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機種
」 大立光 蘋果 林恩平 5G iPhone受惠iPhone換機潮!內外資點6大明星股 目標價喊到270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Apple Intelligence將是驅動iPhone換機潮的關鍵力量,估計2025、2026年整體iPhone出貨量將年增9%與11%,重新展現出貨增長好氣色;內外資研究機構在智慧機復甦潮流中,點名看好大立光(3008)、鴻海(2317)、台積電(2330)、全新(2455)、穩懋(3105)、玉晶光(3406)等六大台系明星股。觀察iPhone換機週期,從2021年的3.7年,已經延長到現在的五年,所幸,隨新款iPhone將搭載Apple Intelligence,對整體iPhone的出貨量與單位售價均大有助益。摩根士丹利證券估算,iPhone今年全年出貨量約2.15億支,其中,iPhone 16系列下半年出貨將為8,500~9,000萬支,比去年的iPhone 15系列同期多出5%。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指出,放眼2025年,受惠Apple Intelligence推升iPhone換機循環,整體iPhone出貨可望成長9%、來到2.35億支,2026年出貨年增率更將突破雙位數,進一步衝上11%,出貨2.62億支。對應至供應鏈,大摩提出三大觀察面向:首先,歷經過去二年出貨疲軟,iPhone出貨量成長是下半年起供應鏈大利多。其次,明年高階機款占整體iPhone出貨比重上看69%,遠高於三年前的52%,特別有利Pro、Pro Max機型的重要供應商如鴻海與大立光。再者,電池、散熱模組、聲學元件的升級促進AI功能在新機中的應用,主要供應商提供的內含價值也上升。光學族群龍頭大立光股價法說會後雖因大盤回檔震盪,然內外資研究機構看多後市、調升目標價蔚為共識,繼凱基投顧、瑞銀、野村證券將股價預期升至3,700~3,880元高標區間後,摩根士丹利證券亦看好下半年起毛利率回溫,且營收規模放大,一口氣把推測合理股價由3,000元調高到3,800元。大摩在亞洲蘋果供應鏈中,則將鴻海列為投資首選,尤其青睞鴻海在組裝市占分額高達60%~65%,並以高階機種為核心,加上若以2025年推估獲利估算,目前本益比也才15倍,相當具吸引力。摩根士丹利證券將股價預期調高為270元,為外資圈最高;市場最高則是大型金控旗下投顧賦予的300元。
DRAM市場穩健復甦 南亞科有望轉虧為盈股價逆勢收紅
受惠於AI伺服器帶動HBM與DDR5產品的需求成長,預期2024年DRAM價格維持上漲趨勢,供應商也恢復產能、積極轉進高產值產品,近期DRAM類股相對強勢,不過11日台股走跌,僅南亞科(2408)逆勢小漲0.56%、收在70.6元,主要是前一日法說會顯示第一季毛利率較前季明顯改善,還有業外挹注,法人預估,可望在今年第三季損益兩平。美國通膨疑慮再起、拖累美股四大指數,連帶讓台北股市11日走跌,權王台積電(2330)一度帶領大盤翻紅,最高來到20770.83點,上下震盪近120點,最後收在20753.22點、跌0.05%,成交量4409億元。近期強勢的威剛(3260)11日下跌3.98%、收在108.5元,華邦電(2344)跌0.9%、收在27.3元,十銓(4967)也下跌0.55%、收在89.5元。不過南亞科10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表示,地震過後,大供應商報價策略改變,拉升產品價格態度積極,南亞科產能也逐漸回復正常,預期南亞科第二季毛利率轉正機率變高,DRAM平均售價有機會季增雙位數,出貨狀況也會有小幅度改善。由於中國品牌手機銷售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復甦,預期今年高階機種的銷售比重提升,新世代AI PC的推出也讓市況轉好,消費型電子終端產品的IP CAM、TV、工控及車用需求維持穩定,有助改善需求量及DRAM裝載數量。因產品平均單價改善,且閒置成本提列降低,南亞科第一季營業收入95.03億元,較上季增加9.2%,毛利率較上季大幅改善10.7個百分點至-2.9%,儘管單季仍虧損12.09億元,每股虧損0.39元,但也較上季每股虧損0.8元明顯收歛。李培瑛表示,2024年DRAM市場將維持穩健復甦,南亞科今年有兩個新產品,為1B製程技術8Gb DDR4與16Gb DDR5產品,DDR5預計2024年下半年開始送樣,第四季開始對公司營收會有小幅度貢獻,2025年對公司的貢獻度將會比較大。法人也認為,根據研調機構預估,2024年HBM占DRAM產值比重會從2023年的8.4%躍升至20.1%,且2025年持續提升,將大量消耗DRAM產能,排擠效應可望持續推升DDR4及DDR3報價。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在403震後對DRAM產業影響的最新調查,各供應商所需檢修及報廢晶圓數量不一,且廠房設備本身制震能力均能達到一定的抗震效果,因此整體衝擊較小。美光、南亞科、力積電、華邦電等,均大致恢復100%的產線運作,其中僅有美光已經轉進至先進製程,多為1alpha與1beta nm,預估對整體DRAM產出位元占比影響較高;其餘台灣DRAM廠仍停留在38、25nm,產出占比相對小。整體而言,預期本次地震對第二季DRAM產出位元影響仍可控制在1%以內。
AI手機元年2/台系供應鏈大立光鏡頭、聯發科天璣穩吃訂單
隨著各手機品牌大廠在MWC大秀AI手機,各調研機構推估,2024年全球AI手機元年,出貨量6千萬到1億支不等,Counterpoint更預測,到2027年,內建生成式AI(AIGC)功能的手機出貨量將超過5億支,其中兩大關鍵零組件晶片處理器及鏡頭的需求,將挹注聯發科(2454)、大立光(3008)等台廠營收。集邦科技指出,對消費者而言,相機規格升級與否才是重要的換機誘因,有不少品牌著重提升高階機種之相機規格,例如三星S24系列上搭載新AI相機應用,透過全新的ProVisual Engine演算法,使照片中的物體進行個別優化處理,進一步提升畫面清晰度與降低噪點,拉升像機規格需求。集邦科技也預估,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相機鏡頭(Smartphone Camera)出貨量年增3.8%,約42.2億顆。而2023年蘋果iPhone 15 Pro Max搭載獨家的四稜鏡式(Tetraprism)望遠長焦鏡頭模組,不僅帶動其他品牌廠增加潛望式鏡頭模組的搭載率,預期蘋果自家也會擴大搭載到iPhone 16 Pro上。值得注意的是,有「老實樹」之稱的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在1月法說會上也難得透露,「有些客戶對於高階機種的信心比較好了!」法人認為,這應該就是指AI手機等高階旗艦級手機。聯發科的天璣系列晶片也成為AI手機處理器的市場領頭羊。(圖/翻攝自聯發科臉書、報系資料照)法人也在法說會後的研究報告中調高對大立光的財測,相較之前的報告預估,新的報告2024年平均調幅約為8%,2025年則調高10%,目標價部分,3000元的數字也陸續出現,目前多家外資所給予的目標價,約來到3200-3500元不等。「晶片部分則看好聯發科的天璣9300系列,這是有史以來跑分軟體超過200萬分的第一顆,當然以後其他廠商應該也會有,但目前只有他一顆,搭載天璣9300的vivo新手機X100,就有以文字快速產生圖片的AI功能。」分析師謝明哲說,聯發科2023年每股盈餘為新台幣48.51元,法人圈預估今年可到50-55元左右,本益比約20倍左右,以聯發科的產業龍頭地位,這樣的本益比並不高。。謝明哲認為,其他有機會受惠的台廠供應鏈,首推蘋果主要產品所需晶片的代工廠台積電,隨蘋果跨入AI,台積電仍是要角;市場法人預估,台積電2024年每股稅後純益約37-38元,高於2023年的32元,也有機會挑戰40元。台積電第一季財測,以1美元兌換新台幣31.1元計算,首季營收估180~188億美元,季減6%,預估毛利率52~54%,符合市場預期。本土法人指出,台積電2024年產能利用率回升及AI佔比上修,預期今年營收將呈現季季高,預估全年營收年增20~25%,優於2023年的年減5%。隨著手機設備開始需要越來越大的AI邊緣運算功能,對於功率放大器(PA)的需求也增溫,目前WiFi 7對PA數量需求,大約是8-10顆,較WiFi 6倍增,預料全新(2455)也將受惠。手機AI邊緣運算功能也帶動功率放大器需求,法人看好全新亦將受惠。(圖/報系資料)
集邦:2023電視品牌Top5出爐 「這2家」出貨逆勢成長一成
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3日發表最新調查報告表示,2023年在電視面板價格大漲後,品牌之間分化狀況更為顯著,前五大品牌排名依序為三星電子、海信、TCL、LG電子和小米,合計市占率首次高達62.3%,接下來中國大陸的電視品牌還會更強勢,除了三星之外,其餘品牌有超過半數的面板廠採購量來自於中國大陸。報告提到,2023年的全球電視需求受通膨影響,高價商品降價促銷也難刺激買氣,導致以中高階機種為銷售主力的國際品牌出貨衰退,據TrendForce調查顯示,僅海信和TCL挾成本優勢,出貨量逆勢成長超過1成,市占率也分別成長至13.8%及12.9%。TrendForce表示,目前電視面板產能仍供過於求,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有效掌握上下游供應鏈資源才能提高電視的生產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去年前五大品牌排名依序為三星電子、海信、TCL、LG電子和小米,光這五家的市占率就突破六成,而其他低價的白牌電視出貨年成長率約9.1%,市占率來到16.7%,預計出貨量低於300萬台的中間價位的廠商,會面臨艱難挑戰。報告也特別提到,隨著中國面板產能大幅擴張,市場價格競爭力增強,在不堪虧損下,韓系面板廠選擇退出供應鏈,讓韓國電視品牌增加對中國面板廠電視產品的採購比重,隨著中國面板廠主導全球電視面板的供給能力提升,議價能力也隨之增強。由於電視面板占電視整機生產成本比重約45到60%,根據TrendForce調查,2024年除了三星電子採購策略大幅減少對中國面板廠的依賴,採購比重將從今年55%減少至38%,其餘品牌仍有超過一半的面板廠採購量來自於中國面板廠。
Q4促銷差強人意品牌廠下修需求 集邦:12月電視面板跌幅小幅擴大
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因應品牌客戶持續下修對電視面板需求,面板廠則不斷透過減產的方式來對應需求的下滑,目前預期12月全月電視面板價格下跌幅度小幅擴大,32吋與43吋下跌2美元,50吋與55吋下跌3美元,65吋與75吋下跌4美元。集邦科技研究副總范博毓指出,進入第四季後,包括雙十一,以及黑色星期五的促銷結果都差強人意,面板廠只好加大減產幅度,藉此來延緩價格下跌的幅度。監視器面板部分,需求自第四季後就開始明顯減弱,但過去幾個月仍僅有高階機種價格出現下跌,不過隨著部分面板廠率先在主流面板價格的姿態上放軟,因而在進入12月後,主流的面板價格也開始出現下跌的趨勢。目前觀察12月的跌幅,預計23.8吋Open Cell面板將下跌0.2美元,21.5吋、23.8吋與27吋將下跌0.1美元。筆電面板部分,需求同樣在第四季起出現較明顯的走弱,且有逐月持續下修的趨勢。在需求驟降的壓力下,要求面板價格下跌的雜音也逐漸浮現。過去一兩個月面板廠多半仍是在高階規格機種以及16:10機種上作較多的讓步,換取主流16:9機種價格維持穩定的態勢。不過預期本月面板廠可能難以抵擋品牌的壓力,預計在主流的FHD IPS機種上,面板價格將微幅下跌0.1美元。
大立光10月營收63億年增22% 林恩平:11月拉貨動能更優
光學鏡頭龍頭廠大立光(3008)昨(5日)公告10月營收63億元,月增14%、年增22%,創2019年11月來新高。董事長林恩平日前表示,11 月拉貨動能將高於10月,第四季手機市況相較過往沒那麼悲觀。大立光10月營收63.26億元,月增13.53%、年增22.29%;第三季營收136.3億元,毛利率42.56%,季減6.3個百分點,年減11.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59.5億元,季增61%,年減26.9%,每股純益44.6元。累計今年前10月合併營收372.86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大立光近月營收大幅增長,除了受惠蘋果iPhone15拉貨動能持續,高階手機回溫外,外購零組件稜鏡也同步增加。同時,在第四季營運規模提升下,單位成本下降,可望進一步提升獲利。從產品比重來看,大立光10月以1000萬畫素為多數,佔比50%至60%最高,2000萬畫素以上產品佔比20%至30%、800萬畫素產品佔比在10%以下,低於500萬畫素產品則佔10%至20%。林恩平表示,蘋果iPhone 15、華為Mate 60 Pro等品牌大廠新機種下半年陸續推出,加上高通和聯發科新平台推出,Android陣營手機動能重啟,新機種銷售優於預期、高階機種需求也有所提升,加上新機種良率有改善空間,有助於第四季毛利率回穩。林恩平表示,原本大家對高階智慧型手機很悲觀,但目前看來市況正往樂觀方向邁進,供應鏈庫存狀況也持續邁向健康。大立光對第四季毛利率表現也持正向看法,「10月比9月好,11月會比10月好」。大立光周一(6日)股價小漲30元或1.43%,暫報2130元。
大立光Q3毛利率續低至42.56% 林恩平:高階手機需求回溫「Q4不悲觀」
光學元件龍頭廠大立光(3008)周四(12日)召開法說會,第三季毛利率再走低至42.56%,創下42季以來季度新低。董事長林恩平表示,展望第四季,預期10、11月拉貨動能將逐月增強,因領導品牌新機種銷售優於預期,高階手機鏡頭需求已見回溫走勢。第四季手機市況與過往相比較不悲觀,至於明年則尚無法預測。受零組件外購拉高成本,與潛望式鏡頭良率不如預期等因素衝擊,大立光第三季營收136.29億元,季增66.3%,為今年單季新高;毛利率創42季以來新低,為42.56%,季減6.3個百分點,但稅後純益59.5億元,季增61%、年減27%,拉高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44.6元。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309.59億元,毛利率46.35%,年減7.8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29.37億元,年減30%,每股EPS為96.9元。蘋果等品牌的新機種近期陸續推出,供應鏈進入傳統旺季,iPhone 15系列上市後更是供不應求。大立光受惠供應iPhone 15 Pro Max潛望式鏡頭,帶動第三季業績快速成長,惟因韓國模組廠良率不佳,導致供貨不順,第三季毛利率下探42季來新低。對此,林恩平解釋,下滑原因包括外購零件比重增加、良率低,及美系客戶舊機沿用舊規格鏡頭,價格比過往差,拖累毛利率下滑。以出貨產品結構來看,大立光今年第三季以1000萬畫素產品為多數,1000萬畫素以上鏡頭占50至60%,2000萬畫素以上產品占比爲10至20%,800萬畫素鏡頭產品占0至10%,低於500萬畫素產品為20至30%。林恩平表示,今年高階機種銷售狀況優於預期,高階的主鏡頭或潛望式鏡頭,使用群數將增加,第四季舊機種鏡頭價格應不會再降。且新機種鏡頭良率還有改善空間,左右單季毛利率表現,不過通常新機種鏡頭生產經驗提升後、良率也會上升。對於今年手機市況始終疲弱不振,林恩平回應稱,市況整體悲觀,不過高階手機需求回溫,整體市況不若以往悲觀,供應鏈庫存狀況也持續趨於穩定,因此對第四季毛利率表現持正向看法。
iPhone 15高階機種交期縮短 分析師:市場需求不若去年蘋果目標價230美元
外資券商摩根大通發布報告指出,蘋果高階機種包括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的交貨時間持續縮短,顯示市場需求可能沒有去年的iPhone型號強烈。不過對於蘋果股票的投資建議,則維持加碼及目標價230美元,尚未有所調整。分析師Samik Chatterjee表示,根據iPhone 15發售後第四周的數據顯示,統整全球交貨和取貨資料後,其中高階機種包括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的交貨時間,由前一週的37天降到32天,而去年的iPhone 14 Pro和14 Pro Max則為36天。市場通常將交貨時間視為需求重要觀察指標,如果終端消費市場對於高階、昂貴手機的需求越強,對投資者來說就越好,因為高階產品的利潤率較高。報告指出,跟去年的銷售狀況相比,今年iPhone 15系列整體銷售組合可能較弱,也就是屬於較入門款的iPhone 15的比例可能高於市場預期,也讓市場增加了iPhone整體的需求恐不如去年的預期。根據蘋果之前在發布會所公布的資料,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的建議售價為999美元及1199美元起,跟iPhone 15不同的是,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配備了新的A17 Pro處理器,市場預期高階機種對於蘋果獲利的貢獻也越好。
伸興9月、Q3營收雙創新高 終端購買力放緩審慎看後市
全球最大家用縫紉機製造大廠伸興(1558)公布2023年9月合併營收達7.35億元,較上月營收7.34億元成長0.13%,較去年同期營收5.56億元成長32.16%,創今年單月營收新高,展望2023年第四季,伸興持審慎看法。伸興累計2023年第三季合併營收達21.18億元,較第二季營收19.09億元成長10.92%,較去年同期營收13.95億元成長51.81%;累計2023年1至9月合併營收為56.8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09%。觀察美國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月增0.6%、年增3.7%,歐元區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了5.2%,皆可見整體通貨膨脹仍呈緩步上升,進一步影響終端消費市場的購買力道放緩。伸興表示,目前仍謹慎面對大環境負面因子對整體營運帶來的挑戰,密切掌握主要客戶去化庫存的腳步,同時與主要客戶維持新款或改款產品設計開發的計劃,並推進新款產品的拉貨排程。展望2023年第四季,伸興表示,集團亦優化產品結構組合,以及旗下越南廠、大陸廠最適產能調配策略,積極落實優化生產製程效率,以期帶動未來營運恢復時能創造良好的成長動能。即便如此,伸興參與公益不落人後,近期拋磚引玉號召員工組成「伸出愛興志工隊」,截至9月底已累計16場活動及訓練場次、號召295人次,服務及上課總時數達1,305小時。此外,伸興近期與WaCare數位人道協會持續合作,推廣遠距縫紉教學課程,並由台灣喜佳夥伴親自前往南投偏鄉社區到場服務,教導長輩們學習製作大手提包,總計參與的長輩達20人,且平均年齡超過70歲,除了可讓長輩們練習手眼協調活化大腦、累計成就感外,亦深化伸興、喜佳品牌力。伸興表示,第四季將舉辦四場公益活動,持續為台灣、為世界、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讓愛心觸角延伸至各角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伸興以縫紉機零件代工起家,前身為「新興工業公司」,於1975年正式更為現名,相繼於1980年間與日商立家株式會社技術合作,開始生產高級鋁合金縫紉機,並積極從OEM轉型進入ODM市場,逐漸發展成全球第一大縫紉機ODM廠商,擁有完整家用縫紉機產品線,產品涵蓋低中高階機種,如傳統機械式、電子式、電腦式、刺繡機及拷克機等,以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產品銷售遍及全世界六大洲100多個國家,並在台灣台中、中國江蘇張家港以及越南等地設有營運總部及生產基地。
iPhone 15 Pro系列過熱誰的鍋? 分析師:可能是蘋果為機身減重對散熱妥協
蘋果(Apple)年度新機iPhone 15才剛上市,高階機種的iPhone 15 Pro系列就傳出機身過熱問題,外界對於可能的原因,主要是指晶片或是鈦合金機殼,不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則認為,據他推測,應該是蘋果為了讓機身重量更輕,因此對散熱系統設計作出妥協,像是散熱面積較小、採用鈦合金影響散熱效果等。郭明錤也預期 ,Apple 接下來可能會嘗試透過軟體更新的方式來進行修正,不過郭明錤也直言,「除非調降處理器效能,否則改善效果可能有限」。iPhone 15 Pro 系列主要改款有四個,包括採用A17晶片、機殼由不鏽鋼改為鈦合金、鏡頭光學變焦增加到5倍,以及接口改為TYPE C。其中鏡頭跟TYPE C,目前市場評價都不錯,鈦合金讓機身重量明顯減輕,也讓使用者相當有感。不過沒想到iPhone 15 Pro 系列卻出現機身過熱的問題,對此,一開始是傳出,因為鈦合金的導熱效果比較差,因此讓晶片過熱,另外也有外媒指出,晶片過熱通常暗示製程出現設計缺陷,讓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可能是台積電(2330)3奈米製程可能有問題。
大立光7月營收近35億月增29% 林恩平:8月會更好
光學鏡頭龍頭廠大立光(3008)上周六(5日)公布7月營收,在傳統旺季及新機拉貨動能帶動下,7月營收為34.89億元,創今年單月高點,月增29%,年減11%。董事長林恩平日前表示,7、8月拉貨動能會逐月增強。大立光指出,在出貨產品結構方面,1000萬畫素產品占比最多、為50至60%,其次是2000萬畫素以上、占10至20%,800萬畫素占0至10%,其他產品占20至30%。累計今年前7個月營收208.19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2%。展望下半年,林恩平日前指出,7月業績比6月高一些、8月會比7月好。不過,林恩平表示,目前客戶對手機市場普遍悲觀,第三季動能目前僅能看到8月,還看不到9月。雖然傳統旺季高階機種銷售相對中、低階款有撐,但由於近年旗艦機銷售相對疲軟,所以整體營收要回到過往水準並不容易。林恩平日前也表示,手機市況低迷情勢沒有改善。大立光今年出貨較多整組對焦的潛望式鏡頭,而高階內對焦潛望式鏡頭去年就已出貨,雖然內對焦平均銷售單價較高、對毛利率有益,但量都不會太大,也還無法預估出貨量何時能升溫。至於玻塑混合鏡片也會在今年導入,年底前會看到不只一家的產品。有法人指出,9月蘋果發布的iPhone 15系列首度採用潛望式鏡頭,而首批鏡片由大立光獨得。認為iPhone 15手機鏡頭量產出貨、高階新機種採用潛望式鏡頭,玻璃+塑膠(G+P)混合鏡頭可望進一步帶動產值,大立光下半年營收將重回成長軌道。大立光7日股價開紅,早盤最高漲1.6%至2180元。截至發稿,股價小漲0.23%至2150元。
三星曲面電競螢幕Odyssey OLED G9登台 內建Smart Hub一秒變電視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調查顯示,OLED電競產品在2022年市占率達到0.6%,隨著OLED產品多元化,2023年市占率有望上升至1.6%。看準市場趨勢,三星電子也在今(23)日宣布在台推出奧德賽Odyssey OLED G9曲面電競螢幕,採用高畫質QD-OLED面板,搭配1800R曲面螢幕設計,售價為59,900元。此外,智慧聯網螢幕Smart Monitor M8、M7及M5也全新升級登場,內建智慧功能,串流多元影音娛樂,並支援更多個人化功能和便捷控制。在售價部分,新款32吋Smart Monitor M8為17,900元、27吋Smart Monitor M7為13,900元、27吋Smart Monitor M5為6,490元,即日起在全台各大指定通路陸續上市。三星奧德賽Odyssey OLED G9導入QD-OLED面板,為全球首款32:9 OLED曲面電競螢幕,搭載Dual QHD 49吋1800R曲面顯示螢幕;具備240Hz畫面更新率與0.03ms反應時間(GTG),於快節奏的遊戲中精準操控,徹底解。奧德賽Odyssey OLED G9也通過DCI-P3 99%廣色域、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認證,生動色彩盡在眼前,黑階表現層次更豐富。此外,三星奧德賽Odyssey OLED G9內建Smart Hub,用戶不需連接電腦設備,即可透過互聯網觀賞多元OTT內容,如Prime Video、Netflix和YouTube等。奧德賽Odyssey OLED G9更支援SmartThings智慧串聯,用戶不需遙控器也能輕鬆操控螢幕狀態,切換視窗、點選功能等,都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完成;更支援語音助理功能,可以語音控制操作,如開/關機、切換設定等。Smart Monitor M8與M7搭載升降式螢幕底座,瀏覽文件可旋轉90度。(圖/Samsung提供)除了發表最新款電競螢幕,同時也升級智慧聯網螢幕Smart Monitor M8、M7以及M5的功能,包括SmartThings和Smart Hub,皆新增滑鼠鍵盤控制功能,不需要遙控器也能輕鬆操控;全新登場的「My Contents」功能,將自動顯示用戶所需的個人化內容,照片、天氣等資訊皆能一目了然。Smart Monitor M8與M7更搭載升降式螢幕底座可調整傾斜度,當瀏覽長篇文件時可將螢幕旋轉90度,提供使用者更舒適的瀏覽體驗,減少向下滾動頁面的麻煩。同時,台灣三星將於2023年6月1日起至8月31日期間,針對旗下多款顯示器祭出「全星視界 制霸戰場」優惠活動,凡入手:一、奧德賽Odyssey Ark、Neo G9、OLED G9、OLED G8高階機種,登錄送Samsung Ultra Slim Soundbar(市價NT$29,900)。二、購買奧德賽Odyssey指定機種,登錄就送Samsung 2.1 Ch Soundbar B550(市價NT$7,990)。三、購買全系列Smart Monitor,登錄即享無線滑鼠鍵盤組(市價NT$569)。四、凡選購奧德賽Odyssey或Smart Monitor全系列任一機種,月月抽PlayStation®5主機(光碟版)以及台北到首爾單人來回機票。此外,三星也推出「舊機換豪禮」活動,凡購買奧德賽Odyssey指定型號,並回收34吋(含)以上不限品牌的電視或螢幕舊機,即可獲得3,000元郵政禮券。
蘋果AR眼鏡「Reality Pro」最快6月亮相 搭載雙4K螢幕要價「3000美元」
之前有消息傳出蘋果會在今年3月左右舉辦的春季發表會上,推出準備多年的頭戴式裝置,但這項產品的發佈似乎已延後。據彭博報導,蘋果的首款混合實境()裝置將於今年6月的年度開發者大會WWDC 2023上發佈,並採用「Reality Pro」此名稱。有報導指出蘋果曾打算在春季發表會就公佈新品,不過卻需要多一點時間處理軟、硬體上的問題,但終究趕及先讓開發者嚐鮮。消息指Apple Reality Pro定價將會高達3000美元,內建許多先進技術是其他品牌高階機種所沒有的,包括雙4K螢幕、免控制器互動和更先進的身體追蹤等,同時內建M2和另一圖像晶片,並由外置電池供電;軟體系統則是預載iOS式的xrOS,同時會有多種健康追蹤功能,也有全身式的FaceTime視訊,甚至會有利用Siri創作app的能力。它還將通過十多顆鏡頭來分析穿戴者的身體、眼球運動和外部環境。有業界人士認為Apple的首款混合實境裝置是針對創作者和發燒玩家而來,WWDC的亮相則是讓開發者能先認識這種產品。真正走大眾向的,據指要到2024年才會推出,同時價格也似乎會參照市場對手的1500美元水平。雖然業界人士認為,有朝一日,AR/VR將會催生iPhone的替代產品,雖說毫無疑問,它比市面上的任何一款產品都更加神奇、先進,但對多數消費者來說,這款裝置不划算也不實用。因為它單次充電續航只有2小時,無法在室外使用,發佈時的內容有限,設計舒適感也不足。類似的失敗已經不勝枚舉。包括微軟的Hololens、Meta的Quest Pro在內的現有裝置都沒有開拓足夠大的市場。起價3500美元的HoloLens已經基本宣告失敗。微軟最近的降價表明,這已經不再是它的重點。對目前的VR市場而言,更令人擔憂的資料在於:作為目前最熱門的裝置,400美元的Quest在購買半年後,有超過一半遭到閒置。雖然蘋果的裝置比現有眼鏡更精緻、更先進,但它仍然無法擺脫微軟和Meta面臨的挑戰:價格過高,使用受限,多數消費者持謹慎態度。為避免Reality Pro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境地,蘋果可能需要將其定位為未來世界的預覽產品。但這也並非易事。蘋果的行銷部門不太擅長低調發佈新品,畢竟他們之前沒有必要這樣做。AR/VR眼鏡仍處於發展初期,蘋果必須要對消費者進行充分的勸說,才能更讓消費者嘗試這樣的產品。但即便按照蘋果自己的計畫,新產品只有望在第一年生產約100萬台。與現有產品相比,這款眼鏡也缺乏明確的優勢,且很少會有消費者願意為此花3000美元買單。倘若蘋果推出在價格、功能和電池續航方面媲美iPhone的AR眼鏡,或許能利用突破性技術改變當前科技行業格局。
Samsung Galaxy S23登台!頂規版賣破5.2萬元 總座:預估銷量增兩成
台灣三星電子宣布Galaxy S23旗艦系列正式在台上市,共推出Galaxy S23、S23+、S23 Ultra三款機種,即日起至2月19日23:59止開放預購登記,預計2月24日起於全台各大通路正式上市,售價26,900元起,最貴為S23 Ultra 12GB+1TB 52,900元。台灣三星電子總經理梁準原表示,「Galaxy S23旗艦系列聚焦相機、效能與永續,以強悍攝錄影功能及高生產力S Pen,打造登峰造極的行動使用體驗;同時,三星不遺餘力推動『永續日常』,訂定明確目標朝『Galaxy for the Planet』永續發展願景邁進。一直以來,Galaxy S系列穩居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常勝軍,三星持續看好高階市場成長動能,預估Galaxy S23旗艦系列銷售量較前代成長兩成。」S Pen手寫辨識與Google深化合作,新增支援Chrome、Message、Google Map等應用程式,於網址欄、搜尋欄手寫便能直接轉換為文字。(圖/Samsung提供)Galaxy S系列以頂規相機聞名,不論是社群玩家或是攝影高手,皆能恣意捕捉生活中的每個精彩瞬間。一、超明亮夜幕攝影,完美紀錄日夜美景:透過強大的超高畫素感光元件,及更快的Dual Pixel AF對焦技術,Galaxy S23旗艦系列在暗夜自拍、人像攝影及錄影上皆大幅躍進。o 超明亮暗夜自拍:12MP高畫素前鏡頭搭配高效能晶片運算,聰明捕捉黑夜中的鮮明色彩與銳利細節。o 超明亮暗夜人像攝影:全新升級的人像模式,可以自動柔焦背景、突顯拍攝主角,即使在低光源的環境下也能捕捉每瞬間的表情。o 超明亮暗夜錄影:增加銳利度、降低噪點,兼顧VDIS和OIS軟硬體防手震讓夜間錄影表現大幅提升。此外,三星與第三方夥伴密切合作,讓消費者在使用Instagram或Tiktok拍攝影音時,能如同使用內建相機般輕鬆拍出細膩影像。二、支援超高2億畫素相機: Galaxy S23 Ultra搭載2億畫素相機,搭配AI運算自動調整陰影與光亮,無論是放大多人的團體照、或是將喜愛的數位影像輸出成大型海報,微小細節無所遁形。三、化身專業攝影,細膩珍藏美好日常:支援Expert Raw應用程式,新增支援50MP解析度、自拍鏡頭,可自主調校光圈快門等各項參數,挑戰需長時間曝光的天文攝影,甚至具備多張影像疊合的攝影功能,讓智慧型手機也能輕鬆拍出極具創造力的專業作品。為提供絕佳的使用體驗,Galaxy S23旗艦系列硬體規格再升級,全新一代高效能處理器展現更勝以往的穩定表現,不論拍照錄影、日常或是重度娛樂使用,都能發揮極致效能、順暢運行不卡頓;新一代智慧電池能調降耗電程度、減少非必要的電力耗損,追劇、遊戲一整天也無須擔心。此外,Galaxy S23旗艦系列搭載全面升級的熱導板,散熱效能提升,可維持機器的溫度平衡;而Dynamic AMOLED 2X生動的顏色表現,以及卓越的Vision Booster智慧調節螢幕功能,可根據環境光源三階段自動調節最適亮度,維持可見度與舒適度。Galaxy S23 Ultra機身嵌入S Pen,靈感隨想隨寫。升級的轉換文字功能,更支援在Google網頁、Google Map等應用程式搜尋欄上書寫文字,可快速辨識、縮短平均搜尋時間;在Google Meet視訊會議期間,支援同時編輯Samsung Notes;同時為替環境永續盡心力,Galaxy S23旗艦系列除部分機身採用無汙染的天然色素(梔子花果實與可可豆)調色外,更採用較Galaxy S22系列更多的回收材質,包括消費前回收鋁、再生玻璃,以及來自於廢棄漁網、水桶、PET塑膠瓶(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的消費後再生塑膠。而在今年台灣三星整體策略上則分為三個部分:一、產品:驅動中階、中高階手機用戶往高階機種發展。二、通路:觀察消費者購買單機比例提升、三星智慧館與體驗館消費者多數購買高階手機,並且是三星通路中銷售最多高階手機的通路,將持續展店計畫。其中,考量期望門市點能帶給消費者完整體驗,因此拉高百貨通路布局,目前百貨滲透率將近60%;針對線上通路,則持續優化消費者旅程體驗、強化銷售力道。三、行銷:持續溝通品牌力,永續也是重點,包含採用環保材料、打造耐久裝置延長使用週期等。目前Galaxy S23全系列已開放預購,三星也同步宣告預購方案,預購Galaxy S23 Ultra可獲15W無線閃充充電板(建議售價NT$1,790)、adidas Samba聯名保護殼(建議售價NT$1,290)、adidas商品抵用券(面額NT$500)及45W快充旅充組Type C(建議售價NT$1,690);而Galaxy S23+、S23可獲得三星原廠螢幕保護貼(建議售價NT$490)、adidas Samba聯名保護殼(建議售價NT$1,290)、adidas商品抵用券(面額NT$500)以及45W快充旅充組Type C(建議售價NT$1,690)。
電腦教父施振榮2/國際對台灣安全威嚇從921地震開始 大咖解密供應鏈新競爭力:「接近客戶」
2022年在美中科技戰下,台灣護國神山成了全球晶片戰爭主角。「1999年發生921地震,當時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的封面故事:Why Taiwan Matters,萬一因大地震台灣晶片不能生產,會影響全世界經濟停擺。」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在大地震隔年,連續擔任台積電董事21年:「國際對台灣的安全質疑和威脅沒停過。」去年烏俄戰爭發酵,台海危機在美中科技戰下,升級為全球供應鏈地緣政治危機,促使台積電赴美投資:「這是國力的延伸、擴展影響力。」去(2022)年12月29日台積電南科廠舉行3奈米量產典禮這天,施振榮接受本刊視訊專訪。施振榮所帶領的宏碁(acer),與蘋果(Apple)同在1976年創立,早期從計算機買賣起家,後跨入中文電腦研發,1995年推出一款名為渴望(Aspire)電腦,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將電腦成功量產的品牌,2006年施振榮因而被《TIME時代雜誌》選為商業界「亞洲英雄」,與政治界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中國國家主席鄧小平一同上榜。施振榮舉行宏碁國民電腦發布會。(圖/報系資料照)「選我其實是選台灣」,這位電腦教父謙虛地說。宏碁在施振榮掌理下,建立超群的供應鏈管理技術,讓電腦價格從1萬美元,變成1,000美元,如今只要100美元,不但打造出「台灣製造」的實力和「電腦王國」、「資訊王國」形象,在網路普及下,也消弭城鄉資訊與知識不對等社會問題。在智慧製造的趨勢下,電腦產品不僅要「功能提高、價格降低」,「能否就近市場,更攸關供應鏈的競爭力。」施振榮不改對市場的犀利觀察,例如蘋果找上立訊做iPhone15最高階機種,特斯拉在中國設廠,都是為了配合大陸消費市場所做出的解決方案,「台積電為大客戶蘋果、英特爾、輝達赴美設廠,也是如此。」施振榮說:「為接近客戶需求,台灣國際化製造業公司很多,電腦業在赴中國製造前,早就去東南亞和東歐、南美洲,在地製造能力都很強,但附加價值畢竟沒有半導體高,半導體製造能夠落地美國、未來到德國,正因為半導體的高附加價值,當地政府願意補貼。」對於台積電赴美設廠,「這是『台灣製造』優勢的延伸,台灣把美國科技與日本製造的高品質、ZERO DEFECT精神結合。」施振榮樂觀以對,不過,「要美國勞工像台灣人一樣勤勞謹慎非常難。」圖為去(2022)年12月29日台積電南科廠舉行3奈米量產典禮。(圖/台積電提供)對於台積電赴美設廠,「這是『台灣製造』優勢的延伸,台灣把美國科技與日本製造的高品質、ZERO DEFECT精神結合。」施振榮樂觀以對,不過,「要美國勞工像台灣人一樣勤勞謹慎非常難。」台積電3奈米正式量產,南韓三星先前也宣布3奈米進入量產,施振榮指出其中門道:「台積電量產的良率高達9成,是三星追不上的。」「在晶片製程上,台積電領先三星至少1、2年,在半導體製造規模,三星也沒辦法跟台積電比,量產就是經驗。」韓媒報導,台積電對2奈米蓄勢待發、甚至進軍1奈米,三星與台積電的差距,至少有十座以上的晶圓廠。
iPhone 14賣到翻 蘋概股拉貨潮挹注Q4業績
蘋果iPhone 14全系列預購開賣6分鐘內就全數售罄,最快要10月底11月初才能拿到。蘋果高階iPhone賣到翻,預期包括鴻海、台積電、大立光、玉晶光、等蘋果供應鏈均可望受惠挹注蘋第4季業績。 蘋果iPhone 14全系列16日正式開賣,原定9月16日發貨,開賣10分鐘後來到10月3日發貨,一些直營店已無法選擇「店內取貨」服務,熱門的Pro系列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高階機種最受消費者喜愛,至少要等上7至8周,大約10月底11月初才能到貨。 不過中國果粉搶購新機的熱度更火爆,iPhone 14全系列搶購難度也比往年更高,甚至出現官網被擠爆一度當機的情況。至於在美國和部分其他國家或地區,亦顯示高階的iPhone 14 Pro系列最熱賣。以加拿大市場來說,幾乎所有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都預計在10月交付,中國大陸訂單已延遲到10月底或11月初。目前台股蘋果供應鏈有台積電、大立光、玉晶光、和碩、晶技、鴻海、華通、欣興、台光電、臻鼎-KY、台表科、瑞儀、GIS-KY等。台積電受惠蘋果拉貨,8月合併營收2,181.32億元,創單月新高,月增16.8%,年增58.7%;大立光也因拉貨帶動營收上揚,8月營收44.42億元,創今年新高,月增14.3%,年增10.8%,預期9月營收可望再成長。 組裝廠鴻海8月營收4,489.06億元,月減5.5%,但年增12.2%,則創同期新高。尤其鴻海是iPhone 14 Pro與iPhone Pro Max獨家代工廠,這次蘋果手機又以高階的iPhone 14 Pro系列最熱銷,預期鴻海9月營收可望翻揚。
蘋果預期今年需求仍可維持強勁 已要求供應商生產9千萬支iPhone 14
蘋果24日正式發出秋季新品發表會的媒體邀請函,預計9月7日在加州總部舉行(台北時間9月8日凌晨1點),重頭戲將是新款iPhone 14系列,同時展示新一代Apple Watch和AirPods。今年發表會的時間較往年提早一周,如果蘋果依照慣例在發表會的一周半後開始出貨,將能為會計年度第四季(7至9月)增添2周的iPhone銷售收入。由於蘋果預期今年iPhone需求仍可維持強勁,已要求供應商生產9,000萬支iPhone 14,也會為台灣的蘋果鏈帶來一波新的營收增長。發表會的主題定為「Far Out」,邀請函的設計呈現星空影像,暗示iPhone 14將支援「星空拍攝」功能。(左圖,下載自蘋果官網)預估蘋果本次推出四款iPhone,包括基本款iPhone 14、高階款14 Pro,以及大螢幕版的14 Max與14 Pro Max。分析師預期電池壽命和處理能力都將升級。iPhone 14 Pro將是發表會的焦點,預期主鏡頭將升級為4,800萬像素,搭載速度更快的A16晶片,並去除瀏海。至於基本款iPhone的更新幅度預料不大,外界猜測蘋果的用意是鼓勵使用者升級至高階機種。儘管整體手機市場顯露疲態,但蘋果預期今年iPhone需求仍可維持強勁,已要求供應商生產9,000萬支iPhone 14,數量與去年問世的iPhone 13相當。在2021年之前,新版iPhone的生產量約在7,500萬支。蘋果預估今年整體iPhone生產量可望達2.2億支,與2021年的水準相同。蘋果的用戶願意在高階手機花錢,是該公司能抵抗手機市場成長減速的原因。蘋果執行長庫克7月表示,公司未見到iPhone銷售遭受宏觀經濟影響的證據。秋季發表會將在加州總部的賈伯斯劇院舉行,這是2020年疫情爆發後的首場實體、室內大型活動。
蘋果撐大局2/中國市場報佳音 蘋果加大差異訂價穩客群
蘋果新款iPhone 14將上市,到底會如何定價也引發果粉的好奇,市場普遍認為,為了反映零組件價格,蘋果將有可能會調漲報價100美元,但也有消息指出,入門款凍漲但高階款漲。市場眾說紛紜中,需求端捎來好消息,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為穩定新機供貨,中國經銷商支付的訂金,已超過去年的iPhone 13,甚至創下新高紀錄。」顯示中國市場的iPhone 14需求將可高於iPhone 13。台灣手機大盤商透露,相較於中國的供給需求缺口,台灣落差較小,因此非電信及授權經銷商以外的通路商,都是會先觀察產品官方訂價及國內預購時的銷售狀況,看哪款機種比較熱銷,才會來搶貨。例如前兩年,iPhone 12系列是 Pro Max比較搶手,但是iPhone13則是Pro較熱銷,因此今年iPhone 14的狀況還要再觀察。蘋果新機還未上市,法人普遍指出,通膨問題、美元匯率、iPhone定價等,將是影響蘋果iPhone 14銷售的三大關鍵變數。果粉的忠誠度,將是支撐蘋果對抗通膨的變數的關鍵。(圖/蘋果公司提供)研究機構IDC全球研究總監Nabila Popal表示,「今年年初,(手機)市場面臨供給不足,目前已轉變成需求端問題。」隨產能和生產提升,供應端已獲改善,但通貨膨脹和經濟不確定性已嚴重抑制消費者支出,所有地區的庫存都在增加。投資公司Bernstein指出,蘋果的生態系統跟用戶的忠誠度,將是對抗通膨的利器,因為蘋果產品定位在偏高階領域,當客戶群可支配收入影響較小,蘋果受到的傷害也將會是最小。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蘋果今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4系列將同樣推出四款新機,有別於以往,當中較受矚目的是僅於Pro系列採用最新處理器,除了顧及終端價格策略外,也更能突顯市場定位差異,在高通膨引起消費行為改變的趨勢下,可望廣納更多客源。原本市場傳出,今年iPhone 14訂價將較去年增加100美元,最新則傳出「凍漲」。韓國部落格Naver帳號yeux1122用戶發文轉述一家美國金融機構消息,「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趨緩下,蘋果高層決定,即將推出的入門款6.1吋iPhone價格將予以凍漲,以避免因為價格影響需求。」對於新機定價策略,法人從機種出貨比例推估。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iPhone14的高階機型若採用最新的A16處理器,將大幅推升其出貨比例,預估將從原本的40-50%,拉高到55-60%。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中國經銷商今年為iPhone 14支付的訂金比iPhone 13高,代表市場需求將比去年好。(圖/翻攝自壹讀官網、翻攝自phonearenr官網)「如果蘋果真的凍漲入門機種,但高階機種仍調漲,代表蘋果將利用產品的差異訂價來穩定不同的客群及公司獲利,由於入門機種續用舊款零組件,價格也可望調降,而高階機種也可因為漲價來反映成本,就可穩定獲利。」一位蘋果供應鏈主管說。無論影響蘋果新機銷量因素為何,占蘋果營收比重約20%的中國市場,在解封後傳出佳音,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原本第三季財測曾預期,中國先前封城將影響其在中國營收約40-80億美元,但是最後數字低於40億美元,最後大中華區交出單季營收146億美元,幾與去年同期的147億美元相當,代表中國需求仍屬強勁。」
蘋果撐大局3/大立光創高領軍衝 蘋概股有望吸金
蘋概股何時啟動?「蘋果預期第四季營收加速,換言之,供應鏈將在第三季啟動備貨周期,台股相關蘋概股價從今年初至今大幅修正約3成後,目前本益比普遍落在10倍。」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可留意蘋果供應鏈。不少投資人關注蘋概股下半年能否成為台股主流?分析師王兆立分析,這兩三年來,紅色供應鏈竄起,使台股中的蘋概股表現跟過往不一樣,在價格壓力下,多頭格局比較少見,都呈現箱型格局,「不過,隨著進入傳統旺季,蘋概股還是值得關注,目前領軍指標是大立光(3008)。」今年7月因為矽力-KY進行股票分割,加上信驊(5274)也走跌,大立光在跌幅相對輕微下,重登股王寶座,近期更持續站穩2000元整數大關,主因是董事長林恩平在第二季法說會上釋出「7月比6月好、理論上8月比7月好」的看法,讓市場普遍認為,公司還是看好下半年,至少較上半年好。蘋果今年新機高階機種比重有望提升,鏡頭廠大立光將可受惠。(圖/報系資料照)王兆立指出,「大立光股價在整理完後續創新高,自然引發市場關注,目前市場給予蘋概股的本益比並沒有很高,但隨著進入傳統旺季,如果個別公司營收財報有出現超過預期的表現,就有機會吸引資金湧入,推升股價走揚。」蘋概股的相關指標股有哪些?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包括生產晶片的台積電(2330);鏡頭光學元件的大立光(3008)、亞光(3019)、揚明光(3504);IC設計廠聯發科(2454);IC載板廠景碩(3189)、臻鼎-KY(4958);印刷電路板廠華通(2313)、金像電(2368);CCL銅箔基板廠台光電(2383);NOR快閃記憶體廠華邦電(2344)及旺宏(2337);散熱廠雙鴻(3324);組裝廠鴻海(2317)及和碩(4938)。 蘋果iPhone 14即將發表上市,供應鏈廠商營運也正蓄勢待發。(圖/中新社)劉炯德提醒,美中經濟對抗從半導體進一步延伸至電動車產業,眼下台海問題加劇,台股下方萬四雖有國安基金地板護盤,但產業前景及美國升息縮表環境仍令投資人卻步,短線看不見信心買盤,無量自然不會有好價。目前第三季為企業財報空窗期,而美國升息循環進入緩和階段,「此時市場信心不足下,將有利於特定資金進場及中籌碼,只要利用時間反覆震盪打底成功,則在第四季走出一波行情的機率將會大幅度升高。」劉炯德說。
不畏疫情+俄烏戰 聯發科Q1陸手機晶片市占41.2% 擊敗高通奪冠
根據市調機構CINNO Research日前所釋出最新手機晶片報告中指出,2022年Q1中國智慧手機系統單晶片(SoC)出貨量約為7,439萬顆,較去年同期下滑14.4%。其中,出貨量的增加來主要自於聯發科與高通的出貨增加。該份調查也提到,再受到疫情、俄烏戰爭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市場需求與消費者購買力出現下降的趨勢,因此,2022年Q1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呈現低迷狀態。若是從品牌市場市佔率來看,聯發科以41.2%市占率拿下2022年Q1市占冠軍,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水準,出貨量較2021年Q4明顯成長22.6%;市占率第2名則是由高通以35.9%拿下;第三則是蘋果,主要是受到出貨淡季影響。CINNO Research表示,聯發科的Q1營運表現亮眼是受惠於天璣9000及天璣8100等手機晶片出貨放量,且獲得品牌廠在中高階機種導入。因此在中國市場的5G手機系統單晶片市占率來看,聯發科第一季市占率達40.5%,高通則為36.8%。最後,CINNO Research說,雖說目前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呈現疲弱,不過在聯發科所建構的天璣系列產品的之下積極進軍中高端市場,此舉也將對在安卓市場中的高通造成不小的衝擊,因此推估聯發科的中高端市場開始放量後,加上採用良率更高的台積電代工,預估未來市占率可維持上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