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價
」 疫苗 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疫苗 新冠肺炎 疾管署恐併發肺炎、敗血症!肺鏈感染創5年新高 疾管署籲長者速打「疫苗1+1」
秋冬為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65歲以上民眾更為肺炎鏈球菌感染後併發重症及死亡高危險族群,據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感染肺鏈個案更創5年新高,而疾管署去年10月起也擴大提供長者公費「肺鏈疫苗1+1」,完成13價疫苗者已間隔滿1年,提醒民眾可接著接種23價疫苗。對此,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也提醒,「預防還是勝於治療」。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2024)年截至12月9日,已累計282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定病例,病例數為5年(2020年以來)同期新高,其中35例死亡,病例中以65歲以上民眾占39%(111例)、男性占62%(174例)為多。疾管署指出,自去(2023)年10月起,分3階段擴大提供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簡稱13價疫苗)及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簡稱23價疫苗)接種。疾管署說,針對從未接種過13價疫苗和23價疫苗的長者,去年11月27日起可接種13價疫苗,目前間隔已滿1年,請依建議接續接種23價疫苗;另以前已接種過23價疫苗者,別忘記還有1劑13價疫苗接種;而從未曾接種者請儘速前往接種13價疫苗,於符合接種間隔後接續接種23價疫苗。對此,李秉穎表示,肺炎鏈球菌是所有細菌病原體裡面最常見、最重要的一種,其血清型多達90幾種,無論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受影響,平常雖可和平共存,但當秋冬流感等較嚴重的病毒感染出現,肺鏈就可能併發肺炎、敗血症。李秉穎接著提到,雖然肺鏈有抗生素可以治療,但如果肺鏈變成敗血症,嚴重感染,有時根本來不及使用,也因此即便在醫療發達、抗生素使用高比例國家,肺鏈死亡率仍無法下降。不過,李秉穎說明,13價疫苗為結合型疫苗,涵蓋血清型較少,但在接種後可刺激體內T細胞反應建立免疫記憶;至於23價疫苗是多醣類疫苗,雖然無法刺激免疫記憶,但是可以擴大保護面。據研究資料顯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後併發如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風險,對中重症保護力高達75%。疾管署也強調,65歲以上民眾如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高風險對象,包括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及器官移植者,或是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接種13價疫苗後「間隔8週」即可接種23價疫苗,才能及早獲取免疫保護力,「預防勝於治療,減少疾病威脅」。
夏季流感、新冠助攻!肺炎鏈球菌感染創5年新高 疾管署籲打疫苗
國內今年出現罕見的夏季流感,加上第6波本土新冠疫情,連帶讓肺炎鏈球菌,今年感染數累計199例,也寫下5年來同期新高紀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6日表示,這3種傳染病常伴隨發生,呼吸道黏膜先遭病毒破壞後,肺炎鏈球菌就更容易附著,造成次發性感染。提醒男性肺炎死亡率是女性1.5倍,可趁父親節前夕帶爸爸打公費疫苗。羅一鈞解釋,肺炎鏈球菌感染上升,跟今年6月、7月的夏季疫情反常增溫有關係,今年至今累計199例,創下自2020年以來5年同期新高,其中23例死亡。病例中65歲以上民眾占38%、男性占61%。羅一鈞提醒,肺炎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且男性肺炎死亡率是女性1.5倍,可趁父親節前夕帶爸爸打公費疫苗,保護力達75%以上。疾管署全年提供65歲以上民眾接種1劑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可加強免疫保護效力,預防肺癌。另外,新冠疫情下降速度不如預期。上周新冠中重症併發症446例,雖較前一周下降24%,但死亡達104例,較前一周上升16%,最年輕死亡30多歲男有癌症病史未打XBB疫苗。羅一鈞表示,原本預估8月中脫離流行期,但近期下降趨勢變慢,速度不如預期,預計延後至8月下旬脫離流行期,除非開學後有明顯疫情變化,否則第7波疫情約在秋冬之交才會上升,另KP.3已超越JN.1成為主流變異株。
手腳要快!免費「肺鏈疫苗」快沒了 僅剩約2.9萬劑
自5月28日起短期開放之50-64歲民眾公費接種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接種狀況踴躍。疾管署今(6日)表示,目前各縣市庫存剩約2.9萬劑,因疫苗數量有限,實施至本周各縣市疫苗用罄為止,請民眾欲接種前,先依各縣市公布之接種地點洽詢疫苗供應情形,再行前往。疾管署說明,本周提供50-64歲民眾接種之PPV23疫苗用罄後,恢復提供原65歲以上民眾與55-64歲原住民之PPV23公費實施對象,提供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PPV23,兩劑接種間隔至少1年,如為65歲以上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高風險對象、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上述兩項疫苗則間隔至少8周即可;另55-64歲原住民則公費接種1劑PPV23。疾管署強調,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中重症保護力可達75%,能有效降低感染後如肺炎、敗血症等及死亡機率,且PCV13及PPV23都是相當安全的不活化疫苗,PCV13為結合型疫苗,含13種血清型,可產生抗體與激發免疫記憶,因此保護效果較長。疾管署提到,PPV23為多醣體疫苗,含23種血清型,可產生抗體與提供更多種菌株血清型防護,因此接種2劑疫苗可有較長免疫保護力,且範圍更廣,獲得更完整保護,使保護效益最大化,呼籲65歲以上符合資格民眾請踴躍接種。疾管署提醒,接種院所可至疾管署官網「新冠/肺鏈疫苗專區」( https://gov.tw/eU4 )/疫苗接種院所查詢/【肺炎鏈球菌疫苗】各縣市合約院所名冊網址查詢。
8大新制今上路!台電新增電價方案、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開打
時序進入11月,不少新措施今(1日)開跑,包括地價稅開徵、台電新增「電價方案」、新生兒納「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開打等,攸關民眾荷包、醫療權益共8大新制一次看。醫療方面●公費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第二階段開打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自11月1日起開放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65歲以上長者也可與莫德納XBB.1.5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第2階段11月29日施打,對象為65歲以上未曾接種過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或PVC15)或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者,可公費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幼兒專責醫師制度」11月1日起全面上路,3歲以下寶寶從出生開始,都能搭配「1名專責醫師」提供疫苗注射、篩檢、兒童發展評估,除了能及早發現遲緩兒外,也能即時揪出兒虐事件。●腦中風患者取栓術健保放寬給付健保署放寬「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考量部分腦中風病人因睡眠、獨居及偏鄉等原因未能及時送醫、錯過治療時機,由原先疾病發作8小時內使用,延長至「24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565人次受惠。民生經濟方面●地價稅開徵地價稅於11月1日開徵,徵收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地價稅額,民眾可持繳款單據至銀行、農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和四大超商(限3萬元以下)繳納,或可使用銀行自動轉帳、信用卡刷卡、電子行動支付繳納,繳納期限至11月30日止,逾期未繳者將加徵滯納金。●地方稅開放線上補繳11月1日起,開放過去強制執行欠稅案件及逾期未繳的地方稅,包括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印花稅和娛樂稅等,可至代收稅款金融機構或4大超商臨櫃繳納,也可直接掃描繳款書上的QR Code進行線上繳稅,滯納金將會自動計算。●台電新增電價方案上路台電增訂「高壓及特高壓電力批次生產時間電價」自11月1日起實施,離峰時間從9小時延長至18小時,包括凌晨0時至下午3時30分、晚間9時30分至24時;尖峰時間則縮短為6小時,從下午3時30分至晚間9時30分,另因離峰時段拉長、尖峰時間縮短,時段調整的電費差額將反映在單價費率上,尖峰費率提高為每度8到9元,與離峰費率相比價差高達6到7元,也是目前時間電價中,價差最大的電價方案(除了尖峰時間可變動的電價之外)。●ETF收益分配公告全面揭露為提升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ETF)收益分配資訊透明度,使投資人更了解ETF收益分配的組成來源,證交所要求自11月1日起,ETF收益分配公告將「全面揭露」,包括完整揭露股利所得、利息所得、收益平準金、資本利得及其他等項目之占比資訊,將有助於投資人制定投資決策。●自帶環保杯高鐵買熱飲現折5元台灣高鐵宣布,自11月1日起,旅客凡自備環保杯在高鐵列車上購買熱飲,即可現折5元,若同時以手機出示高鐵TGo會員畫面,可再享95折優惠。
「新冠、流感、肺鏈」3大疫苗開打時辰一次看! 新冠肺炎次世代疫苗最快9月底開打
流感疫情連3周持續升溫,疾管署於12日指出,預計未來4周流感會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疾管署12日除了公布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2日起開放接種,也宣布新冠肺炎的次世代疫苗最快於9月底開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將分成3階段開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2日起開放接種流感疫情連3周持續升溫,且目前A型H1N1及H3N2於社區共同流行。預計未來4周流感會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曾淑慧則表示,希望10月2日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後,疫情能出現下降。新冠肺炎的次世代疫苗最快於9月底開打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於12日表示,近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莫德納公司就新冠肺炎XBB.1.5變異株開發的次世代疫苗,預計13日開會討論其緊急授權,後續疫苗進口後,有望在9月最後1週開打。今年預計採購600萬劑XBB疫苗,第1批預計採購200萬劑,會先由65歲以上民眾先開打,後續將依據接種情況開放更多年齡層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將分成3階段開放接種目前有2個種類,包括「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多醣體疫苗(PPV23)」及「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今年也是首度加碼提供有效保護時間較久的PCV13疫苗,並將接種年齡擴大為65歲以上民眾,分3階段實施。第1階段自10月2日起開打,會提供給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且間隔至少1年者,提供的疫苗為PPV23;第2階段自11月27開打,會提供給從未接種過PCV13或PCV15及PPV23者;第3階段則會從12月25日開打,會提供給曾接種過PPV23,且間隔至少1年者,第2、第3階段均提供PCV13疫苗。疾管署也呼籲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盡速就醫,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
防肺炎鏈球菌捲土重來 公費疫苗擬下修至65歲
國內核准3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新冠肺炎防疫措施鬆綁後,長者與幼兒易感染的肺炎鏈球菌恐捲土重來。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研擬放寬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從71歲以上長者,下修至65歲以上,疾管署今年已規畫25億元預算,採購237萬劑結合型疫苗(PCV),最快10月就可與流感疫苗一起接種,預計本周可望拍板。自費4000元 決標每劑1060元國內肺炎鏈球菌公費接種對象現為71歲以上長者,以及2個月、4個月新生兒與1歲幼兒。其餘民眾若要接種,自費價格每劑約3800至4000元。根據衛福部民國113年度預算,今年已動用25億餘元,向久裕企業採購237萬劑PCV13價或PCV15價兩種劑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決標單價為每劑1059.8元。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上周ACIP會議就擴大接種對象討論,尚未定案,初步規畫將開放65歲以上長者公費接種。接種時間最快落在今年10月與流感疫苗同步上路,預計本周或下周將有結果。曾淑慧表示,國內核准上市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兩大類,分別為結合型疫苗(PCV)及多醣體疫苗(PPV)。兩者皆屬不活化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時接種。疾管署目前規畫的公費項目包括PPV(23價)、PCV(13或15價)疫苗,還在做最後確認,擬考慮同時開打。可飛沫傳播 幼兒長者為高危險群23價疫苗是多醣體疫苗,13價、15價疫苗是結合型疫苗。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明,23價疫苗已經問世很久,雖然可以涵蓋23種細菌類型,但沒有免疫記憶力,保護時間較短;結合型疫苗可誘發免疫記憶和抗體反應,保護時效較長。疾管署表示,肺炎鏈球菌屬於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民眾感冒、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即可侵入呼吸道、血液,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肺炎鏈球菌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又以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老人為兩大高罹病率族群,其他高危險族群包括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人工耳植入者、慢性病患、酒癮者、菸癮者、腦脊髓液滲漏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者。若肺炎住院 成本遠超過疫苗本身擔任ACIP委員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落實防疫措施,肺炎鏈球菌的感染也減少,但隨著疫情解封,各界擔憂長者的傳染病,如流感、肺炎鏈球菌都將捲土重來。陳秀熙表示,疫情後,許多人都出現「免疫負債」,特別是戰後嬰兒潮的人數相當多,若政府未補助長者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恐怕難以鼓勵長者自行接種,恐導致超額死亡持續發生。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認為,對長者來說,任何一次因肺炎住院所增加的個人、公共成本,將遠超過疫苗本身的費用,政府要下修公費對象年齡是可理解。不過在有限的經費下,疫苗的錢應用在刀口上,建議政府應先找出施打率不佳的年齡層,提出增加接種意願的解方。在擴大開放65歲以上長者接種之際,也應考量其中哪些人具備危險因子,以此做為優先接種對象。
6個月至5歲「常規疫苗超多」 醫:莫德納可「同時間不同部位」施打
為避免兒童感染COVID-19後造成的重症傷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配發兒童莫德納疫苗,並自7月21日起提供給滿6個月至5歲的孩童施打,但不少家長觀望之餘,也出現孩子常規預防接種與新冠疫苗施打時程上的顧慮;對此,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紀鑫表示,任何疫苗都有固定的施打時程,打完2周之後就會產生保護力,在醫師評估可以施打的情況下,新冠病毒疫苗與其他預防注射的時間不必刻意分開,可以在「同一時間不同部位」施打,不但可避免延誤施打時程,也可以節省家長往返的時間。紀鑫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建議,兒童莫德納疫苗一次劑量為0.2ml,2 歲以下施打部位為大腿前外側,2歲以上為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接種後不需按揉,疫苗不良反應與成人差異不大,與其他疫苗多為接種部位產生紅腫、疼痛的情況類似,可以在紅腫處予以冰敷改善。馬偕兒童醫院針對6個月以上至5歲孩童的莫德納疫苗施打,已由預約疫苗平台轉至醫院掛號系統,符合施打條件及完成注射者均贈送小禮物以安撫小朋友們的情緒;此外,為考慮家長及陪伴者之方便性,另增加7月30日及8月6日,連續兩個周六上午8點半到11點半,在臺北市建成國中設置院外施打站,提供民眾更多元性的服務,可先上網預約掛號。紀鑫說明,常規疫苗與COVID-19疫苗可同時間不同部位接種,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根據兒童健康手冊,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為增強對疾病的保護力,有許多常規的預防注射時程,以6個月至5歲這個階段為例,正是常規疫苗接種較密集的期間,預定施打的疫苗,除了每年秋冬季節的流感疫苗外,包括以下7個時間點的常規疫苗:滿6個月的五合一、B型肝炎疫苗;滿1歲的水痘、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滿1歲至1歲3個月的13價肺炎鏈球菌、A型肝炎;滿1歲3個月的日本腦炎疫苗;滿1歲6個月的五合一疫苗;滿1歲6個月至1歲9個月的A型肝炎;滿2歲3個月的日本腦炎疫苗。依據CDC建議,兒童於確診COVID-19後,除3個月內無法施打新冠疫苗外,在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並不會影響接種其他常規疫苗,請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新調查!6成民眾陷肺炎危機 醫:3種疫苗都打才安全
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確診者同時會出現細菌感染問題,已經確診新冠肺炎的病患中,合併細菌感染的菌種,亦有發現社區型肺炎常見的肺炎鏈球菌。鼻腔是病菌躲藏的大本營,肺炎鏈球菌平時就潛伏於鼻咽內,當人體免疫低下時,就會伺機而動、大舉入侵,因此醫師建議若要完整提升肺炎的防護,應接種新冠、肺炎鏈球菌及流感等3種疫苗。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日前針對1089位50歲以上成人進行《2022疫苗認知問卷調查》發現,近期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受訪者中,高達66%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52%未接種流感疫苗;細究其未接種原因,民眾皆認為已接種新冠疫苗後,便無需再接種其他疫苗。對此,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醫師表示,多數疫苗單獨針對一種病原體提供保護作用,新冠疫苗僅針對新冠病毒提供保護作用,但近年多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確診者有合併或續發細菌感染的問題。據統計,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中約7%合併細菌感染,且進入加護病房的患者感染比例更是一般住院者的2倍;另一研究針對新冠肺炎合併細菌感染患者進行分析,發現近6成感染源來自於肺炎鏈球菌。台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耳鼻喉科葉德輝醫師指出,鼻腔最深處「鼻咽」,積藏上百萬個病菌,這也是當前新冠病毒經由鼻咽採檢的主因,而肺炎鏈球菌平時就潛伏於鼻咽中,呈現無症狀的帶菌狀態,成人平均帶菌率為5-10%。一旦人體感染其他疾病、免疫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便可能經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其症狀因感染部位不同而異,可能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多種侵襲性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鼻腔是上呼吸道的重要器官,預防肺炎首先要鞏固鼻腔健康,以降低病毒與細菌對人體的侵襲,此外更要搭配疫苗接種;建議若要完整提升肺炎的防護,應接種新冠、肺炎鏈球菌及流感等三種疫苗,才能打造完整的防護網。後疫情時代,不僅需要防範新冠病毒,更要當心潛伏於你我間的肺炎鏈球菌所造成的肺炎威脅,其中以年長、慢性病族群首當其衝。黃立民醫師表示,年長者因感染肺炎鏈球菌所引起的菌血症,致死率高達60%。疾管署最新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疫情週報顯示,今年國內已累積27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2例死亡案例,其中近6成為65歲以上長者族群。病毒性肺炎容易伴隨細菌性肺炎,且兩者容易混淆,加重治療難度。而臨床治療中,高達7成肺炎鏈球菌對第一線常見的抗生素具高抗藥性,不僅病人需要用到後線的治療方式外,更會增加住院時間、影響整體治療成效。此外,研究發現,50歲以上民眾若罹患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恐增加肺炎感染風險。黃立民醫師說明,人體免疫反應分成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當肺炎鏈球菌攻破鼻黏膜防線,將造成人體主動免疫力失靈,引起感染。而慢性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便特別需要加強被動免疫,也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幫助保護鼻咽部黏膜,和降低鼻腔帶菌率,進而阻斷肺炎鏈球菌的傳播。黃立民醫師進一步說明,台灣現有肺炎鏈球菌疫苗分為23價多醣體疫苗、13價結合型疫苗兩種。23價多醣體疫苗針對的菌株較多,保護範圍廣,但其中仍有漏網之魚,無法完全涵蓋台灣所流行前三大菌株類型,保護仍存在漏洞;另一種13價結合型疫苗具免疫記憶力,保護效果可維持較長時間,也能針對台灣所流行的菌株進行預防。因此,依據前美國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與台灣疾病管制署皆建議,65歲以上者,若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先接種一劑13價結合型疫苗,一年後再接種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具有高感染風險的族群建議兩種疫苗都要施打,完整防堵肺炎。為增進大眾對引發肺炎的病毒、細菌種類及鼻腔帶菌的認識,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與台灣鼻科醫學會共同舉辦「神秘鼻腔透視巡迴展」,打造全台首創鼻腔3D沉浸式體驗,帶領大家探索神秘的鼻腔世界。
新冠肺炎疫苗打氣冷…其他疫苗也冷颼颼 醫籲這件事
新冠肺炎疫苗打氣冷,其他疫苗也冷颼颼。醫師表示,這2年傳染病減少,歸功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國際旅遊中斷等因素;但當長時間都沒人感染,就像「欠債」一樣,仍會反撲。提醒還沒打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長者趁現在接種,不需等到冬天,也正好和其他疫苗錯開。台中翔新聯合診所院長、台中市醫師公會祕書長劉茂彬觀察,受新冠疫情影響,公費肺炎鏈球菌23價疫苗打氣低迷,自費13價疫苗打氣卻暴增3到5倍,可說是兩樣情。劉茂彬表示,公費打氣較過去差,因大家習慣冬天和流感疫苗一起打,但去年到今年都在打新冠疫苗,流感疫苗打氣減少,公費接種量也相對低。但自費卻比沒疫情時暴增3到5倍,因為去年中很多人因還沒輪到打新冠疫苗,就先自費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表示,近年傳染病整體減少,主要歸功於嚴格的防疫生活及國際旅遊中斷。但社區裡有病毒或細菌流行,勢必會造成感染,若長時間都沒有人感染,就像「欠債」一樣,總有一天要還債,未來仍可能大規模流行。呂俊毅表示,侵襲性肺炎好發於冬天,但台灣季節不明顯,一年四季都有病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威脅,一旦感染,演變成重症機率較高。另邊境管制連帶影響旅遊門診疫苗打氣,據疾管署統計,許多人出國必打的傷寒、小兒麻痺疫苗接種數都銳減5成以上,2021年接種傷寒疫苗人數銳減至334劑,小兒麻痺疫苗僅181人接種。特別的是,黃熱病疫苗接種數不減反增,暴衝至1萬1244劑,逆勢成長近2000劑。這是因去年底國內有一批黃熱病疫苗將屆效,為避免疫苗浪費,疾管署開放民眾可至旅遊醫學門診免費接種。由於黃熱病疫苗保護力終生有效,吸引民眾趁機「撿便宜」。
iPhone 13系列將於9月登場 史上最貴、高階機款恐逼近7萬元
一年一度令人引頸期盼的iPhone新機即將上市,iPhone 13系列新機將於9月14日登場,屆時將有4款機型、多種顏色可選,雖然正確價格尚不清楚,但傳出最高階的iPhone 13 ProMax售價可能逼近7萬元。根據外媒指出,iPhone 13 Pro Max售價將高達2300美元,折合新台幣大約為6萬4229元,價格異常高得嚇人,將成史上最貴iPhone。而基本款iPhone 13價格將為799美元起,換算台幣約2萬2312元。高階iPhone 13 Pro兩款機型據傳將會有黑、白、日落金、玫瑰金、正紅色、迷霧紫、湖水綠及玫瑰粉色,共有8款配色可選;至於基本款的iPhone 13兩款機型則傳有少女粉、清新橙、薄荷綠、寶寶藍等繽紛色系可選。4款螢幕尺寸和iPhone 12都相同,iPhone 13 mini為5.4吋螢幕;iPhone 13及iPhone 13 Pro都搭載6.1吋螢幕,iPhone 13 Pro Max則是6.7吋。性能方面,iPhone 13系列新機將搭載A15晶片、120Hz螢幕刷新率。鏡頭方面,iPhone13 mini及iPhone 13將採用對角線鏡頭布局;iPhone 13 Pro及iPhone 13 Pro Max的鏡頭將會大幅度升級,採取2大1小,共3顆突出鏡頭的設計。而iPhone 13 Pro及Pro Max據傳可能會增加1TB容量版本,比起前一代512GB更大,推測高階機款可能成為史上最貴iPhone。
無症狀猝死3/台灣1/2人需提高警覺 預防肺部發生骨牌效應
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台灣光是領有連續處方簽的慢性病患就多達707萬人,若是包含未服藥者,恐怕更攀升至1000萬人以上,幾乎佔總人口一半,而這些人正暴露在新冠肺炎猝死的危機之中。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王舜禾認為,最主要原因就是「免疫力不足!」因為慢性病患免疫細胞不夠活躍,就算確診也可能不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等典型症狀,在完全失去警覺的狀態下,若是病況突然惡化,根本來不及搶救。「這些慢性病患若是發生隱形缺氧、肺栓塞,更會增加猝死機率!」中國醫藥大學胸腔暨重症科主任莊子儀建議積極居家快篩、準備血氧機自保。慢性病患由於免疫力不佳,就算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也不會出現喉嚨痛等典型症狀。(示意圖,非當事人)(圖/123RF)另外,由於台灣疫苗數量仍無法供應全民接種,再加上今年三月國際期刊《Journalof Infectious Disease》發表研究結果,顯示曾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65歲以上民眾,染疫後住院、死亡的風險較低,因此掀起一股搶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熱潮。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醫師建議免疫力較差的慢性病患應施打。(圖/翻攝自輝瑞大藥廠官網)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吳其穎在個人影音平台「蒼藍鴿的醫學天地」指出,身體被新冠病毒攻擊後,免疫力及肺部防禦力會隨之降低,此時肺炎鏈球菌也可能趁機入侵造成次發性細菌性肺炎,容易合併引發重症,據英國研究,此情形發生機率約4000分之1,即每4000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1名會產生肺炎鏈球菌肺炎,形成骨牌效應,對肺部接二連三造成重創。醫師吳其穎指出,英國研究發現每四千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一名引發肺炎鏈球菌肺炎,增加重症機率。(圖/翻攝自「蒼藍鴿的醫學天地」臉書)吳其穎強調,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無法直接防止新冠病毒攻擊,但能減少被病毒及細菌雙重攻擊後引發重症的機率,進而降低住院、死亡率,建議65歲以上長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可以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當然之後還是必須再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才能真正預防感染新冠病毒。莊子儀醫師則認為,「在還沒施打疫苗的情況下,現階段最重要的還是做好自身的防護,慢性病族群要先將控制好病況,減少慢性病本身的併發症,才能減少常跑醫院的曝露風險,目前許多醫療院所都有視訊門診,建議慢性病人和家屬多利用視訊門診。」疫情期間,慢性病患應減少出入醫院的頻率,改採視訊看診,可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圖/長庚醫院提供)另外,莊子儀醫師呼籲,如果有機會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也不要挑三揀四選品牌,因為「疫情總是來的比疫苗快」,唯有全民施打疫苗,才能避免下一波更大的疫情。
沒魚蝦也好!肺炎鏈球菌疫苗超熱門 可降低新冠重症機率
近日疫苗缺貨議題吵得沸沸揚揚,使得打不到疫苗的民眾陷入恐慌,網路上傳散「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抗COVID-19」的消息,引起許多人熱議,許多醫院、診所都出現預約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人潮,部分醫療院所甚至已經缺貨。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翁資閔表示,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只能降低感染後引發重症的機率,無法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翁資閔表示,COVID-19是「新冠病毒」感染,而肺炎鏈球菌的疫苗是針對「肺炎鏈球菌」做防護。儘管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無法直接預防COVID-19,但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不幸感染COVID-19後,將可以減低重症或續發性感染的機會。國內目前有23價的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與13價的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翁資閔表示,尚未輪到施打新冠疫苗的族群,可考慮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重症風險;而已施打新冠疫苗者,也可在與新冠疫苗間隔28天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加自我保護力。
打13價肺鏈疫苗能擋新冠肺炎? 名醫揭「研究真相」:不能取代新冠疫苗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遲遲未退燒,加上新冠疫苗進貨與施打速度不如預期,最近不少打不到新冠疫苗的成年民眾,聽到部分醫師的建議,把腦筋動向了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紛紛自費搶打。對此,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在臉書發文提到,他最近收到不少詢問私訊,問他打不到新冠疫苗,先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好不好?他也發文揭露真相。蘇怡寧醫師開宗明義就先坦白表示,13價肺炎鏈球菌這款疫苗,並不是用來預防新冠肺炎的,但確實是可以在萬一不幸得到新冠肺炎的時候,可用來預防引起繼發性的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合併症,「我要強調的,就是這個絕對不是萬靈丹,絕對不是用來取代新冠肺炎疫苗的。」蘇怡寧認為,如果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去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沒有什麼壞處,但最近太多民眾搶著自費施打,他無奈表示:「聽說最近台灣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數量已經超過去年一整年的量了,拜託啦!還是留一些給我們的寶寶先打好嗎?」他提到,目前他旗下診所的做法,是會先預留足夠的量,給預約好施打肺鏈疫苗的新生兒,剩下的行有餘力,才會提供給成年人,優先保護新生兒施打疫苗的權益。
新冠疫苗預約爆棚 肺炎鏈球菌疫苗也搶到缺貨
瘋狂!彰化縣衛生局11日開放75歲以上長者可以預約免費施打新冠疫苗,搶不到新冠疫苗的民眾,乾脆自費3000多元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部分醫療院所過去一整季自費打不到10支,本周以來存貨迅速用罄,連補追加也被打光光,不少診所目前都缺貨緊急追加中。彰化縣率中部縣市之先,率先開放讓75歲長者可以預約打疫苗;全縣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電話全被打爆,短短半小時預約一空,詢問電話近午仍持續湧入,醫護、行政人員接電話接到手軟,搶不到的長輩們氣噗噗罵翻。還有50多歲民眾自嘲,自己打不到還得先幫父母搶,「比以往子女搶五月天門票還刺激。」由於近日有醫師、學者專家拿國外的研究指出,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感染病毒後二次感染鏈球菌,避免病情迅速惡化轉為重症,民眾聞訊後自費施打率明顯變高,多數醫院、診所肺鏈疫苗存貨迅速被打光。員林員生醫院本月30支肺鏈疫苗被打光,10日剛補貨40劑今天就被打光,宏仁醫院100劑存貨本周也被打完,員基醫院表示,近期確實有比平時更多人詢問與自費施打,成長數量還在統計中。員生醫院醫療副院長涂川洲表示,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自費約在3300元左右,主要可保護免於遭鏈球菌感染,若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就可避免續發性細菌感染而惡化成重症,由於肺鏈疫苗變得搶手,目前已盡速跟藥廠追加訂購中。有民眾表示,新冠疫情已進入社區傳播,搞得人心惶惶,甚至引發焦慮恐慌,加上目前政府尚未全面開放篩檢,如果自費做PCR核酸檢測,一次就要6000元,在等不到新冠疫苗的情況下,「有打有保庇」,當然是直接到診所先自費打13價肺鏈疫苗再說。
網傳肺炎鏈球菌疫苗也能抗新冠? 醫:死亡率降3成…診所公告「7月才有貨」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病例數無法明顯壓下來,很多民眾都寄望,靠趕快施打新冠疫苗,才能有效控制疫情。但偏偏國內疫苗短缺,國外大量新冠疫苗還未到貨,有國內醫師建議,可先施打肺炎鏈球菌,以減少重症的機率;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更在接受《東森新聞》訪問中表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雖然不是在預防新冠肺炎,但若真的感染新冠,重症率、死亡率,皆可下降約3成左右。先前有網友在PTT上詢問,若此時打不到新冠疫苗,為何不先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其實兒科醫師徐嘉賢就曾在上月28日於臉書粉專《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上發文,建議大家除了要打新冠肺炎疫苗之外,您還需要打「13價肺炎鏈球菌」,另外,「百日咳」與「流感疫苗」也相當重要。他並在文中提到,前陣子美國柏克萊大學也有研究顯示「施打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對於新冠肺炎有交叉的保護作用」另根據《東森新聞》報導,柳朋馳醫師也表示,新冠疫苗是用來對抗新冠病毒,而肺炎鏈球菌疫苗所對抗的是肺炎鏈球菌,但若以大規模的統計看起來,若是有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族群,若真的感染到新冠病毒,重症率、死亡率皆下降3成左右。他並指出,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的年齡,目前最小為2個月,只要打一針就可以,至於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則建議75歲以上的年長者施打。也因此,陸續有消息傳出,想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增加,部分診所甚至排到要7月才有貨,想打疫苗的民眾還要先預訂,才能打到疫苗。
武漢肺炎/懶人包6點 看懂防疫「2019新型冠狀病毒」
由於農曆年期間人群往返頻繁,因應武漢肺炎的疫情,台灣衛福部已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疾管署也針對國際及小三通港埠之入境發燒旅客全面詢問武漢旅遊史及進行健康評估。以下為本刊整理「2019新型冠狀病毒」相關6點資訊。1、WHO正式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該疫情為2019年12月從中國大陸武漢傳出「不明原因肺炎」,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該元凶為人體首見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株,避免使用地名國名有汙名化之慮,於2020年1月12日正式將「武漢肺炎」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衛福部資料顯示1月初接獲中國大陸通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已完成病毒全長基因定序,電子顯微鏡下亦呈典型冠狀病毒型態,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冠狀病毒(CoV)為一群有外套膜之RNA病毒,外表為圓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除已知會感染人類的六種冠狀病毒以外,其他的動物宿主包括蝙蝠、豬、牛、火雞、貓、狗、雪貂等,並有零星的跨物種傳播報告。WHO初判可能是在同一戶家人或是會近距離照顧患者醫療人員,可能接觸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範圍約1公尺、時間約10幾分鐘,較有受到感染風險。2、與SARS的關聯性:人畜相通感染亞東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醫師表示,冠狀病毒種類相當多,其中包括較為人所知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M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之所以對人類危害較大,主要是因為這類病毒原本存在於動物之間,但卻「跨物種」傳染給人類,而人類完全沒有相關免疫力,所以一旦感染就會比較嚴重。在2003年引發國人恐慌流行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當時擔憂醫護人員感染而造成台北巿立和平醫院封院、台大醫院急診關閉。該疫情也導致全球813人死亡,台灣則有73人死亡、364人確診個案。3、從家庭群聚提高到社區感染:疫情擴散度大增中國大陸從2019年12月武漢傳出不明原因肺炎症狀,最初感染病例因為多是在華南海鮮市場工作、其親友及出入者,被視為有一定範圍限度的 「家庭聚集性感染」。中國疾控中心1月21日通報資料,中國大陸已確診219例,包括武漢198例、廣東省14例、北京市5例及上海市2例。武漢新增之死亡個案,為89歲男性,具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心臟潛在慢性疾病,1月13日發病,19日死亡。鄰近國家確診包括泰國2例、日本及南韓各1例,均為中國籍有武漢旅遊史。疫情蔓延之快引發世界各國嚴陣以待,亞洲已有中國、香港、澳門、泰國、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台灣等地區出現通報病例,短短1個月期間各地快速累積通報量。專家多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從有限度的「家庭聚集性感染」擴展為 「社區型感染」的風險度增加,還有一說是可能已從「有限度人傳人」蔓延擴散出去。4、疑似症狀:戴口罩並立即就醫感染早期以發熱發燒、咳嗽為主,有的還會四肢無力、少痰、呼吸困難、呼吸道症狀、肺炎呈雙肺浸潤等症狀,可表現為持續性輕症,年齡較大或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易進展為重症。台大兒童小兒部主任黃立民醫師認為,出現疑似患者不需特別害怕,只要及早診斷、隔離,就可以逐漸控制住疫情。民眾應該提高警覺,戴口罩自保,身邊親友若從中國大陸返台、且出現身體不適,應提醒親友及早就醫。就醫時,務必要跟醫生說職業別、近期旅遊地、接觸史及群聚等情形,做為醫師相關確診資料。5、無藥物可解:防疫請勤洗手、發燒即就醫亞東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醫師表示,這類冠狀病毒僅能依症狀治療,並沒有藥物可解,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做好自我保護,包括出入公共場合要戴口罩、勤洗手,若有發燒等症狀也要趕緊就醫。並建議民眾多食用煮熟的魚肉蛋類等,可以儘量避免出入人潮較多的傳統市場、醫療院所、空氣不流通或人潮擁擠場所,也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禽鳥。另有醫生認為該種新型冠狀病毒雖不是流感病毒,但是其初步症狀類似流感,可考慮施打流感疫苗,有助於就醫時提供醫師確診、降低混淆的機率。還有醫師研判死亡個案多是「多重感染後造成器官衰竭死亡」,可考慮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或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的保護效期較長。6、患者確診前可依法隔離:未據實通報罰款1~15萬元武漢肺炎疑似患者連環爆,也顯示目前旅遊史並非限於武漢當地,而是應該擴大為中國大陸各地。疾管署已在1月20日宣布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署長周志浩擔任指揮官,統籌整合各部會資源與人力,全力守護國內防疫安全,確保國人健康,並召開跨部會指揮中心會議及專家諮詢會議。如自武漢及其鄰近區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無論是否服用退燒藥、止咳藥,請主動向機場或港口檢疫人員報到,接受健康評估;返國14日內出現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時,請撥打1922專線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指揮中心再次呼籲,目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已列為我國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1條,醫療機構人員於病人就診時,應詢問其病史、就醫紀錄、接觸史、旅遊史及其他與傳染病有關之事項,病人或其家屬應據實陳述。民眾於返國後如有疑似症狀,務必於就診時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及接觸史,如未據實通報,將可依法開罰1萬元至15萬元。醫療院所發現疑似病例須24小時內通報,違則可開罰醫事人員45萬元,醫事機構最高可罰200萬元。民眾可洽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諮詢。
武漢肺炎/疫苗最快六個月量產 醫生建議勤洗手、可先施打這二劑
面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或是疑似SARS疫情可能再現的來勢洶洶,目前防疫第一道即是醫療院所,第二道為藥物,而疫苗則為終極目標。據了解,一旦官方確認關鍵可產製疫苗的蛋白基金組合,最快可能是數月到6個月之間可量產疫苗上市。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衛福部資料顯示1月初接獲中國大陸通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已完成病毒全長基因定序,電子顯微鏡下亦呈典型冠狀病毒型態,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冠狀病毒(CoV)為一群有外套膜之RNA病毒,外表為圓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除已知會感染人類的六種冠狀病毒以外,其他的動物宿主包括蝙蝠、豬、牛、火雞、貓、狗、雪貂等,並有零星的跨物種傳播報告。亞東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醫師表示,這類冠狀病毒僅能依症狀治療,並沒有藥物可解,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做好自我保護,包括出入公共場合要戴口罩、勤洗手,若有發燒等症狀也要趕緊就醫。另有醫生認為該種新型冠狀病毒雖不是流感病毒,但是其初步症狀類似流感,可考慮施打流感疫苗,有助於就醫時提供醫師確診、降低混淆的機率。正當還無對症下藥的疫苗上市之前,大家苦無防疫對抗武器。根據《HEHO》報導,由於目前發現該疫情造成的死亡個案多例是「多重感染後造成器官衰竭死亡」,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醫生建議可考慮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多重感染風險。不過,目前也沒有直接證據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預防新型肺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則認為若考慮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的保護效期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