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卉
」 少子化少子化衝擊!高教拉國家級警報 4年後新生恐探底
今年大學分發入學首度發生文化大學、真理大學、大葉大學與佛光大學共4校短報招生缺額的情況,高教司在近日前往文大查核,真理大學校長陳奇銘也被董事會解聘,消息傳出引起外界譁然。業界人士認為,之所以出現這起亂象,在於教育部對少子化衝擊高教的困境端不出解方,到了117學年度大一新生人數將來到谷底,如果屆時還是沒有對策,局面恐怕更難看。大學分發入學於8月中旬放榜後,爆出文大未如實將申請入學、繁星推薦等招生管道缺額回流到分發入學。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日前出面證實,還有佛光大學、真理大學、大葉大學共3校也同樣短報名額而違規。高教司於29日出動大批人馬前往文大查核,了解學校辦理招生和新生註冊等相關作業,時值開學季,不少新生與家長也十分擔憂,辦學不穩定恐影響就學權益。陳奇銘則是被真理大學董事會解聘,由教務長李宜芳暫代。至於短報缺額人數方面,教育部說明,113學年度繁星推薦及申請入學招生缺額疑似有學校未確實回流情事,對照大學考分會所公告之「回流後分發入學總名額」,真理大學未回流432名、佛光大學276名、文化大學93名及大葉大學69名。教育部也強調,學校確有違反招生規定之情況,已去函糾正,後續將當成調減次1學年度招生名額總量、調整繁星推薦及申請入學招生名額比率之參據,再依情節輕重,扣減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補助經費、扣減私校獎補助款,並依法嚴懲相關人員。高教資訊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這次爆出爭議的私校幾乎都是老牌學校,像是文大與佛光招收境外生的力道都非常強勁。之所以會爆發爭議,在於教育部對少子化衝擊私校端不出解方,如果還是持續找不到策略因應,又缺乏立場,到了117學年度大一新生探底僅剩15.7萬人,必然會有更多更難看的情況出現。
想當藥師…護理師轉換跑道重讀藥學系 醫檢師、營養師也不少
近十年全國藥師發證數簡表「我喜歡與人互動,但醫院繁重工作反而無法照顧病人的心,決定出走…。」江柔真5年前離開護理師工作,考上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9月將以不同身分重返醫院實習。藥學系逾200人和她一樣重讀5年大學,有人嚮往穩定工作與高薪、有人為繼承家業,護理背景也不在少數。全台逾3萬名執業藥師,3分之1來自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嘉藥因而享有「藥師搖籃」盛名,今年高中申請入學,吸引1012人爭搶200多個名額,除吸納北一女、建中、南一中等明星高中生就讀,近年來,每年更有10多名護理師重讀5年藥學系,為的就是拚考藥師。高教資訊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分析,藥師多了開業和拓展業務市場等多元收入的機會,在就業規畫與選擇上較彈性。32歲的江柔真自慈濟大學護理系畢業後,在醫院擔任護理師3年多,負責化療時1人顧16床,曾遇乳癌病患淚眼找她傾訴,她卻忙到無暇安慰,「我一個護理人員卻無法陪伴病人」,內心承載太多負能量,決定重拾書本報考藥學系。和江柔真一樣,有愈來愈多護理師轉換跑道。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院長王四切說,每年都有10多名護理師重讀藥學系,醫檢師、營養師也不少,另也不乏碩士、軍職人員等。王四切說,歷年來,遇過最年長的學生是65歲的退休公務員,考上藥學系也到醫院實習4個月,畢業後只花2次就考上藥師。當年這位「阿伯」純粹是因女兒考上台大醫學系,想在小孩面前證明自身價值。魏佳卉表示,藥學系課業繁重、考試壓力大,尤其平時成績攸關大五實習選擇,「少零點幾分都不行」。許多考生會以藥師考照率高低來選大學,因為沒考上國考,就業機會自然就減少了。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受到少子化衝擊,近年來幾所私立大專校院相繼停招、停辦,但依照教育部統計,自2020年到現在,僅10位退場學校老師轉到其他私校任教,專家預估,到了民國118年,屆時將有40所私立大專校院退場,將迎來一波私校教師離職潮,期間如果無法找到體質強健的學校任職,就只能到業界工作,最後只能「自己看著辦」。教育部長潘文忠17日直言,大專校院一年級學生數自111學年起減至20萬人以下,逐年遞減,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恐招不到人。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表示,估計民國118年將有40所私立大專校院退場。目前對退場學校的私校老師,教育部委託經濟部金屬中心建立教師介聘平台,但做法上非常消極,絕大多數老師都不知道這項資訊,因此還是希望教育部能多用心,積極宣導,並協助退場私校老師轉職。尤榮輝也坦言,退場學校的私校老師想要找到工作並不容易,大多情況屬於中年失業,如果年紀輕一點、理工科出身的人,還有機會轉往業界,但如果是社會人文領域的中年老師,失去工作之後,有人只能返鄉種田,或當起街頭藝人,甚至前往大陸當約聘教師,處境很可憐,因此還是希望教育部能攜手勞動部,建立失業教職員救濟金制度,予以協助。升學輔導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提到,退場私校老師是否能成功謀職,最後還是只能「自己看著辦」。依照她了解,近年來當中不少人都轉往大陸工作,且如果提前掌握到自己學校恐將倒閉,也會趕緊轉往國內體質強健的大學謀取教職,其他如果年資已滿,便在原校屆齡退休。
社區家庭藥局夯藥學系人氣高 少子化衝擊護理系註冊率冷
國內醫療需求增加,帶動醫藥衛生學群等國考科系不減反增,其中受到社區家庭藥局市場興起影響,藥學系深獲高中生青睞,慈濟大學在113學年度新增藥學系;瞄準疫情後中醫保健漸成趨勢,陽明交通大學亦開辦中醫系,唯護理系仍受少子化衝擊影響,112學年度全國註冊率僅7成5,表現不佳。高教資訊平台「大學問」自2023年2月1日到2024年1月3日進行調查,盤點全國2722個科系點閱率排行榜,發現需要通過國考證照考試才能執業的醫藥衛生群科系,最受高中生與家長關注,不受少子化影響。「大學問」依照統計數據分析發現,中醫、護理、藥學、長照等領域都有新設科系,其中包含陽明交大中醫系、慈濟大學藥學系均為首度招生。陽明交大教務長陳永昇表示,校內本就設有傳統醫學研究所,但研究所招生需要大學部生源,再加上疫後國人有感以中醫療效勝於西醫,讓校方對中醫系招生市場更具信心。至於藥學成為熱門科系,「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說,藥劑師的任職不僅限於醫療院所,近年社區家庭藥局市場興起,必須有執照才能開業,相較於其他醫藥衛生科系畢業生,藥學系學子多了能夠自行開業與拓展業務市場的收入機會。魏佳卉也指出,許多選擇藥學系的同學,會以藥劑師考照率高低來選擇大學,同時再加上系所管制,導致長期以來選填藥學系的高中生在志願選填採取「選系不選校」策略。至於護理系方面,即便今年招生名額因應政策要求外加1成,導致護理系大一新生招生名額逼近4000人,創近年新高,但根據教育部統計,112學年全國護理系註冊率僅75.41%。魏佳卉認為,護理系從創立到成熟需10年,與其新設科系,更應鼓勵有志從事護理工作者,選擇臨床實習、考照訓練完整的校系,有效解決護理人才荒。
賴清德選前拋「大撒幣」教育政策 教育界盼逐項兌現
代表民進黨問鼎2024大選的賴清德當選總統,他在選前拋出的諸多教育政策,包含落實高中職免學費、補助私立大專生學雜費等,均被批評是「大撒幣」。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下簡稱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認為,我國租稅負擔率太低,在稅收少的情況下,砸重本在教育預算上,勢必排擠其他政策經費,如果接下來沒有逐項兌現,勢必被認為開出的是選舉空頭支票。羅德水表示,賴政府的教育政策勢將延續蔡政府8年基礎,但當中有諸多缺失,最顯見的例子除了雙語政策外,還有近期因新北國中生命案爆發的校安危機。羅德水也提到,賴清德在選前拋出不少教育政策利多,但台灣的租稅負擔率低,既然賴清德推行教育政策的目標是教育公共化,勢必要提高我國的租稅負擔率,「沒有錢,什麼事情都是不可能的」。羅德水並指出,除了上述問題,少子化問題嚴峻,衝擊我國高教,尤其對私校造成非常大的挑戰,私校退場已是進行式,如果想要有更寬裕的經費處理高教危機,還是得提升租稅負擔率。台灣教育智庫發言人魏佳卉認為,賴清德團隊並沒有認真思考過教育問題,所有在選前拋出的教育政策,僅止於解決表面的問題,因此被批評是「大撒幣」,施政重點放在0到22歲的青年政策,完全沒有將教育與產業串連,也沒有考慮高教與技職所面臨的困境,還有產業缺工危機都沒有提出解決方案,讓人感到憂心。羅德水提醒,賴政府接下來也必須關注教育人員基本福利保障,讓教職員工調薪不要變成政府的恩給,須朝向法制化來走,不要讓教育施政流於民粹,回歸教育專業討論與修正,在政策形成過程更要尊重教師專業。
少子化加劇「頂大錄取率逾10%」 大學問:公私立院校應同步減招
台灣受到少子化影響,公私立大學缺額逐年增加,更不時傳出學校停辦的消息。對此,升學資訊平台大學問統計,2023年包括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大及政大在內的頂尖大學,整體錄取率達到10.35%,意即每10名的學測考生,就有1名可以成為頂大新鮮人,建議公私立大專院校都應同步減招。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少子化不僅讓台成清交政等頂大,不再是考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加上配合行政院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109學年至119學年,每年外加資通訊系所招生名額10%,促成台成清交政等頂大,5年以來每年增額錄取328人。魏佳卉指出,少子化已讓學測考生5年以來減少將近2萬人,截止至2028年,每年每地的學測考生將減少3千人至5千人,直到5年後考生人數將再少2萬人,國內高中畢業生進入頂大比例將達12%至13%,等同學測考到頂標皆能上頂大。魏佳卉進一步透露,今年的頂大整體錄取率,再次突破一成來到10.35%,意味著每10名學測考生,就有1名可以進入過去被視為「窄門」的台成清交政,成為頂大新鮮人。不過,她也坦言,台大窄門逐年打開,對於台灣學生、家長而言可能是好消息,對台大等頂大來說,學士班招生人數沒有因應少子化同步減招,學生素質會因為錄取率提高而下降。(圖/翻攝自大學問官網)魏佳卉說明,頂大錄取率只在短短5年就提高將近2%,課程勢必因而調整,外加各大學近年陸續為大一新生,推出各種先修班學分,也是補強學生基本能力不足。對此,她提到根本解決之道,是要配合少子化趨勢,國內學士班減招,才能保持教學與研究的國際競爭力。魏佳卉引述教育部統計資料,101年學測考生15萬4560人,進入台成清交政等頂大的比例約6.33%,學生素質明顯優於現在;另據台大統計,休學人數101學年1019人、108學年達到最高峰1792人,休學率增加75.86%,此後為了降低休學人數,台大推出各種配套措施,110學年度休學人數才降為1455人。魏佳卉以2024年QS世界大學前200名為例,發現台灣僅有台大擠進69名,至於有53所公私立大學的馬來西亞,除了馬來亞大學65名,總共有5校進入前200大,可見台灣世界頂尖大學排名成績,近年也被馬來西亞急起直追。
發展「新南向政策」!越南超車中國大陸 成境外生最大來源國
近5年來台境外生人數前5名國家地區在台境外生長期以來以大陸、香港與澳門學生為主,但105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政府為避開陸生政策,轉而發展「新南向政策」,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概況」統計,學位生加上非學位生,越南已成為我國最大境外生來源國,並在110年度蟬聯第一名寶座,去年越南學位生已達1萬6141人,比起109年度成長35.41%。國內境外生人數在108年度前,均以陸生居冠,但從109年度開始,因兩岸政治因素,陸生大幅減少,加上政府鼓勵南向招生,台灣外籍生結構開始出現質變。而在境外生最多的大專校院方面,依照教育部統計數據,109到111年度之間,境外學位生增長的前10名學校,當中7所為科大,前3名為龍華科大、正修科大與崑山科大,且3校都是製造業中階技術人才培育大校。高教資訊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分析,多所知名科大在疫情期間招生開紅盤,主要是近3年技職校院積極在辦學上結合產學合作、就業,以及針對台商新南向供應鏈布局開辦新南向專班。魏佳卉表示,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出現境外生成長,反應國內中階技術人才缺口需求。而境外生在台升學,除了畢業之後可以申請留台工作簽證外,加上台商產業鏈往越南移動,學子獲得台灣文憑後,在就業上可同時銜接母國就業市場,達成畢業即就業的生涯規畫。至於其他國家地區的境外生來台求學人數出現起落,魏佳卉認為,大陸招生方面,主要受兩岸關係緊張所影響,導致陸生來台人數嚴重減少,但境外生減少當然不只是存在於陸生群體,作為僑生主要來源國的馬來西亞,近年留台人數也明顯降低,主要在於馬來西亞國內同樣面臨著少子化衝擊,另還有中國大陸近年提供許多優於台灣的赴陸升學優惠措施,因而吸引不少大馬學子到大陸求學。
連4年陸生停招 學士班將面臨「清零」窘境
105-111學年陸生來台人數統計2020年4月9日大陸宣布暫停陸生來台,我大學已連4年不能招境外陸生,112學年也就是今年6月,將面臨「學士班陸生清零」。但矛盾的是,大陸最近5個月放了280個短期研修生(含交換生)來台。專家解析,陸生來台處於「春暖花不開」情況,兩岸教育只能低度、少量但又不斷線的交流。國內大學陸生人數在105學年達到最高峰4萬1975人,其中包含學位生9327人、研修生3萬2648人。不過隨著兩岸關係緊張及疫情因素,大陸在2020年4月9日宣布暫停陸生來台,僅讓原本在台灣就學的陸生可留下來或升讀碩博士班。大陸這舉動造成我大學陸生人數陡降,即使去年11月我陸委會宣布陸生得申請來台研修,到今年3月大陸放了280個交換生到台灣30所大學,我大學陸生人數達3401人,但僅是巔峰時期的8%。教育部表示,歡迎陸生來台,呼籲陸方解除限制,以推動兩岸正常有序的教育交流。但知情人士說,陸方現在不想談陸生來台議題,而近幾個月獲准到台灣的是交換生,台灣合作學校要相對送學生到大陸。我方陸生聯招會綜合業務組組長陳順智說,2020年大陸就不讓陸生來台,今年也未改變政策,因此112學年時,我大學學士班陸生面臨清零,僅剩少許延畢生。至於我大學碩博士班今年仍可招陸生,但僅限原先在國內就學的應屆畢業陸生為對象。大陸最近有友善動作,但還沒有到要開放來台讀學位的地步。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分析,大陸現在只想與台灣維持低度、少量的教育交流,但又不要斷線,也就是處於「春暖花不開」局面,以維持操作彈性。他認為,明年初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若是陸方喜歡的政黨贏了,就會讓大量陸生來台了。升學平台資訊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則表示,希望陸方啟動陸生來台,也盼我方規畫更多具體配套措施,包含開放大陸學者來台,以及雙聯學制等課程對接,全面展開文教交流,才能降低台海敵對的政治氛圍。畢業於政治大學的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雁斐說,兩岸直航的陸續恢復,核酸檢測現以快篩即可,這對兩岸青年交流來說,都是有利政策。
馬曉光:台獨濁浪瀰漫台灣校園 大陸學士生暑假畢業後「清零」
最後一批在台灣念書的大陸學士學位生約有885人,現在正在念大四,今年暑假畢業之後即「清零」,台灣將沒有大陸學士學位生,只剩研究所陸生。在後疫情時代,大陸是否願開放陸生來台?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問題關鍵在於,台獨濁浪瀰漫台灣校園,使大陸家長和學生望而卻步。馬曉光重申,大陸推動兩岸同胞恢復正常交流往來,政策信號是清晰的,態度是堅定的。大陸學生赴台就讀學位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產物。馬曉光直言,民進黨上台以來,幾乎將兩岸和平發展成果破壞殆盡。台獨濁浪瀰漫台灣校園,使大陸家長和學生望而卻步。台灣沒有陸生,責任在誰,一目瞭然。馬曉光表示,道理很清楚,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就能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對此指出,大陸認為台灣現在跟著美國走,憑藉外部勢力對付陸方,讓北京非常不滿。陸生的議題則是延續這樣的氛圍,「從政治面反映到教育面」,把陸生無法到台灣就學的責任歸咎給蔡政府,最後受害的還是兩岸高教。陳振貴認為,陸生來台等高教議題屬兩岸民間交流範疇,「沒有陸生,兩岸沒有真正的和平」,還是希望相關政策能放寬與緩和。不過,依照國台辦的說法,顯然9月之後的新學期,也不會有陸生來台,「非常可惜!」提供入學管道及入學資訊平台的「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說,大陸學位生開放不易,因此還是希望能先讓研修生來台,不僅兩岸大學在「校校合作」方面不間斷,維持既有交流,也緩衝少子化為台灣私立大學造成的衝擊。魏佳卉提到,台灣方面,大專校院都已把課程準備妥當,只要大陸各省台辦向學生核發來台簽證,大陸研修生下學期就可來台短期交流,大陸大學端也都蓄勢待發。但昨天看到國台辦的回應,「就是沒戲了」,不過為了台灣私校好,還是希望雙方尋求和解,讓兩岸文教交流得以持續。
疫情缺工假求學真打工 成輸入外勞新管道
南向產學專班打黑工等負面事件頻傳,專家認為,除了在於國際專班開設過於浮濫,讓後段私校為衝招生率,不惜違規招生,還有一項原因就是疫情缺工,不少人力仲介掛羊頭賣狗肉,以真打工、假求學的目的,引進境外勞工來台工作,呼籲政府須導正,協助各校東南亞招生透明化,不要總是在出事之後,所有責任讓學校一肩扛,違法人力公司依舊逍遙法外。《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表示,南向產學專班之所以問題不斷,在於台灣留學資訊不透明,這方面不僅各校該努力,政府也得多著墨,強化對南向國家的招生宣傳,「資訊透明,仲介上下其手的空間就少了。」魏佳卉另也提到,疫情導致移工很難來到台灣,在嚴重缺工的情況下,外籍生相對容易入境,人力仲介便轉型發展成學生仲介,改以外籍生方式,引介東南亞移工來台。魏佳卉指出,在上述這種情況下,進來的東南亞學生當然是工作目的比念書大,所以才會不斷傳出違法打工等事件。不過在這些事情上,學校的立場大多是被動的,事發之後,被譴責的也是校方,外圍的人力仲介所做的只是滿足招生目的,仍是不會被處罰。希望教育部與勞動部等部會必須強力介入,協助招生透明化,並設定相關入學門檻。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說,未來學校外籍生勢必增加,但教育部授權開設國際專班似過於浮濫,造成後段私校為衝高學生數而違規招生,教學品質也堪慮。尤榮輝建議教育部,提高授權招生境外生的學校標準,只要教學品質查核有問題、有減欠薪情形,或有財務疑慮的學校,都不應該核定開辦國際專班,才不會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專家認招生策略與彈性不足 台灣大學跌出世界大學百大
大學國際排名常被視為辦學績效的參考指標之一,不過近來幾項全球大學排行榜中,台大名次都下降;專家認為,現在是高教國際流動的時代,全世界都在搶招頂尖學生,台大在招生方面策略與彈性不夠,資優台生理所當然選擇更好的國家地區讀大學,不以台大為首選。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THE)與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Quacquarelli Symonds)均已公布2022年度國際大學排行榜。台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的2022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113名,較前一年的97名,下降16個名次,跌出世界百大榜單。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的台大名次為68名,比2021年度的66名,下降2名。台大圖資系講座教授黃慕萱認為,多數大學排行榜都對歐美國家有利,不過近年來,大陸、香港與韓國進步很多,台灣彷彿停滯不前,主要是論文引用沒有達到排名機構要求的國際化項目。台大身為我國龍頭大學,國際排名下滑,不免引來台灣高教競爭力下滑的質疑。升學平台資訊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分析,現在是高教流動的時代,並且台灣家庭經濟能力不錯,因此送孩子念國際學校,未來升學選擇,絕大多數選赴海外,自然對台大的興趣也不高。魏佳卉提到,如果以台大國際排名下降,斷定本土高教失去國際競爭力,說法並不合理,主要是現在全世界都在搶招頂尖生,各校各有海外招生計畫,就連香港八大院校,也都策略性針對不同地區招生,反觀台大,在海外招生上,恐怕做得不夠,也影響了學校的整體表現。
香港局勢悲觀 港生今年來台報考大學預估近萬人
香港呈現悲觀局勢,到台灣讀書的香港年輕人愈來愈多。2020年共有4097名香港學生來台報考大學,《大學問》網站根據站內流量數據及教育部等官方統計數據推估,2021港生報名總人數有機會接近1萬大關。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內大學在2019年、2020年分別招進1452個、2920個來自香港的新生,這兩年在台就學的港生人數分別達6824人、7829人。農曆年過後,國內大進入2021年招生旺季,預期港生將是很重要的生源。台灣提供給港生的入學管道包括每年11月報名的「個人申請」,今年2/8~3/20報名的「聯合分發」,以及各校推出的「單獨招生」最晚到7月底前截止報名。根據教育部核定,2021年各校提供給港生的招生名額超過1萬5000人。大學問網站統計2020年8月1日到今年1月31日止的香港不重複到訪人次為上一年同期的2.42倍;加上國內大學已開始招收2021年入學的港生,例如政大報名人數已經超過去年的2倍,而2020年共有4097名香港學生來台報考大學,根據這樣的成長趨勢,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預估,「2021年香港學生來台報考大學的人數,將突破萬人的歷史新高。」自從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展開,港生來台就學人數屢創新高,2020光是台師大僑生先修部就有193名港生註冊,老牌私校「優久大學聯盟」是2020年港生招生成長最值得注目的族群,招生人數top10,包括淡江、中原、銘傳、輔大、逢甲、實踐共佔了6名,國立大學僅有台大和成大擠入前10名。另外,科技大學當中,除了高科大、北科大為招收港生的領頭羊之外,其他諸如樹德、萬能、大仁、弘光、致理表現也相當亮眼。打破過去港生都以國立大學為首選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