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受精
」幕後推手!胚胎師猶如試管嬰兒保母 美國生殖機構分享新技術
在試管嬰兒療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就是胚胎的培養與照顧,除了醫師之外,若想要成功孕育寶寶,「胚胎師」也是相當重要的幕後推手之一。他們以專業知識、細膩照顧和精進技術,讓胚胎寶寶在體外也能得到最好的環境和保護。為提升胚胎師的技術,宜蘊醫療和台大生技所共同辦理胚胎師研討會分享臨床經驗。現場聚集逾百名胚胎師、生殖醫師、諮詢師與護理師,彼此相互交流要幫助更多的試管寶寶。來自美國生殖機構RBA (Reproductive BiologyAssociates Atlanta, GA USA)的掌慶健博士受邀擔任主講嘉賓,分享了提升凍卵品質的方法,並詳細解釋了影響凍卵結果的多種因素,該如何增進凍卵品質、改善成果提高成功率等。台大生技所宋麗英教授表示,本次會議中分享小鼠不成熟卵的體外培養及保存,並解析體外受精胚胎後續的發育潛能及安全性研究結果。在臨床上,偶爾會發生病人的卵子無法成熟,這些不成熟的卵子是無法直接使用的,在美國生殖機構RBA、台大生技所與宜蘊醫療共同合作的研究發現,不成熟的卵子,仍然有機會可以成功受精並活產,希望這個研究可以為臨床帶來新的契機。呂季魁諮商心理師指出,胚胎師的工作具有高度專業、精細技術、以及成果導向的高壓屬性,面對工作中的高壓和焦慮,可透過結構化工作模式、建立安定的私人空間及強化心理彈性來調適,以達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目的,也幫助到胚胎培養工作進行的更加順利。禾馨宜蘊生殖中心胚胎實驗室技術總監呂仲浩博士說明,本次研討會是台灣少數針對胚胎師技術辦理的研討與交流會議。特別邀請到美國RBA生殖機構進行臨床實務分享,也邀請到台大生技所宋麗英教授前來分享實驗階段的新技術,更安排身心科診所的呂季魁諮商心理師,談論胚胎師工作上焦慮舒緩的議題。呂仲浩博士補充,胚胎師相當於寶寶在體外的臨時保母,除了技術必須與時精進外,平時工作中也乘載著每個胚胎寶寶與媽媽們的照護壓力,因此將胚胎師們的身心靈調適到最合適的階段,更能有效促使成功率的提升。呂仲浩博士強調,透過本次研討會強調專業與心理健康並重的重要性,望能持續推動台灣試管技術的進步,一同打造國內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全球僅存2北方白犀牛! 科學家嘗試「代理孕母」計畫復育
2018年,被稱為「溫柔巨獸」 的非洲北方白犀牛「蘇丹」,過去生活在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育中心(Ol Pejeta Conservancy),不過牠因退化造成的疼痛過於惡化而接受安樂死。如今在這世上與牠同屬北非白犀牛的個體,僅剩下女兒娜晶(Najin)及孫女珐圖(Fatu),為了避免北方白犀牛絕種,來自多國的科學家攜手合作,擷取死掉雄性犀牛精子,再利用試管嬰兒技術,成功讓北方白犀牛的近親南方白犀牛,培育出全世界第一個試管白犀牛胚胎,並成功移植到母犀牛子宮內。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德國科學家24日宣布,透過體外受精,讓一隻母南方白犀牛接受胚胎移植,現已成功懷孕70天,該團隊的科學家表示,去年9月24日,他們將胚胎移入自然保護區一隻南方白犀牛的體內, 讓其擔任代理孕母,體內一隻公的白犀牛發育良好,胚胎約6.4公分。犀牛孕期為16至18個月,預產期將會在明年春天,也為拯救北方白犀牛免於絕種露出曙光。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科學家將世上原本僅存兩隻雄性北白犀「蘇尼」與「蘇丹」的精子冷凍保存,就是希望待技術成熟後,能將精子用於物種復育工作。白犀牛分別有北方白犀牛和南方白犀牛,北方白犀牛雖然稱為白犀牛,但外觀看起來是灰色,過去棲息在中非和東非國家,但由於不法商人盜獵犀牛角,導致數量大減,目前全球僅剩2隻母的北方白犀牛,但都沒有懷孕,而南方白犀牛的數量則較多。這次選定南方白犀牛作為受孕對象的原因,是因為兩者都為白犀牛的亞種,而去年一份刊登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皇家學會報告》(Royal Society B)的報告更指出,這兩種犀牛的基因比起人們先前認知的還要更接近。不過科學家也強調,避免野生動物滅絕,不能靠僅昂貴的試管嬰兒技術,而是要做好野生動物棲地的保育工程。北方白犀牛瀕絕種,科學家成功實施「代理孕母」計畫。(圖/翻攝自X)
幫胚胎「換外殼」 中國科學家成功複製恆河猴 已3歲還越來越壯
中國科學院團隊透過新技術成功複製1條恆河猴「Retro」,並順利飼育至3歲,成為人類複製的第2種靈長類生物。該研究已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自從首個複製哺乳類「桃莉羊」在1996年誕生,科學界便研究複製不同的哺乳類,美國在1999年複製出同為恆河猴的「黛翠」(Tetra)後,中國科學院於2018年利用與桃莉羊相同、但難以運用在靈長類的體細胞核移植(SCNT)技術,複製出2條長尾獼猴「中中」和「華華」,掀起學界極大關注。中國科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盧(Lu)向《CNN》表示,這次Retro複製成功的矚目點在於使用改良版的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因為原技術與正常受精胚胎相比效率非常低,而Retro的成功象徵了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一大進步。以中中、華華為例,當時科學家創造出109個複製胚胎,並將四分之三植入21條代理孕母猴體內,但最後只有6條受孕,出生與存活的幼猴就只有中、華。研究員之後把近500個複製的恆河猴胚胎跟同樣數量的普通體外受精胚胎作比較,發現能成功植入孕母體內的一般胚胎數量為74個,但複製胚胎只有35個,進一步分析得出,複製胚胎最外圍「滋養層」的缺陷,導致胚胎無法順利發育,於是再透過「換外殼」移植一般胚胎的健康外層,成功突破障礙。來自113個複製胚胎中唯11個被分別植入7條孕母體內,再成為唯2成功發育、最後僅存誕生的Retro,其名字便是來自新技術「取代滋養層」(trophoblast Replacement)。Retro誕生至今狀態良好、越發茁壯除振奮研究員,猴類相較最常見實驗動物老鼠更接近人類的特性,也象徵基因醫學邁出重要一步,並可能加速新一代的疫苗研發。
好不容易懷上雙胞胎!藥師竟開錯藥 女子吃完流產痛失2孩
美國拉斯維加斯(Las Vegas)一名母親,因為受孕困難,與老公嘗試體外受精方式,終於懷上雙胞胎。沒想到,她卻因為藥師誤將藥開成墮胎藥,導致她吃下後流產,痛失2名孩子。根據《鏡報》報導,美國拉斯維加斯一名母親蒂米卡(Timika Thomas)和丈夫育有4名孩子。但由於先前她曾在30多歲時經歷2次子宮外孕,切除了輸卵管,導致她更加難以懷孕。不過蒂米卡與老公都想再擁有更多孩子,於是便支付高額費用嘗試體外受精,最終成功懷上一對雙胞胎。沒想到當她按照醫師要求,前往藥局拿藥時,藥師卻誤將藥開成墮胎藥,導致蒂米卡吃下後,就此失去2名孩子。蒂米卡表示,當時她服用藥師給她的藥物後,突然感到陣痛,但疼痛程度遠遠超過過去所出現的情況。於是她便立即檢查藥瓶標籤,這才發現藥師開的藥,竟是用於流產的。事後,蒂米卡向內華達州藥房委員會提出起訴,2名藥師被罰款並暫時吊銷執照,另外委員會同時也對藥局開罰1萬美金(約新台幣32萬元)的罰款。
大喜之日前一天病逝!她3年後「解凍癌夫精子」誕下女嬰
澳洲一名女子希恩(Sian Goodsell)於2017年被男友傑森(Jason Goodsell)求婚成功,怎料短短幾天後,傑森竟被診斷出罹患第4期腸癌,不幸在結婚前一天病逝,然而傑森接受化療前就已經「凍精」,因此希恩決定誕下2人愛的結晶。據《每日郵報》報導,罹患第4期大腸癌和肝癌的傑森,為了確保能孕育下一代,在他決定尋求化學治療前,便進行了冷凍精子計畫,沒想到抗癌2年後仍不幸辭世,且隔天便是與未婚妻希恩的大喜之日。希恩表示,在傑森病逝後的第3年,她下定決心擁有2人的寶寶,嘗試體外受精並植入胚胎後她順利懷孕了,不過在孕期第6個月時卻意外早產,女兒瑪蒂爾達(Matilda)出生時僅500公克,健康狀況十分不樂觀,甚至因罹患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緊急手術,所幸住院17周後終於順利返家。希恩透露,她始終相信女兒之所以能挺過重重難關,全是因為傑森一直在旁陪伴、照顧,並且十分享受人生多了媽媽這個角色,「女兒會扮鬼臉,看起來就像她爸爸,即使身為一位單親媽媽很辛苦,但這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
48歲女事業有成卻2度流產 借卵生下健康女寶
一名48歲的媽咪和丈夫都是高收入高科技新貴,渴望得子卻兩度流產,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孟儒建議下,借卵懷孕成功,因為屬於高齡產婦,懷孕期間發生妊娠毒血症和姙娠糖尿症,經過婦產科醫師蔣執予緊急處理,順利產下約2900公克的女寶寶,夫妻都非常開心。李孟儒主任表示,根據生殖醫學會共識,卵子庫存量不到1,年齡超過43歲,可優先考慮借卵,因此,建議該名媽咪借卵。經過3個月配對成功,體外受精一次成功後,由醫院來植入。婦產科醫師蔣執予指出,這名媽咪是高齡產婦,屬於高危險姙娠族群,因此小心謹慎處理,產檢縮短1-2周,也給予預防性阿斯匹靈,增加補充黃體素和臥床安胎。在16-17周,出現子宮內頸口擴張及子宮頸長度縮短,執行子宮頸環紮手術。到了懷孕中期出現妊娠毒血症和妊娠糖尿症,幸好媽咪非常自律控制飲食,因此,並不需要以胰島素治療,到37周出現血壓收縮壓170~180,舒張壓100~110,緊急剖腹,保住寶寶。李孟儒主任指出,借卵懷孕必須評估媽咪身體狀況,血壓正常以及BMI不能超過26,避免生產過程出現併發症。而借卵條件須四等親以外,不能指定捐贈者,但可以提條件,例如血型,身高,膚色,髮色等和受贈者類似。李孟儒主任也提到,如果超過43歲,卵子庫存量不到1,堅持用自己的卵子做試管,預估花費半年到一年,需6到10次取卵,懷孕機率低不到5%,費用高達上百萬。如果符合條件借卵,媽咪不用取卵,花的費用大概40萬到50萬,且大部分在三到四個月可以配對成功,成功機率也可達到50%,省時又省荷包。
英國首個「3人基因」嬰兒誕生 以避免粒線體遺傳病
英國生育監管機構證實,首位擁有「3個人基因」的嬰兒正式誕生,他身上的基因約有99.9%來自親生父母,而另外的0.1%則是第3位捐贈者提供帶有健康粒線體的卵子,藉此項開創性技術來避免嬰兒患上粒線體疾病(mitochondrialdisease)。據BBC的報導,粒線體疾病是無法治癒的遺傳病,可能在出生後幾天甚至幾小時內喪命,此項技術被視為粒線體缺陷基因的家庭擁有健康孩子的唯一選擇,而且,從此以後,捐贈者的DNA也會永久存在於新生兒身上,並代代相傳,不過捐贈者的DNA只與製造健康粒線體有關,它不會影響嬰兒的相貌等特徵。這種名為「粒線體捐贈療法」(Mitochondrial donationtreatment)的先進技術,自問世以來,全球只有不到5位新生兒使用,而英國則是第一次。粒線體是身體內細胞產生能量的地方,被比喻為「細胞的發電機」,若生病就無法釋出足夠的能量,在對於能量需求量大的器官裡會產生病變,產生的病徵包括腦損傷、肌肉萎縮、失明等等,嚴重的甚至出生不久就會致命。粒線體遺傳疾病無法被治療,粒線體基因有缺陷的發生率並不算低,不過必須突變量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病,因此粒線體遺傳疾病仍屬於罕見疾病。由於它們只能由母親遺傳,因此「粒線體捐贈療法」是體外受精(IVF)的一種改良形式,它使用來自健康供體卵子的粒線體,再與父親的精子受精。透過這樣的方式,新生兒99.9%的基因仍是來自親生父母,僅有與製造粒線體有關的DNA,被替換成捐贈者的健康卵子。有學者指出,由於「粒線體捐贈療法」在2015年才被提出,至今全球不到5位新生兒採用,因此是否會有其他的風險,其實還並不能夠完全確定。理論上來說,即便採用了捐贈者的健康卵子,仍存有逆轉的風險,因此「粒線體捐贈療法」的目前仍處在謹慎且將長期追蹤新生兒長大後健康狀況的評估過程。
39歲女拚「做人」卻先迎來乳癌 不必二選一!治療後生下健康女娃
乳癌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之首,而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44歲以下確診乳癌的年輕癌友約17.23%,佔比不低。而乳癌的治癒率高,因此對於年輕乳癌病友最困擾的,多為面臨正值有生育規劃安排時罹癌,往往要面對癌症治療與生育計畫的兩難。39歲許小姐在結婚前就跟職場女性一樣以工作為重,32歲結婚,婚後並沒有特別避孕,原本希望能透過自然受孕方式來擁有「愛的結晶」,努力了三、四年肚皮始終沒有動靜,為了一圓當媽媽的夢想,跟先生討論也開始做不孕症治療。沒想到在36歲時,愛的結晶還沒來,卻先迎來了乳癌。當確定是乳癌那一刻,她哭著問醫生:「我很想要生小孩,怎麼辦?接受治療後,我是不是再也無法懷孕生小孩了?」她回憶著醫生當時告知,化療可能影響卵子品質、讓卵巢受損,想生小孩要趕快預作準備:冷凍卵子、冷凍胚胎做生育保存計劃,夫妻倆抓緊時間在治療前冷凍了10個胚胎。考量自己年近40歲受孕不易,許小姐想盡快準備懷孕,因此趕在做完12次化療及標靶治療後,跟醫師商量是否有機會可以暫時停藥去準備懷孕。原本要吃5年的抗荷爾蒙藥,與醫師討論後先吃1年後先暫停去準備懷孕。而當醫生宣布「中獎」受孕成功的那天,在診間興奮歡呼,回家把囤貨很久的驗孕棒拿出來「狂驗好幾次,看到兩條線,真的會莫名感動!」現在,生下可愛的女兒,實現了當媽媽的願望,每週至少兩天,她會揹著寶寶一起爬山,「我要把自己鍛鍊得更強壯,好好陪寶寶一起長大。」年輕乳癌病友持續攀升,加上現代女性晚婚晚生比例高,高齡婦女求子不易,好不容易懷孕了,卻發現罹患乳癌,該怎麼辦?「為了治療,我是不是要把小孩拿掉?我可以先選擇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再接受治療嗎?延緩治療是否也會讓病情急速惡化呢?」馬偕紀念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源清醫師表示:在醫學科技的進展下,懷孕期間的乳癌治療與生育不需要二選一,早期病友原則上建議先手術處理腫瘤,不需要考慮終止懷孕。國際間具影響力的文獻報告顯示,一旦進入第二孕期,也就是滿 12 週之後,乳癌目前標準的化療方式對胎兒其實是安全的,不需要特別終止懷孕。若能積極接受並配合應有的手術與化學治療,病患存活率和相同臨床病理特徵的乳癌患者相當;研究也指出,在第二孕期後有接受乳癌化療產下的孩子,除了出生時體重稍輕,但整體健康、生長範圍、心血管功能、認知功能等都沒有差異。在懷孕時罹癌的病友可以在生產後再進行抗荷爾蒙藥物治療、標靶、放射線、免疫療法等。懷孕中罹患乳癌的照護需要多專科共同參與,治療計畫需更細心周全的考量,腫瘤科醫師必須與婦產科醫師密切溝通,觀察癌症治療過程中孕婦的生理變化。每個病友與家屬的人生規劃,都有賴良好的醫病溝通,共同討論以做出最佳治療方案。在現代醫療的協助下癌症已經不再是絕症,隨著癌症治療及生殖醫學技術進步,利用進步的生殖細胞冷凍保存科技,可以幫助癌症患者達到生兒育女的需求。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醫師表示,生育保存已是現今癌症治療的一環,當醫師面對年輕癌症病患,尤其是介於15-49歲的育齡患者,需先了解患者生育經驗及未來生育規劃,若有計畫懷孕,擬定治療計畫就會考慮生育時程,同時轉介癌友接受生殖醫學團隊評估。癌症治療需要與癌細胞搶時間,為了不耽誤治療,台灣生殖醫學會建議在癌症治療開始之前,評估以下生育保存方案的可行性:男性癌友1.精子冷凍保存:過程約需2小時,包含抽血檢測、留存精液、冷凍等。2. 顯微睪丸取精手術:約需10-20分鐘,利用睪丸組織切片取得精子,並冷凍保存。適用於無法射精、無精症、無精液症等年輕男性癌症病人。女性癌友 3.卵子冷凍保存:只要確認未懷孕的狀態即可進行,透過「隨時啟動」(Random start)的取卵技術,可不須配合受限於月經週期快速取卵,快速爭取時間。過程約需2週,包含:抽血檢測(傳染性疾病、荷爾蒙相關)、 藥物誘導排卵、追蹤濾泡成熟度(透過陰道超音波)、取卵手術、冷凍等保存。 已婚癌友4.胚胎冷凍保存:因台灣人工生殖法,僅限適用於已婚患者,過程約需2周,精卵在體外受精成為胚胎,再冷凍儲存。癌症療程完成後,什麼時候可以準備懷孕呢?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胡玉銘院長表示,在癌症治療結束的五年後,必須先經由原癌症主治醫師同意,確認安全無虞後,即可轉介至不孕症生殖專科與醫師討論並評估生育計畫。若先前已有品質完好的冷凍生殖細胞,可在解凍後開始接續的試管嬰兒療程。若當初沒有進行生育保存,也不用灰心,我們依舊能從頭開始嘗試,一切都是有機會的。當醫療不斷進步,癌症治療存活率愈來愈高,生育保存成癌症治療新課題,治療不只是消滅癌細胞,治療目標也不只停留在『活下去』而已。當走過癌症這個人生逗點,也要能滿足癌友們回歸社會的各項需求,即使罹癌也能勇敢面對、積極治療、甚至規劃安排自己未來的人生,擁有自主選擇與自我賦能的機會。
已有50位小孩另15個將出生 「捐精一哥」憶:有10%顧客要求發生性行為
美國洛杉磯有位「捐精一哥」,他是50位孩子的父親,還有15個孩子即將出生,他曾和10%的女顧客發生性行為。他表示,現在他和試管嬰兒診所合作,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捐精方式。據《紐約郵報》報導,30歲男子戈迪(Kyle Gordy),因為從事有爭議的捐精工作在網路上頗有名氣,經常有女性在IG私訊他,他也經常為有困難的家庭,提供免費服務。現在他和菲律賓一家試管嬰兒診所合作,通過體外受精捐精。戈迪說,「他們會確保我的精子是新鮮的,他們嚴格控制我的飲食確保精子數量。」戈迪說,診所在2年前就有告訴他這個計畫,「他們想開一家試管嬰兒診所,這將是一項獨家服務,他們向客戶保證會懷孕。」戈迪本來要前往菲律賓卻因為疫情延誤,而今年他在網路上看到診所開始營運,但客戶不多。診所把戈迪的個人資料放在網路上,如果他被選中就會進行捐精。戈迪聲稱,診所收費高昂,每次捐精要價4.2萬美元(約新台幣133萬),不過想要小孩的女性其實不會在意成本,他堅信自己的服務與眾不同,「我是專業人士,我清楚自己的生育能力,能讓她們更有機會懷孕。」據《每日星報》報導,戈迪之前要把精子裝在特殊容器中,直接拿給女顧客,但也有10%女性要求發生性行為,在此之前,雙方必須提交性病檢查報告,現在跟診所合作,他再也沒辦法見到孩子的媽媽。戈迪分享,現在他會吃魚肉和豆類、有機蔬菜來確保精蟲數量,他平常也會喝1、2杯紅酒和吃蜂王乳,「我的精子數量現在達到每毫升2.4億隻,我簡直難以相信,是我過去平均數值的6倍。」現在還有15個孩子即將出生,戈迪強調,他愛所有的孩子,捐精是他做過最好的事。
Janet零麻醉取卵花5年求子 42歲想再拚三寶喊值得
Janet和老公George育有兩子,夫妻倆將5年辛苦求子過程,包括自然懷孕、懷孕初期流產,以及進行試管嬰兒療程記錄下來,剪輯成TLC旅遊頻道紀錄片《心跳:生命奇蹟》。Janet今在洛杉磯家中受訪,分享求子期間也曾歷經夫妻大吵,包括她因賀爾蒙變化、壓力過大,一時情緒上來大飆老公髒話,以及堅持無麻醉取卵的勇氣等等,讓現場眾人都相當感動,即便求子過程如此辛苦,她還是很開心自己走過這趟路程,並感謝媽媽、老公的無條件的包容與鼓勵。Janet跟老公George記錄下凍卵到生產的過程。(圖/TLC提供)Janet表示當初只想紀錄求子過程,片中畫面都相當真實,「我們吵架畫面有好多,只是剪一小部分進去,A開頭、F開頭、D開頭的髒話都出來了。」不過,Janet也補充,她因為賀爾蒙變化,加上不知道寶寶是否會存活,雙重壓力之下,情緒一上來難免失控,「發洩完就好了,還好他算是有耐心的老公。」Janet也稱讚老公相當體貼,在許多小地方都讓她感受到,求子路上不是只有她獨自一人承受,她笑說:「我回去看生產的畫面,我很痛的時候,George陪在旁邊一起深呼吸,像是自己也要生一樣。」包括打排卵針,老公會在旁邊幫她消毒,「我情緒上來的時候,他會很有耐心,會讓我去罵他,會過來抱抱我,知道我這個時刻需要什麼,我會覺得有一個人陪伴著我,不是自己一個人承受這些。」她也感謝媽媽雖然想抱孫,但從未給過她壓力,得知懷孕時開心的像個小孩,當得知流產的時候,她本來很擔心媽媽心情,但媽媽反而牽著她的手,「媽媽跟我說沒關係,這個常常發生,我整個哭出來。」Janet光剪輯影片過程就花了兩年,她回頭看影片,才想起自己當初是無麻醉取卵,當時她前一天才因身體不適送急診,血壓過低醫生評估取卵不能麻醉,「我就直接說好啊,不管多痛我就想取卵。」她也是到了那時刻開始,真正體會到一個當媽媽的心情,如今重看這些畫面,她直呼:「我為了這些,可以承受很多痛,回去看那些痛就覺得自己很瘋狂。」Janet為求子吃足苦頭,但回想過程仍覺得一切值得。(圖/TLC提供)她也分享大兒子Egan的貼心,當初她生第一胎時在醫院花了38小時才順利生產,第二胎宮縮時,她說什麼都不肯去醫院,甚至淚崩對老公跟媽媽大喊:「我自己的身體我最清楚。」直接躲進衣櫃裡冷靜。當時Egan看到她宮縮人不舒服,眼眶紅紅跑去衣櫃找她說:「媽媽,你很痛嗎?」還摸著她的頭髮,親親她的頭。Janet說:「老公跟媽媽都無法說服我,但Egen一摸我的頭我就冷靜下來,就站起來打包去醫院。」被問到過程中有沒有接受過民俗療法,她說自己並不迷信,但還是有各方嘗試,「吃麻辣鍋啊,東西怎麼擺啊,怎麼做愛啊,都做了,把小孩逼出來」,但是兒子還是不出來,所以只好打催生針。Janet表示希望透過這些畫面,可以讓多一點人看到,不管是流產、凍卵或是體外受精,變成是個很正常可以聊的話題,也鼓勵女性去凍卵,「以後不想用沒關係,凍卵會讓你自己比較有自信,當你遇到一個人,你比較有機會去看,這個人是不是你真的想要的,不會覺得說要趕快結婚,要趕快生小孩。」近來海裕芬、林志玲都迎來小生命到來,同樣身為大齡產婦的她,也很替她們開心,「生小孩原本就很不容易,雖然每一個人的時間過程都不同,但是小孩生出來,捧在手心裡的瞬間,感覺真的是非常棒。」她前幾天才跟老公討論是不是再拼一胎女兒,「因為我已經42歲,還要生的話,現在要趕快懷孕,可能要花很久時間,也會比較累。」目前就順其自然。紀錄片《心跳:生命奇蹟》將於8月2日晚間10點在TLC旅遊生活頻道播出。
夫妻做試管嬰兒丈夫突意外身亡 女欲用胚胎遭醫拒絕
現代夫妻不少人有不孕的困擾,而向醫院求助做試管嬰兒或人工受孕,才能如願喜獲麟兒。大陸江蘇省1名女子小琴(化名)與丈夫到醫院做試管嬰兒培育4個胚胎,不料在過程中丈夫不幸意外身亡;小琴為了延續下一代到醫院繼續做胚胎移植手術,沒想到被醫院以手術雙方都必須簽字為由拒絕,讓她無奈向法院提告。據《舜報》報導,小琴與丈夫2人婚後幸福,但始終沒有孩子,她從朋友那得知江蘇省的無錫醫院有試管嬰兒手術,而朋友做了此手術成功有了孩子,因此夫妻倆到醫院看診,並在醫師建議下決定做手術。2016年8月夫妻簽署相關協議後,院方幫他們進行胚胎移植手術但並未成功,2人決定等小琴調養好身體在繼續到醫院治療。2017年5月小琴與丈夫再次到醫院做試管嬰兒,醫院在他們身上取得卵子及精子成功培育4個胚胎。夫妻向醫院要求採用低溫保存技術保存胚胎,並簽署了《胚胎冷凍、解凍及移植知情同意書》,2人申明在醫院接受體外受精。2019年7月小琴丈夫在事故意外中身亡,小琴為了延續丈夫血脈,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決定去醫院繼續完成胚胎移植手術卻遭院方拒絕,因此向法院提告。醫院為小琴夫妻成功培育4個胚胎。(圖/翻攝自微博)小琴透露當時醫院說缺少丈夫的簽字,「難道我要讓屍體回來簽字嗎?現在這種情況,並不是我們故意的。」她難過表示現在還有胚胎,這是丈夫留給她的紀念,只想擁有自己與丈夫的共同孩子。小琴受訪時透露,公婆曾有2個孩子先後夭折,丈夫就是他們的希望,而現在丈夫走了,醫院裡的胚胎變成了公婆最後的希望,因此盼望社會和法律可以給予他們支持。小琴夫妻與院方簽屬《胚胎冷凍、解凍及移植知情同意書》記載,胚胎首次費用僅含3個月的胚胎保存期限,而夫妻倆在保存期間2年以來未繳交過費用,視為放棄胚胎;而小琴現為單身婦女,根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保護後代原則,不能替單身婦女進行生殖手術。近日無錫法院進行了一審判決,醫院應該繼續履行原先協議為小琴進行胚胎移植手術。
生殖醫學科醫師建議「單身女性禁止凍卵」 網嗆:雙重標準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於2019年12月公開審理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此案起因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姓女子提供「凍卵」服務。徐女表示,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但她卻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則在今年中國兩會帶來一份關於「禁止醫療機構開展單身女性凍卵」的建議。她表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中國單身成年女性越來越多,然而開放單身女性凍卵需求,尚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首先,對於已婚女性而言,一般在2種情況下,具備資質的醫院才會為其做冷凍卵子手術。孫偉說,第1種是不孕症女性在取卵當日由於各種原因,男方不能及時提供精子,或當時沒有精子,同時拒絕供精做試管嬰兒的,只能先將全部卵子或者剩餘卵子冷凍保存起來;第2種則是患有惡性腫瘤的女性,在對全身進行較大劑量放射化療前,由於化療對卵巢卵子有不良影響,可以在接受化療或放療前將卵子取出冷凍,保存擁有後代的機會。而冷凍卵子需要人為服用或注射激素,用超過生理劑量的促排卵激素促使女性體內產生比自然生理狀態下更多的卵子,孫偉表示,這種狀態有可能導致有些人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產生例如「腹水」等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血栓。因此不建議只是單純想借助冷凍卵子手術,人為推遲生育年齡的女性冷凍卵子。且從優生學角度來講,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4到29歲,35歲以上的高齡婦女生育,發生妊娠期合併症、併發症、出生缺陷的風險將會顯著提高,可能影響女性和出生孩子的健康。另外,在法律層面上,根據目前的法律法規,只能給不孕、不育患者夫婦實施冷凍卵子,必須是結婚證、身份證、准生證3證齊全,且具有相應醫學指證才可以實施這一技術。具有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相關技術資質的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機構可以依法依規定開展此技術。但此類技術是限制性技術,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應該堅持執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禁止對未婚或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殖技術。孫偉提到,冷凍卵子技術屬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範疇,主要以延遲生育為目的,為單身女性凍卵則違反上述相關規定。而且在凍卵技術成熟之前,如果貿然開放禁令,可能造成許多人都去冷凍卵子,有可能產生資源浪費,或催生買賣卵子行為,甚至衍生代孕等違法行為。因此孫偉認為,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冷凍卵子,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被濫用,和該技術被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所以最後她建議,應該鼓勵公民在適婚年齡就結婚生育,並禁止單身女性凍卵。然而該建議卻引來網友質疑,認為孫偉「管太寬」,憑什麼男人可以存精子,女人就不能凍卵,根本是雙重標準。
要求「身高180、高學歷」精子 女作家生下侏儒氣炸提告!
俄羅斯一名40歲的婦女,非常渴望有個孩子,但無奈沒有伴侶,因此決定找上精子銀行,開出「金髮、身高超過180公分、且受過高等教育」的條件,給予高額費用後,順利找到符合條件的精子捐贈者。沒想到女子受孕後,竟生下罹患「侏儒症」的孩子,讓她氣的提告精子銀行。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名婦女是一名作家,事業有成,但沒有伴侶,極度想要孩子的她,決定支付高額費用,向精子銀行求助,並要求捐精者要符合「金髮、身高超過180公分、受過高等教育」等條件,精子銀行依照此條件,順利找到捐贈者,女子便在莫斯科私人診所進行體外受精,成功懷孕。沒想到,女子在懷孕後期發現,腹中孩子竟罹患罕見疾病「軟骨發育不全症」(Achondroplasia),就是俗稱的「侏儒症」,讓這名婦女氣得向精子銀行提告。經俄羅斯警調單位調查,發現該精子銀行對於捐贈者的家族遺傳疾病、身心狀況等資料,毫無可靠性,認為精子銀行確實未做好精子的品質保證,目前該精子銀行的網站也已遭到封鎖。但精子銀行向媒體表示,他們所提供的精子品質都很好,不認為這起意外應該由他們負責。而俄羅斯醫生表示,「侏儒症」僅有20%是來自遺傳,大多是胎兒在懷孕期間發生基因突變,不能將全部責任推給捐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