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醣症
」南山首創「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納保給付 公司自爆尹崇堯催生
母親節前夕,南山人壽(5874)今天(10日)宣布在「婦嬰險」保單中新加一項創舉,而且還是由商品研發部一群男性團隊起心動念,新納入「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保險金」給付,資深副總經理陳維新還爆料說,這還是由董事長尹崇堯催生,是目前保險業界唯一的婦嬰險新創商品。南山人壽今天舉辦「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保險金」給付的新創商品「南山人壽媽咪寶定期保險(MOMMY CARE)」說明會,對於CTWANT記者詢問,為什麼南山人壽會腦力激盪出這一個給付項目?資深副總陳維新竟給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陳維新說,「最開始負責商品研發的團隊清一色都是男性,讓大家認識好多專業術語,像是卵巢檢測等……」,而這項新創商品也與董事長尹崇堯有關,「雖然董事長是沒有這個問題,他相當關心生育政策,對此也給予團隊鼓勵,還有一些建議,讓婦嬰險保障範圍也照顧到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部分。」陳維新進一步說,由於南山人壽積極導入精準數據分析,設計分群分眾的專屬商品,自許為「最懂女性的保險公司」;2021年,從女性癌症投保行為與理賠情況發現,罹癌族群年輕化且癒後時間延長及存活率高等現象,因而推出女性專屬「美力相守」保險服務計畫,提供保障及照護加值服務。2022年,因應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健康守護圈進一步提供「婦嬰服務」鼓勵女性保存卵實力,同時積極投入創新商品的研究。2023年,在南山60周年發表推出「南山人壽媽咪寶定期保險」,投保年齡限制為18足歲至43歲,繳費年期20年。新增的「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保險金」,包括投保第三保單年度以後因為不孕症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之胚胎植入給付,投保後生育嬰兒的「婦女關懷保險金」(無胎數限制),嬰兒先天性重大缺損保險金(7足歲前檢查出先天性重大缺損,例如唐氏症、黏多醣症、重度血友病,整筆給付100萬元),以及姙娠期特定併發症醫療保險金等。
9成於3歲前發病! 嬰兒「死亡率最高」遺傳罕病曝光
台灣新生兒連創新低,且每千位嬰兒就有4.1人死亡!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鐘育志表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患者有9成於3歲前發病,台灣患者死亡年齡中位數8.8個月,相較國外更嚴重。隨著衛福部本月起起擴大SMA用藥給付,醫界呼籲家長重視新生兒篩檢,及早發現問題以降低死亡率。每年篩出3千名異常寶寶 罕病八成為遺傳新生兒篩檢每年診斷出超過3千名異常個案數。然而,大多數遺傳性或先天異常疾病在寶寶出生時並無明顯症狀,但卻會在寶寶一出生時就造成傷害,若延遲篩檢或未篩檢,恐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秘書長郭雲鼎提醒,罕見疾病當中,高達八成為基因遺傳導致,想要找出潛藏疾病,需要透過新生兒篩檢來把關。目前衛福部國健署補助新生兒必選篩檢項目,包含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楓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21個項目。郭雲鼎建議新手爸媽可以額外加選檢測約10項新生兒罕見疾病,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黏多醣症(MPS)、龐貝氏症(PD)等多種高帶因率的疾病。及早透過藥物或飲食可控制疾病,降低對身體或智力的損害,有更好的預後。SMA治療方式多 愈早篩檢與治療預後愈好鐘育志表示,在眾多新生兒遺傳性疾病中,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每10,000-17,181位新生兒中就約有1位會患病。患者有9成於3歲前發病,其中6成屬於重度的第一型患者,會在6個月大時發病。而且台灣患者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8個月,比國外更嚴重。SMA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脊髓的運動神經元會漸進性退化,產生肌肉無力、萎縮及行動困難等症狀。即使能存活下來,患者也會逐漸行動困難、進食與吞嚥困難、呼吸功能不全,不到20歲就得以輪椅代步,甚至逐漸凋零死亡。根據2023年「新生兒篩檢暨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疾病認知調查」指出,家長不進行加選SMA篩檢的三大主因為:1不懂篩檢原因:四成因為沒有SMA相關家族病史、三成七因為不理解「新生兒篩檢加選SMA項目」內容而不進行篩檢2不懂嚴重程度:八成不知道SMA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3不懂有藥可醫:七成八不知道SMA確診後有藥物可治療鐘育志表示,現在SMA不再是無藥可治的疾病,若能及早篩檢、發現與治療,便能有更好的預後。目前台灣有三種治療藥物已通過藥證。健保署今年放寬SMA治療藥物給付範圍,期盼下一步能透過健保的幫助,讓不同族群的病患都能獲得急需的治療。
台灣嬰兒死亡率「高於日韓2倍」 3大主因錯失守護寶寶第一時機
台灣2022年新生兒數達62年來新低,不僅生得少,資料更顯示每千位嬰兒就有4.1位死亡,高出許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更已連二十年超過日、韓2~3倍。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部主任表示,寶寶健康狀況是家長最關心話題,但大多數遺傳性或先天異常疾病在寶寶出生時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需要透過新生兒篩檢來把關,且所篩檢出來的疾病可透過藥物或飲食控制,及早降低疾病對身體或智力的損害,能有更好的預後。新生兒篩檢每年診斷出超過三千名異常個案數,但2023年「新生兒篩檢暨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疾病認知調查」卻指出,不少家長為了守護寶寶的未來選擇犧牲現在。在願意讓寶寶進行加選篩檢家長中,超過95%家長會為寶寶保險,但卻近5成會延後篩檢時間,恐成寶寶健康的隱憂。調查中更發現,晚於常規時間才進行新生兒必選篩檢且為寶寶購買保險的家長中,卻有5成不清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民國101年已頒布「新生兒篩檢之政府指定執行21項檢驗項目,皆排除於保險等待期的規範」。簡穎秀部主任提醒,別因商業保險迷思錯失拯救寶寶的機會!新生兒篩檢應在甚麼時間點進行?簡穎秀部主任表示,新生兒出生48小時即可篩檢,採取一次足跟血就可以進行必選及加選檢查。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有補助新生兒必選篩檢項目,包含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楓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21個項目,也可以額外加選檢測約10項新生兒罕見疾病,為寶寶健康雙重把關。簡穎秀部主任說,家長一般會在生產後48小時內收到新生兒篩檢的勾選表,決策時間短,因此建議要提早了解。而篩檢時間也很重要,因為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一出生就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及時篩檢有機會及早治療。但觀察願意進行篩檢的家長中,高達5成晚於常規時間才進行篩檢。進一步觀察原因,前三名分別為:決策進行篩檢時間太短、篩檢衛教資訊太少、太晚才開始了解篩檢項目,更有25%家長表示已進行產前帶因者檢驗或產前胎兒診斷,認為寶寶很健康。他補充,帶因檢驗並非100%準確,而產後新生兒篩檢更能直接確認寶寶的健康。以2022年出生率數字推估,高達一萬五家庭未進行加選篩檢!進一步觀察不進行「新生兒加選篩檢」原因,34%認為21項必選篩檢已足夠、近3成認為費用昂貴、近3成認為決策時間太短!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秘書長、部立雙和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郭雲鼎秘書長提醒,罕見疾病當中,高達8成為基因遺傳導致。新生兒加選篩檢涵蓋多種可治療的罕病,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黏多醣症(MPS)、龐貝氏症(PD)等疾病檢測。以發生率高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例,篩檢準確度高。若延遲篩檢或未篩檢,恐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高醫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鐘育志理事長補充,在新生兒眾多遺傳性疾病中,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每10,000-17,181位新生兒中就約有1位會患病。調查顯示,家長不進行加選SMA篩檢的三大主因為:1.不懂篩檢原因:4成因為沒有SMA相關家族病史、37%因為不理解「新生兒篩檢加選SMA項目」內容而不進行篩檢。2.不懂嚴重程度:8成不知道SMA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3.不懂有藥可醫:78%不知道SMA確診後有藥物可治療。鐘育志理事長說,SMA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6成患者會在6個月內發病,因負責製造運動神經元存活蛋白的基因SMN1發生突變,使脊髓的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產生肌肉無力、萎縮及行動困難等症狀。現在SMA不再是無藥可治的疾病,若能及早篩檢、發現與治療,即有更好的預後。目前台灣有三種治療藥物已通過藥證。一種為脊髓腔內注射藥物,每四個月施打一次;一種為口服藥物,每日服用;以上兩種藥品機轉為能改變或修正SMN2基因的剪接,以增加完整的SMN蛋白。另一種基因治療,採用緩慢靜脈輸注一次性給予劑量,終身施打一次,機轉為將SMN1基因導入患者細胞內,代替缺陷基因的功能以生成完整的SMN蛋白。健保署今年將放寬SMA治療藥物給付範圍,期盼下一步能透過健保的幫助,讓不同族群的病患都能獲得急需的治療。
【刷亮總統府6】定期召開讀書會 「不愛讀書」也要參加
金絲猴定期舉辦讀書會,有工廠員工會直接跟張繼華反應:「我就是不愛讀書,才來做工。」但張繼華仍堅持所有人都要參加!「我讓業務同仁讀商業雜誌的短文,了解商業知識;行政小姐唸洪蘭教授的文章,增進家庭和樂;工廠員工看嚴長壽的勵志自傳,提高眼界。就像我父親說的,你不讀書,一輩子就是做女工、嫁男工、生小工,讀書可以脫貧。」張繼華說。有一年教會舉辦黏多醣症孩子音樂會,張繼華買票招待員工去看,事後請他們在讀書會上分享心得,「記得那次有一個工廠同仁說,以前對女兒要求很多,但看完音樂會,發現自己已經很幸福,覺得只要女兒健康長大就夠了。多多珍惜家人,擁有知足感恩的心,正是我辦讀書會的目的。」50歲的張繼華,舞姿依然挺直優美,不亞於自己當年跳佛朗明哥舞時的留影。(圖/宋岱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