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隻
」恆春梅花鹿慘遭獵殺煮熟 「頭、腳被餵狗」驚悚畫面嚇壞路人
屏東恆春半島驚傳梅花鹿遭獵殺案,有民眾發現狗兒正啃食熟肉,仔細一看驚覺牠在吃的竟是隻梅花鹿,嚇得立刻報警,墾管處則坦承有收到相關情資,已交由保七總隊第八隊調查,全案依違法國家公園法、動保法和槍砲法,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700萬元以下罰金。據了解,恆春半島近年復育梅花鹿有成,野外數量超過2000隻,梅花鹿如今已保育類動物,但在國家公園內狩獵和捕捉魚類仍然違法,梅花鹿遭獵殺案件卻屢屢傳出。近日有民眾目擊梅花鹿遭獵殺,不肖人士還將其遺體煮熟,餵給狗兒食用,頭骨和腳蹄形狀都還清晰可見,狗兒啃食遺體畫面也嚇壞目擊民眾,立刻通知墾管處展開調查。墾管處則表示,10多天前有收到相關情資,已交由保七總隊第八大隊查處,若是梅花鹿死後,其頭顱骨骼被民眾取下,行為人沒有違法,但還是希望不要任意取走。墾管處提到,若是刻意殺害梅花鹿後餵狗,將涉及動物保護法與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前者最高可處200萬元以下罰金,後者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700萬元以下罰金。墾管處強調,相關盜獵預防,墾管處與保七總隊第八大隊從2024年5月起即加強聯合夜間巡查,進行布線及情蒐作業,目前相關作為持續辦理中。
芬蘭私營動物園遇債務危機! 提前8年「歸還大熊貓給中國」
芬蘭私營的艾赫泰里動物園(Ähtärin eläinpuisto)24日指出,由於養不起園內2隻大熊貓,他們將提前8年,在今年11月將大熊貓歸還給中國。芬蘭廣播公司(YLE)24日指出,芬蘭艾赫泰里動物園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提前8年歸還先前從中國租借的2隻大熊貓「華豹」和「金寶寶」。艾赫泰里動物園是位於芬蘭中部的私人動物園。園方指出,他們在考慮諸多因素後才作出上述決定,其中包括新冠疫情導致的債務危機、遊客數量減少、通貨膨脹,以及俄烏衝突後不斷上升的利率等。據悉,該動物園的財務狀況仍處於崩潰邊緣,該園還計劃在1個月內申請債務重組。園長哈帕科斯基(Marko Haapakoski)表示,「華豹」和「金寶寶」給他留下了許多回憶,其中最難忘的是他和工作人員花了幾天時間觀察大熊貓在發情和繁殖季節的行為。可惜的是,2隻大熊貓並未在園中產下孩子。他稱熊貓保育工作近年來進展順利,該物種的受威脅等級已由「瀕危」(endangered species)降為「易危」(Vulnerable species)。根據監測,大熊貓野外族群總量已成長至近2000隻,圈養大熊貓也有600多隻,因此哈帕科斯基認為「與十年前相比,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報導補充,2017年4月,中國與芬蘭進行合作,並簽署了為期15年大熊貓保育研究的相關文件。大熊貓「金寶寶」和「華豹」於2018年1月抵達芬蘭,同年3月,中芬大貓熊保育研究合作計畫正式啟動。自2021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艾赫泰里動物園內2隻旅芬大熊貓的保育與研究計畫遭遇資金困難。為協助動物園渡過難關,在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倡議下,芬蘭各界華僑華人,尤其是中資企業伸出援手,傾力相助,其中包括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吉祥航空芬蘭分公司。艾赫泰里動物園有限公司董事長西沃寧(Risto Sivonen)當時稱:「中國企業和芬蘭中資企業的快速反應,以及直接給予的經濟援助,將幫助動物園建立更持久的方案,並支持芬蘭大熊貓的保育工作。」同年,芬蘭政府曾向該動物園提供20萬歐元的1次性資金扶持,但在2023年拒絕了後者申請的500萬歐元補助金。去年1月,動物園曾表示,由於無力負擔大熊貓的飼養費用,正在考慮提前歸還中國大熊貓。
獵人也憂心!瑞典棕熊面臨捕殺危機 專家:恐「生態崩潰」
瑞典於21日開始年度捕熊季,官方許可狩獵愛好者捕殺該國20%棕熊,但瑞典棕熊總數從2008年至今已經減少約40%,狩獵季引發自然保護主義者的廣泛關注和擔憂。政府允許獵人捕殺約500隻棕熊後,瑞典棕熊總數將減少至2000隻左右。生態學家和自然保護組織強烈反對發出如此大量的許可證,他們擔心棕熊內部的生態可能因此面臨崩潰風險。瑞典食肉動物協會(Swedish Carnivore Association)主席奧雷布蘭特(Magnus Orrebrant)直言不諱地批評這一計劃,稱其「純粹為了戰利品而狩獵」。他批評瑞典的野生動物管理方式似乎更著重於消滅動物,而不是盡全力保護。瑞典的棕熊數量曾在1920年代幾近滅絕,但經過精心管理,2008年數量恢復到約3300頭的高峰。然而,今年當局卻頒發了多達486張捕熊許可證,並允許棕熊對農場動物構成威脅時額外進行撲殺,這一政策轉變令環保人士倍感擔憂。瑞典狩獵與野生動物管理協會(Swedish Association for Hunting and Wildlife Management)的通訊總監里德霍姆(Magnus Rydholm)表示,狩獵計畫是根據瑞典政府的野生動物政策所制定,用於維持人類與「大型掠食者」之間的平衡。然而,不僅是環保人士,部分獵人也對棕熊數量的急劇下降表示擔憂。來自瑞典北部的獵人尼爾森(Anders Nilsson)表示,狩獵界內部也有人擔心殺死過多的熊,可能對未來的熊群生存造成不利影響。根據目前的捕殺速度,若明年繼續進行類似規模的狩獵活動,瑞典棕熊的數量將很快接近瑞典環保署所設定的最低存續標準1400隻,這是維持棕熊種群可持續發展的最低限度。值得一提的是,棕熊在歐洲被列為「嚴格保護的物種」(strictly protected species),環保人士指出,瑞典開出的狩獵配額已經違反歐盟規定,歐盟禁止故意狩獵或殺害嚴格保護的物種,除非在保護公共安全、農作物或自然生態的必要情況下作為最後手段。奧雷布蘭特補充說,研究人員擔心,棕熊的命運可能會重蹈瑞典駝鹿的覆轍。自上世紀末以來,瑞典的駝鹿數量已經減少60%,對當地生態系統構成巨大威脅。環保人士認為,保持更高的棕熊數量不僅有助於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將提升瑞典作為生態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這可能比出售狩獵許可證帶來更多的長期經濟收益。
台南紫斑蝶「二次遷移」!關子嶺蝶況佳 賞蝶活動7月中開跑
台南市關子嶺風景區嶺頂公園是紫斑蝶重要的覓食棲地,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前年7月在嶺頂公園1次觀測到的量約200隻,日前計數達300至400隻,今年各地新羽化的紫斑蝶出現顯著的「二次遷移」現象,嶺頂公園7月蝶況有機會更勝6月。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瑞祥表示,每年3、4月過境雲林林內的紫斑蝶,過去15年平均1年約20萬隻,今年竟高達40萬9000多隻,創新紀錄,推測是環境愈變愈好的關係,紫斑蝶族群數量也大增。陳瑞祥說,紫斑蝶北返後會繁殖下一代,新羽化的第二代5、6月會再遷移,因此,前陣子在台中大肚山、玉山登山口,都有民眾目擊紫斑蝶漫天飛舞的壯觀景象,其實牠們遷徙、擴散的地方不只北部,也有可能往山區,7、8月各地棲地留蝶數量都有機會增加。每年7月關子嶺嶺頂公園的賞蝶活動,由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負責執行,今年預計7月13日至8月11日,連續5周的每周六、日舉辦,將有導覽解說、闖關遊戲領取紀念品及紫斑蝶標放體驗等活動。陳瑞祥說,紫斑蝶標放體驗需事先報名,每個活動日舉辦2場次,活動當周的前1周開放網路報名,其他活動是現場自由參加,另今年還與周邊旅宿、商家合作,讓遊客有機會拿到住宿抵用券。陳瑞祥提到,目前包含嶺頂公園、紅葉公園的蝶況都很不錯,其中,嶺頂公園1次觀測到的量約有300至400隻,紅葉公園有1000到2000隻,民眾到關子嶺遊玩千萬別錯過。
英2旅客到泰國玩!入住叢林房遇蛾群飛滿屋 開門又見眼鏡蛇嚇傻
英國2名18歲少女一起到亞洲旅行,2人去過柬埔寨、越南之後來到泰國。而她們剛抵達泰國的第一周,入住了泰國北部夜豐頌省拜縣(Pai)的一座叢林小屋,沒想到入住後,她們不僅遇到許多蛾飛進房內,打開門後還發現一隻張著嘴的眼鏡蛇,讓兩人嚇到當場尖叫,把自己鎖在浴室內,打電話向飯店求助。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英國2名18歲少女潔瑪(Jemma Sayer)與莉蒂亞(Lydia Ramsey-Stewart)因為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學業,便相約一起到亞洲旅行。而她們在去過柬埔寨、越南之後來到泰國,結果才第一周就發生遇上恐怖景象。當時2人入住泰國北部夜豐頌省拜縣的一座叢林小屋,但她們卻發現,屋內有許多蛾從門縫鑽入,於是她們便決定,準備拿毛巾堵住門縫,找屋外的蛾進來。沒想到當時2人將門縫打開一點,準備放毛巾時,竟發現一隻眼鏡蛇張著嘴懸掛在門上。潔瑪表示,當下她以為她們要沒命了「我們都嚇呆了,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害怕過。那條蛇直接往我們這邊攻擊,直接撲向我朋友的頭。」而2人也因為受到驚嚇,當下直接跑到廁所避難,也導致門外近2000隻飛蛾直接飛了進來。之後潔瑪立刻打給飯店工作人員,向他們表明房間內現在有一條大蛇和2000隻蛾。飯店人員接獲通報後,約30秒後就立刻趕到現場,替她們把蛇趕走。潔瑪坦言,當下2人考慮直接搭飛機返回英國,不過後來飯店把她們的房間升等。雖然當晚還是沒辦法睡得安穩,但兩人也決定繼續旅行,如今已經抵達曼谷。潔瑪也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很喜歡旅行,除了這次的經驗之外之外,這是一次很棒的經歷。」
金門外來種藍孔雀氾濫 政府祭獵殺令
民生與生態兩難!金門縣可見成群的外來種「藍孔雀」漫步林間,晨間或黃昏之時,亦可聽聞此起彼落的叫聲,本該是生態美景,卻成金門人的夢魘,不僅造成農損、危害原生種生物,甚至影響飛航安全,據官方統計金門已逾2000隻,且數量持續攀升,縣府祭出賞金,狠心執行獵殺令,但愛鳥人士卻直呼「美麗的錯誤!」盼能有更好的對策。金門縣建設處指出,「藍孔雀」是原生於南亞的大型雉科鳥類,主要棲息於丘陵地區的疏林地帶,偏好靠水域環境,在台灣與金門地區無原生族群,只有人為圈養觀賞。1999年丹恩颱風來襲,把金門畜試所飼養藍孔雀的圍籠吹毀,造成籠中14隻個體全數逃離野外,因其體型龐大在當地缺乏天敵,加上農地多食物充沛、廢棄營區林立供其棲息,20年過去已繁衍成龐大野生族群,數量更暴增至逾2000隻,且仍倍速增加中。長期關注金門生態議題的縣議員董森堡表示,藍孔雀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偷吃高粱、地瓜、馬鈴薯等農作物造成農損,也會吃其他禽鳥類的卵、青蛙、蛇、蜥蜴等物種,造成生態危機;而每年4月起進入繁殖期,晨時或夜間高頻率的求偶叫聲,有點像貓叫或嬰兒的哭聲,擾人清夢。他特別提及,藍孔雀飛行高度可達4至5公尺,萬一誤闖機場跑道影響飛安,後果更不堪設想。縣府為控制野外藍孔雀族群,向農業部爭取經費,委託廠商架設野外陷阱捕捉移除,亦給予每隻收購金600元鼓勵民眾自行參與捕捉,但因預算有限,加上藍孔雀移動速度快、又會飛行,獵殺不易,獵捕速度根本趕不上繁殖速度,盼中央與地方能盡快找出有效的解決策略。當地民眾感嘆,許多農戶飽受困擾,農作物收成減少,且晨間尖銳的求偶叫聲擾人清夢,民眾只能打1999專線,盼縣府好好處理。儘管金門民眾支持獵捕藍孔雀,但看在賞鳥人士眼裡卻只能搖頭感嘆,認為牠們在金門成災是個「美麗的錯誤!」若能像大陸有廣闊腹地,可結合觀光圈養還能減少殺生,藉此創造出另類遊程,帶動金門觀光。
嘉義流浪犬攻擊事件頻傳 家畜所:加強捕抓
嘉義縣海區一再發生流浪狗闖進雞舍、鴨舍,咬死家禽事件,更屢傳民眾被狗追趕而受傷,7日嘉義縣第20屆第2次定期會上,流浪狗再成話題,議員翁聰賢除質疑TNR成效不彰,反問民眾蒙受損失「能國賠嗎?」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回應,今年1至10月TNR捕捉數量2735隻,收容浪犬284隻,除持續捕抓,也會加強開罰,讓飼主盡到責任。昨縣議員詹琬蓁表示,嘉義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花9000多萬元興建,卻只能收容200多隻犬貓,收容量嚴重不足,建議縣府與鄰近縣市討論,是否找其他地方收容?同時建立飼主觀念和責任,嚴格取締非法繁殖等,想辦法解決浪浪擾民或路殺等問題。翁聰賢批評,流浪狗一整群追人、甚至咬人,但農業處人員捕抓前都會要民眾指認哪隻比較凶,結果結紮完又再放回原地,質疑農業處做得不夠。家畜所表示,為有效控制野外成群遊蕩犬隻族群引發的民怨,已擴編動物保護管制隊人員,並分區排班,搭配成立精準捕抓專線,近4年受理通報約1萬2100件,犬貓絕育量突破2萬5000隻,今年預計完成5000隻。根據家畜所統計,今年1至10月TNR措施捕捉數量2735隻,海區約占7成2000隻,1至10月精準收容284隻,另有450隻流浪犬放置矯正器,包括義竹200隻、布袋150隻和東石100隻;至於收容空間有限,家畜所已尋求民間幫忙,規畫將捕抓來的流浪犬由合作的收容場域暫養。
濁水溪出海口成鳥類樂園 瀕危珍鳥「東方白鸛」築巢繁殖
水利署第4河川局在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營造生態園區,去年啟用後成為鳥類樂園,麥仔簝文化協會17日表示,今年發現6隻東方白鸛常駐濁水溪出海口,有繁殖紀錄,幾乎可視為留鳥。鑑於東方白鸛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將加強觀察,營造更適合東方白鸛的棲息地。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今年發現6隻東方白鸛,還有琵嘴鴨、旱頭鴨等各種鳥類,麥仔簝文化協會17日表示歡迎大家來賞鳥。(圖/吳明宜提供)第4河川局為降低雲林揚塵空汙,除進行濁水溪沿岸揚塵防制計畫,也進行環境改善工程,規畫「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園區」,吸引200多種鳥類棲息,包括黑面琵鷺、東方白鸛、花嘴鴨等珍貴鳥種,並針對東方白鸛設置3個棲息平台,以利築巢繁衍,希望將候鳥變成留鳥。麥仔簝文化協會負責人吳明宜表示,今年觀察到6隻東方白鸛常駐濁水溪出海口,經常在溪中浮地活動,因喜愛高飛,偶爾也會飛到六輕工業區的氣流區,目前已發現東方白鸛築巢繁殖,可惜未成功孵育,應是還在適應環境中,將持續觀察並設法營造最適合的棲地。吳明宜說,目前全世界的東方白鸛僅剩不到2000隻,相當珍貴,濁水溪出海口最多曾發現13隻,其中6隻已把出海口當成家,吸引許多鳥友前來拍照。台灣現今針對草鴞、石虎成立保育條例,希望相關單位也能把東方白鸛列入,甚至比照日本,設法進行人工繁殖。鳥友指出,東方白鸛被稱為「送子鳥」,代表祥和與喜氣,飛行姿態優雅,是大家最喜愛拍攝的大型水鳥之一;大陸還把東方白鸛視為國鳥,開闢專區供其棲息,目前全台只有濁水溪有東方白鸛的蹤跡,希望大家欣賞拍照時能保持距離,盡量不要干擾牠們的生態。
上次發現已是20年前! 澳洲再現瀕危的「有手怪魚」
有民眾日前在澳洲的普里姆羅斯沙灘 (Primrose Sands) 跑步時,發現1隻「長著雙手」的魚,且這稀有魚種距離上次被發現已是近20年前。對此,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SIRO) 也驚訝的表示,「直到這次的發現前,我們還以為這種魚已經在當地滅絕了」。事實上,這種稀有魚種被稱作「斑點疣躄」(handfish),因魚鰭長得像人類的手部或動物前肢,又名「斑點長手魚」,所謂的「手」就是牠們用來行走的魚鰭。目前,人們只在澳洲東南部水域發現過牠們的蹤影。據《每日鏡報》報導,亞爾 (Kerri Yare) 日前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州的普里姆羅斯沙灘上跑步時,看到了「斑點長手魚」,她說牠看起來就像小河豚或蟾蜍,但仔細觀察後,卻發現其獨特形狀的鰭,在當時她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時發出驚嘆。事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SIRO) 的迪瓦恩 (Carlie Devine) 表示,「斑點長手魚」目前在世界上僅存2000隻,她還說「直到這次的發現前,我們還以為這種魚已經在當地滅絕了」,而幾年前組織也曾試圖尋找「斑點長手魚」,但卻一無所獲,但有了這次的發現後,讓他們有再次尋找的信心。據該組織稱,「斑點長手魚」是第1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海洋魚類,其原因是近岸挖泥漁業和入侵物種破壞其棲息地,此外由於牠們體積小,所以也很難找到。迪瓦恩說,目前組織也正在努力防止該物種滅絕,除了在其自然棲息地引入人工產卵棲息地外,水族館還飼養了這種魚,這不僅可以阻止滅絕,還可以繁殖魚類,並保證幼魚的安全,直到長大一些,就會把牠放回河裡,希望此舉能增加牠們在野外的數量。
「奉旨放生」2千隻鵪鶉屍橫遍野 救回百隻剩38隻存活…可能原因曝
彰化縣社頭鄉清水岩十八彎古道入口水源保護區5日晚間發現近2千隻鵪鶉,僅剩少部分存活,現場情況相當糟糕。經過調查,警方表示,一名年約50多歲的郭姓女子稱是神的旨意,通過「放生」來消災祈福。據悉,由於這些鵪鶉為人工飼養,並無野外求生能力,被救出的百隻近日陸續死亡,目前僅剩38隻。彰化縣社頭鄉清水岩文創生態協會5日在進行夜間觀察時,發現近2000隻鵪鶉被丟棄在水源保護區旁的草叢,隔天前往查看,發現大批鵪鶉羽毛已掉光,身體還發出惡臭,已明顯死亡;而少部分還存活的鵪鶉也是奄奄一息,屍橫遍野。事發後,動防所將鵪鶉帶回檢驗,初驗禽流感陰性。另一方面,社頭鄉代會主席陳慶福、動保志工及農業處當時救回百隻存活的鵪鶉,未料近日陸續死亡,如今僅剩農業處安置在溪州公園的8隻,還有陳慶福放養在院子的30隻。據悉,由於這些鵪鶉為人工飼養,無野外求生能力,疑因淋雨導致失溫死亡。經過調查,警方表示,調閱監視器路口發現一輛小貨車載著鵪鶉前往放生地點,循線找到車主,得知車主曾把車借給郭姓女子;而郭姓女子到案後供稱,上天旨意要消災祈福,才會帶鵪鶉去放生,全案後續將依規定函轉彰化縣動物防疫所,依法進行後續調查及處置。對此,民俗專家廖大乙也痛批,所謂的「放生」是遇到動物或家禽即將被殺害或落難,誠心拯救牠們於水火,如今本意被曲解,有些人刻意透過買賣取得動物,然後對其有所求,根本就是假慈悲,最可憐的莫過於被「放生」的動物、家禽或魚類,常常前腳佛號剛唸完,隨即有人再行捕抓,「這種行為真的是對的嗎?」
彰化「2000隻鵪鶉」遭棄屍橫遍野 兇手抓到了…她稱「奉旨放生祈福」
彰化縣社頭鄉清水岩十八彎古道入口水源保護區5日晚間發現近2千隻鵪鶉,僅剩少部分存活,現場情況相當糟糕。經過調查,警方表示,一名年約50多歲的郭姓女子稱是神的旨意,通過「放生」來消災祈福。彰化縣社頭鄉清水岩文創生態協會5日在進行夜間觀察時,發現近2千隻鵪鶉被丟棄在水源保護區旁的草叢,隔天前往查看,發現大批鵪鶉羽毛已掉光,身體還發出惡臭,已明顯死亡;而少部分還存活的鵪鶉也是奄奄一息,屍橫遍野。彰化縣政府農業處表示,若為養殖場惡意所為,不肖業者已違反《動物保護法》、《畜牧法》及《廢棄清理法》,檢驗結果若是禽流感,可處5萬以上100萬以下之罰鍰,而且未來撲殺的禽類也不補償,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之。經過調查,警方表示,調閱監視器路口發現一輛小貨車載著鵪鶉前往放生地點,循線找到車主,得知車主曾把車借給郭姓女子;而郭姓女子到案後供稱,上天旨意要消災祈福,才會帶鵪鶉去放生,全案後續將依規定函轉彰化縣動物防疫所,依法進行後續調查及處置。
法國2023機器人世界盃 台灣高中生奪最高榮譽 「最佳表現獎」
由RoboCup與法國波爾多大學所主辦的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2023波爾多世界賽,台灣小將所組成的隊伍「All is well」在OnStage機器人舞台表演中,一舉獲得該項目最高榮譽「最佳表現獎」(Best Performance)。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是以2050年讓機器人足球隊踢贏當年的世足賽冠軍隊伍為目標,是目前全球機器人賽事中最具學術性的比賽。今年比賽約有2000隻機器人、2500名大學及高中學生參加,並有4萬名觀眾入場。參加OnStage機器人舞台表演賽的隊伍,必須自行訂定主題,設想機器人動作並模擬設計出機構,再編寫程式使機器人和音樂及搭配的人員做出完美的結合來。除了舞台上的表演外,更需要以英文口頭報告及簡報向裁判及全場來賓說明。即將就讀明道高級中學、台中高工的黃彥睿、陳秉枃、陳梓洋同學,以及積木創意中心教練翁誠孝所組成的「All is well」團隊,贏得評審和觀眾一致好評,獲得「最佳表現獎」。教練翁誠孝表示,該隊伍在2020年初就準備前往韓國參加比賽,不料在出發前幾周因疫情爆發導致行程取消。但學生在疫情期間仍不放棄學習,甚至將機器人增加了影像辨識及姿態感應等功能,還開玩笑說當時是升國一的年紀,再一次有機會出國已經要升高一了,今年還在法國關注自己高中放榜的榜單。隊伍名稱來自電影經典台詞「All is well」,當遇到困難的時,要告訴自己的心「一切都好」,能有勇氣面對困難,透過與機器人互動呈現出雖然一開始遇到了挫折,但繼續努力最終獲得勝利。
冰川、珊瑚、咖啡 全球暖化恐讓「這些東西」消失
隨著全球暖化和極端氣候日漸嚴重,一切都變得岌岌可危,從冰川、珊瑚,到你手上的那杯咖啡等,都可能因為氣候危機消失。據《CNN》報導,全球暖化讓大家走向不可逆的氣候臨界點,甚至有可能超越臨界點,讓一些具指標性的物種或東西可能無法挽回。1.大西洋海雀:大西洋海雀是北大西洋的著名海鳥,隨著世界逐漸變暖,海雀的食物沙鰻正在變少,而牠們可能無法餵養雛鳥,這讓總數量開始下降。2.阿拉比卡咖啡:如果全球氣溫繼續攀升,巴西米納斯吉拉斯適合種植咖啡的土地面積可能會減少大約20%到70%。氣候危機可能讓咖啡和海龜消失。3.北極冰層:在挪威和北極之間,有個斯瓦爾巴群島,那裡是全球暖化最快的地方。科學家說,即使世界減少了導致地球暖化,也不會阻止北極在2050年之前在出現夏季無冰的狀況。4.海龜:澳洲雷恩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龜築巢地,而現在該處的海龜數量正在下降,氣候變遷對海龜有很大的影響。5.鹿角珊瑚: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說法,鹿角珊瑚現在很危險,因為海洋變暖導致了廣泛的珊瑚白化,化石燃料汙染也導致海洋溫度升高。6.熊貓:熊貓是世界瀕危物種的象徵,現在全球的野生熊貓不到2000隻,牠們的棲地被破壞,氣候變化更縮小居住地,讓牠們更難交配。全球野生熊貓目前不到2000隻,圖為泰國清邁動物園的熊貓。7.猴麵包樹:馬達加斯加的猴麵包樹,壽命可達3000年。但哥倫比亞氣候學院氣候學副教授道格拉斯(Kristina Douglass)說,猴麵包樹正在生病或死亡,而科學家們認為氣候危機是原因之一。8.太平洋海象:2019一部紀錄片中,一群太平洋海象在俄羅斯海灘上的懸崖頂單墜落,紀錄片將死因歸咎於氣候變化,因為氣候變化正在融化冰層,迫使海象離開海洋,來到陸地上。科學家表示,隨著北極海的無冰期的延長,海象處於危險邊緣。9.思韋茨冰川:思韋茨冰川又被稱作「世界末日」冰川,因為它的消亡可能對海平面有災難性影響。科學家警告說,隨著海洋變暖和冰層融化,跟佛羅里達州一樣大的思韋茨冰川,正勉強維持防線。10.帝王蝶:每年冬天,數以百萬計的帝王蝶穿越北美過冬前往墨西哥森林,而現在牠們的數量大幅下降,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在2021年至2022年內,帝王蝶在墨西哥森林的數量下降了22%。
越南警方破獲非法屠宰場 驚見4噸冷凍貓屍「2000隻受害」
在越南吃狗和貓仍是合法的,許多餐館都會提供肉品。近日越南警方破獲一起案件,他們在當地一間屠宰場發現有4噸冷凍貓屍,和數百隻來歷不明的活貓,大約有2000隻貓被屠殺。據了解,每年有100萬隻貓受害。據《Vietnam News》,報導,南部同塔省當局破獲一起非法動物貿易和肉類加工業務,他們救了480隻活貓,沒收了4噸屠宰屍體,大約有2000隻貓被屠殺,因為一隻貓的平均體重約為2公斤。該企業一位代表承認,活貓會被運送到胡志明市轉售,加工後被送到北越,而貓骨會被製成傳統藥物。初步調查顯示,該屠宰場沒有獸醫衛生證書,和動物原產地證明,沒有足夠的冷藏庫。目前,地方當局已下令處理冷凍貓屍,其餘480隻活貓會進行健康監測和疫苗接種。同塔省畜牧獸醫廳說,該設施不符合屠宰要求,所以不能處理480隻活貓,不過如果他們提交文件,企業就可以把貓送到另一個地方。據《ALARABLYA news》報導,據動物福利組織《四爪國際》估計,越南每年有多達100萬隻貓成為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受害者。而吃狗和貓肉在越南都是合法的,許多餐館供應肉類,但需要證明動物來源。一些越南人認為,貓骨中的提煉物能治療氣喘和骨質疏鬆等病,而傳統醫藥行業是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主要推手,越南也成為消費中心和交通樞紐。據了解,目前該屠宰場沒有任何人因為此案件被逮捕。
嬌客秋季南遷現蹤 黃頭鷺盤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因自然環境復育有成,去年開始有大量的黃頭鷺過境,更因黃頭鷺在園區生態池上「盤旋」盛況爆紅。今年受氣候影響,已提早於8月底抵達園區,並在中秋節前後達到最高峰,已有數百隻於生態池休憩。鄰近居民與園區同仁目睹鳥群盤旋飛行並變換隊形,紛紛直呼超幸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環境教育中心表示,去年黃頭鷺過境時,依據電腦概算,大約同時有近2000隻的黃頭鷺在生態池盤旋。今年因保留生態池水面的水生植物,增加生物棲息空間,加上園區濕地復育後,動植物生態資源日益豐富,預期來過境休憩的黃頭鷺可望再創新高。黃頭鷺身長約50公分,有國際性遷徙習性,每到秋季會陸續從北方遠道而來避冬,由台灣北部往南飛行,每年皆吸引許多愛鳥人士專程賞鳥,在中秋節前後是最佳觀賞時機。另外,黃頭鷺一般棲息在水庫、竹林等富有自然生態的地區,沿著溪流跟河谷、河床飛行。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環境教育中心提到,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人工開鑿的滯洪池可追溯至18、19 世紀時,為發展農耕而開闢的三重埔埤,如今成為眾多淺山與濕地生物的棲息地。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環境教育中心指出,為重現古三重埔埤的昔日風光,園區在設計之初,便維持友善生物的原則,進行溼地復育,包含:解構原有水泥滯洪池、擴大濕地範圍等,營造多樣化生物生存環境,也讓遠道而來的黃頭鷺來園區休息覓食,成為難得一見的景觀。中研院生態技術諮詢專家,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陳宗憲說,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豐富的生態資源,也是大眾環境教育的基礎材料,包含台北樹蛙、穿山甲、各種原生淺山動植物以及候鳥等。陳宗憲說,曾有愛鳥人士為了捕捉畫面而破壞生態池旁的植物,特別提醒民眾不要為了取得更佳畫面而破壞原有環境,此外,拍攝時也不要使用閃光燈,或以腳架佔位,避免干擾生態及影響其他賞鳥民眾。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表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為國內第一個跨產官學研共同進駐的國家級生醫研究生態園區,在開發與生態保育兼籌並顧之前提下,園區將廣達25.31公頃土地依「最小開發、維護最大生態」之原則,劃設14.19公頃的原有次生林為生態保留區,不作任何開發,並規劃4公頃人工濕地復育區,擁有豐富生態資源。近年也特別強調「生技、生態、生命」三生並行,讓生技與生態能夠共存共榮、永續發展。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環境教育中心特別設置展示空間,說明園區的生態規劃構想、分區使用原理、生態理念的實踐及落實、人工濕地的建置及復育、原生植被復育方法及進程等,透過展示及環教分案推廣淺山生態與保育,歡迎民眾賞鳥之餘預約前往參觀。
打開貨櫃2000隻美洲蟑螂竄出 海關人員嚇到秒關門
蟑螂生命力極強堪稱地表最強昆蟲,還會組隊偷渡。近日大陸廈門海關在入境的空運貨櫃裡,尋獲2000隻活蹦亂跳的美洲蟑螂,這也使廈門海關近年發現最多數量的有害生物。根據陸媒《東南網》報導,近日海關在查驗入境貨櫃,打開其中一個櫃子,2000隻蟑螂全部衝出來亂竄,他們嚇得關上門,之後對該貨櫃進行清潔消毒,並將美洲蟑螂採樣鑑定。經專家鑑定後,確認品種為美洲蟑螂。廈門海關衛生處科長張凝也說,美洲蟑螂體積龐大,易攜帶多種傳染病毒。美洲蟑螂是一種常見的昆蟲,世界各地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可以說是有人類的地方就有牠們,美洲蟑螂平均身長4公分,跑速飛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曾做過研究,牠們的爬行速度可達時速5.4公里,等於人類跑步時速300公里。
喜慶結婚請來樂隊熱鬧遊行 途經雞舍…竟害63隻雞活活被嚇死
舉辦熱鬧的婚禮遊行,已經成為印度婚禮文化的主要內容,近日印度奧里薩邦一對新人舉辦婚禮,同樣請來了銅管樂隊、舞團進行遊行,沒想到熱鬧的遊行隊伍經過一處養雞場,卻因為音量太過大聲,活活將63隻雞嚇死。根據《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報導,奧里薩邦一處養雞場主人帕里達(Ranjit Kumar Parida)怒控,週日晚上11點40分左右,一支發出震耳欲聾音樂的結婚遊行隊伍自他的養雞場前經過,讓雞舍裡的雞隻受到驚嚇,他馬上跑出去要求樂隊降低音量,沒想到新郎的朋友不僅無視他的要求,甚至刻意對他大吼大叫、指示樂隊提高音量,帕里達憤怒表示「他們故意在我的雞場前停了約15分鐘,還播放吵雜的音樂」。印度1支婚禮遊行隊伍經過一處養雞場,卻造成63隻雞活活遭到嚇死。(圖/翻攝自《印度時報》)待遊行隊伍離去後,帕里達驚訝發現雞舍裡已經有不少雞隻失去知覺倒地,他急忙請來獸醫,對方告訴他這些雞隻死於心臟病發,為此他向新郎家屬要求賠償卻遭到拒絕,遂憤而報警處理。「我的農場大約有2000隻雞,63隻雞死於心臟病,每隻約重3公斤,我損失了約25000盧比(約新台幣9208元)」,目前警方要求他將雞的屍體放在原地,直到調查結束;不過事後警方表示,帕里達已經將起訴撤回,似乎是已經私下和新郎方達成和解。對此,動物學教授米時拉(Suryakanta Mishra)指出,過於大聲的音量確實會增加鳥類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雞隻受到晝夜節奏控制,吵雜的音樂引起的壓力,很可能會干擾牠們的生物時鐘。且動物和鳥類通常會害怕嘈雜的音樂和高分貝的鞭炮聲」。
小心青蛙!愛沙尼亞首都為保護牠們 道路全面清空封閉
駕駛在路上會看到各種交通號誌,但你有看過「小心青蛙」嗎?愛沙尼亞(Estonian)首都塔林市(Tallinn)一條繁忙的道路,在4月的夜晚被封閉,以保護成千上萬隻前往其繁殖地的青蛙和蟾蜍,免受汽車的傷害。根據《路透社》報導,愛沙尼亞國家基金的志工們通常會在春季幫助青蛙和蟾蜍過馬路,並稱往年他們已經拯救了9.7萬隻青蛙和蟾蜍,其中包括去年塔林公路上的2000隻。夜晚在愛沙尼亞道路上拍攝到的青蛙。(圖/達志/路透社)但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今年不可能再提供這樣的幫助,封路是這些兩棲動物唯一的活路。其中一名志工薩爾瑪(Kristel Saarm)說:「在有道路之前,這些青蛙就在這裡了。現在牠們繁殖的池塘在道路的另一側,牠們需要越過馬路,因此為了保護牠們,必須要封路。」由於溫暖的路面會讓兩棲類動物昏昏欲睡、行動遲緩,一次最多有300隻青蛙會被卡住,讓牠們很容易被汽車撞到、壓死。塔林市哈伯斯蒂區(Haabersti)副區長西利亞諾夫(Oleg Siljanov)說,塔林市正在考慮在馬路下方修建一條隧道,供青蛙和蟾蜍穿越,或者在牠們越冬穿越馬路的一側提供一個池塘。
美國水貂爆發感染新冠肺炎 1萬隻水貂染疫喪命
正當疫情嚴峻之時,新冠肺炎似乎再次傳出變種消息。美國近日爆發疑似人類傳染新冠病毒給水貂,結果造成皮草農場中的1萬隻水貂因此染疫身亡。根據《CNN》報導指出,在猶他州與威斯康辛州境內有多處皮草農場,但近日傳出這些農場中所飼養的水貂,疑似遭人類傳染新冠病毒後,染疫身亡。單是猶他州的皮草農場就損失了8000隻水貂。當地農業和食品局州立獸醫泰勒(Dean Taylor)表示,起初是7月時某處皮草農場的員工染疫,接著8月就傳出該農場有水貂也跟著染疫,目前正在著手查證是否有水貂將病毒再回傳給人類的跡象。而大部分染疫的水貂,都會在染疫隔日後馬上死亡,症狀也與人類十分接近,眼睛附近有結痂、呼吸困難,但目前尚無法確定水貂的新冠肺炎是否為人類傳染。目前這個疫情已經擴散到猶他州內的9個皮草農場,為此,泰勒發出警告,要求這些農場必須封鎖,員工進入時必須要全程穿戴防護裝備,並且將染疫身亡的水貂屍體燒毀。而威斯康辛州農業、貿易暨消費者保護局發言人霍夫曼(Kevin Hoffman)日前也表示,威斯康辛州境內一處皮草農場,也發生2000隻水貂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事情,目前該農場已經被官方封鎖。
美逾1萬隻水貂染新冠肺炎亡 遭人類傳染尚未反向傳播
根據《CNN》報導,美國猶他州和威斯康辛州的水貂養殖場爆發疫情,至少1萬隻水貂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而且是被人類傳染的。猶他州的獸醫泰勒(Dean Taylor)表示,猶他州一處水貂養殖場先是在7月有人員確診,8月就在水貂身上出現症狀,初步研究顯示是由人類傳染給水貂,目前累計至少有8000隻水貂死於新冠肺炎。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任何反向傳播的案例。而威斯康辛州則有2000隻水貂同樣死於新冠病毒,威斯康辛州農業、貿易和消費者保護部發言人霍夫曼(Kevin Hoffman)也表示,當地的水貂養殖場也有至少2000隻水貂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當局已下令全面隔離農場,任何動物或產品都不可離開農場。猶他州也是美國第一個有水貂養殖場爆發新冠肺炎病毒的州份,而大部分死於病毒的水貂都已經被埋葬或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