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創
」台灣輪圈王1/巧新苦蹲興櫃18年終於上市出頭天 黃聰榮自曝:接董座那年原本要退休
「關關難過關關過,感謝一路所有的貴人。」73歲的巧新(1563)董事長黃聰榮在兩個月前的上市業績發表會上,哽咽地說完這一整句話。30年前成軍的巧新,由自行車零件小廠翻身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鍛造輪圈廠,卻因金融海嘯、高層內鬥,幾度深陷存危關頭,在興櫃掛牌深蹲18年,好不容易今年5月中才轉上市。日前,CTWANT記者前往位在雲林斗六的巧新總部,走入大門迎面是一整牆的輪圈,喊得出來的世界知名汽車品牌通通有,造型五花八門。「我們目前已經做超過2千種不同的輪圈了。」黃聰榮一身正式西裝,如同欣賞榮耀獎盃般地看著滿牆輪圈,「每一個都是辛苦做出來的,每一個我都很喜歡。」「我離開雲林40年,因為巧新又再度回到雲林。」黃聰榮出身雲林土庫馬光厝,自小家境並不富裕,高職畢業、退伍後北上台中,半工半讀考上逢甲大學夜間部,從自行車廠小助理一路往上爬到網球拍大廠「山河森實業」副總。「我從1976年做到1992年,這16年不論是產品製程、公司管理,我覺得我都歷練過了,好像該學的也學完了。」黃聰榮說,1993年零售量販店「大買家」在台中成軍時,他加入擔任財務處長。隔年,魏隆誼在雲林創立巧新,從生產高爾夫球頭和自行車零件起家,這間年營收約3億的傳統鍛造廠,很快就面臨腳踏車產業外移,1997年接觸到鋁業,才投入輪圈鍛造。「最初做高爾夫球頭的時候,魏家兄弟就會問我一些建議和幫忙,後來公司組織更完整以後,他們就找我。」黃聰榮49歲時,也就是2000年進入巧新,「那時,美國通用汽車正在台灣尋找合作對象,巧新也敲門拜訪,順利拿到訂單。」黃聰榮記憶猶新地說,「我們奮鬥2年才開始有業績,一年出貨不到十萬顆,真的很辛苦。」巧新轉入汽車領域初期,產量有限,需要委外加工才能交貨給通用,後來陸續擴產,成為福特、克萊斯勒的供應商,營收衝上22億元,2006年還吸引聯電旗下「弘鼎創投」投資,同年10月申請上興櫃。多年前巧新工廠設在雲林西螺,周遭都是農地,規模也不如現在。(圖/巧新提供)巧新全力搶下北美市場訂單之際,2008年遇上金融風暴,「因為北美市場占巧新營收80%,最慘的時候一個月賺不到5千萬,公司一度面臨倒閉危機。」時任財務副總的黃聰榮說。當時,巧新董事會決議由人稱石博士的石呈澤接任總經理。取得英國材料學博士的石呈澤,領著巧新切入豪車鍛造輪圈,從Jaguar切入歐洲市場,陸續又接下賓士、BMW、法拉利、保時捷等知名大廠的訂單。「我們業績一路往上衝,2016年衝到70幾億。」更在同年股價衝上最高229.5元。今年甫上市的奢華品牌Rolls-Royce,旗下電動車Spectre的輪胎就是出自巧新。(圖/記者劉芯衣攝)就在巧新營收獲利股價大好的隔年,也就是2017年,高層爆出紛爭,掌握技術製造及客戶的石呈澤請辭跳槽到對手公司,巧新營收、獲利下滑,董事會裡沒人願意勝任、外面也沒有適合人選,董事會因此要求副總黃聰榮扛下「董事長」。「那時,我原本準備要退休,但我不希望公司因為這些事情就無法生存。」黃聰榮不捨地說,「對我來說,巧新很值得長期投資,因為鍛造永遠不會消失。」但他上位後立刻面對嚴厲地考驗,2017年、2018年營收年減4.1%及10.9%,一直追不回2016年高峰期的水準。黃聰榮馬不停蹄地找尋方法、拓展客戶,沒想到2020年又傳出汽機車零組件大廠和大工業買進巧新股票,有意爭取董事席次。巧新公開表示不清楚,也沒有私下來溝通,但「以正常管道取得進入董事會,只要對公司正面幫助都歡迎。」此事曝光後,和大表示無意取得巧新董事席次,加上巧新創辦人家族魏家表態支持公司派,最後公司派9席董事全拿,驚險度過經營權之爭。參觀巧新屏東廠,可以看到廠內部分採取自動化生產,以應對未來缺工情形。(圖/記者劉芯衣攝)去年,巧新終於走出高層閃辭及經營權之爭等陰霾,交出年營收77.79億元、年增21.52%的創新高成績單,今年也順利上市,黃聰榮開心地說,「我們在興櫃這麼久了,都很遵守制度規定,加上推動的過程中,會計師券商也都大力幫忙,加上內部同事團結合作,所以去年12月送件,今年5月掛牌,算是蠻快的。」巧新起起伏伏的30年,走過金融風暴、高層出走、新冠疫情和經營權之爭,在興櫃苦熬18年總算熬出頭。
緯創進軍無人載具市場 砸10億元認購經緯航太私募股
代工廠緯創(3231)日前公告表示,將透過100%持股之子公司鼎創,以新台幣10億元參與認購經緯航太科技(8495)私募普通股,認購價格為每股20元、認購5萬張;認購後緯創集團對其持股擴大為45.18%,將有利於該公司投入無人載具開發銷售與服務,同時持續發展工業電腦相關業務。經緯航太現為無人機國家隊研發廠商之一,以自主開發的無人機系列產品為主,在國內外市場已獲得廣泛應用,公司目前積極投入國防產業。日前也申請在嘉義園區投資3億元設立分公司,研發生產無人飛行載具與相關控制系統、載具用複合材料電池箱及綜合無人機解決方案服務。緯創認為,透過此次認購,將有利於集團投入無人載具開發銷售與服務領域,持續發展工業電腦相關業務,同時聚焦此類載具的複合材料電池箱。未來進駐嘉義園區後,將鏈結在地優勢,深耕無人機產業發展,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提升無人機技術與應用,打造綜合無人機解決方案服務。緯創指出,此次認購案,緯創以每股20元的認購價格,策略投資經緯航共5萬張股票。子公司鼎創累積持有經緯航太5750萬股,總金額12.85億元,持股比例達45.18%。經緯航即將於今年股東會進行董事會改選,預期緯創到時將取得一定的董事席次。
土城打造「新北AI科技廊道」軸心!企業+人口雙移入
科技廊道帶動區域沿線房地產增值已經成為房地產的必要條件,在北台灣,從內湖科技園區、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歷程,可以看見科技產業園區帶動房地產增值的效應,而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興起,也讓區域房價站上「百萬單價」,在新北市也有「科技廊道A計畫」(見圖),帶領著沿線房地產穩健增值,這條科技廊道目前發展的重點是中和到土城沿線,產業匯聚打造成「新北AI科技廊道」,尤其是近年土城區匯聚高科技產業進駐,帶動就業人口,推動房地產穩健發展。新北市科技廊道發展軌跡,在地圖上形成一個「A」字型,土城區因為有諸多科技產業及企業總部的進駐,形成「新北AI科技廊道」的重點區域。(圖片來源/MyGoNews)「新北AI科技廊道」匯聚土城「新北AI科技廊道」目前包括中和軟體園區(二八張工業區)、板橋T-park遠東通訊園區、永寧科技園區及頂埔科技園區。土城區域內也有鴻海精密、正崴精密、鼎創達、燿華電子、華南銀行企業營運總部(資訊中心機房)、國泰人壽廠辦大樓…等大型企業進駐,未來預計在2025年底完工的中工雲宇宙AI園區、2026年底營運的統一商辦大樓匯聚,當然是看好土城未來的發展。近5萬就業人口匯聚「新北AI科技廊道」牽動房巿根據2023年上半年調查「新北AI科技廊道」就業人口統計,板橋T-park遠東通訊園區約容納16,000人,頂埔科技園區約15,000人,中工雲宇宙AI園區約13,000人,國泰人壽廠辦約3,000人,華南銀行企業營運總部(資訊中心機房)約500人,再加上永寧科技園區,這條成型的AI科技廊道,帶動約5萬名工作人員的進駐,除了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之外,也帶動了房地產的需求。(圖/業者提供)便捷交通動線,吸引人口移居就業土城交通方面除了現階段擁有的捷運板南線、國道3號、65快速道路外,未來還將陸續完成捷運萬大線及三鶯線,和預計2027年底完工的金城交流道;區域內有土城醫院提升優良住宅環境及醫療資源,滿足民眾生活機能需求,將AI智慧科技技術延伸,帶領傳統產業積極轉型,吸引人口移居就業,儼然形成在地生活圈。皇翔看好土城,「皇翔泱美」登場土城區科技匯聚打造出AI廊道,也讓皇翔建設看到區域未來發展,近年已經在區域內推出32層的「皇翔PARK」、20層的「皇翔MRT」、13層的「皇翔芊翠」「皇翔芊樾」,2023年更推出鄰近頂埔捷運站及頂埔科技園區的「皇翔泱美」, 打造出3棟樓高20樓、10樓、14樓及地下3樓的綠建築及智慧建築大樓,預計2025年底完工。「皇翔泱美」鄰近捷運頂埔站及頂埔科技園區,擁有都市發展潛力及便利交通運輸機能。(圖/業者提供)新北房巿黑馬!土城具備「捷運+產業」特色根據樂居網調查,近5年間土城區房價漲幅已達約40%,成為新北房巿黑馬!區域捷運站密集度高、板南線在土城就有4站(海山、土城、永寧、頂埔),預計2030年底完工通車的萬大線也將設有5站(LG09、LGlO、LG11、LG12、LG13),再加上預計2025年底完工的三鶯線1站,不包括轉運站,土城地區就有9個捷運站,將成為新北市捷運站第二多的行政區域。土城的工業區將轉型成高科技園區,讓購屋客層由過去藍領階層轉換為白領階層,帶動區域房市發展。房地產業者指出,土城區循著「南港黑鄉轉型經貿科技園區」的發展模式,這樣「捷運+產業」的特色,與內湖、南港相似,讓土城區成為新的AI科技廊道軸心。
生技題材股2/賣壓拉回「這幾檔」走穩 就看「新藥最後一哩路、缺藥」受惠股
台股「製藥概念股」在保瑞(6472)、泰福-KY(6541)、合一(4743)、美時(1795)等帶動下起漲,近一個月漲幅超過7%,近一周則逾3%,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提醒,「製藥類股股價受題材議題所推升,須注意成交量變化,避免追高。」出版多本研究K線的作者朱家泓則認為,兔年台股走勢是「守株待兔、狡兔有三窟」,他個人今年會關注生技類股,且依研究時間與精力,在同一類股找出約3檔等個股了解其一整年展望,伺機而動尋找進場點。黃文清表示,「新藥股」股價推升的主要因素來自「研發藥品的臨床試驗成果表現」,但這些實驗結果在未公布前很難預測,其中有許多投資人為醫療相關產業中的醫生、藥劑師等,較能了解該藥品研發的難度與重要性等,因此要如何判斷該個股會不會「先蹲後跳」,連投信公司董事長都說「太專業,很敏感」。綜觀製藥股、新藥股在研發藥品過程中,「申請藥證的最後一哩路,可作為股民研究的重要指標。」黃文清進一步解釋。潤泰集團為泰福-KY、浩鼎大股東,圖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圖/報系資料照)以泰福-KY(6541)的生物相似藥TX01來說,適應症包括癌症化療所引起之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2年前獲加拿大上市許可,目前美國藥證審查階段已完成查廠無重大缺失,預計2023年取得通過,因此兔年開紅盤即出現一波漲幅,「股價已反映在結果之前。」黃文清說。泰福-KY創辦人為榮譽董事長趙宇天博士,現任董事長、總裁閻雲博士同時出任浩鼎(4174)董事長、執行長,主要是去年12月浩鼎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心臟病猝逝,由董事會推選閻雲接任,將暫定半年,同時尋覓適當人選。據了解,閻雲深獲泰福-KY、浩鼎大股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信任。另一檔近一個月股價大漲的製藥股合一(4743),市場看好其治療糖尿病足潰瘍新藥速必一(Fespixon),向中國申請藥證已進到審核最後階段,已獲美國FDA醫材認定及新加坡藥品審核通過,預期今年上市中國可望轉虧為盈,合一股價在虎年封關漲停板244.5元,兔年開盤跳漲至290元,與保瑞同列為近法人近兩周買超的熱門生技股。老牌製藥大廠中化(1701)則受惠於「抗生素用藥、退燒藥、消炎止痛藥」等缺藥議題,股價止住近一月12.72%跌幅,上周反轉漲幅超過4%,13日台股大盤中漲幅約半根停板達27.90元,中化轉投資的生產原料藥的中化生(1762),營收逾95%來自外銷,股價也漲到66元,不僅參與新藥開發,也積極爭取國內外醫藥委託代工製造CMO合約。
浩鼎創辦人張念慈在美心臟病猝逝 享年72歲
台灣浩鼎創辦人、董事長張念慈今(29日)上午突發心臟病猝逝,各界震驚,台灣浩鼎生技(4174.TWO)公司今強忍哀痛,宣布該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博士,今天上午十時許,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七十二歲。張念慈平日在美國和台灣時間各半,在美期間,上班時他均在遠端與台北公司連線,並以視訊方式參加各項會議,隨時交辦事項;因此,僅管他不在國內,員工從未感覺和他有距離。今上午九點,他即分別和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因此,半小時後自美接獲噩耗,員工無比震驚,不敢置信。公司隨即召開緊急會議,除了將在最短時間召開臨時董事會,推選繼任者外,公司業務則依張董事長平日分層管理、充分授權作風,由研發長賴明添暫代其職務,繼續執行各項研發計畫。賴明添並期勉員工,要以更堅定的意志,上下一心,追求更大的成果,以慰最敬愛的大家長張念慈在天之靈。張念慈,生於1950年,台灣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業、美國布蘭戴斯(Brandeis)大學有機化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旅美數十年,曾任職Merck、Sharp&Dohme和Rhone-Poulen c Rorer等世界知名藥廠。1993年他首先創辦第一家公司Cinogen,隔年再創立健康食品公司Pharmanex,並將Cinogen併入 Pharmanex,四年後Pharmanex以1.35億美元賣給美商如新(NU SKIN)集團。1998年成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2002年返台創立台灣浩鼎。張念慈對新藥研發始終懷抱無比熱情,他所研發的產品都是first in class, best in class的首創全新藥物;他提出的新藥成功「四才」條件,即人才、選材、智財及錢財,即被生技界喻為經典。除了從事高風險的新藥研發,張念慈在生活上也處處體現他冒險的精神,早年喜歡登山、玩遊艇、風帆,率員工一起泳渡日月潭,處處追求登峰造極;他重視家庭,喜歡廚藝,講究品味;不過,最強調的身分則是虔誠基督徒,樂善好施,對培育自己的母校輔大則長期贊助各種教學發展計畫。這樣爽朗、慷慨、充滿傳奇的生技奇才殞落,不僅是個人、家庭和公司的遺憾,更是國家、乃至生技新藥界難以估算的損失。
掛牌發紅包1/每張賺逾30萬元 搶抽力智近2500億元資金凍結
2021年台股大好,大盤指數在疫情中逆勢創新高,總市值增加11兆元,每位股民帳上可賺96萬元,但這只是紙上富貴,小股民最夯的則是去年9月登場的IPO(首次公開發行)抽抽樂,一連10家公司掛牌上市,最大獎就是甫於上周五(7日)抽籤開獎的力智(6719)IPO,抽中一張現賺近30萬。從去年9月開始,短短4個月,從水餃股八方雲集(2753),到滿血復活的力積電(6770)等,每次公開申購(抽籤),都讓參加抽籤的股民擁有抽紅包的發財夢。同在上周五(7日)掛牌上市的驅動IC大廠瑞鼎科技(3592),掛牌首日最高漲至542元,終場則以526元作收,上漲70.78%;若是掛牌首日隨即賣出,對照其承銷價每股308元,等於一抽中等於現賺22.2至23.4.萬元。為了公開申購瑞鼎而凍結的市場資金更是超過2千億元,刷新台股紀錄。小股民為了搶抽瑞鼎1517張股票,在12月27至29日、短短3天內就湧入69.7萬筆申購,中籤機率僅約千分之2.1,凍結資金逾2146.8億元。但這紀錄隨即被有興櫃股后之稱的力智打破。力智承銷價高達589元,是目前台股史上最高承銷價,但是其興櫃價格近900元,價差近300元,也就是說抽中每張現賺近30萬元,也難怪小股民搶翻。另,力智的承銷價、凍結資金數量以及競拍均價高達803.69元,均刷新台股多項紀錄。力智原是由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右)所創立,2012年時華碩前執行長沈振來(左)決定接手,如今成為華碩的小金雞。(圖/報系資料庫、馬景平攝)備受小股民青睞的力智是何方神聖?它是台灣唯一同時具備電源管理IC(Power IC)與功率元件(MOSFET)兩項關鍵技術的IC設計公司,外界多以「華碩小金雞」形容的力智,其實與去年12月初從興櫃轉上市的力積電(6770)是無緣的同門師兄。雖然力智目前最大股東是華碩集團,知情人士表示,「其實,力智2005年成立時,是由力晶(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所投資成立。當時黃崇仁為了布局半導體產業,陸續成立了包括力旺、力相、力積電、力智等近20家公司,涵蓋PC、通訊、光電等次產業。」與一般IC設計公司不同,力智擁有自己的FAB(Maxchip),主要產品為電源IC、LED驅動IC等,早在2006年就拿下英特爾、AMD、NVIDIA等平台設計及供應商資格。而為了區分產品線,所以將PC相關產品線分割出來,成立了力祥半導體。而華碩也在2006年時入股力智。不過,好景不常,2008年至2012年DRAM價格一路崩盤,力晶陷入巨大虧損,最後黯然下市,已背負千億元債務的黃崇仁,2012年無力解決力智的虧損問題,因此找上華碩,當時華碩執行長沈振來看好行動裝置帶動電源管理IC的成長,決定加碼增資力智,也因此取得力智逾半股權,沈振來也因此當上力智董事長。華碩入主力智那年,力智大虧2.22億元,雖然2013年虧損減少,但還在營運谷底,2014年雖然小幅獲利,但2015年又再度虧損逾4000萬元,甚至還裁員2成人力。2016年起,先是電競與挖礦帶動顯卡需求,市場對於電源管理及功率元件IC需求增加,力智才轉虧為盈,從此營運蒸蒸日上。2018年,為推動力智IPO掛牌,也為強化策略聯盟關係,沈振來決定出售力智持股給電池廠新普(6121)以及具有聯電(2303)背景的士鼎創投,持股也降至36.75%。到了2019年時,為強化技術及產品投資,提供全球客戶更完整、具競爭力的產品及服務,力智合併了100%持有的子公司力祥半導體,整合公司資源、提升經營效益。力智產品可用在元宇宙、車用電子等相關產品上。(圖/中時資料、翻攝自Meta臉書)力智目前深耕於高效能功率元件技術及高密度電源解決方案,近年隨元宇宙、車用電子興起,力智因在產品整合上較同業更具有優勢,順勢推出特有整合型產品SPS(Smart Power Stage),主要應用在網通、伺服器、5G基站、HPC等領域,業績可望逐步升溫。力智(6719)小檔案資本額:新台幣7.07億元董事長:許先越總經理:黃學偉承銷商:福邦證券主要業務: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MOSFET)之設計銷售市場結構:內銷:21.98%、外銷:78.02%全體董事持股比率:董事9席,占39.24%每股稅後盈餘(EPS):2018年7.19元,2019年1.03元,2020年6.27元,2021年上半年6.24元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驚! 李紀珠耶誕節「掰」了新光金
新光金再投震撼彈。2020年新光金經營高層接二連三異動,繼董座吳東進9月被金管會「隔離」後,新光金控12月25日公告,李紀珠主動請辭新光金及新光人壽董事與副董事長,其後新光金改派李紀珠到新光銀行出任董事兼副董事長,而原新光金及新光人壽董事職務由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接任。新光金今年高層異動頻頻,6月19日股東會後旋即召開董事會,董事長吳東進宣布卸任金控董座,7月10日李紀珠就宣布卸下新光金控,及新光人壽發言人身分,9月吳東進更被金管會「拔官」隔離在壽險業之外 李紀珠在12月25日董事會前就提出辭呈,表達個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願與吳東進創辦人共進退,董事會中並宣達改派法人代表邱德成接任董事一職。不過,據了解,李紀珠此舉主要是因應金管會對新光人壽裁罰案的回應,金管會要求必須新壽必須完成改善措施。新光金控及新光人壽新任董事邱德成,曾任台灣人壽監察人及副董事長,在金融圈資歷與投資經驗豐富,目前除擔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外,並擔任益鼎創投董事長及中華民國創投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本公司投資策略主軸強調責任投資原則、重視ESG,並持續關注AI、5G等創新投資領域 ,相信邱董事可增強本公司投資等業務績效。新光金控指出,對於今年度子公司新光人壽裁罰案,深刻檢討並督促新壽完成各項改善措施。未來新光金控及各子公司經營團隊,順應目前金融環境多變的外部環境,將不斷精進經營品質及持續強化公司體質,更深化公司治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更好的服務及更佳的績效表現,追求永續健康發展,以回應客戶及股東對新光金控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