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幹細胞
」車禍左膝關節積水、疼痛! 「自體骨髓幹細胞」重建膝健康
32歲的黃先生因車禍造成左膝重創,長期飽受劇烈疼痛和關節積水之苦,生活品質大幅下滑。經過深思熟慮,他選擇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短短半年後,黃先生的症狀獲得顯著改善,不僅擺脫疼痛困擾,還能重拾運動樂趣,擁抱充滿希望的生活。突破性細胞療法 造福軟骨缺損亞東醫院骨科部副院長張至宏醫師詳細闡述了細胞治療的過程:首先在局部或半身麻醉下,從患者骨盆抽取骨髓幹細胞。這些珍貴的幹細胞隨後在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的實驗室中精心培養、增殖,最終形成名為Kartigen的軟骨修補移植物。最後,醫療團隊透過關節鏡或微創手術,將這些修補物精準植入患處,促進軟骨修復。軟骨缺損及時修補 新式治療更明朗 林凱旋醫師強調,軟骨缺損雖不等同於退化性關節炎,但若置之不理,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關節問題。相較於傳統的微骨折手術和馬賽克鑲嵌術,Kartigen軟骨修補移植物具有獨特優勢,不僅能在不損傷自體軟骨的前提下修復大面積缺損,還能生成與天然軟骨極為相似的組織。生活質量和膝關節功能均顯著改善 證實細胞治療成效卓越治療半年後,黃先生的康復進展令人振奮。他不僅恢復了正常行走能力,還可以自如地蹲下和跑步,困擾已久的關節積水問題也徹底消除。根據術後追蹤評估,黃先生的生活質量和膝關節功能均獲得顯著提升。他的日常生活和運動時疼痛指數(VAS)都從3降至0,意味著完全告別疼痛。此外,他在膝關節損傷及骨關節病治療效果評估(KOOS)和膝關節功能評分(Tegner Lysholm)中均達到滿分,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主觀膝部評估(IKDC)亦接近滿分。MRI MOAKS評分更是從32分大幅改善至14分,充分證實了治療的卓越成效。
銀髮族癌症「CAR-T治療成功首例」 難治型淋巴癌腫瘤全消失
今年71歲的蔡伯伯,一年半前赫然發現頸部淋巴腫大,原來不以為意,在家人提醒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門診,經檢查後被診斷罹患瀰漫性大B淋巴細胞癌,由於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癌是高惡性度腫瘤,屬於難治型,其病程進展非常迅速,如未及時治療得宜,病人可能在幾個月或1-2年內就會有生命危險之虞,萬不可拖延與輕忽。蔡伯伯在經歷第一線治療後,不到一年淋巴癌就復發,使用數次第二線的化療與標靶治療也無法完全根除腫瘤,困境中再接再厲,經過與中醫大附醫內科部副主任暨淋巴癌團隊負責人葉士芃醫師深入討論,蔡伯伯與家人於今(2023)年2月決定接受全球淋巴癌新治療方式- CAR-T細胞治療法。葉士芃醫師協助導入國際高規格品質、也是國內唯一核准上市的CAR-T細胞治療,整體治療過程非常複雜,須先在醫院內以高規格品質管控認證的實驗室將病患血液中的免疫T細胞收集足量並做濃縮冷凍處理,全程低溫運送到國際大藥廠坐落於瑞士的細胞工廠,經過基因轉殖處理並大量複製後,培養出具有能準確並持續獵殺癌細胞的CAR-T細胞大軍,之後再度冷鏈運輸回台送醫院移植給病人。同年3月底,蔡伯伯住院接受前導性化學治療,緊接著進行CAR-T 移植,住院約兩週後就順利出院。CAR-T移植後一個月,以正子斷層造影(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以下簡稱PET )精密追蹤,蔡伯伯的難治型癌細胞「零檢出」。中醫大附醫內科部副主任暨淋巴癌團隊負責人葉士芃醫師指出,蔡伯伯的成功案例,是國內醫界以CAR-T治療癌症成功的第二例(第一例為孩童血癌),然而,在七旬長者是首例成功,在長者年齡細胞條件相對艱難挑戰以CAR-T成功打擊難治型淋巴癌,屬難能可貴。也讓CAR-T治療長者癌症成功帶來機會,提供蔡伯伯更好的醫療效果與生活品質。葉士芃醫師指出,淋巴細胞在免疫系統極為重要,當淋巴惡性癌化後形成癌症為惡性淋巴癌。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是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亞型,國內約有9成淋巴癌患者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國民健康署 2020 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國內最新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十,平均每 10萬人有8.1人發生;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男性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第十(每10萬人有6.5人死亡),女性十大癌症死因則排名第九(每10萬人有5人死亡)。葉士芃醫師進一步分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好發於中高齡者,因病程發展快速且無規律,治療難度高。目前第一線的主力治療為化療加標靶,儘管治療成果佳,但仍有4成左右的病人治療反應不佳或復發。進入第二線治療階段時,需要加強化療強度或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但對於身體機能較差的中高齡者;高強度的化療或骨髓幹細胞移植有較高的風險,不是每個病人都能承受此種治療,且如果移植前無法有效控制淋巴癌,移植效果也不佳。細胞免疫療法CAR-T對此一困境帶來的突破性改變!葉士芃醫師說,根據臨床研究結果,透過細胞免疫療法CAR-T,逾5成難治型或復發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癌細胞能有效被殲滅,且經過兩年以上的追蹤,有治療反應者仍有6成能維持沒有腫瘤復發。與過往傳統化學治療效果相比,病人治癒與長期穩定控制疾病的機率大大提升。因此,2017年8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全球首個細胞免疫療法CAR-T,用以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與「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此開創性癌症治療將全球醫學進展推進到下一個里程碑,開啟再生醫療的新紀元。衛生福利部也在2021年10月核准台灣首張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張免疫療法CAR-T藥物許可證,此CAR-T細胞療法也是已通過數個大型臨床試驗驗證的標準治療。葉士芃醫師說,淋巴癌常見的6大症狀有燒、腫、癢、汗、咳、瘦。其中臨床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腫,例如,脖子、腋下或腹股溝長了一顆東西,病人往往能觸摸得到淋巴結節或腫塊,也就是淋巴結腫大。此外,臨床表現還包括食慾不振,精神倦怠、發燒,夜間盜汗及體重減輕。葉士芃醫師進一步分析,淋巴癌細胞也可能侵入骨髓,伴有血球低下或不正常之白血球出現等病徵,葉醫師呼籲發現上述病徵者,應儘快到血腫門診接受詳細檢查,千萬不可拖延,以免病人錯失治療黃金期,並指出,癌症是個多變的且複雜的疾病,細胞免疫療法CAR-T是癌症治療的生力軍,卻也不是每個病人、每種疾病狀況都適合採用CAR-T治療,要有完美的配套計畫與團隊照護,才能提高成功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指出,有鑑於細胞免疫療法CAR-T是全球癌症治療趨勢,中醫大附醫數年前全力籌措GTP實驗室及引進國際細胞治療品質管理系統,率先成為台灣可正式提供臨床使用的細胞免疫療法CAR-T之醫學中心。對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與「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人而言,即刻起已能掌握治療時機,無須遠赴國外治療或是苦等待療效與安全性尚未確定的臨床試驗、恩慈名額。
血癌兒又發病「急尋當年捐贈者」!父曝最新進展:恩人應該得知了
一名劉姓父親在臉書發文求助,由於孩子罹患T-ALL白血病(又稱血癌),幸虧2年前獲得恩人捐贈周邊血才得以續命,怎料孩子今年血癌再度復發,急需當年的捐贈者再度救命,希望透過網路力量找到對方,後來劉父也撤文並指出,「已經獲得正常管道的大力協助。」對此,他今(14日)再度透露最新發展。劉父周三(12日)在臉書曬出一張暖心小卡,並發文透露「如果您對這張卡片感到熟悉,您就是我要尋找的人」,原來孩子罹患白血病,幸好2021年配對成功幸運獲得周邊血救命,「但他今年年初病情再度復發,經台大醫生判斷後,建議他要到國外尋求CAR-T治療,由於國內2位合格的捐贈者因為家庭因素無法捐贈,因此需要您(恩人)再度捐贈淋巴球」,礙於法律規定,院方無法提供捐贈者的相關資料,他只能透過網路途徑尋找當年的恩人。貼文曝光後,立刻湧入大批熱心網友轉發,劉父昨(13日)再度發文曝喜訊,「目前已經獲得正常管道的大力幫忙,先前文章一併撤下」,並向網友們致謝。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劉父今(14日)受訪時表示,透過臉書發文求助實屬無奈之舉「沒有別條路可以走」,而當年的捐贈者應該已經得知此消息了,如今也收到許多回饋表明願意驗血,目前則「被動」等待大家捐血,期盼完善資料庫後,不僅自家孩子能獲得救治,也能讓更多病友受益。對此,慈濟醫院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表示,院方已經收到對方主治醫師申請啟動骨髓捐贈配對,將盡全力協助媒合與治療。
抗癌第一步靠「診斷」! 1方法避免治療痛苦漫長又無效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且已蟬聯榜首40年,民眾一聽到癌症就聞之色變,聽到需切片診斷,未來治療還須面對各種副作用更是心慌而無能為力。不過隨著科技進步,可以藉由血液中各種細胞,透過擴增技術達到診斷、治療效果。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林凱信醫師表示,造血幹細胞一直是醫學研究核心之一,因為可做為將來針對許多疾病皆可以運用的幹細胞治療。癌症診斷要精準、正確 不讓治療白費癌症治療常面臨各種副作用,若是從第一步「診斷」不夠精確,漫長的抗癌治療就容易白費,林凱信醫師表示,診斷正確是治療的第一步,選對癌症檢測方式相當重要。癌症診斷需先透過身體檢查、影像檢查,再進一步對腫瘤進行切片確立診斷,但傳統切片往往具侵入性而且有風險存在。切片大部分需要局部麻醉,最常是抽骨髓、淋巴結,若是在肺臟、肝臟或是腸胃道就要內視鏡切片,一定要取得腫瘤組織檢體,且切片或多或少都有些風險,不然會有誤診可能。隨著科技進步,切片方式有了新的發展,像「液態切片」透過抽血取得腫瘤細胞後將細胞擴增,不僅能用於診斷,還能用於免疫細胞訓練、藥敏測試、基因分析等,發揮更大的功用。林凱信醫師提到,有了新技術僅需抽血,能避免過往病人聽到要切片就嚇到拒絕,比較沒有侵入性,接受度也比較高。▲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林凱信醫師造血幹細胞治療已獲核准 挑選儲存機構注意「這三點」目前衛福部已核准造血幹細胞移植應用於惡性腫瘤、血液功能異常與免疫功能異常疾病,其中周邊血造血幹細胞是免麻醉非侵入式的取得方式,較傳統骨髓幹細胞更常用於臨床治療。知名預防醫學陳炯瑜醫師也特別提醒,周邊血造血幹細胞治療要有好的效果,挑選儲存機構三要點:幹細胞本身的活性、凍存後的幹細胞存活率,以及專業醫學團隊,這三要素缺一不可。如果想要有較好的幹細胞活性,陳炯瑜醫師建議,可以趁年輕時進行幹細胞儲存,越年輕,細胞的活性、數量、品質就越好。而採集到活性良好的幹細胞後,要能夠用於臨床治療,凍存後的存活率是關鍵,因為當幹細胞回輸到體內,只有活著的幹細胞才能發揮分化與修復的能力,陳炯於醫師指出,這也是為什麼相關監理與認證機構會針對活性率需達90%以上要求的原因。而從幹細胞的採集到使用,都需要有專業人員進行完整嚴密的掌控,以及醫學領域的臨床醫師與專家的密切合作,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趁年輕為自己做好健康風險管理!趁年輕、健康時及早檢測、儲存幹細胞,為自己與家人留一份健康上的安心保障在這人口老化、文明病、各類型腫瘤及慢性病好發的時代,幹細胞儲存不只自己能使用,直系血親的配對機率為1/4,旁系血親的配對機率為1/10,趁身體健康與年輕時儲存周邊血幹細胞,是替自己及家人的未來多一個治療疾病的選擇,做好健康風險管理。
北榮「智慧化血液暨骨髓移植中心」啟用 科技讓病房更人性化
依據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統計,今(111)年1至10月國內外有超過1600位患者尋求非親屬幹細胞捐贈者的配對,約有200位患者獲得血液骨髓幹細胞移植,為因應國內外患者治療的需求,把握黃金治療期,臺北榮總特別整建「智慧化血液暨骨髓移植中心」於今(23)日啟用。陳威明院長表示,在當實習醫師時即立志要成為血液腫瘤科醫師,但下鄉跟著外科學習,因緣際會成為骨科醫師。臺北榮總骨髓移植曾締造許多輝煌紀錄,包括亞洲首例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國內首例ABO血型不合異體骨髓移植、非親屬間骨髓移植,成人及小孩非親屬多源臍帶血移植等,全新的骨髓移植中心將以最新穎的設備,提供病友全方位的照護。臺北榮總血液科蕭樑材主任說明,智慧化血液暨骨髓移植中心設置8間無菌病房,空間增大1.5倍,每間病房都有對外窗,藉由陽光照拂可穩定病人情緒;為方便探視並維護病人隱私,特別裝設「探視窗防霧科技玻璃」,可選擇屏蔽或透明;另設置「智慧床墊」,病人離床發出警示,提醒護理站人員;每床都設有「生理監視器」,連結護理站,即時掌握病人各項生理資訊;以電子版取代紙本紀錄病床資訊,呈現醫囑(如禁食、限用飲水量等告示),方便提醒病人;特製物品傳送送箱,醫療人員定時集體進出,保持無菌環境,降低感染風險,透過各項智能系統,提升病人安全。臺北榮總於民國73年(1984)成立骨髓移植病房,由血液科、小兒血液科、輸血醫學科、放射腫瘤科、感染科、免疫科、社工室、營養部及護理部專業人員組成幹細胞移植團隊,除進行「全相合」幹細胞移植技術外,也有困難度相對更高的親屬間「半相合」幹細胞移植,至目前為止已完成超過2500例,移植數目持續穩定成長,逐年攀升。110年雖受COVID-19疫情影響,臺北榮總幹細胞移植團隊仍克服困難完成132例幹細胞移植,包括4位國際醫療病人,包括兩位來自越南及印尼半相合移植的病人、一位美籍「異體全相合」病人及一位印尼移工,卓越技術享譽國際。
兒童疫苗開打1/醫師爸:mRNA「就像要麥當勞蒸小籠包」 我的孩子不打
中央開放6-11歲學童接種莫德納疫苗,高雄市、桃園市在5月2日第一天搶先開打,新北市3日開打,台北市、宜蘭縣也即將在5日與9日開打,而輝瑞BNT兒童疫苗預估最快在6月初讓5-11歲學童接種。隨著多日本土確診數單日破萬例,同時又陸續傳出幼童不幸染疫身亡或重症的消息,家長們紛紛陷入恐慌之中,但是孩子到底要不要接種兒童疫苗?一方面擔心副作用、一方面又怕孩子染疫,家長實在兩難。綜觀各方專家意見,大多數都是鼓勵家長讓孩子接種疫苗,認為「利大於弊」,或者就是要家長自己多方面評估,極少有醫師公開持反對意見。就在兒童疫苗開打之際,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在臉書上表示,他在與一位腫瘤免疫專家討論之後,做出的結論是「不只是莫德納疫苗、而是包括BNT在內所有的mRNA疫苗,我目前都不考慮讓孩子施打」。楊智鈞解釋,mRNA疫苗是一種全新的疫苗開發技術,首次做成產品就投入實戰,它的原理是送一段人造「信使RNA」進入免疫細胞、讓免疫細胞製造抗原出來。「打個比方,就像是你把菜單、餃子皮、豬肉餡丟給麥當勞,叫他蒸小籠包出來。」用人工的方式、改變了天然細胞的能力。這有沒有風險呢?楊智鈞認為,理論上沒有,因為mRNA理論上不會改變細胞的DNA結構。意思就好比,麥當勞小籠包蒸著蒸著,不會哪天整個突變成鼎泰豐一樣。但一切就只是「理論上」而已,而幼兒的免疫系統正在發展狀態,兒童不成熟的骨髓幹細胞也很旺盛,這些人造mRNA會不會進入幹細胞?會不會改變兒童的免疫系統呢?輝瑞BNT兒童疫苗預估將在6月開打,由於劑量較小、國外數據相對較多,部分家長對其比較有信心。(圖/輝瑞提供)楊智鈞說,決策總要考量風險利弊。不打疫苗的風險是什麼?最嚴重就是一死。日本84萬兒童染疫,死亡的有4人,死亡率約為萬分之0.046,也就是百萬分之4點多。換句話說,100萬個感染的小孩、有99萬9996人存活,這個是他知道的。打 mRNA的風險呢?除了嚴重副作用萬分之一外,還有其他風險嗎?答案他不知道。當有一個選項的風險是相對能掌握、另一個選項的隱藏風險卻所知有限時,楊智鈞(以及他認識的至少三位有小孩的兒科醫師)決定以他們有限的所知、幫孩子選擇風險較能承受的那一個。在孩子身上,楊智鈞的邏輯是先講求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楊智鈞發表看法後,立刻引來許多「關切」,許多醫師甚至貼上「兒科醫學會鼓勵接種的聲明書」,要楊智鈞好好謹慎發言。楊智鈞則是回應「請大家不要幫我貼標籤,我沒有下指導棋要別人怎麼做,只是表達自己的看法,難道我決定不讓我孩子打哪一種疫苗,還得向別人道歉?」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最近也在粉絲頁上「澄清」,表示最近網傳「黃瑽寧醫師勸大家不要打疫苗」,並非事實。主要是因為黃瑽寧日前拍攝一段衛教影片,表示6-11歲的莫德納疫苗沒有明顯的利大於弊,最多只能說「利弊相當」,而根據紐約的一項研究,輝瑞BNT兒童疫苗對Omicron病毒株的保護力只剩下12%左右,但可以減少約一半的住院率,不過,當時紐約每十萬人口只有0.6%兒童染疫,而打疫苗的兒童每十萬人口僅0.3%住院,所以數字已經小到沒有統計意義。此番言論被解讀為「反疫苗」,黃瑽寧因此特別發文,強調兒童打疫苗可減少一半的重症機率,他自己的孩子也會接種。不過,黃瑽寧也坦承,由於Omicron病毒株的免疫逃脫,不論哪一種新冠疫苗,只有接種後2~3個月可以減少感染,以及保護身邊的人,未來有極大機率仍會感染病毒。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公開表示會帶孩子去打疫苗,他直言,如果這場仗最後一定要打,最終決勝負的將會是孩子的免疫力,應該要多讓孩子們運動、營養均衡,少吃零食甜食、注重睡眠品質、及有穩定的情緒,一定可以打贏這場仗。
兒童疫苗今開放接種…心臟科名醫表態「莫德納與BNT都不打」 陳時中回應了
指揮中心今(2日)開放6到12歲兒童接種半劑莫德納疫苗,並由醫護到校園施打,其中桃園市、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彰化縣、高雄市與屏東縣已率先施打,但日前有心臟外科醫師認為,mRNA疫苗技術太新,不建議兒童施打莫德納和BNT,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雖然專家對疫苗各有不同看法,但科學證明接種「都是利大於弊」。苗栗大千醫療體系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榮總前心臟血管外科總住院醫師楊智鈞日前指出,mRNA疫苗理論上不會改變人體細胞結構,但兒童不成熟的骨髓幹細胞很旺盛,「這些人造mRNA會不會進入幹細胞?會不會改變兒童的免疫系統呢?」表示:「當你糾結於廠牌、在這些數字上打轉的時候,是否曾經停下來想過『等等,我們該把mRNA疫苗打在孩子身上嗎?』」針對楊智鈞的看法,陳時中表示不同專家對新疫苗會有很多不同看法,「但在科學上證明這都是利大於弊,個人有個人見解,我們都尊重」。陳時中也提到,BNT兒童劑型數量一定會讓大家不用擔憂,儘管到時候一定會有浪費,但家長可以自行決定幫小孩選擇,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校園接種莫德納,也可以等下一波BNT,強調「不是簽了同意書就一定要打」,如果都不想打,也可以請老師把同意書收回,等想打再去打。此外,指揮中心目前規劃兒童莫德納需打2劑,2劑施打間隔為28天,預期能提升孩童的免疫力,與降低罕見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風險,至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建議的兒童疫苗混打部分,陳時中則表示之後會提到專家會議來討論,至於桃園等全台7縣市的第一波施打數據,將在接種2天後公布。
潘忠韋「兩度骨髓移植」手術失敗+排斥!一度崩潰 平安夜終於出院返家
44歲外號「喇叭」的前職棒選手潘忠韋,去年年底發現罹患了急性白血病,至今多次住院,且從今年9月住院後做了兩次骨髓移植手術,中間歷經排斥狀況,讓他的身心都相當痛苦,但最後終於在平安夜順利出院。潘忠韋表示「是無論如何都不想放棄的一場人生國際大賽」,一篇長文讓粉絲看都不禁紅了眼眶。潘忠韋去年12月發現罹患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之後一直積極治療,他昨(25日)在臉書向粉絲報告近況,原來9月7日他就住院,一直到平安夜才出院,整整102天做了兩次骨髓移植手術。潘忠韋6月的照片。(圖/臉書)潘忠韋表示在第一次手術後,白血球達到安全值,從移植病房轉入一般病房,但出院前一晚開始發燒,隔天血球數驟降,醫生最後在移殖的第27天宣布失敗。10月底進行第次的骨髓移植,「這次是從我的哥哥身上收集骨髓以及周邊血幹細胞」,潘忠韋表示,感受到哥哥強大的信念,「因為使命必達的骨髓幹細胞讓我整天都在高燒!好像連續三天參加24小時鐵人三項一般,熱血沸騰但是體力耗盡,身上每個肌肉都在微微顫動」。11月底潘忠韋終於步出移殖病房,但竟然又發生了排斥狀況,讓他整個人體無完膚,連自己看了都覺得觸目驚心,而且他不停腹痛腹瀉,為了避免黏膜破損,還被下了禁食令。「其實身體的疼痛、飢餓我都可以忍受,但是不受控制的排斥狀況,真正引爆內心深層的恐懼跟害怕」。(圖/臉書)他坦承自己一度崩潰,動不動就掉眼淚,一直到12月中,在醫生調整用藥的治療方式下,斥狀況趨向穩定,「脫了一層皮,逐步恢復進食,也盡力達成每日活動量,等待抽血報告成了一天當中最緊張的時刻」。直到平安夜他終於可以出院,但直到前一晚還是忐忑不安,覺得「真的可以回家了嗎?」潘忠韋表示住院的這102天得到主治醫生田豐銘和護理團隊的照顧和溫暖鼓勵,還有每天來自朋友的問候,「我愛的家人們辛苦了,陪我渡過一關又一關,我在病床上想著你們,一心一意朝著有你們的方向前進,也是你們讓我從來沒有放棄」。他表示走出病房就是跨過一個關卡,接下來還是要如履薄冰,「重獲新生也要好好新生!」
參加造血幹細胞建檔 歐陽妮妮挽袖獻愛心
「如果有機會可以救人一命,我覺得也是很難能可貴的事情。」趁著拍戲空檔,歐陽妮妮向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表達建檔意願,骨髓中心在接獲訊息後,立即由專人協助安排文件簽署與抽10cc的血液進行建檔。建檔當天,歐陽妮妮一身白色素雅褲裝,依照骨髓幹細胞中心同仁的簡介填寫資料。妮妮提到,自己之所以願意成為造血幹細胞的志願捐贈者,一方面是因為妹妹歐陽娜娜曾在2016年擔任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的代言人,拍攝公益影片《有一種等待》,進而了解原來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對血液疾病患者有著重生的意義。歐陽妮妮向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表達建檔意願,骨髓中心在接獲訊息後,立即由專人協助安排文件簽署與抽10cc的血液進行建檔。(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因為小小的一件事,就可以幫助到一個人的生命,看到病人跟家屬有多麼的期待這個人的出現,我個人覺得很感動。」在抽取10cc血液時,歐陽妮妮勇敢地伸出右手,並且告知醫檢師自己血管的位置,不同於大部份人害怕打針不敢直視的恐懼,妮妮亳不畏懼地看著針,也看著試管內紅色血液汨汨上升。「我打針抽血一定要看著!」妮妮救人的心堅定,笑著這麼說。歐陽妮妮向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表達建檔意願,骨髓中心在接獲訊息後,立即由專人協助安排文件簽署與抽10cc的血液進行建檔。(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完成抽血後,妮妮拿起試管開心合照,「我熱愛生命,更愛幫助別人!我覺得每個人這一生都有可能碰到這種事,不管是別人還是你自己,給別人一個希望是很好的一件事,如果可以真的幫助到一個人是很棒的事情,我也覺得年輕人18歲以後可以多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