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宮翁戎螺
」 龍宮貝 放生 龜山島有緣人花12萬買來放生 龍宮貝可以回家了
宜蘭縣頭城鎮漁民林天明日前出海作業時,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龍宮翁戎螺,林天明以12萬元賣給願意放生的買家,24日清晨依約放生,不過,外界有人質疑林天明違法捕魚,但縣府表示,龍宮貝並非保育類,初步了解林天明的作業方式也無違法。林天明21日以拖網漁法,在龜山島海域捕撈到直徑約20公分的活體龍宮貝,林天明想要售出的訊息傳開後,國立台灣博物館透過臉書指出,早在1968年台灣漁民在東沙群島附近首次發現龍宮貝,後來也引起台灣貝類研究的熱潮。國立台灣博物館在臉書喊話說,喜愛貝類生物的朋友,不同的物種各有適合的環境,建議不要私藏,不僅可能造成傷害,也可能對生態系統帶來更大的影響。遵循不捕殺、干擾、破壞等原則,回歸自然才能確保未來世代也能享有資源。住台北的游姓民眾前天以12萬元要購買龍宮貝,並請林天明野放,過程需要錄影佐證,林天明表示,聽到對方是要放生,就決定不要賣那麼貴,後來有人出價16萬元,但他已經答應出售,其他人「就算出到100萬元也不賣」。林天明昨凌晨2時從頭城烏石港出海,清晨4時許抵達當初捕撈到龍宮貝的海域後放生,也將拍攝的影音傳給買家,以證明龍宮貝已回歸大海。對於外界質疑林天明作業方式可能違法,縣府表示,林天明的漁船並未超過50噸,在3海浬外作業,也不是採用已經禁止的底拖網捕魚,龍宮貝並非保育類,初步了解無違法問題,如接獲檢舉會請林天明陳述。
活體龍宮貝12萬賣出!他揪「這疑點」檢舉漁民 宜蘭縣府回應了
宜蘭1名林姓漁民近日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活體「龍宮翁戎螺」,引起外界關注。據悉,該龍宮貝最後以12萬元賣出,買家要求漁民到捕獲龍宮貝的海域放生,後者今(24日)一早已依約野放。不過,前議員王浩宇質疑漁民疑似違法使用底拖網,已向相關單位檢舉。對此,宜蘭縣政府回應了。林姓漁民原先受訪時表示,如果自己抓到綠蠵龜等保育類動物,一定馬上放生,但龍宮貝並非保育類,他以前也賣過1次,當時以6萬元售出,再說出海一趟來回要6、7個小時,光油錢就是不小的開銷,所以不可能把龍宮貝捐出或放生,會持續在網路上出售,希望價格不低於6萬元。林姓漁民釋出販售龍宮貝的消息後,陸續有5位買家喊價,分別出價6萬、8萬、11萬6千元、12萬跟16萬元。最後,林男選擇將龍宮貝賣給出價12萬元的買家,並透露對方很有愛心,是打算將其買下放生的,並要求他到捕撈到龍宮貝的海域放生,雙方昨晚完成交易,他也於今天一早出海,依約將龍宮貝放生。不過,王浩宇在臉書發文質疑,「貝類屬於底棲生物,已經檢舉漁民疑似使用底拖網,希望檢調徹查,是否違法捕魚」。對此,宜蘭縣政府回應,漁業署1977年起公告禁止拖網漁船於3海浬內作業;50噸以上之拖網漁船不得進入距岸12浬作業,縣府積極配合中央政策,輔導拖網漁船轉型,減少拖捕對海床造成破壞。據悉,林姓漁民的船隻未超過50噸,因此只要離岸超過3海浬就沒有違法。據了解,龍宮翁戎螺是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屬於野生動物,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臺灣多記錄於東北角。由於其外型與宮殿相似,因此有俗稱為龍宮貝。翁戎螺類的特徵為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家族可追溯至寒武紀。
「活體龍宮貝」喊價16萬!宜蘭漁民12萬賣出 本人吐暖心原因
宜蘭1名林姓漁民近日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活體「龍宮翁戎螺」,引起外界關注。對此,林男原先表示,龍宮貝並非保育類,他以前也賣過1次,當時以6萬元售出,因此不考慮捐出或放生。據悉,這次有數位買家出價,最高喊到16萬元,最後漁民選擇12萬售出,並透露對方打算買下放生。龍宮翁戎螺是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屬於野生動物,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臺灣多記錄於東北角。由於其外型與宮殿相似,因此有俗稱為龍宮貝。翁戎螺類的特徵為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家族可追溯至寒武紀。這次漁民捕到活體龍宮貝,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地在臉書呼籲,「由於生活於深海,對其生態的了解仍然有限。在考量商業利用和潛在利益前,我們應更關注不影響其族群和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整個種群的健康與繁衍至關重要,讓龍宮翁戎螺在所屬的自然環境中持續繁衍,這才是真正的守護」。林姓漁民原先受訪時表示,如果自己抓到綠蠵龜等保育類動物,一定馬上放生,但龍宮貝並非保育類,他以前也賣過1次,當時以6萬元售出,再說出海一趟來回要6、7個小時,光油錢就是不小的開銷,所以不可能把龍宮貝捐出或放生,會持續在網路上出售,希望價格不低於6萬元。據了解,林姓漁民釋出販售龍宮貝的消息後,陸續有5位買家喊價,分別出價6萬、8萬、11萬6千元、12萬跟16萬元。最後,林男選擇將龍宮貝賣給出價12萬元的買家,並透露對方很有愛心,是打算將其買下放生的,並要求他到捕撈到龍宮貝的海域放生,雙方今晚完成交易,他預計明天一早出海放生。
捕撈到「活體龍宮貝」!台博館喊話讓它回歸自然 漁民打槍:可賣6萬
宜蘭1名漁民近日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活體「龍宮翁戎螺」,引起外界關注。對此,國立臺灣博物館表示,龍宮翁戎螺曾在館內展出,當時吸引超過50萬人前來參觀,並帶動臺灣貝類研究熱潮,並喊話「遵循不捕殺、干擾、破壞等原則,讓它們回歸自然」。對此,捕撈到龍宮貝的漁民回應了。台博館今(23日)在臉書發文,龍宮翁戎螺曾在臺灣博物館展出,吸引了超過50萬人前來參觀。1968年,臺灣漁民在東沙群島附近首次發現龍宮翁戎螺。1969年,又撈獲並經由臺灣大學教授林朝棨鑑定後於博物館展出,盛況空前,並曾帶動臺灣貝類研究的熱潮。館方說明,龍宮翁戎螺是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屬於野生動物,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臺灣多記錄於東北角。由於其外型與宮殿相似,因此有俗稱為龍宮貝。翁戎螺類的特徵為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家族可追溯至寒武紀。台博館強調,「由於生活於深海,對其生態的了解仍然有限。在考量商業利用和潛在利益前,我們應更關注不影響其族群和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整個種群的健康與繁衍至關重要,讓龍宮翁戎螺在所屬的自然環境中持續繁衍,這才是真正的守護」。館方呼籲,臺博館長期推動環境教育,關注生物多樣性與族群保育,不同的物種各有其適合的環境,建議民眾不要私藏,不僅可能造成傷害,也可能對生態系統帶來更大的影響,希望大家遵循不捕殺、干擾、破壞等原則,讓牠們回歸自然,才能確保未來世代也能享有這些資源。《中央社》報導,捕撈到龍宮貝的林姓漁民直言,如果自己抓到綠蠵龜等保育類動物,一定馬上放生,但龍宮貝並非保育類,他以前也賣過1次,當時以6萬元售出,再說出海一趟來回要6、7個小時,光油錢就是不小的開銷,所以不可能把龍宮貝捐出或放生,會持續在網路上出售,希望價格不低於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