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量食物
」 減肥 瘦身 飲食 肥胖 體重![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96512/sm-d16ce44656d4f80c21224bdbc2cd6276.jpg)
韓星瘦身法2/IU、舒華靠它瘦!蘋果減肥法再翻紅 專家提醒「連皮吃搭配蛋白質」
過去蘋果減肥法曾風行一時,近來隨著多位韓星如IU、舒華、朴敏英採用蘋果減肥,讓這個方法又再度暴紅。專家建議蘋果要連皮吃,不但保有營養素、又能增加飽足感,同時提醒要另外搭配蛋白質食物,才不會讓肌肉量流失。南韓人氣女團 (G)I-DLE中來自台灣的成員「葉舒華」,原本屬於西洋梨身材,再加上臉型比較圓潤,所以曾被譏諷「不適合女團」,後來舒華靠著皮拉提斯、飲食控制成功瘦身,仔細查看她的減肥菜單,早餐:蘋果1顆、低脂乳酪1份。午餐:糙米雜糧飯1份、泡菜、豆子、小菜。晚餐:清蒸番薯1個、雞胸肉1人份。而且晚上6點後便禁食。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舒華的三餐均衡分配,包括高纖維的全穀雜糧、高蛋白,有飽足感又能維持肌肉量,沒有長時間空腹,比較不容易造成暴食風險。「不過,這份菜單的總熱量約800-1000大卡,對於一般成年人來說過低,長期可能影響新陳代謝。」另外,建議食物可以更多元,例如早餐加一些堅果、1顆雞蛋;晚餐再搭配一些蔬菜讓營養更全面。早餐菜單中的蘋果,正是近來許多韓星減肥時的熱門食材,這種減肥方法的理論基礎是蘋果低熱量、一顆僅有52卡、高纖維的特性,可以幫助控制熱量攝入,提供飽足感,同時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運作。韓星朴敏英、IU曾分享自己靠蘋果減肥成功甩肉,像是朴敏英為了拍攝,需要緊急瘦身時,就會連續三天三餐只吃蘋果,透過豐富膳食纖維來提升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不過這個方法只建議短時間內應急,如果長期只吃蘋果還是會營養不均衡的。另外IU則是透過早餐吃一顆蘋果的方式,就成功在一個月瘦下5公斤。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曾受訪表示,蘋果本身是非常好的水果,同時具有兩種膳食纖維,像是果皮屬於不可溶性纖維,果膠則是水溶性纖維。不可溶性纖維就像掃把一樣,可以清腸、排毒素。果膠的功效則像是海綿,當乾海綿吸水後就會變得柔軟、膨脹,在胃部及腸道的時間就會變久,讓人有飽足感,不會容易肚子餓。蘋果減肥法近來討論度很高,專家表示可用於取代高熱量食物,但不要長期只吃蘋果。(示意圖/黃威彬攝)人體脂肪細胞分為棕色脂肪細胞、白色脂肪細胞,黃淑惠說,棕色脂肪細胞當中的粒線體較多,脂肪燃燒速度較快,而蘋果的熊果酸含量偏高,可以啟動人體的棕色脂肪細胞,開啟燃燒脂肪效果,所以建議蘋果一定要連皮一起吃,減重效果才會好。程涵宇提醒,因為蘋果屬於水果類,所以幾乎不含蛋白質及油脂,所以整天只吃蘋果營養並不均衡,若長期營養攝取不足,容易在結束減肥後反彈,甚至暴飲暴食。「而且一定要搭配足夠的蛋白質,否則肌肉流失會讓基礎代謝下降,長期下反而更難減肥。」程涵宇說,像IU就在晚餐喝高蛋白飲,或是同時要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避免肌肉流失,比較好的方式是用蘋果取代高熱量食物,例如零食、甜點,而不要長期當作主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91439/sm-b2a7e112c0911eaf0ef15be5aa9874de.jpg)
減肥卡關期最大敵人是「它」!原來「睡不好」就是瘦不下來的原因!
很多人在減肥的路上,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困擾:明明飲食控制得很好,運動也非常努力,卻依然遲遲看不到體重下降。你是否也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少做了什麼?其實,真正讓你卡關的關鍵因素,可能不是飲食或運動,而是被你忽略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身體機能,讓減脂的效果大打折扣。首先,熬夜後,你是否經常覺得特別想吃宵夜或零食?這可不是偶然!當你睡眠不足時,體內的「飢餓激素」會不斷上升,而負責抑制食慾的「瘦素」卻會下降,導致你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激增,進而吃下過多的熱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更令人沮喪的是,睡不好還會讓你的新陳代謝變慢,即便你白天再怎麼努力運動,身體卻無法有效燃燒脂肪,反而更傾向於將熱量囤積成脂肪,而這種現象最容易發生在腹部,讓你怎麼練也甩不掉肚子上的脂肪>_<。此外,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會急劇上升,這不僅讓你更容易感到疲憊,還會進一步促進脂肪的合成,成為減脂的最大敵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如果你也深受這些問題的困擾,那麼改變從今晚開始!規律的作息是解決一切的第一步,試著每天固定時間入睡和起床,確保睡眠時間達到7到8小時;此外,睡前的放鬆同樣重要,減少使用手機或其他3C、搭配使用減壓系產品,為身體和大腦留出平靜的時間,幫助自己更快入睡;此外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也能大幅提升睡眠品質,比如保持房間昏暗、溫度適宜,這些小細節都能讓你的睡眠質量更上一層樓喔。減壓系保養這樣選:A.M.Fairyland的再生希望精萃霜、希望精萃卸妝膏,如同其名,正是以品牌特調的「希望複方精油」作為基底香氛精油,藉由芳香療癒效果瞬間壓力清零,保養的同時也可以實現照顧情緒的雙重心願。(圖/品牌提供)減壓系溫感精華這樣選:ESS Papawash的前導溫活美容精華,是一瓶具有溫感效應的導入型美容精華,當肌膚逐漸變暖時,會發現不只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功效,日本有些女生還會將它擦塗在容易手腳冰冷的部位,暖暖的很舒服也更好入眠。(圖/取自y412412 IG)減壓系沐浴這樣選:LINLANG的馥活平衡沐浴露,透過佛手柑、柑橘與柚子的療癒優雅香氛,可緩和緊繃的肌膚,搭配羅勒、香根草、雪松與麝香的沈穩氣息,讓身心都沈靜下來,培養出好入眠的情緒。(圖/品牌提供)減壓系蠟燭這樣選: LUSH的高街29號香氛蠟燭,此款香氣來自英國多塞特郡的第一家LUSH店鋪,蘊含依蘭依蘭、茉莉、萊姆、檸檬與零陵香,打造寧靜與愉悅的香氛享受。(圖/品牌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91377/sm-e1b1ca741d1f2b9959e7ad57c5a4de3a.jpg)
宋慧喬超狂黑暗級瘦身4招,讓她成功從65kg減到45kg,長年維持纖細好身材!
提到女神宋慧喬,大家腦中浮現的肯定是那纖細優雅的激瘦身材和精緻的臉龐。但你知道嗎?她其實不是天生瘦子,早期的她在電視劇中甚至因為身材略顯圓潤而被稱為「肉肉女神」!據說,她曾經一度體重飆到過65公斤,對於她162公分的身高來說,已經算是偏胖了。這也讓她在演藝生涯初期,為了保持鏡頭中的完美形象,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她如何從65公斤瘦到如今的螞蟻腰!(圖/擷取自宋慧喬ig) 1.豆腐減肥法:減掉17公斤的關鍵法寶 宋慧喬最經典的瘦身故事,莫過於靠著「豆腐減肥法」成功減重17公斤!她的策略簡單卻有效:早餐和午餐吃清淡,避免油膩高熱量食物,控制到八分飽;晚餐則以豆腐為主食,不但熱量低,還富含蛋白質,既能增肌也能減脂。此外,她嚴格遵守固定的用餐時間,幫助身體形成規律的代謝模式。 實用技巧:如果你也想試試豆腐減肥法,可以將豆腐搭配綠色蔬菜,增加膳食纖維,既健康又飽足。(圖/擷取自naver網站)2.蒟蒻米法:短期瘦身神器 為了準備拍攝《黑暗榮耀》中那瘦弱卻充滿力量的角色,宋慧喬再度動用她的減肥秘技—蒟蒻米減肥法。短短兩個月內,她以蒟蒻米為主食,成功雕塑出更纖細的身材。蒟蒻米的好處是熱量極低,幾乎不含澱粉,卻能讓你有飽足感,對於需要快速見效的人來說,這是超強的減肥利器! 實用技巧:蒟蒻米可以用來做成炒飯、湯麵,或搭配雞胸肉和清爽沙拉,是減脂餐中的百搭選擇。(圖/宋慧喬ig)3.每日檸檬水:清腸排毒的神隊友 減肥期間,宋慧喬還有一個超級簡單卻非常有效的小習慣——每天喝無糖檸檬水!這個小動作對她來說,就像日常護膚一樣重要。檸檬水富含維他命C,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順暢排便,還能減少腹部脂肪堆積。 實用技巧: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溫檸檬水,不僅有助於清腸胃,還能提升精神,讓你一整天都神采奕奕!(圖/宋慧喬ig) 4.規律運動:15分鐘就能出效果 雖然日常行程滿滿,宋慧喬還是非常注重運動。她並不是一味追求高強度訓練,而是選擇每天進行至少15分鐘的運動,像是瑜伽、快走或居家燃脂運動。她的秘訣是讓運動達到「喘氣的程度」,讓身體真正動起來。此外,她還有一個黃金法則:睡前4小時完全禁食,避免囤積多餘熱量。實用技巧:如果你時間緊湊,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運動,比如在家做幾組深蹲或跳繩,累積起來也能消耗不少熱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與其追求快速瘦身,不如像宋慧喬一樣,把健康的生活習慣融入日常。只要堅持,你也可以從「肉肉」蛻變成最好的自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90110/sm-a9d668ec2424c465086e6be16a40ae53.jpg)
雪山主峰東線蓋白頭 雪霸國家公園飄雪呈現銀白世界
這波寒流從15日開始侵襲台灣,並帶來相當水氣,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師生在攀爬雪山主峰東線時,喜遇飄雪美景,立即以手機拍下雪景提供給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師生表示,拍攝時間是15日上午11時20分,位置在雪山主峰東線4.5k至5k,溫度為負1度,預估降雪仍將持續。15日寒流來襲,雪山主峰飄雪,遠眺大霸尖山被白雪覆蓋。(圖/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提供)雪山主峰飄雪,遠眺聖稜線被白雪覆蓋。(圖/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提供)雪管處提醒這段時間山友們入山時要牢記禦寒5要訣,第一是洋蔥式穿法,裡排汗、中保暖、外防水。其次是包好頭部, 斷絕熱量從頭流失,防頭冷、避氣暈。第三是包住好手腳,四肢末端慎防受凍,手腳關節可疏通,方能克冰雪岩地形之惡。第4是沒事多喝水,溫水性溫滋潤,量適無害,身體機能依水而行,亦可滋補五臟六腑。最後則是熱量大補丸,隨時服用高熱量食物,溫胃壯身,補血益氣,消肢體倦怠而顯氣足之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6061/sm-8c97011cadaf2d16441e3a67003f1912.jpg)
猝死排行榜3/寒冬喝酒「不暖反而易失溫」 猛吃高熱量食物也有風險
很多人認為喝酒能取暖,醫師提醒,酒精會擴張血管,加速體熱散失,再加上酒精會降低體溫感知力,因此造成失溫喪命。另外,氣溫下降時也會更渴望美食,而高熱量食物易造成心臟負擔,進而導致半夜頻尿,一下子離開溫暖的被窩,往往就會引發猝死。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副院長、心臟內科醫師劉俊廷表示,「酒精很容易抑制理性與反應,再加上會造成血管擴張,加速身體散熱,所以不僅無法取暖,反而會失溫。」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認為喝酒也不可過量,他分享案例故事,一位年輕健壯的男性,寒冷冬夜跟朋友聚餐吃飯喝酒喝到斷片,晚上11點被家人攙扶上床,隔天清晨3~4點被發現猝死在床下,身邊都是嘔吐物,判斷應該半夜大量嘔吐堵塞到呼吸道窒息過世。此外,洪永祥提醒也要注意飲食。「一到寒冬人體需要更多的熱量,往往會自動會吃下更多高熱量食物,如果是晚餐攝取這類高油鹽糖的食物,容易造成慢性病長者的血糖、血壓飆高,心臟負荷加大,一到半夜更會頻繁上廁所。」冬天半夜跑廁所慎防劇烈溫差變化,建議放慢動作讓身體適應溫度,或是在床邊擺夜壺因應。(圖/123RF)劉俊廷說,心臟衰竭是許多長輩晚上頻尿的原因,建議先治療根源,半夜若要上廁所,建議先坐在床邊一會兒之後再下床,可以避免跌倒或溫度急速變化,也可以考慮放尿桶在房間就近使用,可以降低風險。劉俊廷表示,猝死雖然猝不及防,但之前仍會有一些示警症狀,例如胸悶、呼吸不順、心悸或心律不整、血液循環不佳、頭昏四肢無力、水腫、走路易喘,如果有相關慢性病,又有上述症狀,就要趕緊就醫,多有警覺心就能躲過死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85231/sm-a2523a588edf583fbe1c5a305c05a44c.jpg)
天冷喝湯當心熱量超標!營養師列4款NG湯品 推味噌湯更優質
天氣寒冷不少人想喝熱湯來保暖,不注意熱量的話,當心冬天身材胖一圈!營養師張語希指出,玉米濃湯、麻辣湯、拉麵湯等受歡迎的湯品,都是高熱量食物,建議民眾要喝湯可以選擇蔬菜湯及味噌湯,營養又暖身。營養師張語希在臉書上PO出一則影片表示「減脂也有湯可以喝!」她指出,拉麵湯上面浮滿油脂,鴨肉羹湯、玉米濃湯則是澱粉太高,麻辣火鍋的湯上面也都是油,而且鈉含量超高,這些湯品對於健康來說都不太適合。張語希建議民眾要喝熱湯保暖,又能維持健康的話,可以選擇蔬菜湯,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常見的味噌湯也可以,張語希解釋味噌本身是發酵的食物,有天然的益生菌,再加上海帶、蔬菜,就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實很健康。至於想要吃肉的話,可以選擇鮮魚湯,因為魚肉是優質蛋白質,而且脂肪量低,還可以補充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護心。此外,張語希提醒民眾,喝這些湯雖然健康,但前提是「鹽巴不能加太多」,建議3分之1匙為佳,她自己則是不加鹽,品嚐食物的天然原味。另外,營養師張珮蓁也分享6種吃了能幫助身體保暖的食物,分別為深海魚、辣椒、老薑、蒜頭、肉桂與喝紅茶。其中紅茶含茶黃素,可以幫助提高產熱,讓體溫有機會維持溫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84134/sm-46ee8b2699461d8429494fd5834a4f7e.jpg)
愛吃「超加工食品」大腿會變粗! 研究示警: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風險
現代飲食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超加工食品」,吃多不僅會變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失智症風險。對此,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也在粉專發文分享研究結果顯示,常吃超加工食品,大腿肌肉上會有更多脂肪堆積,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因而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臉書粉專《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近日分享北美放射學會(RSNA)年會發表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共找來666位測試者,平均年齡為60歲,來觀察他們的飲食習慣與大腿肌肉骨骼間的變化。研究指出,吃超加工食品會使更多脂肪囤積在大腿肌肉上,而脂肪增加會加重膝蓋關節的負擔,因而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發現這樣的脂肪堆積,與卡路里的攝取或運動量無關,食用超加工食品越多,大腿肌肉的脂肪就會越多。粉專續稱,不僅如此,從研究結果得知,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影響肌肉脂肪的堆積,因此建議民眾日常飲食中應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才能養成健康體質,更能為我們帶來健康的生活。據悉,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添加了更多成分,除了糖、鹽、油之外,還會添加多種化學成分(防腐劑、甜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物),試圖讓食物外表變得更吸引人、把味道變得更濃郁等,如含糖飲料、玉米脆片、餅乾、蛋糕、超商販售的包裝麵包、香腸、薯條、微波即時食品等都是屬於這類食品至於吃超加工食品對健康有什麼影響?超加工食品吃多了會誘發胰島素反應增加,使吃下去的營養轉變為脂肪儲存起來,在相同份量下,高熱量食物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量,導致體重增加。2019年權威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的前瞻性世代研究也指出,攝取超加工食品與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有正相關。此外,研究指出,飲食中超加工食品的比例增加10%,就會增加12%整體癌症、10%乳腺癌風險,就連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會增加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82773/sm-d3fe0933d46e3a991248f5243623a05c.jpg)
「這樣一直吃,癌就來了」 專業醫點名「6大飲食惡習」
許多人都知道,身體的健康維持,其實與日常飲食有很大的關係。重症醫師黃軒日前就發文表示,有6種飲食惡習如果不多加改善的話「你這樣一直吃,癌就來了」。黃軒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許多民眾喜歡吃加工食品,這類食品含有大量鹽分、糖分及人工添加劑,長期食用會引發體內發炎反應,並增加自由基,進而提高癌症風險。特別是加工肉類,像是香腸、培根等,與大腸癌的關聯已被多項研究證實。根據研究,每日攝取超過50克加工肉類,大腸癌風險會增加18%。黃軒醫師也提到,過量食用紅肉也需注意。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類列為致癌物,未加工的紅肉被列為可能致癌物,每天攝取紅肉超過100克,會使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提高17%。黃軒醫師解釋,紅肉在高溫烹調時,容易產生多環芳烴(PAHs),這類物質會損害DNA,引發基因突變。此外,紅肉中常含有亞硝酸鹽,經胃酸或高溫烹調後,可能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Nitrosamines)。纖維攝取不足也是一大隱憂。長期缺乏蔬菜、水果及全穀類的飲食模式,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降低腸道防禦功能,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一項韓國研究發現,男性若每日攝取大量植物性食物,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可降低23%。而美國癌症研究所則指出,每天攝取80克全穀類食物,大腸癌風險可減少17%。高糖飲食習慣也是危險因子。長期食用高糖食品容易導致肥胖及胰島素抵抗,這與乳癌及胰臟癌的發病密切相關。研究顯示,乳癌患者若攝取過多糖分,死亡風險也會增加。除此之外,黃軒醫師也提醒,不規律的飲食模式和暴飲暴食,也會引發代謝紊亂和肥胖,進而提高罹患乳癌、大腸癌和胰臟癌的機率。飲酒過量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根據2019年數據,美國有5.4%的癌症病例與飲酒相關,尤其是頭頸癌、肝癌和胃癌。若成年早期就大量飲酒,50歲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提高150%。因此,黃軒醫師建議,女性每日飲酒量應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為了降低罹癌風險,黃軒醫師表示,根據多項研究,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罹癌風險。1.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a. 高纖維飲食:蔬果和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促進有益菌群的生長,降低大腸癌風險。• 建議:每天至少攝取5份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並選擇全穀類如糙米、燕麥等。b. 抗氧化劑和植化素:蔬果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E、多酚類和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有助於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 推薦食物:西蘭花、菠菜、莓果類、番茄等。2. 減少加工肉類與紅肉的攝取a. 針對 加工肉類: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加工肉類(如香腸、培根)列為致癌物,特別是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建議:每周加工肉類攝入量應低於50克。b. 針對 紅肉:過量攝取紅肉可能增加大腸癌風險,烹調方式(如燒烤)也會產生致癌物如多環芳烴(PAHs)。•建議:每周紅肉攝入量不超過500克,並以蒸、煮方式取代燒烤和煎炸。3. 限制糖和高熱量食品a. 高糖飲食:長期攝取高糖食品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這是乳癌、胰臟癌等癌症的風險因素。• 建議:避免含糖飲料和甜點,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如全穀類和豆類。b. 高熱量食物:過量攝取高熱量食品,會增加肥胖風險,而肥胖是多種癌症的高危因素。• 建議:控制份量,注意總熱量攝入。4. 增加健康脂肪的攝取a. 健康脂肪: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降低某些癌症風險。• 推薦食物:深海魚(如鮭魚)、亞麻籽、核桃。b. 避免反式脂肪:反式脂肪與慢性炎症和癌症相關。• 建議:避免油炸食品和含人造奶油的產品。5. 控制飲食時間與規律性a. 規律飲食:生理時鐘的紊亂可能影響代謝,增加癌症風險。• 建議:定時進餐,避免夜間進食。6. 避免過量飲酒a. 酒精的致癌性:酒精被列為1類致癌物,與口腔癌、食道癌、乳癌等多種癌症相關。• 建議:女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7. 多喝水,減少含糖飲料a. 水的作用:多喝水有助於促進代謝,降低尿路癌症的風險。• 建議:每日飲用2-3升水,避免含糖飲料。8. 增加益生菌和發酵食品的攝取a. 腸道健康:優質的腸道菌群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減少癌症風險。• 推薦食物:優酪乳、味噌、泡菜等發酵食品。9. 減少高鹽食品的攝取a. 高鹽飲食與胃癌:高鹽飲食會損害胃黏膜,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胃癌風險。• 建議:每日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內。10. 維持健康體重a. 肥胖與癌症:肥胖與乳腺癌、結腸癌、腎癌等多種癌症密切相關。• 建議:透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將BMI維持在18.5-24之間。黃軒醫師最後也提醒,健康飲食,仍是降低罹癌風險的重要策略。選擇天然、未加工的食品,控制熱量和鹽分的攝取,同時保持飲食規律和均衡,能顯著改善身體健康並降低癌症風險。你們做好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79029/sm-e58c4dcba3cc2b7249ebddd94a380483.jpg)
狂吃高熱量食物增肥20公斤 南韓男躲兵役下場慘了
南韓男性公民要服役18到24個月,近日一名26歲男子為躲兵役,故意增肥超過20公斤,卻也被法院判刑,他承諾會服完兵役才不用入獄。南韓男生最少要服18的月的兵役。據CNN報導,一名男子為了躲兵役狂吃,去年6月他的體重來到102 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被歸類肥胖而免役,不過6年前,他第一次體檢是可以服役的。法官表示,男子吃了高熱量食物,餐點量多吃一倍,還避免做送包裹等需要消耗體力的工作,在體檢前喝大量的水,故意增重。男子違反該國《兵役法》,被首爾法院判1年,緩刑2年,最後他表達「真誠履行軍事職責的意願」。自韓戰以來,南韓幾乎所有身體健全的男子,要在28歲以前服役至少18個月,這也成為一個長期的爭議話題。國際特赦組織稱,多年來該國有數百位「良心拒絕兵役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s)被關,其中有許多人因為宗教理由拒絕服役。據悉,南韓的兵役也中斷許多知名體育和音樂明星的職涯,如防彈少年團(BTS)在2022年因服役而休團。女粉絲阿姨跟BTS成員看板自拍。據韓聯社在2018年報導,已有數十起年輕男子故意增重或減肥、假裝精神病等鑽漏洞免役,當年憲法法院也裁定,政府要對宗教或政治原因拒服役的人,提供替代方案,不過該草案也引發爭議,甚至成為兩性戰爭的導火線。韓國防部表示,女性可以免役,軍隊中女性志願役只佔3.6%。此話一出,不少男性感到憤怒,「反女權主義」團體表示,這讓女性在就業市場有優勢,而統計數據顯示,女性上大學的比例高於男性,年輕男性也應該能追求自己的夢想和事業。2018年一項調查顯示,72%的20多歲韓國男性認為,徵兵是一種性別歧視;65%的人覺得女性也應該入伍;83%的人說,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別役;68%的人認為服役浪費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77396/sm-a2fccf3393e37e542ceee614bc5639d1.jpg)
厚鬆餅堡熱量可觀! 營養師:控制體重與血糖者需注意
最近社群軟體上,大家紛紛曬出原先日本熱銷的麥當勞「楓糖厚鬆餅堡」美照,有3種口味,限時只賣35天,因此,在台掀起一股熱潮,因為屬於早餐時段的品項,又是限量商品,太晚去還可能買不到。但要注意的是楓糖厚鬆餅堡的熱量不低,需要控制體重和血糖的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台灣是出了名的美食王國,早餐當然也是應有盡有,中式的清粥小菜、豆漿店的燒餅油條、西式的漢堡薯餅,都有一票忠實的擁戴者。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早餐並不是以多「早」來認定,起床後的第一餐即可被當作早餐,選擇上建議盡量以少油、少糖、天然無加工物的飲食為主,只要避開NG地雷食物,就算是沒時間自己煮的外食族,依舊可以吃得均衡又健康。1.含糖飲料 NG!含糖飲料內所添加的糖分,大多使用了人工合成的糖漿,容易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也難以維持飽足感。在醫學上更被證實有提昇高血脂、失智、癌症等疾病的罹患風險。因此程涵宇建議,無論中式米漿、豆漿,還是西式的奶茶、紅茶、咖啡,都應盡量選擇無糖為佳。2.高飽和脂肪或高油脂 NG!選擇奶茶、拿鐵等添加奶類的飲品時,建議用鮮奶來代替奶精,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滷肉飯、油條、燒餅、蔥油餅等可口早餐,都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食物,應注意攝取量與頻率。3.精緻澱粉 NG!過度精緻的澱粉如麵包、蛋糕、中式飯糰都是營養師眼中的NG食物,長期且過量的攝取容易導致高血糖、肥胖等問題,更是減肥人士的一大敵人,不可不注意。4.加工食品 NG!火腿、培根、熱狗、鑫鑫腸是台灣人的早餐首選配料之一,世界衞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加工肉品列為「人類致癌物」,並且明確指出,每天每多吃50公克的加工肉品(約兩片火腿),就會提高18%的大腸癌風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75653/sm-5da16f6b269ae5ea2ccde5c5b15a41a0.jpg)
成年人狂冒青春痘「問題不單純」 專業醫分析「不同部位長痘」背後含意
痤瘡,俗稱「青春痘」,雖然有青春二字,但並非只有青少年會遇到,其實許多成年人在壓力大時也常「冒痘痘」。中醫師楊婕妤解釋,痤瘡好發於臉部、背部甚至胸口等部位,當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且毛孔清潔不徹底時,就容易阻塞,引發痤瘡桿菌感染而造成發炎,進而形成痘痘。成年人冒痘的原因很多,除了工作壓力之外,睡眠不足、荷爾蒙失調以及不當的飲食習慣等都可能導致痤瘡的出現。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楊婕妤表示,中醫上認為不同部位的痘痘反映了臟腑功能的失衡。像是額頭長痘,多與心火旺有關,常發生在過度疲勞或失眠的人身上;鼻子上的痘痘則和胃火旺有關,多出現在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雙頰的痤瘡則與肝、肺有關,左臉反映肝功能失衡,容易出現在情緒緊繃、壓力大的人;右臉則與肺有關,常見於過敏體質者。而下巴的痤瘡與荷爾蒙及腎臟功能有關,特別是女性在月經週期時,下巴經常冒痘,這讓許多女性感到困擾。針對痤瘡,楊婕妤建議從四方面進行日常保健來改善。首先是均衡飲食,避免過度調味及高熱量食物,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有助於減少發炎。其次是睡眠要規律,特別是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這段時間最好保持睡眠,讓肝臟得以正常運作。此外,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能促進氣血循環,減少濕熱累積及發炎反應。最後是適當清潔肌膚,保持肌膚清爽,減少保養品或化妝品的使用,以降低肌膚的負擔。除了調整生活作息,楊婕妤還推薦了兩個穴位按摩的方法,可以幫助舒緩發炎痘痘的不適。第一個是曲池穴,位於手肘橫紋外側的凹陷處,具清熱消腫的功效。第二個是合谷穴,位於虎口位置,按摩時感到酸脹即可,有疏散風熱和緩解疼痛的效果。建議每天按摩雙側穴位各15至20次,每次約5至10秒。在飲食配合方面,楊婕妤也推薦兩款茶飲以提升體質、改善痤瘡問題。首先是冬蟲夏草飲,這款茶具有提升免疫力和抗菌、抗發炎的作用,建議使用1至2錢的冬蟲夏草以1000c.c.的溫水沖泡。另一款是放鬆紓壓茶飲,由甘草、浮小麥和紅棗等材料組成,有助於身心放鬆、紓解壓力及改善睡眠品質。將甘草2錢、浮小麥4錢、紅棗5顆以1000c.c.冷水浸泡10分鐘,煮沸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即可。最後楊婕妤也提醒,如果民眾的痘痘反覆在特定部位發作出現的話,民眾應尋求中醫師的諮詢,以從根本上解決痤瘡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72048/sm-2adbf9c3d19d4ebf07cdbffb1e5a4d9f.jpg)
AKB48 Team TP舉辦握手會擠爆現場 粉絲為近距離見面連夜排隊
「國民女團 」AKB48 Team TP推出第八首單曲〈24/7 Shining〉,一預購就爆火,收單破17000張,且雙喜臨門,不但〈24/7 Shining〉榮獲Best Radio好事聯播網排行榜冠軍寶座,日前另一首新歌〈就是好喜歡〉也爬升到該榜No.1。今(26)日AKB48 Team TP舉辦〈24/7 Shining〉發售紀念握手會,讓整座松菸文創園區擠滿數千粉絲,甚至有粉絲為了近距離見AKB48 Team TP,昨日就連夜排隊,今日天沒亮就排成一條蜿蜒人海,現場不但男粉爆炸,女粉絲也有增加趨勢,甚至有粉絲結伴穿著制服過來應援,讓人一睹AKB48 Team TP「國民女團」的魅力。AKB48 Team TP為了握手會忌口,前一天晚上特別不吃宵夜,預防當天水腫。至於是否緊張失眠?她們笑答:「通常握手會前一天得準備很多東西而比較晚睡,今起床的確很睏,已喝咖啡補充精神兼消水腫,一舉兩得。」AKB48 Team TP指粉絲就是「幸運物」,表示今天握手會大爆滿「就有自信做好每一件事!」而她們也認為握手會最重要的是,「能和粉絲聊得開心,給予粉絲們滿滿的能量,希望大家參加完握手會後都能開開心心的回家。」至於祕技就是「做可可愛愛的指甲,擦有香味的護手霜。」而回想各屆握手會,表示曾有粉絲因緊張而說不出話,「這時候我們會緊緊握住粉絲的手,主動開話題跟他們聊天。」而握手會結束後,第一件想做的事則是「吃速食」,因為防水腫忌吃高鹽的食物,「所以兩天過後最想吃一些平常不太能吃的高熱量食物犒賞一下自己!」明(27)日AKB48 Team TP在原場地還有1場握手會。AKB48 Team TP為了握手會忌口,預防當天水腫。(圖/焦正德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71241/sm-c9601e47dfbf900b42623bd34877ff10.jpg)
《貞淑的推銷》金素妍其實真實身材超火辣!靠「西瓜減肥法」3個月剷肉25公斤!
曾有「最美反派」之稱的金素妍,在Netflix最新韓劇《貞淑的推銷》中,卻是飾演地方媽媽而且還要銷售成人情趣用品!過程中笑料百出的高反差角色扮演,難怪很多網友都分享:「意外地超好看」、「好好笑」、「看完很舒壓」,有預感會成為10月的黑馬韓劇!其實金素妍不只演什麼像什麼,私下她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保養瘦身教主!之前受訪時就曾透露過自己曾經胖到72公斤,那段時間為了減肥她會利用「西瓜」來維持身材,因為西瓜富含高水分和低熱量,每100克僅約30大卡,且富含維生素A、C和抗氧化物質,她在炎熱的季節會以西瓜代替部分正餐,不僅能消暑解渴,還能增加飽足感,減少對高熱量食物的攝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而提到自己的保養方式,今年已經43歲的金素妍,就是靠按摩跟敷臉keep住臉蛋的精緻透亮感,像是她睡前會厚敷蘆薈凝膠,趁夜晚時刻修護補水。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不過如果妳跟小編一樣,覺得用不習慣塗抹式面膜>_<,好像會有黏黏的感覺?那不妨參考看看以下幾款片狀面膜,因為都在成分跟面膜布上有做過研究,可以讓美顏效果更有感喔。DR.CINK的米粹姬光神經醯胺水嫩面膜,一片就有滿滿的28ml精華液,並加上以60%微纖維加40%再生纖維完美比例製作的玻尿酸面膜布,一次就能達到保濕鎖水、舒緩敏弱、水光煥亮,幫助改善肌膚乾癢脫屑問題。(圖/品牌提供)AKIMIA的3重胜肽終極緊塑乾式微電流面膜,以無水面膜結合微電流滲透科技,搭配高濃度未來胜肽配方,能完美實現延緩老化、豐潤、拉提的三重功效。(圖/品牌提供)被稱為”暗沉肌救星”的hellome初露晨光淨白面膜,是採用非酸類親膚型美白配方x能服貼不同臉型的蠶絲隱形⾯膜膜布,可以有效淡化⾊素沈澱、增加肌膚透亮度、去除蠟黃暗沈疲態感。(圖/品牌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64477/sm-f44f5f0feaa0ea163297d06d78b94d1f.jpg)
罹癌並非是中老年的專利 醫師:17種癌症「病患年輕化」比例增高
扣掉少部分無藥可治的絕症外,癌症可以說是如今最令人頭痛的疾病。但這在往年以為在中老年族群上比較容易發作的疾病,如今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稱,其實有17種癌症的患者逐漸年輕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日前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近期《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人員對美國超過2364萬名癌症患者的資料,以及超過734萬例癌症死亡案例進行分析後發現,在34種癌症中,有17種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群中發病率正逐年增加。黃軒醫師解釋,這些年輕人(1990年後出生)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較1955年出生的人高出數倍。其中,小腸癌的發生比率(IRR)達到3.56倍,甲狀腺癌為3.29倍,腎癌和腎盂癌為2.92倍,胰臟癌則為2.61倍。這意味著,這些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生率已經是過去的兩到三倍。此外,某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的增長速度也相當驚人。在25至29歲的年輕人中,胰臟癌的平均每年百分比變化(AAPC)增加了4.34%,小腸癌增加了4.22%。在35至39歲的人群中,腎癌和腎盂癌的AAPC也增加了3.93%。AAPC指的是某一特定時期內癌症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變化百分比,數值增加表示該癌症的發生率或死亡率每年都在上升。黃軒醫師也提到,雖然年輕人(25至49歲)罹患癌症的死亡率大多趨於平穩或沒有上升,但35至39歲的年輕女性若罹患肝癌及肝內膽道癌,死亡率每年增加了1.95%(95%可信區間為0.59%至3.34%)。研究指出,以下17種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膽囊和其他膽道癌腎癌和腎盂癌胰臟癌多發性骨髓瘤胃癌(非賁門)睪丸癌白血病女性胃癌(賁門)小腸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非HPV相關的口腔和咽癌男性肛門癌卡波西肉瘤其中,有10種癌症與年輕人肥胖密切相關,包括大腸直腸癌、腎癌和腎盂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賁門胃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以及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這強調了控制體重對於降低癌症風險的重要性。而以下9種癌症,在老年族群中發病率下降,但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中卻是明顯上升。這些癌症包括: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子宮內膜癌大腸直腸癌非賁門胃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卵巢癌睪丸癌男性肛門癌男性卡波西肉瘤其中1990年後出生的人,罹患卵巢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75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2%;罹患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30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69%。這些資料顯示,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癌症發病率再次攀升。黃軒醫師表示,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熬夜、吸煙、飲酒等現代生活方式,是導致這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增加的主要原因。加工食品、高油脂、高鈉、高糖的飲食習慣,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面對如今的情況,黃軒醫師建議年輕人應該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保持規律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避免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熱量食物。同時,加強癌症的早期預防和篩查也相當重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58377/sm-a5f3ba1ce136ddd6f0777e9aeacf5807.jpg)
「10大習慣」恐讓你莫名其妙變胖 水喝太少、吃太快都上榜
不少人都是等到明顯變胖後,才赫然發現自己體重增加,其實細節藏在魔鬼中。營養師高敏敏在粉專列出10大項莫名其妙變胖原因,包括久坐、愛沾醬都是原因之一。●吃太快吃太快的話,大腦來不及接收「飽」的資訊,會不小心吃下更多熱量,建議細嚼慢嚥,吃七分飽就好。●水喝太少水喝不夠會覺得口渴,身體會誤認為是飢餓或渴望食物。●吃宵夜夜間吃宵夜影響身體的代謝,使身體無法有效消化食物,如果配上泡麵、炸物這種高熱量的食物,熱量當然就很可觀。●久坐久坐時,大部分的肌肉都是放鬆的狀態,導致脂肪堆積,且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更高,建議上班一段間就起來動一動。●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平衡,使飢餓素、瘦體素失調,導致大腦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特別渴望。●生活壓力除了睡眠以外,生活壓力大也會影響荷爾蒙,使皮質醇上升,導致想吃高熱量食物和甜食,甚至容易暴飲暴食、情緒不穩。●蛋白質不足蛋白質是我們人體能源的重要營養素,蛋白質比碳水、脂肪有更高的飽足感,食物熱效應也較高,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在減脂期間也可以維持肌肉量,減少肌肉流失的速度,因此長期缺乏蛋白質容易導致肌少症。●膳食纖維不足膳食纖維可以延長消化時間、增加飽足感,有助於穩定血糖、幫助嗯嗯順暢,尤其吃飯前先來一碗蔬菜,還可以幫助墊墊胃。●愛沾醬無論是火鍋沾醬、沙拉沾醬都是多餘攝取的油脂,像是一份30g的凱薩醬大約就130~180大卡,建議可以換成無糖優格,或是天然水果醋。●吃飯時間不規律血糖和荷爾蒙水平不穩定會影響食慾,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也會影響到新陳代謝和消化能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57088/sm-a9336dc22f0a2de3db818dddb04ea3d3.jpg)
小吃逆轉術1/大吃夜市美食卻消除脂肪肝 58歲的她「3撇步」減13公斤
你喜歡臭豆腐、炸雞排?還是酷愛烤玉米?台灣琳瑯滿目的美食小吃是許多人的最愛,但好吃歸好吃,台灣小吃由於大多是高油高熱量,所以總被貼上「不健康」的標籤,事實上,美味可以兼顧健康。醫師透露,一位58歲女性原本有脂肪肝,體重高達68公斤,雖然她照吃最愛的夜市小吃,但靠著少加醬、不碳水、不喝湯,竟然逆轉脂肪肝,且一口氣減去13公斤!AI教父黃仁勳來台時熱愛夜市小吃,也令人見識台灣美食的魅力,同屬「吃貨」的中醫師鄒瑋倫認為,只要觀念正確,健康也能兼顧口腹之慾。「台灣小吃最令人擔心的就是高熱量、高油脂,但其實只要稍微調整,許多小吃的營養價值都不錯!」鄒瑋倫透露,她有一位同為美食愛好者的58歲女醫師友人,由於體重飆升至68公斤、且已經有脂肪肝,所以想要調整飲食習慣。「但她不想放棄最愛的夜市小吃,所以她還是天天吃美食,但把握3個原則,持續2年後竟然逆轉脂肪肝,而且體重瘦到55公斤左右。」鄒瑋倫說,這3個原則分別是「不碳水、少加醬、不喝湯」,首先是不碰澱粉類食物,例如滷肉飯、炒米粉,就算想吃鹹酥雞,也只吃肉、豆類,不吃甜不辣、百頁豆腐;其次是減少醬料,烤玉米、蚵仔煎不直接刷醬或淋醬,而是請店家另外裝一份,稍微沾一點醬即可。最後,也絕對不喝湯,因為高湯的熱量相當驚人。黃仁勳訪台時幾乎跑遍各大夜市吃美食,台灣小吃的魅力由此可見。(圖/報系資料照)只是稍微調整吃法,卻能照樣吃美食、又同時兼顧健康。鄒瑋倫笑說,自己和這位朋友一起吃飯相當痛苦,因為朋友不碰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但她卻是標準的「碳水王」。「我自己的做法就是『鬆鬆緊緊』,體重變瘦了就去夜市隨心所欲開心大吃,但如果已經變胖,需要克制澱粉類食物,那就盡量不碰碳水化合物食物。」但如果明明不該吃,但就是很想吃滷肉飯、炒米粉呢?鄒瑋倫說,那她也有2個小撇步。「首先,就不要再吃炸雞排這類高熱量食物,或是不喝肉羹湯、改喝無糖綠茶,盡量讓總熱量不要太高;再來就要多吃一些蔬果,讓碳水化合物不要吸收太快。」鄒瑋倫最近愛上寧夏夜市的美食,她每次「開吃」前,一定先在夜市口買一杯可消暑熱的「六一散」中藥茶飲來喝,藉此平衡後續美食帶來的燥熱,讓自己大啖美食之餘,也同時保有健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49921/sm-b42429100f6d26ece860f96156b5bc92.jpg)
15歲少女「高燒41度」被列急診檢傷1級 媽媽問「能否回家治」醫師傻眼
有時候小孩因為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因此只能靠家長發現,日前急診兒科主治醫師黃士倫就分享了一個緊急病例,一名15歲少女在半夜因高燒41度被送至急診,被列為急診檢傷1級,經過檢查後確診為尿路敗血症(Urosepsis),然而家長還不知道嚴重性,甚至詢問能否返家治療。黃士倫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指出,自己半夜遇到一名15歲少女高燒41度掛急診,到急診時已經燒的神智模糊,被列為急診檢傷1級,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其尿液中的白血球數量高達2萬,發炎指數接近10(正常值小於0.5),更令人擔憂的是,少女的血糖高達400mg/dl(空腹血糖正常值應該在70至110mg/dl)。黃士倫詢問得知,少女有糖尿病家族史,並且近期沒有體重減輕現象,進一步檢查發現少女的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2.0,代表過去三個月平均血糖值約為300mg/dl。黃士倫也立即為少女注射胰島素並安排住院,進行抗生素治療及血糖控制,然而少女的母親似乎未完全理解病情的嚴重性,甚至詢問能否返家治療,這也讓他感嘆,「黑倫只為了你好,值班值到兩眼都黑輪了,希望你明白」。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真的為了孩子還是要多多關注健康議題,孩子生病了會不曉得他的嚴重性」、「真的要多注意小孩的健康和飲食,謝謝醫生給了很多專業知識很有幫助」、「是一直讓小朋友吃糖嗎?因為家裡有糖尿病病史,看了好擔心」。也有網友詢問女孩是否患有第一型糖尿病,黃士倫說明,女孩患的是第二型糖尿病,且有糖尿病家族史。由於飲食習慣不佳,女孩體重達90多公斤;黃士倫也建議,為了預防類似情況,應限制孩子的精緻糖及高熱量食物攝入,並建議有家族史的孩子進行篩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47521/sm-88badc9e52ccb055f6260610ed1f27d2.jpg)
原子少年21人大合體 力挺Ozone攻蛋戳淚點
Ozone即將在8月攻蛋,接連發行演唱會主題曲〈World Top〉、演唱會加油曲〈Speed Reload〉,粉絲不斷敲碗〈Speed Reload〉舞蹈,也在今(4日)的記者會上首跳,昔日《原子少年》的夥伴們也現身力挺,包括FEniX、VERA、Saturnday、呂植宇,一字排開共有21人,讓Ozone感動到想哭。FEniX、VERA、Saturnday、呂植宇現身力挺Ozone。(圖/趙文彬攝)為了呈現今天的限定演出,大家在前幾天特地排開行程一起排練,21位大男孩們同時聚集在舞蹈教室,練習過程中不斷傳出笑鬧聲,讓教室充滿歡樂氛圍;而演唱會倒數一個月,Ozone團員們說現在正是「魔鬼訓練期」,自豪體力大提升,「排練以前的舞蹈,發現都不會喘了。」哲言也激勵大家在飲食管理絕不能鬆懈,卻被團員們爆料他平時最愛鼓吹別人吃高熱量食物。Ozone首跳〈Speed Reload〉的舞蹈。(圖/趙文彬攝)團員們天天練舞,對於彼此的身材也瞭若指掌,文廷認為子翔的手臂線條很不錯,哲言則是肩膀練得很好,看起來像是坦克,團員們也稱團長祖安是「暖心哥哥」,充滿正能量,會用很可愛的方式鼓勵其他人,更像《原子2》的學弟們喊話,有任何疑難雜症都可以打給祖安求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46267/sm-982f7f9a9f6b4f99dfc72dff073d86c3.jpg)
哈佛研究!「日喝一杯含糖飲料」運動也沒用 22歲男差點洗腎
22歲的陳先生體格相當壯碩,身高180公分,體重超過120公斤,近期體重卻開始莫名下降,4個月掉了20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有成,但伴隨著出現泡泡尿(蛋白尿)、工作容易疲倦等狀況,家人有所警覺,便帶他前往醫院腎臟內科進行檢查,結果顯示空腹血糖25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達9%,確診糖尿病,且伴隨著第三期慢性腎臟病與腎衰竭,腎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3至4成。雙和醫院副院長吳美儀醫師表示,陳先生因在速食店工作的關係,飲食相當不均衡,蔬菜量嚴重不足,且因工作相當忙碌,閒暇之餘便會來杯手搖飲紓壓,常常一天就喝一、兩杯手搖飲,也沒有運動習慣,所以才導致憾事發生。除開立血糖控制相關藥物外,也安排衛教師、營養師介入給予衛教指導,並叮囑得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血糖、血壓,積極配合治療才能延緩腎功能下降。吳美儀醫師提醒,手搖飲可以說是台灣人生活中的小確幸,珍珠奶茶更是風靡全球、引以為傲的「台灣之光」,但這些飲品大多是使用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會造成三高、脂肪肝及痛風等慢性病,也會導致孩童及青少年的心臟病風險升高。根據調查,台灣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的比率接近25%。長期追蹤這群人,發現含糖飲料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有很強的連結。另外,也有致癌的風險,如胰臟癌等,臨床研究推測,近年來40歲以下年輕人胰臟癌增加,可能與含糖飲料的盛行有關。吳美儀醫師指出,一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其含糖量約62公克,已超過食藥署建議每日添加糖應低於50公克的上限;而今年二月哈佛公衛學院的研究指出,每天一杯以上的含糖飲料,就算每週運動量超過150分鐘,都無法抵銷其帶來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雙和醫院腎臟內科的研究也發現,一天一杯含糖飲料量大幅提升罹患腎臟病的風險,亦可能造成糖癮、肥胖等問題,最新調查顯示,國人肥胖及過重率已達50.3%,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缺乏立即發生的危險,年輕朋友對於多數慢性病警覺性與病識感較為薄弱,也發現喜好喝手搖飲或含糖飲料的朋友通常也伴隨著其他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缺乏運動、蔬菜攝取少而肉類攝取多,以及喜好油炸品及泡麵等高熱量食物,因此「一天一杯手搖飲」其實只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的冰山一角。吳美儀醫師呼籲,別因口腹之慾,或為了享受短暫的「小確幸」而造成終身遺憾,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是掌握幸福人生的關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刻不容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22歲男每天喝手搖「4個月卻瘦20公斤」 就醫檢查崩潰…腎功能剩3成
台北一名體格壯碩的22歲男子,身高180公分、體重超過120公斤,每天至少1、2杯手搖飲,但最近4個月卻暴瘦20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成功,卻發現有泡泡尿(蛋白尿)、工作容易疲倦等狀況,就醫檢查確診糖尿病。雙和醫院副院長吳美儀指出,男子平時在速食店工作,飲食不均衡,蔬菜量嚴重攝取不足,且由於工作忙碌,閒暇之餘就會喝手搖飲紓壓,常常1天就是1、2杯,也沒有運動習慣,結果不僅體重不正常下降,還出現蛋白尿、工作容易疲倦等,檢查發現空腹血糖25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達9%,確診糖尿病,還伴隨第三期慢性腎臟病與腎衰竭,腎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3、4成除了開立血糖控制相關藥物外,也安排衛教師、營養師介入給予衛教指導,改善男子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血糖和血壓,積極配合治療才能延緩腎功能下降。1杯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超標。(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吳美儀提醒,手搖飲是台灣人生活中的小確幸,但這些飲品大多是人工合成的高果糖糖漿,會造成三高、脂肪肝及痛風等慢性病,也會導致孩童及青少年的心臟病風險升高。以是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奶為例,含糖量約62公克,已超過食藥署建議每日添加糖應低於50公克的上限,而且哈佛研究更指出,每天1杯以上的含糖飲料,就算每周運動量超過150分鐘,都無法抵銷其帶來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喜好喝手搖飲或含糖飲料的民眾,通常伴隨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像缺乏運動、蔬菜攝取少而肉類攝取多、喜好油炸品及泡麵等高熱量食物。吳美儀呼籲,別因口腹之慾,或為了享受短暫的「小確幸」而造成終身遺憾,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是掌握幸福人生的關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