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運貴
」 交通部交通部上週事故數據「7行人死亡」創新高 「違規穿越馬路」佔死因近半
交通部今(20)日公布12月7日至12月13日交通A1類事故24小時死亡數據統計,上週事故死亡共32人,其中行人死亡7人,創7月以來單週行人死亡新高。且7名行人死亡中有3人違規穿越馬路、1人因不明原因坐在馬路上,導致遭車輛追撞。此外,交通部特別指出,由於「桃園市」交通事故24小時死亡統計,「上週」以及「今年累計死亡」都是最多的縣市,將持續與桃園市溝通改善。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簡任技正劉俐良表示,上週行人死亡7人中,有3人未按照標誌標線行走,違規穿越雙黃線和馬路,遭分心的機車駕駛撞上;另外還有1名行人因坐在馬路上,最終遭車輛撞上死亡。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黃運貴也特別指出,除汽機車未禮讓行人外,「行人違規穿越馬路」也是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交通部除了呼籲汽機車要停讓行人外,也要宣導行人應遵守交通規則。至於上週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各縣市分布,其中桃園市和彰化縣死亡各達6人最多,苗栗縣死亡4人、屏東縣4人;行人死亡部分,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苗栗縣、雲林縣、屏東縣、新竹市等7縣市各有1名行人因故死亡。交通部表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13日間,累計交通事故24小時死亡總人數1617人,較去年同期減少84人,減幅4.9%;行人累積死亡20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6人,減幅為2.9%。各縣市今年1月至12月13日整體累計死亡最多前5名,則分別為桃園市163人、台南市143人、新北市139人、高雄市135人、屏東縣130人;行人死亡最多前5名為新北市22人、桃園市21人、台中市21人、高雄市18人、台南市17人。交通部特別指出,由於桃園市交通事故24小時死亡統計,「上週」以及「今年累計死亡」都是最多的縣市,因此將持續與桃園市溝通,研究如何協助桃園市改善道路安全。
交通部公布1至9月交通事故情形 破29萬件、釀2161死、逾38萬人傷
交通部今公布1至9月道路交通事故情形,全台共發生逾29萬件交通事故,30日死亡人數達2161人,受傷人數也超過38萬人,不過累計件數和死傷數與去年同期相比皆減少。各縣市道安表現則以桃園市在整體死亡、機車死亡及酒駕死亡增加最多,另觀察每10萬人死亡比例則是屏東縣以整體死亡、機車死亡、高齡死亡比例最高。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黃運貴說明,觀察今年9月的道路交通事故30日死亡中,事故件數單月3萬2428件,227人死亡,4萬2849人受傷。死亡案件中,機車事故152人最多、高齡者101人、行人死亡24人、酒駕造成死亡8人、兒少死亡3人。9月單月死亡較去年同期減少,但件數和受傷人數皆較去年同期增加,另高齡、酒駕、行人、兒少死亡人數都較去年同期減少,但機車死亡152人,就較去年同期增加16人,占整體67%,增幅11.8%。針對9月機車死亡數增加,黃運貴分析,機車部分1至9月有下降趨勢,9月比去年多16人,初步分析主要年齡集中在45至64歲較多,肇因主要是恍神、心不在焉造成自撞,自撞人數比去年多,但他也說,以往機車占整體死亡大約都是6成多。黃運貴指出,1至9月交通事故總件數29萬332件,30日死亡人數2161人,受傷人數38萬6448人。累計件數、死、傷皆較去年同期減少,死亡減少61人,減幅2.7%。今年1至4月死亡人數逐月呈現下降趨勢,5至7月呈上升趨勢,8至9月則下降。1至9月整體30日死亡人數分析中,機車事故死亡占比最高有1375人,其次為高齡者910人、酒駕造成死亡116人、行人死亡252人、兒少死亡53人,皆較去年同期減少。針對各縣市狀況,黃運貴表示,1至9月的30日死亡人數統計分析,桃園市215人,較去年同期增加47人最多,新竹市39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1人次多,另國道79人也較去年同期增加15人。另在1至9月的30日行人死亡人數統計分析中,則以新竹市13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1人最多,其次為嘉義市8人較去年同期增加6人。綜整1至9月各縣市道安表現,黃運貴說,桃園市在30日死亡人數、機車死亡人數、酒駕死亡人數中,與去年同期相比皆增加最多,新竹市以行人死亡增加最多,新北市為高齡死亡增加最多。另觀察每10萬人死亡比例,屏東縣以30日死亡數、機車死亡人數、高齡死亡人數比例最高,嘉義市行人死亡比例最高,台東縣酒駕死亡比例最高。◎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今早才到墾丁視察!回程途中遭爆婚外情 李孟諺「秒改行程」躲媒體
交通部長李孟諺今(19日)遭爆疑涉婚外情,事後坦承個人過去行為造成太太與家人莫大困擾,向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口頭請辭獲准,成為上任僅92天的短命部長。據悉,李孟諺今日一早前往屏東墾丁視察氣象雷達站,回程前往高鐵左營站途中爆出桃色疑雲,他火速改由台南北上,似乎為了躲開隨行媒體。氣象署今日發布新聞稿,指李孟諺上午前往屏東縣考察「墾丁氣象雷達站」,道安及路政司黃運貴司長、公路局陳文瑞局長及氣象署馮欽賜副署長陪同。李孟諺指出,今年7月凱米颱風來襲,由於氣象署精準的路徑預測及雨量預報,讓各單位提前部署並提早撤離山區土石流高風險區居民,保障了民眾朋友的生命財產安全,謝謝氣象署並期許氣象署繼續努力。李孟諺遭爆桃色疑雲後火速請辭,淪為賴政府率先落馬的一級閣員。(圖/黃耀徵攝)沒想到,李孟諺結束考察行程後,原定中午12時55分由高鐵左營站搭車北上,不料從墾丁前往高鐵站途中被爆出婚外情,疑似為了避開隨行的媒體,突然臨時更改行程,改由高鐵台南站搭車北上,當天下午便向賴清德及卓榮泰口頭請辭獲准。李孟諺從政資歷完整,曾在前閣揆蘇貞昌擔任台北縣(現新北市)縣長任內完成基隆河整治等治水計畫,深獲對方賞識,後來也被推薦給時任台南市長賴清德,一路從台南市水利局長當到代理市長,再入閣擔任行政院秘書長,今年更接任交通部長,被視為台南幫的得力幹將,如今因桃色疑雲請辭,成為賴政府首位落馬的一級閣員。
基隆市府力推行人友善 增進道路建設有效降低事故死亡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黃運貴司長不久前率隊考評基隆市執行交通安全改進方案成果,經基隆市政府近一年來強推行人友善政策,透過完善道路建設,建構了安全的通行環境,使得多項數據指標遠低於目標值,也讓市府先前立志創造交通安全城市所付出努力已顯現部分成果。根據資料分析,基隆市近三年,每十萬人事故死亡率為8.1人,遠低於一般縣市平均的17.1人/10萬人,為同組8縣市中最低。另外,基隆去年包括整體事故A1類死亡、高齡者事故、行人事故A1死亡、30日死亡人數均遠低於目標值。基隆市政府表示,這一年多來市府加強推動行人友善政策,畫設107處路口綠底行人穿越道(綠斑馬),讓行人通行更有保障,並在60處路口實施行人早開時相, 也在194處騎樓張貼行人友善通行綠腳丫,整理騎樓停車空間且保留行人通行動線等等,建構安全的通行環境,使得多項數據指標遠低於目標值,這表明建構安全通行環境的努力已經顯現成果。基隆市政府指出,市府透過調整孝二路段車道配置、安樂路二段與安和一街標線減少側撞機會、基金一路208巷口設置實體庇護島及增設6處行人觸控設施,並在中和國小等11校校園周邊改善及拆除陸橋設置無障礙坡道等,在市府同仁與市民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基隆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持續進步。基隆市政府強調,市府將持續落實行人友善政策,加強各項道安精進作為,讓基隆成為一個交通安全、友善、便捷的幸福城市。
交通部終於推「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 學者:台灣等了20年
由於台灣去年交通事故創10年新高,交通部為此參考了日本推動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明訂中央、各級機關、地方政府、全民權責,以及交通安全政策、計畫和道安會報等入法,今(18日)針對草案召開公聽會。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1970年日本交通事故達1.6萬人,當年日本訂定交通安全對策基本法,如今50幾年過去,日本2020年起到2022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分別降至2839、2636及2610人,因此我國將借鏡日本改革成功的經驗,推動我國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總共有5章27條。對此,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黃運貴則表示,「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的訂定有對外宣示效果,透過基本法建構,中央跟各級政府可以訂定交通安全環境,目標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中央警察大學警監教官陳家福表示,台灣已經等「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這部法律等了20年,20年前這部法令已送進交通部,到了現在才出現,對此他有2個建議:「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應先求有再求好,日本1年期間就完成交通安全基本法制定,但台灣花了20年,無論如何應該都先讓它通過,要朝日本方向制定,若立院這會期沒有通過,可能就會遙遙無期,他也強調交通安全涉及憲法上交通生命權,不應該再等。希望「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應納入人民監督與參與,增設向國會報告監督機制,台灣交通體制很不良,過去依照道交條例治理安全,將近30年到40年來都是用處罰的方式,但最近7年來交通事故無大幅下降,完全依賴處罰,交通安全無法有進步,因涉及工程教育面向很多,處罰條例已經用盡,過去用院頒方式治理道路交通安全,也缺乏位階,也應透過交通安全基本法制定下來。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吳昆峯則指出,他對「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的期待,是希望20年、30年後不要再開這個會,把道路安全問題從現在開始逐步解決,為此他也提出5點建議:希望這會期可以通過法令。要讓法發揮作用,立法精神和責任確立是不是還有再調整精進的空間,若參考日本的交通安全對策基本法,日本一開始就開宗明義明確指定責任是在誰,不管是行政部門或道路使用者。希望相關法律可以用基本法的精神去因應、調整,在基本法第二條中增訂施行後應因本法規定修訂廢止或制定相關法令。立法附帶決議部分,考量基本法法條所對應各項法律其實非常的多,比如都計、都設或是道路設計規範、處罰條例道安規則,要求相關法律1到2年內陸續完成修訂,並訂定實施的日期。過去10多年來我國道安工作經費限制蠻大的,基本法也應針對道路交通安全經費編列應予以保障,並以法律訂之。
蘆洲環堤大道是易肇事地點? 新北打臉中央:無事故
交通部盤點全國1000處易肇事路口及行人活動聚集區域,作為縣市研擬改善計畫依據,其中提出新北市2020年到2023年有115處行人易肇事地點,但新北市交通局比對發現有6處無事故案件,其中蘆洲區環堤大道與永樂街38巷67弄口還被列為全市第4大易肇事路口,會再與交通部共同審議。交通部回應,會行文各縣市政府,有問題都可溝通。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指出,交通部最新統計數據,新北今年1至6月行人事故死亡18人,較去年同期減少4人、減幅18%;每10萬人行人死亡事故為0.4人,六都最低,亦低於全國(每10萬人行人死亡事故為0.7人)。鍾鳴時表示,交通部資訊平台所提2020至2023年115處的行人易肇事地點,有42處路口平均1年1件事故以下,且清查有6處無事故案件。以資訊平台公布2022年新北10大易肇事路口為例,蘆洲區環堤大道與永樂街38巷67弄口為第4大易肇事路口,比對資料後沒發現事故案件。桃園市交通局交通安全資訊科長黃貴正表示,交通部提供2表格,包含事故排行、行人活動聚集區域,但有受傷人數較多卻排行較後,不知道計算基準為何?黃貴正說,桃園的南平路、永安北路4件事故、4人受傷排名第1,讓人難以理解。已經在清查表格內容中,周一上班日會與交通部承辦人釐清。台南市交通局表示,交通部資料無誤。北市交通局主祕黃惠如認為,市府、警方、中央等機關資料來源不一,出現誤差應非誰對誰錯。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黃運貴表示,該數據引用2020年至2023年最新的警方統計,交通部會正式行文各縣市政府,有問題可以提出來溝通。
行人注意!不只汽機車駕駛 違規穿越馬路、低頭族列重點取締
行人地獄,行人也要負責!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昨日發布今年1至4月道路交通死傷統計,4月份整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行人死亡卻增加47.6%。道安會分析後發現,有許多事故是行人本身造成,因此第3季加強執法除了汽機車不禮讓行人之外,也會將行人違規穿越馬路、車道上使用手機阻礙交通等,列入重點取締。根據道安會統計,今年4月單月死亡人數明顯下降,較去年4月減少10人。不過,綜觀1至4月的道路交通事故13萬3972件,造成1039人死亡、17萬9930人受傷,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萬967件(8.9%)、增加62人死亡(6.3%)及增加1萬6185人受傷(9.9%)。其中4月份的行人事故死亡31人,較去年同期大增10人(47.6%),1至4月行人死亡134人,也較去年同期增加12人(9.8%)。道安會分析,行人死亡主要發生於路口、約占整體行人死亡52%,路段死亡次之、約占整體行人死亡45%。再依年齡區分,高齡者94人最多(70.1%)、成年人37人(27.6%)。道安會執行秘書黃運貴表示,行人死亡不降反升,經分析,很多是行人本身違規造成,因此今年第3季會與警政署合作,除了加強取締汽機車不禮讓行人之外,還會將行人遵守交通規則作為宣導重點,包括違規穿越馬路、車道上使用手機阻礙交通等,依據現行規定,行人違規穿越馬路可罰500元,若行人當低頭族誤闖車道、阻礙交通者,可罰300元。交通部強調,針對行人安全改善,已與相關部會就工程面、教育面、監理面、執法面提出改善,截至今年6月21日,全國調整行人早開時相1769處、專用時相910處,行人穿越道退縮635處,5月份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達1萬9961件。
丟臉到國際 邱臣遠要求交通部、行政院正視道路交通安全
民眾黨籍立委邱臣遠今(13)日與同黨籍市議員當選人張志豪、陳世軒一同舉行記者會,痛批行政院及交通部對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不當,造成每年3,000個家庭破碎、48萬人民受傷,甚至臉丟到國際,被美國CNN大幅報導。邱臣遠呼籲,行政院和交通部長王國材應正視問題,並儘速提出對策來改善道路安全。邱臣遠提到,早在107年11月,監察院就曾糾正行政院,未善盡督促交通部策畫與執行公路行車安全之責,而四年過去,台灣道路不僅沒有變得更安全,甚至死傷人數節節攀升。第13期院頒「道路交通改善方案」所設定的短期目標,111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數要降到2,300人以下,目前光是1-9月就已逼近2300人,今年目標已確定跳票;明年應開始實施的第14期,則是至今都還未見,因此邱臣遠質疑,「交通部到底重不重視道路安全?」對此邱臣遠提出三大訴求,要透過工程、教育及執法的交通3E政策,確實實施「交通零死亡願景」;要求交通部加速推動「交通安全基本法」的立法,提高交通安全對策層級,促進中央和部會的水平整合、中央和地方的垂直整合,保障國人道路交通安全;並請交通部主政,邀集內政部營建署及警政署,共同會商於3個月內提出具體改善對策。「政府要求汽機車族禮讓行人時,也應檢討道路規劃是否有提升」,陳世軒提及,由於新莊的聯外橋樑不足,加上橋上機車道狹窄遲未拓寬,機車族為爭道而未能保持安全距離,導致交通意外頻傳,他呼籲,在宣導交通道路安全守則時,必須同步規劃健全配套措施。張志豪也點出,行人安全的部分,為減少行人與車流交疊的機會,政府應檢討行人流量與人行道空間流量,同時提升人行道平整、騎樓步行品質,以達到兼顧行人安全和交通品質的目標。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更指出,道路設計和駕訓必須痛定思痛做改革,政府除了應盡速立法規範道路構造,正視駕訓教育也是交通安全的必要作為,要配合新式道路設計來改善駕駛教育,且確實要求民營駕訓班依法教學,杜絕因削價競爭使教學偷工減料的情形。交通部道安會執行秘書黃運貴表示,交通部未來將協同路政司及技監室,檢討及更新「以人為本」的道路工程與設計法規,修法改善未停讓行人之車輛的罰則,並透過多元管道加強宣導道路安全、落實精準科技執法、提升公共運輸服務量能。邱臣遠說,希望藉由這次CNN報導的刺激,政府能真正落實保護行人安全,也讓外國觀光客能安心來台旅遊,讓世界看到台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