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元
」 6000元 檢舉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台中 罰款![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96827/sm-fca1db8d2c2e5759b86378d22274f7aa.jpg)
農民們當心荷包失血!農機未掛牌上路「視同拼裝車」 最高秒噴上萬元
彰化農友注意!農機具未掛牌上路、污染路面都可能讓荷包失血,彰化縣農業處表示,「彰化縣農業機械帶土上路聯合稽查取締小組執行作業要點」自2022年7月7日起生效實施,如開農機具上路應懸掛農機號牌,否則可處3600元至10800元罰鍰,視同拼裝車沒入車輛。另,污染道路可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彰化縣是農業大縣,農耕期間不少大型農機在田間完成作業後沿路掉泥巴,不僅污染道路,更有可能危害機車族「犁田」,影響行車安全;「彰化縣農業機械帶土上路聯合稽查取締小組執行作業要點」自2022年7月7日起生效實施,由縣府與各鄉鎮市公所分別組成「農業機械帶土上路聯合稽查取締小組」,於各期作間至各鄉鎮市田區巡查,維護道路清潔及行車安全,避免交通意外發生。彰化縣長王惠美縣府團隊呼籲農友及農機代耕業者於田間作業後,應做好農機及道路清潔工作,避免泥土散落導致發生交通事故;如致生交通事故,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除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處罰外,將肇致民、刑事責任。彰化縣農業處呼籲,農機帶土不上路,上路應懸掛農機號牌,否則可依《廢棄物清理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罰。(圖/彰化縣政府提供)農業局也呼籲農友,駕駛農用曳引機、農地搬運車、自走式噴霧車、大型聯合收穫機、甘蔗採收機及狼尾草(青割玉米)收穫機等四輪或四輪以上具動力可於道路行駛的膠輪式農機所有人,須向戶籍所在地公所申請農業機械使用證,並應同時申領農機號牌。如未懸掛,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新台幣3600元以上1萬0800元以下罰鍰並視同拼裝車沒入車輛。農業處呼籲,農機所有人於田間耕作後及行駛道路前,確實做好農機清潔工作,以免造成環境髒亂及交通意外發生。若被倘查獲污染地面情事,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處行為人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日連續處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96735/sm-d433ef90aed63630fee0dc08065428a4.jpg)
住飯店驚覺「沒有1備品」!他轟不符人性:我就問誰會自己帶
為了響應全球減碳、減塑行動,環境部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禁止旅宿業者主動提供包括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等「一次性備品」,違者可處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不過就有網友透露,他近日住飯店時竟發現「沒有1備品」,忍不住氣罵莫名其妙。一名網友在PTT以「去住旅館沒有室內拖?」為題發文,抱怨直呼,「我就問誰去住飯店會自己帶室內拖,整個莫名其妙欸,台灣的旅遊政策整個不符合人性對吧?」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我的經驗就是今年住三間,三間都沒提供」、「住過幾次沒提供的真的傻眼」、「今年出差四次,全都沒拖鞋」、「紙拖鞋本來就不是環保一次性備品,所以你就是遇到雷無誤」、「說要配合政策又沒降價的,根本是在吃消費者豆腐」、「住過幾次沒提供的真的傻眼,而且房價又不是便宜到哪裡去,真的無言」、「以後國旅就是要把全家當隨身帶著。」不過,也有人回覆,外宿時習慣自備拖鞋,「我會耶!我習慣用自己的東西,大小剛好,而且感覺也比較舒適」、「會帶啊,紙做的去浴室又不好用」、「我會,因為腳太大,飯店提供的都穿不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96634/sm-c22e6960319edf021edbc285e664e591.jpg)
未禮讓行人!騎士吞罰單不服提告 他「這原因」逆轉判決
屏東1名騎士2023年8月間行經路口時,因未禮讓行人被檢舉,因而慘吞1200元罰單,但他含冤稱是行人在他機車通過後才慢慢靠近斑馬線,對此不滿挨罰提出行政訴訟,經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審理後,法官檢視相關影片後,認為檢舉人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騎士有違規行為,最終裁定撤銷原處分,可上訴。判決書指出,騎士2023年8月間行經屏東市大連路與莊敬街一段路口時,被民眾檢舉,因他做出駕駛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的違規行為,結果被裁處1200元罰鍰、記違規點數3點,及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等處罰,騎士挨罰心生不滿,因而提出行政訴訟。交通局表示,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則認為騎士違規屬實,因騎士進入行人穿越道時,與右側行人約距2個枕木紋,距離確實不足3公尺,再加上機車並未有停頓跡象,仍持續向前行進,因此依法裁罰並無不妥。騎士說明,行人是在他的機車通過後才緩慢靠近斑馬線,再加上檢舉人拍攝的地點與事發地有一段距離,因而認為是檢舉人拍攝上的視差才誤導判斷,進而誤以為是騎士未禮讓行人。法官表示,證據顯示,行人靠近行人穿越道時,曾先停下讓1群人通過,未料他步行後才發現右側還有1名騎士,但騎士位置恰巧在中間,這才導致雙方視線受阻,再加上行人尚未走到行人穿越道上,因此不足以證明騎士有做出違規行為,法官認定原處分裁罰尚屬率斷,最終裁定撤銷原處,全案仍可上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95990/sm-c7ea9ebcc25e95d91e558db7ecb14235.jpg)
喪家在花蓮日出大道搭祭奠帳篷 警依法開罰
花蓮縣政府斥資4.5億元在花蓮市打造「日出大道」,訂有明確辦法管理使用,有民眾11日違規在大道中間架設私人祭奠帳篷遭檢舉,警方依法將處1200元至2400元罰鍰且按日開罰,縣府文化局也以管理辦法收取1萬2000元場地費。日出大道全長約770米,連接中華路至南濱路、自由街至明義街等範圍,兩側為單向車道,中央為人行道與廣場,縣府將中間分成6段提供民眾、團體申請舉辦藝文活動,也訂定「花蓮縣日出大道管理辦法」規範用途及申請流程。民眾前天發現日出大道B段南京街至成功街段有喪家架設私人祭奠帳篷,由於大道F段重慶市場旁大型表演區正在舉辦太平洋燈會,認為一端是喜事、另一端卻是喪事,影響整體觀感,也質疑搭設帳篷的合法性,向警方及文化局檢舉。文化局表演藝術科長劉進成表示,根據「花蓮縣日出大道管理辦法」第6條規定,日出大道禁止舉辦私人祭奠,轄區警方接獲檢舉當天,已派員到場對喪家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開罰1200元以上、2400元以下罰鍰,文化局則依管理辦法收取場地費。據了解,喪家搭設帳篷前曾向文化局詢問,遭拒絕後前天下午仍擅自違規搭設,文化局接獲檢舉後,已要求在隔天下午前拆除,預計收取前天晚上、昨天上午的場地費,共約1萬2000元,若遲未拆除撤離,將繼續收取場地費;喪家昨天下午已拆除帳篷並將場地復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4717/sm-92e0a73d23ebd1791632669079c85829.jpg)
桃園測速照相王 年取締7485件蟬聯冠軍
桃園市2024年測速照相第1名仍由龜山區東萬壽路622號前蟬連,一共取締7485件,但警方統計,前年同期該桿取締多達9107件,下降17.8%,若加總照相桿前10名件數,前年是5萬6914件,去年則有4萬39件,下降約3成,原因與用路人都已知悉有關。桃園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統計,去年固定測速照相王為龜山東萬壽路622號前,總計7485件,其餘依序為中壢區普忠路581巷前5226件、龜山區忠義路一段1196之15號前5089件、中壢新生路三段192號前(往大園方向)4014件、大園區中正東路一段373號(往大園方向)3550件。若前10名取締件數相加,前年5萬6914件,去年則是4萬39件,下降多達29.65%。警方說明,民眾願意降速就達到執法目標,且現行GPS、導航設備越來越進步,手機也有提醒測速的App,更新速度快,只要民眾減速,就達到設置測速照相桿的目的。龜山東萬壽路622號持續蟬聯第1名,若以一般超速罰單1200元計算,去年全年罰單金額898萬2000元,平均每天開出20.5張罰單,主要是該路段位於桃園、新北交界,車流量大,民眾難免搶快。警方說,民眾經過務必降低速度,因設置照相桿處都經過專業評估,多半是事故較多的地點。警方也強調,測速照相絕不是要跟民眾搶錢,也沒有績效問題,而是希望降低行駛速度,進而減少事故發生,保障民眾行車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94134/sm-f7b39e69fe2b040fcac9a561ad1c4cfd.jpg)
停紅線買早餐爆衝突! 豐原男遭機車行老闆按喇叭 反控對方占用人行道
台中市豐原區3日發生一起糾紛案,一名男子駕駛自小客車為求方便,違停紅線買早餐,遭到機車行老闆按鳴喇叭提醒,雙方因而引發口角,反控機車行物品占用人行道,警方獲報到場後依法約制,雙方行為都已觸法。駕駛遭按喇叭後氣憤下車,怒喊:「人在車上,為什麼不能臨停」、「買個早餐,按什麼喇叭」,機車行老闆不予理會,將其行為言行拍下併發至社群上。駕駛返家後發現相關影片被發至社群,憤而前往機車行與老闆理論,稱其占用人行道等行為也違法,警方獲報到場後,將駕駛帶回派出所勸說,機車行則是關閉營業。事實上,駕駛違停紅線等行為已觸犯道交條例5條、56條規定,可處300元至1200元罰鍰,目前民眾雖無法檢舉,不過可通報110請員警到場依法製單。至於機車行雜物放置人行道等行為恐觸犯道交條例第82條,可處1200元至2400元罰鍰,須配合環保局將雜物移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93991/sm-acb440631d4b645c17191f5570504221.jpg)
民眾餵七星潭浪犬釀髒亂 最高可罰6千
花蓮七星潭風景區是縣內熱門旅遊景點,近年屢屢傳出遊蕩犬追車咬人、傷人事件,縣府去年在沿線設置超音波驅狗器,以友善動物方式驅趕犬隻,接獲投訴件數大幅減少,近日卻有人在周邊放置食物餵養,吸引犬隻聚集,恐加劇人犬衝突,縣府呼籲民眾勿餵食流浪動物或隨意棄置食物,若因此造成環境汙染髒亂,最高可依法開罰6000元。縣府農業處為解決七星潭長年人犬衝突問題,除在周邊執行誘捕遊蕩犬、家戶訪查等工作,2023年6月也在沿線裝設超音波驅狗器,發出對犬隻具刺激的聲波達到驅趕效果,並積極向民眾宣導勿隨意餵食犬隻,接獲動保案件數從2023年12件至去年降為5件。不過,民眾近日在七星潭賞星廣場公廁後方自行車道、縣府未裝設超音波驅狗器區域,發現有人用塑膠碗盤承裝食物與水放在草叢旁,短短100公尺就有5、6處,使得周邊沙灘、草皮聚集許多遊蕩犬,由於常有親子在附近活動,擔心若相關單位未妥善處理,可能再度引起人犬衝突。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七星潭土地管理涉及多個業務權責單位,農業處去年底舉辦跨單位協商會議,請各單位依權責加強管理,雖然餵食流浪動物未違法,仍呼籲民眾避免野外餵食或隨意棄置食物。縣府環保局環境稽查科長唐淑蓉說,若因餵食流浪動物造成環境汙染髒亂,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不過依法開罰須找到行為人,執行有難度,環保局會加強管制七星潭周邊環境衛生,每天也會派員定期巡視,發現環境遭到汙染就會清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93736/sm-64e962e7e1c1db194343311924cd1b3e.jpg)
親戚小孩拜年超屁!當眾開紅包「嫌金額太少」 他出招教訓…抽走千鈔
過年長輩通常都會發紅包給還未出社會的小朋友,但也不是理所當然的。一名網友抱怨,親戚兒子竟直接把紅包抽出來,還嫌只有1200元,讓他氣到不行,只好「執行正義」。原PO在網路論壇《Zuvio》表示,跟爸媽一起去拜訪親戚,剛進去就聽到親戚大聲的喊他兒子出來,結果被回吼「我在打電動啦」、「你害我死了」,瞬間現場有些尷尬,媽媽便出來打圓場「小朋友都這樣」,接著親戚的兒子被拎出來,臉色超臭。原PO直言,「這我能理解,小三、小四正是連狗都嫌的年紀。我媽想緩和氣氛,快走過去說了些長這麼大了啊,新年快樂等的客套話,然後一邊把紅包遞出去,希望親戚兒子能看在錢的份上心情好一點,沒想到對方敷衍就算了,還直接把紅包打開喊『才1200喔』,讓我瞬間火冒三丈。」原PO搖頭,以前要是敢直接開紅包,都會被爸媽就地正法,現在小孩竟然還敢當眾嫌少,「我爸媽不想計較就算了,親戚也只會在那邊尬笑說小孩子亂講話不要在意,沒人執行正義只好我自己來了。」他透露,自己直接把紅包搶回來抽出1000,並對親戚兒子喊「嫌少不要收啊,你這麼沒禮貌,現在只配拿200」,接著再切換表情對親戚長輩說「阿姨,我小孩子脾氣不好,您也不要跟我計較」,用發瘋解決一切問題,接下來所有人都很正常,並且行為舉止都相當有禮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93164/sm-aa583a66e815c62814d4bb2ce5070e8c.jpg)
兒月入8萬不包紅包給阿公!大姑碎念「妳要教」⋯人妻壓力超大 掀2派論戰
不少晚輩在過年時,都會包紅包孝敬長輩。一名人妻嘆,兒子已經出社會賺錢,過年沒包給公公,害她被大姑念,裡外不是人,「公公真的不是愛錢的人,要的是一個心意。」貼文一出,掀起兩派論戰。人妻在《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表示,兒子長大開始賺錢了,每月大概7、8萬,前年沒包紅包給爺爺奶奶,當時大姑就跳出來說「要教小孩,爺爺覺得很心酸,小時候這麽疼他,長大賺錢卻沒包紅包給他」,去年兒子勉強包了1200元,不過今年又沒包。人妻提到,「老公更是沒收過兒子的紅包,每過年都搞得我壓力很大,我真搞不懂兒子是什麼心態,講也沒用,說賺得比別人多,是用他的體力換來的,還氣噗噗說就不想包。」人妻嘆,公公真的不是愛錢的人,公公要的是一個心意,但公公思想很古板,覺得一定要讀書才有出息,但兒子卻不如他所願,沒讀大學去做工,又刺青,所以之前難免會念一下。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全家在情勒一個孩子的概念」、「兒子不一定覺得爺爺對他好」、「疼愛的孫子出社會了,有個期待的心態很正常」、「做任何事不是自己心甘情願要做的都沒有用」、「勸爺爺時代不一樣了,也好言相勸兒子做人處事要懂得感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93129/sm-2e7049ac8355ffd9331ce6b94e573cd8.jpg)
高雄攤商曬一整排「吉伊卡哇」周邊 全未授權慘遭送辦
人氣角色「吉伊卡哇」現身高雄港灣,每天吸引大批民眾朝聖,各界搶攻萌商機,卻有非法廠商在路旁違規擺攤販售未授權的吉伊卡哇周邊商品,遭高雄鹽埕分局專案小組查處,最高可處2400元罰鍰,另針對違反著作權法,攤商69歲林姓男子也被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有廠商違規擺攤販售未授權的吉伊卡哇周邊商品,遭警方專案小組查處。(圖/高雄鹽埕分局提供)高雄鹽埕分局表示,「吉伊卡哇」代理商向警方舉報疑似有攤商,涉嫌違規設攤且陳列販售未授權「吉伊卡哇」周邊商品。因此組成專案小組,配合高雄市政府觀光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管理人員及「吉伊卡哇」代理商進行查處。專案小組1月27日下午4時49分許,巡經英雄路、海邊路口時,發現69歲林男於海邊路旁違規擺攤,經上前盤查,確認林男陳列販售「吉伊卡哇」周邊商品無官方合法授權。警方指出,針對林男違規擺攤行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2條第1項第10款,未經許可在道路擺設攤位,得處1200元以上2400元以下罰鍰,現場製單舉發。另林男未取得授權陳列販售周邊商品行為,違反著作權法,經「吉伊卡哇」代理商指認後,林男詢後函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高雄春節掃蕩職業賭場!警方突襲鐵皮屋 76歲老嫗也遭逮
高雄市仁武警分局在春節假期首日發動威力掃蕩專案,針對轄區內的重點地點與路段進行臨檢與路檢,全力打擊非法行為,避免重大治安事故發生,25日下午5時,警方根據掌握的線索,成功於大社區翠屏段一處鐵皮屋內查獲個職業賭場,並當場逮捕包括負責人及賭客在內的共35人。根據警方表示,這個非法賭場的負責人租用鐵皮屋作為賭博據點,並選擇在春節假期期間,藉機吸引民眾聚集賭博,警方經過調查後,發現賭場內設置膠質象棋等賭具,並成功將賭場現場的54歲林姓女子負責人,與60歲李姓把風人員一同逮捕,除2人外現場還有33名賭客(17男18女),其中年齡最大的賭客是1位76歲的老嫗,最年輕的則為43歲的婦女。警方當場查扣賭資新台幣1萬8500元、抽頭金1200元,以及32顆膠質象棋、14顆骰子等賭博工具,林姓負責人與李姓把風人員依賭博罪嫌移送橋頭地檢署偵辦,而其他賭客則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4條規定,被罰款每人9000元,總計罰鍰新台幣29萬7000元。仁武警分局長陳膺方強調,警方在春節期間將持續強化治安維護,並絕不放鬆對非法活動的取締,職業賭場不僅違法,更可能成為犯罪溫床,引發更多的治安問題,因此警方將以「犯罪零容忍」的原則,對所有非法行為進行掃蕩,確保市民能夠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中過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92346/sm-36c6bbe585941740dd2131220b12d0d0.jpg)
塑膠吸管是垃圾?6縣市丟錯最高挨罰6000元
每到過年前,家家戶戶會大掃除,清出來的物品是否可回收或直接丟垃圾車,其中喝飲料使用的吸管要如何處理,常常讓民眾很困惑。針對吸管回收與否,台灣各縣市規定不同,在基隆市、新北市、南投縣、嘉義市、台南市及金門縣等6縣市塑膠吸管要回收,沒按規定處理恐依法挨最高6000元罰鍰。非營利環保組織「RE-THINK重新思考」日前在官方臉書發文,連續3年、依政府最新規範,整理逾百項生活中常見的垃圾,製作成「回收大百科」,為民眾解惑。而最常見的塑膠吸管,到底要丟垃圾桶還是回收讓不少人很頭痛,塑膠吸管分成吸管本體和吸管套,吸管材質包含PP、PE、PLA。光是吸管材質在台灣各縣市就有不同認定,像是在基隆市、新北市、南投縣、嘉義市、台南市及金門縣等6縣市,就是回收物,其他縣市就不能回收,當作一般垃圾處理;吸管套的包裝為PE、LDPE材質,就是屬於一般垃圾。在回收大百科中,「RE-THINK重新思考」介紹塑膠吸管是有回收價值,但因為垃圾量不夠、如何蒐集回收和再生困難等原因,也導致其回收價值浮動;不過依旦好好收集,能夠壓成吸管磚,它的材質單純是很適合回收再利用的。事實上,各縣市民眾未依照所在縣市規定處理塑膠吸管,可能被相關單位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罰錢,丟錯塑膠吸管可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91921/sm-3e860cf6356eb49f1cfc5b453a126176.jpg)
徐乃麟濱江市場遭開單與警理論 轎車違停畫面曝
藝人徐乃麟違停不滿遭開單與警理論!有民眾23日上午9時許於濱江市場外發現藝人徐乃麟疑似因違停遭員警開單,並因此與警方發生口角衝突。對此轄區中山分局也回應了。藝人徐乃麟23日上午前往濱江市場採購時,違停在紅線上遭員警開單,因此與警方理論。(圖/翻攝畫面)中山分局表示,圓山派出所員警23日上午9時許於榮濱年貨大街疏導勤務,發現一輛自小客違規停放於紅線路段,經以哨音驅離,但該車仍未駛離,警方因此上前查看見,見駕駛未在場,因此開罰;孰料警方將罰單放在擋風玻璃上時,徐乃麟和友人回到現場,發現被開單後也詢問警方為何對其開罰,質疑警方執法太嚴,更表示為何未對後方車輛開罰,隨後徐乃麟在抱怨完後也收下罰單駛離。而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第1項第1款,轎車於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車,可依法開罰新台幣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91881/sm-bdc29680e0e53993e9d82580082f3b40.jpg)
驚悚!台中男右側超車閃避不及 翻覆滑行160公尺撞車
台中市大雅區22日晚間發生一起驚險車禍,23歲張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行經中清路三段,因違規從右側超車,突見前方交通桿緊急左打方向盤,不料車輛失控撞上中央分隔島,導致整輛車翻覆,四輪朝天滑行約160公尺,最終撞上路邊停放車輛才停下,所幸車上2人僅受輕傷,並無生命危險,警方獲報到場後,依交通違規規定對張男開單處罰。警方表示,事故發生在晚間7時40分,張男駕車沿中清路三段往沙鹿方向行駛,行經中清路與中山路口時,為了超越前車違規從右側超車,卻驚見前方有一排交通桿,情急之下猛打方向盤,不慎撞上中央分隔島,車輛當場翻覆後,因衝擊力過大,竟滑行約160公尺,並擦撞路邊車輛,造成一片狼藉。事故發生後,張男經警方檢測確認無酒駕,僅手腳擦挫傷,送醫後無大礙;同行的21歲張姓女乘客則因頭部、身體及四肢受傷,所幸無生命危險。警方已調閱監視器影像,以釐清事發經過,並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7條第1項第3款,對張男違規右側超車的行為開罰,處以1200元至2400元不等罰鍰。警方提醒,該路段僅有雙線道,駕駛人切勿貪圖一時超車便利,違規從右側超車,不僅危險更可能導致嚴重事故,呼籲用路人務必遵守交通規則,確保行車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馬祖爸開車「沒禮讓行人」挨罰6000元 一看照片笑了:拍下全家福
為了洗刷行人地獄的污名,立院修法提高罰則,讓汽機車駕駛更加注意,還給行人一個安全的交通環境。不過,有民眾日前在馬祖開車時,因「未禮讓行人」被科技執法設備拍下,慘收6000元罰單,好笑的是行人就是自己的家人,引發討論話題。原PO在《Threads》貼出罰單,違規時間在2024年12月28日上午8點52分,當時一輛白色轎車行經連江縣南竿鄉福沃港旅運大樓前路段,沒有等過馬路的行人先過,而是逕自開過去,因此被罰了6000元。有趣的是,走在斑馬線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原PO和姊姊,自嘲「領了一張罰單,全家福」,還把罰單PO在限時動態,寫下「我爸喜獲1張6000元未禮讓行人,行人是我跟我姊」。駕駛違規收到罰單。(圖/翻攝自Threads)消息曝光後,網友統統笑翻,「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花6000拍一張全家福的部分嗎」、「我不知道警察局也有辦理拍全家福的服務欸」、「6000塊全家福,就是表情很模糊」、「下一次拍全家福去照相館拍,這個太貴了」。事實上,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岔路口,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者,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另外,警政署過去曾提醒,車輛不停讓行人取締認定基準,汽車行近行人穿越道線,以距離行人行進方向不足3公尺(約1個車道寬)及汽車前懸已進入行人穿越道線上,即構成違規要件。機車、慢車行近行人穿越道線,以距離行人行進方向不足3公尺(約1個車道寬)及車輛前輪已進入行人穿越道線上,則構成違規要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91586/sm-3cc9729e1ec8c1c6ced8341054c50aca.jpg)
台中野生「烏金」捕獲量銳減 今年僅4萬多尾
野生烏魚是台中重要的大宗漁獲,台中梧棲漁港去年捕獲11萬餘尾,為全國第一,但今年全國捕獲量銳減,梧棲漁港僅4萬多尾,每尾拍賣價300元,產值剩1300萬元。中市海洋資源漁業發展所21日指出,梧棲漁港烏魚捕獲量銳減,幸有養殖烏魚助攻,整體供貨應未受影響。烏魚有「烏金」之稱,每年冬至前後10日,必洄游抵達西部海域,由於烏魚從北向南洄游特性,野生烏魚肉質及油質遠勝養殖烏魚。依據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烏魚漁海況速報顯示,首波洄游烏魚群於去年12月10日洄游至馬祖東引海域。全國烏魚捕撈近尾聲,台中區漁會昨表示,今年烏魚來得較晚,截至目前梧棲漁港捕獲量約4萬3000尾,與前1、2年的11多萬尾相差甚遠,今年烏魚不分公母拍賣價每尾300元,因品質沒去年好,所以價格差不多。今年捕獲量銳減,若以拍賣價每尾300元計算,去年產值3557萬元,今年僅剩1298萬元,漁民也嘆「年終獎金」大幅縮水。水產試驗所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致銜表示,烏魚會隨大陸沿岸流洄游至西部海域產卵,今年受氣候影響,冬至後才洄游至西部海岸,且數量也較少,但馬祖海域較不受影響。張致銜說,去年全國烏魚捕獲量約30萬尾,今年僅20萬尾,因海洋環境動態與洄游烏魚漁獲量息息相關,目前狀況尚屬正常。台中市海洋資源漁業發展所指出,捕獲量雖減少,但因有養殖烏魚助攻,目前烏魚供貨量應足夠。魚販說,烏魚子拍賣價上等為每斤1200至1500元、中等為每斤800至1200元、其次為每斤600至800元,與去年差不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91035/sm-7597dd73cc631ec4feae75193e486980.jpg)
女花8千去痘疤…結果整張臉腐爛「流黃膿」 恐怖畫面曝光
大陸河南省鄭州市女子小美(化名)臉上有淡淡的痘疤,從短影片看到一條消滅痘疤的廣告後,下單了人民幣600多元(約新台幣2695元)的去痘產品。在商家一對一指導下使用後,小美臉部卻紅腫、流膿,刺痛難忍,整張臉都腐爛了。綜合陸媒報導,小美反映後,商家稱這是正常現象,需要進一步治療,又引導小美買了人民幣1200元(新台幣5391元)的修復產品,沒想到使用後直接毀容了,讓她不禁懷疑這是一款「三無產品」。對此,皮膚科醫師表示,新聞沒有報導當事人使用的是什麽產品,但從影片中可以看出患者的臉部皮膚出現大面積紅腫、發炎,皮膚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和感染,這種情況就應該停用所有護膚品,到醫院接受治療。醫師指出,去痘化妝品在中國被歸類為普通化妝品,需進行備案管理,而且不得宣稱具有殺菌、調節激素或消炎等特殊用途的功效。購買前可以先在國家藥監局官網查詢備案信息,然後看產品是否有誇大或違規宣傳信息。醫師提到,如果是去美容機構去痘,要查看美容機構具備合法的醫療執照和資質,確保使用的去痘產品是正規的、有備案的,否則不要輕信美容機構的廣告和推銷,特別是那些承諾「7天祛痘,無痕祛痘,無效退款」。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90727/sm-4d5a2f7b0d8cc191f04c679d261b307e.jpg)
保麗龍可以丟回收嗎? 環境部曝正確處理方式:違者最高罰6千元
農曆新年假期即將到來,不少民眾在採買生鮮年貨時,可能收到以保麗龍來包裝的包裹,究竟保麗龍是否算是一般垃圾?環境部就解答,保麗龍其實屬於可回收資源,回收後再生價值高,回收前只要做好「清、撕、裝」3步驟,確認沒有任何髒汙、砂土、油漬,再交付資源回收車回收即可。環境部曾在官網說明,保麗龍是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簡稱PS)發泡製成的產品,具質輕、耐衝擊與緩衝保護、隔音、隔熱、防水、防潮等特性,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保麗龍主要可分為2類。第1類是「包裝用保麗龍」,主要多用於電子產品緩衝包裝、禮品盒、蛋糕盒、生鮮漁箱、農藝植栽箱等;第2類為「保麗龍容器」,主要為公告應回收之免洗餐具(含杯、碗、盤、盒)或生鮮托盤等容器(6號塑膠回收標誌),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回收物。針對保麗龍的處理問題,環境部指出,保麗龍容器及包裝用保麗龍要分開回收。其中,使用後之保麗龍餐具,應清除食物殘渣,簡單沖洗並瀝除水分,隨塑膠容器類一起交給當地清潔隊資源回收車回收,而包裝用保麗龍則是透過中華民國保麗龍回收再生協會處理。「包裝用保麗龍」和「保麗龍容器」要分開回收。(圖/翻攝自環境部官網)環境部提醒,民眾在回收保麗龍前,請先做好「清、撕、裝」3步驟,包括清除內容物、油垢或沙土,撕除表面膠帶(膜)、貼紙、釘針等,以透明袋裝、分批排出,最後交給清潔隊,提高資源循環再利用價值。不過,如果保麗龍含有汙垢、沙土、油漬等髒汙,則不具備回收價值,後續無法製成塑膠在聲廖,請以一般垃圾方式處理。回收保麗龍前,應先做好「清、撕、裝」3步驟。(圖/翻攝自環境部官網)保麗龍屬於可回收資源,回收後再生價值高。(圖/翻攝自環境部官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依照《廢棄物清理法》規定,民眾若沒有將保麗龍與其他回收物品確實分類、單獨包裝,經稽查發現,可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除了保麗龍以外,廢乾淨塑膠袋、廢玻璃容器、廢照明光源、廢乾電池、廢鉛蓄電池及易燃物,均屬於7大類資源回收物,也需要分別交給清潔隊回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0459/sm-cfdf53c2eebc8648379f97e6b28ede66.jpg)
年前「斷捨離」注意!大掃除打包回收別用這類袋子 違者最高罰6000元
每到農曆新年前,家家戶戶都會趁著年前大掃除,也是「斷捨離」的好時機。在打掃後家中可能會有許多垃圾或回收物,不少人會買黑色大塑膠袋打包,其實這是違法的;新北市環保局有宣導,回收物不可使用不透明塑膠袋盛裝,違者最高罰6000元。新北市環保局早在臉書粉絲專頁「新北i環保」發文宣導,強調不能用不透明塑膠袋打包回收物,並解釋這項規定是為了減少垃圾混入的情形,供清潔人員方便判斷內容物,並確認回收物裡面是否有危險物品,在增加回收效益外也能保護清潔人員的安全。許多人整理回收物會用袋子裝好交給清潔人員,但新北市環保局臉書粉絲專頁「新北i環保」早宣導,裝回收物要用透明塑膠袋,違者可依法處新台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圖/翻攝自臉書/新北i環保)在貼文底下也湧入部分民眾抱怨,「才買一大綑(黑色塑膠袋),說換就換沒替人民想想」、「前陣子才剛買一大捆黑色大垃圾袋準備來裝紙容器的」,還有人認為這樣規定很擾民,「跟以前一樣就好,現在規定東規定西的,只會讓垃圾量變多」、「政策擾民,又宣導不足」。不過新北市環保局也在留言區補充說明,若使用不透明塑膠袋裝回收物,不可綑綁打包還要敞開開口,另外建議民眾也能使用紙箱、紙袋、布袋或可重複使用環保袋盛裝資源回收物品。違者將依廢棄物處理法處新台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89840/sm-dce9074d404032be6d886ebb08ebe887.jpg)
嘉義男快車道攔車後方猛按喇叭警示 網怒批:行動搭車太離譜
嘉義市吳鳳北路日前發生一起突如其來的攔車事件,1名男子從機車道奔向快車道,試圖攔下1輛自小客車,瞬間讓周圍車輛駕駛及騎士感到驚慌,該男子不顧自身安全及後方來車,竟直接開啟汽車後門上車,該行為瞬間引起路過駕駛的警覺,並造成一片叭聲警示。根據現場目擊者描述,當日下午約4時,該男子自機車道穿越至斑馬線,並朝著快車道的1輛車揮手攔車,隨後進入車輛並迅速離去,這一行為不僅嚴重干擾正常行車秩序,也對其他路上駕駛和騎士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幾乎是瞬間,騎士及車輛駕駛反應過來按喇叭,提醒這名男子的行為可能引發的危險。其中1名目擊者,機車騎士表示,這種行為極為誇張,讓駕駛人和騎士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若沒有及時反應,或許會引發車禍,另1名計程車駕駛則指出,通常在中線或內線開車時,不敢隨意停車搭客,因為這會帶來極大的危險,並強調遇到這種情況會直接示意對方不要搭車,並遠離這種危險的行為。嘉義市警局接獲報案後,針對該男子的行為展開處理,並依《道路交通管理處條例》第56條第1項第1款,對停車於禁止臨時停車的區域進行開罰,警方指出,該行為涉及危險的交通違規,男子因此被處以新臺幣600元至1200元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