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燕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90697/sm-6a9b838a650a76e96cefa0f8318cf94d.jpg)
布袋濕地廢曬鹽田 成候鳥過冬新天堂
嘉義縣布袋鹽田廢曬後,不但成生態豐富溼地環境,也是東亞澳候鳥遷徙線重要中繼站,在林業署嘉義分署與高雄市野鳥學會合作下,透過溝渠疏濬、營造十字形渠道、挖掘引水渠道及調節水位,成功打造候鳥友善棲地,入冬以來已吸引7000隻候鳥棲息,其中黑面琵鷺約800隻,占黑琵在台度冬族群20%。林業署嘉義分署表示,2019年國有財產署啟動邊際土地認養機制,高雄市野鳥學會認養343公頃布袋廢曬鹽田,積極投入棲地巡守、棲地營造、環境教育宣導及生態調查監測等工作,並針對鹽田地形,營造出適合候鳥棲息、覓食環境,有如舒適的過境旅館。早期布袋9區鹽田在雨季容易出現水位過高,旱季又缺乏水源情況,造成水鳥棲息困難,經嘉義分署挹注經費,攜手高雄市野鳥學會,透過浚深排水溝渠、挖掘引水渠道及設置虹吸管,增加土丘、土堤、淺溝等高低起伏落差的環境,改善棲地水文場域。嘉義分署表示,2024年共完成中央溝渠疏濬550公尺,營造5座十字形溝渠達1070公尺,挖掘後的土方堆砌成總長度440公尺土堤,夏季提供長住水鳥繁殖,颱風季水位高漲又變成水鳥避難棲所,入冬後,土堤發揮避風效果,吸引超過3000隻黑腹燕鷗棲息,傍晚時總見燕鷗群飛。嘉義分署認為,去年豐沛降雨及棲地營造奏效,10月度冬期後,水鳥種類與數量大幅上升,12月鳥調紀錄平均約7000隻候鳥嬌客棲息,包含國際關注的瀕臨絕種保育類黑面琵鷺,就觀察到約800隻,宛如候鳥樂園。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264974/sm-cf2bb222a05a7e4e71c746beea722525.jpg)
漁電共生爭議多!虱目魚價格漲三倍 冬候鳥過境銳減
政府強推太陽能光電,但衍生的開發爭議頻繁,尤其在台南沿海地區,不僅原本地貌大改變,冬候鳥黑腹燕鷗數量逐年減少,甚至衝擊漁民生計、居住生活;有「平民魚」之稱的虱目魚,因為魚塭停養改種電等因素,池邊價格3年來漲了1倍之多,讓許多市井小民哀嘆「貴到吃不起!」黑腹燕鷗是台南濱海經常出現的冬候鳥,尤其北門潟湖是牠的棲息熱點,當地觀光旅遊業者洪有志觀察,2012年以前一年可飛來5萬隻以上,近年卻只能達1萬隻,去年數量更是降到幾千隻,許多鳥兒會去覓食的魚塭,都被裝上一片片光電板,鳥況不如以往,也影響生態觀光商機。台南是台灣水產養殖的重鎮,分布在七股、北門、學甲和安南等地,光電廠商端出誘人的租金,不少魚塭地主把地收回,不續租給漁民,想擴展規模的漁二代、漁三代因此而受限。3年前,虱目魚的池邊價每台斤約30元,瀕臨成本邊緣,後來有的魚塭改種電或轉養其他魚種等,導致虱目魚放養量減少、價格節節攀升,現在池邊價每台斤約75元,一片乾煎虱目魚肚過去只要5、60元,現在起碼90元。另外,引發關注的北門蘆竹溝太陽光電場因緊鄰民宅、牡蠣養殖區,居民不滿,業者稱合法申請,台南市政府經發局表示過程均合乎規定,案場已完工通電。蘆竹溝居民指出,光電板離社區僅20公尺,烈日下吹南風時,戶外測得的溫度經常比中央氣象局觀測的溫度高出4至5℃,也有民眾抱怨,光電板折射出的太陽光很強,且附近光電機房傳出的低頻噪音更是惱人,居住品質受到嚴重影響,卻無可奈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186133/sm-20193de546f5c03ade64a98133f23913.jpg)
花蓮溪出海口驚見大量鳥屍 送檢驗出H5N1
花蓮溪出海口日前被發現有大量鳥類異常死亡,花蓮縣政府將鳥屍檢體送往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確認驗出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株,在花蓮野鳥是首次發現。花蓮農業處說,H5N1尚無傳染人的疑慮,現已到出海口附近環境消毒,請民眾發現鳥屍勿碰觸,另委請鳥友互相通報協助監測。花蓮溪出海口被列為國家級重要濕地,未料本月23日在出海口沙丘灘,驚見為數不少的鳥屍,數量約有20多隻,民眾陸續向縣府通報,平日在附近賞鳥的鳥友察覺有異,也擔心傳染病或遭人為下毒,請野鳥協會通報相關單位。縣府農業處到場察看,發現陳屍的鳥類多為黑腹燕鷗、蒙古鴴及鐵嘴鴴,並將現場死亡鳥禽移至動植物防疫所進行採檢及處理,避免被其他動物取食。經將檢體送往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結果在鳥屍身上驗出高病原性的禽流感H5N1病毒株。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長周黃得榮說,禽流感依毒力強弱可分為高病原性與低病原性兩類,此次檢驗出的H5N1,在西部野鳥監控發現比例較高,在花蓮則是首度發現;雖是高病原性,但國內養禽場發生禽流感的主要型別為H5N2,並不是H5N1,傳染給人的機會低,請民眾不用擔心。花蓮縣政府到現場消毒外,並針對案地半徑5公里內養禽戶加強訪視,並協助場域周邊消毒、提供消毒藥劑給養禽戶。縣府說,在戶外發現禽鳥異常死亡,切勿隨意碰觸,請通報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105572/sm-95dd5082a076902ffcc41e343965053c.jpg)
水電工開民宿2/賞鳥客成開店契機 營業3年遊客剩25%謀轉型
陪著父親回故鄉台南市井水腳養老的水電工洪有志,一開始是餐廳,開民宿原不在計畫內。由於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二月,候鳥「黑腹燕鷗」及「高蹺鴴」會在井水腳一帶的魚塭、溼地集體覓食,吸引不少賞鳥客,在賞鳥客的建議下,洪有志將自家空房改為民宿,並申請民宿登記,「我的民宿登記證為三十七號,夠前面吧!」洪有志說,他還推出了賞鳥路線,帶領遊客認識黑腹燕鷗及井仔腳,成為網路上熱傳的「私房祕境」。然而,隨著水晶教堂的暴起暴落,遊客從二○一五年的一百二十七萬人次,到了二○一八年僅剩三十萬人次,這三十萬人次會到井仔腳看日落的又更少了,洪有志感嘆,遊客們大多是「夕陽西下了,就走人」,讓餐廳生意變得不穩定。在井仔腳附近的北門風景區,復古的教室場景吸引民眾拍照。(圖/宋岱融攝)為了改變局勢,洪有志開始思索,如何運用在地的資源,說在地的故事給遊客聽,吸引他們留下來,「但僅憑自己的力量太小,如果能結合在地攤商辦活動,相信會有更多人來井仔腳。」於是他號召北門區的攤商,成立了「台南市北門產業文化觀光發展協會」及「北門商圈」,積極請公部門輔導,提出各式各樣企劃案,以活絡北門產業,吸引遊客來玩。井仔腳達人 洪有志年齡:46歲現任:鹽鄉民宿餐廳負責人經歷:北門商圈創會理事長 榮譽事蹟:103年獲全國觀光優良從業人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