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汙染
」 限電 環境部 PM2.5 碳中和 能耗雙控台北市抓烏賊車 科技執法效率提高18倍
為持續提升空氣品質,台北市環保局在市區道路架設遙測設備逮「烏賊車」,截至19日共篩選出64輛有汙染疑慮汽柴油車到檢,有7輛檢測不合格,比傳統人力攔檢效率高出18倍;基隆市環保局擴大公私場所空氣品質維護補助計畫,包括宗教團體、公寓大廈、社區發展協會及幼兒園都能提出申請,每單位補助上限16萬5000元。北市環保局今年起藉由科技執法在道路架設遙測設備,稽查高汙染烏賊車,透過車牌辨識技術結合比對車籍資料,至昨日稽查出汽油車1萬7293輛次、柴油車2614輛次,同樣時間傳統人力路邊稽查數僅約1093輛次。環保局空汙噪音防制科長邱天安表示,光學遙測科技透過儀器發射光線被空氣汙染物吸收造成能量降低的原理,根據能量變化算出空氣汙染物濃度,截至昨天,今年已通知64輛疑似有汙染情形的汽、柴油車到檢,其中7輛檢驗不合格,另有3輛註銷報廢,也間接促使車主淘汰潛在高汙染車輛。他指出,遙測設備僅需1人操作儀器不用攔車,每天檢測可超過5小時,傳統路邊攔檢需安排4人操作,為避免影響上下班時間車流,每天僅能安排4小時。環保局提醒,民眾收到車輛到檢通知,若未於期限內至指定地點檢驗,或檢驗結果不符合排氣標準,將依《空氣汙染防制法》處車輛使用人或所有人1500元至6萬元以下罰鍰。基隆市環保局推出公私場所空氣品質維護補助計畫,即日起至10月31日前,包括依法登記的宗教團體、公寓大廈管委會、社區發展協會及幼兒園,皆可提出申請,補助空汙減量設備、購買平安米、環保禮炮機、空品監測與排煙設施,每單位補助上限16萬5000元,補助總經費650萬元。
核電歸0...發電改火力與綠能成本增 明年電價將多漲6%
核三1號27日停機後,除了供電,也會衝擊電價。由於今年上半年其成本低到每度僅剩1.14元,如等明年2號機也退役,發電全以較貴的火力與綠能取代,將會助漲明年電價多漲3%到6%。核三兩部機一年共發150億度電,由於設備早已折舊完畢,以今年上半年台電自結電成本來說,核能成本每度已降到只有1.14元,而國際燃氣售價仍高,每度平均仍要3.34元(自發加外購),比之貴上2.2元,會多出330億元。如以再生能源每度5.2元取代,更會超過600億元。以現在台電售電電價來說,電價需漲3%到6%。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昨也表示,核三廠的發電成本相對穩定且低廉,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它為台灣提供了低價且穩定高效的電力供應。依據2023年台電電力成本的估算,若用火力發電取代核三廠,每年將最少增加338億的發電成本;若用再生能源替代,則每年可能增加的發電成本更高出兩倍以上,約達746億元之多。張啓楷說,矛盾的是,相較於核三廠一號機的堅決停機除役,為了應對因此而造成的電力缺口,台電啟用了早該除役的大林5號燃氣機組,並延役了燃煤的麥寮一號機,這也導致了周邊居民的抗議。張啓楷分析,因為老舊的機組造成空氣汙染,導致麥寮周邊區域的癌症發生率相對較高,對比核三廠附近4鄉鎮皆表態贊成延役核三廠,由此可見核三廠在安全管理、地方回饋,以及敦親睦鄰的成績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同。這不禁讓人對於政府堅持除役核三廠,卻延役高汙染機組的做法感到困惑。台電表示,核三停機用其他燃料成本替代,以目前來說確實成本會增加。不過不認同綠能取代成本貴的說法,畢竟不管是執政黨或在野黨,未來淨零路徑都會需要綠電,就是要付出較高的成本。
種錯樹增臭氧?環境部公告15種樹建議少種引爭議 彭啟明:空汙錙銖必較
我國近年不斷加嚴空氣品質標準,因臭氧已超越PM2.5成為指標汙染物,環境部近日發文建議不要種植15種會產生臭氧前驅物異戊二烯的樹種,引發各界熱議,環境部長彭啟明28日受訪時提到,種樹有益環境,但空汙已到「錙銖必較」的地步,下周會邀請農業部等相關學者專家共同檢視有無更適合台灣的樹可以來種植。但學者指出,應優先嚴格管控燃煤電廠與汽機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環境部恐畫錯重點。環境部表示,樹木可以攔截懸浮微粒等空氣汙染物,的確有助於空氣品質提升。不過,根據國內外研究發現,有一些樹種可能排放異戊二烯,也是臭氧前驅物之一,對於樹種的選擇須從各種不同面向多方考量。除了要求傳統的固定汙染源及移動汙染源減量之外,對於生物源可能的影響也會進行關注,以持續提升空氣品質。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根穆說,環境部對於種植樹種沒有強制力,希望植樹時除了考慮景觀、水土保持,也應把空汙影響納進去,雖然臭氧濃度與諸如汽機車等移動汙染源排放的NOx、VOCs關聯性大,但據研究也有20%與生物體相關,且台灣地狹人稠,無法忽略生物源影響。張根穆表示,如果未來要再出具相關指引,將改採正面表列,並明列各式樹種功能性,如景觀、淨化空氣等,目前初步盤點有45種樹種,下周三會再與農業單位討論。彭啟明說,環境部委託研究證實部分樹種雖與空氣汙染有關聯,但環境部仍鼓勵種樹,建議不要只偏重於某一種樹,並選擇不排放該種化學物的樹更好。前台北市環保局長、台灣大學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認為,要有效防治都會區臭氧汙染問題,應優先嚴格管控燃煤電廠與千萬輛汽機車所排放的氮氧化物,遠比討論不要種植哪些樹種來得重要。例如,英國倫敦設立「超低排放區」管制高汙染車輛通行,已經在倫敦市中心減少有害氮氧化物(NOx)46%,在倫敦市內圈也減少21%,相信環境部的初衷是良善,想積極改善空汙,但畫錯重點。
估上看5777億 《財劃法》審查修正預期上演角力戰
立法院財委會20日將審查攸關地方財源、資源分配的《財劃法》,朝野共計提出10多個版本,預期將上演角力戰。財政部依據朝野黨團、立委所提的版本估算,中央最多將增加釋出財源5777億元。財委會召委羅明才表示,即使無行政院版本,也希望可以在委員會形成共識,如果無法形成共識,就保留到院會進行協商。《財劃法》主要的內容規範稅收中央與地方的分配,修法不只是中央與地方之爭,也關乎地方之間的資源分配,因此長達25年都未順利修正。為了落實資源分配公正性,近期外界出現不少修正呼聲,不過財政部仍以「與地方政府溝通」、「需取得共識」為理由,尚未提出行政院版本。統整各大修正版本,垂直分配有3大修法方向,調整稅收撥入統籌分配稅款的比率,例如所得稅從現行的10%提高到12%或25%、營業稅扣除統一發票經費後,從現行的40%提高到100%全數撥入;其次是直接分成,稅收由徵起的縣市保留一定比率留作地方財源,鼓勵地方財政努力,例如營所稅保留5%、遺產稅從現行的50%提高到80%;及增加來源,如新增菸酒稅納入統籌分配稅款財源等。依各版本計算,中央所要增加釋出的財源在333億元到5777億元。地方與地方水平分配方面,現行公式考量因素有營利事業營業額、人口數、面積、財政努力及基準財政需求(如公務員薪資、基礎建設管理經費)等。各黨團、立委爭取內容的存在差異,如國民黨團更重視人口分配;立委陳超明、賴瑞隆建議要將基礎建設落後、碳排、高汙染產業分布納入權數;蔡易餘則認為應該重視農業發展、國土保育;賴士葆則認為花東與離島應有保留分。針對《財劃法》修法,財政部回應,垂直分配方面,應該考量國際政經局勢變化、氣候變遷,中央政府必須要保留財政韌性。水平分配則需要廣泛的蒐集意見。最後,有關菸酒稅的分成比率,之前行政院也考慮過,同時菸酒專賣改制對金門、連江2縣財政影響,都會納入考量,只是分成的比率,應該審慎研議相關機制。
4年砸766億改善空汙 環團批「減量目標過於保守落後」
環境部24日提出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並加強管理重要汙染源,從高處遠眺台北市區,遠方籠罩在一片茫霧中。(圖/中國時報范揚光攝)為改善空汙,行政院近日核定「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包括環境部等9部會及國營事業將在4年內投入766億,目標在2027年全國PM2.5可達每立方公尺13微克、中南部區域每立方公尺15微克,臭氧8小時紅色警示站日較2019年改善80%等目標。但環團指出,WHO(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即提出PM2.5應小於每立方公尺5微克,政府核定的減量目標過於保守、落後,且北、中南部目標不同,中南部民眾情何以堪。根據環境部空汙報告指出,2022年全國細懸浮微粒手動測站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2.4微克,各汙染物的全國年平均濃度亦均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持續改善中,僅有臭氧不降反升。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張順欽表示,第二期的改善重點為PM2.5及臭氧,前者的問題集中在中南部、11月至4月等,後者挑戰為氣候暖化、背景濃度上升抵銷改善作為等,中央政府未來4年將編列116億元預算、國營事業650億元預算協助改善。張順欽指出,將透過盤點可行前瞻技術,推動與產業減量協談,強化定期檢查及認證管理、鼓勵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港區防制、營建工程、農業露天燃燒、河川揚塵及民俗活動會透過各部會專案管理,同時加強台中電廠、中龍鋼鐵、興達電廠、中鋼公司及中油公司減量,並強化空氣品質不良季節應變能力。二期方案的目標為全國平均達到每立方公尺13微克,中南部每立方公尺達15微克,但更希望各測站都能達到13微克的目標。「目標太保守及落後」,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說,全國的13微克目標過於保守,而每立方公尺15微克是2012年訂定的空氣品質標準,但中南部卻要在2027年才能達到,更是落後,此外臭氧前驅物的VOCs減量目標過於保守,鋼鐵業等高汙染行業標準也太寬鬆,應加大步伐及力道。台灣健康空氣行動盟召集人葉光芃則批評,WHO(世界衛生組織)於2021年提出PM2.5應小於每立方公尺5微克,現在還用這樣的標準就是在危害人民健康,且去年空氣品質較前年惡化,改善就說是環境部的努力,空品不佳就說是天氣的影響,令人看不下去。至於外界關切的空汙費,張順欽也說,將針對固定汙染源季節性費率增加有害物種,調整減免額度、增列減免項目;移動汙染源則擬提供汙染較低的燃料浮動式調整費率,營建工程類則會提供自主減量減免。
雲林萬有紙廠土地招標 開發商提醒:之後可能變乙工用地
雲林縣北港鎮萬有紙廠因經營不善破產,後由台灣金聯公司整合開發,預計10月17日開標,但甲種工業用地可能引進高汙染工業,地方強烈要求變更為乙種工業用地,26日相關單位舉辦座談會,台灣金聯、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雲林縣政府等都支持改為乙種用地,以兼顧地方發展與環境保護。萬有紙廠曾是台灣3大紙廠之一,破產後4.5萬坪廠區閒置10餘年,經台灣金聯整地開發,目前已在廠區懸掛「公開標售」紅布條;但因「甲種工業用地」引發附近居民質疑,不斷向縣府、民意代表陳情,要求變更為汙染性較小的乙種工業用地。縣議員蔡岳儒、台灣金聯、國土管理署、縣府等相關單位昨天在北港鎮舉辦座談會,逾百民眾到場關切並提出問題,包括加速通盤檢討變更流程、確保重汙染工業不得進駐、改以個案變更縮短流程、建廠施工時確保周邊住宅不受損等。台灣金聯總經理郭文進表示,萬有紙廠土地已公開招標,底價為33億8000萬元,公司的態度是支持變更為乙種工業用地,呼籲有意購買土地者要有心理準備,未來可能會成為乙種用地。國土管理署認為,甲種工業用地變更為乙種,須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目前北港鎮公所正著手進行中,未來將再送交縣都委會、內政部都委會審議;至於民眾提到以個案變更,因有其相關限制,須再進一步討論。縣城鄉發展處說,此案攸關工業用地周邊住戶權益,以及整個北港地區的發展,因此各單位都積極辦理,加速通盤檢討流程,但依既往經驗估算,最快也要1年的時間。地方民眾強調,開發工業用地可為地方帶來就業機會,但重點是絕對不能造成汙染,也要確保附近住家的權益,否則勢必引發抗爭。
碳焦慮上身1/「近152萬家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碳盤查!」 工總商總碳排大戶總動員「母雞帶小雞」
目前台灣碳盤查第一階段是瞄準大型上市櫃企業,全國160萬家企業約佔5%、僅8萬家,「還有約152萬家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碳盤查!」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告訴記者,進一步表示商總中有百工百業、計算碳排方式各有不同,碳盤查需要資源、資金,然而中小企業資源沒有大集團多,為要幫助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後續還要減碳,商總現正爭取成立碳盤查團隊,「夠把減下來零散的部分變成碳權放上碳交易所,讓業者有更大動能節能減碳… 是非常大的工程。」身在製造業第一線的工總理事長苗豐強3月率先表示,除了大企業及環保署目前所列管廠商之外,多數中小企業沒有碳管理能力、目前也只需要自主揭露,工總成立專案小組建立「碳盤查標籤」,協助中小企業對利害相關者回應、揭露組織主要溫室氣體排放量,這能分擔減碳壓力並降低費用,透過網路平台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填寫活動數據、上傳佐證資料,再由指定的第三方單位查證員進行線上查證、產出「溫室氣體方案查證總結報告」,工總審查就會核發碳盤查標籤,費用7萬元、可以用一年,較外部查證、輔導減碳就高達40萬元相對可負擔,已在3月開放,目前逾20家申請。 工總成立專案小組建立「碳盤查標籤」,分擔中小企業減碳壓力並降低費用,費用7萬元、較顧問公司收費平價。(圖/取自網路)台灣碳排大戶中鋼自2005年起配合工業局展開減碳預備作業,並以2018年為減碳基準年,訂下2025年、2030年較基準年減排7%、22%,2050年達成碳中和。中鋼向CTWANT記者強調,「若是出貨鋼條給下游螺絲、螺帽、扣件商,會標明碳足跡,公司內部有許多專家,『以大帶小』模式協助供應鏈上公司降、減排碳。」並與高雄臨海工業區內石化業、化學業及下游鋼鐵業等14家工廠互通能源,一半的水使用再生水。紡織業新光合纖經營決策委員會副主委羅時銓表示,碳盤查、減碳的終極目標是製造智能化、數位化,有預先規劃、按照進度走就沒問題;公司碳盤查起於8年前品牌開始要求,他形容,碳盤查就像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找出潛在高汙染、耗能之處,提早以優化SOP、更換設備,這也有助逐步提生產效率。中鋼出貨鋼條給下游螺絲、螺帽、扣件商,會標明碳足跡,公司內部有許多專家,以大帶小模式協助供應鏈上公司降、減排碳。(圖/報系資料照)除了碳盤查,工商協進會更關注碳盤查能量是否足夠,在碳交所揭牌前夕,公開提出建言,碳權交易的背後,最終目的是希望「碳排減量」,而排碳比例高達7成的「能源」首當其衝「希望政府加速潔淨能源開發,並克服低碳製程與碳捕捉與封存(CCS)瓶頸,建議政府持續提供包括資金與賦稅優惠等多元政策工具,協助企業規畫減碳路徑。」
中信金控持續參與國際倡議並提出解方 擔任PCAF亞太區主席 永續年會分享再生能源專案融資經驗
迎世界地球日,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簡稱「中信金控」)今(21)日參與「地球解方2023永續設計行動年會」,與產、官、學界專業人士交流永續發展議題,分享參與國際倡議組織之經驗,並於永續創新論壇中說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成功推動再生能源專案融資發展的關鍵因素,展現對永續發展的支持。 「地球解方2023永續設計行動年會」由5%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臺主辦,中國信託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出席開幕儀式、中國信託銀行企業融資處副總經理李靜婷擔任永續金融創新論壇講者。高麗雪幕僚長表示,中信金控持續發揮金融影響力,支持多項國際倡議,現任碳核算金融聯盟(Partnerships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 PCAF)亞太區主席,提供風險管理實務經驗,參與倡議機構框架及方法學制定小組供全球金融業遵循及參考。「地球解方2023永續設計行動年會」今日登場,中信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出席開幕儀式、中信銀行企業融資處副總經理李靜婷擔任永續金融創新論壇講者。/中信金控提供中信金控意識到財務碳排盤點的重要性,率先臺灣同業加入PCAF,持續擔任亞太區主席。PCAF上(3)月召開第一季線上會議,包含臺灣、日本、韓國、澳洲、馬來西亞等地超過80家金融成員機構成員共同參與,討論甫於上月發布的《不動產營運溫室氣體盤查和報告技術指南》,補充規範不動產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相關之方法學,提供金融機構透明一致的測量核算指引;中信金控更是PCAF全球核心小組唯一亞洲成員,與全球21家標竿金融業共同制定第二版「金融業全球溫室氣體盤查和報告準則TheStandard」指引,預期將協助全球總資產逾89兆美元、參與PCAF之382家金融機構進行財務碳排盤點及減量,共同努力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中信銀行企業融資處副總經理李靜婷擔任「地球解方2023永續設計行動年會」永續金融創新論壇講者,分享再生能源專案融資經驗。/中信金控提供李靜婷副總經理則進一步分享,隨著永續意識興起,中信銀行藉由投融資實踐影響力紅利(ImpactAlpha)的願景,不遺餘力地參與赤道原則謹慎評估高汙染產業,協助客戶因應供應鏈購買綠電。中信銀行亦善用金融專業,擔任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大彰化離岸風電計畫東南風場、中能離岸風電計畫三案之財務顧問及統籌主辦行,聯貸總金額逾新臺幣2,000億元,創新專案融資模式引領金融業與客戶攜手達成SDGs指標,更創造社會就業與和諧共榮;中信銀行亦主辦廢棄物再生能源(Wasteto Energy)融資聯貸案,為環境及社會帶來正面效益,兼顧獲利及長期競爭力。中信金控亦為臺灣首家加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小組」(Taskforce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之企業,持續參與TNFD的框架制定討論,2022年亦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ited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Finance Initiative, UNEP FI)規劃的TNFD試行計畫,與全球42家金融機構為本月出版的TNFD試行計畫報告書提供研究案例,以強韌的風險管理能力參與聯合國永續行動 。
德國廢核自食惡果!擴大高汙染「褐煤」開採引爆示威 「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遭警抬走
「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17日在德國西部的一場反對煤礦擴大開採的示威活動中遭到警方抬走並短暫拘留。該煤礦計畫已成為德國氣候環保人士與政府之間的衝突導火索。綜合BBC、NPR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北萊茵-西發利亞邦雖然在2022年10月宣布德國跨國能源公司萊茵集團(RWE AG)將在2030年之前逐步停止該地區的煤炭開採,但該邦的呂策拉斯村(Lützerath)仍將被拆除,驅逐居民的準備工作更將於2023年1月正式開始。不過此舉也引來環保人士在近日發起數場示威,14日更至少有15000人參與活動。警方在16日好不容易驅離日前抗議時躲進呂策拉斯村地下的最後2名環保人士,但以「氣候大罷課」(Skolstrejk för klimatet)行動聞名的童貝里,又和數百名環保人士在村外9公里的加茨韋勒2號露天礦坑(Garzweiler2)等地靜坐抗議。加茨韋勒是德國北萊茵-西發利亞邦的3個大型露天煤礦之一。這些礦坑的煤炭類型為高汙染的褐煤,約佔德國碳排放量的20%,且在數十年來持續擴張,以致於該地區約有50個歷史悠久的村莊被拆除和推平。童貝里其實早在14日就在呂策拉斯村的示威活動上對6000名抗議者發表演說,她聲稱擴建礦山是「對現代與後世的背叛」,並指責德國是全球最大污染國之一,應被追究責任。現年20歲的「瑞典環保少女」在15歲就展開「氣候大罷課」,並到瑞典國會外抗議政府對氣候變遷無作為,引發青少年罷課抗議氣候問題的熱潮,之後她還在COP24上發表演說,一戰成名。更在2019年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由於露天礦坑邊緣相當危險,警方先前已警告,若他們不離開,就會強行驅離,不過童貝里和其他人不但不聽勸,還一起衝向礦坑邊緣,部分抗議民眾被警方攔阻帶走,但還是有漏網之魚跳進了礦坑。而身形矮小的童貝里也遭到3名魁梧的員警抬走,押上警車短暫拘留,並在查驗身分後釋放。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以及錯誤的廢核政策,導致德國陷入能源危機,政府和礦商都認為,當前需要煤炭來確保德國能源安全不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也能夠確保廢核政策按計畫實施。但環保主義者則認為,夷平村莊、擴建礦山只會製造更多的溫室氣體,德國不應再開採煤礦,應專注在「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