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
」 寄生蟲 食物 魚 瘦身 魚類新年聚餐全家9人中毒急送醫!1歲嬰、17歲少年慘死 疑愛心魚料理有問題
巴西近日發生一起集體中毒以及死亡的事件,位在東北部的皮奧伊州(Piauí),有一家人在新年聚餐時,吃了別人送的魚之後,其中9人身體不適,甚至造成1歲嬰兒和17歲少年不治死亡,目前仍5名家屬住院觀察,相關單位也在釐清淑物中毒的原因。根據《每日鏡報》引述巴西媒體報導,這一家人在12月31日晚間收到一個愛心食品籃,裡頭有魚和米飯,一家人在1月1日將自家剩下的米飯重新加熱後,搭配籃子內的魚一起食用,未料這一家人吃完後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共有9人送醫治療。遺憾的是,其中一名17歲少年在送醫途中死亡、另名1歲的嬰兒在1月2日不治,目前仍有5名家屬性命垂危,仍住院觀察中;另外兩人已出院。根據收治這一家人的醫院表示,目前5名住院患者中,有兩名成年人和3名幼童,患者們的狀況穩定,症狀都是典型的食物中毒,像是腹部絞痛、腹瀉、呼吸困難和顫抖。警方表示,這些愛心食品籃是一對夫妻提供,這對夫妻每年都會在社區捐贈多個食品籃做慈善,今年捐的食品籃內含有30公斤的魚類,這些魚來自當地的漁民協會,目前近有這個家庭有食物中毒狀況。警方目前將食品籃內的食物進行檢測,並同步對兩名死者和其他住院者體內物質進行檢測。警方讚調查過程中也發現,這並非該家族首次發生食物中毒的情況,其中一名正在醫院治療的女家庭成員,她的兩個8歲和7歲兒子,曾在去年8月因食用有毒的腰果中毒死亡,警方當時鎖定一名住在附近的52歲婦人,而案件仍在調查中,未料這一家人竟又傳出中毒事件,也讓整起案件顯得不單純。巴西一家9口吃了愛心食品籃中的魚料理後中毒,1歲嬰兒和17歲少年送醫不治。(圖/翻攝自X)
漁業資源枯竭…澎湖「種苗放流」對復育有效 最高3成漁獲來自放流魚苗
漁業資源枯竭,澎湖縣政府27年來一直致力於種苗放流,但漁業資源還是每況愈下,也因此被質疑放流成效。不過,澎湖縣政府日前提出委託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漁業資源復育團隊利用基因標識技術辦理放流績效評估,顯示最高有3成左右的漁獲可能來自過去的魚苗放流,認為魚苗流對於復育漁業資源確實有其正面的作用。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種苗繁殖場從86年度起,開始進行黃鍚鯛、嘉臘、鯇、青嘴龍占、九孔苗等經濟海洋生物放流;近年更是針對經濟性魚、蝦、蟹及螺貝類等漁業資源進行海域復育,期減緩漁業資源下滑的問題,但不論是經濟魚類、蝦蟹、海膽還是九孔,產量還是每況愈下,因次外界質疑聲不斷。也因此農漁局水產種苗繁殖場為了評估放流成效,本(113)年度委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資源復育團隊利用基因標識技術辦理放流績效評估,針對來自本縣海域捕獲的191尾黃錫鯛樣本,利用過往建置的基因資料庫進行比對與分析,發現最高有3成左右的漁獲可能來自過去的魚苗放流。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種苗繁殖場近年致力於澎湖海域放流魚苗,期減緩漁業資源下滑的問題。(圖/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提供)農漁局表示,種苗場於本年度在西嶼橫礁、湖西中西、望安及七美等海域放流了超過20萬尾體長5公分以上的黃錫鯛魚苗。這些魚苗需要1至2年的成長時間,才能達到漁獲的適宜體長,研究團隊運用水產資源模型進行推估顯示,本年度放流的黃錫鯛魚苗在未來4年間可能帶來高達30公噸的漁獲量,並創造超過2,000萬元的漁業產值。海大團隊李宏泰助理教授表示,初步利用基因檢測所得的漁獲數據來自放流比例並不是固定不變,其結果可能受調查的時間、地點、作業漁法以及漁獲體長的影響,研究團隊會持續擴大漁獲樣本的採集規模與範圍,全面且有效地了解漁獲來自放流比例。另水產資源模式評估方式,亦未考慮氣侯變遷及漁獲壓力等變動因素,所推估未來4年期漁獲產量及產值,會與實際的情況有所差異。澎縣府農漁局表示,復育海洋資源的成效並非短期即可顯現,為確保漁業資源的永續經營,實施種苗放流後進行中長期監測至關重要。另亦呼籲澎湖海域體長未滿九公分的臭都魚、青嘴龍占、嘉鱲、黑鯛、黃錫鯛、黃鰭鯛、瑪拉巴石斑、玳瑁石斑、擬青石斑、白點石斑、密點石斑、褐石斑、橫紋鱠、老鼠斑、七星斑、奧奈鑽嘴魚等16種魚苗禁止採捕、販賣或持有,敬請民眾以行動支持漁業資源復育,讓漁業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爆瘦到36.9公斤、趙露思5年前就出現抑鬱情緒!曾感到身上「蟲子在爬、針在扎」,暖心喊話希望大家能重視心理治療
近期中國流量女星趙露思因「失語症」、「抑鬱症」坐輪椅就醫震驚全網,趙露思微博也終於發文坦言自己生病了,內文中還提到「長大後又挨了打,我當時認為沒試上戲的確是自己的錯,不敢鬧我只想逃,習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也沒有跟任何人尋求幫助的習慣。」趙露思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提起過這個病,因為不想讓生病變成現在所謂的“炒作”,不過事已至此就想讓大家更了解並重視心理疾病。(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趙露思提到自己2019年的時候出現「抑鬱情緒」,但卻因為怕自己是太矯情、太敏感而沒有重視自己心理問題。接著2021年感覺身上像有蟲子在爬、針扎的感覺,又伴隨過敏去醫院開藥打針後症狀並沒有緩解,然後找了心理醫生開始治療緩解情緒緊張。2023年肺炎、肺氣腫、玫瑰糠疹、蕁麻疹、盜汗、驚醒、神經性耳聾、親人去世和患癌的各種消息在短時間內接踵發生,但是事件大過於感受導致自己繼續忽視。2024年才開始出現頻繁乾嘔、眩暈、關節疼、頸椎疼...等等明顯軀體化症狀和過敏的加重,當時以為是吃了過敏靶向藥正常副作用導致的。(圖/取自趙露思小紅書)趙露思提到「憂鬱是一種情緒」,但憂鬱症是一種疾病,也不再是「想開點」、「說出來」就能夠解決的,真心希望和我一樣「感同身受」的你,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被真正「理解」已經不重要了,而且還會繼續在議論漩渦裡不停的自證卻無法自救,了解心理疾病並重視心理治療真的很重要。後悔是沒用的情緒,那就當成是給自己「特殊時間」去推翻此前內心的矛盾狀態重新建立自我的一次機會。(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當出現「抑鬱情緒」時怎麼辦?1. 照顧基本需求睡眠充足:可能會失眠但還是盡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否則會讓情緒越來越糟糕,白天也會更加嗜睡、無精打采。均衡飲食:這時候會沒有胃口,但如果要吃東西的時候就要多攝取富含維生素和Omega-3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堅果和魚類。適量運動:每天進行30分鐘的輕度運動(如散步、瑜伽),能促進腦內啡分泌,提升心情。(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2. 調整心態接納情緒:允許自己感受情緒,不必壓抑或否認,實在不開心就痛快大哭一場,眼淚是厚厚心情也會有所緩解。避免自責:告訴自己抑鬱情緒是正常的,並非個人失敗。減少負面刺激:避免接觸讓你壓力大的環境或資訊,可暫時放下手機讓自己屏除雜念。放下怨恨: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把精力放在值得關注的事情上而不要充滿怨恨。(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3. 尋求支持與人傾訴:向親密的家人、朋友傾訴內心感受,獲得情感支持。加入社群:參加興趣小組或社交活動,與他人建立聯繫。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情緒持續低落,建議向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求助。4. 改變日常習慣分散注意力:嘗試學習新技能、閱讀書籍或觀看喜歡的影片。設定小目標:每天完成一件簡單的事情,感受成就感。記錄感恩:每天寫下3件讓你感到感激的事情,幫助重建正面思維。接近大自然:出門看看藍天白雲、曬曬太陽,或者自己動手做一頓美食都能使心情平靜下來。(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5. 練習放鬆技巧深呼吸:用腹式呼吸法放鬆身心。冥想或正念:專注於當下,減少對未來或過去的焦慮。聽舒緩音樂:如自然聲音、輕音樂等,有助於穩定情緒。不要強迫自己說話:感覺到疲憊的時候就不要強迫自己社交、逼自己開心,允許自己保持低電量的狀態。(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6. 避免不良應對方式避免使用酒精、吸菸或暴飲暴食來逃避情緒,這可能使抑鬱問題更加惡化。7. 注意持續時間如果抑鬱情緒持續兩週以上,並影響到日常生活,應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抑鬱情緒可能是短期的心理反應,但如果未妥善處理,可能發展為抑鬱症。積極面對,尋求支持和幫助,能夠讓你更快走出情緒低谷。◎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MRI檢查以為是腦腫瘤 患者莫名頭痛、抽搐竟是「寄生蟲」釀禍
南韓一研究團隊近期發現寄生蟲入侵患者腦部的罕見案例。患者原經過MRI診斷,初期原以為是腦瘤。但由於患者後來莫名劇烈頭痛、抽搐,醫師推斷可能是寄生蟲入侵。後續經過手術治療後,確認的確是罕見的曼氏裂頭絛蟲感染病例。根據南韓媒體報導指出,在這起案例中,40多歲的患者A男因持續的頭痛和嘔吐首次前往首爾大學醫院就診。透過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顯示,A男腦部左枕葉有一處異常病變,後續醫療團隊初步診斷為腦瘤,並建議立即進行手術。但由於患者因症狀緩解選擇出院,所以最終放棄治療。但七個月後,A某再次因劇烈頭痛與全身抽搐入院。而透過最新的MRI檢查,病變位置竟然從左枕葉移動至頂葉,如此結果引起醫療團隊的警覺。在詢問過後,醫療團隊得知,A男曾飲用池塘水,並食用未煮熟的野味與生魚,醫生開始懷疑病因可能與寄生蟲感染相關。經詳細檢查後,A男被確診為曼氏裂頭絛蟲感染。這種罕見寄生蟲可通過血液進入腦部,引發多種神經學症狀,包括頭痛、癲癇及視力損傷等。隨著感染進展,患者可能面臨永久性神經損害甚至死亡。也因為如此,醫療團隊立即為患者安排了開顱手術,成功取出一條存活的曼氏裂頭絛蟲幼蟲。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頭痛與抽搐症狀顯著改善。專家指出,曼氏裂頭絛蟲病主要因飲用污染水或食用未煮熟的魚類與野生動物肉類而感染,幼蟲進入人體後可能長時間潛伏,最終引發嚴重健康問題。首爾大學神經外科白善夏教授提醒,影像學檢查中若觀察到病變位置的移動,需高度警惕寄生蟲感染的可能。公眾應避免飲用未經處理的水源,並徹底煮熟魚類及野味,養成良好的飲食與衛生習慣。
唐綺陽眼睛出問題…恐是「視力殺手」 醫揭5族群:最危險
星座專家唐綺陽擁有占星領域及運勢方面的專業知識,被網友封為「國師」,不料近日健康卻亮紅燈,因為長期工作強光照射,導致眼睛過度消耗,較無法專注長時間使用電腦寫書。眼科醫師便提醒,嚴重可能引發「視力殺手」黃斑部病變,會導致視力永久喪失。唐綺陽透過經紀人回應身體狀況,因為年近60,體力狀態較不如以前,加上長時間工作受強光照射,眼睛有點過度消耗,以致於不能專注長時間使用電腦寫書,好在沒有其他問題。眼科醫生提醒眼睛受損的嚴重後果。(圖/翻攝自唐綺陽占星幫臉書)對此,眼科醫生林宜鴻接受《三立新聞》訪問,透露黃斑部病變有「視力殺手」之稱,多發生在65歲以上,但年輕人也會因先天遺傳,或後天過度接受強光等因素而提早發生,近年來此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黃斑部病變又分成乾性和濕性2大類,乾性起因於視網膜下方出現微小的黃色沉積物(隱節),隨著其大小或數量增加,黃斑部會受損變薄;濕性則是視網膜下出現新的異常血管,病程變化通常很快,可能導致中心視力永久喪失。林宜鴻警告,危險因此包含年齡、遺傳、吸菸、肥胖、常接觸強光且防護不足。預防方式為每年定期檢查、運動、改善三高、戒菸、避免強光,另外多吃抗氧化成分、維生素C、A、E、葉黃素、玉米黃素、Omega3脂肪酸及鋅,也可以避免病情惡化。林宜鴻特別建議,平常可以多吃蛋,攝取黃色和深綠色蔬果、堅果、深海魚類等,或以營養品補充。
全台急凍!天冷應預防腦中風 營養師推「6大飲食」:早晚1杯奶補鈣
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及輻射冷卻影響,各地氣溫明顯偏低,昨(28)日晚間至今(29)日清晨多地區更出現9到11度的低溫。而當天氣一冷,除了血壓容易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營養林世航就建議,可透過6種「日常飲食小撇步」,來有效遠離腦中風的風險。林世航日前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大約每40幾分鐘即有1人因此而喪命,民眾也要從日常開始注重腦心血管疾病的預防。為此,他就提供了6個日常飲食小撇步,有助於遠離腦中風:1、選擇全穀及未精緻雜糧:如糙米、紫米、地瓜、南瓜等,相比於精緻澱粉,因為含有較多纖維,能穩定血糖波動,對心腦健康有益。2、每日2份乳品:攝取足夠的鈣質(如牛奶、起司),有助血管預防高血壓,建議每天早晚1杯奶,也可以2片起司代替1杯奶來補足鈣質。3、吃足3蔬2果:富含纖維的蔬果幫助改善血脂,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每日最好吃足2個拳頭大的水果,跟3個半碗的熟蔬菜。4、善用植物性蛋白:毛豆、豆腐、豆乾等豆製品含較少的飽和脂肪酸,並且無膽固醇,可大大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5、選擇低脂蛋白質:除了豆類外,蛋白質還可優先選擇魚、蛋類,魚類含有的Omega-3脂肪酸可幫助抗發炎,每週建議吃超過2份魚貝類,一份約半掌心的大小,蛤蠣或牡蠣則大約3湯匙的份量,肉則可優先挑選家禽等較低脂的白肉。 6、適時補充水分:每日喝足體重x30~40cc的水,並以白開水、無糖茶為主,維持身體新陳代謝。此外,林世航提醒,可特別留意腦中風的3大徵兆,包括「Face」臉部表情不對稱,嘴角歪斜;「Arm」單側手臂或腳無力;「Speech」口齒不清,喪失言語溝通能力,若碰到上述情形,發現者要趕緊記下患者發作時間,並趕緊打119求救。
7旬翁頻跌倒!檢查發現肌少症 竟是「這1原因」導致
76歲林先生在社交圈中相當活躍,最近因為牙口狀況不佳,導致進食意願下降,進食量減少,走路步伐不穩容易跌倒,現在以久坐看電視居多,偶爾起來走動,幾乎足不出戶。林先生定期進行糖尿病飲食諮詢時,營養師發現林先生疑似有肌少症,建議林先生從飲食著手改善體力,經過半年後逐漸增強腿部肌力,已恢復自行去逛大賣場,開心享受健康生活。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喪失 老年及營養不足風險高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戴翊如表示,肌少症是指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逐漸喪失,一般發生在中老年時期。原因包括:衰老、營養不足、維生素D缺乏、活動力下降,甚至可能受其他疾病影響而加速發生肌少症,其中以營養不足的人比例為大宗。老年人可能會因為牙口狀況導致進食量不足,當身體沒有足夠食物來源當作活動能量時,就會消耗肌肉來產生能量,所以攝取足夠熱量及蛋白質非常重要。主要蛋白質來源是豆、魚、蛋、肉類以及乳品,攝取份量則因每個人身體狀況而不同。增加肉類進食意願 可選擇軟嫩並以蒸滷燉調理食物戴翊如說,因為肉筋不易咀嚼,所以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容易降低進食意願,通常不喜歡吃肉類,建議可從三個面向「改變」。一、選擇:較軟嫩的蛋白質,如魚類、各式豆腐及蛋品。二、質地:可將大肉塊依序切成薄片、肉絲、絞肉和細泥,利用改變食材質地來代替牙齒咀嚼,減輕牙齒負擔;藉由拍打方式將肉的筋打散,或使用木瓜酵素、鳳梨酵素幫助肉品進行嫩化。三、烹調:用蒸、滷、燉調理食物。如煎荷包蛋改為水煮蛋、蒸蛋,或是不要將荷包蛋煎得過於焦脆;油炸類豬排改為燉煮肉,應避免反覆燉煮,否則會讓肉質變得更硬,導致咀嚼不易。在營養諮詢門診常會有病人提到發生進食狀況不佳、覺得越來越無力、活動力較差的現象,戴翊如指出,經飲食諮詢後發現病人可能因牙口關係或其他生活考量,導致食量減少。由於活動量下降也會導致胃口變小,建議進食順序調整為:蛋白質、全榖雜糧類、蔬菜,確保維持足夠的蛋白質及主要熱量來源。適當的提味,如檸檬、蔥、蒜、韭菜和八角等,也可促進食慾,若是三餐進食量遠不及身體所需,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增加補充點心,如無糖豆漿、蒸蛋等。預防肌少症 「飲食」及「運動」最重要戴翊如強調,預防肌少症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及「運動」,建議可攝取適當的營養再配合運動,以增強肌肉的質與量;同時鼓勵老年人應該增加日常的活動量,避免肌肉會變得越來越無力,以提升生活的品質。
46歲孫芸芸居然同時擁有「逆天細大長腿」、「超細螞蟻腰」、「直角肩」、「天鵝頸」太不科學!首度公開飲控運動日程!
台灣第一名媛、今年已經46歲的孫芸芸,從凍齡外貌和纖細身材都令人羨慕,許多粉絲更經常在她的IG上留言說:『假如我46歲可以身材這麼好就夠了』、『怎麼能正成這樣』。所以每次我們在IG上總是能看到她的穿著打扮時尚又性感,主要是她擁有所有人稱羨的好身材,而且還是同時擁有四項大家最想擁有的直角肩、天鵝頸、螞蟻腰、逆天細長腿!到底她平時是如何飲控和保養身材的?一起來看看孫芸芸史上最自律的身材管理法! (圖/取自孫芸芸IG)1. 地中海清淡飲食孫芸芸強調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避免過度節食。她選擇地中海飲食,攝取豐富的蔬菜、水果、橄欖油、堅果和魚類,確保營養均衡,同時避免過多油脂和糖分的攝入,有助於體重控制。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最近看她在IG上PO出螞蟻腰,手拿VALENTINO Valentino Garavani Viva Superstar包款的日常穿搭照也太有氣質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2. 練TRX高強度核心和抬腿拉筋為了保持身材,孫芸芸每天睡前花15至20分鐘進行腿部、背部和核心肌群的拉筋動作,增進柔軟度並改善血液循環。此外,她每週進行1至2次的TRX懸吊訓練,強化核心力量,塑造全身線條。 在IG上看到她側身坐著,手拎SAINT LAURENT大包款,並曬出她的超細大長腿,勻稱到爆炸,還一點贅肉都沒有,就是靠每天自律做核心的結果,難怪腿美成這樣!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3. 超自律天天量體重孫芸芸每天在固定時間量體重,還會隨時監控體重變化,並根據需要調整飲食。她表示,自己在家或辦公室時,總是忙碌不停,能站就不坐,這種習慣無形中消耗了不少熱量,有助於維持苗條身材。 也因為她這樣天天監測,讓她的腰間、後臀都沒有多一點的贅肉,真的是緊實到極點,難怪大家看了都很想要學她的瘦身方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可以同步生活在陸地與水中的新品種老鼠 秘魯發現27種全新物種
秘魯西北部阿爾托馬約(Alto Mayo)地區近期成為科學界矚目的焦點。一支由「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主導的探險隊從2022年起便在當地進行調查。後續在調查約190萬英畝的森林與農業區域後,意外發現27個全新物種,包括擁有奇特頭部的「腦袋腫脹魚」和一種可以同時在水陸兩棲、腳上長有蹼足的老鼠。根據《CNN》報導指出,研究團隊調查記錄的2000個物種中,其中有4種哺乳動物、8種魚類、3種兩棲動物及10種蝴蝶被認定為新物種。據了解,這些物種雖生活在人類活動深刻影響的環境中,但此前從未經過正式命名。其中一種半水生老鼠因其蹼狀腳趾而備受關注,但這種老鼠僅出現在一片受農業威脅的沼澤森林中,也因為這種水生老鼠的出現,該片沼澤森林成為優先保護地區。另一個引起關注的新物種是「腦袋腫脹魚」。該款魚類以其巨大的腫塊狀頭部,目前科學家對這部位的用途仍不甚了解。負責此次調查的拉森(Trond Larsen)推測,這個腫塊可能與魚類覓食行為有關。拉森也提到,這種獨特的特徵,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而研究人員的報告也指出,當地有49個物種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面臨滅絕風險。研究人員認為,森林砍伐與農業擴張是當前最大的威脅,呼籲進一步採取行動保護當地生態。調查團隊強調,這些新發現不僅填補了學術空白,也為制定保護策略提供了必要的科學基礎。研究人員希望,透過與原住民社區的合作,能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尋求平衡發展的解決方案。
孫芸芸倉庫自拍一轉身「腰細到太誇張」!46歲不科學身材的最強瘦身菜單公開!
孫芸芸一直是眾人心目中的時尚女神,纖細好身材更是羨煞眾人!很多人都想知道她的「瘦身菜單」?透過她的分享,小編總結出以下3大秘訣,有助妳輕鬆打造完美體態。孫芸芸瘦身菜單1:每日拉筋與TRX訓練孫芸芸不只每天睡前都會花15至20分鐘進行專注於腿部、背部和核心肌群的拉筋動作,增進柔軟度並改善血液循環;此外,她每週也會進行1至2次的TRX懸吊訓練,可強化核心力量,塑造全身線條。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孫芸芸瘦身菜單2:均衡地中海飲食孫芸芸選擇以蔬菜、水果、橄欖油、堅果和魚類為主的地中海飲食,確保攝取充足營養的同時,還能避免吃進過多油脂和糖分,有助於體重控制。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孫芸芸瘦身菜單3:每天都要量體重為了提醒自己不能太放縱大吃大喝,孫芸芸每天都會在固定時間量體重,隨時監控體重變化,並根據需要調整飲食;此外她說自己是屬於在家也閒不下來的個性,日常生活中總是忙碌個不停,「能站就不坐」胖不起來也是很正常的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而且孫芸芸不只很會維持身材線條,對於身體肌膚的護理也是達人無誤!尤其她的皮膚是屬於敏弱乾性膚質,更會特別挑選保濕之外還要不含香精、酒精,能舒緩不適感的身體霜,像是她長期愛用的舒特膚,就是專為敏弱型肌膚量身打造,使用了明星成分菸鹼醯胺、維他命原B5及甘油,可立即滋養粗糙乾裂,讓孫芸芸大讚用了舒特膚之後,讓她的皮膚能一直維持在不敏感和穩定的狀態,直呼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真的很安心。想入手舒特膚的人,可趁現在有推出「Tom and Jerry舒特膚長效潤膚乳主題組」與「Tom and Jerry舒特膚長效潤膚霜主題雙入組」的時候添購,有可愛的湯姆貓與傑利鼠圖樣躍上瓶身,陪你一起度過日常保養時光。(圖/品牌提供)另外小編也再加碼推薦幾款好用身體乳/身體乳霜,有的是加入迷人香氣增添五感體驗,有的是主打可以幫助體態美型,請依照自己的需求來做選擇。ORIBE以香氣為靈魂,將標誌性香氛的蔚藍海岸、散發純淨清新花香的花城香谷和具備優雅氣息的綠漠沙丘,融入3款晶采光潤身體乳中,提供從觸感到嗅覺的最療癒享受。(圖/品牌提供)歐舒丹的奇幻之旅夏娜杏仁緊膚凝霜,是一款具備美體效果的身體霜,長效持久保濕度不僅可使肌膚緊緻有彈性,成分中的山茶花萃取還可促進循環、幫助美型。(圖/品牌提供)
吃和生活習慣很重要 營養師推10種食材讓你遠離脂肪肝
有脂肪肝的人通常沒有感覺,有將近8成以上的人是在進行健康檢查時無意中發現,少數的症狀多半只是ㄧ些非特異的腸胃道症狀,例如上腹部不適或有輕微疼痛;有些人則是出現食慾不振、疲倦、腹脹、上腹壓迫感及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人有肝腫大或肝功能異常等現象。營養師程涵宇指出,會導致形成脂肪的原因,不外乎是飲食、睡眠、運動、抗氧化壓力等出了問題,所以,要解決內臟脂肪的問題,除了要改變生活習慣之外,也要多注意飲食控制,才能發揮效果。所以,想要跟脂肪肝說再見,先做到以下三件事,包括健康飲食且吃得剛剛好就好、減重和運動,並分享了降低脂肪肝的10種好食材。1.咖啡研究指出,咖啡可能與肝臟酵素的活性降低相關,這可能有助於緩解脂肪肝的發展,肝臟酵素的升高通常與肝臟損傷有關;另外,咖啡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例如咖啡因和多酚,這些成分對於減緩氧化作用和減少細胞損傷可能有幫助,進而降低脂肪肝風險。也有研究表明,咖啡可能影響脂肪和醣類代謝,並促進脂肪氧化和減少脂肪累積,皆對降低脂肪肝有幫助。這樣吃:建議無糖黑咖啡,每天最好不超過2杯超商大杯(480ml)美式,以避免咖啡因過量造成頭暈、頭痛或心悸等問題。(一杯大杯黑咖啡的咖啡因約200~300mg,台灣建議一天咖啡因不超過300mg,美國及歐盟建議不超過400mg)2.綠色蔬菜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常見的如菠菜、高麗菜和芥蘭菜,膳食纖維有助於提升飽足感、控制體重,同時也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膽固醇,進而減少內臟脂肪堆積。綠色蔬菜也含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A及多酚這些成分有助於抵抗自由基,減緩細胞損傷,並保護肝臟細胞;蔬菜中的維生素 K、維生素 B和礦物質鐵、鈣、鎂等,對於肝臟功能和整體健康都很重要。這樣吃:建議食用蔬菜時不要過度烹煮,才不會讓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建議可以用無水快炒方式來烹煮蔬菜,減少營養素流失。3.豆類黃豆、鷹嘴豆等蛋白質豆類,不但低脂,又含有豐富的植化素,同時含有抗性澱粉,有助於減重、減脂,並能保護肝臟,減少肝臟脂肪的堆積。另外,比起肉類,豆類多了膳食纖維,而且鉀含量高,也相當適合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人。這樣吃:一般來說,20g的乾蛋白質豆或50g生鮮蛋白質豆(例如毛豆)就含有7g蛋白質,約等於30g的肉類的蛋白質含量,所以若是大量想補充蛋白質,蛋白質豆類或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都是非常優質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記得選擇無糖蛋白質豆類製品,例如無糖豆漿、無糖豆花等避免攝取進過多的熱量。4.魚類大多數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魚油,能抗發炎、減少肝臟發炎反應,還能降低肝臟脂肪的堆積,同時能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HDL,並降低三酸甘油酯和壞膽固醇LDL,對於預防脂肪肝有幫助。這樣吃:比起豬肉、牛肉或雞肉等肉類,魚類的肌肉纖維組織比較短,咀嚼之後較容易被分解,更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但常聽說魚的體內容易累積重金屬,吃下肚對健康不利;其實只要正確選擇例如鯖魚、秋刀魚、圓鱈、扁鱈等低重金屬汞安全來源的魚更安心,同時建議一週吃魚貝類兩次以上更佳。5.燕麥許多人發現自己的膽固醇超標,會把燕麥當成早餐來享用,的確,全穀類、高纖的燕麥,營養價值非常高,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對於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降低膽固醇和控制血糖都有幫助,還有助於提供長時間的飽足感,對於體重管理也有幫助。另外,燕麥中含有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 E,有助於對抗體內自由基,減緩氧化反應,進而幫助降低脂肪肝的風險。這樣吃:除了和許多人一樣,不管是用開水沖泡燕麥片,或是把燕麥片加入牛奶、豆漿或咖啡等飲品中都可以,就是用來取代麵包、饅頭、稀飯等傳統早餐;另外,也可以將燕麥加入白米一起煮,增加主食的纖維量,對於體重管理或降低脂肪肝都有助益。6.堅果堅果是富含健康脂肪的食材,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對於心臟健康相當有益處,而心臟健康與脂肪肝的發展有一定的相關性;堅果同時富含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E,有助於對抗體內的氧化反應,減緩細胞損傷的發生。這樣吃:堅果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腰果、核桃、杏仁果……等都很棒,每天建議量20公克,在運動後吃堅果還能達到輕鬆增肌、幫助修復的效果。7.薑黃薑黃素是抗氧化、對抗體內自由基的好幫手,不但能刺激血液循環,也有產熱的效果,還能幫助護肝,降低肝指數;也有研究指出,薑黃素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疾病。這樣吃:大小朋友都喜歡的咖哩飯、咖哩麵,就是攝取薑黃素最好的料理,或是近來很流行的薑黃粉,可以單獨灑在食材上或打進蔬果汁,就能輕鬆吃進營養。8.橄欖油別因為怕脂肪堆積就不吃油,其實只要攝取好油,像是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多,讓飽和脂肪酸減少,就能調整體內的體脂肪,因此選對好油,也能幫助體內的脂肪代謝。這樣吃:橄欖油直接作為烹調的主要用油,若要保留最多的橄欖油多酚營養,低溫或是輕烹調也是較好的方式。9.大蒜研究發現,多吃大蒜跟降低脂肪肝有關,大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硫化合物,有助於對抗體內自由基、減緩細胞損傷,進而有助減輕肝臟損傷,甚至能減少脂肪肝的形成。另外,大蒜中的蒜素可以提升免疫力,其中的硫化物還有殺菌、預防腫瘤增生、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這樣吃:烹煮大蒜之前,先將蒜頭的薄膜剝掉,與空氣稍微氧化一下,蒜素才可釋放出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熬煮太久,蒜素功能會減弱,建議除了在料理初期放入大蒜增加香氣,在食物起鍋前也放入大蒜能增加蒜素攝取,蒜頭雞湯、蒜片義大利麵,都是攝取蒜素的可口料理。10.黑木耳黑木耳是相當熱門的健康養生食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可說是腸道的清道夫,能幫助潤腸排便,預防減重時宿便的累積。其中的水溶性纖維質,有研究證明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而且因為黑木耳熱量很低,又能提供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很有幫助。這樣吃:可以自製黑木耳露(一把黑木耳對4倍的水,打成汁,若要甜味,可加入鳳梨或枸杞),既能增加飽足感,又有對排便有幫助,進而降低體內的脂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日本名店來台3/法式元素X魚介系湯頭 大阪「抱きしめ鯛」顛覆傳統拉麵印象
台灣的日式拉麵店幾乎到了遍地開花、無處不在的地步,而在大家熟知的豚骨、醬油、雞白湯等湯頭之外,以魚類、蝦、貝等海鮮熬湯的魚介系也逐漸受到饕客青睞。今年10月正式在台開幕的「抱きしめ鯛」,本店2018年便在大阪肥後橋開幕,至今除了於日本關東、關西拓點之外,也進軍菲律賓、美國、義大利等地拓展版圖。將品牌引進台灣的負責人Jess提到,抱きしめ鯛日本團隊本身經營以鯛魚、牡蠣、螃蟹等不同湯頭的拉麵專賣店,但台灣店集結各家之大成,雖以「鯛担湯麵」為主打,但也能吃到蝦湯沾麵等品項。特別的是,因為當初創立品牌的日本主廚曾待過米其林星級餐廳、具有14年法餐資歷,因此將法餐調味、食材元素濃縮進拉麵之中,造就出與傳統市場區隔的日法融合拉麵。常態品項之一「蝦沾麵」的蝦湯突顯出濃郁鮮蝦滋味,帶有口感的粗麵條亦可充分吸飽湯汁香氣。(380元,圖/趙文彬攝)外裹馬鈴薯絲的「金絲裹蝦」能感受到外層酥脆口感與馬鈴薯香氣,可搭配自製塔塔醬享用。(120元,圖/趙文彬攝)以首次入店必吃的「鯛担湯麵」為例,靈魂湯頭是將來自愛媛縣宇和島的真鯛經9小時慢火熬煮成濃縮高湯,再加入擔擔麵會添加的濃郁芝麻醬,以法式技法打發融合,使其口感溫潤細膩。麵中亮點可說是炒至焦糖化的「特製秘醬豬碎肉」,混合在魚湯中形成海陸雙饗的美味;「蝦沾麵」則以整隻蝦熬煮濃湯搭配富有嚼勁的粗麵條,品嘗時將麵條浸入熱蝦湯中,入口時可感受大海風味在口中迸發開來。由於日本品牌給予極大自由度,「抱きしめ鯛」台灣團隊亦可拋出創意、與日本料理長共同研發融入法式元素的菜品,因此自開幕以來每個月都推出限期一個月的麵食口味,例如「法式牛肝菌鮭魚拉麵」、「帕瑪森海老松露拉麵」,現在還即將推出牛排拉麵,一再打破對拉麵的各種想像。不過台灣負責人Jess也提到,每碗麵都不是刻意為了創新而創新,具有西餐、日本料理等背景的台灣團隊,在用料搭配上亦有講究,例如「帕瑪森海老松露拉麵」為了讓味覺平衡,特別以白松露取代容易搶戲的黑松露,上頭的海老天婦羅則不於蝦肉再做調味、保留食材原始鮮味,但於麵衣上加裹馬鈴薯細絲增添脆度與香氣,雖然此麵食僅推至12月中,但碗中的海老天婦羅將保留為特色小菜「金絲裹蝦」,在12月中下旬推出,喜歡的饕客屆時又可回味。「手工芝心可樂餅」趁熱拉開可體驗濃濃牽絲的樂趣,外型讓人聯想起義式炸飯球。(120元,圖/趙文彬攝)添入鯛魚高湯的「鯛魚炊飯」(前,70元)除了品嘗原味,亦可將米飯倒入拉麵湯中,體驗如義大利燴飯的吃法,後為近期推出的全新小菜「炙燒費塔奶酪櫛瓜」。(90元,圖/趙文彬攝)入店點餐使用投幣式點餐機,目前店內僅能以現金付款。(圖/趙文彬攝)說到小菜,店內亦持續推出有別於一般拉麵店的菜色,例如入冬新品就有起司控會喜愛的「手工芝心可樂餅」、「炙燒費塔奶酪櫛瓜」,前者在炸至金黃色的可樂餅中放入莫札瑞拉起司,一口咬下還有濃郁滑順的牽絲起司;後者則將富含水分的櫛瓜表面炙燒,放上帶有些許檸檬香氣的費塔起司,簡單卻富有層次。而日本品牌來台,或多或少都會「因地制宜」,Jess表示,像是日本店的「鯛担湯麵」使用的是生魚片,但考量台灣人口味改成鯛魚天婦羅;以及叉燒增量、因應食客敲碗推出加湯加麵的「大盛版」等。她認為從有熟客在兩個月內造訪10次看來,日法融合拉麵在台灣的市場仍充滿潛力。台灣店空間較一般拉麵店大,中央還有少見如咖啡廳共享桌的設計,每個座位桌上也都打上spot light,方便送上餐點時讓客人拍照。(圖/趙文彬攝)DATA電話:(02)2771-5921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08號營業時間:11:30~20:30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tanmen.tw
日本名店來台1/福岡米其林一星餐廳插旗台灣 「Ajimi割烹味美」展現高規格款待之心
風格多元、滋味百變的日式美食備受台灣饕客喜愛,無論是講究旬味與近距離觀察職人技藝的割烹、天婦羅,或是湯頭、配料各顯創意的拉麵店,都有為數不少的擁護者。當夜幕低垂,循燈光走進福岡米其林一星餐廳「Ajimi割烹味美」在台北的首間海外店,眼前展開以京都花見小路為靈感設計的石板路,身著和服的外場人員前來招呼時,你是否會恍惚以為自己正置身日本?深耕日本福岡至少25年的「Ajimi割烹味美」,主打已成高級日料代名詞的正統「割烹」,強調透過師傅的烹煮及調味技術,細膩呈現當令食材之美。客人除了可於設置13席的板前座位,近距離觀察生魚片的刀工處理、現煮壽喜燒等菜餚,亦可透過師傅或外場人員「說菜」,了解做法甚至背後創作的理念,也是總料理長河原畑豪二想在料理風味之外傳遞的「人情味」。「日日春捲揚」堆疊了3張薄可透光的腐皮,其中包覆的食材通常選擇油脂較多、肉質細緻的魚類,例如鰆魚、午仔魚等。(圖/楊澍攝)富含膠原蛋白的「楊貴妃鍋」以總料理長親自挑選的日本陶土砂鍋呈上,保溫效果極佳,據說其名源自楊貴妃特別喜愛這道料理而來。(圖/楊澍攝)從博多豚骨拉麵擷取靈感的「味美原創魚骨湯麵」,雖濃郁卻能將湯喝完的魚介湯頭讓許多客人記憶深刻,也是味美一直保留在套餐中的代表性菜色。(圖/楊澍攝)目前海外店板前由台灣料理長Eden負責,他曾與行政主廚張逸翔等人前往福岡本店進行3個月左右的研修,Eden提到,割烹重要的便是細緻地依時旬調整食材,就連擺盤都盡可能充滿季節感。例如拍攝當日端上的「季節生魚片」,便有呼應日本紅葉季的裝飾細節,並依據肥美與鮮度隨時調整當令漁獲食材;炸物部分為了增添質感與特殊性,也將原本的「什錦揚」改為「日日春捲揚」,並考量口感以被稱為「千張」的腐皮包裹富有油脂的鰆魚與蘋果絲酥炸,其中還以馬告調味帶出在地連結,醬汁則使用高湯煮柿子加上柿餅製成,在淡淡果香中凝聚季節風味。除了時令,也少不了原本福岡店具備的和風元素,例如在日本高級宴席會端出甲魚料理以示高規格的款待,在Ajimi割烹味美也可見加入甲魚、豬腳和魚翅的「楊貴妃鍋」,從前置處理到熬湯至少耗時8小時,還嚴選屏東養殖、風味相對乾淨的甲魚做為食材,入口口感與雞肉相仿,在福岡也是客人首次造訪時必會端上的鍋物;而於2014年榮獲米其林一星時,在米其林官方介紹特別帶到的摘星名物則是主食「味美原創魚骨湯麵」,福岡為人熟知的是味道濃郁的豚骨拉麵,然而總料理長河原畑豪二改以鯛魚等白身魚的魚頭、魚骨加上味噌與辛香料熬煮魚介湯頭,並搭配口感有彈性的素麵麵體,一口下去「魚」味十足、充滿驚喜。在客人面前現煮「和牛壽喜燒」之前,台灣料理長Eden會先展示熊本A5黑樺牛、海膽與頂級Royal Caviar Club魚子醬等食材。(圖/楊澍攝)「和牛壽喜燒」除了奢華堆疊和牛、海膽、魚子醬,考量台灣客人喜歡拍照與視覺效果,還特別於頂端點綴金箔。(圖/楊澍攝)味美福岡本店為保障熟客可以隨時訂位,自2014年獲得米其林一星後就宣告不參與米其林評鑑,但台灣饕客現在免出國即可品嘗。(圖/楊澍攝)壽喜燒亦是日本美食中備受喜愛的菜色,有別於很多壽喜燒醬汁偏重甜味,Ajimi割烹味美將甜味稍微降低、突出醬香,並在其中添入蒜頭,用以搭配具有極佳甜香與油花分布的熊本A5黑樺牛。有趣的是埋在肉片底部、透過低溫冷凍做成如同溫泉蛋口感的南投童子雞的蛋黃,用來呼應一般壽喜燒會將肉片蘸取蛋液的吃法,但讓顧客可以更優雅入口。台灣料理長Eden提到,除了總料理長每季會來台把關風味,期間若有菜色調整也會密切聯繫,「在傳統割烹料理框架下,我們不會為了吸睛或噱頭設計太過跳脫的菜色,但會希望適度使用優質的台灣食材。」他亦透露,目前考慮放進菜單中的除了原民常用的刺蔥,還有肉質細嫩、香氣淡雅但有油脂的陽明山鱒魚,希望透過日式技法傳遞本土食材之美。由於台灣店主理人Vivi是熱愛茶道與花藝的日本人,特別在中央設置日式茶室,規劃未來做為茶道與花藝課程、舞台展演空間,平時亦可做為4~6人包廂使用。(圖/楊澍攝)空間設計由日本知名建築師白崎裕親自操刀,並以圓形設計象徵「月圓人團圓」。(圖/楊澍攝)DATA電話:(02)2703-1881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52巷19弄5號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18:00~21:30,週日休網址:https://reurl.cc/268EGv備註:採全預約制的無菜單料理,每人低消一份套餐,套餐含甜點、手刷抹茶共12道,每套套餐5,800元+10%,目前至12月底板前座位已訂滿
全球44%河流下游水量「35年來都在下降」 科學家示警:飲用水將大幅減少
12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的項最新研究表明,遍布世界各地的近300萬條河流的下游有近一半 (44%)的水量,過去35年裡都在逐年下降,科學家示警,這可能對飲用水供應及洪災風險等各個面向,造成巨大影響。科學家結合衛星資料和電腦建模,繪製了過去35年裡全球河流的每日河流流量圖,他們發現世界上最大的下游河流中近一半(44%)的水量正在逐年下降。例如非洲第二大河流及世界上最深河流「剛果河」、亞洲第一長河和世界第三長河的「長江」,以及南美洲的「拉布拉他河」等河流的水量都大幅下降。然而,大多數位於山區的上游河流,情況卻有所不同,17%的河流顯示其流量正在增加。儘管研究沒有深入探討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但研究的主要作者、辛辛那提大學水文學教授Dongmei Feng表示,明顯的驅動因素是人類活動和化石燃料開採及使用所引發的氣候危機,這些氣候危機正在改變全球各地的降雨模式並加速融雪。研究的合著者、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Colin Gleason也表示,先前的研究往往只關注最大河流的水流,並且得出的結果僅限於特定時間點的特定地點。如今這項最新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使他們能夠「同時觀察所有地方」,雖然這可能還無法像其他研究那樣,提供局部河流的流量精確度,但「我們認為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準確的河流流量圖。」報告指出,下游河流水量的大幅減少,意味著可供人們飲用、澆灌農作物和維持牲畜的淡水正在減少。水流較慢也代表河流移動導致泥土和小岩石組成沉積物的現象正在變小,這將對下游產生巨大影響,因為沉積物對於形成河流三角洲至關重要,而三角洲則為陸地提供了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天然保護。與此同時,上游河流水量的增加,則是因為全球暖化導致許多山區加速融雪。更快的水流雖然可以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例如為魚類提供營養並幫助它們遷徙。但上游水量的增加也會帶來問題,因為更快的水流可能會對喜馬拉雅山等地區的水力發電計劃「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更多的沉積物會被輸送到下游,這可能會堵塞基礎設施。此外,它還可能加劇洪水災害,研究顯示,35年來上游小河流的洪災數量增加了42%。英國雷丁大學水文學教授Hannah Cloke雖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她表示,一些最致命的洪水並不一定發生在人們想像的下游大河流上,「相反,它們與上游甚至經常乾涸的河流相連,這些河流會突然充滿大量的水,並威脅人類、動物及建築物。」她也表補充,下一步是搞清楚這些河流流量之所以變化如此之快的確切原因了,這樣人類才能找出應對解方。
2025年開幕!台北嘉佩樂酒店5大餐廳亮點搶先看 瑰麗酒店進軍宮古島打造日本首個據點
2025年第一季無論是國內外都有新飯店即將開幕,也讓想度假或轉換城市氛圍的旅人有更多嘗鮮清單,像是坐落於台北市迷人林蔭大道敦化北路的台灣首家嘉佩樂酒店「台北嘉佩樂酒店」(Capella Taipei),便預計於2025年第一季揭幕。其設計靈感源自國際知名設計師André Fu對台北這座城市的深入探索與見解,以「當代雅居」為主題,希望將酒店塑造為一位品味非凡的旅者的宅邸,從細緻入微的內部裝飾到標誌性藝術元素,為賓客打造獨特的入住體驗。台北嘉佩樂酒店由知名設計師André Fu打造,其事務所的設計項目遍布亞洲與歐洲。(圖/台北嘉佩樂酒店提供)西餐廳以古典歐洲氛圍為靈感,展現出華麗與典雅兼具的空間美學。(示意圖,圖/台北嘉佩樂酒店提供)設計師André Fu創立的「André Fu Studio」是一家位於香港並享有國際聲譽的設計事務所,代表作包括普羅旺斯的Villa La Coste、香港的 Upper House 和St. Regis、倫敦的The Berkeley和Claridge’s Hotel 的特色套房等。André Fu將台北形容為「一座活力與詩意交織的城市」,他認為敦化北路的綠意環繞為台北嘉佩樂酒店提供了都市避世之地,與城市喧囂形成鮮明對比。希望透過新穎的設計視角,呈現台北文化的細節,並將對這座城市的珍貴記憶融入其中。例如提前曝光的五大餐飲空間,每一處都可見截然不同的風格詮釋與美學的交融,以「西餐廳」為例,André Fu以古典歐洲氛圍為靈感,透過璀璨的大吊燈、深酒紅的色調搭配壓紋皮革與絲絨材質,交織出戲劇性與宏偉氣息,牆面上的藝術收藏,則為餐廳增添個人品味與文化深度;面向敦化北路的「甜點坊」,則以大片玻璃窗引入林蔭大道的自然光線與綠意,搭配天花板與地板上的細緻圖案,營造出古典優雅的氛圍。同時,André Fu運用溫暖且帶有童趣的色調,為整體空間注入現代趣味,宛如一座高雅的都市咖啡館;緊鄰的「大廳酒吧」則以沙龍精神為靈感,營造如同私人客廳般的親密氛圍,並透過柔和的光線與溫馨的布局,創造出讓人感到放鬆且舒適的社交空間。中餐廳天花板以台灣紅瓦為靈感,是傳統文化與當代風尚的對話。(示意圖,圖/台北嘉佩樂酒店提供)「中餐廳」則在設計上重新演繹傳統中式建築的精髓,空間中以一幅8米寬的牡丹花手工鑲嵌圖案作為背景牆,為用餐氛圍注入優雅之美。而餐廳天花板的設計靈感則取材自台灣傳統紅瓦屋頂,傳遞出家庭聚餐的溫暖氣息;至於「日式餐廳」,則以「留白之美」為核心理念,長廊設計與障子窗框營造出詩意的小巷意境,也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當窗外景致被精心框住,也帶來沉浸式的靜謐體驗。同時巧妙運用光影變化,展現「侘寂」美學的不完美之美。宮古島瑰麗酒店坐落在沖繩的避世島嶼,可見未被開發的原始自然景觀。(圖/宮古島瑰麗酒店提供)另外在世界各地開設多間國際奢華酒店及度假村的「瑰麗酒店集團」,也預計於2025年3月1日在日本沖繩宮古島開設首個日本據點「宮古島瑰麗酒店」。宮古島瑰麗酒店位於宮古島北部的甘蔗田園間,除了能俯瞰大浦灣,還可直達海灘。酒店內規劃55間客房,每間客房都能坐擁壯觀的宮古島水域美景,空間由荷蘭知名建築設計師Piet Boon設計,秉承瑰麗的品牌理念,特別從當地歷史、景觀和文化中汲取靈感,採用了珊瑚石等沖繩本土材料,與象徵日本美學的侘寂理念融為一體。宮古島瑰麗酒店房型設計之一。(圖/宮古島瑰麗酒店提供)每間客房都享有海景。(圖/宮古島瑰麗酒店提供)酒店內共有四間餐廳和酒吧,提供日式料理和國際美饌,例如宮古和牛、新鮮捕獲的魚類等;另還設置傍海的無邊際泳池以及Asaya®水療中心,並設有6間理療室、瑜伽房和健身中心,其中水療中心除了提供瑰麗酒店經典護理項目,亦增添了採用沖繩傳統原料的健康體驗,例如以當地Paantu節日為靈感設計的泥敷面膜;還有專為婚禮和特殊場合打造、可俯瞰大海的私謐亭閣,「瑰麗探險家」俱樂部則是為親子客群帶來豐富體驗的空間,預期可為孩子們創造難忘的假日回憶;此外酒店致力於提供沉浸式及探索當地社區、歷史及自然的獨特體驗,包含與當地藝術家學習書法、在充滿活力的珊瑚礁群浮潛並與海龜同游。該酒店即日起開始接受預訂,並推出開幕優惠活動,凡預訂2025年3月31日至8月31日入住,房價除了包含每日雙人早餐,預訂別墅者可享20,000日圓消費抵扣,預訂獨棟豪宅享價值50,000日圓消費抵扣、可使用健身中心,以及提前入住和延遲退房等禮遇(須視客房實際情況而定)。
清理廢棄5個月魚類發酵缸 5工人吸入毒氣慘死水箱
泰國北部碧差汶府Lom Sak區一名工廠老闆於日前安排工人清理已停用5個月的魚類發酵缸,之後便突然失去了聯繫,當天5名工人在清理魚類發酵缸時,因吸入缸中累積的有毒氣體而身亡,其中一名受害者還是老闆的女婿,也是工廠的經理。綜合外媒報導,當地警方於9日下午5點左右獲報,巡邏員警迅速趕到現場,發現了工廠水箱中有5具男子屍體。該案是由1名66歲的工廠老闆朋友所報案,經確認後死者分別為69歲的Lam、68歲的Lad、50歲的Jakkrit Senanut、Hia Wan和30歲的Suparerk Chatchuea,其中一名男子是老闆的女婿,也是工廠的經理,剩下皆為工廠工人初步調查顯示,廠主曾指示工人清理已停用5個月的魚類發酵缸,之後便與他們失去了聯繫。警方表示,受害者屍體上沒有發現遭襲擊的痕跡,初步研判他們可能吸入了有毒氣體,並因缺氧而死亡。據報導指出,這家工廠已經營業約20年,且每年都會更新許可證,警方目前正在調查該案,法醫也將對屍體進行檢查以確定死因。
他釣到「編碼魚」憂不能吃…網友笑出來:是誰的畢業論文! 來源找到了
不少人的興趣是釣魚,除了接觸大自然有助放鬆身心外,與魚群拚搏的征服快感,更是讓人欲罷不能,大陸浙江省就有一名男網友分享,近日他去釣魚時,竟捕獲一條「掛名牌」的黑鯛,讓他疑惑這尾魚是否能食用。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笑回「你把別人的論文釣上來了!」大陸一名男網友在社群平台以「釣到一條有編碼的魚」為題發文,透露自己近日前往浙江省台州市外海的大陳島享受釣魚樂,沒想到他將一尾黑鯛魚釣上岸後,才驚覺這條魚有故事。從男網友曬出的照片中可見,被釣上來的黑鯛魚,背鰭處掛著一個粉紅色的標籤,上面還寫著編號「浙海研C50」,讓他當場看傻眼,疑惑問道「這魚能吃嗎?」PO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熱議,直呼「這魚還有代號!」、「這是什麼情況」、「真的從來沒有看過魚身上有編碼呢,真是長見識了」、「是不是應該放生啊。」不過也有人打趣表示,這條魚應該是從研究室被放出來的,「看來,某個浙江海洋大學學生的畢業論文及研究沒了」、「曾經我有同學種了木瓜樹用於科研,被人一夜間全摘了,他坐在木瓜樹下大哭。」對此,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工作人員回應,這尾魚是他們「增殖放流」時所投放的魚苗,為的就是了解魚類的生長情況、回捕數量等,呼籲民眾若有捕撈到,可以透過標籤上的電話與他們聯繫,並妥善保存魚體,後續將派工作人員上門回收編碼魚,為了不讓捕撈者吃虧,也會給予獎勵。
海洋生物也追隨時尚?民眾目擊「虎鯨戴死鮭魚帽」 專家:時隔37年重新流行
美國華盛頓州西南部一處海灣,有人日前意外發現,一隻虎鯨的頭上戴著「奇怪的頭飾」,仔細一看,牠的頭上正頂著「死掉的鮭魚」,這讓捕捉到畫面的攝影師、研究人員都感到十分震驚。據悉,上一次有人觀測到「虎鯨戴鮭魚帽」,已經是37年前。根據外媒《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事情發生在今年10月25日,人們在華盛頓州西南部普吉特海灣(Puget Sound),發現了戴著「鮭魚帽」的虎鯨。從相關照片顯示,這隻虎鯨將頭浮出水面,並把死掉的鮭魚頂在牠靠近氣孔的位置。對此,非營利組織「野生虎鯨」(Wild Orca)的科學與研究主任黛博拉(Deborah Giles)表示,時間追溯到1980年代,有人在普吉特海灣發現,一隻雌虎鯨的頭頂掛著死掉的鮭魚,「這種風潮像野火一樣在虎鯨群中蔓延開來」。黛博拉說,在那隻雌虎鯨戴上「鮭魚帽」後,在接下來的5至6周內,牠的親友及另外2個虎鯨群都開始紛紛效仿,「就像今年的蝴蝶結時尚一樣,這股風潮來得快去得也快」。研究人員也推測,根據虎鯨的相關目擊報告,由於河口系統中魚類數量過剩,「死鮭魚帽」時尚可能在虎鯨圈中「捲土重來」。動物福利研究所的內奧米(Naomi Rose)則指出,追隨潮流是虎鯨的天性,尤其是對年幼的虎鯨來說,「除了讓自己開心之外,毫無目的地做某件事,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愛吃生魚片小心!50歲女胃不舒服 醫檢查驚見5公分寄生蟲
熱愛生魚片的民眾要多加小心!近日一名年約50歲的女性在進行健康檢查時,醫師竟在她的胃內發現一條活生生的「海獸胃線蟲」寄生蟲,並已導致胃壁紅腫發炎。醫師也提醒,生魚片若未經適當冷凍處理,可能暗藏寄生蟲,民眾應格外留意食用安全。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分享,該患者數月來胃部時常不適,雖然症狀輕微且未影響食慾,但仍前往檢查。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醫師發現胃壁上有一條可疑的線狀物,仔細觀察後竟發現「那條線會動」。經夾取後確認,這條長約5公分的寄生蟲正是海獸胃線蟲,已造成患者胃壁紅腫發炎,所幸及時移除。林相宏解釋,海獸胃線蟲的蟲卵寄生在海洋甲殼類如蝦、蟹中,當受感染甲殼類被魚類吞食後,幼蟲會寄生在魚體內。若這些魚被捕撈製成生魚片食用,幼蟲可能感染人類。海獸胃線蟲會附著在胃壁上,引發噁心、嘔吐、腹瀉、大便帶血或過敏等症狀,通常在感染後48小時內出現,病程可持續數天至數月。林相宏說明,該寄生蟲的幼蟲無法在人體內長成成蟲或產卵,對人體的威脅不高,治療方法以胃鏡夾取移除為主,目前並無有效的除蟲藥物。林相宏也提醒,高風險魚類包括鮭魚、鯖魚、秋刀魚、竹莢魚、鰹魚、沙丁魚與魷魚等。不過他也指出,台灣確診案例相對稀少,民眾無須過度恐慌。事實上,衛福部曾指出,海獸胃線蟲為可能存在於魚類或烏賊之寄生蟲,若攝食入受感染之魚類,蟲體會侵犯胃壁或小腸壁,出現腹痛、腹瀉、食欲不振、輕微發燒、糞便含血或黏液等症狀。不過海獸胃線蟲症是一種自癒性疾病,病灶大多可在2至3週後自行消失,少部分會持續數月或數年。如以內視鏡檢查發現蟲體或感染病灶,可以內視鏡將之移除,或以手術方式切除。衛福部也提到,目前臨床上並無經證實較有效之除蟲藥物,食用前充分加熱煮熟食物是最好的預防方法。因冷凍處理可殺死蟲體,故提供生鮮魚產品之業者,須落實食材管理,如海鮮產品應先以-35°C以下低溫冷凍15小時以上,或-20°C冷凍7天以上,降低寄生蟲感染的風險,維護消費者健康。食藥署建議民眾,儘量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之海鮮產品;調理產品時手部要清潔、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並避免交叉污染。
哈佛研究證實5類食物「抗發炎」 台大醫:降低疾病風險
現代醫學證實,慢性發炎是多種疾病的根源,與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等重大疾病息息相關。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近日就在健康節目中指出,哈佛大學進行的一項長達20年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有5種超級食物能有效降低發炎反應,其中番茄榮登第一名,建議民眾應多攝取這些抗發炎食物,維護健康。李建璋在健康節目中表示,這項哈佛大學的研究以10多萬名護理師為對象,參與者需定期寄送血液樣本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體內發炎物質的增加會顯著提高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風險。研究還發現,透過飲食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發炎的影響,以下5種食物被證實具備顯著的抗發炎效果:番茄無論是大番茄還是小番茄,都富含茄紅素,具有極佳的抗氧化及抗發炎效果。番茄既可當水果食用,也能入菜,營養價值高。李建璋強調:「大家應該多吃番茄,對健康非常有幫助。」莓果類包括草莓、藍莓等,莓果類食物不僅美味,更富含抗氧化成分,能有效抑制體內發炎。綠色蔬菜建議每餐至少攝取半盤綠色蔬菜。這類蔬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與微量元素,例如鉀、鎂、鐵及多種維生素。葉綠素含量越高,抗氧化及抗發炎效果越佳。堅果花生除外,大多數堅果都對健康有益,包含核桃、杏仁等,能補充人體必需脂肪酸,並具有抗發炎作用。魚類鮭魚、鯖魚、秋刀魚等深海魚富含Omega-3脂肪酸,能顯著降低發炎反應,對心血管健康尤為重要。李建璋提醒,現代人常因飲食不當、壓力大等因素,導致慢性發炎問題加劇,進而提高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他建議,透過多攝取上述抗發炎食物,搭配健康的生活習慣,能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改善整體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