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治療時間
」 腸病毒 重症 中風 疾管署 疫苗天氣太冷了!新北2日17人OHCA急送醫 7人不幸身亡
近期由於強烈冷氣團襲擊的關係,台灣各地都出現低溫情形,在新北市當地也在短短2日內發生17起OHCA(無呼吸心跳)送醫的案例,當中僅有10人成功救回,有7人就這樣不幸過世。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在22日清晨,北部與東北部氣溫普遍只有12至13度,苗栗以北及宜蘭局部地區甚至出現跌破10度的低溫。氣象署預測,23日冷氣團仍將持續影響台灣,北部與東北部氣溫僅在13至18度之間,中南部及東部地區夜間氣溫也將降至13至16度,金門則是10至17度,馬祖則是9至13度。同時又因為南方水氣北移影響,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與宜蘭山區將有短暫降雨,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雨。也因為連日低溫的關係,消防局表示,單是在21日當天,就出現13例OHCA病例,當中成功救活9人;截至22日中午為止,又新增4例,其中僅1人恢復生命跡象。等於說短短2日內,就有7人因低溫不幸離世。消防局也提醒民眾,寒流來襲時應注意保暖,特別是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避免清晨外出及勞累過度,以降低健康風險。此外,家中若有人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或突然昏厥等症狀,應立即撥打119並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以爭取寶貴救治時間。重症醫師黃軒曾提醒,冬季是心肌梗塞高發季節,尤其低溫時血管收縮加劇,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上升。他強調,心肌梗塞的黃金治療時間為發病後90分鐘,並呼籲民眾遇到類似症狀時,千萬不要忍耐疼痛、胡亂拍打身體、亂服藥或延誤就醫。
斷崖式冷凍天氣易猝死!醫示警5族群 衛福部分享保暖5招
近期大陸冷氣團來襲,全台氣溫不斷降低,導致心肌梗塞、猝死案例頻傳。衛生福利部昨(19)日分享「低溫保健5要點」,包括環境安全、起床關鍵步驟、安全泡湯、監控自身三高狀況與規律服藥、有異狀立即就醫,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族群,需特別注意。衛福部在臉書粉專上宣導「低溫保健5要點」,提醒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三高偏高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夜班工作者等高風險族群,更要注意保暖。第一點環境安全: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使用電暖設備須注意用電安全,及使用瓦斯爐與瓦斯熱水器需維持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第二點起床關鍵步驟:尤其是長輩和幼兒,起床前應提前把保暖衣物放在容易取得的位置,「起床後,動一動!」讓身體暖和後再慢慢坐起、穩步行走。「記住『慢、熱、起、穿、行』的口訣」,避免動作過於急促以免身體不適。第三點安全泡湯:避免飯後或喝酒後立即泡湯,建議至少間隔2小時,並確保水溫不超過40度、隨時關注自身狀況並結伴同行。第四點監控自身三高狀況、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等數據,並遵照醫囑按時用藥。最後,衛福部提醒民眾有異狀需立即就醫:若遇到心臟病症狀,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及中風徵兆,出現「微笑、舉手、說你好」做不到任一個動作,應立即打「119」就醫,搶救黃金治療時間。衛福部分享保暖5招。(圖/衛福部臉書)此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也提醒民眾斷崖式冷天氣來了,猝死也增加了,黃軒說明斷崖式冷凍天氣為一種極端天氣現象,特點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氣溫迅速下降至極低的溫度,導致極端寒冷的環境。且同常伴隨「溫差驟變」,氣溫可能在數小時內急降10°C以上,對人體適應能力構成嚴峻挑戰;再者可能有「強烈寒流」冷空氣南下突然湧入,形成快速降溫,造成「持續性影響」,寒冷持續數天至數週,加劇影響健康。黃軒指出,5大疾病患者容易在斷崖式的冷凍天氣發生猝死,包含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疾病、腸胃疾病、新陳代謝疾病。同時他也提醒民眾需多注意保暖,穿著多層衣物,保護身體核心部位,如頭部、頸部及四肢,並減少進出寒冷環境的頻率,減少進出寒冷環境的頻率。黃軒列出冷凍斷崖容易發生猝死的4原因:太冷了:在又冷,又乾的季節,個人身體沒有保暖,房間沒有持續保暖,冷空氣使身體內血栓形成風險增加,往頭塞住腦血管,就是中風、往心臟塞住,就是心肌梗塞。冷熱溫差變化,反覆發生:當溫差愈大,死亡率愈高,且從溫差大於5°C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更何況斷崖式冷凍溫差驟變,氣溫會在數小時內急降10°C以上,更對身體構成嚴峻挑戰。容易群聚感染:太冷了,大家都不出門!這段時間,家人聚在一起,不會再戴口罩,不能保持安全距離,就容易透過飛沫傳播感染。延誤就醫:外面太冷了,就會硬撐在家裡,延誤疾病治療的黃金時間!待到心跳停止,叫不起床或忽然昏迷在地,才叫救護車,已經延誤就醫的時機了!
氣溫驟降好發心血管疾病 高風險族群「這些」發病前兆勿忽視
隨著氣溫驟降,早晚溫差明顯變大,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尤其是長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因寒冷天氣及溫差過大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機車族防寒要訣 四肢與頭頸保暖不可少除了長者及慢性病患者外,機車族群在冬季也面臨寒冷考驗,冬季低溫與車速所帶來的冷風會加速體溫流失,尤其對機車通勤族造成不小的影響。為此,國健署建議,機車族騎行時應放慢速度,避免強風加劇體溫流失,並穿著保暖且靈活的衣物,確保騎行操作不受影響。最外層衣物應選擇具有防風、防水功能的外套,並重視四肢與頭頸部的保暖,穿戴手套、襪子、圍巾與口罩等,全面做好防寒保護,並隨時保持安全車速。低溫對心血管健康的隱藏威脅低溫會引起血管收縮,進而讓血壓上升,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國健署建議,若發現自己或親友出現以下心臟病或中風徵兆,應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心臟病徵兆 及早發現、及時就醫突然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的信號,應立即就醫治療。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同樣需要提高警覺。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若發作時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進行緊急救護。中風徵兆 牢記FAST口訣、迅速應對F(FACE,臉歪):觀察臉部表情,檢查兩側臉部是否對稱。A(ARM,手垂):將雙手舉高,觀察是否有一隻手會無力下垂。S(SPEECH,大舌頭):讀一句話,觀察語言是否清晰。T(TIME,記錄時間):若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應立即記下發作時間,迅速撥打119緊急送醫,爭取急性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國民健康署呼籲,寒冷天氣下,務必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更應格外注意,從日常生活中落實健康管理,安全迎接每個寒冬。
腸病毒疫情仍持續上升!單周近2萬人就醫 疾管署發醫界通函
秋冬腸病毒反常升溫,預估高原期將持續至11月底,12月底才會脫離流行期。疾病管制署今(8日)發布醫界通函,籲請臨床醫師保持警覺,以掌握治療黃金時機。疾管署今(8日)發布醫界通函指出,時序已近冬,依據監視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仍持續上升,籲請臨床醫師保持警覺。疾管署說明,國內上周(10月27日至11月2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19460人次,較前一周(18594人次)上升4.7%,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D68型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本年累計6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及克沙奇B4型1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疾管署示警,腸病毒重症病程變化迅速,請對腸病毒患者提高警覺,詳細問診,並協助照護者熟悉重症前兆症狀的辨識,若病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發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疑似重症前兆病徵,請務必妥善處置,並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必要時儘速轉診至腸病毒責任醫院。副署長曾淑慧則表示,以往腸病毒通常5、6月達高峰,暑假脫離流行,今年比較反常,本月底恐達到高峰,要到12月底才會脫離。
腸病毒來勢洶洶 金門弱勢幼童免費施打疫苗
腸病毒71型來勢洶洶!金門縣政府為守護弱勢族群幼童健康,降低重症風險,自10日起,凡設籍當地出生滿2個月至未滿6歲之低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幼童,將全額補助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同時也呼籲中央能盡快研議將此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接種項目,全面保護幼童的健康。縣府說明,本次施打疫苗為安拓伏腸病毒71型疫苗,共需接種2劑,且2劑接種至少需間隔28天;衛生局已調查幼童接種意願,造冊後交由各鄉鎮衛生所進行接種及再通知作業,提醒符合接種資格之幼童家長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前往各鄉鎮衛生所接種,若未被通知到,但符合施打對象資格,可先洽詢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確認相關細節。衛生局表示,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疾病,其中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併發症及重症,其致死率高達3成,5歲以下幼兒為感染該型腸病毒的高危險群,且感染腸病毒71型易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接種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減少重症及死亡機率。衛生局強調,雖然接種疫苗後能達到保護效果,但腸病毒包含幾十種的病毒型,還是會有機會感染其他類型的腸病毒,其他型別目前仍無疫苗可以預防;因此,家長在暑假期間仍應落實幼童的防治措施,避免進出人潮擁擠場所,並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尤其是加強洗手,要確實做到「溼、搓、沖、捧、擦」五步驟,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7旬老翁突發顏面麻痺 中醫針灸一周後好轉
71歲王先生今年5月某個早晨起床刷牙時,發現漱口水會從嘴角流出,右側上下嘴唇及臉頰感覺麻麻的,右側耳後也有輕微疼痛感。太太發現王先生的臉部左右不對稱,右半邊明顯鬆垮,閉眼時右眼無法完整閉合。隔天王先生至西醫檢查,被診斷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醫師開立類固醇及B群控制發炎、減少神經受損、幫助修復神經,並建議至中醫針灸,增強療效。因此,王先生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尋求治療,經過一個禮拜的針灸治療,臉部左右不對稱的狀況有明顯改善,持續追蹤治療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廖皓涵指出,王先生的狀況是典型的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狀,包括急性、嘴角不自覺流水(口水或漱口水)、嘴角歪向正常的那邊(表情不對稱)、法令紋消失、眼皮無法閉合、臉部有麻鈍感、有些人會耳後疼痛、聽覺異常或味覺異常。要非常注意的是,如果伴有半邊肢體無力和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抬頭紋沒有消失(可完整閉眼),需馬上到醫院求助,很可能是腦中風。另外一種情況是伴隨耳朵疼痛、耳朵附近出現水泡,這是由帶狀皰疹造成比較嚴重的顏面麻痺,稱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需要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造成貝爾氏顏面麻痺的原因與病毒感染有關,黃金治療時間是72小時,八成的病人在三個月內會復原,比較嚴重的患者有可能拖到1-2年才痊癒,也可能留下後遺症。中醫觀點認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正氣不足,風邪入中。二,痰濕內生,阻於經絡。三,氣虛血滯,經脈失濡。治療常用針灸疏通經氣,頭部穴位可取翳風、魚腰、攢竹、陽白、瞳子髎、顴髎、迎香、地倉、頰車、人中、承漿、風池、下關。遠端可取合谷、足三里、外關、太衝、內庭,更可在慢性期加電刺激神經幫助肌肉收縮、消除水腫、增加循環,以縮短復原時間,也可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開立中藥,加強祛風、清熱、利濕、化痰、補氣血等,幫助局部循環改善,加速神經修復。並調養體質,提升免疫力,避免再次發作。廖皓涵說明,患者平常可以多做嘟嘴、抬眉、微笑、閉眼等表情動作,或是嚼口香糖,訓練神經與肌肉。同時應注意面部保暖,可用溫毛巾熱敷。避免臉部吹風、洗冷水。若眼睛因無法閉合而乾澀,可用人工淚液維持濕潤,睡覺時可用透氣膠布黏住眼皮幫助閉合,或是用紗布沾生理食鹽水覆蓋保濕。飲食上避免辛辣烤炸食物,如麻辣鍋、麻油雞、蔥、蒜、炸物等。應注意均衡飲食,多吃綠色蔬菜。最後,請保持心情輕鬆,避免過度勞累及緊張。貝爾氏顏面麻痺大多數會痊癒,不必過度焦慮擔心,以免心理負擔影響恢復力。
地震後家中貓狗驚嚇過度!恐造成憂鬱症 出現「4情況」盡快就醫
住在16樓高樓層的小型犬「太郎」,原本生性活潑,平時經常跟在主人身邊。自403花蓮大地震後,太郎開始經常躲在被窩裡不肯出來,4月中一場4級大地震讓高樓層搖晃非常劇烈,造成太郎慌張奔逃時不慎將小櫃子撞倒,導致腿部壓傷,飼主黃小姐立即將太郎送往動物醫院。毛孩驚嚇過度 造成憂鬱、心理創傷獸醫師林煜淳發現,太郎除了身體傷口,還出現相當明顯的憂鬱症狀,包括食慾不振、與人互動的頻率大幅降低,甚至經常躲在角落裡顫抖,顯見地震對太郎心理造成創傷。所幸在醫院積極治療下,太郎的腿傷已逐步痊癒,針對憂鬱症的部分,也教導飼主黃小姐,下班後有空就陪太郎玩最喜歡的丟球遊戲,吸引他走出角落,以耐心陪玩改善地震帶來的心理壓力。貓咪比狗更敏感 出現4大症狀快就醫地震過後,飼主若發現毛孩出現個性異常,應多加留意。以貓咪來說,先天個性比狗更加敏感,對地震驚嚇反應較為強烈,心裡累積壓力容易造成下列症狀,應立即求診,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1.排尿問題:頻繁進出貓砂、尿不出來2.皮膚問題:異常舔毛、大範圍脫毛3.口腔問題:食慾不振、牙齦紅腫4.嚴重疾病:厭食、發燒、體重下降、腹瀉、眼睛紅腫流淚、鼻塞打噴嚏等,亦有可能是因壓力而誘發皰疹病毒、傳染性腹膜炎等。此外,失明、失聰、年長或患老年癡呆症的毛孩,飼主需特別留意居住環境擺設動線,避免地震時物品掉下,造成二次傷害。神經敏感的狗,如博美、蝴蝶犬,可能在地震後變得更敏感,飼主需多關心情緒,多加陪伴。震後多觀察寵物舉動 平時這樣做有助紓壓由於寵物無法直接表達自身感受,飼主難以及時察覺其健康狀況,往往等到心理壓力影響到生理時才發現問題。林煜淳提醒,地震後建議飼主應多觀察陪伴容易緊張的寵物,減輕精神壓力。如果懷疑是身體機能影響,建議進行檢查。此外,平時可注意寵物營養,避免因身體內部機能造成的憂鬱症。
7個月大男嬰感染腸病毒 併發腦炎重症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疾病管制署於今(16)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北部7個月大男嬰,檢查有腦幹腦炎徵象,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A2型併發重症。據了解,該名男嬰於今年4月底因出現發燒、頭部、軀幹搖晃及肢體不協調症狀,就醫發現有喉嚨潰瘍及紅疹,懷疑有泡疹性咽峽炎及中樞神經併發症,遂轉診並收治住院,經診斷為腸病毒感染,檢查有腦幹腦炎徵象,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A2型併發重症,所幸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個案已出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累計2例重症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及A10型,皆為未滿1歲幼童,與去(2023)年同期病例數(3例)相當。目前處腸病毒流行期,且近期疫情呈持續上升趨勢,研判國內疫情傳播風險上升;另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其中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持續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也提醒,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腸病毒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疾管署再次呼籲,國內正處腸病毒流行期,腸病毒傳染力強,易於家庭手足間傳播,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當兒童生病時,應在家休息,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避免至公共場所,以降低病毒傳播機會。疾管署已製作腸病毒防治相關影片、海報及單張等衛教資料,歡迎民眾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下載運用及查詢相關資訊,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肺癌三期旅客趕就醫遭「客機拒載」 隔天改搭火車卻先暈倒在飯店慘死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名肺癌三期且有高血壓三級的患者,原計劃5月6日搭乘飛機從烏魯木齊到上海做手術,結果遭吉祥航空公司拒載,隔日不得不選擇換火車前往上海,想不到隔日就因體力透支暈倒在飯店電梯口,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對此,兒子痛訴是航空公司拒載等一系列的違規操作,才讓父親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綜合陸媒報導,網友屠先生表示,當時父親準備登機時,被機場吉祥航空的地勤人員口頭告知,其高血壓三級必須有三甲醫院開立的適宜登機證明才可登機。屠先生說,父親被人員拒絕後,不得已換坐火車前往上海,然而隔天父親在準備前往火車站時,就因體力透支暈倒在飯店電梯口,最終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屠先生指控,雖然父親患有癌症和高血壓,但航空公司並未讓航醫來檢查父親的身體,也沒有叫機場人員給父親現場測量血壓是否超標。此外,航空公司也未告知父親屬於哪一類拒載旅客,也沒收到拒絕證明,僅有份「電子客票旅客退票申請單」。對此,屠先生認為,吉祥航空一系列操作導致父親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目前他已向民航總局投訴吉祥航空。吉祥航空則回應稱,該名旅客身體虛弱、說話困難,且無陪同家屬,經了解旅客患多項重疾,家屬也未能提供適宜乘機證明,經公司慎重評估,出疆航線運轉時間較長,客艙高度與突發空中顛簸極易導致旅客身體狀況進一步惡化,緊急備降也有極大可能出現無足夠地面醫療支援,於是安排旅客終止行程。吉祥航空稱,儘管相關重疾已達到公司拒絕運輸標準,但考慮到旅客就醫目的,公司有請旅客家屬盡快提供正規醫院出具適宜乘機證明,並安排專人陪同旅客至登機口等待,以便在收到乘機證明後立即登機,但至航班起飛,家屬未能提供相關證明,「我們對旅客次日不幸離世表示深切哀悼,對旅客家屬表示慰問,後續我們也將繼續做好各項運轉保障工作,確保航班運作安全有序。」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僅3成存活逾5年」 半數骨髓移殖後復發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在我國2021年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十名,是一種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非常快速,短短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成人患者想要穩定控制疾病的關鍵之一就在於異體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但移植後若發生復發,五年存活率可能只剩下7%,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更是驟減至3%」。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今日已有多種藥物可讓患者在無經濟負擔的狀況下使用,舉例而言,異體幹細胞移植前,可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殲滅癌細胞,達到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也就是『把癌細胞殲滅到連先進的精密儀器都檢測不到』,提升移植的預後成效、延長存活與疾病控制時間;倘若不幸復發,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選擇,醫療團隊仍可為患者搶時間救命。」「我平日身體狀況良好,每天爬山、登高600階,但去年卻突然變得容易疲倦、氣喘吁吁,且腰部、腹部的不適感越來越嚴重,爾後輾轉到了現任職於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蘇柏旭的門診,經血液及骨髓檢查後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帶有高惡性度的費城染色體突變。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看似老化、疲勞的症狀,竟然是急性血癌引起,甚至在完成化療後不到半年,就被醫師告知復發,需要接續進行更高強度的化療以及異體幹細胞移植」。六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黃女士憶起罹癌期間的心路歷程分享:「考量到自己復發風險較高;且身邊親友的幹細胞都不適合捐贈,每一次的移植都要碰運氣、花時間等待善心人士的捐贈與配對,所以我接受了蘇醫師的建議,在移植前先透過藥物,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很開心在完成全部治療,並在隔離病房長居兩個月後,我成功在今年農曆年前出院了,終於能夠與一路陪伴我的媳婦、兒子,一起在家中團圓過好年。」「每年台灣約有300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新發個案,兒童發病率高於成人。然而,成人無論是否具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突變,其治療難度都相對較大、容易發生復發。患者發病後,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進而衝擊身體機能」。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黃泰中說明:「發病後的惡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速,曾有一臨床個案,明明幾天前才做完健康檢查確認血球指標正常,沒想到就診時卻已有發病跡象!」提醒民眾,若莫名出現一週以上的蒼白無力、感染發燒、瘀青、出血不止、骨骼疼痛或是淋巴結腫脹等症狀,務必及時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與骨髓檢查,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黃泰中秘書長接續說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絕非不治之症,目前治療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誘導期,以高劑量化療為主,並視基因突變與否加入標靶藥物,把癌細胞殲滅至5%以下、達成完全緩解為目標;第二階段為鞏固期,以殺死剩餘的癌細胞為目標;第三階段則是藉由低劑量藥物避免復發。屬於高風險復發、難治或復發型的患者,則建議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較有機會長期穩定控制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多數患者在第一線治療後就可以達到完全緩解,但有半數可能在三年內發生復發。因此,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中,治療目標不僅僅是達到傳統的完全緩解,更建議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以降低復發風險、延長存活時間。「只要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變異就建議異體幹細胞移植,此外,若是發生復發、或是屬於高風險族群,也有移植的必要性!」,林口長庚血液科主任郭明宗說明:「儘管異體幹細胞移植很重要,但是對於醫師、患者而言,都是一個充滿挑戰且長期的『大工程』。移植前,要先透過高劑量化療殲滅癌細胞,才可接續植入異體幹細胞;植入後,也需住進隔離病房避免感染。為了不讓辛苦白費,醫師往往會在移植前盡可能的協助患者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爭取更長的存活時間、更穩定的疾病控制。郭明宗主任指出,今日已有多種治療方式,且健保有條件的給付相關療程,有機會在不同疾病階段,幫助各種需求的患者,盡可能地爭取更穩定的控制疾病、降低復發風險。舉例而言,在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前,除了高劑量的化療以外,也可以在藉由免疫治療藥物,爭取較高的機率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有望提升移植後的成效。若仍治療反應不佳或是發生復發,也無須過於恐慌,臨床上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接續使用。鼓勵患者,若在療程期間有任何疑慮或想法,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切莫因為恐懼而放棄治療。
他高血壓忘「1事」致腦出血險沒命 醫提醒日常注意事宜
50多歲有高血壓病史的老洪,因工作繁忙,經常不按醫囑服藥,導致血壓數值一直在160~180mmHg之間居高不下,有一次在工作中突然發生手腳無力,身體失去平衡,同事趕緊送他到急診室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洪先生右側小腦有血塊,即俗稱的「腦溢血」,推測是高血壓未獲適當控制造成,在外科團隊緊急開刀取出血塊後於加護病房觀察,後來病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經按時服藥控制血壓,狀況穩定後出院。腦出血常見這些原因所致 死亡率是44%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醫師鍾凱丞表示,腦出血是出血直接進入腦組織,形成一個逐漸擴大的血腫,常發生在小動脈,常見病因是高血壓、頭部外傷、出血疾病、藥物濫用和血管畸形。三分之一的顱內出血發生於大腦的右半側,腦出血30天之後死亡率是44%,高於缺血性中風,甚至高於非常致命的蛛網膜下腔出血,而高血壓是預防腦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依據「2022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將高血壓標準由140/90mmHg下修為130/80 mmHg,預估能夠降低26-30%的心血管疾病。具高血壓病史 應規律監測血壓、注意保暖鍾凱丞醫師呼籲,若本身有高血壓的病史,在天氣氣溫驟降時務必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造成不適感,且需按時服藥,並自主早晚規律監測血壓,避免高血壓相關急症的發生,若發現疑似中風發作的親友,應協助盡速送至急診,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司機日抽2、3包菸提神! 胸悶就醫竟是二次「血管阻塞」手術撿回一命
46歲廖姓司機,近年來每天工時長達10多小時,由於經常靠抽菸提神,最少每天都2-3包菸以上,導致半年前因胸悶、易喘症狀掛急診,檢查出多條血管嚴重阻塞,雖置放支架後解圍,但他還是難以戒菸,去年底再因血管全塞緊急就醫接受動脈繞道手術,經醫療團隊通力合作下總算撿回一命。首次血管阻塞「塗藥支架」解危 二次阻塞「動脈繞道」術救命主治醫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週邊血管科主任張育晟指出,患者去年中第一次到院時,就查出左冠狀動脈及左前降支血管約有95%以上嚴重阻塞,有極高的猝死風險,當時即曾建議開刀治療,但患者頗為排斥,因此改置放塗藥支架暫時解圍,沒想到去年底患者第二次掛急診,檢查後赫然發現原本已經打通的血管「又塞住了」,由於擔心出現嚴重併發症,於是改由心臟外科團隊接手處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王宇澄指出,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有逐年增加趨勢,主因多為三高患者加上缺乏規律運動、過重或肥胖以及吸菸、過量飲酒等問題,因而大幅增加心臟病與中風機率。冠狀動脈狹窄、阻塞 動脈繞道手術治療心臟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一旦冠狀動脈發生狹窄、阻塞症狀,心臟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及養分,就是典型的「缺血性心臟病」或「冠狀動脈心臟病」,必須藉透過外科手術,接手後先從患者腿上的大隱靜脈或內乳動脈、手臂動脈等處取出一段血管,再從主動脈弓繞過阻塞的部位接到狹窄阻塞的冠狀動脈上,藉此增加心臟血流供應、改善心肌缺氧,進而改善心臟功能,順利解決患者心頭大患。60~90分鐘黃金治療期 緊急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劉殷佐、張育晟也提醒,治療心肌梗塞的關鍵因素就是跟時間賽跑,院內緊急心肌梗塞治療團隊會把握患者到院60~90分鐘內,進行緊急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以達到搶救心肌梗塞的黃金治療時間,同時手術後也會安排心肺復健中心加強恢復心臟功能,盡快提升生活品質。
「最凶險胃癌」好發於年輕女性 醫曝:愛喝咖啡、不吃早餐是幫凶
有35歲中國大陸知名美妝博主,以及29歲直播主罹患「最凶險的胃癌」。對此,有醫師也指出,雖然基因突變和家族遺傳是主因,但她們兩人罹患胃癌的原因,恐還和平時工作壓力大、經常不吃早餐、愛喝咖啡和酒有關。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柯秉宏分析,其實胃癌有2種常見型態,一種是和細菌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通常年長者較易得到。另一種恐好發於年輕族群,如同前述的美妝博主和女直播主一樣,罹患的應是「印戒細胞癌」,又稱黏液細胞癌,主要是由上皮細胞形成的腫瘤。由於癌細胞胞漿內會出現大量黏液,將細胞核推向一邊,細胞學檢查下看起來像一個個戒指一樣,所以才稱為印戒細胞。這種發生原因通常和CDH1基因表達缺失、miRNA異常等基因突變有關,也受家族遺傳影響。他示警,這種年輕型的胃癌侵犯性很高,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等到感覺不適就醫檢查時,癌細胞通常都已經快速擴散、轉移。柯秉宏補充,這種年輕型胃癌好發於年輕女性,尤其女性病例更是男性2倍。胃印戒細胞癌若及早發現、切除,治癒率非常高。但是它的特點是很少有明顯症狀,一般患者只會感覺胃稍有不適,所以只會買胃藥解決,只要止痛了就不再理會,也導致胃印戒細胞癌很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到了末期即使胃切除、做化療,治療效果也很差。至於上述2個年輕罹癌的案例,是否與愛喝咖啡、不吃早餐又喝酒有關?柯秉宏解釋,這種胃癌主要還是肇因於基因突變、家族遺傳,但喝咖啡導致胃發炎雖然不是主因,可能也是胃癌的惡化幫凶。且吸菸習慣也是導致胃癌的風險因子之一。
溫差大凍未條…急診1夜收3心肌梗塞病患 醫曝6症狀籲注意
近日日夜溫差大,是心血管疾病發作旺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昨(13日)夜間到今(14日)凌晨收治3名心肌梗塞病患,其中還有2人分別從東勢、和平區轉診過來,幸經緊急進行心導管治療預估病患預後良好,醫師也呼籲胸悶、胸痛不要忍,最好到醫院接受心電圖檢查。2024年春節長假,中部地區一度溫度降到攝氏10度以下,這兩三天雖然天氣回暖,但日夜溫差也有10度,天冷加上溫差大往往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期,中國附醫急診室主任陳維恭指昨13日深夜到14日早上,該院連續收治3名心肌梗塞病患,有住在都會區的,也有東勢病號,還有1例更是從和平衛生所轉送而來。陳維恭說3名病號都是年約60多歲,原本就有慢性病史,一出現胸悶、胸痛症狀立即就醫,從山區轉診的病患在救護車就已做了心電圖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因即時診斷,到院也立即做了心導管治療,可以預期3名病患預後應無大礙。陳維恭說,心血管疾病最容易受到氣溫影響,又被稱為「沉默殺手」,其中「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慢性病患者是高危險群,他也呼籲這些患者應控制好慢性病,在天冷或溫差過大時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他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疑似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或發生臉部不對稱、雙手一邊較無力、說話不順的中風症狀時,應迅速撥打119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農曆新年人潮多 攜帶寵物外出務必使用牽繩、注意毛小孩水分補充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不少民眾會藉著假期期間,帶著心愛的毛孩一起在家歡喜過年,或四處安排走春行程。因為每個毛孩的個性和需求都不同,飼主必須要多加留意,才能與寵物開心過好年!避免寵物外出緊張走失 務必使用項圈及牽繩獸醫團隊創辦人林瑋真獸醫師表示,貓犬聽覺敏銳,過年的鞭炮,容易讓牠們受到驚嚇,嚴重可能出現精神緊張、甚至不願意吃飯的狀況。因此過年期間特別需要準備一個安全的小空間,讓貓犬可以躲藏,並在裡面準備熟悉的毯子、小玩具等,幫助安撫貓犬。如果貓犬過於敏感又無法遠離刺激時,林瑋真醫師提醒飼主可以跟獸醫師詢問能舒緩情緒的營養配方或藥物。同樣的,如果要帶毛孩出門,建議在外出籠中放置毛孩熟悉的玩具或毯子,來安定牠們的情緒。且外出務必使用項圈、牽繩、外出籠等,以免寵物太興奮跑遠而走失,更需要確保毛孩隨時都有補充水分與安靜的休息空間。寵物食品選擇 應注意的品質及規範過年是人們大快朵頤的時刻,謝明瑞獸醫師表示,有些飼主會為了貓犬特別準備充滿新意、形狀名稱都擬人化的年節點心。飼主選擇時不要被這些產品的新奇包裝吸引,應該要注意產品營養成分是否符合美國飼料管理協會(AAFCO)或歐洲寵物食品工業聯合會(FEDIAF)、國際標準組織(ISO)的食品品質及安全規範,以及選擇有提供明確聯繫方式的負責廠商。謝明瑞獸醫師也提醒飼主,飲食太快轉換,吃平時不吃的食物乃至人類餐桌上的東西,都可能導致腸胃道不舒服,甚至造成腸胃炎、胰臟炎、嘔吐、腹痛等狀況。知名寵物食品總經理張堇琪表示,如果過年希望寵物同歡,最好的選擇,是適口性好的貓犬專用濕糧,不但維持營養均衡,也能補充水分。林郁玟醫師提醒,過年期間,大多數獸醫院及診所都會休診,如果貓犬有長期服用藥物的需求,請務必提早請獸醫師開立備用藥品,以備不時之需。同時,也建議飼主在過年前,事先確認有營業的獸醫院及診所資訊,當突發狀況發生時,才能盡速前往就醫,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2024春節期間營業動物醫院一覽表。建議飼主儲存連結,以備不時之需 。過年期間營業動物醫院一覽表:https://www.royalcanin.com/tw/about-us/news/veterinary-clinics-open-during-cny
飲食健康常運動…長腿男星33歲竟罹癌 醫宣告恐截肢:準備坐輪椅
中國演員吳旭東2013年參演電視劇《龍門飛甲》出道,隔天憑3D諜戰動作電影《智取威虎山》中「長腿」孫達德一角受到關注。擁有高挑身材的他,看起來陽光帥氣,去年卻發覺腿不對勁,檢查發現罹患惡性腫瘤,被宣告可能要截肢,這半年來他努力抗癌,呼籲大家定期檢查的重要,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吳旭東身高187公分,平常熱愛運動。(圖/翻攝自微博)吳旭東身高有187公分,平常熱愛運動,有著相當挺拔的身材,去年拍了4個月的戲,期間感覺大腿不適,於是殺青後馬上去醫院做檢查,結果證實是惡性腫瘤,「拿到報告的我,世界都崩塌了」。吳旭東相當崩潰,當時的他年僅33歲,生活也很健康,想不通原因出在哪。幾天後去找醫生,得到的答案卻是可能要鋸掉腿骨,更換裡面的血管,而且不能保證病不會再復發或轉移,要他有坐輪椅的準備。吳旭東被醫生告知可能要截肢。(圖/翻攝自抖音)吳旭東表示,之後每天叫他起床的,不是自律而是腫瘤,安排了腿部腫瘤切除手術,雖然沒有截肢,但留下長長的傷口,必須持續做復健,住院期間每天都要做各式各樣的檢查,還整整進行25次的放射治療,一直到12月底才做完,也心疼爸媽這把年紀,還要陪他對抗病魔。吳旭東接受25次放射治療。(圖/翻攝自抖音)吳旭東以自身例子提醒,千萬不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種自以為是的僥倖心理,他自認身體非常好,從小特別喜歡運動,生活規律、飲食健康,生點小病基本上不吃藥,撐過去就好了,也錯過腫瘤的最佳治療時機,因此他呼籲:「一定要定期體檢,身體有任何異樣,千萬不要硬扛,不要騙自己」,凡事把健康擺在第一。
新冠疫情再度流行!醫提醒「注意黃金治療期」 引網共鳴:最近一堆人感冒
近期適逢入冬最強寒流肆虐,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增多,流感、新冠疫情也再度流行,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就直言,「門診急診住院一大堆」,提醒民眾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蘇一峰醫師今(26)日於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最近新冠開始又開始大流行,感染後容易肺纖維化,痊癒後記得要到醫院照X光檢查,肺纖維化黃金治療時間及早治療效果才好,「民眾自己要小心」。此貼文一出,就迅速引起網友們的關注,紛紛留言表示,「感恩醫生提醒」、「這波寒流一堆人都感冒了」、「一早就看到診所外面一堆人排隊」、「我女兒前天剛確診」、「我前幾天才跑去接種Novavax XBB.1.5的新冠疫苗,希望可以預防新冠」。疾管署先前於23日說明,目前本土COVID-19疫情亦上升且處流行期,上週(16至22日)新增615確診病例,較前一週(9至15日)的537例上升,而台灣也在去年底剛進入了第5波疫情,推估已感染過COVID-19者就有9成左右,「天選之人」約占1成人口或低於1成。而疾管署也呼籲,考量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寒流來襲且近期各項聚會活動、學校寒假開始等人群聚集及移動頻率增加,病毒傳播風險上升,預期農曆春節前可能達到疫情高峰,又適逢年假來臨規劃出國旅遊人數增加,建議民眾儘早接種新冠XBB疫苗,以及時獲得保護力,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秋冬疫苗專區」或至各縣市官網查詢。
蛋蛋危機!14歲少年睪丸竟發黑壞死 專家呼籲年輕族群要注意
高雄一名14歲國中生近日因左側睪丸突發劇痛,痛苦忍耐3天後,終於在父親陪同下前往義大醫院就醫。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維倫表示,經檢查與手術後發現,少年的左側睪丸竟遭懸吊睪丸的精索纏繞多圈,造成血液供應中斷,最終導致組織發黑壞死,只能無奈切除左側睪丸。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患者就醫時,左側睪丸已明顯腫脹且位置明顯高於右側,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蛋蛋「完全沒有血流」,立即安排緊急手術。手術中,醫師發現患者的精索已纏繞多圈,導致血液供應中斷,整顆睪丸已經發黑壞死;即便解除扭轉的精索,也無法挽救,只能進行切除手術。最終,患者左側睪丸被切除,右側則以縫線固定以避免未來再次發生扭轉。目前,患者康復良好。黃維倫醫師也提醒民眾,睪丸扭轉通常伴隨睪丸腫脹、位置升高等症狀,不應掉以輕心。黃維倫醫師指出,睪丸扭轉是一項急症,睪丸扭轉的黃金治療時間僅有6小時,若未即時就醫,時間拖久保存睪丸的成功率就越低也可能造成睪丸缺血壞死。他強調,青少年由於睪丸迅速成長且提睪肌的收縮力較強,是睪丸扭轉的高危群,而突發性的睪丸劇痛主因是因為精索扭轉,導致血液供應中斷,若有此症狀出現,應立即就醫。黃維倫醫師近一步解釋,睪丸扭轉主要是因為先天構造異常,像是睪丸水平懸吊異常、精索與睪丸接合面積狹窄、受傷或隱睪症等原因引起。而這名患者雖未受傷,但可能與先天鞘膜異常有關。對於睪丸遭切除後的影響,黃維倫醫師表示,單側睪丸切除並不會影響正常生育。他也呼籲民眾,一旦發現睪丸有異常疼痛、陰囊腫脹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以免引發嚴重併發症。
洗澡無法感知水溫冷熱! 就醫竟發現是腦幹中風惹禍
50歲詹姓貨車司機,日前凌晨下班回家時,想用熱水澡洗掉一天的疲憊,但左手感覺不太到溫度,原以為是太累而不以為意,隔天一覺起來發現兩邊臉的感覺不同,覺得左臉刺刺麻麻的,感到不對勁而至急診就醫,聽到詹先生的主訴,醫師說這恐是腦中風,讓他住院安排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急性梗塞性腦中風,所幸發現得早,經口服抗血小板藥物並搭配復健治療,約一周內便大幅改善並出院返家。確診腦幹中風 嚴重生命危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神經內科鄭耕兆醫師表示,患者兩側的肌力正常,不過有出現感覺缺失(如身體兩邊對觸覺、痛覺及溫度的敏感度不一樣)、吞嚥問題(如喝水會嗆到)等症狀,且右側眼瞼下垂,經接受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是腦幹中風。鄭耕兆醫師說,患者本身有高血壓,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之一。他血管梗塞的部位在右側延腦處,延腦是腦幹的一部份,主要控制心跳、呼吸和血壓,因此當延腦受損時,可能會造成生命威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疑似中風症狀快送醫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是十大死因第五位,腦中風來得突然,且嚴重可能致殘,造成整個家庭的壓力。鄭耕兆醫師提醒,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應依照醫囑按時回診及服藥,當有疑似中風之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盡快送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她半夜癢醒1年多就醫驚見是無聲殺手 醫生診斷:壽命只剩8~11個月
許多癌症初期都難以察覺,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美國一名婦人經常在半夜間驚醒,全身癢得難以忍受,長期不堪困擾下選擇求診,竟被診斷出第四期的胰臟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胃部,醫生更研判,恐怕只剩下8-11個月壽命。79歲的芭芭拉·格林 (Barbara Green) 2022 年 7 月開始出現瘙癢症狀,當時她仍不以為意,一直在環遊世界,每天練瑜伽、鍛鍊身體。沒想到持續了1年多仍未好轉,還發現她的尿液變深、糞便顏色變淺,她才尋求醫生幫助,卻沒想到被診斷出第四期的胰臟癌。胰臟癌也有無聲殺手的稱號,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統計,胰臟癌患者5年後存活率僅12.5%,若有癌細胞轉移的狀況,存活率更會直接將低至3%,這是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也不容易檢測。不過NCI也指出,雖然胰臟癌難以診斷,但也不是真的毫無症狀,許多患者經常伴隨胃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黃疸、尿色深、糞便顏色較淺或漂浮、疲倦和搔癢等現象,若有上述症狀長期纏身,就可以考慮至醫院安排檢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不只美國,胰臟癌在台灣也是癌症死亡率榜上有名,醫師就提醒,保持良好運動習慣,避免抽菸飲酒,以及不要經常大魚大肉以及過度攝取加工醃製肉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只胰臟癌,許多疾病也不容易找上門。醫師解釋,過度肥胖族群罹患胰臟癌風險相較於平常人大幅增加7~10倍,具有煙、酒癮族群,也容易導致慢性胰臟炎進一步惡化成胰臟癌,經常大量攝取加工醃製肉品也是胰臟癌患者通病,都需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