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弛劑
」 肌肉鬆弛劑 那那大師 麻醉一人中風全家瘋?6成照顧者收入受影響 半年內密集復健是關鍵
中風是導致國人失能的主因,對家庭照護與社會經濟帶來巨大負擔。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今(7)日公布最新「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結果,發現僅有37%患者中風後可自行進食、25%能自行洗澡、更衣,生活大小事都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同時,6成照護者工作與收入受影響。根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患者在中風後一個月內的失能比例達61.2%、三個月是55.58%、半年仍高達51.72%。台灣腦中風學會連立明理事長表示,為了減少中風帶來的沉重負擔,學會多年來持續針對中風的預防以及中風後的復健進行衛教,幫助民眾「遠離中風,減少失能」。台大醫院神經部蔡欣熹醫師表示,約4成患者會在中風後半年出現肢體痙攣,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腦細胞壞死時,運動神經的興奮和抑制失衡,進而導致肢體張力變強、肌肉緊繃和關節活動度受限,也影響患者復健的意願及成效,照護者也往往要更費力。「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124名中風患者、與221名中風照護者發現,中風後常出現的肢體痙攣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僅有37%患者可以獨立進食、25%能獨立洗澡及更衣、僅17%可以獨立搭大眾運輸或開車、也僅有28%可以獨立行走3到5公尺的距離,多數患者中風後的食衣住行皆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周中興理事長表示,「一人中風,全家發瘋」,這次調查也發現,超過6成照護者需要調整工作方式,如遠距工作或輪班,甚至無法繼續原本的工作,造成收入減少;另有近5成照護者坦言產生心理疾病或壓力,且因為照護家人影響人生規劃。除了照護的時間成本以外,中風照護的醫療花費也為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4成中風家庭平均每個月花費1-3萬元在聘僱看護、購買輔具、尿布、保健食品上,逾3成家庭每個月花費超過4萬元。2018年1月,鍾先生在上班時,被同事告知有嘴巴歪斜、走路靠左偏等症狀,送醫後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且左半邊身體失去知覺。初期無法自己翻身、上下床、飲食或如廁,除了聘僱24小時看護外,上了年紀的父母、乾媽、妹妹也需輪流照顧他,那時他的妹妹一週至少需請假三天,工作跟照護的壓力猶如蠟燭兩頭燒。也因此,鍾先生立志要早日重拾生活自理能力。在一週6天的密集復健訓練下,經過3個月的努力,鍾先生出院時能自己拄著四角拐走路、獨立搭公車回診復健,雖然原先的工作回不去,他也努力投履歷應徵,在2019年成功重返職場。但是,左手因肢體痙攣,就算以右手用力扳也無法伸直,生活上無法派上用場,鍾先生自嘲是「單手超人」,因為無法伸直的左手就像「裝飾」,五年多來只能單手過日子。幸好在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並搭配規律復健下,現在左手已經能拿起水杯,甚至輔助右手工作。熱心的鍾先生時常在社群上分享經驗鼓勵中風病友,也呼籲病友要調適心態,持續且積極地復健。雖然中風後盡早且持續復健對功能復原有很大的幫助,但此次調查發現不到4成患者持續復健半年以上。蔡欣熹醫師表示,持續的規律復健對於患者來說至關重要,若停止復健,患部攣縮可能更嚴重,甚至永久失去功能,甚至造成永久性的關節攣縮,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導致簡單的清潔、飲食、穿脫衣服等都變得困難。完整的復健計畫應採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行,非藥物治療是指利用支架、輔具、電敷等常規性的復健運動;藥物治療是口服肌肉鬆弛劑等抗痙攣藥物,但若劑量過低恐效果不足,而增加劑量後可能會嗜睡;手術治療如脊髓神經背根切除術,對全身痙攣治療效果較好,中風後的單側痙攣較不適用此種治療方式。近年新興的肉毒桿菌素治療,為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之「腦中風後痙攣治療指引」建議優先選擇的治療方式,不過此次調查也發現,僅有2成的患者使用。蔡欣熹醫師表示,肉毒桿菌素治療,是透過抑制神經訊息傳遞物質乙烯膽鹼的釋放,來抑制肌肉活動和收縮。醫師會先評估患者各部位張力及關節活動度,客製化訂定需治療的肌肉與劑量,透過每3-4個月一次的局部注射,對張力過大的上下肢肌肉達到放鬆效果及避免攣縮,且沒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待肌肉張力減緩後,患者再搭配積極復健訓練,可以先設定目標,鎖定自己在意的一、兩個動作,慢慢有進步,病人也會有成就感。肉毒桿菌素治療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符合中風發生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上肢至少6個月以上、下肢至少3個月以上痙攣,影響其日常活動如飲食、衛生、穿衣等的患者即可申請給付,治療約3週就有肌肉鬆弛效果;若中風後初期肌肉張力太大,也可考慮自費使用。蔡欣熹醫師表示,注射肉毒桿菌素除了幫助患者減緩疼痛、改善痙攣和增加行動能力之外,也能讓肢體外觀較恢復正常,提升對身體形象滿意度,有助於伸展痙攣的肌肉並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蔡欣熹醫師呼籲,中風後6個月至1年內是治療的關鍵期,此時的運動能力恢復最快,建議中風半年內可實行高強度的密集復健,待亞急性期結束後,將復健重點回歸職場適應或生活自理上,以免過度依賴照護者或家屬。患者若有肢體痙攣症狀可向神經科、復健科諮詢,降低失能風險,減輕照護者負擔並重拾生活自理能力。
版圖遍布英法義多國 A&F前CEO因非法組織賣淫慘遭逮捕
知名服飾品牌A&F(Abercrombie & Fitch)前執行長傑佛瑞斯(Mike Jeffries)及其兩名合夥人因涉及性交易及跨州賣淫指控,日前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遭到警方逮捕。隨後直接於當地法院出庭,法官最後裁定傑佛瑞斯以1000萬美元交保,但必須在家中接受GPS監控,並交出護照,不得未經批准旅行。日後傑佛瑞斯甚至要前往紐約州的聯邦法院受審。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根據聯邦檢察官的指控,傑佛瑞斯、史密斯與雅各布森於2008年至2015年間,涉嫌經營國際性交易和賣淫業務,版圖地點遍及英格蘭、法國、義大利、摩洛哥、聖巴茲(St. Barts)、紐約市及漢普頓(The Hamptons)。3人被控涉嫌組織性活動,並在招募參與商業性行為男子的過程中,曾使用強迫、欺詐和欺騙手段。這些受害男子被3人誤導,認為只要參加這些活動就可以帶來更多的模特兒工作機會,甚至認為不遵循3人的要求,可能會損害他們的事業。起訴書中提到,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僅有19歲,且多數受害者處於經濟弱勢,希望能進入競爭激烈的時尚界。檢察官指出,傑佛瑞斯還僱用了家政人員來協助和監督這些性活動,提供酒精、肌肉鬆弛劑(poppers)、潤滑劑、威而鋼及安全套等物品,並由雅各布森或家政人員支付報酬。除此之外,參加活動的男子被要求簽署保密協議,並交出錢包和手機。此外,這3人還雇用了保全公司來監控背景並恐嚇可能揭發真相的證人,確保他們保持沉默。美國檢察官皮斯(Breon Peace)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傑佛瑞斯和史密斯花費數百萬美元來經營性交易業務,其中包括支付家政人員薪資、旅行費用及其他維持秘密的開支。皮斯也提到,這些活動的受害者在活動前經過雅各布森的面試及「試車」。在性活動中,這些男子被施壓飲酒及服用助興藥物poppers,過程中甚至發生多次「無法」取得同意的情況下慘遭性侵。起訴書中還指控傑佛瑞斯和史密斯指示家政人員為部分受害者注射勃起誘導物質,以便他們能從事原本不願或無法進行的性行為。根據檢察官的說法,目前已有數十名證人可能會在未來出庭作證。傑佛瑞斯的委任律師表示,將在合適的時間對指控作出詳細回應,但會在法庭而非媒體上進行。
星談心/那那大師不隱瞞性取向 媽媽得知氣瘋險被帶去看醫生
網紅那那大師因在YouTube頻道訪問多位歌手而走紅,由於與女歌手們的互動自然可愛,讓他被封為「女明星鬆弛劑」,真性情的他也從未在鏡頭前隱瞞自己的性取向,這卻讓媽媽氣到發火,還揚言要帶他去看醫生,但他能理解媽媽那個年代的人對於同性戀理解不多,「我就跟我媽媽說,如果看醫生能讓妳舒服一點,那我願意去,但看完我不會變。」媽媽得知那那大師的性向後,曾氣到想帶他去看醫生。(圖/侯世駿攝)幸好經過了解後,媽媽的態度越來越軟化,現在還會叫那那大師帶伴回家,讓他苦笑說:「我真的沒有伴!」好奇是否因公眾人物的身份,讓感情沒有進展?他笑說:「我從以前就沒談感情,我的感情一直是不順的,跟當公眾人物沒關係。」至於理想型,他偏愛憨厚樸實的類型,最喜歡全聯先生邱彥翔及王耀慶,更自曝很會用幻想讓自己有戀愛的感覺,「我會幻想一個人跟他談戀愛,在路上突然說『耀慶快來,跟我牽手』,朋友聽到嚇爛。」那那大師自曝會用幻想的方式營造戀愛感。(圖/侯世駿攝)雖然感情沒有新進展,但近年那那大師的事業發展得很不錯,他提到自己從小就愛聽音樂,因為姐姐跟他差很多歲,所以在應該聽兒歌的年紀,他就跟姐姐一起聽林憶蓮、葉璦菱等人的歌曲,並開始把當歌手及主持人當夢想,不過家人都不覺得他適合進入演藝圈,還年輕的他也不敢踏出第一步,只好讀了完全沒興趣的機械工程系,畢業後則投入保險業,一做就是8年,還升到了主管階級,但他始終有音樂夢,便報名參加飛碟電台的歌唱比賽,最後抱回冠軍,更遇到人生中的貴人,也就是曾得到金曲新人的黃建為。雖然從小就想當歌手,但那那大師畢業後卻選擇投入保險業。(圖/侯世駿攝)當時那那大師還是個素人,但黃建為仍願意幫他錄音,並對他說:「你一切都準備好了,差的是際遇,可是這件事沒人可以幫你,要自己去創造。」聽了這番話後,那那大師決定把工作辭掉,開始拍影片為自己製造機會。那段時間為了節省伙食費,他還在便當店當外送人員,一開始他所做的影片不是音樂類型,而是講笑話,但是流量很差,直到有一年的7月7日,他突發其想唱了許慧欣的〈7月7日晴〉,結果在網路上爆紅,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想聽他唱歌。後來那那大師開始唱一些KEY很高的歌曲,而且還教大家如何用灑狗血的方式唱歌,這些影片被另一個YouTube頻道哈哈台相中,找他去教戴愛玲唱歌,開啟了他與女歌手們的緣分,回想起當時與戴愛玲合作的心情,他表示:「我完全不會緊張,很興奮,跟他們聊音樂很爽!」接著他便開了屬於自己的音樂YouTube頻道,從沒受過音樂訓練的他這兩年特別學了唱歌及鋼琴,「小時候都是憑著本能唱歌,我很幸運可以主持音樂節目,當然還有更多要進步的地方,才去學鋼琴跟唱歌。」那那大師以灑狗血高音打開知名度。(圖/侯世駿攝)不過對於這一路走來的選擇,那那大師的家人可說是滿頭問號,「我本來可以往工程師走,但畢業後去做保險,做到襄理又離職,他們覺得我很白目。」至於有沒有鬧家庭革命,他笑說:「不會吵架,吵了我也不會改啊!」他也說自己從來沒有後悔過,因為就算後悔也於事無補,「我的想法就是只要不做就沒了,我還能做就試試看!」對於那那大師的選擇,家人一度無法理解。(圖/侯世駿攝)近期那那大師忙著準備10月12日將在Zepp New Taipei登場的演唱會,由於他的影片內容大多與千禧年的音樂有關,此次他決定致敬千禧年的指標人物布蘭妮,換上〈Toxic〉MV的透膚衣拍攝平面照片,他沒有為此特別減肥,但他先前喉嚨痛了半年,反覆看醫生都沒有用,直到做了全身健檢才發現是因為胃食道逆流而失聲,只好忍痛戒掉宵夜,不過也自然而然瘦了10公斤,最近還開始控制澱粉的攝取量,希望以最好的狀態站上舞台。那那大師將在10月12日於Zepp New Taipei開唱。(圖/侯世駿攝)那那大師穿上透膚衣向布蘭妮致敬。(圖/小鋼砲娛樂提供)
那那大師邀請「一起發瘋」 江美琪自信負責帥氣
那那大師將於10月12日於Zepp New Taipei舉辦「歡歌I’m A Slave 4 U, MUSIC 我是音樂奴隸 (為你)」演唱會,近日也公佈嘉賓,邀請江美琪同台,那那大師表示:「江美琪是在我開啟節目生涯前期就曾經訪問過的歌手,當初我們一拍即合,甚至還讓她在鏡頭前難得解放自我演出爆笑台語短劇,相隔這麼多年,終於有機會正式同台演出,我非常期待在台上一起發瘋!」收到那那大師邀請的江美琪則笑說:「等了這麼久終於能跟那那同台,相信他一定會非常性感,所以帥氣的部分就讓我來!」擁有無數膾炙人口金曲的江美琪,早在2018年就造訪過那那大師節目,成為他擔任Youtuber時期最早迎接的來賓之一,當時來宣傳演唱會的江美琪,意外在節目裡挑戰台語戲劇演出,攜手那那上演「江美琪與葉美琪」的雙美琪對決,看似笑鬧又無厘頭的演出,也激發出江美琪內心不為人知的幽默感,節目播出後,意外引發熱烈討論。回想當初登上那那大師節目,江美琪笑說:「跟他互相PK演技實在太開心了,從來沒有在一個節目如此放鬆,而且在他搞笑的背後,會發現那那是一個非常有才華與溫暖的人,跟他相處會變得很自在舒服。」江美琪認為跟那那大師相處很自在。(圖/華納音樂提供)當時除了在鏡頭前大玩角色扮演,江美琪還在節目獻出過往少見的歌唱風格,前一秒還在輕柔哼唱,下一秒又加快速度挑戰極限,情緒轉折之大,也在那時候奠定那那大師的訪問風格,讓上節目的女歌手難得拋開束縛,就此有了「女明星鬆弛劑」的封號。江美琪也提到:「當初跟那那一起唱歌時,雖然收到很多奇怪指令,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能接住他的挑戰,也讓我有機會展現不一樣的自己。」六年前的一場通告緣分,開啟那那與江美琪的緣分,兩人私下變成好朋友,經常在社群關心彼此近況,為了即將到來的人生第二場演唱會,那那在思考嘉賓時,毫不猶豫就想到江美琪,「我實在是太想念小美的歌聲了,但一直都沒有機會跟她同台,因此藉由這次演唱會,把我心中深具代表性的千禧年個性女聲找回來,要跟她一起在舞台上奮力吶喊!」
林美貞上演性感誘惑 楊祐寧不敢造次
《今夜一起為愛鼓掌》 將播出第3、4集,劇情中,Ella陳嘉樺以及楊祐寧夫妻因做愛失利,收到性治療師楊謹華專業建議,並給雙方「功課」,尋找前所未見的敏感點,因此讓小夫妻瘋狂互約「吃飯(夫妻間性愛暗示用語)」,網友笑說:「這根本是『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姊姊』!」而因性事不順利,讓兩人感情也不順利,Ella陳嘉樺開始各種胡思亂想,意外發現楊祐寧衣領有其他女性的唇印,夫妻間的第1個爭執點引爆。劇中性治療師楊謹華規定Ella陳嘉樺以及楊祐寧夫妻要回家「做功課」,彼此挖掘新的敏感點,2人除了經常約對方「吃飯」,用冰淇淋、繩子等道具外,也即興發想許多令人捧腹的效果。戲裡Ella陳嘉樺真正無法做愛的原因是「陰道痙攣」,因陰道和骨盆底肌肉不自主的持續強烈收縮,導致無法成功做愛。2人以「吃肌肉鬆弛劑」,希望放鬆身體成功達陣,沒想到放鬆過頭,Ella陳嘉樺直接昏迷!楊祐寧便將Ella陳嘉樺搬來搬去,還為他拍攝許多「擺拍」,歪七扭八的床模上身、還變成佛祖,令人忍不住噗哧一笑。Ella陳嘉樺笑說:「楊祐寧的鬼點子,真的是苦到我們,我一直被他折來折去!」楊祐寧搞笑發想將Ella陳嘉樺做出摔角擺拍。(圖/壹壹影業提供)而因性事不順,Ella陳嘉樺對愛情也開始產生懷疑,從楊祐寧半夜收到的簡訊、領口上的口紅唇印,讓她懷疑老公楊祐寧外遇,導致夫妻間的第1個爭執點引爆!原來是楊祐寧身為建築師,遇到了打扮性感、作風火辣的熟女客戶林美貞,挑逗的眼神與肢體差點令人招架不住,引發Ella陳嘉樺怒火叢生,興師問罪。楊祐寧分享:「我非常尊敬美貞姐,所以也不太敢造次 ,不太敢有什麼互動,通常都是很有禮貌的。」因為劇中需要有近距離接觸,楊祐寧也跟導演討論發想透過一些在健身房拉筋的動作,變成兩個人很靠近,在畫面上以及角色的情感上,看起來會更有這種挑逗的感覺。林美貞挑逗的眼神與肢體差點令楊祐寧招架不住。(圖/壹壹影業提供)楊祐寧與Ella陳嘉樺因林美貞產生爭吵,最終在楊祐寧解釋與保證下,兩人恢復信任,擁抱和好。本週由Ella陳嘉樺與謝瓊煖飾演的母女,互相不理解、見面就吵架,將由楊謹華居中潤滑協調,而母女關係將走向何處,令人期待。影集《今夜一起為愛鼓掌》每週日晚上9點於MyVideo、愛奇藝國際版、八大戲劇台播出。
處方箋大變革!藥局遭公審「1顆4元太貴」 蘇一峰嘆:變相鼓勵囤便宜藥
藥品處方箋制度將大變革!衛福部健保署規畫,從今年10月起,預計先從牙醫診所試辦,針對開立藥品處方箋時,若醫師於藥品後方註明「不可替代」字樣,必須說明原因,如果沒有說明,則可視為「可以替代」,而半年後再將藥品處方箋正式改為「成分名」。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就質疑,此舉等於直接鼓勵藥局,去囤貨最便宜的台廠同類藥品。蘇一峰昨日(7月31日)於臉書上傳某網友在社群平台公審藥局的截圖,發文指出,「蘇醫師說,衛福部把處方箋改成同成分藥品都可以,就是鼓勵藥局囤貨最便宜的藥!有人覺得蘇醫師危言聳聽,我覺得是你不瞭解台灣人」。蘇一峰進一步說道,「許多台灣人對於醫療的花費斤斤計較,去買需要醫師處方的指示用藥,一顆藥4元都可以上網靠北了!台灣人還會回到店裡面嗆聲喔!教藥局怎麼做人!上網公審!請問有腦袋的藥局,要進貨成本便宜的藥品還是貴的藥品?」而從截圖裡可以看出,該名網友於「靠北天母幫」透露,自己上週去巷口藥局買肌肉鬆弛劑,一排10錠40元;過幾天至別間藥局十,卻發現同樣的藥品,一排10錠只要20元,他隨即氣得跑回巷口的藥局理論,女藥師則以「我們就是這個價錢,不滿意就去別家買」回覆,而該名網友也於文末感嘆「我決定連慢箋都去別家領藥」。蘇一峰質疑變革是在變相鼓勵藥局囤貨便宜藥。(圖/翻攝自臉書/蘇一峰)另外,蘇一峰也提到,「未來處方箋改成同成分的藥品都可以的話,就是變相鼓勵使用最便宜的藥品」,並表示根據美國經驗,自從改成處方箋同成分的藥品都可以,仿製藥學名藥比例從4、5成一路攀升,到2022年更有91%的處方箋藥品都是使用便宜的仿製藥,讓他不禁直呼「人性主導醫療品質的走向」。
江坤俊請辭《健康2.0》主持人迎全新陣容 陳欣湄曝壓力大吐心路歷程
健康資訊節目《健康2.0》前主持人江坤俊因捲入桃色醜聞而請辭,近日迎來全新主持陣容,加入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與韋汝搭檔,今(20日)播出首集內容,以「寵萌健康」為主題,邀請安苡愛與何美分享照顧家中毛孩的寶貴經驗,也邀來獸醫師姚勝隆及黃君皓為觀眾帶來豐富的寵物健康知識。陳欣湄分享從來賓到成為主持人的心路歷程。(圖/TVBS)身為家醫科醫師的陳欣湄首錄跨域挑戰「萌寵」內容,她自曝其實早在過去當來賓時就曾帶過愛貓錄製節目的萌寵特輯,表示已有經驗值,也表示製作單位真的很貼心,首錄特地安排這樣的「萌」主題,讓她能被貓狗環繞,放鬆心情慢慢進入狀況。談及與節目的緣分,陳欣湄回憶起七、八年前,受邀擔任來賓的心情,「受邀當下覺得那是一個神聖的時刻,因為這節目真的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正確的醫療知識傳遞給觀眾。」對她而言是相當具有意義的節目,她也在成為常見節目來賓後與宋明樺一起主持網路節目《明欣醫聊事》,因此讓她的反應能力大幅提升,打下主持節目的基本功。而現在加入節目的主持陣容,陳欣湄坦言給自己蠻大的壓力,「希望能將正確的健康知識傳遞下去。」她也在上週進棚首錄,從節目來賓角色轉換到主持人,著實讓她感受到其中的差異,「主持人需要掌握更多細節,像是進場、過場的步調。」目前她也努力優化主持的節奏與來賓的互動,力求帶給觀眾最優質的節目內容。何美在節目中分享了愛犬阿龐哺的感人故事,她說某天早上發現阿龐哺無力倒在地上,經醫生診斷為第二節脊椎神經問題,醫藥費高達數十萬元,一年後阿龐哺再次因神經問題半身癱瘓,但在她細心照顧下奇蹟康復並重新走路。雖然左前腳萎縮,站立時呈現「害羞」的交叉姿勢,何美卻樂觀笑稱:「那是網美腳。」而醫生研判阿龐哺的健康問題與近親繁殖有關,這類幼犬常有天生缺陷、體型小、疾病多的問題。安苡愛也分享了愛犬鬆鬆的健康問題,「鬆鬆面臨脖子後部關節問題,走路時脖子無法轉動且疼痛難忍,只能暫時以肌肉鬆弛劑緩解症狀。」隨著夏日來臨,炎熱潮濕的天氣容易讓毛孩生病,獸醫師姚勝隆提醒:「酷暑下須特別注意寵物中暑、腸胃炎及皮膚炎。」欲了解更多「萌寵健康」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健康2.0》或訂閱《健康2.0》YT頻道、下載《健康2.0 APP》。
生日前夕打哈欠…美女下巴脫臼「嘴巴閉不上」 忍4小時才推回
打哈欠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料美國紐澤西州有一名女子,只是打個哈欠,嘴巴竟閉不起來,趕緊到醫院急診室,發現下巴嚴重脫臼,離奇經歷引發關注。女子珍娜(Jenna Sinatra)在TikTok平台PO出一系列關於她下巴脫臼的影片,在生日前幾天,因為打了個哈欠,嘴巴卻閉不起來,一直維持張嘴的狀態,發現不正常,馬上到醫院掛急診。醫生告知,她的下巴脫臼,導致張嘴和閉嘴的關節被鎖定,因此無法閉上嘴巴。珍娜折騰了4小時,服用肌肉鬆弛劑,並讓醫生將下巴「推」回原位,這次的經驗也讓她直呼:「只有這樣的事情才會發生在我身上」,最後她完全恢復正常,但生日慶祝時,不得不用繃帶纏住整個頭部。珍娜掛急診,折騰了4小時。(圖/翻攝自jennasinatra TikTok)報導指出,目前還不清楚珍娜打哈欠的具體原因,但主要的風險原因包括雙關傑、磨牙或關節炎,這類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顳顎關節障礙症」,涉及連接顎骨和頭骨的關節,就像是滑動鉸鏈一樣,可以讓人張嘴和閉嘴。根據研究,有5%至12%的美國人在某些時候曾發生類似情況,但尚不清楚有多少人是「張開下巴」的。下顎受傷、關節炎、磨牙或緊咬牙等,已被證明會增加「顳顎關節障礙症」的風險。
全身麻醉醒來卻像鬼壓床?醫揭原因 1招回復肌力
「醫生,我上次全身麻醉醒來好像鬼壓床一樣動都不能動,我拼命想跟護理師講,結果什麼都說不出來。」在麻醉醫師的術前訪視中,偶而有病人會對過去的全身麻醉提出這樣的經驗,以病人感受上最常見的形容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不了、像鬼壓床一樣。麻醉醒來不能動 肌肉鬆弛劑占比大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部王逸萍醫師表示,醫師能藉由回溯病人過去的麻醉方式和麻醉上使用的藥物,可以查見幾種藥物為可能影響的原因,而其中肌肉鬆弛劑的殘留占了極大比例。王逸萍醫師說明,肌肉鬆弛劑的使用,會讓手術部位肌肉適當的放鬆及靜止,避免筋肉不自主的活動而影響手術的進行,但肌肉鬆弛劑可能會有呼吸肌群及呼吸輔助肌鬆弛的副作用,也就是在病人甦醒後可能有吸不到氣、動不了等像鬼壓床的情況。回復劑幫助肌力回復 肌肉張力監測儀隨時注意想要減少這樣的副作用,除了醫師給予病人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也須隨時監測病人肌力回復的情況。王逸萍醫師指出,以目前肌肉張力監測儀的發展來說,已有非侵入性且攜帶型的監測儀器,醫師只要透過病人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得手指肌力的運動情況,即可判斷病人肌肉張力回復的情形。同樣的監測儀器,若使用於術中,醫師監測病人在使用肌肉鬆弛劑後肌力放鬆的程度,可助於外科醫師手術的順利性及安全性。預先討論及溝通 訂立適合的麻醉計畫王逸萍醫師建議,若過去有術後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及張不開眼等經驗,或有此擔憂的病人,可於麻醉醫師術前訪視時,預先與醫師討論及溝通,經評估後訂立最適合的麻醉計畫。
手術醒來動不了?患者吸不到氣嚇喊「像鬼壓床」 麻醉醫師揭原因
「醫生,我上次全身麻醉醒來好像鬼壓床一樣動都不能動,我拚命想跟護理師講,結果什麼都說不出來。」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部王逸萍醫師說明,在麻醉醫師的術前訪視中,偶而有病人會對過去的全身麻醉提出類似經驗,以病人感受上最常見的形容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不了、像鬼壓床一樣。王逸萍說明,醫師能藉由回溯病人過去的麻醉方式和麻醉上使用的藥物,可以查見幾種藥物為可能影響的原因,而其中肌肉鬆弛劑的殘留占了極大比例。肌肉鬆弛劑的使用,會讓手術部位肌肉適當的放鬆及靜止,避免筋肉不自主的活動而影響手術的進行,但肌肉鬆弛劑可能會有呼吸肌群及呼吸輔助肌鬆弛的副作用,也就是在病人甦醒後可能有吸不到氣、動不了等像鬼壓床的情況。醫師表示,想要減少這樣的副作用,除了醫師給予病人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也須隨時監測病人肌力回復的情況。以目前肌肉張力監測儀的發展來說,已有非侵入性且攜帶型的監測儀器,醫師只要透過病人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得手指肌力的運動情況,即可判斷病人肌肉張力回復的情形。王逸萍提到,同樣的監測儀器,若使用於術中,醫師監測病人在使用肌肉鬆弛劑後肌力放鬆的程度,可助於外科醫師手術的順利性及安全性。醫師建議,若過去有術後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及張不開眼等經驗,或有此擔憂的病人,可於麻醉醫師術前訪視時,預先與醫師討論及溝通,經評估後訂立最適合的麻醉計畫。
60旬婦人常喊累醫一查竟「心臟衰竭」 醫列「10原因」造成疲倦
一位60歲婦人近半年體力不佳,出遊行程時常跟不上大家,就連在家煮飯就感覺累,兒女擔心母親得憂鬱症攜母前醫院就診,經醫師安排心臟超音波發現有心臟衰竭的跡象,醫師洪暐傑則表示,疲倦感從生活習慣到免疫疾病,甚至心肺疾病等10原因都有可能發生,若是疲倦持續一週以上,無特別原因且影響日常活,或是出現胸痛、心悸、心律不整等盡速就醫檢查。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臉書分享個案,疲倦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問診發現婦人的疲倦是一整天,容易因活動量大累得更快,甚至爬樓梯會喘於是往心肺疾病去安排檢查,檢查發現婦人有心臟衰竭的狀況,每當心臟收縮時,心室裡的血至少打出40%才夠,但婦人僅有36%,因此心臟打血量不夠,造成運動、爬樓梯等需更多血時,容易覺得喘。他經進一步檢查發現,婦人是貧血,血紅素標準才9g/dl,正常標準為12g/dl,長期貧血的情況下,心臟需要提共身體足夠的血量,因此只能更用力打血,於是心臟過勞導致心臟衰竭;也列出身體疲勞容易累的10項原因。1.生活習慣:飲食沒有均衡、飲酒過多、沾染毒品成癮、壓力生活、過勞、久坐、時差。2.睡眠疾病:輪班工作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猝睡症、失眠。3.藥物:安眠藥、抗焦慮藥物、抗精神疾病藥物、類嗎啡類藥物、抗痙攣藥物、肌肉鬆弛劑、乙型阻斷劑、抗組織胺(過敏藥物)。4.感染性疾病:流感、新冠肺炎(COVID19)、肺炎、感染性單核球症、萊姆病、HIV感染。5.心臟與肺部疾病:心衰竭、心血管疾病、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精神疾病:憂鬱症、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7.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重症肌無力。8.內分泌疾病:甲狀腺低下、腎上腺皮質素低下。9.其他疾病:糖尿病、腎臟病、慢性疲勞症候群、癌症、化療、骨髓移植、肝臟疾病、纖維肌痛症、貧血、維生素D、B12缺乏、脫水。10.飲食與體重問題:與厭食症、暴食症、肥胖、體重過輕有關。他建議,每天睡足夠7到8小時,睡前不要喝咖啡及滑手機等,養成睡眠規律,固定睡覺及起床的時間點改善睡眠;避免喝酒、健康飲食、調整壓力等,可做瑜珈、冥想等規律運動,維持體重在正常範圍。
為幫同事緩解腰部不適 女醫師亂打肌肉鬆弛劑害她喪命!判決結果曝光
桃園市一名從事雷射光療的毛姓女醫師,為幫同所的華姓美容師緩解腰部不適,2018年8月25日在未弄清肌肉鬆弛劑的使用方法,就與黃姓護理師協助注射藥品,造成華女不幸死亡。此案經由最高法院審理,法官維持歷審見解,考量毛女犯後態度良好,且和死者家屬已以100萬元達成和解,遂依過失致死罪判處6月徒刑,得易科罰金,緩刑3年,維持原判定讞。判決書指出,華姓美容師由於腰部受傷而有抽筋、跛腳,便持診所的「肌弛適」肌肉鬆弛劑,跟著黃姓護理師詢問同在所在擔任雷射光療醫師的毛女可否施打?劑量、施打方式為何?目的則為減緩華女腰部不適症狀。不過毛女未曾執刀,更無使用肌肉鬆弛劑經驗,卻在自行閱讀仿單、上網查詢相關資訊後就貿然告訴華女,需以靜脈注射施打1支5c.c安瓶,施打過程慢慢推約2分鐘推完之方式使用,而未表明此乃用於外科開刀手術全身麻醉之藥劑,施打者需配合插管使用等重要訊息。後來華女便請黃女依照毛女的指示幫忙施打,在此期間她就開始感到不適、無法呼吸,並於同日下午3時昏倒,結果毛女竟又擅斷她的昏迷狀態,僅測脈搏而未確認呼吸或以監測儀施測,指示所內在場人員將她移到病床躺平,相繼施打類固醇、葡萄糖,不料仍未見她好轉。直到華女臉色、唇色逐漸發黑,毛女及所內人員才叫救護車將她送醫急救,經診判定到院前心跳停止,終因急性呼吸衰竭、缺氧性腦病變,而在9月3日死亡。此案經由一審桃園地院、二審高等法院審理,法官念在毛女已與死者家屬達成和解,給付100萬元賠償金,非無悔意且未曾受任何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的前科紀錄,加上華女家屬同意緩刑,因此最高法院駁回毛女上訴,依照過失致死罪判處6月徒刑,得易科罰金,緩刑3年,全案定讞。
屁股痛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 醫示警:恐是這裡發炎
屁股痛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表示,很多人出現類似的感覺,會誤以為是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雖然部位及症狀很類似,不過其實很多時候也可能是因為梨狀肌腫脹發炎,同時伴隨緊繃時,而產生麻木疼痛的感覺。謝炳賢在粉專《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表示,梨狀肌是在臀部深層臀大肌下方的三角狀肌肉,左右各一塊,主要幫助髖關節做出外轉動作,並協助穩定骨盆,當梨狀肌因為重複動作或壓迫(如久坐久站、翹腳、運動傷害等),導致發炎腫脹或緊繃時,壓迫到下方通過的坐骨神經,而出現類似的屁股痛、腳麻等症狀。梨狀肌症候群有哪些症狀?謝炳賢指出,梨狀肌症候群最主要的症狀是在臀部深處會有明顯痛點,在變化姿勢時會特別疼痛,且症狀大多會出現在單側,而疼痛感也有可能會從臀部延伸至腳底,嚴重時會影響走路,出現跛行無力的狀況。至於和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差異,謝炳賢說明,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常常會和梨狀肌症候群搞混,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椎間盤突出為椎間盤的髓核擠出而壓迫脊椎神經根;而梨狀肌症候群則是肌肉發炎腫脹的壓迫神經,一般不會出現腰痛的症狀。謝炳賢提到,保守治療的主要目的為緩解梨狀肌的緊繃僵硬,一般會採取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同時搭配復健治療,而較積極的治療則會考慮採增生療法,幫助周圍組織修復,並強化骨盆的穩定,以達到改善疼痛。
孫淑媚大解放動感搖屁股 指定跟「他」傳緋聞
金曲台語歌后孫淑媚推出專輯《我要閃閃爍 我要當米蟲》,帶著新作品來到那那大師「那那大歌廳」單元,談到這張專輯包含大量個人創作,題材都從自身出發,但獨缺愛情,被問到是否傳過緋聞?她認真思考了一下說想不起來,並拉著那那大師的手說:「不然我們傳一下(緋聞)好了!」讓那那大師立刻露出害羞表情。那那大師提議一起唱「閃爍」的台語組曲,孫淑媚謙虛說「一定會唱輸你」,但音樂一下,她馬上展現出歌后實力,嗨唱張秀卿〈辣妹駕到〉、阿密特〈好膽你就來〉、謝金燕〈嗶嗶嗶〉,唱到高潮處還搖起屁股,讓人看見孫淑媚唱跳歌手的熱情動感面貌,那那大師興奮問她感受如何,她則苦笑說:「今天當作最後一次大解放了!」孫淑媚大解放秀出動感的一面。(圖/小鋼砲娛樂提供)提到誰是心中閃爍的音樂前輩時,孫淑媚表示陳盈潔以及歌曲〈風飛沙〉對她深具意義,這首歌是她學會的第一首台語歌,這首作品也曾收錄在之前的翻唱專輯當中,唱完之後感動說:「唱起來就是滿滿的回憶,想起小時候學這首歌,愛唱這首歌的畫面」。錄完節目後,孫淑媚感性表示其實之前上通告或面對記者時滿緊張,壓力也滿大,但是來上那那大歌廳,感到很放心,非常放鬆,讓大家在這看見很瘋的孫淑媚,那那大師「女明星鬆弛劑」的招牌也再次擦亮。
吃藥後頭暈易跌倒!尿不出來 長輩用藥注意3重點
65歲以上的長者,每6人就有一個人曾經發生跌倒。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跌倒是造成64歲以上長者住院跟急診的最主要原因。食品藥物管理署在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提醒,服用特定藥物可能會導致姿勢性低血壓、跌倒機率增加、排尿困難,可事先向藥師諮詢藥品風險,若感到不適請醫師評估是否更換處方,讓用藥更安心。這些藥物會增加跌倒風險 先諮詢醫師或藥師▲鎮定安眠類藥物,可能會增加如廁頻率、暈眩。(擷取自「藥博士 正藥說」)長者的跌倒風險會因為藥物的作用、副作用或是藥物交互作用而增加。「藥博士 正藥說」表示,這些藥物可能因為具有鎮靜安眠、增加如廁頻率、姿勢性低血壓、低血糖造成的暈眩、或是視力模糊等等的作用,所以會增加病人跌倒的風險。常見會增加跌倒風險的藥物有:中樞神經藥物苯二氮卓(Benzodiazepines)類藥物、抗精神性藥物、抗憂鬱藥物等等心血管用藥包括降血壓藥物以及利尿劑降血糖藥物緩瀉劑抗癲癇藥物青光眼藥水造成跌倒的危險因子還有很多,除了藥物以外,也需要評估正在服用的其他中草藥或保健食品。此外,長者也可能因為肌力不足、視力不良、失智、外在環境或是不合適的服裝而增加跌倒風險。如果發現是因為藥物造成的跌倒,可以請醫師或是藥師協助評估並更換藥品,以減少再次跌倒的風險。服藥發生「姿勢性低血壓」 3步驟自我管理▲降血壓藥物、血管擴張劑、抗巴金森氏等藥物,可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擷取自「藥博士 正藥說」)至於「姿勢性低血壓」,指的是改變姿勢站起來的時候,血壓突然明顯下降,常見症狀包含頭暈、輕微頭痛、視力模糊等等。年紀大的人常因身體機能退化,導致調節血壓的能力下降,加上糖尿病、飲酒、神經受損都有可能導致姿勢性低血壓。但藥物也可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常見可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的藥物如下:降血壓藥物特別是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與甲型受體阻斷劑血管擴張劑包括心絞痛藥物、勃起功能障礙藥物抗心律不整用藥抗憂鬱藥精神科用藥抗巴金森氏症用藥麻醉劑、鎮靜劑藥物引起的姿勢性低血壓,其原因可能包含藥物本身降血壓作用、擴張血管導致相對血壓降低、引響中樞神經的血壓調節等等。如果有懷疑藥物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可以先透過下列步驟進行初步管理:1確認高風險藥物以及調整藥物處方2評估液體、鹽、營養的攝取狀況3接受預防跌倒、暈眩的衛教防範藥物引起的姿勢性低血壓對於老人的跌倒管理非常重要,這個問題有可能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需要特別留意。「藥博士 正藥說」強調,藥物引起的姿勢性低血壓通常在服藥初期就會發生,如果持續發生姿勢性低血壓的情形,就需要諮詢醫師是否需要對藥物處方進行更改。如果不清楚是不是因為藥物造成的姿勢性低血壓,也可以先諮詢社區藥局的藥師,評估藥物的風險。吃藥竟導致尿不出來 2患者當心「抗膽鹼效果」「藥師,我最近去看感冒,結果發現尿尿都尿不出來欸!你幫我看一下跟我吃的藥有沒有關係好嗎?」你知道藥物也可能導致排尿困難嗎?▲具有「抗膽鹼效果」的藥物常見的作用包含:尿滯留、口乾、視力模糊、便秘等。(擷取自「藥博士 正藥說」)「藥博士 正藥說」解說,具有「抗膽鹼效果」的藥物是常見的老人潛在不適當用藥,抗膽鹼效果常見的作用包含:尿滯留、口乾、視力模糊、便秘、精神錯亂、記憶障礙等等。患有某些疾病的長者會因為抗膽鹼作用而會加重疾病,因此這些患者在用藥時需要特別注意。1前列腺(攝護腺)肥大患者會導致尿滯留,難以排尿2狹角型青光眼患者可能會導致急性青光眼發作至於常見具有強力抗膽鹼作用的藥物有第一代抗組織胺肌肉鬆弛劑抗蕈毒鹼類藥物例如膀胱過動症用藥、解痙攣藥物抗精神用藥三環類抗憂鬱藥根據研究指出,隨著年齡的老化,人體內的膽鹼生成的數量會減少,膽鹼受體的敏感性增加,這些因素都會使老年人對於抗膽鹼藥物的敏感度增加。因此,如果因為服用藥物而導致身體不舒服的話,都可以諮詢身邊的社區藥局藥師協助,趕快發現問題的所在。
打嗝停不下來?伴隨「這些症狀」可能是胃在求救!醫示警:嚴重恐是癌症
打嗝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反應,雖然打嗝通常無害且會自動消失,但若打嗝一直停不下來,小心可能是胃部的求救訊號!醫師提醒,如果打嗝持續48小時以上,並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等症狀,需盡快就醫,很有可能是胃部疾病的徵兆,最嚴重恐是癌症的警訊。鄭泓志說明引起打嗝的原因。(圖/翻攝自臉書個人粉專「你的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內科慢性病」)究竟打嗝是怎麼引起的?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個人臉書粉專說明,打嗝通常是因膈神經受到刺激,造成橫膈膜肌肉收縮,使氣管閉合,產生一種短促的聲音。引發打嗝的常見原因有很多種,像是進食速度過快、吃得太飽導致胃脹氣、喝碳酸飲料或邊吃飯邊說話等,這些行為都會在無形中吞下太多空氣,甚至情緒激動、壓力過大也可能會刺激到膈神經,引發打嗝。雖然大多數的打嗝都對身體無害,只要適當調整呼吸、喝水,並用按摩或改變姿勢等方法,就能緩解打嗝。不過,鄭泓志警告,如果打嗝現象持續48小時以上,並且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等症狀,甚至演變成長達1個月的「頑固性打嗝」,這個現象很有可能是以下5種胃部疾病的徵兆,要盡快就醫。 1.胃食道逆流:由於食道和胃之間的閉鎖機制受損,讓胃酸進入食道,刺激神經進而引發打嗝。2.食道裂孔疝氣:胃部經由食道裂孔上移至胸腔內,可能造成逆流和打嗝。3.腸胃炎:胃黏膜的發炎可能會導致食物和液體逆流到食道,刺激神經後,就會引起打嗝。4.胃潰瘍:若是出現胃或十二指腸的潰瘍,代表胃酸分泌過多,可能造成逆流和打嗝。5.食道癌:食道癌或其他胃腸道相關的腫瘤若是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打嗝。持續性打嗝通常較難自行消失,那該如何治療呢?鄭泓志提到,有許多藥物可治療打嗝,例如肌肉鬆弛劑、鎮靜劑、止痛劑、抗癲癇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一般服用5-10天就能有效緩解症狀。但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能會評估動膈神經手術,植入可充電的呼吸調節器,以電流刺激膈神經以改善橫膈肌的功能。一般來說,醫師會安排照腸胃鏡或抽血檢查,以確定造成打嗝的真正原因,並針對病症治療。鄭泓志提醒,打嗝不僅會讓人感到不適且專注力下降,嚴重的話還會影響睡眠、進食困難,甚至增加憂鬱症風險!不過別擔心,一般打嗝可以透過改變飲食習慣來避免,例如吃飯細嚼慢嚥不說話、少喝碳酸飲料或酒精、不暴飲暴食導致胃脹,以及飯後多走動,都可以避免打嗝發生。如果出現持續性打嗝,一定要趕緊就醫,妥善治療才能根除症狀。
金馬影帝被判殘廢險輕生! 頸部歪痛、顫抖恐是「斜頸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脖子一轉就痛、只能歪頭駝背,小心斜頸症纏身!金馬影帝李康生20歲時發現罹患斜頸症,後來雖症狀好轉,卻在45歲時中風後舊疾復發,10年來飽受疾病之苦,不僅工作深受影響,更患有憂鬱症,前後看了至少50位國內外醫師、遠赴國外求醫未果,還被醫師宣判「終生殘廢」,一度想放棄生命。幸好近年經過積極復健及肉毒桿菌素治療,症狀好轉、頸部疼痛也獲得緩解。脖子歪歪的不正常? 40歲後女性當心斜頸風險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陳智光說明,斜頸症好發於40歲後,除了脖子「歪歪的」,還會伴隨痙攣、顫抖、及中重度疼痛,日常行動因而受阻,對於情緒、社交能力亦有嚴重影響。陳智光指出,斜頸症是一種肌張力不全症,肌張力不全症僅次於原發性顫抖症、巴金森氏症,是第3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斜頸症是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的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大多數個案屬於特發性、找不到病因,研究顯示患者通常多於40歲後發病,且女性發生斜頸症的機率是男性的2倍之高。疼痛→焦慮→症狀惡化 患者深陷惡性循環然而,許多患者一開始常以為只是落枕或姿勢不對而忽視,反而延誤就醫或被誤診。據統計,斜頸症患者從發作到確診平均竟需花上4至6年,這段期間內症狀恐愈發嚴重、影響生活!陳智光進一步說明,脖子歪歪的、不能任意轉動,可能影響視線跟平衡感,例如無法準確拿捏與物品的距離感、走路容易跌倒,部分患者更因擔心旁人眼光,不願出門與人社交。呼籲民眾一旦發現脖子歪斜、疼痛或顫抖應及早就醫,若確認為斜頸症後盡早接受正確治療。▲斜頸症是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的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陳智光醫師提供)藥物+復健更有效 減緩疼痛重拾治療希望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部副部主任吳逸如教授指出,斜頸症通常多伴隨痙攣、顫抖、抽動,且嚴重時可導致中重度疼痛與不適感,患者飽受病痛之下易衍生心理疾病,國外研究顯示,近6成斜頸症患者有焦慮症,逾4成有憂鬱症,然而焦慮、疲憊、壓力過大,又會使斜頸症加劇,形成惡性循環。將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會進展為節段性肌張力不全症, 影響到頸部的相鄰部位。由於斜頸症為終生疾病,目前治療多以緩解症狀為主。吳逸如說明,斜頸症治療藥物選擇多元,肉毒桿菌素可直接作用於神經與肌肉的交接處,精準放鬆受到影響的頸部肌肉。臨床研究顯示,通常注射肉毒桿菌素後6週即可看到明顯改善,能矯正頭部歪斜位置、大幅減少患者的疼痛程度,現在健保已有條件給付,鼓勵患者可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計畫。口服藥物多為肌肉鬆弛劑,作用於全身,劑量調整不易,也無法精準放鬆受影響肌肉,易造成全身無力等副作用。手術侵入性治療,破壞性較高,多應用於其他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 且效果不長。肉毒桿菌素肉毒桿菌素為神經肌肉阻斷劑,直接作用於神經與肌肉的交接處,抑制肌肉收縮。腦深層刺激術藉電流來調節腦內不正常活動,而達到症狀的控制,通常建議作為肉毒桿菌素治療無效的替代療法影帝李康生分享抗病經歷 鼓勵病友穩定治療深受斜頸症所苦的李康生分享,自己曾求助過至少50名醫師,試過各式中、西醫療法、甚至偏方,卻還是無法緩解頸部的緊繃疼痛感,有次治療時痛到崩潰痛哭,一度想放棄生命。直到求診於復健診所的王薏茜院長,嘗試注射肉毒桿菌素後,總算感受到症狀明顯改善。王薏茜醫師分享,許多斜頸症患者一開始找不到病因時,會自行嘗試針灸、拔罐、推拿或民俗療法,但效果都不彰,鼓勵患者有疑似症狀,要至復健科、或神經內科求診進行鑑別診斷,確認為斜頸症後,則建議應同時採用藥物及復健方式,才能讓治療效果最大化。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張老師專線:1980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生命線專線:1995
「脖子一轉就痛」恐罹斜頸症 看遍50位醫師無果!金馬影帝深陷憂鬱症
脖子一轉就痛、只能歪頭,小心是斜頸症惹禍!金馬影帝李康生在20歲時即發現自己罹患斜頸症,後來雖症狀好轉,卻在45歲時中風後舊疾復發,十年來飽受斜頸症之苦,不僅吃飯、騎車不便,甚至連走路還一度習慣手扶著頭部,希望矯正頸部歪斜,拍戲也深受斜頸影響,更因此而患有憂鬱症,前後看了至少50位醫師、甚至遠赴國外求醫卻未果,幸好近年在經過積極復健及肉毒桿菌素治療後,症狀好轉、脖子也不再像以前一樣緊繃疼痛。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陳智光醫師說明,斜頸症多好發於40歲後,除了脖子「歪歪的」,還會伴隨痙攣、顫抖、及中重度疼痛,日常行動因而受阻,對於情緒、社交能力亦有嚴重影響。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部副部主任吳逸如教授指出,及早治療可避免症狀惡化至失能,其中注射肉毒桿菌素可矯正頸部歪斜、大幅降低疼痛感。陳智光醫師指出,斜頸症是一種肌張力不全症,肌張力不全症僅次於原發性顫抖症、巴金森氏症,是第三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斜頸症是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的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大多數個案屬於特發性、找不到病因,不過研究顯示,患者通常多於40歲後發病,且女性發生斜頸症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之高!然而,許多患者一開始常以為只是落枕或姿勢不對而忽視,反而延誤就醫或被誤診,據統計,斜頸症患者從發作到確診平均竟需花上4至6年,這段期間內症狀可能愈發嚴重、影響生活!陳智光醫師進一步說明,脖子歪歪的、不能任意轉動,可能影響到視線跟平衡感,例如無法準確拿捏與物品的距離感、走路容易跌倒,部分患者會因擔心旁人眼光,而不願出門與人社交,日常的一舉一動都受到阻礙。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部副部主任吳逸如教授指出,斜頸症通常多伴隨痙攣、顫抖、抽動,且嚴重時可導致中重度疼痛與不適感,患者飽受病痛之下易衍生心理疾病,國外研究即顯示,高達半數的斜頸症患者因而患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然而,焦慮、疲憊、壓力過大,反而又會使斜頸症加劇,形成惡性循環。由於斜頸症尚未能治癒,現在治療多以緩解症狀為主,吳逸如教授說明,目前斜頸症的藥物選擇多元,口服肌肉鬆弛劑雖有舒緩效果,因作用於全身,調整劑量困難,易造成全身無力等副作用,肉毒桿菌素則可直接作用於神經與肌肉的交接處,精準放鬆受到影響的頸部肌肉,臨床研究顯示,通常注射肉毒桿菌素後六週即可看到明顯改善,能矯正頭部歪斜位置、大幅減少患者的疼痛程度,現在健保已有條件給付,鼓勵患者可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計畫。曾經深受斜頸症所苦的金馬影帝李康生分享,自己曾求助過至少50名醫師,試過各式中、西醫療法、甚至偏方,卻還是無法緩解頸部的緊繃疼痛感,直到求診於超越復健診所的王薏茜院長、嘗試注射肉毒桿菌素後,才總算感受到症狀明顯改善。王薏茜院長分享,許多斜頸症患者在一開始找不到病因時,會自行嘗試針灸、拔罐、推拿或民俗療法,但效果都不彰,鼓勵患者有疑似症狀,要至復健科、或神經內科求診進行鑑別診斷,確認為斜頸症後,則建議應同時採用藥物及復健方式,才能讓治療效果最大化。
70歲婦人解黑便 照胃鏡才驚覺「破了快30個洞」畫面慘不忍睹
胃藥是為了減緩胃酸對胃部的傷害,但也要吃對胃藥才有用!腸胃科醫師透露,一名70歲的老太太胃痛求醫,結果胃鏡一照,才驚覺胃部已經破了快30個洞,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吃了一個月的止痛藥,卻沒搭配強效胃藥來保護胃部,導致嚴重胃潰瘍。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醫師好辣》節目上分享,有一名70歲的老太太已經連續幾天都排出黑便,他當時一聽推測可能胃出血,立即安排照胃鏡,沒想到胃部竟然破了20~30個洞,慘不忍睹的畫面讓現場來賓形容「像被散彈槍打到」,後來一問之下才得知老太太在一個月前,因為膝蓋痛去看了骨科,醫師開給她消炎止痛藥、胃藥和肌肉鬆弛劑,她都有按時一次服用3種藥,但還是感到胃痛,令她相當困惑。蕭敦仁指出,正是因為這名骨科醫師開的並非強效胃藥,導致胃部沒有受到全面保護,因此他後來建議老太太,止痛藥不痛就不要吃,改吃PPI(質子幫浦抑制劑)以減少胃酸分泌,再用護膝稍微顧一下,結果四個月後,老太太的胃痛就痊癒了。不過,有哪些藥物需搭配胃藥來吃呢?蕭敦仁提醒,例如消炎止痛藥、阿斯匹靈、類固醇都容易傷到胃,不僅要搭配胃藥,更要選擇「好的胃藥」,但他也特別強調,鐵劑絕對不能跟胃藥一起吃,「胃藥裡面有很多鈣、鋁、鎂等礦物質,若是同時服用鐵劑的話,會互相競爭吸收的位置,反而會讓吸收效果變差」。
全台慢性疼痛人口高達1/3! 「高端神經調控治療」精準治療
全國慢性疼痛人口高達1/3。50歲的陳先生,因脊椎損傷致下肢癱瘓,每天吃10幾顆止痛藥、吃了20年仍疼痛不已!經由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神經脊椎外科主任陳德誠施做「脊椎嗎啡幫浦手術」,大幅減少疼痛及止痛藥劑量,讓陳先生終於能順利工作。陳德誠表示,「高端神經調控」包括「脊髓神經刺激器」與「脊椎幫浦藥物推進治療」,可以帶領慢性頑固病人走出疼痛困擾。慢性疼痛8大治療方式陳德誠表示,全國慢性疼痛人口高達1/3,因慢性頑固疼痛而無法正常工作則有2%(約50萬人)。疼痛是一種中樞或周邊神經系統所引發的不正常的感覺大都由於神經系統損傷或發炎後所造成,慢性疼痛並不會隨著時間消失,甚至比急性疼痛要長,而且大多數藥物治療療效有限。針對慢性頑固性神經疼痛,現可藉由「高端神經調控」緩解疼痛。基本藥物復健治療針灸微侵犯性局部電刺激高頻熱凝療法神經阻斷手術脊髓神經電刺激高端神經調控療法脊髓神經刺激器「脊髓神經刺激器」由4個器材組成:經皮穿刺電極、外科電極、神經刺激器、病患程控器,利用電池產生微量電流,釋出至脊椎中樞及周邊神經,改變疼痛閥值,屬於微創治療方式,不會破壞神經,約可緩解50%以上的疼痛。適合慢性頑固性腰腿痛、脊椎手術後持續性疼痛綜合症、周邊缺血性疼痛等患者。70多歲魏女士,數年前接受脊椎手術後持續疼痛,後續數次翻修脊椎手術都無法改善,於今年接受脊髓神經刺激器植入後,大幅改善其疼痛,終於能夠出行走甚至進行旅遊規劃。脊椎幫浦藥物推進治療若病人經醫師評估較適合幫浦藥物治療,會先在病人腰椎地方穿刺進行藥物注射,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進行幫浦植入手術,依病人藥物使用劑量來定期灌注。可大幅減低口服藥物劑量及副作用,能更有效控制疼痛,且可依病患疼痛時間做多段數調整。另一位40多歲黃小姐為先天腦性麻痺患者,有肢體抖動與痙攣情形,初期口服藥物及肉毒桿菌注射尚可控制,頸椎也因為抖動異常產生骨刺神經壓迫,多次手術成效每況愈下,經評估接受「脊椎鬆弛劑藥物幫浦手術」,大幅改善抖動也延緩其脊椎退化。「高端神經調控治療」對於慢性頑固性神經疼痛,提供微創不破壞神經且可逆性治療。新一代神經調控裝置體積減小且採用無線體外充電,可使用10年以上。醫師提醒,目前這類治療醫材部分需自費負擔,建議必須找有施作經驗的神經外科,或疼痛科、醫師評估進行測試及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