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人死
」 印尼 足球場印尼1895年首現米酵菌酸中毒 傳統甜點椰子發酵餅毒死千人遭永久禁產
隨著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延收,罕見毒素「米酵菌酸」也開始為人所知。事實上,印尼早在1895年就有人因為食用當地的傳統甜點「椰子發酵餅」(Tempe Bongkrek)後,因米酵菌酸喪命的案例。1930年起自製椰子發酵餅造成的中毒事件頻發,直至1977年因而中毒人數高達近萬人,目前印尼當局已禁止生產這項食品。根據維基百科說明,米酵菌酸歷史上首於印尼爪哇一帶被發現,其名字亦是來源於爪哇語「Bongkrek」(意為擠碎、壓扁),指的是製作印尼養生食品「天貝」過程中,將發酵好的椰渣壓成小塊或脫水;此外「Bongkrek」發酵來自印尼語「bengkak」,是膨脹、擴張的意思,意指「發酵」,也就是製作天貝時椰子在發酵過程中的膨脹。天貝(Tempe)是一種由黃豆製成的印尼養生食品,而椰子發酵餅(Tempe Bongkrek)則是在製作天貝時發展出來的一種變體,採用黃豆加上磨碎椰子渣發酵而成的的餅狀物。由於椰渣比起黃豆明顯價格低廉,所以比起天貝,椰子發酵餅更受到印尼貧窮家庭的歡迎。天貝(Tempe)是由黃豆製成的印尼養生食品,和椰子發酵餅不同(Tempe Bongkrek),但在這次事件中遭到混淆。(圖/翻攝維基百科)根據印尼權威媒體《Historia》報導,在印尼最早紀錄因食用椰子發酵餅中毒的事件發生在1895年荷屬東印度時期,但當時並未發現中毒原因。直到1930年代,印尼經濟受經濟大蕭條影響,不少家庭為節省開支,放棄購買商家製作的椰子發酵餅並改為在家中自製,由於難以規範製作與儲藏衛生,導致椰子發酵餅造成的中毒事件頻發。1933年,荷蘭科學家便已經發現椰子發酵餅中毒事件是因唐菖蒲伯克氏菌(Pseudomonas cocovenenans)引起,而「米酵菌酸」便是從唐菖蒲伯克氏菌分泌出的毒素。但即便有飲食風險,印尼百姓仍繼續食用這種傳統的甜點,就連1962年印尼政府下令禁止製作椰子發酵餅後,仍有許多民眾私下自行生產。從1951到1975年,有多達7216人因椰子發酵餅中毒,死亡者高達850人。而1975年又再度爆發1036人的中毒事件,造成125人死亡。最近一次發生椰子發酵餅中毒事件則是發生在1988年,造成37人死亡,印尼政府當局鑒於這種食物可能產生的危險性,再度重申永久禁止生產和銷售這種傳統甜點,目前印尼人也已廣泛不再食用它。
足球迷硬闖足球賽「警發射催淚瓦斯、橡膠子彈」 暴動釀比賽暫停1人死
日前印尼東爪哇省舉辦甲級足球聯賽,才爆發恐怖踩踏事件,造成125人死亡。怎料本週四(6日)阿根廷拉普拉塔城體育場(Estadio Ciudad de LaPlata)又爆發一起震驚足球界慘劇,警方動用橡膠子彈、催淚瓦斯逼退試圖進入場館的球迷,結果爆發推擠衝突,導致一名球迷在騷亂中喪生、8人受傷。根據「波蘭電視台」(TVP)報導,本週四阿根廷拉普拉塔城體育場舉辦當地球隊「拉普拉塔體操」(Gimnasia La Plata)對上「搏卡青年競技俱樂部」(BocaJuniors)的足球賽,該場比賽只開放主場「拉普拉塔體操」的球迷進入觀賽。不過當球場坐滿後,仍然有許多無法進場的球迷試圖擠進爆滿的球場,警方進行驅離後雙方爆發肢體衝突,接著警方竟直接出動橡膠子彈、催淚瓦斯及警棍強行逼退。球迷被催淚瓦斯嗆到受不了。(圖/達志/美聯社)驅離行動因此瞬間演變成推擠騷動,球賽也因為催淚瓦斯飄進球場而終止,許多球員、球迷被嗆到呼吸困難,慌張逃出球場。球員莫拉萊斯(Leonardo Morales)抱怨「我2歲的孩子無法呼吸。我們對看台上的所有人感到絕望與擔心」。比賽暫停後,大批球迷被催淚瓦斯嗆到受不了,跑到球場中央喘氣。(圖/達志/美聯社)遺憾的是,事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安全部長貝爾尼(Sergio Berni)證實,這場騷亂造成一名57歲球迷死亡,死因為心臟驟停;他也同時指責主場隊伍超賣門票,才會導致意外發生。不過「拉普拉塔體操」發表聲明,強調他們並未超賣球票,並向逝者家屬致哀。
印尼足球場踩踏慘劇「死者近1/4是兒童」 官方認門票超賣4千張
印尼東爪哇省日前舉行印尼甲級足球聯賽卻爆發恐怖踩踏事件!總共造成125人死亡,其中包括32位兒童,佔總死亡人數近1/4,印尼首席安全部長馬福(Mahfud MD)坦承,事發當天球場超賣門票約4千多張,確實有超賣問題。而警方在事後遭受龐大壓力,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下令賠償每位死者家屬5000萬印尼盾(約新台幣10.4萬)。這起事件發生於本月1日晚間,當地舉行足球隊阿雷馬與帕爾斯巴亞的比賽,球賽結束後大批球迷衝入球場抗議,警方為驅趕群眾,出動警棍、催淚瓦斯,卻造成群眾逃竄導致嚴重踩踏事件。事後倖存民眾與警方互踢皮球,群眾怒控現場員警無故發射催淚瓦斯才釀禍,警方卻指出是因為群眾先失控攻擊警方,才會發射催淚瓦斯。然而此事件至少造成32名孩童死亡,讓民眾對警方不滿加速升溫,印尼《時代日報》(Koran Tempo)便在頭版印上所有罹難者姓名,並以黑底、紅字寫下「我們的足球慘劇」;民眾則在發生事故的坎朱盧漢體育場(Kanjuruhan Stadium)塗鴉「我的手足死了,徹底調查」等字句。足球場踩踏意外引起民眾不滿。(圖/達志/美聯社)為安撫民眾不滿情緒,印尼首席安全部長馬福已經宣布組成單獨調查小組、印尼國家警察發言人德迪(Dedi Prasetyo)也於昨日透露,目前已經有9名員警被停職、28人被偵訊。此外,馬福也在個人Instagram發文透露,發生慘劇的體育場最多可容納3.8萬人,但球賽當天舉辦方竟超賣4.2萬張門票。印尼總統佐科威則下令賠償死者家屬5000萬印尼盾,並督促相關單位徹底調查。
印尼足球聯賽爆踩踏意外125人死 群眾怒控警方無故亂射催淚彈釀禍
印尼東爪哇省日前舉行印尼甲級足球聯賽,卻爆發恐怖踩踏事件,比賽結束後雙方球迷紛紛衝入球場激烈衝突,警方朝人群發射催淚彈並拿出棍棒驅趕、鎮壓球迷,最終造成至少174人死亡、180人受傷,後官方下修死亡人數至125人。而這起恐怖暴動事後竟演變成警方、群眾互踢皮球場面,警方指出是因為球迷開始失控並攻擊警察,才會發射催淚彈,但生還者反控,是因為警察不知何故發射催淚瓦斯,才會讓群眾嚇到互相推擠。這一起恐怖事件發生印尼東爪哇省,1日晚間當地舉行主場足球隊阿雷馬與帕爾斯巴亞的比賽,最後阿雷馬以2比3分輸球,結果數以千計的球迷衝到球場上抗議,雙方球迷也因此爆發衝突,甚至有數名球員遭到襲擊。印尼在1日晚間舉行足球聯賽,比賽結果造成球迷不滿爆發衝突,引發嚴重踩踏事件。(圖/達志/美聯社)外媒「TEMPO.COM」3日報導,這一場暴動最終確認共有125人死亡、323人受傷,死者包括2名員警、1名5歲幼童。當地醫院負責人BobiPrabowo表示,大部分死者是由於踩踏、推擠,導致重傷而亡,不過也有許多人是因為警方發射的催淚瓦斯,造成呼吸道問題而窒息死亡,這些死者被發現時臉部已經呈現藍色,經過檢驗後發現,這些死者腦部受到嚴重傷害,顯示死於缺氧與撞擊造成的腦部創傷。對此,警方強調是由於群眾在球場內變得失去控制並且開始攻擊警方,才會朝群眾發射催淚瓦斯;不過「法新社」引述一名生還者多尼(Doni)言論指控,是由於警方發射催淚彈,引起群眾恐慌才會爆發推擠,他稱「當時根本沒有暴亂,我不知道是什麼問題,警方突然發射催淚彈,這嚇到我了」。印尼足球監督機構「Save Our Soccer」協調員也指控,警方在足球場使用催淚瓦斯,顯然違反了國際足聯的「體育場安全與安保條例」。
專家:再不打滿2劑 9月底每周死亡將破百
次世代疫苗要來了,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打完基礎劑的人,才能打次世代疫苗,而全國還有320萬人未完成基礎劑,分別是65歲以上長者、50到64歲、未滿12歲兒童三大族群,若無完整接種感染BA.5,較容易發生重症、死亡、長新冠、兒童MIS-C,且九月底疫情高峰,每周死亡數將破百例。BA.5來勢洶洶,台大公衛學院今天舉辦線上防疫記者會,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截至9月10日,全國重症率上升2%,中症率和死亡率上升14%。其中50到64歲的重症率上升13%、65歲以上上升3%;50到64歲死亡率更上升28%,65歲以上上升13%。上述現象與自然感染和疫苗的保護力失效有關,沒打過疫苗的風險也有重大差別,0到19歲中症率上升了70%,65歲以上上升11%,50-64歲上升7%,也值得留意。陳秀熙表示,接種疫苗是減少重症死亡最重要的策略,但根據最新統計,台灣目前還有320萬人沒完成基礎劑,以三大族群為多,分別是65歲以上長者(62萬人),50到64歲(60萬人),未滿12歲兒童(163.6萬人)。另外有260萬人則只打完基礎劑,50到64歲有49萬人、65歲以上有近35萬人九月底疫情高峰將至,陳秀熙預估屆時每天約落在4萬~5萬人間確診,疫苗沒打滿的族群,每周將新增51至125人死亡,但若符合資格的人都接種基礎劑、第3劑或追加劑,每周死亡人數則可分別降低到19至53人之間。若已感染過的人,還需要繼續打疫苗嗎?陳秀熙指出,不論什麼年齡層,感染過都還可以再打疫苗,如此即便之後再次感染BA.5,絕大多數都是輕症,發生長新冠、MIS-C的機會也很低,且接種追加劑發生心肌炎等副作用的機會也低於基礎劑,可以放心接種。
疫情趨緩?陳時中宣布「不再公布校正回歸」⋯長者重症率成長了1成、死亡率1.6%
指揮中心昨公布本土新增327例,包括65例校正回歸;新增13例死亡,其中有2人為院內感染。這波本土疫情自5月11日以來,快速累積7551人確診,125人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因系統「塞車」僅剩6437件,預計這兩天就能清空,因此不再公布校正回歸數目。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質疑,此舉是否意圖掩蓋疫情的真正情況?各縣市累計本土病例昨新增個案縣市,仍以新北市最多,其次為北市。確診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90多歲。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自4月20日後的確診個案7431例中,有1209人為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重症率為16.3%;而大於60歲以上長者則有2849人,其中859例為重症,重症率高達30.2%,比上周成長了一成,死亡率則為1.6%。陳時中表示,Rt值持續往下降是連日來的努力成果,不代表現在就可以放鬆,而目前回推的數目集中在雙北且漸漸減少,對疫情研判影響小,考慮不再公布校正回歸數。羅一鈞解釋是塞車案件近日能清空。不過,陳玉珍認為不公布校正回歸,難道只是在做帳上文章、美化數字的手段,是否有欺騙民眾之嫌?她提醒陳時中,控制數字並不等同控制住疫情。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邱臣遠表示,指揮中心近期標準一變再變,讓人感覺有蓋牌的嫌疑,呼籲指揮中心應該要公開透明,提供正確的資訊,不要讓國人對指揮中心的信心打折扣。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校正回歸數變少,與檢驗量能提升有關,這是好事,但未來必須要持續維持清零篩檢,以區為單位,持續篩檢,才能避免再度出現疫情反攻。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也說,由於日前篩檢塞車,因此目前死亡率和重症率都還是反映第一波感染的數字,預估未來幾天仍會持續上升,他表示,國內這次首度面對疫情就是面對英國變種病毒株,才會導致毫無抵抗力,所以醫療量能一定要維持,避免重症患者將病毒擴大成院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