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1次
」 大腸癌 乳癌 國民健康署 癌症 口腔癌不吸菸肺癌3/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唯一篩檢方式 濫用恐增加輻射量與風險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驟逝,引發外界震撼,也讓更多民眾迫切想知道「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坦言近來大批民眾要求進行篩檢,他認為若符合高風險族群是「實證醫學」,若不符合就是「商業行為」,不必要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不僅會因為偽陽性帶來精神壓力,後續可能也會接觸過多的輻射傷害,顯然弊大於利。低劑量電腦斷層被視為早期檢測肺癌的最有效方式,國健署也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只要是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審核通過的肺癌篩檢醫院接受2年1次免費的LDCT篩檢。若想自費篩檢,價格大約5000元左右,並不便宜,但近年來自費篩檢人數持續增加。「並非所有人都需要做LDCT檢查!」方昱宏說,LDCT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發現早期肺癌病變,特別對於重度吸菸者能降低約20%的肺癌死亡率。然而,篩檢並非沒有風險,若不屬於高風險族群,可能會引發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問題。方昱宏說,LDCT檢查目前的篩檢率不到5%,也就是100個人中僅找出1~4人肺結節有惡性腫瘤,實證醫學的數據無法證明篩檢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何況LDCT檢查的偽陽性很高,很多人檢查後發現有肺結節,首先結節不一定是癌症,大部分的結節屬於良性,可能是良性腫瘤、感染後的疤痕或纖維化,但民眾得知後大多會心情相當沉重。」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認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LDCT檢查,建議有相關風險再進一步考慮。(圖/長庚提供)方昱宏說,為了知道結節到底是否為惡性腫瘤,就必須切片或進一步做正子攝影。「有些民眾可能有服用某些藥物或身體條件不好,切片手術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而正子攝影雖可進一步看清楚,卻有更強的輻射。」更何況許多肺結節非常小,甚至只有0.4公分,按照常理來看根本無需切片。「但許多民眾已經自費做LDCT檢查了,發現有結節一定會堅持除掉,這麼執著的例子不少,也看得出民眾對肺癌的恐懼。」方昱宏說,其實醫界對於LDCT檢查的態度也分兩派,反對一方不贊同過度診斷、過度治療,但反對方也承認LDCT檢查是目前唯一可早期篩檢肺癌的方法。「所以我反對普篩、但也反對甚麼都不做!」方昱宏認為高危險族群應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定期篩檢和追蹤;若篩檢發現有肺結節,對於不同大小和型態的結節,醫師會依據病史及影像特徵制定適當的追蹤和處置計畫,回歸理性判斷,才能真正對症下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表示,副總統陳建仁、柯文哲太太陳佩琪醫師都因LDCT檢查,而找到小於1公分且無症狀的早期肺癌,進而手術切除痊癒。不過,熊佩韋也認為LDCT的確有偽陽性高、過度診斷等疑慮,非危險族群無醫學證據應做篩檢。至於輻射量,若屬於高風險族群仍然是利大於弊。另外,熊佩韋建議LDCT檢查宜在篩檢經驗豐富、且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的醫療機構進行,較能精準判斷篩檢結果。
汪建民病逝/汪建民肺腺癌逝世!醫示警「把握3個月治療黃金期」:未吸菸者小心了
男星汪建民去年11月檢查出肺腺癌4期,癌細胞從右肺擴散至頸椎、腦內,前後歷經多次化療後,身體狀況一度好轉,他便努力復出工作。怎料,他的妹妹在今(8)日午間證實,汪建民已在昨(7)日晚間逝世,享年56歲。對此,醫師就指出,台灣的女性和未吸菸者的肺腺癌發生率仍顯著上升,除了吸菸以外,還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危險因子,且診斷後3至4個月為治療的黃金期,因此呼籲高危險族群應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據國健署2023年公告最新十大癌症排名,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胰臟癌,不論台灣和世界,肺部惡性腫瘤都比其它的惡性腫瘤更容易造成病人死亡。高雄長庚胸腔內科醫師王金洲醫師表示,台灣的肺癌在流行病學上有些特徵與西方國家不同,像是女性肺癌發生率特別高,西方國家男性肺癌的死亡率為女性的7至8倍,台灣僅1.8倍,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國家肺癌患者中,有85%是吸菸者,在台灣則不及50%。王金洲接著說到,肺癌病變初期毫無症狀,腫瘤體積太小也難以發現,要大到可以被看出來,可能要花費10年以上時間。因此就算早或晚幾周、幾個月,可能並不會影響整個疾病的癒後,但仍建議患者要把握診斷後3至4個月左右的黃金治療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明,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等,台灣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佔近9成;非小細胞肺癌又有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肺癌等,其中肺腺癌約佔8成,台灣的肺癌患者超過6成都是肺腺癌,以女性居多。陳育民解釋,肺腺癌本來就是很容易產生腦轉移的癌症之1,具EGFR突變的患者又有更高的比例有腦轉移,依據文獻,約有20至30%的患者在初診斷便有腦轉移現象;更有50至60%的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癌細胞也會擴散至腦部,導致預後不佳。 陳育民補充,如今的肺腺癌已走向採用精準治療,不同的驅動基因突變有不同的標靶藥物,患者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出哪個基因突變,再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可以延長生命。他說,晚期或復發的肺腺癌患者,可先進行基因檢測,有驅動基因突變時,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如果沒有驅動基因突變,可以檢測癌細胞的PD-L1,表現量高可以進行免疫治療,表現量低則採取化療或是合併免疫治療等。衛福部過去曾於官網衛教,雖然吸菸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肺癌發生率仍逐年升高,尤其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9成是不吸菸的。因此,除了避免吸菸與二手菸害外,同時要減少廚房油煙、遠離空氣污染或廢氣多的地方。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教授兼主治醫師林建中也提醒,若出現胸悶、胸痛或咳嗽不止等症狀時,很有可能是潛在的肺癌患者;而LDCT便是早期發現肺癌的有力篩檢工具,能有效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據了解,目前國健署已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族群,提供2年1次之免費LDCT篩檢。
免費肺癌篩檢出千人罹癌 衛福部籲高風險群快來篩
肺癌已連續14年為我國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最高之癌症,於110年亦為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國民健康署今(6)日公布,從111年起,共有11萬4,445人次接受了肺癌篩檢服務,找出1,401名確診肺癌個案;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具肺癌家族史或重度吸菸史之高風險民眾應接受免費肺癌篩檢,雖然篩檢可以早期發現肺癌,但並不能防止癌症的發生,吸菸者及早戒菸,才是降低風險良方。國健署今日表示,肺癌已連續14年為我國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最高之癌症,於110年亦為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但只要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達9成,為遠離肺癌之威脅,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具肺癌家族史或重度吸菸史之高風險民眾應接受免費肺癌篩檢。但除了肺癌篩檢定期作,搭配戒菸更為保險。肺癌之所以難防治,主因是早期肺癌通常沒有明顯徵狀,很多人是在出現明顯症狀後才就醫,診斷時多為晚期,因此國民健康署自111年7月起推動高風險族群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所補助的對象包含:1.具肺癌家族史者: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每2年1次。2.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備註)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為順利安排肺癌篩檢,國民健康署提醒,先打電話到醫院確認篩檢的資格和流程,若有吸菸情形,也請務必於篩檢前接受本署特約機構提供的戒菸服務才能進行檢查。國民健康署呼籲,雖然篩檢可以早期發現肺癌,但並不能防止癌症的發生,吸菸者及早戒菸,才是降低風險良方。篩檢異常怎麼辦,國健署說明,從111年7月1日至113年6月30日,共有11萬4,445人次接受了肺癌篩檢服務,找出1,401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3.2%(1,165人),證實肺癌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而根據統計,肺癌1期的5年存活率近9成,若肺癌進展到第4期,則存活率僅剩1成。然而,篩檢只是發現病灶的工具,吳昭軍呼籲,篩檢後若結果顯示異常,務必要遵循醫囑進行追蹤或確診,每2年定期篩檢,可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病情延誤。為降低肺癌的威脅,請提醒身邊符合篩檢條件的親友,儘快接受篩檢服務。凡是符合參加肺癌篩檢之民眾,皆可至肺癌篩檢合約醫院進行篩檢諮詢及預約排檢。目前全國已有194家合約醫院,遍及全國22縣市,民眾可就近進行篩檢。備註:包-年:平均每天吸菸包數*吸菸年數。(例如每天1包,共吸菸30年,或每天1.5包菸,共吸菸20年,皆為30包-年)
大腸癌早期難發現 醫示警「4徵兆」要迅速就醫
台灣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且發生、死亡人數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外科醫師陳榮堅就提醒,大腸癌早期很困難,因此若民眾出現「4徵兆」,包括血便、經常有莫名脹氣感,以及排便習慣和糞便形狀改變,就得盡速就醫檢查。敏盛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師近日在《健康多1點》臉書衛教影片中說明,大腸癌是由自身細胞變化而來,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許多人僅在出現異常時才求診。陳榮堅指出,最常見的大腸癌徵兆是血便,若頻率過高,2到3天就血便,且持續一個月以上,應立刻就醫檢查;第二個徵兆是經常感到無緣無故的脹氣,這也可能是大腸異常的信號;第三個徵兆則是排便習慣改變,像是如間隔時間變長、有腹脹情況;第四個徵兆是糞便形狀變細,這些都可能是腫瘤阻塞腸道的表現。陳榮堅進一步指出,體重減輕和容易疲勞也是潛在症狀,應作為輔助參考,因此當民眾出現上述症狀時,必須高度警覺。他建議民眾,無論有無症狀,應在50歲時進行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若有家族病史,則在40歲後應將大腸鏡納入定期健檢項目。衛福部也在官網公告,有鑑於大腸癌的發生有近9成為50歲以上的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衛福部也提醒,大腸癌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根據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肉、羊肉、牛肉),則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則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此衛福部呼籲民眾,多攝取蔬菜水果,減少紅肉及加工肉(煙燻、鹽漬或亞硝酸鹽加工)。
馬桶有血當痔瘡...37歲工程師「半年就過世」 醫嘆:整圈都腫瘤
「糞便有血」的症狀,常被當作痔瘡,不過日前一名37歲工程師時常解出血便,每次都當是痔瘡擦藥治療,半年後一檢查,才確診罹患大腸癌,且已擴散至腹腔,在半年後就過世了。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近日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中分享病例,表示過去曾收治一名37歲的電子業工程師,他自述已經血便了一段時間,每次上完大號馬桶裡都留有血滴。他曾問廠護(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對方熱心解釋「大部分是痔瘡」,建議他先以藥膏治療,詭異的是怎麼擦都擦不好。蕭醫師表示,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大半年,男子終於到醫院照大腸鏡檢查,怎知鏡頭才推進肛門口沒幾公分,「幾乎整片都是腫瘤癌症,一切片果然是大腸癌。」蕭醫師緊急將他轉介至醫院進一步治療,很可惜地癌細胞已擴散到整個腹腔,外科醫師開完刀又關上,表示自己無能為力,而患者在半年後就過世了。蕭敦仁示警,「看到血便千萬不要以為一定是痔瘡!」他以該名男子為例,提醒雖說糞便潛血大部分都是痔瘡,但萬一不是,狀況或許就很嚴重。他呼籲國人不要抱持僥倖的心態,應謹慎一點即時照大腸鏡,若有狀況,很快就能揪出病灶。蕭敦仁說明,在台灣,大腸癌曾連續蟬聯15年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大腸癌分為0期、第1期至4期,雖然0期、1期的存活率很高,但當下幾乎是沒有症狀的,很難發現。一旦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是不規則腹痛、便秘、無緣無故貧血「通常都比較後期了」,再次呼籲不要等到有症狀才檢查。蕭敦仁列出有7大症狀,恐是大腸癌已上身:一、排便習慣改變。二、不規則腹痛。三、經常腹脹便秘。四、不明原因貧血。五、大便中有血、有黏液。六、體重減輕。七、排便排不乾淨。蕭敦仁補充,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假如糞便潛血呈現陽性,需立刻照大腸鏡,千萬不要以為「沒症狀」就不在意。「本來檢查就是在沒有症狀時趕緊檢查,當有問題趕快把早期病灶抓出來,不要等到有這些症狀才去做,通常比較晚了。」
年輕護理師不菸酒無家族史卻患肺癌 醫示警「早期常無症狀」:死亡率第1名
一名年僅30歲的護理師從不菸酒、也無其他家族病史,卻在某次健檢中發現了「毛玻璃結節」,隔年還長至2倍大,最後確診為肺癌,更可怕的是,在發現病灶至確認罹癌期間,她毫無不適症狀發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提到,「肺癌」是國人健康頭號殺手,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不論是發生率及死亡率皆為排名第一,而其明顯症狀為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局限性哮喘、咳血、阻塞性肺炎等等,不過若發現有上述明顯症狀才去就醫檢查,並確診為肺癌時,多半已經是進入到晚期階段。在最近,就有網路傳言指出,發現「杵狀指」可能代表罹患肺癌,而沈彥君醫師則解釋,「杵狀指」是肢端末梢肥大的現象,常造成甲床跟指節的角度變形,其發生原因目前主要認為與「心肺」相關疾病造成之身體缺氧、「消化系統」疾病有關,所以並非出現「杵狀指」就一定是罹患肺癌,而是當出現「杵狀指」時,需多加留意背後原因之一可能就與肺癌有關。沈彥君醫師進一步表示,早期肺癌的症狀幾乎不明顯,常常是沒有症狀,僅少數因腫瘤發生位置緊靠氣管或支氣管,因病灶壓迫產生咳嗽,才有機率因久咳不癒而發現早期肺癌。對此,沈彥君醫師也提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作為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且自民國111年7月1日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針對規定年齡階層中,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史之兩大高風險族群,提供2年1次的免費LDCT肺癌篩檢。另外,沈彥君醫師強調,曾經罹患肺結核或其他肺部慢性發炎性疾病者,抑或是長期位處易致癌環境如通風不良油煙廚房、金屬業、冶礦業、石棉業或曝露於放射線下環境的人,也可能提高罹患肺癌機率,若有任何肺部健康的疑慮,請務必主動安排LDCT檢查,也不需太過於恐慌偽陽性,只要聽從醫師建議定期安排後續追蹤,才能有爭取黃金治療的時間。
蟬連19年女性殺手 勿輕忽這一型乳癌的高復發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乳癌連續19年攻佔女性十大癌症之首,一般認為荷爾蒙接受體陽性(HR+,HER2-)早期乳癌預後較佳,但其中的「高復發風險族群」絕對不可輕忽,一旦復發預後和三陰性乳癌一樣糟!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趙大中呼籲女性定期篩檢、及早治療,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早期乳癌治療重點是在尚未復發之前就予以預防,預防復發的輔助性治療新趨勢為荷爾蒙治療加上細胞週期抑制劑,可降低32%的復發風險,效果顯著。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近30多年來發生率持續上升,台灣每年新增約1萬5千名患者。根據國健署最新十大癌症顯示,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7歲,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64歲)更早發生。當心這些特徵有高復發風險 一旦捲土重來就難纏!乳癌依據荷爾蒙接受體(ER/PR)以及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分為多種亞型,每一型之臨床特徵、存活率和治療策略各不相同。其中,最大宗為荷爾蒙接受體陽性(HR+,HER2-)占約6成。一般認為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早期乳癌預後較佳,但若是高復發風險族群,其預後與惡名昭彰的三陰性乳癌一樣棘手,不可不慎。 趙醫師說明,乳癌亞型中的管腔B型患者儘管是荷爾蒙接受體陽性,但復發風險比較高,無論管腔B1型或管腔B2(三陽性)型都比管腔A型預後差。其中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早期乳癌患者中的高復發風險族群佔所有乳癌患者約2-3成。研究顯示,復發患者中約8成以上在手術後5年內發生,約3成是在手術後2年內就復發。目前乳癌的標準治療流程是先切片檢查確認病理報告,接著進行手術治療,但若腫瘤較大者常會先進行手術前輔助化學治療,手術後接續評估復發風險。高復發風險族群特徵如下,建議及早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策略:淋巴結轉移4顆以上淋巴結轉移1-3顆加下列其中1項條件:腫瘤≥5公分、腫瘤分化程度第三級、Ki-67指數大於20%。細胞週期抑制劑加上標準荷爾蒙治療 手術後輔助治療預防復發趙醫師表示,無論復發風險高低,治療重點是在患者尚未復發之前就予以預防,在完整的手術後,對於高復發風險族群,就有下列輔助治療策略:第一、化學治療現今醫學發達,化療被列為標準治療的一環,有助降低復發風險。第二、荷爾蒙治療若患者能耐受副作用,可進行5-10年療程,可依復發風險決定服藥多久。第三、局部放射治療若腋下淋巴結轉移超過4顆、腫瘤大於5公分,以及接受標準乳房保留手術的病患,建議在化療後接受放射治療。第四、細胞週期抑制劑最新發展出的細胞週期抑制劑可與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也可算是標靶治療的一種,療程為2年。完整的荷爾蒙治療加上細胞週期抑制劑,根據研究可再降低32%的復發風險,效果非常顯著,優於僅使用荷爾蒙治療,因此細胞週期抑制劑扮演了關鍵角色。此療法目前為自費,猶如預先買保險,治療越完整,復發風險就越低。2年1次乳癌篩檢+個人化精準治療 綻放粉紅人生「每個病人都非常珍貴」,趙大中醫師呼籲,女性身為家庭、社會、職場的中堅分子,面對乳癌頭號殺手,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台灣乳癌患者9成為早期,可跟醫師討論個人化治療策略,且台灣治療技術先進,醫療團隊會盡其所能讓患者接受最完整的治療。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實證醫學證明,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並可減少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 。政府針對下述女性同胞也有補助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服務,國人應善加利用。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
感恩節吃烤火雞要注意! 維持「3多3少3去」遠離大腸癌
今(2023)年11月23日是西洋「感恩節」,在這天和親友一同享用感恩節大餐慶祝佳節是感恩節的習俗。國健署表示,由於中西文化逐漸融合,許多台灣人也會聚餐慶祝感恩節,其中少不了燒烤類食物或烤火雞等佳餚,提醒民眾應「3多、3少、3去」,吃得健康並透過定期篩檢遠離大腸癌威脅。大腸癌威脅不容小覷 應掌握「3多3少3去」原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雖然大腸癌不再是國人10大癌症第1位,但11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仍有1萬6,238人,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衛福部統計,111年超過6千人死於大腸癌,影響國人健康甚鉅。而大腸癌的發生其實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如: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或肥胖等因素,再加上沒有定期篩檢,都是造成大腸癌快速攀升的原因。為了讓民眾能「腸」保健康,感恩節安心健康享用美食,國健署提供健康「3多3少3去」原則:3多-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 多蔬果: 多蔬果: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且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同時也可以減少肉類或主食類的攝取量。應挑選當季新鮮、顏色豐富的蔬果。多喝水: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以擺脫肥胖、慢性病威脅,並能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維持身體健康。建議成人每日飲用6-8杯水(240 ml/杯),分次小口慢慢喝。另外,含糖飲料不僅無法解渴,反而會攝取過多的熱量,提醒民眾應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既省錢又可減少身體的負擔。多運動: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建議親朋好友歡聚之時,茶餘飯後相揪逗陣散步,還能降低大腸癌罹患風險,一舉數得。3少–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 少油鹽: 少油鹽:減少油的用量,並建議選用植物油,因為含有較高比例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保護心血管,但高溫烹煮會使油脂變性應盡量避免;而少鹽則可以降低鈉的攝取,減少身體負擔。少紅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少醬料:建議多以食物的原味鮮甜為主,避免添加過多的醬料,或是可以自製較無負擔的醬料,兼顧食物的美味,又可兼顧自身的健康。3去–去肉皮、去肥油、去焦黑: 去肉皮:肉類的皮儘可能少吃,降低熱量的攝取。去肥油:肉質偏肥的部分,儘可能以瘦肉為主,減少食用肥肉的比例。去焦黑: 去肉皮:肉類的皮儘可能少吃,降低熱量的攝取。去肥油:肉質偏肥的部分,儘可能以瘦肉為主,減少食用肥肉的比例。去焦黑: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出,在高溫表面上燒烤的肉片,因烹調過程中會形成致癌物質-多環芳烴(PAHs),隨而附在食物表面,若燒烤食物表面有焦黑現象,建議切除或不食用。定期大腸癌篩檢也很重要 可降35%大腸癌死亡率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為有效預防大腸癌,除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外,定期篩檢也很重要,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50-74歲的民眾透過定期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因此,國健署再次呼籲,感恩節聚餐民眾可多用當季新鮮食材,增加蔬菜的攝取及適量的水果,減少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而50-74歲民眾應多加利用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建議及早做大腸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年輕女性罹癌易轉移 乳癌年紀有下探趨勢
林小姐34歲時罹患第3期乳癌,接受治療後以為擺脫癌細胞,沒想到46歲時突然發現右眼不能動,就醫檢查竟是乳癌復發且罕見轉移至眼睛!經由切除雙側卵巢與輸卵管,接著口服標靶藥物,終於找回健康。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乳癌年紀有下探趨勢,亞洲人年輕乳癌比例較歐美高,雖然40歲以下極年輕乳癌預後差,但隨著醫療進步,現已有許多新藥已可延長存活期。年輕型乳癌高達3成 容易轉移與擴散乳癌高居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歌手朱俐靜等年輕女星皆因乳癌病逝。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09年新確診乳癌患者有17,371人,其中不到50歲的年輕型個案有5,541人,約占整體31.89%[1]。而且年輕患者中,有1,300名病人確診時已處於第四期[2],也稱晚期乳癌或稱轉移性乳癌。陳守棟說明,年輕型乳癌主因是未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加上年輕女性罹癌易轉移、擴散速度快,患者普遍預後也較差。亞洲人停經前就罹患乳癌的比率較歐美高,而且台灣乳癌存活率比歐美日韓低。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乳癌已經有多元的精準治療方式,包括近年興起的「抗體藥物複合體」與「細胞週期抑制劑」。即便復發轉移,也可透過區分亞型,對症下藥。對於不同型別的癌細胞基因突變,能透過基因檢測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幫助延緩疾病惡化。7成為荷爾蒙陽性 年輕型乳癌5大特性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馮安捷表示,根據癌細胞受體對不同激素表現,乳癌區分成4種亞型,其中7成為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病患。年輕型乳癌的5大特性包括:約70%為荷爾蒙受體陽性腫瘤較大,惡性度高不易診斷初診斷為晚期比例約占7%死亡率較高細胞週期抑制劑 精準治療助延緩惡化乳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還有荷爾蒙治療等。研究顯示,停經後乳癌病患,治療效果與預後較好;針對停經前病患,可藉由藥物讓卵巢休息、停止經期,透過口服細胞週期抑制劑(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療法,抑制生長週期不受控制且異常快速分裂的癌細胞,副作相對較低。此治療方式獲得美國國家癌症(NCCN)治療指引方式推薦[3],並經由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評比生活品質提升及整體存活期延長[4]。過半數患者恐復發 基因檢測為治療趨勢馮安捷提醒,在醫學期刊研究中發現,乳癌患者每4人就有1人,在治療5至10年後發生復發或轉移[5]。世界外科腫瘤期刊研究中也提到,過半數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患者,診斷5年後可能轉移復發[6]。若患者帶有特殊基因突變,研究顯示具有較高的復發率且更容易產生抗藥性,使治療效果不佳[7]。她呼籲,基因檢測是癌症治療必要過程,能協助區分癌症不同亞型,找出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也有助於評估治療後狀況。尤其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病患有高復發風險,治療後必須按照醫生指示定期檢查,就算出現轉移復發或抗藥性,也應趁早介入控制癌細胞,讓患者繼續陪伴最愛家人與完成夢想。為了防治乳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45歲至未滿70歲女性,每2年1次乳房篩檢,如果有家族史,能夠提前至40歲開始。越早治療癌細胞威脅越小,治療成果也越好。女星Lulu(黃路梓茵)出席相挺乳癌病友,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和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也呼籲面對疾病不輕易放棄,積極治療、定期追蹤,轉身後依然能持續閃耀花漾人生。[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報告: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16434/File_21196.pdf
醫籲公費腸癌篩檢下修到45歲 台中彰3縣市擬帶頭試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美國研究發現,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比例顯著上升。面對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我國公費篩檢目前只涵蓋50歲以上族群。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呼籲下修公費篩檢年齡至45歲,台北、台中、彰化3縣市率先響應,最快後年實施青壯年腸癌篩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表態支持,若爭取到預算,最快有望後年下修篩檢門檻。年輕大腸癌發生率高 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5年成為台灣新增癌症病例的第一名,並且在癌症死亡人數中排名第3。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20年,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高達40.5%,在全球排名第6、亞洲排名第1。大腸癌和社會發展習習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年輕化正撲向青壯年族群,而且男性發生率較女性高1.5倍。腸癌潛伏於青壯年,一旦罹癌不只可能奪走生命,家庭也可能因為失去經濟支柱而變得脆弱。腸癌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降低35%死亡率。目前我國公費腸癌篩檢是由政府補助,進行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然而補助對象只涵蓋50~74歲族群,卻沒納入45~49歲這群社會及家庭重要經濟梁柱,而且男性篩檢人數甚至少於女性。醫質疑「公費篩檢一定漏掉了什麼」為促使台灣扭轉這項「不名譽的第1名」,邱瀚模提出調整公費腸癌篩檢的年齡門檻,從補助50~74歲民眾,下修至45歲即可被納入補助。他表示,台灣全面執行公費腸癌篩檢10多年是有成果的,理論上也應該要做得很好,但在數據上不是如此。年齡愈高的民眾因被納入公費篩檢族群,發生率逐年緩降,然而未被涵蓋的「40~44歲」和「45~49歲」青壯年族群發生率雙倍成長,甚至已被納入的「50~54歲」中壯年族群,發生率也未減反升。「台灣一定漏掉了什麼,才讓年輕大腸癌(發生率)這麼高,」邱瀚模推測可能原因包括:公費腸癌篩檢不夠普及、多數人只篩1次、年輕族群未被納入公費篩檢範圍等。美國許多癌症相關團體,已下修公費腸癌篩檢的起始年齡至45歲,甚至提出「45 is the new 50」的篩檢概念,澳洲也是。邱瀚模強調,台灣40~49歲青壯年罹患大腸癌的高發生率排名全球前幾名,這群人因沒有篩檢,發現症狀時經常為時已晚、死亡率高。呼籲政府下修公費腸癌篩檢的年齡,不應再等待和觀望其他國家做法,應走台灣該走的路。公費篩檢下修年齡 國健署:要試算成本效益根據健保署的最新資料,2022年花在大腸癌的醫療費用約160億元、藥費約56億元。細究各期別可發現,第四期的醫療費用和藥費,分別是第一期的5倍和11倍。換言之,愈早期發現及治療,有助節省健保費用。立委吳玉琴認為,下修公費腸癌篩檢的年齡至45歲是一項好的健康投資,有助大腸癌早期確診,而且所需的預算應不多,建議國健署應在癌症年度計畫向主計總處爭取相關預算,也請國健署在3個月內提出相關分析報告。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根據歐美目前的公費腸癌篩檢資料,在年齡部分並未下修。不過國健署持開放性立場,承諾最晚11月初會有下修年齡的成本效益試算版本,尚需要更多的國內資料、國際證據及專家意見。為此,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提出台灣本土的真實數據。2001年他在台南和基隆社區進行50萬名中壯年族群(40~49歲)的腸癌篩檢分析,僅約5萬人有進行腸癌篩檢,44.5萬人則沒有做。這項研究持續追蹤至2019年,發現前者大腸癌發生率為每年每10萬人有45人罹病,後者則為58。結果顯示,50歲前開始接受篩檢,發生大腸癌風險減少22%。陳秀熙同時提出「精準篩檢」概念,透過AI計算出糞便潛血濃度愈高者,發生晚期大腸癌和大腸癌死亡率也愈高,因此篩檢的間隔應予以調整,不一定每人每2年做一次,風險較低者可拉長至每6年篩檢一次,風險較高者則應每半年一次就做篩檢。跑在中央之前 北中彰擬籌預算響應台北市、台中市、及彰化縣3縣市的衛生局長,同意以試辦計畫模式響應「45 is the new 50」的公費腸癌篩檢。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說,以台北市的篩檢率試算,若要執行45歲以上的公費腸癌篩檢,約需花3千萬元。由於今年和明年已有既定計畫要執行,不過2025年有機會透過整合式篩檢活動,設法籌錢試辦。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建議,現行的腸癌篩檢流程要創新,例如讓民眾網路預約,由現有的公衛醫療體系把採便管郵寄到府,民眾採便後則放置於社區藥局或超商,由專人回收送驗。如此一來,採便更方便,也有機會更快收到報告。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提早進行「個人化篩檢」預防
我國兒童過重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恐成為年輕大腸候選人!美國研究發現,年輕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顯著上升,而且世界各國皆有此趨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談討,發現及早篩檢大腸癌可降低發生率,針對年輕大腸癌篩檢提供精準效益實證評估,藉由糞便潛血檢查濃度,可使原有「族群式大腸癌防治」策略走向「個人智慧精準大腸直腸癌防治」,達到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探討年輕大腸直腸癌主題時,通常會與人類發展指數一起評估;人類發展指數越高,代表經濟水準較好,醫療可近性、醫療品質通常較佳,因此癌症的治療效果應該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發展指數越高,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越高;代表已開發國家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西化」是罹癌的重要原因(Arnold M, et al. Gut 2017;66:683–691.)。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高於鄰近人類發展指數相近的亞洲國家。無論性別與國別 50歲以下罹癌率顯著增加2017年美國研究發現,年輕大腸直腸癌增加趨勢十分明顯;不論結腸或直腸,50歲以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且不論性別都有類似的趨勢。而且 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觀察到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各國也觀察到類似的情形(Siegel RL et al. JNCI 2017;109(8):djw322.)。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台大公衛團隊過去曾跟韓國、日本、香港等亞太地區國家進行大腸癌研究,發現無論性別,40至49歲大腸癌比例皆明顯增加,尤其男性大腸癌增加幅度最為明顯(Sung JJ, Chiu HM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9)。而且大腸癌發生率在1965年後出生世代持續上升(Murphy CC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8;155:1716–1719),原因包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代謝症候群兒童時期暴露抗生素和食物鏈中抗生素(改變腸道菌叢)食品業工業化引入化學物質或食品(促使腫瘤形成、改變腸道菌叢)發炎/異位性體質環境輻射或其他環境暴露(區域性)一項研究針對430位小於50歲的族群,進行大腸癌回溯性研究,結果發現26%人的一等親有結直腸癌,10%有基因錯配修復問題,315人有做生殖系基因定序,檢查出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亦稱「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基因異常等,有生殖細胞系突變85人中只有43人表示其一等親有大腸癌。因此,小於50歲大腸癌中有20%具有生殖系基因突變,建議對於所有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基因諮詢與癌症檢驗(Stoffe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20;158:341–353),以利及早發現疾患。邱瀚模指出,大腸癌之新興風險因數,亞洲肥胖族群增加幅度快,台灣肥胖人口比例約占6至7%,男童占8%,女童占4%,而且男童逾25%過重,女童也有超過15%過重,這些兒童未來恐會成為年輕大腸癌候選人。除了罹癌危險因數,下修篩檢年齡層也是亟待討論。(Hoffman SJ et al. BMJ 2019;365:l2231)。多國下修篩檢年齡 台灣糞便潛血檢測演進為了及早防癌,多國指引已下修篩檢起始年齡,美國多專科醫學會特別小組(USMSTF)於2012年建議45-75歲成人、40歲成人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於該家族成員診斷結直腸癌年齡之10歲以前)參加篩檢。2021年,美國胃腸病學院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針對45-49歲成人增加有條件篩檢建議。美國一項研究利用電腦模擬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1990至1994年族群作為參考組,發現現今族群大腸癌風險為過去1.54倍,因此,45歲開始篩檢這項措施可符合成本效益(Ladabaum U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157:137-148.)。台北醫學大學癌症轉譯研究中心陳立昇教授表示,台灣在檢測技術從「糞便潛血化學法」演進到「糞便潛血免疫法」,已經成為國際上先進的偵測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敏感性和精確性方面優於過去的化學法,並且顯示大腸癌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三段五級」策略 各世代精準防治大腸癌 台大公衛團隊過去利用基隆、台南整合式篩檢資料研究發現,45歲開始篩檢族群相較50歲開始篩檢大腸癌發生率低22%,這項實證資料表達提早篩檢具有預防效益(Chiu HM, Chen HH et al. 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 Chicago, US)。建議下列2族群提早篩檢:50至75歲:戰後嬰兒潮及部分X世代45至49歲:這類族群為社會主要人力,一旦罹癌可能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損失(As of the population in Dec 2021)。▲▼X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提早進行大腸癌篩檢,具有預防效益。(圖/台大公衛團隊提供)陳立昇表示,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人數眾多,為了確保這2個世代能夠在初段和次段預防方面做好防治工作,除了建議參加糞便潛血檢測,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工程,根據不同階段制定策略,以實現精準健康的防治目標。初段預防:側重於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轉向植物性飲食、增加運動,以及促進整體健康。這些改變對每個年齡層都至關重要,透過預防老年罹患大腸直腸癌,以免耗費國家龐大資源並影響人民的生活品質。次段預防:針對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應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末段預防:台灣的全民健保體系在三段預防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當疾病出現時,體系能夠提供新型治療方法,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以照顧各個年齡層的患者。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肝長20公分腫瘤竟是大腸癌引起! 使用標靶藥物抗癌突破5年存活期
「過往大腸直腸癌晚期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很難突破2年,患者從罹病到身故的時間之短,往往讓患者與家屬留下深深遺憾」,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克釗教授表示:「目前在標靶藥物協助下,存活期已大幅度突破,以我門診的一位65歲老翁為例,其某天發現自己腹部腫大,超音波掃描看到肝臟有20公分腫瘤,原以為是肝癌,切片檢查才驚覺是原發癌症—大腸直腸癌之癌細胞轉移引起。所幸,今日可先透過標靶藥物合併讓腫瘤縮小,提升手術切除腫瘤的可行性。該患者就是透過精準治療的幫助,擺脫晚期大腸直腸癌陰霾,至今奇蹟似的突破5年存活期。」大腸癌初期幾乎無異狀 察覺症狀才檢查恐怕已到二期以上李克釗教授表示,大腸直腸癌病程發展速度莫測,從大腸瘜肉進展成大腸直腸癌,短則1至2年,長則5到10年。且症狀不典型、難察覺,當病人發現身體有異常主動檢查時,大腸直腸癌症往往已經發展到二期以上,甚至是以三期為居多。然而,一旦發展至四期,往往也會伴隨肝臟、肺臟、骨頭等轉移,治療難度提升。晚期大腸癌已標靶藥配合化療為主要手段 治療前須檢驗癌細胞基因李克釗教授說,大腸癌晚期患者也無須灰心,今日的主力治療為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建議患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前,先檢測癌細胞RAS基因(KRAS與NRAS),以及BRAF基因是否突變。一旦確認RAS基因未突變,就能在化療療程中,加入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有望縮小腫瘤大小,提升手術切除的機會。李克釗教授鼓勵,在標靶治療時代,大腸癌晚期患者平均存活期能夠長達3年,如果轉移腫瘤能夠明顯縮小,經醫師判定可以外科手術切除,平均存活期有望突破5年,以高雄長庚經驗而言,當原發腫瘤跟轉移的腫瘤經治療後都能完全切除,每2位患者就有1位可以存活超過5年。規律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癌病變 高風險族群更應提早開始檢查李克釗教授提醒,由於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很容易讓人忽視,當發現自己有疑似大腸癌症狀時,例如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可看出明顯鮮血、或貧血等,有可能是大腸癌導致,一定要趕快到醫院安排檢查確認原因,然而想要趁早發現早期大腸癌,規律檢查非常重要,才能找出無症狀時期癌細胞腫瘤。李克釗教授呼籲,國健署提供年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先化驗糞便中是否有看不見的潛血,初步判別大腸內是否有異狀,如果直系親屬有大腸癌病史,一定要把檢查提前10年開始,一旦發現糞便裡有潛血,醫療端會利用大腸鏡檢查是否有息肉或癌病變,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
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 5癌篩檢早期發現存活率最高逾9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國健署表示,符合資格者定期「五癌篩檢」比「疑似罹癌才篩檢」有較高的存活率,呼籲民眾應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癌早期存活率高 但早期症狀不明顯應定期篩檢國健署105年至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子宮頸癌、肺癌早期(0+1)期的5年存活率皆超過9成;口腔癌早期(0+1)期的5年存活率約7至8成以上;女性乳癌早期(0+1)期5年存活率更接近100%,而乳癌第4期5年存活率則跌至約3成6,顯示及早確診、治療的重要性。不過,癌症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若未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等到症狀出現才就醫,通常都已是預後較差、較難治療的晚期癌症,治療方式較複雜,而且治療選擇可能也較早期癌症少,不但治療時間更長、需花費更多的醫療費用,存活率也大幅下降。因此,國健署呼籲,民眾應藉由定期癌症篩檢,及時發現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把握治療黃金期,目前國健署依據國際實證及我國流病資料,提供「五癌篩檢」服務: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年補助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建議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篩檢:45歲至69歲婦女、40歲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大腸癌篩檢:50歲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肺癌:具肺癌家族史:50歲至74歲男性或45歲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歲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應養成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的好習慣,一起為自己、家人的健康把關,若篩檢結果異常,也應遵循醫囑儘速做進一步的確認診斷。篩檢異常將進一步安排診斷 可用APP、網站查詢資訊此外,國健署已於112年6月起與健保署共同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建立篩檢、追蹤到確診的完整機制,透過醫療院所共同合作,針對五癌篩檢疑似異常的民眾,進行健康指導、說明後續檢查相關注意事項,協助安排進一步就醫診斷,以達早發現早治療,及早阻斷疾病恢復健康的目標。國健署表示,民眾也可透過「健保快易通APP」點選「健康存摺」的貼心提醒功能,確認自己下次建議檢查日期,或攜帶健保卡到附近醫療院所或衛生局所洽詢,也可利用「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查詢附近的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
嚼檳榔造成口腔癌激增28倍! 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公布
疫情3年期間,口腔癌篩檢率大幅下降。為推動口腔癌防治,新北市衛生局參加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舉辦「2023年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獲獎,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說明,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提醒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及18歲以上嚼檳榔或已戒檳榔的原住民民眾,接受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口腔癌位居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第4名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資料,口腔癌位居2022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6名及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第4名,影響國人健康甚鉅。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健署民國112年開始與口健司分工合作,五癌防治維持由國健署把關,口腔的部分將仰賴口腔健康司的專業提供協助。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顏忠漢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口腔癌的預防、篩檢、治療一直到後端口腔癌的復建復能。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簡稱台灣檳癌防制聯盟)於97年成立,長期關注台灣口腔癌及檳榔議題,並自99年起針對全台22縣市政府進行「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以敦促癌症防治之政策落實。主席韓良俊期待未來中央與地方能全面性、政策有延續續性地保障國民口腔健康。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立委表示,檳榔防制和口腔癌防治應從源頭制定政策執行管理,期待新升格的農業部拿出魄力妥善管理檳榔種植的問題,嚴格取締不法種植。未來中央政府會持續與地方合作推動口腔癌防治及檳榔防制業務,也承諾會持續在各方面政策,如口腔癌篩檢、檳癌宣導、山坡地種植等方面合作,以減少國人口腔癌的發生。創意招式 養成菸酒檳危害防制觀念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說明,嚼食檳榔及吸菸皆是導致口腔癌發生之主因,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吸菸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吸菸者的18倍。為使將檳榔危害的認知從小養成,新北市藉由電競、繪本、拍攝影片等創意方式向下紮跟,協助兒童從小養成菸酒檳危害防制觀念。健康管理科陳欣蓉科長表示,新北市積極推動口腔癌篩防治工作,結合社區、職場及醫療院所資源,建構完善篩檢網絡。近日針對口腔癌高危險族群發送簡訊提醒定期接受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檢查異常個案也請儘快至醫院接受正確治療。並提醒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及18歲以上嚼檳榔或已戒檳榔的原住民民眾,要養成定期接受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的習慣。
每年逾8千人罹口腔癌!影響「這些」重要功能 把握3原則遠離威脅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逾8千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有23人新診斷為口腔癌,其中有9成患者都是男性,且8成以上有吸菸行為、7成有嚼檳榔行為,超過5成的患者既吸菸又嚼檳榔。而7月27日為「世界抗頭頸癌日」,國健署藉此呼籲民眾應重視口腔癌防治。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也提醒,遠離口腔癌應把握「拒菸檳」、「定期篩」、「早治療」3原則。口腔癌涉及許多重要功能 該如何有效預防?頭頸部依位置不同,分為鼻腔、口腔、咽(含鼻咽、口咽、下咽)、喉等部位。其中口腔癌發生的部位涉及面頰、舌頭、唇部和上下頜骨等,與呼吸、咀嚼、吞嚥、語言等重要功能有關,因此千萬不可輕忽。在口腔癌的預防上,除了養成不抽菸、不嚼檳榔等習慣外,根據台灣大學研究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 %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26%口腔癌的死亡風險。因此,政府提供30歲(含)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每2年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吳昭軍署長提醒,早期檢查、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但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未積極治療的情況下,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口腔檢查揪3千例癌前病變 3分鐘就可守護健康根據全國癌症篩檢資料顯示,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可以發現近3,000名癌前病變個案。口腔黏膜檢查只需約3分鐘的時間,藉由醫師視診、觸診,評估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及時守護自己的健康。吳昭軍署長再次強調,口腔黏膜檢查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並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符合政府補助對象之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民眾,每2年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異常,儘快接受正確治療,就可以降低癌症發生機會,擁有健康的人生。除了口腔黏膜檢查以外,國健署提醒,凡是有嚼食檳榔與吸菸行為的民眾,應及早戒除菸檳等有害物質,並善用國健署提供的戒菸戒檳服務,也可以到醫療機構接受戒治服務,一起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
「只盼活到孩子結婚」 5旬婦晚期乳癌積極治療救回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一位5旬單親媽因家庭債務拼命工作而延誤就醫 ,確診時已為乳癌4期,不僅兩邊乳房都有癌細胞,而且分別為三陽性與HER2陽性不同亞型,並且已轉移到骨頭與肺部,情況告急、相當棘手!該癌友得知病情眼淚潰堤,只期盼「想看到我的孩子結婚」。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率領團隊治療,該癌友也積極配合,如今疾病控制良好,還迎來寶貝孫子。黃星華鼓勵民眾及早檢查、勇於治療,都有機會重返人生。乳癌年輕化 出現腫塊、異常分泌物是警訊黃星華表示,近年乳癌年輕化,不少患者30幾歲就罹癌,收治最年輕患者甚至僅26歲。乳癌年輕化因素包括環境變化導致基因突變、不正確的使用含有荷爾蒙的藥物、高糖高膽固醇飲食、抽菸喝酒、晚生或不生育等因素。建議有乳癌家族史者、長期服用避孕藥、更年期補充過量荷爾蒙、長期生活習慣不正常、初經早、停經晚、未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肥胖、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女性都應特別注意。他提醒,一旦摸到乳房有腫塊、乳房皮膚色澤暗沉、表皮粗糙如橘皮、乳暈顏色變化、單側乳頭出現顏色異常分泌物、兩側乳房大小差異加劇等,恐為乳癌警訊,建議盡早就醫檢查。▲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如何揪出乳癌? 依不同亞型擬定治療策略乳房X光攝影:政府補助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2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費用。乳房超音波檢查:非侵入性,利用超音波反射篩檢,需搭配醫師觸診或X光攝影,精準度達8成。乳房核磁共振檢查:目前敏感度最高、精準度佳的檢測。穿刺切片檢查:當影像診斷有高度罹患乳癌機率,透過穿刺切片進一步檢測,取出組織做切片化驗,準確度達99%。現今乳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射療法、標靶治療、荷爾蒙療法、免疫治療治療等。黃星華說明,近年乳癌治療技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早期乳癌以手術為主,近5年隨著分子生物學發展,根據不同亞型擬定治療策略。例如荷爾蒙陽性乳癌可選擇直接動手術,後續以荷爾蒙治療或放療輔助治療;三陰性或標靶陽性乳癌,尤其腫瘤大於2公分、淋巴結受侵犯,則建議做前導性化療,另加上標靶或免疫治療,縮小腫瘤再開刀,可降低5年疾病復發率、提升存活率。依循國際最新指引 集結多科團隊就近照顧根據衛福部統計,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 。乳癌發生率高,但只要早期發現,透過正規治療,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9成 。不少癌友認為到大型醫學中心才能得到完善照顧,但黃星華表示,其實區域型醫院與大型醫學中心在醫院架構與治療水準並無太大差異。以恩主公醫院為例,遵循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與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歐洲腫瘤學學會(ESMO)三大國際最新治療指引,已可處理9成乳癌患者狀況。前院長吳志雄本身也是乳癌專家,因此恩主公醫院的目標是成為桃園地區乳癌治療中心。而且患者就近到區域型醫院就診,可省卻舟車勞頓、排隊檢查之時間,減緩體力消耗更能好好休養。三總出身的黃星華擁有逾20年治療乳癌經驗,收治過數百位女性癌友。團隊成員包括乳房外科、腫瘤科、放射科、個管師、護理部等,提供癌友多方面照顧。他表示,現今治療技術與藥物日異月新,癌友保持正常作息、健康飲食,適度運動,都有助於維持體能、應對化療。也呼籲女性及早檢查與治療,別因年輕而忽視乳癌風險,高風險族群於20-23歲即可進行超音波檢查,及早揪出乳癌並治療,預後會比晚期確診來的更佳。
40歲女健檢驚見肺結節…輕忽1關鍵「變肺腺癌四期」 1年半後慘賠命
衛生福利部自111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檢查,但仍有不少民眾輕忽追蹤的重要性。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透露,他曾遇過一名40歲女性健檢發現有肺部結節,後續位定期追蹤,1年半後轉變成肺腺癌四期,不幸病逝。國健署今(3日)舉辦肺癌篩檢滿週年記者會,楊政達在會中分享收治個案,該名女性健檢時發現肺部結節,3個月內反覆就醫3次,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被醫師告知暫無大礙後,便放下心中大石,未按照醫囑定期追蹤,1年半後因呼吸喘就醫時,已演變為肺腺癌第四期,最後不幸病逝。國健署指出,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我國111年肺癌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21.8人,相較100年每十萬人26.0人,已下降16.2%,但仍然高居臺灣癌症死因第一位,占了111年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4%)。肺癌患者存活率較低,主要原因是早期肺癌無明顯徵狀,而出現顯著症狀時,診斷已多為晚期。早期肺癌(0及1期)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就急降至1成,不同期別的存活率差距甚大。但109年臺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我國每2個肺癌確診個案就有1個已經是第4期,晚期個案占6成以上,錯過早期治療機會。國健署表示,公費補助LDCT肺癌篩檢服務已受檢民眾中,約9.2%經醫師評估有疑似異常之肺部結節,需定期檢查追蹤或進行確診程序。肺部結節多數為良性,衛生福利部薛瑞元部長提醒,檢查結果疑似異常的民眾,務必遵醫囑定期追蹤,以觀察結節有無新增或變化;若經醫師確診為肺癌者,更應配合治療計畫,儘早診治,爭取較大的復原機會。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我國肺癌篩檢計畫實施週年以來,找出的肺癌個案有85.1%為早期,證實能有效於早期發現肺癌,有助提高肺癌存活率。因此,符合資格者應儘速參加篩檢,對象包括: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2.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備註)以上,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
大腸癌篩陽追蹤率連續4年吊車尾 年近1.8萬人未追蹤
癌症連續41年登上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及早發現治療是防癌關鍵。國民健康署各項免費癌症篩檢中,大腸癌篩檢陽性追蹤率連續4年吊車尾,一年近1.8萬人未完成追蹤,推估近千名患者被遺漏。醫師呼籲政府可考慮補助無痛大腸鏡檢查,消除中低階層的經濟障礙,有助於提升民眾就醫追蹤意願。癌症篩檢陽性個案追蹤率。(圖/王家瑜製表)國健署107年到110年統計,癌症篩檢陽性個案追蹤率以乳癌最高,皆有9成以上;但子宮頸近4年從94%降到87.4%;口腔癌約都8成上下,但110年降至77.1%;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連續4年吊車尾,110年僅70.7%,較107年下降5%。國健署補助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如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且檢查前需要喝清腸藥,民眾心理負擔較大,可以預想陽性追蹤率較其他癌別低。邱瀚模進一步指出,許多人害怕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約8成受檢者都選擇有麻醉的無痛大腸鏡,自費價格至少4000元,對於中低社會階層民眾來說,就醫追蹤需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無形中變成一道阻礙。國內外實證顯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罹癌風險,較一般人高20到30倍,如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死於大腸癌風險將增加64%。邱瀚模警告,每20名糞便潛血陽性個案就有1人罹癌,以110年數據推估,6.1萬名陽性個案中,只有4.3萬名完整追蹤,剩下的近1.8萬名未追蹤個案中,就潛藏著近千名大腸癌患者。他呼籲政府更積極應對,例如補助無痛大腸鏡,每人1000元、每20人只需花費2萬元,就能揪出1名早期大腸癌患者,進而降低死亡率。另外,目前國內提供30歲以上女性每2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據統計,子宮頸癌篩檢陽性追蹤率近4年連降7%。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任王鵬惠指出,子宮頸抹片陽性個案須到婦產科接受進一步檢查,如內診、子宮鏡切片等,屬於侵入性檢查,有些人可能猶豫而未立即就醫。婦產科醫師表示,由於子宮頸抹片易受到陰道發炎、月經等因素干擾,近年歐美國家逐漸推行子宮頸抹片搭配人類乳突病毒(HPV)核酸檢測,兩種檢查一起做,減少偽陰性或偽陽性問題,篩檢間隔也可延長為「每3到5年一次」,降低民眾的心理負擔;目前國健署已啟動試辦計畫,希望評估財務成本和國內外臨床實證後,盡快在國內正式推行。
乳癌高峰在「這年齡」 2族群可公費乳房攝影!快用2招查詢有無符合資格
乳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有較高的存活率並可保留較好的乳房外觀。不過,乳癌早期鈣化看不到也摸不到,若要早期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需要藉由「乳房X光攝影」。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乳癌發生高峰為45-69歲,乳房X光攝影可以降低30%晚期乳癌發生率,並減少41%的死亡率。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國健署補助2類婦女進行每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可用2方式查詢是否有符合資格。乳房X光發現早期乳癌 2族群可公費檢查「乳房X光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國際上經實證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每年透過篩檢發現的乳癌個案中有60.8%為早期(0+1期)乳癌,相較於未透過篩檢所發現的早期乳癌多27.4%。另外,根據105-109年新診斷乳癌的5年期別存活率,早期(0+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約100%,而第2期、第3期分別約95.1%、79.7%,但第4期(晚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僅約36.2%。其中,逾7成的乳癌發生在45-69歲的婦女。因此,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乳癌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健署有補助以下對象進行乳房X光攝影,希望符合資格的民眾可以到醫療院所做乳癌篩檢,包括: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的婦女(出生年為民國42年次至67年次)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的婦女(出生年為民國68年次至72年次,且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2年1次公費乳房攝影 2方式查詢資格符合條件者可攜帶健保卡至醫療院所,或逕洽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進行每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若是不清楚自己是否有符合資格,或是不記得自己是否曾做過乳房篩檢,國健署也提供了查詢方式。林莉茹組長表示,民眾可透過2方式查詢自己是否有符合資格,包括:利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 APP查詢:可查詢最近1次篩檢日期、篩檢結果提醒符合資格的篩檢服務持健保卡至國民健康署核可之乳房攝影醫療機構查詢:查詢是否符合篩檢資格相關核可醫事機構名單(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2&pid=109)
定期檢查降低癌死亡率! 政府免費提供這些人「五癌篩檢」
由於癌症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容易讓人忽略,等到身體發生警訊可能為時已晚,惟有透過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可阻斷已經發生變異的細胞發展為癌症,以提升自身存活率。5種癌症篩檢 女性降70%子宮頸癌死亡率主要5種癌症篩檢與國人死亡率的實證資料顯示,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者,定期每2年1次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風險;國際研究指出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可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因此,國民健康署鼓勵民眾及家人應積極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維護自身及家人的健康。30拉警報! 男女皆有免費篩檢預防癌症最重要的就是依照國際實證建議,透過各項檢查早期發現癌症病灶。國民健康署為促進國人的健康,已依據世界最新的篩檢實證,針對罹患癌症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的「五癌篩檢」,只要符合以下資格就能免費篩檢:一、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二、乳癌篩檢:45至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三、大腸癌篩檢: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四、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五、肺癌:(一)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二)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篩檢異常勿驚慌 遵循醫囑早治療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請符合篩檢資格民眾踴躍受檢,若收到篩檢異常的結果,切勿驚慌失措,仍需進一步就醫診斷。篩檢單位均會協助妥善安排回診時間,只要遵循醫囑回到醫院進行複檢,就可及早處置;若收到檢查結果為正常,仍要定期接受每2年1次的篩檢,保固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