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 以色列 黎巴嫩 真主黨 空襲 伊朗以色列襲擊「敘利亞軍事設施」炸出超巨大火球 測得地震規模3
近日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了規模空前的襲擊,目標鎖定了敘利亞沿海的塔爾圖斯地區,並進行了數次劇烈爆炸,這場襲擊被認為是該地區自2012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並引發了地震感測器的警報,顯示爆炸的震中規模達到了3.0。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站(SOHR)報導,以色列空軍對塔爾圖斯地區的軍事設施發動了多次攻擊,目標包括防空部隊和地對地飛彈庫。爆炸規模之大,甚至引發了周邊地震感測器的探測,從畫面可以明顯看到火光和蘑菇雲。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塔爾圖斯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主要軍事基地之一,擁有重要的海軍設施和彈藥庫。該地的巨大爆炸及隨後的二次爆炸,顯示出這些設施中可能儲存了大量武器。該地自1971年蘇聯建立軍事基地以來,一直是俄羅斯在地中海的戰略要地。2017年俄羅斯擴建了這個基地,並將其視為對敘利亞政權的重要支持。來自土耳其西部的研究人員指出,位於820公里外的伊斯尼克磁力儀偵測到了爆炸信號,並發現該信號的傳播速度約為典型地震的兩倍,顯示出爆炸的驚人規模。此次襲擊引發了對俄羅斯在敘利亞軍事資產未來命運的擔憂,特別是考慮到俄羅斯與敘利亞當局之間的關係可能會因為新的政治局勢而發生變化。據悉,克里姆林宮已經開始與敘利亞新政府接觸,討論未來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除了對敘利亞的襲擊,以色列還對黎巴嫩及加薩地區發動了空襲,造成了數人死亡。黎巴嫩真主黨首領納伊姆卡西姆也呼籲敘利亞新政權不要與以色列進行關係正常化,並強調黎巴嫩的武裝組織已經失去了通過敘利亞的補給路線。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蓋爾佩德森表示,這一連串的襲擊是「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態發展」,並呼籲各方立即停止軍事行動,以避免進一步加劇該地區的衝突。
比加薩走廊還慘 蘇丹再次蟬聯人道危機觀察名單榜首
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IRC)於11日發布最新的「2025年全球人道危機觀察名單」。當中顯示,蘇丹(Sudan)連續2年位居榜首。報告中也提到,目前全球共有3.051億人需要人道援助,而IRC名單上的20個國家便占了其中的82%。與2015年時的7,790萬人相比,需救援人數有著誇張的成長。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IRC首席執行官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表示,這種情況「令人壓抑」,呼籲全球必須正視這項危機,人道需求與資金支持之間的落差,即便放眼現在這物資充沛的時代,兩者之間的差距仍擴張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位居榜首的蘇丹,自2023年4月爆發內戰以來,便陷入了自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人道危機。戰爭主因是蘇丹軍隊與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apid Support Forces)間的權力鬥爭,原本的政權過渡計劃隨之破滅,進而引發全球規模最大的流離失所潮。儘管蘇丹僅占全球人口的1%,但需要人道援助的人口卻占全球總數的10%。除蘇丹外,名單上的其他危機國家也同樣面臨困境。排在後面的是加薩走廊(Gaza)、約旦河西岸(West Bank),這兩個地區也是長年面臨軍事衝突,民眾生活陷入絕境。此外,緬甸(Myanmar)、敘利亞(Syria)和南蘇丹(South Sudan)也是榜上有名。其中敘利亞是因為長年的內戰所致,而南蘇丹則因內部衝突和貧困使人道危機持續加深。報告還列出其他15個人道危機嚴重的國家,其中包含黎巴嫩(Lebanon)、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海地(Haiti)、馬里(Mali)、索馬利亞(Somalia)、阿富汗(Afghanistan)、喀麥隆(Cameroon)、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乍得(Chad)、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衣索比亞(Ethiopia)、尼日(Niger)、奈及利亞(Nigeria)、烏克蘭(Ukraine)和葉門(Yemen)。
2天內空襲敘利亞480次 以色列50年來首次越線部屬軍隊
在阿薩德政權倒台後,敘利亞的政局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而以色列在此時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空襲,在短短的2天內就執行了480次的攻擊行動,目標主要是放在敘利亞的重要軍事設施、武器庫及海軍基地。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表示,此次行動成功摧毀敘利亞海軍艦隊,是「一次重大成功」。而這也是以色列50年來首次越過非軍事緩衝區,將地面部隊部署到敘利亞境內。根據《CNN》報導指出,以色列軍方強調,此次攻擊是針對化學武器庫及遠程導彈設施,目的是防止這些武器落入極端分子手中。根據以色列國防軍(IDF)的資料顯示,空襲目標集中在首都大馬士革、霍姆斯(Homs)、塔爾圖斯(Tartus)、拉塔基亞(Latakia)及帕邁拉(Palmyra)等地。也有媒體拍攝到,拉塔基亞的敘利亞海軍港口及大馬士革西南的梅澤赫空軍基地(Mezzeh Air Base)遭受重創,軍艦及軍用直升機被摧毀。敘利亞活動團體「首都之聲」(Voice of the Capital)表示,這是大馬士革近15年來最猛烈的空襲,以色列軍隊還在緩衝區以外部署,駐紮在距離大馬士革僅25公里遠的貝卡瑟姆村(Beqaasem),該地位於以色列先前攻占的赫爾蒙山(Mount Hermon)在敘利亞一側山麓,赫爾蒙山位於敘利亞、黎巴嫩及戈蘭高地交界處,是重要的戰略高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阿薩德(Assad)政權的垮台為「中東局勢的新篇章」。納坦雅胡認為,敘利亞政權的崩潰是以色列對哈馬斯(Hamas)、真主黨(Hezbollah)及伊朗(Iran)連續打擊的結果。納坦雅胡同時表示,以色列將繼續改變中東局勢,強調建立一個「無重型戰略武器及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的安全區域」。而以色列這次的空襲行動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部分阿拉伯國家指責以色列趁敘利亞內亂之機擴張領土。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批評以色列「利用敘利亞內部局勢的發展」,埃及則指控以色列趁混亂狀態佔領更多敘利亞領土。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否認部隊正向大馬士革推進,但承認已在緩衝區外行動,並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保護以色列安全。報導中提到,以色列在1974年與敘利亞簽訂停火協議,建立了一個非軍事的「緩衝區」以緩解雙方衝突。然而隨著此次地面部隊越過該區並進一步行動,外界對以色列的意圖產生疑慮。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丹農(Danny Dannon)在給聯合國安理會的信中強調,以色列的軍事部署是「有限且臨時的措施」,目的是在防止對以色列公民產生威脅。
阿薩德政權遭推翻 敘利亞當地華人:槍聲沒停過「等待撤離中」
敘利亞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 (Tahrir al-Sham)於8日宣布進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族人逃往莫斯科尋求庇護,民眾雖然上街慶賀阿薩德政權的結束,但毫無停歇的槍聲與紛亂,還是在當地造成嚴重的動盪。就有在敘利亞當地的中國人表示,目前不僅槍聲沒停過,當地物資也嚴重匱乏,目前正在等待撤離中。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指出,在敘利亞西北部城市拉塔基亞(Latakia)與敘利亞籍丈夫生活超過15年的齊女表示,從8日清晨就可以聽到外面一直傳來「阿薩德下台」的呼喊聲與零星的槍聲。也由於現今時局混亂,目前齊女已經決定與丈夫撤離此地。而在首都大馬士革生活的子游也表示,大馬士革當地槍砲聲持續不斷出現「槍聲炮聲從早到晚都沒停,我甚至看見有人拎著彈藥箱進樓。」自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於5日發布撤僑通知後,不少在敘華人開始尋求離境途徑。在大馬士革經營酒店的華人商人馬克(化名)表示,他與朋友緊急包車前往黎巴嫩的貝魯特(Beirut),準備轉機至埃及開羅(Cairo)。離開時,大馬士革看似平靜,但槍聲已經不遠。馬克提到,邊境通行需要向軍人支付小額小費,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則分發礦泉水給旅客。但怎麼樣都沒想到戰線會推進得如此快速,反對派勢力於7日攻佔中部城市霍姆斯(Homs),大馬士革多次響起爆炸聲。國際機場全面停運,政府軍撤出市中心。子游原本計畫從大馬士革轉機回中國,但由於局勢惡化,他和朋友只能在家中囤積僅剩的物資「幾顆雞蛋」勉強充飢。同樣面臨困境的還有齊女士一家,他的丈夫在戰事前一天便囤積大量冷凍食品,並提前告知孩子不要上學。一名31歲的敘利亞男子阿拉薩德(Talal Al-Assad)感嘆,自己逃往黎巴嫩十多年,終於有機會回到家鄉與年邁父母團聚。然而,對留守者而言,敘利亞當地的生活依然艱難。停電與網絡不穩成為日常,供電時間縮短至每日2小時,物價飛漲。大馬士革居民艾米(Amy)表示,米麵等基本食材價格高昂,許多人在商店關門前搶購物資,而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報導中提到,在2011年內戰爆發之前,敘利亞是一個相對穩定、和平的國家。當地的社會秩序良好,犯罪率低,刑事案件少見。尤其是在大馬士革(Damascus)等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井然有序,社區安全讓人感到安心。馬克回憶,當時的敘利亞雖然面臨經濟挑戰,但整體社會環境令人滿意。他說「那時的生活雖然有缺憾,但至少我們不用擔心戰爭和槍聲。」雖然治安與社會方面十分穩定,但敘利亞還是面臨基礎設施不足和經濟問題,特別是在能源供應上更為明顯。當地的供電並不穩定,實行輪流供電制度,每天供電2至4小時後便會中斷3至4小時。這種情況在內戰爆發後進一步惡化。此外,燃油供應有限,居民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經濟上,敘利亞雖然保持一定的物資供應,但受到西方制裁的影響,國際品牌很難進入當地市場,進口商品的數量和種類都受到嚴格限制。這使得市場上的許多商品價格偏高,普通民眾購買力不足。馬克表示,國際制裁開始後,許多商品的價格飆升,小商品進口幾乎完全依賴像義烏這樣的地區,而當這些商品抵達敘利亞時,其價格已經翻了數倍。居民收入方面,戰前的敘利亞雖然工資不高,但仍能勉強維持生活。大部分普通職位的月薪約在100萬至140萬敘利亞鎊(折合新台幣約22230至3122元),餐廳服務員和清潔人員等基層職位的工資更低,但收入在當時足以支撐基本的生活需求。
結束50年鐵血統治!總統阿薩德逃往莫斯科 敘利亞民眾洗劫官邸洩憤
敘利亞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 (Tahrir al-Sham)於8日宣布進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此舉也象徵著統治敘利亞50年的阿薩德(Assad)家族倒台,不僅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族人逃往莫斯科尋求庇護,民眾還闖入阿薩德的官邸進行洗劫。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俄羅斯外交部表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政府高層已辭職並離開敘利亞。根據《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報導,阿薩德及家人目前在莫斯科(Moscow)獲得庇護。俄羅斯方面強調並未參與敘利亞內部的和平談判,但表示對該國的動盪局勢「極度關切」。與此同時,大馬士革的倭馬亞大清真寺(Umayyad Mosque)成為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的象徵場所,領袖阿爾(Ahmad al-Sharaa)在此發表了勝利宣言,批評阿薩德的執政將國家淪為伊朗的利益農場,並指控其利用非法毒品Captagon牟利。在黎巴嫩慶祝的敘利亞人。(圖/達志/美聯社)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阿薩德政權的垮台為「歷史性機遇」,承諾會協助敘利亞及鄰國應對威脅。同日,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展開針對「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的空襲行動,目標是敘利亞中部的恐怖分子據點,意圖防止其藉動亂重新集結。該行動動用B-52轟炸機等先進武器,初步評估顯示無平民傷亡。在國際層面,對阿薩德倒台的反應褒貶不一。伊朗(Iran)呼籲敘利亞人民自主決定未來,反對外來干涉;聯合國特使彼得森(Geir Pedersen)提議召開緊急會談,確保政治過渡秩序;法國和德國則強烈譴責阿薩德政權的暴行,並表示支持敘利亞人民的自由追求。而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也警告,不應讓敘利亞落入激進勢力手中。在敘利亞內部,黎巴嫩(Lebanon)和約旦(Jordan)迅速關閉與敘利亞的邊界,以應對局勢惡化的可能性。民間則以各種方式表達情緒,大馬士革的總統府被洗劫一空,民眾帶走家具等物品,街頭充滿對獨裁終結的歡呼聲。這場始於2011年的內戰,截至目前已造成逾50萬人死亡,1200萬人流離失所。最終在阿薩德政權倒台下,也宣告結束。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政權垮台 「抵達莫斯科」俄羅斯予以庇護
敘利亞反對勢力沙姆解放組織(Tahrir al-Sham)已於台灣時間12月8日成功攻入該國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宣布推翻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阿塞德逃往莫斯科,俄羅斯官方宣布已為阿塞德和他的家人提供了庇護。阿塞德政府因全國反政府武裝閃電般的攻擊而垮台,阿塞德離開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結束了他24年的統治。俄羅斯表示,阿塞德在與叛亂組織談判後已離開敘利亞。隨著這位前總統逃離,社群上的影片顯示,民眾興高采烈地洗劫了大馬士革的總統府,有些人在宏偉的環境中自拍,數千人在街上慶祝。叛亂分子佔領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結束了阿塞德的政權,生活在黎巴嫩東部貝卡谷地的敘利亞人慶祝。(圖/美聯社/達志)叛軍武裝分子僅經過一天的戰鬥就佔領了城市霍姆斯,軍隊撤退後,數千人湧上街道,一邊跳舞一邊高呼「阿塞德下台,霍姆斯自由」和「敘利亞萬歲,打倒阿薩德」。反抗軍稱他們已進入首都北部的賽德納亞軍事監獄,人權組織稱,那裡有數千名敘利亞人遭到阿塞德政權的酷刑和殺害。網路上流傳的一段影片稱,叛亂分子打開牢房並釋放了數10名女囚犯,她們看起來震驚又困惑,其中至少包含一名小孩。美國總統拜登在電視演講中對阿塞德的倒台歡呼,但承認這也是一個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時刻。他表示,美國會維持敘利亞的穩定,防止伊斯蘭國趁虛而入,並協助敘利亞人民重建家園。美國準總統川普在《真相社會》上發文表示,美國不應該捲入衝突,因為敘利亞「不是我們的朋友」。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野蠻國家已經垮台。」由於真主黨曾經是阿塞德安全部隊,對此,以色列總理班傑明·內塔尼亞胡表示,「阿塞德的垮台是由於以色列對伊朗及其黎巴嫩盟友真主黨的打擊。」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敘利亞人民在阿塞德的野蠻政權下受苦太久了,我們歡迎他的離開。我們現在的重點是確保政治解決方案,恢復和平與穩定。」民眾在敘利亞大使館前撕毀敘利亞總統阿塞德的照片。(圖/美聯社/達志)
繼提名親家任美國駐法大使後 川普又找親家負責中東要務
在提名女兒伊萬卡(Ivanka Trump)丈夫賈里德(Jared Kushner)的父親庫什納(Charles Kushner)為美國駐法國大使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目前決定任命黎巴嫩出生的億萬富翁布羅斯(Massad Boulos)為白宮資深顧問,專責處理阿拉伯與中東事務。而布羅斯與庫什納相同,都有著川普親家的身分。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布羅斯不僅是川普女兒蒂芙尼(Tiffany)的公公,也曾在川普競選活動中負責與阿拉伯裔及穆斯林美國人社群的聯繫工作。據了解,布羅斯出生於黎巴嫩一個政治背景深厚的基督教家庭,青少年時期移居美國德州,後來參與家族在奈及利亞(Nigeria)的商業事業。雖然他曾被報導於2009年參選黎巴嫩國會議員,但他本人否認此事。他亦表示自己未與任何黎巴嫩政黨有正式聯繫,但與多位黎巴嫩基督教領袖熟識。此外,先前外傳布羅斯與獲得真主黨支持的黎巴嫩政治人物弗蘭吉(Suleiman Frangieh)交好,但後續布羅斯也對此嚴正駁斥。川普在聲明中表示,布羅斯是國際舞台上經驗豐富的商業領袖,並強調他是中東和平的堅定支持者。布羅斯的任命被視為川普對阿拉伯裔社群策略性布局的一部分。報導中也提到,在川普第一任期中,美國的以色列政策備受關注,包括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Jerusalem),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以及推動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正常化協議。布羅斯的任命及川普新政府對以色列的支持,特別是在選擇強烈支持以色列定居點的赫卡比(Mike Huckabee)擔任駐以色列大使後,足以顯示出川普計劃在新任期內繼續政策的延續。
川普上任讓加密貨幣狂歡 黃金卻創14個月來最大跌幅
由於競選期間針對加密貨幣領域推出多項證件的川普成功勝選,這也讓近期加密貨幣可以說是進入一陣狂歡。但與此同時,受到川普當選後的市場波動影響,黃金正面臨14個月來的新低,創下自2023年9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截至29日下午13點40分,黃金現貨上漲0.5%,來到每盎司2,652.71美元。但由於本週初的急跌,本週黃金仍面臨超過2%的跌幅。美國黃金期貨則上漲0.6%,報每盎司2,681美元。自11月初以來,黃金已經下跌3%,這是自2023年9月以來最糟糕的月度表現,主要原因是「川普熱潮」推動美元上漲,抑制了金價的漲勢,進而引發了選後的拋售行動。美元指數(.DXY)也在29日下跌,來到兩週以來的最低點,但整個11月仍上漲2%,這主要受到川普當選引發的市場預期的推動。市場預期川普當選後會推動大規模財政支出、更高的關稅以及更嚴格的邊境政策,這些政策預期促使美元走強,對黃金市場造成壓力。Kitco Metals的資深市場分析師吉姆·威克夫(Jim Wyckoff)指出,目前尚不確定川普承諾的關稅如何影響市場,但這種不確定性,以及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的關稅政策,實際上對於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反而是利好。報導中提到,黃金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的時期,通常被視為安全的投資選擇,特別是在低利率環境中更能發揮作用。Saxo Bank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Ole Hansen)表示,持續的全球不確定性仍然是推動黃金需求的重要原因,這使得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進一步得到強化。除此之外,28日的國際局勢也加劇了市場的不穩定。以色列軍方報告稱,在黎巴嫩南部發現嫌疑人,這被視為與真主黨(Hezbollah)停火協議的違反,同時俄羅斯本月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了第二次主要攻擊,這些事件進一步推高了對黃金的需求。除黃金外,現貨銀價格上漲0.9%,達到每盎司30.54美元,鉑金上漲1.7%至每盎司946.83美元,鈀金則上漲0.7%至每盎司981.63美元。儘管這些貴金屬均錄得上漲,但整體來看,仍預計將錄得月度損失。
以巴停火沒用台股紅翻黑跌逾80點 權值熄火鴻海失守200元
美國聯準會11 月會議紀錄出爐,官員預期未來採漸進式降息,再加上以色列與黎巴嫩達成停火協議,美股四大指數多數收紅。不過,受輝達、台積電ADR下跌拖累,台股今(27日)以22665.58點開出,漲逾31點後下挫,由紅翻黑,最高點觸及22715點。9點半左右跌勢擴大,指數下跌84.81點,來到22593.95點。今日早盤權值股走低,台積電(2330)平盤震盪,最高漲5元報1015元。鴻海(2317)下跌1.5元至201元,一度失守200元大關。聯發科(2454)下跌10元至1270元。大立光(3008)下跌15元至2485元。台達電(2308)下跌1元至386元。廣達(2382)下跌2.5元至294.5元。今日盤面強勢股持續由AI新題材股扮演領漲指標,高鋒(4510)飆漲停,和大(1536)上漲近5%。天宇(8171)因應BBU商機近日股價強勢,今日開盤不久隨即亮燈。機殼廠迎廣(6117)漲停鎖死,重返百元大關之上。以色列和黎巴嫩已同意達成永久停火協議,地緣衝突緩解,美股四大指數呈現漲跌互見。美股4大指數26日多收高,其中道瓊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指數收盤締新猷。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23.74點或0.28%,收在44860.31點。標普500指數上漲34.26點或0.57%,收在6021.63點。那斯達克指數挺升119.46點或0.63%,收19174.3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60.36點或1.21%,收4927.56點。台股ADR全數收黑,台積電ADR下跌0.67%,日月光ADR下跌1.51%,聯電ADR下跌0.29%,中華電信ADR下跌0.16%。
以色列與黎巴嫩達成停火協議 拜登:會嘗試促成加薩停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近期宣布以色列與真主黨(Hezbollah)雙方達成停火協議,雙方除了結束14個月的戰爭外,拜登更表示「這是歷史性的協議」。目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內閣批准後,表態支持與黎巴嫩組織真主黨的停火。納坦雅胡表示,雖然目前已準備好實施該協議,但如果真主黨違反協議,以色列仍保留完全的軍事行動自由。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根據協議,雙方自從27日上午4點起,黎巴嫩以色列結束戰爭。美國總統拜登強調,這次停火協議的目標是「永久終止敵對行為」,以色列不再受到真主黨及其他恐怖組織的威脅。拜登也提到「以色列在戰場上已經展現出勇氣,現在也必須在確保區域和平與繁榮方面展現出勇氣。」拜登同時感謝黎巴嫩和以色列的領袖,並認為這項協議提醒我們和平是可能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對協議的促成表示歡迎,並指出這是經過數月努力的成果,馬克宏表示「這應該為黎巴嫩翻開新的一頁,但加薩走廊(Gaza)仍在戰火中,法國將繼續推動停火、釋放人質及人道援助。」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也呼籲立即在加薩停火,希望這次協議能成為推動中東和平的轉折點。納坦雅胡表示,之所以能促成停火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中包含「專注來自伊朗的威脅」、「補充耗盡的武器庫存、讓疲憊的預備役軍人休息」,以及「孤立觸發戰爭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納坦雅胡強調,真主黨已在14個月的戰鬥中被削弱,包括領導人被消滅、大部分火箭與導彈被摧毀及數千名戰士被殲滅,恐怖基礎設施也遭毀滅。根據協議,以色列將全面撤出黎巴嫩南部,而真主黨需將重型武器移至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北,雙方將會實施為期60天的過渡階段。在此期間,黎巴嫩軍隊將與聯合國維和部隊共同駐紮在邊境緩衝區。美國將主導監督機制,監控協議實施情況並處理違規行為。此外,有報導稱,美國在協議的保證信中表示,若真主黨再次襲擊以色列,美國將支持以色列的行動自由。報導中也提到,這份協議雖然是由拜登政府遊說多個月下的成果,但考量拜登的任期剩不到2個月,在川普繼任後,這份協議是否會繼續實行仍有變數。拜登也提到,美國及其盟友將確保協議的全面實施,同時表示若真主黨或其他人破壞協議並威脅以色列安全,以色列將根據國際法保留自衛權。拜登也強調,黎巴嫩、加薩人民應該擺脫暴力與流離失所的生活,並指出哈馬斯唯一的出路就是釋放人質。對於加薩走廊,拜登也提到,未來幾天將再次嘗試在加薩達成停火,並表示希望能為中東帶來繁榮的未來,其中包括巴勒斯坦人擁有一個滿足其合法願望的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享有平等的安全、繁榮和尊嚴。
地緣政治衝突詭譎多變 油金價格高低起伏大
從中東、俄烏再到北韓,全球地緣政治情勢詭譎多變,牽動近期國際石油和黃金價格大起大落。俄烏互射飛彈引發上周油價和金價周線飆漲6%後,以色列可能與黎巴嫩真主黨達成停火協議,中東緊張緩和讓油金價格重挫。國際油價和金價近日大洗三溫暖,25日市場避險情緒降溫,導致美國西德州期油收盤重挫3.2%,布蘭特期油收低2.9%。26日油價止跌反彈,西德州期油揚升0.8%,報每桶69.48美元,布蘭特期油亦上漲0.8%,升至每桶73.58美元。金價繼上周收復2,700美元大關後,隨著中東局勢緩和川普提名貝森特(Scott Bessent)出任財長,削弱黃金的避險吸引力,25日現貨金價暴跌90美元,跌幅深達3.3%,降至每盎司2,625美元,寫下6月7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26日金價止跌回穩,盤中上漲0.25%,報每盎司2,631美元。在全球地緣政治情勢方面,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發言人證實,內閣預計26日就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停火協議進行投票,尼坦雅胡「原則上」已批准協議。在此同時,分析師指出,俄羅斯軍隊正以2022年2月開戰以來最快的速度向烏克蘭挺進。過去一個月俄國占領的烏克蘭領土相當於半個倫敦。俄國和西方官員表示,俄國近期攻城掠地大有斬獲,且自美國允許基輔利用美製飛彈攻俄,戰爭進入最危險的階段。此外,美國智庫研究員依據衛星影像研判,北韓正在擴建一座關鍵武器製造工廠,該廠負責組裝俄羅斯用來攻擊烏克蘭的短程彈道飛彈,也就是西方熟知的KN-23。莫斯科和平壤均否認北韓向俄國提供武器攻打烏克蘭。Phillip Nova分析師薩赫德瓦(Priyanka Sachdeva)表示,油價易受地緣政治消息影響,缺乏基本面支持,加上無法維持近期漲勢,反映全球對石油需求疲軟,這也意味著未來油市恐持續波動。
第3次黎巴嫩戰爭「24小時內停火?」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確定前什麼都不算數
4名黎巴嫩高層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預計在24小時內宣布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停火協議。然而,據《路透社》報導,並非所有以色列人都對擬議的停火協議感到滿意。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約翰柯比(John Kirby)表示,他們即將敲定協議。不過他也強調,在協議正式完成之前,什麼都不算數。法國總統府則指出,停火談判取得了顯著進展。以色列1位高級官員透露,以色列內閣將於11月26日召開會議,審議與真主黨達成的協議文本。儘管協議接近完成,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辦公室對於相關報導拒絕置評。此前,以色列官員曾提到,停火協議已接近完成,但部分問題仍未解決。儘管以色列的空襲和真主黨的火箭攻擊仍在繼續,2名黎巴嫩高級官員仍表達了謹慎的樂觀態度。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達農(Danny Danon)表示,以色列政府將根據任何協議保持襲擊黎巴嫩南部的能力。儘管黎巴嫩政府早些時候反對給予以色列這樣的權力。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黎巴嫩議會副議長告訴媒體,除非納坦雅胡改變主意,否則實施美國主導的與以色列的停火方案不存在嚴重障礙。他指出,該提案包括以色列在60天內從黎巴嫩南部撤軍,並在長期以來一直是真主黨據點的邊境地區部署黎巴嫩政府軍。黎巴嫩議會副議長表示,由誰來監督停火執行的問題已在過去24小時內解決。由美國領導的5國委員會將負責此事,而黎巴嫩過去的殖民母國法國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儘管談判取得了進展,但敵對行動仍在加劇。上週末,以色列對貝魯特進行了猛烈空襲,其中一次造成至少29人死亡。作為回應,真主黨向以色列發射了250枚火箭。11月23日,以色列軍隊襲擊了黎巴嫩達希耶區和貝魯特市中心的伊斯蘭目標。而前一天,以色列國防軍又襲擊了真主黨位於貝魯特的武器製造中心。
以色列轟炸貝魯特市中心釀至少5死 傳真主黨接受「停火提議」
以色列軍隊持續對黎巴嫩展開攻擊,最新行動造成至少5人在貝魯特市中心喪生,同時真主黨的一枚火箭擊中以色列特拉維夫,導致至少6人受傷。不過據悉,黎巴嫩與真主黨已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提議,並向美國提交了書面回應。根據外媒《以色列時報》的報導,以色列軍隊繼續襲擊黎巴嫩,在貝魯特市中心造成至少5人死亡,而真主黨的一枚飛彈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造成至少6人受傷。據黎巴嫩高級官員透露,黎巴嫩與真主黨已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提議,並向美國提交了書面回應。該提議旨在全面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呼籲真主黨解除重型武裝,並在以色列軍隊從黎巴嫩南部撤出後,由黎巴嫩軍隊接管邊境地區。美國特使阿莫斯·霍赫斯坦已啟程前往貝魯特,就細節進行最後談判。黎巴嫩官員對停火提案表示樂觀,稱該草案為「結束戰鬥的最嚴肅努力」,然而以色列尚未對此計劃作出明確回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表示,協議談判正在取得進展,但細節仍需保密。不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的議會演講中強調,即使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仍將對真主黨展開「系統性行動」。他表示,「即便有協議,我們也不能允許真主黨恢復至2023年10月6日的狀態」,他還批評拜登政府在應對以色列與真主黨及哈馬斯的衝突中缺乏有效政策。根據統計,以色列在黎巴嫩的攻擊已導致至少3516人死亡、1萬4929人受傷,同時加薩地區的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加劇。據醫療消息人士稱,11月18日的襲擊造成至少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對加沙的攻擊已造成超過4萬3922人喪生,10萬3898人受傷。以色列國防軍聲稱,自衝突升級以來,已消滅約3千名真主黨成員以及數百名其他武裝分子;真主黨則表示,襲擊以色列北部和中部地區是為了支持加薩。美國最新提案草案包括一個為期60天的過渡期,允許國際委員會監督協議執行。然而以色列是否能在過渡期內繼續在黎巴嫩南部行動,仍是談判中的關鍵爭議之一。美國特使霍赫斯坦計劃本週前往以色列,促使協議達成。但分析人士指出,即使停火生效,長期和平仍充滿不確定性。黎巴嫩官員警告,如果以色列拒絕協議,可能會引發更大的衝突。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首都大樓釀1死3傷 死者是真主黨發言人
以色列於17日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一棟建築物發動空襲釀1死3傷。而在攻擊事件爆發之初,就傳出死者是真主黨的媒體發言人阿菲夫(Mohammad Afif)。後續,真主黨官方也證實了這起消息。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這次空襲主要是針對位於拉斯阿爾納巴(Ras al-Nabaa)社區的建築物,該地區有許多因以色列轟炸南部郊區而流離失所的民眾。而在攻擊行動之後,以色列軍方於17日晚間發布聲明,宣稱已「消滅」阿菲夫。黎巴嫩衛生部表示,這次空襲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據了解,阿菲夫過往曾長時間擔任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媒體發言人,他同時也管理真主黨的阿爾馬納爾電視台(Al-Manar TV)多年。阿菲夫過去也曾多次在貝魯特南部郊區的廢墟中為記者舉行新聞發布會。最近一次的發布會是在11日當天,他表示以色列軍隊無法在黎巴嫩控制任何領土,真主黨擁有足夠的武器和補給來打持久戰。除此之外,以色列軍方也在17日發動另一場空襲,主要攻擊目標是貝魯特市中心的馬爾·伊利亞斯街(Mar Elias),黎巴嫩衛生部表示,這起空襲至少造成2人死亡,22人受傷。報導中提到,自2023年10月8日真主黨開始對以色列軍事目標發射火箭彈以來,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的交火已經持續超過1年。後續以色列在9月底時擴大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重點轟炸黎巴嫩南部和東部地區,以及貝魯特南部郊區,並在邊境進行地面入侵。黎巴嫩衛生部在17日表示,以色列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已經導致3841人死亡,近15000人受傷,這些數字未區分平民和戰鬥人員。以色列則表示,真主黨跨境發射的火箭彈已造成數十名以色列人死亡,其中包括士兵和平民。這次針對阿菲夫的空襲,引發了貝魯特當地的緊張局勢。現場傳來救護車的聲音,槍聲響起,以防止人群靠近。黎巴嫩的廣播公司顯示,一棟建築物的上層樓層已經倒塌,民防人員在現場進行救援。這一事件成為了以色列和真主黨長期對抗中的最新一次激烈交火,標誌著雙方衝突的進一步升級。
以色列16日再度空襲貝魯特南郊 真主黨向以軍基地開火
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6日對在黎巴嫩大城貝魯特和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據點再度發動空襲;與此同時,得到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武裝分子則表示,他們向沿海城市海法(Haifa)周圍5個以色列軍事基地開火。綜合外媒報導,根據以色列軍方報告說,海法遭到猛烈的火箭襲擊,有1座猶太教堂被擊中,造成2名平民受傷。據聲明內容指出,黎巴嫩激進團體真主黨(Hezbollah)16日向以色列發射了約80枚砲彈。「這是真主黨蓄意針對以色列平民的又一個例子。」以色列軍方在聲明中表示。另外,軍方還宣稱他們攔截了部分從黎巴嫩進入以色列的砲彈。以色列安全部門表示,2枚照明彈落在海法以南的城鎮凱薩里亞(Caesarea),著彈地點距離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住所不遠,當時他並不在家。根據法新社電視台畫面顯示,以色列軍方16日在發布攻擊警告,要求目標地點居民離開後,就對貝魯特南部郊區真主黨據點發動新一波空襲。黎巴嫩國家通訊社(NAA)報導了照一連串攻擊事件。根據NNA報告,以軍攻擊了黎巴嫩南部城市提爾,遭到空襲的地區中包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古遺址附近的一個社區。對此,以色列軍方表示,他們攻擊的是提爾地區的真主黨設施。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6日對在黎巴嫩大城貝魯特和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據點再度發動空襲。(圖/達志/美聯社)
以黎停火談判取得進展! 以色列稱俄羅斯「可防止敘利亞武裝真主黨」
以色列表示,由美國調停的黎巴嫩停火談判取得進展,但仍需得到保證,以便在真主黨違約的情況下能夠恢復軍事行動,而俄羅斯也可以發揮作用,阻止真主黨透過敘利亞阿薩德政權重新武裝。黎巴嫩真主黨表示,其在德黑蘭、華盛頓和莫斯科的支持者正在進行政治接觸,但與此同時也揚言,真主黨擁有足夠的武器來進行「長期戰爭」,包括持續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對此,以色列外長薩爾(Gideon Sa'ar)11日告訴記者,以色列與真主黨的戰爭尚未結束,不過「談判取得了特定的進展,我們正在與美國方面處理這一問題」。他也補充,俄羅斯可以幫助停火協議的執行。雖然以色列與伊朗之間進一步直接對抗的威脅仍然存在,但美國前總統川普上週在大選中取勝,引發國際猜測以色列與伊朗代理人之間逾1年的衝突將如何演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10日曾表示,過去幾天他與川普進行了3次對話。另根據以色列Army Radio的報導,以色列高級官員、戰略事務部長德默(Ron Dermer)上週罕見訪問俄羅斯,並與莫斯科討論「阻止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向真主黨偷運軍火」的可能性。德默本週將在美國進行後續諮詢。以色列外長薩爾拒絕就德默的出訪做詳細介紹,但這顯示以色列對俄羅斯在遏制真主黨方面發揮作用持開放態度。對此,俄羅斯駐以色列大使館則不予置評。據悉,黎巴嫩停戰方案要求真主黨從以色列邊境附近地區,包括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南撤離,同時要求以色列部隊撤離該地。該計畫也設想強化已經駐紮在黎巴嫩的聯合國維和力量,因為以色列希望得到真主黨解除武裝的相關保障,同時如果真主黨被其認定持續對以色列北部構成危險,也期望能夠重新恢復軍事打擊。根據Al-Akhbar的報導,黎巴嫩當局尚未獲得停火方案草案。黎巴嫩已對任何允許以色列軍隊在該國空域或領土自由行動的協議表示反對。如果協議達成,最初將有60天的試行階段,時間可能足以涵蓋現任總統拜登向川普政府移交權力之後。
黎巴嫩真主黨呼叫器爆炸案 以色列媒體:總理承認是他的命令
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呼叫器(BB call)9月17、18日連續兩天發生大爆炸,兩起事件釀至少37人死亡,近3000人受傷,其中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占死傷者的大多數。據以色列時報(Times of Israel)報導,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內閣會議上承認, 9月針對真主黨份子發動「呼叫器、對講機襲擊」,是他的指令。據報導稱,納坦亞胡用一種挖苦語氣說:「儘管遭到國防機構高級官員和政治部門的反對,但是利用遙控引爆消滅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行動,還是執行了。」在此之前,以色列尚未公開承認對這起攻擊負責。黎巴嫩9月17、18日發生呼叫器(BB Call)、對講機爆炸事件,造成大量傷亡,黎巴嫩真主黨認為這場事故是以色列所為,並將其視為宣戰訊號。美國廣播公司(ABC)9月20日爆料,一名美國情報人士19日透露,本周爆炸的呼叫器由以色列參與製作流程,且以方實施的相關「供應鏈攔截」行動,至少已策畫15年。以色列總統赫佐格(Isaac Herzog)事後受訪時,一度否認參與呼叫器和對講機爆炸案,「我沒有暗示任何事情,只能說,那裡有很多真主黨的敵人,最近有很多。」呼叫機爆炸案發生後,以色列與黎巴嫩互相發動空襲。以色列空軍出動F-15戰鬥機,向貝魯特南部郊區真主黨總部投擲了10幾枚重達2000磅的地堡剋星炸彈,斬首真主黨領袖納斯拉。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釀40死 卡達決定退出加薩調解行列
同時打開兩個戰線的以色列,目前有消息指稱,以色列於8日晚間空襲黎巴嫩貝魯特郊區,其中包含數名兒童。而對於談判許久的加薩走廊停戰協議,目前傳出一直在其中斡旋以色列與哈馬斯紛爭的卡達,宣布退出斡旋國的行列。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黎巴嫩當局於9日宣布,以色列於8日晚間轟炸襲擊了貝魯特(Beirut)南部郊區,至少造成40人死亡。以色列還同時襲擊泰爾(Tyre),導致7人喪生。雖然以色列軍方先前就成命令部分居民撤離,但在社交平台X上,以色列軍方並未發布任何相關命令。黎巴嫩衛生部表示,救援行動仍在進行中,死者中包括2名兒童,目前已經找到遺體,將進行DNA測試以確定身份。此外,9日當天,在附近城鎮的襲擊導致13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與真主黨(Hezbollah)及其盟友阿邁勒(Amal)有關的救援組織醫護人員。同一天在巴勒貝克(Baalbek)東部平原,因為以色列軍方的襲擊,導致當地有20人喪命。總計死亡人數達到40人。以色列軍方表示,襲擊目標主要是真主黨在泰爾、巴勒貝克地區的基礎設施,其中還涉及戰鬥人員、「作戰公寓」及武器庫。黎巴嫩衛生部進一步表示,過去一年來,以色列的襲擊已造成黎巴嫩至少3136人死亡,13979人受傷,其中包括619名女性及194名兒童。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和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之間的戰鬥不斷升級,以色列加強擴大轟炸行動,真主黨則加強對以色列的火箭及無人機襲擊。與此同時,在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衝同,身為斡旋國的卡達目前傳出決定退出調解角色,同時準備驅逐哈馬斯官員離境。但卡達外交部表示,外界傳聞驅離哈瑪斯官員、關閉哈馬斯辦事處的消息是「不準確」。有了解內情的外交官表示,卡達之所以決定不再充當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調解人,主要是因為加薩走廊停火協議和人質釋放談判長期停滯不前。卡達決定停止調解後,也決定不再讓哈馬斯官員在卡達保留辦事處。據了解,卡達在通知哈馬斯之前,已先行通知參與調解的美國和埃及,並於10月底告知哈馬斯與以色列。但也有外交官表示,卡達這個撤離調解角色的決定並非是永久性的,如果雙方願意抱持誠意繼續談判,卡達可能會恢復調解角色。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的一名官員對卡達驅逐哈馬斯的決定表示支持,並指出不應有國家接待恐怖組織。該名官員還表示,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一事,可能也是讓卡達做出如此決定的原因,因為川普所在的共和黨不會支持哈馬斯繼續待在卡達。報導中也提到,卡達自2012年以來,就一直允許哈馬斯官員進出卡達,主要是因為當時哈馬斯因敘利亞內戰的關係,將總部從大馬士革遷至卡達首都多哈,後續美國歷屆政府均請求卡達官方充當與哈馬斯的溝通橋樑。
納坦雅胡開除防長葛朗特 以色列各地爆抗議潮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5日表示,他要開除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因為發生「信任危機」,新部長由親密盟友卡茲(Israel Katz)接任,消息一出,也引發許多人反對,各地更是發起抗議潮。抗議現場。據CNN報導,納坦雅胡解僱了葛朗特,納坦雅胡表示,他跟葛朗特之間的信任已破裂。現在由原外交部長卡茲接任國防部長,而在戰爭期間,卡茲一直擔任內閣職務,缺乏豐富的軍事經驗。對此,葛朗特回應,守護以色列的安全一直是他永遠的使命。而現階段正逢美國總統大選,葛朗特跟美方有密切對話,據說他每天都跟美國國防部長對話,而現在以色列在加薩和黎巴嫩開戰,伊朗也可能會進行報復性攻擊。綜合外媒報導,成千上萬的示威者在以色列各地發起抗議,抗議人士在特拉維夫封鎖了主要公路,並大聲抗議;也有約一千名抗議人士聚集在耶路撒冷納的坦雅胡家門口外。據了解,葛朗特在被開除前,向數千名極端正統派的猶太青年發出徵兵通知,這群體本來可以免役,該制度也引發其他以色列人強烈不滿,最高法院最近才表示,一名正統派男子要服兵役,但政府沒有發徵兵令。
納坦雅胡:希望戰後與更多阿拉伯國家簽「和平協議」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當地時間28日聲稱,針對伊朗代理人哈瑪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一旦結束,該國希望與更多阿拉伯國家達成和平協議。納坦雅胡聲稱:「在哈瑪斯不再控制加薩、黎巴嫩真主黨不再佔據以色列北部邊境的第2天,我們將制定穩住這2條戰線的計劃,並渴望恢復幾年前,在我領導下簽署的歷史性《亞伯拉罕協議》之進程,與更多阿拉伯國家實現和平。」納坦雅胡補充:「這些阿拉伯國家理解以色列正在對那些攻擊我們的『伊朗邪惡軸心』進行打擊。 他們和我們一樣渴望建立一個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中東。」據悉,《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是以色列、阿聯酋和美國於2020年8月13日達成的聯合聲明。隨後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間的《以阿和平協議》,以及與巴林之間的《巴林-以色列和平協議》也被視為《亞伯拉罕協議》的一部分。該協議標誌著4個阿拉伯國家——阿聯酋、巴林、摩洛哥和蘇丹——與以色列自《約旦與以色列和平條約》簽訂以來,再次正常化雙邊關係。此後,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不斷尋求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不過利雅德日前已經宣示,如果巴勒斯坦無法建國,它就不會承認以色列。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以來,以色列無視聯合國安理會要求立即停火的決議,持續對加薩走廊進行殘酷的攻勢,並導致這塊巴勒斯坦飛地上幾乎所有的人口流離失所,持續的封鎖也造成該地食物、飲水和藥物嚴重短缺。據加薩衛生部28日的最新數據顯示,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1年多來已屠戮至少43020名巴勒斯坦人,並導致101110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