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郁純
」 黃郁純出國遊玩毫無屎意!醫曝「關鍵2原因」認了:外出旅行易便秘
相信不少民眾都有便秘困擾,若無法順利排出大號,有毒物質不但會影響情緒、食慾,甚至會危及健康,尤其是出門旅遊時更容易出現便秘情況,而影響排便的關鍵原因在於,壓力、焦慮及飲食習慣發生改變。「外出旅行真的很容易便秘!」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在臉書粉專分享,不少民眾出國、外出旅行時容易便秘或拉肚子,因此都會備妥便祕藥及胃藥,以防不時之需,其實導致腸胃不適的主要因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進而打破了原本安穩的腦腸軸系統,造成部分人不是上不出來就是拉不停。黃郁純表示,所以當身處書店等較安靜環境,或充滿咖啡豆香等放鬆的咖啡廳,又或是回到家門口前就容易有便意,甚至出門前也會突然想上廁所,而這些其實都是「腦腸軸」在影響直腸排便。至於為何出國遊玩容易便秘呢?黃郁純指出,背後成因有2大關鍵,第一、「壓力或焦慮」影響便意:行程本身的晝夜顛倒、忙碌的趕車會使人心情緊張,加上長時間搭飛機及坐車,都會讓腸道處在未運動狀態,導致便意消失;第二、「飲食習慣改變」:出外旅行時水分攝取通常會大幅減少,三餐作息與飲食習慣也跟平日有所差異,因此容易加劇便祕的惡化。對此,黃郁純也建議,民眾外出遊玩時除了攜帶腸胃藥之外,也可以準備「鎂」、「益生菌」等保健品搭配服用,並盡量多飲水、攝取蔬果,以防被排便不暢打壞旅行興致。
咖啡是天然瀉藥? 醫推「最佳飲用時機」:這樣喝更提神
擁有濃鬱香氣的咖啡已成為現代上班族不可或缺的飲品,早晨來一杯不但能提神醒腦,據傳還有清潔腸道的功能。對此,台北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也解釋,喝咖啡雖有助改善排便,但若未及時補充適當水分,恐造成糞便乾硬導致便秘。此外,黃郁純也建議睡醒半小時後再喝咖啡,因為大腦與身體運轉差不多後再攝取咖啡,「會發現提神的效果拉長不少喔。」黃郁純近日在臉書專頁《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發文指出,近年來,國外愈來愈相信咖啡具有清潔腸道的作用,但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她也說明,其實咖啡或者含咖啡因成分的飲品是「天然的瀉藥」,它們會刺激胃泌素和膽囊收縮素(CCK)等多種荷爾蒙的產生增加,刺激腸道收縮並將糞便移向直腸排出,較早的研究表明,咖啡對腸道的刺激作用似乎在早晨最強,「這可能是因為當您睡覺時,結腸收縮也會減弱,所以早起身體機能開始復甦,咖啡的刺激更能刺激更多的壓力和蠕動的收縮。」(圖/翻攝自Facebook/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不過黃郁純也提醒,雖然咖啡不管是早晨或者飯後使用,的確是可以加速腸道刺激蠕動,但是凡事都須達到平衡,若攝取過多的咖啡因飲品,不僅容易利尿讓身體排出過多水分,反而還會讓腸道缺水,若未及時補充適當的水分,不但會覺得口渴,腸道也會缺乏水份的滋潤,造成糞便乾硬導致便秘,反而就失去了最初的作用!雖然咖啡具有溫和的通便作用,並可能有助於改善排便,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它並不是清潔腸道的神奇解決方法,腸道喜歡的從來都不是單一的刺激物,而是富含纖維的均衡飲食、適當的水分、健康的油脂,這對於維持健康的消化系統至關重要喔!」此外,黃郁純也建議睡醒30分鐘後再飲用咖啡,因為當我們睡醒時皮質醇最高,身體會快速分泌皮質醇帶給我們能量,通常在30至60分鐘達到高峰,之後就會下降,可以理解成電腦強制開機需要運轉很多資料,所以會迅速提升記憶體與CPU運轉,到一定程度就會恢復正常水平,「因此如果我們在皮質醇產生高峰階段喝咖啡、茶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這咖啡因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有時我們反而會覺得不足,進而加倍攝取過多的咖啡因飲品。」至於很多人會將胃食道逆流跟咖啡關聯在一起,黃郁純則解釋,咖啡攝取後的確會減低下食道肌肉張力,從而使胃酸回流到食道中,但真正導致逆流的是關鍵是促進胃酸大量分泌的甜食、高糖量的食品、酒精、菸草中的尼古丁(Nicotine)。她也補充,大多數人喝咖啡會覺得有胃食道逆流的火燒心與噁心問題,大多是邊喝咖啡邊進食,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糖類製品)會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除此之外,胃食道逆流的高風險其實是長期肥胖及攝取酒精導致的。最新的研究也指出,大多數數據並不支持咖啡對胃食道逆流的直接影響,「所以,對於本身已罹患胃食道逆流症可限製或避免喝咖啡,而相反,若本身沒有此症狀,正常的飲用咖啡並不會讓您造成胃食道逆流唷!」
月經容易經痛、痔瘡、屁股抽筋? 醫曝主因
女生月經來的時候,特別容易有痔瘡及經痛,甚至偶爾還會有瞬間的抽筋刺痛感。對此,台北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也解釋,月經期間「前列腺素」升高,會造成經痛,或肛管附近肌肉痙攣,導致屁股抽筋。而「黃體素」的升高,也會增加肛門口痔瘡靜脈組織回流不佳,造成腫脹,容易誘發痔瘡。黃郁純近日在臉書粉專《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發文指出,「有沒有發現月經來的時候,特別容易有痔瘡,同時又有經痛、偶爾還會有瞬間的抽筋刺痛感,為什麼會這樣,又該如何解決,女性朋友不要錯過,男性友人也不妨多了解~」黃郁純表示,首先月經週期描述了女孩身體為可能懷孕做準備時發生的變化。子宮內膜變厚,以便受精卵著床。這些變化是由卵巢和大腦中的激素控制的。如果沒有懷孕,增厚的子宮內膜就會脫落,並通過陰道離開身體——這稱為月經期。月經液含有血液、子宮內膜細胞和粘液。除了這些之外,女性生理期間身體也會悄悄地發生些變化,其中雌激素、動情激素跟黃體素也會在此時大量分泌,但黃郁純解釋「真正讓您疼痛的,卻是前列腺激素」。不只男生,女生也會有少量前列腺素,當內膜準備脫落時,前列腺素會上升,幫助子宮收縮,加速經血排除,變相可能造成疼痛,也就是「原發性經痛」的原因。黃郁純補充,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時,會造成肛管旁邊肌肉收縮,引起肌肉痙攣與疼痛,造成月經來屁股抽筋現象,不過都是短暫的,或是經期結束就會緩解。建議可試試泡熱水澡,放鬆肛門和直腸肌肉;使用熱敷墊;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但這個方法有傷腸胃地可能,須經醫師指示使用。此外,月經期間,子宮為增厚、著床,身體所產的黃體素,即助孕素,可為胚胎製造良好環境。同時,還會幫助骨盆腔肌放鬆,但也會因此增加肛門口痔瘡靜脈組織回流不佳,而有壓力腫脹。而懷孕時,黃體素也高,同樣靜脈血流也不好,所以就容易誘發痔瘡。
大腸癌扼殺爺孫戀 專業醫提醒:3惡習民眾罹癌風險高
知名作詞人李坤城8日不幸病逝,妻子林靖恩受訪時表示,李坤城過往飽受大腸癌折磨,最後癌細胞轉移肝臟、骨頭而不幸逝世。無巧不巧,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先前就曾就大腸癌發表過類似文章,文章中就表示罹患大腸癌的話會出現7種徵兆,而日常有3種惡習的民眾,最好從35歲開始就要定期檢查。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於3月17日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他先解釋癌症的發生原因,癌症之所以會發生,主要是細胞基因發生突變,而細胞的癌化並非瞬間形成的,通常是經由多種不同的因素之交互影響,導致該區域細胞突然癌變,通常可歸類為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遺傳、細胞數量愈多愈容易有癌化趨勢等。而大腸癌其實連續15年位居國人罹癌的榜首名單中,黃郁純醫師就解釋,撇除年齡增長、遺傳等因素,飲食與生活習慣占了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給予那部位的細胞愈多的刺激,那該區域的細胞似乎也就較容易癌變!?」而目前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進入到腸道中,而腸道消化需要段時間,腸道內的細胞不停的分裂來幫助消化,所以近年來大腸癌的比重是日益增加的主要原因。黃郁純醫師也分享了7個大腸癌的小徵兆,他也呼籲民眾如果裡面出現的項目越多,就要盡快就醫,並且保持定期檢查:1.貧血:(很重要)通常跟大便出血合併出現,通常會伴隨頭暈!2.體重減輕:(很重要)伴隨沒食慾,若有同步有3、4、5症狀🔥要小心!3.腹痛腹脹:若莫名腹痛持續數日,且疼痛位置固定!4.嘔吐:大腸癌腫瘤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引起的嘔吐!5.長期便秘:很多人會跟一般的便秘搞混。6.糞柱變細: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多為早期表現。7.無症狀:通常大腸癌前期真的很多人無感...這也是可怕的地方。至於要如何防範大腸癌,黃郁純醫師表示,50歲以上請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篩檢。而如果有長期抽菸、喝酒、自覺飲食習慣不太好的民眾,黃郁純醫師建議35歲以上就可以開始定期檢查「因為通常大腸癌可怕的地方在於,當您發現症狀時,通常已經是中後期了」。
日大胃女王「魔女菅原」大腸癌逝 醫曝7大徵兆:同步這症狀快就醫
日本大胃女王菅原初代過去因參加《火力全開大胃王》綜藝節目爆紅,曾創下在10分鐘內吃399碗蕎麥麵的超狂紀錄,被外界封為「魔女菅原」,日前傳出因罹患大腸癌於9日逝世,享年59歲。對此,醫師提醒,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導致大腸癌比率逐年攀升,若出現7大症狀需注意。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在臉書表示,「癌症的發生原因主要跟細胞基因的突變有關,而細胞的癌化並非瞬間形成的,通常是經由多種不同的因素之交互影響,導致該區域細胞突然癌變,我們通常可歸類為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遺傳、細胞數量愈多愈容易有癌化趨勢等。」黃郁純指出,「回歸到大腸癌這,撇除年齡增長、遺傳等因素,飲食與生活習慣占了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打個比方,菸抽多我們會跟肺癌劃上等號、檳榔咀嚼久了會有口腔癌的風險,我們給予那部位的細胞愈多的刺激,那該區域的細胞似乎也就較容易癌變!?」醫師說明,「我們每日都在進食,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進入到腸道中,而腸道消化需要段時間,腸道內的細胞不停的分裂來幫助消化,所以近年來大腸癌的比重是日益增加,根據國建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癌連續15年位居癌症榜首,同時男性比女性高居1.5倍機率罹患。」黃郁純透露,大腸癌常見7大徵兆如下:1.貧血:通常跟大便出血合併出現,通常會伴隨頭暈。2.體重減輕:伴隨沒食慾,若有同步有3、4、5症狀要小心。3.腹痛腹脹:若莫名腹痛持續數日,且疼痛位置固定。4.嘔吐:大腸癌腫瘤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引起的嘔吐。5.長期便秘:很多人會跟一般的便秘搞混。6.糞柱變細: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多為早期表現。7.無症狀:通常大腸癌前期真的很多人無感,這也是可怕的地方。醫師建議,50歲以上請定期接受篩檢(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假如是長期抽菸喝酒或者自覺飲食習慣不太好的人,建議35歲以上就可以開始定期檢測,「因為通常大腸癌可怕的地方在於,當您發現症狀時…通常已經是中後期了。」(圖/翻攝自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臉書)
吃很多纖維質、喝水還是便秘? 醫分享5大膠質聖品
有些人長期受便秘所擾,吃了蔬果還是便秘。近日外科醫師黃郁純表示,她推薦海鮮、穀類、蔬菜、水果5大類膠質聖品,其中蘋果和香蕉更是懶人首選,因為很容易取得。黃郁純近日在臉書發文說,許多患者罹患痔瘡或長期便秘,都會覺得自己吃很多纖維質也喝很多水,「也許可能缺乏了關鍵性的『膠質』! 所謂的膠質泛指『水溶性纖維』,而我們所謂的膳食纖維,則可細分水溶性與非水溶性2種。」醫師黃郁純分享5大類膠質聖品。(圖/翻攝痔零姊姊黃郁純醫師良好生活臉書)黃郁純表示,「非水溶性纖維,簡單說就是無法溶於水,能幾乎保持原狀地通過消化道,簡單來說就是草吃太多,纖維多,但缺少潤滑劑,導致大便過硬而難以蠕動,而其中的潤滑除了水分、油脂外,水溶性纖維也占了重要一環。」黃郁純推薦5大類膠質聖品,有海鮮、穀類、蔬菜、水果:1.秋葵/昆布:像是海藻、海帶、昆布等,具有高黏度多醣體成分,幫助腸道作用,當中的海藻酸會黏附在腸內的脂肪上,成為糞便一起排出體外,讓便便順暢。2.山藥/南瓜:山藥中豐富的「植物膠」能在腸道中長時間刺激消化,南瓜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果膠黏性強,可吸附腸壁的有害物質,連同糞便一起排出體外。3.蘋果/香蕉:懶人便秘推薦,蘋果跟香蕉中的水溶與不水溶纖維質都頗高而且獲取來源容易。4.桃膠/愛玉:這2個都是飽足感超高,卻含有驚人水溶性纖維,其中的愛玉所含的愛玉酵素,亦可幫助腸胃蠕動,促進腸胃道消化代謝,桃膠則是另一種訪間美容聖品,泡發後含豐富的粘液質和纖維素,有潤腸通便的作用。5.燕麥/花豆:以穀類豆類而言,皆是不錯的纖維質來源,其中燕麥的含量比是白米的19倍,對於提升飽足感與增加腸道蠕動皆是不錯的澱粉組合。黃郁純強調,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膠質含量豐富食物,想要更好解便秘,要喝大量水分,才可以將「水溶性」纖維發揮功效。黃郁純在標記中說,這些食物她都很愛吃,但「桃膠飽足感高所以吃太多有時會不太好消化。」
肛門長一粒「流膿帶血」…醫師籲快就醫:不一定是痔瘡 情況惡化恐挨刀
肛門診療雖然相當令人害羞,但為了自身健康,如果身體不適還是盡早就醫為佳。大腸直腸外科女醫黃郁純表示,很多病患發現肛門口出現異物,有時會有類似膿的分泌物,有時又帶點血,都會認為是痔瘡,然而有時其實是「肛門膿瘍」,若發炎嚴重可能會演變成「肛門廔管」,雖為良性疾病,但復發機率高。黃郁純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門診常會有人一坐下來就說:『醫師,我有痔瘡!』仔細問了一下病史發現,『肛門口附近禿禿一塊,有時會有類似膿的分泌物,有時又帶點血,好像有個傷口時好時壞!大概快一個月了!』聽起來沒這麼符合痔瘡的臨床表現」,檢查後發現原來肛門口附近明顯有個膿瘍存在。黃郁純指出,肛管是介於直腸和肛門之間的解剖位置,肛管內的腺體可以分泌黏液潤滑肛管,同時也具有保護作用,「肛門膿瘍指的是肛管中的腺體因為細菌感染而發炎蓄膿,輕微者就像是肛門附近長了個青春痘,可是發炎嚴重時,會發展一條隧道,外部開口在肛門口附近的皮膚,內開口在肛管內,演變成肛門廔管 (anal fistula)。」醫師說明,「如果還是在肛門膿瘍階段,抗生素可幫助緩解發炎,並視嚴重程度採取門診抽膿或是切開引流排膿。但若是已發展為肛門廔管,雖為良性疾病,不必擔心癌變的可能,但不手術其復發機率非常高,因此仍建議手術治療」,而透過新式的雷射手術,可減少對肛門括約肌的傷害,降低術後排便失禁的風險。黃郁純提醒,「肛門膿瘍發生時,很像肛門長了痘痘,剛發生時、症狀輕微時盡快就醫,口服抗生素可以幫忙!若是真的產生肛門廔管問題,若經評估可使用雷射廔管關閉手術,也可以大大減少手術後的不適時間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