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意麵
」 意麵 楠叔 范張碧 楠嬸 范楠什麼「意」思?陸生來台點意麵以為是義大利麵 端上桌驚覺誤會大了
旅遊時,看到當地的生活用語後,有時可能會不小心會錯意。有名大陸女學生於日前來台當交換生時,和朋友一起去小吃攤,體驗台灣美食,當她看到菜單上的「意麵」時,當下以為是義大利麵,而後端上桌後才驚覺自己誤會大了,相當驚喜,她也將這有趣的經歷分享至小紅書,意外掀起兩岸網友熱烈討論。原PO在小紅書發文指出,她於近日和朋友一起去小吃攤,在看到菜單上的「意麵」時,感到很新鮮,因多年習慣,她以為是「義大利麵」的簡稱,但當餐點上桌後,才發現原來是台南的傳統意麵,不過事後她也大讚意麵的口感及滋味。此文一出,便引起兩岸網友熱烈討論,有許多台灣網友在留言區解惑,「超級不一樣,台灣通常不會把義大利麵簡稱為意麵耶!意麵就是意麵,最有名的是台南鹽水意麵,同樣的調料也能換成米粉、陽春麵、細麵」、「台灣都寫義麵或pasta,不會寫意麵」。也有大陸網友紛紛分享自己的類似經驗,「我第一次點的時候也以為是義大利麵,上來後發現比義大利麵好吃」、「每次和朋友口頭上說意麵,總有歧義」,另外還有人說台灣的「意麵」很像是「伊麵」。至於「意麵」的由來為何,據鹽水區公所說法,是師傅在擀麵時必須出力,隨之發出噫的聲音,因而稱之為意麵,另一說則是意麵源自伊麵,讀音相似,轉音變成意麵,但事實上不論麵體外觀、烹調方式,兩者都相去甚遠。
玩家帶路/台南鹽水 古意遊
沒有鑼鼓喧天的蜂炮與陣仗,才能瞧見的台南鹽水淡雅之姿,從斑駁屋瓦、建築史蹟緩緩蔓延,在日常時光走訪鹽水小鎮,去探尋另一種迷人風貌吧!人稱「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四月津」指的便是台南鹽水。現代人只將鹽水和蜂炮劃上等號,卻不知道這是小鎮風光過的證明。清代時為驅趕瘟疫,家家戶戶大手筆放起鞭炮,遶境至天明的習俗延續保留;而通商大船駛入月津港(舊鹽水港),沿著港灣而建的大戶人家,與店舖商號林立著的鹽水第一街「橋南老街」卻已沒落。特色教堂 中西式合璧昔日船隻停泊月津港口的舊址,現今為「鹽水大眾廟」前西側,沿著西門路往東漫步,首站是錯過可惜的「鹽水天主聖神堂」。當年的神父為了傳教而突破傳統,將東方文化揉入西洋文化中,像是大剌剌地立著十字架的教堂,卻採用中國風建築,外觀極似寺廟;壁畫上「最後的晚餐」,不是「達文西版本」,而是「東方臉孔」吃著包子饅頭的模樣;走到前方,還能看見一個大香爐,供信眾拿香祭拜,「中西合璧」的奇觀,至今仍吸引不少人來一探究竟。壁畫上「最後的晚餐」裡的主角是東方臉孔,拿著筷子吃著包子饅頭,以爵飲酒。(圖/宋岱融攝)走進天主聖神堂對面的「王爺巷」,往左彎可見到「八角樓」,這座豪宅大院由經營糖商致富的葉家所建,以求航運平順的「壓艙石」(花崗石)為建材,福州杉作梁柱,石灰磚條為門前台階,搭建出少見的氣派樓閣宅第,不僅因特殊的八角形屋頂而得名,同時也見證鹽水的繁華時期。走進「八角樓」後方的連成巷,可造訪以古月津八景之「赤兔望月」為靈感的裝置藝術。(圖/宋岱融攝)繞回王爺巷,再到鹽水第一街「橋南老街」,雖然嘈雜聲早已消散,但首間打鐵舖「泉利」的老匠人李一男守著木造街屋,拾起鐵器,演示舊式工法的傳統手藝,激起響亮的敲打聲,吸引旅人們注意,彷彿將時光拉回百年前,人聲鼎沸的那天。 「泉利鐵舖」的老匠人李一男訴說老店歷史,也常吸引遊客前來造訪合影。(圖/宋岱融攝)步行十分鐘的「永成戲院」,前身為日治時期黃直經營的「永成碾米廠」(民國三十二年落成),二戰重創之後,風光不再,才改建為戲院。放映廳裡是第二代黃怡祿親自操持著老電影播放,和藹地介紹著檜木長座椅及老電影放映機等文物,有時還會有布袋戲、歌仔戲等表演,過了一甲子依舊是鎮上的藝文育樂場所。古色古香的「永成戲院」,至今仍播放著電影,並不時有戲曲演出。(圖/宋岱融攝)前身為「永成碾米廠」的「永成戲院」,目前由第二代黃怡祿經營。(圖/宋岱融攝)在地意麵 肉燕酥絕配和蜂炮、月津港並列鹽水三寶的「意麵」,絕對是不可漏掉的美食。老字號的鹽水意麵在製麵時,以鴨蛋來代替水分,讓麵條堅韌帶有蛋香,擀麵時出力發出的「噫、噫」聲,也成為「意麵」名稱的由來。「阿姬意麵」口感Q彈的乾意麵,淋上香噴噴的肉燥,滋味絕佳。(四○元/碗)(圖/宋岱融攝)中山路上,取名「阿」字頭的意麵攤就有四、五攤,在地人推薦「阿姬意麵」,通常點乾意麵會順便搭上一碗「肉燕酥」。肉燕酥是用新鮮的魚漿豬肉拌成餡,油炸成金黃色後加入大骨湯上桌,吸附湯汁的麵衣酥脆可口,是鹽水的特殊吃法。口感類似酥炸餛飩的「肉燕酥」,有乾、湯兩種吃法。(30元/碗)(圖/宋岱融攝)飽餐一頓後,當然要來杯飲料!阿姬意麵旁的「點心城冬瓜茶」,老闆一大早用手工切好冬瓜後,慢火煉煮、依循古法炒著冬瓜糖,讓冬瓜茶喝來清甜冰鎮。若還不夠飽,對街「鹽水觀光美食城」裡,有著經營四十多年的「胡家豬頭飯」,也是外地吃不到的美食。店家用米粒鬆散、偏硬不黏的在來米,以豬頭大骨高湯炊煮,配上紅糟肉、豬頰肉、滷魚等家常小菜,保證心滿意足。「點心城冬瓜茶」的老闆在店門前熱情講解製作冬瓜茶的方法,並協助小朋友親自體驗炒冬瓜糖。(圖/宋岱融攝)經營四十多年的「胡家豬頭飯」,白飯選用米粒鬆散、偏硬不黏的在來米,再配上一桌家常小菜,成為在地人日常的早餐。(圖/宋岱融攝)搭菱角船 快樂採蓮子除了老街小吃,還有不少得跟著當地人才知道的好料。來到「台南菱角番茄園」直擊「鹽地番茄」的產地,帶有較高鹽分土壤種植出的「帥哥番茄」品種酸中帶甜,很適合做果乾,遊客還能親自種下一株番茄幼苗,體驗田園樂趣。鹽水農會的「帥哥番茄果乾」和「日曬意麵」,都是限定款的人氣伴手禮。(圖/宋岱融攝)走進番茄園,遊客可親自種下一株番茄幼苗,體驗田園樂趣。(圖/宋岱融攝)熱情的農家在蓮子產季尾聲時,大方地將池子整理一番、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搭菱角船去採蓮子」,小船搖曳入花池,在現場採到的蓮子、蓮蓬通通能帶回家,相當有趣。相距不遠的菱角田,老闆謝隆泰穿上青蛙裝,從水田上一叢叢地翻著菱角,同時細心解說如何分辨菱角是否成熟及正確採收方式,民眾也能將新鮮菱角帶回家簡單蒸煮料理,品嘗散發清香的滋味。趁著蓮花季的尾聲,可以前來體驗「搭菱角船採蓮子」,在現場採到的蓮子也能帶回家。(圖/宋岱融攝)趁著蓮花季的尾聲,可以前來體驗「搭菱角船採蓮子」,在現場採到的蓮子也能帶回家。(圖/宋岱融攝)
【意麵飄香半世紀1】鄉民推薦成首選 犧牲睡眠為做麵
台南鹽水的空氣裡,總有淡淡的意麵香,這個因蜂炮聞名的小鎮,在元宵節以外的日子,因為意麵而熱鬧起來。麵粉混合鴨蛋的特殊作法,帶出Q彈滑嫩的口感,配上入味的肉臊,令人食指大動。五十六年歷史的「范楠鹽水意麵」,在眾多品牌中,經網友的分享、推薦,成為愛麵族的首選。「妳現在比較瘦喔!妳兒子很帥喔,很像妳老公!」人稱「楠嬸」的老闆娘范張碧,總會和上門的客人聊上幾句,讓客人提著意麵歡喜地離開。林小姐和先生準備回台北,趁空檔從台南新營開車來買意麵,「我們以前就知道這家,第一次來買時還特別上網搜尋評價,確定不錯才來;吃過之後真的好吃,現在只要有經過,一定會來買!」顧客林小姐先上網搜尋評價,才來購買評價極高的范楠鹽水意麵。(圖/宋岱融攝)「剛上初中,父親就帶我一起去賣麵粉那邊學製麵,十五歲就開始做麵了。我凌晨兩點就得起床工作,才能趕到菜市場攤子,五點開始販售,這種苦你們這一代很難體會啦!」老闆「楠叔」范榮楠笑說。鹽水古為「月津港」,楠叔的父親范真愚,本來做種子進出口的生意,後來生意失敗,才改學做麵。當時不流行意麵,楠叔學的是豆菜麵,麵條做完後,還要經大灶煮熟,工作環境十分懊熱,他卻從來不曾抱怨。(待續)攜手走過半個多世紀的范榮楠和范張碧(新郎與新娘,新郎左側長者為父親范真愚),一起度過「意麵人生」的各種甘苦。(圖/范榮楠提供)
【意麵飄香半世紀2】蛋入麵條成極品 百萬網室防麻雀
用麵粉加鴨蛋,再經陽光曬乾的意麵就是不一樣,除了口感特殊,還包含范榮楠一家人的生活態度。擁有56年歷史的「范楠鹽水意麵」,充滿范榮楠和太太范張碧一起努力的暖心味道。55年前,楠嬸嫁入范家後,接手顧攤的銷售工作,攤子上除了豆菜麵,還有白麵、油麵、拉麵及餛飩皮等麵粉製品;收攤後,楠嬸回家繼續販賣曬乾的意麵,日子過得十分忙碌。這種「攤、店、廠」同時存在的模式,大約維持了四十年,「後來體力差了,才把攤子交給姪女。」楠嬸說。范榮楠與范張碧年輕時在家門前合影,後為曬麵的竹篩。(圖/范榮楠提供)從此,楠叔專心做麵,後來從大陸福州傳進加了鴨蛋的意麵,他自行摸索、改良後,成就了今日的「范楠鹽水意麵」。在當年那個民生物資缺乏的年代,蛋類是高貴的營養品,加了鴨蛋的意麵,也成為高級品的象徵,因此,意麵特殊的涵意及味道,漸漸取代了豆菜麵。意麵在曬麵的過程中,常吸引麻雀、蜜蜂覓食,除了工人要不斷驅趕,包裝時還要注意麵條是否有雜物。為了免去這層顧慮,楠叔早年用細網將曬麵場圍起來,但還是會有誤闖的麻雀,走訪了多家網室後,終於決定豪砸數百萬興建網室,成為鹽水意麵的創舉。如今一盒一百元的意麵與一盆數千元的蘭花,有著同等的待遇。(待續)范榮楠早年用細網將曬麵場圍起來,但還是會有誤闖的麻雀,最後決定豪砸數百萬興建網室。(圖/宋岱融攝)
【意麵飄香半世紀3】手指一捏知Q度 他店也進范楠麵
現年78歲的范榮楠,15歲輟學後,凌晨2點起床學製麵、擺攤子,數十年的勞碌人生,養大了3名兒女,每個孝順又有成就;外界擔心恐怕無人傳承這家老字號,但范榮楠的教授兒子范俊逸說:「我一定會延續父親的事業!」由於楠叔特別能掌握麵條Q度,賣熱食的老店「阿桐意麵」也採用他做的麵條。不僅如此,當初「阿桐意麵」分家時,楠嬸力挺第二代媳婦吳惠燕供應生意麵,吳惠燕才能獨立開業,兩家店不僅是上下游關係,還有著深厚的情感。鹽水知名的阿桐意麵就用范榮楠製作的麵條,深受當地人青睞。(圖/宋岱融攝)二○○四年間,「范楠鹽水意麵」被前總統陳水扁的親家趙玉柱選為伴手禮,因而聲名大噪,後來政黨輪替,「范楠鹽水意麵」並沒有因此沒落,還經常接到各界的大訂單,不過,卻因為楠叔的健康因素而漸漸減少供貨。原勞碌命的楠叔罹患了「富貴病」糖尿病,「榮楠是太過勞累,胰臟發炎導致糖尿病,與如今大多數人因精緻飲食所得的糖尿病是不同的。」楠嬸透露,她為了丈夫的健康,總是準備非常「澎派」的餐食,採訪當天的午餐,就是滿滿一桌子的菜餚。Q彈滑嫩的范楠鹽水意麵,配上入味的肉臊,令人食指大動。(圖/宋岱融攝)屈指一掐測Q度意麵好吃的關鍵,並非麵粉與蛋的比例,在這個資訊透明時代,只要上網就能找到答案。真正的致勝關鍵,在於筋性的軟硬程度能否迎合時下口感。楠叔從半自動的機器做出意麵後,呈現白色的麵體必須先放入冷藏室,等待筋性回塑慢慢透出淡黃色,再進入下一個製麵階段「扭麵」。一般人只能從數據資料(溫度、溼度、重量)來判斷「扭麵」的時機,然而,擁有50多年經驗的楠叔,只要屈指一掐,就能感覺麵條的Q度是否已經可以「扭麵」,通過他考驗的麵條,才能掛在工人手上,一撮一撮的扭成麵片再端出去曬。剛做好的麵條偏白色,此時筋性還沒成型。(圖/宋岱融攝)
【意麵飄香半世紀4】教授兒子將接棒 不按傳統出新招
楠叔、楠嬸的健康新潮飲食觀念,是因為養出一個營養師女兒、一個老師女兒和一個教授兒子,三位兒女不僅常常對父母強調健康飲食的重要,還會要求父母注意環境衛生。為了彌補自己只讀到初中的缺憾,楠叔總是鼓勵孩子好好讀書,在中山大學任教的兒子范俊逸說:「爸爸從不叫我們幫忙做麵,一真要我們專心讀書,課業所需的花費,他從不吝嗇。二十多年前我想買一台電腦,當時要價十幾萬元,爸爸也是拿錢讓我買!」面對外界擔憂的傳承問題,范俊逸強調:「將來會以適當的方式傳承,現在還不適合公開。」范俊逸認為,未來是專業管理、人工智慧的時代,不一定要以傳統的方式接手。五十三歲的他,平常就經常與父親討論「多元行銷」與管理的重要,看來似乎打算帶領家業走電商路線,未來的「范楠鹽水意麵」,將是不一樣的局面。利用採訪空檔,楠嬸搬出一箱地瓜,精挑外型細長的「上等貨」,準備寄到台北給女兒,「我女婿愛吃這種小地瓜,這是我朋友自己種的,完全沒有農藥!」對女兒的關愛溢於言表。范榮楠和范張碧正在包裝意麵,即將完成一天的工作。(圖/宋岱融攝)突然間,「收麵了!」一名員工吆喝著,大家紛紛小跑步到曬麵場,楠嬸也加入收麵的行列,大夥兒動作飛快,秤麵的秤麵,封口的封口;楠叔此時則已擺好板凳、備妥說明書,幫忙把麵裝箱。完成一天的工作後,楠嬸聊起幾位退休回家照顧孫子的員工,她和楠叔都希望「范楠鹽水意麵」能一直照顧這個大家庭,同時滿足每個愛意麵的人。人稱「楠嬸」的范張碧帶領一群員工,就像一個大家庭,希望能滿足每個愛意麵的人。(圖/宋岱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