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災害
」甘肅6.2地震上百人死傷「恐爆2次災害」 災區最低溫-17.9度…成救援考驗
中國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18日深夜23時59分發生規模6.2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已知造成118人死亡,以及超過230人受傷,還有6400棟住家受損,當局警告近幾天低溫達零下17度,災區未來1周恐爆發2次災害。負責此次地震救援協調工作的救援中心分隊長汪多,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次救援的最大難度在於當地的低溫天氣,西北冬季溫差大,最低溫在零下十幾度,受困人員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加上地震發生在凌晨,很多人來不及躲避,一夜過去情況很難預料。由於天氣寒冷,讓救援更加困難。(圖/翻攝自新華社)對救援人員而言,除了做好禦寒工作,還需要加快救援速度。汪多指出,地震普遍的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但這次地震的時間將會縮短,而積石山當地多土木磚混和木質結構的房屋,房屋抗震性能較差,也導致損失更嚴重。雖然災區現場救援人力充足,但生活物資仍然短缺,包括食物、帳篷、衣物、大型救援設備等,目前甘肅本地社會力量協調機制已經啟動,考慮到救援時間比較短,暫時未有對外地隊伍前往支持的需求。災區救援人力充足,但相關物資缺乏。(圖/翻攝自新華社)據了解,甘肅積石山縣海拔1735至4309公尺,縣城海拔2300公尺左右,過去3年該地區12月下旬平均氣溫為-7.6度,最低溫為-17.9度。氣象部門指出,近期震區氣溫較低、體感溫度寒冷、紫外線強度強,提醒救災避災人員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防範失溫情況出現。預計未來10天,積石山無降水,冷空氣活動減弱,天氣以晴或多雲為主,氣溫緩慢回升,最低氣溫-10度至-14度,最高溫1度至5度。
台灣人一生平均經歷「2次災害型大地震」! 中央氣象局曝「保命2關鍵」
臉書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昨天(4月30日)發文指出,以地震週期來看,平均每30年,台灣就會發生一次規模7以上的大震,等於每個台灣人一生平均會經歷2次災害型大地震。因此提升防災意識、熟悉防震演練,才是最關鍵的國民任務。《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表示,「下一次大地震是什麼時候?是全台灣人都急於破解的謎題」,在地球科學界,科學家常常會估算某斷層、某地區的地震間隔時間,計算出地震的週期,「有紀錄以來,台灣曾經發生15次百人以上死亡的災害地震,千人以上死亡的災害地震也有驚人的5次。」「那麼,我們究竟能不能用地震的週期或頻率,來推估下次大地震爆發的時間呢?」《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解釋,雖然科學家可以透過挖掘斷層槽溝、地震紀錄來了解某個斷層兩次錯動的間隔時間,即使我們僅著眼於同一個斷層,但是隨著斷層位態的改變、構造環境的條件不同,仍然很難精確估計下一次錯動的時間。因此《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也提醒大家,雖然我們知道地震週期在學術研究上有其統計和科學的意義,但我們還是可以把地震週期作為防災準備工作的參考!「面對讓人毫無防備的地震災害,不論你聽到的地震週期有多久,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才是上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