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喙
」黑尾鷗來台過冬!脖子慘套橡皮圈顯海廢問題嚴重 農業局:將進行救援
近日,大批來台過冬的黑尾鷗現身高雄市汕尾漁港,眼尖鳥友發現,其中有隻黑尾鷗脖子上套著黑色橡皮圈,雖對其飛行與覓食不成影響,但也突顯了海洋廢棄物問題對生物的影響。見此狀,農業局會同海保署進一步對黑尾鷗進行救援行動,同時高雄市府也將加強淨灘活動,維護海洋環境,以避免類似海洋廢棄物問題加劇。黑尾鷗屬於東亞海岸線的一種海鷗,冬天時會飛往臺灣和中國東南部過冬,身長大概45公分,翼展大概126至128公分,其最大的特色是鳥喙末端有黑紅色的斑點,並且有著全黑的翼尖,尾毛為黑色。然而,黑尾鷗脖套橡皮圈的事件不只發生過一次,過去就曾在台東富岡漁港與澎湖西嶼二崁,發現過同樣類似的情形。雖然同樣是黑尾鷗,但卻難以判斷是否為同一隻。鳥友見黑尾鷗脖套黑色橡皮圈,且其同伴嘴中也叼著圍籬網碎片,突顯海洋廢棄物問題的嚴重性,隨即通報農業局進行救援。農業局表示,脖套黑色橡皮圈的黑尾鷗,目前看起來仍十分健康且活力正常,橡皮圈對牠的飛行及覓食能力似乎沒有太大影響。在營救方面,農業局則表示,由於黑尾鷗警覺性相當高,只要人類靠近就會飛走,加上無法以吹箭麻醉等方式捕捉,因此就算已與海保署合作三度救援,但營救工作仍有難度,將持續觀察是否有救援機會。台灣野鳥保育協會理事黃蜀婷對農業局和海保署的積極救援表示十分感謝,並呼籲民眾持續關注黑尾鷗的狀況。她強調一旦發現黑尾鷗體力不支,應立即通報農業局進行救援,並表示願意在任何機會下進行救援工作。另外,她也提到現在正值候鳥來台的季節,加上海洋廢棄物問題的嚴重性,她呼籲市府重視棲息環境,加強淨灘減少垃圾,並希望民眾共同努力維護環境,避免不應該出現在候鳥身上的垃圾再次出現。橡皮圈與圍籬網碎片等廢棄物出現在黑尾鷗身上。(圖/取自臉書社團 拍鳥俱樂部鳥友-許茂松攝)
暴龍愛挑嘴? 幼龍化石顯示只吃獵物腿部「重質不重量」
電影侏儸紀公園中的暴龍被形塑成兇殘食肉巨獸,然而古生物學家在一個罕見幼年暴龍化石的胸腔發現牠生前最後一餐,研究顯示暴龍會挑食,吃完獵物好吃部位後就不碰剩餘部位,與電影中的形象有別。紐約蘇富比拍賣會2022年展出一具蛇髮女妖龍骨架,這是第一件在拍賣會上出售的恐龍骨架。(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華爾街日報》引述了刊於《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文章,科學家發現這頭大約在7500萬年前,長約4公尺、重約336公斤的幼年蛇髮女妖龍(Gorgosauruslibratus),吃下一隻約9公斤重的似鳥類恐龍,研判這隻屬於獸腳亞目暴龍科的巨獸在追上獵物後咬斷對方的腿,然後直接將斷腿吞下。據加拿大卡加立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古生物學副教授澤倫尼斯基(Darla Zelenitsky)表示,蛇髮女妖龍奔行可達時速48公里,過去就在現今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森林追逐靈活獵物。這頭幼年蛇髮女妖龍2009年在亞伯達被發現時,研究人員並未發現到牠胃裡「藏有驚喜」,直到化石隔年被帶到皇家提雷爾古生物博物館的實驗室時,研究人員在牠的胸腔裡發現腿骨與腳趾骨,從位置與尺寸研判都不屬於這隻幼年蛇髮女妖龍所有。暴龍化石發現生前最後一餐顯示挑食「重質不重量」。(圖/翻攝自推特)研究團隊透過與白堊紀晚期生活在同一地區其他恐龍的化石標本比對後,確認幼年蛇髮女妖龍胸腔內的腿骨是被牠吃下的捷足龍屬獵物所有,進一步研究還發現,這頭幼年蛇髮女妖龍胃裡的大腿是來自兩隻不同捷足龍屬獵物。所謂的捷足龍屬(Citipes),意為「敏捷的足」是種火雞大小、擁有長頸、羽毛及鳥喙的恐龍。根據澤倫尼斯基表示,「我們沒在腿骨上看到齒痕,看來這些腿是被整個吞入,而且這隻幼年蛇髮女妖龍就只吃腿,沒吃獵物其他部位」,科學家認為,這顯示這頭掠食者「重質不重量」,喜歡肉質較佳的大腿,不過目前還難以斷定是否幼年蛇髮女妖龍刻意只吃腿,以及獨力獵殺兩隻獵物抑或有另一頭同齡的蛇髮女妖龍吞了另一半的腿,甚至也有可能只是發現獵物殘骸僅剩腿部而索性吞下。這項發現證實研究人員長期以來的假設,也就是幼年暴龍用利齒撕開小型獵物的肉,而成年暴龍具有咬碎骨頭的咀嚼能力後,則以巨型草食動物為目標,之前也有相關研究顯示,隨著暴龍的身體、下顎和牙齒在一生中不斷生長和變化,牠們的飲食和狩獵策略也會不斷改變。這回的蛇髮女妖龍再次證明這項觀點,代表大小暴龍間不會爭搶獵物,從而終其一生都能主宰當時食物鏈體系。研究人員在幼年蛇髮女妖龍的胸腔裡發現腿骨與腳趾骨,從位置與尺寸研判都不屬於這隻幼年蛇髮女妖龍所有。(圖取自科學先端網頁science.org)
11年重要地標消失!台北車站「鳥人」突被撤 民眾哀號:要迷路了
常在台北車站搭捷運,或常逛北車地下街的人,相信對M1出口旁的「鳥人」裝置藝術印象深刻,更成了有趣地標,引來不少日本觀光客朝聖拍照,自201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長達11年,不過有民眾今(13日)發現,該裝置藝術不見了,令許多網友感到可惜。據悉,該裝置藝術「夢遊」(Daydream),又稱「鳥人愛維斯」(Aves),由藝術家何采柔和郭文泰共同創作,材質為玻璃纖維、不鏽鋼、氟碳烤漆。造型為巨大鳥頭、長鳥喙、藍色大眼,搭配纖細的人體模型,右手拿一枝鉛筆,有水流會自動從鳥頭流下。「鳥人」裝置藝術被許多人視為認路的標誌。(圖/翻攝自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臉書)殊不知,「鳥人」裝置在今天無預警消失,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當代美術館方的人員進行拆除,原因是長期展出,期間也暫時撤除維護了好幾次,這次撤掉後就不會再展出。捷運公司也證實,因契約屆期,文化基金會撤展,目前暫時不會有新藝術品。消息曝光後,在臉書引發網友討論,「著名地標消失」、「一堆人之後要迷路了」、「迷路中看到它會有安心感欸!」、「我心中的北車象徵!」、「完蛋了,本來就已經會迷路了,這下連儲存點都消失了」、「鳥人是每次在北車迷路時唯一的曙光欸」。
丹頂鶴打架斷喙 專家打造「鈦合金鳥喙」助重獲新生
隨著科技日漸發達,受惠的不僅限於人類,就連動物也受益頗多。中國一間動物園中的丹頂鶴,因和同伴打架弄斷了上喙無法進食;所幸在工作人員的幫忙下,原本面臨死亡的丹頂鶴被裝上了由鈦合金打造的3D鳥喙,讓牠得以重獲新生。丹頂鶴因為打架斷喙。(圖/翻攝自網易)根據大陸媒體報導,一隻動物園飼養的丹頂鶴,在2016年時因為和同伴打架,導致上喙幾乎完全斷裂,加上細菌感染使得上喙壞死,工作人員不得不將牠的上喙截斷。由於鳥喙相當於人類的嘴巴和手,丹頂鶴的鳥喙被摘除後,便無法自主覓食、飲水和梳理羽毛,將可能面臨死亡的嚴重後果;因此,園方請到專家前來討論會診之後,決定為這隻受傷的丹頂鶴打造專屬的3D鳥喙。因丹頂鶴體型較大,為了保持飛行,其骨骼和鳥喙重量較輕,無法使用較重的材料製作鳥喙。加上丹頂鶴的鳥喙又長又細,但鳥喙根部無法承擔較大的重量,所以材質的選擇上變得相對嚴謹。此外,考慮到丹頂鶴喜歡在沼澤中覓食,鳥喙長時間接觸淡水環境,易腐蝕、生鏽的材料便先行排除。而丹頂鶴的生命年限較長,為了不需頻繁更換鳥喙,專家選擇可供長期使用的材質便是鈦合金。丹頂鶴因為打架斷喙,專家特別打造「鈦合金鳥喙」助其重獲新生。(圖/翻攝自網易)為了製作相匹配的鳥喙,工作人員專門為這隻丹頂鶴量身設計了多個鳥喙,並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來後,再從中選擇最適合的鳥喙進行配戴。據悉,該隻丹頂鶴對於新的鳥喙適應相當良好。
神祕訪客!高樓窗外飛來「大嘴鳥」狂敲玻璃 內行曝驚人身價
「大嘴鳥」又稱為巨嘴鳥,擁有非常醒目亮眼的鳥喙,通常出現在動物園內供人觀賞,近年來也有不少人當成寵物飼養在家。日前有民眾在高樓窗外發現一隻大嘴鳥,這罕見的訪客突然現身在台北市,讓屋主感到又驚又喜,有知情網友也透露了牠的不凡身價。屋主近日在臉書社團「住內湖&大直真好社團」發文指出,6日下午突然看見窗外出現一隻大嘴鳥,牠好奇地用長長的鳥喙敲擊窗戶,看起來相當親人,不過這舉動卻嚇壞了家中飼養的藍貓,瞪大雙眼直盯著窗外,而大嘴鳥停留了短短30分鐘,吃些白米後就飛走了。從大嘴鳥的腳環來看,應該是有人飼養,網友們紛紛集氣,希望牠能趕緊回到主人身邊,也有知情人士透露,這1隻身價不斐,可能上看16萬元,在留言區掀起一陣轟動;隨後,飼主也在該社團留言表示,回到家時發現大嘴鳥停留在隔壁棟,經過呼喚後,目前已安全返家。
台灣從未正式記錄!迷鳥灰伯勞現蹤 誘拍歪風再起惹議
台南市北門區八掌溪河口,日前有鳥友發現1隻灰白色伯勞鳥,經台南野鳥學會鑑定後,竟是台灣從未正式記錄過的迷鳥「灰伯勞」(Great Grey Shrike),疑似偏離飛行4000公里「迷航」至台灣,讓鳥友相當驚喜。不過,消息曝光之後,近日傳出大批攝影迷聚集,有人甚至故意擺設樹枝、麵包蟲「誘拍」,讓保育人士相當無奈。台南鳥會指出,這隻灰伯勞體長約25公分,比台灣常見的楔尾伯勞短了約5公分,體型明顯較小,且次級飛羽沒有明顯白斑,可與楔尾伯勞區別。台南鳥會推測,灰伯勞原應從中亞地區飛到印度過冬,但不知何種原因,迷路往東偏離4000公里來到台灣。台南鳥會補充,可能是因為牠為第一年出生的幼鳥,才迷路飛到原本分布以外的地方。偏離航道4000公里來台罕見的灰伯勞現蹤北門區,自上周起,鳥友紛紛帶著相機前往朝聖,近日卻有鳥友反映,有不少人將樹枝架在馬路堤防旁,並沿途撒下麵包蟲,以吸引「灰伯勞」上前捕食,並趁機按下快門拍照,疑有誘拍行為,引發網路上正反聲浪。有鳥友認為,對於某些特殊鳥種,在專家、管理單位的指導下,有限度地餵食,並無大礙;但保育人士持相反意見,餵食容易驚擾鳥類,再加上麵包蟲並非生態中常見的生物,最後恐導致鳥類非常親近人類、甚至造成搶食。專家憂恐使野鳥太親人台南野鳥學會總幹事林岱瑢就說,像是寵物飼養、受傷鳥類救援時,的確可用麵包蟲餵食,但由於麵包蟲並無營養價值,多半會添加營養劑,維持鳥類生命,但在野外時,卻無法提供營養劑給野鳥,灰伯勞主要食用彈塗魚、螃蟹,北門區一帶食物來源豐富,並不需鳥友餵食就能生存。日前有鳥友上傳照片,拍攝到灰伯勞鳥喙疑似吃到魚線,且身體狀況看似不佳,台南鳥會表示,會持續追蹤,也呼籲大家共同守護這位難得的「嬌」客。
公園野餐遭鳥攻擊 男角膜受損「眼球遭戳傷」血流滿面
動物在繁殖季節往往會變得較以往有攻擊性,即使是平日看似溫馴的小動物也不例外。澳洲一名68歲男子格林德曼(James Glindemann)13日在一間購物中心附近的公園吃午餐時,突然遭到一隻喜鵲攻擊他的眼睛,導致視力受損、血流滿面,格林德曼急忙通報救護車送往醫院治療。男子在公園遭喜鵲啄傷眼睛,視力受損。(圖/翻攝自TheNewDailyAu Twitter)根據《新日報》報導,格林德曼表示,事發當時自己正在公園的長椅上享用午餐,此時突然飛來一隻喜鵲盯著自己看,接著喜鵲突然飛撲衝向他的左眼,使他受到驚嚇但仍未放下手中的食物離開,接著喜鵲又再度用鳥喙攻擊格林德曼的右眼,讓他當場噴血。格林德曼此時趕緊起身離開現場,想要走回停車場開車去醫院治療,但因角膜受損使視線模糊,讓他幾乎看不到眼前的東西,「有血流出來遮住了我的視線,我在幾乎看不到東西的情況下,艱難的找到自己的車,打電話給救護車。」救護人員到場後,因格林德曼眼睛的傷勢過於嚴重,將他轉院至維多利亞皇家眼耳醫院(Royal VictorianEye and Ear Hospital),接受大約2個小時的角膜修復手術。院方人員表示,醫院每年一到繁殖季節,就大約會有60名患者因受到鳥類攻擊前來求診,「傷害範圍很廣,從眼睛表面的刮傷到視力嚴重受損的情況都有,鳥類的爪子實際上可能會對人的眼睛造成相當大的傷害。」政府相關單位也表示,每年的冬末到春季是鳥類的繁殖季節,這時期的公鳥常會為了保衛領土和幼鳥而攻擊經過的行人和其他動物,建議民眾外出時,針對這些鳥類出沒的地點,多加注意自身安全。
大黑背鷗1分鐘內吞食活野兔 網驚:感覺會腸阻塞...
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發布一段影片,內容是一隻正在覓食的海鷗一口氣生吞野兔,整個吞食過程不到1分鐘。網友看了後紛紛留言,「吃完這餐牠還飛得起來嗎?」、「為什麼要吃兔兔?」臉書專頁「明日科學」9月30日分享一段大黑背鷗(Great black-backed gull)生吞野兔的影片。影片中,一隻大黑背鷗和同伴發現數個兔子洞,只見牠伸頭以鳥喙將一隻灰色野兔從地洞裡叼出來,接著就仰頭抖動身體,在1分鐘內嘴巴連續開闔,就吞掉整隻野兔。野兔毫無任何反擊逃脫的機會,就成了大黑背鷗的盤中飧。大黑背鷗不到1分鐘就完食野兔。(圖/翻攝自臉書《明日科學》)網友看到影片後驚訝不已,因為海鷗吃兔子簡直超乎想像,「牠就直接吞掉一整隻兔子,真是難以置信」、「食量驚人,兔兔很可憐!」、「牠飛的起來嗎...」、「感覺會腸阻塞...」、「兔兔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吃兔兔?」大黑背鷗展翼可達170公分,身長也有80公分左右。海鷗獵捕野兔時都會先攻擊頭部,等到動物無法反擊,就會一口吞下。而根據《國家地理頻道雜誌》報導,一項新研究指出,大黑背鷗為了生存,會吃新生開普軟毛海豹的眼球,這是以前在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行為。由於瞎眼的海豹無法尋求其他海豹的幫助,而且更容易任由他者攻擊,所以海鷗發現除去海豹的眼球是飽餐一頓的有效途徑。
橋上遇「巨鳥悠哉擋路」 騎士全愣住:從哪飛來的?
騎車或開車在路上,遇到一隻「巨鳥」擋道,應該會讓許多人嚇一跳。中國廣東省近日有機車騎士過橋時,發現路邊竟出現1隻體型龐大的白色巨鳥,引起民眾熱烈討論。根據陸媒《沸點視頻》報導,中國廣東省江門市的江門大橋上,近日有一群機車騎士因為1位「不速之客」,紛紛停下車圍觀。只見照片中,一隻有著雪白毛色、神似鵜鶘的白色巨鳥,站起身來比一般機車的龍頭還高,加上長長的鳥喙,存在感十足,週遭的機車騎士無不停下車圍觀讚嘆,不少人也拿出手機錄影,有人質疑「這鳥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橋上的民眾搶拍鵜鶘身影。(圖/翻攝自《沸點視頻》)這隻巨鳥起初在外側車道邊走來走去,感受橋墩上的美麗風景,一邊看著滿臉問號的人類,沒多久便展開翅膀朝河面方向飛離,橋面上的交通也才順利恢復正常。網友看到畫面後留言回應「人家只是來看風景的」、「動物園跑出來的?」、「是不是飛累了」、「牠看了一圈,發現附近的都是人類太大隻,可能吞不下去,所以飛走了」。
母潛鳥為母則強保護幼鳥 力抗白頭海鵰「嘴插心臟」殺死對方
北美洲有一種猛禽名為白頭海鵰,通常普通潛鳥(又稱北方大潛鳥)打不過牠們。然而日前緬因州一隻母的普通潛鳥似乎是為母則強,為了保護幼鳥,竟強大到一嘴刺進白頭海鵰的心臟,導致這隻白頭海鵰當場死亡。根據《BBC》報導,緬因州內陸漁業與野生動物局(Maine Department of Inland Fisheries & Wildlife)官網資訊顯示,園區人員發現一隻成年白頭海鵰的屍體飄在湖面上,一旁還有一隻普通潛鳥幼鳥的屍體,將這2具鳥屍送到威斯康辛州麥迪遜的國家野生動物健康中心檢驗牠們的死因,竟有驚人的發現。普通潛鳥通常不是白頭海鵰的對手。(圖/翻攝自Maine Department of Inland Fisheries & Wildlife官網)原來這隻白頭海鵰是被普通潛鳥成鳥的鳥喙刺進心臟致死,潛鳥幼鳥屍體上也有明顯爪痕,所以動物學家判定,應該是母的普通潛鳥為了保護孩子,才會攻擊這隻白頭海鵰。研究這次事件的生物學專家德奧里亞(Danielle D'Auria)表示,這是首次發現潛鳥能殺死白頭海鵰的案例,「實在太少見,有誰想得到普通潛鳥能抵抗一直以來壓制牠們的強大掠食者?」
辦公室玻璃擦太乾淨 老鷹撞擊慘留80公分鮮明「鷹記」
南投縣埔里鎮一處辦公室,因為工人把玻璃擦得太乾淨,有民眾發現玻璃上竟留下超清晰鳥類撞擊後兩翼留下的痕跡,寬度約80公分,應是大型的老鷹,連翅膀羽毛紋路及鳥喙也一清二楚,不難想像撞擊力道之大,幸好現場沒有鳥屍,工作人員也打趣說「希望牠沒有腦震盪,還能在天空自由飛翔。」埔里鎮張姓民眾表示,辦公室2樓玻璃的「鷹記」,應該是被一隻老鷹高速撞上,竟留下一個寬約80公分的印記,包括翅膀羽毛紋路、鳥喙均清晰可見,可見撞擊力道之大,還好現場附近沒有鳥類的屍體,應該未遭「窗殺」,也希望牠身體無恙。愛鳥人士則認為建築的透明玻璃加上光線與物體的折射、反射,可能導致鳥類的視覺混淆而一頭撞上,輕則稍微暈了頭,重則可能頸椎骨折當場死亡。為避免鳥類自撞意外,目前道路的透明隔音牆會做處理,例如國道6號的隔音牆即貼上猛禽類的貼紙,讓其他小鳥誤以為此處有天敵,不敢靠近而飛遠,不致一頭撞上。至於一般辦公、居家處所可加裝百葉窗、改用霧面材質,降低玻璃鏡像反射,或是窗外懸掛會飄動或轉動的裝飾品,晚上則關閉不需要的燈,或是將窗簾拉上,一個貼心小動作即可保鳥類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