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化石
」 化石「巨像秘魯鯨」化石出土!達340公噸超車藍鯨 有望成史上最重生物
藍鯨向來被視為「地球史上最重生物」,但這項稱號可能要讓賢了!研究人員在秘魯挖掘出一種古代鯨魚化石,他們推測,這頭已滅絕、大約3900萬年前的古代巨鯨「巨像秘魯鯨」(Perucetus colossus)體型超級大,粗估重達340公噸,相當於2頭藍鯨,最令人驚訝的是,這頭古代巨獸可能是「素食者」。圖為「巨像秘魯鯨」模擬圖。(圖/摘自UNMSM秘魯國立聖馬爾科斯大學)綜合外媒報導,藍鯨普遍被認為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最重可達200公噸,約為3000位成人的體重。研究團隊2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這頭新出土的巨像秘魯鯨長約20公尺,或許不及藍鯨最長可達33.5公尺,但這隻龐然大物的重量介於85至340公噸之間,相當於5000位成人的體重。巨像秘魯鯨單就骨骼就重約5到8公噸,至少是藍鯨的2倍重。10年前,在秘魯沿海的伊卡沙漠一處陡峭岩石斜坡,發現巨像秘魯鯨,這一帶原為海洋,富含鯨魚化石。此後一支國際團隊花了數年時間,將13根脊椎骨、4根肋骨和1塊髖骨挖出。研究人員以3D掃描儀檢視骨頭表層,並鑽探骨頭,以進一步推測這頭鯨魚的體積、重量和骨頭密度,並推測巨像秘魯鯨的棲息地和飲食習慣。該團隊的研究主要作者是義大利比薩大學古生物學家比亞努奇(Giovanni Bianucci),他說,這隻古生物體態肥胖臃腫,「外型不像現代鯨魚,反而較像海牛目動物」。巨像秘魯鯨骨骼密度更高,很可能棲息在沿岸淺水區域,而同樣棲息在海岸邊的海牛也有相當重的骨骼,以幫助牠們潛入水域底部。比亞努奇指出,巨像秘魯鯨可能在水底覓食,不是活躍的獵食者。研究人員認為,巨像秘魯鯨可能像海牛般是草食性動物,或是牠可能像現代灰鯨一樣,以躲藏在沙底的小型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為食,也不排除牠可能是專吃脊椎動物遺體的食腐動物。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所古生物學家藍柏特(Olivier Lambert)則說,由於骨骼很重,身體龐大,巨像秘魯鯨「肯定游得很慢」。他認為,「可能是某種溫和的巨型動物,有點像超級大隻的海牛,牠一定讓人印象深刻,但並不覺得恐怖」。
搜奇/巨齒鯊出生前就殘暴 母體子宮內「狠吞親手足」出生時成2公尺巨嬰
巨齒鯊雖然已滅絕,但絕對是有史以來最恐怖的水生動物之一,成年體長可達到約15公尺,稱霸於1500萬到360萬年前的海洋中,有研究報告指出,巨齒鯊在子宮內就會先吃掉尚未孵化的兄弟姐妹來「補充營養」,讓牠們一出生就成為2公尺的巨嬰,以避免遭到其他天敵的攻擊。現已滅絕的巨齒鯊是史上最危險的巨型鯊魚之一。(圖/達志/美聯社)巨齒鯊其實曾經真實存在過,因為有強大的咬合力和身形,因此被稱為史前動物之最,更曾在3百萬年前稱霸整海洋,根據《CNN》引述科學期刊《歷史生物學》上所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發現,這些現已滅絕的巨齒鯊出生時體長就超過2公尺,這都要歸功於在懷孕期間仍在發育中的巨齒鯊,會食用尚未發育的兄弟姐妹!根據研究指出,這款已滅絕的巨齒鯊,其成年體長約15公尺,不過幼鯊在母親子宮內發育期間,透過吞噬其他發育較慢的幼鯊,藉此讓牠們在出生後「身強壯」,這樣的行為被稱為「宮內互食行為」(intrauterine cannibalism)。巨齒鯊會在子宮內吃掉其他尚未孵化的兄弟姐妹來「補充營養」,讓牠們一出生就成為2公尺巨嬰。(圖/達志/美聯社)美國芝加哥帝博大學(DePaul University)古生物學教授西馬達(Kenshu Shimada)透露,這種「宮內互食」的行為雖然會造成巨齒鯊每次懷胎只有幾隻幼鯊幸運存活並長大,但是每隻幼鯊在出生時,體型都會變得相當巨大,長度約為2公尺左右,能夠減少牠們被其他天敵視作獵物、攻擊的風險。英國史雲斯大學(Swansea University)的鯊魚化石研究員庫柏(Jack Cooper)也表示這項新發現意義相當重大,因為在過去並沒有太多巨齒鯊繁殖方面的相關研究,另外,透過研究稀有椎骨遺骸,兩公尺長的測量相當準確,並且與巴拿馬和西班牙巨齒鯊保育所的其他發現相符。除了巨齒鯊,研究還發現大鯊魚相當長壽,壽命可能長達100年。不過儘管這項新研究提供了有關新生和中年的巨齒鯊生長方式的訊息,但對於年長的巨齒鯊相關資訊卻仍是相當少。巨齒鯊會在子宮內吃掉其他尚未孵化的兄弟姐妹來「補充營養」,讓牠們一出生就成為2公尺巨嬰。(圖/翻攝自推特)
鯊魚「6小知識」出爐! 牠竟比恐龍更早出現1.9億年
雖然歷史上出現過多起鯊魚攻擊人類的案例,但實際上人類對鯊魚的威脅要更大,甚至將有滅絕的可能。有趣的是,鯊魚其實比恐龍還早誕生1.9億年,也較樹木早了9000萬年,牠們種類繁多,有比人手小的侏儒燈籠鯊,更有比校車還長的鯨鯊,而即使特徵相當多樣,仍抵擋不住人類的過度捕撈。根據《CNN》的報導,海洋生物學家邁克爾(Michael Heithaus)提到,世界上有超過500種鯊魚,且已經存在了數億年之久,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在1970年至2018年間,鯊魚的數量已銳減71.1%。對此,該報導整理了6項鯊魚小知識,想讓更多人知道鯊魚這個海洋掠食者與海洋健康的特殊關聯性。1.鯊魚可以活數百年根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的一項研究,鯊魚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之一,其中格陵蘭鯊(又稱小頭睡鯊)平均壽命更至少有272歲,且牠們通常150歲才成年,而科學家則估計牠們可能活超過400歲。2.鯊魚比樹木、恐龍還要古老鯊魚化石目前最早可追溯至4.5億年前,不僅比恐龍早了1.9億年,更較樹木早9000萬年,而專家則推測鯊魚在盤古大陸分裂前就已經存在。3.鯊魚有助於生態系應對極端氣候澳洲海洋掠食者虎鯊的獵物通常為海龜、海鳥等等,而這些物種會選擇避開淺水區,也就是有海草生長的區域,間接使得小魚、蝦蟹能有安全的棲息場所。此外,海草還能吸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並在死亡後沉入海底,連帶著將體內的二氧化碳一同消失。4.鯊魚可以懷孕超過3年以上鯊魚一般來說會懷孕11或12個月,但有些鯊魚能懷孕3年以上,如皺褶鯊、姥鯊。5.鯊魚不會發聲鯊魚沒有發聲器官,牠們僅通過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如擺尾、移動下巴。6.鯊魚能感應電流鯊魚可以檢測到獵物大腦發送至心臟的微小電流脈衝,而這項技能也能幫助牠們尋找伴侶、捕食隱藏起來的獵物,並解決掉生病的生物,進一步維持了海洋生態系的健康。
全台最完整鯨魚化石在恆春 遭濫墾開路找化石
台灣目前發現最完整的鯨魚化石就在2022年12月被找到了,位在屏東恆春山區,發覺鯨魚化石後,更陸續發現其他珍貴的化石。但研究人員以及附近居民透露,在鯨魚考古區附近發現不明大規模的開發,距離鯨魚化石更是不到20公尺。屏東縣政府收到消息後,立刻派人前往瞭解,並針對開發者開罰。屏東恆春山區去年發現的鯨魚化石,據研究人員推測,據今已經超過8萬5000年,單單一根下顎骨就重300公斤,長度達到200多公分,化石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也超過70%,推斷化石標本可能是更新世的大翅鯨或是藍鯨。據現場研究人員推測,附近還有蘊藏許多鯨豚骨骸、貝類等化石,但附近地形崎嶇、叢林茂密,之前都是以人工方式慢慢移出,沒想到現在竟然開墾到可供吉普車進入的狀態。根據《自由電子報》報導,一名化石研究人員表示,原本通往化石區以及搬運化石的道路僅有2人可以通行的小徑,但近期又回到小徑時,不僅僅是道路變為4米寬,且道路看起來已經被重機具整理過了,距離化石區附近不到20公尺,還發現附近區域也有挖土機開挖過的痕跡,研究人員直呼「實在是太誇張了!」屏東縣縣政府以及屏東縣議員潘芳全經過調查後表示,近期並沒有政府相關單位在化石開發區進行其他工程,屏東縣政府呼籲附近居民一旦發現有任何重啟開發的狀態,請在第一時間通知政府相關單位,絕對不容許有破壞化石以及週遭環境的動作出現。
成功大學、科博館聯手開挖 恆春出土台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
台灣史上最完整的鯨魚化石出土!由成功大學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單位合組的挖掘團隊,今年暑假在屏東恆春發掘出距今超過8萬5000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推斷可能是晚更新世的藍鯨或大翅鯨,光一根下顎骨就重達334公斤、長223公分,體型十分龐大。成大地球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暨科博館地質學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指出,這是繼上世紀70年代在台南左鎮發現犀牛化石之後,第2次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目前已挖出肩胛骨、上下顎骨及排列整齊的尾椎等;至於頭骨部分雖然只有後側,但整體來說,完整度高達70%,比起過去台灣出土的鯨魚化石大多只是零星部分,此次發現堪稱台灣史上出土最完整的鯨魚化石。成大考古所研究生周文博表示,屏東縣恆春鎮頭溝地區蘊藏多種貝殼、鯊魚、螃蟹及鯨魚骨骸化石,今年初他與當地收藏家張玉穆前往尋寶,回來後隨即聯絡楊子睿共同勘查。沒想到,今年5月初團隊在河谷深處,意外發現鑲嵌在地層但突出地表的4根肋骨,經初步挖掘後,發現地底還有大量骨骼。挖掘地點位於河谷深處且場地泥濘,光是挖掘、搬運就花了很大的功夫。為了將重達334公斤的下顎骨運出,更專門訂做可供8人共抬的木製擔架,全程由12人輪流合力搬運。楊子睿表示,化石出土後為鞏固結構需打上石膏,重量往往超過百公斤,加上谷地內植被茂密、地形崎嶇,師生們也曾想過開闢新路利用纜繩搬運,經嘗試許多方法,前後花費3個多月,直到10月才終於完成。他說,化石已運回科博館,將進行後續清修及研究,未來期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與更多人分享自然界遺留的線索。此次挖掘團隊成員除楊子睿之外,還有科博館生物學組姚秋如、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安妮卡.范海特倫等2名博士,及國內大學與高中學生。其中,成大學生人數占整個團隊6成。
重大發現!台灣挖到超完整鯨魚化石 學者超興奮:距今有8萬5千年
台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出土!成功大學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今年暑假率團隊,在屏東恆春發掘出距今超過8萬5000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推斷可能是晚更新世的藍鯨或大翅鯨,光一根下顎骨就重達334公斤、長223公分。楊子睿指出,這是繼上世紀70年代於台南左鎮發現犀牛化石之後,第2次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目前已挖出肩胛骨、上下顎骨及排列整劑的尾椎等;至於頭骨部分雖然只有後側,但整體來說,完整度高達70%,比起過去台灣出土的鯨魚化石大多只是零星,此次發現可說是台灣史上出土最完整的鯨魚化石。挖掘團隊成員除楊子睿外,還有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姚秋如博士、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安妮卡.范海特倫博士,以及國內大學與高中的學生;其中,成大學生人數佔團隊6成。挖掘團隊歷經90天密集挖掘,今年10月終於完整讓鯨魚化石重現天日。(成大提供/洪榮志台南傳真)團隊成員之一的成大考古所研究生周文博也表示,屏東恆春的頭溝地區,蘊藏多種貝殼、鯊魚、螃蟹及鯨魚骨骸化石,今年初他與當地蒐藏家張玉穆前往尋寶,回來後隨即聯絡楊子睿老師一同勘查。沒想到,團隊5月初在河谷深處,意外發現鑲嵌在地層4根突出地表的肋骨,經初步挖掘後,更發現地底還有大量骨骼。不過,因發掘地點位在河谷深處且場地泥濘,光是挖掘、搬運就花了很大的功夫,為將重達334公斤的下顎骨運出,還專門訂做可供8人共抬的木製擔架,全程由12人輪流合力搬運。楊子睿還說,化石出土後為鞏固結構需打上石膏,重量都超過百公斤,且谷地內植被茂密、地形崎嶇,學生們也曾想過開闢新路利用纜繩搬運,嘗試許多方法,前後花費3個多月,直到10月才終於完成,相當辛苦。楊子睿指出,目前化石已運回自然科學博物館,將進行清修及研究,未來期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向更多人分享自然界遺留的線索。挖掘團隊在屏東恆春頭溝發現鯨魚椎體化石。(成大提供/洪榮志台南傳真)
澎湖化石館暨二呆藝館特展開幕,臺博館亞洲象骨骼「阿沛」站臺力挺!
澎湖化石館暨二呆藝館20日舉辦聯合開幕活動,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別移師「大象崛起: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特展,派出典藏亞洲象「阿沛」骨骼至澎湖化石館站臺,與二呆藝館「開館30年特展-耕耘」展覽同步展出,為澎湖博物館慶系列活動暖身。澎湖化石館暨二呆藝館特展20日開幕。澎湖縣長賴峰偉出席特展聯合開幕剪綵時表示,澎湖出土潘氏鱷魚化石、「澎湖原人」化石及火山夾層貝類化石,都是珍貴世界級化石,他期許透過博物館公共化,發揚澎湖自然史資產。臺博館「大象崛起」及二呆藝館「開館30年特展-耕耘」藝文特展20日在澎湖開展,澎湖縣長賴峰偉(左5)、臺博館長洪世佑(左6)、馬公市長葉竹林(左2)等人共同剪綵。賴峰偉表示,澎湖化石館在108年爭取到文化部建築物整修經費,歷經2年時光,於去年完工,因此與臺博館合作策畫「大象崛起」特展,展出大象「阿沛」骨骼標本及介紹古生物知識,並特別呈現哺乳類動物大象的演化。臺博館「大象崛起」特展在澎湖化石館開展,典藏的印度象「阿沛」骨骼首次對外移展,澎湖縣長賴峰偉(右1)前往參觀,臺博館長洪世佑(右2)導覽。臺博館長洪世佑表示,臺博館近年來分別透過「史前巨獸-古生物大展」巡迴展等計畫,落實文化部推動的文化平權政策。本次「大象崛起」特展主角印度象「阿沛」是大象「林旺」的好朋友,在二戰滇緬戰役時,和林旺一起幫助國軍有過戰功,本次是牠首次移展對外展出,選在今天是春分節氣,配合二呆藝館「開館30年特展-耕耘」,讓民眾能看到、學到更多古生物知識,在博物館公共化政策下,未來會有更多的典藏巡迴展出。澎湖縣文化局表示,二呆藝館「開館30年特展-耕耘」,展示趙同和(二呆)1950年來台後創作的臺灣農村景色,並以彭雪芳修復師完成的二呆〈耕耘機〉為展場核心,讓觀眾能對照修復前後的差異及困難。
山泥傾瀉「魚骨紋」大石現蹤 專家:是2.5億年前化石
大陸四川省宜賓市一處村莊,連日來因受大雨侵襲,導致山體坍塌造成許多石頭滾落。一名劉姓女子在清理住家後院的巨石時,發現其中一塊石頭表面竟有疑似魚骨的紋路。經地質專家查看後初步判斷,可能是距今約2.5億年前的中生代魚化石,目前已將該化石覆蓋進行保護。根據《時間快訊》報導,劉女因住家屋後山坡發生土石流,導致巨石滾落自家後院,日前她趁雨停時動手清理石塊,卻發現滾落的石塊中,其中一塊上面有疑似「魚類」的紋路,便通報相關單位前來檢驗。地質隊工程師抵達現場後,測量出石頭長度約70公分、寬40公分,完成檢測後表示,該化石的大小在當地較少見,推測石頭可能是屬於侏羅紀時代或白堊紀時代,距今約2.5億年至6500萬年前的化石。四川出現魚骨化石。(圖/翻攝自梨視頻)專家提及,若能查證出化石的類型,將對研究長江流域的古地質、氣候、地理等具有重大參考價值。由於化石年代久遠,地質學家後續將根據相關文獻資料,研究化石所屬的類別和歷史時間,進行「地質室內綜合分析」,才能進一步揭開這些巨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