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者
」 疫苗 新冠肺炎 疾管署 疫情 衛福部西班牙人愛抽菸、習慣晚吃…卻比台人長壽! 醫曝「1飲食關鍵」
西班牙人愛抽菸、晚餐習慣到晚上10點才吃,但卻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長壽紀錄,平均壽命甚至比我國還要高。對此,減重專科醫師蕭捷健也分享自己在西班牙旅遊的觀察,點出長壽關鍵可能不在「什麼時候吃」,而是「吃什麼」。蕭捷健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這幾天在西班牙走走,發現路上的人普遍都很苗條,他為此查了一下,發現西班牙肥胖率只有17至20%,遠低於美國的42%。而且,西班牙人的平均壽命也相當令人驚豔: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1歲,女性則達到86歲,完全高於台灣男性的78歲、女性的84歲,「這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吃可能沒那麼重要,吃什麼才是關鍵。」他覺得差最多的,就是西班牙食物雖然油,但幾乎都是橄欖油,而且加工食品很少,以原型食物居多,「吃對油,代謝提高,很多人減重時習慣算熱量,但同樣是脂肪,不同種類對代謝的影響完全不一樣。」蕭捷健指出,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顯示,當以橄欖油取代奶油、肥肉等飽和脂肪後,他們的活動力提高了 12%至15%,靜態時的能量消耗增加了3%至4.5%,「代謝這樣可是提高不少耶!而且受試者的心情也更穩定,這可能是腸子發炎指數降低,透過長腦軸影響到大腦。」蕭捷健也援引西班牙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追蹤了7447名55至80歲的心血管高風險者,結果發現:低脂飲食組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是4.4%,而地中海飲食+堅果組只有3.4%,「吃對油,心血管疾病會降低將近23%,這簡直就是藥物等級的效果。」相反地,吃錯油的影響可能更嚴重。蕭捷健透過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實驗發現,若每天攝取含高飽和脂肪(如棕櫚油)的食物,短短7週內內臟脂肪便會增加2倍,肝臟脂肪也會顯著上升;反觀攝取多元不飽和脂肪的族群,不僅肌肉量增加近3倍,內臟脂肪還不會增加,「我在想,以後乾脆去常吃的鐵板燒,擺一罐我專用的橄欖油或酪梨油好了。」
待冷氣房助長新冠! 專家示警「感染數上看150萬人」:8、9月恐又有一波
疾病管制署2日指出,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上週(6/25-7/1)新增932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1週(6/18-6/24)新增815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64例死亡病例,較前1週新增4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對此,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也示警,由於今年夏天特別炎熱,因此民眾都躲在冷氣房內,而這可能會使疫情惡化,他也預估這一波感染人數恐上看150萬人。疾管署指出,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JN.1、KP.2及KP.3及近期快速增加的LB.1,皆因具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力,目前研究顯示無觀察到疾病嚴重度差異性;現有快篩與PCR等檢測方法仍能有效偵測,已核准抗病毒藥物亦持續有效。美國CDC評估接種XBB疫苗對青壯年與高齡者,皆具有效疫苗保護力,建議高風險者補接種疫苗,以得到更佳的保護力。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國內新冠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評估近期仍呈上升趨勢,7月中旬後可能進入高原期。另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47%及38%,仍為國內主流株;KP.2的占比略升,分別為20%及25%,其餘重點變異株分別為LB.1占比為14%及9%,KP.3占比為9%及15%,XDV.1占比為8%及9%,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陳秀熙昨(3日)也指出,這波疫情各地發展沒有明顯差異,其中北北基屬於都會區,密集交流會加速病毒傳播,因此感染率相對高,且50至64歲,以及65歲以上這2大族群的致死率也會提升,尤其觀察最近1周,65歲感染後的死亡率是50至64歲的20倍。陳秀熙也點出關鍵,由於今年夏天天氣炎熱,因此民眾都待在冷氣房內,然而這種現象恐助長疫情。他也預估,台灣這一波流行的總感染數將上看150萬人,包括輕症、無症狀感染者。陳秀熙提醒,民眾可戴口罩、施打新冠疫苗,來加強防疫、預防感染,若有疑似症狀可使用家用快篩,並到醫療院所就醫。他也強調,台灣疫情發展和歐美相比,慢1個半月至2個月,目前歐美正流行新變異株LB.1,傳染力及免疫逃脫力不亞於KP系列病毒,若LB.1在台灣的病例占比持續上升,8、9月可能會再發展新一波疫情。疾管署則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呼籲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及免疫低下民眾等高風險族群,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則可再接種第2劑以增進保護力,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之健康。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新冠/肺鏈疫苗專區」(https://gov.tw/eU4)查閱。
新冠單週增64死!北部少年高燒42度 急診「心跳驟停」隔天病逝
疾病管制署今(2日)表示,上週新增932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新增815例上升;另上週新增64例死亡病例,其中最年輕個案為北部10多歲青少年,6月下旬出現症狀,急診時高燒達42度,且持續抽搐,一度心跳停止,經急救後恢復生命跡象,但病況持續惡化,隔日不幸病逝。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少年本身有癲癇病史,未接種XBB疫苗,6月下旬先後出現發燒、抽搐、呼吸困難等症狀,就醫時高燒達42度,且持續抽搐,新冠抗原呈陽性,急診期間一度心跳驟停,急救後恢復生命跡象被收治加護病房,但病情持續惡化,併發腦炎、敗血性休克,住院隔天宣告不治。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評估近期仍呈上升趨勢,7月中旬後可能進入高原期。另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47%及38%,仍為國內主流株;KP.2的占比略升,分別為20%及25%,其餘重點變異株分別為LB.1占比為14%及9%,KP.3占比為9%及15%,XDV.1占比為8%及9%,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指出,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JN.1、KP.2及KP.3及近期快速增加的LB.1,皆因具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力,目前研究顯示無觀察到疾病嚴重度差異性;現有快篩與PCR等檢測方法仍能有效偵測,已核准抗病毒藥物亦持續有效。美國CDC評估接種XBB疫苗對青壯年與高齡者,皆具有效疫苗保護力,建議高風險者補接種疫苗,以得到更佳的保護力。疾管署進一步說明,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接種舊版(雙價BA4/5或單價原始株)疫苗,對於目前疫情皆已不具有效保護力,提醒民眾應接種XBB.1.5疫苗,以獲得免疫保護,降低感染後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
新冠單週增64死!932例併發症創新高 「1變異株」快速增加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日)表示,上週(6/25-7/1)新增932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6/18-6/24)新增815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6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4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評估近期仍呈上升趨勢,7月中旬後可能進入高原期。另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47%及38%,仍為國內主流株;KP.2的占比略升,分別為20%及25%,其餘重點變異株分別為LB.1占比為14%及9%,KP.3占比為9%及15%,XDV.1占比為8%及9%,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指出,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JN.1、KP.2及KP.3及近期快速增加的LB.1,皆因具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力,目前研究顯示無觀察到疾病嚴重度差異性;現有快篩與PCR等檢測方法仍能有效偵測,已核准抗病毒藥物亦持續有效。美國CDC評估接種XBB疫苗對青壯年與高齡者,皆具有效疫苗保護力,建議高風險者補接種疫苗,以得到更佳的保護力。疾管署進一步說明,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接種舊版(雙價BA4/5或單價原始株)疫苗,對於目前疫情皆已不具有效保護力,提醒民眾應接種XBB.1.5疫苗,以獲得免疫保護,降低感染後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 283.2萬人次,上週接種2.9萬人次,較前週2.5萬人次增加16%,民眾接種意願有升高;全國接種率11.55%,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0.89%、1.97%。全國尚餘莫德納XBB疫苗約280.1萬劑、Novavax XBB疫苗約1.3萬劑。另外,近期民眾接種莫德納XBB疫苗時,查看疫苗瓶身標示效期至今年5月,發生質疑疫苗效期一事,疾管署在此說明,針對莫德納XBB疫苗效期,依廠商所提文件業於今年5月22日經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核同意成品架儲期在-15°C 至-50°C儲存條件下,由原廠製造日起9個月展延為12個月,因此目前庫存之效期均已展延至今年8月24日至27日以及11月15日,故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請民眾安心接種。
持續攀升!單周新冠確診暴增817例 帶動疫苗接種率增6成
疾管署今(25)日表示,上週新增817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較前一週新增624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40例死亡病例,與前一週新增38例持平,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280.5萬人次,上週(6/17-6/23)接種2.1萬人次,較前週(6/10-6/16)1.3萬人次增加61.54%,全國接種率11.47%,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0.74%、1.79%。近期國內疫情上升,接種XBB疫苗是能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國內疫情持續升溫,全國尚餘莫德納XBB疫苗約283.8萬劑、Novavax XBB疫苗約3萬劑,為降低感染後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呼籲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者儘速接種。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國內新冠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預期近期仍呈上升趨勢,評估7月中旬後可能進入高原期。另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JN.1,占比分別為62%及47%,為國內主流株;KP.2的占比上升,分別為18%及25%,其次依序為KP.3占比為8%及14%,XDV.1占比為8%及9%,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JN.1、KP.2及KP.3因具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力,惟目前研究顯示尚未增加疾病嚴重度,現有快篩與PCR等檢測方法仍能有效偵測病毒,已核准抗病毒藥物亦持續有效。美國CDC評估接種XBB疫苗於青壯年與高齡者,皆具有效疫苗保護力,建議高風險者補接種疫苗,以得到更佳的保護力。疾管署再次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呼籲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及免疫低下民眾等高風險族群,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則可再接種第2劑以增進保護力,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之健康。
疫情升溫!醫示警「變異株KP.2傳更快」 恐釀新一波高峰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確診人數增多,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表示,有發現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新冠為何變多?可能是新冠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傳染力跟免疫逃脫能力更高」。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表示,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引發喉嚨劇痛、吞嚥困難、胸悶、呼吸急促、咳嗽、嗅覺喪失等,他認為新冠疫情升溫的原因可能是新冠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傳染力跟免疫逃脫能力更高。張弘指出,根據統計,KP2傳播力約為JN1的1.2倍,在美國占新冠感染比例從3月的1.4%,到5月快速上升至28%,「是否會在這段夏季引發新一波高峰,需格外注意及防範」,因此張弘建議民眾出入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勤洗手,若出現發燒、酸痛症狀,可先執行新冠快篩後就醫,高風險者就醫評估使用抗病毒藥,降低重症風險。事實上,疾管署公告國內上週(6/4至6/10)新增32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5/28至6/3)新增263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20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26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研判疫情上升且進入流行期。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64%及59%,近期呈緩降;另KP.2及KP.3的占比則略升,KP.2的占比分別為10%及22%,KP.3占比皆為9%,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
口罩禁令全面鬆綁 相關4大QA一次看
由於先前新冠疫情嚴重,指揮中心規定進入8大類場所必須要戴口罩。而在歷經1265天,疾管署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終於宣告解除口罩禁令,調整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相關4大QA一次看。指揮中心於2020年12月宣布口罩禁令開始,強制8大場所需要戴口罩,而後隨著疫情逐漸退燒、可控,各場所也陸續鬆綁,僅剩國內醫療照護院所機構是唯一沒有解除的場所。不過疾管署也在5月進行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會議討論,決議於5月19日結束口罩禁令,調整新冠肺炎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的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Q1:口罩令鬆綁範圍?A1: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佩戴。疾管署決議於5月19日結束口罩禁令。(圖/翻攝自衛福部疾管署)Q2:民眾佩戴口罩時機?A2:1.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2.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3.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4.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5.當醫療照護機構依社區疫情及機構內傳播風險評估,規範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醫療照護機構規定佩戴口罩。6.當國家防疫政策或主管機關規定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政策規定佩戴口罩。Q3:醫療照護機構工作人員佩戴口罩時機?A3:(一) 工作人員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二) 醫療照護機構可依社區傳播風險評估與各單位實務現況(如:院內群聚事件、進入高風險單位,實施感染源控制措施,訂定應佩戴口罩之情境與區域管理規範。Q4:無法戴口罩的族群要如何進行防護?A4: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可能症狀不明顯或生病前即有傳染力,且您不一定知道與您接觸的人是否可能會因為感染流感、COVID-19等呼吸道傳染病而有嚴重的病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遮蓋口鼻,可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散播。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並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疾管署強調,口罩規定鬆綁,民眾生活回歸常態仍應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籲請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
口罩令19日全面解除! 疾管署:醫療照護機構「6情境」仍建議佩戴
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口罩令,經多次放寬後,目前僅剩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對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8日宣布,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將於5月19日全面解除口罩令。今(17日)疾管署再發新聞稿提醒,醫療照護機構是包含多種微生物的複雜環境,且病人及住民多為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為防範呼吸道疾病於機構內傳播,自本年5月19日起調整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建議,並製作「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疾管署官網曾在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公告將於本年(2024年)5月19日停止適用,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疾管署官網今稍早又發布新聞稿提醒,鑑於醫療照護機構是包含多種微生物的複雜環境,且病人及住民多為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為防範呼吸道疾病於機構內傳播,自本年5月19日起調整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建議,並製作「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提供民眾及醫療照護機構使用。民眾於醫療照護機構建議應佩戴口罩的情境如下: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過去1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當醫療照護機構依社區疫情及機構內傳播風險評估,規範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醫療照護機構規定佩戴口罩。當國家防疫政策或主管機關規定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政策規定佩戴口罩。疾管署也提醒,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可能症狀不明顯或生病前即有傳染力,且您不一定知道與您接觸的人是否可能會因為感染流感、COVID-19等呼吸道傳染病而有嚴重的病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遮蓋口鼻,可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散播。另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並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請大家共同維持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遵循及落實手部衛生的好習慣,透過簡單的預防措施,可以保護自己、親人和為您提供照護的醫療人員。
全面鬆綁!5/19起醫療院所不強制戴口罩 有疑似症狀者除外
疾病管制署今(8)日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公告將於本(2024)年5月19日停止適用,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疾管署說明,因應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應佩戴口罩公告廢止,為建立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之新常態,疾病管制署參考WHO、美國、英國等感染管制措施,於本年5月8日提至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會議討論,調整COVID-19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調整說明如下:一、民眾(一)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二)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三) 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二、醫療照護機構(一)工作人員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二)醫療照護機構可依社區傳播風險評估與各單位實務現況(如:院內群聚事件、進入高風險單位),實施感染源控制措施,訂定應佩戴口罩之情境與區域管理規範。(三)醫療照護機構應有適當的空調通風系統,且應依循廠商建議定期清潔、檢查、維護保養或更換系統相關耗材配件等,確保有效通風,維護室內空氣品質。疾管署強調,口罩規定鬆綁,民眾生活回歸常態仍應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籲請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
口罩禁令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民眾赴醫院可免戴
疾病管制署今(8)日將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從5月19日起解除口罩禁令,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皆改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也就是說,強制戴口罩規範全面解除。國內因應新冠疫情實施的口罩令超過千日,目前僅剩下醫療院所等醫事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目前新冠疫情雖然脫離高原期,處於低點但上下波動,因此口罩令是否再鬆綁才會受到關注。據疾管署表示,因應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應佩戴口罩公告廢止,為建立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之新常態,疾病管制署參考WHO、美國、英國等感染管制措施,在今年5月8日提至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會議討論,調整COVID-19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調整說明如下:一般民眾(一) 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二) 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三) 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醫療照護機構(一) 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二) 醫療照護機構可依社區傳播風險評估與各單位實務現況(如院內群聚事件、進入高風險單位),實施感染源控制措施,訂定應佩戴口罩之情境與區域管理規範。(三) 醫療照護機構應有適當的空調通風系統,且應依循廠商建議定期清潔、檢查、維護保養或更換系統相關耗材配件等,確保有效通風,維護室內空氣品質。
29歲女動手術取出24顆膽結石 醫點名「4類人」曝預防方法
膽囊是儲存肝臟製造分泌的膽汁的器官,許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膽結石。中國一名29歲女子開刀取出24顆膽結石,沒事就放在手裡把完,消息在網路掀起熱議。對此,醫師也親自回應,解答一系列疑惑。王姓女子的膽囊內全充滿結石,在渝北區人民醫院手術取出了24顆膽結石,1顆送檢,丟掉2顆碎石後,留下21顆在手裡盤著玩,不少網友看了後產生疑惑:「小小膽囊能裝下這麼多結石?膽結石的成分是什麼?自己也有膽結石,是不是一定要手術切除膽囊?」24顆膽結石中,1顆送驗、2顆丟掉,剩下21顆。(圖/翻攝自微博)針對網友的疑問,王女的主治醫師陳紅旭解釋,膽結石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或膽管內發生結石的疾病,尤其肥胖、飲食習慣不良、運動少及不吃早餐、糖尿病等4類人,更容易罹患膽結石。如何預防膽結石?除了規律的三餐,飲食方面要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飲食,選擇高纖維飲食,同時要注意控制體重。高風險者要定期做相關檢查,都可以及早發現。假如膽結石急性發作,會引起劇烈疼痛,嚴重時會誘發急性胰腺炎,若得不到有效治療,甚至會誘發膽囊癌。因此出現有症狀的膽囊結石、膽囊結石超過2c公分、膽囊充滿型結石、萎縮性膽囊炎或膽囊腺肌症、瓷化膽囊、膽囊泥沙樣結石,需考慮盡快手術。
走路喘不停恐是心臟瓣膜出問題! 醫警告:未積極治療當心心臟衰竭惡化
許多人上了年紀之後,走沒幾步路就感到上氣不接下氣,喘個不停,有時候甚至連躺平休息都氣喘吁吁,當心!這可不是體力衰退,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胤嘉警告,若本身心臟有瓣膜問題,卻未積極治療,出現躺平也很喘的症狀,很可能已心臟衰竭。主動脈、二尖瓣膜出問題 心臟需超負荷工作恐導致衰竭心臟就如同馬達,心房、心室之間的閥門稱為瓣膜,若瓣膜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血流不完全,進而引發其他問題。除了先天性的缺損(如少一瓣),瓣膜可能會因為老化退化、風濕性心臟病、急性感染、其他疾病等導致異常。陳胤嘉醫師說明,其中退化最為常見,因年紀大會出現瓣膜鈣化、周邊組織疏鬆或萎縮,或連接瓣膜的腱索脫垂;少數患者會因為冠狀動脈疾病或其他疾病導致心肌擴大,也會影響瓣膜結構。心臟有四個瓣膜,但較容易出現問題的為主動脈瓣膜及二尖瓣膜。陳胤嘉醫師表示,通常瓣膜異常,會使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不足,心臟必須變得肥大且更賣力運轉以提供足夠血量。而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就容易出現心律不整、喘、體能下滑等狀況,若出現晚上躺平會喘、或睡到一半喘到醒過來,就表示瓣膜造成的心臟衰竭已經需要處理,不過,很多人會認為是正常老化而忽略。▲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胤嘉根治瓣膜靠手術 高風險患者適合經導管置換手術瓣膜該如何治療?陳胤嘉醫師表示,目前唯一能根治的方式就是手術,但並非人人都需要手術,需要根據病人的身體條件、體力、年紀等綜合評估風險;若已出現症狀,再考慮介入。舉例來說,年輕患者、體力好又有運動習慣,便可藉由藥物控制,不必立刻進行手術。手術方式分為傳統開胸手術、小傷口手術、微創手術。陳胤嘉醫師指出,二尖瓣膜會以修補為主,不適合修補才考慮置換;而主動脈瓣膜無論是狹窄或是逆流,通常會進行置換手術。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大,胸骨癒合恢復期較長,但手術風險較小傷口手術低,較適合進行複雜性手術。小傷口手術:不用打開或只需打開部分胸骨,傷口約4-6公分,術後恢復快,適合年輕、低手術風險的患者。但限制較多,若心臟位置太深、肺部有沾黏者較不適合。經導管瓣膜置換:從鼠蹊部或頸部的血管放導管進入,利用支架撐開狹窄瓣膜,固定在原本的瓣膜上。通常適用於不適合傳統手術、年紀大、肺功能差、體能虛弱等高風險者。新型牛心生物瓣膜 加入二次置換手術設計而用來置換的心臟瓣膜,主要分為金屬瓣膜及生物瓣膜兩類,生物瓣膜指的是以牛心、豬心組織做出的人工瓣膜,與人體組織較為接近。陳胤嘉醫師提到,人工瓣膜有其壽命,目前金屬瓣膜年限約40-50年,但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避免形成血栓,若有組織向內生長影響瓣膜功能,也仍有二次手術的風險;而生物瓣膜雖只需服用3-6個月的抗凝血劑,但年限最多到15-20年左右,若病人還很年輕,也會面臨二次手術問題。隨著科技進步,人工瓣膜也不斷進步,生物瓣膜使用年限越來越長,新型的牛心瓣膜設計則加入考慮二次手術的可能性,發展出利用球囊將原本框架撐開,再放入適當大小的經導管型瓣膜。陳胤嘉醫師補充,瓣膜的大小與病人體重相關,若體重較重者,小型的瓣膜恐無法支撐其血流量。已知有瓣膜問題應追蹤 心臟衰竭建議手術治療然而術式及瓣膜選擇多元,有些民眾難以立刻決斷。「通常沒有急性危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討論跟思考,是否可以用藥物多控制幾年再換。」陳胤嘉醫師提醒,微創或經導管手術的確是趨勢,也有潛力發展到不止高風險,連中低風險病人也可以適用,然因每位病人狀況不同,手術方式必須與醫師討論,包含體力、經濟狀況等,選擇最符合自身條件的方式。陳胤嘉醫師提醒,若知道自己有瓣膜問題,建議追蹤治療,以掌握瓣膜狀況。陳醫師分享一位60歲左右的男性,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一直以藥物控制,雖已出現症狀,卻抗拒開刀。後來在家中暈倒、心因性休克,緊急送往急診搶救。所幸及時裝置葉克膜穩定病情,隔日進行主動脈置換手術,當天晚上就脫離呼吸器與葉克膜,10天後便出院,恢復狀況良好。「在大家想像中,心臟手術非常恐怖,但更恐怖的是如果沒適當處理,反而可能需要承擔心臟衰竭惡化或猝死的風險。」陳胤嘉醫師呼籲有瓣膜問題的患者,一定要定時回門診追蹤檢查,若出現暈厥或心臟衰竭等症狀,就建議可開始與醫師及家人討論手術時機及方式。
3旬男險心肌梗塞! 當心「三高二害」氣溫驟降釀急重症
陳先生36歲時健檢發現高血脂,卻自恃年輕不以為意,沒想到隔年打球時喉嚨痛,經歷了2個月系列檢查,竟發現心血管疾病纏身且已堵塞,需要進行心導管手術!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響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病防治,提醒慢性病與代謝症候群患者,及早控制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以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等問題,別等急重症發生時才亡羊補牢。氣溫越低 心肌梗塞風險越高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近期天氣驟降,國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驟升。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指出[1],若氣溫坐落在15 °C至32 °C之間,每降低1 °C,50歲以上族群的心肌梗塞風險增加至1.1%,若氣溫驟減至15°C,熟齡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將會增加至將近2成;而50歲以下年輕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也加至0.4%,不容小覷增。黃偉春強調,高血脂民眾有一半忽略自己的疾病[2]。民眾若平時沒有透過穩定服藥、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全身血管可能阻塞,一旦出現血栓,或是因為天氣、情緒激動等原遍及因造成血管收縮,會導致血管堵塞,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找上門。提醒民眾,當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應立即就醫。每4人就1人高血脂 心梗、中風恐找上門!台灣心肌梗塞學會常務理事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部主任黃群耀表示,根據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3],國人十大死因的原因,有超過半數與慢性疾病有關[4],「代謝症候群」是共同的危險因子,其中高血脂的盛行率高達26%,未來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高達3倍[5]。黃群耀進一步指出,直接導致高血脂的原因,與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多,以及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太少有關[6]。低密度脂蛋白會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則會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也就是說,隨著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可能會有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甚至變得越來越狹窄,不僅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等症狀,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為了避免急重症風險,鼓勵民眾在發生高血脂時,就應該要積極控制,並在醫囑建議下,盡可能降低壞膽固醇。▲血脂數值與壞膽固醇控制標準。(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提供)血脂控制藥物是重點 高風險者控制指標曝光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秘書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重症加護內科主任吳承學說明,目前臨床上可以用來控制膽固醇的藥物相當多元,其中以史塔汀(Statin)類藥物為治療主力。吳承學鼓勵,膽固醇控制是一種個人化的療程,每個人的壞膽固醇控制標準不同,健康的民眾控制於130 mg/dL以下;若發生過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族群、甚至反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超高風險族群,應分別控制於70 mg/dL和55 mg/dL以下。醫囑:過年及早領藥、勿過度依賴保健食品國健署鼓勵民眾,善用政府提供免費的成人健檢資源,還可以到「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相關健檢數值,即可獲知未來10年內罹患5大慢性病的風險;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最後呼籲,惟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搭配穩定採納正規治療,才能雙管齊下,良好控制高血脂,避免慢性病變成急重症,年前務必檢視自身慢性病藥物的存量,及早領藥,避免過年期間因領不到藥物而感到焦慮,方能安心過好年。 [1] Tseng CN et al. Ambient Temperature Effect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Risk Factors: Daily Data From 2000 to 2017, Taiwan. JACC Asia. 2023 Mar 14;3(2):228-238.
經濟部生醫整合再下一城 工研院攜手藥廠打造「腎臟病照護生態系」
經濟部今(22)日宣布,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成立的「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Taiw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Industrial Center),攜手工研院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打造「未來醫療實驗室2.0」,以患者旅程出發,從衛教宣導,早篩管理到後期介入治療,建立慢性腎臟病照護生態系;同時以精準大數據建構「數據洞察室(Digital Insight Hub)」,輔助醫病關係及醫療協作發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長李芳蘭表示,2020年經濟部支持成立TIBIC,就是希望整合科技與醫療來縮短醫療產品上市時間,當時吸引國際大廠阿斯特捷利康進駐成立「未來醫療實驗室」,首波以「健康肺」為主題,打造全病程解決方案,透過場域體驗提供醫學中心、診所等第一線醫護人員宏觀的全病程思維,以臨床需求激發更多元化創新方向,臺灣阿斯特捷利康也將未來醫療實驗室列為在臺灣的重要關鍵推動核心。另外據統計,臺灣洗腎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一,洗腎更是每年健保花費支出排行第一名,成為國人健康的巨大挑戰。為此,產業技術司進一步促成推動「未來醫療實驗室2.0」,結合科專法人產業化成果,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推動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旅程,一方面以衛教提醒大眾關注腎臟功能,另一方面,針對高危險群進行篩檢,早期發現及早介入,運用藥物與生活調整延緩惡化,助病患延後或不必進入洗腎階段,同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在此生態系中,整合產研醫17家,其中包含三家工研院衍生新創。像是光寶集團旗下「天亮醫療器材」開發的臨床化學分析儀,僅需一滴指尖血,便能於15分鐘內得知17項檢測結果,可鎖定腎功能進行檢測;興櫃公司「新穎生醫」開發的DNlite檢測試劑,透過非侵入檢測尿液中的生物標記物,可用於預測二型糖尿病腎功能惡化及腎移植的預後監控。使高風險者可預防、及時治療或延緩腎病進程,已取得臺灣、歐盟、馬來西亞、泰國、沙烏地阿拉伯之上市許可。在營養補充方面,「巨生生醫」研發的缺鐵性貧血鐵劑,針對無法用一般鐵劑治療的病患,在治療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間距可從15天一次拉長為3個月一次,增加治療的順從性及便利性。工研院執行副總暨副院長張培仁表示,民眾對健康的追求已不再是傳統「有病治病」的思維,不僅向前延伸到預防醫學,對於後端的治療也要求更精準,進而帶動生醫產業朝向「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領域進行全面布局。工研院再次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攜手合作,從腎臟病患旅程的五階段,共同合作整合疾病旅程的各關卡,進而提供更全面從預防到治療照護的最佳解決方案。「未來醫療實驗室2.0」以患者旅程出發,從衛教宣導,早篩管理到後期介入治療,並設置數據洞察室(Digital Insight Hub),以精準大數據以及科技工具切入,展示輔助醫病關係及醫療發展的行動方案,盼能加速相關醫療技術落地,進而支持提升智慧健康產業的跨域創新。在生態系方面涵蓋疾病旅程五階段,第一是健康階段,將和「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腎力學堂」共同投入孩童的衛教宣導,期盼藉由孩童影響家人,建立正確的腎臟病防治觀念。第二階段鎖定高風險的民眾,如三高、糖尿病、吸菸、肥胖、長期服用止痛藥的民眾,與「台灣腎臟醫學會」、衛教網站「腎事太平攻略」合作,進行趣味衛教,倡導正視目前的慢性腎臟病風險,及早行動。第三針對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攜手「天亮醫療器材」、「新穎生醫」、「美商亞培(Abbott)」、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智抗糖」、「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透過積極早篩,找出早期慢性腎臟病與糖尿病腎病變的患者,在腎功能惡化前強化患者的慢病管理以及藥物控制,延緩腎功能惡化,降低住院風險及延後洗腎危機。第四階段對於「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患者,則由「台灣腎臟醫學會」、中興大學育成團隊「元氣腎食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數據中心」與「長佳智能」合作,透過數據整合與符合流程的AI開發,照護病患腎臟健康並延緩末期腎病,改善病患生活品質。第五階段對於「末期腎臟病」患者,則與「巨生生醫」、「明基佳世達集團的明基透析」、「醫強科技」、「翔安生醫科技」、「台北榮總」、「衛福部雙和醫院」共同合作,提供洗腎患者在透析所需的醫療器材、監控分析與改善方案 。
疫情升溫!新冠重症、死亡雙創新高 桃機今起提供出入境旅客快篩
2024年仍舊要小心新冠疫情!疾管署2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360例COVID-19本土中重症病例、38例死亡病例,雙創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由於國內新冠疫情明顯升溫,加上國際傳播風險也在增加,宣布3日起,每日上午7點至晚間10點30分於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及第二航廈的接機大廳及出境大廳共4據點,提供入出境旅客每人自由領取1盒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疾管署主任郭宏偉指出,近期國內疫情上升,併發症及死亡發生風險持續增加,全球COVID-19陽性率也攀高,除了非洲之外,許多地區都處於陽性率高點或回升,包括美國、日本等,鄰近的東南亞國家病例數亦呈增加趨勢。而近4周境外檢出病毒株以JN.1(52%)為多,其次為EG.5 (34%)及BA.2.86 (5%)。自去年9月26日新冠XBB疫苗開打以來,在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及死亡病例中,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者皆占99%。羅一鈞指出,本土JN.1近4周佔比也升至14%,估計春節前將成主流株,呼籲民眾儘速接種XBB疫苗。依疾管署統計,目前國內快篩試劑還有2707萬劑。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醫師邱政洵表示,由於目前的病毒株未出現太大變異,即使是最新病毒株JN.1,現有的快篩試劑還是有抗原反應,仍然可用。邱政洵強調,新冠疫情目前會一路上升,國際研究指出,雖然XBB疫苗對本身變異株的保護效果最好,但接種新冠XBB疫苗,抗體仍可有效中和JN.1病毒,呼籲高風險者仍應接種,避免重症與死亡。
新北國三生遭殘殺 國民黨醫療委員會籲保護被害者家屬人權
新北市國中校園日前發生攻擊事件,造成1名國三生遭刺多刀不治,此案引起熱議,針對新北市國中生無端被鄰班同學殘忍殺害,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今(29)日表示震怒,全體會員均感到無比痛心,在傳道解惑的校園內,竟有學生會在眾目睽睽下,受到喋血暴力而逝去寶貴生命,這對政府與國家而言,絕對是一種無比的恥辱。國民黨醫療委員會提出呼籲,首先政府對此事責無旁貸,絕不能再以卸責態度拖延社會安全網的建立,蔡英文總統上任時高喊要建構社會安全網,如今都快卸任了,不僅連個影子都沒見到,還越補越大洞,本會這幾年看著多起重大暴力型案件頻仍發生,已不下多次提醒,並嚴正呼籲政府務必儘快建構社會安全網,將社區潛在會造成民眾傷亡的高風險者,給予預防性的醫療或安置隔離,然蔡政府除了在每個悲劇發生後,喊喊口號,安撫一下民眾,即無聲無息,從未真正有心推動安全網的建置,本會認為,政府有心要做,不可能一事無成!國民黨醫療委員會再說,犯罪被害人與其家屬的人權,長期被忽視,立法機關在制定或修正有關刑事犯罪的法律時,應要兼顧被害人與其家屬的人權,對於殺人、傷害等暴力型犯罪,只要證據確鑿,且無可疑之處後,就應該給予重刑相繩,又法官在判決時,應該考量該案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力,特別是上述犯罪類型,不僅會奪走一個人的生命健康,更會重創原本完整健全的家庭,以及永難撫平的心靈傷痛。我們不尋求以暴制暴,但以理制暴絕對是基本的要求,法院的判決具有警世效應及導正效果,應給予一個能讓社會「感受正義」的審判及量刑,這也是民眾願意放棄自力救濟,將「正義」的行使委由國家執行的基礎與理由,如果司法與國家無法對惡性的暴力犯罪者施以合理的制裁,那民眾要司法與政府何用?國民黨醫療委員會說,現在社會風氣丕變,少年的所有犯罪類型,是否都該給予百分百的「絕對保護」?從本案的弊病看來,已有重新評估檢討的必要,否則立意良善的法律,很可能被惡性犯罪者扭曲利用,成為行為人或其背後組織的「保護傘」,此無異是一種變相的「犯罪通行證」,加上臺灣當前又缺乏社會安全網的有效隔離措施,四處潛伏的暴力犯罪者,簡直就是善良百姓的惡夢,試問政府與司法,有甚麼會比犧牲數萬萬無辜民眾的人權,更令人髮指的事嗎?國民黨醫療委員會最後說,預防犯罪如同抵禦疾病,不是等到生了大病才求醫用藥,平日就該做好預防醫學,讓身體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即便生病也能儘速康復;犯罪預防不是等到悲劇發生了,才想著該如何撫平傷痛。社會安全網的功能正是如此,請蔡政府不要再打馬虎眼,所剩任期不多,但有心,永遠不會晚,畢竟,這是蔡英文上任時對全國百姓的承諾!
台灣麻醉死亡率「比日本高12倍」 7類人風險最高
根據2010年台灣麻醉學雜誌發表的論文報告指出,台灣麻醉相關死亡率高達十萬分之十二,是美國和日本的12倍。其中年齡大於65歲、體重過重、多重慢性病、心血管病史(糖尿病、高血壓等)、睡眠呼吸中止症、肝腎功能不佳、曾發生術後呼吸困難等7類高風險者尤其要注意。不過,如今隨麻醉技術、藥物、儀器的進步,麻醉醫療安全性也持續提升。為解除民眾對麻醉的恐懼,台灣進行首次「台灣麻醉警世大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在簽署術前麻醉同意書時,有67%的民眾沒有注意麻醉醫師姓名,近7成民眾會因門診或健檢須要麻醉而會感到擔憂,進一步詢問發現「怕麻醉後會醒不過來(37.2%)」、「麻醉後不適症狀強烈(36.8%)」、「害怕手術中意外醒來(33.0%)」是民眾對麻醉的三大擔憂。本次調查更發現,有高達近6成民眾因擔心麻醉藥物有傷害器官的疑慮(54.8%) 或認為麻醉容易導致死亡(54.4%)而想要儘量避免接受麻醉;甚至有4成民眾(39.8%)可能因為擔心麻醉副作用而拒絕醫師提出的手術或檢查。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醫師表示,確實有民眾因為自身或親友是高風險族群,對麻醉有很多擔憂進而影響治療意願,但他提醒隨醫學進步,不僅麻醉專科醫師愈來愈被倚重,麻醉藥物安全性也有提升。例如,有心血管病史容易低血壓的病人,或睡覺常打呼、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易缺氧的病人,目前在臨床領域就有更安全的新型麻醉藥物可以使用,跟傳統麻醉藥物相比,發生低血壓機率減少75%、缺氧機率更減少85%,是相對有較高安全係數、降低風險的臨床藥物;此外,肝腎功能較差的病人,使用新型麻醉藥物也較能降低器官負擔;在常見的胃鏡檢查中,發生呼吸抑制可能性也能大幅減少。常見的術後噁心嘔吐,除使用止吐藥外,現在也可透過新型麻醉藥物來減少近8成的發生率,幫助病人有好的術後恢復品質。一般而言,健康條件愈差的病患其麻醉風險愈高,但隨醫學條件進步,理想的麻醉藥物陸續出現,讓即使是重大疾病患也有機會獲得更安全的治療。有研究指出,合併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心衰竭等慢性疾病的高齡病患,搭配新型麻醉藥物投入手術治療,該病患術後恢復過程良好也未有嚴重副作用。廖文進醫師建議,健康條件較差的病患更應主動向麻醉專科醫師諮詢、評估合適的麻醉藥物以降低不同病患的麻醉風險並提升術後恢復品質。麻醉不僅高度複雜也攸關治療品質,台灣麻醉醫學會建議病患主動向麻醉專科醫師說明病史、與麻醉專科醫師討論合適的麻醉給藥計畫並建立正確的麻醉安全認知,以安心平緩的心情接受安全與舒適兼顧的麻醉醫療與照護。
高血壓是無聲殺手 世衛組織曝到2050年此症恐將奪走7600萬條人命
1份關乎全球人類健康的報告指出,從現在到2050年,高血壓可能奪走7600萬條人命,不過這些死亡本是可以避免的。世界衛生組織發現,大約有4到5成高血壓病患沒有得到充分治療,世衛組織也呼籲各國將高血壓的預防、早期發現和治療,作為國家衛生保健計劃的一部分,並將之視為初級保健項目。現代人缺乏運動、飲酒過多、高鹽的飲食,讓全球約有3分之1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以80歲以上的人為例,血壓140/90mmHg,或 150/90mmHg就是高血壓,年齡較大和遺傳因素,也會增加罹患這種疾病的風險。聯合國大會第78屆會議期間,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1份報告,內容指出從現在到2050年,高血壓可能導致7600萬人死於「本可避免的情況」。根據報告,約有大約4到5成的高血壓患者,沒有得到充分的治療。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表示「高血壓可以透過簡單、低成本的藥物治療,並獲得有效控制,但只有約5分之1的高血壓患者得到控制,高血壓的控制仍然被忽視。」世衛組織呼籲各國,將高血壓的預防、早期發現和治療規劃進其衛生保健的計劃中,並將之視為初級保健項目。如此一來,在未來的27年裡,可以預防約1.2億例中風、約7900萬例心臟病和約1700萬例心臟衰竭病例。據估計,此行為的經濟效益與成本的比約為18比1,該報告也提到「加強高血壓控制,必須成為每個國家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一部分,其基礎是運作良好、公平和有彈性的衛生系統,並建立在初級衛生保健的基礎上。」世衛組織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全球大使麥克彭博(Michael R. Bloomberg)表示「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心臟病和中風,都可以透過負擔得起、安全、容易獲得的藥物和其他干預措施來預防。藉由初級衛生保健的護理工作,除了能拯救生命,每年還能省下數十億美元。」英國心臟基金會(BHF)表示,高血壓患者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是很常見的,因此定期檢查血壓非常重要。不過極為少數的情況下,高血壓患者會出現模糊的視野、流鼻血、呼吸急促、胸痛、頭暈、頭痛等症狀。因此英國心臟基金會也建議民眾,即使你感覺身體狀況一切良好,仍然需要定期檢查血壓。40歲以上的健康成年人至少每5年檢查1次,若是罹患高血壓的高風險者,則應該更頻繁的接受檢查,最好每年1次。
15至30歲免費諮商爆滿!薛瑞元坦言預算不夠 4縣市才3周停止受理新預約
衛福部8月起為自殺防治提供15至30歲「1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且至年底前編列2880萬元,預計可有6000人受惠,不料台北、宜蘭、台中和台南上路僅3周就用光額度,新北、桃園、高雄也僅剩一半名額,補助經費用量更是剩不到1400名額,估計本月將耗盡,意味著恐有高風險者搶不到補助諮商的機會。衛福部表示,國人10大死因中,自殺僅排名第12位,但「15至24歲」的族群自殺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尤其青少女自殺比青少年多,有鑑於此,衛福部與全台300多間機構合作,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並放寬資格,只要符合15至30歲,不需曾因精神或心理方面問題就診才能獲補助,且「1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單次補助1600元,原預定試辦一年至明年7月31日止,今年初步為8至12月編列2880萬元預算,預計6000人受惠。心理健康司統計,服務人數截至8月21日為468人(總使用人次為6312人次),男女使用比約為1:3。經評估達轉介風險者約占32%,等同1500名高風險者,顯示該方案確實篩檢出許多高風險的年輕族群,讓高風險個案得以從更前端即時預防處理。不過針對預約名額暫停受理一事,衛福部心健司長陳亮妤則澄清,並非6000個名額已全部耗盡,北市因目前預約已經排到10月,但為了確保已預約者可以完整接受3次諮商,因此提前控管,暫停受理新的預約。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近日也坦言,目前預算可能不太夠,還在另外找資源。陳亮妤強調,心健司事後立即處理了有預約者完成首次諮商,卻被診所取消第2次諮商的狀況,目前已要求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督導,務必讓已經完成預約的個案完整接受3次諮商,不可取消,因為臨床上認為3次諮商可達到簡短介入、危機處理。此外,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科科長陳小燕也建議,假設民眾真的有需求,但尚未預約到衛福部的方案,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有心理師可免費提供諮商服務,不過需要經過初談評估,因為這跟健康服務中心或衛生所等公部門提供的服務一樣都是免費的。◎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毒莓果」只退貨沒補償?好市多回應了 疾管署:小心「這些症狀」
好市多近期主動向食品藥物管理署報驗賣場商品「冷凍三種綜合莓」檢出A肝病毒陽性,28日已立即配合通知會員召回該商品。食藥署也針對售出的問題批號1.7萬公斤指出,依據食安法最高可處分2億元罰鍰。疾病管制署也表示,A型肝炎嚴重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肝衰竭,甚至有換肝可能,通常發生在老年或慢性肝病患者,建議高風險者可於2周內評估自費打疫苗,以降低發病率。有好市多會員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貼出照片,只見好市多為此次事件開設「KS冷凍綜合三種綜合莓 專屬退貨櫃台」,發文會員則回報,不到1分鐘就退貨完畢。好市多開設「KS冷凍綜合三種綜合莓 專屬退貨櫃台」。(圖/翻攝自《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不過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怒批,「三年沒續卡,為了買某樣商品續卡進去,一起買了莓果,他X的就中獎了」、「只有退貨,都沒賠償,消費者當冤大頭?」「我是大腸癌患者,為了保命健康點,買三色莓打精力湯喝,請問退貨就可以解決問題?」「好市多應該主動聯繫客人,而不是在那裡等客人啊!」「Costco不應該等我們退貨,而是應該主動連絡我們有購買的人!有人願意連署告他嗎?我大前天上吐下瀉,前天續拉,這二天食慾不好,下周要來去大醫院」、「除了退貨機制,應該負責追蹤購買會員,請消費者做A肝檢查及賠償,不是退貨就能解決問題,應對消費者的健康權益損害賠償。」對此,好市多最新回應也表示,好市多會員若因食用該產品而有身體不適的狀況,可至鄰近醫療院所就醫,並留存與提供醫療單據,公司將會協助處理。若會員有任何相關問題,也可向好市多電話客服中心連絡。而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蔡佳芬也表示,食藥署監控國際食品警訊,美國近期發生A肝群聚事件,經美國FDA調查可能是冷凍莓果產品造成汙染,便啟動邊境、後市場查驗。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便向食藥署報驗「Kirkland Signature科克蘭冷凍三種綜合莓(產地:智利,規格:1.81kg/包)」,沒想到檢出A肝病毒陽性。蔡佳芬指出,經查違規產品總計進口1萬7431.78公斤,目前尚庫存367.43公斤(203包),該公司已將違規產品全數下架,食藥署已請衛生局監督業者完成後續回收銷毀作業並依法處辦。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染有病原性生物,或經流行病學調查認定屬造成食品中毒之病因,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否則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提醒,曾購買該批冷凍莓果產品的民眾,勿食用該批食品,如果已經食用,請勿驚慌,請自最後一次食用日次日起進行60天「自我健康監測」。監測期間如果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甚至是黃疸等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6大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確實告知醫師相關飲食史,以及時得到適切的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