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薩諸塞大學
」2024諾貝爾醫學獎揭曉! 2美國學者發現microRNA作用共享殊榮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陸續開始揭曉,醫學獎得主首先在7日公布,由來自美國發育生物學家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美國分子生物學家魯夫昆(GaryRuvkun)共享殊榮。兩人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基因調控中的關鍵作用,這項發現揭示了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甚至對醫學研究領域有深遠影響。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基因學中有卓越貢獻,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在其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圖/翻攝自X)根據外媒報導,兩人發現了microRNA,這種新種類的微小RNA分子在多細胞生物的基因組中進化和擴展了5億多年,並在基因調控(gene regulation)中發揮關鍵作用。若沒有microRNA,細胞和組織恐無法正常發育,異常調節可能導致癌症,基因突變導致先天性聽力損失、眼睛和骨骼疾病等疾病。除此之外,基因調控出錯,恐導致嚴重疾病,譬如癌症、糖尿病或自體免疫疾病等。安布羅斯和魯夫昆針對身長只有0.1公分的秀麗隱桿線蟲進行研究,其擁有許多特殊的細胞類型,例如在更大、更複雜的動物中也能發現的神經和肌肉細胞,這使其成為研究多細胞生物中組織如何發育和成熟的有用模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基因學中有卓越貢獻,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在其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圖/翻攝自X)安布羅斯是發現第一個已知的微RNA,同時也美國麻薩諸塞州伍斯特市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教授,2008年曾獲得拉斯克基礎醫學獎。至於魯夫昆,則是發現了首例微microRNA「Lin-4」通過與目標信使RNA不完全鹼基配對來調控這些目標的翻譯的機制,並發現了第二個microRNA「Let-7」,以及它在動物和人類系統發育中如何保護的。隨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曉,2024年的「諾獎週」也正式拉開帷幕。接下來,物理學、化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等多項諾貝爾獎將依次揭曉,明日頒發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達1100萬瑞典克朗(新台幣約3242萬元),最多由3名得主共享。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基因學中有卓越貢獻,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在其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圖/翻攝自X)
每日步行「達這數字」 心臟病風險就減半
人要長壽就要多動,「日行萬步」也因此被廣為宣傳有助健康,不過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其實只要每天步行8000步,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減半!江守山醫師昨(12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根據一份刊登在《循環期刊》(Circulation)、由麻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阿默斯特(Amherst)分校,分析了約2萬人的8項數據後提出的研究報告顯示,每天步行8000步,罹患心臟病的幾率就會減半!報告還指出,預防心臟病的最佳步數是每天步行6000到8000步,與僅步行2000步或更少的人相比,達到這一目標的人患心臟病的可能性降低了50%。此外,步行的好處在60歲或以上的人群中是顯而易見的,且隨著步數增加,身體的健康風險會逐漸減少,直到趨於平穩。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對於久坐不動、每天走路少於2000步的人而言,每天至少要步行6000步,這似乎是心臟病風險開始急劇下降的關鍵點,隨著步行數字增加,健康風險繼續減少,也就是,平常步行數字最少的人,一旦增加步行數字,獲得的健康效益最大。該研究也認為,重要的是步數,而不是走路的速度,「走得快的人並沒有比那些更悠閒的人,更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只要他們做相同數量的步數。」
大學生發起TikTok挑戰 狂灌一加侖混酒!近30人酒精中毒送醫
美國4日發生一起集體酒精中毒事件,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學生參加校內舉辦的慶祝活動時,發起TikTok流行的灌酒挑戰「斷片狂飲加侖」,導致現場近30名學生酒精中毒,幸虧送醫急救後皆無大礙。綜合外媒報導,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指出,學生在4日參加校內舉辦的慶祝活動時,在現場發起「斷片狂飲加侖」(blackout rage gallons,BORG)的挑戰,造成大量學生集體中毒。由於當時中毒的學生眾多,因此連附近許多相關機構都須介入幫忙,不過阿默斯特消防局表示,雖然酒精中毒的人數龐大,但所有學生送醫後皆沒有生命危險,是不幸中的大幸。對此校方表示「目前將對周末的活動進行評估,並將採取相關措施改善酒精教育,並對於即將入學的學生進行酗酒的生理和醫學上會產生風險進行宣導」。
傳潘文忠官位難保 接任人選桃副市長高安邦呼聲高
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慘敗,外界認為行政院長蘇貞昌率領的內閣應總辭負責,預期內閣將有所變動,而被視為「蘇系人馬」的教育部長潘文忠,其官位恐怕不保,可能的接替人選則傳出為桃園市副市長高安邦,針對此事,潘文忠僅表示,只要在工作崗位的每一天,都會和部內同仁共同努力,持續推動教育事務。潘文忠在蘇貞昌擔任台北縣長任內,是教育局長與文化局長;2016年蔡政府上任,即成為教育部長;2018年潘文忠因台大校長拔管事件下台,但2019年又隨著蘇貞昌二度組閣上台,如今蘇貞昌若下台,傳出潘文忠可能會跟著走人。高安邦擁有美國麻薩諸塞大學資源經濟博士學位,在擔任開南大學校長前,長年在政大工作,學術職務與行政資歷完整,其為人與專業在高教圈內風評也不錯,因此高教圈內對於高安邦出任教育部長的呼聲很高。高安邦本人對此事則沒多做回應,日前在鄭文燦受訪時,記者向高安邦提問外傳他將接任教育部長一事,高安邦連忙揮手否認,急說「沒有」,就沒再回應。另外,有教育團體指出,現階段需要一位對高等教育有宏觀看法的人來當教育部長,台灣正面臨頂尖大學的國際排名持續下降,且許多私立大專院校因招不到學生而面臨退場的困境。因此教育團體雖然相當肯定潘文忠在國教方面的貢獻,但也認為以目前局勢來看,教育部長若能換人當也很好,能夠注入新思維,突破發展瓶頸。
恐龍的體溫究竟幾度 美國新研究出爐
恐龍一直是許多大學研究中心的研究目標,最新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恐龍並不是冷血的變溫動物。研究團隊使用肉食性的傷齒龍(Troodon)和草食性的鴨嘴慈母龍(Maiasaura)的蛋殼碎片,以及巨大蜥腳類(sauropod)恐龍的蛋化石為樣本,以同位素古溫度測定(clumped isotope paleothermometry)為研究方法,藉由觀察蛋殼內氧元素和碳元素的排列順序,加以推測母恐龍的體內溫度根據研究結果,傷齒龍體溫約比外界高攝氏10度,慈母龍則高出15度,蜥腳類恐龍蛋化石與環境溫度的差異最小,僅有3至6度左右,表示恐龍能夠產生穩定體溫,不像爬蟲類需要仰賴外界溫度。研究團隊也發現,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恐龍正好在恆溫的鳥類和變溫的爬蟲類之間,大部分恐龍的體溫,都比當時的環境溫度高,這代表恐龍能透過新陳代謝維持穩定的體溫,而不同種類的恐龍,體溫和外界溫度的差異各有不同。關於恐龍到底是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迄今為止學者各執己見,2014年一篇刊載於《自然》(Nature)的研究,則揭露恐龍既不是變溫動物也不是恆溫動物,而是介於中間。此篇論文刊登於美國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中,由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的博士後研究員、地質學專家道森(Robin Dawson),在耶魯大學攻讀地質學與地質物理學博士期間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