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飲食
」 糖尿病喜愛這類食物「大腦恐變漿糊」 醫示警:容易得糖尿病
吃錯東西竟會讓大腦變笨!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有研究指出食用高油高糖飲食,幾個星期就能使大腦神經發炎,腦神經細胞外基質變得「漿糊化」,進而阻擋胰島素進入大腦,容易得糖尿病。黃軒也分享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讓胰島素發揮作用,就能有效預防糖尿病且保持好腦力。黃軒醫師近日在臉書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提出國外有研究發現,人只要幾個星期內不健康飲食,容易使大腦神經元發炎,導致腦神經的細胞外基質(ECM)重塑變得厚又黏;簡單來說,只要常吃高糖油脂食物,就是在破壞大腦神經,使其變得像一片漿糊。而大腦變漿糊後,阻攔胰島素進入下丘腦神經元,去下達旨令磷酸化處理,造成更多血糖堆積,就變成「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不敏感」,很快就會導致糖尿病。不過黃軒透露,澳洲墨爾本大學研發人員在對小白鼠的實驗中,發現一種消除粘膠質的酶「氟胺的分子」,可以成功消除動物大腦中因漿糊粘性造成的堵塞,增加大腦飢餓神經元對胰島素的攝取,能有效降低血糖控制;若將來能應用於人類,就是一種新的治療模式。最後黃軒表示,「高油高糖食物,就會高黏高稠,漿糊化了你的腦袋瓜」,健康飲食習慣才是保護大腦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式,呼籲「好的習慣,你就是天堂!不好習慣,你就得上天堂!」
宅家、缺乏社交腦部加速退化! 醫示警「4習慣」將不經意傷害大腦
在忙碌工作過後,不少人會選擇用甜點療癒身心,或在放假時宅在家裡不出門。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就示警,有些常做且看似微小的壞習慣,諸如缺乏社交活動、高油高鹽高糖飲食等4種舉動,可能以為偶一為之無傷大雅,但長期下來,將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謝炳賢日前於臉書粉專分享,4種壞習慣將傷害人的腦部:1.高油高鹽高糖現代人外食比例越來越高,往往是較重油重鹹的口味,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心血管的負擔,進而使腦部及神經循環系統不佳,讓大腦受到損傷。此外,許多人喜歡在下午享用甜點撫慰人心,若是攝取過多糖分,不僅可能導致肥胖,還會使神經元受損,阻礙學習力和記憶力。2.缺乏社交活動由於科技發展和疫情影響,人們更加習慣透過手機與家人、朋友、同事溝通,大大減少了面對面相處的機會,養成宅在家不出門的習慣。如此一來,不只容易使人變得憂鬱,更會讓腦部活躍程度減低、加速退化,若持續保持參與社交活動,既能幫助維持認知功能,同時也可鍛鍊腦部發展。3.長期睡不好睡眠對大腦的認知及活動相當重要,大腦會在睡眠期間將白天產出的廢物代謝掉,如果長期失眠,便容易加速腦部老化,增加失智發生的風險,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造成腦部傷害。因此,謝炳賢建議每天的睡眠時間,至少需要6至8小時。4.過度菸酒抽菸、喝酒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也會對腦部造成嚴重傷害,長期過度抽菸和喝酒,可能讓細胞毒素增加,使腦部神經細胞受損,提升罹患腦中風、失智症的風險。
42歲女罹「斷崖式衰老」!20天臉上佈滿皺紋 「8生活習慣」加速老化
若平常習慣熬夜,恐會加速衰老速度。大陸一名女子就在社群上發布自己經歷了「斷崖式衰老」的影片,只見原本皮膚平滑的她在20天內就突然滿臉皺紋。其實,有8個生活習慣是造成你加速老化的原因。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山東一名42歲女子在抖音發出數段影片,只見畫面中的她臉部皺紋明顯、眼神憔悴,與20天前的她完全是不同人;該名女子表示,影片沒有濾鏡、特效,只是想記錄自己加速老化的樣子。她進一步說明,皮膚這樣突然浮腫衰老已經20天,食欲不振,一職都有在看醫生及運動,同時也積極地在保養皮膚。不過,人可能是一瞬間變老的。據研究顯示,人的衰老有3個「斷崖點」,分別在在34歲、60歲和78歲。另外,以下有8個生活習慣是老化的加速器:首先是「口味偏重」,應避免常吃炒煎油炸食物,會使皮膚出現暗瘡等狀況,過量攝取糖則會導致皮膚老化、鬆弛、失去彈性。高油、高糖飲食會使人變胖、掉髮。第2是「熬夜」,如果長期睡眠總量不符合標準,會影響肌膚的代謝和再生能力。第3「不愛運動」,適量運動可加速皮膚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減少體內鈣流失,使體態保持輕盈挺拔。第4是「不做防曬」,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較大,可加速皮膚的老化。皮膚在長期曝曬後乾燥缺水,出現深而粗的皺紋以及難以消退的色素沉澱。第5是「過度減肥」,可能導致體內脂肪嚴重不足,影響雌激素分泌,甚至引發閉經,造成卵巢功能早衰,最終加速女性全身老化速度。第6「頻繁燙染髮」,過勤燙髮染髮對頭髮損害較大,可加劇其老化速度,變得稀疏、毛糙和暗淡無光。第7「壓力大」,巨大心理壓力和長期的精神緊張會使人迅速變老,讓更年期提早到來。內心平和快樂,寬容善良,情緒穩定對維持內分泌平衡十分重要。最後要避免「抽煙」,香菸中的尼古丁對皮膚的膠原蛋白和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到皮膚細胞的血管都有破壞作用。
照三餐喝拉茶與冰奶 男子戒不掉「高糖飲食」右腿截肢
馬來西亞一名中年男子因過度嗜甜,喜愛喝拉茶、冰奶茶等高糖分飲料,使他罹患糖尿病30年,右邊足部的傷口因此久久無法癒合,逐漸潰爛惡化,最終只能截肢保命。該名男子在短影音平台TikTok中分享,自己得到糖尿病已超過30年,年輕時愛喝汽水,長大後更是無法離開拉茶和冰奶茶,將這些高糖分飲料當作白開水天天喝,這個行為導致男子右邊足部的傷口難以癒合,雖然他一次次地清創、動手術,但他的傷口仍逐漸潰爛、惡化,最後醫生只能將他的腳截肢保命。目前男子只能用輪椅代步,男子分享,他以前半夜經常出門去餐廳享用拉茶及印度煎餅。醫生表示,男子得到糖尿病的原因不只因時常攝取高糖分的食物和飲料,還包括三餐不定時等壞習慣。男子將自己的故事分享在TikTok,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千萬不要步入他的後塵。糖尿病無法根治,但若能改變生活方式就能改善病情。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表示,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糖友們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執行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自己的血糖,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患乳癌飲食如何調理? 中醫師精闢解析
乳癌雖是台灣婦女發生最多的癌症,但其實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確保乳房健康並不難。中醫師周大翔分析,乳癌早期可能出現的症狀有:1. 乳房大小的改變、變硬。2. 新出現的無痛腫塊,或現存腫塊的改變。3. 乳頭上有鱗片,無法治癒。4. 乳房皮膚隆起、皺紋,或看起來無光澤、有局部凹陷。5. 乳頭有濕疹樣皮膚病變、異常出血或其他不正常分泌物。6. 乳房上有靜脈曲張。7. 乳房皮膚紅腫、潰爛或橘皮樣變化。8. 乳房四周有無法癒合的傷口,或同一個傷口不斷發生潰爛。9. 紅疹、發炎不斷。10. 月經過後,乳房仍持續疼痛。11. 腋下淋巴腺腫大,淋巴腺堵塞會在液下產生腫塊。12. 手臂上方腫大。女性在洗澡時,可一手放於腦後,以食、中、無名指三指的指腹,由乳頭開始,由內向外檢查,感覺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如果發現腫塊,要立即去醫院做乳房攝影檢查。高糖、高熱量飲食曾罹癌機率 癌友建議採低脂高纖飲食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的癌症,乳癌放化療的患者尋求中醫的協助,通常會以緩解其放化療副作用為第一要務,唐朝孫思邈《千金藥方》強調「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所以正在接受放化療的癌友們,飲食上的調理格外重要。周大翔中醫師分享,在臨床上常常發現會乳癌患者,撇除家庭遺傳與病史,有很高的比例飲食習慣以高熱量,高糖,高油脂以及常吃加工化學合成食品為大宗,當上述類食物過量攝取時,容易上身體轉變成濕熱體質,身體出現發炎反應,也容易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乳癌病友接受化療而產生的假性停經症狀,容易潮熱、盜汗與心悸,在中醫的觀點是屬於陰虛血燥的體質,周大翔中醫師指出,此時身體屬於容易發炎狀態,為了因應後續可能的手術、放化療,癌友的首要任務便是儲備體力,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多半會伴隨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副作用,在吃不下以前就該顧好營養,建議以優質蛋白搭配低脂高纖的飲食為原則。控制飲食,降低脂肪攝取可減少乳癌風險,尤其要避免高油脂和高糖飲食。建議選擇低脂肪的白肉、海鮮和大豆製品作為蛋白質來源,減少紅肉攝取。烹調方式宜以清蒸和水煮為主,避免煎炒和油炸,以減少攝取的油脂量。周大翔中醫師建議選用健康的油脂來源,如無調味的堅果、橄欖油和苦茶油,有助於增加體內Omega-3比例,減少發炎反應,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此外,應避免過多攝取加工肉製品和含有化學添加物的食品,以及避免使用類賀爾蒙藥物和含有雌激素的美容食品,如阿膠、紫河車、鹿茸,海馬等中藥材,使用中藥材前應諮詢合格中醫師的建議。加強蔬果攝取有助調節荷爾蒙 優質蛋白質助修復針對預防乳癌,女性朋友可以採取高纖飲食,這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建議飲食以蛋白質和五榖根莖類為主,並加強蔬果攝取。蔬果中的營養素有助於減少癌變風險,蔬菜宜以煮熟方式烹調,每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和2份水果,也可以部分替代主食為未精製澱粉,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並減少油脂負擔。此外,均衡攝取有助於身體調節女性荷爾蒙。然而,部分人可能選擇採取生機飲食,完全不吃肉只吃蔬菜,但這對於乳癌的康復並不理想。周大翔中醫師指出,優質的高蛋白攝取有助於組織修復,素食者可以透過奶類、蛋類和豆製品補充所需的蛋白質。若熱量攝取不足,身體容易疲勞且免疫力下降,對於乳癌的康復也不利。因此,在飲食中仍需保持均衡攝取。化療會讓人味覺變苦,病人會較喜愛吃重口味食物,烹調時可加酸味,有助增加食慾,如檸檬、醋、蕃茄、梅子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中醫認為:「乳頭屬肝,乳房屬胃」,在經絡走向,乳房為胃經、脾經、腎經、肝經、心包經及心經經氣流經處,氣機壅塞、濕熱瘀痰滯於胸中而生癌腫。周大翔中醫師分享,平常洗澡時可以用溫水沖乳房,經常拍打(手掌拱起來呈空心狀拍打)按摩乳房,加上按摩足底,暢通淋巴預防乳腺炎,從中醫角度,在腳的第二趾趾踝上方,有胸部淋巴腺的反射區,脾胃自律神經結也在腳趾處,經常活動腳部,能預防乳腺發炎、暢通淋巴。
近視度數突增加、白內障惡化 恐是糖吃太多血糖作祟
沒想到吃太多糖,竟然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眼科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吃過多的糖,會導致身體產生有害物質,如果近視度數突然增加或白內障惡化,可能是血糖出問題。營養師也說,高糖、高脂肪、冰冷的食物要少吃,會影響眼周圍的血液循環。眼科醫師林于皓近日在臉書《眼睛好朋友-和欣視光眼科診所》發文說,「糖尿病失明的機率比沒有患有糖尿的人高;但高糖對於身體的影響,在尚未確診糖尿病之前,就已經悄悄潛入身體中。」糖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對細胞造成傷害,長期下來會讓水晶體混濁加速,讓白內障惡化。林于皓表示,高糖飲食會讓糖分傷害血管壁,「而多數人誤以為血管健康與心臟較有關係,但其實全身與眼睛內部的血管都會受到影響,導致黃斑部水腫或提升視網膜出血、剝離的風險。」林于皓指出,「既然這些影響,被診斷罹患糖尿病之前早就存在身體中,要怎麼即時發現呢?」民眾可以就醫檢查眼底的血管健康,「臨床中有許多患者透過眼底檢查,才發現身體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系統性疾病。」對於眼部保養的飲食,營養師余朱青也在臉書發文說,「食物中有對眼睛好的營養素,但是也有對眼睛不好的喔!像是蛋糕甜點、這類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或是一些冰冷的飲食,都會影響眼睛週圍的血管循環,不止是為了眼睛,為了健康,這類食品都要盡量減少攝取才對。」
不菸不酒…她40歲罹「大腸癌第四期」 醫揪1習慣:幾乎每個人都有
資深藝人余天與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2014年確診直腸癌,8年來經歷超過70次化療和各式治療,最終仍不敵病魔癌逝。余苑綺的離開,也喚起了大眾對大腸癌的關注。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曾遇過一名大腸癌女病患,不菸不酒,也很少吃紅肉製品等,但經過追問才發現,女病患幾乎天天喝1至2杯的含糖飲料;陳欣湄表示,糖跟癌症之間到底有沒有關聯性,其實已被討論多年,過度使用精緻糖,可能會讓身體潛在的癌症問題爆發。陳欣湄在《健康2.0》提到,曾遇過一名40歲、身材微胖的女病患,已罹患大腸癌第四期,並且已在做治療,因此來診間尋求營養治療、營養調理;而在治療過程中,女病患一直反思,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紅肉製品、加工的肉類製品等攝取並不多,菸酒也沒有,不明白是哪裡出問題。過度使用精緻糖可能會讓身體潛在的癌症問題爆發。(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陳欣湄深入追問後發現,女病患有一個跟一般人相比之下、稍微不健康的習慣,就是每天一定會喝1至2杯的含糖飲料。陳欣湄表示,其實糖跟癌症之間到底有沒有關聯性,這問題其實已被討論了很多年,在過度使用精緻糖的時候,可能會讓身體潛在的癌症問題爆發。陳欣湄說明,尤其精緻糖大量地攝取,容易讓身體的血糖過度增大,引發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現在目前來講跟癌症的關聯性是有的;第二,長期吃非常高糖的製品,容易讓脂肪堆積,當大量脂肪堆積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慢性發炎也跟所謂的癌症,是有一些關聯性的。陳欣湄立即請女病患改掉高糖飲食習慣,結果病人反問,「可是不是很多人都這樣?」陳欣湄直言,因為這件事情太正常了,好像每個人都這樣做,覺得含糖飲料的習慣應該算是健康人的習慣。陳欣湄表示,事實上,大家還是會喝一些手搖飲,戒掉非那麼容易,建議就是原本喝全糖,改成8分糖,慢慢調降,最後達到無糖,減少糖會造成身體的其他併發症或是其他問題的風險。
愛吃甜食當心…眼科醫示警「糖加速眼睛老化」 恐怖後果曝光
很多人在壓力大或忙碌時,會喜歡來點甜食、飲料,可以幫助心情變好。不過,眼科醫師林于皓提醒,吃太多甜食除了會變胖,還會引發糖尿病,同時會加速眼睛老化、角膜上皮缺損等問題,「糖在細胞的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進而傷害眼睛」,如果突然覺得視力變差,就有可能是血糖出問題。林于皓在臉書發文,「糖對眼睛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是慢性的影響,會加速眼睛老化、角膜上皮缺損。林醫師解釋,糖尿病失明的機率比沒有患有糖尿的人高;但高糖對於身體的影響,在尚未確診糖尿病之前,就已經悄悄潛入身體中。因為糖在細胞的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進而傷害眼睛。」醫師說明,「如果視力突然變差,如近視度數增加、白內障惡化,就有可能是血糖出問題。因為糖分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傷害細胞,長期下來將會加速水晶體混濁,導致白內障惡化。另外高糖飲食也會讓糖分傷害血管壁,使血管壁失去彈性,而多數人誤以為血管健康與心臟較有關係,但其實全身與眼睛內部的血管都會受到影響,導致黃斑部水腫或提升視網膜出血、剝離的風險。」「既然這些影響,被診斷罹患糖尿病之前早就存在身體中,要怎麼即時發現呢?」林于皓建議,「可到眼科診所進行眼底檢查,透過儀器檢測眼底的血管健康,臨床中有許多患者透過眼底檢查,才發現身體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系統性疾病,因此林醫師也建議有需求就可以做哦!」
全球逾7億人患腸躁症 睡眠障礙機率增2倍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腸躁症,全球有10%人口(近七億七千萬人)為腸躁症所苦,推估台灣盛行率約為10~20%。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理事長盧俊良教授指出,台灣醫療水準在國際間實屬先進,但在腸躁症的藥物治療卻是落後歐美日等國,目前國際已經有10餘種的腸躁症新藥治療,台灣卻一直遲遲尚未引進,也讓腸躁症的病患苦於無新藥可使用的困境。腸躁症確切原因不明,壓力、飲食、腸道敏感異常等因素都有影響,在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1天的復發性腹痛,其嚴重者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盧理事長進一步分析,根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期刊,臺灣腸躁症患者與無腸躁症者相比,發生睡眠障礙的情況高出2倍。(腸躁症患者睡眠障礙41.4%、無腸躁症者22.7%),因腸胃問題自工作或學校缺席的比例高出2.5倍。(腸躁症患者14.3%、無腸躁症者5.9%)。罹患腸躁症的患者(55.4%)比沒有罹患腸躁症的人(34%)更常向醫師求診。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中心王彥博主治醫師觀察國際治療趨勢發現,腸躁症的治療已經從單一科別進展到整合藥物治療、低腹敏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精神心理治療四大面向;即使是對於便祕型、腹瀉型、慢性便秘不同類型的腸躁症在國際間也已經有了十多種的新藥物治療,台灣完全沒有引進;目前台灣使用的藥物十多年來沒有新增,且這些傳統藥物大多都是紓解症狀,而非針對腸躁症機轉而研發,不同於新一代的藥物多根據大腸疾病最新的可能機轉研發,這類對特定機轉研發的藥物,對傳統藥品治療效果不好之病人更能達到有效的疾病控制。近年來國際討論甚多的低腹敏飲食也是很新的飲食治療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改善症狀。根據2017年的低腹敏飲食研究,發現西式飲食模式(即高脂肪、高糖飲食、鹹味小吃,如:蛋糕、餅乾、糕點、甜味飲料、薯片等)與引發腸躁症症狀有最大關連。外國亦有研究更指出過量咖啡因、甜食、含糖飲料的飲食習慣提高罹患腸躁症的風險。而在低腹敏蔬果的研究上,在近期美國研究顯示,慢性便秘型患者每天食用2顆綠色奇異果,持續4周後的結果相較於每天食用黑棗或是車前草的患者,其成效相當,且在腸道運輸時間上,減少將近2成的時間。澳洲蒙納許大學在低腹敏飲食的研究顯示,86%腸躁症患者採行低腹敏飲食後整體症狀獲得改善;2017年英國研究指出,至少有10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50-80%的腸躁症患者在實施低腹敏飲食後,腹脹、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獲得改善;由於亞洲飲食與西方飲食習慣不同,在亞洲人的研究顯示低腹敏飲食同樣有68%的病人改善腸胃症狀。經蒙納許大學通過認證的低腹敏營養師吳柏姍指出,腸躁症患者實施低腹敏飲食確實有助於緩解腸胃道不適狀況。衛教腸躁症患者選擇低腹敏食物,需要有讓患者方便易懂的工具,可查詢食物中腹敏成分多寡與可食份量,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發低腹敏飲食APP,幫助患者容易查詢低腹敏的食物,例如奇異果、草莓、鳳梨也都是經低腹敏認證的水果。然而,實施低腹敏飲食需要經過專業醫師與營養師嚴謹控管,也不適合長期進行,以免造成營養失衡等問題產生。
逾5成中高齡者陷脂肪肝風險 果糖攝取竟高出3倍
近日受到疫情影響,民眾大幅減少出門機率,多數人養成使用外送訂餐平台的習慣,就連中高齡長者也開始嘗試利用外送解決三餐需求。然而在選擇外送餐點時,大部分沒有熱量標示,民眾無法知道餐點的份量比例,且餐點多為飯、麵等主食類,蔬菜量普遍不足夠,因此反而容易吃過量,或是澱粉與糖分的攝取量過高。糖分對健康影響甚大,不僅可能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歐瀚文醫師指出,糖分攝取過量其實也會使得脂肪囤積過多導致脂肪肝,尤其中高齡長者更是高危險族群,不得不多加注意每日的糖分攝取量!歐醫師進一步提醒,民眾在選擇餐點時應多留意食品成分,並建議參考營養餐盤份量,適當調整每日攝取量,盡量選擇無糖飲食,維持營養均衡、增強身體的保護力。脂肪肝的形成與飲食息息相關,糖類食物例如富含澱粉的主食類或甜點,若吃得太多會使得血糖升高,一般在胰島素作用下會將血糖轉換成肝醣,但假如肝醣量太多,肝臟便會將多餘的肝醣以三酸甘油酯儲存,久而久之,累積過多就會形成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目前全世界盛行率約為10-30%,在台灣的一般族群中則約為11.5%,但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族群卻可高達50%以上。脂肪肝若是放任不管,有可能會持續惡化成肝炎,統計顯示,單純性脂肪肝病友中,約有10-20%的人會進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而約25-5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病友的病情會持續惡化成肝纖維化,甚至可能發展成嚴重影響肝臟功能的肝硬化及肝癌。然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病程發展緩慢,病友在病情晚期或惡化前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經常確診時,即已是末期,唯一的治療方式只有肝臟移植,因此提前預防變得格外重要。歐瀚文醫師表示,多數民眾以為只有吃得太油膩才會造成脂肪肝,但其實糖類攝取過多才是主因,高糖飲食不僅會增加脂肪肝風險,還會增加罹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機率,國外研究顯示,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友的果糖攝取,竟然比一般人高出2-3倍,因此,減少糖分攝取是遠離脂肪肝的一大關鍵。歐瀚文醫師特別提醒,民眾在日常生活需注意三要點,包含控制體重、增加運動,以及建立健康飲食習慣,尤其對於中高齡長者而言,更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高風險族群,因此,日常的飲食均衡、減少糖分攝取是不可或缺的重點項目。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0年的健康飲食指南也指出,每日糖分若能降至總熱量的5%或25公克以下,將可以減少很多疾病風險,呼籲中高齡族群更應嚴格控制每日糖分攝取量。
30歲新手爸罹患「女人病」 醫師:亞洲年輕男性當心!特別容易中鏢
一位30多歲即將升格當新手爸爸的男性病患,過去從未發生肌無力,某一天卻突然「軟腳」,使不上力氣、不能行走,檢查發現鉀離子只有1.9 mEq/L。另一位50多歲男性病患,過去曾短暫無力、無法開車,最近自大陸返台解除居家隔離,某日清晨突然感到四肢無力,無法起身,抽血檢查發現血中鉀離子只有2.1 mEq/L (正常人為3.5至5.0 mEq/L)。許多人如果有類似情況,可能會先懷疑是肌肉出問題,但事實上,這也可能是內分泌相關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所造成「低血鉀」。上述兩位男性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腎臟科林信宏醫師的檢查,發現都有尚未被診斷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最近因為疫情壓力與情緒起伏,誘發了低血鉀的「週期性肌無力」。兩人在經過鉀離子補充,並服用控制甲狀腺藥物後,都已恢復正常生活。林信宏醫師指出,血中鉀離子過低會引起人體肌肉無力或心律不整。雖然多數低血鉀症是長期未進食或鉀離子從腎臟流失所致,但少數也和甲狀腺疾病有關,病患可以經由尿液和血液檢查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林信宏表示,一般甲狀腺亢進以女性較多,易有失眠、焦慮、多汗、體重減輕、心悸、大脖子、眼球突出等症狀,但甲狀腺亢進也可能週期性地引起鉀離子經由細胞的離子通道,快速跑入細胞內部,使血中的鉀離子急速減少,造成肌肉無力或心律不整。研究顯示,這樣的突發性症狀在亞洲年輕男性的比例特別高,尤其易發生在大量高糖飲食、劇烈運動或壓力之下,這可能和種族、胰島素、腎上腺素與男性賀爾蒙的分泌有關。林信宏醫師提醒,甲狀腺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及門診追蹤,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另一方面,如果民眾曾經無緣無故地突然四肢無力,也要小心是否為潛在著甲狀腺疾病造成了低血鉀相關的週期性肌無力症,建議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