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宜靜
」 黃宜靜 自殺 性侵 髒話 網紅不願長大2/「網癮+自傷」孩子感覺不到幸福 醫:大腦混亂到變一個人
疫後社會回歸正常生活,青少年自殺率卻意外攀高,引起各領域專家關注。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向CTWANT記者透露,研究顯示衝動性自傷行為大多合併網路成癮,當孩子躲進網路世界後便會陷入成癮的惡性循環,最終將導致大腦不可逆的損傷,「好多孩子大腦一片混亂,甚至連口味都變了,簡直成了另一個人!」小學生的小豪(化名)一聽到醫師建議爸媽控制他的網路時間,立刻大發脾氣、甚至在地上打滾。「網路成癮就是這麼可怕!」臧汝芬說,疫情後青少年自殺率持續上升,恐怕與網路過度使用相關,目前國中小學生的網路成癮盛行率約7~8%,而高中生甚至有近17%之研究。「研究顯示,衝動性自傷行為大多合併網路成癮,而些自傷行為頻繁、持續發生後,最終可能變成自殺。」美國一名14歲的少年賽澤迷戀生成式人工智慧(AI),賽澤每天會給聊天機器人發送數十條訊息,並獨自在房間裡與它交談好幾小時,賽澤的媽媽說,兒子曾對機器人多次表達自殺念頭,機器人還問賽澤是否已經定好了自殺計畫,賽澤說已經定了,但不確定能否成功,然後聊天機器人向他說,「這不能當成不去執行的理由」。最終賽澤走上不歸路,媽媽也對科技新創公司Character.AI和Google提告。美國14歲少年賽澤(左)在聊天機器人的鼓勵下輕生,賽澤的母親(右)因而將Character.AI和Google一狀告上法庭。(圖/翻攝自X)迷戀AI的賽澤患有憂鬱症,臧汝芬解釋,其他如過動兒、情緒障礙、亞斯的孩子也非常容易網路成癮,而且難以從成癮恢復正常。舉例來說,如果一個過動兒沒有接受治療,可能會在課業、人際關係上出狀況,進而遭受霸凌或排擠,一旦孩子開始拒學,睡眠作息變得不正常之後,大腦功能逐漸退化,生理也會受影響產生厭食等狀況,此時網路就像浮木一般,溺水的孩子只能緊抓不放,孤單促使他們在網路上尋求陪伴,很容易從此走上歧途。青少年經常使用網路就會成癮?臧汝芬說,通常伴隨「家庭壓力」與「父母情緒調節能力差」兩個因素。20年前,孩子不聽話時,父母可能會給予體罰,但隨著網路出現,親子關係大受影響,「現在很多家長自己也網路成癮,或是沒時間陪伴,所以會縱容孩子沉迷3C,認為只是小事。」她向記者分析,另一種類型就是父母情緒大爆發、孩子拼命反抗,於是全家吵得天翻地覆。「網路對孩子的成長助益不大!」臧汝芬認為,網路世代出生的孩子,雖然享受3C聲光刺激,幸福感卻持續下降,若要健康使用,必須控制時間、內容,每天必須在完成功課、家庭時間之後,才能再安排3C時間。台灣好鄰居協會調查發現,台灣兒童的「現在幸福感」越高,或是對自己的正面態度越好,自殺機率就越低。要如何提升兒童的幸福感?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親子之間的信任感很重要,當孩子感受到被信任、能對家庭、班級等群體貢獻自己的能力時,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也能增加自信,幸福感就會上升。黃宜靜建議家長多給予孩子具體的鼓勵,讓孩子多看到自己的優點與潛能,也能對自己有正向的評價與肯定,當孩子認為「我自己是有價值的人」、「自己有很多優點」、「別人做得到的事情,我也可以做到」,那無聲墜落的憾事就會減少發生。◎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不願長大1/孩童自殺死亡率創新高 小學生試圖輕生比例「比韓國高2倍」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告訴CTWANT記者,外界認為11/25墜樓的14歲板橋女學生是因課業壓力而輕生,「但真的只是這樣嗎?或許連家人都不清楚,因為自殺往往有太多複雜的因素了。」同一個月,苗栗小五女童、桃園國三男生、北市國三女生同樣從高樓一躍而下。接二連三類似事件發生,震撼全國。CTWANT記者翻查官方及民間相關統計及調查資料,看到兩大警訊已「鈴聲大響」。首先是「自殺死亡率」及「自殺通報率」警訊。依衛福部今年6月公布的資訊,14歲以下、15至24歲自殺死亡率皆創下新高,2023年甚至雙雙創下新高;每10萬人口自殺死亡率,14歲以下從2014年的0.1人增至2023年的0.9人;15至24歲從2014年的5.1人增至2023年的10.9人。從自殺通報人次來看,14歲以下,從2014年的363人次(1.3%),逐年攀升至2023年的3365人次(7%);15至24歲,從2014年的4039人次(13.9%),攀升至2023年的1萬3244人次(27.7%)。值得注意的是6~12歲小學生的自殺通報人數,2017~2022年6年來暴增超過10倍(從24人次到355人次)。過去被認為無憂無慮的年紀,如今卻充滿負面情緒。首份針對小學生自殺意念的問券調查,顯示台灣兒童與父母、老師關係較差,因此孩童萌生自殺念頭時,往往無人拉他們一把。(示意圖非當事人/黃鵬杰攝)2023年10月,台灣好鄰居協會與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發布,首個針對台灣小學生自殺意念的大規模研究統計,在2022年搜集全台19縣市3900位國小六年級的問卷調查,再與韓國好鄰居協會所做的調查比較,結果發現,台灣兒童曾想過自殺的比例(13.8%)逼近韓國兒童低(14.3%)。值得注意的是,在「曾為自殺規劃具體計畫」調查中,台灣兒童(5.6%)為韓國兒童(3.4%)的1.5倍,而「實際嘗試過自殺的經驗」的台灣兒童(4.1%)為韓國兒童(1.9%)的2倍,顯示台灣兒童自殺問題的嚴重性。台灣好鄰居協會分析問卷發現,學業、外貌以及家庭壓力皆與兒童自殺念頭、計畫及試圖自殺是有顯著的關係,然而家庭壓力才是影響計畫及試圖自殺最重要的因素。若與韓國相比,台灣兒童的學業壓力及外貌壓力與韓國兒童相似,但家庭壓力(28.4)卻高於韓國(22.6),且台灣兒童與父母、老師關係較差,導致孩童產生自殺念頭時,不容易求救,身邊人沒有發現問題,才導致計畫、試圖自殺比率較高。「關鍵還是親子關係的穩定!」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當孩子遇到挫折、有情緒時,家長總是能傾聽、理解,這對孩子非常重要,一旦孩子陷入困境才能信任家長會給予協助。黃宜靜說,以輕生議題來說,很多孩子事前會有些行為或情緒反應,例如變得不愛說話、悶悶不樂,或是對任何事都興趣缺缺等,需要家長多加留意。有些孩子喊著是希望被關注,但有些孩子確實是生活中遇上了麻煩,需要被協助,大人可以「好奇」的態度,不帶批判地和孩子談談,若能早點協助孩子或尋求資源,較能避免憾事發生。◎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不願長大3/「關鍵年齡」自殺風險高! 身陷「三方壓力」易爆鍋
每每發生青少年跳樓憾事,全國家長除了心疼也心驚,「孩子怎麼了?」自殺防治中心分析青少年自殺3大原因,精神健康、家庭與親密關係以及學校適應與霸凌;專家告訴CTWANT記者,「14歲左右面臨升學的國三生,是自殺風險極高的年齡。」據此,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呼籲,政府應協助父母學習新型態教養方式,懂得如何面對現今青少年的困境。11/25板橋女學生墜樓,年輕的生命永遠地停在14歲,此外,今年4月、5月、11/1在新北、竹北與桃園皆發生14歲國中生墜樓。「14歲左右剛好是國中三年級,孩子正要面對會考壓力,如果沒興趣念書就會跟朋友玩在一起,父母擔心之餘會想把孩子拉回來,此時就會有所衝突。」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說,孩子輕生後,許多人會歸咎於學業壓力,但事實上背後有更多複雜的原因,例如家庭壓力、霸凌等。「許多父母常常抱著僥倖,覺得孩子情緒起伏大、反抗,長大後就沒事了,當家長意識到孩子有異狀時,就要趕緊尋求專業協助,例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說,專家才能抽絲剝繭找出孩子的心結,有時也需要適時的藥物治療加以控制情緒。「家長的角色很重要,很多爸媽認為『沒辦法勉強孩子就醫』,但我想問:『如果今天孩子已經肺炎了,難道你不帶他去看醫師嗎?』這只是要不要而已。」臧汝芬說,針對家長的教育很重要,如果父母能了解後果的嚴重性,就會更積極尋求協助,而不至於憾事發生才自責。學業是青少年無可避免的壓力來源,專家建議父母多傾聽孩子心聲、同理情緒,再適時給予協助。(圖/報系資料照)「政府對家長教養支持的推動力度有限,目前仍多依賴民間團體。」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建議,政府應協助父母學習新型態的教養方式,也應編制相關手冊供父母參考指導,讓父母更懂得面對青少年的情緒問題。針對學業壓力,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認為,每個人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壓力,但若是自我要求高、或背負他人期待的人,更容易累積過大的壓力,最終崩潰。「假設孩子是因為考試、學業而感到有壓力,當他跟父母訴苦時,不要急著各訴孩子『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先聽聽孩子怎麼說。」黃宜靜建議先同理孩子的感受,再問「你需要我怎樣協助」或「你打算怎麼辦」,進一步和孩子討論,家長也可以分享自己過去面對壓力的紓壓方式,以較為輕鬆的態度和孩子聊一聊。雖然多數家長都難免忙碌於工作,但建議在僅存的親子相處時間中,提高敏感度。黃宜靜說,最重要的是察覺異狀,例如本來不賴床卻突然賴床,甚至影響上學;或是變得不跟朋友互動等,這些改變都代表孩子正面臨一些困境,及早察覺並進一步行動,就能及時拉回站在高處的孩子。◎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班上一堆問題學生…台中媽淚訴「國小兒被欺負」 驚人數據曝:情障生10年暴增
校園霸凌頻傳,讓家長擔憂子女的安全。台中一名媽媽淚訴,國小兒子的班級上很多問題學生,擁有情緒行為障礙,以致於一直被欺負,學校也沒有積極處理,結果同樣的事情不斷上演,讓她心力交瘁,壓力大到失眠,眼淚流不停。原PO在《爆料公社》APP指出,這2~3個禮拜內,兒子在學校陸陸續續被班上同學欺負,包括被勒脖子、液體噴眼睛、灑熱湯、撞到流鼻血、打耳光等,讓當媽媽的她無法承受,而且每一件事發生當下,學校都沒有立刻通知家長,「那身為家長的我,該怎麼即刻處理?」原PO指出,勒脖子的學生是單親,校方已安排輔導,並通報教育局;噴眼睛和打耳光是同一人,朝全班亂噴,對方家長僅表示「我有詢問孩子了,孩子說那是水…」,但她認為重點是行為而非水。此外,還有一名女同學,原本很熱心要幫兒子抬湯桶,卻故意放開,讓湯灑出來燙到腳,當天下午又把人撞到流鼻血,校方解釋女同學在台上擦黑板,不是故意的,但原PO詢問級任老師,得知「老師當下也有勸導那女同學不能在講台上玩,但孩子就是不理會老師,就發生這樣的事情了」,讓她覺得根本是故意的。原PO對學校的處理作法感到失望。(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不只如此,還有同學玩水把頭髮弄濕,接著朝兒子甩頭,還拿髒拖把用臉,甚至試圖用舌頭舔兒子的臉,兒子受不了伸手想制止,卻反被打耳光。學校卻表示該名同學是情緒障礙學生,一直有在服藥,但只要情緒爆炸,就需要2名以上的大人才能壓制,卻又刻意招惹和捉弄大家。原PO痛批,學校只會給官腔回應,要約對方家長見面也沒有結果,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我的感受是現在犯錯的孩子,都覺得道歉完就沒事了…發生了再道歉就好!無限循環」。原本班上有22人,已經有3個轉學,而且還有很多問題學生,而且無法轉班,讓她相當痛苦。據了解,「情緒行為障礙」是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另外,還必須符合『跨情境』、『一般教育介入仍難以改善』,才會被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CTWANT》日前報導,根據行政院統計,校園情障生正逐年增加,102學年度有6061位情障生,接著每年增幅約為300~500人,但到了110、111學年都是一口氣增加1010人,因此112學年情障生已暴增為1萬1209人,比起10年前增加1倍以上。其中又以新北市最多,112學年共2138人;其次是台中市2042人;第3是台北市1821人。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認為,「情障生」的激增跟現代家庭的生活節奏過快有關,「雙薪家庭的孩子放學後往往還要去課後班或安親班,回家趕著吃飯、檢查功課、甚至趕著睡覺!」快速的節奏讓孩子沒有時間調節情緒,累積一天後無處抒發,於是惡性循環地變成一有情緒就爆發。黃宜靜建議:「家長工作忙碌或許是無法改變的事,但若是發現孩子情緒易怒、且發作頻率愈來愈強,至少在晚上挪出5分鐘跟孩子聊天,談談今天愉快或不愉快的事。」黃宜靜說,讓孩子練習敘述,可能是當時的感受、或看到什麼,這能促進左右腦的連結,而右腦掌管情緒感受、左腦是敘述經驗的能力,一起並用可以訓練穩定情緒。
校園戰場3/情障生一定會干擾上課?專家揭「家長態度是關鍵」
安安(化名)就讀新北市某小學,他患有自閉症、輕度智障,同時有情緒干擾行為,但父母積極帶他就醫,也與學校導師、特教老師積極配合,因此安安上學後,特教老師就入班宣導,讓導師、同學清楚該如何與安安相處,三年級、五年級分班時都再次入班宣導,就這樣安安快樂地度過小學生活,甚至有不少同學會主動找安安玩,人際關係融洽。特教老師嘉嘉(化名)表示,家長的態度是最大的關鍵。「每位特殊生入學前,特教老師會先媒合適合的老師,若學生是自閉症,就會先找有教導自閉症學童經驗的老師,然後與家長一起開會討論,開學後會入班宣導,但解釋到多仔細,就要看家長態度。」如果家長同意,特教老師會公開揭露特殊生的身分,讓同學們更清楚如何與特殊生相處。「例如自閉症,會讓同學知道他容易情緒爆發,再解釋哪些狀況容易觸動他的地雷,以及事前可以怎樣提醒或協助穩定情緒,例如自閉症孩子聽不懂暗示的話語,如果他已經有情緒,同學就要直接勸戒『你不可以這樣』,會更有效果。」嘉嘉老師說,特教老師教得非常鉅細靡遺,甚至是特殊生若在科任課上有狀況,同學該尋求哪個單位協助;或是導師課時又該找誰幫忙,這些都會讓班上同學清楚。「今年初有一位台北高中生打代課老師,從影片中可以發現,全班同學都很清楚這位情障生的地雷,就知道特教老師一定做過努力。」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認為,家庭、學校、醫療三方的系統性串聯,可以更完善的協助情障生。「小偉(化名)就讀國二,他經常頭痛卻始終檢查不出問題,於是開始不想上學,在學校也容易與同學衝突打架、頂撞老師,甚至跟媽媽也出現拉扯行為。」黃宜靜說,小偉的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於是導師、輔導室、特教老師都介入協助,例如知道小偉容易在打掃時與同學吵架,且對電腦有興趣,便安排小偉打掃電腦教室,讓他避免與他人衝突,又可以做喜歡的事。同時導師也在分組活動時,特意安排小偉擅長的項目,讓同學們看到他的能力,進一步促進人際關係。一開始小偉還是常常情緒爆發,還時常鬧到輔導室輔導老師和特教老師都很頭痛,後來家長向外尋求諮商協助,因此便找上黃宜靜。「我先同理小偉的頭痛,因為他的頭痛是真實存在的,也的確會影響他的情緒,但就醫檢查卻沒問題,以至於讓他感覺不被父母信任,也讓親子關係緊張。」後來黃宜靜為小偉與父母安排親子諮商,讓家長明白小偉內心渴望父母更多的關愛,例如可以拍拍他肩膀之類,而小偉的父母也願意同理、接納小偉的想法,因此親子關係開始好轉。此外,特教老師也與黃宜靜保持溝通與合作,一起協助小偉練習調節情緒。「後來小偉跟我說,他現在願意正常上學,不是因為頭痛消失,而是他決定可以忍耐。」情障生在校狀況的好壞,與家庭支持度息息相關,專家建議先從改善親子關係做起。(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方萬民攝)嘉嘉老師認為,情障生增多與高風險家庭、家長態度有關,「家庭支持度較低,爸媽往往忙於生計,就算孩子出現過動症狀,也無暇帶孩子就醫,沒有專業協助讓孩子學習狀況不佳,緊接著影響人際關係,就很容易出現衝突或攻擊行為,甚至導致拒學,最後走上歪路。」還有一些家長拒絕讓孩子的狀況公開,於是特教老師只能以暗示、隱諱的方式入班宣導,就沒辦法仔細讓同學們清楚相處之道,後續也更容易發生衝突。「其實隱瞞真的沒有必要,因為相處之後,孩子們都感覺得到!」嘉嘉老師說。黃宜靜則建議,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家長首先要確保孩子與他人的安全,接下來試著讓孩子高張的情緒冷卻下來,之後再找機會好好跟孩子討論當時的狀況,以及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可以選擇怎麼做,試著讓孩子產生同理心。若孩子情緒狀況持續惡化,就建議趕緊尋求專業協助,也可考慮親子諮商,若能改善親子關係會讓情障更快獲得改善。
校園戰場1/情障生10年暴增1倍 家長憂「孩子怕午睡時被打死」
今年3月,台北高中生暴打代課老師,引發大眾關注;5月,彰化國一生拿字典砸老師;6月,高雄某國小驚傳學童隨機攻擊事件,家長透露「孩子害怕午休時被打死」。上述這些學生都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簡稱情障生。根據行政院資料,112學年總計有1萬1209位情障生,較前一年增加1010人,若與102學年的6061人,更足足增加1倍。什麼是情緒行為障礙?依據《特教法》而訂定的「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辦法」,是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另外,還必須符合『跨情境』、『一般教育介入仍難以改善』,才會被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說,所謂的跨情境,是指除了學校以外,還在另一個場合如安親班也出現情緒異常;一般教育及輔導資源等介入協助仍無改善或成效有限。「這其中最大的關鍵是在校表現,例如過動症孩子就算有醫療診斷,但若在學校時並沒有情緒異常,就不會被鑑定為情障生。」依據行政院統計,校園情障生正逐年增加,102學年度有6061位情障生,接著每年增幅約為300~500人,但到了110、111學年都是一口氣增加1010人,因此112學年情障生已暴增為1萬1209人,比起10年前增加1倍以上。其中又以新北市最多,112學年共2138人;其次是台中市2042人;第三是台北市1821人。少子化的校園,情障生比例卻逐年增加,今年9月開學後,就有不少老師上網哀號「小一竟有10多個ADHD(過動)、亞斯伯格症」。任職於新北市小學的特教老師嘉嘉(化名)表示,以往開學前會先收到特殊生資料,然後再媒合有意願、有經驗的導師,「但現在幾乎班班都有特殊生,有時若沒人願意多接幾個孩子,那就只能抽籤決定。」專家認為情障生大幅增加,與現代生活壓力、節奏過快,孩子沒時間學習調節情緒有關。(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黃鵬杰攝)黃宜靜目前諮商的孩子中,一半以上主要是情緒行為相關問題,她認為跟現代家庭的生活節奏過快有關。「雙薪家庭的孩子放學後往往還要去課後班或安親班,回家趕著吃飯、檢查功課、甚至趕著睡覺!」快速的節奏讓孩子沒有時間調節情緒,累積一天後無處抒發,於是惡性循環地變成一有情緒就爆發。另外,過度頻繁依賴3C電子產品也是原因,許多孩子一生氣就滑手機、看短影音,或許當下轉移注意力讓情緒緩和下來,但如果經常重複這樣的模式,就變成情緒只是轉移、卻沒有被解決。「家長工作忙碌或許是無法改變的事,但若是發現孩子情緒易怒、且發作頻率愈來愈強,至少在晚上挪出5分鐘跟孩子聊天,談談今天愉快或不愉快的事。」黃宜靜說,讓孩子練習敘述,可能是當時的感受、或看到什麼,這能促進左右腦的連結,而右腦掌管情緒感受、左腦是敘述經驗的能力,一起並用可以訓練穩定情緒。美國臨床心理諮商師Anthony Hanseng十月來台參加「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他表示自己也是ADHD個案,他提供3個3C產品使用建議給家長:第一,青少年使用手機應限制在2小時,避免接觸過長時間;第二,讓孩子在睡前30分鐘不使用手機,才可以讓腦內調適到適合睡覺的狀態;第三,身為家長、師長必須以身作則,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請把手機收起來。他強調,3C成癮問題不會自己消失,必須從每一個人開始努力做起。
接受老去2/在壓力下迎接老去?40歲後逐漸失去笑容 「承認自己不足」以免墜入深淵
隨台灣社會高齡化,越來越多人多了一個「照顧年邁長者」的新身分。前新聞主播蕭彤雯8月中旬時在臉書傾訴,照顧母親3年來的辛酸,「每次帶媽媽就醫後都大哭半小時」,作家張曼娟8年前開始邊工作邊照顧年邁父母,無法喘息,不斷掙扎後才允許自己出遊放鬆,「保留自我」。對於要照顧父母及子女的三明治族群,專家建議,「可以承認自己能力有限,適時紓壓,才不會讓自己陷入深淵。」根據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研究顯示,人在40歲左右時幸福感會降到人生的最低谷,可能是因為這時上有老、下有小,經濟壓力、家庭負擔都逐漸加大,而人生階段卻即將進入老年篇章,因此變得愈來愈不開心,一直到70歲左右,各種壓力解決後,人生的幸福感才又爬升起來。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40歲後的人生的確較為艱難,這些「三明治族群」除了焦慮變老,還要陪伴照顧更老的長輩,照顧本身已經很辛苦,但被照顧者的情緒問題有時反而更折磨人。主播蕭彤雯的媽媽今年77歲,自從3年前腳步失衡之後迅速退化,變得情緒低落且相當依賴別人,蕭彤雯在臉書上透露,每次帶媽媽看醫生回家後,都必須先找一個地方大哭半小時,宣洩她從媽媽身上接收到的滿滿抱怨與負能量。「每當媽媽跟我抱怨她身上的任何不舒服、或喊著自己不想活了,我就會很認真的把它當作一個媽媽交給我的作業,努力想解決的方法,長期都陷在沮喪與憤怒交織的複雜情緒裡。」但蕭彤雯這一年多來終於慢慢領悟到,自己必須接受「有些狀況我真的改變不了」。蕭彤雯說,這些自我情緒的梳理,和「承認並原諒自己的能力不足」,非常困難,尤其是對她這麽好強的人來說。很幸運的是這幾年中,透過工作得到很多好朋友的專業陪伴,慢慢地找到自己情緒的糾結點。過去總想著要改變媽媽:改變她的負面思考、改變她的悲觀….但改變別人真的是癡心妄想,改變自己才是解決之道。「我不必”要”她加油、也不用”幫”她加油,我只要陪伴就好。」作家吳若權建議照顧者要先安頓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在承擔責任的同時體會生命的課題。(圖/翻攝自吳若權FB)作家吳若權照顧中風、罹癌母親已20多年,「在金錢與體能上,可以為家人付出;但心態上,還是要先把自己照顧好,尤其是情緒方面的梳理,先平靜以待,才能面對無常。」吳若權認為,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資本,輔以財務規劃。只要心理韌性足夠,甘願付出,就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的更有力量,可以在承擔責任中體會生命的課題,尋找這些承擔與努力,對自己的意義。面對長輩的負面情緒,吳若權建議「先共情,才能同理」。吳若權說,老化和衰退,是非常殘酷的過程,用心觀察體會對自己生命的無能為力,就能體會他們內心的恐懼。長輩很多負面情緒,其實都是因為病苦和怕死而來的,陪他們面對這份恐懼,也是中年子女對自己未來人生的學習。這份共情同理,會讓彼此因為理解而柔軟,放下很多情緒的對立。黃宜靜說,想讓被照顧者情緒更好,可以試著讓他們「有機會做決定」,這會改變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關係,不是上對下、給予或接受,而是一種合作關係,這可以讓年邁的長輩覺得自己也有貢獻。除此之外,黃宜靜也提醒照顧者要學習說出內心的負面情緒、整理心情,同時要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不如去想「我還有哪些選擇?」作家張曼娟以過來人身分建議,多做「快樂練習」,無論是再小的事都可以開心,無論是再不好的事,也可以轉念思考,例如當你丟掉10元,你可以想「還好只丟了10元」,那麼就會快樂多了。張曼娟在8年前多了「照顧者」的新身分。她曾受訪表示,以前父母總說要好好照顧身體,不想成為子女的負擔,她也真心相信,後來父親得了老年精神性疾病、母親得了失智症,這才了解,不管再怎麼認真努力,到了某一個年紀之後,很多事還是無可避免。成為照顧者後,張曼娟持續每周「張曼娟小學堂」的授課工作,由於父親強烈的不安全感,喜歡出遊放鬆的她割捨自己的計劃,為父親留在家中,後來她明白那會讓自己沮喪很久很久,歷經許多掙扎,她明白必須保留一些自我,否則自己就會枯萎,因此就算父親不悅,現在她只要安排好家中事宜,還是會按計畫出遊。照顧父母後,讓張曼娟更貼身地面對「老」,也為迎接老年做好準備。
接受老去1/無法接受變老「周迅一起床就哭泣」 專家:焦慮,是因為失去掌控力
綜藝教父王偉忠領到「敬老卡」時,突然意識到自己已成銀髮族;藝人周迅自爆自己曾害怕變老,天天起床就哭泣。當第一根白髮出現時怎麼辦?急著拔掉假裝一切沒發生,或染髮遮蓋留住青春尾巴?「多數人面對年老都會感到焦慮,因為我們對生命的流逝無從掌握。」專家提醒,唯有「接受這樣的自己」,慢慢練習走向人生下個階段,才能優雅老去。根據內政部人口資料,2003年全台65歲以上人口佔比9.24%,2013年提升至11.53%,2023年4月再攀升至17.8%,已達415萬人。國發會也預估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20%),2070年時將近一半的台灣人民年齡都超過65歲,首當其衝便是長照問題,除了社會福利之外,如何面對年老更變成全民議題。現年75歲的滾石音樂董事長段鍾沂,曾受訪透露面對老去的心路歷程,「大約65歲,食量下降、經常打翻杯子、東西拿不穩,老的跡象逐漸蔓延到各個器官,最嚴重的就是記憶力衰退。」「有一次我騎腳踏車去淡水,那天忙到下午才出門,所以直接開車到河濱車道。當時心裡有點急,停好車,腳踏車一卸下來就開始騎,結果回來找不到車子,加上天色暗了,我找了一個多鐘頭,非常沮喪,甚至一度坐著發呆,因為沒體力了,最後只好打電話叫兒子來接我。」段鍾沂說,以前一群打球的朋友,這二、三年間,有的心臟開了二次刀;也有人心肌梗塞往生,突然間,你會發現生活周遭都是老病和死亡。這有點像是,當你開BMW時,你會覺得滿街跑的都是BMW;當你開Honda時,你會發現街上都是Honda;當你65歲時,你眼裡看到的也都是老人。生理的退化,會立刻帶來很多生活上的挫折,接著心理的挫折也跟著浮現,衰老是生命中無可避免的過程,正因為完全無法掌控,所以容易使人感到焦慮。(圖/123RF)49歲的周迅曾自爆,5年前在電視劇《如懿傳》演出18歲少女,遭批滿臉皺紋,讓她陷入變老的焦慮,天天起床就開始哭,無法正視容貌隨歲月自然變化一事,持續好幾年後才坦然釋懷,「你可以鄙視某個人的人品,但鄙視衰老是不客觀的。」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多數人都不想變老,除了身體機能、容貌退化之外,可能也顯示生產力下降,甚至與社會逐漸脫節。「但最大的焦慮感在於,變老這件事,完全無法掌控!你無法控制自己要以多快的速度變老,也不是今天跑步50分鐘,明天就會變年輕一些。」黃宜靜說,許多人是在發現第一根白髮時,驚覺自己不知不覺變老了,而當下的反應,也正代表你對衰老的態度。「有些人會立刻拔掉白髮,對變老還處於否認狀態;有些則選擇染髮,希能保有青春外表;少部分處之泰然,接受自己目前的模樣。」白髮是無法隱藏的,正如同衰老,同樣不被掌控,但可以在能力範圍內盡量掌控部分事物,例如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好讓睡眠、體力變得比較好,而對無法掌控的事情,例如記憶力變差,可做些記憶力訓練延緩退化之外,也要試著接納這樣的自己,不必看低、也不要看高,了解自身確切的位置,就是最棒的狀態。日前王偉忠推新書《欸!我坐到哪裡了!?》,敘述他去年65歲領到「敬老卡」時,想起自己從20歲工作一路到合法退休年紀,突然覺得悲壯又微妙,於是決定邀約其他同樣滿65歲的好友,一起刷敬老卡免費搭公車,享受「嗶嗶嗶」三聲的尊榮服務,還免費騎YouBike,搭5折高鐵回老家,把「敬老」發揮到淋漓盡致。「人的衰老不可避免,但是可以『超越』衰老,而且還是可以哈哈大笑。」王偉忠做了「敬自己年老」的示範。
接受老去3/誰還需要我?老媽媽愛操心又暴怒 專家:她只是忘了進入人生下個階段
一名60多歲的婦人每天都有操心不完的事,例如孩子工作狀況好不好?甚至連兒子有沒有好好照顧孫子,老婦人都能煩惱好久,也經常因此暴怒,讓全家人心情都不好過。專家表示,其實這是台灣許多父母常有的問題,忘記孩子已經長大,反而執著於「需要」這件事,一直插手干預孩子的人生,只為了證明自己仍被需要,建議接受自己的老後生活,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轉而好好照顧自己。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說,這位婦人是家庭主婦,一直以來生活都以家庭為重,隨著孩子成家立業、老公卻因病過世,婦人突然找不到生活重心,於是她開始過度關注孩子的生活,充滿許多擔心與焦慮,而這些情緒再轉變為怒氣,於是家庭氣氛始終不佳,最後孩子勸媽媽諮商、同時多參與社區銀髮族的課程,希望婦人能夠重拾生活的熱情。「其實要讓她踏出這一步,真的不容易,她長久以來都在照顧家庭,跟社會缺乏連結,後來嘗試很多次之後,有一次她去上課前帶了自己做的點心,沒想到大受好評,從此她才開始享受去上課的過程,漸漸地也找到自己的重心。」黃宜靜說,許多台灣父母都是如此,長久以來都在照顧孩子,而忽略該有自己的生活,以至於當孩子長大了之後,「忘記」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反而干擾了孩子的生活,糾纏著孩子問「難道你不需要我了嗎?」其實這是需要練習的,黃宜靜建議,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該為自己適時安排獨處時間,例如一周一次的電影約會,懂得照顧自己,才能在不被需要時不會悵然所失。專家建議銀髮族多積極參與日常生活,例如從事社區活動或課程,甚至考慮高齡就業,都有助於維持活力。(圖/報系資料照)滾石音樂董事長段鍾沂曾分享自己從觀察中學習變老,「我身邊有2個例子,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哥哥。媽媽90 多歲,一個人住,自己買菜、做飯,有個外勞照顧,每個禮拜孩子和孫子都會過去陪她;而哥哥只大我一歲,因為小腦萎縮退化,生活無法自理,現在住在安養院。」相較之下,媽媽為什麼可以一個人住?段鍾沂認為,是媽媽自己創造的,她懂得生活,有自己的消遣,經常動腦筋、找事做,而且能夠享受生活中的成就感和挫折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高齡醫學科主任林志學表示,想要達到「成功老化」,必須符合3要點,第一是生理健康,也就是降低疾病與失能的發生率;第二是心理健康,維持認知與減少憂鬱機率;第三是積極參與日常活動,例如上課或就業。「但要同時做到這3點,並非想像中簡單!」林志學以自己的父母為例,原本是國中老師的爸爸退休後,整天待在家中當宅男,不愛參與外界事務;而媽媽則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與興趣,照理說媽媽應該老化速度較慢,但她偏偏有高血壓,因此影響記憶力,相較之下父親反而表現較好。「老化牽涉的因素很多,身為照顧者能做到的就是傾聽與陪伴。」林志學說,根據最新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415萬人,而這個族群也是自殺率最高的年齡層。「為什麼老人家容易想不開?這牽涉到許多層面,首先台灣的銀髮族獨居比例高,再加上9成都有慢性病,且5~6成甚至有2種以上的慢性病,每天吃很多的藥,又感到孤單,自然就會覺得鬱悶。」林志學建議,如果覺得長輩長期心情不佳,可以先到醫院進行「周全性評估」,因為老人家身心健康往往受到多元因素影響,所以進行全面性的評估,才更能對症下藥。
壞掉的大人1/親職專家也差點對女兒家暴 沒人天生就會!父母必上「第一堂課」揭曉
暑假剛放,兒科醫師打小孩事件就引發社會譁然,對於不少「從小被打大的」的台灣人,多以為管教孩子就是棍子伺候,更令家長社群吃驚的是,「原來高知識、兒童專業人士也會如此。」曾出版《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一書的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每一位壞掉的大人,當年都曾是受傷的孩子」,半夜面對哭鬧的女兒曾衝動想「給她一巴掌」,幸好他自我覺察及時踩煞車,這是父母必備的第一個情緒調控能力。陳志恆說,那時年幼的女兒在半夜三點醒來,開始鬧脾氣,怎麼安撫都沒用。「眼看情況失控,顧不得睡眼惺忪,我只好放大絕,一把將她抱在懷裡,站起來在床邊搖呀搖。幾分鐘後,女兒沈沈睡去。接著,我把她放回床上,在碰觸到床的那一刻,女兒像被針扎到一般,又跳了起來,放聲大哭。」同樣的劇情不斷上演,如同跳針一般,不知道來回多少遍,直到最後父女兩人都睡著了。一早起床,陳志恆送女兒去保母家之後,便跟老婆說:「晚上,我差點對女兒家暴了!」陳志恆說,當父母的都知道,孩子總會在我們身心俱疲時出功課,考驗我們的耐性,但人是有極限的。「當我抱著女兒,站在床邊搖到天荒地老、永無止境時,我的精神狀態正瀕臨崩潰。當下,我真想狠狠一巴掌,往她臉上送去。但是,我忍住了!因為我知道,這麼做沒有用;因為我知道,這麼做只會造成傷害;而我更清楚,這麼做只是在發洩我的情緒。」忍住不出手、不暴怒、不失控,這就是「踩煞車」的功夫。你需要在心裡對自己喊「停!」,然後立即轉移注意力到別處去,爭取讓理智線再度接回來的時間。小兒科醫師管教兒子採取激烈的手段,在孩子臉頰上留下明顯掌摑痕跡。(圖/翻攝自網路)「這就是自我覺察!」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自我覺察可從認知、行為、情緒3點著手,隨時去感知現在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其次,要學習如何控制情緒,黃宜靜建議採取「情緒紅綠燈」的方式。「當父母被孩子激怒時,就是紅燈,此時需要避開刺激來源,例如離開與孩子共處的房間,或去廚房倒水轉移注意力,避免產生更大的衝突;當情緒稍微緩和來到黃燈,此時需要整理一下思緒,進行自我覺察,例如孩子總是亂丟襪子才引發怒火,家長可以思考:我是因為不耐煩才生氣?還是因為感覺不被尊重?」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後,家長也可以去想想孩子可能有的感受,以丟襪子為例,家長看到的是孩子「又」亂丟,但孩子可能想「累了整天想休息一下,等一會兒再放好」,家長若能站在孩子立場去想,情緒就會穩定很多。此時就進入綠燈,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溝通,如何做才能避免下一次的衝突再次發生,例如孩子可以先告訴爸媽「我需要休息10分鐘,等一下我會把襪子放好」。黃宜靜說,這是需要反覆練習的,一開始難免生氣就立刻罵人或想動手,再次發生時,試著讓自己可以深呼吸、數3秒後再開口,接下來就可以逐漸熟練。陳志恆則認為,自我接納是情緒調節的重點,能夠允許自己當下出現的狀態,就能慢慢消化這些情緒感受。「在育兒路上,孩子會激怒父母的機會還多的是,『家暴』的念頭可能再度被激起,但因為先前的情緒能被安頓,下一次,我就更有能力,也會更快地幫助自己踩煞車,甚至,採取更適切、更有效的方式處理當前的問題。」當父母的如何保持心平氣和?陳志恆說,如果做不到心平氣和,那就先接納自己做不到;如果對自己的情緒失控感到自責或懊惱,那就接納自己正處在自責和懊惱之中。接納當下的自己,才能穩穩地把自己接住。
壞掉的大人2/秋葉原殺人犯:我母親是一切的標準 用餐太慢下場「飯菜掃進報紙逼吃」
2008年,日本秋葉原發生隨機殺人事件釀7死10傷,兇手是當年25歲的加藤智大,他撰寫的獄中手記《解》中寫道,「我的母親是一個認為自己絕對正確的人,她的價值觀就是一切標準。」加藤智大的弟弟透露,有一次哥哥吃飯太慢,母親勃然大怒,把飯、菜、味増湯全都倒在報紙上,哥哥一邊哭著,一邊把報紙上的食物吃掉。日本心理學博士碓井真史受訪時曾表示,加藤智大的母親管教孩子非常嚴格,電視只能看《哆啦A夢》與《漫畫日本傳說故事》;背不出九九乘法就會將小孩壓進浴缸懲罰;當孩子沒辦法照她的想法回話時,被甩巴掌是家常便飯。碓井真史說,相信加藤智大的母親一定非常認真教育孩子,普通媽媽應該會覺得太麻煩了,沒辦法做到這個程度,但這樣的方法對孩子而言,並不能感受到母愛,而體罰更可怕的副作用是,不管父母想教導孩子什麼道理,孩子所學到的卻是「必要時使用暴力也沒關係」。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工作模式,透過跟別人的互動,來產生對自我和世界的主觀看法。以親子來說,如果父母給孩子的回應是好的,那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就是好的,會認為自己是重要的、是被愛的,也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相反地,如果主要照顧者與孩子的互動,永遠就是譏笑、侮辱、貶低,那孩子不但看低自己,也會覺得所有人都不可信任。黃宜靜表示,簡單來說,孩子怎麼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受到父母很大的影響。「別以為打罵孩子,就能讓他們記住教訓。」黃宜靜說,臨床上看來,多數孩子因過於害怕早忘記或搞不清楚被打罵的原因,所以也很少能確實改過,但痛卻刻在心裡很久,這樣的創傷是一輩子的功課。尤其是青少年,黃宜靜說,許多父母認為孩子理應更加懂事,對青少年的忍耐度特別低,所以往往容易爆發大衝突,但青少年雖有能力,卻也開始有很多情緒,因此親子相處需要更多「緩衝空間與彈性」,例如冷處理讓孩子承受後果,亂丟襪子以至於沒有被洗,就讓孩子知道他即將沒襪子可穿,若家長自覺火氣上來,也可以等情緒緩和之後,再跟孩子溝通。當孩子犯錯時,與其責罵、處罰,不如尋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進一步幫助孩子釐清問題點。(示意圖/123RF)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說,孩子犯錯時,別老想著「如何懲罰」,孩子才不會再犯;而是「如何協助」,孩子才能正向轉變。我們可以「正向聚焦」在孩子沒犯錯、做得好、有進步的時候,具體地肯定孩子,同時鼓勵孩子表現更多良好行為。難道犯錯的孩子不需要付出代價嗎?陳志恆說,不懲罰不代表孩子不需要為其犯錯負責,而是需要去承擔犯錯後的自然後果。像是,捉弄同學會招致同學討厭,如果想不被討厭,就得透過道歉去彌補,這就是捉弄同學這個犯錯行為的自然後果,孩子依然可以透過自然後果去學習與反省。有人說:「我以前也是被體罰下長大,現在也沒有創傷呀?」陳志恆說,你覺得自己很正常,不代表其他人都沒事。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首先,你真的確定你一切OK嗎?再來,如果小時候可以被善待,你仍願意被體罰嗎?陳志恆表示,許多人長大後不願意體罰孩子,但在被孩子惹惱時,還是破功了,為什麼?因為,當你感到無能為力時,小時候從長輩那裡學來的那一套暴力模式,自動化地複製到孩子身上。然後你會告訴自己:「沒錯,孩子還是要打才會聽話!」或者「憑什麼我以前被打得那麼慘,我的孩子就過得這麼爽?」壞掉的大人曾經都是受傷的孩子,但你可以選擇不要複製傷害在孩子身上。首先,承認自己壞掉了,然後努力把自己給修好。
壞掉的大人3/動手背後藏「家長的無力憂心」 諮商後轉變!家暴父:孩子說我變可愛
家暴父母也有其不為外人道的沮喪,專家表示,沒有人天生知道如何當父母,因此在擔心孩子變壞時,才會復刻過去上一輩的打罵教育,只希望孩子不要走歪。「家暴父母的怒氣背後,其實充滿挫折與無力,因為他們不知道還有別的方法!」專家分享,在針對家暴父母的強制性親職教育上,透過諮商讓這些爸媽整理情緒之後,有一名父親開心透露:「孩子說我變可愛了!」修復親子關係,正是彌平家暴傷害的第一步。兒科醫師一開始在臉書自揭打小孩的心路歷程時,曾有不少網友留言「加油」,許多人雖然認為打耳光不對,但認為教孩子難免需要體罰。日前新北市也有一位父親PO打女兒的影片,小女孩腿上怵目驚心的藤條烙印,原因是她「只」考了第五名,父親事後受訪表示,只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自稱母親的女子也PO文說,「都是挑有肉的地方打,難道一個家不用有規矩嗎?」目前新北市社會局則已介入處理。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我曾幫家暴父母進行強制性親職教育,他們多數是過度擔心孩子,例如可能會變壞、不負責任、沒有生活能力等,所以當孩子講不聽時才會以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那些怒氣的背後,其實顯示的是父母的無力與挫折,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幫助孩子,所以才選擇這樣的方式。」願意學習的父母,黃宜靜會帶領他們整理自己的情緒,同時釐清生氣的點是什麼?最後再討論是不是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光是整理情緒,父母就會有明顯改變,就曾有家暴父親分享孩子覺得他變可愛了。」發生家暴事件後,若情節尚屬輕微,最重要的就是修復親子關係,除了彌平傷口,也要讓親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示意圖/123RF)但也會有不願改變的父母,黃宜靜說,這時候除陪伴他們探討經驗外,需要給他們多一些同理,鼓勵他們提升調整的動力。嚴重的家暴被害人會被庇護安置,若家暴屬於輕微,修復親子關係則是最重要的事,但畢竟傷害已經造成,所以一開始要視家長與孩子的狀況,如果親子狀態還不穩定,此時要分別進行諮商,家長必須練習自我覺察跟同理孩子的能力,情緒調節能力也要穩定,此時再詢問孩子意願,若同意就可進行親子諮商。「親子一起諮商,修復關係的速度會更快!」黃宜靜說,專家可以在現場直接協助家長去理解孩子的內在動機,也可以幫助孩子表達想法跟感受,有助於親子之間更互相理解,家長會了解原來孩子那天的行為,背後是這樣的道理,孩子也會明白爸媽如此會生氣,是因為對他的擔心。透過這樣的過程,親子不只修復關係,還能進一步去溝通未來更好的互動方式。以兒科醫師的例子來說,由於牽扯到離婚、再婚,可能還會有爭奪監護權的問題,但無論如何都需要修復親子關係,因為兒科醫師擁有親權,始終是孩子的父親,唯有彌平傷口之後,大人與小孩才能一起攜手向前。黃宜靜說,單親家長可能會承擔過多的教養壓力,應避免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適度地尋求支援、讓自己有機會喘口氣,當負荷過重時一定要主動尋求諮商等專業資源協助,穩定個人情緒,才能提升親子互動品質。
創傷之潮1/性騷擾申訴增2.6倍 為何11年後才MeToo?專家揭大腦之謎
2023年5月底,台灣掀起#Me Too運動,從政治界一路燒進學術界、藝文界、醫界以及娛樂界,一位女性藝人在臉書上寫著「11年前那個晚上永遠是我不時會想起的惡夢。」性騷擾受害者選擇多年後發聲,是蹭熱度或跟風?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專家,「因為『創傷』(PTSD)會隱藏在大腦非意識區域,直到受刺激時才被觸動,導致#Me Too事件連環爆。」事實上,近5年性騷擾申訴件數逐年上升。據衛福部資料,106年通報662件,到了110年數量已經達到1721件,成長將近2.6倍,其中109年、110年成長幅度超過4成;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申訴案件約75%調查屬實,背後是一個個#Me Too受害者的創傷。不少人好奇,為何#Me Too受害者在多年後才選擇說出真相?「創傷是以影像的方式儲存在我們大腦裡面,很難被言說,屬於一種內隱記憶,就好像已經會開車的人,駕駛時自然就知道如何前進與後退,創傷就是這樣地儲存在大腦非意識區域,平時不會感覺到,當遇到壓力或刺激時,大腦感受到威脅會自動反應這些創傷記憶。」諮商心理師黃宜靜向CTWANT記者解釋,所以當5月31日民進黨前黨工開出#Me Too第一槍時,諸多PTSD受害者的內隱記憶因此被觸動,紛紛挺身說出自己的經歷。何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身心科醫師潘建志在臉書分享,「PTSD是種由於經歷劇變事件,如性侵、天災、戰爭等,導致的嚴重情緒困擾,涵蓋以下4種主要症狀:創傷回憶的再現如幻覺或夢境、創傷相關情境會引發劇烈反應如出汗或噁心、回避創傷相關人事物、負面認知與情緒如易怒或注意力不集中。」若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出現4種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就可以確診PTSD。由於創傷會以影像的方式儲存於大腦,因此患者可藉由繪畫、美術等調節情緒,有助撫平傷口。(示意圖 /The Escape Artist提供)黃宜靜表示,無論任何年齡或狀況,都可能造成PTSD,「重點在於患者的主觀感受,甚至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只是聽說親近者發生重大事故,也可能導致PTSD。而且患者不一定立刻會有症狀,也可能在半年後才會出現創傷。」潘建志以一位PTSD患者的藥單及憂鬱合併焦慮的診斷舉例,包含鎮定、安眠的苯二氮平(BZD)、以及景普朗和伏憂寧2種憂鬱症藥物,還有另一種抗憂鬱症輔助藥物安立復,由此可見該患者屬於難治型的憂鬱症。「沒得過PTSD的人,不知道生這個病的痛苦,希望這張藥單,能讓大家多點同理心。像這樣積極藥物治療只是最基本的部份,認知心理治療,社工諮商通報,甚至法律扶助等專業的支持介入常常更重要。」PTSD可否完全治癒?「有一定的難度,但有機會復原,只要能做到傷口愈來愈小,就已足夠。」黃宜靜建議,平時多從事情緒調節的活動,例如畫畫、運動、瑜伽、正念等,或者是自己有興趣的休閒活動。潘建志也鼓勵#Me Too受害者,「這世上有很多壞人,但請相信好人更多,我們慢慢努力,少流點淚,多綻放點笑容,一定可以。」《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創傷之潮2/女兒管超嚴「兒子卻放飛」 母淚訴「這世界太危險」親揭原因
一位青少女不滿媽媽對她特別嚴格,總是管東管西,卻給哥哥極大的自由空間,少女因此多次自殘、離家出走,甚至抱怨「我不想當女生」!專家透過諮商才揭開母親心中的秘密,原來母親小時候曾被性騷擾,卻不曾告訴過任何人,創傷經驗讓她深覺「世界太危險」,因此才會用盡全力想保護女兒,卻因此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當母親的傷口逐漸癒合之後,母女關係也大為改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不處理會如何?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PTSD會改變認知,可能會有誇大的負向思考、過度責怪自己或轉而埋怨他人,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其他關係,例如自認不夠好,所以在親密關係中總是扮演討好的角色;或是不信任別人,因此在學校或公司中無法與別人一起合作,會不自覺得把所有事情攬在自己身上,這些都可能與PTSD有關。「曾有一位青少女來進行諮商,她認為媽媽過於嚴格,只要外出媽媽就一定要陪在身邊;但對哥哥卻不同,媽媽幾乎不太管他。」在這樣的情況下,少女經常跟母親發生衝突,不但常常離家出走,也會自殘,少女甚至抱怨「不想當女生」。黃宜靜說,後來跟媽媽聊過之後,才發現媽媽年少時曾遭尾隨與騷擾。「當時她嚇壞了,但覺得告訴爸媽,反而是自己會被罵,因此多年來一直沒對任何人說過這件事,只覺得這個世界非常危險,直到生了女兒,更覺得一定要看好女兒,否則女兒可能就會出事,過頭的擔心讓女兒無法透氣,最後情緒失控。」媽媽終於說出這個祕密之後,才解開自己心中的結,並且給予女兒適度的自由,慢慢修復親子關係之後,少女的情緒才逐漸穩定下來。說出口,是治療創傷的第一步,例如太魯閣翻車事故後,相關人員就進行小團體的支持性談話,除了整理情緒,更可以從中獲得力量。(圖/CTWANT資料照)「研究顯示,當PTSD發生時,如果能早點治療,復原機會比較大。而說出來,便是治療的第一步。」黃宜靜以2021年太魯閣翻車事故為例,當時針對事件相關人員進行小團體的支持性談話,每個人說說當時發生的事情與自己的感受,除了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也從其他人的分享中獲得支持,進而產生連結獲得力量。黃宜靜提醒,如果創傷較大,出現身心反應過度,例如情緒反應過大、食慾睡眠習慣明顯變化;或是影響生活功能,例如人際關係出問題、專注力下降、學業或工作突然退步很多、不想上學、衝動行為等,就建議就醫與定期進行心理諮商,慢慢撫平傷口、幫助情緒調節後,逐漸回歸日常。《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創傷之潮3/扭轉不對等!社群讓受害者發聲更有力 專家提醒「雙面刃」要當心
眼見眾多#Me Too受害人透過社群媒體為自己說話,不少專家憂心地說,「其實在社群媒體上發聲,對PTSD患者來說是相當危險的!」在社群媒體掌握發言權,看似可扭轉不對等局面,但也可能引來更大傷害,「社群媒體不是安全環境,猶如雙面刃,#Me Too受害者要先思考一下自己想獲得什麼,以免遭受二度傷害。」5月31日,民進黨前黨工在社群媒體揭露遭到職場性騷擾,因而開啟這波台灣#Me Too運動,之後接二連三爆發的#Me Too事件,受害者也全都選擇在社群媒體上發聲。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說,說出自己的主觀感受與經驗,的確是治療PTSD的第一步,但也是相當困難的一步,需要在一個具有安全感的環境,而且一旁還需要有專家引導、調節情緒,而社群媒體發言之後,首先你不知道別人如何解讀,當事人也沒辦法立即反應或解釋,「這樣能不能達到撫平傷口的效果?我不能確定,但的確有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糕。」「願意說出來,對PTSD患者來說都是好的,這些有創傷的受害者可能一直心裡都過不去,當看到別人勇敢為自己發聲時,才鼓起勇氣吐露實情。」但不是講出來而已,黃宜靜說,必須要有專家從旁引導當事人整理情緒、檢視傷害,也不能滿滿都是負面言語,要幫助受害者感受到社會支持,同時也要有個人控制,就是在這個世界裡面他必須有一些可以掌握跟控制的部分。「而這正是社群媒體最缺乏的部分,因為難以控制。」以耀樂跳出來控訴炎亞綸為例,除了在開記者會時,遭到炎亞綸強入記者會道歉,造成二次傷害之外,之後也陸續爆出耀樂許多負面新聞,進一步造成三次、四次傷害。黃宜靜說,利用社群幫助自己發聲,有些人效果不錯、但也可能更糟,還是要回歸到「先理解自己透過社群發聲,你想要獲得什麼?」釐清自己的思緒再決定怎麼做。PTSD若狀況嚴重,建議定期諮商調節情緒,同時要尋求建立安全感的方式,例如穩定的環境或照顧者。(圖/桃園市衛生局提供)黃宜靜認為,安全感是PTSD治療時最重要的關鍵,但臉書等社群媒體很難提供。「我曾照顧過一個遭到家暴的小男孩,有一天他來諮商中心時,因為一些小事情在門口大哭,我跟他大約還有5步的距離,我跟他說『我會前進一小步』,他立刻就後退一步,後來他情緒穩定之後,我問他『剛剛你為什麼後退?』他回答『我怕你會打我』」黃宜靜說,這就是PTSD的內隱記憶,雖然她與小男孩認識,但當孩子感受壓力時,還是會擔心再次遭受傷害,而兒童、青少年罹患PTSD後的狀況又會更嚴重,主要是因為帶給孩子們創傷的人大多是照顧者,他們心裡會充滿糾結,因為「雖然他傷害我,但我必須依賴他」。上述的小男孩除了需要繼續諮商整理情緒、傷口,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好的照顧者、穩定的環境,讓小男孩覺得有安全感,才能逐漸走出傷痛。《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青少年尿床1/會考壓力致退化「國中生竟需包尿布」 專家嘆「只能陪他再長大一次」
「會考快到了,我國三的兒子竟然壓力大到開始尿床,請問該怎麼辦?」一位媽媽在臉書社團匿名求助,瞬間吸引近500位網友留言,有網友感到心疼,疾呼「會考一點都不重要,快帶他出去玩」,也有網友斥責原PO「把孩子逼到這種程度,太可怕。」專家則認為孩子的狀況已需要專業諮商協助,若孩子行為已退化至幼稚園階段,除了解開心中的結,父母也要陪他再長大一次,慢慢讓孩子恢復成原本模樣。這位媽媽在私密社團中匿名發文,她有天發現就讀國三的兒子正在洗床單,才知道兒子可能尿床,擔心尷尬就假裝不知情,後來在兒子房間發現一包尿布,晚上趁兒子熟睡時進房查看,確定兒子真的包尿布睡覺,媽媽頓時腦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猜測可能是因為會考進入倒數、壓力過大。後來媽媽趁著一次兒子生病,建議兒子包尿布才能睡得更好,藉機與兒子聊開,也勸兒子不要對會考壓力太大,最後,兒子希望媽媽能幫他拍背哄睡,說這樣會讓他更安心。事後,媽媽一方面覺得兒子似乎快樂不少,另一方面又覺得兒子已經是國中生,還需要包尿布、哄睡似乎不妥,但又矛盾如果這就是兒子紓壓的方式,難道要逼他改嗎?所以上網尋求大家意見。國中會考將於5月登場,進入倒數階段,也讓許多國三生壓力愈來愈大。(示意圖/報系資料庫)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尿床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因為原因實在太多了。「除了可能有生理上的問題,其他如睡前喝太多水、吃太多利尿食物如西瓜等,都有可能,所以建議先觀察是不是長期的狀況。」如果是長期狀況,又排除生理上的問題,就可能是壓力所導致的退化行為,通常會發生在「出現無法跨越的挑戰時」,黃宜靜說,其實每個人都可能因壓力而產生退化行為,但若是屬於自我要求高、完美主義、或希望符合別人期待者,就更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比起以前,現在的孩子壓力大多了!」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表示,除了一直存在的學業壓力之外,這一代的孩子還多了社群壓力,青少年的心智還在成長階段,或許外表長大了,但內心並不如大人想像得那樣堅強,所以父母最好能跟孩子有聊天的習慣,就能及早協助孩子排解壓力。「壓力是一點一滴累積的,如果已經形成巨大的壓力,例如導致尿床等退化行為,這時候就需要專業協助,例如諮商等等。」澤爸說。黃宜靜說,以上述的國三生為例,建議媽媽先從「洗床單」這件事,引導孩子說出尿床的事實,若排除生理問題,再詢問孩子是否願意尋求諮商協助,若孩子不願意,千萬不要立即強迫,而是再給孩子一段時間,若依舊有尿床情形,再勸孩子給自己、也給諮商師一個機會,同時告訴孩子能自己決定要說多少,希望透過諮商的方式讓孩子紓解壓力。專家建議家長再忙碌,也要抽空與孩子聊聊天,除了提供家庭支持之外,也能了解孩子的煩惱與困擾。(示意圖/123RF)「此外,爸媽也要陪著孩子再長大一次!」黃宜靜說,例如上述國中生包尿布、希望媽媽拍背哄睡,短期或許可行,但必須漸漸讓孩子變得不再依賴,例如從拍背變成睡前好好聊天、或擁抱一下,否則恐怕會影響青少年的心智。黃宜靜解釋,因為青少年是發展自我認同的重要階段,例如認識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如果一直需要媽媽拍背哄睡,那青少年就會擔心「自己是不是不會長大」,但他們同時又想享受媽媽的陪伴,夾雜在兩種情緒之中,就會影響心理穩定度,所以父母一開始將孩子視為嬰兒般呵護是可行的,但要逐步調整陪伴的方式,協助孩子成長到目前年紀的獨立狀態,才能幫助孩子回歸正軌。
青少年尿床2/自殺增多!14歲以下成長10倍 來不及了解孩子「他就跳下去」
根據衛福部最新數據,近10年來15至24歲自殺人數通報量增加3倍,14歲以下更成長10倍。許多孩子一如既往出門上學,但數小時後,父母卻接獲孩子在學校跳樓的噩號,直到最後,爸媽都不解孩子走上絕路的原因,專家建議從小培養親子聊天的習慣、協助孩子找到學業與3C以外的嗜好、同時及早發現異樣,做好這3件事,就能避免孩子「無聲墜落」。去年9月底,台中市一名15歲國中生在學校跳樓身亡,接著11月,彰化市一名14歲國中生也選擇同樣方式離開人世。「因為學校是他們最熟悉、最常去的場所,所以往往也成為輕生地點。」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許多父母都說「他就跟平常一樣,怎麼會突然這樣?」父母還來不及了解孩子的想法,遺憾就發生了。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表示,「要讓孩子知道,他遇到任何事,都可以跟父母說,這樣若有狀況就能提早預防,但這件事必須從小培養起。」澤爸說,學齡前的孩子總是吱吱喳喳想跟父母說話,父母如果忙,就請孩子稍微等待,忙完後再好好聽孩子說話。「因為孩子分享時若有正面回饋,他就會喜歡這樣做。」上小學之後,父母要練習的就是「發問」,澤爸坦承自己偶爾也會問錯問題,「有一次兒子跟我聊學校的事情,我不由自主地說教起來,結果兒子就回應『我只是想跟你分享而已』。」澤爸說,其實父母多數時候只要聆聽就好,循著孩子的話自然詢問,不是質問、也不是套話,需要著重的是去理解孩子的心情,這樣孩子就會繼續跟父母分享生活大小事,進入中學、青春期之後,只要秉持這樣的原則,就能稍微理解青少年的心。當壓力襲來時,青少年除了需要心靈上的支持,也需要轉換心情的「排氣孔」,建議從小多培養3C以外的嗜好與運動。(示意圖/非當事人,林士傑攝)在心理上獲得家庭的支持力量固然重要,但當壓力、情緒即將爆發時,還是需要一個「洩氣孔」,就是興趣或嗜好。澤爸的大兒子今年是國三生,面對即將來臨的會考也感到有壓力,有一次念書念得很煩,就連澤爸邀請他一起外出走走,兒子也因不想換衣服而拒絕,最後兒子決定去彈鋼琴。「我印象很深,當他彈完闔上琴蓋時,就大喊『心情舒暢多了』,接著就繼續念書。」澤爸建議家長要協助孩子找出學業、3C以外的興趣,這會是一個紓壓很好的管道。黃宜靜則說,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歡甚麼,家長不妨帶著他體驗各種活動,再從中挖掘出孩子的喜好。雖然多數家長都難免忙碌於工作,但建議在僅存的親子相處時間中,提高敏感度。黃宜靜說,最重要的是察覺異狀,例如本來不賴床卻突然賴床,甚至影響上學;或是變得不跟朋友互動等,這些改變都代表孩子正面臨一些困境。黃宜靜建議家長此時用「好奇」的態度去關心孩子,例如「最近心情不好嗎?」,不要預設立場或命令口氣,例如「好好讀書,不要胡思亂想」,因為青少年正處於長大的尷尬階段,所以容易受傷又容易胡思亂想,這樣的語氣會令青少年認為被責怪,所以不如用關心的口氣詢問孩子心情,更能開啟親子對話。 (CTWANT關心您,自殺解決不了問題,給自己一個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青少年尿床3/父母不解「沒給壓力」但孩子卻崩潰 專家:拜託家長別說這句話
自殺防治中心分析青少年自殺3大原因,分別是精神健康(約36.3%)、家庭與親密關係(約32.9%)與學校適應與霸凌(約10.7%),其中學業與人際關係與3個原因皆息息相關。學業壓力更是許多人從小到大都需要面對的課題,而對於自我要求高的孩子,更容易將自己逼得太緊,最後導致遺憾,面對這樣的孩子,大多數父母都不忍心再加諸壓力,因此更加不解為何最終孩子依舊走上絕路。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專家,讓無助的家長從中找出與孩子的溝通之道,以及千萬別說「哪些話」,以免將孩子愈推愈遠。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每個人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壓力,但尤其是自我要求高、或背負他人期待的人,更容易累積過大的壓力,最終崩潰。「假設孩子是因為考試、學業而感到有壓力,當他跟父母訴苦時,拜託家長千萬別說『考不好沒關係』或『我們沒有要你一定要考上哪間學校』這類的話,因為孩子就是覺得『有關係』才苦惱。」黃宜靜建議家長先聽聽孩子怎麼說,例如孩子抱怨數學很難,先跟孩子說「這樣真的很辛苦」,同理孩子的感受,再問「你需要我怎樣協助」或「你打算怎麼辦」,進一步和孩子討論,家長也可以分享自己過去面對壓力的紓壓方式,以較為輕鬆的態度和孩子聊一聊。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有一兒一女,大兒子的個性有話直說,比較會跟父母訴說壓力或苦惱,但小女兒就不一樣,除非她願意說,否則旁人如何詢問都不會吐露心情,而且還略微有些負面思考。「傾聽是最重要的,例如有一次我女兒抱怨『這次一定考不好』,難得她主動說心事,我立刻放下手上的事好好聽她說。」澤爸說,他第一件事就是先問「所以妳很擔心是嗎?」讓女兒感到被理解。第二件事就是釋出善意。「我女兒目前是小學五年級,算是青春期前期,我如果說要幫她、陪她,她不見得會接受,所以我跟她說『爸爸有一些想法,如果妳覺得很煩,有空時可以找爸爸討論』,然後就讓她自己決定」。澤爸說,等到事情塵埃落定,例如考試成績出爐,而結果是可接受的,他就會再找機會跟女兒聊天,告訴她「其實妳做得不錯啊,當初是甚麼讓妳那麼擔心?妳可以擔心,但下次我們可不可以練習收回來一點,不要有那麼多負面想法。」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當然應對方式也都不一樣,澤爸說,面對家中兩個青春期的孩子,這三、四年來,他慢慢領悟出一個原則,就是要「帶溫度的說話」,才能傳達出感情。從已經做到的事去鼓勵孩子,會讓他們更覺得被肯定,若是只讚美「做得很好」,就似乎只著重結果,感受大不相同。(圖/123RF)黃宜靜說,當孩子面對壓力或挫折時,家長適時的鼓勵很重要,但許多爸媽往往誤解,變成是一昧的讚美。「鼓勵注重於過程,而且是要從孩子已經做的事著手,例如數學經常粗心,孩子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多驗算一次,這時就可以跟孩子說『你想到很好的方法』。」黃宜靜解釋,從事實去鼓勵孩子,會讓孩子更感到被肯定,若是一直讚美說你好棒,這比較是看重結果,例如有沒有100分、有沒有考上好學校等,而且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上對下的關係。澤爸說,人生不可能沒有壓力,但如果孩子有壓力時,能夠理解有一個人懂我、無條件肯定我,那壓力就會逐漸變小,在孩子16~18歲之前,那個對象最好是爸媽,之後可能是伴侶或同儕。最終,這個對象最好就是自己,若能自我對話,不管怎樣都很欣賞自己,就算面對再大的壓力也能化解。
3C綁匪1/沒收手機!14歲孩子一躍而下 父母做錯這件事「換來更激烈對抗」
新北市一位14歲國中生日前因父母管制沒收手機,疑似情緒失控而墜樓身亡,再度讓大眾關心孩子過度依賴手機(包含平板等3C產品)而衍伸的親子衝突議題。根據兒童福利聯盟2021年的調查,發現國小學童使用手機已經相當氾濫,以10至12歲兒童為例,平均一週玩手機遊戲13小時,12歲玩的時間幾乎是10 歲的2倍,顯見年齡增長、玩手機時間也跟著拉長。手機彷彿成了現代孩子最親密的家人,正綁架著孩子的情緒、注意力,甚至撕扯親子之間的關係。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認為,父母跟孩子會因為手機發生嚴重衝突,往往是因為一開始就做錯了!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應該盡量不要讓他們過早接觸手機,土耳其裔藝人吳鳳就相當感嘆,他在臉書PO文表示,最近帶著孩子到公園時,看到一個爸爸也帶著3歲左右的孩子,但2個人竟各自在滑手機,當場讓他腦袋裡「雷達大響」。吳鳳感慨寫道,「我當了爸爸已經6年,從來不會為了打發時間或讓他們安靜而給手機。孩子本來就會發脾氣、調皮搗蛋,如果怕孩子哭鬧,其實不要生寶寶比較好吧?」即使看到別的親子在滑手機,他也明確地告訴女兒「我不會給妳們玩手機,不想要妳們眼睛壞掉」。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不讓孩子過早接觸手機,當小朋友在14歲的時候,才為他們購買了第一部手機,而且比爾蓋茲會限制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數。目前歐美國家的專家普遍認為14歲之後較適合給孩子手機,此時大腦較成熟、自律能力也較好。至於台灣,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認為2歲前的孩子不適合接觸手機或平板等3C產品,以免影響眼睛發育;身處於網路世代,孩子出生在充斥3C產品的環境,實在很難不接觸到手機,若無可避免,仍要注意一些原則。例如2~3歲之後若要接觸手機、平板3C電子產品,要控制在15分鐘內以免傷害視力,同時以靜態圖片為主,父母也要全程陪同且有所互動;3~6歲時間可增加至30分鐘,建議父母也要陪伴,才能了解孩子使用手機得內容,同時半小時結束後要讓眼睛休息10分鐘,以免增加眼睛負擔,一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土耳其裔藝人吳鳳喜歡帶著孩子接觸大自然,他認為不該為了安撫孩子而讓他們接觸手機。(圖/翻攝自吳鳳臉書)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則認為5~8歲非常關鍵,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控制能力,爸媽最好建立起規範,例如每次使用的時間限制在30分鐘內,以免孩子進入青春期無法控制。王宏哲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需求有所不同,使用手機的時間也可逐漸拉長,但建議一天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同時每用半小時就要讓眼睛休息一下。黃宜靜說,要不要給孩子看手機?幾歲可以使用手機?其實可以視每個家庭的狀況而定,「但重點是要跟孩子說明清楚原則,例如每週使用幾次、每次使用多長時間,我建議要有固定的家庭會議時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商量,最好能有共識,而不是由家長直接規定。」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每場比賽大約30分鐘,就可依此時間為約定時間,若是遊戲常常可能會拉長為31、32分鐘,家長也可和孩子討論是否有一段緩衝時間,否則一到30分鐘就要斷網,遊戲突然被中斷恐怕讓孩子難以忍受,這些都可以事先溝通清楚。如果意見僵持不下,例如父母希望每次使用20分鐘,而孩子想要30分鐘,那就先維持一周30分鐘的手機時間,再觀察孩子使用的狀況,如果孩子相當自律,那就維持30分鐘的時間,若孩子無法自律,就調整為20分鐘,然後再觀察孩子的使用狀況,若往後能夠自律,再視情況拉長為30分鐘。「這是一個訓練孩子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黃宜靜說,孩子的大腦尚未發展成熟,無法自律是非常正常的事,當孩子破壞約定時,家長態度要溫和且堅守原則,如果孩子反應激烈,除了維持平穩情緒之外,也要試著同理孩子,「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但我們之前已經約定好了。」黃宜靜說,孩子是很聰明的,如果有時哭鬧或發脾氣就能獲得父母妥協,他們就會每次都大吵大鬧測試看看,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情緒更加失控,所以家長們若能堅守原則,孩子反而情緒會比較穩定,而且也會從過程中逐漸學會自律。除此之外,許多家長將手機作為獎勵或懲罰的工具,例如成績進步了,手機使用時間就可以拉長,相反的,如果考試分數不理想,手機時間就減少、甚至沒收手機。「獎勵跟懲罰會讓家長被拱上一個權威者的角色,因為會變成父母來判斷孩子有沒有認真?有沒有用功?所以變成父母在評價孩子。」黃宜靜說,如果孩子學習本來就出了問題,那就只能被懲罰,於是孩子只能用衝突、對抗的方式解決,父母跟孩子說不能怎樣,孩子故意偷偷做,等於在訓練孩子有更多對抗大人的行為。所以比較好的方式是,手機使用時間是依照自律程度延長或縮短,而不是因為學業成績,只要維持好這樣的原則,親子之間就不會因為手機發生嚴重衝突,甚至讓孩子情緒失控、鑄下大錯。
3C綁匪2/科技界CEO控管手機2裝置 透露「絕不在孩子臥室放電子產品」
《紐約時報》之前採訪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時曾問到「您家中牆壁上應該掛滿了螢幕和iPad吧?」沒想到賈伯斯回答「我連把iPad擺在身邊這種事都不會去做」,接著提到自己嚴格控制孩子螢幕使用時間的事。飛行器公司3D robotics執行長Chris Anderson也曾表示,他在家中的每個網路、手機設備上都設置了時間限制和家長控制裝置,例如Google就有「家長監護」的APP,就能監控孩子的所在位置、使用手機的時間、限制每日使用時數、設定就寢時間、禁用特定APP等。他說,「那是因為我們對於科技有什麼危害十分了解,我不希望在我孩子身上發生。」身處科技界,Chris Anderson深知沉迷網路帶來的諸多災難,他也分享許多科技界朋友控管孩子使用3C、手機的規定,「例如絕不在孩子房間放置電腦、網路設備,以免孩子過度沉迷。」諮商心理師黃宜靜也建議,當孩子開始使用手機時,家長要先讓孩子知道「我會需要知道你的使用狀況,所以我會設定時間、同時查看瀏覽紀錄」,此外,平時要偶爾用「好奇」的態度跟孩子聊天,所謂「好奇」是指詢問、了解,但不帶任何評價、批評,這樣孩子才會願意分享,再從言談之中了解孩子使用網路的情形。如果發現孩子使用網路的狀況有異,例如上色情網站,千萬不要假裝不知道。「有些家長會試探孩子,當孩子發現時,就會覺得不被信任,如此就會失去親子雙方的信賴感,破壞信任關係。」黃宜靜建議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我注意到你的瀏覽紀錄偏向色情,我覺得你看了應該有一些想法,所以想要跟你討論看看。」青春期本來就會對性好奇,家長若採開放態度,才能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大驚小怪,孩子覺得不好說、不能說,那未來就更不會說。孩子可能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才會選擇躲在手機後面,建議父母要多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狀況。(示意圖/非當事人,黃威彬攝)除了控管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原則,如果發現孩子愈來愈沉迷手機,就要思考「為什麼孩子會躲在手機後面?」黃宜靜說,臨床上許多這樣的孩子,其實往往是現實生活中遭遇許多困難。「孩子永遠追求的都是價值感與歸屬感,如果他學習遇到困難、成績不理想,而父母似乎又將成績視為最重要的事,當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時,躲在手機世界裡是一個最舒適的狀態,他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與歸屬感,也可以和其他朋友有連結。」但父母常常忽略了「困在現在」的孩子,反而去焦慮過去與未來,例如「我以前太寵她了,所以要再嚴格一點!」或「他繼續玩手機下去,未來能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嗎?」父母帶著這些焦慮,看到正在玩手機的孩子,於是劈頭就是責備、怒罵,於是親子衝突一觸即發。黃宜靜分享一個例子,「有一位爸爸每次看到孩子玩手機就很焦慮,總是一直不斷叨唸,後來去上親職課程,才開始學習退一步給孩子多些空間,於是他就算看到孩子玩手機,也只是簡單說『吃飯了沒?早點睡覺喔』,沒想到隔一陣子後,有一次吃飯時,孩子居然放下手機跟爸爸討論事情。」這位爸爸非常驚喜,原來他與孩子已經很久不曾長時間聊天,更何況孩子還是放下手機才說話!黃宜靜說,當家長放下焦慮,不要見到孩子總是嘮叨、碎念,孩子自然就會願意分享更多自己的現況,因為孩子其實也有很多徬徨不安,如果父母一昧進攻,孩子只會武裝自己,當父母釋出善意、溫暖,孩子才有機會訴說自己的煩惱。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許多家長會問「可是,我的孩子一回到家,就黏在螢幕前面,一句話也不肯和我說,怎麼辦?」陳志恆反問,「一整天下來,你們完全沒有任何互動的機會嗎?」孩子除了上網,也需要喝水、吃飯、上廁所,也有離開房間、放下手機的時候。這時,家長就可以抓住機會,溫暖問候個幾句:「肚子餓嗎?要不要吃一些點心?」「你出來啦!想不想聊聊天呢?」當然,十次裡可能有九次,你會碰壁,或者,根本沒回應。如果談不下去,就暫停這一回合,等待下一次的機會。陳志恆說,一開始,你的關懷或許會令孩子厭煩,但你能夠不批評、不責備,就純粹只是表達關心,孩子會慢慢感覺到溫暖,也會開始善意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