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000
」 華為遭美制裁後...華為終於重回寶座 奪中國手機銷量第一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於4日表示,根據最新數據,華為在2024年前兩周以智慧手機銷量第一的位置,強勢回歸中國市場。自2019年美國制裁實施以來,華為銷售份額一直處於下降狀態,此次登頂標誌著其首次重獲冠軍寶座。陸媒《快科技》報導,Counterpoint指出,搭載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9000S晶片的Mate 60系列是華為近期成功的關鍵驅動因素。此外,其強大的品牌忠誠度以及HarmonyOS操作系統的成功推出也為其助力。高端手機市場方面,2023年,中國高端智慧手機市場增長27%。雖然蘋果保持市場領導地位,但從2023年第三季開始,蘋果的市場份額開始被華為和其他中國品牌蠶食。據報導,華為Mate 60系列於去年8月發布,數位博主「定焦數碼」爆料,華為Mate 60系列僅用4個月,銷售就超越了歷代所有Mate系列。市調機構Canalys曾表示,「華為Mate 60 Pro通過自研麒麟晶片以及衛星通話等創新功能,成為拉動華為出貨復甦的領軍機型。」另一方面,延續Mate 60系列熱潮,華為傳出將於9月發布Mate 70系列。《快科技》引述消息稱,華為Mate 70系列的研發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Mate 70系列將依然定檔9月份發布,將與iPhone 16系列來個硬碰硬。報導稱,華為這次將在Mate 70系列採用大小螢幕策略,標準版螢幕尺寸稍小一些,給用戶多一種選擇。此外,華為將繼續推進國產替代,將搭載陸產豪威一英寸感光元件,並稱性能會超越SONY IMX989。
疑違反美國制裁!華為新機出現海外晶片 南韓大廠喊冤:我是無辜的
近期中國科技大廠華為推出最新的智慧型手機Mate 60 Pro,可以說是撼動全球。因為該款手機是在美國制裁下的產物,華為在無法取得海外晶片的情況下,成功研發製作出5G手機,讓不少人咋舌。但現在有消息指出,Mate 60 Pro裡面,雖然有90%為中國產的材料,但其中出現2片南韓海力士的晶片。而海力士也為此遭質疑違反美國的制裁令。據了解,在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制裁清單後,華為就無法透過海外廠商取得高階晶片,因為美國政府要求,所有使用美國相關科技技術的廠商、企業,均不得與華為進行交易,否則會面臨天價的罰金或是制裁。而也因為這個禁令,華為好一段時間因為無法取得高階晶片,所以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中默默無聲。一直到Mate 60 Pro的出現。而根據《extreme tech》報導指出,雖然華為本身對於Mate 60 Pro的硬體一直含糊其辭,但有不少科技領域的高手都曾嘗試拆解Mate 60 Pro,而就有高手發現,除了神秘的麒麟9000s處理器外,Mate 60 Pro中至少含有2顆來自南韓海力士的晶片,分別是1顆176曾4D NAND晶片(UD310),與一顆型號為HN8T25DEHKX077的512Gb LPDDR5模塊。由於海力士主要是依賴美國技術來生產、製造晶片,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人的訝異。而海力士本身也喊冤,表示自己有徹底遵守美國的制裁令,對於華為到底如何取得這2個晶片的,自己根本也無從知曉。而報導中也指出,海力士的U310發布的時候,其實美國對華為的禁制令尚未生效,因此華韋很有可能是在禁制令發生之前就囤積了一些海力士的晶片。如果此推論屬實,那麼華為Mate 60 Pro的產量,有可能就會受限於手中到底有多少U310的晶片。除了這2個晶片外,報導中也指出,目前美國正在調查Mate 60 Pro的處理器麒麟9000s的來源,雖然官方宣稱麒麟9000s是源自於中芯國際的協助,但由於麒麟9000s是7nm產物,外界也好奇,中芯國際要如何在沒有相對應的光刻機的情形下生產7nm的晶片。因此,如此情況也讓美國政府決心對中芯國際展開調查。
遭美封殺後 華為高階手機22日亮相
美國強力在晶片與關鍵零組件封殺華為下,華為新型高階手機Mate40系列的後續動態受市場高度關注,但上月華為並未在開發者大會上多做披露。華為10日上午在官方微博指出,華為Mate40系列手機的全球發布會定於10月22日舉行,並將於網路上進行。綜合陸媒報導,華為消費者業務CEO、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10日透過微博宣布,華為Mate 40系列全球發布會定於10月22日晚間8點舉行。本次發布會主題為「Leap Further Ahead(向前邁進)」。根據@evleaks提供的海外版發布會宣傳海報顯示,海報中所呈現的圓形畫面結合該爆料者此前的消息,本次華為發布會將在手機鏡頭的變焦方面有重大突破。IT之家表示,根據此前爆料資訊,華為Mate40系列可望配備66W快速充電,搭載麒麟9000系列處理器,型號方面依然延續Mate30系列,分為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和Mate40 RS Porsche Design。此外,華為「Mate40 Pro+」可能會採用大曲率瀑布螢幕設計,該手機後置相機模組或將延續前代產品的設計風格。
倒數2天!傳華為趕在禁令前 包機從台灣運回所有麒麟晶片
9月15日就是美國對華為晶片禁令的最後期限,近日傳出,華為旗下企業海思就大手筆包機,目標趕在最後期限,將華為晶片從台灣專機運回,據悉,這次的包機費用約為新台幣600至700萬元。根據《搜狐新聞》報導指出,美國對華為的晶片限制令將於9月15日生效,在此之後,所有使用美國技術所生產的晶片、晶片設備,將不能出貨給華為。而為此,先前就傳出台積電等晶片廠正在全力趕工給華為,晶片訂單也陸續交貨中,而近日傳出,那些可能來不及運送的晶片,華為旗下海思大手筆包了一架貨機,計畫在趕在期限前,來台灣將晶片運走,以此提高華為的備品庫存量。通信行業資深獨立分析師黃海峰受訪時表示,華為最後一代高階晶片「麒麟9000」的備貨量在1000萬片左右,這也代表著約有1000萬台華為Mate40/Pro等高階手機可以用上,預計可以支撐半年左右。但,等到晶片全數用完時,華為的高端手機業務將會遇到很大的挑戰。雖然近年中國大陸在晶片設計領域有長足的成果,但在生產階段仍有很多問題,就連華為的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坦言,「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生產,華為沒有辦法生產。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而除了台積電會停止供貨外,其實就連三星與SK海力士兩大儲存晶片生產商,也將在9月15日起向華為停止出售部分零件。而三星顯示器與LG顯示器也預計從9月15日起停止向華為提供高階智慧型手機面板。
一紙禁令 華為出貨暴跌八成 痛失全球手機王
美國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即將在9月15日生效,儘管稍早華為頻向台積電等大廠備貨,惟市場咸認,待晶片庫存耗盡後,華為手機業務將大幅萎縮。韓媒披露,華為向當地經銷商通報,2021年華為智慧手機出貨量僅5千萬支,較2019年暴跌約八成。另一方面,華為2020年開發者大會10日下午3時在東莞登場,華為官網9日公開議程,屆時將發表鴻蒙(Harmony OS)作業系統升級等內容,在中美科技戰白熱化之際,華為加速自主化的意味強烈,而市場也趁此欲觀察「麒麟9000」晶片斷供後,對華為新旗艦手機「Mate 40」的衝擊。2020年上半年華為手機出貨量達1.05億支,第二季更打敗宿敵三星躍登王座。但15日起高階晶片斷供後,市場普遍看壞華為後勢。Strategy Analytics日前報告預測,2020年全年華為智慧手機出貨1.9億支,市占15.1%,遜於三星、蘋果。並指華為晶片庫存在2021年用盡後,其市占將崩跌至4.3%,退出領導廠商之列。近年華為智慧手機出貨量概況向來關注華為動態的韓媒9日披露,華為已私下向一些韓國主要經銷商通報,2021年智慧手機出貨量預計只有約5千萬支。2019年華為手機出貨量來到巔峰的2.4億支,與當時相比,2021年華為出貨量等於暴跌8成。即便用2020年1.9億支估算,減幅也超過7成。另外,韓媒TheElec報導,華為近期已經通知供應商,「Mate40」系列將減產,在缺少「麒麟9000」晶片的情況下,砍單幅度預料將達30%。韓國業內人士預估華為「麒麟9000」晶片庫存約在1千萬片,僅可支撐大約6個月。2010年時,華為手機出貨僅排名全球第十,市占僅1.47%,但此後華為急起直追,在全球手機界迅速竄起。2015年是關鍵年,該年第四季華為出貨量擊敗大陸手機一哥聯想,並打進全球前三大,自此開始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展開激烈廝殺。從前十名榜單邊緣者,到2020年第二季超越三星奪下全球手機王座,華為僅用了10年時間,如今卻因美方一紙禁令,得面臨前功盡棄的苦果。
距離死期剩6天 華為瘋狂催促台積電交付訂單
美國對華為祭出的禁令將在9月15日開始生效,屆時持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廠商,都不得幫華為繼續生產晶片,這也間接的導致華為晶片面臨無廠可產的窘境。目前也傳出,華為延遲了5奈米麒麟晶片的發表,催促台積電趕快交付手中的晶片訂單。根據《搜狐新聞》報導指出,過往華為在每年的IFA大會上,都會展示當年度新研發的麒麟晶片,但是在3日的德國IFA2020大會上,華為並沒有發表麒麟晶片新品,或者是其他晶片相關新產品。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其實也在上個月表示,預計秋天上市的Mate 40,其內部所搭仔的麒麟9000晶片,很有可能是華為絕版的高階晶片。有消息人士表示,因為美國禁令的關係,華為大幅度的增加台積電5奈米晶片的訂單,目前台積電也正積極的全面趕工,計畫在9月14日前全數交貨,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先前也證實這項傳聞,9月14日之後不會再出貨給華為,也不會有任何業務往來。余承東曾在上個月才表示,因為美國的制裁,華為在智慧型手機去年的銷售量減少了6000萬台,而今年又因為晶片生產遭到限制,計畫銷量會更加困難。
中美經濟脫鉤「914大限」在即 在陸台商兩條路都前途茫茫
美國川普政府一聲令下,9月15日起,所有使用美國設備或技術的公司一律不准再出貨給華為。不但晶圓代工的台積電、IC設計的聯發科要照辦,就連記憶體的美光也得照辦,再加上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DA)被美國壟斷,即使有大陸政府的力挺,華為也只能認輸。面對「九一四大限」,負責手機業務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余承東最近這麼說:「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生產(晶片),華為沒有辦法生產(晶片)。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華為自行設計、大陸官民寄予厚望的5G晶片「麒麟9000晶片」只生產到9月15日,雖然還會上市,但是數量有限。綜合台商、產業分析師、公協會負責人的意見,大家都高度關心:中美經濟脫鉤是否成真、脫鉤的程度如何、言行都傾向脫鉤的川普能否連任等問題,但大多數人卻高度緊張、不願公開表示意見,特別是接受政府補助的公協會及半官方的貿易機構。分析川普與拜登的競選政見,川普的對中經濟脫鉤論是非常明確,像他「終止對中國的依賴」政見排在十大政見的第三位,內容包括:從中國帶回工作的公司,將得到抵稅優惠;將製藥和機器人技術等基本行業帶回美國,可減免100%費用;如果公司把業務外包給中國,將不能獲得美國聯邦的合同。相形之下,拜登的對中經濟政見只提到:希望醫療物資不再依賴中國。至於蔡政府,則是積極加入由美國主導的「非紅色供應鏈」。像是由美國在台協會、外交部、經濟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歐洲經貿辦事處及貿協共同舉辦的「重組供應鏈:促進理念相近夥伴間之韌性」論壇4日登場,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就直接了當地表示,美國政府正在採取全政府作法,因應供應鏈重組的趨勢,而台灣應把握這次獨一無二的好機會,共同參與全球供應鏈重塑;與會的外長吳釗燮也表示,供應鏈安全的確就是國家安全。因此,受訪者普遍認為,若是川普當選,中美經濟繼續脫鉤的可能性很大,但下一步該怎麼走,是否在大陸以外另建產線,台商因為產業別及競爭力而有不同的考慮。國泰期貨投資諮詢部專案經理簡伯儀指出,是否在大陸以外另建產線,跟企業的大小無關,而與企業產品相關,如果是大量生產的產品,如紡織、電子零件,就有必要,但如果是利基型產品或是內需型產品(如水泥),則不急。還有一家傳產台商,在泰國、台灣、美國、大陸都有工廠,最近只有大陸廠虧損,原因是近10年每年平均10%的調薪,使得大陸廠部分工人的工資比台灣還高;其次,由於大環境變化,原本在大陸完整的產業群聚開如潰散,原料的取得不如以往方便;第三,大陸廠競爭力快速提升,且習慣性削價搶單、挖角研發人員;第四,台灣今年不斷推出租稅優惠,相形之下,大陸官方卻是不斷補貼陸企,提升其競爭力。如此種種,讓台商興起「不如歸去」的想法。在大陸做外銷的台商面對國際訂單消失,部分廠商也開始嘗試做內銷,但大陸市場的實際消費力有限。據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諮詢顧問陳松興分析,首先,大陸財政赤字在1995至2018年間平均占GDP的30.58%,但2018年卻達到50.5%,創歷史新高,此後更是居高不下,因此要透過財政刺激消費,顯是力有未逮。其次,大陸外匯存底從2014年6月的高峰3.99兆美元,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於2017年2月跌破3兆關卡,即使目前回到約3.1兆的水平,但顯然大陸的國際收支也不像過去那麼充裕。陳松興指出,大陸資本帳在去年第4季還出現401億美元的赤字,顯示中國國際收支面臨壓力。大陸想靠外匯買豬肉、買半導體、買大豆、買石油……也無法再像過去那麼大手大腳了。台商,特別是大陸台商,目前最關心:大陸面對外部挑戰,未來會採取什麼路線來因應?《斷鏈之後:科技產業鏈的分整合》指出大陸未來三種可能走的三條路線:和平演化、選擇與集中、鋌而走險。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在為《斷鏈之後》所寫的導讀中提到,若是大陸最後選擇「鋌而走險」這條路,不論對中美兩強或台港日韓等經濟體都是災難性結果,而它的可能起因最主要是:中美擦槍走火或兩岸擦槍走火,因此,即使只有1%的發生可能性,任何負責任的當政者都需要全力避免,絕不可輕率、輕佻以對。
華為證實!台積電9月15日後不再代工 高端晶片成絕響
華為麒麟5G晶片目前是由台積電5奈米製程代工生產,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昨天(7日)證實,受到美國對華為的第二輪制裁影響,華為麒麟系列晶片,只接受9月15日之前的訂單。也就是說,台積電從今年9月15日後,將不再為華為代工晶片,而華為今年秋天將上市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Mate40,將會成為絕版手機。余承東遺憾表示,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華為只做了晶片設計,而沒投入晶片製造,而現在大陸國內的半導體工藝還沒有趕上,因此Mate40搭載的麒麟晶片,可能是華為自產的最後一代,他惋惜表示:「這是我們非常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