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肺
」 黴漿菌 肺炎 紅黴素 疫情 新冠肺炎22歲女感染黴漿菌!竟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 治療1周才出院
一名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今年暑假返鄉探視住在日本的爺爺奶奶,返台後,趁著開學前熬夜追劇,日夜顛倒加上入秋後早晚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到診所就醫一周不見改善還出現呼吸喘、咳嗽症狀,到醫院就醫檢查竟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住院一周才康復出院。服藥仍反覆發燒 呼吸喘感染「黴漿菌」肺炎臺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指出,患者到院時主訴低燒(攝氏37~38度間)、乾咳症狀,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服藥後仍反覆發燒,治療一周不但未改善還開始出現呼吸喘、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的症狀,家人覺得不對勁陪同到醫院就醫,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抽血檢查後確診是黴漿菌肺炎。症狀惡化成「壞死性肺炎」 後線抗生素治療好轉雖醫療團隊立即以第一線抗生素治療,三天後再照x 光發現肺炎未改善,進一步斷層掃描顯示出現壞死性肺炎症狀,緊急加強後線抗生素治療一周,病況才終於穩定出院。張祐維醫師指出,黴漿菌有「行走的肺炎」之稱,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雖飛沫傳染感染性極高,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通常治療五到七天就可以痊癒,像該個案既年輕且出現壞似性肺炎併發症相當罕見。患者較去年同期多三成 久乾咳或持續發燒應就醫「近日日夜溫差大,門診陸續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患者,較去年同期約多三成。」張祐維提醒,根據日本統計,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黴漿菌感染人數創十年新高,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門診中這名旅日返台的年輕大學生就是旅日返台後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提醒民眾如出現乾咳或持續發燒症狀,應及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才能避免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混血女大生赴日探親小感冒 回台「右肺白一片」確診染黴漿菌肺炎
日本爆發黴漿菌疫情,台中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9月赴日探親返台,日夜顛倒追劇加上入秋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被檢出黴漿菌感染甚至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症狀;亞大醫院兒科醫師鄭詩橤觀察門診亦發現,近1周黴漿菌感染住院的病童占將近5成,國內疫情似乎蠢蠢欲動。入秋後日夜溫差大,門診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案例。台日混血女大生9月赴日探親返台,作息日夜顛倒加上溫差大,出現低燒、乾咳就醫,服藥1周未改善甚至會呼吸喘、咳嗽、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赴台中醫院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確診是黴漿菌肺炎,且併發罕見壞死性肺炎症狀,約1.5個月才痊癒。台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表示,黴漿菌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且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但因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近日黴漿菌感染人數暴增,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及大學生感染嚴重肺炎案例。此外,觀察今年門診,黴漿菌感染較去年同期約多3成,推論與國內口罩政策解除有關。鄭詩橤觀察亞大醫院兒科門診則發現,院內住院病童中將近一半是感染黴漿菌,加上門診也有不少小朋友發燒、咳嗽,雖然病情不算嚴重,仍擔心黴漿菌疫情可能蠢蠢欲動。她指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之一,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肌肉痠痛和輕微腹瀉等。因初期會先以低燒症狀表現,精神狀態多半良好,免疫力佳者甚至可能無症狀,被形容為「會走路的肺炎」,容易被忽略,但也有不少幼童免疫力弱,可能重複感染,不斷進出醫院讓家長疲於奔命,提醒民眾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
赴日民眾須注意!東京黴漿菌疫情創新高 當地醫示警「有患者出現抗藥性」
東京都的黴漿菌肺炎疫情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東京都政府近日公布,9月29日為止的一週內,黴漿菌肺炎患者數量已達每家醫療機構平均2.96人,再次超越前一週的2.80人。日本政府呼籲民眾勤洗手,並徹底做好咳嗽禮儀,如果出現長期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黴漿菌肺炎是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見於兒童,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感染後患者會出現發熱、全身倦怠感、頭痛及咳嗽等症狀,有些患者因肺炎惡化或高燒衰弱需住院,甚至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腦炎。尤其在感染初期,症狀可能僅限於發熱,無咳嗽,這使得診斷變得更為困難。在東京都杉並區的一家小兒科及內科診所內,黴漿菌肺炎患者數量持續增加。當患者訴說有發熱或咳嗽等症狀,被懷疑為黴漿菌肺炎時,診所會進行採血、X光及PCR檢測以確認是否感染。該診所表示,從4月到10月2日,曾對142人進行了PCR檢測,確認有83人感染黴漿菌,其中13人的細菌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3日,一名4歲男孩在上月28日發熱,2日起咳嗽加劇,後來在診所被確診為黴漿菌肺炎。診所院長田村剛表示,自7月的學期結束以來,小學生患者數量急劇增加,雖然盂蘭盆節後略有減少,但從上個月起再次增加,且成人和未入學的幼兒感染情況也不少。田村剛強調,這是他開設診所以來首次遇到如此多的患者,數量堪稱是前所未有。田村剛也指出,黴漿菌肺炎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呼籲民眾徹底做好手洗、佩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感到不適時應休息,若症狀持續且用藥無效,應及早就醫。日本黴漿菌學會理事、杏林大學的皿谷健教授指出,這次感染擴大的原因與去年行動限制解除後,民眾對手洗、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的鬆懈有關。在新冠疫情期間,黴漿菌患者數量非常少,但隨著防疫限制放寬,感染迅速擴大,除了兒童,成人在家庭中被感染的情況也日益增多。皿谷教授還提到,在他所屬的大學醫院,每天都會有數名感染者,其中約有5%同時感染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他指出,黴漿菌肺炎的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診斷困難,但如果強烈咳嗽或高燒持續超過三天,就可能是黴漿菌感染。個人應該徹底執行的防護措施包括手洗、佩戴口罩,以及與不適者保持距離。
孩童咳嗽咳不停!慎防「走路型肺炎」 兒科醫師示警「7症狀」
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近期發文表示,最近時常遇到孩童罹患有著「走路型肺炎」之稱的黴漿菌肺炎,而且清一色都有著7大共同特色。謝宗學醫師為此特別撰文呼籲,家長如果遇到孩童有這些症狀的話,一定要將其帶到醫院治療。謝宗學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近期觀察到罹患黴漿菌肺炎的孩童有著以下7種症狀:1. 年齡大於 5 歲2. 發燒天數大於 3 天以上3. 咳嗽越咳越厲害,有時候微喘4. 幾乎沒有流鼻水5. 喉嚨不太紅6. 看過 2-3 次診所,甚至已使用過抗生素,但症狀仍沒有改善7. 活力食慾正常或是稍微差,看起來不像重症患者謝宗學醫師解釋,只要符合以上七點,加上胸部X光右下葉肺炎的表現,最後的診斷幾乎是別稱為「走路型肺炎」的黴漿菌肺炎。謝宗學醫師提到,目前黴漿菌肺炎的治療較為棘手,因為這種肺炎對以往常用的抗生素「日舒」(Azithromycin)效果不佳,必須改用四環素類抗生素,如Doxycycline進行治療。而與日舒每日服用一次,連續三天即可不同,Doxycycline 需要每日兩次,且至少服用七天以上,這使得治療過程大為延長。謝宗學醫師也安慰表示,黴漿菌肺炎通常不會引起過度嚴重的病情,家長也無需過於恐慌,只有少數出現併發症的孩子需要住院治療。大部分患者只需按照醫師指示在家服藥,並定期回診即可。但謝宗學醫師也提到,對於不能吞嚥膠囊的孩子來說,服用Doxycycline是一個挑戰,因為膠囊內的藥粉極苦,這需要家長多費心協助孩子按時服藥,這也是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示警「目前很嚴重」 蘇一峰:過年期間很多重症大白肺
春節期間,疫情、流感等狀況因人潮聚集,因此加劇。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新冠肺炎過年期間有很多重症大白肺,其狀況相比黴漿菌很嚴重。蘇一峰在臉書表示,目前看起來,新冠Covid過年期間造成很多重症大白肺,內科ICU有兩、三成左右,比起來大肆宣傳的黴漿菌肺炎根本不可怕,重症大白肺還是以COVID為主,這病人努力好幾天目前看起來是救回來了。他也在留言處直言,「大開記者會的黴漿菌,其實沒什麼可怕,反而還是COVID目前很嚴重。」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自1月以來,多種呼吸道病原體同時於社區中活動,類流感及COVID-19疫情現呈上升趨勢或處流行期,依據往年經驗,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於農曆春節期間將達高峰,提醒民眾若自身或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具慢性病史等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並請提高警覺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疾管署提醒,符合新冠XBB疫苗接種資格之民眾,應儘速接種,以及時獲得保護力;莫德納和Novavax兩種廠牌均安全有效,12歲以上民眾可選擇一種廠牌接種, 6個月以上至11歲兒童則依核准適應症,僅限接種莫德納XBB疫苗。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秋冬疫苗專區」或至各縣市官網查詢。疾管署呼籲,民眾出遊、聚會時應落實拱手不握手並注意手部與呼吸道衛生,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於室內聚會時注意通風,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若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疾病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及早就醫。
「行走的肺炎」黴漿菌侵襲! 醫急勸「日常這樣做」自我保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近期好發的黴漿菌肺炎感染,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名為肺炎黴漿菌的病原體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傳播,與新冠病毒相似。跟一般肺炎不同的是,許多病人即使發燒仍然保有活動力,因此常延誤治療。三至五歲幼兒易感染 咳痰呈黃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表示,黴漿菌主要在幼兒族群中傳播,近距離談話、咳嗽、打噴嚏容易感染,高峰年齡大約在三到五歲,在青少年中也不算少見,是一種全年齡層都可能感染的疾病。黴漿菌感染臨床特徵與一般細菌性肺炎不同,被稱為非典型肺炎,即使X光感覺嚴重,有些患者仍能行動自如,也被形容為「行走的肺炎」,這使得預防傳染變得困難。因此基本的防護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和使用酒精消毒仍然很重要。此外,黴漿菌可以是厲害的乾咳,如果到有痰的話通常呈現黃色,與大多數病毒不同。對於有咳嗽症狀的患者,特別要注意痰的顏色,如果有呼吸道疾病,建議待在家休息,減少傳染風險。目前無疫苗 仰賴自身免疫力與抗生素治療臨床上,黴漿菌治療藥物包括第一線藥物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和第二線藥物四環黴素或氟喹諾酮(Fluoroquinolone),皆為抗生素。對於幼兒及孩童,用藥上需要更謹慎考慮,因為部分藥物可能帶來有關牙齒染色、軟骨發育、肌肉骨骼的副作用影響。若治療三天後效果不佳,可進一步檢測是否存在對第一線抗生素的抗藥性。吳宗儒指出,治療效果因免疫力而異,有些人休息和多喝水即可自行康復,也有一些病例需要使用到抗生素。對於黴漿菌,目前尚無相應疫苗,而在抗生素的濫用及使用頻繁下,造成抗藥性黴漿菌比例增加。臺灣在疫情前流行的黴漿菌已有一定程度的抗藥性,疫情期間因防護措施,感染的病例數下降。疫情結束後,黴漿菌再度流行,部份病例對紅黴素的有效性仍存在,但有些病例已產生抗藥性,影響治療效果。老年人免疫力低下 建議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吳宗儒提醒,雖然幼兒至年輕成年人中罹患黴漿菌的比例較高,但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和共病情況多,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對較高。黴漿菌感染雖然在成人中表現較輕微,甚至與感冒相似,但仍有傳染給他人、造成嚴重疾病的可能。黴漿菌是很厲害的魔術師,身體很多地方都可能有症狀,有些是黴漿菌本身的感染、有些是後續免疫反應造成的病變。少數人會因黴漿菌感染引發全身性疾病,包括自體免疫反應和腦炎等嚴重症狀,因此建議有流行及傳染風險時仍須戴口罩,以減少傳播及感染風險。
小孩咳嗽高燒以為流感…急診竟患「這症」 媽嘆:我們也遇到了
近日一名醫師分享,一位小孩高燒不退,又有咳嗽症狀,就醫以為是流感,但吃了克流感還是沒用,掛了急診才知道得肺炎黴漿菌。媽媽說,「我們也遇到了。」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在臉書發文,11月下旬,一位媽媽帶小孩就醫,媽媽說,起初小孩發燒及咳嗽,她以為是普通感冒,之後幾天他高燒不斷,還有寒顫、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吳昌騰說,「一開始,媽媽帶他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醫師初步認為是流感,於是先服用了退燒藥、咳嗽藥和克流感。但是,他口服克流感4天後,仍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另外,就在來急診前一天,媽媽媽還發現弟弟出現非常劇烈的乾咳,咳的時候很用力。」吳昌騰表示,媽媽帶他來兒科急診,「弟弟在急診室的體溫是40.4°C,我聽診時發現左下肺部有濕囉音。於是安排進一步的抽血及X光片檢查。」檢測出有肺炎黴漿菌的陽性反應。媽媽驚呼,「我們也遇到了肺炎黴漿菌了!」吳昌騰稱,之後讓弟弟住院,換藥治療後體溫也控制下來,最後順利康復地出院。吳昌騰解釋,肺炎黴漿菌肺炎又稱行走的肺炎,因為跟其他肺炎相比症狀較輕,「如果你的孩子發燒、疲勞、咳嗽、咳痰超過一周,就該小心了。孩子在生病時,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和咳嗽。」吳昌騰說,有一些特徵還是要注意:1.如果小孩過了感染急性期,但發燒咳嗽症狀還是加重,如超過7天症狀都們好轉,咳嗽頻率加重。2.孩子白天咳嗽頻率頻繁。3.4歲以上的大孩子,如果劇烈乾咳,同時存在超過3天持續高燒,要特別注意可能是肺炎黴漿菌。至於如何預防,吳昌騰說,要去打流感疫苗,也要勤洗手。適時戴口罩。
黴漿菌之亂1/專家示警「抗藥性細菌株」恐燒進台灣 女星10歲兒病況一度危急
疾管署近日罕見針對中國呼吸道疾病連續示警,主要是中國北方類流感病例數是過去3年同期的2.5倍,尤其中國黴漿菌可能是「強勢抗藥性細菌株」,而台灣7成民眾對主要治療藥物紅黴素等具有抗藥性,藝人可藍的10歲兒子近日染病,一度惡化到「需大家幫忙集氣」,所幸已有好轉。專家擔憂,萬一中國黴漿菌疫情燒進台灣,後果恐不堪設想。疾管署11月分別在24、25、27日針對中國呼吸道疾病提出警告,並且迅速在機場電子看板及跑馬燈提醒自中國、港澳入境旅客,如有症狀應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並呼籲近期前往中國的民眾,在當地務必勤洗手、戴口罩。並且也發函給各基層醫療院所,要求提高警覺。為何如此緊張?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說,「如果中國疫情持續上升,勢必影響台灣!」尤其台灣黴漿菌疫情發生頻率約為每4年一次,上一次大爆發是2019年,算算時間差不多就是現在,再加上年底、春節兩岸往返頻繁,更增加疫情爆發的機率,預估明年春節是最危險的時機點。其實黴漿菌已經悄悄在台灣陸續發生,據疾管署資料,台灣今年的肺炎黴漿菌病例數高於過去3年,6成患者年齡都小於6歲,7~12歲孩童則佔17.7%,也就是近7成患者都是兒童。藝人可藍10歲的兒子也得了黴漿菌肺炎,可藍24日PO文表示,「今晚是關鍵點,希望大家為兒子集氣」,因為可藍兒子的黴漿菌具有抗藥性,所以醫師一直在試哪種抗生素治療才有效,幸好26日可藍在IG上報平安,表示孩子終於不再發燒,雖然呼吸稍急、血氧不穩,還需要觀察,但已度過最危險的時刻。藝人可藍10歲的兒子感染抗藥性黴漿菌肺炎,歷經多日發燒、使用多種抗生素之後,病況終於好轉,但目前仍在醫院治療。(圖/翻攝自可藍Colleen wei臉書)如同可藍兒子的情況,「黴漿菌具有抗藥性」正是此次專家們最憂心的關鍵。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也說,兩岸往返頻繁,若民眾從中國帶回這些對主流治療藥物紅黴素有抗藥性的黴漿菌種,就會引爆台灣疫情。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治療肺炎黴漿菌的藥物以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為主,近來各國研究都顯示,肺炎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增加,台灣去年發布的研究發現,台灣7成民眾對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藥物具有抗藥性。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發出警語,若不解決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例如管控抗生素用藥等,未來恐怕無藥可醫。食藥署表示,肺炎黴漿菌多為輕症,大部分感染者可自行痊癒,不需要抗生素治療,若經醫師評估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民眾應確實遵照醫師指示,依開立的劑量及時間使用抗生素,切勿自行停藥,倘症狀沒有改善,再回診由醫師重新調整用藥,例如可用四環黴素類抗生素等替代藥物來治療。食藥署也強調,黴漿菌感染使用的抗生素,目前皆有廠商穩定供應中,並無缺藥問題。疾管署則呼籲,長者、幼兒等免疫力不佳之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如必要前往,建議出發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並於返臺後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
防堵陸疫情入侵!國內4機場實施採檢 首4天「21人驗出病毒」流感占大宗
大陸近期爆發多種呼吸道傳染疾病,包括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黴漿菌、鼻病毒、腺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7大病毒齊發,為了防堵大陸疫情,疾病管制署日前已在4處國際機場實施採檢,首4日共有21名旅客被驗出病毒,其中流感病毒有13例占大宗。疾管署今(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11月26日起已於台北、桃園、台中及高雄共4處國際機場,實施「定點監測 鼓勵採檢」措施,針對包含流感病毒、新冠病毒、鼻病毒、肺炎黴漿菌、腺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等17種病毒及4種細菌進行檢驗。疾管署透露,首4日共採檢38人,其中13例為流感病毒、3例為新冠病毒、3例為腺病毒、2例為鼻病毒,6例為陰性,另有11例檢驗中,依據目前監測資料與檢驗結果顯示,「流感病毒」已成為大陸近期傳染主流,而黴漿菌則出現降溫趨勢,將持續密切監測疫情發展。針對民眾關心國內黴漿菌疫情,疾管署表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資料顯示,黴漿菌肺炎可能每3至7年會有一波較大的流行,但近期監測結果佔比偏低「屬低度流行」,民眾無須太過擔憂;至於治療黴漿菌的藥品也已陸續到貨,目前並無短缺疑慮。
10歲兒住院逾1周「呼吸器仍不能放」 女星嘆:黴漿菌抗藥性不好惹
台灣知名模特兒及藝人可藍2013年嫁給從事廣告業務的男友,目前育有2名兒女。最近從香港回台的她日前也馬上帶著10歲兒子掛急診,住院超過1週,她昨晚(28日)發文感嘆,「這黴漿菌本菌沒想到很不好惹的,讓人無力感」,直呼真的讓人心疼!「期待下週聽到好消息!治療完整好好的回家。」可藍昨晚在臉書粉專《可藍 Colleen wei》發文透露連日陪著兒子對抗肺炎黴漿菌的過程,直呼「這黴漿菌本菌沒想到很不好惹的,讓人無力感」,醫師也表示,她兒子目前肺部雜音仍明顯、肺損傷有點嚴重,血氧不穩定,呼吸器還是不能放,要自主呼吸恢復到95才及格,但又不能過度訓練還是要讓受傷的肺慢慢復原。可藍昨晚在臉書粉專發文透露連日陪著兒子對抗肺炎黴漿菌的過程。(圖/翻攝自Facebook/可藍 Colleen wei)她心疼說,這次兒子是黴漿菌肺炎,還是抗藥性的,一開始先到家裡附近家醫,他們判斷是腸胃型感冒用藥3天,持續沒有退燒,再去另一間診所照X光,兩邊肺有一點白白的,判斷為黴漿菌,於是開始用第1種抗生素,中間因為禮拜天所以停藥一天,週一馬上回診因為還是沒有退燒,醫生給出轉診單。於是她周二凌晨從香港一回到台灣,帶著兒子直衝醫院急診,照X光發現肺變嚴重之外右下有點積水,母子在急診待了1晚,隔天幸運有健保病房,這8天兒童病房裡面,有A型鏈球菌也有黴漿菌氣喘的,「看著他們一個一個出院,而我們還在奮鬥。」可藍也自我打氣,「至少一關一關打怪過關」,從用到頂的抗生素後需要關鍵2晚不發燒,血氧數值離開缺氧階層慢慢往上爬,吸入的氧氣從8可以調到現在5,現在睡得較好,不光靠點滴補充營養,也能吃下食物,「食慾從一天半個御飯團到現在胃口大開, 能跟點滴說掰掰!真的是很棒!可以吃食物,吃有營養才能對抗!」她也在文末表示,「現在就是相信醫生,認真繼續治療,期待下週聽到好消息!治療完整好好的回家。」
中國黴漿菌大爆發「春節恐襲台」 咳嗽即有傳染力!最多1傳5
疾病管制署表示,依據中國官方公開資料指出,中國北方類流感疫情,已連續五週快速攀升,門急診占比來到6.2%,是過去三年同期的2.5倍。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之中國提供資料,為黴漿菌、流感、新冠等多種已知呼吸道病原共同流行造成。疾管署將持續監測疫情狀況,並提醒如有計畫前往中國之民眾,於出發前儘早接種新冠XBB及流感疫苗。疾管署說明,近期中國全國呼吸道疾病發生率上升,流行的病原體包括流感病毒、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和新冠病毒等,其中主要受影響者為兒童,另報載部分地區如北京及遼寧等醫院出現「大量病患上升」等情況。此波疫情亦引起WHO關注,WHO依目前收集到的資料表示,應是已知的病原於社區高度流行,以黴漿菌肺炎為例,該病原導致兒童肺炎的機率較其他年齡層為高,WHO建議應持續監測、觀察社區疫情狀態。此外,中國類流感疫情亦較過去三年同期為高,目前流感病毒以H3N2及B/VICTORIA為多。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受訪表示,黴漿菌4年一次的流行期已到,臨床觀察目前國內疫情雖然仍為緩升,但鄰近的中國已發生大規模疫情,因此預估明年春節國內恐有一波新疫情。黃立民說,2019年國內曾爆發黴漿菌大流行,2023年尚未有明顯疫情,按照流行期推估,2024年可能在國內會有逼波流行。黴漿菌是慢性的細菌感染,潛伏期很長可達1到2週,一年四季都可能流行。黃立民表示,黴漿菌輕症可能僅有咳嗽,重症則會出現支氣管炎肺炎。輕症咳嗽的症狀很容易被當成其他疾病。但患者一旦開始咳,就有傳染力,最多可能一傳五。疾管署表示,機場港埠檢疫站已全面提高警覺,於機場電子看板及跑馬燈提醒自中國、港澳入境旅客,如有症狀應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並於加強呼籲從該地區入境旅客,若有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並洽檢疫站及發燒篩檢進行評估。
黴漿菌肺炎大爆發 病原體如何區分?專家給答案:精神狀態是關鍵
大陸北方地區近日進入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呈現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的態勢。當孩子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時,家長如何正確處理?又該如何區分是哪種病原體感染?對此,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一科主任醫師秦強做出詳細說明。《北京日報》報導,秦強表示,支原體感染一般多見於學齡期的兒童,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早期症狀表現為高熱和刺激性乾咳;而流感的早期症狀是突然高熱,往往伴有全身症狀,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會出現頭痛或肌肉關節痠痛,年齡小的孩子可能不太會表達,通常表現為精神狀態與以往不同,嬰幼兒可能會出現精神萎靡等情況,需要引起家長關注。秦強說,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見的病原體,但這些病毒感染沒有特效治療藥物,以觀察病情變化和對症治療為主,「腺病毒有很多種分型,其中只有部分型別感染才可能在2歲以下的兒童中引起比較重的腺病毒肺炎,表現為持續高熱,經過一般治療往往沒有緩解,同時伴有呼吸系統明顯改變,出現呼吸費力、明顯咳嗽喘息等,甚至出現精神方面的改變」。專家說明,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兒童檢測出腺病毒陽性,如果沒有明顯的下呼吸道感染,可以在家對症處理;而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一般來說就像普通感冒一樣,只要科學護理、對症用藥、適當多喝水就能安然度過感染階段。只有少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基礎疾病的兒童,當病毒侵犯到下呼吸道才可能引起一些比較重的感染,情況比較少見,需要臨床醫生鑑別診斷。秦強指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範圍內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毒病原之一,感染後早期症狀類似於普通感冒,可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聲啞、低燒等症狀。大多數患兒症狀會在1至2週內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發展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大多數感染者可完全康復,但感染後不能產生永久免疫。孩子出現發熱等症狀是否需要立刻就醫?秦強表示,年齡較小的嬰幼兒,特別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出現明顯發熱,建議及時就醫。學齡期以上的兒童,出現高熱伴有輕微呼吸道症狀,沒有其他全身表現,建議居家觀察並使用一些對症藥物。如果持續高熱3至5天,或伴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症狀加重,建議家長及時帶患兒就醫。
不只中國!黴漿菌肺炎全球大爆發 重症醫:0-12歲小心了
重症醫療專業醫師黃軒提醒,近日媒體大幅集中報導中國大陸的黴漿菌肺大爆發,但其實今年4月以來,包括韓國、丹麥、瑞典就有黴漿菌肺升溫的趨勢,且韓國平均每周還出現100例的新病例,其中大多數患者是兒童和年輕人,約有8成住院患者年齡在1歲至12歲之間,提醒大家千萬別輕忽!黃軒醫師今(27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全球另一個新疫情黴漿菌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正在大規模爆發,而不是只有侷限在一個區域而已,「這也是提醒我們,目前地球任何住的地方,也是得準備好。」黃軒指出,黴漿菌肺炎的發生率早就在增加,今年4月開始,UN已經發現:「黴漿菌肺炎發生率在短短的6個月內(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從原本的0.7%大幅增加到4.12%,他認為「只是媒體沒有大幅報導而已!畢竟比疫情前(2019前)的8.16%相比,這樣的數字少太多了!」黃軒援引ESGMAC MAPS的研究發現,黴漿菌肺炎發生率上升比較高的地區是歐洲地區,其中以丹麥和瑞典最多,韓國也正在大規模爆發中。為何黴漿菌在全球大爆發?黃軒引述國外資料指出,後疫情時代(post covid era),當初容易傳播的呼吸系統病毒和細菌也紛紛回來了,「我們其實早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爆發,你們還記得嗎?大家都忘了,在COVID-19解封之後,我們也曾經有一段全球的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黃宣也點出關鍵,「在covid過去的12個月,人們都戴著口罩,實行良好手部衛生,並進行自我隔離以控制 COVID-19 的傳播。此舉大大降低了其他病毒(RSV 、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的比率,但當人們因為有COVID-19 疫苗接種,而摘下了口罩,加上放寬旅行限制,病例就會增加了。」另外就是免疫負債。當防疫禁令解除,民眾不再遵守防疫規範,病毒就容易爆發流行,把過去未流行的數量補回來,此現象即是「免疫負債」,「我們2020年,針對COVID-19,把非藥物干預(NPI)做的太好了,導致一些常見的流行病毒,突然結束,而黴漿菌也顯著下降,如今後面慢慢出現,大大的爆炸!」但為何COVID疫情過了那麼久,現在才輪到黴漿菌肺炎大爆發?黃宣解釋,黴漿菌是「慢郎中」, 生長時間緩慢(6小時),具有漫長的潛伏期(1至3週),且相對較低的傳播率,可能是導致在人群中,所需的較長時間傳播間隔,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慢慢傳開出去。而RSV比流行性感冒病毒強,因此RSV大爆發就會在疫情後先衝出來!而黴漿菌則是在後面一直慢慢追趕中。黃軒提醒,「這種病原體的再次出現(re-emergence )可能會導致嚴重疾病的罕見病例增加,但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會導致大規模的感染浪潮。」全球性的監測數據表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黴漿菌肺炎大量的下降,又再次大幅的出現,比其他呼吸道病毒更晚期才出現,這算是一種後疫情時代黴漿菌肺炎的獨特現象。黃軒也認為這種病原體的再次出現,「會不會出現新變種或抗藥性的病菌,應該受到大家高度關注,以便及時採取適當的管理措施。」
染疫住院也要拚課業!中國家長逼小孩「吊點滴寫作業」 陸網轟:喪心病狂
中國多地近期爆發以黴漿菌肺炎為主的多重呼吸道疫情,醫院人滿為患,其中又以兒童感染最為嚴重。但許多本應住院休養的病童,卻在家長們要求下於醫院內「吊點滴寫作業」,畫面曝光網友怒批家長:「喪心病狂!」綜合陸媒報導,中國北方的類流感呼吸道疫情,感染數連5週急速攀升,為過去3年同期的2.5倍,且主要受害者為兒童,並發生疑似校內群聚感染疫情,而學童家長為照顧小孩,也因此染病就醫,導致醫院內擠滿呼吸道疾病患者,其他病患在院內遭感染。醫院應家長要求開放學童在院內吊點滴寫作業。(圖/翻攝自微博)然而,最近有越來越多兒童病患,被拍下在「急診室或住院治療」期間,一邊吊點滴一邊寫作業,甚至出現「兒童集體吊點滴寫作業」、「在病床邊吸氧拉小提琴」,有些家長還在一旁監督小孩。畫面曝光掀起網友熱議:「現在的小孩太苦了。」多間醫院表示,開放休息室或會議室讓學童寫作業是「應家長要求」,有些醫院甚至把這些廳室改為「兒童輸液學習區」、「作業專區」。這讓網友們看了更加憤怒,猛批家長及醫院「喪心病狂」、「為什麼不讓他們休息?家長和醫院是瘋了嗎」?就連官媒也跳出來,呼籲保護學童「生病時歇一歇」的權利。
WHO也警告!中國北方爆「多重病原」疫情 疾管署:機場港口提高戒備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2日發布聲明,表示在中國北方出現呼吸系統疾病案例增加、兒童肺炎病例群聚的情況,WHO也要求中國提供相關資訊。而疾管署也發表聲明指出,要求機場、港口等單位要提高戒備,同時也發布醫界通函,提醒國內醫師注意。疾病管制署於25日發布公告表示,依據中國官方公開資料指出,中國北方類流感疫情,已連續五週快速攀升,門急診占比來到6.2%,是過去三年同期的2.5倍。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之中國提供資料,為黴漿菌、流感、新冠等多種已知呼吸道病原共同流行造成。除此之外,北京及遼寧等醫院出現「大量病患上升」等情況。此波疫情亦引起WHO關注,WHO依目前收集到的資料表示,應是已知的病原於社區高度流行,以黴漿菌肺炎為例,該病原導致兒童肺炎的機率較其他年齡層為高,WHO建議應持續監測、觀察社區疫情狀態。此外,中國類流感疫情亦較過去三年同期為高,目前流感病毒以H3N2及B/VICTORIA為多。疾管署表示,將會持續監測疫情狀況,並提醒如有計畫前往中國之民眾,於出發前儘早接種新冠XBB及流感疫苗。而機場港埠檢疫站全面提高警覺,於機場電子看板及跑馬燈提醒自中國、港澳入境旅客,如有症狀應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並於加強呼籲從該地區入境旅客,若有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並洽檢疫站及發燒篩檢進行評估。
痰液「完全堵死」肺部...黴漿菌席捲大陸 一天67童「洗肺」
中國近期多地爆發感染黴漿菌肺炎,造成許多孩童久咳不停。一名7歲男孩發燒咳嗽連續6天未癒,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男孩肺部左上葉、右下葉內基底段被痰給完全堵塞,用纖維支氣管鏡將氣管內堵死的痰清理乾淨,症狀才明顯好轉。根據《新浪新聞》報導,近日一名7歲男孩發燒咳嗽6天,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不過咳嗽未見改善精神狀況也變差,轉院後安徽醫院兒童呼吸科主任醫師王彥發現,男孩肺部左上葉、右下葉內基底段被痰完全堵塞,進一步對男孩肺部發炎處進行灌洗取出痰,治療完成男孩體溫已恢復正常,雖偶有咳嗽但症狀明顯好轉。近期孩童感染「黴漿菌肺炎」達高峰,王彥則表示,此男孩並不是個案,近期平均每天要做50多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最高峰曾一天做67例,這個檢查也就是家長常聽見的洗肺。不過不少家長聽到孩童要進行洗肺,都會感到非常擔心且不安,據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介紹,支氣管肺泡灌洗是指通過支氣管鏡,向肺泡內注入規定量的無菌生理食鹽水,針對肺部局部進行沖洗,排出因肺炎產生的痰液,達成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周薇則解釋,今年因黴漿菌肺炎進行肺灌洗治療的患者確實比較多。若發生嚴重的發炎症狀反應時,醫生可能需要在支氣管鏡下進行肺灌洗,來讓患者氣道通暢,同時也能在鏡下可以看到肺部病變的程度。周薇指出,戴口罩確實能一定程度上預防感染,但嚴格規定兒童配戴口罩在執行上有一定困難,因此她建議少去人群密集的密閉公共場所、保持屋內通風換氣、學校定期打掃消毒且增加戶外活動等。
「黴漿菌」恐大流行!主要感染途徑曝光 營養師揭「6類食物」防染病
秋天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今年不只流感肆虐,近期「黴漿菌」疫情更嚇壞不少人。小兒科醫師表示,黴漿菌肺炎是因為感染黴漿菌所導致,感染途徑包括飛沫傳染,包括唾液、鼻腔分泌物等,常見症狀有嚴重咳嗽、發燒、白色黏痰、嚴重者甚至會有帶血絲黏痰、發生肋膜積水、肺水腫現象。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在臉書說明,黴漿菌肺炎是因為感染黴漿菌所導致,一年四季都可見到,但好發於春夏、秋冬季節轉換之際,感染途徑包括飛沫傳染,包括唾液、鼻腔分泌物等,常見症狀有嚴重咳嗽、發燒、白色黏痰、嚴重者甚至會有帶血絲黏痰、發生肋膜積水、肺水腫現象,少數病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大腦腫脹)、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等嚴重併發症。巫漢盟表示,黴漿菌肺炎的高危險族群為孩童、青少年、年輕族群,在美國主要好發於5歲以上孩童;在台灣發現感染族群有年輕化趨勢,3歲以上孩童感染的比例明顯上升,目前治療方式為服用抗生素,常用藥物以巨環類(Macrolide)的抗生素為主,提醒民眾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出入擁擠處。(圖/翻攝自林雨薇 營養師臉書)另外,營養師林雨薇透露,雖然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黴漿菌感染,但仍可透過飲食及生活習慣防範,建議多吃優質蛋白質、發酵乳品、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及海鮮或全穀類,以增加免疫力。如果真的不慎感染黴漿菌,營養師也分享8個方法加速恢復,分別是喝大量液體如白開水和熱湯、練習腹式呼吸、不吸菸和二手菸、曬太陽10至15分鐘、充足睡眠、每天20分鐘的中低強度運動、多攝取薑黃素,以及補充Omega-3脂肪酸。(圖/翻攝自林雨薇 營養師臉書)
【會走路的肺炎1】新冠好兄弟 染上恐纏終生
英國巨星艾爾頓強帶著沙啞的聲音在演唱會開始前,向台下的觀眾宣布自己不能唱了且完全失聲,後來才社群網路上發文指出,稍早被醫師診斷出感染俗稱「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正確的疾病名稱是黴漿菌感染,和近日大爆發的新冠肺炎都屬於非典型肺炎。為什麼黴漿菌肺炎會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呢?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解釋,一般感染肺炎時,會有比較明顯的症狀,像是發高燒、倦怠、吃不下、全身無力等等,但是感染黴漿菌症狀不會這麼嚴重,多數的病患都可以維持基本的正常作息,所以才會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康宏銘醫師表示,在捷運車廂等密閉式空間若未戴口罩,很容易因飛沫引起大規模感染黴漿菌肺炎。(圖/康宏銘醫師提供)可別小看黴漿菌肺炎的威力,因為統計顯示,在台灣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排名第一的是肺炎鏈球菌,23%,排名第二的就是黴漿菌,占了14%,而且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顯見黴漿菌的感染也是台灣必須正視的問題。「黴漿菌有一個特色,就是一旦感染過,就很容易再得到。」康宏銘說,一般人體的免疫系統在碰到病原菌時,會產生終身抗體而終身免疫,像是德國麻疹、水痘等等,而黴漿菌卻不是這樣。康宏銘說「主要的原因是黴漿菌沒有細胞壁,所以人體在感染後的症狀會比較像是病毒,症狀會一直遊走,像是鼻咽、下呼吸道、肺部等等,但幸好的是,它不像傳統細菌性的肺炎會有很明顯的膿痰、胸口痛、發燒等比較嚴重的毒性。」從黴漿菌肺炎患者的胸部X光片,可看出肺部呈現瀰漫性肺浸潤,即肺部局部發炎,造成肺間質組織水腫,沿著淋巴擴散。(圖/康宏銘醫師提供)
【會走路的肺炎2】傳染靠飛沫 老人小孩特易中標
黴漿菌肺炎的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民眾誤以為是一般感冒,醫師在診治時也可能被民眾自述的病情誤導,而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出病因,且此種肺炎常常找上免疫力不足的人,老人和小孩更是較易被感染的危險族群。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說,雖然黴漿菌引起的症狀不會特別嚴重,但由於傳播方式是飛沫傳播,所以很容易在人潮擁擠的密閉空間、校園等等,引起較大規模的感染。「特別是對一些年紀較大或年紀偏小的孩子,常會因為免疫力不足,特別容易感染。」老人和幼童因為免疫力不足,特別容易感染黴漿菌肺炎。(圖/報系資料庫)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指出,黴漿菌引起的肺炎最常見的狀況就是久咳不癒,較嚴重的肺炎黴漿菌更可能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或關節炎等等。一般醫師在臨床判斷上,如果發現吸急促、持續咳嗽有痰音,且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或是抗發炎藥物後,病情沒有明顯改善,就會考慮是否為黴漿菌的感染。還好現在黴漿菌的治療有針對性的抗生素,特別是第二代的紅黴素,只要服用三到五天,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康宏銘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多是乾咳、痰不多且症狀持續十天以上,但肺部覺得有痰音、有點氣喘的狀況,就要懷疑可能是黴漿菌作祟。潘俊伸醫師說,黴漿菌肺炎最常見的狀況是久咳不癒,應趕緊至醫院做檢查,及早治療。(圖/報系資料庫)
【會走路的肺炎3】引發氣喘危險因子 治癒仍有後遺症
黴漿菌感染可能是造成兒童氣喘的危險因子,因為根據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指出,感染肺炎黴漿菌的白老鼠,即使病癒長達一年半之後,肺部仍會留下感染部位,並進而影響支氣管產生類似氣喘的強烈收縮現象,可能導致氣喘的長期後遺症。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說,近年來除了環境過敏原外,許多研究發現,非典型的病菌感染如黴漿菌,也是引發氣喘發作的重要因素。黴漿菌的感染,除了可以引發細胞激素的生成而刺激發炎外,更可能會增加支氣管的阻力;許多研究也證實,不論是病毒或黴漿菌,均可以造成氣喘症狀的惡化,或是讓沒有氣喘的幼兒也發生喘鳴。醫師也提醒民眾要注意非典型感冒的症狀,須儘速就醫。(1)發燒太久:發燒超過3天,或者發燒出現在感冒的中後期。(2)病程太長:如咳嗽流鼻涕超過10天,黃綠膿鼻涕超過3天。(3)病情嚴重:咳嗽咳不停,咳嗽聲音像狗吠,呼吸會喘,痰一整天都很多,鼻塞嚴重到不能呼吸,發燒超過40度等。潘俊伸醫師說,黴漿菌肺炎最常見的狀況是久咳不癒,應趕緊至醫院做檢查,及早治療。(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