帶有枝頭綠意的套餐甜點,甜點副主廚Tony(洪御軒)也以「花」為靈感替人氣下午茶套餐進行升級,其中三款一口小甜點皆以不同花卉為發想,淺綠色可麗露的「茉莉花」藏有以黃肉哈密瓜製成的流芯凍,搭配牛奶與茉莉花冷泡茶的內餡,清新甜美;以「紫羅蘭」發想的馬卡龍則以綜合莓果為餡,風味酸甜;在花園中不可缺少的「泥煤」則以蒙布朗作為代表,將柚香沙布列作為底層,層層堆疊咖啡布蕾、黑糖凍與焙茶香緹,透過焙茶提升了栗子香氣。此外,下午茶套餐的主甜點「香檳白桃優格乳酪慕斯」如雲朵般輕盈,在白巧克力淋面下疊加草莓白桃奶餡、香檳白桃凍及優格乳酪慕斯,綴以白酒蜂蜜凍與時令水果,十分爽口清新。京翠港式飲茶邀請代港點藝術家鍾貴照嚴選台灣在地食材,設計多款精緻繽紛的港點。(圖/高雄萬豪酒店提供)同樣滿眼繽紛、宛如小巧藝術品的還有高雄萬豪酒店京翠港式飲茶9/1起將展開的「潮流港點嘉年華」。高雄萬豪禮聘擄獲港台名流味蕾的香港名廚鍾貴照客座,被外媒譽為「港點魔術師」的他,以天然食材為調色盤,傾心設計每一道港點的造型與色彩。像在此次推出的8道港點中,包裹著蝦仁、胡蘿蔔、綠花椰與馬蹄的「彩鳳珊瑚魚餃」,不只捏製出金魚游水的模樣,更以橘、紅、白、綠的撞色營造亮眼的視覺感;還有「松仁野菌石榴粿」使用工法繁複的水晶餃子皮,在石榴般的袋狀外型下還填滿冬菇、杏鮑菇、百靈菇、松子及黑松露等餡料,蕈菇香氣濃厚、綴以雞蛋絲畫龍點睛;色彩鮮艷的「甘筍鮮蝦鳳眼餃」則以胡蘿蔔調製出天然橘紅色外皮,再填入石斑魚肉、蝦肉、芹菜、黑松露及魚卵,完整封存海陸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