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糖
」48歲許家蓓子宮內膜癌病逝 超越子宮頸癌居首!2大原因造成年輕化
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許家蓓今年5月確診子宮內膜癌,積極接受化療後,不敵病魔,今(18日)凌晨2點25分病逝,享年48歲。據衛福部資料,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類型,每年新診斷子宮體癌個案中有超過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而子宮內膜癌好發於40至60歲女性,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且子宮內膜癌已超越子宮頸癌,居女性生殖器官癌症首位,是近10年內成長快速的癌症之一。2021年子宮體癌死亡人數為48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3人,為我國婦女癌症死因第10位。據衛福部統計,子宮內膜癌每年約有1500位新確診的病患。子宮內膜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經期不規則、停經後出血、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目前子宮內膜癌並無有效之篩檢工具。飲食西化、肥胖是子宮內膜癌年輕化的主要原因,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報告證實體重過重或肥胖為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原因,因體脂肪會增加血液中的胰島素及荷爾蒙,而誘發癌症細胞成長。而長期攝取高升糖負荷飲食使體內處於高胰島素濃度,容易導致胰島素抗性,除了增加肥胖的風險之外,研究指出也與癌細胞的生長正相關。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預防子宮內膜癌要多吃蔬菜、全穀類食物、豆類、水果;少吃高升糖、紅肉、加工肉品、高鹽、鹽漬食物;以及不使用市售防癌健康食品。同時不可過重及規律的運動,每天至少從事30分鐘運動;任何能讓心跳加快及呼吸深沉的活動為宜。
挽留青春不留痘 打造無瑕肌就從這步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青春痘常見於青少年時期,此時體內賀爾蒙影響之下,皮脂腺油脂分泌旺盛,易引起毛囊角質的代謝異常進而產生粉刺,毛囊阻塞等問題,嚴重發炎時即會產生所謂的「痘痘」,若放任不管,可能留下惱人的痘疤問題,該怎麼做才能預防痘痘在臉上留下深刻痕跡?青春期已過 仍有約80%以上的人深受青春痘困擾據統計,過了青春期後約80%以上的人仍會繼續長青春痘,簡稱成人痘,其中又以女性的比例居多。主因是女性賀爾蒙的分泌大多集中於晚上,假如經常熬夜、失眠、壓力大,賀爾蒙分泌量不夠,便會刺激大量腎上腺素產生,進而造成皮脂腺出油旺盛,再加上女性的生理期和懷孕影響,內分泌變化較男性更大,也更容易增加痘痘發生的機率。嘉義皮膚科診所戴昌隆院長說明,青春痘主要成因可大致分為四類,一是由於青春期時雄性素的刺激,皮脂腺過度分泌導致出油旺盛,引起毛囊口過度沾黏,造成表皮或老廢角質細胞堆積,毛囊口過度角化而堵塞,而形成第二種原因─角質代謝異常,久而久之即形成閉鎖性粉刺,如常耳聞的黑頭、白頭粉刺;第三類為皮膚受到痤瘡桿菌或毛囊桿菌的感染,產生所謂的丘疹;若沒有及時處理可能進而導致第四種成因,造成發炎反應,形成膿皰、囊腫型痘痘等嚴重症狀,且容易留下痘疤及凹疤。除了上述四點因素之外,生活作息紊亂、工作壓力、睡眠不足;或者服用特定藥物,例如類固醇、精神科藥物、避孕藥等,也都可能致使痘痘惡化,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跟皮脂腺油脂過度分泌息息相關。▲戴昌隆院長表示,藍雷射只要短短十五分鐘就能同時達到控油、除痘、滅菌的功效遠離油痘肌 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痘方法皮膚科門診醫師會根據病患的症狀做不同處理,輕微的痘痘或粉刺,可先用抗生素、過氧化苯、杜鵑花酸及外用A酸等外用藥膏控制,若已發展成較嚴重的膿皰、囊腫型痘痘,則會建議配合口服藥物,如常見的口服抗生素及口服A酸,效果更顯著。戴昌隆院長提醒,外用藥膏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性,病人長期塗抹容易造成皮膚乾燥脫屑,秋冬需注意保濕;口服A酸治療效果雖佳,但許多患者仍會考量到其副作用及藥費高昂的問題,且該藥具致畸胎風險,故懷孕及備孕女性不得服用。近年來,光電雷射療程是揮別痘痘肌的熱門選擇。如可以用來治療青春痘、降低油脂量、滅菌的非侵入式雙波長雷射─藍雷射,其1450nm波長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450nm藍光可滅菌消炎,減少痤瘡桿菌,特殊冷媒脈衝技術讓患者在施打前不需敷麻藥,療程舒適,近乎無痛感和副作用,與一般傳統雷射不同,術後便可正常上妝保養。戴昌隆院長表示,藍雷射只要短短十五分鐘就能同時達到控油、除痘、滅菌的功效,除了降低粉刺及青春痘生成,也能改善出油型的粗大毛孔,通常建議每週施打一次,連續三週為一個完整療程,效果能夠維持約半年時間,且每一次的治療皆能獲得改善。無論是臉部、頸部或頭皮有痘痘及出油困擾;不想長期服藥、懷孕或備孕的女性;或患有發炎中的丘疹、膿皰等,藍雷射都能為這些族群,提供除了藥物以外的治療方向。遵守五大妙招 青春不「痘」留青春痘最怕反覆發作,戴昌隆院長分享五大秘訣來降低痘痘復發率:一、千萬不要用手擠壓痘痘,易導致更嚴重的發炎二、清潔臉部選擇溫和不刺激的產品,即使是油性肌膚,一天也最多洗三次臉就好,避免過度清潔三、盡量選用不易長粉刺、清爽控油的保養品,避免造成肌膚負擔四、日常做足防曬,挑選可同時阻擋UVA、UVB的防曬商品,若能搭配遮陽帽、洋傘等物理性防曬更佳五、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如減少熬夜頻率、放鬆心情,少去油膩悶熱的環境,應多攝取蔬菜水果,最近也有文獻研究顯示,吃高升糖指數的食品可能提高痘痘復發率,飲料盡量改以無糖為主。另痘痘獲得改善後,戴昌隆院長建議可以每三個月定期回診,接受一次藍雷射的治療作為肌膚保養,讓皮脂腺維持穩定狀態,降低痘痘的復發率。除了上述原則之外,若有青春痘相關困擾,仍應盡早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貴妃最愛但升糖指數高 糖友留意「一把荔枝三把火」
貴妃最愛的荔枝主要產期為5到8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分享,荔枝不僅多汁鮮甜,更含有鉀、檸檬酸、精氨酸和維生素B、C等營養,但要當心升糖指數高,應避免空腹食用,有需要控制醣份者,可以洽詢醫生意見並酌量食用。荔枝保存小訣竅:整束冷藏或個別泡鹽水農糧署在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夏天來臨,正是品味荔枝好時節。高雄市是臺灣最大的荔枝產地,其中又以大樹、旗山和杉林種植面積最廣,其次為臺中市跟南投縣。新鮮荔枝採收2至3日後,果皮便容易失水,產生硬化及褐化,所以購買後可視用途和食用頻率,以整束冷藏或個別泡鹽水冷藏保存。若想將荔枝製作為甜點或飲品,也可以去殼去籽後冷凍保存,最長可保鮮約1個月。荔枝不僅多汁鮮甜,更含鉀、檸檬酸、精氨酸和維生素B、C等營養,但因荔枝屬於高升糖指數的水果,傳統亦有「一把荔枝三把火」的俗諺,應避免空腹食用,有需要控制醣份者,可以洽詢醫生意見並酌量食用。▲購買荔枝後可視用途和食用頻率,以整束冷藏或個別泡鹽水冷藏保存。(圖/擷取自農糧署粉專)有助預防高血壓 降低心血管疾病與中風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1份荔枝(9顆)熱量大約60大卡,在夏季水果當中與芒果、葡萄相當。荔枝含有豐富的鉀,每100公克果肉約含180毫克,特別有助於預防高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的危險。荔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其含量大約是每日建議攝取量的85%,除了可避免結締組織(例如軟骨、關節、血管壁..等)發生異常外,在美麗與健康兩方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維他命C保護上皮細胞、修復受傷的組織。也能與食物中的維他命E及硒結合,強化對抗自由基的攻擊及細胞傷害,進而增加免疫能力,防止基因變異致癌。荔枝富含有機酸(果酸、甘氨酸、檸檬酸、蘋果等),可使體類致癌物質亞硝酸胺良性化。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荔枝對大腦組織細胞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狀,還能促進皮膚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改善色素的分泌及沉著。其中的色胺酸是天然的安眠藥,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這種神經傳導物質能讓人放鬆、心情愉悅,因減緩神經活動而引發睡意。
「雄性禿」不只男性有! 醫曝:恐怕是這些原因造成
家族史沒有「雄性禿」問題,就不必擔心掉髮問題嗎?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分享近期案例,有位35歲林先生是科學園區工程師,年輕時頭髮茂密,可在開始輪班工作後,不只頂部頭髮明顯稀疏,前額髮線也比同事高很多,陸續使用多種外用生髮產品後,掉髮情形不減反增,終於在家人的建議下至醫院就醫,並經頭皮檢查發現其毛囊變小、毛髮直徑變細,診斷為雄性禿。雄性禿非特定男性 女性也會發病羅子焜主任提及,另一位45歲吳女士,在外商公司從事國際貿易,因業務受疫情影響而面對龐大壓力,使她頭髮分線越來越寬,至安南醫院就醫後,經皮膚科診斷為女性雄性禿。羅子焜主任補充,壓力大致使腎上腺荷爾蒙合成更多,亦可能促使更多毛囊幹細胞進入休眠期,使得正常週期循環的毛囊較少、甚而不再生長,就會讓頭髮看起來較為稀疏。遺傳飲食或壓力 皆會誘發雄性禿而雄性禿主要產生原因,可分為先天因素(基因)、後天因素(飲食、壓力、生活作息),以及頭皮張力、頭皮局部微循環血流等其他因素。羅子焜主任提到,研究指出,雄性禿患者的頭皮具有較高濃度「5α-還原酶」(5-alpha reductase),會將睪固酮轉化成活性更強的雄性激素「二氫睪固酮」(DHT),縮短頭髮生長期並導致毛囊及毛髮直徑變小,新生頭髮因而逐漸稀疏,最後脫離毛囊,進而形成雄性禿。另一常見生成原因為飲食,攝取高糖高脂或高升糖食物易引發高胰島素血症,進一步促進性荷爾蒙(雄性素)、腎上腺荷爾蒙的合成,活化並增加雄性素的生物利用率;另外,三餐不固定及常吃點心、宵夜,也會導致胰島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波動,雄性素活性隨之增加。而在局部微循環部分,研究發現抽菸可能造成組織微血管收縮、增加氧化壓力,因此造成落髮。四大改善療法 多管齊以達到最佳療效目前雄性禿療法主要為口服抗雄性素、外用藥、低能量雷射,以及植髮手術;其他如生長因子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注射、營養針注射、塗抹咖啡因、塗抹A酸、營養補充等,雖已有研究指出具部分療效,但大部分不嚴謹且實證等級低。羅子焜主任強調,雄性禿的治療這麼多種,代表很難靠單一療法就獲良好成效,且相同治療組合在不同患者身上效果也不一,最好跟醫師討論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多管齊下以達到最佳療效。
外食族要注意!熱量前6高飯類出爐 它加配菜熱量高過雞腿便當
米飯對於華人的生活來說不可或缺,不過也時常一不小心就攝取超標熱量。17日內科醫師傅裕翔就在Facebook上分析國人常見的飯類食物,將熱量前6名的食物一一列出,提醒民眾在選擇食物上要多注意熱量是否超標。17日內科醫師傅裕翔在Facebook上發文表示,米飯是臺灣人最愛吃的主食,但也含有大量熱量,並列出常見飯類食物熱量前六名。其中位居第一名的食物為爌肉飯,因為五花肉充滿油質,並以大量糖、醬油烹飪,導致熱量高達1057大卡。緊追在後的則是擁有973大卡的咖哩飯,但因為咖哩飯會有蔬菜當作配料,在膳食纖維的方面表現得比其他飯類還要好;而第3名的三寶飯熱量為960大卡,不過這個數據只將肉與飯算入,要是加上配菜,熱量會來到大約1330大卡,比炸雞腿便當還高。第4名則是八寶粽,熱量為911大卡,由於主要食材為高升糖指數(GI)的糯米、五花肉,若是肥胖、糖尿病、高血脂、消化不良患者要斟酌食用;而第5名為熱量827大卡的牛肉燴飯,因為以大量的油去拌炒,淋上勾芡醬汁後會含有大量的油跟碳水化合物,對於控制體重跟血糖的人來說要特別注意。最後一項是擁有786大卡的牛丼,因牛丼本身就含有大量油脂,加上日式作法會在料理中加入不少糖,需要減糖的人和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建議搭配牛蒡、燙青菜一起吃營養更均衡。
怎麼把紅豆煮得軟綿? 營養師揭最後加「這1物」
最近天氣冷翻天,這時來碗熱呼呼紅豆湯,相當滿足。常會聽到媽媽等長輩傳授紅豆湯要美味,重要步驟就是糖要最後加,可是為什麼不能先加糖呢?有民眾不小心在一開始先放了糖,結果紅豆總是「頂扣扣」,對此營養師來解答。紅豆及綠豆澱粉含量高 煮軟再加「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紅豆及綠豆等食材雖是豆類,但因為其澱粉含量高,被歸在澱粉食物。烹煮澱粉食材後會有澎潤現象,是因為澱粉加熱產生糊化作用,而添加的糖會與澱粉相互搶奪水份,而抑制澱粉的糊化,也就是會造成紅豆或是綠豆煮不開的原因之一。所以,在烹調這類含澱粉高的食材時,一定要確認全部煮到軟化時再添加糖。混和紫米一起煮 增加花青素與膳食纖維黃淑敏營養師指出,煮紅豆湯時,可以混和紫米一起烹煮,達到補充各種營養素及膳食纖維,既可養顏美容又可抗氧化抵抗自由基的生成,是一道適合平常食用的養生餐點。黃淑敏營養師說明,紫米又稱為紫糯米,外層有紫黑色的皮。這顏色正是來自於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植化素,目前的一些研究都顯示其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及抑制腫瘤的形成等功能。而紫米的膳食纖維含量比精白米高,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預防便祕。高升糖值食物應適量攝取 避免影響血糖、腸胃不過,黃淑敏營養師提醒,紅豆屬於澱粉類,而紫米所含的是支鏈澱粉,跟一般的糯米一樣吃多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並且是屬於高升糖值的食物,需要控制血糖的及腸胃功能不好的民眾最好適當攝取,以每日該攝取的醣量計算,以避免影響血糖及腸胃功能。
想減肥怎麼吃? 醫籲「5大食物」勿碰:很雷又為身體造成負擔
對於許多想減肥的民眾,飲食調控極為重要,但若吃進肚的食物不經挑選,到頭來反而做了白工。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指出5種地雷食物,建議正在瘦身的民眾勿碰,「為了減重改變飲食習慣,卻發現體重沒有什麼變化,這都不是你的錯,因為你吃錯了!」1、植物肉植物肉又稱未來肉,蕭捷健指出,最近未來肉非常盛行,但台灣人吃未來肉其實早已幾十年,未來肉就是由玉米澱粉加上植物油和大豆蛋白等成分製成,「我們不但早就在吃未來肉,也吃未來魚、未來生魚片、未來鹹酥G。」他透露,未來肉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更高,可以從一些產品的營養成分標示,看到未來肉的熱量榮登第二高,「我不認為這是更健康的選擇。」2、豆輪「這個食物是我心中最雷。」蕭捷健說,很多人以為豆輪是黃豆製品,事實上豆輪的成分是麵粉和沙拉油,經過蒸煮或油炸處理的高精緻澱粉和「高發炎」油脂。他強調,「烤麩和麵腸也是同一類食物。」3、假冬粉蕭捷健建議,「綠豆的升糖指數只有30出頭,是地瓜的一半。冬天想來碗熱呼呼的湯麵,又擔心升糖指數太高,來個綠豆做的冬粉就是很好的選擇,不但彈牙有嚼勁,又有飽足感,更重要的是不會讓血糖震盪。」不過他表示,現在便當店和火鍋店提供的冬粉,大多是馬鈴薯澱粉製成,吃下肚就和吃薯條沒兩樣,「區別綠豆和馬鈴薯澱粉的方法很簡單,馬鈴薯做的粉絲放進火鍋裡30秒就熟了,綠豆做的冬粉要7、8分鐘才會熟。大家在購買的時候,看一下成分就知道了。」4、假杏仁粉蕭捷健坦言,堅果有很多好的Omega-3油脂,適量吃能抗發炎,補充微量元素,「每天喝一杯15g杏仁粉做的杏仁茶,相當於吃下拇指大小的杏仁,加入Expresso(濃縮咖啡),就是好喝的杏仁奶拿鐵。」然而他指出,市面上大部分的杏仁粉,雖然標榜無糖,卻都添加了不少的馬鈴薯粉和香精,「喝到馬鈴薯粉杏仁茶,不但沒有吃堅果的好處,還攝取到高升糖指數的精緻澱粉和香精。」5、假豆腐蕭捷健透露,「很多豆腐製品,其實都不是大豆製成,蛋白質含量也不高,反而油脂和碳水不少,百頁豆腐加工程度高,含有不少沙拉油、砂糖、玉米澱粉和鹽,熱量是盒裝嫩豆腐的3倍,吃多了不但發胖,身體還容易發炎。」他還說,蛋豆腐成分是雞蛋、鹽、柴魚汁,完全不含黃豆;杏仁豆腐的原料也沒有黃豆,主要是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製成,「來一鍋百頁豆腐,組合肉和馬鈴薯冬粉煮的火鍋,再來一杯假杏仁茶,會發現一餐有90%都是精緻澱粉和不好的油脂,難怪身體越吃越差。」
端午粽邪惡根源是糯米 加熱後「如樹枝佈滿全身作用」
端午節到了,中醫大新竹附醫營養師黃琳惠及鐘沛珊建議,挑選粽子食材,吃膳食纖維豐富全穀低脂健康粽,享受美味,又可控制體重,維持健康。營養科組長黃琳惠說,一般粽子主食材為糯米、三層肉、花生等,屬於高升糖指數且高膽固醇的食物,除了讓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民眾又愛又恨,對於胃食道逆流患者而言也是不能多吃的應景食物。黃琳惠建議,想要控制三高,食材可挑選膳食纖維豐富的紫米、燕麥、糙米、薏仁等全榖物,配合香菇、杏鮑菇、竹筍、玉米筍、牛蒡等高纖蔬菜增添口感,蛋白質可選用較瘦的梅花肉、里肌肉、雞胸肉取代肥肉,蛋黃可選栗子代替。腸胃容易不適者,除了減少食用量外,吃完粽子可搭配水果如木瓜、鳳梨等幫助消化,減少不適感。黃琳惠表示,糯米含較多的「支鏈澱粉」,加熱糊化後具有較高的黏性,其分支較多,就像樹枝一樣,跟人體內澱粉酶接觸的面積較大,直鏈處可以迅速被水解,因此會造成食用後血糖上升較快。但剩餘的支鏈分支結構無法被體內的澱粉酶水解,因此相較於直鏈澱粉較多的一般白米來說難以消化,故而建議高血糖及腸胃功能不良者應減少食用。營養師鐘沛珊提醒,傳統的北部粽因為食材會先進行拌炒,所以一顆粽子通常含有一碗飯、一份肉及兩茶匙的油,相當於一般超商的輕食便當;南部粽雖然食材不會先拌炒過,卻因額外加入的花生粉及醬油膏,造成熱量破表,都是需要注意的小細節。想吃「粽」不增「重」,一天以一顆為限,並當做正餐主食而非當作點心攝取,配合「我的餐盤」,同時攝取一碗青菜、一份低脂肉類如雞胸肉、魚肉或豆製品,飯後再一份水果更均衡。粽子的原料調味通常已十分入味,不建議再額外添加甜辣醬、醬油膏等。最後建議大家吃完粽子後,能夠運動散步至少30分鐘,更能減脂助消化。
她濕疹越治越嚴重還變胖 醫一問早餐吃啥…搖頭:難怪皮膚好不了
對皮膚狀況不好的患者來說,忌吃炸物或辛辣等刺激性飲食,是基本常識;但有皮膚科醫師分享案例提到,曾收治過濕疹患者,怎麼治療都治不好,還越治越嚴重,且體重還直線上升,後來才發現,禍首是出在「早餐」的升糖指數較高,易引發身體發炎反應,醫師提醒,皮膚病患者的飲食,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以利控制病情。皮膚科醫師蔡逸姍,日前在《健康2.0》節目提到,門診曾收治過一名年約30歲患者,本來是一個月來看一次濕疹,後來竟然慢慢地變成一個月來看2次、3次,且濕疹範圍也越來越大。後來患者覺得困惑,詢問醫師為什麼濕疹治療會越來越嚴重?後來蔡逸姍觀察到,患者的體重,似乎有變胖趨勢,後來除了治療皮膚,蔡逸姍建議她也需要控制體重,但患者強調,自己三餐正常,都有吃早餐,沒有胡亂飲食。後來蔡逸姍醫師進一步追問,患者早上都吃那些早餐?後來一聽才發現,這名濕疹患者,平常都是去便利商店買麵包跟奶茶,且兩樣食物都有含糖,醫師瞬間懂了這名病人為什麼濕疹一直好不了的原因,原來她都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難怪皮膚一直好不了。蔡逸姍解釋,升糖指數就是所謂的GI,是指吃下去的食物,造成血液中的血糖上升速度快或慢的指標。她舉出2017年的相關研究表示,曾經有實驗針對乾癬患者,一群以高升糖指數食物進食,另一群則以低升糖指數食物為主,結果低升糖飲食患者的體重,除了得到較好的控制,連病情也變得比較好。她建議,有皮膚疾患的人,飲食盡量吃食物的原型,盡量少吃高升糖食物,以免病情惡化。
經期亂卻自恃「年輕不會生病」 女大生驚罹子宮內膜癌
下周就是38婦女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陳璐敏提醒女性朋友寵愛自己,一定要重視自己的健康,月經不規則或不正常子宮出血儘速就醫。陳璐敏指出,一位20歲左右的大學生,長期經期混亂不規則,家人和病患都不以為意,認為「這麼年輕不會有嚴重的婦科疾病」,甚至病患的親戚也是醫師,也認為應該調經吃藥就可以改善,沒想到,調經調了一年還是沒有任何改善。女大學生後來求診陳璐敏醫師,陳醫師以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有不正常回聲,進一步宮腔鏡發現子宮內膜有一個1-2公分腫瘤,最終切片病理報告證實是子宮內膜癌症。陳璐敏醫師表示,幸好發現的時候還是早期子宮內膜癌且細胞分化良好,考慮病人的年紀及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以宮腔鏡切除腫瘤後,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目前定期密切追蹤內膜情況。陳璐敏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是指子宮體的內膜所產生出來的癌症,90%罹患子宮內膜癌症的女性會發生不正常的子宮出血,晚期可能侵犯子宮附屬器官甚至侵襲膀胱或者腸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都相當好。所以女性朋友一旦發現月經不規則,不正常陰道出血,一定盡快就醫,接受檢查,不要以為「月經混亂很常見,只是小問題沒有關係。」越早發現,治療率越高。陳璐敏醫師表示,近十年發現,子宮內膜癌症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超越子宮頸癌症,成為女性好發率排名第六的癌症。子宮內膜癌和環境及飲食相關,研究發現,現代生活中有很多化學製品有類女性荷爾蒙的作用; 加上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高熱量高油脂的飲食,體重增加又缺乏運動,都是子宮內膜癌增加的原因。在38婦女節前夕,建議女性朋友多運動,減少脂肪與高升糖食物的攝取,清淡飲食,多吃生鮮蔬果,多喝水,盡量少喝飲料及食用加工食品。
夏季悶熱爆發「口罩痘」 醫師教授6撇步預防
雖然國內肺炎疫情趨緩,但不少民眾已養成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的習慣,公司行號也要求員工配戴口罩。長時間戴口罩造成臉部皮膚摩擦、悶熱,加上盛夏高溫,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表示,門診約有1~2成的人因「口罩痘」而求診。他建議在保持社交距離下適度脫口罩休息,例如每三十分鐘脫下一分鐘,並養成正確的保養習慣,就能避免口罩痘的產生。36歲的林小姐是百貨公司櫃台人員,上班有化妝習慣。自從肺炎疫情爆發後,公司要求上班時配戴口罩。一陣子下來,林小姐的兩頰及嘴唇周圍開始出現粉刺及青春痘,於是自行網購抗痘藥皂並每日頻繁洗臉四到五次。不料粉刺與青春痘不減反增,甚至出現痘疤與膚色不均勻的情況,讓林小姐不敢在外面脫下口罩。苦惱的林小姐至醫院求診,經口服抗生素一週,合併外用A酸塗抹三個月改善角質代謝,並調整保養方式後,林小姐膚況已大幅改善。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指出,長時間戴口罩會導致臉部摩擦悶熱,使毛孔阻塞、皮脂腺過度分泌形成粉刺,若粉刺被痤瘡桿菌感染,便會形成青春痘,建議採取6方式預防。1. 避免口罩痘首先要減少摩擦悶熱,在保持社交距離下適度脫口罩休息,例如每三十分鐘脫下一分鐘。2.有化妝習慣者,應避免油性或成分複雜的化妝品,且厚度越薄越好。3.洗臉時也不要摳抓青春痘,或用毛巾用力擦臉。4.避免過度清潔,使用中性或弱酸性洗面乳每日洗臉兩次,其餘時間可用清水或吸油面紙清潔。鹼性的皂類和物理性去角質產品都會加重病灶的發炎程度,不建議使用。5.清潔後需有適度保濕,使用成分單純的化妝水和乳液保養,避免黏膩產品導致毛孔阻塞。6.防曬應以遮陽帽、陽傘為主,如膚況允許,可使用成分單純的水性防曬乳輔助。盧泰潤醫師還提醒,嘴唇周圍的青春痘可能和含氟牙膏有關,兩側鬢角或瀏海下的青春痘可能和髮蠟、潤髮乳、護髮油有關。飲食部分應避免辛辣油炸食物、乳製品(脫脂牛乳、乳清蛋白、起司)、高升糖食物(含糖飲料、甜點、麵包、鳳梨、西瓜、荔枝)及巧克力。民眾如有口罩痘,應盡速就醫,並養成正確的保養習慣,才是維持光滑肌膚的不二法門。
糖尿病堪稱百病根源 老祖宗以「消渴」為治療藥方
59歲徐先生,糖尿病史約5年,空腹血糖180mg/dL(正常值70~100mg/ dL),糖化血色素8.6%(一般建議控制在7%以內),主訴容易口乾,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蘇惠靖醫師診斷為糖尿病的上消證型,治療以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為主,開立沙參、玉竹、麥門冬、生地黃、天花粉…等中藥內服,三個月後,徐先生口乾情況大幅改善,空腹血糖也控制在90mg/dL,糖化血色素6.0%。蘇惠靖醫師表示,糖尿病是現代醫學的病名,西醫認為是百病根源,而中醫在病理方面是以糖尿病的發病機轉來診治,因此,中醫以「消渴」來理解糖尿病。《黃帝內經》提到,消渴病是發於肥甘厚膩的食物所造成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的方面的調控。蘇惠靖醫師建議,烹調方式要盡量能夠清淡,避免加工的食品,尤其夏季水果如西瓜、荔枝、龍眼,都屬於高升糖的水果,吃了之後血糖波動幅度比較大,份量要特別留意。其他如汽水、果汁、含糖飲料、蛋糕等精緻糕點,都要盡量避免食用。除了飲食、運動來控制血糖外,也可藉由穴位來達到日常保健。例如:承漿穴,可消除口渴的症狀,位置在下巴的正中央的凹陷處。合谷穴,在第二掌骨中點的內側,可以幫助身體的水份代謝。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凹陷處直下三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之處,可調整消化系統,提高免疫力。另外在耳甲腔的最下緣有內分泌點。只要伸出一個食指頭,往最下緣的地方按進去,即是內分泌點,平常可多做按壓,幫助調控內分泌系統。此外,糖尿病患者常會覺得口乾,蘇惠靖醫師建議可藉「美音潤喉茶」養生茶飲來緩解口乾的症狀。藥材為:麥門冬3錢、甘草2錢、金銀花2錢、桔梗2錢、玄參3錢。作法:用1000cc冷水浸泡15分鐘,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15分鐘後即可飲用。
脂肪差3成!北部粽比南部粽更「油」 胖傷害的關鍵揭曉
端午節除了觀賞划龍舟與正午立蛋之外,吃粽子也是多數民眾必做的節慶活動!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胡淑婷表示,隨著粽子內餡及製備方式不同,一顆重量175克的傳統肉粽,熱量約介於350-500大卡。北部粽的糯米先炒至半熟再包入粽葉,南部粽則是包入生糯米後用水煮方式煮熟,南部粽約比北部粽少30%的脂肪,換言之就是北部粽比較「肥」。改良的雜糧粽較小巧,且以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雜糧(如:黑糯米、糙米、薏仁、雪蓮子、燕麥等)取代糯米,補強傳統粽子膳食纖維偏少的弱點。使用瘦肉代替五花肉、糯米不經拌炒且無加入豬油或紅蔥頭,相較於傳統北部粽及南部粽,約可減少20-40%的熱量。吃粽子也能兼顧均衡飲食,如若無法自製或選購改良的雜糧粽,也需因應傳統粽高醣、高油及低纖維的特性,調整當天的食物及烹調油量;胡淑婷也提供給民眾三大原則,首先,降飯量,粽子主要成分為糯米,糯米屬於全穀雜糧類,建議一天以一顆粽子為限,且當天要少吃半碗到一碗飯;再者為減少烹調油量,無論是傳統的北部粽或南部粽,皆是包入炒過的內餡,為平衡一日的油脂攝取量,建議其它餐點烹調改為蒸、烤、滷或清燙;最後記得要搭配適量的蔬菜跟水果,建議每天攝取1.5-2.5碗煮熟的蔬菜(或3-5碗生菜)、約1.5碗至3碗的水果。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習慣沾醬的民眾,一包速食店番茄醬重量的甜辣醬及醬油膏含196與405毫克的鈉,約占健康成人每日鈉攝取量2400毫克的10-20%,容易引發血壓升高,粽子內餡已經過調味,不沾醬就很美味,為避免攝取太多鈉量,建議不沾醬或適量沾醬。此外,糯米為高升糖指數,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不易消化,糖尿病、腸胃不適者,建議小口淺嚐及注意份量,端午節享受粽子之餘,吃得美味又健康。
糖尿病普查2/首度公開!全台43家診所大調查 8成患者合併高血脂症
為理解最新的基層糖尿病照護及合併症現況,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自2019年成立後,協同全台43家訓練有素的糖尿病照護專業診所,首次對7200位糖友進行糖尿病照護普查。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曾競鋒醫師表示,協會本次普查的研究過程設計嚴謹,參與醫師皆通過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認證,由每家診所連續性地完成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曾競鋒醫師說明,由本次普查結果看到,在基層診所照護下,血糖控制情況良好,超過5成糖友血糖達標(糖化血色素HbA1c<7%)。同時,也觀察到糖友近7成合併高血壓,逾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逾8成合併高脂血症,顯示三高(血糖、血脂、血壓)的治療成效還需要患者和醫護團隊繼續共同努力。提醒糖友還是要特別注意,尤其,高血壓與蛋白尿合併症是造成心衰竭、腎功能惡化甚至洗腎的風險因子,建議糖友應配合醫師給予的治療建議,積極照護。研究顯示,40歲後腎功能就以每年平均0.6~1%的速度下滑,若同時患有慢性病又會加速腎功能下滑速度,例如糖尿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每年會增加1~2%的腎功能流失,血壓、膽固醇及尿酸控制不好,每年會再減少1~2%。若飲食控制不當,更可能加速洗腎時程,資料顯示,洗腎患者中約有45%是糖尿病患,其中蛋白質攝取是重要關鍵。糖尿病患除了需要注意整體總熱量,也要少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避免過度刺激血糖上升,而適量的高蛋白飲食可以提高胰島素分泌、幫助調節血糖,不過一旦攝取過量,尤其是動物性蛋白,便會被轉換為含氮廢物,必須經由腎臟排出體外,此時就會加重腎臟負擔。所以糖尿病患需嚴格控管飲食,同時注意血糖變化,一旦腎功能出現問題,就要更積極控管飲食,以免惡化至洗腎,影響生活品質與危及性命。(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