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
」 台積電 川普 蘋果 2025年 晶片![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95773/sm-61327eb963baed1d987783d58488d8c3.jpg)
全球關注台積電在美動態 陸行之:憂被迫「投資阿斗」換免死金牌
科技業與台美兩地投資者熱烈關注正在美國舉行董事會的台積電(2330),會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晶片政策下推出什麼措施,連英國金融時報都寫長文,擔憂美國政府對晶片產業生態系的無知,因為蘋果、輝達與其他晶片設計公司才是首當其衝;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也在臉書上發文,擔憂我們沒有談判籌碼,怕被要求「投資阿斗」來換暫時的不死金牌。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最新表示,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先進AI硬體在美國製造,讓台積電ADR盤中一度重挫3.3%。台股12日早盤也力撐在平盤1110元,觀望氣氛濃厚。台積電今年首度在美國舉辦董事會,由於川普不斷提及將對台灣半導體加徵關稅,近期供應鏈傳出,台積電美國第二座晶圓廠將於2026年第二、第三季啟動進機,主要鎖定3奈米製程,最快2027年進入量產,以滿足在地客戶需求。日前法說會上提到,台積電亞利桑那州首座晶圓廠原本預估2025年初量產4奈米,已提前於2024年第四季達陣,而第二座晶圓廠預計將在2028年開始量產,將採用更先進的3奈米、2奈米製程技術。台積電董事會將討論2024年第4季財務報告及現金股利、資本支出、發債計畫、高層人士異動等,市場預期2024年第四季每股現金股利至少可維持第三季配發的4.5元以上,但這次罕見移師美國,可能因此公布在美的擴大投資計畫。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抵達美國華盛頓的時間,恰巧跟台積電董事會首次在亞利桑那州召開會議的時間很接近,目標其實也一致,就是盡力降低川普關稅帶來的威脅。文章提到半導體產業專家Dan Nystedt表示,雖然台積電去年有70%的營收來自北美地區的客戶,但直接送往美國的晶片其實很少,大部份晶片會被運到中國、印度等地,接著安裝在iPhone和伺服器裡面後,然後才會送到美國。且因美國關稅通常是針對最終成品而不是零組件,因此要對台積電為美國客戶所生產的絕大多數晶片課關稅,其實「非常棘手」。但台積電必須說服川普履行拜登政府時期所談妥的補助協議,還要避免移轉過多的產能到美國,因為這會削弱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在台灣也會面臨政治上的挑戰。陸行之也發文表示,最近聽到產業朋友聊到幾個關鍵詞,像是台積電可能宣布擴大美國投資,技術入股變成無償或小償技術轉移,甚至投資阿斗數百億美元,換暫時不死金牌。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近期營運陷入困境的英特爾(Intel)的業內暱稱。在美國副總統范斯在人工智能峰會上表示,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強大的AI系統在美國建造,使用美國設計和製造的晶片,英特爾盤中一度上漲10.67%,GlobalFoundries盤中也漲逾7.5%。陸行之說,「老實說,我們還是認為技術入股對台積電現有股東最好,但在川爺新政府的壓力之下,我們有任何談判籌碼嗎?現在只能害怕的等結果,期待這些關鍵詞最好不要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95234/sm-dbfb4c4e23b9c7b9d39b08cfd6fcd56b.jpg)
川普宣布將回歸塑膠吸管 曾批難用「左派紙質吸管不起作用」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計劃終止對塑膠吸管的禁令和限制。他最近在自家社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表示他將終止拜登政府推行的紙吸管政策,「因為紙吸管根本不起作用」,宣布重回塑膠。一旦簽署,該行政命令將影響幾個民主黨執政的州法律。據福斯新聞報導,川普於7日發文稱,「我將於下週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終止拜登推行的荒謬紙吸管政策,因為紙吸管根本不起作用。」宣布 「重回塑膠!」一旦簽署,該行政命令將影響幾個民主黨執政的州的法律,例如加州、科羅拉多州、紐約州、緬因州、俄勒岡州、佛蒙特州、羅德島州和華盛頓州,這些州目前禁止或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任內規定2027年前將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並計畫於2035年前擴展至所有政府機構,加州和紐約州等「藍州」目前已出台法律,限制在餐廳中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除非顧客要求,不然就會採用紙質吸管,以作為更環保的替代品,但川普多年來一直批評該種作法,他在2019年的一篇貼文中寫道,「左派的紙質吸管不起作用」。對此,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機構首長馬斯克(Elon Musk)在社群媒體X上,一篇有關該塑膠吸管政策的貼文中評論,「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總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94571/sm-dfd41b7aa8597627d6198a01f6fec29c.jpg)
逢台灣光復80週年 陸委會研判:中共訴求反獨、促統
大陸委員會今(6)日就2024年第4季中國大陸情勢提出書面報告,經濟方面中共將擴大國內需求列為首要任務,並表態提振房市樓市,國際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落在3.9%至4.8%區間,平均為4.3%。社會方面,中國大陸勞動抗爭持續惡化,建築業、製造業為重災區,欠薪問題已從民營企業蔓延至公立醫院、地方公務員,近期更爆發10起隨機傷人事件,造成52死89傷,反映社會民怨高漲。而針對近期各國關切台海議題及與台灣互動,中共強調撼動不了國際「一中原則」的基本格局,重申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來干涉,反對建交國同台灣開展任何形式官方往來。據陸委會網站6日消息,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內部情勢來說,政治方面,習近平在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前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會有疾風驟雨、驚濤駭浪,要保持戰略定力,加強風險意識、鬥爭策略。中共高層調研強調區域協調發展,落實政策項目,對外資外企宣揚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國務院施政聚焦處理企業經營問題,為地方政府化債,防範金融風險。習近平重申黨紀監督,稱堅持反腐不鬆手、不手軟,2024年遭查中管幹部達58名,創習近平任內新高。經濟方面,2024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為5%,消費與投資分別成長3.5%與3.2%,出口年增5.9%。外國人直接投資(FDI)年減27.1%,政府債務持續擴張、房價走跌、物價疲弱不振,青年失業率維持在兩位數。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擴大國內需求列為首要任務,並表態提振房市樓市。國際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落在3.9%至4.8%區間,平均為4.3%。社會方面,中國大陸勞動抗爭持續惡化,建築業、製造業為重災區,欠薪問題已從民營企業蔓延至公立醫院、地方公務員。陸近期爆發10起隨機傷人事件,造成52死89傷,反映社會民怨高漲;另大學生透過「開封夜騎」活動展現對自由的渴望。中共高層關切邊疆治理,要求新疆等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推進漢化及維穩力度。中國的對外關係部分,報告指出,美中仍激烈競爭。習近平去年11月與美總統拜登於秘魯APEC峰會期間會晤後,美方12月對中太陽能、晶圓加徵關稅,對中成熟製程晶片啟動「301調查」,今年1月宣布禁止先進AI晶片出口中俄,並將多家中企納入實體清單;中方則制裁多家美國軍工企業。習近平於美大選後向總統當選人川普致賀電;並於今年1月17日與川普通話,籲尊重彼此分歧和重大利益,雙方同意建立戰略溝通管道。美國務卿魯比歐與中共外長王毅於1月24日通話,魯比歐強調推動以美國利益、美國人民為優先的美中關係,關切中方對台及南海脅迫行為。川普2月1日簽署命令決定對中加徵關稅10%,中方宣稱將向WTO提訴訟,採取反制措施。對俄關係方面,習與普丁於1月21日舉行視訊會晤,稱續深化戰略協作。習與印度總理莫迪於去年10月金磚峰會會晤,12月雙方舉行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王毅今年1月27日於北京會見印度外交秘書,雙方討論恢復對話、交流及直航等,中印緊張關係暫時降溫。中方於去年10月金磚峰會、11月G20峰會等多邊場合,持續深化與「全球南方」關係,挑戰現行全球經濟規範及金融秩序。去年下半年透過與印尼等國高層進行互訪與機制性對話等,強化與東協國家的政治與經貿關係。另外,日本外相岩屋毅及執政黨訪問團於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相繼訪中,日相表達訪中意願,李強則透露有意赴日參加「中日韓峰會」。至於軍事動態及區域安全,近期中共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遭停職檢查,陸軍司令員李橋銘等4名上將缺席多場重要活動,疑遭撤換落馬。習近平推動軍隊高階將領的整肅行動,美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指軍隊反腐恐打亂解放軍2027年現代化目標進程。另共軍正在第一島鏈內外海空域測試聯合作戰能力,強化第二島鏈內遠程區域拒止能力,但尚未建立全軍多領域一體化聯合作戰的網絡信息體系。對於港澳情勢,報告指出,習近平赴澳門視察,出席澳門移交25週年與新任特首就職典禮,強調「一國」高於兩制,國家整體優先等原則。香港特首李家超施政報告滿意度創任內新低;香港法治指數「對政府權力制約」排名跌至62位;前香港大學教授戴耀廷因「香港民主派初選案」遭重判10年;香港人權、媒體自由受限、貧窮問題加劇,香港市民整體不滿意度達54%,為2020年以來新高。澳門2024年前三季整體增長11.5%,博彩業收益優於預期,惟前三季詐騙犯罪仍續增加。陸港澳簽署CEPA服貿修訂協議、人才交流、交通等合作計畫,加速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對台工作方面,報告表示,中共於循例於新年發表「新年賀詞」、「新年寄語」對我民眾訴諸血緣親情,並展望來年對台工作。習近平於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新年賀詞」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與祖國統一;宋濤等透過「新年寄語」,重申「促融、促統」及「反獨、反干涉」舊調,並強調今年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研判中共屆時將辦理相關紀念活動,訴求「反獨」、「促統」及形塑兩岸同屬「一中」。而上海副市長華源於「雙城論壇」致詞稱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旅遊,旅遊路線一定會包含台北市;國台辦稱樂見包括上海在內的大陸居民早日恢復赴台旅遊,批我方刻意刁難、阻撓部分團員和記者來台申請。另外,中共發布多項促融、促交流措施,除宣布景區對台「首來族」免除門票費用外,中央台辦等部門與福建省召開「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部際協調機制工作會議」,宋濤重申貫徹習「建設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福建省則宣布升級「福馬同城通」功能;省內對台任務較重縣(市、區)已單獨設置台辦。在國際方面,習近平在秘魯利馬APEC領袖會議期間會見美國總統拜登,強調「台獨」分裂行徑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促美方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明確反對「台獨」,支持和平統一;於川普就任前與其通話,強調台灣問題關乎中國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針對近期各國關切台海議題及與台灣互動,中共強調撼動不了國際「一中原則」的基本格局,重申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來干涉,反對建交國同台灣開展任何形式官方往來。另外,中共北京國際航行通告室發布飛航公告,稱自12月9至11日於上海、廣州飛航情報區設7保留區域,解放軍並於東海、南海及太平洋進行大規模軍事活動;福建海警持續在金門附近海域執行常態化執法巡查,進行「一手交流、一手武嚇」政治操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4217/sm-3b920b65030f6c650701c4aafce1aa62.jpg)
川普祭關稅重拳 北美區經濟損失恐綿延逾2年
儘管川普政府最新宣布延後一個月對加、墨啟動課徵關稅25%,全球經濟研究機構堅信關稅調整帶來的貿易戰已然啟動,加快推估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緊盯全球貿易戰破壞性的第一幕。牛津經濟研究院4日報告指出,美、加、墨原本為免稅的自由貿易區,一旦加上關稅門檻,三個國家都會同時發生GDP成長放緩、失業率上升、利率上升、通膨上升的四項總體經濟影響,即使三方都能重回談判桌,依據牛津的經濟模型推估,也需要2年的時間,也就是2027年經濟成長才可能逐步恢復到常軌。牛津研究團隊指出,加拿大經濟受創將最嚴重,今年第一季至第四季實質GDP將累計下降1.3%,失業率將會從6.7%上升至7.8%,CPI通膨率可能會從2024年12月的1.8%,今年出現一倍以上的年增率,估計達到5.1%。墨西哥部份,GDP基準將降低近3個百分點,今年第四季至2026年第二季之間會進入技術性衰退,2026年全年成長率將降至僅0.3%。川普關稅人出拳,以鄰國為目標,牛津研究團隊認為,以北美自由貿易區三個國家長期貿易互相依賴的程度,川普這一拳也勢必打傷自己,估計美國今年GDP成長將減少0.7個百分點,失業率從4.1%上升至4.5%,未能倖免於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93754/sm-85a3a2455df66dcae160f247fb3d5fc9.jpg)
NBA又一震撼交易!國王一哥到馬刺攜手文班亞馬 公牛拉文去國王
才剛官宣完東契奇跳槽湖人、安東尼戴維斯加盟獨行俠的驚天交易,《ESPN》權威記者查拉尼亞3日卻又爆料,馬刺與國王、公牛達成三方交易,國王當家後衛福克斯將被交易到馬刺跟文班亞馬聯手,曾拿兩屆灌籃大賽冠軍的公牛後衛拉文則是被交易到國王了。這筆三方交易詳細內容如下:馬刺得到福克斯與麥克洛夫林;國王得到拉文、西斯索科與3個首輪選秀權(2025年黃蜂、2027年馬刺與2031年灰狼)、3個刺輪選秀權(2025年公牛、2028年金塊與2028年國王);公牛得到查克柯林斯、特雷瓊斯、胡爾特與從馬刺拿回自己2025年選秀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93616/sm-64039ff5d2836855e53923f146670869.jpg)
頭戴式裝置3499美元「又貴又重」? 外媒:蘋果放棄AR眼鏡布局
蘋果公司早前推出的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頭戴式電子裝置銷量不似預期,其後更傳出要求供應商停產。根據外媒指出,蘋果亦放棄了研發高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眼鏡項目,蘋果在開發頭戴式產品業務再遇挫折。報導指,該款代號為「N107」的產品原希望在2027年前推出,產品外觀與普通眼鏡相似,但內置顯示屏,而且需要連接Mac電腦使用。蘋果最初希望該裝置可與iPhone產品配對,後來發現手機處理能力不足,也會影響iPhone電池壽命。售價3499美元的Vision Pro過於笨重且價格昂貴,並不容易以適當的成本找到適合的技術,難以吸引消費者。蘋果也面臨被Meta搶占市場的風險,Meta已推出一款備受歡迎的Ray-Ban聯名智慧眼鏡。蘋果執行長庫克1/30表示,採用這產品的企業客戶愈來愈多。但Vision產品部門員工卻認為,整個團隊缺乏目標與明確的方向,放棄不過是開發頭戴式裝置失利的最近一例,團隊士氣也大受打擊。蘋果去年已放棄了Apple Car自動駕駛項目,加上Vision Pro項目遇上挫折,現在更傳出擱置AR眼鏡,Vision Pro進展遲緩,想要的功能也持續升級。計劃趕不上變化,也反映蘋果難以用合適成本尋找到合適技術製造新款產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93102/sm-d2a9720470eb98fd0c6dc31735a3878d.jpg)
3星座「一路開掛到2027」!事業、財運、愛情三收 數錢數到手軟
正值農曆春節,除了和家人團聚,不少人最關心的就是新年運勢。搜狐網命理專欄透露,2025年到2027年這3年,有3個星座的運勢簡直像坐火箭,一路飆升,不僅事業騰飛,愛情也有收穫,最重要的是財運爆棚,數錢數到手抽筋。牡羊座:衝勁十足,一路開掛牡羊座是天生的行動派,未來3年運勢就像開了掛,一路順風順水。事業上,牡羊座的衝勁會讓他們在職場上大放異彩,今年可能會遇到一個好機會,比如大項目或晉升,領導力和執行力會得到充分發揮,說不定還能帶領團隊拿下一個大單,讓公司刮目相看,進而升職加薪,成為團隊的核心人物。財運方面,牡羊座今年可能會通過投資或者副業賺到一筆可觀的收入,2026年財運更上一層樓,說不定能遇到貴人介紹好的投資項目,讓財富翻倍增長。到了2027年,白羊座的財運更是旺到不行,除了有機會中大獎,也能通過一次成功的商業合作,讓自己的財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愛情上,牡羊座的朋友們也會收獲滿滿甜蜜,單身者今年有望遇到心動的對象,2026年2人的感情會更加穩定,說不定還能談婚論嫁。已婚者這3年感情也會越來越好,和伴侶之間的默契會越來越深,生活充滿了浪漫和驚喜。天秤座:優雅前行,收獲滿滿天秤座一向是優雅和智慧的代表,這3年運勢好得不得了。事業上,天秤座的朋友們會憑藉自己的智慧和人際關係,一路高歌猛進。2025年,天秤座可能會遇到好的合作夥伴,一起拿下一個又一個項目,在職場上脫穎而出。2026年,天秤座的事業繼續穩步上升,創意和想法會得到更多認可。到了2027年,天秤座的事業將達到新高度,努力和付出會得到豐厚的回報。財運方面,天秤座今年有望通過投資或理財賺到一筆可觀收入,例如在基金市場或股票市場小試牛刀,輕鬆賺到一筆。2026年,財運會更上一層樓,說不定還能遇到貴人介紹投資項目,財富翻倍增長。到了2027年,天秤座的財運更旺,說不定還能中大獎,或通過一次成功的商業合作,數錢數到手抽筋。愛情上,單身的天秤座今年可能會遇到好對象,2026年2人感情會更加穩定,說不定還能談婚論嫁。已婚的天秤座,這3年感情也會越來越好,和伴侶之間的默契會越來越深,說不定還能一起去旅行,或者一起實現共同夢想,讓感情更加牢固。射手座:自由飛翔,財富滾滾射手座一向是自由和樂觀的代表,今年可能會遇到新項目或晉升機會。2026年,射手座的事業繼續高歌猛進,新的挑戰和機遇接踵而至,說不定還能升職加薪,成為團隊的核心人物。到了2027年,射手座的努力和付出會得到豐厚的回報,說不定還能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讓所有人羨慕不已。財運方面,射手座今年有望通過投資或副業賺到一筆可觀的收入。2026年,財運會更上一層樓,有望遇到貴人介紹投資項目,讓財富翻倍增長。到了2027年,射手座的財運更是旺到不行,說不定還能中個大獎,或者通過一次成功的商業合作,讓自己的財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到時數錢數到手抽筋不是夢!愛情上,單身的射手座2025年可能會遇到一個超級心動的對象,對方不僅人長得好看,還特別懂你。你們在一起後,會甜甜蜜蜜,羨煞旁人。2026年,你們的感情會更加穩定,說不定還能談婚論嫁。已婚的射手座,這3年感情也會越來越好,你們和伴侶之間的默契會越來越深,生活中充滿了浪漫和驚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92169/sm-7ec6ecb0eaefddfbcebba34bb4d10d6b.jpg)
外媒稱助中企規避美關稅 經濟部澄清:是協助在中國的台商
美媒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日前報導稱,台灣政府將協助在中國廠商落地台灣以規避美國關稅。經濟部23日晚間發聲澄清,一直以來協助的都是台灣廠商,絕非報導所稱的中國企業,面對美國政府可能加徵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一再強調的是將協助在中國的台商移轉產線回到台灣,對於錯誤報導並未事先向經濟部查證表示遺憾,已去函媒體更正。經濟部投資促進司透過新聞稿表示,將持續視廠商需求,系統性提供各項資源服務,協助廠商多元布局,打造韌性供應鏈。此外,經濟部在新南向8國及日本、捷克等地,透過「台灣投資窗口」及「境外關內」政策提供台商投資服務,其他主要國家亦有駐地經濟組及台貿中心等可提供資源協助。因應美國政策及台廠配合客戶需求,經濟部說明,政府亦將持續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合作,加強協助邀請國內產業公協會及廠商參加「2025年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2025 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強化在美布局。經濟部強調,台商亦可運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將部分高階產能移轉回台,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正在辦理延長受理期間至2027年,並調整資格要件包括擴大適用全球海外台商及外人投資企業,聚焦五大信賴產業、服務業及大健康產業,並要求具備AI運用元素,藉以建構強韌的供應鏈體系,鼓勵赴中台商回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91798/sm-88e25d132b2d8c9c21621db95cc19132.jpg)
小基地悲歌1/業者列小基地開發5大缺點 揭營建業失調「無情現況」
新北市三重一處基地大小僅97坪的建案,因開挖地下室施工不慎,造成兩旁鄰房傾斜、倒塌,各界熱議危老條例帶來的小坪數基地改建潮,讓鄰房塌陷事故頻傳,國土署一句「工程品質與基地大小無關」,業者砲轟「不食人間煙火」。連雲建設總經理蔡漢霖就點出小基地危老案衍伸的5大缺點,呼籲危老條例應該重新檢討,過小基地應有條件給予容積獎勵。根據雙北地方政府公告,台北市核准危老案共982件,有353件為基地小於100坪的「鳥籠案」,最小基地面積僅16坪;新北市核准危老案587件中,有220件基地小於100坪,最小者僅14坪。危老條例上路至今8年,只要屋齡達30年,地主100%同意,沒有基地大小限制,即可申請危老重建的高容積獎勵,因此讓雙北小基地所造的拔尖建築遍地開花。在北市蛋黃區整合11萬坪土地的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就表示,基地大的話,地下室開挖擋土牆的受力面積可以分散,基地越小發生鄰損的情況就越高,所以鄉林沒有一定基地規模不會做,不僅施工困難,蓋出來也不好看。賴正鎰表示,他們有經驗的團隊在進行地下室開挖工程都要很小心,更何況沒有足夠經驗的建商、營造廠,因此沒有一定規模的基地,鄉林不會承接。(圖/林榮芳攝)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也表示,基地太小,施工困難度當然加大,包括工法、機器進出都受限,也因為不符合經濟規模的案子,大型營造廠不願接案,小型營造廠品質難以控管,當然出問題的機率也大幅提高。業界檢討小基地施工難度高,聲浪一片倒,國土管理署13日卻以「工程品質與危老重建面積大小無關」為題強調,小基地都更案在施工過程造成鄰損意外,主因是基地地層軟弱、施工管理不足等,請地方政府依法辦理強化建築結構設計及施工安全品質。不過這一舉動也讓業者砲轟「不食人間煙火」,「施工品質肯定能用錢砸出來,但就實務面來看不符合經濟效益。願意砸錢的最後轉嫁消費者;不願下重本就只能挺而走險施工,容易出現鄰損。」危老條例開啟綠色通關,雙北小基地建案遍地開花,雙北危老核准共1569案,其中有573件、約1/3都是基地小於百坪的「鳥籠建案」。(圖/黃耀徵攝)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則認為,施工品質不能被壓縮,安全不能被折減,本來就是天經地義。問題不在危老案面積小,而是營建業法未能與時俱進調整,以及整體產業供需失調,光檢討危老條例是因噎廢食,應該強化營造業法對於資本額、承攬範圍等相關規範,讓慣以將本求利的業者自動被市場淘汰,現在營建業普遍過分輕忽應該承擔的責任義務,才讓亂象橫生。北市都更學會理事長、連雲建設總經理蔡漢霖則指出,危老案雖能加速都更腳步,但小基地開發卻具備5大缺點,1.零碎地塊開發導致其餘基地難大規模重建;2.造價高,不符合經濟效益;3.緊貼著鄰房施工,鄰損機率高;4.施工環境條件差,難找工人;5.消費者花大錢買房卻買不到好品質。「小基地多半位於巷弄,不好停車、沒有工務所,沒有休息的地方,環境各方面條件都不好,工人也挑案子做,他們比較傾向接大案、天天能上工。」蔡漢霖搖搖頭嘆,小基地能找到營造廠承攬已經不容易了,但就算開高價,施工水準也堪慮,因為現在真的真的太缺工了。營建勞動力失調,為搶工班、工人,還有顧及鄰房安全性,小基地需付出的成本比一般建案更高,蔡漢霖直言,現在危老小案是「一流的成本,蓋三流的品質!」(圖/黃耀徵攝)蔡漢霖強調,確實無論大基地或小基地開發,只要規劃得宜,「理論上」安全都能夠確保,「然而以目前營造勞動市場供需嚴重失調的現況下,小基地個案即使願意花大錢營造,都未必能確保其安全性是無情的現實。」他也提到,8年前制定危老條例時,還沒有這麼嚴重的缺工問題,也無法預見現在台灣營建市場會變得這麼畸形,不能怪當時政府;但,危老條例將於2027年5月落日,相當有機會延長,希望能藉此時機檢討,調整不符合現在時空環境的政策,「這麼小的案子真的值得用容積獎勵鼓勵它重建嗎?或者能有些條件限制。」以他經驗來看,300坪的基地大小,在成本分攤和建築規劃上,是比較合乎經濟效益的開發範圍。如果在政策上能夠適時調整,或許也能夠讓這個市場更健康一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91458/sm-797750674f07945f0f95322ceb08d52d.jpg)
34秒飆68樓!台北雙星電梯廠商曝光 雙棟摩天樓共94台電梯全台之最
位於台北車站旁的「台北雙星大樓」,預計2027年完工,將成為全台第2高樓。今(21)日宏匯集團公布,未來2座摩天高樓將使用芬蘭百年企業通力集團的智慧雙層電梯等共計94台電梯,全台最多,提供人流有效運輸,宏匯集團總經理崔梅蘭也提到,原物料和營建成本的上漲,總開發金額暴增近100億元,上看700億元。今舉辦簽約儀式,台北雙星委由其營建管理公司宏匯集團代表簽約,崔梅蘭表示,通力是來自芬蘭的百年企業,在長期觀察和全球訪查中,通力跟台北雙星的溝通互動中,以前瞻科技、人性設計,信實可靠的專業技術,獲得信賴,是選擇通力合作的原因。崔梅蘭也提到,台北雙星預計2027年完工後,雙塔高度分別為360公尺和280公尺,高效、安全、舒適、節能的電梯系統是每一個高層建築運輸的動脈,台北雙星共計82個樓層、8.8萬坪的頂級商辦,「高樓電梯未來的耗能與維養壓力是相當大,通力可提供365天全年無休監控,實時數據的蒐集與AI智能分析,有效運輸商場、飯店、辦公樓大量的人流,希望把世界最好的高樓運輸技術帶來台灣。」通力集團執行副總裁包嘉峰表示,全球5大高樓建築就有3座搭載通力的移動解決方案,通力將在此項目中提供94台電梯,其中32台KONE MiniSpace™智慧雙層電梯為全台最多,以及62台辦公商用大樓電梯。其中18台智慧雙層電梯從1樓至68樓僅需34 秒,並有4台可直達頂層觀光層,顯著縮短尖峰時段的等待時間。位於台北車站旁的「台北雙星大樓」,預計2027年完工,2棟摩天大樓分別規劃70層、53層樓,未來將成為全台第2高樓。(圖/台北雙星提供)台灣通力董事總經理劉繼然也補充提到,通力採用最新的智慧目的選層系統,結合創新的外觀設計與科技,全面優化客流引導與運行效率。此技術將前往相同樓層的乘客安排在同一部電梯內,減少停靠次數,提高便捷性。崔梅蘭也提到,台北雙星目前工程進度C1用地蓋到17樓,D1用地蓋到20層樓,分別將於2026年及2027年完工。頂級A級商辦預計5月舉辦招商大會,不過目前已接獲許多企業來電詢問希望能進駐。其餘飯店與商場規畫將於10月公告。至於營建成本上漲的影響,崔梅蘭也坦言,2019年投標時預估開發金額600億元,如今已暴增到上看700億元。位於台北車站旁的台北雙星為2棟摩天大樓的複合式建築,分別規劃70層、53層樓,將設有1條連通長廊來銜接,完工後將成為全台第2高樓,建築高度僅次於台北101。內部規畫五星飯店、頂級商辦,還有360度可無邊際飽覽台北盆地的觀景台等,可飽覽從七星山到台北101,和整個台北盆地景色都可盡收眼底。也因為擁有「六鐵共構」的交通優勢,未來旅客入住15至22樓的五星級國際酒店,可直接預辦市區登機、托運行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91338/sm-ac3f5295bf77040098590c76dc8d828a.jpg)
美國3大懸案有解? 川普承諾:將公開甘迺迪遇刺檔案
美國總統川普19日在就職前夕大會上宣布,將公布已故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前聯邦參議員羅勃.甘迺迪、以及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等3人的遇刺相關機密檔案。甘迺迪的侄子,獲川普提名為衛生部長的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始終認定,美國中情局(CIA)參與甘迺迪的暗殺行動。川普在華府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勝利集會」上宣布:「接下來幾天,我們將公開和約翰.甘迺迪、他的弟弟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遇刺的其餘相關紀錄,以及其他和公眾利益高度相關的主題。」甘迺迪於1963年遭暗殺,羅勃.甘迺迪及馬丁.路德.金恩均於1968年遇刺身亡。川普說,公布政府機密檔案是他上任後恢復政府透明度及問責機制的第一步。川普於2017至2021年第一任期間,就曾認真考慮公開甘迺迪遇刺檔案,1992年通過的《約翰.甘迺迪總統遇刺檔案收集法案》設定2017年是公布其餘機密文件的最後期限,不過川普當時面臨國安人士強烈反對,因此他任內只公布部分檔案,並將完全解密檔案的期限展延至2021年10月,拜登上任後也採取類似做法。約翰.甘迺迪於1963年11月22日頭部中彈身亡,先前美國政府的調查顯示,暗殺是由凶嫌歐斯華(Lee Harvey Oswald)孤狼犯案,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司法部及聯邦政府也不斷重申此一結論,不過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相信,甘迺迪遇刺和更大的陰謀有關。獲川普提名為衛生部長的小羅勃甘迺迪也認定,美國中情局參與甘迺迪的暗殺行動;他同時認為他的父親羅勃.甘迺迪是被多名槍手槍殺身亡。另外,20日是「馬丁.路德.金恩日」(Martin Luther King Day),川普宣布公開金恩博士遇刺的相關檔案,根據《馬丁.路德.金恩遇刺檔案收集法案》,他遇刺的其餘機密檔案要到2027年才能公布。川普並未說明如何加快公開機密檔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90998/sm-d737ef084052b5b063a016fa11c35f92.jpg)
抱股過年勝率1/破解台積電漲勢密碼 改追這些低價股是王道
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就職上任,二天後台股封關,接著蛇年到,2月3日開市,根據歷史資料這二天台股加權指數多為上漲,「有人調整部位現金入袋過好年,也會繼續抱股,得挑選產業類股」「上半年台股應是站穩23000點,邁向下半年的26000點。」CTWANT採訪多名投信投顧董總給予的觀察。台股這幾年由台積電的一人武林到成為半導體、AI概念股領頭羊,電子業科技股齊漲,就連小資族、存股族也從聚焦高息型標的賺息收(譬如金融股、食品股、ETF等配息殖利率超過5%或以上),進化到也參與到「含積量」有買台積電的市值型ETF、海外科技股ETF等。2025年起,台股在23000點擺盪,台積電一度飛高到1130元。尤其1月16日,美國公布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9%,為六個月來的首次放緩,溫和的好消息振奮美股大漲,台積電ADR上揚3%。同日,台積電法說會公布去年獲利1.17兆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45元,網友嗨翻「1200準備退休……」。到底要不要抱股過年,CTWANT採訪合庫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合庫投顧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千婷提到,「半導體2025年仍是好年,AI半導體更是半導體中的量點產業。」她雖未點明,趨勢是不變的;這從工研院產科所估計的數據可窺一二,2024年全球AI半導體市場規模約840億美元,年成長56.3%,預估2028年將成長至1965億美元,較2024年成長134%。台新投顧預期,RTX50系列性價比提升,將帶動消費者換代意願。圖為NVIDIA(輝達)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圖/翻攝自NVIDIA)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則是直言點出台股到下半有機會來到26000點;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與啟發投顧分析師郭憲政也是看多。「AI還是台股重中之重!」黃文清表示,他分享在CES展中輝達黃仁勳提說「AI才剛剛開始」看好未來大有可為,綜合黃仁勳演講時說到的埃森哲(Accenture)、Agility Robotics、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微軟(Microsoft)、Brain Corp等六十家企業名稱,可以分為十大類,包括「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還有「人形機器人製造商」、「機器人大腦」「機器人模擬軟體」「視覺AI」「企業軟體」「CAE與實境捕捉」「自動駕駛」「機器人與感測器製造商」「Project Digits」等。他解釋,觀察NVIDIA新發布產品,GeForce RTX50系列透過AI輔助每幀畫面額外生成三幀流暢度提升等即將上市,性價比高,有利於顯卡出貨動能,以台廠供應鏈來看「板卡、電源功率IC、電源供應器、散熱模組」,像是華碩(2357)、技嘉(2376)、微星(2377)、力智(6719)、虹冠電(3257)、僑威(3078)、海韻電(6203)、曜越(3540)、雙鴻(3324)、建準(2421)等。不過,「會報喜也敢報憂」的啟發投顧證券分析師郭憲政則說,「要小心台積電神話會不會破滅。」近期他觀察外資對台積電持股占比從八成多降至74%,且台積電股價漲勢未如預期,「我百思不解,這半個月來看到外媒、網友在談Rapidus,終於解開疑惑。」合庫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合庫投顧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千婷提到,2025年AI半導體,更是半導體中的量點產業。(圖/劉耿豪攝)原來是1月9日傳出,美國IC設計大廠博通(Broadcom)將把二奈米新晶片訂單交由成軍才兩年的日本半導體國家隊Rapidus試產,若良率及格2027年開始量產,輝達、Meta等將跟著變心,Rapidus成為競敵,台積電的高毛利率優勢不再,「台灣電子業將會大洗盤。」郭憲政說。郭憲政雖然認為現在手上抱有台積電等半導體、AI概念股,暫時可以抱過年,「要持續高度關切Rapidus試產效能」之外,「老AI股、成熟製程等已漲很多的就不要追,要去挖掘二線、還在低價的個股」他舉例像是矽統(2363)、威盛(2388)、前鼎(4908)等。此外,AI晶片需求方興未艾,台積電大幅擴充CoWoS產能對後段設備需求大增,自研ASIC熱潮持續,CSP加速開發以減少對NVIDIA依賴等市場的趨勢,AMD晶片組市占提升、SWITCH概念股等。徐千婷則提到Amazon亞馬遜、Google、微軟Microsoft、Meta臉書美國四大雲端業者在2025年合計資本支出將持續增長22.2%,繼續建置AI資料中心,且因美國高階伺服器市場將近九成由台灣硬體業者代工或供貨,資本支出未來幾季將逐漸反應到台灣硬體供應鏈業績上。黃文清與台新投顧團隊整理2025看好產業類股,包括台積電先進晶圓代工業,延伸到AI ASIC、AI伺服器及零組件、先進封裝設備、顯卡、IC設計等。以AI伺服器美國產能布局來看,鴻海(2317)、廣達(2382)市占率約六成,前者可透過德州廠出貨,後者於墨西哥無伺服器產能,受關稅影響程度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0265/sm-c50e755668fa666872ebd5b8a5fe0fe0.jpg)
台積電法說會今登場!外資專注「6大重點」:2奈米進度、美「AI擴散」禁令
台積電(2330)今(16)日將舉行法說會,時間為下午2點,而先前公布2024年全年營收預計達新台幣2.9兆元,年增近34%,備受市場矚目。近日外資機構法人陸續給出評估報告,依照預期,除了著重在今年將量產的2奈米上,還有CoWoS產能擴張進度、拜登政府頒布最新的「AI擴散」新禁令等等。台積電於法說會前一天,因賣壓籠罩,終場下跌25元或2.29%,以1,065元作收。而台積電今年以來受CES、法說會影響,今天早盤以1095元開出,股價重返1100元,盤中最高一度來到1160元,上漲35元,盤後創下17筆鉅額交易,總計4066張,交易金額46.37億元。台積電得益於AI與高性能運算(HPC)的持續需求,營收仍呈現亮眼增長,預計2024年以美元計算的年營收增長將接近30%,實際結果換算成新台幣為全年營收年增33.9%,也優於市場預期,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而台積電2024年第四季美元營收將落在261億美元至269億美元,平均季增13%,也由於台積電2024年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市場也相當關注台積電未來股價的成長性及後續走向。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關於法人研究評估報告及評論,有6大重點:2奈米製程進度在2024年法說會,台積電表示,2025年的資本支出可能會高於去年的300億美元。台積電也提到,2奈米製程進展順利,目前奈米片轉換表現已達到目標90%、轉換成良率超過80%,預計2025年量產,量產曲線與3奈米相同,但最快要到2026年,甚至可能到2027年或更長時間,才可能在PC中看到台積電N2晶片。據悉,高雄2奈米廠日前完成設備進機典禮,將與新竹寶山廠一同量產2奈米製程,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也指出,許多客戶對於2奈米製程深感興趣,相關需求超過預期,台積電正在預備更多產能。此外,台積電3奈米和5奈米製程仍保持領先,但傳出為了因應產能擴張,先前已經調度7奈米產線支援5奈米產線,部分5奈米設備轉則換成3奈米產線,現在可能會在南科部分廠區移出空間給2奈米產線使用。CoWoS擴產進度台積電先前表示,CoWoS技術因市場需求持續成長,預估2022年至2026年間產能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60%。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過去在法說會上已預告,CoWoS當前產能嚴重供不應求,但台積電自身努力擴產並攜手後段專業封測代工(OSAT)合作,包括日月光、京元電等供應鏈夥伴,希望在2025年再倍增,至2026年達到供需平衡。根據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指出,估計今年AI資本支出依然強勁,市場對台積電CoWoS總需求不變,對台積電股票評級維持「加碼」,目標價為1388元。而根據供應鏈調查,由AMD、博通釋出的CoWoS-S產能,約為1萬片至2萬片,預計會由輝達所接收,並轉換成CoWoS-L,供應GB300 A晶片使用。野村證券(Nomura)則認為,輝達Hopper系列即將換代停產,GB200A需求有限,加上GB300A需求緩升,輝達大幅削減2025年在台積電CoWoS-S訂單,預估每年減少5萬片,將導致台積電營收減少1%至2%;不過,野村證券也表示,儘管CoWoS-S遭砍單,AI需求仍會推升台積電今年營收,預計AI相關的營收比重將超過20%,因此給予台積電股票評級「買進」,以及1400元的目標價。英特爾、三星等IDM廠委外代工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認為,在英特爾前執行長季辛格退休後,英特爾很可能需要將更多訂單委託給台積電代工生產,預估在2026、2027年採用2奈米製程,主因是英特爾18A製程慢於預期,但是伺服器CPU仍由英特爾自家的晶片製造部門生產。三星方面,可能與台積電在HBM4的base Die進行合作,來加強自身在AI晶片領域記憶體競爭落後的態勢。拜登政府「AI擴散」新禁令根據拜登政府頒布最新的「AI擴散」新禁令,試圖限制美國技術在全球的應用,也對於中國AI晶片出口更進一步的管制措施,包括將祭出「人工智慧擴大出口控制框架」,並對出口區域分成三級,台灣等18個國家可以暢行無阻,但是中國、俄羅斯則是受到包括針對「封閉式 AI 模型權重」限制出口,這可能導致輝達、AMD、博通等台積電的大客戶受到衝擊。川普曾批評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外界就相當擔憂川普上任後,可能頒布更多相關的法令,像是要求台積電將最先進的製程在美國生產,並有意取消晶片補助。為應對川普衝擊,或是可能迎來的反壟斷控訴,台積電去年曾提出「晶圓製造 2.0」概念,涵蓋封裝、測試等領域,彰顯其價值與競爭力。海外布局與資本支出是否會調高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第一廠是台積電於海外設立的首座先進製程12吋廠,將在2025年正式量產4奈米製程,日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證實,該廠區正在為客戶生產4奈米製程晶片,良率和品質可與台灣廠區相比。至於亞利桑那州二廠,台積電內部編定為Fab 21 P2,原規畫是導入3奈米,但考量4奈米訂單爆滿,台積電決定維持先切入4奈米,再視情況改機調整至3奈米。而第二廠也將在2028年量產2奈米;第三廠則會在2030年前投入更為先進的製程節點。此外,台積電持續在海外布局,可能會提高晶圓代工報價,也持續讓資本支出上升,外資最低預期成長到360億美元,最高預期到400億美元,年增約3成。AI需求上升,推動矽光子、ASIC商機隨著AI時代來臨,高速傳輸需求大增,而台積電看好矽光子技術,先前在北美技術論壇上,便證實正在研發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技術,以支援AI熱潮帶來的數據傳輸爆炸性成長。為此,台積電與日月光等成立矽光子產業聯盟,專注於共同封裝光學模組(CPO)。此外,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率領研發團隊於 16 日上午拜會台積電,並會於下午出席日月光集團旗下矽品潭科廠開幕典禮,此行將著重在矽光子及CPO時程,並交換台積電討論CoWoS的進度,藉此推進下一代Rubin架構AI GPU的導入的可能性。關於ASIC,半導體業界焦點集中在新一代AI加速器的效能提升程度,包括Google第7代TPU在內的各種客製化晶片(ASIC),都將於2025年迎來重要的大升級。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就指出,至2027年ASIC市場需求將達600億至900億美元,使其成為AI晶片之外的關注焦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9000/sm-acf49eb14ad820a145a6520004a705f3.jpg)
公共建設、科技業搶進房價5年漲4成 土城最適居重劃區是「它」
新北市土城因具備多項公共建設題材,及科技業進駐利多帶動龐大工作機會,近年快速發展,讓土城房市交易量穩健成長,其中,土城暫緩重劃區雖為新興重劃區,卻享有舊市區生活機能,在目前土城多個區域中被認為是自住首選,近期房市在剛性買盤的支撐下,展現穩定活力,市場詢問度持續攀升,買氣不減。過去土城有工業重鎮、空氣汙染與看守所的印象,隨新北市政府斥資104億元在土城打造AI立體工業園區,吸引鴻海精密、正崴精密、鼎創達等規模企業陸續進駐,加上土城司法園區大型公共建設題材,讓土城從利空翻轉為利多。「台信琢岳」專案經理張耀天表示,除了民間投資,讓土城房價直追新莊副都心的當屬土城司法園區開發啟動,預估未來數年土城將有2~3萬的就業人口,帶動區域房市需求及商圈繁榮(圖/CTWANT攝)。盤點土城利多題材,暫緩重劃區指標案「台信琢岳」專案經理張耀天表示,除了民間投資包括統一土城複合式商場、中工土城AI智慧園區、國泰人壽土城都更案外,讓土城房價直追新莊副都心的當屬土城司法園區開發啟動,重大建設的落實,預估未來數年土城將有2~3萬的就業人口,帶動區域房市需求及商圈繁榮。內政部2021年啟動的司法園區整體開發計畫,基地鄰近土城醫院、捷運板南線土城站及萬大線二期LG11站,總面積84.07公頃、區段徵收面積64.82公頃,未來新北地院與新北地檢署等機關進駐,並規劃大面積公園綠地,媲美大安森林公園,預計最快2026年交付機關用地,全區2027年開發完成。今年10月,新北地政局已針對土城司法園區召開抵價地抽籤及配地說明會,隨開發案持續推進,未來司法園區將與暫緩重劃區結合為大腹地,為當地房市帶來利多。為因應未來洽公人車潮,國道三號將增設金城交流道,金城路預計拓寬為雙向6線道,預計2027年完工通車,將可省下15分鐘車程。然而土城能飆速發展的原因,與軌道建設脫離不了關係。捷運板南線又被稱為雙北含金量最高的一條捷運路線,土城在板南線上就有海山、土城、永寧、頂埔4個站別。2025年底即將迎來捷運三鶯線完工,並計劃於2026年上半年通車。未來還有捷運萬大線,一期工程預計2027年底完工,第二期工程也已動工,預計2031年完工,到時將大幅縮短雙北通行時間,由土城站至中正紀念堂站只需約20分鐘。專案經理張耀天表示,暫緩重劃區內環境街廓整齊,還享有舊市區機能,也離土城醫院不遠,生活機能十分到位(圖/CTWANT攝)。在政府規劃之下,土城轉型成為開發完整、最適居地區。根據近期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土城平均房價過去5年漲幅來到4成。觀察市場熱度,目前土城各生活圈、重劃區,又以與土城司法園區緊鄰的暫緩重劃區置產詢問度最高,鄰近中央路商圈、裕民路商圈、清水商圈等,小吃、美食豐富;金城路上則是有許多大型連鎖店,藏壽司、UNIQLO、麥當勞等進駐;未來還有統一土城複合式商場,預計於2026年營運,裡頭有7-ELEVEN、康是美、星巴克及統一佳佳 BEING sport等進駐,生活機能到位。「台信琢岳」是土城暫緩重劃區的指標推案,專案經理張耀天表示,暫緩重劃區因區內環境街廓整齊,舒適愜意的居住環境,還享有舊市區機能,同時也離土城醫院不遠。「台信琢岳」位於金城路二段與明德路交叉口,距離捷運板南線海山站約800公尺,步行約11分鐘;距離未來萬大線二期LG10站約400公尺,步行約7分鐘,進一步提升交通便利性。「台信琢岳」基地面積為705坪,規劃地上19層、地下5層,含2戶店面共128戶,坪數20~45坪2~3房,擁有舒適的生活空間(圖/CTWANT攝)。「台信琢岳」基地面積為705坪,規劃地上19層、地下5層,含2戶店面共128戶,坪數20~45坪2~3房。張耀天說,「台信琢岳」社區四周規劃綠意步道,提供安全的活動空間,適合散步和騎自行車,營造出自然、健康的生活環境。而置產最重要的考量是地段與交通,便捷的交通系統不僅能讓日常生活更加輕鬆,也能減少通勤時間,提升生活品質,加上地段的加持與完善的建築規劃,能為資產帶來最佳保值效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89080/sm-15a4f2bce18a880bb76250f314140970.jpg)
大談人形機器人生產計劃 馬斯克:Optimus明年產量增10倍
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8日受訪時表示,特斯拉計劃在今年生產數千個人形機器人Optimus,2026年產量翻升10倍,到了2027年產量將上看50萬台。科技界年度盛事消費性電子展(CES)7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登場,馬斯克8日晚間與數位行銷集團Stagwell執行長佩恩(Mark Penn),透過視訊暢談人工智慧(AI)和人形機器人Optimus。特斯拉正利用AI打造自駕車與和人形機器人,華爾街認為自駕車將比人形機器人更早問世,但馬斯克在這場訪談描繪了人形機器人的願景,展現對人形機器人的樂觀看法。馬斯克在訪談中透露,「特斯拉今年將打造數千個Optimus,假設進展順利,2026年產量將膨脹10倍,目標是生產5萬至10萬台,然後2027年再翻10倍,產量將達50萬台。」馬斯克表示,「我認為大部分的人可能會想擁有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可能是史上最大的產品。」他預期最終人形機器人與人類的比例可能達3比1或4比1,甚至可能達到5比1,代表全球將有200億至300億台人形機器人。馬斯克不忘強調,Optimus是全球最精巧的人形機器人,生產後將在特斯拉的工廠進行測試,在3年間達到產量50萬的目標。儘管馬斯克對Optimus信心滿滿,但分析師的看法相對保守。德意志銀行分析師Edison Yu近期在報告表示,2035年前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每年銷量估計達20萬台,預估特斯拉的機器人事業價值每股22美元,或700億美元。馬斯克日前在一次遊戲直播時透露,特斯拉可能在未來幾周更新Optimus,該產品進展順利,而且團隊表現出色。自特斯拉2024年10月10日發表升級版的Optimus以來,該公司股價累計大漲6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89060/sm-7d6c9a458b0617cf79f05e2621a0999f.jpg)
謝金河點名台灣機場建設「落後印度」 桃機回應:第三航站進度逾75%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天(10日)表示,桃園機場愈來愈繁忙,但第3航廈的施工卻一波三折,預計要到2027年才能啟用,機場建設比印度還落後。對此,桃機公司回應,目前第三航站整體計畫進度已達75.75%,進出機場旅客明顯可見量體龐大的第三航廈結構雛型,工程樣貌持續變化,而北登機廊廳更日夜趕工中,將在下半年優先投入營運。桃機表示,誠如謝金河董事長所言,壯大經濟實力需要大建設支持。第三航站區建設過去雖遭遇設計檢討優化、原物料上漲、移工人數限制等困境,但在行政院及交通部支持下一一克服,讓這個繼十大建設後最大單一公共建築工程順利發包執行,目前整體計畫進度已達75.75%,進出機場旅客明顯可見量體龐大的第三航廈結構雛型,工程樣貌持續變化。而北登機廊廳更日夜趕工中,將在下半年優先投入營運。另一方面,第一、二航廈在維持24小時營運同時,也持續更新既有設施,包括提升水、電基礎系統穩定、優化指標系統、導入e-Gate、自助報到等智慧化服務及無障礙優先通道,致力提供效率與友善的服務,讓國人及全球旅客有更好的體驗。北登機廊廳日夜趕工中,將在下半年優先投入營運。(圖/桃機提供)因應桃園機場未來發展,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協助取得區段徵收用地,機場公司已著手推動第三跑道建設,且已進入施工階段,展開機坪整地及埔心溪改道工程。未來新貨運園區及第二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亦已開始規劃中,逐步達成桃園航空城核心計畫。機場公司強調,桃機不僅是國人出國的第一站,更是東亞重要空運樞紐;疫情期間與航空產業夥伴一起守住國門,疫情後也積極迎接全球旅運復甦,助攻四大國籍航空繳出亮眼績效外,也吸引達美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等陸續開航增班,提供旅客便利有感的服務。更因應全球淨零趨勢,在營運、工程及旅客服務面向落實ESG的永續願景,持續提升轉機服務能量,支持國籍航空在進出口貨運經濟上展現重要動能,打造國人引以為傲的桃園國際機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89053/sm-dac273a50778d1b19fdf32e06e5abacb.jpg)
大同去年12月營收42.8億 王光祥:今年股利至少2元
大同(2371)今(10)日公告去年12月合併營收42.8億元,月增5.76%。大同表示,受惠於集團電子代工事業群客戶年底出貨潮,營收連三個月正成長並創近半年新高,但去年同期認列大同莊園二期及台電冬山案收入墊高基期,年減31.59%。大同公司董事長王光祥日前證實,由於去年處分芙蓉大樓後,已經去年第三季彌平特別盈餘公積虧損,今年確定可以發放股利,且每股可望配發2元多一些,將是大同暌違24年配息。大同累計去年營收474.78億元,年減5.71%。大同電力事業群中,馬達、電纜、節能空調事業12月表現持續亮眼,與去年同期相較皆有雙位數成長。馬達部分,適逢年底電子大廠擴廠需求,外銷則有北美大型及中、小型馬達出貨量增的加持,營收攀升三成,樂觀看2025年北美、澳洲、東協等市場。大同進一步說明,電纜事業受惠台電產線滿載,訂單能見度看到2027年,同時持續衝刺公共工程、集合住宅、廠辦的線纜商機。另外,節能空調12月營收年增逾四成,主因電價上漲助攻節能商品需求,廠辦、賣場等大型空間更換空調設備商機熱絡。電力事業去年全年營收年增12%。展望今年,大同表示,電力事業群有望維持雙位數增長態勢,尤其重電今年電力變壓器產能滿載,觀音新廠力拚今年第一季投產,爭取台電強韌電網釋出的訂單,並助力公司北美變壓器市場商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88719/sm-b68fd3ad7e2d8ed1e4eca7ac3114b559.jpg)
CES新風口/Sony攜本田推首款電動車「這地區」開放預訂 車上可以打PS5
在CES 2025上,索尼(Sony)與本田(Honda)合資並成立的Sony Honda Mobility宣布,旗下電動車品牌Afeela首款新車Afeela 1已在美國正式開放預購,並提供2種車型,分別為Afeela 1 Origin,售價89,900美元(約新台幣294.4萬元),以及Afeela 1 Signature,售價102,900美元(約新台幣337萬元),預計最快在2026年開始交付。Afeela車內具有多達45顆鏡頭與感應器,搭配具備800 TOPS計算能力的ECU(電子控制單元)和AI技術,也支援最高 Level 3自動駕駛功能。Sony Honda Mobility旗下電動車品牌Afeela,首款新車Afeela 1已在美國正式開放預購(圖/Sony Honda Mobility提供)不僅如此,車內採用全寬螢幕儀表板,同時搭載Sony娛樂系統,可透過5G網路連接家用 PlayStation 5主機,實現遠端遊玩;同時,車輛還提供3年免費訂閱服務,包括Level 2+駕駛輔助系統和AI個人助理。在動力方面,Afeela 1配置91kWh電池組,最高可輸出483 hp馬力,並有約483公里的續航里程。值得注意的是,Afeela 1將支援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展現出Sony與Honda對電動車生態系統的開放態度。不過,Afeela 1目前開放美國加州地區的預購,尚未公布其他地區上市計劃。Sony Honda Mobility 也表示,Signature版預計2026年交付,Origin版則需等到2027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88473/sm-91a77a87ae768a861854d84d5e740238.jpg)
機器人錢景1/特斯拉Optimus卡位!一表看「逾40台廠吃補丸 」 這個零件最貴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7日登場,台股機器人題材已漲一波,如羅昇(8374)去年從1月的27.15元飆升至最高169元的天價,一年強漲393.8%,所羅門(2359)爆出329.7%漲幅,緊追在後,光學大廠亞光(3019)也因打造機器人眼睛,大漲168%翻倍。CTWANT記者盤點,逾40多家台灣廠商卡位人型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大進補。半世紀前,「人型機器人之父」日本早稻田教授加藤一郎,開發出雙足能行走的「WABOT-1」,外形粗獷,走一步10公分需要45秒,時至今日,AI時代來臨,去年10月特斯拉盛大舉辦「WE,ROBOT」發布會,展示「Optimus」最新技術,讓科幻電影裡的人型機器人,走入真實世界。人型機器人已成新賽道,除了特斯拉Optimus,全球多家科技公司紛紛攻入,例如美國新創Figure AI、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的Atlas機器人,中國優必選的Walker系列、小米發佈的CyberOne;輝達黃仁勳則新推「Project GR00T」,為人型機器人打造的通用基礎模型,抓住新浪頭賣「鏟子」。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是全球科技界年度大事,今年1月7日在拉斯維加斯登場。(圖/翻攝自世展網)這塊即將從概念化進入量產的機器人市場有多大?美國市場研究公司BCC估計,全球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29年底將達到1650億美元。麥肯錫去年3月的報告指出,雖然人型機器人於整個機器人市場規模雖只占1.4%,但年成長率超過20%,是傳統工業機器人的3倍。TrendForce(集邦科技)則預估,2027年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有望超20億美元。馬斯克給的數字更瘋狂, Optimus預計今年量產一千至兩千台,每台成本約1萬美元,售價2萬美元,先配置在旗下電動汽車產線,他大膽預測,「2040年全球將有一百億台的人型機器人」,比目前全球人口還多。工研院分析師林研詩告訴CTWANT記者,特斯拉的Optimus,是目前機器人市場上唯一同時具備AI軟體、AI算力、大規模硬體製造的量產能力,「他是根據AI自我生成規劃,而不是預寫程式執行A到B的任務。」「同時,Optimus還有共用料,降低成本的優勢。」林研詩直言,人類手腕三種運動方式:上下揮動、左右移動、旋轉,若實現其中兩個自由度,每隻手腕的成本為712美元,若實現全部功能,需增加額外致動器,成本將增加至1103美元,特斯拉用自身車身升降門執行器,來應用至Optimus,從而降低製造成本。「由於台灣廠商在人型機器人的許多組成環節中已有佈局,隨著人型機器人市場逐步放大,台廠有打入全球供應鏈的機會。」集邦科技研究總監謝雨珊向記者解釋,人型機器人牽涉許多軟體、零組件,從大腦到眼睛、到四肢關節等,分為「心智層」、「感知層」、「運動層」、「動力層」四大部分,各個環節都是商機。 「心智層」包含晶片和人工智慧,主導機器人的大腦,「感知層」則仰賴3D攝影機、觸覺感測器、6D力矩感測器等,就像人類的神經系統,「運動層」和「動力層」則對應人類的骨頭肌肉、四肢,需靠伺服馬達、減速機、滾柱螺桿驅動器等零組件組成。就各類零件成本來看,以「運動層」中的行星滾柱螺桿占22%最高,其餘有複合材料件(含塑料及金屬)9%、6D力矩感測器8%,以及空心杯馬達占6%等。日本早稻田教授加藤一郎,1973年開發出雙足能行走的「WABOT-1」。(圖/翻攝自早稻田大學官網)「滾柱螺桿、力矩感測器為首的零部件市場成熟度低、壁壘高,價值量更大,孕育機會更多」,業內人士這樣直言。在螺桿方面,特斯拉機器人使用的是行星滾柱螺桿,主要用於肘部、髖部、大腿、小腿,為機器人運動控制之魂,因精度、可靠性、剛度等方面要求高,技術壁壘深厚。 目前,全球滾柱螺桿主要有德國舍弗勒、瑞典斯凱孚(SKF)、美國Exlar等龍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不過,法人指出,台灣優士特精密(U-SCREWS)長期佈局行星滾珠螺桿,羅昇(8374)也代理伊維萊Ewellix滾珠螺桿產品,此外,全球傳動(4540)研發中心持續開發相關產品。所羅門(2359)提供的AI視覺技術,可提升機器人的感知與決策能力。(圖/報系資料照)再比如Optimus 的「大腦」、運算單元,特斯拉使用自家Dojo D1晶片,為高效人工智能計算設計的ASIC,由台積電生產製造;所羅門(2359)提供的AI視覺技術,可提升機器人的感知與決策能力。另外,台達電(2308)的電力模組,為人型機器人提供高效且穩定的動力系統;上銀科技(2049)生產的諧波減速機,為人型機器人的靈活運動提供了技術支撐。儘管人型機器人尚未大規模商業化,但相關概念股已掀起一波漲勢,焦點從視覺、軸承、驅動等核心技術延伸,還出現新、舊概念股輪動跡象。不過,法人指出,許多相關個股漲幅已大,題材熱度雖高但基本面尚未完全跟上,短線操作需謹慎,建議投資人等待回檔後再伺機介入。同時,多位分析師也跟CTWANT記者強調,機器人賽道爆發,其實隱藏著一條暗線產業邏輯,人型機器人從「概念孵化期切入量產期」,機器人市場帶來的商機,不僅是短期炒作題材,更是台廠長期佈局的重要戰略方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88294/sm-0ee97d06b1c5d1756ba285606ea1bde6.jpg)
新服務合力YouTube與OTT電視大螢幕發威 台灣CTV廣告進入一站式投廣新戰局
以串流媒體為核心的連網電視(Connected TV,簡稱CTV)近幾年在全世界迅速崛起,電視廣告市場開始發生巨大改變。根據數位市場調查分析機構EMARKETER 2024年預測,美國連網電視觀眾已經超越傳統有線電視,使得企業廣告預算大幅轉向CTV。美國CTV廣告收入從2020年開始年年飆漲。(圖/成果行銷)這股風潮也在台灣快速發生中,多份研究報告指出,台灣的CTV市場預計以每年14.36%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將達到7.763億美元規模,25-44歲的Y世代則是市場主力。SalesFrontier 成果行銷,是台灣首家獲Google GMPP (Google Marketing Platform Partner)和GCPP ( GoogleCertified Publishing Partner)官方雙認證夥伴,完整串連Google程序化廣告技術平台,面對即將來臨的春節影音市場旺季,官方代理的Display & Video 360 (簡稱DV360),是市場上唯一能夠整合YouTube和台灣所有主流OTT平台的廣告平台,並推出目前涵蓋面最廣的一站式CTV投廣服務,協助品牌以一包預算即能同時跨多個串流平台投遞,短時間快速接觸最多消費者。歐洲市場串流影音大爆發,Google提供CTV廣告整合服務。(圖/成果行銷)CTV+OTT井噴式發展,電視觀眾被重新定義近年來,台灣消費者的收視習慣快速轉變,以往看電視是指收看第四台,但隨著YouTube與Netflix、iQiyi、friday影音等 OTT(Over-The-Top)平台的強勢發展,超過九成五的人有看片追劇習慣,多數人會透過OTT平台觀看。而拜網速提升和智慧電視普及之賜,雖然手機仍是主流觀看裝置,但利用螢幕投影或連接網路在電視上看YouTube和追劇的人數大幅增加,已超越傳統電視。台灣觀眾利用連網電視觀看YouTube長影片的用戶大增。(圖/成果行銷)根據Statista的研究報告指出,Y世代(25至44歲)已成為台灣CTV的主要用戶,佔據市場比例的52%以上;30至39歲的消費者平均每天花費1小時觀看OTT內容,20至39歲的年輕族群中有超過七成使用OTT作為主要觀看方式。根據DMA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曁行銷協會的調查,台灣觀眾在OTT平台上最喜歡看的是戲劇類型內容,包含電視劇、影集、電影,這顯示高品質的影音內容在年輕世代中有巨大吸引力。此外,台灣觀眾對OTT/CTV廣告的信任度更高,有79%的消費者更傾向購買此類平台上的廣告商品。而OTT廣告的呈現方式更為靈活多樣,包括不可略過的片頭廣告、片中廣告,以及專屬贊助內容,這使得廣告主能更精準地觸達目標受眾。成果行銷推出跨平台CTV方案,整合YouTube+OTTCTV廣告需求強烈,但目前平台分散且廣告流量稀缺,品牌如想跨平台投放必須一一洽談,不但耗時費力且預算容易重複浪費。為了解決痛點,SalesFrontier成果行銷作為全球最大DSP程序化廣告平台 (Demand-Side Platform) Google DV360的台灣地區官方代理商,又整合各家OTT Premium 流量資源,是目前唯一能跨平台整合YouTube及愛奇藝、friday影音、Line TV、四季線上、My Video、KK TV等可投放主流OTT平台的廣告流量代理商,可提供企業精準的廣告解決服務與方案。成果行銷提供CTV廣告整合服務,一站式投放YouTube和主流OTT平台。(圖/成果行銷)Google DV360具跨媒體、跨廣告平台的強大能力,可有效控管CTV廣告曝光頻次,避免過度曝光;也能透過Google廣告平台上的人口統計、興趣、行為和裝置、第三方數據匯入等多元鎖定條件,精準鎖定受眾提升廣告效益;並且透過獨家提供的CTV購物行動呼籲、一頁式網頁、第三方追蹤等技術,能讓影片觀眾與品牌進行互動,輔助提升轉換率;更重要的是可提供跨Youtube與OTT平台的數據報表,包含廣告成效分析與受眾洞察,有助優化廣告策略,而這些CTV廣告優勢在SalesFrontier成果行銷的服務中皆能滿足。隨著CTV與OTT在台灣市場的崛起,影音廣告進入了全新的時代。新春期間是家庭圍爐、親友團聚的時刻,也是闔家觀賞電視的高峰時機,CTV廣告能為品牌帶來得天獨厚的展示,是兵家必爭的廣告曝光機會,也是品牌主提升知名度的最佳時機。SalesFrontier成果行銷以專業領先的技術和全面的資源,為想邁入CTV廣告的企業提供了最佳的跨平台解決方案,讓品牌能儘早掌握CTV大流,實現更高效、更有影響力的廣告投放。【關於SalesFrontier成果行銷】成果行銷是台灣首家獲得 Google GCPP與GMPP官方雙認證的廣告流量代理商,掌握最優質的媒體廣告版位,搭配最豐富的廣告創意投放,幫助品牌有效達成行銷目標。作為 Google 官方合作夥伴,即時掌握最新的技術趨勢,並持續豐富全方位的行銷支援,協助品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提供廣告投遞、內容規劃、素材製作及數據整合,一站式服務,支援一應俱全。透過全漏斗的內容與廣告規劃,滿足消費者從品牌知曉到購買決策的所有資訊需求,引爆長期消費力。